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论语十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语十则范文第1篇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

三省()罔()殆()

2.填空:(5分)

《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8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⑵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三省:)

⑶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

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

⑹不知①为不知②,是知③也(知③:)

⑺见贤思齐焉(齐:)

⑻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

⑵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⑶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⑷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5.所选10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⑶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请分别就三个方面各举一则。(5分)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

6.试将本文中的成语举出三例,并加以解释。(3分)

7.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5分)

8.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4分)

第二部分: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⑸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⑼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9.“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6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⑶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⑷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范文第2篇

课堂中,由于初二年级的老师突然来听课,让我一下子变得很紧张。我很快地平息了下紧张的心,希望能不让大家失望。很快进入到一个省略句的讲授,在这儿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弄懂这个省略句的特点,用了很多的时间,结果当自己意识到的,这样做会让刚入校的初一新生觉得文言文难解时我已经骑虎难下了,只好硬着头皮讲完。我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讲完了之后,知道该调整了,但是我提问时没有学生回答问题。我不得不选择重新回到原来的教学方法,放弃了创新。就在此时一阵连续不绝的鞭炮声在耳边响起,发现继续讲已经没有必要,就组织了学生读课文。在临近下课时我组织了学生抢背课文,在学生一个个抢背结束的时候,下课了。

回到办公室,我很快地反思这堂课存在的问题和优点,归纳如下:

首先,从头到尾是一堂常规的语文课,从整体上讲上课显得粗糙,应该注意细节,在细节的地方做到出彩。课堂机智方面,虽有但缺少情境创设,如果能够让学生带着一份激情去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学方法单一,有想把教学方法出多样化的想法,在课堂上没有有效的执行和对学生的动员,在每一则上可以用小故事、小事例进行阐释,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语法方面,讲细了就讲深了,这样会给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带来压力,从而打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朗读方面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假字的读音要重点强调,老师也要注意跟读,给学生范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和技巧。

其次,老师本身也要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老师的心态应该放松,以放松的心态进行教学,紧张的心态反而不利于老师对课堂的把握。教师的语言上,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从板书来说,老师的板书乱且没有章法,注意板书的主次,文言文中重点字词作为主要的板书,其他的作为次要板书。在对学生的学习的调度方面,老师应该多调动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进去,课堂上要多给学生空间,让学生活跃起来,学生学习活跃了,学习的参与度就高了。五则名言警句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来谈谈给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并说明理由。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地投入学习中,而不是老师一人就完成,是学生主动、自觉且探究性地完成!

论语十则范文第3篇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三、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四、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⑤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⑥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五、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六、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论语十则范文第4篇

译文

这句话根据不同的断句有不同的翻译

1、诲女知之乎!

译:(我来)教你什么是求知吧。

2、诲女,知之乎

译:(我)教给你的(知识),懂了吗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对策分析;策略思考;成才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从文言文本身特点、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来思考和提升文言文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文言文育人功能。

一、培养积极的教学态度

教学双方对待文言文教学的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在语文的教学互动中教学方应该有积极的教学态度,学习的一方也应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语文教师来说正确且积极的教学态度是始终保持工作热情,为教好学生而刻苦钻研文言文知识,努力改进文言文教学形式,给学生创造最好的文言文教学条件的前提。对初中学生来说,积极的学习态度则主要表现在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文言文教学过程,不断丰富和累积文言文基础知识,并能在课堂教学中与语文教师进行良性互动。

二、丰富文言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想讲一堂生动形象且内容丰满充实的文言文课程,需要准备的教学内容绝不止语文课本上那几篇文章,还应包括许多外延知识,比如文言文涉及的典故出处等。由此可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对文言文课程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备课充足,累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关知识有助于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论语》十则的时候不仅要对课本中的论语十则的内容、语言和释义等牢固记忆,还需要具有将基础知识自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行为之中的能力。与此同时大家还需要对《论语》的来历、意义以及主要内容等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论语》十则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能深入剖析和理解儒家思想,对孔子的“仁”有更多认知和了解。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开拓眼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让教师在授课时有更多可讲的内容,也让语文教师能够引经据典地为学生讲解文言文内容。

三、提升文言文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形式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直观而突出的,为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果积极寻找实践验证合适的文言文教学形式是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在做的事情。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文言文教学形式主要包括探究式教学方式、情境创设式、课堂互动式、小组合作式等。此外,语文教师最好还能对文言文教学形式改革的方向有所了解,能明白怎样去做才能在教学中达到最大效果。例如,在教授《观潮》一文的时候不仅要对观潮内容、解释进行详细解说,还要根据《观潮》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从钱塘潮涨潮图片、涨潮视频等内容中对钱塘潮有一个简单印象,也让学生对观潮和学习《观潮》产生兴趣。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观潮》的场景、钱塘潮的壮观都描述得惟妙惟肖,教师采用情境创设的形式逐渐深入到思想层面上的理解才是最恰当的选择。

四、做好文言文中重点分析

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有难有易,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要求和学生需要掌握的程度也都有所不同。根据这种不同,大家在学习初中文言文时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些文言文内容要求重点记忆、深层剖析,有些却只需要记住基本释意能阅读赏析即可。对初中学生而言学好文言文也需要对这种不同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强的适应能力。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需要对文言文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文言文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记忆。例如,八年级文言文教学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第五和第六单元,语文教师在对这单元内容进行教学时,也需要对文言文内容进行重难点分析,加强对重要内容的教学传授力度,避免出现教学困难的问题。此外,在开展文言文教学工作时,还需要将这两个单元内存在的各种文言文类型进行细化划分,掌握诗、词、歌中真正重要的部分。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安排中能够被称为重点的主要有韩愈的《马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的《望岳》和李白的《登黄鹤楼》等。

五、及时解决文言文教学困难问题

在初中教学中出现教学困难现象有着各种原因,但这些原因的存在并不能成为文言文教学困难的理由。教师在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时必须对教学困难问题进行重点关注以便能及时找出可以补救的方法,有效防止“拖后腿”的行为出现。这也是一种变相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大家为提高教学效果全力解决教学困难问题的例子屡见不鲜。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对策时需要做的事情包括:第一,从教学困难产生的原因,自主分析,主动探索和实施“根治”的方式。第二,摆正态度和思想观念,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和要领。第三,及时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或个别存在的文言文教学困难问题。例如,在教授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发现有教学困难问题出现便会主动与学生谈心找出困难原因,然后加以解决。面对《出师表》这篇文章,教师就应估计到这篇文章出现教学困难的原因就是记忆量大、典故多等,解决的办法便是多阅读几遍,并谦虚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当我们遇到不同的教学情况时,对文言文教学对策的思考也有所不同。不过,只要教师的思路正确,每一种对策思考都将有助于提升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就会在文言文教学的路上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杨海霞.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语数外学习,2012(1).

[2]赵明亮.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D].扬州大学,

2011.

论语十则范文第6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课文下注释为“弘毅:刚强、勇毅。”

这个注释不准确。

笔者认为对这两个字的解释,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注:“弘,宽广也。毅,强忍也。”朱熹又注“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程颐认为:“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朱熹又在《朱子语类》中说:“所谓‘弘’者,不但是放令公平宽大,容受得人,须是容受得许多众理。若执著一见,便自以为是,他说更入不得,便是滞于一隅,如何得弘?”“毅是立脚处坚忍强厉,担负得去底意。”这里是说,作为士人,应该心胸宽广,有容人容物之量,目光远大,见识高超;还应该有坚毅、果敢并具有超强的忍耐力。

可见,“弘”与“毅” 是指士必须具有的两种涵养,二者缺一不可,不能偏颇,相互统一。

又如,传统版本、汉语学家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此条下注释是:“弘,大,在此指心胸广大;毅,刚毅。”又如较新版本、新疆人民出版社《中国古文化名篇欣赏·论语》此条下的注释也是这样:“弘,大;毅,刚强,果决。”翻译为“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决,然后能担当重任而至远道。”

南怀瑾著作《论语别裁·怎样才算知识分子》关于“弘毅”解释如下:曾子这里所讲的士,已经不是上古时代的士,而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所以他是说一个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格。“不可以不弘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有些人有见解,但请他当主管,却搞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下不了决断;有人很容易下决心,但眼光不远,见解有限。所以把眼光、见解、果断、决心加起来的“弘毅”,而且中间还要有正气,立场公正。他说一个知识分子,要养成弘与毅是基本的条件。为什么要养成这两个基本条件呢?因为一个知识分子,为国家、为社会挑起了很重的责任。“任重而道远”,这个“道”是领导,也是指道路。责任担得重,人生的道路、历史的道路是遥远的、漫长的。所以中国过去教育目的,在养成人的弘毅,挑起国家社会的责任。当然,要挑起这样重的担子,走这样远的路,就必须要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以及正确的见解等形成的“弘”、“毅”两个条件。

论语十则范文第7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论语十则范文第8篇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举例说明词类活用的条件。

二、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状语)。

1.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荀子•天论》)

2.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服侍者简其业,而游学者众。(《韩非子•五蠹》)

5.今京不度,非制也。(《段于鄢》)

6.沛公旦日从百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7.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季氏将伐颛顼》)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

1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1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四、说明下列句中加点号的词的词性和用法,并把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能。(《荀子•非十二子》)

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3.萁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4.晋侯饮赵盾酒。(《晋灵公不君》)

5.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6.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7.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

8.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10.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11.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

12.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小五之一,小九之一。(《段于鄢》)

五、标点并翻译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