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机械制造就业方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标准;师资培养;机械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37-04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和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财政部于2011―2015年实施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1],其中设置了职教师资本科专业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开发内容包括专业教师标准、培养方案、课程大纲、主干课程教材、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培养质量评价。陕西科技大学是全国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牵头承担了职教师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在培养资源开发项目框架中,专业教师标准是项目开发的起点和基础。本文介绍了机械专业教师标准的开发思路、实证依据及特色。

一、专业教师标准的定位

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如德国、澳大利亚的经验表明,科学、先进、可行的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构建一个良好的师资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3]。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职教师资培养体系还不完善。为了加快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4],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为此,教育部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制定了体现“双师”素质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教师专业标准”)。该标准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视角,明确了中职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众多,各类中职专业所面向的行业领域及职业岗位不同,要求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应具备相应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仅如此,中职专业的差异性还体现在其教育教学的许多方面。例如,机械制造类专业和医药卫生类专业,在专业教学方法上有很大不同。为提升中职学校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有必要制定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标准,进一步明确各类中职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综上所述,专业教师标准是“针对不同类型中职专业的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化。

在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中,专业教师标准是师资培养方案开发的依据。基于此,专业教师标准定位为职教师资本科培养专业的毕业标准,同时也是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入职标准。

二、专业教师标准的开发思路

(一)坚持一个基础

一个基础是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即教师专业标准。准确解读和把握教师专业标准是开发的前提。教师专业标准明确了中职学校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确立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15个领域、60项基本要求,突出了对中职教师的“双师”素质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普通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又要具备相应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能够实施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指导学生实训实习,还要求教师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工作岗位要求,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和实施教学。教师专业标准从宏观上给出了中职教师在职业素质方面的共性要求,具有导向、引领、定位作用。

(二)理顺两个关系

理顺两个关系,即教师专业标准和专业教师标准的关系、职教师资培养专业与中职学校专业的关系。作为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化,专业教师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要求应与教师专业标准保持一致,其体例形式也应与教师专业标准相一致;专业教师标准开发的重点,应落在针对不同专业及行业领域如何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

专业教师标准面向师资培养专业,并通过师资培养专业联系相关的中职专业。也就是说,专业教师标准不针对某个中职专业。为此,需要确定专业教师标准的覆盖范围,即师资培养专业所对应的中职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 年修)》中,列出了各中职专业对应的继续学习专业,包括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4]。以此为线索,筛选出与本科机械专业有关的中职专业,大致分两类:一是通用机械制造类,如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二是面向特定行业的加工制造类专业,如汽车制造与检修。为扩大标准的覆盖面,将通用机械制造类专业确定为与师资培养专业对应的中职专业,包括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并兼顾机电技术应用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上述中职专业又联系到相关的工种(职业),主要为机械加工和设备装调维修两大类。这些关系为后续的实证研究确定了方向和范围。

(三)注重实证研究

专业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必须以充分的实证依据为支撑。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应以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逆向推出。为此,要广泛开展对机械行业技能型工种的调研,掌握相关技能型职业岗位的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了解机械行业的产业发展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要求,应以中职学校调研为基础提出。中职学校调研的重点,一是了解教师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和他们对于专业发展的愿望,二是了解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企业调研结果,明确专业教师的知识、能力要求。

三、实证研究及结论

研究表明,在职业教育领域,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基础,而专业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专业教学能力,就是将特定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技能与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有机融合,形成教师所特有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较早开展了教师职业能力方面的研究。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职业分析的方法确定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5-6]。这里采用工作任务分析的方法,通过企业和中职学校调研分析中职学校一线教师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再辅之以文献研究和专家研讨完成标准的开发。

(一)企业调研

企业调研的目标是:掌握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了解企业对机械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素养要求。项目组以汽车、机床行业为主,选取了大、中型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展调研。采取的调研方法包括现场观察、问卷调查、走访等形式。

调研结果显示,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机械加工操作、设备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维护、质量检验等技能型岗位工作,少数毕业生在工作几年后从事产品销售、生产管理。总体上,机械加工和机械设备装调是相关中职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岗位群。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总体上还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许多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缺乏必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有证无能”现象比较普遍。虽然毕业生大多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缺乏面向岗位工作任务的专业技能。这些问题表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与其未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存在脱节。

调研还发现,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除了应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外,对员工的职业素养特别是责任心、沟通合作能力及对企业的忠诚度等,都有着迫切的要求。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后,对企业的期望与企业现实之间的差距比较突出,集中体现在薪酬待遇、工作岗位等方面。学生不能正确规划其职业生涯,表现出急功近利,不愿能吃苦,缺乏责任感和职业理想,对企业漠不关心等。这些问题说明,中职学校应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中职学校调研

中职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素养,中职学校最有发言权。为此,项目组选取全国二十余所中职学校开展了调研。围绕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个人发展等方面,面向一线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职业能力需求。参加问卷调研的教师中,还包括了参加过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也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专家。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从调查结果来看,职业学校职前教师能力的重要性排序是:专业技能、企业实践、教学方法、课程开发;入职后教师能力的重要性排序略有变化,排序为:企业实践经历、跨工种能力、知识的综合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或课程开发能力;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重要性排序为:专业技能、教学方法、学生的管理、课程开发。

调研结果反映出当前中职学校教师群体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专业实践能力比较薄弱。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不能有效开展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活动。二是专业教学能力不足。对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专业教学法,许多基层学校的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践。这是影响教师职业认同和个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对中职教师的学生管理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学习基础薄弱,心理比较脆弱。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全面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心理指导、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能力、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

综合企业和学校调研,归纳出中职学校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师的能力要求,见表2。

四、标准的基本内容及特色

专业教师标准在基本理念、核心要求保持了与教师专业标准的一致性。重点从体现专业性和可操作性方面,以调研结论为支撑,通过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细化和调整形成草案。同时,广泛征求专家和中职学校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定稿。本标准继承了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包括:“职业理念与师德”“职业教育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教学能力”4个维度,涉及16个领域、64项基本要求。

“职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与教师专业标准基本一致。针对机械制造行业的特点,增加了“具有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维度“职业教育知识与能力”是在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提出的教师应有的教育知识和能力,包括职业教育的基本知识、班级管理和学生指导。

“专业知识与能力”维度明确了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包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从事专业的知识与能力”“行业企业实践能力”“职业岗位操作能力”等四个领域,建立了从“通”到“专”的知识、能力结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面向师资培养专业对口的多个中职专业教师确定,包括大学数理基础、力学基础,机械技术和机电控制技术基础。“从事专业的知识与能力”是与相关中职专业对应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不同中职专业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要求各有戎兀在制定培养方案或教师考核时,可结合培养方向确认应达到的要求。“行业企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操作能力”是为突出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结合相关职业岗位要求制定的。有关岗位包括普通机械加工、数控加工、装配钳工和电气装调。

“专业教学能力”维度明确了机械制造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专业教学能力,包括“课程教学知识”“专业教学设计”“专业教学实施”“专业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六个领域。该维度继承了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核心要求,并针对机械制造行业的特点,提出了掌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能力,熟悉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方法,能恰当运用各种专业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要求。

专业教师标准的制定为师资培养标准、课程资源及培养质量评价方案的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该标准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制定,突出了机械行业及相关中职专业的教学要求,对于促进中职学校有关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Z].2011.

[2]赵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职教论坛,2010(27):91-96.

[3]李霄鹏,吴忠魁.德国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11,252(1):54-57.

[4]邓泽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22-25,32.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0302

1 吉安市工业发展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受国有企业机制不活、发展载体严重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吉安市工业经济曾一度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至2001年,全市75%的国有工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工业增加值从最好年份的15.9亿元降至11.46亿元,工业税收从占财政总收入的60%降至15%,利润亏损4.3亿元,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153%。面对困境,吉安市解放思想,提出了以“主攻工业”为首的“六大发展战略”,强力推开国企改制,快速推进园市建设,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强势工业,全市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一是工业经济质量提高。几年来,吉安市坚持以工业招商为主抓手,以园市建设为平台,致力于工业经济量的扩充和质的提升。至2006年底,吉安市工业园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2亿元,引进项目560个,吸引外资56亿美元,内资250亿元,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7个,尤其是友利电、新永胜、中兴摩比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的落户,有力提升了吉安工业的整体实力。2006年全部工业生产总值225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5.7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19亿元、税金43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4.6倍、5.6倍和2倍,利润13亿万元,比2000年增盈4,5亿元。

二是工业产业结构趋优。2006年,吉安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15.9:26.4:57.7调整为11.6:34.9:53.5,二产上升8.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占全市工业的94%以上,轻重工业比重为1:4,重工业发展较快。全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4家,规模以上企业31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2家。在各行业中,电子通讯行业年产值210.5亿元,同比上升76.1%,尤其是电子产品生产占据工业生产半壁江山,主营业务收入达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2%。机械制造行业年产值近23亿元,食品业年产值21.5亿元。工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增强,以友利电、联创光电、中兴摩比为龙头的电子通讯和以电缆、机床、电机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正日益成为全市工业的主导产业。

三是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十五”期间,为重振吉安工业雄风,吉安市大力实施以“产权制度转换”、“职工身份置换”、“企业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退民进”战略。共完成企业改制503家,核销企业债务210.57亿元,盘活闲置资产56.17亿元,安置职工13万余人。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全市投入技改资金近25亿元,共申报省级星火计划、重点新产品259项,获省优新产品121项,电缆公司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三色、庐陵、如意、堆花等14个省级著名商标。

近年来,虽然吉安市的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工业经济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与发达地市乃至省内同类县市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两小、两低、一短”。所谓“两小”,一是指工业经济总量小。在三次产业结构中,虽然近几年二产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仍为“三二一”结构,工业主导地位仍未凸显;二是指工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小。2008年全市工业税收为32亿元,仅占财政总收入的15%。所谓“两低”,一是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由于吉安市相对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和相对宽松的资源要素,使工业在行业内分工处于产业链的底端,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二是指工业要素市场发展水平低。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劳动力素质不高,金融、科技市场化发展尚不健全。要素市场建设的滞后,加剧了工业企业融资难题,形成“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矛盾,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所谓“一短”,主要指产业链条短。虽然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与之相配套的企业包装、配件、运输、仓储等行业都发展滞后,产业聚集度不高,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增加了快速形成具地方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难度。

2 吉安市工业发展的定位

在全国产业结构大调整之际,科学定位工业发展方向,对于凸显市域特色,避免工业发展的盲目性,有效把握好机遇和发展的主动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外部发展环境和吉安工业发展的基础、现状及潜力来看,吉安工业的发展重点,应着力于做大做强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和食品药化三个产业。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几年的工业发展,吉安市以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和食品药化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格局日益凸显,2006年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和食品药化3个主导产业产值已占到全市总产值的九成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3016万元,同比增长45.9%,增幅比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高出2.3个百分点。同时,中兴产业园已动工兴建,联创光电吉安分公司已在我市成立子公司,友利电公司将于今年10月新工厂开工投产,为今后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此外,联创公司、江西电缆厂等企业通过自主创新,企业的科技含量已得到大幅提高,在同类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企业产品和企业形象在全省乃至全国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二是有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众多企业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降低发展成本,充分利用内地更加优惠的政策、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纷纷向内地迁移,这给作为内陆前沿的吉安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良机。已落户的友利电、中兴摩比以及江西电缆、杰克机床等企业,必然对占据深圳半壁江山的电子通讯产业,以及仅次于电子通讯的机械制造业的相关企业的内迁起到一定的吸引带动作用,使吉安成为其向内地迁移的重要基地。

三是有可观的发展潜力。通过几年来的打基础、谋长远,吉安市成功打造了全省首家生态工业园,为电子通信等无污染并对周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几年来的酝酿,城北市已全面进入规划实施阶段,为三个主导产业企业配套乃至产业聚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邻近吉安工业园的樟山、长塘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工业聚集小市,为主导产业层次发展提供了长远的发展空间。

3 吉安市工业发展的对策

(1)发挥优势,规划促动,培植主导产业,着力增强工业发展支撑力。一是依托优势挖潜力。吉安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赣新公司、赣药公司、华声电子、电缆公司等都是全市乃至全省的知名企业,拥有“赣新”电视,“三色”电缆、“堆花”酒等省内知名品牌,电子通讯、机械制造、食品药化一直是吉安工业的产业核心,有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善于经营的管理人才和先进的设备,只要把这些优势重新挖掘出来,就是吉安市工业崛起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二是科学规划助发展。按照“标准高、功能全、现代化”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要求,结合吉安市情,把园市划分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药化”三个市域,着力推动园市与产业同步发展。加快友利电新厂房和中兴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为吉安市培植主导产业,推动产业招商奠定基础。三是延伸链条创特色。依托无绳电话及通讯射频设备制造基地,尽快帮促深圳友利电整体搬迁入园,延伸通讯终端设备(无绳电话、小灵通手机)、通讯传输设备(天线、射频器材、射频同轴电缆)、通讯系统设备(机房硬件、软件)等产业链。加快电缆公司11万伏高压电缆和杰克机床数控磨床系列的开发投产。围绕龙头做配套,做好配套促龙头,着力打造“吉安电子”、“吉安电缆”等特色产业。

(2)强化扶持,壮大龙头,育强骨干企业,着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实施“1011”工程,着力壮大优强企业。从2007年起,按照上年度企业的规模、效益、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四大综合指标排名,对前十名的企业,市政府授予“工业十强”的称号,实行集中扶持、重点调度,着力壮大一批龙头企业,育强一批骨干企业;对“工业十强”企业,采取“目标-考核-政策”联动的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凡上交税金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达30%以上,对新增部分按增值税、所得税地方实得部分的30%奖励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二是加快助推行动,着力完善工业发展激励机制。加大财政对工业扶持力度,建立不少于1000万元的工业发展基金,以后逐年递增10%,实行专项管理,滚动使用,重点扶持支柱产业和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资助人才培训和奖励发展工业有功单位与人员。每年在全市工业企业、市属部门单位中开展“年度贡献奖”、“十佳厂长(经理)奖”、“科技进步及创新奖”、“服务企业奖”的评选表彰活动,营造发展工业的浓厚氛围。三是构筑创新体系,着力增强企业竞争实力。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和争创名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机械制造业重点扶持11万伏以上高压电缆、数控磨床、电动自行车、汽车零部件等;食品加工业重点扶持堆花酒、糯米粉、脱水蔬菜等;轻化制造业主要扶持服装、皮革及其深加工、水刺无纺布、书写纸、医药中成药等。

(3)打造平台,内外联动,集聚工业群落,着力增强产业发展集聚力。一是打造平台,盘活存量。围绕打造特色和生态工业园目标,合理调整园市产业及功能分市,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外来资金和市内民资参与园市建设,为改制企业退城进园、重点进园项目、配套项目提供工业用地。鼓励投资者在园市内或规划市内购买或租赁土地兴建标准厂房出租,筑巢引凤,对兴建标准厂房的投资者,按承租方上交税金地方实得部分的5%给予奖励,在税费等方面给予3年的政策扶持,3年之后,投资者不愿继续出租或经营,由工业园按市场价格收购厂房。对园市未达投资强度的企业,依法收回其闲置的土地和厂房重新招商。二是招创并举,引进增量。围绕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及其产品配套,抓好产业招商,突出工业招商重点,继续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制度,加强招商信息的收集、整理,积极跟踪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拉动效应强的主导型和税源型工业项目。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动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鼓励本地民营企业参与产业配套生产,引导产业集群。三是发展乡镇,扩充总量。加快乡镇工业小市规划建设,引导一些小规模、轻污染等不符合进园条件的配套企业落户乡镇,打造“一乡一品”的乡镇配套工业平台,集聚电子元器件、电源、线路板、塑胶、五金、精密加工、彩印包装等关联产业群,为形成“第二个产业链条”、壮大主导产业提供配套支撑。

(4)凝心聚力,优化服务,提供环境支撑,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保障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主攻工业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一线抓的主攻工业领导机制和帮扶制度,加大向上沟通协调力度,争取上级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为企业做大做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培养人才队伍。根据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派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干部下挂企业锻炼,完善在主攻工业战场上锻炼、培养、提拨和使用干部的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支思想作风硬、专业知识强、勤奋敬业的干部队伍。整合市内职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吉安市农民工就业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与企业搞好对接,定向为企业培训各类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三是完善融资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引导、协助企业做好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对成功上市的企业经营班子给予不少于10万元的重奖。四是提高服务水平。发挥中心城市优势,进一步规范、完善职业介绍、会计事务、律师事务中介服务机构,培育资金、技术、信息咨询和物流仓储等市场,经贸、统计等部门要动态跟踪服务优强企业及时上报符合规模以上标准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孵化壮大。政府各部门单位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打造诚信政府,调动一切加快工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全市上下主攻工业、服务经济的浓厚氛围。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开放型;多层次;创新意识

Based on the joint educ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of new mechanism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in exploration

Wang Quanyou, Zhao Jianp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816,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education provincial new requirements, vigorously develop the "center" and "base" outside the joint training mode, actively explore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in new ideas and new direct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ness as the goal, will the moder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construction into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covering the whole content of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Key words: The joint educ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open; multilevel;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工程训练中心是我国理工科大学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质量工程和进行创新设计的教学单位和重要基地。近年来,由于各级教育部门对于实践教育的重视,很多高校工程训练中心也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校内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都得到相当大的投入,尤其是现代制造技术的教育装备得到了极大地补充和发展。目前,江苏省对于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的建设又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心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校内部分,还积极实施教学合作企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实践教学校内外共同培养的新机制。因此,这种校内“中心”加校外“基地”式的工程实践中心建设也就成为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1 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现代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确立的7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按其产品的知识含量和技术难度可分为通用类装备、基础类装备、成套类装备、安全保障类装备和高端装备。高端装备是指技术上的高端,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交叉与集成;是价值链的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特征。高端装备的教学与实践必将成为当代机械工程类专业培养的核心内容。

为了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现代制造业高速超常规发展对于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力发展校内实践教学的同时,应充分结合企业,推动关联企业的教学合作,实现高校教学资源的优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进和提高高校实验室建设和整体管理水平;合理建设校内“培养中心”加校外“实践基地”,实现校内工程训练和校外基地实际生产体验及创新设计紧密结合的培养新机制,对于高素质现代机械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需要

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卓越工程师思想指导下,以“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教学目标的工程训练,对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这种校内外共同培养新模式下的工程训练可以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质量工程,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具有创造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模式;所以,建立一个能向多学科多专业的“现代装备制造工程训练中心”对培养卓越工程师就显得尤为迫切。

1.2 是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提高现代装备制造技术专业实训水平的需要

现代装备制造工程训练中心的进一步建设,将使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在数量和质量上得以提高,在先进性和完善性上得以体现。可以将传统技术训练与现代技术训练、规定性训练与自主性训练、实践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课内训练(显性课程)与课外创新(隐性课程)有机结合,实施“大工程”过程训练、集成训练和“真实”训练的改革思路;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可以大大促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焊接技术及工程等机械类专业及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建筑环境与设备、工业工程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实验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热力学、传热学、传质学、流体力学、单元操作、压力容器、过程装备、流体机械、化工过程与自动化等学科领域的教学以及学生培养创造一个坚实的基础实践平台。是实行资源共享的开放机制,具备全天候开放条件的综合实践平台。

2 建设目标和思路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基本要求》的建设理念,现代装备制造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目标是:以工科学生为基本对象,以大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宗旨,能够基本涵盖现代工业体系内容并能适应现代装备技术发展需要的实践教育基地,将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成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和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创新基地。

以现代装备制造工程训练中心现有工程实验和实验教学成果为基础,以创新性、示范性、知识复合工程设计为指导思想,围绕Process和Product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建筑环境与设备、工业工程等本科生的教学实验手段,保证并进而增加实验数量,丰富实验内容,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合格创新人才,实现学校整体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对周边高校产生示范作用。

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标,充实、加强机械工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抓紧建设一支教学经验和学术水平兼备的教师队伍;通过健全、落实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与实验开发的有关政策和制度,扩大实践教学队伍的规模,尤其是使科研基础好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及企业导师投入实践教学和实验改革,增强实践教学改革和开发的活力,带动实践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以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性、创新性和实效性为目标,进一步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统化的深层次改造和建设。在现有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与现代装备设计制造相适应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式。以典型过程装备及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和经济成本分析为实践教学创新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实现实践教学的开放式管理。建立和完善工程训练中心网站,采取有效措施,按照开放式教学的要求改进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为全面实现实践教学的开放管理提供保障;充实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大幅度提高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效益。

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扩大示范辐射作用,使之成为实践教学改革和示范基地。总结以往实践教学改革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按照数字化、标准化、制式化、系统化的要求,开展下一阶段的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努力创造精品,使中心的实践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具体建设思路是: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上,准确把握现代工程的内涵,明确提出“以工程认知训练为基础,突出认知能力培养;以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为重点,突出关键能力培养;以工程创新能力训练为核心,突出创新精神培养”;树立“机械制造大工程、大系统”的意识,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提升,按三个实践平台、四个训练教学层次,将现代装备制造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成具有涵盖完整现代工业体系内容的工程训练实验教学基地,成为学生的“三个实践平台”:

“工业系统认知实践”平台: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过程,激发学习兴趣,确定学习方向和今后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践”平台:了解和掌握传统与现代制造加工方法,金属切削原理、工艺编制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安全、质量、群体、环保、经济、竞争、市场、管理、社会、法律、创新”等大工程、大系统意识。

“综合创新实践”平台:学生进行课内外科技创新、自主研学的基地。组织、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平台资源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参加各级相关创新设计大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优秀生拔尖生脱颖而出。

学生在“三个实践平台”上,结合教学任务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四个训练层次”:

工业系统认识训练:使低年级学生通过工业系统的认知训练,了解工业发展过程、工业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管理,激发学习兴趣,为以后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传统制造技术训练:学习传统金属加工方法、工艺知识、各种加工设备的使用及其基本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基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制造技术训练:主要学习以数控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制造技术基本原理、工艺知识、各种数控加工设备的使用及其基本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自行设计、仿真、制作等。在此过程中学习CAD/CAM设计、仿真及制造技术,了解先进测试仪器的应用,提高对各种制造设备的应用能力,开阔知识视野,提升学习兴趣和热情。

创新思维综合训练:主要采取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加工装配和调试、教师适当引导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过需求分析、资料查询、发散思维,提出创新构思;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创新设计方案,经讨论分析、方案论证、确定设计方案;再完成设计、仿真、制造、装配、调试和分析总结全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更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激发发明创造的潜能,培养和造就创新性人才。

3 主要建设内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3.1 主要建设内容

3.1.1 构建面向工程过程综合性的工程训练课程体系,分层次模块化设置实验项目

以营造大工程、大系统背景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为主线,按照“模块化、组合式、开放型”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四个层次,进行模块化设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中心建设成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具备基础性、综合型、设计型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对校内外开放、共享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3.1.2 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以“发展个性、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以“分层培养、启发创新”为基本教学思路,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创新相结合,创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狠抓基础、拓宽提高,保证大面积成才;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虚拟仿真实验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组织、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平台资源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参加各级相关创新设计大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优秀生拔尖生脱颖而出。

3.1.3 训练内容的集成性

工程训练不再仅仅局限于常规制造技术基础训练,而是多学科融合相关工程技术的集成训练,即机械工程、工程材料、自动化、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方面融合的集成训练;同时,工程训练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机械设计与加工训练,而是融工程设计、工程制造、工程管理和创新实践于一体的集成性训练。

3.1.4 多元化的训练形式

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实习要求,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实习项目。对不同的实习项目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采用规定性训练与自主性训练、个体训练与团队训练等形式,供学生选择。

3.1.5 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学过程质量保障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方针,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程序化建设,修订实习教材和拓展学生工业生产过程认知的深度。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创建先进的教学体系,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有影响的教学成果;通过省级实践教学中心与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的实验环境和条件,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3.1.6 实现全方位开放实验室

构建在时间、内容和资源上实行全方位开放式、综合型的多层次实践训练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将平台资源及实习项目在时间和内容上全方位开放,服务全校师生,为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进一步完善平台管理体制的改革,健全规章制度,实现管理网络化。

3.2 实践教学培养计划

按照“四年一贯制”的专业课程教育体系建设模式,以“过程”和“产品”作为综合与集成的主线,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专业概论”、二年级开设“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三年级开设“现代装备设计”、四年级开设“现代装备制造”等课程,并通过相关课程的建设,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配置。

一年级开设“概论”课使学生初步建立工程观念,了解工业发展过程、工业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管理,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确定学习方向和今后努力的目标。

二年级开设“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和现代制造加工方法,金属切削原理、工艺编制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大工程、大系统意识。“技术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传统制造技术训练、现代制造技术训练。现代制造技术训练主要学习以数控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制造技术基本原理、工艺知识、各种数控加工设备的使用及其基本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三年级开设“现代装备设计”,在工程力学和工程材料教学基础上,学习CAD/CAM 技术、仿真技术,完成典型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分析。

四年级开设“现代装备制造技术”,在典型产品设计基础上,完成加工工艺编制、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经济性分析等。

3.3 联合制定的校外实践阶段培养方案

为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凸显“依托工程,融合工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地方,迎合需求,设立特色专业方向”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校外实践环节紧紧围绕Process和Product,以典型机械产品的设计、加工、制造、装配、检测、经济性分析为主要教学内容,在企业工程中实践现代装备制造实习和创新设计等。

4 预期效益与建设成果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平台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基本的技能培训和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地,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效益和成果具体表现在:

(1)现实效益:可以满足高校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所必需的软硬件条件。随着中心的建成、训练项目的拓展,年接待学生实习能力将大大提高。除满足正常的实践教学任务外,还可为相关专业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专业设计提供条件,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水平和质量。

(2)示范中心的建成,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供各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教学背景,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撑。

(3)为相关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教学和科研提供可靠的软硬件条件。

(4)有利于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科研平台,引进不了也留不住高水平的教师。

(5)有利于校企合作,把产品生产管理引进工程训练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进入模拟工厂的管理系统,丰富其实践工作经验,为今后走向社会,提高就业能力增强信心;同时也能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

[1]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高等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现状调查分析报告暨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张辉,樊泽恒,孔垂谦.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功能定位与特色追求[J].江苏高教,2007(3):68-71.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改革思路

一、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1.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各行各业的主要竞争方面,人才和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后续及补充,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政府特别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深刻认识到对推动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将职业教育改革作为教育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数控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预测分析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加工工艺水平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瓶颈,尤其是精密加工领域,主要原因是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来老旧的设备都被高精练、全自动的现代加工设备所取代,企业开始大量需要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操作技能的数控技术人才。通过来学校招生的企业和社会劳动部门了解到,数控技术专业仍为目前急需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培养一大片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数控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显得尤为紧迫。【2】

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1.继承发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调整德育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的发展,消除旧的观念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观。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开拓素质、人格身心素质和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

2.深入市场调研,制定详细的培养目标,

认真研究国家经济政策,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深入用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的调研、形成预测报告,并结合市场需要进分析数控专业岗位特点,基本技能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既能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理论,又能掌握数控技术工艺,成为复合型人才。

3.注重学生个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创新意识。

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实行灵活的教学制度,推行平台加模块的教学方式,同时根据专业岗位特征划分模块。允许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和兴趣,在修完综合课程后,选修其它专业方向模块。通过这样的举措,使许多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取得了数控技术基础技能后又取得了相近专业或夸专业的技能,拓宽了将来的就业渠道。术应用型人才。

4.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综合优化课程内容。

选择有针对性的课程进行重点改进,打破传统的知识局限大胆增加新技术的特点和方法,删掉与专业技能联系不多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调整讲授内容的顺序,对学生按“双证”资格标准的要求内容进行教学,建立实用、高效的课程体系。【1】

根据数控专业岗位技术特征,把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内优化整合,按照岗位要求进行删减。改革后的课程专业针对性明显加强,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融合,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职业综合课程的建设。如专业基础课程,经过选择、提炼、有机地整合成几门综合课程,将机械制图、计CAD\CAM融入到工程制图课中;将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原理、工程力学等内容融入到机械基础课中。【4】

5.增加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方面,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现场教学。【3】如对数控技能训练,安排的金工实习的同时安排一周数控实习,主要让学生对数控技术有一个初步了解。学习一些数控最基础的操作,紧接着开设数控编程课,同时进行生产实习,解决操作问题。[5]

另一方面,根据培养目标,加大专业实训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培养和校内厂的办学模式,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践环境。加强实习教学中的管理与指导,对学生实习实践进行全程跟踪全程分析,根据不同的实训场所指定相应的技能量化标准及考核体系,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支职业道德高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数控专业人才的必要条件。委派教师下工厂、到相应岗位挂职是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再教育。制订“双师型”教师标准及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加强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形成一支适应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1】

三.总结

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探索的过程,理清改革思路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前提,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出数控专业教学改革在保证数控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了以下方面:

⑴课程设置的岗位针对性 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设置主干专业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⑵技能培训的实用性 多渠道建设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相同的实训环境,突出了技能培训的实用性。

⑶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根据企业对该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以及制造业的发展势态,扩大职业任选课的范围以突出职业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宏斌等.现代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J].管理学家,2011年

[2]吕捷.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张爱红 等.浅谈在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中进行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的设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是省内唯一一个为煤炭行业输送矿山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人才的专业。根据煤矿高效生产、安全生产的要求,按照建设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教学服务型大学要求,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德育教育为根本,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注重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机械工程专业建设要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为核心,坚持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深化“三大”教育理念,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是专业建设的必要前提。目前,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作为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学术的卓越性,而是要满足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领域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因此,制定专业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层次与学校定位、专业建设基础、现有师资和教学资源。全面了解国内、特别是国内知名的煤矿机械制造企业和相关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充分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机械制造方向培养目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和总结提炼,研究制定机械工程专业的总体建设思路、实现的建设目标、采取的保障措施等。

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体现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

1.人才培养类型和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把握好各类课程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和学时比例。为实现机械专业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能力素质培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培养类型上,根据学生特长和意愿,实施两种类型的培养:一是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选择优秀学生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在培养模式上,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采取企业需求和学校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开展3年本科理论知识学习加1年企业生产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每年选拔15名优秀学生开展“3+1”人才培养。“3+1”培养模式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前三年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课及课程实验、通识教育实践内容;第二阶段是学生深入企业,实行“学校+企业”的双指导教师制,利用一年的时间到校外企业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践内容包括学习企业课程、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2.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邀请相关企业和部门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中,对常规学生的人才培养进行适当调整。对实施“3+1”人才培养的学生,在前期制定的“3+1”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结合企业,细化具体内容并进一步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以市场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构建突显实践能力培养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素质拓展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实现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提供平台。

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把课程设计、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机械工程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素质教育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各实践环节,更新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实验方面,合理设置实验项目,增加综合训练项目的比例。注重实验室开放的质量和效果;在生产实习方面,扩建实习基地,完善措施,确保实习质量,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选择相关实践企业参与实习考核标准的制定,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部分班级做生产实习校企双评试点;在毕业设计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继续深化学生毕业实习、就业、毕业设计一体化的改革。利用机械学科的设备优势,选取优秀学生做毕业论文、三维设计与仿真,其他学生加强专业基本训练,注重细节,杜绝假大空的毕业设计。为了解决学校教学与实际生产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一线生 产、管理、服务的特点,引入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学校定期为学生开设课程或进行讲座,以弥补理论学习与实际生产之间的差距。

四、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实力

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机械专业人才,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作保障。在现有师资队伍基础上,通过学历提高、企业挂职锻炼、名校盯课、聘请知名企业专家等途径,加大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对部分有发展潜能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增强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部分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通过与企业合作,派遣他们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训,并且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关于实验师资的培养,改变教育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注重理论教师培养的思想,加强实验师资的培养与建设。同时,鼓励专业课程教师投入到实验教学研究中去,鼓励他们进行实验教学研究的创新,从而建立校企“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科研团队建设上,围绕机械工程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明确本专业团队学术研究方向,满足科研促教学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五、条件建设,加大实验实践基地建设

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注重校内外教学和科研实践基地的内涵建设,搭建较为完善的专业能力培养平台,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为依托,制定分阶段、分目标的关于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案;搭建较为完善的职业能力培养平台,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校内职场模拟和校外顶岗锻炼为载体,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结合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制定了实验室、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长期规划,分阶段确定建设目标;加强图书资料、多媒体课件、学术报刊、网络视频等资料的建设。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范文第6篇

【关键词】单片机控制;自动生产线;实训课程;教学研究

1.前言

随着自动化生产与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工业生产中绝大部分利用自动化生产,从而成产出自动生产线,随着这项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目前我国已经在电子行业、机械制造行业等制造出、设计出花样繁多、数量庞大的自动生产线,面对如此多的生产线,具有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是每个企业最缺乏的,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熟悉调试自动生产线中的设备和安装自动生产线中的设备,还需要具备后期设备运行中的维修技术和拥有专业技能、知识型的人才。面对如此激烈的人才市场,高职高专院校也面临着蓬勃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挑战。结合如今技术人才竞争的激烈化,高职高专院校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重点进行教学模式的实训模式,并在原有的实训训练中进行创新和改革,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意识创新以及技术能力方面,并在积极探索、有效实践的前提下从生产结合方面、教学模式方面等,进行实际科研、实际教学与自动生产线积极有效的实训训练。

2.自动生产线概述

文章通过由六个控制站点PLC构成的模拟化自动生产线进行分析,它是在制造系统方面和加工生产方面都拥有先进的技术,并是一种综合性控制,集控制、点、机为一身,它主要包括气动技术方面、PLC控制技术方面以及传感技术方面等。这种模拟化自动生产线对于分类、检测、搬运和加工的工件类别来说,包括安装搬运站、搬运站、分类站、安装站、上料检测站以及加工检测站等六个系统模块开进行完成。

2.1 自动生产线的组成

模拟化自动生产线是由六个控制站点PLC所构成,并于气、点、机一体化为一身,集控制、点、机为一身,主要有加工模块、安装模块、分类模块、搬运模块、上料检测模块以及安装搬运模块等单元模块。这些单元模块每一个都是一个单独的、独立的工作站,统统是由单片机来进行单独控制的,工作站点与工作站点的连接方式就是CAN总线连接方式。在自动生产线中,工件的加工方式是由上料检测站来对大工件进行顺序的提升传递,把传递到的工件通过搬运站来进行料检测站到加工站的搬运,用加工站来对大工件进行检测以及加工,生产出来的废品直接由安装搬运站进行废品收料站处理,生产出来的成品就通过安装搬运站来进行安装工位的传送,小工件通过安装站来对打工件进行安装,全部安装完成后由安装搬运站将完成的工件成功送到分类站,由分类站按照类型进行工件所对应料仓的传送,最后需要把分类完成的工件进行总量记录以及数量记录。

2.2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生产线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生产线设计主要有上料检测站、搬运站、加工站、安装站、安装搬运站、分类站组成。上料检测站主要向同一个工作系统中的工作站来进行工件颜色信息以及提供原料,它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生产线最开始工作站。上料检测站的组成是控制器,上电按钮、急停按钮、光电开关、磁性开关、自动和手动切换开关以及联网和单站切换等组成的输入元件,电磁阀输入、回转工作台电视等输出元件。搬运站的作用是利用机械手来进行工件前一站到后一站的搬运。搬运站的组成是微处理器模块、输出模块设计、输入模块设计、按钮、检测传感器等。加工站的组成是,电容传感器、复位按钮、光电开关、上电按钮、磁性开关、自动和手动切换开关以及联网和单站切换等组成的输入元件,钻孔电机、伸缩电磁阀、工作台电机以及电机升降电磁阀等组成的输出元件。安装站的组成是,急停按钮、磁性开关、上电按钮、单站切换、复位按钮、联网切换、自动切换开关以及手动切换开关组成的输入元件,上升电磁阀、右移电磁阀、左移电磁阀、下降电磁阀以及抽真空电磁阀等组成的输入元件。安装搬运站的组成是,上电按钮、磁性开关、急停按钮、复位按钮、自动和手动切换开关以及联网和单站切换等组成的输入元件,左移电磁阀、右移机械手电磁阀、左移机械手电磁阀、右移电磁阀以及下降上升电子阀组成的输出元件。

3.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生产线实训课程的意义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生产线实训课程的意义有三个方面,分别是通过课堂的真实感还原来进行技能的加强,老师通过教学研究强化自身的知识和教学改革,通过举办竞赛活动来促进知识的强化和练习水平的提升。

第一,通过课堂的真实感还原来进行技能的加强,以核心的PLC为分界点,实现一线现场中企业内部拥有的工作情况,并把整个系统按照工作任务来分成几个比较具体的任务,让学生有种就是身在企业一线现场的感觉。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主要体现在老师的演示以及老师的讲解两方面,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本身,最终导致学生能动性的丧失,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实训平台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完美的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让学生从传统的课堂上转到工程现场来进行学习,有效发展了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技术的能力,丰富了学生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技术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明白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实实在在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

第二,老师通过教学研究强化自身的知识和教学改革,使得高职高专院校所拥有的师资队伍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体水平。学生在进行实训训练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当学生对老师提出自己遇到的疑问和想法时,这些问题同时也适用于老师,老师从学生处得到信息加以创新实训教学,在提升了学生技能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水平。此外,老师可以通过实训训练来对学生进行难度不同级别的锻炼,不仅促进了老师的进一步学习,还促进了实训平台有效的发展。

第三,通过举办竞赛活动来促进知识的强化和练习水平的提升,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技能水平都可以普遍提升,使学生在进行高级考证、中级考证、电工维修上岗中的通过率大幅的上升。一般专业的竞赛活动都会采用国家认可的实训平台,当学生在参加竞赛时,能从中发现自身不少的不足以及缺点,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知识能力是哪一点缺少,此外,竞赛的磨练可以加强学生毅力的锻炼和品质的磨练,更加明确自己在未来领域中发展的动力以及方向。

4.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生产线实训课程教学研究

自动生产线的教学实施步骤是实训准备、知识精讲、在具体任务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任务设计和任务讨论,并给出最终的可执行方案、动手操作、评估、教学成果的反思和教学改革的完善。其中,实训准备主要有三方面准备,分别是给学生分组、给学生发放实验任务书、清点材料,动手操作主要有三方面准备,分别是硬件的电路连接、气路连接、设备组装,软件的I/O分配表、功能流程图、程序。为了更完美的实施自动生产线的教学实施,更好的加强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的联系,需要让学生进行自动生产线在企业实施的参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参观学生感性认识到自动生产线,在参观过程中由老师带领进行,并给学生进行配置情况以及电气岗位的讲解,好让学生明白以后就业的环境以及就业的岗位,从而加强学生对于自动生产线的责任感以及自觉性,参观完成后,老师需要为学生主动进行对应岗位中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技术问题,并让学生通过主动查找、寻求答案、主动学习的方式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回到学校之后,老师需要做到彻底屏蔽传统的课堂讲解,在现实中为学生确定属于他们自己的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来为学生设计出包含技能点、知识点的层层递进教学,重点突出开展学生探索项目的主动性、知识点的应用性、技能的理解性,从而锻炼在实际企业中学生的工作素养以及工作能力。

通过大量的数据证明,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生产实训课程教学不仅实现了学生对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实现了学生对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成功将传统的学校要我学转变成学生自己我要学。今后高职高专院校将推行企业考核办法和岗位要求,来为学生打造就业贴近、企业贴近、岗位零距离的环境,培养出既具有社会需求、时代需求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也具有工程素养的综合类学生。

5.结束语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生产线是现代技术控制中发展最快的,随着自动化生产与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目前自动生产线朝着网络技术方面迅速发展。文章通过对可编程控制系统作为控制技术方面的核心,来进行自动生产线中气动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交流伺服技术进行实现、结合。通过大量的数据证明,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生产利用工程学进行的实训课程,不仅可以转变学生以及老师的学习地位,由原来的老师强制性教导学生转变成学生自主进行我要学的行为,成功的发挥出学生在学校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提升学生在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生产实训课程中的工程素质,从而为我国创造出社会需要以及适应时代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寇舒,王进满.自动生产线实训系统工学结合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9):213-214.

[2]叶钢.自动生产线工作站站内控制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2(11):152-156.

[3]陈浩,周凯旋,王瑜.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浇灌器设计[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4):27-31.

[4]魏海波,孙清,张君薇,林结.基于PLC和交流伺服系统控制的自动生产线输送系统[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1 (3):37-40.

[5]高永强,朱玉强.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变速器故障模拟系统[J].交通自动化,2009(6):51-52.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范文第7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就业难

随着硕士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其就业问题也不断凸现出来。研究生就业问题不但关系到毕业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当下迫切的事情,本文对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旨在为问题的解决提出适切的建议。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1.人才相对过剩

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从2003年全国高校招收研究生26万人,到201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58.4万人,10年间招生人数翻了一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表明,从就业率看,高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已经显现。从2005年开始,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首次出现低于本科生就业率的情况。以2011年高校毕业生为例,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研究生就业率低于专科生就业率近8个百分点,而在研究生中,硕士生就业率明显低于博士生,即硕士生就业率是最低的。另据教育部统计数据,目前有约160万研究生在校等待就业,每年毕业季就会新增50万硕士毕业生,而市场上并没有足够多的对口岗位容纳新增毕业生。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过剩是存在一定的时空当中的,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对硕士生还是有很大的需求量。以重庆为例,工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领域的缺口约为40万人。

2.人才供需失衡

高等教育机构不少专业培养的硕士生并不符合就业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来源的高校,长期偏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造就了白领、管理者居多的倒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但人才资源市场并不能容纳这么多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员,供大于求的必然结果是劳动力过剩。而社会上急需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临床医学、护理学、环境工程、生物制药、市场营销、建筑类、工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制造、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等专业的人员。

3.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

硕士研究生相对本科生、专科生而言,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首先,体现在毕业生对就业的区域选择上。据调查,毕业生对工作地点的期望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而中西部贫困地区则问津者少。毕业生涌入东部沿海地区,加剧了竞争性,增加了就业难度。其次,体现在毕业生对薪酬上的期望值上。据调查,42%的硕士对薪水的期望是3000-5000元,40%的人期望值为5000-8000元。而据中华英才网的薪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最近几年内硕士的平均月薪是3668元。可见,毕业生的薪资期望值跟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二、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因素

1.宏观层面

(1)国家整体就业环境及就业市场机制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直接原因。就业环境是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背景,决定着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整体水平。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尤其是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影响,经济不景气,企业纷纷倒闭,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此外,我国的就业市场机制还存在诸多不完善。我国的人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能实现现代化、专业化、产业化。

(2)我国现实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是粗放型的,其追求的是一个量的增长,以致毕业生规模过于庞大。另外,各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不同,一些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学术研究教育,而一些国家则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职业进修教育。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去定义为学术研究教育,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学术研究类型的课程,毕业生多面向科研院所和教学机构。由于硕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人已饱和。学术型的研究生偏多,应用型的研究生偏少,结构性矛盾突出。

2.中观层面

(1)在培养方式上,仍以大班集中授课为主,上课模式跟本科阶段基本一致,还停留在上课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应试教育阶段,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多,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学生研究能力的提升也有限。在实践方面,缺乏实践平台、实验基地,大学与产业及研究所缺乏联系,产学研的链条断裂。在管理方式上,学生基本上处于“放养”的状态。教师带的学生多,加上教学、研究任务、行政领导职务,导师对学生疏于管理,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甚微,以致培养的质量下降。

(2)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需要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对毕业生在能力与知识结构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高校存在只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或自身的发展来开设专业的情况,而没考虑市场的需求,以致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大量招收专业趋同的学生,培养出的人才无特色。甚至部分院校在师资不足、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盲目扩招。加上学校的招生、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基本上仍然按计划体制的模式运作,导致最终培养出的研究生无明显优势、就业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3.微观层面

毕业生自身的能力与错误的择业观也是影响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科研能力及知识而言,硕士生与博士生是处于不同层次上的。而部分硕士生为了文凭而文凭,对科研毫无兴趣可言,当面对高校或科研单位招聘时,竞争往往处于劣势。在实践能力上,由于硕士大多是以培养科研型人才为目的,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致硕士生跟本科生竞争时,用人单位往往更青睐于后者。再则,在就业观念上存在局限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意向上倾向于东部沿海大城市,倾向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而对有很大需求量的小城镇、民营企业,大多数毕业生表示对此不予考虑。甚至有报道,某毕业生放话死也要死在编制里,这也代表了部分毕业生畸形的就业心态。因此,研究生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促进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对策

1.国家及政府层面

(1)研究生招生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支持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应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减少学术型的研究生数量,加大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

(2)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要加强正确的政策导向,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针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歧视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用人单位进行规范和制约。其次,对研究生就业要进行合理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去中西部的小城市或城镇工作,鼓励研究生到民营企业工作,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研究生进行创业。[1]

(3)对未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保障或者提供进一步相关技能培训的机会。硕士生是政府、社会和家庭长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劳动力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并对研究生本人和家庭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社会和谐。为此,政府在促进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应责无旁贷。

2.高等教育机构

(1)高校现阶段应严格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质量。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局面,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高校应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不能片面追求数量,应强化过程管理,追求教育质量。严格学习过程管理,首先,及早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重视写作能力尤其是毕业论文。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国际一流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等。理论学习的同时,高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更多的研究生深入企业、单位和基层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达到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的目的。

(2)强化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措施不是形式上的各种规定,而是真正的导师负责制,即导师对学生的招生、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建立对导师合理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一个考核项目,对不合格的导师取消其带学生的资格。同时,加强对导师的培训,通过岗前和在岗培训,提升导师的指导水平,以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3)根据学校实际,做出调整。研究型教育机构应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培养学术型硕士,在目标上,应追求质的提升而非量的增大。对于那些非研究型教育机构来说,则应该考虑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确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专业学位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其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减少学术性研究生,扩招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硕士生,能较好地应对当前就业问题。

(4)学校做好就业服务工作。首先,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从研究生处到职业指导中心,从专职职业指导教师到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到导师,再到校外资源,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体系。[2]其次,开设就业方面的课程,诸如,礼仪培训、言语培训、面试课程等。再次,学校应积极了解市场需求,主动收集就业信息,建立一个就业数据库,及时提供给学生,举办就业招聘会、宣传会等。

3.硕士研究生自身

首先,硕士研究生应正视当前就业形势,摆正就业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合理地规划职业,调整职业期待值。其次,毕业生应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沟通交往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为人处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锻炼,修炼职业习惯、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树立竞争意识。[3]再次,积累工作和实践经验,充分利用假期时间,一边实践一边结合理论,不断地提升自己。复次,毕业生平时也要多注意搜集各个渠道的信息,听取导师的建议,多与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沟通。最后,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破除专业对口观念、身份地位等级观念,树立多元的择业观念。

参考文献:

[1] 李恩,杨元哗.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思考[J].教育

与职业,2007,(15).

[2] 宋智.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

机械制造就业方向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制造业 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途径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进行了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进行装配的工业部门的总称。一般而言,传统的制造业分高、低两端。低端是我国目前大量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部分, 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来吸引国际制造业的定单;高端是制造业中高附加值的那部分。客观地说,扬州市高端制造领域水平低,系统性不强,真正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不足。如果仅仅依靠低端制造业来提升扬州市制造业的竞争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依靠技术攻关、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及改造的同时,加强产学研结合,努力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制造业的技术与设计水平。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能见物不见人,必须“以人为本”,需要明确制造业人才需求的趋势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出对某一领域有系统了解的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面对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开发需要,肩负培养制造业应用性技术人才重任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及时回应这样的社会需求,有必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层次、培养模式与培养机制进行反思。

一、扬州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十五”期间,扬州市的工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产业积聚趋势明显,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在制造业28个行业类别中,化纤、电工电器、汽车船舶、纺织、机械、化工、塑料制品、服装等8个行业的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均在5%以上,逐步形成了三大产业板块:①由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化工医药、纺织服装、电工电缆、金属板材设备制造、船舶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产业为主的扬州制造业的支柱产业。②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③由玉器、玩具、日化旅游用品产业等等10种传统特色产业。

制造业正在成为扬州地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扬州市工业企业共建有技术中心83家,建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6家,省级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71家。高新技术产业业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逐步成为扬州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十一五”期间,扬州坚持“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原则,强势推进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全力打造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提升制造业的品牌、技术和管理竞争力。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纤纺织、电工电缆、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产业。

二、扬州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

1、扬州制造业研发力量有待培育和开发

当前扬州乃至江苏少有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真正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不足。2006年,扬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近7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培育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00多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08项,较发达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

2、高端制造业技术水平急需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存在重视产品开发、轻视制造技术发展应用的倾向,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率比例较低,制造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3、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不足

目前,扬州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不足30%,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贡献率已经超过70%,充分表现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上述问题,无一不涉及到人才质量问题。因此,必须针对扬州市制造业人才的现状及未来需求,充分发挥扬州教育对制造业人才的储备与培养优势,特别是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及规模调控,以适应并更好地促进制造业的升级。

三、扬州制造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总体看来,扬州制造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学历水平和技能水平都相对较低;技术应用性人才供给不足,其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扬州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需要。随着扬州产业在结构调整中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在各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技术型人才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大幅提高。一是要求他们有更宽的知识面;二是要求他们具有更好的理论基础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三是要求他们懂得更多的国际运行规则,具备更强的国际交流能力。从扬州制造业发展现状和转移趋势可以看出,扬州目前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等新兴行业,将是各类人才需求最为集中的行业。

据本课题组对扬州市36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及10家企业的典型调查,有85%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生产一线岗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将继续招收高职院校毕业生。调查也表明,制造业在人才需求中存在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企业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远高于对中职和高职的人才需求;二是企业对技术一线的高技能的人才需求较为集中。劳动部门预测,从2008年起,扬州市的常住人口所提供的劳动力将难以满足劳动力需求。2008年,扬州市劳动力供需缺口在3万人左右,2009年达到5万人,2010年供需缺口将超过9万人。劳动力供给不足将会对扬州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巨大的压力。根据扬州市初、高中在校生现状,结合目前在校的中职生情况,预计“十一五”期间大约有14.2万中职生走上工作岗位。考虑到目前就业现状,会有不少学生选择到外地就业,能留在本地就业的预计8万多人,加上留在本地工作的1.5万人左右的高职生,“十一五”期间的中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供给总计不到10万人。而根据劳动部门预测,扬州市对技术应用性人才及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以每年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对技能人才的新增需求将达13万多人。因此扬州市“十一五”期间技能人才的供需缺口达3万多人。

四、扬州高职教育制造业人才培养现状

1、扬州高职教育资源状况

扬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后期,繁荣于“十五”期间。目前扬州市共有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总规模达5万人。自1999年以来,扬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在招生规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上均有了长足发展。2000-2005年,5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占地面积由2000年的445亩扩展为2005年的3116亩,是原来的7倍多。

目前全市高职院校共有70多个专业(专业方向)。其中,扬州职业大学有专业(专业方向)70多个,另有12个跨一级学科的双专科四年制专业。扬州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有24个高中起点的三年制大专专业和17个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专业。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9大类47个专业,环境资源学院开设有6大类40多个专业。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筹)有4个高职专业。扬州职业大学侧重于机械制造、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纺织服装等专业,“机械设备与工艺”和“服装工艺”两个专业成为江苏省的特色专业;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侧重于建筑和化工,开设了化工设备维修、精细化工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等专业。除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专业多与建筑、化工相关,其他四所院校专业设置均集中在机电、数控、计算机、电子、建筑等领域。

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在学生培养数量上,不能满足制造业升级发展的需求。从近几年扬州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出,扬州的制造业人才培养数量与制造业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2002年,扬州制造类与信息类高职招生仅4750人,其中与重点发展行业密切相关的很多专业招生人数都低于100人,这与扬州制造业发展对大量技术应用性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2)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与扬州制造业需要的实用人才有较大差距。通过对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有很多企业对所聘用的毕业生的知识和态度都有基本满意的评价,但都比较一致的表示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还比较欠缺。在对扬州金方圆集团、江都亚威集团以及一些台资企业等企业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招聘的高职高专毕业生都经过严格的选拔,但在上岗前,还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二次培训。可见,很多高职毕业生在实践能力上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3)在专业结构上,表现为“重文轻理”,高新技术领域专业偏弱。目前,高职高专面向制造业的工科专业共22个,2005年,在扬州高职院校中招生的69个专业中,综合类27个、贸易、旅游及餐饮业类12个,电子信息类9个,物流类2个,房地产及开发类4个,制造业类13个,卫生事业、金融保险、教育文化3个,电子信息类和制造类专业仅占31.9%。在专业结构上,高新技术领域专业明显偏弱,专业设置重复既浪费了办学资源又导致院校之间不良竞争。造成这些不足原因很多,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来说,主要是因为:①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不强,课程建设缺少针对性。②专业师资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慢。③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成本较高,人才培养相对困难;④专业实训条件以及教学资源不足等。

五、对策与建议

1、构筑面向信息社会的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行业构成发生了变化,面向产业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要求学生的知识、专业技术内涵日趋丰富和系统、智力成分不断增长,面对社会的需求,必须十分关注社会职业的变化,从动态中把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着眼于对学生各种相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在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科技素质和工程素养教育中,不断强化多面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能力”,走向市场,投入竞争。

2、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设置

“人才是第一资源”,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品牌创立和创新的生命力。江苏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涵盖了支柱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从目前省内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看,尚有近1/3不太符合上述产业需要。形势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职业分析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切入点,从工作岗位需要出发,以社会职业岗位为对象,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不断有所侧重地优化专业设置,在把通用性专业和特殊性专业、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传统专业与前瞻性专业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制造业所需的专业,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拓宽跨岗位、跨专业、跨职业的课程内容,以复合型的高精尖人才步入市场。

3、适应制造业需求,改进与构建课程结构模式

高职教育发展和教学领域的改革与实践,其核心是高职课程设置的创新,在其目标取向上,既要面向未来,又要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从学生的生存发展实际出发,突出观念和价值的目标需求,拓宽课程设置口径,淡化完整性,增强适应性,构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人格结构三位一体的课程设置模式,使学生切实具备应变、生存、发展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根据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需要,针对其相关职业群体的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今后的学习、转岗奠定基础;依照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发展要求,设置相应的学习模块;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的个性特长,确立专业及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整合和板块教学,并且进行技能达标的整合和强制性实训,以高质量高素质应对市场竞争。

4、与普通教育、学校企业、行业企业联动,构筑区域职业教育新体系

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联动,主要是开展专项职业训练培训,使已受过较高层次普通教育的人员强化自身从业能力、职业意识和专项技术的需求,增强其谋职供职过程中的竞争力,同时课程设置要通用化、专门化、模块化,实现职教与普教之间互选课程,互认学分,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时间的人的不同需要,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选择成长的途径和重新判断设计生活目标的能力。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相互依存,进而实现教育社会化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首先要对自身的培训体系进行市场化的改造、积极主动与区域内企业单位直接挂钩,建立定点联系,相互联动,搭建高职院校智力资源流向企业的桥梁,把培训内容和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进步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推广相结合。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需求育人才。高职院校必须针对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紧跟市场走,科学合理设置办学方向和专业方向,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特点来调整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的产生结构与人才市场的结构之间实现平衡,为面向岗位群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无疑制造业升级赋予了高职院校坚持发展、突出特色的宝贵契机,高职院校必须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强院校相关专业建设,使专业设置与支柱产业对接,使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规格及素质要求,更加符合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为制造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实用人才。

5、抓住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标准和规范

“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的提出,是针对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生源质量低、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在大的方向上引领着高职教育的变革。但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在人才培养标准、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仍没有摆脱普通高等教育模式,仍然是在按学科培养人才,在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上还是遵循着外语类、政治类、体育类等全面均衡发展的统一模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没有真正列入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与普通专科教育的人才考核基本一致,偏离了当时设置高职的目标。这与“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是不相吻合的。

因此,高职教育需要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标准和规范,要针对高职各个专业大类具体就业应用能力的要求,分别设计出适应各自专业特点和行业特色的多种能力标准,特别是针对制造业的人才培养,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将操作能力和专业能力列为培养的主要目标。

(注:本文系江苏省2005年高等教育改革重点立项研究课题(编号58)“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关系之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