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归去来兮辞的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终于看到了家里的屋檐,一边奔跑着一边怀着满腔的欢欣。僮仆跑出来迎接,小儿子等候在家门。园子里象征隐土生活的“三径”已经荒废,可是我心爱的松菊却还幸存。拉着幼子的手走进屋门,已准备了美酒盛满酒樽。高高地举起酒壶和酒觞自酌自饮,悠闲地看着庭园的树枝露出了笑颜。
3、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4、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平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5、算了吧!寄身天地之间还会有多久,为什么不听任自己的心愿以决定去留?为什么栖栖惶惶地,还想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的愿望,仙境又不可预期。趁着这大好的时机独自走了吧,或者就像古代的隐士那样把手杖插在地上躬耕耘籽。
一、试题示例
1.2015浙江卷《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摇?摇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2.2015北京卷《醉翁操》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摇?摇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二、试题分析
1.这两篇诗歌鉴赏,虽然来自不同的省份,但都不约而同地考查了名句名篇默写
如2015浙江卷21题,2015北京卷第17题、第18题。答案来自高中课文《琵琶行》《归去来兮辞》《醉翁亭记》,分别从营造氛围、渲染气氛、表达手法、人物形象、思想情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这些题目看似没有必然联系,但以与鉴赏的诗歌内在关联为纽带,缀成一体,相互生发,相得益彰。即考查了学生对古诗文掌握的熟练程度,又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极富新意。这也凸显出2015年高考试题,以纲(高考大纲)为纲,以本(语文课本)为本的原则。
2.两个鉴赏题都考查了关于音乐描写的手法
我们在高中语文必修二《琵琶行》学习了音乐描写的高超手法,作者使用摩声、通感、侧面烘托等手法,惟妙惟肖地描绘音乐。基于此,这两篇诗歌鉴赏就很好的应用到了这些来自课本的知识。如2015北京卷17题①小题,题目说“琅然、清圜”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这是用玉声形容淙淙泉声的清亮、圆润。要求选择出没有用这种手法的一项。其中出自刘长卿的《听笛声留别郑协律》的“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这句,显然没有使用摩声的手法。商、羽为我国古代音乐的音阶,属于直接用音阶来描写笛声。此句与“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的写法显然不同。但问题在于学生必须懂得音乐知识,有基础的音乐修养,能够明白商、羽为音阶,否则这个题目的答案只能是猜测。这又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生活的范围有多宽广,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宽广”的话题。说到底这样的题目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在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
3.诗歌的表达方式,仍然是诗歌鉴赏考查的必考内容
2015浙江卷第22题要求分析诗歌上片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所谓描写角度,从大的方面来讲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两种。就这个题目来讲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考查。上片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上片描摹了春和景明,百鸟喧鸣的欢畅场面;夜晚幽深寂静,苍凉高亢的老凤之声;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下片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从听者方面来描写,听者既感受到了落红时节、天气暖而轻的慵懒气息,也感受到了边关天气风沙漫天、寒气凌冽的肃杀,更联想到浔阳月色的凄清、冷寂。写到了对这个气氛的感受等。
4.考查诗歌主题、思想情感一直是稳定不变的命题
2015北京卷《醉翁操》设置了两道题目对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进行考查。其中第16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第19题以问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三、备考策略
诗歌鉴赏考题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探究能力,因而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自2013年以来,全国卷(2)语文考题都保持在11分。但从考试结果来看,诗歌鉴赏题得分不理想。因此在诗歌鉴赏的备考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归因,分析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1.回归教材重视课本习题的回顾、剖析、研究、拓展
就以2015年高考的两篇关于音乐描写的诗歌为例,尽管选择的材料在课外,但涉及的问题在课内,涉及到了《琵琶行》《归去来兮辞》《醉翁亭记》《山居秋暝》《论语》等相关篇章,没有初中及高一高二的扎实教学,就很难进行有效备考。因此高考语文备考应该从高一开始,从新授课着手,重新审视教材的经典价值,不断的在教学中研究教材,深入剖析,加强拓展训练。
2.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鉴赏诗歌必须以读懂诗歌为基础
学生往往忽略诗歌的内涵,凭借臆想来答题,究其原因在于读不懂诗歌,无从下手。诗歌首先属于文言文的范畴,要真正懂得诗歌的内涵,就必须先弄清字面意思,所以讲诗歌用散文的语言翻译过来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再由浅如深,层层推进,诗歌鉴赏方能落到实处。
3.理清诗歌鉴赏的命题方向,学会解题常规思路
由于诗歌鉴赏难度系数较大,所以命题较有自身特点。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比如:点评特征、手法技巧、情感意境等,一般使用: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景物特征+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点评性语句的方式进行答题。考查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技法,或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答题格式上,―般是先观点,后理由;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进行解答即可。
4.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断开拓学生的眼界
先说古诗文的背诵,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深深感到,绝大多数学生只管死记硬背,而不想去领会词句意思,更不去思考每句话内容上的关联,结果今天背明天忘,效率极其低下,而且还容易出现增删个别虚词、写错别字、语序错乱和失忆等现象。
其二是古诗词鉴赏,古诗词的语言用的也是文言,诗句含义的理解是横在考生面前的第一只拦路虎。如果意思都不懂或错解了意思,还谈什么鉴赏呢?这里以白居易的两首诗为例,一首是《晨兴》,题目中的“兴”是“起”的意思,这也是“兴”字在文言中的常见义项,很多学生却不懂,如果明白了题目意思,就能估到此诗大致是写晨起情景与感受之类的。再如《暮江吟》,其中有句“可怜九月初三夜”,这里的“可怜”是褒义词,“可爱”的意思,褒贬不分,就容易误解诗句含义,影响到对主旨的把握。
其三是古代文化经典,它更是文言,虽然近年主要是考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概括,但这显然也要建立在读懂文言的基础之上,文言阅读能力对解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不赘述。
其四是语言表达与运用,语用题的考查常与对联、成语、古代文化、典故、对偶、排比等知识与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七月流火”这个成语,很容易误解为天气炎热。这涉及到古代的历法和天文知识,老师教学时如能告诉学生成语大多来自文言作品,古代历法都是农历,农历七月大致相当于新历八九月,已属秋天,“流火”指大火星开始西行,因此,这个成语是形容天气开始逐渐转凉的,这样,对学生来说就易学易记了。再如,拟写对联或对偶性句子,常常要用到文言词语,语言才会更凝练顺畅。
最后,学好文言对写作也大有裨益。一是课本中文言故事大多很经典,可作为写作素材来运用。二是有许多优美凝练的句子可供引用,来增加语言的内涵与文采。三是不少文言章法极佳,模仿其结构也是不错的选择,如《六国论》、《伶官传序》等。
总之,学好文言文益处多多。但是,很多学生只是孤立的看问题,只看到文言阅读那区区15分,再想到学好文言文要付出的艰辛劳动,于是对文言文望而却步。而我们很多老师,同样也没能清楚地看到文言与其它知识板块之间的辩证联系,教学起来也感到左右为难,明知其重要,但没法说服学生得到学生的认同,尽管花了大量时间来教文言文和做文言阅读方面的练习,但学生不重视,一头热一头冷,于是形成了如今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得“文言”者得语文。因此,笔者认为讲究方法,教好文言文,就能大幅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辩证地认识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性,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前提。认识学好文言与提高古诗文背诵效率、增强古诗词与文化经典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以及写作等知识能力的密切联系。如果只看到文言阅读那区区15分,目光就太短浅了。好课不只是老师的独角戏,更应是学生的群体戏。只有认识清楚,指导思想明确,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有动力,更加自觉主动,课堂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抓好抓实文言词语的积累和课文诵读,有效提升文言阅读能力是根本。文言学习难点在“言”,而不在“文”。句子意思都懂了之后,其它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忽略了这点,过多地谈论思想内容与章法,要么是多余,要么就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这好比学英语,如果没有识记单词,一切都无从谈起。
第三,文言教学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教学。只有大量的翻译解释文言的学习,难免枯燥乏味,并且没法让学生看到学习文言的更多用处,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教学中可与其它板块知识整合起来,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如进行介绍成语与文言故事、撰写对联、用一句话评课文与人物等学习活动。
第四,把文言学习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说到写作,方法当然有很多。但学会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这才是事半功倍的办法。就议论文的写作素材来说,很多学生常感没有什么事例可举。其实,如果课文读熟读透,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而且可以一材多用。我们可以开一些挖掘文言写作素材的作文指导课。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可以引导学生用在选择、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等作文话题中。另外,学好文言文,还能经常引用或化用其中简洁精辟的语句来扮靓语言,我们可以开一些引用文言的写作语言指导课。如《滕王阁序》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等脍炙人口的句子都是经常被引用的。再如写“诚信”话题的作文,可化用《归去来兮辞》的语言,拟个《诚信归来兮》这样的好标题,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关键词:准确性;感染力;激情;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96-0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两种特性完美结合的,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语文教师的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达意及情的准确性
准确性,或称为科学性,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课文中的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歧义。因此,课堂上应该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让学生豁然开朗,恰如拨开迷雾见日月。讲解《逍遥游》学生觉得文中没有表现庄子对自由的追求,我就通过深入分析大鹏这一形象的无奈用来捅破学生理解和感悟中的隔膜,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理解了庄子。
二、绘声绘色的感染力
语文课要想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授课语言的感染力是关键。
首先,教师的语言必须激情四射。
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一定会使学生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四射,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讲授《陈情表》时我饱含深情的朗读,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去感受李密的孝心。富有激情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在人的脑皮层上留下较深的印痕,记忆也就能巩固而持久。更重要的是,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交际中也能“注意表情和语气”,“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次,教师的语言必须拨动人心。
拨动人心的语言是教师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我教的高二文科的学生,由于他们刚分好文理科,在思想上老觉得文科生低人一等。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不良情绪,我上课多结合课文用文人的典故和现在名人的故事帮他们树立信心。现在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付出。
再次,教师的语言必须文采飞扬。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试想,如果语文教师“信笔涂抹皆成妙文”,才华横溢,授课时宏论滔滔、妙语连珠,一定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醇。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识素养及宽阔的视野,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吟诗诵词,讲述典故。这样既拓展了学习内容,又能够启迪学生思路,增强课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讲述《滕王阁序》时,大量引用描写滕王阁的诗句,详细讲解文中的一些典故,鼓动学生自己查资料搜集名句并解决文中的其他典故。事实证明,教师飞扬的文采和广博的见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谓一箭双雕。
三、含蓄幽默的趣味性
优秀的语文教师无不具有含蓄幽默的语言风格。含蓄的批评,往往可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我的一个学生是班上的舞者,但在课堂上太喜欢开小差。有一次,他在下面玩得正起劲,我故意让他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并及时表扬了他:“你真棒,我相信你在课堂上会和跳舞时同样出色。”这个学生当时脸就红了。后来他表现非常好。幽默的语言也有助于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前苏联教育家斯雅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授课中我力求语言幽默风趣。讲读《陈情表》,一学生误把作者说成诸葛亮。我笑着纠正:“希望能拜读你帮他写的《陈情表》。”一言既出,全场欢笑雀跃起来。教师的风趣幽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
四、辞约意丰的凝炼性
有些教师,在教学之余,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文学素养,然而课堂效果却未必显著。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缺少一份对学生的关爱。而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的教师,未必是学生喜欢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鲁迅也曾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如果一个教师胸无目标,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萎靡不振,志趣低下等,又怎能孕育出爱,怎能培养出个性活泼、思想健康、意志坚定、目标明确的学生呢?而高效课堂之美又何从谈起呢?因而,若想让美在语文高效课堂中展现,教师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更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建设。教师应心存大爱,爱所有的学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尽相同,教师在鼓励学生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应包容学生的缺点,并能及时给予纠正,使其树立自信,“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教师的心中装满爱,学生自然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间进行愉快交流,而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也自然高大起来。德才兼备的教师自然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这样的教师,何愁语文课堂不美,效率不高?
二、营造氛围,展现情感美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教师要将自已的阅读心得和情感体验与学生一同分享,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将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语文课堂,学生的情感最容易被激活,激情导入有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引导学生鉴赏《湘夫人》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两次远谪后,爱国的激情如火焰熊熊燃烧。他行呤泽畔,满腹忧愁愤恨都化作不朽的诗篇,但复兴楚国的希望却没有破灭。顷襄王二十一年,一个睛天霹雳般的消息击昏了他,秦将白启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庙宇和陵墓都被毁了!他决定回到都城寻找归宿,他蓬头垢面,昏昏沉沉,走了几天,到了汨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到了自己的满头白发,内心像巨浪翻腾起来,怀抱巨石,身向汨罗,留下千古遗恨。在《湘夫人》这首诗中,你能否找出屈原的遗恨?”当求知与求学的情感被激活,学生异常兴奋,迫不及待地阅读这首较为难懂的诗歌。良好的教学氛围触及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愉快、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深情诵读,大胆想像,自由论说,倾心感悟。师生一同走近屈原,理解屈原,敬佩屈原,崇拜屈原,情感表现得酣畅淋漓,学生真正感受到“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怎一个美字了得?
三、因材施教,展现个性美
因材施教,是教育宗师孔子乐于施用的。其教育理念之超前,实则令后世教师钦慕。几千年来,传承文明的教师一直在践行着这种教育理念。面对复杂学情,教师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传道,受业,解惑”,“一刀切”“满堂灌”,而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所有学生要求相同,势必效果不佳。“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而有些学生起初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但又有时靠不住的。高中生的人生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影响学习的因素也很多,一旦对学习失去兴趣,就会前功尽弃。因而,若使课堂教学具有效性,教师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应因材施教。在教授《赤壁赋》时,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同学,理解文言文内容较为困难,组织他们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疏通文意。第二组同学已具有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阅读面较窄,引导他们在翻译的基础上,借助参考资料来理解文章的内容。第三组同学能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并阅读广泛,理解能力较强,向他们推荐了苏轼被贬谪到黄州时所创作的作品,让他们探究苏轼的人生哲学。一节课45分钟,“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高效课堂标语)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因材施教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当笑声、掌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学生的个性美闪现了光彩。
四、拓展阅读,展现思辨美
著名近代教育家先生倡导学生自读,而自读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只满足于完成教材的授课内务,不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拓展阅读空间,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束缚,理解能力也会相对较弱,更难具备思辨能力。教师应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引起共鸣或争辩,体验人生美感,感悟生命的厚重。再通过交流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思辨能力。学期之初,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篇目,甘作配角,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阅读《归园田居》后,可深入探究陶渊明的“隐居思想”,查阅陶渊明代表作品《五柳先生传》、《桃花园诗》、《归去来兮辞》和与此相关资料,拓展阅读空间,掌握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了解思想演变的过程。中学生“会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在阅读过程中,他们能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地讨论产生了不同观点,形成“对峙”局面,围绕“陶渊明的隐居是否消极遁世”展开辩论。既理解消化课文内容,又开阔视野,对文章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思索辩论过程中,深刻了解了陶渊明人性的光芒。因而,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真诚鼓励学生,公正评价学生,热情肯定学生,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想,于拓展阅读中,展现思辨美。
五、及时反思,展现创造美
一、 启发引导,发现规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摸索,找出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并掌握这些规律,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这篇课文时,分析“目吴会于云间”中“目”字用法,可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鸿门宴》中的“数目项王”,通过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两句中“目”字后面跟的都是名词,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个句子中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活用为动词”的规律。如通过比较分析“雄州雾列,俊采星弛”《滕王阁序》)、“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水击三千里”《逍遥游》)中的“雾、星、日、水”等就可以得出“名词放在动词前非主必状”的规律。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就可以归纳出课文中常见的名词活用规律。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的“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又前而为歌曰”《荆轲刺秦王》)、“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名词放在‘之、而’前面活用为动词”等。
这里重点讲了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两种情况,此外还有动词、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都有一定规律可循,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调动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启发、引导、发现的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熟读精思,把握内容
对于文言知识较多、语句较难理解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疏通文意上,对于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立足于鉴赏人文精神和思想性方面。不同的文言文有不同的特点,对文与言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文言作品情感充沛,如《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感情真挚,情感丰富,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至真至诚的忠孝之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文章情感切入,一下子抓住学生,。那么接下来学习文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有些文言作品文学性较强,教学时要把重心放在品味作者优美的文采,感受作者真挚的情感上。如《滕王阁序》,辞藻华丽,情感充沛,文采斐然。作品体现出唐代文人开阔的胸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生命意识,追求功业,积极入世的时代精神,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联系同时代的诗人,联系同类作品体会所谓的盛唐气象。
有些文言作品文化意义深远,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如果在教学中弃孔孟博大精深的思想不讲,置老庄超世旷达的情怀于不顾,那么这类文章就变得索然无味。在教学中可以先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激发学生思考和探求的欲望,进而帮助学生解决字词问题。尤其是《论语》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孔子已被高高举起。
有些文言作品思辨性较强,如《六国论》、《过秦论》,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突出思维训练。结合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学生如何选取论据,如何进行论证。
又如《烛之武退秦师》、《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人物形象塑造栩栩如生,应侧重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写作教学,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鸿门宴》、《荆轲刺秦王》情节生动,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可以结合有关小说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构思情节,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刻画人物性格。
三、重视诵读,提高感知能力;强化背诵,增强文言积累。
诵读就是培养语感。而我们的学生,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下,仍然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缺少语感,而诵读能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潜移默化的形成古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而理解文章。没有诵读,文章情感无从体会,诵读是学生重要的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情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出来的。读有所悟,诵有所感,古今文章,概莫能外。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背诵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传统。背诵是为了积累,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同时,背诵也是为了运用,为了创造性地运用。通过背诵,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也就都记住了;记得越多,越能够触类旁通。
一、两堂课的基本流程
庄老师:整体感知方面,由民谣《童年》导入,从歌词中的“池塘”“榕树”等引到诗歌中意象――解题,而后析题,点到“说”是议论文体――提出学习要求:“这是篇大文章,要求快速浏览、用心感悟”――引导学生归纳各段段意,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各段大意,概括并板书“诗歌的暗示性”――小结“一字之差,失之千里”。合作探究方面,多媒体展示出文章中出现的三组诗句:①秋风照层林,寒风扫高木;②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湖兮木叶下;②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上加点字的妙处――提问四位学生――老师点评学生的辨析,总结并板书“木叶”与“高树”,“木叶”与“落叶”“落木”的区别。拓展延伸方面,教师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此夜曲中闻折柳”“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句,让学生对“柳”的暗示性进行辨析思考。
范老师:整体感知上,通过介绍家乡的冠豸山,多媒体展示风光图片,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介绍福建籍作者林庚“清华四剑客”“北大中文系四老”之身份,点到其享年97岁――教师讲析,通过多媒体逐段展示段意,理出课文大意――提出两个问题:《说“木叶”》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木叶”到底有什么暗示性?合作探究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列出三组诗句让学生思考,后把关键字眼展示在屏幕上。①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②叶:庭有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同:密密层层浓阴)。①木叶: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归辽阳;②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同:落叶的因素;颜色的暗示)。①秋风照层林,寒风扫高木;②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异:“木”空阔、疏朗;“树”饱满)。拓展延伸上,多媒体展示出含有“月”“梅”“菊”“浮云”“丁香”“莲”“子规”等意象的几组诗句,要求学生逐一说出含义,提问了5位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课堂练习一:谈谈“对酒当歌”“潦倒新停浊酒杯”等诗句中“酒”的含义――课堂练:谈谈“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更兼细雨”等诗句中“梧桐”的含义――小结整节课内容。
二、两堂课的比较辨析
同课异构是当下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它的着眼点应该是用比较的方法来看待同中之异,侧重点是在研究异。要比较,首先必须保证可比性,即必须属于同一范畴,有一定内在联系,并能用同一标准衡量和评价;其次所比资料要具有原创性和典型性;三是要坚持抓主干不纠缠于小节的比较,从共性中揭示矛盾的普遍性,从差异中阐明矛盾的特殊性。
“异构”“构”了什么。“同课异构”为什么不叫“同课异法”“同课异策”“同课异式”?笔者先从课后备课组老师只言片语的评课说起吧!
评课1:庄老师的课让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充分,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比较中肯;范老师的课容量大,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少。
评课2:两位老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与目前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型紧密结合。庄老师的课是“小家碧玉”型,范老师的课是“大家闺秀”型。
评课3:庄老师有耐心,善于肯定学生;范老师有激情,善于诱导学生。两堂课用时不同,庄老师重心放在合作探究,范老师重心放在拓展延伸。
评课4:两位老师都有共同的不足,即“抛绣球”现象,把“问题”抛出去之后,遇到的恰恰不是“如意郎君”。
以上的评价不一而足。“同课异构”到底要“构”什么呢?我认为,它可以“构”在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策略和教学个性之上。庄老师和范老师在引导学生辨析“落叶”“木叶”“落木”等词的方法是有区别的,前者是简单的枚举归纳法,即从相同的用词中得出词义的共同意旨;而后者用的是并用法,是因果关系的归纳法。但从效果上讲,两位都是以已知答案讲答案,令学生不知所云。究竟如何教这一难点效果才会显著一些呢?简而言之,“同”是基础,“异”是手段,“构”的应该是教法。而衡量“异构”是否高效的最重要指标是“学情”和达到教学目标的“用时”。在合作探究上,庄老师比范老师多用了17分钟,但是效果达不到,也就是这个“异”是“伪异”,是失败的“异”,是要力求避免和努力升格的。
三、同课异构的四个维度
数学上理解的维度:点是0维、直线是1维、平面是2维、体是3维。此文在执教上也是有维度的:“点”在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直线”在于“‘木叶’的两个特征”,“平面”在于“秋的文化心理”,“体”在于“意象的丰富性”。同时,执教者为了“深入浅出”和“备课于心”,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审视“同课异构”。
1. 作者的气度。文艺鉴赏术语中有知人论世之说,即要通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去解读作品。备课同样也绕不开作者,这应该是同课异构的共性之一。气度影响文脉,左右文章的格局,也决定作者人生的张与弛。以知人论世而言,作者是有其人生诗意的。作者林庚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他的身份是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纵观他的一生:在清华大学读的是物理系,后因痴迷于丰子恺的漫画竟转为中文系;他的毕业论文是第一本新诗集《夜》,由闻一多先生设计封面、俞平伯先生写序;他笔耕不辍,创作丰硕,90岁高龄时还新出了一本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笔者在执教的过程中,始终能在这气度之下,在氲氤的行文中感受到诗人才情的富丽,或者说,挣脱不开诗人的古典“天网”。举个例子说,其旁征博引的功夫甚为了得。此文引述的诗词多达20处,从战国到宋代,无论是大诗人还是无名氏,他都随手拈来,无不贴切顺当。同课异构,顾及作者之一维,从作者进行条分缕析,或许也能教出些许妙不可言的趣味来。
2. 执教者的经度。同是一课,庄老师和范老师上下来,各有风采,这与她们各自的学历、经历、阅历包括个体的特质息息相关。笔者在听课时,看到庄老师和范老师展示“木叶”的图片资料时,第一想法是错了:两株没有叶子的树,这难道就是木叶?联想到年初,笔者在前往浙江绍兴的路上,见到车外一排排干枯的梧桐树,没有叶子,干枯得有点僵硬,那些才是真正的木叶,才能突出疏朗之空间氛围。有次听某同事酒后说成熟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轰轰烈烈谈过恋爱;二是明明白白见过生死;三是为人父母。想想,其言虽妄,但也不无道理。何谓教师?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够的,执教者的学习力、敏锐力和表达力也至关重要。以学习力为例,在执教此文时,首先,你和学生要探究你们是如何得到“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这个结论的(即“如何得到这些知识”);其次,赏析其艺术特征之后,你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准确体察诗歌语言,特别是解读意象的内涵和意蕴(即“如何去做事”);第三,通过语言这一外在形式,和学生一起打开那扇怀古探幽之门,了解到古人是如何与季节、与自己共存的(即“如何生活”);第四,通过把握《说“木叶”》以及所在单元的基本观点,还要努力提升审美品位,增强了文艺评论能力,同时也获取一些必要的逻辑思考的能力(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3. 文本的难度。曾对学生开玩笑说,林庚是博士生导师,此文是写给博士生看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轻松,它需要你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如果静下心读了,可看出作者还是始终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来写文章的,他善于解扣,也善于衔接,所以全篇文脉一气,思路清晰。其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解读文本时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寻找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求证。其三,如何对付文中引述的诗词也需要技巧,如有条件,可以把这些诗词的全文告诉学生。其四,不迷信权威,欢迎学生对作者的见解提出不同看法。如班上有的学生问及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诗“树”“木”对举,和林庚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不用“木”而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木”。我的回答是:智者见智,“木”当然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如“木欣欣以荣”(《归去来兮辞》)也是同例,只是作为楚辞的研究者,作者林庚更偏爱于“木”的原型意象罢了。
4. 课堂的坡度。课堂是由人、事、物组成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最可关注的就是对话生成。这种生成需要在教师的“弹性”备课之下,由学生自主建构,它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唤醒和尊重,体现着师生视界的融洽和会意。庄老师和范老师教的班级有差异,有文有理,有实验班有平行班,在这个差异之下,执教时,我们应该允许教学目标的升降,因为执教者在现场,他知道学生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其次执教的环节也可以增补,相当一部分老师为了节省课时,喜欢或依赖上多媒体教学。如两位老师预设节省时间的环节都在归纳段意上,她们直接通过多媒体提供段意,让学生对照阅读。不同的是,范老师之后又多了一个环节,即她花了时间把“后皇嘉树,橘徕服兮”逐字翻译了一遍并释句:“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这个句子的选择执教者是有准备的,因为在20句引文中,这句最难。换句话说,她照顾到课堂的坡度,并胸有成竹地将课堂引向精彩。
关键词:空间隐喻;认知;来;去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039-04
作者:何燕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广东,广州,510290
1 空间隐喻与认知
隐喻是人们透过具体有形的事物去认识抽象无形的概念的一种手段,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模式。认知语言学者较为认同这一认知模式:“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隐喻方式的(Lakoff,G&M,Johnson,1980,5)。”
所谓空间隐喻是人们把一些本属空间范畴的具体概念用非空间范畴的抽象概念表达出来,是一个空间的范畴和关系向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的投射过程,这一过程源于人们的抽象思维和丰富想象。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观点:“空间隐喻源于直接的身体体验,体验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在我们社会物质化的环境之中找到(Lakoff,G&M,Johnson,1980,14)。”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人的存在首先要以周围的环境为依托,人们主观性地以自身为参照,去认识周围的环境,于是在自身与环境间形成一种空间概念。人的空间概念是原始的,基本的,人们习惯于透过空间关系去认知别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架构,诸如时间、状态、范围等。
2 关于动词“来”“去”的空间隐喻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对“来”“去”的解释是:“来”指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去”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换句话说,“来”是从远处到近处的移动;“去”反之,它们的基本用法是作位移动词。但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来”“去”的非动词用法并不少见。对此,学者多有研究;王改改就概述词“来”作了调查和研究(王改改,2001);梁银峰就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梁银峰,2004),梁先生说:事态助词表示在过去时间里事态出现了变化,所表达的事件或过程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梁银峰,2004,57);同时,梁先生还就动相助词“来”“去”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梁银峰。2005),“动相助词”是赵元任的提法,由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翻译过来的(梁银峰,2005。27)。
以上都是对动词“来”“去”动词以外用法的研究,但还不是专门对其空间隐喻的研究。应该说,对动词“来”“去”空间隐喻研究还不是很多,笔者能力范围内可以找到的只有史佩信的《汉语时间表达中的“前后式”和“来去式”》;此外,上文提到的梁银峰的《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的影响及其相关问题》及《汉语动相补语“来”“去”的形成过程》两篇文章亦都涉及至“来”的时间方位词用法。
3 “来”“去”的空间隐喻表现形式及喻义
3.1 “来”“去”喻指时间
我们认为,位移动词“来”指运动物体朝着说话人的方向靠近;位移动词“去”指运动物体背离说话人的方向远去。这主要是从说话人与周围环境的空间方位关系而言的,亦即位移动词“来”“去”的空间性状描述。从人类的认知顺序来看,空间认知总是先于时间认知的。因为人自身与空间的关系是实在的、可感知的,也就容易把握;而时间是人们摸不着、看不到的抽象概念。于是把空间概念意义的映射到时间领域去把握时间就成为了可能。
关于时间的空间喻指表征,Clark总结出了两种类型:“时间在动”隐喻(the moving time metapho)和“自我在动”隐喻(the moving ego metapho)(Clark,1973)。
在“时间在动”的隐喻表征中,时间被认为是在空间直线运动的实体,它的运动以说话者为参照点。时间指向说话人,向说话人靠近为“来”;时间背向说话人。远离说话人为“去”。这是“来”“去”的时间表征特点,如下图所示:
3.1.1 “时间在动”隐喻模式
3.1.1.1 “来”“去”对过去时间的表征
“来”“去”表征现在以前的时间,两者的语义表征存在差异。时间从过去指向现在为“来”,表示一段持续的时间,有“以来”的意义。这种语言用法古以有之,是“来”的时间表征的基本义项,如:
(1) “吾数年来欲买舟。”(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数百年来,人不复行。”(唐・柳宗元《河东集》)
(3) “我得仙来,已三万岁。”(唐・戴孚《广异记》《太平广记》卷450)
现代汉语词汇和句法中也保留了“来”的这种时间表征,常用的词汇有:“近来”“以来”、“从来”、“向来”“素来”等等;在句子中的例子,如t
(4) “几天来,我发现这个城市骑自行车的人不多。”(《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81)
应该说,在表示现在以前的一段持续时间的隐喻用法上,“去”和“来”是不相称的,相比较下,“来”的这一用法更普遍;而“去”则更多地表示已经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
(5)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汉・曹操《短歌行》)
例(5)中的“去”的时间表征是,以目前为起点,指向过去的一段时间,带有持续性,这种例子并不多见;表示这一语义特征的还有“过去”。
(6)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唐・白居易《琵琶行》)
例(6)中“去年”表示上一年,句中借助介词“从”表达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持续的时间。“去”本身只表示过去的一个时间段。同样用法的词语还有“去岁”。
特别要说明的是,与位移动词“来”相对的除了“去”,还有“往”,在某些语义搭配上“往”与来的组配是更常见的。例如。“往”表从目前指向过去一段时间的用法就比“去”更普遍:
(7)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数十人。”(清・方苞《狱中杂记》)
(9)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杀他怎的?”(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二折)
“往昔”即从前;“往岁”指过去的年头;“往日”指过去的日子。同样用法的词语还有“往时”、“往年”等。
3.1.1.2 “来”“去”对未来时间的表征
“来”“去”表征现在以后的时间,以目前的时间为起点,以未来的某一时间为终点。其中“来”表征时间从未来指向现在;而“去”表征时间从现在指向未来。
(10)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1) “曼思故国,来日方长,载悲黑奴前车如是,弥益感喟。”(《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
(12) “至从今已去,国家永无南顾之虞。”(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岱传》)
(13)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东音・陶渊明《游斜川》),
“来者”、“来日”、“从今去”的时间参照点都是现在,它们隐喻着时间的运动。“来者”和“来日”隐喻时间从未来向我们走来;“从今去”隐喻着时间远离我们而去;三者所喻指的时间都是未来的时间,但是指向性不一样。
要注意的是“来者”、“来日”偏正结构的名词;而“从今去”则是一个介词结构。“去”要表达以后的意思必须要借助介词“从”,而“来”是不需要的。换句话说,在表征现在以后的一段持续的时间,“来”和“去”的语法功能是不对称的。再如,有“未来”、“将来”的说法,但却没有“未去”、“将去”或者是与“未来”“将来”表示相似概念的带“去”的说法。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与“将来”相搭配,时间指向未来的,有“往后”的说法。结合上面的内容,不难看出。“去”在表示时间隐喻的语义特征上,有和“往”重叠的部分,甚至“往”取代了“去”在时间隐喻上的某些表义功能。我们可以假设在时间隐喻的表征上,“往”出现得比“去”要早,出于用词经济的原因,“去”的某些与“来”相对的表义特征是缺失的,而在“往”的表义功能上我们可以找到类似的用法。当然,这一说法有待进一步的考查。因主题所限,此处无法详细讨论。
3.1.2 “物质世界在动”隐喻模式:
Clark所说的另外一种时间隐喻方式是“自我在动”,即在线性时间轴上,时间实体相对静止,取而代之的是说话者沿着时间轴在动。根据“来”“去”的实际用法、通过对其语例进行分析,本文更倾向于史佩信的“物质世界在动”(史佩信,2004,13)说。该理论认为,在时间轴上运动的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事物,而时间和说话者则是相对静止的。具体到“来”“去”的时间隐喻表征,客观物质世界靠近说话者而动的用“来”;客观物质世界远离说话者而去的用“去。”
如“别来无恙”、“来历”、“来龙去脉”、“本来”、“原来”、“后来”、“来得及”;包括“往迹”、“往事”等都以物质世界为动体的隐喻表征。这类隐喻在表达上一般都存在一个时间标记,或以过去发生的谋事件起始时点,或以说话人所处的时点为起始时点。时间始于过去某事件而终于说话人所处的时点为“来”:时间始于说话人而未来为“去”。
“别来无恙”中的“来”表征从分别到现在谈话的时间;“来历”指一个人前期的经历或履历,“来”隐喻该人从出生到目前的一段时间;“来龙去脉”原来是迷信的说法,把接连着的山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地连贯着,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现在指导一件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汉语成语词典》,1978,349)。由此分析,其中“来”喻指从龙存在到其被发现的一段时间,“去”喻指从龙现身往后的一段时间,这里龙被发现的时间亦即说话者所处的时点。
这里也一并谈论一下“往”,词语“往迹”、“往事”中,“往”的时间表征与“来”是一致的;另外,还有“从此以往”的说法,这里的“往”却表征时间从现在开始指向未来。相比之下,由“去”表征的上述两种时间隐喻,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说没有,但至少是不多见的。
在古汉语中,“来”“去”的这些隐喻,还是可以找到一些例子的:
(14) “吟罢回头索杯酒,醉来屈指数亲知。”(唐・白居易《对镜吟》)
(15) “今冬腊后无残日,故国烧来有几家。”(唐・司空图《南至四首》其一)
(16) “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唐・李白《相贺歌辞・相逢行二首》其一)
(17) “交道贱来见,世情贫去知。”(唐・孟郊《病起言怀》)
“醉来”、“烧来”分别从“醉”、“烧”开始,一直延伸到诗歌中的主人翁发表慨叹为止,其中,“来”起到了这一时间隐喻作用。“老去”、“贫去”以诗中主人翁发出慨叹为开始,语义指向未来,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终止时间,这是“去”的时间喻指在起作用。
3.2 “来”“去”喻指数量
“来”“去”是带方向的运动,一般来说,“来”是由远而近不断靠近说话者的,有接近的意思;“去”是由近而远不断离说话者远去的,有远离的意思。“来”、“去”的这种或接近或远离的指向性可以用来喻指数量增减。接近参考数目为“来”;与参考数目相去甚远为“去”。
在汉语中,“来”用来表示数量概念是很普遍的,“来”用在数量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一般是比较接近所说数量的。如:“两米来高”就是指两米多一点的高度,但也可以理解为差不多到两米的高度。不管怎么理解,“来”的数量表征总是离确数跨度较小的一个范围。“二十来个”、“三十来岁”、“一尺来深”等都是一样的用法。
在喻指数量上,“来”“去”是不平衡的,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找不至“去”喻指概述的用法。但不排除方言或古汉语中存在相关的用法,“相去甚远”中“去”就表征距离;方言有“不差分毫来去”(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的说法,“来去”意思是误差,表示或大或小的距离。由此可推理,“去”在数量喻指上还是有是潜在的可能的。
3.3 “来”“去”喻指显潜
“来”“去”可以喻指事物,包括实在事物和抽象事物的存在与消失。从人的视觉角度,客观物体从远而进靠近说话人,就是事物的逐渐显现的过程:客观事物自近而远离开说话人,是事物逐渐消失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来”表征事物的显现;“去”表征事物的消失、不复存在。
(18)“问题一来就马上解决。”(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
(19) “他一听这话就来火了。”(同上)
(20) “这些天没去看她,一来路太远;二来没功夫。”(同上)
(21) “看来,你活一百岁没问题。”(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01)
(22) “说起婚姻来,您给我们介绍介绍中国人的婚姻家庭情况,好吗?”(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45)
(23) “总的来说,汉语不难学。”(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57)
(24) “想起来了,那天晚上你还唱了一段京剧。”(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422)
例(18)“来”表征“问题”的出现;例(19)“来”隐喻“火气”从无到有的过程;例(20)~(24)中的“来”都有一个共同的语法特征,那就是引出话题。例(20)“来”引出的是原因;例(21)引出的是说话者的观点:例(23)引出的是“婚姻”这个话题,例(24)引出的是过去的一段回忆。通过以上语例可以看出,“来”作为显现表征的用法是很明显的。
“去”作为消失的表征没有“来”作为显现的表征明显,笔者的找到关于“去”隐喻消失的语例比较牵强,但还是可以拿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25)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陶渊明《杂 诗》)
(26)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例(25)中“去”指离世,消失于尘世,喻指人于世上从存在到消逝的过程;同样例(26)中的“去”表征“大事”不复存在。另外,现代汉语中的“去世”一词也表征消逝。
3.5 “来”“去”喻指主观愿望
“来”、“去”的“靠近性”和“远离性”可以借以喻指人的主观愿望。人们的愿望是主观的,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希望得以实现的,就期待它的到来;认为对自己不利的,不希望其存在的,就盼望其离开以至消失。
鲁迅提倡“拿来主义”,他希望大家“拿来”的是外国文化的精华部分,所谓“取其精华”;同时他也强调要有辨别能力,不好的东西就要抛弃,即要“去其糟粕”。这里的“来”和“去”就是很好的喻指主观愿望的例子。
(26) “大有来头。”(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
这是一种方言的说法,意思是大有赚头,这里,“来”表达了人们希望赚钱的目的。
(27) “拳击有啥来头?滑冰多开心。”(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
这大概也是一种方言用法,这里的“来头”指的是一种玩乐的兴趣,拳击对于说话者来说钩不起他的兴趣。滑冰对他来说才是“来头”。
(28) “他头脑灵活,挺会来事的。”(中教网・网络字典・汉语・词典来)
这里,“来事”是处事的意思,是一个褒义词。“来”在此表征能够做事,事情处理得当。
(29)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
“去仁义”,抛弃仁义,这里被抛弃的是“仁义”,一个正面的词;但是,在句子中,这是被否认的一种做法。所以它没有违背“去”隐喻不被接受的主观愿望的语法功能。关于“去”的这一表征,例子是还不少的,如:“去粗取精”、“去任”、“去官”、“去绝根株”、“去邪归正”等,即使所被“去”的东西不全是不好的,但至少是违背人们的主观愿望的。就如同人们希望“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至少是人们愿意看到的、愿意去做的,见以下例子:
(31)“喝点什么?咖啡还是茶?――来杯咖啡吧。”(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170)
(32)“下个月你去了中国以后,别忘了给我来信。”(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266)
(33) “来,为我们的友谊干杯。”(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