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黄帝内经灵枢原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范文第1篇

“藏象”是中医理论体系一个重要术语,它揭示了中医学认识人体不仅关注于“藏”本身,而且注重考察“象”,把“象”放在医学研究的重要位置。《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奠基之作,不仅确立了“以象测藏”的研究方法,而且构筑了庞大的藏象体系,为后世界定“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综观《黄帝内经》全书,从正面论及五藏之“象”者,主要集中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宣明五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六节藏象论》、《灵枢・九针论》等篇,其他篇章亦有述及。五行与五脏等人体之象及自然之象的关系认识见表1。

五行五脏五体五官五华五液五神五志五脉五声五动五味五色五音五臭五季五气五方五星木肝筋目爪泪魂怒弦呼握酸青角臊春风东岁火心脉舌面汗神喜钩笑扰苦赤徵焦夏火南荧土脾肉口唇涎意思代歌哕甘黄宫香长

夏湿中镇金肺皮鼻毛涕魄忧毛苦咳辛白商腥秋燥西太

白水肾骨耳发唾志恐石呻栗咸黑羽腐冬寒北辰

由表1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把人体之象与自然之象结合起来,构筑了天人一体的藏象功能系统。该系统把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用五行加以规范,划分为五个功能体系。每个体系以五脏为中心,联络六腑、五体、五官、五华、五志等,并与自然界五方、五气、五季、五色、五味等相结合,体现了人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是《黄帝内经》整体思想的集中体现。

《黄帝内经》五行藏象系统涉及面很广,包括了体象、神象、脉象、声象、味象、色象、时象、位象等。以体象为例,五脏各有体表联系的器官组织,其精气多少、功能状态如何往往可通过体表组织的形态、功能得以体现。如心开窍于舌,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通过舌的色泽、动态反映出来;再如肾其华在发,发的质地、色泽、生长状态是肾中精气充盛与否的外在标志。由此可见,五体之皮肉筋骨脉、五华之毛唇爪发面、五官之鼻口目耳舌,也包括五液之涕涎泪唾汗,皆可视为五藏之“体象”,是五藏精气和机能显露于体表的客观标志。

“神象”包括了“五神”和“五志”。“五神”系神魂魄意志,“五志”指喜怒忧思恐。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以五藏精气为物质基础,故将其分属五藏,而有“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及“(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之说。因此可根据精神情绪的状态测知五藏精气有余、不足及其机能状况。《灵枢・本神》篇有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1],说明情绪的异常反映了五脏的虚实,是辨证的线索之一。

五藏之象还包括了和望闻问切密切相关的的声、味、色、脉、动等诸“象”。如五色应五脏,肝色青,心色赤,脾色黄,肺色白,肾色黑。《灵枢・五色》曰:“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1]。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一方面源于五行推演,如肝属木,木色青,故青色属肝。另一方面,主要基于古人对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黄帝内经》指出:“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2],认为五色是五脏气血彰显于体表部位的特定表现,故辨五色有助于把握五脏的机能状态。

五脏功能随着季节变换会出现一些盛衰变化,如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受其节律性变化之影响,脉象在春、夏、长夏、秋、冬等季节也进行“微调”,表现出“春脉微弦、夏脉微洪、长夏脉微软弱、秋脉微浮、冬脉微沉”之特点。《黄帝内经》根据五脏应四时规律,将五脉分属五脏,“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五脏平脉,所谓“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肝脉弦而长,脾脉缓而大,肾脉沉而软滑”(《诊家枢要》)[3]。清代黄宫绣在《脉理求真》中将五脏平脉与所应部位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五脏不同,各有本脉。左寸之心,浮大而散。右寸之肺,浮涩而短。肝在左关,沉而弦长。肾在左尺,沉石而濡。右关属脾,脉象和缓”,为凭脉辨析五脏生理病理打下基础[3]。《素问・玉机真藏论》描述了五脉太过与不及皆可致病。“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肽满。……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2]。说明五脉太过、不及分别对应五脏不同的功能状态,是五脏病变的真实反映。《四诊抉微》引张石顽语:“夏脉钩,见于左寸,包络之火自旺也。或见于右寸,火乘金位也。……肾脉石,若诸脉不石,左寸独石者,水气凌心之象;右关独石者,沉寒伤胃之象”[4]。说明五脉所现部位不仅有助于明确病变脏腑,而且对推断病机也大有启发。

《黄帝内经》把五味、五音、五声、五动分别与五脏相配,使五藏之象拓展到声、动、味、嗅诸方面,为四诊提供了依据。如五藏味象: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五藏声象: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五藏变动之象:肝在变动为握,心在变动为忧,脾在变动为哕,肺在变动为咳,肾在变动为栗。以上诸象对诊断五脏病证颇具借鉴价值。《中医治愈奇病集成》引述一例,患者自觉口咸,如含盐口中,伴头晕乏力,纳谷不香,带下清稀。根据见症结合味咸属肾,辨为脾肾不足,投以温肾健脾之剂取效[5]。王庆其教授治一患每于睡梦中嬉笑怒骂,诸法鲜效。根据心在声为笑,“神有余则笑不休”,断为心气实而神有余,投以清心泻火安神之剂使证情得到改善[6]。

《黄帝内经》藏象系统除上述诸象外还涉及到时象和位象。由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季节变迁、昼夜更替、地域转换势必对人产生影响,使其在生理病理上表现出一定的时空特性。

五脏的时间特性,主要反映在生理、病理的周期性节律方面。如随着四时更替,五脏功能可出现周期性变化: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这种变化是和自然界阴阳消长、五行休旺同步的,故以之可了解五脏功能状态、推断病情轻重预后,诚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所言“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2]。五脏的四时节律对发病亦有影响,《素问・咳论》在讨论咳证发病时指出:“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而受病,……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2]。说明同样寒邪所感,发于不同季节则受病部位不同,发于春者病位在肝,发于秋者病位在肺,发于冬者病位在肾,提示根据四时节律可对不同季节发作的病证作出脏腑定位,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一日之中也可出现与一年相类的节律性变化,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将一昼夜四分之,提出“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1]。朝即平旦前后,相当于寅卯辰时,与一年的春季相类,为肝气偏旺的时区;日中相当于巳午未时,类似夏季,为心气偏旺的时区;日入对应申酉戌时,与秋季相类,为肺气偏旺的时区;夜半对应亥子丑时,类似冬季,为肾气偏旺的时区。根据五脏在日周期内的变化时区,可通过观察疾病发作或加剧的时辰,推知病在何脏,进而从该脏求治。如咳嗽一症,五更咳剧者,多为木火刑金;昼午咳剧者,多为心火乘金;黄昏咳剧者,乃肺金自病。故治疗方面“切不可见咳治肺,而置咳时所旺之脏不顾”[7]。五藏时象除四时节律、昼夜节律外,还包括了运气节律及子午流注十二时辰节律,兹不赘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五脏空间特性的表现之一便是五脏与五方相通应,“肝应东,心应南,肺应西,脾应中,肾应北”。这种相通应的关系,是以五行为中介、以取象比类为手段建立起来的。如以肝为例,肝属木,木具升发之性,自然界东方系日出之所,亦有升发之性,故二者相通应。“心应南,肺应西”等皆与之类同。由于古代确定方位是“面南而立”,左为东,右为西。故肝应东、其性升发可表述为“肝生于左”;肺应西、其性肃降可表述为“肺降于右”。心属火应南,肾属水应北,由于阳主表而阴主里,故也可表述为“心布于表,肾治于里”。由此不妨推测《素问・刺禁论》“肝生于左,肺降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等有关五藏位象的认识实滥觞于五脏应五方的关系。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藏象系统中囊括了方方面面的“象”。“象”的界定是以整体观为指导,以五脏为线索,联系人体形、窍、志、液、华、色、味及自然界的位、时等展开的,它揭示了生命过程的整体性和生命活动的联系性。就人体而言,人体有五大系统,五大系统内部以五脏为中心,联系六腑、五体、五官、五华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性的建立是以经络系统为中介,以精气血津液为基础的。其中,精气血津液是五脏之“象”形成的内在基础。由于五脏的精气血津液灌注于体表,荣养相应的器官组织,才使五脏与体表密切了联系,使其在生理病理上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神”的正常也有赖于五脏精气血津液的濡养。《灵枢・本神》篇有云:“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2]。皆说明“神”的产生是建立在精气血津液的基础之上。此外,人体的色、脉、声、动等现象也离不开精气血津液的维护。《素问・脉要精微论》述及声诊时指出“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2]。说明气盛和气衰可引起声音的变化。《中藏经》指出脉象主要反映了气血的变化,“脉者,乃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缓”[8]。(《中藏经・脉要论》)可见,人的体、神、色、脉等诸象都以五脏精气血津液为内在基础,精气血津液的有余、不足,或运行障碍都可从“象”上得以反映。《灵枢・决气》篇所谓“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1],即是五脏精气血津液不足时的病理之象。

五脏除和系统内诸要素息息相关外,还和自然界之气存在相通应、相收受的关系。五脏的时象、位象即反映了天人的统一性,是五脏之气顺应自然变化进行消长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中医“藏”、“象”关系的精神实质是整体观念,正是在整体思维的指引下,中医采用了不打开黑箱的方法研究人体,将“象”与“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以象测藏”为指归,全面展开对生命现象的考察和对生理病理现象的探索,由此完成了对生命、健康、疾病本质的揭示,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诊疗体系。

1 参考文献

[1]李生绍,陈心智点校.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20,57,69,79.

[2]傅景华,陈心智点校.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9,25,30,38,61.

[3]元・滑寿等著,郝恩恩,张慧芳,孙志波校注.脉学名著十二种[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20,370.

[4]清・林之翰编著.四诊抉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87.

[5]李祥云主编.中医治愈奇病集成[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5:56.

[6]陈明著.黄帝内经临证指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120.

[7]瞿岳云,许建平,潘远根.中医时间医学理论及应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22.

[8]汉・华佗撰,吴昌国校注.中藏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9.

收稿日期 2007-01-18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经》;文献研究方法;理论探讨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经典巨著,自其问世之日起即被尊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素问》王冰序)。正因为《内经》具有如此重要的学术地位,所以自其成书以来,代有研究。而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手段就是文献研究方法。因为《内经》成书久远,“文义高古渊微”(明张介宾《类经·序》),加之流传转抄过程中造成的错讹脱衍等问题,所以历代医家、学者借用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发掘、搜集、整理、研究《内经》,去伪存真,补其阙漏,考镜源流,力求保持、恢复(或接近)其原貌,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归纳起来,对于《内经》的文献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追溯法

所谓文献追溯法,即是循着文字语言所展现的思路,对《内经》理论产生时的医学、哲学、思维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背景的逆向寻找,亦即探求《内经》理论的原生态。

《内经》是一部以生命科学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巨典,奠定了中医学科的坚实理论基础,全面、广泛、真实地将秦、汉及其以前的天文、历法、地理、气象、医药,甚至社会科学、哲学、思维科学、语言学、文字学等各相关学科研究的成果巧妙地引入到医学领域,并将这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与生命科学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以解释人体生命科学的具体问题。

文献追溯法就是要求研究者回归到《内经》的立场上,求索其当时社会背景、文化背景、长期医药知识积累背景下构建其理论体系时是如何思考的,从而对其中所传载的丰富生命科学知识进行深刻的文化解读和医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剖析。通过这一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使研习者更好地了解《内经》理论形成的背景,从源头上体悟其蕴涵的深层医理,这对进一步弘扬拓展《内经》理论,使其不断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更有效地服务于今日的临床实践,使中医学事业发扬光大,具有重大的意义。

2校勘研究法

校勘,简单地说就是改错,是把古籍传抄、翻刻过程中出现的文字上的脱、衍、误、倒、错简等等纠正过来。中医药古籍由于年代久远,版本不一,传抄刻写之误实所难免。要保持典籍的原貌,使之对现代临床及科研发挥作用,适当的校勘是必须的。真正对《内经》进行校勘工作,是从唐王冰开始的。校勘成绩最突出的当推北宋林亿、高保衡之《新校正》。此外清代的俞樾、胡澍、孙诒让、日本丹波元简等,亦都对《内经》进行了一些校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新的见解。

纵观这些医家的校勘工作,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校勘的内容,涉及误字(在传写和翻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因后人妄改而致误)、脱文(即原书有的文字,在传抄过程中脱失)、异文(同一原文在其不同篇次、传本、刊本或著作中有所差异,虽尚未能确定孰是孰非,但可资参考对照者)、衍文(指原书本来没有的某些内容,在今本正文中出现,或文义上下不属,或前后文字重出,或者是后人妄加的文字等)、疑文(指原书中某些文字似是而非,不能肯定)等多个方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本校、对校、他校、理校和综合校等多种。

2.1本校法

是指以本书前后不同卷、篇相同或相近的内容,进行前后互校。此法要求校勘者胸中有全书,熟悉全文,否则不可为也。《内经》虽文出多人之手,又非成书于一时,但其中的文句、语法、用韵等,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医家充分利用《内经》文义相关、结构相对及文辞押韵等特点,参考本书前后内容勘定正文。

2.2对校法

即版本校,是指运用同书之祖本或别本进行互校的方法。针对不同之处,校而正之,并注于旁,是最基本的一种校勘方法。此法通过各本对校,发现版本间存在的异文,并标明之,给后人研究学习《内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3他校法

是指运用与校本学术体系相近、或内容相同的别种文献予以校勘的方法。通过他书互校,既可以使研读者对《内经》相关学术体系有系统地了解,又保存了许多古医书的佚文,为后人了解和进一步探讨研究古医籍提供了客观依据,奠定了基础。

2.4理校法

是在无别本或他书可校的情况下,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时,运用推理的手段进行校勘的方法。应用这一方法,比其他任何一种方法进行校勘的难度都大,要求校书者必须具备相当高深的相关知识,对所校之书在医理与文理及书中所涉及的各种内容,具有较全面与深刻的理解,方有可能对诸多异文之是非,作出准确或比较准确的判断;方有可能在无别本或无别书可循时,发现书中存在的问题。

2.5综合校

就是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校勘方法强化论证的依据,进行校正,使其校正更具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校勘是读古籍必须随时应用的方法,也是读通《内经》必不可少的功夫。通过校勘的文献研究方法,既可存真复原,保留《内经》古籍原貌,又可有助于后学,也更加彰显了《内经》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

3注释研究法

注释,即解释语言文字的含义。《内经》专业性强,语言文字的时代特征浓郁,不注不释,后人难以读懂,不懂不通则无从谈及研究应用,所以注释法又成为研究《内经》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内经》成书不久,西晋皇甫谧在其所著的《黄帝针灸甲乙经》中就首开注释法研究之先河,此后(梁)全元起、(隋)杨上善、(唐)王冰、(北宋)林亿、)明——马莳、吴菎、张介宾、(清)张志聪、高士宗、姚止庵等,都对《内经》篇名、字词、文句、音义等作了各具特色的注释。纵观他们运用的注释方法,又主要有以下几种:

3.1运用不同篇章经文互释是《内经》注家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通过运用《内经》不同篇章的经文互引注释,不仅加强了《内经》各篇内容之间的联系,使研读者能够融会贯通全书,有浑然一体如线贯珠之感,也使其所注内容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3.2引用前人旧注作注主要是通过引用前人注文中一些精辟的观点来注释《内经》理论的一种方法。《内经》理论,不仅因文义悬隔给研读者造成困难,而且还因其思维方法与表述方式的古今差异,抑或学理深奥,常使人们在医理上也难以深入,所以历代注家很多,自古就形成了阅读与参考历代注家注释,来研读注释《内经》的传统。如林亿新校正中较多地运用了此注释方法。常常引用其前的全元起、杨上善、皇甫谧、巢元方、孙思邈、吕广、越人之说,从多角度来阐释《内经》理论,以资后人参考学习。

3.3用文史书证作注即引用文史书籍来注释《内经》理论的一种方法。如王冰注释《素问》时就证引了《老子》《尚书》《周易》等文史书目达四十余种。这种证引古文献作为注释语证,可使所注内容更加明晰而深刻[1]。

3.4证引医学典籍作注即在注释《内经》时,引用相关的医学典籍文献对原文进行阐释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既可以使《内经》的理论更加明晰透彻,也反映了注释者所读医学书籍之广,理解研究之深,注疏证引令人叹为观止。

3.5以理释义即运用医理注释经义的一种方法。《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其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医理这一核心命题,所以医家在注释《内经》时,常常运用他们渊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刻而详细的医理分析。这就使经文内容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医理来明文理,也为后世医家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研究《内经》做出了示范。

正是通过上述各具特色的注释方法的运用,才使《内经》抽象的理论变得简捷明白,这对弘扬《内经》理论,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4分类整理研究法

分类整理研究法,即是按照一定原则,对《内经》中相关理论进行归类整理研究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把《内经》按理论观点、学术内容等进行归类,可以使学习者按其理论体系和学术内容进行研读,因此也是研究《内经》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文献方法。隋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即是用“以类相从”的方法,将《内经》的内容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藏府、经脉等一十九类,每类之中又分为若干子目,并在原文之下系以注释,为后世分类研究《内经》开辟了先河。明张介宾远绍其业,撰有《类经》三部,可谓是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最有成就、最完整的著作。其中将原文共分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等十二类,各类之下又分360多节,分别摘引了《内经》原文,按节归类,然后详加注解,不仅征引、解释并评论了前人的说法,而且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该书纲目清楚,条分缕析,多从易理、五运六气、脏腑阴阳气血理论等角度阐发经文蕴义,颇能启迪后学。

这种分类整理研究法,通过梳理《内经》原文,使之按理论观点、学术内容归类,便于读者研读,因此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5校注译析综合研究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中央政府对中医事业的重视,使《内经》的文献研究方法也开始由单一走向综合,大量颇具功力的校注译析综合研究成果面世。如陕西中医学院张登本教授主编的《黄帝内经素问析义》及《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一改历代研究《内经》诸种专著之旧,采用了“注释为主,校勘为从”,以及“疑义相予析”的研究方法,在全面、详尽注释的基础上,对经文的宏旨大义进行了分节、逐条剖解分析,因而“原文分析”是该书的突出特点,也是研究的重点,意在剖解经旨,阐发奥义。在解析经文时完全遵循原文的内在规律,进行了逐层地分析,若遇内容繁难的原文,则运用图表予以表达,使读者一目了然。两本“析义”的又一特征是“讨论”,凡是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启迪作用,或对临床治疗有直接指导作用,或历代有争议而未能决断的原文,在“疑义相予析”的工作原则指导下,采用“纵横联系”“结合临床实践”的方法,予以深刻剖析。这种“原文分析”和对相关内容进行“讨论”的研究体例,在全国该领域的研究中独树一帜。

这一校注译析综合研究法的运用,使《内经》以崭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成为《内经》文献研究方法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起点。通过这一综合方法的运用,使研读者更好地洞悉《内经》相关原文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使其不但能读通原文、理解经义,更重要的是能引导读者如何应用经旨服务于临床实践,在国内同行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6纵横联系研究法

所谓纵横联系研究,即在对《内经》进行文献研究时要进行“纵横联系”,广泛联想[2]。其包括了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所谓横向联系,局限一点讲,就是要把所研究的原文,放置于全篇或全书相关原文中去理解。如此才能深入透彻地领会其基本精神。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之“去宛陈莝”,如果我们联系《灵枢·九针十二原》“宛陈则除之”,《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以及《素问·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等条文,可以发现《内经》所言“宛陈”是一连词,指的是淤血。所谓“去宛陈莝”,即是针对临床上水肿病日久而致血淤者,去除淤血的治疗方法而言的。这样理解就既符合《内经》经旨,又切合临床实际。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运用活血化淤法来利水,治疗各种水肿病取得成功,既是《内经》理论的发展,也反过来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理论内涵。

所谓纵向联系,就是要进行古今联系,将历代研究《内经》原文的著名医家、医著以及著名论点加以联系。通过纵向联系,既使一些重要医学理论源远流长;又可以加深对相关学术观点沿革过程的认识。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之论,后世明代张介宾的“大宝论”就是宗此而加以发挥,并创温补之法,自成一派。再如《内经》提出的病因三部分类法,为后世医家认识病因奠定了基础。东汉张仲景的内所因、外皮肤所中、其他三类病因分法以及宋代陈无择著名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都是在《内经》对病因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只有纵横联系,才能深刻而系统地理解《内经》重要学术观点的完整性。

7语言文字学研究法

文字是传播思想的工具。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研究《内经》,虽是经学研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的借用,但对于这部虽属医书、亦属经典的巨著来说,同样是最基础、最切实、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为语言文字之学乃是“通经(此处并指医经)致用”的根基和桥梁。因此,要通晓《内经》,首当通其语言文字。以此方法来研究《内经》,可谓发端很早。从某种意义上讲,皇甫谧、全元起、杨上善、王冰等人早已步入这一领域。不过,专精研究《内经》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尤其是音韵问题者,始于明末清初。其中又以顾炎武的《音学五书》、胡澍的《素问校义》、俞樾的《春在堂文集》为著名。今人潜心于这一领域并取得卓然成就者,有钱超尘先生所撰的《内经语言研究》一书,该书从音韵、语法、词义(训诂)三方面对《内经》作了全面研究和分析,资料丰富,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研讨深入,其中多发前人之未发,是研讨《内经》的必读之作。

因此,语言文字学研究方法也是对《内经》进行文献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了解和掌握《内经》理论,读懂其文义的第一步。

8临床实证反观研究法

临床实证反观研究法,即是通过对汗牛充栋的古今文献医案、医家临床验案等的研究,反观与体悟《内经》之理。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行为。实践方法是所有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手段。同样,实践也是《内经》医学理论发生的起点,实践贯穿于《内经》医学理论发生、发展全过程的各个层面,实践也是《内经》医学理论的必然指归。纵观历代医学大家,他们或在理论上独具见解,或在防治疾病上效验如神,但究其成功之路,都是以研习《内经》为其成功之路[3]。《内经》指导着他们的临床实践,反过来,他们临床实践的有效性又不断验证着《内经》理论。正因为《内经》医学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指归都是建立在实践这个坚固牢实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研究《内经》医学理论时必须运用临床实证反观的研究方法,以实践作为切入点,把《内经》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理解《内经》蕴含的深层次义理,否则,非但不能深刻地理解《内经》所论述的相关理论,也不能使所学的相关知识落在实处,同时也会使所学习的《内经》相关知识失去必要的价值[4]。

9目录索引研究法

目录索引研究法,即是通过对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介绍如何编撰、利用中医文献目录索引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是对中医文献中所论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合,用一定的方法排列次序,编成目录,并表明它们在文献中所在的位置,为后人研读查阅提供方便。这一研究方法,由来已久。早在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著《七略》,即开创了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历史,是中国“目录学”的滥觞。对于《内经》的目录索引研究,也一直是历代医家研究的重点。在浩瀚的中医文献里,《内经》原文曾无数次地被引用,当前的中医文献整理、教学、临床以及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等方面,都要经常查核《内经》原文。但由于《内经》篇帙浩繁,内容庞杂,各篇所论错互非一,学者每每为了查找一句原文,而望洋兴叹。这既限制了《内经》作用的发挥,又消耗掉许多宝贵的时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鉴于此,许多医家致力于《内经》目录索引的研究,其中又以任应秋先生编著的《黄帝内经章句索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出版发行)以及宗全和主编的《黄帝内经文句索引》(河北医学院,1983年10月出版发行)为代表。

这些目录索引,均具有汇编性、分类性和检索性等特点,查阅方便,为人们更好地运用《内经》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工具和一条简便的捷径。因此,对《内经》进行目录索引研究,也是其文献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古今学者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的文献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对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研究《内经》中所蕴含的医学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登本,孙理军.王冰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715.

[2]张登本.学习《内经》的方法与境界[J].陕西中医函授,2001,5:1.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范文第3篇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辨证论治为方法,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生理病理学说为基础,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经验。中医学的整个理论体系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中医内科学》中也大量引用了《内经》的原文,如何利用《内经》理论,以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意义

 

1熟读经典是名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翻开历史,我们看一看从张仲景开始直到清代,在这长长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在中医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的医家,我们研究一下他的经历,就会发现,大多数医家都是依靠经典而获得了公认的成就。”这是《思考中医》中的一段话。事实上,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刘完素、李杲、朱丹溪、张介宾、叶天士、张锡纯等无不如此。我们有必要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内经》等经典理论的重要性。

 

2《内经》是中医内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根基

 

《内经》的理论体系包括了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运气学说等内容,而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三个方面,其中,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涉及了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内容,所以说,突出《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3《内经》指导中医内科学的临床实践

 

《内经》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了诊法学说、病证学说、治疗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等内容,只要熟读内经条文,在临床中遇到疑难杂症,头脑中就能想起相关的理论学说,犹如在夜行中找到了指路明灯,明确了诊断、辨证、治疗的方向,往往灵机一动,遣方用药,效如桴鼓。

 

二、具体运用

 

1阐述疾病的病因病机

 

很多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在《内经》中有详细的论述。如呕吐的病因,《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少阳之胜,热客于胃,呕酸善饥。”“燥湿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说明寒热皆可引起呕吐,且有呕酸、呕苦之别。

 

2认识疾病的临床表现

 

《内经》对内科疾病症状的描述较丰富,至今仍指导临床实践。如对消渴的描述,《素问·气厥论》认为:“肺消者,饮一溲二”“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素问·刺热》对“肾热病”的症状描述为“先腰痛,口酸,苦渴,数饮,身热。”有关黄疸病证的论述也始见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论疾诊尺》:“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濇者,不嗜食。”并且明确指出“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3指导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主要包括望闻问切。首先望诊,《素问·举痛论》:“五藏六府,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素问·脉要精微论》:“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有鹅羽,不欲如盐……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告诉学生望色要注意一要有光泽,二不要浮露。再讲闻诊,《素问·宣明五气》:“五气为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这一段除“恐”字以外都是闻诊,而且反映五脏的病变。然后是问诊。《灵枢·师传》:“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素问·征四失论》:“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说明古人也不能仅靠切脉就能断病,告诉学生问诊的重要性。最后是切诊,《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诊法常以平旦。”这是说脉诊的重要和时间性。《素问·平人气象论》:“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说明脉象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4指导疾病的治疗

 

《内经》虽然只记载了13个方,但却更多在病机、治法等方面给我们治病的启发。以《中医内科学》第六章第三节自汗、盗汗为例,自汗有一种证型为肺卫不固证,临床表现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或表现半身、某一局部出汗,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证机概要:肺气不足,营卫不和。治法:益气固表。代表方: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加减。此处可以结合《内经》理解,以一汗出偏沮案为例。刘某,女,35岁,患者左侧半身自汗,而右侧半身无汗,遇天冷时自汗益甚,伴一身畏寒,其出汗的手足明显厥冷,半身及左肢明显麻木。病已三年不愈,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偏沮就是半身出汗,半身出汗是发生偏枯的先兆。《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说明营卫不调是半身汗出麻木的原因,故选方用桂枝加黄芪汤调和营卫、补气温卫阳。药证相符,患者用此方后得以治愈。

 

三、教学效果

 

学习效果问卷是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座谈结果反复修改而成。共有9个项目,涉及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知识掌握3个维度。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前用相同的指导语解释问卷内容,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63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952%。回收结果显示,883%的学生反映结合《内经》教学优于传统教学,81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自学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717%的学生认为培养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有利于适应医生工作角色;833%的学生认为拓宽了知识面,对中医经典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反思

 

1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内经》理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的热情,提高了自学能力。在经典案例分析中引入《内经》理论讨论,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显著地缩短了学生临床工作适应期。

 

2结合《内经》理论教学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结合《内经》理论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此,教师授课前不仅要熟背《内经》等经典著作重点条文,还要经常临床实践,做到引经据典,融会贯通,结合病例,条分缕析。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反应,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经典条文深入浅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范文第4篇

中医认为,人生病无非是两条途径,外感与内伤。当感受外邪,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邪盛而正虚,则为实证;当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寒暑不避,造成气血亏虚,脏腑失调,则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现代医学常常把疾病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所谓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西医的慢性病实属于中医的虚证范畴。针对如此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慢性病,中医其治疗原则则强调:调阴阳、和脏腑、通经络、葆、重养神、调气机等6个方面,医学气功在这6个方面更是有具体的体现。只有内外环境平衡协调,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这样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1 中医学对慢性病发病原因的认识

1.1 阴阳学说

中医学认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这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去平衡所致,如果出现阴气或阳气一方的偏衰偏胜,人体则由正常的生理状态变为病理状态。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故有“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之说。

1.2 气血学说

《灵枢·本脏》谓:“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础物质,人体的脏腑经络、九窍、百骸功能都离不开气血的推动与濡养。气血病则一身皆病,可表现为气血衰弱失调与气血淤滞不通两方面。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素问·调经论篇》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因此,气血出现病变,必然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疾病丛生,乃至衰老。从而总结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的原理。气血乖违,乃百病之纲领,而“气通血和,何患不除”?

1.3 整体观念学说

1.3.1 形神相依

最早的形神思想源自《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云:“形与神俱,精神乃治。”说明只有形神兼备,精神才会健全。《荀子·天论》曰:“形具而神生”,形体是精神的基础,形与神相互依存而不能分离。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说:“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把调神和养形作为防治疾病的“都领大归”。“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认为人的形成是先有五脏形体而后有精神藏于心,才产生各种情绪心理,并提出“身心健康”的概念和理论。

1.3.2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为《内经》基本学术思想,《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些论述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概括。《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因此,凡自然环境的异常和人类自身的身心活动均可影响其生理活动而致病。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才能够减少疾病,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1.3.3 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人体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成一个整体,五脏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的整体性除了生理活动的统一协调外,人的精神、情志等心理活动跟心密切相关。这种整体观提示我们,在调节自身处于完好状态时,应重视心理调节,达到情绪稳定、心态平衡的健康状态。《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3.4 情志学说

《素问·气交变大论》指出:“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有时高兴、喜笑,有时发怒,有时忧愁,有时悲伤,好象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有时下雨,有时干燥一样,是一正常的现象。但是内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变化,可以出现慢性病状态。中医认为七情过极或持久作用,致使脏腑气血功能失常,称为七情内伤。《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临床尤其以心、肝、脾三脏失调多见。盖喜甚伤心,大怒伤肝,久思伤脾。心伤,虚则心悸、失眠、多梦;实则哭笑无常,狂燥妄动。肝伤气机不利则胸胁胀满、精神抑郁、性情急噪,或有脘腹不适、嗳气、叹息、月经不调、两乳胀痛等。脾伤不能健运则不欲饮食、四肢倦怠、心下痞满、大便不实等。

2 医学气功学对慢性病的干预原则

祖国医学认为,健康是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慢性病都属于人体内外环境失衡。预防为主的保健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医学气功在养生保健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为现代人群中普遍存在的慢性病状态的防治提出了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2.1 平衡阴阳

平衡阴阳是指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气功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夫人一身,不外阴阳气血,与流通焉耳。如阴阳得其平,则疾不生。”《国医指南·阴阳之义》也指出:“凡人乃阳气合而成之者也。病之起也,亦不外乎阴阳二字,和则生,不和则病。”说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阴阳失去相对动态平衡的结果。阴阳失调所导致的偏盛偏衰,是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在诊疗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意思是对于一个善于诊治疾病的医生,它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四诊的方法辨别证候的属阴、属阳。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所以治疗疾病,就必须探求病变的根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也就是说使阴阳调和,即可达到人体筋脉和顺,骨髓坚固,气血顺从。这样,内外就能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正气运行如常。因此,如果人体阴阳二气处在平衡状态,不仅可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可保持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协调。对于慢性病者来说,就是要经常检查自己体内有无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一旦发现,就要立即采取措施,使阴阳“以平为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三处提到平衡阴阳方能长寿无疾。

2.2 调和脏腑

调和脏腑,是指使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相对稳定和协调。由于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主体,是脏腑功能的综合反映,所以,要健康首先要协调脏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可见,健康必须保持人体所有的脏腑功能活动正常,尤其是心肝脾肺肾五脏。保持人体脏腑功能健全的方法很多,气功锻炼也是很好的途径。《灵枢·本脏篇》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暑,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又如《灵枢·天年篇》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2.3 疏通经络

所谓通经络,就是指要使人体的经脉之气畅通无阻。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如《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为什么这样说呢?先看“决生死”:《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若没有经络的这种沟通和联系,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又靠什么濡养呢?人体气血,贵乎流通,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会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严重者导致死亡。再看“处百病”:《灵枢·九针十二原》里说:“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说明疾病的治疗,病体的康复,都必须从经络入手。只有经脉畅通,才能运行气血;只有气血周流,病人才能得到治疗与康复。再谈“调虚实”:中医学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灵枢·刺节真邪篇》里说“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总之,保持经络的畅通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条防治慢性病的重要原则。练习气功首先能体会到的就是经络通畅,像下丹田的发热,气沉丹田及任督二脉气机的运行等,都是通经络的具体体现。《素问·刺法论》早有记载:“所有来自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

2.4 惜阴吝精

俗话说,人身三宝精气神。但在精气神三者之间,精是生命的基础,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若精亏则体弱神衰,脏腑机能失调,百邪易侵。《管子》则明确提出了存精以养生的主张,认为精存则外安内固,泉源不竭,长生久视。《灵枢·刺节真邪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指出作为人体精气之本源受后天培育充养形体。这为后世关于肾主生殖,肾主生长衰老,并称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奠定了基础。汉代名医张仲景亦重视养生防病,他在经典著作《金匮要略》里曾提出“房室勿令竭乏”,并把此作为致病因素之一,体现了他重视保养的思想。元代朱丹溪更是重视,他创“阳有余阴不足论”,著“箴”,其要旨是言肾中难成易亏,而肝肾相火容易妄动,因此主张收心养心以抑制相火,节远帷幕以保护。大医学家张景岳曾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主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慢性病在症状上与中医所说的肾虚类似,补肾是较好的调补方法,最好补肾方法还是内炼气功。大诗人白居易晚年静坐,颇有心得。他的《静坐诗》曰:“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饮似醇醪,又为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俱空。”

2.5 重养精神

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关键。在生命过程中,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因此,历代养生家有不少人都主张以静养神来健身防病,抗衰延年,从而形成了养生学中的静神学派。养神的方法很多,但以清静为主。老子《道德经》说:“清静为天下正。”人体之神亦不例外,只有清静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素问·痹论》亦有同样认识,原文提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说明身心的清静有助于神气的潜藏内守,而身心的躁动则会导致神气的外弛甚至消亡。老子提出“少私寡欲”。《黄帝内经》主张“志闲而少欲”,照此而做,减少了私心,降低了嗜欲,就会减轻思想上不必要的负担,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保持身体的健康。在各种养生方法中,特别强调精神调养。精神活动是由五脏所产生的,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生理活动,故《灵枢·本脏》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因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黄帝内经》以心为精神之主宰,调心以使“主明”,说明调养精神在防治慢性病中的重要地位,为后世医家所遵循。气功的修炼重在调神,气功入静的关键,在于“炼念”,也就是从“止念”达到“无念”入静状态。《规中指南》说:“夫无念者,非同土石草木,决然无情也。盖无念之念,谓之正念。”马丹阳语录:“务存心于清净之域。而无邪心也。”《素问·刺法论》明确指出:“道贵长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惟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入本元,命曰归宗。”正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范文第5篇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自拟健脾柔肝清胃汤治疗脂肪肝48例,并与西药治疗的42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均根据中华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1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草案)》确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3例;年龄30~65岁,平均43.1±2.0岁;病程6~48个月,平均18.04±6.5个月;轻中度脂肪肝36例,重度12例。对照组4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29~64岁,平均42.06±1.8岁;病程6~45个月,平均19.2±5.5个月;轻中度脂肪肝31例,重度11例。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中药健脾柔肝清胃汤,方药组成:生黄芪、党参、白芍、白术各15g,升麻、柴胡、当归、泽泻各10g,黄连、甘草各6g。随症加减:湿热蕴结肝胆者选加茵陈20g,虎杖15g,栀子、川楝子各10g;痰浊壅盛者选加茯苓15g,半夏、枳壳各10g,陈皮6g,鲜竹沥30g;气滞血瘀者选加青皮、元胡、枳壳、郁金、赤芍、山楂各10g,丹参20g;肝肾亏虚者选加山药15g,杞子、菟丝子、首乌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口服护肝片,每次4片,每天3次;京必舒新片,每次1片,每晚顿服。两组均严格控制饮食,以低脂、低糖饮食及新鲜果蔬为主,予以适量蛋白质,症状严重者建议休息治疗。治疗半年后统计疗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血脂、肝脏B超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TC、TG下降>20%,B超提示脂肪肝较前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减轻,ACT、AST部分或明显恢复,TC、TG下降<20%,B超仍提示脂肪肝;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肝功能、血脂、B超复查均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χ2=11.20,P

4体会

脂肪肝属中医“胁痛”、“肝着”、“肝壅”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对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已有论述。如《灵枢・五邪》曰:“邪在肝,以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失调,肝气郁结,湿热蕴结,中毒所伤等致病。病位在肝,涉及脾、胃、肾等。主要病理产物为痰饮、瘀血。病性属本虚标实证。在本为脾、肝、肾亏虚,在标为痰浊、瘀血、气滞、湿热,且多兼夹出现。有资料报道本病以脾肾亏虚兼肝郁最多见,占62.32%。充分体现了脾气虚是导致脂肪肝的最基本的因素。肾虚也是本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但“肾为先天之本”,肾中所藏的精气靠“后天之本”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充养。肝脾存在相克关系,病理关系更为密切,肝郁与脾虚两者病理因素常互为因果。脾与胃又是表里关系,脾升胃降,共同维护人体正常的消化功能,脾虚上升不足,则胃气壅塞,“气有余便是火”,可致胃热,出现“胃强脾弱”的症状。由此可见,脾气虚,脾失健运是本病发病的关键所在。故笔者以健脾柔肝清胃法为基本治疗方法,以健脾益气药物为主遣药组方,并结合辨证灵活加减运用。方中生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胃;且重用生黄芪配升麻、柴胡以升提脾气,且柴胡疏肝理气;白芍、当归养血柔肝以解肝郁;泽泻健脾利湿,以助脾运;黄连清胃热、泻胃火;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益气升阳法澄本清源,意义在于调节脾胃之功能,恢复升降运动之枢纽,而以柔肝疏肝、利湿清胃治其标,再结合辨证用药,祛瘀化痰,补肾理气等,标本兼治,从而达到消脂目的。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范文第6篇

[摘要]目的:探讨《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理解方法。方法:以黄龙祥研究员辑复的《(黄帝明堂经)辑校》为蓝本,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实例,重点分析如何正确理解《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文献原意和内涵。结论:理解《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必须进行层层递进式剖析,并鉴别其中针灸方与腧穴主治内容、不同的腧穴主治成分、症候群组、病名与症状4个方面的内容。

[主题词]针刺穴位;针灸学/历史;@黄帝明堂经

《黄帝明堂经》(以下简称《明堂经》)是中国针灸发展史上第一部腧穴经典,它的腧穴主治是现存文献可考的最早腧穴主治形式,对后世腧穴主治的总结起着奠基性作用,一直代代相承地影响着后世腧穴主治的总结,在当今腧穴主治标准化研究工作中同样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因为《明堂经》成书在西汉末至东汉延平年间,在收录文献时编者剪辑不多,保留了较多原始文献的原貌。所以,其主治内容文字古奥难懂,文献的年代、地域跨度都比较大,不同来源的文献在表述体例上也是参差不同。并且如今所见辑本中的原文次序均尚未复原。所以,要正确理解《明堂经》腧穴主治文义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笔者以黄龙祥研究员辑复的《(黄帝明堂经>辑校》为蓝本,在全面了解其内容构成的基础上,主要探讨怎样正确理解这些年代久远的腧穴主治文献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天腧穴主治研究提供一些文献依据。

1《明堂经》腧穴主治的构成特点

经考察发现,《明堂经》全文以腧穴为纲,以各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方法为目,对诸多古代早期针灸文献进行了编集,性质相当于《神农本草经》。另一方面,因为《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主要来自汉以前的针灸经验方,尤其是很多单穴方的治疗经验,并且它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原始文献中的病症信息,所以主治内容常表现为一组组有内在联系的症候群,有些甚至还保留了针灸方的原貌。所以,从其总结方式和内容的内在联系来看,很多主治内容又有近似《伤寒论》条文的特点。例如下文经渠穴的主治内容,文中划线部分就是一个典型的针灸方,其中的3个症状间也有明显的关联性:

经渠:主寒热,胸背急痛,喉中鸣,咳,上气,喘,掌中热,数欠,汗出。胸中膨膨然,甚则交两手而瞀,暴瘅内逆,刺经渠及天府,此谓之大俞。臂内廉痛,喘逆,心痛欲呕。

我们还可以发现,因为《明堂经》所采集的文献年代、地域跨度都比较大,各种来源的文献对疾病的描述体例不一样,有时仅有病名,有时是症状罗列,有时既有病名又有伴随症状,多种描述形式集于一体;并且,由于古代各地语言不统一,语素语义在不同历史时期自然会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所以,《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中同病异名、异病同名现象也很多见,并且相同文字在不同语境中所指或是病名,或是症状名,内涵差别很大。

2《明堂经》腧穴主治的理解方法

针对《明堂经》腧穴主治以上内容特点,以及主治内容自身所具有的语言特性,要正确理解《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原意及内涵,笔者认为必须做好针灸方与腧穴主治、腧穴主治成分、症候群组、病名与症状这4个方面的鉴别工作,而且这4个方面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大致是由浅入深,呈层层递进式关系。下面就依次阐述理解这4个方面内容可供参考的一些方法,以供前辈和同行们斧正。

2.1 鉴别针灸方与腧穴主治内容

如前所述,《明堂经》的腧穴主治绝大部分是辑自汉以前的针灸方,尤其是单穴方的证治内容。而出自同一首针灸方的病症内容往往具有一定内在关联性,所以正确鉴别《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中真正的针灸方有助于对原文文义的把握,也是进一步对其内容辨识理解的基础。《明堂经》辑复本中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完整针灸方是那些保留了针灸方原貌或能找到针灸方源头文献(主要源自《黄帝内经》),并能依此进行辑复该针灸方原文次序的内容。

汉以前针灸治疗经验虽然多以单穴方为主,但这一时期也有一些鲜见于后世针灸文献的复杂情况。一般来说,《明堂经》将这些形式多样的针灸方主治病症大部分经采纳后已转变为腧穴主治的形式。以下将这些分别举例说明,见表1。

2.2鉴别不同的腧穴主治成分

根据现存可考的《明堂经》所辑录的原始资料,并结合古代早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以及《明堂经》主治文献中实际所体现的古人对疾病的认识角度和描述特征,笔者认为,《明堂经》所记载的腧穴主治成分可以从4个大的方面进行分类和鉴别 一局部病症、经脉病候、络脉病候、脏腑病症。另外,《明堂经》腧穴主治中还有一类特殊成分 一特定病症,这类病症是内涵定义比较丰富的独立病症,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一些疾病有了较高认识,并对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进行了一定归纳总结后的产物。例如《明堂经》所记载尺泽穴的主治内容大致可区别为表2中的几种不同成分。

通过以上举例,再细致分析《明堂经》中各主治成分的分布规律,能够对各主治成分的性质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笔者发现《明堂经》腧穴所体现的这5种主治成分的特点与现代总结的腧穴主治作用规律是大致吻合的。

局部病症,指的是不属于其他症候群之伴随症状的,可以判断为腧穴所在局部或邻近部位的独立病症。经考察,《明堂经》中最多见的是局部病症。腧穴几乎均能主治局部病症,并且除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之外,其他各部位的腧穴均以主治局部病症为主,而且主治越简单的腧穴,其主治内容越偏重于记载局部病症。

经脉病候,相当于《阴阳十一脉灸经》与《灵枢》中的“是动”病与“所生”病。《明堂经》腧穴主治中十二经脉之“是动”病,一般在“标本”脉动处腧穴及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中出现频率较高。除此之外,位于“动脉中”“大脉中”等腧穴的主治内容亦可以结合相应经脉病候进行理解。“所生”病则在分布上没有太多特异性。

络脉病候,《明堂经》中的“十五络穴”主治是源于典型的十五络脉病候,并保留以“实则……虚则……”句式描述。《明堂经》中一些注明“别络”“大络”等字样的腧穴主治也有一部分是络脉病候。还有如大敦、曲泉、承筋、承扶等虽未注明“别络”等字样,但对照相关史料,结合文字特征,也可判断是络脉病候。

脏腑病症,多见于《明堂经》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十二原穴、下合穴以及胸背部的俞募穴等几类特定穴的主治中。

特定病症,是有别于局部病症,又不属于笼统意义上的经脉病候、络脉络候、脏腑病症,而是据其病名或症状记载能够更明确且细致鉴别为某类(或种)特殊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的疾病内容,如疟病、热病、寒热病等。

2.3鉴别腧穴主治中的症候群组

《明堂经》腧穴主治的症候群,泛指《明堂经》中能判断的一切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组病症内容。《明堂经》腧穴主治症候群组的鉴别主要有3种方法:

①凡是能找到针灸方原形,确定是出自同一首针灸方的病症内容应当多为一组相关症候群,笔者称之为“针灸方症候群”。如:

然谷:主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先取然谷,后取太溪,大指间动脉,皆先补之。

少商:疟,寒厥及热烦心,善哕,心满而汗出,刺少商出血,立已。

②凡是能判断属于同种疾病表现的为一组症候群,笔者称之为“疾病症候群”,其判断依据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可根据《明堂经》的可考同源文献进行鉴别;二是可根据当时的古代文献考证某疾病的相关临床表现进行鉴别。例如《明堂经》中有关“小儿惊痫”的症候群现已鉴别出的有:

颅息:主身热头胁痛,不可反侧。耳鸣。不闻人言。小儿惊痫,喘不得息。

头临泣:主颊清不得视,口沫泣出,两目眉头痛,小儿惊痫,反视。

长强:主小儿惊痫,瘛,脊强互相引。

然谷:主小儿脐风,口不开,善惊。

③依据现代医学知识,能判断几个症状间确实存在内在联系,但尚且不能确定为哪种疾病,或者这组症状有可能在多种疾病出现,笔者称之为“局部关联型症候群”。

委中:主少腹坚肿时满,小便难,尻股寒,髀枢痛,外引季胁,内控八(穴)。

其中,“少腹坚肿时满,小便难”无疑是形容三焦、膀胱水液代谢障碍的一个局部关联型症候群。还有,依据现代神经内科学知识能判断“尻股寒,髀枢痛,外引季胁,内控八(穴)”应是一组“神经痛”牵涉痛的关联型症状,该症候群可能见于腰痛、阴疝等多种病症。如果对照赫泽民《神经痛》有关内容,上述症状则可以用臀上皮神经痛来解释。

总之,在鉴别《明堂经》腧穴主治的症候群过程中,上述第①、第②两种方法经常可以相互结合运用,而第③种方法的运用则需要更多的现代医学知识作为基础来支撑。

2.4鉴别腧穴主治中的病名与症状

中医病名常以主症命名,有些名词既可以是病名又可以是症状,病名与症状名容易混淆。因此,病名与症状的辨识重点针对的是那些既可以是病名又可以是症状的名词,尤其是在同一组症候群中的病名与症状。

在进行病名、症状辨识之前,笔者认为最好要先完成对具体腧穴主治内容的主治成分鉴别、症候群组鉴别两大工作。接下来,再有的放矢地对每类成分或每个症候群内容进行具体病名、症状名的鉴别。其中具有可考源头文献的内容最好结合源头文献进行鉴别及理解。举太冲、委中两穴所主腰痛的异同来说明之。

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素问・刺疟》)

太冲:主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赢瘦,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明堂经》)

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目(目)(目)欲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素问・剌腰痛》)

委中:主腰痛侠脊至头几几然,目(目)(目)。(《明堂经》)

通过以上对照不难发现,依据《素问・刺疟》的原始文献,太冲穴所主腰痛前原本冠有“足厥阴之疟”,因此,其主治的病名为疟,腰痛则为“足厥阴之疟”的特异症状之一。而委中所主的该症候群则辑自《素问・刺腰痛》的一个典型针灸方,腰痛很显然为病名,“侠脊至头几然,目(目)(目)”为其伴随症状。

同时,为了更准确理解各特定腧穴的作用规律,在进行病名与症状的鉴别时,还要尽可能深入鉴别其所主治的特异症状。因为只有认识到具体腧穴所主的特异症状,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古代腧穴主治实践经验的内涵和精髓。例如丝竹空的主治内容:

丝竹空:主痉,反目,憎风寒。眩,头痛。癫疾,互引,目中赤(目)(目),狂,烦满。小儿脐风,目上插。(《明堂经》)

在《明堂经》丝竹空所主各症候群中均有关于目疾症状描述,如“反目”“眩”“目中赤疏疏”“目上插”等,因此,可以归纳丝竹空的特异主治作用应该是针对目疾,这亦与头部腧穴大多主治相应局部病症的规律相吻合。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胡世平;不寐症;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 R25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4(a)-0134-03

Professor HU Shi-ping′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ZHANG Yun-cheng HU Shi-ping

Department of Hepatolog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Longgang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72,China

[Abstract]Insomnia is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disorder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Patien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difficulty in falling asleep,easiness to wake up and early wake-up.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life,people's life pressure is increasing,the incidence of insomnia is also showing a rising trend.Therefore,to seek effective treatment of insomnia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people′s normal life quality.Professor HU Shi-ping has his own unique insights in common disorders such as dizziness,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fatty liver,insomnia and somnolence etc..Professor HU Shi-ping prescribes med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At the same time,he is expert in use of dampness dispelling and nerves soothing medication,which is the criterion for treatment of insomnia disease.

[Key words]HU Shi-ping;Insomnia;Clinical experience

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以及工作状态下,良好的睡眠质量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以及具有充沛精力进行工作的前提[1]。不寐,又称失眠。是指入睡困难或醒得早或但醒了又睡、迷迷糊糊到天亮或时睡时醒,容易做噩梦,睡不踏实甚至整晚睡不着,其不能满足正常人休息的需要。大部分不寐症患者还会伴有神疲乏力、头痛、心神不宁以及困倦等临床表现。有相关研究表明[2-3],在我国不寐症患者的人数超过我国人口总数的57%,其中以成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从地区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寐症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另有一项研究表明,在不寐症患者中有超过一半的患者会采用各种手段以帮助其入眠,在不寐症患者中大部分患者认为工作压力以及生活压力的巨大是导致其不寐的主要原因。不寐症的病程相对比较长,且往往呈现出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目前,临床对不寐症的治疗西医主要以给予患者服用镇静安眠类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采用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服药周期往往比较长,长此以往,患者则会对治疗药物产生一定的依赖性[4-5]。同时,在患者的用药治疗期间,各种不良反应也会随着患者用药周期的加长而加重,甚至在患者大剂量用药后还会出现镇静安眠药中毒等临床病症[6]。

胡世平(1965-),男,教授,主任中医师,市名中医,临床思想主要是崇尚脾胃学说,在辨证治疗方面格外重视湿邪,并提出以湿邪为病患的疾病较多,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伤人过程缓而治之宜缓,在地域方面多湿的应属岭南热地,且多种疑难重症多会出现湿症的症候。在临床治疗方面,尤其是眩晕、不寐、多寐、脾胃病、脂肪肝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独特的治疗方案,且均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胡教授在治疗疑难病的过程中,主要从湿邪着手,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观察胡教授的诊疗过程,得窥大师风范,现将其治疗不寐的有效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历代对于不寐的病因病机具有丰富的认识,在《黄帝内经》中,其出发点主要是昼夜对阴阳节律的影响,其理论基础则是营卫运行,进而创建了相应的病机理论,即阳不入阴。应用至今,被后世医家概括为不寐的总病机,但在临床的辨证治疗过程中,后世医家针对《黄帝内经》中的脏腑藏神的理论大肆渲染,进而也改变了相应的病因学特点,其主导为营卫阴阳,以阳不入阴为病机理论指导,将影响营卫运行的一切因素均归纳为导致不寐的病理因素。这一理论更加说明了不寐与情志、精神之间具有重要的关系,在病因学方面,更为重视精神和情志的致病机理[7]。《灵枢・大惑论》云:“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亦”。“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素问・逆调论》引《下经》原文,和胃可以安神。现代临床研究表明,不寐症的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外感病因:《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外感之邪能够使人们产生不寐症状,其主要作用于人体并产生一定程度的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为暑热、风寒以及风热。②内伤情志:内伤情志可对人体的脏腑气机具有直接损伤的作用,其能导致人体脏腑气机失调,并使其功能失职。《斋医案》中提到“忧思抑郁,最伤心脾,心主藏神,脾司智意,意无所主,神无所归,故为神摇意乱,不知何由,无故多思,通宵不寐。”③饮食不调:饮食不调是导致人们产生不寐症的又一个常见临床病因,饮食不节,宿食内停容易损伤机体的阴液,若阴液不足,则导致阳不得入,从而导致人体不得卧。④劳倦久病:劳倦久病易造成人体气血损伤,阴阳失调,若营卫脏腑功能失调,则寤寐节律不能正常维持,即可导致人体失眠[8]。⑤痰瘀等病理产物:若人体机体功能失调则易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病理产物,其中,痰瘀即为最为常见的一种。《医林改错》中指出“夜寐多梦是血瘀,平素平和,有病急躁是血瘀。”痰邪易犯神明,痰郁化火忧心则导致其不寐。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矛盾的人际关系均对人类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出现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如情绪变化波动幅度大和心理精神异为紧张,这也是造成不寐的最重要的发病原因。此外,肝胆互为表里,共同主持机体的疏泄,所谓的少阳主枢,则是作为营卫阴阳相交的枢纽,阴阳水火交济,气机升降,均依赖于肝胆二脏的升降配合。一旦少阳受病邪的侵袭,则肝胆不能发挥生长的功效,致使木郁土壅,胃失和降,水液代谢功能异常,进而内生痰湿,扰乱了胆腑功能间的平衡,致使枢机不利,阴阳水火升降失衡,扰乱心神,神明躁动不安,难以入寐[9]。

2治疗

临床在治疗不寐的过程中,首先予以辨证用药,而胡老师在辨证用药方面,主要是采用祛湿宁神的治疗方案。一谈到祛湿,多数就会想到二陈汤。二陈汤出自宋代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系由唐代《千金方》温胆汤蜕变而来,方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组成,即温胆汤去竹茹、枳实、大枣。方中半夏、橘红以陈久者良,故以“二陈”名之。二陈汤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效。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不寐等属湿痰者。半夏量加倍,较之原方其方属性、功效主治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方证多是因脾失健运的作用,进而无法化湿,湿邪则积聚成痰,郁积而成。作为以湿痰为病因的疾病,可导致肺脏受袭,进而宣降功能失衡,咳嗽痰多;湿邪停于胃脏,胃K失降,进而出现恶心呕吐;湿邪阻于胸膈,气机受阻不畅,进而自觉痞闷不舒;湿邪停留于肌肉,则肢体困重;湿邪阻遏清阳,头晕目眩;湿邪凌心,则演进为心悸。在治疗湿邪的规程中,应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治疗原则。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以橘红为臣药,其既发挥理气行滞的作用,又能发挥燥湿化痰的功效[10]。君臣两药相配,具有一下两个寓意:一是等量合用,在相辅相成的基础上,增强了燥湿化痰的功效,遵循治痰先理气的宗旨,气顺则消痰;二是为半夏、橘红均是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故方名“二陈”。此为本方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以茯苓为佐药,发挥健脾渗湿的功效,同时辅助君臣行化痰的功效,遵循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的宗旨。基于橘红、茯苓的用药机理,其分别以痰因气滞和生痰之源为用药原则,进而作为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以甘草为佐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11]。

3分型

胡世平老师把中医治不寐可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3.1入眠困难

此类患者属肝郁气滞型,有时胸胁有胀痛感。舌质暗、苔白,脉弦,以疏肝解郁为主,方药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多食用小米、牡蛎肉、牛奶、龙眼肉等食物。同时,还应注意精神调养,消除负性情绪。此外,睡前,可用热水泡脚。

3.2早醒

醒后能再次入睡,但彻夜处于浅睡眠状态。患者具有经常伴随症状,如口干、咽干、盗汗、痤疮等,红色舌质,薄黄色舌苔,脉数。此类患者隶属营血蕴热型范畴,应采用清营汤画裁治疗。可以采取按摩穴位方式,如内关、神门、后溪等,平时多进食绿豆、薏苡仁、藕、槐花、冰糖柚等食物,也可以选择生地黄和冰糖进行茶饮,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3.3时睡时醒

此类患者隶属脾胃失和型范畴。夜间难以安稳入睡,同时感到口腻或是口淡,厌食、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舌质呈淡色、苔呈白色,脉濡。中医则以和胃健脾安神为治疗原则。在生活中,可进食小米莲子百合粥,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是调养睡眠的佳品。

3.4噩梦缠身,睡不踏实

从中医角度出发,此类患者隶属营气不足型的范畴。在睡觉时,整晚的睡眠过程都似睡非睡,进而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有时还可出现心慌症状,舌质呈淡色,舌苔较少,脉弱。中医治疗原则应以养血安神为主,采用安神定志丸治疗。宜多进食大枣、阿胶类补血佳品。

3.5彻夜难眠

此类患者隶属心肝火旺型,多数患者因恼怒烦闷而发病,多见于更年期女性。以目赤口苦、急躁易怒、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治疗以清热泻火为原则,采用珍珠母散治疗。针对心悸、多梦、神经衰弱、黑眼圈女性,可多进食酸枣仁粥[12-13]。

4典型病例

患者,陈某,女,46岁,肥胖,2015-6-15就诊主诉:入睡困难2年,加重2个月。患者既往3年前确诊慢乙肝,目前肝功能正常。入睡困难,夜晚能睡3 h,无畏寒,无发热,无腹泻,无恶心呕吐,纳差,心烦,大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末次月经2015-6-5,量、色、质正常。诊断:中医为不寐(痰湿中阻证);西医:睡眠障碍及慢性HBV携带者。治则:燥湿化痰宁心安神。处理:半夏(先煎)30 g、陈皮15 g、茯苓20 g、煅磁石30 g、白术15 g苍术15 g、泽泻15 g、桔梗15 g、枳壳15 g、首乌藤20 g、合欢皮20 g、丹参20 g、枣仁15 g、炙甘草5 g、珍珠母30 g、川芎15 g。

中药7剂,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2次服,晚上1次药物睡前30 min服。

复诊:心烦已除,纳差好转,夜晚能睡5 h,大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脉沉。上方去煅磁石,续方7剂。三诊:纳可,夜晚能睡7 h,大小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缓。患者纳可,湿邪已去大半,上方去上方去白术、苍术,续方7剂善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患者失眠多年,平素多抑郁,此次查出患有慢乙肝,胃脘不适,缘素体肥胖,痰湿较重,且深圳地属岭南,生活工作环境潮湿,稍有兴奋则失眠加重,此属胃经郁热,痰湿内扰之证,治以燥湿化痰和胃宁心之法[14-15]。方中半夏重用为君,作为治疗不寐的佳品之一半夏,起源于《黄帝内经》中的半夏秫米汤,主要作用于脾、胃两经,既和胃气又通阴阳,降逆和胃,燥湿化痰。《汤液本草》中所记录的,半夏可入足少阳经,且生于夏至后十日左右的阴阳二气盛衰变更的时候,既承接了自然之气可从阴引阳,又可从阳到阴,而收阴阳既通,具有安神之功效其卧立安之效。配伍陈皮、茯苓、白术、苍术、泽泻化痰健脾;以煅磁石、珍珠母、首乌藤、合欢皮、枣仁宁心安神;佐以桔梗、枳壳行气;丹参、川芎养血活性;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不治其肝,而肝气自舒,不治其心,而心神自安,所谓“不治之治”,则正谓此耳,经年不寐,应药而愈。

作为现代人通病之一的失眠,其严重困扰着多数的上班族,这也导致失眠成为现代都市人的“顽疾”之一。多数人在长期失眠后,才选择到医院咨询就诊。而失眠还有可能是作为其他疾病的发病的先兆之一,因此,长期失眠也可能预示身患其他疾病。中医治失眠可以让我们尽快远离失眠困扰,重获身心健康。失眠患者首先要找准“症结”所在,从中医角度出发,其具有年的治疗经验,因此研制了多种治疗方法颇多,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相应的病证治疗,进而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中医治失眠需要辨证分型,然后对症用药,方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心情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对于睡眠的影响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晓丹,许二平.“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对治疗失眠的指导作用[J].中医学报,2014,29(2):217-218.

[2]Helbourne KD,Brueckmann RR.Rush-pin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and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femur[J].J Bone Joint Surg Am,2010,64(2):161-169.

[3]农田泉.加味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68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8):1169-1170.

[4]张艳.论半夏安神治失眠[J].西部中医药,2012,25(11):43-45.

[5]林大勇,李海波.论吴鞠通之用半夏[J].吉林中医药,2009,(4):355-357.

[6]周莺,刘晓虹,温惠贤,等.192例不寐医案用药规律数理分析[J].新中医,2011,11(12):126-127.

[7]Zhang Y,Li W,Yan T,et al.Early detection of lesions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J].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2015,29(3):387-390.

[8]周英淳,金真,S春容.耳穴压豆配合辨证施护改善消渴病不寐症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7):100-101.

[9]钱振福.二仙汤配合辨证治疗女性围绝经期不寐症7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9):1305-1307.

[10]虞春华.穴位贴敷联合音乐疗法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不寐症4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3):187-187.

[11]李先尧.辨证施护、耳穴压豆联合常规护理消渴病不寐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3):163-165.

[12]陆小连,莫晓枫.风池、额三针为主辨证论治不寐症经验体会[J].中国针灸,2016,36(3):259-260.

[13]Tabit CE,Chung WB,Hamburg NM,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Rev Endocr Metab Disord,2010,11(1):61-74.

[14]曾怡龙,李伟,李亚平.陆拯应用天癸至神理论辨治不寐经验浅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0):759.

黄帝内经灵枢原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医美容 方剂 历史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同样,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可以看到我们先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著中,就有增白悦颜、祛斑莹面、毛发美饰、酒渣粉刺、灭斑除疣、除臭散香6大类1233首美容方剂,269味中草药。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本文对古籍中的美容方药归纳如下。

1  远古至先秦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起源时期。甲骨文已记有“疥”、“秓”、“癣”、“疣”等损美性疾病[1]。殷纣王时期,已研制有“涂脂擦粉”,使用的化妆品——“燕脂”,能收到“桃花妆”的美容效果[2]。战国时的《山海经》146种药物中,有12种与美容有关[1]。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形成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方剂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十分丰富,预防和治疗瘢痕的方剂6个[3]。《养生方》中有3个长寿方,还有“令人面泽”和“去毛”、“黑发”的专方。

2  秦汉三国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萌芽时期。《黄帝内经》虽为中医理论巨著,也为中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一些治疗美容的方法[4]。如《灵枢·经筋》记载了马膏疗法,用马项下脂肪反复涂摩患处,即将药物和按摩结合起来的一种美容治疗方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00种关于“悦泽”、“美色”、“轻身”、使人“头不白”的美容药物(上经54种,中经27种,下经19种),并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

   

另外,汉代2位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创立的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麻子仁丸治疗燥热所致的皮肤粗糙,猪肤汤润肤悦颜去皱等方法,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4];《华佗神医秘传》载美容外用复方10首,《华佗神方》有美容保健、治疗的内服、外用方共56首[5]。

3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的形成时期,亦是中医美容方剂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3.1  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的葛洪《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2本书,前者是一本哲学名著,后者是一本医学名著[6]。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抱朴子外篇》50卷中,而《肘后备急方》 以其所刊载的美容方剂之早、之多、之专,以及所明显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堪称中医美容第一书,其中记载的美容方有66条,应用于美容的药物有95种[7]。南北朝时齐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所载730种药物中[8],有保健美容中药70余种,而且对《本经》有所发挥,如藁本,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可作沐药面脂”,这些都被后世广为应用。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也收载了一些美容方剂,共50首左右。

3.2  隋唐时期

 

初唐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下合称《千金方》各30卷,其中较集中论述中医美容内容的章节有《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七窍病下,列方81首;《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列方56首;《千金翼方》卷五·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列1论,39方;《千金翼方》卷一·药录篡要·悦人面第六十三,列药9味,其余大量内容则散在各卷之中。其弟子孟诜撰《食疗本草》,载食药260味[9],其中有许多美容食物,如“荔枝,微温……健气与颜色”,“萝卜,性冷……服之令人白净肌细”,丰富了食膳美容的内容。唐王焘的《外台秘要方》,其中三十二卷专论美容,有面部美容方97首,美眉发方87首,澡豆方9首,口脂方3首,美手方3首,香体熏衣方10首,另有其他美容制剂方法11首[10]。凡其他各卷方药主治和用法与美容相关,并确有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作用的方药有34首。其中美发方9首,香体方4首,美手方7首,去除面斑方11首,保健方3首。凡原文中指明对头面损容性相关疾病具有美容治疗作用,如治疗白癜风方14首,香口方9首,香体除臭方43首,除疣方19首,除瘢痕方17首。依此思路,共得美容方药两类356方,294种药物。

总之,两晋至唐间,中医美容可谓承上启下全面发展,不仅初步体系形成,也为宋元时期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宋金元明清时期

   

此期是传统中医美容方剂学的拓展时期。此期的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大部分都涉及到了美容问题,清代宫廷美容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4.1  两宋时期

在遗留至今的宋代出版了几部大型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均收载有很多美容方剂。《太平圣惠方》第四十卷以美容方为主,共列方187首;第四十一卷为须发专方,共列“治法白令黑方”、“治眉发须不生诸方”等120首;此外,在其他卷中,还有治羸瘦、白癜风、针眼、目不明、牙齿黄黑、牙齿脱落、揩齿令白净、口臭、唇疮、热疮、(各种)癣、漆疮、手足皴裂等损美疾病诸方440余首,以及各种补益驻颜方240余首[3]。全书共有美容方剂980余首。《圣济总录》中,仅面体、髭发两门,就有处方100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诸虚门”及其它各门中,也散在收载了许多具有增白驻颜、乌发固齿、延年润肤作用的美容方剂[4]。此外,《使辽录》中,还记载了以中药“瓜蒌”调敷于面部的“佛妆”配方,与现代所称之“倒模”美容术是类同的。除此之外,《苏沈良方》、《洪氏集验方》、《济生方》、《类证普济本事方》、《鸡峰普济方》、《是斋百一选方》、《魏氏家藏方》等等,都载有美容方或法[3]。4.2  金元时期 

元初许国祯撰《御药院方》,汇集了金元以前大量宫廷美容用方,如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等,该书还列出多种牙药,如白牙珍珠散、麝香散等,共计180余首,丰富了美容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