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童年趣事开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写作准备阶段
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能力及审题能力。与传统素材搜集方法不同,过程写作教学法强调以小组合作集思广益的形式来收集素材,注重引导学生审题,强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童年趣事》这一节作文课,要求学生写童年生活中最有趣、最难忘的事情。教师在课前先布置作文题目,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素材的收集情况。如小组共同讨论应收集什么素材、采用什么方式收集素材等。接着,教师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自拟作文题目、构思文章体裁和结构,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议题说题”的讨论活动。小组中的每一个组员先讲述自己对作文主题的理解,以及如何构思作文。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分享观点并进行激烈的讨论,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丰富作文内容、升华主题的目的。这样教学,教师发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指出学生收集素材的方向,辅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迅速进入写作状态。
二、写作过程阶段
写作阶段也就是创作的阶段。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写作准备之后,学生的写作思路逐渐明朗,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在脑海中生成的图式转换为文字。在这一写作阶段,学生应当对整篇文章进行合理布局,如文章开头应如何吸引读者,令人产生读下去的欲望,结尾处应如何使用中心主旨句,起到画龙点睛并升华主题的效果。学生还要处理好段落之间的关系,使前后文字衔接自然、流畅、层次分明。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具体的写作,如教会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必在意文藻是否华丽,以及修辞手法是否繁多,如果拘泥于一些细节,反而影响写作思路的流畅性。例如,在教学《童年趣事》这一作文课的时候,教师应让学生根据第一阶段形成的写作思路行文。有的学生写出自己童年时与小朋友、父母玩耍的趣事。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以激趣开头,吸引读者;在写童年生活时,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并写清“趣味”之所在,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文章结尾处应该画龙点睛,点出童年趣事有趣之所在,从而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这样教学,学生的文章凸显了真实性,流露出真情,真正吸引了读者、打动了读者。
三、写作修改阶段
一、写好开头,先声夺人
1.解析题意,自然落笔。学生习作的自主性较强,有广阔的表达空间,文题也多数是自拟的,敲定了题目,也就对整篇习作有了一个整体的构想。在文章的开头,我们可以从解析题目着手,开宗明义,自然落笔。如课文《烟台的海》开头:“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接着,作者写了烟台冬天、春天、夏天、秋天的海景,让我们看到烟台的海的确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2.即景联想,倒叙开头。这是目前在习作中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由生活中的眼前景物,勾起心灵深处的美好回忆。如课文《赶海》的开头:“‘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这篇课文采用的就是倒叙。“赶海”这件事发生在“唱歌”之前,当“我”唱起这支歌时,不由地回忆起童年时赶海的趣事。接着,作者由现在写到以前:“那是暑假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很自然地叙述了赶海的经历。
3.问题激趣,唤起注意。用提问式的开头,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不由得他不往下看,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抓住读者,感动读者,激起读者的共鸣。如课文《海底世界》的开头:“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确实,许多人都不知道大海深处的情况,但人们都有好奇的心理,必然会随作者的笔端看下去,认识海底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作者在开头就落笔扣题,直截了当地讲明自己将要阐明的道理。如《学会合作》的开头:“今天,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开门见山的方法,开头不加任何修饰,不作铺垫与渲染,直接进入正题,揭示主题,特别适合小学生学习运用。
5.揭示矛盾,引出故事。文章的开头,先创设一种情景,把主人公置身其中,在活动中产生矛盾。问题出现以后,必然要设法解决,便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故事。如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开头:“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
好的开头,不胜枚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切题、新颖、精练。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慢慢领悟,迁移仿写,经常练笔。
二、收好结尾,余音绕梁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要精雕细琢,收官之笔,当如丝竹之音,余音绕梁,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下面,笔者继续结合有关课文,说说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水到渠成,呈现结果。叙事的习作,一般都要描述故事的起因、发展、、结果几个层次的情节变化,由因到果,自然发展。事情的结果,读者与作者的情感认同基本一致,从而形成行为共识。如课文《二泉映月》的结尾:“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文章的结尾交代了《二泉映月》乐曲的诞生,肯定了它在国内外乐坛的价值,也是故事发展顺理成章的结果。
2.首尾呼应,深化主题。结尾与开头互相呼应,这是学生在平时习作中用得较多的方法,许多课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白鹭》一文的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文字清新纯美。开头说它是“精巧的诗”,结尾又说它是“韵味无穷的诗”,是作者对白鹭赞美之情更为强烈的流露,气氛、情态、基调等方面与开头相照应,有着复沓回环的节奏,显出浑然圆合的韵味,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
3.画龙点睛,揭示哲理。这种方法,在写寓言故事或哲理故事时运用得较多。如课文《最大的麦穗》的结尾:“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摘一个最大的麦穗是不起眼的小事,作者却把在麦地中行走比作人生,将摘取最大的麦穗与追求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赋予了“摘麦穗”深刻的意义。
4.意犹未尽,联想补白。习作中,有时故事的发展似乎一切都已成定局,读者都在期待预料的结果出现,作者却就此搁笔,故事戛然而止。写作技巧熟练的人,常常就在这里设下悬念,留出读者想象补白的空间。如课文《第一次抱母亲》的结尾:“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几十年来,母亲挑着家庭生活的重担,不怕劳累,毫无怨言。现在,母亲病倒在床,“我”心存愧疚,决定反哺母亲——抱母亲睡觉。故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浸满浓浓的母子亲情。
还有一次我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让同学们依题目写作文。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有一些同学没有动笔。我问他们:为什么不赶紧写作文?他们说:怕写不好,不知如何下笔……
怕,怕,怕……竟然有一些同学缺乏作文胆量。没有写作文的“胆量”,当然写不出作文,更写不出好作文。所以今天我想给害怕写作文的同学壮壮胆子。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壮大自己写作文的“胆量”呢?
一、大胆写下第一句话
作文有了题目,接下来就要起笔写具体内容了,可有的同学在开头写作文时往往表现得非常“胆小”,总是心有怯意地不敢写下“第一句话”。写不出“第一句话”,自然就没了下文,写作文的过程就会僵住。
为了能让作文有起头,你就需要壮起胆来勇敢地写下第一句话。比如有一位同学写作文的胆子小,遇到《童年趣事》这篇作文,硬是吓得不知道第一句话应该怎么写。我开导他:别总想着什么“规矩”,也别被所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缚住手脚,不妨大胆、随意些——或者干脆就“稀里糊涂”地写下第一句,也总比“胆小如鼠”地不动笔要强些呀。
一听我让他壮起胆来“随意写”,他果然胆子大起来,写下了第一句话:“我努力回想在自己的童年里到底发生过什么趣事,想来想去,还真想出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
你看,胆子大起来,作文就有了开端嘛。因为大胆地写下了这第一句话,所以这位同学觉得作文荒漠上出现了一小片绿洲。都看到绿洲了,所以他有更大的胆量写下去。接下来,思绪似乎打开封固已久的闸门,进入到良好的作文状态。
二、大胆写心里的话
学校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目组织了一次校园作文比赛。有位同学想参加比赛,但因为胆怯迟迟不敢动笔。其他同学陆续将作文交上了,可是这位胆怯的同学还没有写下一个字。
我问:想参加比赛,怎么没有完成参赛作文呢?
他似乎是有话要说,但又没有勇气说出来。于是我单独跟他谈,通过谈话,我弄明白了这位同学没有完成作文的原因:他心里有好多话想对老师说,但是不太敢把这些心里话当成作文写出来,因为他想写一写对老师的不满,比如作业布置得太多,有时候上课还会拖堂,弄得同学们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很紧张。
噢,怪不得这位同学的作文迟迟没有完成,原因是不敢在作文里写心里的“不满”呀。
我开导他:作文就是要写心里话,勇敢地写出自己心里所想的东西,作文才有真实的高度。心里话不是作文禁止的内容,而是可以放胆开写的精彩。
经我这么一说,这位同学放心了,于是他大胆地在作文里写出了对老师的不满,大胆地在作文中向老师提出了抗议和建议。结果怎么样——他这篇壮着胆子写心里话的作文,得了一等奖。
原来,在作文里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不但不会因为“胆大妄为”而受处罚,反而会因为“率真可爱”而得奖励呀。
三、大胆写符合自己个性的话
赵小芳是从乡下转到城里来的新同学。在她转到城里上学后的第一次作文课上,其他同学都开始依照题目写作文了,赵小芳却没有写。
我问:小芳同学,你怎么不赶紧写作文呀?
赵小芳说出了自己的顾虑:俺从乡下来,普通话说不好,写作文时也会出现“土话”,俺怕用这样的话写作文,大家会笑话俺。
赵小芳果然是满口的方言土语。但是我给赵小芳壮胆:作文中的方言土语并不会成为别人耻笑你的原因。你知道有位叫莫言的大作家吗?他就用自己的方言土语写小说,结果他的方言土语小说不但没有被人耻笑,反倒为他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说你不能把自己的方言土语当成写作文的包袱,反倒应该将其当成自己的秘密武器——“个性语言”来使用。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作文会大受赞美的。
关键词:点燃 陶冶 激发 启迪 培养
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新课导入呢?现谈谈自己对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式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冲击学生视觉的图像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形象生动,充满趣味,形、声、色的感官刺激,形式的新颖形象,会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增强学习知识的吸引力。如教学《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时,我先让学生看“夸父逐日”的图片,谈谈对夸父的最初印象。夸父强壮充满力量的形象能产生较强视觉冲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夸父的力量,更容易进入“逐日”的话题。
二、点燃学生激情的故事导入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抓住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一特点,适当地通过引用典故、寓言、传说、故事来诱发学生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这样对课堂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斑羚飞渡》时,我讲了一群蚂蚁在一场森林大火中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来逃生的悲壮故事,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深受震撼,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斑羚们会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行为,于是,整堂课就被激活了。
三、陶冶学生情操的音乐导入
上语文课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音乐,营造浓浓的或喜或悲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以黄磊的《背影》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音乐充满了离别的淡淡哀愁,很好地营造了氛围,让学生沉浸在离别的气氛中,对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起到很好的帮助。
四、激发学生联想的诗词导入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生动,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何其芳的《秋天》这篇文章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以秋为背景,以秋为话题,写出了感情真挚的名诗佳作,你们能背一背有关秋的名句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我接着说:“既然不同的诗人对秋天的描绘是不同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作品《秋天》中,品味一下作者笔下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文章的内容,也因为诗词的导入让整个教室春暖花开。
五、启迪学生思维的谜语导入
教师用一则浅显易猜的谜语导入新课,将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鲁迅先生的《雪》时,我也采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刚把这个谜语说完,学生们就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我说:“猜对了,就是雪。”于是,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整堂课上,学生们都是兴致勃勃的。
六、触动学生心灵的生活导入
亲身去体验可以让学生记得牢固,提高热情,经常动手,可以刺激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所以在教学沈复的《童趣》这篇文言文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无忧无虑的童年,你们的童年过得快乐吗?”学生们都说“快乐”。我接着又问“发生过哪些趣事呢?”学生们一下子就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这一熟悉的生活体验点燃了全班同学的兴奋点。学生的心情好了,整堂课的教学进展也就顺利多了。
七、激活学生心理的设疑导入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有意识地设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当学生面临问题时需要新知识来寻找答案时,他们才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如我在上《孙权劝学》是首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三国时的吕蒙吗?吕蒙战胜过关羽你们知道吗?那为什么吕蒙能战胜关羽呢?”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积极讨论自然就能解开“学习的重要性”这一主题了。
八、培养学生情感的语言导入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根据课文内容设置合理的情感语言,把自己的情感和课文的感情基调容为一体,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学习现代诗和古文时要多去范读课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71-01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只有立足文本,才能“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对文本高质量的解读是确保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尊重文本
虽然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教师应提醒学生在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它的共性,抛弃作者创作的初衷,主观臆断作者的感情和思想。如对鲁迅的《风筝》一文主题的提炼,多是“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无端压制子弟的父兄”“抨击了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等,可是综合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种种因素来看,一定含有批判的意味在其中吗?文章围绕风筝详写了“我”少年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以及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无限懊悔当年对弟弟的虐杀,想补过而又不得这两件事,表达了作者对亲情伤害的追悔之意。“我”当年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希望小兄弟有出息,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的宽恕;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而是全然忘却了,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文章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我”与小兄弟之间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20世纪20年代中期,鲁迅经历了由到低潮的变化,他的感情也由亢奋步入了沉寂,军阀混战、的分化、跟弟弟周作人的决裂,这些都使他感到如同置身于“肃杀的严冬”。以前,他和弟弟作人也是友爱有加、相濡以沫的啊,而现在他却身处寒冬,承受“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不能说与弟弟一点关系也没有,正是因为作者内心孤独伤感,才有开头对亲情的渴望,对兄弟同心的热盼。
二、深挖文本
课堂要深刻,首先教师对课文的理解要有深度,但时下仍然有很多教师备课时仅凭课本和教参,对文本不作深入研究,将教参上的标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种做法无视学生的个性和已有的阅读经验,其直接结果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退化,阅读视野愈发狭窄。如《湖心亭看雪》一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它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对它较为普遍的解读是“山水小品,雅情雅致”。然而,深挖文本就可以发现作者深藏其间的故国之思。“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亭上客人的回答显然牛头不对马嘴,问他们姓氏,怎么回答是金陵人?这是作者写错了吗?原来金陵是明朝故都,作者用笔曲折,饱含故国之思。“崇祯五年十二月”也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淡淡怀恋之情。课文写于公元1644年,此时已是清朝统治者当政,文中却仍用明代纪年,说明作者心中的明朝始终未亡。“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也有故国之思。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绝”是景绝、境绝,更是心绝。张岱连死的心都有了,只是因为“国亡,史不可亡”,才忍辱负重,一如司马迁。一芥小舟,怎么载得张岱的愁?他痴迷于山水,痴情于知己,痴心于故国。掩卷沉思,心中的悲伤化作漫天大雪,冷彻心骨。由于是苦难过后的追忆,作者会不自觉过滤掉很多记忆,只留下那些最美好、最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因此,此文应解读为“故国之思,离黍之悲”,才颇显文本的深度。
三、多元化解读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突破教学空间,通过创设情境,多元化解读文本。例如在教学《童趣》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的童年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与大家一起分享,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又如笔者教学《第一次真好》时,让学生结合文本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第一次”,并让他们说说为什么第一次会给人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学生谈了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等,并结合文本所描述的“第一次”的体验,感悟到“第一次”的感觉新鲜、刺激、有趣、奇妙,所以才印象深刻。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文本的解读也呈现多元化,当全班同学将自己的心得与他人交流时,每个人都拥有了多种体验,从而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了文中提出的“第一次真好”的观点。
【关键词】参与目标制定 学习动机 学习需要
如同赛跑需要目的地,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进行学习也有他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既然学习动机能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使其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正常发展,那么反过来理解,学生有了学习目标才能激发学习动机,并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参与制定教学目标开始。
一、参与目标制定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习动机产生
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意向和兴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教师的“一言堂”现象其实已经很少了。我们都非常清楚教师在教学中所要充当的角色是学习引导者。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学生们对课堂学习仍然缺少积极性,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学生不多。原因在于,教师从制定教学目标开始,甚至从课前学案的准备开始,就在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内容。我们常说备课中最重要的是“备学生”,凭空地推断是“备”不了学生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从目标制定开始就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动因,目的和动机之间虽然不对等,但往往是可以互相转换的。通过整理学生制定的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备学生”,也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的是自己所制定的目标,教师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完成目标,这样师生在课堂中的导、学作用才能得以实现。
二、参与目标制定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保持学习动机持久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我们最常采用的手段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与“备学生”一样,创设问题情境也不是凭空的。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往往成为教学设计中的难点,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学生想要了解的问题常常是不同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学生对教师的问题不感兴趣,当然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自动去学习和发现问题,才能给课堂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
在《社戏》一文教学结束后,孩子们在课后总结中写道:“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无论是哪一个,都表现出了农家少年那种淳朴的品质。每一个童年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童年趣事总会使我们记忆犹新……”“童年对许多的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在成年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愿我们的童年更快乐、更美好、更有意义,等我们成年后有更多美好的回忆。” 在课前整理的教学设想中,其中一份设计是这样写的:“一、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叙事的详略上,至于人物性格特点只要稍作了解即可;二、本文开头和结尾是学习的难点,二者对表达中心又很有作用,可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与看‘社戏’这一主要情节有何关系;三、本文篇幅较长,可以用讲读研讨之法突出重点,再加强课堂练习,深化巩固,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的教学设想是好的,但是如果按照此种设想,仅将教学重点放在叙事详略上,只对人物性格稍作了解,似乎与学生们看课文的角度是有差别的。学生们更愿意从农家少年的淳朴中体会童年的纯真,缺少了值得回忆的人,再美的事也成了遗憾。在课堂中,学生们对“返航途中偷豆”的情节津津乐道,尤其喜欢当中的孩子王――双喜。学生们看到了一个个具有独特性格的人,学生们愿意谈谈这些淳朴的人。教师处理时,同样可以从对人物的品析入手带领学生去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条达成目标的捷径。
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学生可以通过对疑难问题的整理,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教师根据学生整理的问题再去创设情境,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将学生的问题层次引向一个新的高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动机,使已形成的学习动机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和加深。
三、参与目标制定有助于延续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强学习动机效果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目的明确,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
如在《邓稼先》一课中,学生提出了三个预习问题:为什么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写;为什么气温在-30℃的情况下,别人劝他离开,但他不愿意离开;在写邓稼先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最近一百多年的历史。然后整理出学习目标:了解文章的写法;了解文章所描述的人物形象;了解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学会使用对比的写法。根据学生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让学生对“我不能走”这一情节展开讨论。有学生认为邓稼先很固执,万一他遇到危险也是国家的损失;还有学生认为邓稼先是在做表率,恰恰体现了他的坚强品质,是他献身精神和纯真人格的体现。学生对人物形象感兴趣,在课堂中就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相互讨论中明确人物形象;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叙述历史,备课时就有针对性地准备好相关材料,帮助学生进行内容理解。在课后的总结反思中,有学生写道:“做人要求实勤奋,勇敢正直,邓稼先的选择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沉淀的结果……”
一、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必须引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语文课产生兴趣,才会用心去体会,积极去运用,才会探索、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深奥的文章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故事、介绍、说明,在讲解课文前声情并茂地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享受名家经典朗诵片段,感受语文的真情与感动。实践证明:灵活的课堂结构,学生的积极参与,内容的合理安排,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手段。
二、将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贯穿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
在每节课的前三分钟,先让两三个学生上讲台讲述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新闻、故事或自己经历的趣事,锻炼学生“说”的能力;通过教师范读课文、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听故事、课文的录音,让学生说出听的主要内容和问题,锻炼学生“听”的能力;利用早到校时间让学生有表情地大声朗读课文,背诵课外古诗并体会诗的大意,通过朗读、演讲比赛,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多写随笔、日记、读书笔记,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每学习一种体裁的课文,都要让学生模仿其结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多写、多练。时间长了,熟悉了,思路拓宽了,言之有物了,也就能“笔下生花”了。
三、提倡课外广泛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阅读可以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阅读优秀文章、名著名篇,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热爱祖国、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等高尚的精神和优秀品质。多读有意义、有价值的书,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积累其中丰富的好词、佳句和美段,可以充实作文内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这个道理。因此,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桥梁。通过阅读还可以学习名篇佳句的写作技巧,正如古人所说“文成而法立”。文章应怎样开头和结尾,怎样衔接和过渡,怎样照应和烘托等,这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都要从大量的阅读中感悟和掌握。所以,要多向学生推荐一些有趣、益智的书,如《水浒传》、《山海经》、《三国演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
实践证明,一个人的童年时期是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多受一些传统文化精华的熏陶,往往会使人受益终生。
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思考、讨论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讨论又能集思广益,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要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老师们正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课堂中的声音多起来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多起来了,课堂上学习变得更加热闹。但是用审视的目光去评价我们的课堂教学,仍然会发现不和谐的音符。语文课渐渐变得臃肿了,音乐、图画、多媒体、表演等各种喧嚣的教学形式名堂很多,花样百出;同时,因为教师不得要领,曲解了新课程的理念,一味地追求形式,忽略了质量,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减肥瘦身”,重新回归“婀娜多姿”的体态。
一、“瘦身”——呈现简约的美
1.“瘦”目标——身轻如燕
语文教师心中要有目标,即我的课堂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弄清楚了教学目标,然后再去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达到这样的目标。要让语文课恢复“苗条身材”,摆在第一位的是制定简明扼要的课堂教学目标。
(1)找准起点。
新课标对不同的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苏教版重视的写字教学,从第一学段中的“写字姿势正确”“写得规范、端正、整洁”,目标是入门级的写字,涵括写字的姿势和简单要求;第二学段上升为“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熟练书写”,为写字教学指明了方向;第三学段则是“有一定的速度”“体会汉字的优美”,到了欣赏、评价写字的初步境界。只有当我们对这些阶段目标了如指掌才能百战不殆,无往不胜,设计的教学目标既能到位又能贴近学生的水平。
(2)学会取舍,目标清晰。
各个学段目标还需要细化到每一个课文。其实仔细研读课文教材,你会发现每个课文都有很多个的教学目标。比如中年级的《恐龙》,既要让学生学会生字词,学会朗读;要激发学生认识恐龙、走近恐龙的兴趣;还不能简单地沦为介绍恐龙的种类和变迁,教学中必须适当渗透作者写这类科普文的写作技巧等等。从字词到句篇,从理解词语的意思到纵观全篇的布局,到作者的遣词造句的写作方法等等。短短的一节课能盛放这么多的教学目标吗?答案是否定的,当然不能。那我们如何取舍呢?其实就是围绕刚才所谈到的找准起点,在文本的最高价值和学生的水平之间找一个最佳契合点,化繁为简,将教学目标定的专一一些,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项知识或者技能或者情感体验等等。
2.“瘦”内容——拨冗留精
课文仅仅是个范例,是承载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媒介。教师在反复推敲之后,削除课文的枝枝蔓蔓,一路“披荆斩棘”直奔目标。如中年级的《剪枝的学问》一课,在学生理清文章的感情脉络:好奇——半信半疑——惊喜之后问学生:种桃剪枝是个什么学问?课文为什么给我们讲种桃树要剪枝的学问呢?
出乎预料的问题立刻将学生引入深层次的思考,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感悟课文的价值:学习的不仅仅是种桃的学问,更重要的是从文中悟得人生的道理:有舍有得,舍方能得。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尝试着从更深的层面去审视课文,既欣赏课文的精妙,又能从另一个视角来欣赏课文,领悟到不同的道理。
3.“瘦”手段,返璞归真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充斥着我们有限的课堂时间。必须承认的是,有些多媒体的运用是能恰到好处,能让语文课堂上无法亲身经历、体验的事物成为眼前景,给朴实无华的语文课锦上添花。但是正因为快捷方便,声“色”俱全,能很快吸引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目光,所以教师们千方百计地想在课堂上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用高科技的手段展示课堂。笔者认为,只有大部分学生都无法亲身体验的事物使用多媒体呈现时才能起到这种效果,其他的多媒体的运用反而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影像所吸引,离开课堂教学的正确轨道。所以,语文课还是要返璞归真,少用多媒体,能不用就不用。
二、“健身”——铺展厚实之美
“瘦”到弱不禁风也不美。删繁就简的语文课设计也不能过于单一、肤浅。减去无效的教学行为,我们应该让语文课中该充实的地方充实起来。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运用语言。那么我们的课文是供我们学习的文本,让我们学生在理解品悟文本之后学会像课文那样地运用语言文字。
1.训练整合,丰盈课堂
线索形的语文教学设计显得层次清楚、有章可循,可也容易陷入目标单一的泥潭,把听说读写割裂开来,如此训练学生仍然不得学习之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选择训练的点要是整合的一个点,把听说读写都融入进去,这个点就充实了,丰满了,训练的是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如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我们可围绕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寓意、仿写对话为教学目标,设计整合训练的板块:默写几个词语;学习复述这个寓言故事;领悟渔翁的喜笑颜开是因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捉到两个;想象续编故事。这样的板块整合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第一部分的“词语默写”,分别是张开壳晒太阳;啄肉;相持;喜笑颜开。简简单单的默写词语,其实蕴藏着几个用意:会认真倾听,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寻找课文的
关键词 语,有了这几个
关键词 语就能概括故事的梗概。接着让学生根据这几个词语学会复述寓言故事,在不断练习复述的过程中内化文本语言,习得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最后学着文中的对话方式续编鹬蚌相争故事后续。这样的整合板块设计既能条理清晰,又能在该着力的地方充分施展“手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聚焦表达,课堂轻盈
语文学习不光是要读懂作者的文字,还要弄清楚作者表达方式的特色。这些隐藏在文章中的学习价值需要我们教师去挖掘,去取舍。如《赶海》这一课,它的写法很有特点,如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用相同的一首歌词,既能表达作者赶海时的愉快心情,又能使文章浑然一体,洋溢着浓浓的热爱大海、热爱生活之情。紧接着,笔者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的“童年趣事”的作文题目,来写一个首尾呼应的开头和结尾。学生既得意又得言。
3.时间充裕,表达充分
课堂练笔是一种能快速学习写作文的捷径。为了避免出现小练笔只是个“花架子”——只看学生手不停挥,不注重学生写的质量。因此,我们要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整经历仿写的过程,在不断地、反复地练笔过程中领悟表达的魅力,学会正确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