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评作文

时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时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培优工作 备学生 学法指导

在高中语文培优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怪现象:用心辅导的语文学科尖子生在阶段性考试中,语文成绩提高并不明显,有的甚至还略有退步。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导致高中语文培优效果不明显呢?现我结合自己十多年的高中语文培优经验谈两点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备课,有的放矢

《孙子兵法》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这说的就是要做成事,就必须先做好准备工作。就高中语文培优而言,教师首要工作就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就必须研究学生,备好学生。这样的备课,才是真正科学务实的备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然而,很多教师在备培优课时,往往只备了教材、教法、资料、练习等,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不同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自以为准备充分就信心满满地上课了。结果,面对学生的差异性,这些教师缺乏变通,仍然照讲不误,自顾自地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教学下去。这是典型的教师主体型的教学模式,其效果可想而知。

真正高明的教师在备课时,除了会备好教材、教法、资料、练习等,还会用心备好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若要教会学生,必须首先了解学生,并有针对性地精心备好课。我的做法是:

1.善于观察,从平时的言行举止方面入手。

平常的举手投足、只言片语均可见人之真性情。在每次培优课前,我都会事先做足功课,通过较远处观察和走近交流、批阅作业或试卷等方式,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培优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存疑犯难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备好课。

2012年秋,在我任教的高二文科快班中,有一个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在开学之初的连续两次作文中都拿到了较高的得分,而且作文言辞犀利,有理有据,论辩有力。在课间问询谈话中,我发现她的语文基本功比较扎实,对社会生活有较多关注,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有潜质的学生,实在是培养语文尖子生的好苗子。从此,我每周都抽空单独辅导她写作文,重点是层进式议论文的写作指导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她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在高二年级的两次期末全市统考中,分别以115、116分连续两次取得了高二语文单科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这可比她刚分到我班时的起始成绩92分进步了二十多分。

是什么成就了这名学生的长足进步呢?她的聪明善学、踏实肯学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是,作为教师,我在充分了解她在学习语文方面的优缺点后,精心备课,正确地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又岂可轻忽?

2.捕捉细节,从培优课上深入了解。

有时候,课前准备了几套方案的充分备课,并不能保证培优课就一定能取得高效率。这就需要培优教师敏锐地捕捉培优生学习的细节,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在一次时评作文培优课中,我发现一个培优生坐在那发呆,好几分钟了也没开始做练习。原来他对时评作文题目中的社会现象感到陌生,不知该怎么评论。经过与其他几个培优生开诚布公地交流,发现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都不够全面深刻。这次之后,我开始要求学生通过留心生活、阅读报刊、观看电视新闻等方式,关注、了解社会生活,并积极思考,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最后把成果写进读书笔记。在完成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在以后的时评作文课上,他们的表现明显好了很多。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备学生是备好课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备好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的备课与教学。

二、教法引路,学法指导

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先教授方法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之后的路,教师绝不可越俎代庖,而需在一旁作指导,让学生自主独立地走下去。这样,学生才会由“学会”变“会学”。下面仅以高三语文备考中的时评文写作为例,简要谈谈培优课的基本操作方法。

上时评文写作的培优课时,我的上课步骤如下:

第一步,展示一道时事材料型的作文题,并就审题立意做示范。

第二步,发下本次培优课的练习资料:一道时事材料作文题。要求学生依照老师示范的方法步骤,独立思考,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审题立意。

第三步,组织指导培优生互相交换答卷,共同研究讨论同伴的答卷,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步,拟写作文提纲,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篇作文。

第五步,课后思考:非时事材料作文能否写成时评文?如果能写时评文,该如何写?

时评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时评写作 先放后收 先练后导

一、缘起

在这个讯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时事新闻以它的立体、高速、全球性展示在我们面前,极大地开阔了语文教学的胸襟和视野。为了利用好时事新闻这一百科全书,提早让学生接触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评论时事,提高写作水平。笔者从2009年开设时评写作课,经过几年的摸索,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下面具体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思考。

二、时评写作课堂形式的构建与特色

(一)课堂流程。

时评写作课是按“学生选材――合作分析――独立写作――对比交流――互相点评――例文导引――修改润色”的流程操作。

(二)特色。

1.先放后收

先放后收包括选材的放与收与课堂讨论的放与收。

选材的放指的是学生在选择时事素材时的自主性。时事写作以学生为起点,由学生负责整理素材,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自主搜集热门时事。由于素材是学生自己“自由挑选”,选取的内容都是他们感兴趣的,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

当然,学生的自主选材不意味着教师完全放手。有些学生选择的话题过于娱乐性,不具备深入探讨的价值,也有些学生关注的时事过于宏大,仅凭借师生的能力无法深究。所以笔者确定了引导学生选材的三原则:一是所选新闻贴近自己的生活,适合自我的认识水平,有话可说;二是选择那些热点新闻,使自己有话想说;三是选择包含有更多评论点的新闻,让自己有更多、更妙的话可说。

课堂讨论的放指的是在时事点评课上,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某一时事的看法。学生兴奋敢说,课堂此起彼伏,有些精彩的言论就有可能会淹没于其中,而有些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可能就会大行其道。比如2012年末“毕节五男童垃圾箱点火取暖窒息而死”这一令人痛心的事件出来之后,有学生将这一事件作为时评课堂讨论的焦点,在探讨悲剧原因时有学生质疑父母没有尽到抚养的责任,有学生声讨政府收容机构不作为,有学生指责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辍学不闻不问,有学生对路人的漠然不伸手援助表示寒心,有学生认为责任在于学校没有强调用火安全,也有学生认为悲剧背后另有隐情,因为垃圾箱装不下五个孩子。这堂课,在总结了学生的观点之后,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只有彻底解决了什么问题,这几个可怜的孩子才能长久地活下来?”学生思考之后,得出一致结论,这个悲剧首先责任在父母,其次为政府与学校,再次为路人。在分清主次原因之后,学生质疑:“为什么垃圾箱如此之小却容得下五个孩子,世界如此之大却容不下他们!”那堂课在群情激愤中结束。由此可见,课堂讨论中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

2.先写后导

学生“先写”主要体现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写作的内容,学生既可以选择课堂讨论的时事作为话题,又可以自行选择有感触的材料写作。这样一来,有想法、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发挥优势自主独立创作,而一般的学生则可以在课堂讨论中有所收获,降低写作难度。并且在写作之前,教师不做写法上的任何引导,以免影响学生的创意性表达,造成模式化的恶果。

在“先写”基础上的“后导”是从容的,教师可以从习作中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情况加以指导和归纳,也可以挑选优秀的学生习作或者评论员文章作为范文,或者调动学生给同桌或周围的同学写点评。

“导”的方法主要采用对比激励法,通过学生习作的比对,评论员文章的比对,学生习作与评论员文章的比对,学生前后文章的比对,过程写作中的学生、老师和同学之间,更多的是相互激发、互相配合,形成一个课堂环境下的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或者“工作坊”。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思维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作文。

三、成效

自从开设时事点击与时评写作课以来,学生的写作情绪、内容、观点与表达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丰富的素材积累,行文言之有物。

学生关注的面很广。“霾”的关注环境,到“正能量”的正导向,到“女汉子”的社会性别角色意识,“拆迁”与城市的文化的文化视野,再到“曼德拉”的国际视角,以及“喜大普奔”等网络用语。基本上涵盖“自然”“生活”“国际”和“人文”的各个方面。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通过联想,由一个事件联系到另外相似的事件,比如从“最美妈妈”想到“溺死脑瘫双胞胎的悲情母亲”,从“虎妈”到“鹰爸”、“狼爸”,得到作文素材的整理与归类。

(二)有效的思维锻炼,分析透彻深刻。

而时评写作课的开设,利用时评“一事一评”的针对性特点,培养学生紧扣关键,采用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循因问果、追根溯源、一分为二、等方式进行分析阐述。

比如注重一分为二,多角度看待事物。对“杜甫很忙”事件的看法,站在严肃派的角度,思考恶搞经典的害处;站在娱乐角度,思考年轻人网络狂欢的原因。

又如,有些复杂的事件,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清华“真维斯楼”事件点评,焦点一:可不可以冠名?焦点二:能不能以“真维斯”冠名?这两个问题环环相扣,而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时出现了不同的意见,课堂讨论变成一场小型的辩论赛。

(三)语言的锤炼,改变“学生腔”。

从语言风格方面看,时评相对于一般议论文而言,遣词为文注重自然鲜活,用语可庄可谐,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行文自然、生动、不拘一格。可灵活引用、化用一些流行歌曲、成语、俗语、广告语、名句等,使语言生动俏皮而富有内涵。可将口语与书面语灵活搭配,庄谐结合,自然之中也不失文雅大方、端庄严肃。时评写作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训练机会。

参考文献:

时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AirPlay镜像技术;习作实时评价;教学

0 引言

AirPlay是苹果iOS系统上的一个无线投放功能,可以让我们把iPhone上的声音、视频投放到大屏上,比如电脑,电视上面。下面简单介绍下怎么在iPhone上设置AirPlay的操作方法,以及要用AirPlay功能应该满足的一些条件,特别是将AirPlay应用于小学习作的课堂实时点评教学当中来,会更有意义。本文将以二年级看图写话课堂点评为例来谈AirPlay镜像技术的应用。

1 AirPlay功能的使用

1.1 AirPlay功能的发现

首先,一线教师要使用AirPlay镜像技术这一功能,需要的装备有:iPhone手机或iPad、iPodTouch;其次,需要向大家说明,这个AirPlay功能究竟在哪里。对于当前最新的iOS系统而言,它其实就隐藏在“控制中心”里。如下图所示,当我打开控制中心时,即可看到AirPlay的选项。

当然,也有些情况是:如果你打开自己iPhone上的控制中心,发现完全没有这个选项。这是因为AirPlay需要多个设备合作完成,并不单单只有iPhone就可以了。我们需要一个可以支持AirPlay功能的设备,比如苹果自家的AppleTV,以及当前国内的一些智能电话,或是盒子之类的设备。但一般的客户的苹果手机都有这个功能。

1.2 AirPlay技术需要的网络环境

当我们有了iPhone手机,以及支持AirPlay的设备以后,还得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二套设备都必须接入同一个无线网络下,才可以相互发现。所以说要在iPhone上使用AirPlay功能的话,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iOS设备、支持AirPlay的设备,以及无线网络。当然除了AppleTV以及智能电视盒子之类的外设以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在把电脑作为一台AirPlay接收设备,可以在电脑上安装一些支持AirPlay的软件。具体的软件,大家可以百度搜索一下,有很多种。如果你想把iPhone上的实时内容投放到AirPlay设备上的话,请记得选择“镜像”选项,如图所示:

随后即可在电脑上看到iPhone的一举一动了。这样教师在教室里拍下学生的当堂习作的照片,就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上传到投影屏幕上了,让所有学生看到。以上就是怎么在iPhone上设置AirPlay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下面将以二年级看图写话课堂点评为例来谈AirPlay镜像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 利用AirPlay镜像技术进行习作实时评价的主要策略

2.1 融合教学理念根据镜像进行点评

在课堂教学中,习作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知识的积累活化与能力的形成提升。针对当前低段语文习作学习的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我在作文教学方面一直做着自己的点滴尝试,概括说来一直遵循两点,这就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有机融合,而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融合点,则是看图写话批改中点评性指导和习作讲评课上点评性的引领。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指导与实践的统一,引领与培养学生语言通顺表达、组织语言进行表述观点的能力。在点评习作时,我都时时关注培养学生作文的契机,用大语文观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利用AirPlay镜像技术能够实时、动态、真切地让习作点评富有趣味,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学习积极性。

2.2 在AirPlay镜像中点评习作开头营造最佳习作氛围

一次笔者指导学生进行《搬萝卜》的看图写话教学时,一开始先让学生仔细看图,自由写作。当一名学生完成了文章的第一自然之后,我利用苹果手机,将学生的开头照片同步到电脑屏幕上,如下图所示:

点评时,我这样引导:小朋友你们看这位小朋友写小白兔去搬萝卜是“二话不说”,表明它非常听兔妈妈的话;而且写到了它心里的想法,可以见得这位小朋友很关于观察图片,发挥大胆的想象,大家要像她学习啊!这样一点评,学生们都知道开头原来可以这样写,习作的害怕心里会少很多。这样就能够营造最佳的写作气氛,提高写作效率。习作是一种能力,要想提高,主要靠训练,而造成一种有利于写作的气氛、环境、常常是搞好写作训练的突破口。

2.3 结合AirPlay镜像进行佳作的评析与欣赏指导

习作课上,将学生的作文大致分成几个档次,每个档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在课堂上朗读,引导学生从中发现优点,找出问题,并让大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通过教法促进学法的转变,用教师的课堂引领,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组合。比如《搬萝卜》这一习作课的教学,笔者将学生的优秀文章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进行学习与欣赏,明白文章该怎么写。

特别是小兔子的心里活动写法非常传神:白白在前面抬着,咦,怎么轻了?转过头来,看见萝卜被吃了一大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一下自己的文章,使文章更生动。对于有代表性的习作,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也要在必要时做点评。点评要力求与习作课堂的氛围吻合,尽可能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使W生不但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并从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法。逐步使自己的作文得到提高,形成自己的体验与方法。

3 结语

总而言之,利用AirPlay镜像技术进行习作实时评价教学,有利于快速掌握写作技巧。根据学生缺乏写作技巧的情况,在点评时,本着点到为止的原则能够让习作讲评加深印象,防止遗忘,避免了枯燥讲解写作知识的弊端,使学生易于迅速而准确地掌握和运用写作技巧。

时评作文范文第4篇

一、举行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孩子们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他们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作文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二、回归生活说真话,写真情实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茅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在训练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看、所见、所做、所感,如四季的景色、饲养的家禽、田间的庄稼、山中的花草树木、自然中的鸟兽鱼虫、来往的亲戚朋友……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关键是要善于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之人,练说练写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写作文应表达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千编一律的,缺少新意,有时甚至给学生下个评语也很难,但就是觉得不对劲。我们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至关重要。

如何引导他们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呢?在具体教学中,首先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高分鼓励,肯定表扬。对于不说真话,不写真事的正确引导他们意识到说假话,写假事是错误的。其次引导学生拓展题材,在生活、在回忆中找真。如写“难忘的一件事”,可以从“为什么难忘”入手,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到少年,从校内到校外。说说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受教训的、后悔的、令人伤心的、令人高兴的、令人气愤的、打击最大的”一件事。这样可使一个平常题目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使学生惊叹题意的广泛,在生活、回忆中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件真事来写,这就可免去无米下锅之苦和抄袭杜撰之弊。第三、创设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学生一旦有机会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他们能尽情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了真话,再让学生动笔就不会空话、客套话一大堆了。

三、及时评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时评作文范文第5篇

上小学的时候,赖老师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让我们阅读、浏览,她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寻找正确的答案。一些同学上课时提出不懂的问题,赖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比喻、举例,让同学们的谜团逐一解开。

上作文课时,赖老师则像一本作文大全,她让我们知道了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文课上,赖老师总是那么细心,那么耐心地教我们写作文。她找了许多作文书,为我们诵读,或者在网上下载作文让我们欣赏。每次作文都认真地为我们批改,写评语。就是因为赖老师的认真,同学们的作文有了质的飞跃。

每次考试,赖老师像一本考试规范书,告诉我们:“考试是为了测验出自己那一个单元或者是那一个学期的知识到底学好了没有,如果抄了别人的或者是作弊了,那都是别人的成绩,虽然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但是那对自己没有一丁点帮助,反而会使自己更加懒惰,更加无心思去学习。”每次考完试,其他老师都是等到过几天再发卷子,甚至连卷子都不讲。但是,我们的老师不同,赖老师总是在一考完试之后的那个晚上就把卷子给改出来,第二天才能跟我们讲卷子,把卷子上我们不懂的全部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出来,好让我们的知识更进一步。

赖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教学方法独特,曾带过几届毕业班的学生。她上的课总是很有趣,对于一些答案不确定的题目,她经常会通过做实验、同学们的辩驳来求出答案,上课的气氛总是很活跃。这也让同学们在探究与实践中不断进步,并且都从中爱上了语文课。

对于工作,赖老师勤勤恳恳、一丝不苟,除了特殊情况外,她每天都能按时批改完同学们的作业,并及时评讲,使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赖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当同学们取得好成绩时,她脸上的笑容总是很灿烂;当有些同学犯错误时,她并没有摆出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尽全力帮助那些同学改正错误。

赖老师,我是您亲手栽种的桃李中的一棵,我的萌芽、生长,无不沐浴着您的阳光雨露,花儿以它馥郁的芳香,作为对哺育它的大自然的回报。我就以我学习上的进步向您表示感谢吧!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赖老师,您就是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我爱您,赖老师!

时评作文范文第6篇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重视阅读、语法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了学生写作能力差,积极性不高,读写发展失衡的现状。笔者从英语阅读和写作的促进关系入手,提出“输出―输入―再输出”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写作为突破口,促进英语阅读教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阅读是吸收、输入,写作是表达、输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该注重词汇的积累,不断应用于英文写作中。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从写中学,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以写促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可望得到很大提高。

一、英语阅读、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教学形式单一,重视课文讲解,忽略技巧分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传统读写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上的课文大多采取读单词、就课文内容提问、划分段落、讲解重点句型和语法点、完成课后练习等方法教学,教学方式一成不变,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感,丧失学习积极性。教师很少对文章的整体框架、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学生也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阅读内容,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学生学到的只是语言点,而不是语言功能和结构,所以写作水平还停留在中译英的低层次上。并且,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教学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学生无需课前预习、提前准备,只需等待课堂上的“满堂灌”。久而久之,学生缺乏主动、自觉阅读的积极性和动力,除了词汇量和语法点有所增加外,阅读、写作能力没有太大的提升。

2.忽视写作教学。鉴于教学时间有限,很多英语教师无形中忽视了费时费力的写作教学。写作训练也存在一些问题:写作的题材缺乏实用性,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真实,写作耗时长、见效慢。因此,学生缺乏写作的动力和积极性。甚至很大一部分学生害怕写作,无从下笔,或者采取先写中文再翻译成英文的方式应付写作,频频出现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

3.教学缺乏适时评价,学生缺乏约束和动力。英语教材课文内容多,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主要采取课文讲解的方式教学,很少布置课堂写作练习、课后写作练习。批改作文是费时费力的事情,很多教师都忽略写作练习。即使安排了写作任务,对于作业的批改,往往略改或者直接给个分数。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缺乏适当、及时的评价,缺乏对学生的督促,学生也缺乏阅读、写作的约束力和动力。学生存有惰性,认为英文写作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调整

1.丰富教学方式和授课内容,适当增加阅读、写作技巧分析。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的授课。英语教材注重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主题创设不同的情境,把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分享自己的经历,使英语课堂活跃起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英语读写教学只有课文讲解是不完整的,课堂上教师应适当增加写的任务:话题作文、看图说话、给故事写结局、写读后感等,单独写、小组合作的方式都可以。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写作有惧怕心理,因此写作任务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恐惧感会加剧。英语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整体,大多数教师采取讲解语法、句型的方式,往往过分追求细节,而忽视了整体的语篇分析。教师在课文讲解中,应该多讲解文章结构和写作模式,分析段落间的逻辑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英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2.采用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模式。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以写作为突破口,“输出―输入―再输出”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首先,写作是输出,是表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精心选择写作主题和写作类型,作文主题尽量与课本的主题相近或相同。学生根据自己的词汇、语篇结构知识和平时积累认真完成主题作文。其次,有选择性阅读,阅读是输入。教师根据布置的主题作文,有选择、有针对地选择相关主题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学习和借鉴材料中的技巧和框架。教师还可以为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一些与作文主题吻合的拓展阅读材料,使他们有更多的发挥空间。随后,教师结合写作任务和阅读材料,讲解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不仅仅是文章的零星语法、句型讲解,还包括整个语篇结构的分析。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讨论、总结阅读材料的共性和优秀之处。学生对范文的语篇分析,有助于学生对写作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感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写作的精髓。学生的作文一稿,可以同伴互改。学生大多能检查出别的同学作文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低层面问题。针对学生互改的作文,教师还要批改,及时掌握学生一稿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互改作文的过程也是阅读和合作学习的过程。最后,再写作,是第二次输出的过程。在借鉴优秀作文和掌握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对第一次作文再构思再写作。初级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仿写、改写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高级阶段,学生可以总结主旨,提炼观点,以缩写和续写故事结局等形式提升自身写作。这时不应该仅仅拘泥于范文的框架和表达方式,而应该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及时修改作文第二稿,让学生自己对照一稿和二稿,比较优劣。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学生能不断提升自信心和写作积极性。

3.适时评价,建立学生档案,给学生以形成性评价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满堂灌”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阅读课前教师应该充分备课,多补充课本外的知识,多创设师生互动的情境。阅读课文仅靠教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该积极思考,带着问题思考,逐渐养成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应该及时评价,以鼓励为主,并且保证学生阅读、写作无挫败感。写作教学学生是主体,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应该及时修改,并给出评语,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建立学生档案,保存学生作文,记录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坚持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教师应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及时表扬每个学生的进步。以便让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在英语学习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语阅读教学中,“以写促读,以读带写”,教师鼓励学生先写作,然后阅读,最后写作,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会有飞跃式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逐步养成英语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兴趣。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推进输出能力转化为输入能力的进程,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进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敏哲,白解红.英语专业阅读写作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外语,2013(3).

[2]段翠霞.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时评作文范文第7篇

煲“信心汤”

人无信心,百事难成。

聋校的学生多有自卑感,具体的表现是:封闭自己,不愿交流。为此,课堂上我运用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成功例子教育他们,如海伦・凯勒身残志坚,张海迪勤奋好学,留美小博士乐观自信的故事。让他们坚信:身体虽有残疾,但只要坚强面对,努力奋斗,一样能创出一片广阔的天地。班会课上我采取树榜样、鼓勇气、说理想、谈体会等方式,给他们喝“信心汤”。半年下来,这“汤”在全班每个同学的体内都发挥了作用,学生们普遍学习生活态度比以前积极了,班级各项工作也都进步很大,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

赵明明同学自卑感较强,性格内向,对眼前的一切事物漠然处之,于是在全班同学喝“信心汤”的同时,我又给她加了一点“作料”。在观察了她一阵后,我就在她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批语:你是个自制力很强的孩子,老师喜欢你!本子发下去了,她看我的眼神也就变了,对我笑了。几天后,本子收上来,只见她在日记的后面,工工整整地给我写了一句话:老师放心,我还能做得更好!我喜出望外,想不到一句话起到这样大的作用。这以后,她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上课积极发言,在得到了鼓励与肯定后劲头更足。语文成绩原来在班级倒数现在成了班级的主力,她的作文《引我走向光明的老师》获青岛市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她在文章中写道:过去我的心灵深处一片黑暗,是迟老师的评语,使我重新找回了自我,发现了我的人生价值,重新看到了光明。

喔,看来这“信心汤”的作用还真不小。

冲“兴趣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课最让人头痛的就是作文。聋校的孩子阅读量小,令教师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我首先从“兴趣”入手,提前3天布置作文题目,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们在兴趣中“阅读积累(可上网查资料、可利用图书等工具)――谈论交流――独立写作”,作文课上由过去的一言堂变为群言堂,让他们在大脑中沉淀了作文的雏形再写作,就有话可说了。其次,结合课文内容,采取“一课,一得,一议,一练”的方法,如讲朱自清的《背影》,我让学生找出这篇文章中最感人的一节,也就是刻画父亲上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让学生细读,打动他们,让他们流泪。

品味:作者写作的技巧,为什么这一情节最感动人?通过品味让学生领悟是因为几个动词的连用,把年迈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样子写活了。

探究:作者为什么要把父亲的动作刻画得这样具体、形象?让学生明白作者这样刻画是为了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仿写:让学生用刚学的办法,带着感情当场仿写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写留有深刻印象的一连串动作,体现父母对自己的深情。

我发现,这样仿写的作文没有空话,多数同学是含着泪一气呵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对写作的兴趣明显增强,还把作文贴到墙上让同学阅读,班级按时评奖,给写得最好的授予“小作家”的称号,有时有机动课,我问大家愿意上什么课?他们就会喊:作文课!

可见,“兴趣散”的确发挥了作用。

做“问题丹”

问题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只要有问题跟着你,你就不会懒惰了。

我让学生每天坚持预习,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在复习、巩固课外阅读中也一样提出问题,课堂专门安排答疑时间,对提出问题多的同学多鼓励,称他智慧“小博士”,学生提问情绪非常高涨。他们每天处在问题的包围之中,解决一个问题,就如同打了一场胜仗一样轻松。

时评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培养;良好;写作习惯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中学生的写作来说尤为重要。作文比较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写的好的同学,他们的文章总被老师拿来当范文读,但苦于不知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究其根源,这些同学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导致没有形成写作思维,所以每次写作时不知从何下笔。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呢?在写作本位下,遵从人的本性、人的天性、人的潜能,使它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发展。

正如潘新和教授说“写作本位是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学能力层面的定位,是表现本位的更具代表性的表达。写在人类的认知活动、文明创造和文化承传上的功用,要大于说,写更切近人的类本质,写对听、读、说等也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写作活动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的目标,在诸多语文能力中,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

一、改变师生对作文的传统认识

许多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作文就是练习,是为以后应试、应需、应付生活所做的训练。很少有那位语文教师能郑重其事的把学生的写作当成是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用言语生命来呵护。他们大都是急功近利的进行作文方法指导,用于短期提高考试分数,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性情和个性,更几乎无人、也无心考虑学生一生的健康人格的发展。这种有技无人的落后写作教学认识论,错误地引导学生功利化写作。使得学生总是把自己的写作,当成一种例行差事而不去认真完成,这无疑很难调动学生的写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别说像古人能把写作当成“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1。语文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言语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来做,否则偏离这两项的其他努力都将成为枉然。这是唤醒学生言说欲望的法门,有了这个前提,学生的愿意写作才会水到渠成。

二、寻找学生言说的切入点

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语文课就是要引导孩子对语言、文字有感觉,对生命能思考,并不断把这种感觉从内心扩展到身外去。而作文教学就是沿着语文课的方向,把孩子对外物的接触中的感觉和对自身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及对生命的思考,能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描述出来,《毛诗序》中也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②。所以写作之前应该首先引发学生产生言说的冲动,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感而发的文章往往是最能反映孩子性情的文章,也是他们努力探寻属于自我表现的个人言说的方式。

三、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

学生有了渴望表达的需求,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心中要有读者观念,不同的读者群体有不同的阅读要求,写作也要有针对性,即学生自己要向谁表达观点这是需要具体化,最好把读者确定下来,以便写作时需考虑自己表达时的习惯是否符合读者的接受习惯,尽量做到写作与阅读的顺利接轨,否则写出来的作品常会出现读者从心里拒绝阅读进而甚至出现无人愿意读的悲剧。

四、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信

教师要不断提到学生写作的自信,要让他们把自己每一次的写作都当成可以发表之文;当成与名家交流之文;当成供许多读者阅读之文;当成和别人切磋提高之文;当成被读者挑剔之文;当成自我言说抒情之文;当成熏陶他人之文。这样就可以通过写作的责任感自觉的认真起来,写作时就会减少不认真状态的出现,更不会当成例行苦差,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意识会影响行为”。可以通过这种积极的意识达到积极的行为。所以写作无论多么艰辛,都会坚持下去。因为此时的写作时痛苦和快乐同时存在,更多的是快乐。写作虽然很艰辛,但可以维系下去。

五、努力促成学生文章能发表

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语文教师应促进他们的文章顺利发表。首先,语文教师自己应该是常发表文章者,语文老师懂得发表之文的要求,并修改、润色学生的优秀之文,以提高学生的发表率。在帮助修改学生的文章时,语文教师充当的是某刊物的隐性编辑,凭借自己的阅历、学识、学养及对某一刊物的熟悉情况和自己发表文章的经验,要充当刊物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学生的小作品与刊物顺利接轨。学生投稿要以质取胜,文章的质量是决定能否发表的主要因素。其次,应该经常投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投才有可能录用。第三,边投稿件,边读某刊物,继续推敲别人已经发表的文章,对比自己的不足,学习、借鉴别人的表述,模仿推敲范文的构思,用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这样坚持上一年半载,无论谁得文章都会有长足发展,原来接近发表的文章也就达到发表的水平了。一年之中有发表欲望的学生,发表一两篇文章应该难度不大。为了扩大学生的作品发表空间,还得引导中学生不间断的研读某一类刊物或报纸:一是继续提高自身学养,规范自己的写作。二是清楚此类刊物特点是什么,例如:在同一个专栏里,什么问题已被他人写过了的绝不步人后尘;什么样的文体应投于哪种刊物;什么样的主题应投于哪一个专栏等;什么样的话题是本刊物的热点话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推敲和揣摩的。

六、及时评价学生写作成果

学生的文章一旦发表,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认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努力向这些同学学习。教师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尚未发表过文章的学生身上,以便能尽可能的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对于已经能发表文章的学生,可以放放手,鼓励他们自己尝试投稿,向更高的报纸、刊物投稿。应该提倡做到一稿多改、同稿异构,尽量提高文章质量,节约读者时间,节省编辑时间;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种方式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会归纳、学会分析、学会思考。一个会思考、会写作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人(因为人是会写作的动物,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通过这种方法,使多年被遮蔽的孩子的心智得以唤醒,其功德不可小觑。每隔一段时间,语文教师统计学生发表的文章数量及刊物的级别,应给予这些学生充分的肯定。教育学告诉我们,不断地鼓励会强化人的行为。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后,有了进步就应该得到认可,这也是老师教育学生的一种策略。这样就可以唤醒每位学生,在中学阶段能最大限度的发展言语生命、实现言语上的自我表现。能成功发一两篇文章,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能否成长为职业作家我不敢断言,但写作必将成为他们的习惯伴随其一生。学生的写作好习惯一旦养成,语文学习的低效就会大大改观,并将成为学好其他学科的助推器。

注释:

①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②赵则诚.古代文论译讲[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安德义.论语解读[M].中华书局,2007.

[3]陈伙平.教育研究方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4]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