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季羡林怀念母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题记《怀念季羡林》
他,德高望重,享誉世界。
他,中西贯通,名扬天下。
他,就是季羡林。
还记得小时候在教室里
捧着书本品味季爷爷的那篇
他一生有两个母亲,
一个是生他的母亲,
另一个则是伟大的祖国母亲,
他身在他乡,无时无刻地怀念着中国。
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这是一个华人在异国他乡真正的心情,
这是一个华人在异国他乡思念的诉说。
寒风凛冽的冬天已经过去,
鸟语花香的春天已经离去,
在这个百花争艳的夏季,
7月11日,这个平凡而值得纪念的日子,
天空上划过飞机飞过的弧
谁在这一刻也不知道,
也不曾询问,
中国再次失去了一个文华泰斗、文学国宝:
季羡林!
他是一代国学大师、翻译家、
文学家、思想家和语言学家。
但他却有着平常人的心态和生活,
正如子曰:“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有些人可能已经将他忘怀,
他踏着漫长的岁月在文学之路上走过了98年,
他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季爷爷人生的结束,
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我们将从此发愤图强,
做季爷爷这样的文学界大师,
即使我们成不了文华泰斗,文学大师。
但我们有自己的努力,
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知道季爷爷的成功是怎么来的吗?
不少人为之羡慕,
为之崇拜,追悼会上无数书迷吊唁。
正在怀念着这个神秘的老人。
其实季爷爷跟平常人没什么两样,
任何人生下来都是哇哇啼哭,
以后要牙牙学语,蹒跚学步。
主要是看后天的努力,
只有从小坚强奋斗,
以后才会有成功。
即使有了成功,
季爷爷也是淡泊名利,
视金钱如粪土。
还记得季爷爷说过: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
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不是要完满才是人生,
但人生要完美。
如果人这一生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我想,这就是人生。
请您安逸吧!
季爷爷,等到我们将来步入社会,
一定以您的志学为奋斗精神,
向世人、向世界的人展示中国人的文学,
将来的我们才华横溢,将来的我们不会忘记先辈的教训。
在今后的社会再创辉煌!
关键词:季羡林 散文 质朴 淡雅 平淡美
雅俗之争,浓淡之辨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进程中的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祟雅还是趋俗,喜浓还是尚淡,集中体现着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和文化趣味。而随着历史时代的不断发展,“淡雅”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在文学和艺术的审美中却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崇尚“淡雅”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和艺术中一种相当普遍的审美趣味。但是爱好“雅”的人对于“雅”的偏好却又各不相同:有的以“古”为“雅”,有的以“淡”为“雅”,有的是以“不俗”为“雅”,还有的以“平和”为“雅”。清贫的家世,严格的家教,朴厚的性格,对文学的喜爱,使季羡林这位博学广识的学者型知识分子得以有博而雅,有雅而淡,不仅能够在知识的海洋、艺术的氛围里,体味淡雅的意境,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自觉地追求淡雅的艺术趣味。因此,他在散文创作中自觉形成了“淡雅”的审美追求,在创作中自然地以“淡”为美,并树立了“淳朴恬澹,本色天然”的创作理念,由此使得他的散文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平淡美”的特质。
一.朴厚的个性气质
季羡林散文在创作中之所以自然地以“淡”为美,自觉形成对“淡雅”的审美追求,这与他个人的性格、为人密切相关。季羡林朴厚的性格和质朴的为人影响了他对散文“淡”美的追求。“老北大,在外国得博士学位的之也不穿西服,可是长袍的料子,样式以及颜色总是讲究的,能与人以潇洒,高逸的印象。季先生不然,是朴实之外,什么也没有。”[1]可见季老的朴实是与生俱来的,不会随时光与地位的改变而变化的,即使西方文化与西方生活的熏陶也不能改变。朴实成了季老品行的魅力,谢冕说:“季先生的魅力来自于他拒绝一切装饰的平易和朴素。”“他只是极普通的说话,做事,写文章,用他的平常心,平常态,平淡至极的语言,却让人从中照出了自己的渺小,浅薄和虚华,从而生发出深深的敬畏之情。”[2]这种质朴的个性在他的散文写作中则表现为用平淡的语言表达浓情,用直白的方式表达深情。
二.为文的质朴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在妈妈多次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从电影院中走了出来,耳边却一直萦绕着这动听的旋律。
季羡林在《怀念母亲》中不仅写出了对自己生身母亲的思念,还道出了他对祖国母亲的深切怀念。作为新时代的少年,祖国母亲的过去我们不曾参与。我们也只能在影视作品或书籍中体会到祖国母亲往日的艰辛,感受祖国母亲曾经的沧桑,但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却一刻也不能停留。
今天的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好好学习、遵纪守法来报效祖国;还可以做很多我们力所能及事情来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来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如,我们可以把我们的零花钱捐给灾区急需帮助的人;我们可以义务植树为我们国家的青山绿水添砖加瓦;宣传环境的小知识;宣传二十四字价值观,为宿州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事情我们还没有力量去做,小事情我们可不能含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尊老爱幼,不乱扔垃圾,不说脏话,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我们继承并得以发扬光大,这更是我们的爱国行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也不例外,虽然我现在是六年级的小学生,但我早就萌生了做一名科学家的梦想。在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之后,我的内心被剧中的情节深深感动着,无论是《前夜》中焊接国旗杆阻断球的工人叔叔,《相遇》中为了研究原子弹舍小家顾大家的高远叔叔,还是其他人物的事迹都让我难忘……尤其电影中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感染着我。他们的行为更坚定了我做一名科学家的决心,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要努力地读书。人们都说:“学习是一座崎岖陡峭的山峰,
没有平坦的捷径可行,只有悬崖峭壁,等待你去攀登。”
是的,“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们不怕累不怕苦,
勇往直前就一定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歌曲《真心英雄》中唱道:“不经历风雨,
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
是啊,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必须付出汗水和努力,只有这样,梦想才能照进现实。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中说:“少年强则国强”,没错,少年心怀梦想国家则充满希望。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
季承在该书的扉页上写道:我一直不认识你们所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我只知道,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内心是冷的,是寂寞的。但是他表现得却是淡定从容。毕竟,经过了,也就寻常了。
不久前,笔者电话采访了季承先生。
季羡林生前被尊奉为我国 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而且他的品格也非常受人敬仰。
总理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 “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季老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但家庭生活并不美满。他和妻子是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成的婚,婚后又因十年留德与家人分居。回来后在京任教,只在假期才回山东济南家中。多年后虽在子女的坚持下和家人搬到一起,但始终不能融入家庭。虽然吃住在一起,“可就是谈不了心里话,交流不了感情”(季承语)。
在他生命最后的两年,季老的生活并不宁静,藏品丢失,身边秘书监守自盗,季老想换个秘书也不能自主,北大还要扯皮,季老竟为此上书总理。这些事情使得近百岁的季老饱受精神困扰。
季老身后也一直不得安宁,风波接二连三,所藏字画归属问题、遗产问题,至今还是沸沸扬扬,尚未尘埃落定。
父亲辞世不到一年时间,儿子季承便出版了《我与父亲季羡林》。此书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书中,父亲与家庭的篇幅占了大部分,当然也涉及人们所关心的字画、遗产问题。
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评语,甚至骂声不绝于耳,无外乎三种意见:一是季承的“揭秘”违背了子为父隐的儒家传统,可以说是大逆不道,季承可谓逆子。二是有人说季老刚去世不久,儿子就写这种不善言词,揭秘父亲的情事等,是为了哗众取宠,靠父亲的名声来赚钱。还有一种观点支持季承先生,认为说真话是值得尊敬的。季老虽然是众人景仰的学者,但也是尺长寸短的普通人,普通人身上的缺点他也免不了。
“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早年的心结――寄居叔父家、无爱的婚姻、母亲的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又使他身陷阴谋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叶匡政语)
笔者在采访季承先生之前,采访了与季老生前有多次交往的青年画家荣宏君。荣宏君是季老的山东小老乡,被其称为小友,光是一句励志箴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季老就为他题写了四遍,足见他对青年学人的关爱。荣宏君感慨地说,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季老都是莘莘学子的学习楷模。但对于他的家庭,我不便掺言,毕竟居家无圣人。
季承先生在书中披露,父亲对外人宽厚大方,对家人却苛刻小气。比如,他常年因病住在医院,与护士的关系很是融洽,护士节这天特意让家人买来大蛋糕,给护士小姐们过节,给她们发红包,护士不要他还不高兴。但对家人,却是另一种情形,外孙女想借他一本《安徒生童话选》,他不肯,却去买来一本给她。女儿要给家里置一台洗衣机,他也不肯,说是嫌洗衣机费水。季承先生说:“父亲身上有许多矛盾的地方,凡是接近他的人都知道。”他又说,“这个也没什么不得了,人嘛,都是有特点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书中的许多地方读来令人惊讶,让人感到苦涩,想必季承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七十多岁的季承先生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说,每一次谈到家庭,都是对自己感情的蹂躏。所以在采访的开场白中记者对季承先生说,对不起,请允许我这样做,为了读者全面认识季老,还有对你个人的理解。
对话季承
“我并非要家丑外扬”
《名人传记》:按我们中国的传统,向来是子为父隐,家丑不外扬,你写书的时候难道没有顾虑吗?
季承:我讲的这些事,还算不得丑事,到不了丑事的那个范围。因为如果是丑事,就要隐晦、避讳,这个传统我也不能说不对。但我说的故事是平常的故事,属于正常的事情。大家看了以后,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季先生(季承谈起父亲时,也称父亲,但大多称季先生),了解我们的家庭。我就是这个意思,没有非要把家丑外扬这个想法,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理解。
《名人传记》:这就是你写这本书的初衷吧?
季承:是呀,因为你只有了解一些真实的情况以后,对季先生这个人,对我们这个家庭才会有比较完整、比较准确的了解。这样,你要向季先生学习的话,也可以学到他真的东西。如果对这个家庭,对季先生的人生有些同情,也可以从中借鉴。
《名人传记》:你认为你身上有反叛性格吗?
季承:有的。对有些事情我觉得不对,我就要去纠正。不完全是奴性,山东人路见不平之时往往产生一种可贵的侠气意气,这一点在我身上有体现。总的来讲,我是以宽容为主,但有些事情不能宽容,做不到世故地处世。
《名人传记》:你父亲在的话,你会不会写出另一个版本呢?
季承:我想不会的。后来他讲了怎么处理家庭,怎么处理人与人、父子之间的关系,他有很多反思,这些反思最后和我的反思融合在一起了。我相信,我把这本书念给他听的话,他总的来讲不会反对的。
《名人传记》:在感情上,你偏向父亲还是偏向母亲?
季承:一般来说,孩子对母亲的感情都要比父亲深一些,这是客观情况,她把他带大的。在我们家更是这样了,因为我们从小没有父亲陪伴,所以很自然感情上对母亲更倾向一些。
《名人传记》:母亲是怎样传统的一个中国妇女,她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你受她哪些影响?
季承:母亲很朴实,文化水平很低。她脑子里是旧的观念:一个是要孝顺父母,一个是要忠于丈夫,一个是要爱护子女,要尽到这些责任。母亲对我和姐姐很爱护,即便很长时间和我父亲分离,后来婚姻也不那么美满,但她对子女非常爱护。
《名人传记》:当你大了以后观察过母亲的情感吗?能体会母亲的心情吗?
季承:我和姐姐很了解她的心情,知道她在婚姻中的缺憾。但是她并没有很多地表露,而是被动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状。所以,我们在她面前,也不经常跟她谈论这些事情。因为我们觉得大家在一起应该尽量少谈这些事情,保持一种比较温馨的状态,这样对老人好。我们做子女的就没有更多地与母亲谈这些事。没有有意地整天去谈论这些事情。
《名人传记》:父亲角色的缺失,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季承:现在回忆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但是,是不是有了父亲(陪伴)以后有什么变化呢?我也不好推测。
《名人传记》:你觉得上一代的婚姻会对下一代的婚姻造成什么影响?
季承:我觉得我是没有,我姐姐也没有,我们对自己的下一代都是非常关爱的。也没有受到从小失去父爱这种情况的影响。我作为一个家庭的父亲,姐姐作为一个家庭的母亲,对自己的下一代来说都属于正常的家长。
《名人传记》:从网上看你的照片,是一个比较开朗的人,是这样吗?
季承:是的。我的性格比较开朗,相对来讲,我姐姐对家庭想得多一些,姐姐比较忧郁些。
《名人传记》:你和姐姐上学时成绩优异,是否也和家庭的培养有关?
季承:不算优异。我们学习一般,因为家里没人管。母亲文化水平不够,家务劳动很繁重。不过,我们两个从小还是能够把持住,没有完全放纵。学习还比较自觉,长辈的表扬也使得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保护。
《名人传记》:季老与德国的“伊姆加德”、山东济南的“荷姐”是不是精神恋爱?
季承:完全说是精神恋爱也不见得准确。他和伊姆加德有些过程。伊姆加德有进一步发展关系的意思,我父亲也有这个意思,但又觉得不太可能,就没答应,后来就回国了。伊姆加德后来终身未嫁。
和济南那个荷姐交往就浅了。因为在当时,两个人不可能有意地去交往,做不到的。但又不完全是精神上的,他们住在一个院里,互相有爱慕之意,有些来往。
“李玉洁有所图”
《名人传记》:在书中你写了季老与李玉洁的“夕阳红”。她怎么到季老身边的?
季承:他们在一起长达十几年。李玉洁的角色主要是生活秘书,对外联系,安排接见,陪着出国访问。她不拿工资,但她花季先生的钱不可计数。季先生的字画她拿来“密藏”起来。她到季老身边不是北大安排的,是自己主动来的。原来她和季先生有工作关系,和我们家很熟悉,所以是“志愿者”,是“义务打工者”。我母亲和家里几位亲人先后去世后,她一看家里没人了,就来了,当然季先生也需要有人照顾。
《名人传记》:季老在她身上是否有感情寄托?
季承:应该有的。看季先生的文章也有很动感情的叙述。但是,我这本书里也讲了,他对这个人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另外,这个人呢也有变化。她开始可能是一腔热情地来照顾季先生,后来就变了,想占有季先生。
我觉得老先生最后感觉到了,但此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没觉察到。所以这个事情从我父亲的角度来讲,总的大的关节把住了。在这之前,父亲对她过高的赞誉是因为受她的一些迷惑。
《名人传记》:你在书中写道,一些老人到了晚年很容易受一些女人的迷惑?
季承:是的。因为他没法判断呀,觉得这个女性对他很好,他就很信任她。有一些女人确实很好的,我举得出例子来。可有相当一部分人,像李玉洁这种情况,她动机不纯呀,有所图,心变黑变坏了。这样的话我就不能容忍了。
你即便想占有季先生,你也应该正确地处理他的家庭的事情。但她把我隔绝了。她把我们的亲戚都隔绝了。这个做法很恶劣。她这样做,是想把季先生占有,把季先生的财产都占有。我开始对她表示感谢,后来觉得这个人变了,所以这个人不值得同情了。因为现在有些人说她照顾季先生很卖力气,有功劳。我觉得事实上她确实花了很大力量,但这种做法不能肯定。因为当时我觉得,她把她的丈夫撇在一边不管,把她的家庭也撇在一边不管,就专门跑来照顾季先生。如果她真心真意这样做的话也可以说是雷锋式的人物了,但她不是啊,她最后暴露出她是有别的图谋的,而且她伺候季先生不应该和我们起冲突。我并没得罪她。
《名人传记》:季老在北大保存的文物都回到你手里了吗?
季承:没有。被盗的那部分交给我们了。北大保存的那些文物一直到现在还没交给我们。我们经过多次交涉现在还没结果。
《名人传记》:北大是不是觉得是季老捐的?
季承:他们表过态了。季老捐就捐,不捐就不捐。完全根据季先生的意见办。我父亲当时就跟学校领导讲,我不捐,我只是交给学校保管。这个说得非常明确。学校领导当时都听到这个话了。后来有一批文物交给学校保管时,那上面写得非常明确:“交给学校保管。”并不是捐给学校,(这一点)毫无异议。北大这么拖延,不知是什么原因。
《名人传记》:是不是过一段就催催?
季承:我经常催呀。有书面,有口头,有律师的,到现在北大还没有真正的正面的回答。我觉得北大应该很认真很严肃地对待这个事情,不能拖延时间太长。因为我们见一次校领导,几个月以后就没有任何消息啦。今年1月份,我去找他们学校领导,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答复。半年多过去了,没有任何答复,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实在不可想象。
父子隔绝十三年:时间太长是因为有人从中作梗
《名人传记》:你和父亲隔绝了十三年,亲情被割裂这么久,令人难以置信。一般人顶多两三年就该融洽了。你们为什么隔绝这么长的时间?
季承:十三年,分几个阶段。前几年是我和父亲顶牛。父亲不愿见我,我也不愿见他,都有个性。这个有四五年时间。
后来很多朋友劝我说那是你爹,你不能这样子,他即便那样子,你也不应该这样对待他。后来我和父亲都有反思,父亲也意识到那是不对的,他在文章中写道:“君王有诤臣,父亲有诤子。”这是《孝经》里的话。我后来也反思:即便老头赶你,你也可以不走嘛。
即便都反思了,两人见面还需要一个环节,需要有人撮合,有人提供这个机会,有人传达互相之间的信息。如果中间有人,事情就贯通了。结果中间没有人这样做,反而是有人人为阻隔。比如,我到医院看他,这就是我最好的表态。结果呢,有人就是不让进,那人就是李玉洁。2006年她病了,换了第二任秘书,第二任秘书还是这么做。
最后季先生把第二任秘书辞掉了。这时有热心人从中说合,我们就见面了。一见面,过去的隔阂就消失了。说明父子不是不能和好,说明中间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这样才造成十三年这么长的隔绝过程。我想,大家能理解这个过程。
《名人传记》:季先生出国后,他们夫妇一直是处于分开状态。回到国内以后,两人又没有真正在一起,没有夫妻之实,双方没有健康的婚姻生活。他这样选择,是不是一种自虐?
季承:像我父亲这代人,婚姻处理方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忍耐,另外一种就是完全背叛。这是两种极端。我父亲由于各种原因,最后选择了忍耐。
《名人传记》:季老有没有婚外恋?
季承:没有。
《名人传记》:回国后季老正值盛年。既不婚后恋,又不婚外恋,真是个圣人呐!
季承:他在这方面就是坚持下来了,有的人和自己的原配没有离婚,但是可以和别人同居呀,甚至以后结婚。我父亲没有。
《名人传记》:季老与夫人如果能像与江冬秀那样,家庭也许会幸福。为什么不去想法改善呢?
季承:我最近研究了几个民国人物。一个是鲁迅先生,一个是先生。先生的情况我觉得还不错。但这三个人(包括季老)是三种类型。你看鲁迅那么伟大的人物,他就不理他那个夫人,虽然住在一起,他也不和她同居。我父亲呢,是捏着鼻子,也生了孩子,也在一起生活,但就不是夫妻的正常关系。这三个人三个典型,其中的高低大家可以分辨。还有郭沫若,也是一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哪个好,说起来可能还是的比较好一些。但是可能有时候也会不满意,江冬秀很厉害,把抓住了,这是她的本事,和个人的本事有关。
《名人传记》:这也说明你父亲很倔犟,你母亲在他面前是不是很屈让、示弱?
季承:是的,我们都是让着他的。
《名人传记》:如果有江冬秀那个泼辣劲就不一样了。
季承:她没有任何泼辣劲。
《名人传记》:父亲与母亲哪个最值得怜悯与同情?
季承:他俩都一样。都是值得同情的。因为这是历史的产物。责任不在他们本人,都值得同情。这是一个历史阶段,没办法,你要往前追溯起来,那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什么好说的。你喜欢就喜欢,不喜欢也得喜欢,这是历史造成的。
《名人传记》:你认为现代人的夫妻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
季承:平等,互相恩爱,互相关心。
《名人传记》:你在书中提到父亲的散文,父亲对女儿与老伴的怀念都以散文的形式出现,你觉得言过其实吗?还是父亲做得少,说得少,而写得虚了?
季承:应该说基本如此。父亲心里有,行动少一些。
《名人传记》:你曾经写过《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写这本与写父亲的那本传记有什么不同?
季承:都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写的。
《名人传记》:这本书前半部纠结,后半部温馨,父子情深而升华。结局还是其乐融融的。
季承:是的。
《我和父亲季羡林》
一书中文句摘抄
为什么不能有婚后恋,为什么不能在婚后去培育夫妻间的感情,他更没有说。似乎,从那时他就给自己的婚姻宣判了死刑,不过是无限期地缓期执行罢了。
一、聚焦文本语言,习得言语的“表达方式”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依托文本语言,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值得探讨。
《桥》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个句子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洁,表现出当时情况的危急。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句子:“这座桥太窄了,请大家排成一队,不要拥挤,有秩序地过桥,请党员们排到队伍的后面去。”让学生品读、比较这两个句子,说说在文中用哪一句话更好。学生都说第一句好,在当时的危急关头,老书记没有那么多时间说得那么详细,越简洁明了越好!学生也从中感受到老书记临危不乱、沉稳果断的品质。教师补充这个句子,很好地帮助学生读懂了文本语言,感悟了文本的内涵,受到了人文熏陶。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三自然段有一种特殊的构词现象: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老师巧妙地利用课文中“动词+名词”这一语言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追问的教学环节:
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这四个短语在写法上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如果老师把这些动词顺序换一下,可以吗?
你能仿照这种写法,从下面加横线的名词术语中挑选几个,说说20世纪人类生活舒适和方便的表现吗?
这样的词语教学细节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依托文本又超越文本,凭借文本语言特点,学习迁移运用,将学到的构词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简洁又不简单。
由此可见,只有聚焦文本语言,在教学中处处立足于语言本身,挖掘并分析文本中的词语运用、段落结构、语言组合,有意识地设计相应的训练点,通过模仿、借鉴,达到迁移性运用,习得言语的“表达方式”的目的。
二、活用言语典型范例,锤炼发展语言
借助教材中生动典型的词语、句子及句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用词造句、仿写句子等语文实践活动,这是许多教师落实“运用”的基本途径。
如:《祖父的园子》第13自然段: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作者用反复的手法描写园子里自由自在生长的景物,通过反复运用“我愿意……就……”表现出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等所有景物的自由、快乐。
这是作者萧红心中的园子:一切自由。老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书上写到的这园子里的那些景物,它们也是自由的;书上没写到的,也是自由的。选一句,描写他们像人一样自由的状态。出示课件:( )了,就像( )似的。( )愿意( )就( )。学生的语言异常丰富:“蚂蚱跳了,就像在玩蹦床似的。”“高粱红了,就像约好了似的。”“冬瓜愿意长多胖就长多胖。“我愿意吃黄瓜,就吃黄瓜;我愿意捉一个绿蚂蚱,就捉一个绿蚂蚱。”
又如《秋天的雨》)中写道:“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的炎热。”
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把这句挑出来,让学生体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语言形象化所起的作用,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的感受,模仿课文里的句式写一句话。
生1:它把黄色给了田野,谷子摇哪摇哪,摇出了丰收的喜悦。
生2:它把五彩给了仙子,仙子绽开了笑容,笑哪笑哪,笑出了秋的绚丽。
生3:它把橙色给了果子,果子在绿叶中挤哪挤哪,挤出了秋的热闹。
生4:你看,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桐叶像一块块手绢,飘哪飘哪,飘来了秋天的绚丽。
再如,某教师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让学生仿照 “不必说……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的句式,写一段话。
作为范例的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者心中园的“自由”,很有典型性。作者对于心中自由之园“施以重墨”,老师在教学时也“不惜笔墨”。仿写实践,让学生及时运用“拟人”之法,促成了言语形式的有效迁移。此种仿中有创的言语实践,活用言语典型范例,为学生的表达铺垫好“登高的台阶”,保证学生在规范表达的同时能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三、构建言语情境,实现语言的自然习得
言语的表达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因而,精心构建言语实践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为防止脱离文本情境“另起炉灶”式的言语实践对文本整体意境的破坏,教师可在文本中找到合适的情境,利用文本语境构建言语情境,实现语言的自然习得。
在教学《怀念母亲》时,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作者初到哥廷根所写的日记中。这几则日记中都采用了“触景生情” 的写作手法,老师紧扣这一文本独具特色的言语形式展开教学:先借助第一则日记感悟“写景”部分对于表达作者怀念故国之情的作用,由此引出“触景生情”这种写作手法。再在其他几则日记中寻找这种表达形式,进一步感受并领会“触景生情”的表达形式;最后,借用第三则日记构建语境,运用“触景生情”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行想象并练笔――作者季羡林看到了哪些情景,才会产生“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的感受?
浓浓的“思乡情”是文本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基调”。在教学中,老师以“触景生情”这样的言语形式为依托,以课文语言为材料,通过举一反三的言语实践,适学生初步掌握了“触景生情”的写作方法。从揣摩言语形式到运用言语形式,学生始终置身于文本营造的“魂牵梦萦思念故国”的情境之中。这样的言语实践,没有游离于文本情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季羡林“思乡情”的体验和理解,还促进了其对“触景生情”这种言语形式的积累和内化,使文本的内涵和形式得到了水乳般的交融,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同步推进、语言的自然习得。
开展言语实践,是语文教师落实“运用”二字的唯一方式,也是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本途径。
《山中访友》一文极富想象力,第四段是对想象力的细致展现。作者最喜欢的朋友是“树”,作者毫不讳言“树”是我的知己,可见喜爱至极。于是浮想联翩,物化为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物化的写法引人入胜,在教学中,抓住“物化”这一语言实践点,引导学生作移情体验,对经典段落进行仿写,将自己和作者一样物化为树,感受那份对树的由衷喜爱之情。
作者的知己是“树”,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知己为原型写作,仿照例文,写一段物化的文字。例:我看着一朵花,痴痴地望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花:我的脸蛋成了花蕊,头发成了花瓣,四肢变成了花茎与根,花汁就像血液一般在我的身体内流淌。忽然,一阵风吹来,我找到了机会,拉起身旁的小草,跳起了拉丁舞。大自然的旋律就在空中飘荡。
一、优化课堂问题的设计
1.问题的设计要精
“精”指的是精炼扼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要坚决杜绝“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避免过于简单或过难的提问。
2.问题的设计要要有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习内容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到学习结果。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认识过程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育家布鲁姆把课堂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
教师课堂问题的设计应该以“学”定“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难度以班里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为基础。这样既能保证优良水平学生的参与,又有利于激发中下等水平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优化课堂提问的度
1.课堂提问的量要适度
提问不等同于启发式教学,“满堂问”,看似热闹,效率极低。提问过于频繁,还会使学生产生回答疲劳和厌烦情绪,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使提问失去意义。实践证明,新授课适度穿插2~3个问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提问还要有层次性和选择性
对学优生提问的内容要难些,要求应高一些,学困生提问内容要相对易些,还要适当时给以引导和补充,使其增强信心,对个别差生,提问要优先照顾,积极鼓励。
3.提问有针对性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的教学原则是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三、优化课堂提问的时机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课上提问时,要把握好时机与火候,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看似矛盾处、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貌似无疑却有疑的地方巧设问题。
如教学季羡林的《怀念母亲》,教师开篇直接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再如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探究文章的主题,可以这样设疑:“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了?你怎样理解文章的这个结尾?探究矛盾的合理性,势必能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两个词语的含义时,也就理解了文章结尾的深刻性。
四、优化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教师提问后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的“等待时间”要充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求学生立即作答的问题,适当增加等待时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三秒钟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内容会增加4至8倍,正确回答的学生人数也大为增加。学生回答问题这段时间是他们心理活动最活跃的时间,也是锻炼他们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老师如果不愿意等上几秒钟就不耐烦地打断他们的思路而急于转向另一个学生,实在很可惜。
简单的问题,等待时间可以短些,复杂的问题,等待时间就需要长些。对答如流和“冷场”都不是理想的问答状态。等待时间只有因问题而异,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五、优化课堂提问中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提问语言应该用词准确、流畅、连贯,言简意赅,表达清楚,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混淆学生思维方向。提问时,教师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不要站在对面,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姿态,要认真倾听。学生出现怯场时,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这是一种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回答出现偶尔的失误或失败时,教师一个亲切的目光,这是一种鞭策与信任;学生回答的精彩时,一句赞美的话语,一阵由衷的掌声,都会让学生激动不已。
中学语文教材可能也是与时俱进。书信,上个世纪的教材作为必学的内容来安排,而且关于书信的考试题也频频出现。后来渐渐成了摆设的应用文课外资料,不作任何学习要求。现在干脆不提了。
不过也是,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书信越来越被淡忘了。朋友远离,亲人外出,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便及时地报了平安。书信,似乎成了彼此不愿捡起的麻烦。
而我不同,我对书信有偏爱,而且自认为不是抱残守缺。孩子上大学的时候,我给她配了手机,第二年还买了电脑,几乎可以随时联系。但是,我有一条很古板的要求: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每月一封家书少不得。孩子不敢违命,6年以来,一直坚持。我将孩子的回信编号整理,孩子的成长信息几乎都是从家书中发现的。想孩子的时候,将家书翻出来,重复阅读,心里很温暖。尽管电话能直接听到彼此的声音,但是,我收到一封孩子的信远比接到孩子的电话高兴。
因此有人说,书信,是语言文化的精髓之一。林觉民的《绝命书》,鲁迅写给母亲的家书,写给老师的信件,无不让人在书信的魅力中感受人间真情,受到高尚思想的熏陶。
书信的魅力,是所有的现代工具无法替代的。
其一,书信与中国文明一样久远。
有人把远古的神话命名为“口耳相传的书信”;把先人结绳记数命名为“留给自己的书信”;把山岩上的形象数字命名为“形象的书信”;把甲骨文命名为“留给后代的书信”;把写在竹简上,先是用绳扎,再用封泥封,之后又在封泥上盖上印章的书信命名为“最早的防伪书信”。
东汉蔡伦发明了被誉为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为书信大行天下提供了便利条件。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布衣百姓,都把书信作为相互沟通、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但那时交通并不发达,写完了信,或亲自送去,或托人捎去,若相距遥远,书信在路上走个一年半载也是常事。于是人们羡慕水中的游鱼、天空的飞雁,把思念寄托于碧波水府、白云天幕,图的是一个快字。随着实际需要,于是就有了专门送信的信使,专门为信使驻马休息的驿站。那时的驿站信使都是官方的,因为皇帝要延伸皇权,下达政令。往往是一道圣旨,便是快马接力,昼夜兼程。不管怎样,那时信使和驿站的主要功用还是传输信息。从有了文字,有了纸张,书信变成了通信联络的重要手段。书信也就成为延续几千年文明史、传承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因此,书信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其二,书信与家一样温暖。
有一位飘泊在外的游子说:在我的心中,家书与家一样温暖。也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个女学生,生日啥礼物都不要,就要男朋友给她亲笔写封信,还要到邮局寄给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元觉得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早已忘了写信这种沟通情感的方式,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是非常怀念书信带给我们的温暖的。
张教授认为,传统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综合载体。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展示了个性的光芒,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多少年前,少女羞涩地在家门前等待邮递员送来心上人的信笺,母亲静静地期盼着儿子的信何时能到家,家书带给我们浪漫和温暖的想象。
“在通讯便捷的同时,我们的情感其实在贬值。”就以发短信为例,我每次节日都要收到很多短信,特别是碰上春节、元旦、中秋、教师节这些美好的日子,短信如雪片般飞来。但我往往是看一条,回复一下,立马删掉,保留下来的很少。其大部分都是转发的,有时一条相同的信息收到几次。这还有什么真情实感,还有什么保留的必要。我可以这样肯定地说:没认真学过书信知识的人,短信也不会动人,最多叫做一种游戏。
因此,张教授还认为:“现代社会亲情、爱情、友情日趋淡薄,人与人之间好像总是隔了一层膜,亲笔写的书信给人的感觉总是更真实、醇厚,而短信、电子邮件等由机器敲出的字符多少显得冷漠。”
国学大师季羡林倡议:“抢救民间家书,就是传承家书文化,守护亲情家园,用亲情的力量维系家庭的和谐,共建和谐社会。”
其三,书信与美酒一样值得珍藏。
书信的收藏,不依赖任何媒体。它收藏简单,耐久,就像美酒一样,越久越香醇。像傅雷家书、苏霍姆林斯基的家书,现在已成为教育孩子的读本,其作用远远超出当初作者给儿子和女儿的教育了。其中讲的许多为人处世、劝学求知、修身养性的道理,受益不是一人,而是一代又一代人。
更有《古文观止》,选取的历代书信精品达20多篇。书信也是文人间无拘无束发表高论的一种文体,像白居易的《与元九书》、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袁枚的《答沈大宗伯论诗文》等,都是用书信体写成的精彩论文,其文献价值远远超出朋友间的一般讨论与问候。
纸质书信虽然没有电子书信便捷快速,但更具人文关怀与感情魅力。借助纸笔向亲人倾诉真情,与友人交流学习心得、工作经验、生活感受,比电子书信要真切、理性得多。在现代人亲笔书信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纸质书信将成为稀有资源而更显珍贵,因此也极具收藏价值。
其四,书信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媒体。
书信用于教育,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有一位老师,碰到一位问题学生,多次谈心效果都不明显。偶尔一次,发现了学生夹在作业本中的字条,于是也随即用书信的形式开始与他交流,一段时间后,那学生“成绩名列前茅,普通话水平也提高得很快,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赢得了同学们的称赞,老师的好评”(那位问题学生的老师的总结)。
不管教材上有没有书信的内容,我都会教学生写书信,并且是跟语文活动一起进行,达到一声两歌的目的。那就是,首先告诉学生书写格式和要求,然后让每位学生给老师写信,包括信封的书写。书写格式正确的,我一一回复;书写格式有问题的,包括署名或者少写日期等等,只要有一项不合格,就原件退回。学生都喜欢看看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或者希望,所以他们会很认真地完成这项语文作业。没有得到老师回信的同学,拿着自己的原件找同学分析,找出问题,进行纠正,直到达到要求,老师回信为止。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重视了写纸质书信,而且写电子邮件甚至短信的时候,都有使用书信格式的习惯。尤其还可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平时不好说的话,没有机会说的话,都在书信里面交流,学生没有顾虑,教师用语因为经过了考虑,也相对文明谦和,学生更容易接受。这利于增进师生感情,利于教学,利于育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细节;有效课堂
新课改的今天,各地积极倡导课堂有效教学,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新理念。怎样评价一节好课?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认为:有意义的课,扎实;有效率的课,充实;有生成性的课,丰实;常态下的课,平实;有待完善的课,真实。华东师大的崔云t教授将“好课”归纳为“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两位教授将好课的标准同时指向“有效”。什么是有效?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提出: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能力,获得更加丰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因此,提高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势必成为教师今后研究和发展的主流方向。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往往是看教师对细节的发现、把握和处理。关注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和发展过程,就是拓展智慧、养成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
一、在文本中发现细节
文本细节是教学细节的重要组成,文本是靠细节支撑的,把握文本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解读教材,其实是通过诸多细节的析读把握全文。只要深入挖掘文本,会发现隐含其中的一个个细节:一词、一句、一标点,往往都可以成为展开教学的突破口,成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良机。
案例1:六年级下册(2006年7月第1版,2012年6月第1次印刷,贵州新华印刷厂印装)《顶碗少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中……”但在同版同次印刷的教材中表述是:“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中……”出现了两个“优(幽)雅”,一词之差,文章的意境截然不同。发现细节,立即展开讨论:哪个“优(幽)雅”更准确传神,更具表现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结果是“优雅”。原因是“优雅”有优美高雅之意,可以形容举止、姿态,也可以形容音乐;而“幽雅”形容环境清幽雅致,与文章的环境不符。这细节虽小,却显示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真求实态度,展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案例2: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中,作者季羡林在文章中三次引用他在德国留学住在哥根廷小镇时期的日记。学生在课前标注自然段序出现了三种标法:一是将摘录与前段合并;二是将摘录独立成段;三是将较长的摘录独立成段,将两段较短(只有一句话)的合并前段。发现这种情况后,让学生观察前段段后所用的标点,均为“:”,经过思索和讨论,最后采用合并前段的标法。学生在“冒号”争议中,学到了文章的写作形式和成文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增长知识。
六年级上册《用心灵去倾听》中,出现两次问讯处的号码“105”,没加引号和加了引号,这一变化,也是文本的细节,在对两个105进行比较讨论后,加引号的105也就超出了一般意义,文本本义就在这个“冒号”中凸显。
这样的文本细节,教材中随处可见,文章中小泡泡里提出的问题,也是对学生思维的发散训练,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利用文本细节,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师、生、文本三者对话、四位一体的过程中捕捉细节
如果说教材文本中的细节,我们可以预判,那么在具体的执教过程中,大量的细节是临时生成,不能预判的,这样的细节往往就是我们发现儿童心理、学生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发展过程的重要途径。
案例1:六年级上册《跑进家来的松鼠》进行情感体验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只松鼠为什么会和我家有如此深的感情?意图是让学生感受作者及家人对这只松鼠的喜爱,再推及关爱大自然和自然的关系,视角是人。发言达到预判。最后一个李某讲:我想,这只松鼠一定是觉得作者一家人对待它像……他把人的视角转向动物视角反观人们对动物、对自然的行为、感情,超出预判,这是他对文本个性化解读,从个细节中看到他特殊的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
案例2:五年级上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最后让他们谈及自己对课题、对文章的感悟。理念是感受到:做事不退缩,如果用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试试,这样就能成功的道理。一片讨论声过后,学生们谈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又谈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文本的对话,碰撞出这富有深刻人生哲理思想的火花。
学生和文本和教师的的每一次对话,都彰显了他们对文章的解读和自己真实的情感感悟,倾听感悟,可以洞察心灵,在这闪耀学生智慧的对话中,不难看到他们思想深处的那种灵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语文教学有效、高效课堂,只要善于捕捉教学各环节中的这些细节,并通过教师的智慧进行比较、判断、甄别、遴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契机,就能演绎出焕发生命光彩的语文精彩课堂!
注:文中所用案例均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参考资料:
[1] 张洪亮《教师专业发展导引》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