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海高原一株柳

青海高原一株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第1篇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这株柳树是青海高原唯一的一株柳树。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像蒙古大草原一碧千里,绿得像迷人的翡翠………。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炼;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看到这场景,我便抑止不住猜测和想像: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撒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撒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可不幸的是持续的干旱来临了。前一段时间还有,太多柳树能存活下来,可好景不长,干旱已经到了最高时期,正当其他一些柳树奄奄一息,渴着喊不活了,高原柳树发话了:“兄弟姐妹们,我们既然来到这里了,就活下去。你没听说过吗?古时候伟大历史家司马迁,他不正像我们吗?在艰苦难熬的情况下,写成了着名的《史记》。这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吗?妹妹们,顽强得与环境抗争,即使改变不了命运,那就让我们创造奇迹吧!”其他的幼柳听到这话,就像变了一株柳似的,说不上精神抖擞,但充满了抗争意志。终于度过了干旱,有些是会过来了,但也免不了死掉。

令人没想到的是更为严酷的寒冷又来了。那些存、活的幼柳埋怨道:“这世间还让不让我活啊!”大风呼呼的吹,刮过幼柳柔嫩的身躯,冻得他们直颤抖。鹅毛大雪又相继铺天而来,那一片一片的雪花分明就是要告诉幼柳:干旱和寒冷觉不管容忍任何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快乐,快来了,那些幼柳快接近死亡的边缘了。“啊。姐妹们,我要告诉你们,我们已经度过了持久的干旱,那就不能躲过严寒吗?”话还没说完,那些幼柳就一命呜呼了。只有那株一直顽强与恶劣环境抗争的幼柳活下来。

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第2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尤其理解“锻铸”的词义。

2.初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受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生长的恶劣环境。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外形的高大、粗壮及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柳树在青海高原上生长的神奇及作者对柳树顽强生命力的赞叹。

教学难点:

能基本读懂“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在全文的蕴涵之义。

教具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一株柳

1.出示图片:这是我们都认识的树:柳树。

2.板书:一株柳。

3.看到这一株柳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贺知章的一首诗-----《咏柳》(生背)。

4.(出示、齐读)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

5.这儿也有一株柳树。(图片)

出示文字: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指名读。

(2)这株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交流:扣住“两合抱粗” 学生演示体会其粗壮 板书:粗壮 (练读)

“百十余平方米” 结合教室感受其高大(教室不到五十平方米,也就是说有两个多教室这么大的树阴) 板书:高大 (练读)

“粗实而坚硬”学校的大门,它跟铁锭是“同胞兄弟”,看看它的颜色(暗淡,发黑),感觉它的质地(坚硬)。 这同样是写它的粗壮。(练读)

而我们平原地区的柳树坚硬吗?我们通常在“柳”前加一个什么字?(柔)

说明我们这里的柳以“柔”著称,可这株高原柳却这么硬,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绿得苍郁,绿得深沉”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绿?板书:苍绿 (练读)

我们这儿的柳是什么绿?(嫩绿、翠绿、鲜绿)但这株柳树却绿得那么苍郁,那么深沉,谁能把描写叶子的句子再来读一读。

(3)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棵树!

6.补全第5段的文字,教师接读: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1)这生命颜色为何如此独特?(高寒和缺水 锻铸)

理解:锻铸(锻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用锤击等方法改变金属的尺寸和形状,大家一定能想象到铁匠铺的火红的形象了吧。铸,铸造,就是把金属材料在高热的熔化的时候倒入模子里,冷却以后形成需要的器物。这两个字组成了一个新词,都是形容对金属千锤百炼的,用在这株柳树上合适吗?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饱经风霜”这个词)

(2)众所周知,柳树生长在温润潮湿的江南,而这棵树又为何面临着高寒和缺水呢?(它在青海高原上)

7.补全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

8.齐读课题。(相机介绍:青海高原位于世界屋脊东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高原上常年是冻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几度)

9.面对高寒和缺水,它居然长得这么好。这是一株—

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生齐读)(板书:神奇)

过渡:这株柳,它生长在一片怎样的天地中,它的神奇究竟在哪?

(二)感受青海高原

1.轻声读3-4自然段,感受青海高原。

2.读了课文你眼中的青海高原是什么样的?

扣句:

(1)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的、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a. 学生谈感受 出示词语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悲壮和苍凉

b. 出示边塞诗词《从军行》《凉州词》等,配乐自读感受。

c.指名选择读诗句,谈感受,体会青海高原的悲壮、苍凉。

(2)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族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

a.学生谈感受

b.扣住“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 (唯一)

3.这是一片怎样的荒原啊!齐读两段话。

4.是啊,这苍茫、悲凉的土地,怎适宜树木在此安家落户?但恰恰是在这片土地上,偏偏有一株柳树,一株只适宜在——江南生长的柳树,一株——(指板书:高大、粗壮、苍绿)的柳树。

5.出示句子: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出示,女生读句。

(2)理解:撑立 (手掌用力就是撑) 男生再读!

(3)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株柳 齐读第五自然段

6.难道这“撑立”仅仅写出了柳树在高原上粗壮的样子吗?我们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将会对“撑立”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通过下节课的学习我们也会更清楚地明白作家实对柳树的望而生畏。

作业:1.抄写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粗壮

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第3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 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品味重点词句,感悟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受到启发。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环境导入

1、谈话导入,回顾前课内容,由青海高原的环境异常的苍茫、恶劣,带领学生回忆。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出示高原的一些图片,再加上独特的音乐渲染,使得学生在图片和音乐的情境中很快便能进入角色,感受到高原上恶劣环境。]

2、然而,就在这样的青海高原上,却有着一株柳, 一株作者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柳,一株让作者发出这样感叹的柳。

[设计意图:因为“神奇”是个重要的字眼儿,写出了柳树的坚强。于是我抓住题眼,从“神奇”直接导入,让学生说说柳树神奇在哪儿。]

3、过渡:它的“神奇”体现在哪儿?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这株柳树,用明亮的眼睛看,用敏锐的心来感受。轻轻打开课本。

二、精读,感悟柳树形象的“神奇”

1、快速找到直接描写这株柳形象的段落。(第五自然段)(出示)

2、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来。(生自读)

3、这段有四句,你挑一句感受最深的来读,并且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A:“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

1)“两合抱粗”有多粗啊?咱们两个来演示一下。(让生表演)

[设计意图:在读准读通课文段落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感受柳树的粗壮,这样也让学生感受柳树在热烈环境中成长的不易。]

2)这么粗壮的柳树你见过吗?……这是一“奇”。

B:“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1)这句是写它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从哪里感受到它坚硬?你们看到过铁锭吗?这种色泽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铁锭现在不太容易看得到了,颜色很暗淡。说树干和树枝像它一样的色泽,像它一样粗实而坚硬,奇怪吗?

3)提到“柳”,它素来以“柔”著称,不是都说“柔柳”吗?可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却这么坚硬,这是第二“奇”。

C:“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1)叶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我们平原上的柳树是这个颜色吗?这又是一“奇”。

解释“锻铸”的意思,从这个“锻铸”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谁来读读它的这一“奇”?

D:“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1)这句给你什么感觉?

2)“巍巍然”和“撑立”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4、读到这,这株柳树的样子就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出示)这是一株( )的柳树。

有感情朗读第五小节

三、引发想象,感受柳树生长过程的“神奇”

1、(出示要求)默读六七两个自然段,你一定会找到答案。

2、这两个自然段都是写什么?拿出笔来,把其中反应它“神奇”的语句画下来并读好它。

1)读了这句,这株柳的“神奇”之处在哪?

3、交流。

师:哪些语句看出柳树在高原上撑立不容易?拿出笔来,把重点的语句划下来。

师:还从哪些地方也感受到了它撑立的不容易了?

师:读一读这段话,你觉得读到哪个词语哪个词组的时候特别有感受。自己读。交流

[设计意图:抓细节描写感悟,圈划批注,静心默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围绕细节描写深入阅读,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斟酌,来感受柳树顽强的生命力,从而受到启发。]

师小结:同学们,这是一种执着,一种信念。这些词不正是对“撑立”的最好诠释吗?面对这样一株柳,难怪作者要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这是发自心底的敬畏!

师:我们通过这样两段文字,深刻地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让我们读好这两小节。(配乐读)

师:作者的思绪一发不可收拾,由高原之柳想到了谁?家乡柳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出示家乡柳树图片,配乐讲述)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展示平原柳树的形态,老师讲述平原柳树生长的环境,通过对比的手法,让学生感受到两种生活环境的形态上的差异,这样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让学生产生对高原柳树的敬佩之情。]

文章要赞颂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这儿却写家乡的柳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发挥想象。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平原柳树此时此刻可能在干什么?

师:同一株柳树,生活的环境和命运不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也不一样。棵柳树抱怨了吗?

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交流

捧起书,一起读最后一段,读出你对柳树的敬畏和赞美,读出它的生命伟力。

师:你们想不想再去看一看这道壮丽的独特的风景。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描写柳树样子的话。这一回你们读的时候

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出示: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指名生读

师:这回你知道为什么它能长得这样的高大、粗壮了吗?

生交流

师小结后再读句子: 它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师:这就难怪作者在开始的时候要写这样写,咱们一起读。

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解释词语“伫立”表示是长时间地站着,这株柳树在青海高原上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肯定经历了很多磨难和困难才活下来的。

四、拓展

1、读着这样的柳树,我想起了一个人(板书:人),一个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霍金,他就像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虽然被禁锢在轮椅上40多年,但面对残酷的命运,他乐观向上,勇敢顽强,不断求索,终于写成了科学巨著——《时间简史》。读着这样的柳树,我还想起了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你想到了哪个人,想到了哪句名言了吗?【交流】

……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谈感悟体会,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一种由柳及人的感悟和解读,让学生由感悟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受到启发。进而能够理解柳树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师:是啊,这株柳不正是这些人的化身吗?他们用坚强的精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老师希望这种精神也永远地伫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3、最后,我有三句话要送给大家【出示】 齐读:

1)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2)只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3)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五、总结

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第4篇

古今中外,可以拿许多例子来回答。

就先拿青海高原上一株柳和家乡灞河边的柳树来比。青海高原一株柳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无疑是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会一会起死回生。而家乡灞河边的柳树随手折一枝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只有在逆境中充满信心、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抗争的人,逆境才会促使他成才。

再拿夏洛蒂·勃朗特来说。她出生在英国北部的一个穷牧师家庭,在童年是母亲不幸早逝,撇下她和嗷嗷待哺的两个妹妹艾米丽和安恩,还有一个弟弟。作为姐姐她不得不早地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计的责任。夏洛蒂·勃朗特从小就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在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她和她的妹妹们尝试过写作,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夏洛蒂·勃朗特曾把自己觉的最好的几首诗寄个当时大名鼎鼎的冠桂诗人罗伯特·骚塞,但是罗伯特·骚塞回答她的却是:“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两个妹妹跟她一样被激怒了,她们没有精神颓丧,在后来的生活里,她们想打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夏洛蒂·勃朗特刚开始写的第一部小说是《教师》由于写的不合格而没有发出来,但是妹妹艾米丽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发了出来,夏洛蒂·勃朗特没有悲观退宿,而是埋头续写她的第二部小说,她成功了,她胜利了,她的辛苦没有白费,她写出的第二部小说就是当今的世界巨作《简·爱》。

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66-01

教学中课堂资源由教师提供,教学过程往往会显得有体系,但这往往是教师进行的单边教学准备,不一定生动、接地气。师生共建语文课堂,一起从准备学习资源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备学单”,让学生提早接触学习内容,为学习做准备,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1.内容提早接触。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注重从读、查、思三个层面引导学生为学习做准备:一读,主要是读课文,研究生字词和文中一些难读、易错的词语。这一点,中高年级的语文学习要特别重视。如:教学苏教版六下《三打白骨精》,教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时,首先,要注意“峰岩重叠”“斋”“脊梁”等字词的读音;其次,自主研究生字,在习字册上把生字写正确、写工整,对易错的字词要通过比较加以理解,如脊梁的“梁”和高粱的“粱”等。二查,主要是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如:《西游记》中还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四大名著中含“三”字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三思,主要是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探究。仍以《三打白骨精》一课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分别划出描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句子,认真品味这些句子,并写出至少四个词语对白骨精和孙悟空进行评价。

2.问题自主发现。

准备学习资源之后,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发现的问题,变寻找答案为建构模块。很多个体的问题在小组交流中即可解决,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要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教师要在课前以及学生交流过程中,及时发现、归纳、提炼这些问题,筛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集体讨论,充分展示不同的观点。

如:在教学苏教版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时,课前通过备学,教师从学生的疑惑中发现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加以整理,一个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便产生了:青海高原的这株柳为什么如此神奇?它怎么能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上?文章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那为什么文章还要写家乡的灞河柳?……课前备学,让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对学生的疑问、困惑加以整理,便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准确地定位学习目标。

3.经验有效唤醒。

备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经验,即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思维经验等。在教学苏教版六下练习6“语文与生活”这部分内容时,课前学生备学,收集整理描写四季的成语、古诗等内容。通过这一准备,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春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夏天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秋天丹桂飘香,硕果累累;寒冬北风呼啸,冰天雪地等。由于学生对四季的不同特点和景物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关注,这就为后面的仿写练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第6篇

今天早上是语文早读,我早早地来到教室,大声地朗读课文。柯凡每一次都很晚来上早读,我读了四遍《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她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

正当大家都有感情地朗读第14课时,万俊和钱文涛开始不安分了,他们放下书,表演起来。我们读到“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这句话时,他们俩把手一挥,全班同学都被指了一遍。这篇课文好像很能让他们的细胞活跃起来。我们每读一句话,他们就能够表演一个滑稽的动作。钱文涛每笑一次,脸上的肉就抖动几下,万俊的头发就像戴胜头上高高竖起的一排羽毛,十分搞笑。他们俩的表演真是滑稽中的滑稽呀。

我们就时不时哄笑一阵地读着。正当我们读到“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时,万俊和钱文涛就先指了一下王思雨又指了一下李玉玲。王思雨十分懊恼,拿起一本书就往万俊头上摔去,万俊痛得嗷嗷直叫,还把头缩进了衣服里,看到他这副狼狈样,全班一阵哄堂大笑,坐在我旁边的柳松源更是笑得趴在了桌上,还流出了口水。

欢笑不断地早读,快乐无限的早晨。

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第7篇

一、“理解”借助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基本规律

1.抓关键词语,品文意。

教学中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作者用词的精准,品味关键词语在作者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如六年级的《半截蜡烛》一课,其中有一句:“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通过探究这个话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个词准确的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为下文更紧急的情况出现埋下了伏笔,从中我们不得不赞叹作者遣词造句的严谨,通过这个环节教学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自己表达时用词的严谨。

2.抓篇章结构,析文趣。

每篇文章作者选用不同特点的句法、段法和篇法都是有讲究的。如三年级教材中有一课《北大荒的秋天》,其中第3自然段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是学生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开始,抓住非常典型的语言结构进行言语能力训练是践行课标理念的有效途径。

3.抓表达方法,悟文情。

每篇课文的作者总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寻找最恰当的方法来完美地表达,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特别像“学界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夹竹桃》,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课文毋容置疑是写夹竹桃的,但课文的第3自然段只字未提夹竹桃,却足足写了与之毫无关系的另外十四种花,为了让学生捕捉到季老先生这种衬托对比表现手法的独特魅力,我在学完描写夹竹桃的所有段落后,请学生质疑。学生自然就落到我事先设想到的陷阱里来了,“课文明白着是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写另外的花,增加一个毫无意义的第3自然段呢?”当这位学生一提出这样的观点,另外一些有反对意见的学生就不服气了,立刻提出了反驳的理由。“如果没有第3自然段来写其它的花,怎么能够衬托出第4自然段中夹竹桃花期长和韧性可贵呢?”甚至有学生立即联系起了以前学过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你忘了在《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中,不是作者也花费了很多笔墨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为的就是衬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坚强不屈吗?这篇课文的作者当然也是为了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啊!”听着同学们的争论,我在一旁偷着乐呢,这不就达到了从学生的“学”出发,学会衬托对比这种表达方式了吗?学会了表达方式,领悟了作者在文字中蕴含的情感,又使得学生言语能力的建构在相互争鸣中得到发展、提升。

二、“运用”言语经验和语用方法尝试表达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不经过历练是不可能实现的,言语能力的建构也不例外。成功的读写结合,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文本中学到的言语经验和语用方法付诸于实践,而且要根据年级的不同提出相应的训练要求。

1.低年级模仿式表达。

低年级学生的表达以模仿语言为主。《木兰从军》课后有一道练习: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木兰说服家人的理由可以学习课文中木兰“想”的语言:“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以及“做”的语言:“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样一个读写训练的设计,既抓住了课文的重难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化解了学生在语言组织上的难点,又让学生学会了运用文本语言合理规范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方法,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中年级迁移式表达。

中年级的训练应该着重在语言表达形式的迁移运用中,强调思维的独特性。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时,学生学习到了叶圣陶爷爷写金华双龙洞的一种方法,教者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写一写身边周围的特色景点,一方面抓住景点的特点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另一方面把当时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如此,以后学生来写参观的习作、游览的习作,就自然会用上见闻外加感受的表达形式了。

3.高年级创造式表达。

青海高原一株柳范文第8篇

小学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经典范文,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人文情韵,刻画着生动直观的人物形象,彰显着熠熠生辉的人文情愫,昭示着灵动可感的人生哲理。这些情韵是鲜明的,可以体验;这些形象是具体的,可以感知;这些情愫是温馨的,可以触摸;这些哲理是澄明的,可以参透。

这正契合了小学生这一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趋势:联想联系强于抽象推理、情感体验优于理性自觉、直觉捕捉长于思维分析,所有呈现出来的感性能力正是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优势。

1.体悟矛盾,感受人物复杂的多面性

人文内涵是生命个体之于自身的心理关照,突出标识在对人自身的尊严、价值的自我呵护和救赎,是人之生命成长与发展对人类精神文化的呼唤与追求。真正的人是复杂而多样的,常常呈现出必然的纠结与矛盾。成功的文本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摒弃人物形象的纯粹性与单一性。因而,对教材的解读绝不能止步于文本语言文字的表层,而要让学生在习得语言之形、悟得语言之意的基础上,运用移情体验等手段,让学生不仅从意思层面体验人物,更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从人物多变的复杂性中深刻把握人物特点。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就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文章在第二自然段中既描写了肖邦“回首望了望华沙城”所饱含的依恋和不舍,又呈现了其“疾驰而去”的毅然和坚定。这样一组看似矛盾的情感纠葛,却是人物在特殊的情境下情感的自然流露。如果教学仅仅止步于语言文字表层之义,则很难体悟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教学中,教师利用“回首凝望”“疾驰而去”两种动作背后实际上蕴藏着肖邦内心怎样的语言,请你动笔写出肖邦的心里话,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嵌入了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实现了对文本意蕴准确而深刻的把握。

2.转换概念,体验事物关联的逻辑性

概念的形成是学生认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认知阶段前一部分的总结与呈现,也是对进一步加深认知进行的拓展与延伸。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也将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一块。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一般事务中抽取提炼基本形式,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体验,进而转换成较为理性的认知。

以著名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为例,这个故事涉及这样几个基本的人物:勤劳憨厚的牛郎、善良温柔的织女、心狠手辣的王母、忠心耿耿的老牛,彼此之间相互串联构成了牛郎织女基本的故事框架。民间故事的创作与流传反映了底层百姓最基本的生存愿景和向往。这样的故事看似由几个基本的生命个体构成,实际都是最基本阶级的代表:牛郎是穷苦大众的象征,织女虽为天女,但仍旧属于被压迫和管制的阶层,而王母手握大权,是统治阶级的代表。所以,教师帮助学生从事件中提炼出基本的核心概念,故事的层次则大不一样。学生对于封建社会的理性认知也必将发生质的变化。

二、知理,在质疑与主张中突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拓展学生的理性认知空间,进行思维的历练,睿智地解决问题。

1.自我质疑,在自我实践中明理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历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自我提问可以在文本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小至标点符号,大到篇章结构,富有思考性的有质量的问题,是考验学生把握特点的先行思维,是理性思考的前身。

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教师在教学文本之处,将教学点聚焦在课题之上,正好利用课题中呈现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三个要素与文本内容相契合的特点,通过课题的质疑引发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深入思考。自我提问,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嵌入文本,实现对文本的深刻领会。

2.践行主张,在个性多元中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创设必要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拥有更多的思考余地,让学生的生命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彰显,在促进其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实现阅读主张的不断拓展化。

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教师补充众多希腊诸神来劝说其投降于宙斯的情节,让学生以普罗米修斯的口吻逐一进行回绝时,学生有的采用义正言辞的风格拒绝,有的则借助生活的事物进行类比方式婉言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