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产力生产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产力生产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产力生产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规律 自然规律 一般规律 特殊规律 整体和部分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003-02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批判以往的唯心史观,认为它们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唯物史观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一直以来,对于如何理解这一矛盾运动规律,学界颇有争论。那么,到底该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规律?

一 认识社会规律要区别于认识自然规律

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二者都有共同性,即客观性,也就是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对它只能加以认识和利用,而不能人为地创造和消灭它,但是,它们有共同性的同时也有明显差别。主要表现:(1)它们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自然规律作用的发挥依靠的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而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发挥作用。(2)它们作用的范围、大小、程度不同,自然规律只存在客观制约主观,只要具备相同客观条件,就可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却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更为不同的是,它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决定了人们认识社会规律要比认识自然规律复杂得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作为社会规律,也必然具有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这一社会规律时,不能仅仅简单地理解它作为规律的客观性,还要深刻把握人作为社会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到它的客观必然性,又要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它的历史性;既要看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客观必然性,又要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运行的复杂性。

二 认识一般规律要区别于认识特殊规律

规律按其作用的范围可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般规律是在一切社会形态或一类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它们是从最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象出的最一般性的东西,是对事物本质最一般和抽象的概括。特殊规律则是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或在某一个别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规律。它是一般规律在具体环境下的抽象应用。社会发展规律源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并通过这些条件表现出来和发生作用。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有一般的条件,也有特殊的条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就是同一般的和特殊的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同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一般条件相联系,存在着在一切社会中都普遍发生作用的一般规律,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基本结构、性质和面貌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等等。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一般规律,对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人类社会普遍适用,但是这种适用是一般性的,当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发展阶段,则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这一矛盾规律时,既要看到一般规律的普遍适用性,又要看到特殊规律的具体指导性,不能脱离了特殊规律,而用一般规律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不是简单的、机械的,不是静态的、孤立的,而是复杂的、动态的以及相互联系的。它在人类社会运行中是作为一般性存在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抽象的指导。用抽象的一般性指导具体的现实实践很容易出偏差。再比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十分复杂,“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能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 要把握整体和部分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分成整体和部分,整体是由它的各个部分构成的,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的一个环节,离开整体的要素只是特定的另一事物而不成其为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当然整体和部分的划分是相对的,某一事物可以作为整体包含着部分,又可以作为部分从属于更高层次的整体。

事物的整体及其各个部分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并且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事物的部分发生变化会影响整体,乃至破坏原来的整体,构成新的整体;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其各个部分,排除某些部分或吸引新的环节成为其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整体和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没有脱离部分的整体,也没有离开整体的部分。正如人作为一个整体和各个组成部分诸如手、脚等,虽然理论上我们可以对人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单个研究,但是实践上人作为一个整体是和其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只脱离了人体的手,虽然还可以称之为手,但是已经不能发挥手的作用了。与此同时,没有部分的整体,也不会存在。苏格拉底曾指出,脸把自己的部分――额、嘴、鼻、眼、耳、下颌、颈连成统一的整体。不管脸的这些部分在形成和功能方面多么不同,也不管它们多么相似,它们自身不会组成脸。脸是某种统一的整体,它把部分联结起来,包括进来,组成独一无二的整体,它具有新的、整体的属性。在两性的生物物种里,无论哪一个单独的个体,没有另一个性别的个体参加,都不能繁衍子孙后代,这不是过去分散属性的简单总和,而是它们整体联合的结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作为一个整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二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讨论这个规律时,既不能脱离前者谈后者,也不能脱离后者谈前者,而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谈,不然就会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区分长期和短期,从长期看,从人类社会整个发展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那种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之上的情况不可能持久,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势必会使二者在长期内达到一个基本适应的状态,当然落后的生产关系长期容纳先进生产力的现象也同样不会持久发生。但是如果从短期看,从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某个阶段来看,比如在一定条件下,“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了”。

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最一般的抽象概括,是从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中揭示出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要比自然规律复杂得多。要想准确深刻地理解这一社会规律,首先要充分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充分考虑社会规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其次要深刻领会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作用范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它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如果无视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差别,生搬硬套地指导实践,最终只会误入歧途,导致失败。最后,还要深刻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生产力生产关系范文第2篇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理论联系实际,试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参考答案一:

答: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三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参考答案二: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规定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两对基本矛盾包含着3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以生产力发展为最终动因的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马克思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作过经典式的表述。列宁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的思想。

参考答案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这两对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决定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两对矛盾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制约和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交互作用,引起社会形态更替推动社会有低级向高级发展,所以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参考答案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

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2)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决定并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变化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并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同时反过来又受到它的影响和制约。

生产力生产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赛博作战力量;建设要素;核心能力;生产力;生产关系

从作战手段和作战目的角度来看,赛博作战力量就是指在赛博作战中,综合运用信息窃取、信息拒绝和信息中断等手段,控制对手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从而夺取赛博空间控制权的作战力量。从其构成角度来看,赛博作战力量是由赛博侦察、进攻和防御等各种作战力量,按照一定的指挥关系、组织关系和运行机制构成的有机整体。赛博作战力量建设是指以提高赛博作战力量的作战能力为根本目标而开展的各项工作的总称,形成赛博优势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终极目标和主要标志。在美军成立赛博作战司令部的刺激下,各国(地区)关于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加快了步伐,并进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阶段。研究赛博作战力量的核心能力及其建设要素,对于科学划分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内容和类别、加速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视角的赛博作战力量及其建设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军队、政府和民间等各方赛博作战力量以及各种武器装备都通过一体化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网络卷入其中。基于军事需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形成对赛博作战力量的基本认识,对于探讨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要素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从哲学的层次看,赛博作战力量是由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赛博人才和赛博装备是赛博作战力量的物质基础,是赛博作战力量的生产力要素;赛博作战力量的体制编制、多元赛博作战力量的指挥控制关系,以及综合保障等是赛博作战力量的生产关系要素。生产力要素中赛博人才的技术水平、赛博攻击装备的攻击能力、赛博防御装备的防御能力、赛博侦察装备的侦察能力等是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效能的静态分量;生产关系要素中体制编制、指挥控制能力是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效能的动态分量。赛博人才处于不同的技术水平阶段、赛博装备位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赛博作战力量也就处于相适应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体制编制、指挥控制关系以及综合保障水平等体现出不同的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效能。赛博装备等生产力要素对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效能的贡献程度依赖于运行机制等生产关系要素,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赛博作战力量,其体制编制、指挥控制关系等生产关系要素就成为其作战效能的牵引和推动因素,生产关系要素又会推动生产力要素的发展。(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赛博人才和装备处于一定的技术水平发展阶段,体制编制、指挥控制关系等生产关系要素必须适应赛博人才和装备的发展水平,但是实践中又往往会出现生产关系要素滞后于生产力要素的现象,生产关系要素的滞后会直接导致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效能的有效发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关键之一。根据发展的基本观念,新的体制编制、运行机制等生产关系要素是在现有作战力量的组织关系、运行机制等生产关系要素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而来。赛博作战力量建设过程中,赛博人才的素质、赛博装备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体制编制、组织关系及运行机制等,必须遵循赛博装备等生产力诸要素之间、体制编制及指挥控制关系等生产关系诸要素之间,以及生产力要素与生产关系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基本规律,不能简单套用陆上、海上等常规作战力量的建设理念、模式和方法,这也是赛博作战力量发挥最优作战效能的客观要求。(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的螺旋式提升过程。从作战领域和作战方法角度来看,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通常包括建立赛博空间、利用赛博空间和控制赛博空间等3个方面,其中建立赛博空间就是根据不同层次的赛博优势需求而构建完整的、可随时使用、安全保密、独立生存的赛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生产力要素,例如敌我双方赛博态势感知系统等,从而建设和保持灵活的赛博作战能力;利用赛博空间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赛博装备等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为己方行动提供便利,反击敌人的任何赛博活动;控制赛博空间就是以赛博防御反击作战(包括主动和被动作战)为手段,确保己方行动自由和阻止敌人拥有这种自由。可见赛博作战力量首先是一个体系架构的搭建过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赛博装备、体制编制、指挥控制等诸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素的形成过程,这是赛博作战力量的基础架构和最基本要求。夺取赛博优势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根本目标,上述建设任务都是包括生产力要素建设和生产关系要素建设的有机整体,并且都是围绕赛博作战力量夺取赛博优势这个根本目标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式的建设发展过程。在形成赛博作战力量基础架构的前提下,体系内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需要经历不断完善和协调发展,期间不乏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式的动态特征,才能推动赛博作战力量整体作战能力的提升。

2赛博作战力量的核心能力建设

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赛博空间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赛博作战力量是维护赛博空间安全的主体力量。针对赛博作战力量,应对未来的赛博作战,需要具备赛博侦察、指挥控制、赛博攻击、精确摧毁、和赛博防御等五种核心能力。(1)赛博侦察能力。赛博侦察行动,是指获取对手或潜在对手赛博行动和赛博资源信息的任务行为,侦察的赛博信息用于验证当前的情报或预测。赛博侦察手法主要包括对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处理器与控制器等软硬件所受的赛博攻击行为的感知、检测、识别与评估等,检测的方法通常包括异常行为检测、误用检测、基于规范的检测等三种类型,还包括对己方、友方、第三方赛博空间的感知。赛博侦察作战力量同样在作战前领受任务,但一般不参加作战行动。积极的赛博侦察可以对对手造成误导,使其相信行动已经开始、促使其尽早暴露,从而达到更好的侦察效果。因此,赛博侦察能力也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核心能力之一。(2)指挥控制能力。赛博作战力量不仅分布在赛博空间的各个角落,也分散在各军兵种、各个作战部队之中,在地域上比较分散;而且赛博作战的攻防目标不同,敌我双方的进攻作战力量并非作战对手关系,要夺取和保持赛博优势,从攻击对象的选择到作战手段的使用等方面,使各种赛博作战力量在横向和纵向上实现高效顺畅的统一指挥、统一控制和统一协调都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指挥控制能力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核心能力之一。赛博作战指挥控制能力主要实现赛博作战力量的作战筹划、指挥决策、控制与管理等职能,具体体现为赛博情报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保障能力,赛博信息的通信传输、显示、辅助决策能力,赛博作战指令与命令的分发能力,以及指挥控制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等。(3)赛博攻击能力。赛博攻击行动,就是绕开对手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机制,针对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嵌入式处理器与控制器等资源的完整性、可用性或机密性进行攻击,以达到阻止、削弱、破坏、摧毁或欺骗对手的赛博空间行动权,确保己方赛博空间行动权的目的。赛博攻击手法多种多样,包括发送进行信息窃取或篡改信息目的的恶意软件、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造成系统瘫痪或故障、非法进入各种系统等。赛博攻击的特点是攻击来源不易确定,随着敌方对赛博空间依赖性的增大,赛博攻击行动的效果更大,因此,赛博攻击能力成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核心能力之一。(4)精确摧毁能力。赛博作战精确摧毁,是指对赛博空间、赛博作战等相关的目标运用武力打击,其目标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嵌入式处理器与控制器等硬件,以及赛博指挥控制系统等。精确摧毁是一种高精度的物理摧毁,具有远程控制、机动灵活、毁伤力强、附带损伤小的特点,也是赛博作战的基本手段,提高精确摧毁能力成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提高赛博作战能力的一项重要要求。(5)赛博防御能力。赛博防御,是指针对作战对手发起的赛博攻击,而采取的所有有助于或旨在确保赛博空间安全的对计算机网络和其它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部件的防护、恢复等行动,以确保己方对赛博空间的态势监控、受攻击后快速恢复等利用能力。赛博防御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加固、电磁加固、信息保证等技术,以及强化网络安全体制和威胁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能力、强化计算机网络和关键设施的监控处置能力等。赛博防御是赛博作战的一种主要作战样式,赛博防御能力是赛博作战力量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

3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要素

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要素,是赛博作战力量的必要组成部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体现生产力的部分主要是赛博人才和包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在内赛博装备等“硬”要素,体现生产关系的部分主要是体制编制、指挥控制关系、作战保障等“软”要素。(1)赛博装备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基础要素。赛博装备体系主要是指围绕赛博作战,包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在内的赛博侦察装备、赛博攻击装备、赛博防御装备、指挥控制系统、综合保障系统等各类赛博装备构成的整体。其中赛博侦察装备旨在获取赛博信息,具有突破对手赛博防御系统获取敌赛博信息的能力;赛博攻击装备是能攻击对手赛博设施和信息的电磁攻击技术和设备,包括潜入对手计算机系统且在日后激活并实施破坏的病毒等;赛博防御装备是指具备网络监测告警、网络系统恢复再生等能力的各种网络防御系统,如防火墙等;指挥控制系统,在赛博作战力量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实现各种赛博作战力量资源的组织筹划以及人员、装备、资源和作战过程的协调控制;综合保障系统,包括作战勤务、装备勤务和后方勤务等各类保障装备。(2)体制编制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组织要素。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随着赛博装备和赛博作战理论的发展,体制编制通过作战力量的编成结构、指挥控制关系来实现对赛博作战力量其它要素的总体约束与运行规范,从而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体制编制应从国家赛博安全战略、夺取国家赛博优势的大局出发,对赛博作战力量的组织编制、指挥控制关系做顶层设计,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组织要素。赛博作战力量的体制编制必须适应赛博作战的不对称、时效性强、攻防双方不对面、易攻难守等突出特点,如果体制编制不适应赛博安全战略、不符合赛博作战规律,再先进的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也不能及时形成实际赛博作战能力。(3)赛博人才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核心要素。“人是战争中最活跃、最生动的因素”,赛博人才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核心要素。赛博作战涉及到网络安全、加密解密、网络互联等高精尖技术,要求赛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充分发挥赛博装备的作战效能以及对整个作战体系的贡献率。是否能夺取赛博优势,取决于赛博作战力量的建设;而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成败,则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赛博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等素质水平。由于赛博空间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军民通用性和计算机网络的相互关联性,使得赛博人才的内涵也趋向大众化,不管是军人、还是平民,只要具备赛博侦察、攻击等能力即可。因此,必须培养大众的赛博文化意识,培养既懂军事、又懂人文,既懂战术、又懂技术,既会指挥、又会管理的赛博人才,才能适应未来赛博作战需求。(4)演练训练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驱动要素。演练训练是赛博作战力量进行的赛博攻防培训、作战技能训练和军事行动演示的活动,通过贴近实战的体系对抗为牵引的演练训练模式构建与实践运用,检验评估网络安全性能、未来实战适应性和探索赛博作战的基本方法与途径等作战规律,同时也寻找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为赛博作战力量作战能力的形成提供内在驱动。近年来,美军十分重视赛博空间的经常性演练,在演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高赛博空间的作战能力,以确保其赛博领域的绝对优势。美国组织“防御壁垒”、“赛博风暴”等系列赛博攻防演习,全面检验美国赛博空间安全和应急能力以及重要部门遭大规模赛博攻击时的协同应对能力。除此之外,美军还在“红旗”、“施里弗”等传统演习加入关于赛博空间作战问题的演习内容,检验赛博部队在跨域联合作战中的效能,提高了美军赛博空间的实战能力。不断进行赛博作战力量的演练训练,一是可以发现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在实时互联、互通、互操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短板,二是充分掌握生产力要素之间、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要素的协调发展及相互适应情况,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诸要素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实现赛博作战力量作战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演练训练可以为赛博作战力量提供全面、真实的实战能力数据和战法驱动,确保其能适应未来实战需要。(5)综合保障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支撑要素。综合保障主要是指赛博攻击、防御理论与技术保障、赛博作战评估技术保障、装备保障、赛博空间运行与维护保障、相关条令条例等,通过一定的运行机制实现对赛博作战、演练训练等活动的有效支撑。为了保证赛博空间以及赛博作战力量作战、演练训练等活动的高效运行,综合保障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其实施主体就是赛博作战力量,是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支撑要素。赛博作战理论与技术、作战评估技术等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提供智力、技术与条件支持保障;装备保障主要针对赛博装备中标准化、模块化技术普遍应用的特点,主动适应由这些新技术发展带来的装备维护、保障方式的变化,对赛博装备保障力量配备、维护体制、运行机制等进行科学优化;赛博空间运行与维护保障体制重点关注赛博空间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和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互联性、互补性、互操作性、远程可控性以及整体协调性,形成赛博空间的综合运行与维持支撑能力。

4结束语

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赛博空间形势,我们要立足国情,加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顶层设计,创新赛博作战力量建设工作。本文研究赛博作战力量的核心能力及其建设要素,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内容和类别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下一步需要对赛博作战力量建设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径等进行深入研究,为赛博作战力量建设乃至赛博作战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COLARKA,JANCZEWSKIL.EstablishingCyberWarfareDoctrine[J].JournalofStrategicSecurity,2012,5(1):31-48.

[2]张秦洞.作战力量建设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3]韩震,李珺.网络战进展及对我军的启示[J].炮兵防空兵装备技术研究,2010(2):60-70.

[4]ROBERML.TheInterimYearsofCyberspace[J].Air&SpacePowerJournal,2013,7(1):8-19.

[5]贾晓炜.推进我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军事科学,2013(3):92-98.

[6]徐国兴.我军信息作战力量建设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3.

[7]曹雪峰.直面间谍威胁捍卫网络安全[N].中国国防报,2014-10-21.

生产力生产关系范文第4篇

一、现代国家政权对人们的物质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它直接或间接调整人们物质利益关系。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

(一)在社会生产方面,国家政权拥有大量的生产资料,雇佣大量的劳动者资本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百制为主体,尽管国有制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相对于单个的私人资本来说,所拥有的资本数量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为保证这些资本的增殖,使之具有资本的性质,国有资本必须雇佣与之相适应的雇佣工人,这些所雇佣的工人与国家的关系也类似于私人资本中雇佣工人与私人资本家的关系;另一方面,为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国家机关所雇佣的劳动者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任何单一的私人资本也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主导地位,同样为保证国有经济的正常运转,也雇佣了大量的劳动者,国有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事实上也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同样从中央到地方也存在大量的国家工作人员,各级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事实上也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些关系本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利益关系。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之前,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且国家所雇佣的人员仅占社会很小的比重,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一般无需通过相对独立的“法人”为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但现代社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制企业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也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雇佣的工作人员也逐渐增加,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不再直接表现为人与人之间,而是表现“法人”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现为国有企业与所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当然。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揭开资本所有者的层层棉纱,这种雇佣关系最终还能还原为资本所有者和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但毕竟“法人”的属性不是资本所有者属性的简单相加。同样,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利益也不是统治阶级利益的简单相加。所以,研究现代生产关系除了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外,还必须研究“法人”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法人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法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问的关系。当然还需研究“法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

(二)国家的政策、法律在社会生产关系其它方面也能直接调整人们之间的物质刺益关系在社会交换方面,国家的政策、法律对人们的物质利益产生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比如,就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政策而言,买卖房产的税率直接影响购房者的经济利益,也能影响炒房者赢利水平,一些城市规定的限购政策,直接影响到潜在的买房人的经济利益。在社会分配方面,国家的政策、法律直接关乎人们的物质乖j益。其一是各级政府雇佣人员的工资水平往往直接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法律。我国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工资总水平、什么时候涨工资、涨工资的幅度,不同级别、不同地区、以及同一级别但担任不同职位的公务员工资的差异许多在情况F由国家的法律;其二是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能调整人们的收入分配关系。个人所得税是现代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个人所得应纳税的范围、免税的范围、免税额、税率等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其三是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普通劳动者提供物质保障。现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们在具有工作能力且被雇佣的时候必须交纳各种保险金,按法律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当人们失业、年老或者丧失了劳动能力,也能从国家或者社会获取物质利益。这在事实上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了雇佣工人的安全的和保障的需求,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物质利益。在社会消费方面,国家的政策、法律也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消费方式、水平是不同的。消费税是现代国家税收来源之一,消费税尽管属于间接税,但税收负担具有转嫁性的特点,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消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消费方式,承担的税率是不同的。这对不同类型、不同方式的消费者的物质利益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国家的政策、法律还间接地调整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国家的政策、法律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方面都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赢利水平。企业的利润水平不仅直接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也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国家对企业相关行为的税收政策、企业所得税政策有直接关系。这些政策、法律必然间接影响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影响到企业所雇佣的劳动者的经济利益。

二、现代国家政权的运行效率能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具有生产力的属性:

(一)国家政权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具有生产力属性生产力总是指具体劳动的生产力,是人们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反映的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具有阶级属性。生产力有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不同的结合方式固然是区分不同经济时期的标志,涉及到社会生产关系,但不同的结合方式也涉及到人们之间的技术上分工、协作关系,这种技术上的分工、协作关系本身与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无关。生产力有三个基本要素,但“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我们知道,同一个企业、相同的劳动者、机器设备,但不同水平的管理者,会导致不同的生产能力,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有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是潜在的生产力,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而企业内部不同的管理水平,企业内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不同的结合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现实的生产力。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源也仅仅是这个国家潜在的生产力,要把它们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国家政权的管理水平。当然,国家政权参与的社会管理有些涉及到上层建筑方面,也有些调整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方面(前文已论述)。但必然也涉及到整个国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国家政权某些管理活动目的仅仅是通过全体劳动者能够有效地进行分工协作,更好地改造自然,增强人们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国家政权这些管理活动涉及仅仅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生产过程在整个国家、社会层面上进行有效地社会结合,因而具有生产力属性

(二)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律等既是调整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产业政策直接或者间接关乎人们的物质利益,它具有生产关系属性。但客观上讲,产业政策也关乎~个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它也具有生产力的属性。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无庸质疑会对有关人们的物质利益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其本身目的通过协调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来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到人类的生存、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而必然具有生产力属性。法律是社会政治的上层建筑,从总体上看它也具有阶级性,但不能说任何一部法律、任何一项技术规范本身都具有阶级性。“红灯停、绿灯行”是一项技术方面的规范,很难说这一技术规范维护的是哪一个阶级的利益。即使阶级和国家消亡了,技术规范也不会消亡。技术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本身不是调整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而是把人们改造自然的经验上升为国家的法律,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改造自然。因此,技术方面的法律规范本身涉及的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生产力属性。

生产力生产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社会传播 经济发展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传播密切相关。生产力是一个系统,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因素组成。一方面,社会传播能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劳动工具生产效率提高,并且可推动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传播能加快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速度,为劳动者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从而为生产力发展提供间接推动力。所以说,社会传播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一、社会传播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社会传播对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指社会传播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种直接推动力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社会传播直接促进生产力因素水平的提高;其二是,社会传播促进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

1.社会传播直接促进生产力因素水平的提高

生产力系统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是主体性因素,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客体性因素。社会传播,可以对生产力因素的水平会产生直接推动作用。

劳动者要发挥劳动功能,首先必须具有劳动能力,即劳动力。劳动力包括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其中,劳动者智力提高,离不开普遍的人类传播活动――知识传播与教育传播。劳动者个体获取知识、提高智力,离不开知识与教育传播,社会劳动者整体知识水平与智力提高,更离不开教育传播。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劳动者要继承这些文明成果,提升劳动者自身水平,必须通过知识传播与教育传播。在人类社会近现代,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人类知识与教育传播活动模式、形式、规模、效果都得到极大程度改善与提高。借助现代媒介,借助更为多样的传播活动,人类社会整体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在不断提高,并且提高速度越来越快。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劳动力变化的一般趋势是,劳动力的体力因素重要性逐渐下降,而智力因紊重要性逐渐上升。劳动者智力因素提高的直接影响,即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科学院院士斯特鲁米林,1924年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在该文中,斯特鲁米林认为“脑力劳动与教育程度有关系…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关系,学历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世界首富盖茨不同:如果地球的生命只剩下三天,他的‘诺亚方舟’不会带走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财产,但他却一定要带走他的精英团队。因为他明白,有了这些精英头脑中的智慧,他将很快重塑他的财富帝国。”

社会传播活动对生产力因素水平的影响,还体现在影响劳动工具。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他精辟地论述了劳动工具在社会发展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工具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是物化的科学技术。劳动工具的改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包括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吸收、攻关与开发过程,而这些过程都离不开社会传播活动,即必须通过科技传播才能完成。可以说。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工具,没有有效的科技传播是不可能实现的。科技传播对劳动工具影响主要体现在_二方面:一是科技传播是科技转化为劳动工具必经之路。二是有效科技传播可以提高科技转化为劳动工具的速度,特别是在近现代,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项科技成果转化为劳动工具的周期大大缩短,速度大大提高。三是有效科技传播可以扩大科技转化为劳动工具的空间范围。因此,科技传播对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工具会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

知识创新、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必须内化到生产力因索。才能发挥其效用。知识、科技常常以信息形态存在,在其内化到生产力因素过程中,离不开社会传播一知识传播、教育传播、科技传播等。社会传播,是知识、科技内化到生产力因素的必要条件,同时主要从时间、空问两个维度影响知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社会传播,虽然对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不具有直接动力的决定性作用,但对其直接动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却有重要影响。

2.社会传播促进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

生产力系统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因素构成。但现实生产力还必须依赖于三因素有效结合。社会传播活动对生产力水平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影响生产力构成因素质量与水平,还体现在促进生产力因素积极有效结合、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因素,细化后可包括经营管理者、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厂房、设备、资本、能源、原材料等多种类型实体形态。它们最初并没有效结合在一起成为现实生产力,而以独立的形态分别存在不同空间。生产力因素,只有有效结合后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生产力因素结合包括四种方式:(1)质态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结合成现实生产力时,在物质属性上互相适应。(2)量态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结合成现实生产力时。客观要求的数量配比。(3)时间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进入或退出现实生产力系统时,客观上要求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在现实生产力中运行所持续的时间长短。(4)空间结合,指生产力各因素结合成现实生产力时,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联系状态。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必须是生产力因素的四种结合方式的综合应用、有机结合。

企业在组织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转换成现实生产力一进行企业生产时,依赖于企业经营者的科学决策与合理有效运作,而这又必须建立在全面获取生产力因素相关信息基础之上。获取生产力因素相关信息,必须依赖于媒介,依赖于各种社会传播活动。这些社会传播活动纷繁复杂、形式多样,内容主要包括各类经济信息、广告信息(供求信息)、政治信息,等等。

20世纪下半页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推进,世界经济运行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内外政治信息、经济信息、广告信息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进行社会生产,而且关系到产品分配、交换、消费,直接影响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同时我们看到,国际社会传播活动积极活跃、不断增加。包括政治传播、文化传播、经济传播等。这些国际社会传播活动,都直接或间接促进世界经济运行,因为这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生产力因素,也有利于促进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

所以社会传播,可以促进生产力各因素积极有效地结合

成现实生产力,促进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社会传播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推动力

社会传播,不仅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且对生产力可产生间接推动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传播会加快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速度,另一是社会传播会为劳动者提供精神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产生反作用。适时、积极调整生产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国家政府在做生产关系调整、改进时。必须依据真实有效的社会信息,才能科学决策。因此,获取真实有效的社会信息,对国家政府做出科学决策、调整生产关系,具有积极影响。并且,获取真实有效信息的速度,也会直接影响国家政府调整生产关系的速度。现代传媒技术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捷。因此,社会传播活动,特别是借助现代传媒技术的社会传播活动,有助于统治阶级、国家政府及时地、快捷地、广泛地收集种类社会信息(如新闻传播、危机传播等),为其科学决策、调整生产关系提供依据。所以,社会传播有助于及时调整生产关系,进而有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人类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动力、需要不断地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需要精神动力。在某些特定环境下,相对物质动力而言,精神动力会显得更为重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虽然人类社会多次遭受大规模战争重创、自然灾害浩劫,有时部分区域社会经济几近崩溃。但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精神信仰。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人类社会重振旗鼓、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重建家园。社会传播。则是这种精神动力的放大器。通过社会传播活动,可以让更多人精神受到鼓舞、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更大程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三、结语

人类社会由若干个体集合而成,在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社会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离不开社会传播。

社会传播,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积极推动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传播不仅可以促进生产力因素水平提高,而且可以促进生产力因素有效结合成现实生产力,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自20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其目的在于为促进社会信息传播创造条件,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什么整个信息工业在过去的30年里成为明星产业,那是因为信息能帮助企业提高其生产力”。另外,社会传播还可对经济发展提供间接推动力。社会传播,不仅可以加快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速度,而且为劳动者提供精神动力,这都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永应,生产力经济学纲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2]顺青等,技术经济学[M],武汉:武汉理工走学出出版社,2003年版.

[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赖茂生等,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扬克磊,技术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宋涛,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生产力生产关系范文第6篇

摘要: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致力于建立一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经济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很有可能。本文从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社会基础、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三个方面浅析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关键词: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对立统一

1 社会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性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萨缪尔森曾在他的《经济学》中讲到,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作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要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在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看来,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如何有效地利用生产性资源。因为人们有效利用生产性资源是一种控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所以说,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侧重生产力研究的学科,它的强项不是生产关系研究。

而经济学,是一门侧重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它极其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一般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者把他们的产品当作商品从而当作价值来对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马克思终生致力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背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从研究对象的方面讲,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确是对立的关系。

虽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紧密相联、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在对立的统一中发展变化的。经济学中讲到,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客观上存在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生产关系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研究生产力变化规律的西方经济学与研究生产关系变化规律的经济学,不应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经济学也是十分重视生产力研究的,不然,就提不出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论断了。但经济学又没把生产力作为一个主要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也很重视生产关系问题,然而,又理智地拒绝研究生产关系,人为地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割裂开来。但是,就系统、完整的这门经济学来讲,它应是全面地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研究,而不该顾此失彼。

2 理论基础: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对立统一

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长期争论而不能统一的另一个焦点问题是,者指责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效用价值论)是主观唯心的庸俗理论,判定只有劳动价值论才是客观唯物的科学理论。他们认为,商品是以它的使用价值而不是效用价值来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使用价值即物的有用性,一经生产出来,就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发生边际变化,从而是一个客观的唯物的概念。由此得出,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理论的西方经济学,因它的主观唯心性而不具有科学性。劳动价值论把使用价值当作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客体,是具有客观唯物性的,因此也就具有了科学性。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作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主观地使其完全对立起来,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效用价值被认为是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能力,其显著特征是有用性和稀少性。在效用价值论者看来,物有用而不稀少,没有价值;物稀少而无用,也没有价值;只有既稀少又有用的物品才具有价值。效用价值论者把物的有用性作为效用价值的一个特征看待,则劳动价值论者把物的有用性作为使用价值的定义看待。因此,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确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经济学把使用价值和价值看作商品的两个因素,认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及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为效用价值与价值,进而为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对立统一奠定了基础。因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体系是以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体系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且由于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两者的对立统一,所以就有了统一的可能。

3 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寻求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统一

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可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学理论。因为我国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发展市场经济,所以就必然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既坚持经济学理论的指导,又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有用成分,这就为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有机统一奠定了现实基础。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太完善,法律法规亦不健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不和谐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和谐的问题仍很突出。若我们不把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有机统一起来,就会因看到这些不和谐现象而否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会否定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如果说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环境下,是因为坚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而否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进而否定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统一的话,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形式而需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就必然要求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统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生产力生产关系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技术决定论 制度决定论

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约色夫·熊彼特在其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按照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的定义,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的内容有: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开辟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新组织。

战后计量经济学的广泛应用和产权理论的兴起,给创新理论在两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一是技术创新与扩散、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得到了深入研究,综合成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经济学。二是,道·诺思等人把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概念引入到对制度形成和制度变迁的分析中,形成制度创新(Institution Innovation)经济学。从此,创新研究沿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条轨迹发展,由此也引发了一场关于二者孰重孰轻的争论。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理论综述

1、技术创新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以凡勃仑与阿里斯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认为,是技术创新决定制度创新,而不是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即主张“技术决定论”。

凡勃仑的“技术决定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物质环境(技术)决定制度,因为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时的一种思想的习惯方式。因而,制度必然随着物质环境(技术)的变化而变化。二是物质环境(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制度是以往过程的产物,同过去的环境相适应,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天天都在变化的环境(技术)。三是制度具有保守的倾向,除非是出于环境(技术)的压迫而不得不改变,一般总是想无限期地坚持下去。在强调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创新的同时,凡勃仑并不否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有一定影响。凡勃仑指出,价格体系的发展中所包含的思想习惯“跟现代机器技术的兴起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商业制度导致新技术的引进,导致新技术在私人利益而非社会利益基础上的利用。

阿里斯的技术决定论比凡勃仑的更为彻底。在阿里斯看来,制度对技术创新只有阻碍作用。阿里斯认为,人类行为本质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工具使用或称影响生产的技术活动,另一种是强化地位与权威的礼仪活动,即制度。前者是动态的,不断前进的,而后者是静态的、保守的。制度始终是日益进步的变革的障碍。

支持和发展技术创新决定论的还有阿布拉莫维茨(1956)、索罗(1957)和丹尼斯(1962),特别是索洛于1957年8月发表在《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上的“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Technical Changes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从长期的角度看,正是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的投入(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因素。索洛说:“我认为,在现实经济中,这两个因素(指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一一引者注)中的技术进步更为重要。难以相信美国主要依靠未被利用的规模经济能使人均产量的提高每年超过2%。这并不意味着否认在比美国更小的经济中更应存在着规模经济,而只是说规模经济的作用在技术进步的作用面前相形见绌。”洛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较长时期美国实际经济数据的准确分析,令人信服地支持了他的理论观点,使“技术创新决定沦”成为六、七十年代流行的观点(这也有助于解释人们为什么长期偏执于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2、制度创新决定论

1973年,诺思和托马斯的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对“技术创新决定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他们不同凡响的论点是:与技术创新相比,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具决定性。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首页,作者即开宗明义:“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作为经济史学家,诺思教授对于产业革命起源的缜密观察,使他得出了产业革命是一系列制度创新的结果的结论。他认为:“产业革命是以前一系列事件逐步累积的结果,”并指出,“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统年代(1750—l830年)。正是较充分界定的产权(与自由放任不同)改善了我们在前章所述的要素和产品市场。其结果,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更高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从而增加了交易费用。组织的变迁旨在降低这些交易费用……正是这一系列变化为联结科学与技术的真正技术革命——第二次经济革命铺平了道路。”这就是诺思在经济增长问题上的“制度决定论”观点。

3、互不决定论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新制度经济学家拉坦则认为,争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谁决定谁没有什么意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他认为,引起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一是对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需求的原因是非常相似的。二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供给的转变是由类似的力量形成的。科学与技术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新收入流的成本,社会科学及有关专业的知识的进步降低了由制度效率的收益(包括在解决冲突时的技能的提高)所形成的新收人流的成本。 由此可见,拉坦既不赞成“技术决定论”,也不赞成“制度决定论”,实际上是主张“互不决定论”。

4、马克思观点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没有明确使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这样的概念,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关系的原理实际上就是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的生产力范畴中,生产资料和劳动者都是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着的。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劳动对象的革新和利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劳动者也必须掌握和利用科学技术,才能不断地解决人和物的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认为,技术创新属于生产力范畴,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创新的结果。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范畴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实际上是有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经济规则和合约,即各种制度安排。可以认为,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革实际上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及其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即技术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制度的变迁,是技术和生产力的内在变化引起了原有的生产关系的外在不适应,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的改变。

马克思不仅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还十分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即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时,马克思指出,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它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状况时,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只有通过革命等手段旧的生产关系即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创新。

二、评价与结论

从以上各种理论可以看出,人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本文认为,科学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动态地、辩证地看,二者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演进和发展的;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动态地、辩证地看待二者关系

在所有有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中,只有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才是惟一动态地、辨证地看待二者关系的理论。在凡勃仑与艾尔斯的理论中,动态技术与静态制度之间始终处于冲突之中,而马克思却认为,技术与制度之间有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生产关系在适应生产力方面,总是从适应到排斥再到适应,从相对稳定到变革再到相对稳定的过程。在诺思的理论中,过于强调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完全否定了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的决定作用,他把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条件夸大为技术创新的唯一决定因素,制度创新被看作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始终坚持的是,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起基始作用的决定因素,正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是渐变和剧变的交替过程。渐变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阶段的特征,生产力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剧变是二者不相适应时生产力突破生产关系束缚阶段的特征,生产关系的变化更呈现出动态性。

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技术决定论还是制度决定论都是极端的理论。科学的认识,应该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看作是一个交互决定的动态演进过程。其中,技术创新在从根本上要求制度创新的意义上,对制度创新起着基始性的决定作用;而制度创新在作为技术创新实现的前提条件的意义上,对技术创新起着先决性的作用。

2、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

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就是要充分认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研究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一个重要目的。所以,我们认为艾尔斯的“技术决定论”是不科学的,是因为它完全否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在凡勃仑那里,我们还能看到承认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影响的论述,而到了艾尔斯那里,制度则成了“始终起消极作用”的力量。同样,我们也认为诺思的“制度决定论”是有缺陷的,不是因为诺思肯定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而是因为它把制度创新的作用过于夸大和绝对化了。

我们应充分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当现存的制度成了技术创新的障碍或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创新便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过去就存在过深刻的教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数十年来中国多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运动,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制定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开发新技术和组织新产品试制生产问题上,而没有在创造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的潜力、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上下功夫。当出现了科研成果向生产转移的速度过慢、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等老大难问题时,也不从克服企业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缺陷着眼去解决体制和政策问题,而是希图通过‘提高创新意识’……等措施直接干预技术开发的进程,结果往往劳而无功。”正因为如此,吴敬琏提出“制度重于技术”。其意思是说,当现存制度不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时,制度的创新便是决定性的,必须优先考虑。

要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行制度创新。过去,我国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原有的制度体系很不适应我国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进行制度创新势在必行。而在进行制度创新时,一定要重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制度创新的进程。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2011B42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常修泽: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 凡勃仑: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书馆,1964.

[3] 罗伯特·M·索罗: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4] 道·诺思、罗·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华夏出版社,1999.

[5] 道·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6] 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生产力生产关系范文第8篇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狭义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从横向来看,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纵向来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长期生产力;从层次来看,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生产力是生产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社会文化制度体制环境,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快;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不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慢。

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根据马克思的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