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野仙踪主要内容

绿野仙踪主要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绿野仙踪主要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绿野仙踪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原则;方法;直译;意译;音译

一部外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成功与否,片名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都在以不同方式起着这样那样的制约作用。如果只注意到了原文的语义和文体,单纯采用简单的直译或音译,有时候会缺乏美感,甚至词不达意,不能准确地传达影片包含的文化信息,不能做到忠实、传神,因此要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手法和原则。

一、片名翻译的原则

第一是要忠实通顺,言简意赅,简明扼要。任何电影总有它的背景、写作内容、主题及目的。好的译名应该忠实地揭示电影的内容和主题,成为观众了解影片的桥梁。不仅要在语义上而且要在文体上忠实于原名。如《The Sound of Music》译为《音乐之声》。这部歌舞片音乐贯穿整个故事。电影要想唤起观众的好奇心,就得取一个响亮而又有吸引力的名字,便于传播和记忆。简单、用词少,好记。美国影片《Mission》的译法《谍中碟》或《职业特攻队》是根据影片内容大意进行的归化翻译。其中前者更佳,因为《谍中碟》短而有力。与影片的音乐、节奏相符,具有惊险、刺激的效果。能做到先声夺人。

第二是片名翻译要处理好东西文化差异,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在将原片名按等值原则用对应的中文直译却造成我国观众的理解困难时,就应该考虑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了。影片《卧虎藏龙》的译名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以前在翻译“龙”等蕴涵丰富中华民族特色的词汇时,多采用归化法,用其它代表力量的字眼来代替。因为“龙”字在中西两种文化中代表完全相反的力量。在中国,龙是精神图腾,代表神力和王权,在各种传说中被描述为一个充满神威的象征。在西方,龙是一种凶猛邪恶的动物,是恶的象征。库布里克的名片《Lolita》,原著小说用的是直译洛莉塔,乍一看不知所云,用在电影上,很难勾起人们观看的欲望。于是,译者使用了一个高度归化的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出自苏轼写给某对老夫少妻的诗:“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者,老也;海棠则娇艳欲滴,以“梨花”和“海棠”暗指“白发”与“红颜”,而“压”字连接两者境界全出,更是点出了的主题。

二、片名翻译的方法

第一,直译或音译法

直译,指在语言共性的基础上,在合乎译文的规范的情况下,也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既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又尽可能保持与原文语言形式相对应的翻译。

有的片名是以片中主角的名字为片名,可采用直译,既忠实于原文,又很自然。例如,《简爱》(Jane Eyre),《斯巴达克斯》(Spartacus),《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爱德华大夫》(Dr.Edward)等都是根据原义,一字不动。直译的佳例还有:TheBanquet《夜宴》、The Patriot《爱国者》,Gladiator《角斗士》,love At First Sight《一见钟情》,Brave Heart《勇敢的心》,ThePassion of the Christ《耶稣受难记》,Mr.&Mrs.Smith《史密斯夫妇》,Terminator《终结者》,Chicago《芝加哥》,Shriek《怪物史瑞克》,King Kong《金刚》等。另外,英美有不少影视片常用片中主人公的名字或故事发生的地点作为片名,这类影片通常采用音译。Harry Potwr《哈利・波特》,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Troy《特洛伊》,通过音译保留了“洋味”。

第二,意译法

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舍弃原文的字面意思,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以对影片内容的正确把握为根据,抓住原文的意义,抛弃原文的形式。Gonewith the Wind被译为《乱世佳人》,既切合题意又赏心悦目,乃成功翻译之作。若直译为《飘》或《随风飘逝》,却逊色不少。再如,把The Italian Job直译为《意大利工作》,中国观众可能会猜测这是一个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故事,也许有关某人的职业生涯,内容可能平淡无奇。这类的直译会大大缩小观众面。因此,译者根据剧情巧妙地将其译为《偷天换日》,点出了影片的玄机,吸引了众多观众。再如: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Ghost《人鬼情未了》,Top Gun《壮志凌云》,Mission:Impossible《谍中碟》。

第三,增译法(直译加注)

即在直译的基础上,根据影片的内容补充片名,使之从形式上或内容上更符合译语观众的心理接受和文化期待,更具联想美。如美国影片Patton如直译为《巴顿》,观众对此片的内容可以说仍然是一无所知,译者通过增译“将军”两字,把它译为《巴顿将军》,则使观众对该影片的主要内容会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这个译名对于了解一次世界大战历史或对军事片感兴趣的观众,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影片The Piano,若直译为《钢琴》,容易被观众理解成为是一部说明性的电影,而加上一个“课”,译为《钢琴课》则让观众对该片的内容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产生的效应也有了改观。类似的翻译还有:Seven《七宗罪》,Sister Act《修女也疯狂》,Pretty Woman《风月俏佳人》,Cats& Dogs《猫狗大战》。

绿野仙踪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A-

0015-02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研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情感体验的培养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应当把阅读看作课堂的延伸和探究活动的深入,应遵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思想,构建开放型、大阅读的探究性学习体系。

一、抓住探究本质,激发阅读兴趣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推行探究性阅读,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本质的需要,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产生积极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并在这种取向的指引下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

1.巧设探究情境

教师应结合课文围绕生活化、开放化的问题,设计探究情境,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目标、有意义且充满乐趣。如教学《好饿的毛毛虫》,教师出示毛毛虫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并提出问题“这么肥的毛毛虫,怎么还会饿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读完后,教师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它们都喜欢吃什么呢”,接着给学生发一张阅读探究卡,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上网查找等方式去阅读和探究,并以粘贴或者绘画的形式展现阅读探究成果。

学习了课文《草船借箭》,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非常佩服。教师及时抛出问题:诸葛亮果真是神机妙算还是误打误撞呢,一个故事说明不了问题,请大家从《三国演义》里面找答案,分析说明你的观点。这引导学生读名著、析性格、形成了认知能力。

2.开展合作性探究

学习过程观表明:学习不应是一个被动消极地对外界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积极地探究与建构的过程。志同道合的同伴相互交流、合作,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爱好和志趣,分别建立“小豆豆迷”“杨红樱迷”“动物书会”等阅读小组,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作品,还可以开展说书、演书、评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合作探究。

二、提供探究支持,培养阅读能力

1.做好阅读推荐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醒我们阅读不仅“量”要够,而且“质”要高。

(1)围绕教材的主题阅读推荐

低年级以单元为主题,重点开展发散性阅读,如《多彩的春天》单元教学中,我们开展了“赏春光”“诵春诗”“唱春曲”“画春景”的阅读探究活动,教师给学生推荐了有关春天的词语、古诗、文章,使阅读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拓展与延伸。高年级倡导“探究性阅读”,如学习《七律・》《在花山》后,可组织开展“走近”的主题读书活动,教师引荐有关的传记、诗词等作品,学生分组开展“诗词朗诵会”“故事演讲会”“我心中的”评书会等,让学生穿越时空,了解与评价伟人。学生的评鉴力与思辨力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

(2)满足学生需求的好书

课外读物的推荐要满足学生的三种要求:一是心理需求。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好奇心强、好表现,喜欢冒险、刺激,崇拜机智、勇敢,对此可推荐《好兵帅克历险记》等。二是时尚的需求,如《红猫蓝兔》《多啦A梦》《哈利・波特》等畅销读物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资源。三是纯净精神世界的需求。经典名著《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有趣的故事,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向往。

2.阅读教学策略

叶圣陶认为语文教学应当训练和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会学生一些策略和方法。笔者尝试了以下阅读教学的策略。

(1)预测策略――猜猜看。用于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的文章,能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地投入故事情节中,操作如下:题目分析――找线索――联系生活。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让学生先从题目猜故事的起因,通过扫读、跳读课文,找出故事中的线索猜过程,最后运用生活经验猜结果。

(2)研读策略――找主角、知想学。“找主角”是指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和段落的重点句。“知想学”是引导学生在“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的过程中进行词句的品鉴和表达方式的品味。

(3)复述策略――手掌故事、概念图、时间轴。低年级阅读教学可将故事的地点、时间、角色、人物、主要困难及解决方案填写在一张手掌形状的卡片里,引导学生理清故事脉络,简单复述故事情节;高年级运用“概念图”“时间轴”等形式让学生理清时间顺序、地点转换及人物关系,引导学生将复杂的故事进行梳理,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4)评价策略――对比法、材料论证法。通过故事的前后对比、同类故事的对比、与现实题材的对比等,让学生对人物、内容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材料论证法即从大量的资料中提取观点,或者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资料作支撑。

3.指导阅读积累

阅读积累能将零散的资料系统化,实现为我所用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积累好词好句开始,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并逐步引导学生写写读书笔记;还可培养学生随手、剪贴、整理、评论的习惯,指导学生对好词佳句、文章片段分类记录和整理,并会批注和评价。当班级或年级开展演讲、习作等语文活动时,学生就可结合记录本中的资料梳理思维,提炼观点。另外,还可通过展示交流和分享剪贴本、读书笔记本,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同时培养了他们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与信心,有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分享探究成果,完善阅读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行为效率,具有动机作用。做好展示与分享,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到实现,并影响学生对所探究问题的倾向性。而反馈和评价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产生相应的激励作用。

1.展示分享

(1)选择读物的展示:让学生将自主购书、图书馆借书、网上阅读的经验进行交流,为大家提供更多获取图书的渠道。

(2)探究过程的展示:如教学《探求汉字王国的奥秘》,学生可将整个活动的过程,包括资料的来源记录下来,制作成宣传册,并利用课堂进行展示观摩,互相评价。

(3)探究结果的展示:可通过诗词朗诵会、辩论赛、小作家协会等展示探索结果,还可以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展示前文提到的“手掌故事”“阅读概念图”“时间轴”等,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另外,要注意活动的现代性与挑战性。如在《人生不设限》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可分小组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电子白板技术进行展示与交流读书心得;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建立读书网站,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2.反馈、评价

要发挥反馈与评价的激励效果,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即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要多主体参与,如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和教师评相结合。评价内容要多维度,一般可以从态度、习惯、数量、效果等层面进行。评价方式宜多样化,平时开展汇报活动、“每周一星”等活动,结合现场读书汇报、读书摘要卡、读书笔记检测等,给予学生全面的激励性评价;每学期末评出“书香少年”“最佳书迷会”等进行表彰。评价机制更新,运用网络、手机、微信、微博等先进的手段或平台让学生、家长、教师都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