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梅兰芳和孟小冬

梅兰芳和孟小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梅兰芳和孟小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梅兰芳和孟小冬范文第1篇

舞台上的精灵

舞台上的梅兰芳是一个女子:或温柔贤惠,或不让须眉。但是,无论怎样,他都是美的。“京师我见梅兰芳,娇嫩真如好女郎。珠喉宛转绕梁曲,玉帽娉婷绝世妆。”这是民国时侯的诗句,从中我们也能大致体会到当年梅郎的风采。

8岁学艺,10岁登台。梅兰芳走过了任何伶人都必须要走过的路。梅兰芳的表姑评价他是“言不出众,貌不惊人”。当初学戏时,他也被师傅认为“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尽管这样,他还是走上了这条路。“梅先生学习是很苦的。大冬天泼一盆水在地上,等着结冰了。就在冰上踩高跷,打把子,走圆场。”中央戏曲学院表演系的张晶老师说:“也正因如此,他的基本功比别人更加扎实。”

梅兰芳也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他的时代。电影中,年轻的梅兰芳听到了邱如白的那句“你的时代到了”。现实中,太多的因素将梅兰芳推到了这个风口浪尖之上。此时正值后的社会大变革,观众群体和审美趣味的变化对京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更多的女性进入了剧场看戏,这些人更加喜欢婉约含蓄的表演,这使得旦行不用再被老生跟武生遮盖光芒。与此同时,新文化人从国外引进话剧艺术形式,触动传统戏曲在表演和内容上产生改良意识,喜欢旦角也变成时尚。这一时期,很多名角都因年老色衰而扮相不佳,昔日的梨园翘楚王瑶卿也唱倒了嗓子,被寄予希望的王慧芳也染上毒瘾从此沉沦。于是,梅兰芳就这样脱颖而出了。

属于他的1913

1913年对梅兰芳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在上海的首次登台赢得了民众的认可。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也正是这一年,他结识了一位日后对他的事业有很大帮助的人――齐如山。

齐如山的祖父齐竹溪和父亲齐禊亭,两代都是进士。齐如山生长在这样一个诗书传家的家庭中,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1913年,梅兰芳在天乐茶园演《汾河湾》,齐如山坐在台下看戏,看到戏中情节有不妥的地方,便写了一封长达3000字的信给梅兰芳,阐明他的看法。在信中齐如山指出:“如果要想成为一个大演员,非有改革之心不可。”在第二天的演出中,梅兰芳接受了齐如山的意见并按照他的指点做出了修改。

于是,齐如山成了梅兰芳身边“军师”式的人物。帮助他研究、改良戏剧。一步步引导着梅兰芳从一个旧时代走进一片新天地。1917年,梅兰芳领旦行从谭鑫培手中接下“伶界大王”的名号,1927年在观众投票中毫无争议名列“四大名旦”之首,并最终将京剧艺术推向巅峰,无不得自改良求变的心性高远。

生活中的“一代完人”

梅兰芳说过,他自己一生的故事太多了,可很少有人能概括他的性格。但是,梅先生身上具有的那份优雅,那种气质,却总是让人为之倾慕。

“我翻资料时看到‘一代完人’的挽词,心想,什么人才能用得上完人二字?”电影《梅兰芳》的编剧张家鲁说,“我看那些资料,没人说过他的坏话。一个人要怎样做,才能让身边所有人都不说他的坏话?”

梅兰芳是个好人,对人对事他都尽量照顾周到。他家里摆着一个绍兴酒坛子,平时吊嗓子就对这坛子口,怕影响其他人休息。可是那一院子里的人全是仰仗他生活的。有时工作人员出了错,把《断桥》里白娘子头上的白绣球拿成了红的,梅兰芳还说红球也不错,以后就用红球吧。“他一直要求自己能够做一个好人。”张家鲁说。

梅派的特点就是没特点,“梅派艺术就像一个水晶球,它从每一个角度看上去都是圆的,很纯;梅派艺术就像梅这个人一样,真水无香。”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吴迎这样评价梅派艺术。

梅兰芳的表演优雅大气,端庄朴实。这样的特点其实也源于梅兰芳的性格。梅兰芳说:“我的性格,不适宜表演玩笑,泼辣一派的戏。”因为他生活中总是端庄,不温不火。

姜凤山说:“梅先生从不发火,因为没人招他生气,他没有不如意的事,人人都尊重他,叫他梅大爷。”他眼中的梅兰芳是功成名就的梅兰芳。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是,梅兰芳也是孤独的。这是他做戏的基础。正如电影中邱如白所说:“谁毁了梅兰芳的孤独,谁就毁了梅兰芳。”为了这一份孤独,他放弃了太多的情感,特别是爱情。

有人说写梅兰芳可以略去孟小冬,而说孟小冬则不能不提梅兰芳。的确,在《梅兰芳回忆录》和《齐如山回忆录》中都略去了他与孟小冬之间的那段恋情。但电影中,却用很大的篇幅来展现这段恋情。

孟小冬是三代京剧世家。她8岁学戏唱老生,12岁在无锡首次登台演出《捉放曹》,13岁在上海乾坤大剧场挂牌唱戏,为追求谭派艺术的真髓,在1925年到北平向京剧名家请益谭派老生艺术。就在这个时候梅兰芳出现了,而且出现了电影《梅兰芳》中与梅兰芳合演《游龙戏凤》的一幕。

当时北京一方是杨小楼、余叔岩、荀慧生和陈德霖的“双胜社”正与从日本演出凯旋的梅兰芳唱对台戏,而孟小冬的进京使本来的“两军对垒”立即变成了“三足鼎立”,大有与梅杨余三大贤分庭抗礼的势头。因此当时的重要堂会戏非杨、梅、余加孟小冬不可。1926年下半年,梅兰芳与孟小冬在梁燕荪公馆合演《四郎探母》,梅先生男扮女装,饰演铁镜公主,孟小冬女扮男装,饰演杨四郎,人称“钗牟互易”。后来,时任民国政府财政总长兼银行总裁的王克敏五十岁生日,大唱堂会戏,席间有人提议,请孟小冬和梅兰芳两人合演一出《游龙戏凤》。孟小冬演正德皇帝,梅兰芳演李凤姐,人称“阴阳颠倒”。根据当时记载:“18岁的孟小冬在32岁的大名角梅兰芳面前并不胆怯,演来落落大方,非常潇洒,台下不断地拍手叫好。许多梅迷和孟迷更是希望二人能就此假戏真做,成就一段传奇姻缘。”此后孟、梅两人又不断合演《梅龙镇》、《四郎探母》和《二进宫》等戏,不断的艺术合作使二人加深了了解,互生爱慕之情。1927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四,经时任中国银行总裁的冯耿光等人撮合,孟小冬与梅兰芳的洞房花烛就设在东城东四牌楼九条35号冯公馆里。

虽然这只是一段短暂的露水婚姻,但是“梅孟之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梅兰芳的人生走向,对孟小冬而言更是改变了她的一生。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一个人的名字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人,这不好结论。但是梅兰芳的名字却真的是恰如其分。

在日据香港期间,不断的有人用各种方式让梅兰芳开口唱戏。和久田幸助替军方与梅交涉,梅兰芳说:“我所以来到香港,是因为不愿卷入政治漩涡。现在中国分成两个,的中国和的中国。蒋先生、汪先生都是好朋友,我对两人任何一方都不接近。为了这个缘故我才来到香港,今后我仍希望过安静的生活,如果要求我在电影舞台或广播中表演,那将使我很为难……”自此,梅兰芳在香港过起了隐居生活。

由于侵港日军不断纠缠,梅兰芳决定取道广州返沪,与家人同居。从此,梅兰芳在沪闭门谢客,不参加任何演出活动。秋天,汪伪政府派铁杆汉奸褚民谊赴上海,登门邀请梅兰芳参加所谓“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的庆祝活动,率领剧团赴南京、长春、东京等地巡回演出。梅兰芳听明来意后,指着自己的唇髯说:“我已经上了年纪,嗓子坏了,早已退出舞台!”褚阴险地笑道:“胡子可以剃掉嘛,嗓子吊吊也能恢复!”素来待人文雅的梅兰芳,此刻面对这腼颜事敌、犬彘不食的民族败类,却露出了寒凛凛的锋芒,讪笑着说:“褚先生一向玩票,大花脸唱得不错,你当团长率领剧团去慰问,岂不更为合适!”

不久,日本华北驻屯军报导部部长山家少佐发出指示,把条件降低:不劳梅兰芳唱戏,只请他出来讲一段话便可。梅兰芳闻讯,在无可奈何之际,断然采取了应对措施:请来医师吴士中先生连打了三针伤寒预防针,使体温升高,然后以重病为由再次拒绝。“打两针就能到39摄氏度,打三针是要死人的呀!”吴迎说。

1961年夏天,梅兰芳陪友人去北京阜外医院看病,没曾想,把他自己留在了医院。

梅兰芳和孟小冬范文第2篇

编导者巧妙地选取了最能表示梅兰芳先生人生轨迹、精神境界和艺术成就的几个情节。首先表示在影片的选材上。

影片大致可以归结为四部分:即少年梅兰芳与十三燕的新旧戏码之争,从叙事的角度看。所谓斗戏;梅兰芳与红颜知己、梨园同行孟小冬的相识相知,一段没有结果恋情;梅兰芳在邱如白的鼓励、游说下赴美演出,国粹京剧首次走出国门;最后,上海与日军蓄须抗争,表示了梅兰芳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维护国家利益气节。

影片以梅兰芳的人生轨迹为线索,从表情的角度看。为我展现了一生中“死别”生离”聚散”三个重要片段,分别以亲情、和维护国家利益之情为情感内核,阶段分明、层层递进,感人至深。从而,让我看到一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活生生的一代京剧大师兼凡人的梅兰芳。

影片中的亮点与看点足以令观众为之倾倒。其次。

影片的前半部分是本片的亮点,认为。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局部,《梅兰芳》作为传记性艺术片最为胜利的局部。

首先表示在剧情感人。梅兰芳与十三燕斗戏一节中,说它最为胜利。跌宕起伏的情节让人悬念层生。十三燕斗戏失败,遭辱受挫、被逼致死,让人同情、深省。少年梅兰芳时刻不忘“大伯”遗训,为伶人地位的提升做着不懈的努力,令人感动。其次是主要演员扮演到位、出彩,将各色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其中最为出彩的饰演“十三燕”老戏骨王学圻、饰演少年梅兰芳的余少群、扮演孟小冬的章子怡。再次是画面美,旧时的戏园子、四合院、音乐、舞台动作、梅派唱腔都在这一部分中得到充沛的展示,让我大饱眼福。

看过《《梅兰芳》人不会忘记十三燕。这位被誉为“伶界大王”京剧名角,相信。与梅家有着三代情谊,梅兰芳叫他爷爷”梅兰芳的大伯去世之后,实际上是担负起了培养梅兰芳的责任。对梅兰芳来说,十三燕既是师父、前辈更是亲人,一个影响了梅兰芳一生的人物。同时,又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与看不起伶人的权贵矛盾,与时代矛盾,与梅兰芳矛盾,与他自己矛盾。而饰演十三燕的王学圻,不愧是老一派的实力演员,无论是作为“伶界大王”该有的扮相、身段、手势,还是略带黑色幽默让人笑中带泪的演绎,都把这个血肉丰满而复杂的十三燕给演活了那句“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显示了一个血性爷们豪迈之气,也成了影响梅兰芳一生的箴言。

形象俊朗、清纯、楚楚动人,由青年演员余少群扮演的少年梅兰芳。将一个初露头角、不负众望、谦虚好学、浑身充溢了灵气的名旦”演活了

让观众眼前为之一亮。这不仅是剧中人物孟小冬以及剧情自身(红颜知己、婚外恋情)魅力,由大牌影星章子怡饰演的孟小冬的出场。更是演员自身的魅力。章子怡不愧为国际巨星,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给人以美感。身上,外在形象美与内在真诚、灵动与大气达到完美的结合。由此,人们会更加理解并原谅梅兰芳的婚外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就是明星的效应。

影片还有几位人物对梅兰芳的塑造也举足轻重。譬如孙红雷饰演的邱如白、英达饰演的银行经理六爷、陈红扮演的梅兰芳妻子福芝芳等都很出彩,另外。但相对来说,这些角色的扮演着,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换了他人也可能会演出同样的效果;而上述几位却不然,剧中人物就是为他设置的非他莫属,只有他才干将人物演绎到极致。《梅兰芳》一剧若没有他真不知会是个什么样子。

黎明饰演的成年梅兰芳有点不尽人意,最后说说黎明饰演的成年梅兰芳。如前所说。特别是与上面提到那几位熠熠生辉的角色相比,显得有些逊色。这或许会成为影片制作中的一个不可挽回的遗憾。

让观众在审美欲求上有了一定的满足,由于有了上面讲的亮点与看点。并在一定水平上消减了对主要演员黎明的苛求。这样,观众既可以较为全面看待《《梅兰芳》得失,又有可能以宽容、体谅的心态来看待黎明的扮演。

黎明的扮演还是极用心的只是很难达到人们预期值,正像有的网友所说的就整体来看。终究他饰演的一代大师梅兰芳。所有人都会给他很高的要求,所以黎明面临的压力很大。

黎明举手投足都在向真实人物靠拢,片中。梅兰芳面对感情时的脆弱,面对敌人时的无所畏惧,还有面对朋友时的坚贞,黎明的扮演都是非常用心的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实力。但是人们要求他不只是这些,而是要求他将俊朗、儒雅、温润如玉的外在形象与刚柔并举、形神兼备、技压群芳、光彩耀人的灵动气质相结合,塑造出一个更为完美、理想的梅兰芳形象。显然,这是一个很难达到高度。不少观众对影片的后半部分不够满意,认为黎明的扮演过于活跃、拘谨、拖沓,以至影响了剧情的发展,与前面相比,不够流畅,不够协调等等。想,这不仅仅是演员一个人的责任,恐怕与整个剧情的设置,导演的艺术理念等等有关。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

梅兰芳和孟小冬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影 《梅兰芳》 欣赏 教学设计

陈凯歌在拍摄经典影片《霸王别姬》的15年后,再次回归他所熟悉的伶人题材,拍摄了带有传记性质的电影《梅兰芳》。影片通过梅兰芳与十三燕打擂、与孟小冬聚散、拒为日军演出等片断,展示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情感世界。这是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均取得优秀成绩的电影。

伴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影视文化对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等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对当前热播热映的影视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大学生掌握解读影视作品的正确方法,理解影视作品的丰富内涵。这也是作为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影视欣赏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电影《梅兰芳》欣赏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首先通过对影片《梅兰芳》的点评。使学生准确把握影片的主题,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传记影片与历史的关系。并通过与同档期的《非诚勿扰》的比较。了解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区别。

二、课前准备与教学方法设计

课前,让学生主动查找资料,观摩影片,使学生对此片有充分的了解。

课堂教学应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紧扣电影文本,穿插片段播放,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影片主题以及对京剧等的看法。使学生整体把握影片的文化内涵。

三、关于京尉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中国戏剧艺术大师,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梨园世家,他8岁学戏,11岁登台。因其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苟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并开创了“梅派”戏剧表演艺术。

梅兰芳在艺术方面是宗师,在为人方面也堪称楷模。期间。梅兰芳留居香港、上海,在日伪统治下蓄须明志,拒绝演出。

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他是第一位将京剧艺术推向世界的人。

他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奇双会》《凤还巢》、《宇宙锋》、《生死恨》、《洛神》、《游园惊梦》等。

(播放京剧《贵妃醉酒》片段)。

四、影片概况

导演:陈凯歌:制片:赵海城:艺术顾问:梅葆玖(梅兰芳幼子):编剧:严歌苓、陈国富、张家鲁:出品:中影集团北影制片厂、中环国际娱乐、英皇电影:公映日期:2008年12月5日。

12月9日的《新闻联播》中,以“多部国产片齐贺岁,《梅兰芳》叫座又叫好”为标题,点名表扬了陈凯歌的这部新作。目前该片票房已过亿元。

五、导演陈凯歌

著名电影导演,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主要作品有《黄土地》、《孩子王》等。1993年他导演的《霸王别姬》因其娴熟的艺术技巧及内蕴丰厚的东方化的人文主题获得了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等8项国际大奖。

(播放《霸王别姬》片尾部分)

六、剧情点评

1、序幕、纸枷锁与影片主题

开场,梅兰芳在读他大伯的信。大伯在信中告诉他,宫里有一种刑罚,就是让犯错的戏子戴上一面纸做的枷锁,双手捧着一碗水,纸枷锁撕破了,受罚者就会被乱棍打死。

(播放“纸枷锁”片段)

纸枷锁和大伯的信,在电影里反复出现,纸枷锁是一个有着象征意味的意象,它象征了梅兰芳是处在社会的、历史的、艺术的和个人情感的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纸枷锁”之中。纸枷锁象征了梅兰芳一生的桎梏、挣扎与无奈,自由与束缚的主题在影片中被层层铺垫渲染‘梅兰芳与十三燕的关系是写他被规矩束缚,与孟小冬的关系是写他被婚姻束缚,架在脖子上的军刀表现的是日本侵略者的威逼胁迫。梅兰芳尽管一直在追求自由一自由的演出、自由的创作、自由的生活,但终究因世事、人事、梨园事而不能选择,“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对“纸枷锁”所构成的世界的逃离与抗争,构成了梅兰芳独特的道德人格与情感品质,对梅兰芳形象的分析、解读都离不开“纸枷锁”这一意象。陈凯歌也说过,“细看梅兰芳的一生,就会发现他的一生是被绑架的一生。”

2、开端部、京剧艺术的传播

梅兰芳没有想到他步入人生的第一个竞争对手竟然就是和梅家有三代情谊、名满北京的老艺人十三燕(原型:谭鑫培等)。梅兰芳在打对台中因唱新戏在青年学生的追捧下大获成功。代表老一辈辉煌历史的十三燕败了,他以一曲人去楼空后孤独的绝唱了结了自己的一生,他败得惨烈、死得悲壮。梅兰芳僧《黛玉葬花》中的唱词“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来诠释十三燕的人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成为他所深深热爱的爷爷的挽歌。

(播放打对台第三日的平行蒙太奇片段)

梅兰芳知道,十三燕在擂台上所争的是尊严:做人的尊严、艺术的尊严。正如十三燕所说:“爷一辈子要的就是个脸儿”。在清末的中国,戏子的地位等同于妓。邱家老太太的一句“我们家认识的梅兰芳不是唱戏的那个”、十三燕死前留给梅兰芳的那句话“希望你好好地将伶人的地位提拔一下”都说明了这一点。

十三的片中燕那句名言“输不丢人,怕才丢人”,不仅是说给自己的,也是说给梅兰芳的,这句话对梅兰芳的影响很大。对这句话我们同样也可理解为是导演陈凯歌说给自己的励志之言。十年前的《荆轲刺秦王》遭受了市场最为无情的回绝:三年前,迎接《无极》的则是骂声一片。“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有了这句话。我们才看到了《梅兰芳》。

这一部分是本片的精华部分,它一方面将京剧艺术的历史境遇与京剧名伶的人生悲欢相互剪接,在世道变化中展示梅兰芳高洁的人格品质:另一方面扮演青年梅兰芳的余少群,扮相俊美、亦柔亦刚,把梅兰芳的忧郁气质表现的恰到好处。他在影片中反串苏三、樊梨花、杜丽娘、柳迎春、林黛玉等角色,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梅派形象,更是令观众赞叹不已。片中出现的梅派经典剧目《玉堂春》《樊江关》、《游园惊梦》、《汾河湾》、《穆桂英》、《四郎探母》、《一缕麻》、《卖马》《黛玉葬花》、《定军山》等片段,展现了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精华部分。其中梅葆玖的幕后配唱配音,包括《樊江关》、《女起解》、《黛玉葬花》、《游龙戏凤》以及昆腔《游园惊梦》、时装戏《一缕麻》等,无论在梅派风格的把握、韵味的呈现。还是在声乐上的表 达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影片中王瑕瑜和张克配唱的老生段子,韵味也很醇正。

梅兰芳之所以被广大观众所关注,不只是因为他有一两段浪漫的爱情,也不是因为他在民族大义面前捍卫了尊严,而主要是因为他是京剧大师、一代名旦。观众普遍欣赏斗戏部分,除了人物命运值得关注外,精彩的舞台演出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了舞台上这些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梅兰芳作为一个京剧大师的形象就缺少说服力。导演借着这个宝贵的机会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舞台上的一个个角色托起了作为艺术家的梅兰芳的形象。通过电影形式推广传统戏剧艺术,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戏剧产生兴趣,带动了戏剧乃至传统文化的回归,这就使影片有效的发挥了电影艺术的传播影响力。

如果影片沿着梅派艺术的诞生与发展的思路走下去,那就能写出一个著名京剧流派的辉煌历史,写出一个京剧大师为了攀登艺术高峰而将人生的某些情感深藏心底的痛苦和悲凉。写出一个为艺术、更为人生的悲壮人格。假如影片在发展部浓墨重彩的去表述梅兰芳是为了艺术而离开孟小冬的,那就跟这部分统一为了一个主题。但导演并没有这样做。影片在塑造一代京剧大师形象的同时,在后半部分把梅兰芳对京剧、昆曲艺术的创新、发展,包括梅兰芳本身的艺术造诣成就等表现甚少,梅兰芳骄傲于世的东西在影片的后半部也没有完全的呈现出来。在影片的后半部。梅兰芳大多是作为一个名人的形象出现的,而作为艺术大师的形象则缺乏表现。导演有意弱化了京剧表演,他更为关注的应该是一个取得如此艺术成就的人的人生心路历程,这和田壮壮拍的《吴清源》有些相似。但是,没有京剧就没有梅兰芳。对梅兰芳艺术形象的塑造与京剧艺术紧密相连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发展部及传记电影与历史真实等

孟梅之恋在片中则被处理为一段惺惺相惜的神交,雨中巧遇,伞中同行,继而合唱《游龙戏凤》,二人互相引为知己,他们的愿望只是一起去看场电影。最终也未能实现。由于福芝芳与邱如白的反对。孟小冬说了一句“孟小冬再也不见梅兰芳”,一走了之。当梅兰芳孤独走在美国街头时候。旁边响起的是孟小冬留给他的一句话:“畹华,别怕!”

(播放孟梅二人表演《游园惊梦》片段)

电影《梅兰芳》对众所周知的一些大事的处理,应该说是基本符合人物和历史的真实,如梅兰芳坚持艺术革新,国际巡演以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蓄须明志的民族气节等。

但我们应当看到,影片只是带有传记性质的故事片,并不是梅兰芳的编年体“传记”。它只是以亲情、爱情和家国之情三段故事构成全剧的情感内核,用诗体史剧的叙事技巧来呈现梅兰芳人生与人格中所蕴含的普遍价值。

为塑造梅兰芳的艺术形象,影片对史实进行了大胆的虚构,其中很多人物,是糅杂了当年一些真实人物综合而成的。比如十三燕的形象,“十三燕”这个名字,应该是从闻名遐迩的“老十三旦”艺名中化出来的,看影片中的叙述,原型应该是谭鑫培等人。

影片中的很多情节,不论是与十三燕同台斗戏、孟梅之恋、还是日本军官因不愿继续逼迫梅兰芳而饮弹自尽,都是戏剧化的演绎。孟梅之恋,大致情况应当是二人1925年相识。1927年成婚,1933年因福芝芳的反对而分手。再如日本侵略者拘禁并羞辱梅兰芳一段,在历史中,抗战时期的梅兰芳先是从上海去香港避祸,回上海后即蓄须拒演,以卖画维持生计。并未被日本人拘禁。

为了表现梅兰芳戏的受欢迎程度,影片甚至让、、和张季直这些新旧人物同场观戏。陈凯歌对此也并不忌讳,“本片只是对于梅大师的一种戏说和自我解读,和真实梅兰芳尚有区别。”

在观看传记类电影时,很多观众会把历史题材的影视艺术作品当作信史来看。其实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并不以传播历史知识为首要功能。对于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处理上,一般认为艺术作品应当是在忠实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加上合乎情理的虚构,使人物事件发展达到了历史真实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即可。艺术家是以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受去认识和阐释历史、塑造艺术形象并达到作品的讽喻、教化的社会功能的。郭沫若先生也认为历史研究应当“实事求是”。史剧创作则可以“失事求似”。

4、及结尾部、艺术电影与商业片

由于日本入侵,梅兰芳决定不再登台演出。他蓄须拒演。面对日本人的屠刀,他淡淡的说了句“在台下。我可是个男人!”抗战胜利了,梅兰芳又回到了舞台上。

这是影片的最后一部分,说是有些勉强。日本侵略者拔刀威逼,梅兰芳不为所动,大义凛然,这样的表现手法反而公式化了。影片以胜利后的万众欢呼做结,也缺乏《霸王别姬》结尾的震撼,倒更像一部商业片的结尾了。

(播放记者招待会片段)

影片下半部对京剧的颂扬,包括梅兰芳在纽约的成功、全数洋人观众起立鼓掌,以及日本侵略者田中隆一对京剧和梅兰芳的迷恋与崇拜,都是把京剧的伟大借助于美日强势文明对京剧的认同来反证其价值,由于缺乏铺垫,影片中的处理并不令人信服,尤其是对于那些80后、对传统戏剧艺术缺乏了解的当代大学生而言。

(播放梅兰芳访美片段)

由于影片在表现手法上融合了艺术片、商业片和主旋律片三种元素。在主题上兼顾了人性、文化传播与民族大义,在形象塑造上坚守忧郁的气质、高雅的品味、凛然的英雄气概等,其结果是影片各部分自成一体,缺乏连贯,结构的分散又;中淡了“人生无奈”这一主题的表达。影片结尾留给观众思考的余地不大。这和商业片倒有些相似。

结合同一档期上映的商业大片《非诚勿扰》。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文艺片与商业片的不同。

电影分类按其美学流派可分为表现主义和再现主义电影,按其表达方式一般分为故事片、纪录片、实验电影等。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并非电影分类的一种标准,对此一般是从创作目的来划分的。

商业电影主要以追求最大票房价值为目的,在影片中一般包含有多种商业元素如大场面、大明星、高科技大制作、大规模的宣传等来吸引观众。类型片多属商业片,中国的贺岁片也是较为典型的例子。

艺术电影以追求电影艺术的创新和表现力为主。制作者主要考虑的是实现自己对电影的思考和探索。它倾向于强调具有个人化视点特征的视觉风格,如法国的左岸派电影等。

因电影具有商业性,艺术电影也有追求其商业价值的目的,所以具体到某一部电影,很难将其完全归入其中的一类,我们只能说某部电影的某种成分大一些而已。

简单讲商业电影是为了赚钱,更重视电影的娱乐性:艺术电影则更重视制作者的个人观点及其表达方式。

例如贺岁片《非诚勿扰》,投资4300万,宣传费1700万,共投入6000万,冯小刚+葛优的贺岁片本身就是一个卖座的招牌,加上舒淇、范伟、方中信、冯远征等明星的号召力,到09 年初就取得了超过3亿元的票房收入。(《梅兰芳》投资估计超过3亿,收回成本较难。)

影片剧情借鉴陈国富的《征婚启事》加上屡试不爽的冯氏喜剧风格――“顽主”式的男主人公,美丽又“实心眼”的女主人公,有爱情。有调侃,笑料丰富,加上大团圆的喜庆结尾。温情而幽默的给处于金融风暴阴影中的观众“打了一针麻药”(冯小刚语)。

艺术片《征婚启事》的创作动机是找一个借口来看“某些人的嘴脸”,并从中折射出台湾中下层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一一悲哀成为影片中的一个象征,影片有着较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播放杜家珍与小学国文教师见面的场景)

《非诚勿扰》的初衷则是希望在09年贺岁的时候带给观众一个励志、深情的喜剧故事,冯小刚说:“今年发生了很多的事。雪灾、地震、金融危机。大家觉得08年是有点不太顺利。所以要拍一个喜剧让观众在年底的时候心情放松一下,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电影还是为大众服务的。”

(播放影片结尾部分秦奋与风险投资人再见面的场景)

七、课后作业

梅兰芳和孟小冬范文第4篇

2008年,导演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上映,自上映以来受到国内外电影界的好评,收获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在国内国际电影节上取得几项大奖。电影《梅兰芳》主要讲述了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一生的京剧道路,表现了我国那个年代的兴衰荣辱。在影片中,梅兰芳在京剧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个对手是他的爷爷“十三燕”,两人在一次京剧比赛中梅兰芳输给了“十三燕”,他亲眼目睹了长辈的悲剧,他努力改变传统的京剧表演方式,从此在事业上却的成功。在梅兰芳中年时期,中国受到日本的侵略,梅兰芳也受到很多挫折和苦难,但梅兰芳坚决拒绝为日本人表演,表现了梅兰芳英勇的大无畏精神和爱国情怀。梅兰芳这部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悬疑的故事情节,整部电影情节平淡,但是却受到观众的欢迎,原因就是电影中美术设计所展现出来的强烈的视觉效果,表现出了我国国粹京剧的艺术特点。在电影艺术中,美术艺术效果对电影至关重要,它能表现出影片特有的美学效果和视觉效果。《梅兰芳》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它的电影美术艺术上,从色彩、环境、道具等多方面表现了电影的艺术特色。

二、电影《梅兰芳》的美术艺术风格

(一)电影美术的舞台设计

电影的舞台设计能真实形象地将电影的信息表达给观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导演的创作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电影舞台设计的色彩体系了剧本中情节的环境特点、时代特征,将流行和传统结合起来,使观众在视觉上感受电影的艺术魅力。电影《梅兰芳》为了真实还原梅兰芳所生活的环境,将电影的拍摄地点设在上海,还专门借来梅兰芳的真实收藏品作道具,充分表现了当时恢弘和动荡的时代背景。为了突出孟小冬这个人物的生活,仿照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在怀柔专门建立了四合院、同仁堂药店等建筑,电影建筑耗资过亿。影片中几场梅兰芳表演京剧时的舞台布景也十分讲究,舞台设计精致大气,舞台上运用蜡烛和灯笼等进行烘托,突出了梅兰芳京剧表演的气氛。电影美术的舞台设计是人物表现的基础,真实的场景设置为人物一生的表现奠定了重要基础。电影《梅兰芳》将明清风格建筑的室内场景进行最大化的还原,主要表现在实木折扇门、檀木落地化妆镜、黄铜洗手盆、高背洗脸架、漆艺折扇隔断、旧式挂钟、木雕地灯、太师椅、大小木雕腿桌、雕花落地大衣柜、檀木雕长案头、金字木雕牌匾等等,形成以了棕色调为主的、旧的实木装饰质感的、沉稳私密的室内空间。这些具有时代感的旧明清家具在色彩、质感和时代性上,将生活在当时年代的任务特征充分地表现出来。

(二)电影美术的人物塑造

电影《梅兰芳》中许多人物的塑造体现了电影美学艺术,人物造型设计需要符合原著的人物特点。扮演梅兰芳的演员是黎明,首先他的外形比较符合梅兰芳原型,是属于长相斯文类型的,上妆以后就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电影角色的还原只有外在相似是不够的,还需要内在的锻炼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为了还原真实的梅兰芳,黎明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学习和练习京剧艺术。影片中的依个桥段是梅兰芳表演剧目《三堂会审》,梅兰芳为了使自己跪着的身形更加笔挺,用钉子固定自己下跪的位置,到表演结束膝盖上已经很被钉子扎伤,演员为了还原真实的场景,也用真实的钉子,使观众感受到最真实的视觉效果,使观众为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的无悔追求所感动。扮演青年梅兰芳的演员是余少群,余少群是学越剧出身,气质上跟梅兰芳很相似,更还的塑造了人物特点。王学圻扮演的“十三燕”更是出彩,派头和强调都十分到位。电影开头少年梅兰芳和“十三燕”的斗戏是影片最经典的桥段之一,充分体现了人物塑造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三)电影美术的色彩设计

电影中对于色彩的应用影响着电影内涵的表达,色彩包括舞台颜色、人物妆容、服饰色彩等。电影中的色彩象征不同的意义,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情感,如在电影中阴云密布的天气里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表现了恐惧、悲伤等情绪;浓烈的颜色表现出温暖的情景。电影通过色彩的运用,表现出刺激的视觉效果,彰显出电影人物的情感,使观众印象深刻。在电影《梅兰芳》的开头部分,舞台色彩运用了黑白色,这两种颜色和京剧表演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形成鲜明地对比,表现出了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简单、深刻的追求。梅兰芳和“十三燕”斗戏的场景中,梅兰芳穿的红色戏服表现出了他的年轻活力;“十三燕”脸上没有洗干净的油彩表现了他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要带着面具面对现实的窘境。这场斗戏是在夜晚的室内,场景的基本色调是暖色系里的棕色,运用大块白和小的亮点来点缀画面,用土黄色配合棕色,背景中的红色隐藏在阴影部分,含蓄而有张力。影片中泛黄的木箱、照片,灰褐色的老宅院等场景表现了梅兰芳的童年记忆。影片中士兵红色的衣服,红色的墙和大伯黑色的衣服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影片中任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影片中当时上海的人民衣服普遍是灰褐色的,表现了人民处在困苦的生活中,但是京剧服装鲜艳的色彩又突出在艰苦条件下人们对京剧艺术的追求和热爱。舞台上的梅艳芳画者精致的妆容,穿着色彩艳丽的服饰,四周装饰着许多大红色蜡烛和灯笼,鲜红色的色彩基调暗示了当时梅兰芳事业处在高峰期。

(四)电影美术的摄影艺术

写实是《梅兰芳》这部电影摄影最大的特点,电影摄影没有用任何特技和航拍,而是将现实中的场景原原本本地拍摄下来,体现了这部电影的真实性。这部电影的摄影艺术相比陈凯歌导演之前的影片《无级》,整体画面虽没有那么丰富,但是却更真实。《无级》中场景的色彩运用十分丰富,但是缺乏内涵,观众享受到了摄影和色彩上的视觉冲击却忽视了电影的内涵。而《梅兰芳》这部影片在写实的摄影基础上,对场景进行了高超的精简和色彩的提炼,一切场景充分表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和矛盾。这部电影使用精心的拍摄位置、拍摄距离和镜头的身份特征。整部电影主要以夜景为主,抓住梅兰芳的舞台观感。影片的场景从舞台到后台,从戏院的各个位置不断转换。当演员从舞台退场的时候,摄像就会转向舞台下方幽暗和众多的观众,这样的摄影方式使电影观众犹如置身在电影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到影片中的真实氛围。在“十三燕”和赌徒谈判的情节中,镜头在“十三燕”和赌徒之间来回转换,使电影观众仿佛置身在情节之中。在梅兰芳和孟小冬在舞台上对视的情节中,镜头在两人的眼神之间相互切换,梅兰芳俯视着比自己低的孟小冬,电影观众就仿佛置身在二人对视之间,也在注视着孟小冬。在拍摄梅兰芳登上楼梯的场景时,镜头放在他的背后,使观众仿佛站在梅兰芳背后的地面上;当梅兰芳站在高处和日本人讲话时,镜头升起运用仰视,不断穿行面部特写和眼睛特写,使观众不仅看到梅兰芳讲话的场景,还体会到梅兰芳的内心。影片运用了集中焦点的镜头,使观众看到的人物变得十分清晰,而周围的场景被柔化。比如在邱如白的反映镜头中,他的周围总是一片模糊。堂会那场戏中,在邱如白镜头中,他周围的人物都是失焦的,六爷的大胖脸就只能看清嘴脸。就是在这种情境中,观众才把注意力聚集在邱如白多变、细腻的面部表情中,使情感表达饱满又不失真。

三、结语

梅兰芳和孟小冬范文第5篇

章子怡与黎明认识很早,但对他的印象并不好。黎明低调内敛的性格,一度让她以为:这是个想法特别多,很会算计的人。当陈凯歌决定由他们俩领衔主演《梅兰芳》时,章子怡不禁有点担心:能和黎明碰撞出火花吗?

和黎明正式接触后,章子怡的担忧越发加剧。一次开机前夕,她和黎明都酝酿情绪准备入戏,由于导演还没有喊开始,身边的一些演职人员互开玩笑、嬉戏喧哗。章子怡觉得蛮有趣,再看黎明,一脸的不悦。显得烦躁不安。子怡心里直嘀咕,这位老“天王”的脾气真不小啊。

一件小事改变了章子怡的看法。当时天气渐冷,许多女演员为了剧情的需要,必须要穿比较短的旗袍,小腿完全暴露在寒风中,拍摄时间久了,难免有些红肿。这时,她发现黎明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了止痛药,挨个给大家送去。有次拍戏到了后半夜,章子怡在休息时不停地揉搓疼痛的小腿,黎明看见了,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药膏递了过去:“赶快敷上吧,光搓也不是办法。”章子怡笑着问:“你怎么还想到随身带药?”黎明说:“我有过在冬天拍戏的经验,知道女演员的苦处,所以这次特地备了些。”章子怡的心里顿时温暖起来。

通过交流,章子怡知道,黎明对《梅兰芳》这部电影非常看重,他曾对陈凯歌说:“我不是演梅兰芳,我就是梅兰芳。”每次开拍前他都希望以最佳的情绪入戏,所以很在意片场的氛围,如果接下来是场悲情戏,而大家之前又在玩闹,他就会感觉不对路。章子怡渐渐明白,黎明有时脾气不好,完全是入戏太深的缘故。

剧组的另一名主演孙红雷说过:“黎明是个不会说好话、不会奉承人的人。”章子怡也有同感,但她却在工作细节中感受到了黎明的真诚和关爱。那阵子,天气虽然越来越冷,但由于她和黎明的对手戏是影片的重头,所以凯歌导演必定一丝不苟,每拍完一条,都要把他俩叫到跟前看回放。黎明每次都抢站到导演的右侧,而把左边的位置留给章子怡。起初章子怡没有在意,后来才发现旁边有个取暖器。章子怡恍然大悟,原来黎明“抢”位置,是主动把靠近取暖器的地方留给她,让她不会着凉。章子怡非常感动。这个不会说好话的人,却总是默默地照顾着别人。

章子怡开始从心里头把黎明当作好朋友,并且投桃报李,有时拍黎明的单人镜头,原本只需工作人员在旁接词就行,但她坚持站在寒风中亲自为他接词。导演喊“咔”后,她笑着对黎明说:“我够义气吧!”黎明还是没说什么,但看得出他的眼睛有点湿。

就这样,在梅兰芳与孟小冬从相识到相恋的过程中,章子怡与黎明也积累了深厚的友谊。孟小冬离别梅兰芳的那场戏,电是章子怡在剧组的最后一场戏。那天,气温只有零下5℃,章子怡需要穿着短袖旗袍,和“梅兰芳”轻轻地拥抱,做最后的告别。陈凯歌要求拥抱必须克制,因为但凡有一丝的不克制,梅、孟就不可能分开。可章子怡却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一条不行两条,直到第三条才通过。章子怡的“杀青”让黎明颇为伤感,离开剧组前,章子怡不忘鼓励黎明说:“哥们,加油啊!”如此贴心的小举动让两个人的友谊更加亲密。

梅兰芳和孟小冬范文第6篇

“北京银座国际2014秋拍“冬皇故物”专场、孟小冬基金会捐赠孟小冬珍贵录音及余音绕梁―京剧名家名剧演唱会新闻会”, 于10月16日下午两点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会除现场宣布孟小冬旧物即将现身银座国际2014秋拍外,孟小冬基金会将在新闻会现场,将世所罕见的,孟小冬生前私人录制的珍贵原版录音带的数字资料赠与中国戏曲学院,以望填补戏曲历史、学术等领域的空白。与此同时,银座国际亦将联合孟小冬基金会、北京京剧院、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于11月13日在梅兰芳大剧院共同呈献“余音绕梁―京剧名家名剧演唱会暨’冬皇故物’专题展览”。

孟小冬女士国剧奖学基金会董事、孟小冬外孙金祖武先生,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大陆最全面的孟小冬传记《氍毹上的尘梦》作者万伯翱先生,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李师友先生,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先生,北京京剧院著名京剧余派老生演员陈志清先生,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余派坤生演员王瑜女士,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上海电视台导演柴俊为先生,银座国际董事长田俊女士、执行董事徐斗先生、总经理张黎明女士将出席此次会。

此批“冬皇故物”涉及到文化、艺术、戏曲等方面,是研究孟小冬、杜月笙等民国风云人物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相当重要的文物价值、学术价值与欣赏价值。因其珍贵性与特殊性,此届银座国际2014秋拍倾力推出的“冬皇故物专场”,将为广大藏家呈献伴随孟小冬大半生的一批珍贵名家书画、原版录音带、首饰、家书、生活用品、老照片等50余件珍贵物品。遗物中有溥儒先生在香港亲赠孟小冬的《观音像》,画面朴素简洁,笔意连贯流畅,墨色浓淡相宜,造型精准生动,为溥儒先生的用心之作,而后经孟小冬带回台湾一直悬于自家客厅;梅兰芳、余叔岩所绘折扇《梅花》,原为《谈余叔岩》的作者、资深京剧票友孙养农藏,后因感念孟小冬在港期间的关照,同时又得知此物对她的特殊意义,最终赠予孟小冬;杜月笙与孟小冬定情之物――一枚重达17克拉的“祖母绿戒指”,是杜月笙唯一赠予孟小冬的珠宝首饰;《郝寿臣脸谱集》系解放后总理委托《大公报》社长费彝民赠予孟小冬的珍贵物品……每一件“故物”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的故事,如今现身拍场,无疑是睹物思人,让我们一起去追溯“一代冬皇”孟小冬的往昔岁月。 孟小冬,年少成名,十二岁首次登台于无锡,十四岁便在上海乾坤大剧场与名角粉、露兰春、姚玉兰等同场献艺,当时的评论界赞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十八妙龄为谋求更高的艺术发展和追求,北上深造,花信之年即称皇艺坛,后几经周折终拜余叔岩做关门弟子,成为余派唯一的女弟子。在余派弟子中,孟小冬堪称为得其真传者,她程门执辔,苦修五年,以惊人的毅力和虔诚地态度继承了余派的衣钵,身肩重责,将余派曲艺传播大江南北。1947年,孟小冬于上海的中国大戏院举办告别舞台义演,被菊坛盛赞为“广陵绝响”,结束了粉墨生涯的她由绚烂归于平淡,逐渐淡出了戏迷的视线。此后她坚持在香港课徒传艺,晚年移居台北仍坚持传授余派曲艺而直至1977年去世。一代“冬皇”以高尚的艺德,受到京剧界广大同行的尊崇。孟小冬取得的成就,为京剧女演员在戏曲舞台上争得了应有的地位,倾动众生的同时也在中国近代戏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冬皇”阔别舞台已半个多世纪,而孟小冬去世亦有三十余年,为了使广大热爱余派京剧艺术的戏迷、爱好者再次一睹往昔“梨园冬皇”的精彩表演,银座国际将与北京京剧院、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通力合作,隆重举办“余音绕梁――京剧名家名剧演唱会”,届时除邀请北京京剧院多位名家清唱余派经典曲目,还邀请有“小冬皇”美誉的京剧名家王瑜和名净邓沐玮彩唱全本《搜孤救孤》。当日,京、津、沪三地名角汇集梅兰芳大剧院将再现昔日满堂彩的盛况,“广陵绝唱”将重返人间。与此同时,银座国际的团队将携此次征集的孟小冬旧物,盛大开启“冬皇故物”专题展,将一件件孟小冬生活起居的贴身之物、与友人交游的馈赠之物、与杜月笙相守相伴的定情之物诚意呈献。通过展览,拂去历史的封尘,竭力为广大钟爱孟小冬艺术的各界戏迷朋友及民国历史爱好者还原一代“冬皇”的真实风采。

梅兰芳和孟小冬范文第7篇

凯歌回归 瞄准中外市场

曾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辉煌,也是中国电影的辉煌,造就了陈凯歌个人导演生涯的巅峰。之后,他进行了一系列商业片的尝试,但多数都失败了。尤其是《无极》,当时的惨败甚至成为流传一时的娱乐话题。三年蛰伏之后,再次出山的陈凯歌选择了通过《梅兰芳》回归《霸王别姬》的文艺片路线:充满中国元素的京剧题材文艺片。

陈凯歌的回归有内在的产业方面的原因。首先,一个导演的市场号召力,即导演品牌是经不起再三的损耗的。一个导演不允许连续三次失败。陈凯歌在80年代占据的中国电影领军人物的地位,在《霸王别姬》的高峰之后似乎逐渐被善于制造视觉盛宴的张艺谋取代。在遭受了《无极》惨烈的恶评之后,他迫切需要一部保证成功的影片来恢复自己的导演品牌。因此,拍摄一部类似于《霸王别姬》的影片,可以看作是降低风险,恢复投资人和观众对自己的信心的明智选择。其次,《梅兰芳》有开拓世界市场的潜力。目前全世界每年要生产约5000部电影,国际大发行商从中选择一部优秀的影片就像大海捞针。实际上每年能进入主流国际市场的华语影片只有几部而已。因为大部分中国影片缺乏对海外市场特殊需求的考虑,视听语言、题材、主题、故事、类型等都不够国际化。在这种情况下,陈凯歌选择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梅兰芳来拍摄传记电影,是有商业规律作为依据的。近年来,奥斯卡屡次垂青《飞行者》和《灵魂歌王》等传记电影。选择拍摄《梅兰芳》这样的艺术家传记影片,显示了影片的国际市场定位。在近年喧嚣的中国特色古装武侠功夫片遭遇西方观众审美疲劳的情况下,选择具有世界性的、充满中国元素的传记电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尤其是梅兰芳作为一位经历了大历史时代的伟大艺术家,其传奇的生平更给予编导在艺术探索上以丰富的空间:挖掘该题材在历史和人性方面的普世价值情感。

实际上,陈凯歌的文艺片在海外素有不错的口碑。《霸王别姬》到2006年为止,仍然居于美国市场的中国艺术片票房排名中前三甲地位。如下图:

可以想见,同样是京剧题材,《梅兰芳》借《霸王别姬》的品牌效应和题材认同,海外发行成绩应当是可喜的。甚至,为了吸引日本观众,《梅兰芳》特地安排日本当红影星安藤政信出演一个虚构的中下级日本军官中田隆一,借他对梅兰芳的崇拜和保护来凸显梅兰芳的艺术追求和民族气节,并以此增加日本观众对影片的认同。这种在传记中安排虚构人物角色的做法,是在大体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努力借鉴当初《霸王别姬》那样的艺术虚构,也延续了《无极》中选用多国演员阵容开拓海外市场的路线。从日本发行方积极购买《梅兰芳》版权的结果来看,这种设计的确是成功的。

囿于题材 精彩限于局部

客观地讲,《梅兰芳》不乏精彩华章。前半段的爷孙斗戏和死别、梅孟爱情和生离等几个片段本身很见功力。王学圻、孙红雷、章子怡、英达等数位配角的出色演出,更是给整部电影增色不少。但是,成也题材,败也题材。在保证了基本艺术水准和海外市场的同时,梅兰芳这个文化名人的传记题材也给导演套上了一副纸枷锁,导致影片整体上难以达到局部的精彩程度。

影片前三分之一大约五十分钟时长的戏份,即梅兰芳和当时的“伶界大王”十三燕斗戏和死别的故事,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从余少群版梅兰芳的惊艳扮相和清新表演,到紧张而不乏人性内涵的爷孙斗戏,到十三燕败给梅兰芳,在无奈、遗憾和对梅的亲切嘱托中郁郁而终,这个片段俨然一个成功的小电影:冲突设计合理、主角和对抗力量鲜明,配角辅助和说明主角,主配角表演微妙传神,细节精致、台词精彩,有铺垫、有小转折、有、有结局。华彩之处层出不穷。尤其是结尾处十三燕和梅兰芳的几段对话,将两个人物内心世界的创新与保守、维护情谊和力主己见的矛盾冲突表现得生动传神。

更让观众满意的是,几段舞台表演的氛围非常成功,摄影、美术、道具、服装、化妆等幕后班底,尤其是导演的努力见到了艺术效果,把那种戏院中捧角儿的热烈和当时老北京原汁原味的环境氛围酣畅淋漓地呈现了出来,且和人物故事配合紧密、和主导情绪非常搭调,令人回想起了当年《霸王别姬》的辉煌。

这部分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扮演上一辈伶界大王十三燕的王学圻传神的表演:地位低下又竭力地保持着尊严,笃信自己的信念却落后于时代,那种历史的沧桑、时代的悲凉和人生的况味被他演绎得那么传神。他用近乎舞台化的动作和神态,在一言一行中将那个即将过时的老明星的自信、矛盾、无奈、落寞的心理传达的丝丝入扣,那种曾经的辉煌和不得不面对的褪色人生两相对照之下显现的凄凉落寞,令人唏嘘感叹而又心生敬意。

那个不停地擦拭御赐黄马褂的细节,于无声处彰显了老人与时代的不协和内心的落寞;那个喝令马三把椅子搬走的细节完全出乎意料,十足刻画出了一个老艺人想提高伶人的地位,却无可奈何的傲骨和悲哀;那个从容坚持唱完《定军山》,然后摇到台下一片桌椅狼藉、空无一人的长镜头,在缭绕的烟雾中散发着一种感人的悲情。这部分之所以如此出彩,离不开王学圻这位老戏骨对旧时伶界大王几乎出神入化的演绎,也离不开陈凯歌深厚的艺术经验。

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异彩纷呈、悬念迭出、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没能贯穿始终。从后半段开始,节奏意外地缓慢下来,精心营造起来的情境氛围逐渐被打破。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情节缺乏戏剧性,道义压倒情感,表演的分寸把握不好,主角性格不鲜明,导致全片布局失控。从总体上来看,这部影片的缺憾主要体现在:缺少统一鲜明的传主人物性格和前后统摄的表演;主题有点乱,要讲的道理(纸枷锁、凡人、怕不怕等)有点多;特定的题材决定了影片必然是分散的片段组合。实事求是地说,在所有导致影片缺乏完整性、统一性的原因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题材的限制。

我国的传记电影,尤其是在传主后人参与下创作的传记电影,像梅兰芳这样的国宝级艺术家的传记电影,其内在的难题几乎是宿命的:正面阳光,难以呈现人性情感深度;照顾事实、先人形象和后人情感,难以在艺术聚焦点上渲染强化;片段组合,难以聚集充满张力的整体戏剧核心和故事内蕴。《梅兰芳》是想克服这些难题的,但导演身上也背着一副纸枷锁。他说,“梅葆玖先生对我只有唯一的一个嘱托,就是――别把我父亲演狂躁了。”虽然只有一个嘱托,可是这个嘱托其实对导演来讲很沉重,是一个一碰就碎却必须戴着的纸枷锁。编剧严歌苓说:“写一个人的传记是一件很容易出力不讨好的事,很难找到一条既有戏剧性,又足够磅礴的线……创作时当然是希望每场戏都很精彩,戏剧性都很强。但实际拍摄的时候会有很多限制。比如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感情就不可能描述得过于深刻和强烈,因为毕竟还是要照顾到梅兰芳子女的感受。而且从审美观念上来说,我不太喜欢让两个女人斗得很激烈。我和凯歌导演有个共识,就是她们的相见应该给人天上人间的感觉,淡淡的,不沾染太浓的人间烟火。”[2]编导的这些创作经验谈无疑证明了我们的判断,传主文化英雄的历史定位制约了编导的发挥。

影片前半段的成功,正是由于少年梅兰芳还没有被时代塑造成为文化符号,还允许编导进行适当的虚构创作。由此,《霸王别姬》自由创作的功夫还可以施展。所以这一部分的故事设计、冲突安排、人物设置等就比较符合一个好看的商业电影的规矩。尤其是十三燕这样一个根据历史虚构的人物、他创造的故事和承载的思想情感,真正显示了艺术想象力的弥足珍贵。但是到了后半段,梅兰芳已经成为一个当时的文化符号,他作为“好人”的社会形象已经锁定,在中国为尊者讳的文化语境中,很难创作出好看的电影片段。法国导演讲,一个好小伙子的故事是不适合拍成电影的。但是成年的梅兰芳却恰恰是一个标准“好人”。 如编剧严歌苓所讲,“(梅兰芳)希望自己尽可能地做一个充实的人,一个好人。这不像我们今天看到一些明星,把‘坏’当做个性。梅兰芳不是这样,首先他要做一个好人,他是以伤害别人最少为宗旨。”在这样的题材限制之下,影片后半段也只能拍成一种正面阳光却沉闷乏味的人生流水账。其实,梅兰芳的人生经历并不仅仅止于影片所表现的内容,光是他的爱情经历就足够拍一部中国版的《莎翁情史》了。

虎头蛇尾 整体节奏失控

《梅兰芳》片长达到了两个半小时,这是一个冒险的片长。《泰坦尼克号》也很长,但是该片故事好,节奏强,能够紧紧吸引住观众。《梅兰芳》则犯了重大的错误。到了后半段,从梅兰芳赴美国演出就开始感觉有些不给劲儿了,沉闷了,节奏开始拖沓,平铺直叙,缺乏小,人物心理开始粗线条起来。到了梅兰芳蓄须明志的段落,更是变成了道义压倒情感、宏大叙事掩盖细腻的说教,梅兰芳逐步走向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神化的文化符号。在那种情境之下,梅兰芳和日本人的冲突很有戏,但是文化符号却没有戏。而只有一种答案的选择就不是能刻画人性的选择,只能是履行义务,让主人公成为道义的化身。当然梅本人的拒绝演出是值得后辈晚生崇敬的,可放在影片这里表现就少了一些情感冲击力。

影片结尾处,时间一晃,蒙太奇一用,转头就是抗战胜利了,感觉像是走路一脚踏了个空,没留神影片就结束了。看着字幕升起,不禁一阵怅然茫然:之后的故事怎么没有了,真不过瘾。由于开头部分的精彩,这样的结尾无疑造成了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导演对影片前后不协调的解释是:“这个戏在结构上就很像是京剧本身。京剧开场一定要大锣大鼓,对不对?但是整个戏都是大锣大鼓,那就没有节奏了,观众就会觉得这是震耳欲聋啊。我们做一个电影要考虑它的节奏。它的真正精华所在,我认为是在他如何逐步地去克服他的内心恐惧,完成了一个淡定。”[3]这样的解释无疑是欠妥当的。所谓节奏,最基本的是一张一弛,谓之文武之道。故事的进展和情绪的起伏应当像是波浪曲线一样,松紧相配、高低相随。在起承转合之间将低谷和小错落安排到位,在小的不断渲染和铺垫之后达到最后的大,然后结束。当然,这是常规电影的路子,陈凯歌的文艺片可以突破常规,但是再怎么创新,节奏也不是开头精彩,后面大部分沉闷的。这不叫节奏,而叫节奏失控。

当然节奏失控除了编导的问题之外,更多源于题材的制约。传记电影总是免不了人生流水账窠臼。一个人一生,即使是传奇人物,值得拍成电影的也就是几个片段而已。就像希区柯克所讲,电影就是人生,只是去掉了乏味的片段。想想《莎翁情史》,集中火力表现的仅仅是爱情而已。陈凯歌是想形散而神不散的,所以用大伯的信贯穿全片,时不时出来两句大伯的谆谆告诫殷殷叮嘱,而且充满人生智慧和深刻哲理。但是这种以旁白来贯穿全片,串起片段的做法无疑并不是讨巧的电影表现手法。想想《莫扎特》以御用宫廷乐师视角贯穿莫扎特一生的设置,我们就可以看到《梅兰芳》的问题。不过,讲哲理谈人生却是陈凯歌的特色,诸如人生浮华和凡人之论,诸如“怕不怕”之类的道理、诸如用“纸枷锁”来隐喻伶人的身不由己等等,无不显示出陈凯歌一贯的艺术风格。作者电影就是这样,不论好坏,都留下了作者自身的鲜明个性。不过,在本片中,陈凯歌的道理讲得有点儿生硬了。

看到本片的遗憾,不由得想起了经典的三一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认为戏剧“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这个理论被古典主义理论家发展为经典的三一律。布瓦洛在《诗艺》中将著名的“三一律”概括为:“我们要遵守理性制定的规则,希望开展情节,处处要尊重技巧;在一天、一地完成一件事,一直把饱满的戏维持到底。”三一律在艺术上既体现了时空方面高度紧凑集中,矛盾冲突紧张激烈的优点,又存在结构程式化、艺术僵化等弱点,为后人所批判。但三一律并没有因此失去生命力。从今天来看,三一律在改良后仍然是一部戏好看的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虽然三一律已经不再是戏剧和电影必须遵守的规则,但其内在的艺术规律却还在影响着、左右着艺术家的创作。一部戏要好看,说到底,就必须有戏,有戏就是要有矛盾冲突,就要集中,人物时间情节等只有集中到一起了,才能集聚故事张力,戏才饱满。

《梅兰芳》的问题就在于,受制于传记题材,电影散文化、片段化,不能在整体上集聚张力,不能用集中的线索串联推动故事,不能有效积累和释放观众的情感,导致整体节奏把握失控,戏不饱满。从影片三分之一开始一直到结束,观众的情感始终没有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尽管确有精彩的片段满足了观众对影片的部分期待。实际上,在整个观影过程中,观影情绪一半时间在浅尝辙止地游移,在前一个故事所激发的情绪还没有释放爆发出来之前,影片已经转向了后一个片段。整部影片很遗憾地在一种延宕、久候不至的不爽和因为篇幅过长而坐不住的不耐烦中生硬地结束,而且还觉得不完整,使得观众怅然茫然。

客观地看,导演的确是用心地想做出一部艺术精品的,可手脚被题材捆绑着,才华无处发挥,只能在细节和片段上做足文章,配角精益求精的表演,片段化的好故事,充满质感的历史氛围、道具服装化妆等等无不浸润着导演的幕后心血。结果是,求乎其上,得乎其中,只是完成了一部准艺术精品。

注释:

[1]综合了两个数据来源:一,骆思典《全球化时代的华语电影:参照美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前景》。二,唐味歧整理《中国电影海外票房不完全统计》,blog.省略。

[2]编剧严歌苓评《梅兰芳》:也惊喜,也遗憾》,cd.省略,2008年12月12日,京报网―北京晚报

梅兰芳和孟小冬范文第8篇

王瑜名字中的、瑜两个字都有美玉的意思,打小儿她就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她饰老旦入行,几个月后,就凭一出《钓金龟》获得江K省票友大赛第一名。后来,她遇到了余派资深学者范石人,得到范老的建议改学老生。

14岁那年,上海戏曲学校招生,王瑜得到了所有老师的认可。但自建国以来,中国戏曲学校的老生专业从未招收过女生。王瑜很失落,她煞费苦心地写了一封自荐书,让母亲连同获奖证书一起带着来到了上海市文化局。母亲守在局长办公室门口,一等就是4个多小时。局长被她们的执着打动,终于同意开了绿灯。王瑜顺利入学,成为了建国后国家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

一次,梅葆玖先生听王瑜唱戏,一下台,一把抱住她:“你怎么唱得这么好!”等到陈凯歌拍摄电影《梅兰芳》时,由梅葆玖先生配唱梅兰芳。孟小冬的配唱,梅葆玖先生推荐说,“当下能给孟小冬配唱的,唯有王瑜。”

如今的王瑜,气质干净通透。她身上那种“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味道绝不是一路顺风顺水就能造就的。

25岁时,王瑜便担任了上海京剧院副团长,那时,她意气风发,心里有好多对京剧改革的想法和抱负,然而,现实实施中却屡屡碰壁。最后,她决定要像过去的名角儿一样,自己挑梁搭戏班。

2004年,她成立了个人京剧工作室,开始了“跑码头”的日子。两年后,合伙人离去,工作室面临危机。此时,她的年少轻狂,被打得粉碎。她开始明白,京剧演员身后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合作班子,只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经历了无数个无眠的夜晚后,她硬着头皮回到了京剧院。

在王瑜提出归队申请后,她一个人溜达到了一家小店,点了一份咖喱饭。饭还没上来,她就抑制不住地大哭了一场……从那天以后,王瑜的双脚从云端回到了地面上,开始了脚踏实地的生活。

她开始学会慢慢地把自己藏起来,用了更多力气和精力打磨自己的专业。一个不再与自己纠缠的人,是平和的。当王瑜开始领会包容与接纳时,她突然发现有很多扇窗户都被打开了。

如今的她立志于把京剧推广给年轻一代,她给自己的新定位是“做最古老的传统艺术,最时尚的演绎者”。她到全国各地举办“清音会”,让观众90分钟读懂京剧;她在喜马拉雅电台开节目《京剧其实很好玩》,教你京剧的正确打开方式;她在《奇葩大会》《朗读者》跟与大朋友、小朋友们分享京剧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