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南方有佳人

南方有佳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南方有佳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方有佳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乱世佳人》;西方文化;精神表征

《乱世佳人》是由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改编成的电影。[2]它讲述了在美国内战时期,一位南部庄园主的女儿的成长经历,这个小女孩从以前的不懂事慢慢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具有独立精神的新女性。这位女主人公斯佳丽之所以能够养成独立的意识,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背景非常复杂,只有凭借着顽强的、乐观的精神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影片中巴特勒这样一个银幕形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放荡不羁,敢于嘲弄世俗,他非常具有商业头脑,总是能够把握时机,找到挣钱的门路。他一直深爱着斯佳丽,虽然得不到回应,但是他还是非常执著。他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朋友和家人的关爱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这部影片是西方史诗情节剧电影中的珍宝。无论从故事的内容、叙事的结构以及审美风格等方面都有精湛的表现,我们不仅可以领略西方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涵,还可以体会社会特征的真谛。[3]

一、以“历史故事”的视角展开叙述

《乱世佳人》这部电影是美国维克多·弗莱明导演在1939年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改编拍摄的。这部影片主要以女主人公斯佳丽以及她的家庭遇到的各种遭遇为叙事中心,开始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美国爆发的南北战争,规模比较大,战事也比较残酷,性质属于一场内战。这场战争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不少灾难。电影《乱世佳人》用电影的语言形式再次向人们呈现了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场面以及在战争中人物的形象。比如有火光冲天、断壁残垣的恐怖场面,有四处逃难的百姓,还有经过战争伤痕累累的士兵,等等,这些逼真的场景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南北战争的情景。[4]

编导将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作为文化背景主要是为了表达战争下人物的悲惨命运不仅是性格的悲剧还是历史的悲剧和时代的悲剧。影片首先对比了塔拉庄园和奥克斯庄园在战争前后不同的景象,比较了影片中人物的不同的命运。这里影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在战前,塔拉庄园拥有广阔的田野,显得十分富裕,庄园看起来很气派。羊马欢叫、鸡犬相闻的场景让人特别喜爱。主人和仆人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人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但是战争后的情景让人看了觉得非常伤感,人们没有了以前的物质财富,奥克斯庄园变成了一片废墟,塔拉庄园也失去了以往的富足,被洗劫一空。这场战争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创伤。[5]主人公斯佳丽经过战争的摧残,心灵受到了很大打击,精神也受到了极大的折磨。这场战争几乎将斯佳丽打垮了,使她遭受了物质上的损失,精神也一度饱受折磨,以前那个单纯高傲的公主早已经被人们遗忘,这场战争一方面使她变得坚强,敢于和多舛的命运进行抗争,给人们呈现出了一位意志坚强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使她变得贪婪,疯狂地追求财富,像是变了一个人,特别冷酷无情。更有甚者,她可以为了经济利益的争夺残忍对待自己身边的亲人和奴隶,她可以不顾世人的看法用金钱雇佣犯人。这场战争成就了她坚强的性格,也使她有了变态的一面。

二、西方英雄传奇的表征

(一)斯佳丽的银幕形象的塑造

《乱世佳人》这部影片中斯佳丽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主要核心思想表现了美国民族的精神象征。这部影片中斯佳丽被赋予了智慧、热情、坚强的性格特点。斯佳丽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会坚强地面对,纵使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帮她的亲人和朋友,她依然能够独当一面,她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自信、勇敢和执著,帮助她成为人们心中非常敬佩的一位坚强女性的形象。斯佳丽身上具有一种英雄的气质,这一种性格正是人们想要的一种比较完美的人格特征。这样一位女性形象的出现给人们一种活下去的动力,也是人们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斯佳丽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性格特点以及有这样的人生发展历程,原因在于她生活在美国的历史时期。[6]尤其是生活在历史战争时期,她学习的是美国的文化,在她身上反映了美国人民的生活经历的影子以及美国人民的价值取向。斯佳丽这样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英雄主义人物,体现了美国民族的群体个性特点。斯佳丽身上拥有的坚强不屈、执著追求的个性品质,反映了美国人民共同具有的心理品质。

斯佳丽这样的形象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性格能够和观众产生共鸣。斯佳丽身上具有多种性格,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斯佳丽身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能够带给人一种希望,她那种敢于竞争的精神非常值得人们学习。斯佳丽的欲望非常多,她对于事物的追求是无休止的。斯佳丽的多重性格主要表现在她智慧但是狡猾,既真诚又虚伪,既热情又冷酷,既坚强又软弱,既平和又疯狂,既利人又利己。[7]这种性格的人物形象没有时代的限制,更没有民族和阶级的阻碍,所以这样性格的人物形象容易和人们心目中的完美的性格特征相呼应,这样的人物形象非常具有感染力。为了追求一些物质的东西,斯佳丽承受多少痛苦,她的追求没有止境,她的痛苦也就没有终结的时候。斯佳丽因为爱情的痛苦,变得挣扎纠结的过程预示着西方英雄传奇故事中又多了一位鲜明的人物形象,斯佳丽情感的冲突和精神的矛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人物形象反映了人类的本质特性和情感特征。

(二)巴特勒银幕形象的塑造

在影片中巴特勒这样一个银幕形象也给观众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巴特勒是一个玩世不恭以及桀骜不驯的人,他深爱着斯佳丽,当斯佳丽向阿希礼表白被拒绝后,巴特勒非常生气,将一个花瓶狠狠地打碎在地上,这样的举动表现出了巴特勒敢爱敢恨的性格特点,电影情节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巴特勒的形象逐渐变得明朗,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品质,深深地留在了观众的心里。巴特勒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目光敏锐,善于把握商机,遇事头脑比较灵活。他一直在深深地爱着斯佳丽,默默地关心着斯佳丽,一直渴望得到斯佳丽的芳心。人类的情感非常复杂,人类的形象也多种多样,该片的男主人公巴特勒把人类的性格以及形象塑造得非常到位。一方面,他身上的精明以及狡黠的经营理念,让我们看到了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的影子。另一方面,他用少数人没有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对世事做出理性的判断,不被当时的社会形势所迷惑。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当时几乎所有的南方人都觉得战争会很快结束,而且还能战胜对方。但是巴特勒却不那样认为,他非常了解北方和南方在军事业和制造业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所以他断定战争会持续很长时间,战争结果并不像南方人想得那么好。因此激怒了南方人,他懂得在乱世中如何保护自己,此时他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商机,那就是北方的药品运送到南方,这样不但赚到了一定的金钱,还给南方人民办了一件好事。巴特勒有着广阔的胸怀,对朋友两肋插刀。只要朋友在危难的时候向自己开口求助,他一定全力以赴地帮助自己的朋友。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不喜欢张扬自己。但是他却拥有满腔的抱负。他是一个可以让人依赖的人,可以帮助他人走出困境。女主人公斯佳丽之所以能够走出自己的牢笼,主要是受到了他的影响。一个人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斯佳丽不能做到,斯佳丽这一类型的人是不能做到真正地认识自己的。可是,巴特勒这样的一个人物可以真正面对自己,可以战胜生活中的苦难,他不愧是一个真正的强者。这样一个有勇气、有聪明才智的男人,既敢于嘲笑世俗,又对生活充满了喜爱之情,渴望一种纯真美好的生活姿态,追求一种令人神往的人间真爱。巴特勒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人,他不但能够细心地照顾自己的生活,而且还能帮着照顾朋友家的孩子,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拥有一个自己深爱的妻子,还有几个特别可爱乖巧的孩子。他对斯佳丽的一片痴情没有得到回报,所以将自己的爱全部给了自己的女儿。当初巴特勒和思佳丽结婚的时候,黑妈妈并不喜欢巴特勒,但是巴特勒并没有因此抱怨黑妈妈,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打动了黑妈妈。巴特勒身上虽然带有一种放荡不羁,但是在梅兰妮面前,他从不显露自己的这一面,因为梅兰妮身上具有的宽容、仁爱以及坚强不屈的良好品质令他欣赏。巴特勒这样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上无不透露着西方文化精神的表征。

三、结 语

《乱世佳人》这部影片给我们呈现了一幅优美的艺术画卷,也向我们阐释了西方文化精神的内涵。影片中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鲜明的形象令我们一直难以忘怀。这部电影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生死离别的场景扣人心弦,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故事情节耐人寻味,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深刻,我们的情感受到了洗礼,我们也会对人生有一轮新的思考。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以前的家园再美好,一旦经过战争的硝烟,都会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以前的宁静,虽然环境因为战争的原因发生了改变,但是向往美好生活的信念不能变,一定要坚强面对生活,重新开始,重建美好家园。我们对剧中人物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而且为他们感到伤心和难过,但是历史的发展,必然会有流血,会有牺牲。在苦难面前,他们那种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要珍惜美好的生活,即使遇到苦难,也要用一颗勇敢的心去面对。

[参考文献]

[1] 祝峻森.中西电影艺术史上并峙的双峰——史诗巨片《乱世佳人》与《一江春水向东流》比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05).

[2] 杨文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看《乱世佳人》字幕翻译[J].电影文学,2012(19).

[3] 吴钧.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差异——银幕人物画廊中王熙凤与郝思嘉形象[D].济南:山东大学,2004.

[4] 李志红,孙秀芬.东西方佳人的爱情婚姻观[J].时代文学,2011(11).

[5] 李静敏.电影《乱世佳人》主要人物赏析[J].电影文学,2012(06).

[6] 何春耕.中西文化精神的表征——史诗情节剧《一江春水向东流》与《乱世佳人》艺术审美比较[J].社会科学家,2006(04).

[7] 贾丽.乱世开出的强势之花——《红楼梦》中王熙凤与《乱世佳人》中斯嘉丽形象比较分析[J].2010(02).

南方有佳人范文第2篇

南囯的来源:1、古指江汉一带的诸侯国。《诗经》: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国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於太原。韦昭注:南国,江汉之间也。

2、泛指我国南方。《楚辞》: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王逸注:南国,谓江南也。《杂诗》之五: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李煜《望江南》词:闲梦远,南国正芳春。《檮杌闲评》第三十回:只见南国猩唇烧豹,北来熊掌驼蹄。钱谦益《南征吟小引》:至其(袁可立子袁伯应)榷关南国,登车奉使,江南佳丽之地,风声文物,与其才情互相映带。巴金《随想录》:小车飞驰着,南国的芳香使我陶醉,一切是那么明亮,那么茂盛!

3、指南方国家。《南史》:先是魏地谣言,赤火南流丧南国。此指南朝。刘知几《史通》:近者沉约《晋书》,喜造奇说。称元帝牛金之子以应牛继马后之徵,而魏收深嫉南国,幸书其短,著《司马叡传》,遂具录休文所言。此指南朝梁国。张孝祥《二郎神》词:南国,都会繁盛,依然似昔。此指南宋。

南方有佳人范文第3篇

时隔七十载,当岁月如风而逝,这个女人连同那部著名的《乱世佳人》依然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中,从没有“Gone with the wind”。

郝思嘉的经典来自于她的不完美。她是个长了犄角的天使,同时也是头上带着光环的魔鬼。她的爱情、她的美丽、她的倔强、她的坚强甚至她的自私混合成一个绝世女人,她既不属于1860年的美国南方,也不属于1939年的好莱坞,她有着穿越时空、跨越国界的力量,她是所有男人的梦想,也是所有女人的理想。

这个独一无二的郝思嘉要拜两个女人所赐,她们一个是她的前世,一个是她的今生;一个创造了她的灵魂,另一个赋予了她肉体。这两个女人便是郝思嘉的缔造者、《乱世佳人》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和那位所有影迷心目中永远的“郝思嘉”――费雯・丽!

缔造篇:当玛格丽特“遇到”郝思嘉

从来没有哪部小说的主人公与作者有如此高的重合度,《乱世佳人》几乎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人生镜像!

缘起:那是一个炎热的九月天,一位母亲领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一片庄园的废墟前。母亲告诉小女孩,那里曾经住着高贵富有的人们,战争的爆发摧毁了这个看似安详的世界,相同的灾难还会发生,所以你要珍惜一切学习机会,因为女人双手的力量不会那么强大,但是她的头脑却能带领她去她想要去的地方。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第一次看到在南北战争中被摧毁的家园,也就是《飘》中塔拉庄园的原型,而母亲的话也正是那幕郝思嘉发誓不让家人挨饿的创作源头。这次与母亲的谈话,在小玛格丽特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从此,土地、战争还有坚强成为这个女人一生中的创作母题。

1900年,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在美国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像郝思嘉的奥哈拉家族一样,玛格丽特的祖上也一直生活在这个南北战争中的要地。玛格丽特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外婆的膝上,听着外婆那富有磁性的声音讲述着四十多年前那场改变了美国命运的战争。这其中亚特兰大沦陷的场景,让小玛格丽特印象最为深刻。“大片大片的火焰吞噬了整个城市,你无论朝哪看,都是一片通红的火光亮彻天际!”外婆用略显颤抖的声音说道。这正是电影开机的第一幕,而费雯・丽也正是从那场大火中才正式走进了《乱世佳人》,当然这是后话。可是也许那时候的小玛格丽特已经依稀从那红红的“火焰”中看到了她的“郝思嘉”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玛格丽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她谈吐幽默,性格活泼,一双深绿色的眼睛顾盼生姿,再加上那纤细得只有18英寸的小蛮腰,让她成了男孩子们追逐的对象。当她被一群男孩子围在中间放肆地大笑时,简直就是一个现实版的“郝思嘉”。

变奏:19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年仅18岁的玛格丽特结识了一名青年军官――克利福特・亨利少尉。他英俊潇洒,有着忧郁的诗人气质,与其他那些毛躁肤浅的男孩子比,他是那样的与众不同,这便是玛格丽特心目中的“艾希礼”。她很快就疯狂地迷恋上了这位军官。就在他们爱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欧洲上空的战云漂洋过海笼罩在美利坚的土地上,一批批热血男儿踏上了生死未卜的战场。战争夺去了亨利年轻的生命,这让玛格丽特第一次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童年时代听过的恐怖的战争故事开始像幽灵一样地纠缠她,此时的她陷入噩梦与失眠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也将伴随她的一生。这就是郝思嘉对艾希礼疯狂爱情的来源,玛格丽特之后将这段纠结的感情融入到了作品本身,以缅怀她的初恋情人。

在亨利去世一年后,一场流感又夺走了与玛格丽特关系最亲密的母亲。当玛格丽特像郝思嘉一样历尽千辛万苦赶回家中的时候,面对的是母亲的过世和完全被打垮的父亲。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和伟大角色的诞生都要经过苦难生活的磨砺。接连受到沉重打击的玛格丽特性格中“并不淑女”的一面逐渐显露出来,越来越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和评论。看过电影或者原著的人都应该记得郝思嘉不顾众人的侧目,身着寡妇装热舞的那场戏,相同的场景也发生在玛格丽特参加的一场社交舞会上,在当时还相当保守的上流社会,玛格丽特与一位学生的极具意味的双人舞,让在场的所有人咋舌不已。在这之后,她开始抽烟、喝酒、读有争议的书,并且厚颜地和男人公开调情。“郝思嘉”的所有特质开始在玛格丽特的身上显现出来,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与此同时,痛苦激发出了她的创造力和潜能,为《飘》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他们是“白瑞德”:接下来玛格丽特生命中的“白瑞德”就要出场了,这个“白瑞德”并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两个性格迥异的男人――落拓不羁、潇洒风流的酒贩子雷德-厄普肖和成熟稳重、善良专一的约翰・马什。这两个男人都在疯狂地追求玛格丽特,在与她交往的一个又一个男人中,没有谁像他们俩那样性格如此的不同。厄普肖是个喜欢寻求刺激的人。他总是把车开得飞快,纵酒无度,花钱大手大脚,当然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他也是个对女人很有一套的人。而约翰・马什则是个温文尔雅、对爱情相当专一并且让人信赖的男人。就是这两个一个像火一个像水的男人,同时向玛格丽特表达了爱意。

玛格丽特的倾向是很明显的,她性格中叛逆狂野的一面占了上风,于是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雷德・厄普肖,虽然她知道约翰・马什其实才是能给她幸福的可靠男人。很多人会觉得雷德・厄普肖是白瑞德的原型,但实际上这个男人仅仅只有白瑞德放荡不羁的一面,却完全没有他的责任感和胸怀。

就像郝思嘉和白瑞德那受世人指责的婚姻一样,玛格丽特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这个以后让她受尽折磨,但也让她深爱无比的男人。婚后不久,厄普肖就开始和玛格丽特吵架,并且经常在喝得酩酊大醉之后虐待她,甚至当众打她。这样的婚姻不可能长久,在结束了短暂的婚姻之后,那个痴情的约翰・马什给了玛格丽特莫大的关心,他的呵护、体贴、忍让、将玛格丽特视为珍宝一样的宠爱,是她日后创作白瑞德这一人物的另一原型。就这样,对亨利的刻骨铭心,对厄普肖的又爱又恨以及对约翰-马什的信任和依赖基本构成了小说中郝思嘉那纠结和复杂的情感关系的蓝本。

“郝思嘉”诞生:嫁给约翰・马什之后,一次意外的车祸让玛格丽特赋闲在家,在丈夫的鼓励下,从小就喜欢写作的玛格丽特开始了《乱世佳人》的创作。虽然她并不认为这本小说可以真正出版,但是她知道一定会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她决定从结尾写起,白瑞德离开了郝思嘉,伤心至极的郝思嘉并没有绝望,相反她说出了那句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的一句话:“明天又是新的 一天!”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挫折之后,玛格丽特只想写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而郝思嘉就是勇敢的化身,同时也是自己的化身。

四年磨一剑的作品,一部关于勇敢的史诗在那个大萧条时代,在那个每个人都在寻求信心的时代,成功是必然的。1938年,这本在当时堪称“天价”的三美元小说竟然卖出了三百万本。那个勇敢、坚强、美丽的郝思嘉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女人们更是将她视为榜样和前进的目标。

现世篇:当郝思嘉“遇上”费雯・丽

如果说玛格丽特・米切尔是郝思嘉的前世之缘。那么费雯・丽绝对是郝思嘉的转世再生,命运让这三个女人重合在了一起!

众里寻她千百度:当无以计数的人在为《乱世佳人》如痴如狂的时候,好莱坞的王牌制作人塞尔兹涅克以500万美元的天价向玛格丽特买到了这部小说的电影改编权。《乱世佳人》的投拍几乎可以说是全民总动员,所进行的试镜,创下了空前绝后的纪录:有60位女演员参加试镜,耗去黑白底片约15万英尺,彩色底片1.3万英尺,这次浩大的试镜活动共花去10多万美元,把全部的试镜片放映完,要用30个小时,而《乱世佳人》一片全长3小时51分。制作单位花了8倍于该片的时间来寻找合适的女主角,试镜人选涵盖了如凯瑟琳・赫本和宝莲・高黛等所有当时好莱坞的大牌明星,但是直到影片开拍,仍然没有找到饰演郝思嘉的合适人选。

毫无疑问,郝思嘉必须由一个完美的人来塑造。

出人意料,这个郝思嘉的转世再生之人并不在美国南方,而是在大洋彼岸――英国,不过塞尔兹涅克事先却不知道这点,直到电影开拍的第一天,也就是拍摄亚特兰大大火那场戏的时候,他才终于见到了他完美的郝恩嘉!

那天,当塞尔兹涅克站在指挥台迷茫而担忧地看着那被火焰吞噬的布景的时候,在人群中,他突然瞥见一个一袭黑衣的女人,塞尔兹涅克迅速地扶了一下眼镜。这个女人头戴一项宽边的大礼帽,帽子遮住了她的大半张脸,正身材极其轻盈地迈着曼妙的步伐向他走来。走在她前面的是塞尔兹涅克的兄弟、经纪人迈伦,他兴奋地对塞尔兹涅克说道:“来,看看你的郝思嘉!”

那个女人转过脸来面对他,微微向后仰起头,摘掉大帽子,让一头栗色的长发狂乱地飘在她的身后,背景中的大火映衬出她那犹如猫咪一样的绿色眼睛。塞尔兹涅克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盯住她:是的,她就是我的郝恩嘉・奥哈拉!

她真的是“郝思嘉”吗:紧接着,他们迅速地为费雯・丽进行了试镜。那是去十二橡树之前郝思嘉更衣的一场戏,费雯・丽通过一系列小动作如弄头发、抿嘴唇、挑眼睛等,将那个俏皮聪明又有点肤浅的郝思嘉表现得活灵活现,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尽管有很多人不希望由英国人来扮演郝思嘉这个典型的美国角色,尽管费雯・丽的名气远远没有达到与克拉克・盖博(白瑞德)、德・哈维兰(韩媚兰)以及霍华德(艾希礼)等大明星相提并论的地步,但当这几段试镜的片段广为流传后,几乎所有人都惊呼原来那个小说中的郝思嘉现实生活中的名字叫费雯・丽!就连玛格丽特・米切尔都觉得费雯・丽和年轻时候的自己有很多相似之处,她确实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位郝思嘉!

从个人特质来讲,费雯・丽与郝思嘉的相遇宛如命中注定。当她第一次从小说里读到玛格丽特对郝思嘉的描写时,惊讶地发现作者写的就是自己:绿色的眼睛。宽宽的额头,栗色的头发,还有那18英寸的蛮腰,这一切都和自己太相似了!从那一刻起,费雯・丽有了要扮演郝思嘉的野心,并且这种欲望越来越强烈,即使她知道做为一个没有名气的英国人,她的机会是很渺茫的。

美丽并不只是费雯・丽和郝思嘉的唯一相似之处,精明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才是关键。她不遗余力地找到了塞尔兹涅克的弟弟迈伦,极力推荐自己。在去洛杉矶见迈伦的途中,费雯・丽在轮船上反复读着原著,在飞机上对着小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郝思嘉那特有的“猫一样的微笑”。除此之外,她也做了很多“功课”来分析她的竞争者们,当然那里面并没有真正能成为她对手的人选。结果可想而知,

“只要你见到她,你就会知道郝思嘉不会是别人的了!”迈伦回忆说。

几场试镜下来,塞尔兹涅克的回忆录中写出了为什么他会抛弃所有的好莱坞女星而选择了这个英国人。“当你看到这些试拍的镜头时,你就看到了演员与剧中人在刹那间建立起来的联系。在头两个试拍镜头中,当然还谈不上什么南方口音,然而这没有关系。在其他一切方面,费雯・丽正在变成郝思嘉。当时这位年仅25岁的女演员实际上不需要任何准备就能进入角色,她的勇敢和自信是相当惊人的。与其他演员比较,最突出和最令人惊讶的是她那感情的力量。在她的身上没有丝毫的怯懦、戒备和矫揉造作。在她和艾希礼的头一场戏中,她没有把女主人公描绘成一个热恋中的女学生。相反,她坦率地表现了急于得到他的心情。”

名不见经传的费雯・丽终于签下了演出合约,并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

塑造“郝思嘉”:影片顺利开拍,而费雯・丽需要做的是刻苦地练习美国南方口音,还有学习当时老南方的各种风俗习惯。当时的导演乔治・库克很快就发现这位女演员“非常喜欢学习,总是在努力提高自己”。几天之内她已完全掌握了美国南方口音。她所扮演的郝思嘉讲起话来时而有讥刺鄙夷的音调在“铿然作响”,时而又有激愤之情令人感到“冷若冰霜”,让人印象深刻。

在具体的塑造角色中,费雯・丽发现了玛格丽特笔下的“反面”人物比正面人物更富有魅力。如果简单化地把这部书看成一般的悲欢离合故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复杂的人物性格和叛逆的人物行为才是这部作品的精髓!郝思嘉绝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人物!

确实,在世俗的眼光中,郝思嘉是个十足的“下贱”女人,她没有信仰,嫁了一个又一个男人,还和名声很差的浪子白瑞德搞在一起,这不是“下贱”又是什么?

遇到这种说法,费雯・丽反驳道:“想想郝思嘉的经历吧。对于16岁的女孩子来说,这些经历不是太过于严峻了吗?郝思嘉生性古怪,我行我素,反复无常。可是,如果没有这位命运坎坷、善于当机立断的“自私”女人,她的那些家人、韩媚兰和她的孩子,以及那具有高尚骑士风度的艾希礼的命运又将会是如何的呢?

南方有佳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飘》 南北战争 命运 性格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1926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飘》,历时十年,小说问世,并立即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关注。1937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自问世以来,不断被译成各种文字,多次被翻拍成电影。电影又名《乱世佳人》,至今畅销不衰。多次被翻拍成电影,电影又名《乱世佳人》。

《飘》现已公认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主线是好强、任性、自私的庄园主小姐斯嘉丽纠缠在几个男人之间的爱恨情仇,由于战争南方进行了一场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

一、作者用南北战争作为创作背景的原因

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经常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南北战争几乎摧毁了整个南方的经济,虽然黑奴重新获得自由,但贵族们的生活却与之前有天壤之别。为了生存,就像文中的斯嘉丽,即使身为女流之辈也要自力更生。为表现这个主题,米切尔创作了《飘》,以及《飘》中的勇敢、果断、冷静、自主创业的斯嘉丽;自私自利、不择手段和冒险精神的瑞特;勇敢参军,坚守爱和忠贞,以及不敢面对现实的艾希礼;温柔善良,宽厚待人,充满勇气的梅兰妮。小说《飘》虚写战争,实写战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

二、小说中人们对战争的不同态度的解读

可以分为三派分析,首先是以塔尔顿家的双胞胎兄弟、斯嘉丽的第一任丈夫查尔斯为代表的主战派。他们沉醉在热情和激动之中,盲目自信地认为只要一个月就会打得北方佬嗷嗷叫。甚至认为只要一场战役就会结束这场战争,于是每个年轻人都急急忙忙地报名投军,生怕没在这场战争结束前赶上。

另一派是以瑞特为代表的反战派,在战争未开始时,瑞特就直言南方人的无知,瑞特说:“一切战争都是神圣的,战争从来就只有一种起因那就是钱,一切战争实际上就是在赚钱,可是很少有人明白这一点。”

最后一派的代表是艾希礼,在他写给妻子梅兰妮的信中说到自己为之而战的大义,在战争打响第一枪响时便已消失了,因为我们的大义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现在这种生活已经完全消失了。不该跟北方佬打架,被政治家和演说家骗得卷入这场战争,没有任何光荣可言,只有苦难和肮脏。巴特勒一直预测南方会败,南方除了棉花和傲慢的态度外,什么都没有。作者通过人们对战争不同反应的描写,真实全面地表达了普通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南北战争是两个制度即奴隶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对抗的结果,也是美国实行“一国两制”失败的结果。通过作者细腻的表达方式,道出了民众对战争的无奈和妥协。无论战争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到最后惩罚的都是民众。

三、小说中人物命运与战争的关系

塔尔顿家的三个小伙子和斯嘉丽的第一任丈夫等无数参军的热血青年都死于战争;艾希礼被俘,受尽折磨。尽管有机会出来但是被他拒绝了,因为让他为北方效力,这是一种不忠的行为。艾希礼这一形象的描写好比中国古代愚忠的臣子,明知这场战争必败,而且是不道义,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作者道出了那个年代绅士的悲哀。

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女主人公斯嘉丽,她一心盼望回到的家园,但只见到了被战争毁了的威尔克斯家的庄园“十二橡树”和塔拉庄园,是主要导致女主人公性格变化的因素,让她走上了一条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道路。年轻、美丽和原本可能有的温柔,都永远从她脸上消失,过去悠闲奢侈的生活已经过去。迎接斯嘉丽的是饥饿、荒芜、贫困和战争造成社会的混乱。

瑞特从一开始对待这场战争就比较理智,但也受战争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第一批死亡名单到来时,瑞特对斯嘉丽说:“斯嘉丽,我很难过。”这时他脸色平静,几乎显得忧郁起来,眼睛里也没有那种嘲讽的眼神了。这是他第一次显著的转变。在瑞特送斯嘉丽回塔拉的途中,瑞特突然决定要参军,他说,可能觉得惭愧。即使理智如瑞特,明知这场战役必败,但当看到南方民众死亡事,也难免悲伤、难过。当载着斯嘉丽途径被战火毁了的城市,也热血沸腾决定为民族而战。

战争对梅兰妮一家造成的影响就是影射社会普通的一角。丈夫被俘,在战火中诞下孩子,为了生存,温柔的她不得不变得坚强勇敢,例如:当一个北方佬想要偷她们的东西时,斯嘉丽杀死了他,梅兰妮那张总是表情温柔的脸上闪着骄傲之色,她的微笑中露出强烈的喜悦并为斯嘉丽出主意解决这个北方佬。多么勇敢的梅兰妮。当再次北方佬抢她们东西,斯嘉丽背上着火时,梅兰妮帮助其灭火,并安慰斯嘉丽,即使我们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还有彼此,我们的孩子也安然无恙,我们还有房子住。多么乐观的梅兰妮。

四、结语

在二十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长足发展的文坛,《飘》处在了一个十分耀眼的位置。《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历史背景、以南方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全景的社会小说,全面展现美国南方社会和地理风貌,通过展现不同人物在混乱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命运变化,揭示了不同的性格所必然走向的不同的命运安排。作者采用女性的视觉,深刻又细致地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对南方人的影响,尤其是对南方奴隶主阶级的影响。作者反其道而行,没有贬低嘲讽奴隶主阶级,相反,作者站在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描写了他们在战争中受到的迫害,战后他们勇敢地站起来,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南方有佳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乱世佳人》;改编;转译

《乱世佳人》的成功及剧情介绍

有这样一部小说叫做《飘》,读过的人都感动不已,有这样一部电影叫做《乱世佳人》,看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乱世佳人》从影片的译名大致可以猜出剧情梗概:乱世,这部电影恰逢风云突变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佳人,在这部电影中,女主人公是一位高傲、美丽的千金小姐,她勇敢、坚强,对爱情有着火一样的狂野,她自私虚荣,为了自己和庄园的利益可以拿爱情和婚姻作交易,影片的结尾带着淡淡的哀伤和感怀,主人公的命运如同飘零的落叶一样,虽然自命不凡,一切都相信自己,却无力抗争冥冥中命运之指的轻拨撩弄,昔日不在,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这部电影所设置的场景和人物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因为战争,爱情变得弥足珍贵,因为战争,女主人公在现实面前所表现的勇气与选择更让我们唏嘘不已,感叹造物弄人。

这部影片以其恢弘的气势、亮丽的色彩(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影片)、豪华的场景以及宏大逼真的战争场面、深刻的社会背景、细腻的心理刻画和男女主人公天衣无缝的完美组合,在1939年第十二届奥斯卡奖中一举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辑、最佳艺术指导共计8项金像奖。《乱世佳人》的横空出世,轰动美国影坛,标志着好莱坞电影从此进入“恢弘巨制”时代。这部历史巨片以它令人称道的艺术成就成为美国电影史上一部经典作品,一直持续到今天仍是全球最卖座的影片,令人百看不厌,这不能不说是电影史上的奇葩。

下面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剧情:《乱世佳人》历时3小时45分钟,分为上下部,影片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以“乱世佳人”郝思嘉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该片前半部如同一首史诗,重现一百多年前繁荣的种植园文明的没落,亚特兰大五角广场遍地的伤兵,不断的逃难、枪杀、大火等场面规模宏伟,色彩雄浑;后半部则是一出悲恸的心理剧,以戏剧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与内心的冲突中走向成熟的过程。 影片一开始映入眼帘的就是美丽富饶的南部风光和乡土生活。绿草地上一座如同奶油蛋糕般美丽的白色庄园,穿着白色蓬蓬裙的女主人公郝思嘉明眸皓齿,猫一样灵动的绿色眼珠左顾右盼。在南北战争前夕,郝思嘉是一个任性而不谙世事的16岁的小姑娘,尽管有众多的追求者,但骄傲美丽任性倔强的郝思嘉却被邻近农场主的儿子艾希礼深深吸引。艾希礼朦胧的充满笑意的眼睛,音乐般的声音,深沉的性格,对人淡淡的若即若离的态度都使她着迷。于是,当知道自己喜欢的艾希礼要和其表妹韩媚兰结婚的时候,郝思嘉不顾矜持直面告白,得到的却是艾希礼坚决冷酷的否定。伤心欲绝的郝思嘉为了报复,抢先嫁给了韩媚兰的弟弟查尔斯,不惜拿婚姻做赌注去刺激艾希礼。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艾希利和查尔斯跃跃欲试,作为征兵上了前线。不久查尔斯阵亡的消息便传来,任性的郝思嘉对丈夫的死亡没有太多的感觉,她所关心的只是自己当了寡妇,不能再跳舞了。一次偶然的机会,风度翩翩的商人白瑞德在举行义卖的舞会上认识了郝思嘉并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开始追求郝思嘉。这时,不断从前线传来坏消息,北方军队势如破竹,即将攻打亚特兰大城。惊惶的人们开始投亲奔友,逃离家园。恰巧此时韩媚兰马上要生产了,郝思嘉为了兑现当初对心爱的人艾希礼的承诺,在亚特兰大成为一片火海之时仍然留下来照顾柔弱的韩媚兰母子。最终郝思嘉历经千辛万苦,独自勇敢地驾驶马车跨越火海回到塔拉庄园,可是母亲却离开了人世,奴隶也走了许多……战争结束了,生活的境况依然得不到好转,重税的负荷,一个女人所不能承受的生活的重压,使郝思嘉在绝望中想到了白瑞德。她只身一人来到亚特兰大找其借钱,却得知白瑞德已被投进监狱。为了生存,重振家业,精明现实的郝思嘉不择手段地讨好当地的暴发户弗兰克——郝思嘉妹妹的心上人,并与其闪电成婚,最终重振家业摆脱了生活的困境。但不久弗兰克在一次秘密集会中被北方军队包围,饮弹身亡,郝思嘉又不幸沦为了寡妇。此时,白瑞德也恢复了自由,且通过私运军火和倒卖粮食发财致富,为了塔拉庄园的发展,自私的郝思嘉答应了白瑞德的求婚,开始了她的第三段婚姻。因为对艾希礼错误的爱,郝思嘉并没有认清楚她心中真正的爱人,始终对白瑞德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抗拒,就算住在大房子里,被白瑞德疼爱着保护着,心里对艾希礼却仍难以忘却。一年后两人的女儿邦妮出生,白瑞德为女儿倾注了全部的感情,但两人的婚姻并没有因为女儿的到来而日益巩固。由于郝思嘉对这段感情的长久漠视,也因为白瑞德不适当的冷嘲热讽和谨慎怯懦,两人的婚姻屡亮红灯,最后由于爱女意外坠马身亡,身心俱疲的白瑞德彻底绝望,选择了离开。

南方有佳人范文第6篇

传说中,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使用了“南滩减肥法”让体重减掉了好十几磅……

南滩减肥法:是由迈阿密心脏科医师艾格次顿所提出的一套减肥方法,“南滩减肥法”是直译的名称,内容与“南方”和“海滩”可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因为它是从美国的南部海滩逐渐流行起来,就直接以“南滩”来称呼了。

解密南滩减肥法

南滩减肥法其实是―种饮食控制方法。目的在于让人彻底改变饮食习惯,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整个过程分成三阶段――

第一阶段:改变对淀粉和糖类的饮食习惯

目的:让人们改变对淀粉和糖类的饮食习惯,主要摄取蛋白质和油类食物;以维持一定程度的生理机能。

成效:彻底执行者坚持大约14天就能减重2~3公斤。

食物:

[可以吃]

所有肉类,包括牛、鸡、猪、鱼、海鲜等,都可以大量吃。

非淀粉性蔬菜可吃奶酪和蛋,生菜沙拉可使用橄榄油或椰子油调制。

特别提醒:上述食物觉得饿时就可以吃,但一定要喝大量的水或无糖的和咖啡。

[绝对不能吃]任何的面包、饭、面等淀粉性食物,糖分高的水果、糖果、蛋糕、酒。

范例餐单:

早餐;蕃茄汁180cc、蘑菇炒蛋1份、培根2片、无糖咖啡1杯。

午餐:鸡肉沙拉1份、沙拉酱2匙、酸奶1/2杯、小蕃茄300g。

晚餐:鱼汤或鱼排、蔬菜,可吃到饱。

《瘦佳人》Tips:范例餐单执行时可稍做调整变化,例如培根可改成火腿,鸡肉改成猪肉、牛肉都行,蕃茄可改成葡萄柚等。

第二阶段:增加淀粉和糖类的摄取量

目的:习惯了第一阶段的饮食之后。第二阶段慢慢增加淀粉和糖类的摄取量,并逐渐减少蛋白质的摄取。

成效:第二阶段并不像第一阶段有14天的限制,你可以一直进行叠达到理想体重为止。一般而言,连同第一阶段共约1个月时间可以减重3-6公斤。

食物:慢慢增加一些淀粉类食物及水果,但淀粉类食物应以“能够瘦”为主;水果也可以吃,但份量要慢慢地增加。

范例餐单:

早餐:草莓汁350cc、燕麦1/2杯、水煮蛋1颗、无糖咖啡或茶1杯。

午餐:鸡肉沙拉l份、梨子1个、奶酪1块。

晚餐:鲑鱼300g、蔬菜l份,但需要用橄榄油调制。

《瘦佳人》Tips:草莓可用蓝莓等代替,燕麦可改用全麦面包,核桃也可用山药代替。

第三阶段:成就终身饮食习惯

目的:经过第一、二阶段之后,你的饮食习惯将会有大幅度的改变,两新的饮食方式,也将成为你以后长时间的饮食选择。

成效:饮食习惯改变之后,基本上交胖的机率就不高。如果在一年之内,体重不小心增加了,可以重新回到第一阶段再来一遍,如此体重还是可以控制下来的。

食物:只要没再变胖,任何食物都可以适量地吃。

范例餐单:

早餐:葡萄柚1/2颗,番茄炒蛋1份、五谷面包1片、脱脂牛奶1杯。

午餐:牛肉卷1条、桃子1颗。

晚餐:烤鲑鱼1片、番茄1颗、沙拉1份。

《瘦佳人》特别提醒

在执行过程中按步骤严格控制饮食。

每天至少要喝8杯水以及服用综合维他命和钙片各1颗。

含咖啡因饮料一天只能限量1杯。

南方有佳人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斯佳丽,矛盾,性格

 

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乱世佳人》(又译《飘》)自1936年问世以来,受到众多女性和评论家们的关注,曾一度在美国被列为最畅销作品之一。论文参考网。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也是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欣赏,学习的一位女性。作品中描绘了斯佳丽的水火交融的矛盾的性格,这也是有其根本性的原因的。斯佳丽出生于十九世纪中期,生活在美国南部佐治亚州的一个富裕的庄园主家庭。父亲是爱尔兰人,性格开朗、热情、随便,不喜欢被规则所束缚,但渴望了解其他社会和文化。论文参考网。她的母亲出身高贵,系优雅端庄的法兰西贵族,她高贵、典雅、娇柔。他们一个有着豪爽仗义的爱尔兰农民精明朴实的血统,一个有着极富教养的法国海滨贵族血统,斯佳丽就是这两种血统的交融。加上其生活的佐治亚州是美国南方一个开化较晚、不拘礼仪的地区,那里有着独特的历史人文背景,孕育了一代具有极为浓厚的“南方性’情节的人们,这样的环境为斯佳丽性格的形成提供了自然的养分。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造就了其矛盾的性格,即水一般的温柔与火一样的热烈。作者对斯佳丽这个角色的塑造也是非常成功的,几乎每一个女人都不可能只有一种性格,都是矛盾的性格的集合体,性格多元化的综合体现。正如俄国文学巨将托尔斯泰所说:“所有的人,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高尔基也表达同样的意思,他说:“人们是形形的,没有整个是黑的,也没有整个是白的。好的和坏的在他们身上搅在一起了—这是必须知道和记住的。所以,斯佳丽的性格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值得我们去仔细的揣摩。

刚强、坚韧

在当时的那个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乱世中,她毅然坚强的为玫兰妮接生,照顾玫兰妮和孩子。在战争的废墟和硝烟中,驾着马车找到白瑞德,冲破关卡和阻碍,回到塔拉庄园,表现了其不同一般女人的勇敢和坚强。在战争的年代,母亲病亡、父亲痴呆、家里被劫,家人的生活到了异常艰难的境地,她能够不留恋以前富足悠闲的生活,忍受生活的重重打击,担负起照顾一家人的责任,带头下田干活,让妹妹摘棉花,她时常举着萝卜向天发誓,一定不再让家人挨饿,俨然一个乱世女强人的形象。这一点上,《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她有着相同的品质,能够不畏惧生活的艰辛,作为家里的长女,坚强的挑起家里的重担,为拯救一家人的生活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剧情的末尾,也就在这个时候,她突然清醒了,觉得自己真正爱的是白瑞德,最应该珍惜的也是白瑞德,最适合的也是白瑞德,而不是阿希礼,可是白瑞德却就在这个时候,离她而去,她在感情上受到如此严重的失败和打击下,却依然坚强的站起来,告诉自己:Tomorrow isanother day。在整个的剧情中,我们体会最深的就是她无论受到多大的打击和创伤,都能够不屈不挠,坚强勇敢的站起来,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困难低头,体现了超乎一般女人的坚强,坚韧的优秀品质,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广大的女性所学习的。

适应力强

当战争到来的时候,斯佳丽放弃以往的大家闺秀的身份,积极投入到在乱世中照顾家人的重大责任与任务中。在家人的生活出现困境的时候,她首先带领妹妹们去田里干活种地。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又踊跃投入到金钱活动中。她总是能够认清形势,以极快的速度去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自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做到游刃有余,不被社会所淘汰,不会成为社会的牺牲品。而《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在这点上是和斯佳丽有着很大的不同,苔丝虽有劳动者的一切优秀品质,但她的做法却不能够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多少有点格格不入,才会成为社会的牺牲品,酿成最后的惨剧。

自信

斯佳丽总是对自己的美丽与魅力特别的自信,所以才会无所顾忌地去和别的女人争夺男人的青睐。她也每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努力与命运抗争。

执着

从斯佳丽深深地被阿希礼优雅的外表吸引而爱上他以后,她就一直坚守着自己心中的这份爱,哪怕阿希礼与玫兰妮已经结婚,也哪怕自己已经嫁人,她都从不放弃追求阿希礼,表达自己对他的爱。斯佳丽对阿希礼的这份执着正如同白瑞德对斯佳丽的那份执着相当。

虚荣

斯佳丽是一个虚荣的女人 。有位名模曾说:“女孩子总是要有一点虚荣心的,无论这虚荣心表现在什么方面。论文参考网。”斯佳丽的虚荣使得她对外表的追求是那样的执着,乐于打扮自己来吸引男人。当她要用自己的美丽去向男人展现的时候,觉得必须要有一件漂亮的衣服才可以,她就扯下母亲唯一的遗物——窗帘做了裙子,穿上那件漂亮的绿色的裙子时,才使得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不过她也是为了拯救家人才这样做的,倒是可以理解。

贪婪

当南北战争结束后,斯佳丽往日的富足安逸的生活也随风而逝了,这让她明白在那个时代要生存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挣钱,所以她就利用一切手段和能力去进行金钱的活动,而且变的对于金钱越发的贪婪,她对物质的这种强烈的追求正体现了早期资本家的特性。

作者笔下的斯佳丽的生动多彩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斯佳丽的矛盾的性格有其许多值得广大读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邓玉芬. 斯佳丽:“飘”不走的梦和人——对《乱世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5, (02) .

[2] 杨云. 试论《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艺术形象[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 (03) .

[3] 荆兴梅.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

[4] 邹晶明. 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斯佳丽身上的传统意识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 , 2003, (03) .

[5] 韦震华. 解读斯佳丽的“明天”心绪[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06) .

[6] 张庆红,田一万. 《飘》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南方社会的变迁[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02) .

南方有佳人范文第8篇

前些天才读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惊叹于北方那浓郁、凄清的秋味。现下也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禁不住来写一写这深圳的秋----南国之秋。

深圳的秋往往是不大分明的,仿佛刚才还是夏日,太阳也还暖洋洋地挂在头顶,风中却已有了丝丝凉意。秋这个顽皮的孩子,一会儿躲在夏的烈日中,过会儿又隐在冬的寒风里,在和我们捉迷藏呢。人们一不小心便上了当,边添衣裳边喃喃自语:秋就来了?夏过去了?这时,也许秋正在你的背后格格地笑呢!

这里的树木到了秋天,还是这样葱郁、这样精神,没有一点儿苍老和疲惫的样子。秋雨是不常有的,也就没有了“一层秋雨一层凉”的悲的色调;这里有的是温暖的阳光,毫不吝啬地照亮每一个角落。然而,细心的人,依旧能够寻到秋独有的韵味。我最爱这时的秋风——沙沙地在树叶的空隙间穿行,不能说是萧瑟,只是给人一种从头到脚的凉爽舒适。还有那天空,你看,高了,云少了,整个儿好似一幅纯净的蓝色大幕,比画家纸上的色彩还均匀。

秋真是一个奇特的季节,既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凋零的季节,所以古今中外赞颂它的文字也就格外地多了。或许人到了秋天,是最容易发出幽远、萧索的思考与感慨的吧。这样说来,深圳的秋味可是奇中之奇了:既不是一望无际金灿灿的麦田中洋溢的喜悦;又不是“古道西风瘦马”的孤寂;更不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伤感。它是介于这些之间的温和色调,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清清凉凉的,宛如轻轻的墨痕在宣纸上渲染开来,不知不觉中融进了我们的视野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