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绿色贸易壁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绿色贸易壁垒范文第1篇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世界性环境恶化问题,以及环境污染对食物的危害等,使人类认识到环境污染、自然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将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许多国际环境公约对以往国际贸易中忽视的环境问题也进行了规范,增加了贸易在内的制裁条款。

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通常,绿色壁垒应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绿色贸易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发达国家基于自身的利益,屡屡打着环保的旗号,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频频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与纠纷。

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出口的影响取决于它的设立国家及其水平,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出口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一)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绿色壁垒是调节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杠杆。绿色壁垒措施在调节贸易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趋增多和复杂的绿色壁垒措施正在对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通过建立绿色壁垒体系来调节贸易进出口,已经迫在眉睫。绿色壁垒和其他贸易壁垒一样,会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设置绿色壁垒之后,受限产品的国际贸易额减少。

但是绿色贸易壁垒也可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新产品的国际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建立绿色贸易壁垒,可以促使企业提高科技水平和环境标准,降低污染排放,从而有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对进口国的影响

绿色壁垒和其他贸易壁垒一样,起到限制进口,引起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和保护本国的市场和生产的作用。由于有污染的产品被绿色壁垒阻于国门之外,进口国消费者享受到更加健康、安全、清洁的产品,但由于产品价格上升,进口国的消费者必须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所需的商品,而有关厂商却从中获得高额利润。另外,环保标准的国别差异导致一些发达国家将其有毒有害难以维持的印染、漂洗行业转移到环保要求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这种不公平现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困境,使之进入污染不断加重、贸易利益不断减少的恶性循环中。

(三)对出口国的影响

绿色壁垒对出口国不同的生产厂商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及时改用清洁生产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生产厂商,其在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绿色壁垒阻碍了国内许多厂商的出口,竞争对手锐减,出口市场广阔,而且国际市场上绿色产品价格上升,更使得生产绿色产品的厂商能够补偿由于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而增加的成本。对于不能及时改用清洁生产技术,依旧采用旧的有污染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的厂商,其境况将严重恶化。国内该类产品供给大大多于需求,短期内产品积压,使得价格下跌,产量减少。

(四)对我国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越来越多来自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总体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份额、贸易机会、企业和商品信誉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国外消费者对我国部分产品尤其是农产品食品信心下降,对我国出口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具体地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产品出口的市场范围

我国目前的主要出口方向仍然是日本、美国、东南亚、欧盟、韩国等国家,而这些国家(或地区)多数是环保主义倡导者和拥护者,也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发源地。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销路极易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从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来看,由于我国的出口市场相对单

一、固定,一旦目前的市场销路受到影响,出口的增长速度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专门针对我国的某些商品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就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

2.企业的出口成本和出口效益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多数是以环境标准和标志的形式出现,要想实现其环境标准、获取其环境标志,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环境质量,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价格优势削弱,丧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比如一次性打火机出口,欧盟就提出一个CR法案,完全的技术壁垒,限制进口的一次性打火机必须安装安全阀来避免儿童不慎使用的时候的安全性,这一点就给国内的一次性打火机生产厂家就带来了难题,涉及到了技术和成本的问题。

绿色贸易壁垒范文第2篇

在当前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通过参与国际公约、国际环保组织,制定了旨在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环保制度和标准。而这些制度和标准体现在贸易上就构成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的绿色障碍。而且,很多国家都在寻找更有效的非关税壁垒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这样就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得以盛行。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综合说: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服务直接或间接加以限制的贸易手段和环境措施。但是,绿色壁垒在影响上却是双重的。

1.它从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为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保护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毕竟,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上的潮流,各国政府的环境保护措施必然会反映到对外贸易上来。所以,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反映了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2.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国家都是打着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幌子,表面看似很合理,但实际上是制造贸易障碍,是一种新型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而且,绿色壁垒通常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设置的,所以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因为以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是非常不公平的,这也是对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歧视。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应对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从而保护我国的国内、国际市场。

1.组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团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方面的法律人才短缺,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掣肘。由于缺乏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法律知识,企业面对“两反一保”调查等贸易壁垒时,往往怠于应诉,从而丧失商机。所以,我国有必要整合现有法律人才资源,加强培训我国的法律队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吸收具备反绿色贸易壁垒及诉讼能力的律师,相应的法律顾问团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2.建立“绿色贸易信息网”

因绿色贸易壁垒而导致的贸易摩擦,有很多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很多发达国家了许多关于绿色贸易壁垒的有关信息,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对绿色壁垒的有关信息知之甚少。这样,就不利于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我国应该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建立一个专门负责收集各国绿色壁垒有关信息的专门机构来搜集整理各国绿色壁垒有关的信息。以使我国能够有效地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规避他国对我国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

3.制定国际认证制度

获得国际认证是出口产品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可以获得国际市场准入,从而是本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建立国家级的统一认证机构,对产品进行认证。而且,今年可能多的开展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合作,相互承认对方制定的环境标志。

4.健全环境贸易立法

我国目前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环境立法的可操作性差、保护力度弱、多头立法、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和重复等问题。我国应根据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贸易协定,尽快完善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制度。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成熟的包装立法经验,采用单项立法与综合立法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包装法规。

5.大力生产和开发绿色产品

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把树立产品和企业的绿色形象作为国际营销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宁愿以高10%的价格购买有利于环保的产品。所以,政府应该实施优惠的财税、金融、贸易政策来鼓励企业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我国企业的形象,从而有利于缓解其他国家对我国的经常性的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政策

6.完善税收法律制度

消费税能起到限制那些高耗能、高污染、不环保的消费行为的作用,我国对本国产品开征环境税收同时,也应考虑对进口的相同产品征收同类环境税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我国积极应对他国对我国实行的绿色贸易壁垒。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贸易摩擦和市场争夺愈演愈烈,但是,在国际贸易中争取双赢是完全可能的。面对我国国际贸易深受国外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事实,我们不应再将国际贸易看作是一场对抗性的博弈,我们要相信争取双赢甚至多赢都是可能的,关键是我们要对自己的处境,以及核心利益目标有客观而深刻的认识,才能趋利避害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钟莜红张志勋徐芳: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3

[2]王哉洪晓梅: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及其法律对策[J].东北大学学报,2000,4.12

[3]孔庆峰:技术性贸易壁垒理论、规则和案例[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179

绿色贸易壁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绿色贸易 绿色贸易壁垒 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环保浪潮的高涨,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也不断攀升。绿色贸易与绿色贸易壁垒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之一,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贸易的发展。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实质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为借口,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包装、绿色环境标志、绿色补贴、绿色卫生检疫等手段,以限制或禁止外国的商品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当今关税壁垒逐步弱化的形式下,作为非关税壁垒的绿色贸易壁垒以其表面上的合法性和隐蔽性,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适用。

近年来,绿色国际贸易的发展对我国形成的压力日益增加,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片面认识,似乎所有绿色贸易措施就是绿色贸易壁垒,而绿色贸易壁垒又特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限制。因此,绿色不是特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限制。绿色贸易是世界贸易发展的总趋势,绿色贸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经贸历史发展的进步,其核心是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实现社会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而绿色贸易壁垒是对WTO自由贸易体制的扭曲,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式。要实现社会经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就应顺应绿色贸易发展的潮流,积极与国际社会接轨,实施绿色贸易措施,抵制和消除绿色贸易壁垒。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巨大。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出口贸易相当部分是初级低附加值产品,而产品的出口市场又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国家。但这些国家的环保行动起步早,公众环保意识强,环保技术居世界前列,其中欧盟国家最先意识到并研究绿色贸易壁垒,成为设置壁垒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这些国家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制定了苛刻标准和严格的合格评定程序,因而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市场的范围和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尤其是在农产品、食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纸张、服务贸易、产品包装等方面的影响更大,涉及到的主要标准有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中的含铅量、皮革的PCP残留量,机电、玩具产品的安全性指标,包装物的可回收性指标,纺织品染料指标,保护臭氧层受控物质等。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因不符合环保要求,中国每年有74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受阻。据报道,欧盟对进口中国茶叶的检测指标从原来的72项增加到现在的134项,限制使用农药从原来的29种新增到62种。日本将自中国进口大米的农药残留量从原来的65项检测指标增加到104项,其“植物检疫法实施细则”使我国的大部分蔬菜和瓜果类产品出口遭到禁止。绿色贸易壁垒还影响到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经济效益。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定和实施必然要求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乃至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形成一个无公害、无污染的管理体系,因而企业就要增加环保投人,增加相关产品的检验测试、认证等手续及费用,从而导致产品成本的提高,降低了我国产品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带来的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绿色贸易壁垒还对我国进口产品种类与结构及引进外资产生影响。近20年来,我国在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伴随着外资的大量引进,一些海外投资者利用我国宽松的环境标准及人民较低的环保意识,抓住有些部门和地区强烈的经济发展欲念,将诸如化工、印染、电镀、农药等在发达国家遭到绿色法律法规限制乃至禁止发展的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我国,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增加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压力。综上所述,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三、针对绿色贸易和绿色贸易壁垒,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

从目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看,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发达国家用绿色贸易壁垒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不但不会削弱,反而还会加强。因此,我们必须主动适应,通过各种手段,建立我国的绿色保障机制。

1.必须树立“绿色”观念

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采取了许多重大行动,环境保护投人力度也不断加强。但是,“善待环境”这一观念的普及率还远远不够,从企业的绿色意识来看,不容乐观,某些地区仍以物质高投人、环境高代价来实现经济增长。世界银行估计说,环境污染给我国社会带来的损失,相当于我国GDP的3.5%~8%。因此,要确定全方位的“绿色”观念,树立绿色企业形象,重视普及生态经济学知识,使企业真正懂得在工业利润中还要扣除污染造成的社会损失才是净收益。 2.发展循环经济,跨越绿色壁垒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ce和R.K.Turner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按“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进行资源配置,以化解长期以来资源消耗和经济需求的尖锐冲突。其主要原则是: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Reduce),大力实施物料的循环利用系统(Recycle),以及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即三“R”法则。循环经济的实施将使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和持久和利用,并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遵循以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运行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全过程,通过对产业结构的重组与转型,达到系统的整体合理。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和与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提升环境容量,实现经济体系向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功能的生态化方向转型。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应当以工业为主,优先发展清洁生产,要将发达地区和污染密集地区作为重点,对发达省份与内陆省份采用不同政策,协调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运用能源节约型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等

3.开展IS014000国际认证,托起绿色未来

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与我国制定的360多个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等标准不同,它不对绝对量进行限制,而是关心是否符合环保法规、是否和承诺一致等问题,因而是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我们要借鉴国外企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功经验,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大力推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向通过该项认证的企业颁发绿色标志。要在实施环境认证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我国自己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互认,签订多边或双边互认协议,以便从制度上消除贸易摩擦。要理性对待环境标准化工作的双重效应,渐进提升自己的环境标准要求,推动资源合理使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实力。

绿色贸易壁垒范文第4篇

首先介绍一下绿色壁垒的含义。所谓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1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及动物,植物健康或安全甚至生命为名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以阻止某些外国商品进口或在进口时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市场和环境的目的,可见,绿色壁垒是指一些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合理的,

绿色贸易壁垒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从原材料生产流程,加工工艺,包装标签,卫生安全,技术标准到环境保护等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主要内容包括了绿色技术标准绿色产品包装和标签,卫生和检疫规定,绿色环境标准绿色市场准入制度等。

关于绿色壁垒的性质,我们应当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绿色壁垒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实施正当绿色壁垒的进口国,是出于保护^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动机,如“2恶英”污染事件中,我国政府对部分进口的奶粉进行了封存,禁止其继续进口,此举纯粹是为了保护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相反,如果进口国是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其抬高本国环境保护标准实际上是为了构筑阻挡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屏障那么这种绿色壁垒无疑就是不正当的,实施不正当绿色壁垒的进口国,其行为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对特定国家的相同产品未能遵守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其二,对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实行双重标准,从而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正是由于发达国家动辄设置不正当的绿色壁垒以排斥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从而掩盖模糊了绿色壁垒固有的,正当的,合理的一面。

绿色贸易壁垒最早产生于环境税问题。最早是由剑桥大学的庇古教授提出的,强调通过国家税收解决市场的不公正问题。环境税在国外最早征收的就是环境关税。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1972年,联合国首次举行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与环境问题,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开始从单一追求经济效益方式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目标效益平衡的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公众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对衣食住行的条件、用品的卫生和安全的要求日益严格,迫使发达国家政(论文库)府通过立法对生活用品的卫生和安全要求予以保证,从国外进口的产品当然不能例外。

关于绿色发展战略应该从正面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关键是发展绿色经济,提高农产品质量。

首先,要强化国民的绿色经济意识。通过环保教育,使农民树立起在农业生产方面发展生态农业、在农业加工方面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产品营销方面推行环境标志和绿色食品的观念。

其次,整治农业环境污染。一要加强对农业环境、渔业水域、草原牧区及土壤环境的监测;二要控制农业水源污染,纠正多数农民偏施、重施氮肥的做法,测土配方,发展多元高效肥,积极推进有机肥工程;三是通过植物修复等措施恢复受污染土地的地力;四是加强农业环境科学研究,引导建立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结构体系。

最后,发展绿色农业产业,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要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相配套的绿色农业技术,如绿色良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扶持绿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在信息、技术、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利用WTO“绿箱”政策进行补贴,夯实农产品竞争力。

标准化战略随着贸易自由化呼声的日益高涨,贸易战已由关税、配额之争演变到“标准”之争。因此,我国要加强对国际农业标准的研究,将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纳入标准化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标准相匹配的标准体系,为农产品出口创造有利条件。

要积极推行IS014000标准。该标准内容涉及从原材料开发到产品制造、使用及报废处理的所有环节。对于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任何国家都可以拒绝进口。因此,我国要制定与此标准配套的法规与准则并加以实施。

目前在我国拥有的近两千项农产品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不足50%,而且标准不统一。因此,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农产品标准的互认与交流。

规范化战略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变化绿色农产品的相关标准,我们应及时掌握变化情况并调整对策。

首先,要组建专门的信息服务中心。中心可利用WTO成员方建立的国家通报咨询点等多种途径,及时获取绿色壁垒信息,建立起有关国家和地区绿色贸易壁垒及技术标准的动态数据库,并使信息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和企业化。

其次,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要以信息服务中心为依托,及时预警信息,提出相应建议,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

最后,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强化环境执法,实现环境成本内在化。从环境税收立法人手完善各项法规,向绿色产业倾斜,鼓励清洁生产,强化政府监管职能,严惩违规行为。此外,制定国内环境法要与国际环境法接轨。

绿色贸易壁垒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逐渐被作为一种新的贸易资源以及贸易产业来认识,然而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还远远没有达到协调与完善,一些国家就利用环境因素来构筑新的绿色贸易壁垒。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发展趋势以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引言

“绿色贸易壁垒”简称为绿色壁垒,又称环保壁垒,生态壁垒等,指的是一个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以限制进口、保护贸易为目的,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的带有歧视性或对正常环保并无必要的贸易障碍,或通过颁布、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绿色壁垒是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提高,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造成了越来越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突破这一绿色壁垒,就成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的重点。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虚假性。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名,顺应了全球范围内保护环境的趋势,但它实际上是限制进口地制造贸易障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第二,不平衡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已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平衡性。而发达国家忽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以其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提出过高的标准,导致更多的不平衡。发达国家甚至提出远高于国内标准的标准,搞双重标准,这更加剧了不平衡性。第三,隐蔽性。种种绿色贸易壁垒借环境保护之名义,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规定、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之中,成为进口国拒绝外国产品的借口。第四,广泛性。绿色保护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涉及与人类健康有关商品的生产、销售方面的规定以及限制,对那些需要达到一定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的压力。这些绿色保护措施还有不确定性以及可塑性,在实施时的过程中容易受发达国家的刁难和抵制。第五,坚固性。即根据本国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超高标准制定,先入为主,制造进口品的消费障碍,具有坚固地限制进口的堡垒作用。发达国家突出了“环保例外权”,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规则之一,试图通过多边协议来限制贸易保护政策。

二、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顺应绿色潮流,提高环保意识。

我国企业要冲破绿色壁垒,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低环境标准国家的资源会加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并最终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而高环境标准国家将会从善待环境的技术和产品中获利,从而在环境保护产业领域占据强势地位,在国际贸易中更具竞争力。所以,我们更应该全面认识绿色贸易的性质,既要认识绿色贸易规范条件的积极作用,又要分清某些国家寄寓于其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在保护自身正当权益的同时,使我国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当然,顺应这股绿色潮流必须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而这离不开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转贴于

第二,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并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

环保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为其产品冲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提供硬件上的支持。此外,环保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使得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具潜力与市场。我们应根据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强化环保执法,对外贸活动中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依法严格惩处,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同时,推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绿色增长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另外,必须加强对各国环保法规、环境标志制度的研究和信息搜集,尽快建立外贸环境技术标准的信息系统,为出口企业和外贸部门提供及时、充分的信息咨询,促进企业按照环保标准组织生产,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第三,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活动,共同抵制绿色贸易壁垒。

目前我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可利用有关条款联合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保护而采取的日益繁多的绿色贸易壁垒及歧视性政策,保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应通过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制定公平合理的贸易与环境新规则。虽然在遭到发展中国家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仍坚持把环境问题纳入新一轮的WTO谈判中,但有一现状是不能忽视的,即在WTO的140多个成员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数量已占3/4的绝对优势。只要发展中国家齐心协力,共同协调和合作,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力的环境条款,那么WTO是不能也不敢漠视绝大多数成员的这一要求和呼声的。另一方面,我国应加强同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开展和参与有关国际环境组织和贸易组织的活动和谈判,扩大我国在国际环保和贸易立法方面的影响,并利用多边合作和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对抗那些不适当的绿色壁垒,减少因环保问题引起的贸易摩擦,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四,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

一是重视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IS014000认证和绿色标志认证是本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二是积极采用国际环境标准。只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才是合格产品,才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强宣传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制度。向企业与环境有关的信息,在认证程序上指导和帮助企业,不收费或低收费。

结束语

综上而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绿色贸易壁垒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本文在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并分析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和措施。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中国一定会取得反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胜利。

参考文献

[1]黎友焕,新贸易壁垒浮出水面[J]经济导刊,2008

[2]翁鸣,不可低估的绿色壁垒[J]国际贸易,2009

绿色贸易壁垒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 法律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在全球的扩展,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等一些原有的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日益弱化,而环境、卫生等绿色贸易壁垒正逐步强化,并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地认识绿色贸易壁垒,充分地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应对,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贸易壁垒,是国家或单独关税区以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以及人类、动植物的健康为由,通过立法或制定强制性的技术法规,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等程序对国外商品进行市场准入限制的一种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1.绿色关税制度

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一些污染或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等。

2.绿色环境卫生检疫制度

《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简称SPS协议)规定:成员方政府有权采取措施,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为确保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各国都对进口产品实施严格的卫生检查,以防止超标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3.绿色技术标准制度

发达国家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由于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较高,对发达国家来说,达到技术标准较容易,而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只能被拒之门外了。

4.绿色环境标识制度

绿色环境标识是一种印刷或粘贴在产品及其包装上的图形标志。它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及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绿色环境标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此外还有绿色包装制度、绿色补贴制度。

(三)绿色壁垒与其他非关税壁垒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1.广泛性和灵活性。绿色保护的内容不仅涉及初级产品, 还涉及许多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 品;不仅对产品质量有限制,而且对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 销售甚至废弃后的处理等也加以限制。各国在执行绿色对外贸易的政策时,由于具体标准不一 致,弹性较大。

2.合法性和两重性。国际上签订的多个多边协定,为绿色壁垒提供了法律支持。同时,实施各种绿色壁垒都是为了 达到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确保生态环境免遭破坏;二是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

3.隐蔽性和歧视性。由于绿色壁垒以高科技为基础,且操作过程极为复杂,使得发展中国家较难了解其内容及变化而难以对付和适应。又由于发达国家往往无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过高甚至远高于国内标准的环保标准,而发展中国家却难以达到要求,其贸易利益往往成为牺牲品。

4.差异性和争议性。由于各国生态环境状况和意识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施绿色壁垒差距较大。又由于绿色壁垒涉及面 广、灵活性高,且隐蔽性和合法性结合,各国难以协调,易引起争议。

(四)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绿色贸易壁垒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经济社会的进步及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关注人类的健康。

2.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地球的环境问题。

3.科技的进步为新的贸易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4.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为保护本国的贸易,导致了新贸易壁垒的出现。

总之,在国际贸易进程中,由于绿色贸易壁垒迎合了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国际潮流,广泛的受到公众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发达国家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载体 。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依据

绿色贸易壁垒之所以在国际贸易中能达到保护本国贸易的目的,是因为有法律作保障,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规则中:

(一)GATT第20条“一般例外”规定:如果下列措施的实施在条件相同各国间不会构成任意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不得将本协定说成是妨碍任何缔约方采取或实行这些措施……(b)为保障人类、动植物的生 命或健康或所必需的措施……(g)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结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 ……,该条款的(b)款和(g)款赋予WTO各成员“环保例外权”,即各成员国有权以“保障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或“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为理由采取限制贸易的措施。

(二)《SPS协议》序言规定:“不应妨碍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人、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只要这些措施不致成为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三)《技术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协议)序言规 定:“不应妨碍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人、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和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成为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造成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造成了大量的产品被拒之发达国家门外,不仅对国内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国家的外汇储备也有一定的影响。即使产品进入了发达国家的市场,但由于发达国家国民的消费思想和理念的改变,也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同时,发展中国家积极的改变这种现状也使得产品的成本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上更没有优势。

另一方面,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促使许多国家积极的改变本国的产品经营状况,诸如,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等。从侧面来看,绿色贸易壁垒也对一国及其国民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面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我国的法律对策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作为贸易出口大国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的确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正确的认识绿色贸易壁垒问题。虽然其在客观上保护了发达国家的本国产品,但实质上其的确促使发展中国家改变了其产品现状,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保障了公众健康,从这方面考虑,绿色贸易壁垒也不是绝对的只是发达国家用于保护本国利益的贸易壁垒。

第二,加强宣传保护公众健康的意识和环保意识。贸易的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达到发展贸易的利益,以牺牲本国的环境为代价,使环境状况恶化。一些农产品由于农药含量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公众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加强环保意识和公众健康的意识。

第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今后,发达国家使用最多的仍是绿色贸易壁垒中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推广和使用国际标准,是减少国际贸易磨擦,突破技术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因此,我国要加快采用国际标准的步伐,推动一大批出口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并且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组织更多的标准认证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把我国的一些意见和要求,充分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为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第四,建立本国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 依据WTO的相关规定和国际多边环境协议,我国可以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用贸易手段保护环境。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框架和运行机制,适度汲取其合理的内容,构造和完善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利用其合理性、合法性、广泛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来限制进口,保护我国产品的国内价格和竞争力,同时有效地保护环境与公众的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综上所述,我们要正确地认识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不仅要看到其对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更要看到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对人类、动植物及世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程功舜,蔡春林.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及其法律对策.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01).

[2]刘春鸿.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03).

[3]吴肖林.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突破.南方论刊,2006,(02).

[4]朱京安.我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度缺陷及法律对策初探.法学杂志,2006,(03).

[5]都亳.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分析及应对策略.当代法学,2006,(01).

绿色贸易壁垒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对外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绿色贸易壁垒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作为一种全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已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跨越的贸易障碍之一。当前,很多国家采用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贸易,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产品成本,降低我国出口企业效益

(一)环保标准提高了出口产品成本。绿色贸易壁垒的推行要求企业将环境保护纳入产品的出口过程,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过程中去,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因此,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生产制造商为了达到进口国对商品的环境保护标准,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鉴定等相关费用。产品的外观包装、出口标签和商业广告宣传亦会有大幅度的调整,出口产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也相应增多。由于目前国际上对产品的环境保护标准尚无统一规定,因此各国对进口商品的环保要求亦不尽相同,在满足了一个进口国环保要求的同时,可能仍达不到另一个进口国的环保要求,导致出口商品成本的不确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的降低。

(二)繁琐的检测使出口产品成本增加。为满足进口国对产品的环保要求,我国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检测,投入的设备、人力、昂贵的检测费已经增加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又由于我国的检测设备较之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国内商检部门和企业自身都不同程度地缺乏检测的方法、技术和标准样本,不得不大量进口检测设备;更有一些进口商不承认我国的检测结果,必须由指定的外国认证机构认证,而这些机构的认证费非常高。如绿色标志制度所带来的直接费用就是收取标志申请费和标志使用年费。这些费用的数额一般是根据标志产品年销售量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对国内和国外的申请者是一视同仁的,但是它对于小型生产企业和资金实力薄弱的企业而言是个负担。通常,出口企业不得不将较大份额的环境费用在内部消化,由此增加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价格,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被削弱。

由于我国出口的多为劳动密集型中低端产品,廉价的劳动力是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所在,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而绿色贸易壁垒抬升了我国产品的价格,尽管一些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没有对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使其竞争力下降,从而影响了出口企业的效益。

二、绿色贸易壁垒不利于我国产品进入国外市场

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增加,我国部分出口产品的市场迅速萎缩,甚至被挡在进口国的门外。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约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90%。在我国出口的前10位国家和地区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均为世贸组织中“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重要成员,这些国家实施环保行动较早,公众环保意识强,环保技术先进,其国内市场严格的环境要求与标准正逐步形成形形的壁垒,而且他们的行动往往得到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积极响应。我国许多产品由于环保、安全因素无法进入这些市场或被迫退出市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1)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被拒之门外;(2)贸易对象国任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企业无法达到;(3)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企业无法承担费用,不得不退出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8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40亿美元出口产品因达不到发达国家环保包装要求而受到影响。如果绿色贸易壁垒在上述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张,那么我国的出口市场将会面临十分不利的局面。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需求引导效应减少了我国产品出口

发达国家的许多绿色贸易措施,如环境标志制度、环保技术标准认证制度等,其实施的重要目的是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更多地考虑获得绿色标志或通过绿色技术标准认证的产品,从而最终促使生产商提供对环境有益的产品和服务,达到环保的目的。虽然这些措施中绝大部分都是非强制性的,进口产品可自由申请,但是由于我国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都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烈,上述环保措施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引导消费者对产品的环保偏好,因此此类措施能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进口国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而且,为了促使厂商进行环保技术创新,这些国家制定的此类措施的环保标准一般都比较高,这就使得本已处于环保技术劣势的我国出口产品更是难以达到其标准。因此,在进口国市场中,此类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就更为显著,消费者对缺少此类标志或达不到标准的我国出口产品的偏好降低,表现为需求下降,从而减少对我国产品的进口。

四、绿色贸易壁垒引发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严重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关系

基于国际环境贸易关系的不平等,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对绿色技术理解的不一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问题上存在严重对立。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基于自身的利益,屡屡打着环保的旗号,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频频引发双边和多边贸易摩擦和纠纷。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出口商品经常受到进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许多出口商品被销毁、退货、禁止进口,不仅使我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引发我国与进口国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严重的引发贸易战,对双边、多边贸易关系,甚至外交关系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五、绿色壁垒使国外污染产品和产业向我国转移

由于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的一些污染产品及污染产业通过贸易和投资向我国转移的事件屡屡发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发达国家可利用的贸易机会明显增多,加之我国的环境标准较低,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执法机制存在明显缺陷,发达国家通过贸易、投资形式或技术转让形式实现污染转移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在对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和污染密集产业引进的控制和管理方面,我国将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发达国家向我国输出污染物和污染产业的形式主要有:

(一)发达国家利用贸易向我国输出污染。主要方法有:

1、以兜售“资源性”废物为名,通过直接贸易形式把“洋垃圾”转移至中国。如1991~1993年,美国向中国出口有色金属废液及废旧汽车蓄电池等废物达122,884吨;1996年3月美国以“一号废纸”名义输入630吨城市生活垃圾进入北京。上海也曾经发生类似“洋垃圾”进口的事件。全国各地新闻媒体上经常有洋垃圾入侵当地的新闻。据绿色和平组织的一项调查报告,中国废物入境数量巨大,而且增速惊人。1990年进口量99万吨,进口额2.6亿美元;1993年进口量828.5万吨,进口额15.75美元;1997年进口量1,078万吨,进口额29.5亿美元。洋垃圾的大量进口加剧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危机,危险废物的堆放、拆解、处置等过程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质、大气和耕地。

2、通过提供假检验证书或其他欺诈手段,向我国输出在本国禁止生产和流通的有害产品。

3、发达国家向我国销售低于本国技术标准的产品。由于我国能够直接拿来作“绿色贸易壁垒”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数目很少,环境保护门槛低,必然造成低标准的外国产品大量涌入。过去多次市场抽查表明,许多进口食品的卫生质量低劣,如欧洲牛奶二英含量与法国洋酒牛血粉事件。大量低劣产品的进口既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又冲击了国内市场,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以投资形式将高污染产业或者项目移至我国。以投资的形式向我国转移在本国禁止生产的石棉、铸造、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医药、纸浆生产等高污染产业或者项目。我国有些地方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一些外商以此为机会,在不少地区投资兴建污染治理费用高、处理难度大、易给我国带来严重污染和危害的生产性企业,以获得高额利润。20世纪九十年代初,某些跨国公司利用本国产业调整之时,将一些在其国内已被法律禁止的污染型产业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夕阳产业转移到我国。例如,一些世界知名洗涤用品公司就曾经将在其本国内已禁止或即将被禁止生产和使用的高磷洗涤用品转移到我国生产和销售,不仅给城市水质带来严重污染,而且破坏了邻海的海洋生物资源。

(三)以“技术转让”的形式将国际公约禁止的落后淘汰工艺输入我国。最典型的例子是:根据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认定书》,发达国家对使用氟利昂的产品已于1996年禁止生产和销售。一些外商利用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对国际公约内容不了解,把生产或使用受控物质的大批企业转移到我国。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金南,夏友富,罗宏,葛察忠.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绿色贸易壁垒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作为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发展必然会涉及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的问题。事实上,绿色贸易壁垒已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本文在介绍绿色贸易壁垒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措施。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

贸易措施,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目的。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自我表现再利用等整个过程均需符合环保要求。

其表现形式有:1.绿色关税和市场准人。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2.绿色技术标准。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3.绿色环境标志。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它由政府管理部门或民间团体按照严格的程序和环境标准颁发给厂商,附印于产品及包装上,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生产到使用直至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均符合生态和环境保护要求。4.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减少废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流行于发达国家。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基于保护环境与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准。6.绿色补贴。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我国之所以频频遭遇绿色贸易壁垒,既由于绿色壁垒所依存的国际法律依据本身的缺陷和发达国家利用这些缺陷给发展中国家在贸易出口中制造的障碍,又由于我国自身在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实际工作中存在不足,导致我国经常遭遇别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因此,应尽快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

二、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一)实施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

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体现了人类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面对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我们只能主动适应:一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协调对外开放与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二是树立环境竞争力意识把提高环境质量作为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三是国家应实施扶持绿色产业的政策措施.给予绿色产业以优惠政策:四是企业应把开发绿色产品作为优化出13产品结构的重要举措。

(二)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绿色贸易壁垒具有发展变化的动态特征,我们应密切注意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动向,搜集各国环境限制法规和环境标准,研究主要贸易伙伴的技术法规体系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同时.充分利用wT0规定的各国技术陛贸易壁垒信息通报与咨询制度获得有关信息。成功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并利用相关的信息.而这又有赖于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缺乏竞争力导致我们屡遇绿色贸易壁垒。我国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环境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经济的环境友好水平。

(四)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

国际标准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各国的同.是处理国际纠纷的重要基础。目前.发达国家的国际标准采用率已达80%甚至90%以上,而我国国家标准只有4O%左右采用了国际标准.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很大差距”。国际IS014000认证和环境标志认证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绿色通行证”.通过国际认证的企业和产品.相当于获得了进入别国市场的钥匙。因此,我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五)改革环保管理体制,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

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深化环境保护和针对贸易与环境新问题的重要措施。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采用经济激励手段为主的多样化的环保调节手段.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变末端治理为前端预防.从而免受绿色贸易壁垒之限。在进出口贸易中.逐步建立禁止进口、征收环境税补贴和反补贴等选择性激励机制,克服国

内外企业“搭便车”行为。

(六)实施多元化战略.提高对市场环境的应变能力

发达国家对进口产品的绿色技术标准、包装标签、动植物的卫生检疫、环保等方面的规定过于复杂苛刻.我们可以实施贸易对象国的转移.以此避开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企业应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之上,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市场准入的限制。此外.我国出口企业还可以力争在海外直接设厂.把投资的重点定位在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和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实现直接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七)利用贸易救济措施抵制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

对于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WTO/TBT或SPS等协议依据.建立绿色贸易壁垒调查机制.借助法律技术.贸易等方面的专家力量进行调查取证.必要时申请商务部对进口成员方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进行立案调查。同时,要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机制和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向有关国家和国际机构提出交涉或申诉,遏制环保例外权”被滥用,防止贸易保护主义者动辄实施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

(八)积极开展环境外交,力争制定公平合理的贸易与环境新规则

我国应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使国际环境规则的制定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应积极参与WTO关于环境方面的贸易规则的修改制定工作以及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经贸活动争取主动权。

参考文献:

[1]赵伟,严建苗,沈瑶.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