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小学时期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处于一个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智、德都处于不断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迫切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铸造学生人生成长的基石。

笔者就如何结合生命教育,正确开展好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谈点粗浅认识。

一、明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学中最重要的工作不在于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许多习惯虽小但是非常重要,弄清小学中哪些是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内容,是开展此项教育的根本。根据教育专家的调研报告,应该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二是守纪习惯养成,三是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能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习惯,边听边做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整理的习惯。也可以概括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的习惯。再如明日学具,准备齐全;今天任务,今天完成;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专心学习,珍惜时间;读书写字,姿势端正;课前预习,单元复习;读书看报,查找资料;学有计划,学有目标等。五是劳动习惯养成;六是卫生习惯养成;如按时就寝,饭前便后洗手,用完东西放回原处,不挑食不购买零食。七是安全习惯养成,如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了解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等。八是心理品质养成。笔者总结出十项良好习惯:行礼、问好的习惯;说声“您好、谢谢、对不起”的习惯;升降国旗立正站好的习惯;穿校服、佩带红领巾的习惯;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的习惯;吃饭不挑食、不买零食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出入和家人打招呼的习惯。废弃物放进垃圾箱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及回家的习惯。这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根基,如果小学生能够在这些方面有了良好的习惯,将会对其一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不可估量的好处。

二、把握时机,持之以恒,强化养成

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可塑性强的特点,如果在小学阶段对他们进行强化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受益终身,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呢?

一是要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工程抓实抓细。做到目标明确,有计划,有监督检查、有总结开展。每一年,当新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形成一个良好的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氛围。

二是从小事抓起,抓细节促养成。教师除了完成教学知识的任务外,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从他们的生活习惯如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每天做到按时起床,按时到校上课,按时就寝,今日事今日毕,校园生活习惯,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起身慢步,按时参加聚队聚会,见到老师长辈学会行礼问好,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等,从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进行严格的训练,经过教化引导――强化实践――自觉行为等环节,最终实现学生良好素质和优良习惯养成。

三、注重方法,强化措施

养成教育要想出成效而不流于形式,就必须讲究方法,强化措施,讲求实效。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可制订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检查内容并定期公布,每周组织学生大队长、各年级教师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并通过每周之星,班级流动红旗公示评比等,采用激励方式,进行表彰,对后进人员不点名批评。在全体师生中形成人人都抓、共同监督的局面,来促进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经过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训练,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智力发展;培养中小学生自强、自立、自我教育的本事,促进他们坚强意志品质的构成。

1、遵规守纪习惯。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设施,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德,购物、上车自觉排队。

2、礼貌礼仪习惯。举止行为贴合社会规范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尊敬他人,善待他人;谦恭礼让,注重礼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真诚相待。

3、卫生健康习惯。注重搞好个人卫生,坚持环境整洁;合理搭配营养,科学饮食;远离不良嗜好,远离;爱护眼睛,坚持做眼保健操;控制体重,到达健康标准;具有进取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问题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或学会倾诉。

4、锻炼身体习惯。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能够认识多种运动项目的价值;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将体育作为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认真上好体育课,做好课间操;制定个人锻炼计划,经过不一样形式坚持每一天锻炼1小时;进取参加校内外体育活动,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到达健康标准。

5、勤奋学习习惯。提前预习功课,善于发现问题,做好预习笔记;课堂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大胆质疑,进取回答问题,做好课堂练习;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做好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学会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6、课外阅读习惯。坚持每一天半小时课外阅读;坚持写读书笔记,认真写日记;每周诵记一名篇或好的段落,2—3条名言警句。

7、勤俭节俭习惯。生活俭朴,不相互攀比,不盲目追求时尚;节俭用水、用电,不浪费学习和生活用品,爱惜粮食。

8、自立自强习惯。每一天自我整理食物、打扫房间卫生;上学前自我整理好书本、文具等物品;家长不在时,能够妥善安排好自我的生活;做事有计划、不拖沓,当天事情当天完成,自我能做的事情自我完成。

9、热爱劳动习惯。上好劳动课,经常参加学校团体劳动、家务劳动以及公益劳动,进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及社区服务,主动服务社会。

10、诚实守信习惯。坦诚做事,以诚待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不说谎话,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借东西要按期归还,损坏了要按价赔偿。

11、团结友爱习惯。同学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团结友爱,真诚相待;对单亲、父母离异学生、留守学生、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要真诚帮忙;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冷静处理。

12、安全意识习惯: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注重活动安全,课间不在楼道、学校追打;室外体育课、运动会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注意交通安全,不坐超员车、无证车辆,不在公路上玩耍,不在高速公路上走动;注意食品安全,不吃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食品;遇到危险时机智应付,及时拨打110、120急救。

1、加强领导,落实职责。为切实做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我校成立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学生养成教育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要从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认识搞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要将养成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要认真研究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明确工作重点,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坚持检查、督促、调研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推动养成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2、以活动为载体,注重教育效果。学校要经常开展人文性、开放性、时代性较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3月份:开展养成教育月活动。

4月份:安全教育活动。

5月份:开展“礼貌礼仪伴我行”活动。

6月份:敬老院慰问活动。

3、加强联系,构成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一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经过召开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访等形式,让学生把在学校培养的良好习惯带回家,使之得到督促和强化。二是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经过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由家长督促和教育学生构成良好的养成习惯。三是利用社会德育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细节 ; 榜样 ; 表扬 ; 持久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029-01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仍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环节,这些行为习惯包括健康的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等,这些行为习惯都需要从小培养,从小养成。 养成教育是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主要条件,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养成教育尤其重要。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缓慢,家长的文化素质,学生生活环境的限制,对子女不重视教育或缺乏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就落在教师的身上。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小学生实施养成教育,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1.养成教育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曾听说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七十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出乎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道歉;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这位学者的话说明一个道理:养成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而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并且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例如用完用品及时放回原处,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借用别人的东西说谢谢,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队伍里面不乱讲话……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

2.养成教育要树立榜样,以榜样促人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导作用。这里的榜样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的示范与指导作用: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这些示范既包括仪表,同时也包括语言、行为等方面的示范。众所周知,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教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教师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因此,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以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作出示范,给孩子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他们,为他们指点方向和迷津。

其次是学生的示范作用,这一点最为重要,同龄的孩子更易于进行交流与学习上的攀比,学生与学生之间榜样作用是我们不可想象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对平时表现突出的同学及时表扬,为孩子们树立榜样,小学生好胜心强,都不甘示弱,喜欢竞争,在他们内心都存在这样的一种心态:“别人能做,我自己也能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地发挥其作用。至于榜样树立的形式,就笔者几年的经验积累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教室墙上挂一块“小明星”展板,把平时表现突出的同学名字及其事迹记录到展板上,并在展板的设计上更多加入孩子们喜爱的元素与“英雄形象(孙悟空、奥特曼、阿童木)”,力争使版面直击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的最高追求。

②每周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评比,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设定各种星星名称,如“学习之星”、“智慧之星”、“书法之星”、“体育之星”等等,学生对此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每周当挂出新的一批明星照片时,学生们在展板前必会流连忘返,榜上有名的同学会眉飞色舞,榜上无名的同学也会暗下决心,下月一定要金榜题名。

③每月利用一次班会课,对学生一个月以来在班上的表现进行总结,评比出最终的“榜样之星”。以此激励学生,规范他们的言行。

3.养成教育中,表扬不能忽视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小学生尤其喜欢表扬,表扬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时要多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和自我修正能力,促进学生的“德行”成长。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一、有效使用教育读本,在实践中规范养成教育

对于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刚刚起步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较为困难,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读本就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教育载体。

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要求,利用既有理论指导性又有实践操作性的《德育读本》和《成长手册》进行教育实践,利用每周的班会时间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制定并检查学生的成长情况,利用《成长册》中有激励性和导向性的语言,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成长过程篇――学会做人《讲诚实》中,同学们通过学习名言、介绍自己一周以来说话、做事是否讲诚实进行自评、互评的有效方式,使抽象的道德教育具体化。当同学们总结自己的表现时,各个跃跃欲试。通过《成长册》从低级到高级的行为养成评价体系的引导,使他们改掉了坏毛病,真正尝到了遵守规范的甜头,渐渐的他们也与以往不爱和他们打交道的同学交上了朋友,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改变。

二、丰富活动载体,在活动中推进养成教育

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重在平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活动创造一个意境,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事情,了解自己的班集体和学校,了解自己的家庭,从小就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及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等优秀品质。

一是寓养成教育于班集体活动之中。班集体是社会的缩影,孩子们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品格和行为习惯,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的自私、依赖、懒惰表现得尤为突出。针对小学生年龄较小、社会经验少、模仿性和可塑性强的特点,我通过“班队会”、“辩论会”、“演讲会”等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感兴趣和具有时代气息的活动,帮助学生寻找一个合适的“岗位”,扮演一个独立的“角色”,学习一个崇拜的“楷模”,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体验感受,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明白道理,学会本领。这样从接触、实践到强化的过程,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是家校互动强化养成教育。七八岁的小学生往往表现为学校和家庭两个样,而且自理、自立能力较差。根据这一存在于学生中间的通病,我以家政服务为主题,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开展“今天我当家”、“我是好家长”、“我是小主人”等活动,要求他们主动承担家里一天的家务劳动,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等等,使孩子们亲身体验当家长的不易。活动后,我还鼓励学生们写感想和体会,请家长写出反馈表和孩子的表现记录,使每一名学生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受到爱父母的教育,提高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尊重家长的优秀品质,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抢着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良好习惯。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生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实践策略

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不良风气,新旧观念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因而,在基础教育阶段,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及时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方法。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才标准的更新,是否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素质水平的高低,而且已成为社会选人用才的重要标准。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对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学会一些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可见,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地方,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就现状来看,这已成为一项新的课题。因为它关系到学生的为人和处事,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幸福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把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做一项教育立人的奠基工程,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教育机构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有些学校还将此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发现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我们应重视这些问题。

第一,教育观念的落后,习惯养成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在家长的眼中,始终将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经调查,有90%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将来就会有出息,其他方面都不重要。

正是由于家长的这种心态,导致某些学校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将所有精力集中在知识的教育上,彻底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例如在某市的一所实验小学,由于学生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下学,每天早晨7:30至8:00和下午4:00至5:00公交车上很拥挤,即使在拥挤的环境中,学生还经常在公交车上嬉戏打闹、大声喧哗,他们丝毫没有顾及周围乘客的感受,而且这部分学生还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出现此类现象,除了家庭教育原因以外,与教育者认识上的偏差有很大关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一直将学生的成绩视为教育的生命,导致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成为空谈。

第二,教育方法的陈旧,习惯养成教育缺乏一定的实效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市场的需求。以往,我们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方面,方法陈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表现在具体的方法上,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

同样我们还以某市的实验小学为例,进入学校的教学楼时,我们发现教学楼走廊两侧挂着许多宣传文明礼仪的宣传画,这是一种环境布置,目的是为了时刻提醒学生们要注意讲文明,懂礼貌。然而我们走访时发现,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我们随机抽取了四年级200名学生进行交流,有135名学生表示不怎么关注这些宣传画,65名学生则干脆表示平时课程太多,没有精力去关注礼貌问题。他们认为思想政治课不是主课,只要学好数学、语文和外语就行。

在走访学校的老师时,数学、语文和外语老师几乎一致认为,让学生掌握数学公式、理解语文古诗词、打好英语基础是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也认为学校对学生的品行教育没有足够重视,单靠课堂上粗略的讲解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时讲得多了,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带来负面效果,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策略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手段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实际效果。在进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时,学校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生在道理的接受方面远远不如高年级的学生,但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并且好动,因此,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通过游戏节目,表演课本剧,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互助意识和合作精神,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比如,在植树节开展有关保护地球的活动,在母亲节开展“我为妈妈做好事”的活动等,让教育活动生活化和实践化。此外,我们还可以跟社区、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教育平台,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感动自己,感动他人,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明确教育的重点,对学生实施分层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明确教育的重点,并围绕重点展开教育活动。由于学生成长各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设计教育方案时,我们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分解教育目标,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和不同阶段的学生分层要求,使之更具有合理性和层次性。如低年级学生,侧重点放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年级学生,侧重点放在不当行为的调整上,这样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占据重要的位置,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将养成教育定位成一般意义上的教育,而应该将其提升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去认识,从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使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断深化,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永钰.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广西教育,2011(10).

[2]李宏奇.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浅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05).

[3]郭明阳.浅析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2011(01).

[4]王坤.浅析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J].群文天地,2011(16).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6篇

一、构建得力的领导机构,加强教师规范引领作用。

1、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各年级组,同时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学习,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带头人。领导小组成员以自己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带好班主任队伍和加强学校骨干队伍建设。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实施、提升观念、注重实效”的德育工作作风。

2、强化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确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育人的管理理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师首先行为要规范。教师每天自己打扫办公室,升旗仪式时排在学生队伍后面,与学生一起高唱国歌,按时值勤,护导护送按时到岗,半年来,我校教师从课堂到课间,从学校到社会,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行为示范。

.开学初我校要求各位班主任教师制定养成教育工作计划,把读记习惯和书写习惯作为重点工作同时,把文明习惯作为本学期的主要方向。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通过文明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二、养成教育工作重点

1、文明习惯

本学期我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主要突破口,通过“一台”(校园广播台)、“一式”(周一升旗仪式)、“一岗”(校文明礼仪监督岗)、“一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全面开展“文明习惯”教育活动。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让学生明白做文明学生的准则,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文明礼仪内容,使文明习惯得到很好的扩展和延伸,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

为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真正将工作做好做实,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采取了“日检查、周评比”制度,其中日检查是基础管理,周评比是及时反馈、强化教育,形成“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对每班学生的好人好事,行为习惯进行监督记载查评和常规管理评分,并把各班每天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以利各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学生的行为规范有较大程度进步,学生的文明意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有所养成。

2、写字习惯

、读记习惯

学校将每日早7:40----8:00定为晨读时间,培养学生坚持每天朗读20分钟,掌握有效的读书方法,每周至少诵记一条名言警句或一首诗歌;及时批改学生的记录笔记。

三、养成教育具体活动

1、在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7周年之际,为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得以弘扬,大队部发出了“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倡议,组织大队干部开展“学雷锋、树新风”走进社区活动。学校全体少先队员还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对校园进行了一次大扫除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真正体验到了“学雷锋、树新风”的快乐。

2、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热爱长辈的优良品质,学校开展了“三八”妇女节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大队部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全校各中队还开展《感恩母亲》主题班会,通过讲故事、绘画等形式,让学生体会母亲的伟大等等。学生从最细致的事情入手,体验孝敬父母、热爱长辈的快乐与幸福,将感恩的心融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7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年代,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课题。现在的小学生存在下列突出问题:一是少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不认真思考问题、发言不够积极等;二是少数学生纪律观念、集体意识淡薄,课间追逐、打闹事件时有发生;三是少数学生环保意识、审美意识不强,乱扔果壳纸屑、乱涂乱画现象时有发生;四是个别学生不爱劳动、个人仪表不整洁等现象依然存在;五是个别学生讲粗话脏话、不懂礼貌等陋习依然存在……面对现状,我们要不断提高常规养成教育的质量,它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只有抓好它,才能培养出举止得体、道德高尚、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促进其终生发展。现谈几点我对于加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做法:

一、明确要求,具体指导

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要指导过细,而对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如学生的作业习惯,我首先制定了四条要求:(1)书写规范;(2)格式正确;(3)正确率高;(4)按时完成,及时订正。用这四条要求经常指导孩子的作业,给予评判,并把优秀作业在班级展览,鼓励本人,促进大家。为了明确要求,我还制定了养成教育内容序列,从每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站、立、行、走开始,随时给予指导。另外,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发现孩子说话等不太礼貌,我就及时教孩子学会如何说话、如何给大人递东西、如何接发本册。教师在学校指导,家长在家里指导,边指导边训练,才能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监督,坚持不懈

小学生在常规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必须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坚持不懈。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才能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由被迫遵守转为习惯遵守。

三、榜样示范,促进教育

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法尤为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发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努力。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另外,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孩子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家校沟通,共同监督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当前常常会出现“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五天,回家两天又还原”的现象。部分家庭教育没有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在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学校作为孩子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自觉承担起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细致而系统的教育。而同时,家庭教育必须跟上学校教育的步伐,同步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而对待少年儿童,又不能违背他们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评比反馈,争先创优

小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8篇

坚持实施德育先导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红桥区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为进一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红桥区以“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为主题,实施了德育工作“11135工程”(一条主线:养成教育;一个载体:班集体建设;一项保障:队伍建设;三个目标:衣冠整、谈吐雅、举止端;五项措施:日自查、周班结、月校评、常反馈、年表彰),全面强化德育常规管理,引导全区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合格的社会公民。多年来,红桥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成绩斐然:德育科研深入推进,班集体建设的研究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成功举办全国班主任“和谐育人”专业能力大赛,展示了本地区德育工作的显著成果;举办“以德启智”现场汇报会,体现全员育人的突出成效;成立教育系统艺术团,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教育活动;荣获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县称号,并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区县代表受邀参加全国阳光体育推动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得到中国关工委和天津市关工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在德育工作中,红桥区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班集体建设为载体,以精细管理为保证,探索建立各学段的主题教育内容,分阶段、分重点、分层次地实施“1234”策略,即:“一个载体”做平台,“两项活动”求实效,“三项制度”做保障,“四个结合”抓落实。

“一个载体”做平台。充分发挥班集体教育功能,在班集体建设中有效开展养成教育,通过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构建有特色的班集体文化等多种途径,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

“两项活动”求实效。一是开展“养成教育校本课程”评选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发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不断提升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和实施水平,使校本课程形成系列、形成品牌,起到更好的育人作用。二是开展“好习惯是这样养成的”教育故事叙说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广泛交流养成教育方法,形成全员抓养成教育的氛围,提高教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能力和水平。

“三项制度”做保障。一是建立“一月一个好习惯”活动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成教育的计划性、科学性、实效性,在全区开展“一月一个好习惯”校际交流活动。区教育局德育科深入学校调研,有针对性地了解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掘典型,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在全区进行交流,并将此项工作的考核结果纳入各学校养成教育工作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二是建立对学生多元评价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完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的评价方式,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科学地结合起来,建立多元评价制度。各学校根据实际,自主设立各类表彰奖项,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对学生的品德评价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过程,通过多元评价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建立“养成教育示范校”评选制度。为推动全区养成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的轨道,从2011年起,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养成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对达到标准的学校,经区教育局验收合格,统一命名挂牌。

“四个结合”抓落实。一是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各学校将系列化的养成教育内容和序列化的养成教育目标有机融入学校的常规管理,将常规管理作为养成教育的基本着力点。二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教师主动担当养成教育的使命,在坚持对学生“灌输”正确思想、观点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做到知行统一。其他学科教师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强学科教学养成教育研究,自觉履行自己在学科教学中应担负的养成教育职责,实现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统一、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并重。三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完善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家长座谈会、家校联系卡、教师与家长结对子、校园开放日等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家长网校、校信通、班集体博客等新型家校交流协作机制,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各级关工委的作用,最大限度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合力。四是与德育科研相结合。各学校树立以课题研究促进德育工作全面发展的理念,建立相应的工作推动机制,针对本校养成教育现状以及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深入研究养成教育与班集体建设的关系,从调查研究入手,在实践中研究,总结经验与规律,探索班集体建设和养成教育的科学性,推动养成教育深入扎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