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诗赏析

论诗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论诗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诗赏析范文第1篇

一.借助题目、作者、注释以及诗作背景

古诗词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是诗词的核心,能揭示诗歌写作的事件、地点、主旨等,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从题目入手,往往可以初步感知诗词大意,帮助我们迅速理解诗歌。如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送别”二字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江亭”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夜”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据题就可知写作事件和全诗感情基调。

中考的诗歌赏析一般选用浅显的诗或词,因而一般不用注释。一旦有注释,里面的信息就相对重要了,一般是交代诗作背景、写作事件,甚至隐含写作主题,考生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没有注释,考生也应牢记鉴赏诗词要因人论诗,因时论诗。读诗要练习诗人本身、创作背景以及创作风格,如果鉴赏苏轼的诗,就要想到他的《水调歌头》,特别要想到诗人虽然仕途不顺,但他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再鉴赏陆游的诗歌就应联想到他是一个一生抱负、壮志难酬但又矢志不渝的爱国诗人。由此或许能找到破解诗词大意甚至主旨的钥匙。

二.抓住关键词句

古代诗歌特别讲究用词用句的准确与凝练,有“推敲”佳话。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为一个个凝练的词句,古代文人尤其喜欢用系列字词来塑造一定的意境。孔尚任《桃花扇》:“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中便以“残”、“废”、“瘦”、“空”等词营造战后荒凉的气氛。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大”、“孤”、“长”、“落”、“直”、“圆”等词描绘塞外雄奇瑰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诗词中有些词语往往包含者作者的情感,学生在赏析诗词时一定要留意。比如王昌龄的《送魏二》:“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诗中的“凉”就是一个敏感的字,它既写出了秋雨被江风吹进船舱使人产生寒凉之感,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诗人送别友人,内心难免会有几分的悲凉。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结尾写道:“断肠人在天涯。”这断肠人是什么人呢?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明明白白地表露出来了。而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而卓绝千古。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学生答题时就能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现象。

三.找出诗句运用的修辞

古代诗歌在书写对象、描写景物、表情达意的时候,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比喻、象征、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如词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用采莲比喻彩虹,张养浩词句“一轮飞镜水磨?照澈乾坤,印透江河”,用飞镜比喻中秋明月。赏析诗歌时,常要求考生就诗词中的某句话进行分析,这时考生可以先考虑句中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对偶、引用、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常在诗歌中使用,有时使用其他说法,如对仗、用典、比兴、移情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等便是移情于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等便是对仗。找准修辞,联系作者情感就容易得分。

四.留意诗词的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一连叠用了几个意象组成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苦闷的情怀。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要善于搜集一些有较为固定的意义意象。梅:清芳高洁、傲雪凌霜。荷、兰:高洁。菊:隐逸傲然。柳絮:离散、飘泊。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露:人生短暂,生命易逝……需要注意的是,相同的意象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有时会再现出不同的情感。同是秋景,中国古代诗歌大多寄寓了悲秋的情怀,而刘禹锡却是“我言秋日胜春朝”,生机勃勃的“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意象,蕴含着乐观豁达的情感。“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秋景,融入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五.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

诗歌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自然,体味一首诗的深远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首先要从景物的描写着手,分析诗中写了那些景咏了什么物,进而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比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通过这迷梦的景色,就能感受冷寂的气氛,起到了烘托渲染的作用。解答此类问题学生要扣住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借景抒情等说法。有些诗词虚实相生,如李商隐的《无题》“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诗人的想象,采用了虚实相映的手法。

论诗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内容 分析评价 观点态度

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评价作品主题

1.1 了解背景、调用储备。《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要正确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欣赏诗歌必须知人论世,这是因为诗歌离不开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性格等等,也都受他所处时代社会生活的制约,无不深深打上当时社会风气的烙印。例如: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清新飘逸、热烈奔放的千古杰作,也只有在灿烂辉煌的盛唐文化的熏陶、培植下才会产生。所以,前人强调“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

欣赏诗歌作品,不仅要全面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而且还要具体了解写作某一首诗时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和创作意图,这样赏析起来才可能更准确。许多诗人都有在生活的不同时期形成不同风格的情况。如王维,前期创作以边塞诗为主,体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具有盛唐的浪漫豪情;后期转而以创作山水田园诗为主,渗透着佛家思想,艺术成就更高。

除了了解社会的时代背景、诗人生活思想背景、某一首诗的创作背景外,还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对诗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故能有大略的了解。

1.2 透过诗歌题目了解作品内容的范畴。诗歌题目也同文章题目一样要涵盖作品的内容,否则就有文不对题的憋病。研读诗歌作品的题目,就能大致推断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用意。诗歌题目多种多样,题目不同,内容的范畴也不同。或登临之作,多抒发今昔变迁的感慨,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或怀古之作,多借古喻今,抒发个人进退的思考,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或叙事之作,多借事抒情,如:白居易的《观刈麦》;或咏物之作,多托物言志,又如:陆游的《梅花》;或送别之作,多抒发“黯然消魂”,“旷达刚建”等不同的情感,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论是哪类题作,诗人都不可能单纯地为了叙事,咏物而写诗,诗人必定要“赋诗言志”,要抒发某种主观情感、人生体验对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悟。一接触诗题,心中就明白作品的内容范畴,这有利于较快地把握诗歌作品的主旨。如:白居易《观刈麦》,诗人叙写观刈麦的所见,抒发某种感受。这一层意思,要在一接触到题目时就明白,待读完诗作,就明确了诗人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这就抓住了诗歌的主旨。

此外,有一些常遇到的乐府旧题,考生也应粗略了解。如《出塞》,多写边塞生活;《入赛》,多写由边塞返归的情景;《关山月》,写士兵和家人离别的生活;《燕歌行》,多写征人怨妇的生活;《蜀道难》,表现蜀道的艰难。

1.3 整体体味,挖掘主旨。诗歌鉴赏始于鉴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感受。我们在鉴赏作品时,首先阅读的是语言符号。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具体地、逐句地阅读全篇。分清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去实现整体体味。体现的同时需要找出核心句。核心句可能是直露的,也可能是含蓄的,但它是主旨的所在。挖掘主旨时,要充分利用标题、注释和题干说明,从这些地方往往会得到提示。有些标题本身就具提示性,像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作为命题材料的诗作,一般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例如: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确实出题人给你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那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那是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介绍作者,那是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评价主旨要会选用不同的术语。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介,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无穷)、含蓄蕴籍(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等,都是常用术语。

1.4 把握基调,细评价值。一首诗歌一个基调,尽管题干没有要求你分析基调,但在分析评价作品思想内容时必须把握好基调,否则必然长生风牛马不相及的结果。用文艺心理学上的说法,这个阶段是文学鉴赏中的审美判断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基调是分析的基础。只有基调把握准了,分析才能妥帖;只有分析妥帖了,才能对诗歌中的作者流露出的思想内容作出比较公允的评价。一首诗的基调主要有这几种:压抑、沉郁、欢快、雄阔、委婉、含蓄、空灵、直率、自然、风趣、平淡等等。如对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思想内容的评价,“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迅,西楼望月几回圆。”这首诗中是否表现了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但不同于杜甫的那种,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也是一种无奈。它的基调是忧伤的,诗人感到了“愧俸钱”,但有什么办法呢?他没有办法,只是“思田里”――想辞官归隐。显然,从思想性这一点上说,这首诗是没法与杜甫相比的。

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要

一般来说,古诗词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就是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即诗人通过诗歌所表现的生活认识、个人思想和政治倾向。这些,在诗歌中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借助于某一种文学手段(诗化的语言)曲折地、隐晦地表达的,它需要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通过各种鉴赏方法去体悟,去挖掘,去揭示。那么,鉴赏一首古诗词,应该如何去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呢?下面简要地谈一谈在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一首诗或诗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诗作者的观点态度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体上去考虑,不能忽略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而去架空分析。因为只有了解诗的形式美的内涵,才能深入地去探知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2.2 对诗词作品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在这方面,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容易“拔高”,即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古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评价常常不恰当,有失分寸。

论诗赏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清末民初;才德观;闺秀诗评

项目编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末民初文学批评转型研究”(15BZW029)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6-0074-06

批评的人格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批评的显著特征,在闺秀诗评中表现得尤其鲜明,女性的才德观成为闺秀诗评汇聚的焦点。明中后期的闺秀诗评还注重女子才艺,清初的闺秀诗评承继其绪,宣讲节烈,但不废才艺,反映了异族统治下遗民的复杂心态。清乾嘉时期,江浙地区闺秀诗评相当活跃,以才艺为主,辅以妇德,道咸后闺秀诗评则多宣讲节烈,辅以才艺,甚至部分闺秀虽文字不传但以德或行立言。清末民初,闺秀诗评逐渐才德分离,以才艺为主。但是,这个分离经历了艰难复杂的过程,前期呈现出才德的离心性,后期因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开始分离,其深层原因与社会的创变有关。才德偏重差异,引起闺秀诗评质野的变化,最终导致清末民初闺秀诗评的转型。

一、前期闺秀诗评:传统才德观的偏离

本文以1898年为界,将1840至1898年间的闺秀诗评称为前期闺秀诗评,1899至1920年代中期的闺秀诗评称为后期闺秀诗评。据蒋寅《清诗话考》记载,清代的闺秀诗话共有30多种,其中有13种只见著录,不见原著,现将前期闺秀诗评中能见原著且具有代表性的诗评著作列表如下:

如上表所示,早期各派闺秀诗评在女子才德问题上,均主张德才兼备。究其深层原因,批评家对女子才艺的肯定,与当时的学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清季理学和经学交替控制着思想界,理学注重德,经学偏向礼,相较于理学的道学气,经学对人的规范相对宽松,经学家多重视女子的才艺,理学家多看重女子的道德,在末世的衰变中,经学与理学也开始相互融合。清代后期经学家阮元受时政的影响,不自觉地带有理学的倾向,同时代的梁章钜自小受理学传统的熏陶,后来走出闽川后受经学的影响颇深,当时多数士子虽主女子道德,但不废女子才艺。这种思想自然也反映到前期的闺秀诗评中,女子之才被女子之德所笼罩,道德律例在封建社会的各朝各代都是悬挂在女性上空寒光凛凛的利剑,只是各个时代因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清中后期女性自主的意识已开始形成,她们有了自主言说的强烈愿望,联社吟诗,身处边缘却能另辟精神的乐土,才德的离心性已露出端倪。所谓才德的离心性,主要是指主体的才艺与道德倾向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状况。具体在闺秀诗评中,女性的“才”实际上包含着多方面,不仅是诗词写作的才能,还有书画方面的才艺,甚至还有算学方面的才学。但是,在封闭的社会中,女子固然要接受教育,关键是接受怎样的教育才是符合女德的。在清末民初闺秀诗评中,女子的才与德并非总是统一的,会随着世变逐渐显现出分离的倾向。前期的闺秀诗评普遍重妇德而不废才艺,但才德之间已开始出现裂缝,大部分诗评者在重德的前提下力主女子才艺,部分调和派闺秀诗评者表现出矛盾或游移的态度。

学者梁章钜的《闽川闺秀诗话》是前期闺秀诗评的代表,本文现将《闽川闺秀诗话》记载女子才德的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根据上表所示,梁章钜的《闽川闺秀诗话》共收录103位闺秀(卷一和卷二所载闺秀“林琼玉”重复,现归入卷一),才德兼备的闺秀有26位,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5%,纯以才艺显的闺秀有77位,占总人数的75%,可见清末学者梁章钜对于女子的才艺极为重视,但不废女德。

就目前的文献来看,“断裂”派闺秀诗评者首先提出女子才德之争的问题。清末淮山棣华园主人在《闺秀诗评》中引出女子的“才德之争”:

世称女子不宜有才,似也。然无才者尽贤

淑耶?衡州王仲景孝廉云:“女子以色胜才,

则可有可无耳。至于贤不贤,何系乎此?”石

生则云:“长于才者必有情,深于情者必有德,

似才不可少矣”①

棣华园主人虽然没有表态,但是他提出了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清道咸之后,对于女子才德问题,保守派闺秀诗评者多持以德为主,辅以才艺学问。丁芸的《闽川闺秀诗话续编》多录节烈之作,并且有意识地将节妇烈女的绝命诗聚集于一处来点评,有的甚至只录其诗题,未见全诗,也有仅纪人纪言的,对于节操的坚守有抽象化的迹象。

对于女子的才德问题,调和派闺秀诗评者持论较为圆融,但也开始出现悖论。这一时期调和派闺秀诗评者沈善宝的《名媛诗话》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案例。《名媛诗话》记录了众多一门风雅的世家名媛,例如阳湖张家、庐陵柴家、湘潭郭家,也记录了闺秀吟诗结社的活动,例如,清中期的清溪诗社、清中后期的秋红吟社,还有不少名士俊彦家族中女眷的诗作,例如吴兰雪的妻女(妻蒋锦秋和次女吴小茶)、张船山的妻和妹(妻林佩环和妹张淑征)、蒋士铨之母钱守箴和龚自珍之母段钏等。我们从中可见清季闺秀热衷于诗歌创作的盛景。除此之外,沈善宝还在《名媛诗话》中著录了许多闺秀诗选和诗评著作,家刻的诗集或合集较多(如《碧城女弟子合刻》)。但多是大门富户为之,沈详加记录,为我们保存了许多历史文献,例如:汪讠刃庵的《闺秀撷芳集》(由其侧室两珠校对)、黄月辉和归素英编的《名闺诗选》、毛西河的《浙江闺秀诗》、王玉映的《名媛诗纬》、方仲贤和方孟式编的《古今宫闺诗史》(分正邪二集。方氏姊妹俱早寡,年八十余还往来商量文学)、恽珍浦编《国朝闺秀正始集》、李月樵和曾静香编的《国朝闺秀集》、汪端编《明诗初集》《明诗续集》、杨蕊渊辑《闺秀古今诗话》等,另有《国朝闺秀百家诗抄》、《十三名媛诗抄》,著者待考。

当时不仅名人热衷选闺秀诗,而且闺秀自身也开始有了自立自为意识,她们三五成群地合刻诗集,相互作序题词。在《名媛诗话》中,沈善宝所选的诗多为闺中唱酬之作,诸多闺秀以单句传世,也有以全首诗词为人所称颂的。沈善宝在诗学上秉持性灵说,肯定女子才艺,偏重风人之诗,她对于诗言志的理解,偏向诗与人性情的关系,而非风教之旨,“诗言志,读其诗可识其人之性情”,因此,沈善宝所选的诗作自然清新,情感真挚。随园女弟子的诗作也多清丽自然,但沈录之很少,对于随园女弟子的合集及集会活动也鲜有提起,只是略略点评了其代表性的女诗人(孙碧梧、吴珊珊、席佩兰、金纤纤、张玉珍、戴兰英),首写孙云凤,并推崇她为“随园弟子之翘楚”,其余闺秀则只字未提,对于袁派闺秀诗群没有作为整体加以评述。与此相反,沈善宝对于陈文述周围的女诗人多有赞赏(吴藻、张襄、陈的女眷文静玉、管湘玉和汪端等),尤其对于汪端论诗甚为钦佩,沈善宝还邀请陈文述为之作序。袁陈二人同为提携奖励闺秀的开明士子,沈善宝为何要厚此薄彼呢?显在的原因在于,沈是陈碧城的女弟子,沈对于陈派更为熟悉,通过闺中好友许云林的关系,她结识了当时陈及其周围的诸多闺秀,对陈派闺秀诗群详述也在情理之中;究其深层的原因,当时士林对于随园的孟浪轻诞多有微词,沈善宝特意避嫌之,故略录而已。据《随园诗话》记载,随园老人和他的女弟子曾在西湖举行三次雅集,盛况空前。嘉庆元年,他编写《随园女弟子诗》刊行,6卷本,选录了28名女弟子的诗作,多巧心慧质,自然天成。这些均遭到当时理学家的非议。沈善宝所处的嘉道年间多强调以德治国,重视妇德,奖彰节烈,沈不免受时代的局限,在其《名媛诗话》中多录节烈之事,甚至有些闺秀纯粹以德显而诗作不传,并在书中附录了曹大家的《女诫》和汪雅安的《闺训》。作为女性诗评者,尤其是作为处于男权占主导的封建专制社会中的女性批评者,因外在的因素,沈善宝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并没有将自己的诗学观贯穿始终,诗话中的矛盾则显露出她有偏离传统女性才德观的潜在倾向。

与沈善宝相反,调和派闺秀诗评的男性批评者梁章钜本秉持程朱理学,后逐渐接受经学的熏陶,开始融合二者,故而对于女子的才德表现出圆融的态度,而非像沈善宝那般犹豫矛盾,其《闽川闺秀诗话》既彰节烈,又赏才艺,但对于前者在钦佩同时也开始有所游移,如劝止亡友之妻激烈的节烈行为。梁章钜是当时比较开明的士人,对于女子吟诗持中性立场,并偏向激赏态度,如钦佩堂妹梁韵书的诗才并让她为他所著的《闽川闺秀诗话》作序,善意地揶揄儿媳杨皋逞才吟诗结交诗友之行,可见其女性的才德观甚为开通,女才与女德并重,有偏向女子才艺的倾向。

当然沈梁二人在诗话中所呈现出的差异,也表明了在男权占主导的封建专制社会中男女诗评者的不同的应对机制。女性诗评者小心谨慎,大多收敛个性,在附和主流话语中传一己之声音,故而那尚未说出的才是真正所要表达的,有时不得不曲折地潜隐在其字里行间中,在理学的安全盔甲下跳跃的是书写性灵的魂灵,在退守边缘中有着超脱的淡然,但在这份淡然里又暗含着不甘和抗争。与之相反,男性诗评者则在保持男性诗文正统的主宰地位的前提下,对于闺秀诗作给予品评,以显示诗教风雅的门风,不无某种优越感的夸耀之嫌。

二、后期闺秀诗评:才与德逐渐分离

1899至1920年代中期的闺秀诗评,我们将之称为后期闺秀诗评,形式多样,不仅有诗话、论诗诗,也有较为严谨的学术专著,不仅有家刻本和坊刻本,也有知名书局排印本,现将能见原著且具有代表性的后期闺秀诗评的著作列表如下:

如上表所示,后期的闺秀诗评已开始接受女子才艺为主的思想,部分闺秀诗评者甚至以才为本。我们以南社社员金燕的《香奁诗话》为例,将其所载女子才德情况统计如下:

由上表所示,南社社员金燕的《香奁诗话》共记载闺秀61人,所载有才之女(纯粹以才学或才艺显)共有55人,占总人数的90%,诗话中所载才德兼备(既录其诗作,又赞其美德)有3人,占总人数的5%,诗话中所载无德无才之女有3人,占总人数的5%,可见金燕这位南社社员在其诗话中更重女子才艺,女才与女德开始分离。

在后期的闺秀诗评中,女才与女德呈现出逐渐分离的倾向,在当时保守势力仍占主导的社会中,这一分离无疑是相当艰难的。清末民初整个社会环境中保守势力占据主导地位。当时的妇女杂志激进与保守兼容并包,多刊宣扬节烈之文,挽女教之衰退。庞树柏的《清代女记》以宫闱第一、节烈第二来分类撰写,每一位闺秀后附“记者曰”式的评语,宣扬志节,表彰节烈。陈左明瑛的《孝感朱烈女》,著文的目的即在于“足以发潜德之幽光且足以风励薄俗”②,陈氏借朱烈女殉夫自尽之事对于当时女界的新潮之风颇有微词,“近日顽陋士夫,谈及我女学界多有不满意之语气,其意以为今之女学生皆采取西方新学说,蔑视中国旧礼教旧道德若土芥者,嗟乎,我烈女朱友云女士宁非女校中人耶,何以大节凛然若是,其烈耶,呜呼荣也,亦非我孝感一邑之光荣也,亦非我全国女学界之光荣也,是我中华古国对于世界之光荣也。幸记者有以表彰之,呜呼”③。萧蜕的《庞景贞女士小传》赞孀妇庞女士虽接受新式教育但不忘传统,开篇大发议论,“世变日亟,典维欲绝,袭域外之粗迹而其本根,举凡道俗成化之具,决旧藩而更之,然其所谓教育者,将似学而非学,所谓材者,亦似人而非人,而女子之奇袤谲觚,尤有甚者焉……吾观今之教育而深滋盅桑及观景贞之行而悟人材不与世推移,必藉国学为干,然非J识孤怀,远欲崇德,恶能毅然不惑,确然特操有至是者。”庞氏苦学为文,认为“中国科学不如西邻,而礼教过之,深嫉近世女界鲁莽浮浪之弊,谓女子平等之权利在人人有常识,人人能自立,贵具普通知识,非空言参政可得也。犹寄语同学姊妹努力向学,无染时习”④。潘毅远在《黄烈妇传》中借烈妇之行对于时世大发感叹,“近世自由之说,腾于闺阁,甚有以节烈事乖违人道,烈妇能以一死振末俗,卓卓奇行,有足为儒林道者”⑤。慧生的《妇女道德之维持论》论证严密,见解深刻,“学可以新,要以道德为归,方有利于家国,始足以发扬女界之精神。古之妇女,其学以礼为本,而以言辞工艺为辅。哲人垂教,殆有深心,今也欲反其道而行,妇女之学转尚言辞工艺而薄礼防,故道德日堕而为世所诟病”⑥。上述文章反映了当时保守势力反感于西学东渐,立足传统文化筑起新的万里长城,竭力以女德挽救颓变的世风的努力。

不同于保守派思想的封闭,当时各派开明人士针对妇女解放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与刘伯明在安庆的演讲均以《女子问题》为题,否定旧的女教,而刘伯明维护传统女教。在演讲中主张女子走出家门发展自己的才能,破除良妻贤母主义,“如果不打破这种学说,只是养成良妻贤母,实在不行,我们要使女子发展天才,决不能叫她永远须在家里头。”⑦ 在讲演中将道德中性化,强调的是公德而非私德,所以女性要有“先驱者的责任”,“一人如此,可以波及全体的”;对于女子的,也不是教条化地加以强化,而是认为“是因男女间情感浓厚,不愿意再及第三者身上。依新道德讲,男女都应该讲”⑧。刘伯明的讲演则坚持良妻贤母主义,赞赏女性的“慈爱”。二人持论一偏激一温和,可以看到新旧两派在女性观上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对立,还是存在一致之处,均是以人文精神来关照女子问题。宛扬在《男子方面的妇女解放》一文中说:“在家长专制的家族制度下面,妇人和小儿,不啻是家长的私有物和奴隶,有服从他,侍奉他的义务,所以他们不许发挥他个性的自由,贡献社会的文化,享受文明的结果。”⑨ 将女性解放的障碍归结到私有制下的家族制,认识到女子的解放更需要男性的大力理解和支持。后期闺秀诗评中女子的才与德开始分离,正是与当时这些开明人士冲破礼教的藩篱竭力提倡女性解放思想有关。

对于这一时期闺秀诗评中女子才与德的分离,时人对西方女性观的译介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之功,这恰恰是保守派所深恶痛绝的。根据Patrick Geddes 和J. Arthur Thomson晌唤淌诤现的《两性论》,佩章译出论文《两性间的道德关系》,主张既富道德又具有人性的两性关系,认为“两性应有相同的道德标准。男人应该和女子一般地自制,尽守。从生理学上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办法对于生理毫无碍处”,并提出新伦理,即“使教育上不隔男女而施教育”。西方女性解放思想的引入,无疑加速了女子德与才的分离。除此之外,对于西方文艺的译介,尤其是对当时擅长文艺的西洋女子的推崇,更是让国人大开眼界。当时高君珊女士译介了《泰西列女传》,列举了 “用全付精神,竭其一生脑力以成此书”的作家斯土活女士(斯托夫人)、“不以荣辱而易其素,昕夕勤学”的天文学家密且儿女士、“视美术为余之世界为余之性命”的画家蓬乃儿女士、“倜傥不羁,襟怀坦坦”的作家及克逊女士等,视野开阔,识解高超,虽然未完全脱离注重身世为人的套路,但已将西方女性文艺的景观介绍给国人。半禅的《美国近世女文学家小史》介绍了白南铁、华敦、狄兰、恩叟敦四位女作家,在开篇盛赞美国女性文学,“文学上之能力,男女初无二致,故男女在文学界,可处平等地位……美国女权,自昔称强,故女子文学,尤为卓绝。如施吐活夫人之黑奴吁天录,其势力且能制造南北战争之历史。十九世纪以还,妇女以文才称者,项背相望,其造诣之深远,著述之宏富,且过须眉而上之,可谓盛矣。爰撮其近世一般女文学家之言行,著于篇,资吾华闺秀之观感焉”⑩。介绍西方文艺女杰的译文将女子的才艺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对当时的国人影响颇深。

清末民初开明人士锐意革新,正是在他们的持续不断的奋进中,女性的才德观在这一时期的女性诗评中开始有所改观。虽然这些只是影响后期闺秀诗评的外部因素,却是关键性的因素。我们除从外部因素考察后期闺秀诗评外,也需要从内部加以甄别。在后期闺秀诗评中,男女批评者对于女子才德的态度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女性批评者皆主张才德兼备,男性批评者意见不甚统一。

清末陈芸的《小黛轩论诗诗》是保守派闺秀诗评的代表性著作,也是继沈善宝的《名媛诗话》之后闺秀评闺秀诗的专著,由陈氏姐妹及其母薛绍徽合力完成,陈芸作论诗诗,陈荭为之作注,薛绍徽校点。《小黛轩论诗诗》的著述本旨主要为了挽女德之衰(这也是陈著中唯一的议论,却是题眼),故而注解中多有诸如“殉难”、“守贞”、“孝亲”、“苦节”之类评断,但也不废女子才艺。陈著以德为本,才艺为辅,陈氏姐妹作闺秀诗评并非完全自觉的写作行为,实际上乃其母薛绍徽的遗愿。“嗣而家慈顾而喜曰:‘吾将扶病而起,修《女文苑》一书,既以尔所述者为目,选列诸家名作,并附以尔之所谓无可附丽者,庶免挂一漏万,顾此失彼,致付诸荒烟蔓草湮没也’”{11}。陈荭的陈述则更为明了, “荭思先慈尝言,‘自闻清迄今,闺秀之诗文词可录者约三千余家’,今姊此书所录二百二十一首,所括共千余家,意所遗必多,倘他日如有所得,当作续篇,补姊未完之绪,或演椤杜文苑》,以成先慈之志,庶几上慰母、姊在天之灵于万一也”{12}。可见,《小黛轩论诗诗》的批评旨趣来自陈芸之母薛绍徽,薛的遗愿是要修《女文苑》,《小黛轩论诗诗》仅是其系统写作过程中的一部分。薛绍徽是清末女学士和翻译家,曾积极参与维新派在上海办女校和女报等活动,属于当时女界较为开明的人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曾与丈夫陈寿彭合译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八十日环游记》,可见她当时也受到西方文艺的影响(夫家陈寿彭与陈季同弟兄俩曾游学或出使东西洋诸国)。清末女界历来多为《列女传》作注,有着明显的列女情结,先后就有王照园的《列女传补注》、梁端的《列女传校注》和萧道管的《列女传集注》三种专著,为世所重。受其母薛绍徽影响,陈氏姊妹的《小黛轩论诗诗》最终旨意乃是修《女文苑》,可见已开始偏离了重德的主流话语。

另外,《小黛轩论诗诗》是闺秀以文艺与学术兼顾的形式进行闺秀诗评的开创型的批评专著。清末保守派闺秀诗评具有先紧后松的特点,前期学理性强,后期由雅入俗,别开生面,陈芸的《小黛轩论诗诗》以批评体例取胜,开拓了闺秀诗评的新局面,同时也展现了后期女性闺秀诗评者的才学(更确切地说是德艺双馨,因陈芸本身就以孝亲著称)。众所周知,最先采用论诗诗这种批评形式的是杜甫,其《论诗绝句》广为流传,元遗山发展了论诗诗的批评形式,女子仿效男子也开始做论诗诗,但都是断章短制。就目前的资料来看,陈芸是最早真正专力去写关于闺秀诗作的论诗诗并结集出版的女性诗评者,故而在闺秀诗评的形式上其开创之功不可磨灭。《小黛轩论诗诗》分为上下两卷,以七言绝句的形式总共写了 220首论诗诗(上卷为100首,下卷为120首)。虽名为论诗诗,实际上“其间大半意在传人传集,有清一代文献十罗八九”,将闺秀加以归类再联系其生平及诗作加以串联,再嵌入诗句,间有评判,真正对于诗艺的点评着墨不多,这一缺憾在注解中加以有限的弥补,注解中录有个别诗句,尤其是论诗诗中所涉及的诗句,间或有评论点缀。在《小黛轩论诗诗》中,论诗诗与注是双生花并妍开,相得益彰。

民初调和派闺秀诗评者施淑仪(女),倾十年之功撰写《清代闺秀诗人征略》,开始以闺秀的才为本,辅之以德。施著共十卷(在易顺鼎的序中言为八卷,可能成书初稿为八卷,后增补修改扩充至十卷),补遗一卷,书末附有四角号码人名索引。施著收录了自顺治到光绪的1600多名闺秀(明末的闺秀存活到清初也会有录入),大致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虽然采用征略的形式,但是她的纯文学史观开始形成,正如她在凡例中所言:“是编偏重文艺,凡诗文词赋书画考证之属有一艺专长足当闺秀之目者皆录之。”{13} “恽氏正始集以黄忠端祁忠敏殉节前朝不录蔡商两夫人诗,不知著述乃个人之事,与夫无与,两夫人能以文学美术传世,不为两公忠节所掩,正女界绝大光荣,且恽氏采黄梨洲母姚淑人诗,梨洲之父终端公尊素殉阉难前于漳浦山阴二十年,淑人年辈也远在蔡商之前,于体例亦未为画一。恽氏当日未明男女平权之理,以为妇人从夫自不当选,今既认女子亦具独立人格,故仍从甄录。”{14} 肯定女性的独立地位,为女子才艺立传,但也不废妇德。清末,施淑仪曾任崇明尚志女校校长,以诗才著称,也属当时女界开明人士,从她的具体批评实践看,施著已将力主女子才艺的批评旨趣落实到批评实践中,这是在《小黛轩论诗诗》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一步。

对于女子的才德问题,各派男性的闺秀诗评者不甚统一,但也呈现出较为开阔的视野。王蕴章的《燃脂余韵》的收录原则甚严,“惟节烈之作,广为甄采,匪云有裨阴教,庶几少挽颓风”{15},其女性的才德观甚为保守,重女子之德甚于女子之才,但对于有些不甚科学的愚忠之举诸如割肉疗亲予以质疑。瘦鹃的《闺秀丛话》更是以人为主,多纪人纪事,高扬女教,认为忠孝节烈足称吾国女界之光,并且也收录了不少品格高尚的西方女性入诗话。保守派的男性诗评者论及闺秀诗作表现出以德为本,以才为辅的立场。与男性的保守派闺秀诗评不同,男性的调和派闺秀诗评普遍以才为先,成就颇为显著。部分诗评者开始为整体的妇女诗词作史(重女才),而非单纯地为列女作传或以正邪之分来为闺秀诗词作史(重女德),也非大多数的男性所著闺秀诗话仅为风雅的点缀(不离异性的窥视和玩赏的嫌疑),以新旧结合的学术专著体例,力图提升整体妇女诗词的历史地位。民初谢无量的《中国妇女文学史》可看作中国妇女诗歌通史专著(以诗词为尊),品评女性诗歌(上至宫廷闺秀诗词,下至平民闺秀诗词甚至妓诗词),并引录女性诗评,如李易安的词论、方维仪的《宫闱诗史》和梁小玉的《女史》等,李易安的词论用专章评介之。谢在此书中还考证了“五言诗源于妇女”的观点,多方举证加以证实(但简化了考证的程序,并没有连篇累牍地大动干戈)。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承袭谢无量的《中国妇女文学史》,同样以诗词为尊,谢著只写到明末,而梁著接续之,可看作断代的女性诗歌史专著,只是在体例上更为完善,开始采用新式标点,前有序言三篇,书末附“清末妇女著作字表”和“本书人名索隐表”(以笔画为序),“清末妇女著作字表”甚为详备,参考书目繁多(清代的诗词话、诗集、序跋、随笔、传记和地方文献),章节的设置甚为合理,学术专著的体制渐成。梁选诗的原则是“去凡俗”,仍旧是杂文学体系,但在文学史观上又有纯文学的萌芽,如评恽珍浦的《国朝闺秀正始集》主张个体写作与时政背景隔离,此点与施淑仪在《清代闺秀诗人征略》中所论相同。此时梁著的杂文学体系开始感受时代语境中女性解放思想风潮的影响,在书中好发议论,不时对于女性的处境加以感叹。著者不论是对于忠贞节烈之论,还是对于女子教育问题之议,对于女性的关注似乎超过女性诗歌本身,从广阔的视角关注女性进而点评其诗作,将评人与评诗相统一,将外部批评与内部批评相结合。对于秋瑾的品评,他不仅仅停留在具体的诗词字句的赏析上,由其“自能抒发其性灵”生发开去,认同何震“人治钳制女学”的观点,扩展为“此序非但论秋瑾诗词切中肯綮,即所论中国妇教之弊,亦显然若揭”{16}。

纵观清末民初闺秀诗评,女性的才德问题是其争论的焦点。前期的闺秀诗评普遍重妇德但不废才艺,即使“断裂”派的诗评者也是如此,但才德之间已开始出现裂缝,部分的诗评者(主要在调和派中)已表现出矛盾或游移的态度。维新变法之后的闺秀诗评中,才德之间开始有分离的迹象,后期的闺秀诗评已开始接受女子才艺为主的思想,开放的风气已经形成,部分闺秀诗评者完全以才为本。

注释:

① 淮山棣华园主人:《闺秀诗评》,《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2306页。

②③ 陈左明瑛:《孝感朱烈女》,《妇女时报》1916年第19期。

④ 萧蜕:《庞景贞女士小传》,《妇女杂志》1915年第2期。

⑤ 潘毅远:《黄烈妇传》,《妇女杂志》1915年第5期。

⑥ 慧生:《妇女道德之维持论》,《妇女时报》1917年第5期。

⑦⑧ :《女子问题》,《妇女杂志》1922年第5期。

⑨ 宛扬:《男子方面的妇女解放》,《妇女杂志》1920年第7期。

⑩ 半禅:《美国近世女文学家小史》,《妇女杂志》1921年第2期。

{11}{12} 陈芸:《小黛轩论诗诗》,《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0、1521页。

{13}{14} 施淑仪:《清代闺秀诗人征略》,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5、7页。

{15} 王蕴章:《燃脂余韵》,《清代闺秀诗话丛刊》,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627页。

论诗赏析范文第4篇

没有前例可资借鉴的中国第一部地方新诗史,它的框架体例首先需要有独出心裁的创意,其次要能结合实际充分展示地方特色,从而为构筑未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国新诗史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50多万字的诗论巨著《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可说是交出了一份厚重可喜的答卷,值得关心中国新诗读者的注意。

除了开篇概括全书内容的导言(吕进)《20世纪重庆新诗的发展轮廓》一文外,本书包括了以下三个部分:(一)卷,重庆新诗的过程描述。论述了重庆诗歌的文化遗传及早期重庆新诗,重庆新诗的两次(40年代抗战时期,8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十七年代”( 5070年代)与九十年代的重庆新诗。(二)卷二重庆诗人与诗评家。特别着重论述了80年代重庆新诗第二次的盛况,也兼及这些诗人、诗评家此前此后的活动与成就,既有知名的老一辈诗人(如方敬、杨吉甫),也有历尽坎坷诗心不改的归来者(如余薇野、穆仁尧既有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诗歌理论研究与创作探索成就突出的中、老年诗人(如沙鸥、梁上泉、张继楼)、也有刚刚崭露头角的新秀(如傅天琳、李钢、《五色土》诗群、《界限》诗群等等)。本书与时俱进地聚焦诗歌奔涌中的时代弄潮儿,同时也关注持续努力发展本地诗歌特色品种,如重庆的现代格律诗派(邹绛、陆架、万先生),以重庆儿歌享誉全国的儿童诗群,少数民族诗群。在新时期诗坛上,重庆诗评界的实力颇有异军突起之势,引起了全国的注目,本书对其中的代表人物吕进、石天河等诗评家的成就作了简明扼要的评介。(三)附录对两位主要诗歌活动不全在重庆的重庆诗人何其芳、邓均吾的成就作了补充论述。类似情况,其他地方也可能有,为避免诗史对边缘交叉地带的省略和疏漏造成的损失,这是一种必要的补充与预防。

对于重庆新诗成绩的评价,曾经说法不一。有人认为,重庆有独特的诗歌传统,八年抗战给陪都重庆带来了全国诗家荟萃的第一次新诗,不仅培育了本地诗作者,也留下了对各处流派兼容并包的好风气,为重庆诗人营造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为第二次的蓄势待发创造了思想条件,因此说重庆是中国新诗重镇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有人刚认为重庆新诗中庸、落后、拔不了尖,重镇之说是无稽之谈。通读《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之后,我倒再一次在事实的基础上认定了重庆新诗重镇的地位,认识了重庆新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上的重大贡献。

论诗赏析范文第5篇

一、《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通过对《考试大纲》的解读,结合历年高考的出题情况,我们可以发现高考不外乎四个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语言,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始终要围绕这四个方面来鉴赏诗歌。

二、丢分原因

1.常识少。因为部分考生知识积累薄弱和教师强调不够,以致其未能掌握诗歌的基础知识。如律诗与绝句的区别;律诗四联所指诗句;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律诗的前两联一般写景,后两联一般抒情;绝句的前两句一般写景,后两句一般抒情;诗歌的描法与描写角度、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

2.读不懂。因为部分考生知识积累的薄弱和文化背景的缺失,以致其以今意理解古代诗歌,或是理解错误。

3.审不清。部分考生对于某些易混淆的题目没有审清,以致答题思路错误。如,“描写了怎样的景象”与“怎样描写的景象”,前一问是“形象类试题”,后一问是“技巧类试题”,自然思考的方向、答题内容也就不一样。

4.答不全。思路不清晰,考虑不全面。

5.书写表达差。卷面涂改随意;不会分解问题,答案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性;不注意规范,表达方式错误,句子不通;说空话,贴套话,答案空泛,不会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解说;有少数考生以诗论诗等。

三、备考方案

1.坚决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础知识,并在多次考试的试卷分析时不断强化巩固。基础知识是鉴赏诗歌的根本,如律诗与绝句的区别;律诗四联的名称;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律诗的前两联一般写景,后两联一般抒情;绝句的前两句一般写景,后两句一般抒情等。

2.关键让学生读懂诗歌。如何读懂,教师要讲清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学会给诗歌分类。离别诗,边塞诗,山水诗,田园诗,写景诗,羁旅行役诗,怀古诗,咏史诗等。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的情感也有不同,因此可通过分类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从诗歌的题目突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诗歌的眼睛,很多诗歌从题目便可对其内容略知一二。

(3)从诗歌描写景物(意象)的“冷”“暖”色调突破。诗歌是通过意象组合而成的,情感也是通过意象来体现的,因此,可以通过意象的“冷”“暖”色调来把握诗人的情感主旨。

(4)从诗歌中所暗示的关键词句或诗眼突破。诗歌的关键词句、诗眼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考生可以从此要点来把握。那么哪些是关键词句呢?关键词句绝大部分在诗歌的最后两句(绝句)或最后两联(律诗),词一般是词的下片。

(5)从作者的风格和人生经历突破。“诗言志,歌咏言”。诗人是有感而发,把自己的遭遇经历所带来的情感通过诗歌体现出来,考生在鉴赏诗歌时,特别要注意有诗人经历的注释,熟悉的诗人考试时可能没有注释,这就要求考生注意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或风格。

论诗赏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然;心灵;意象;色彩;神性;对比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62-02

威廉・卡伦・布莱恩特(1794―1878)是美国第一位享有国际盛名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批评家、新闻编辑和政治活动家。他引导美国诗歌摆脱了古典主义模式的陈旧束缚,使之进入了一个朴实、清新、雅致的新时期,也为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如惠特曼自有奔放的风格奠定了基础。布莱恩特的诗集包括《诗集》(1832年)、《泉水与其他》(1842年)、《白足鹿及其他诗》(1844年)、《诗三十首》(1864年)、《自然之声》(1865年)、《似水流年》(1876年)、《游历者的信札》(1850年)等,其中家喻户晓的诗篇有《关于死亡的冥想》、《致水鸟》、《黄香堇》等。文学理论作品包括《论诗的本质》、《论诗的价值和应用》、《论诗以及我们的时代、国家的关系》和《论独创性和模仿》等。他在晚年则采用无韵诗翻译了荷马的《伊利亚特》(1870年)和《奥德赛》(2卷,1871―1873年),在成功进行了个性化创造的同时,保留了原诗的典雅和宏大的气势。

布莱恩特对大自然充满着无限的热爱,并将其视为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自然给予的不仅是美的熏陶,更是智慧的启迪、对生命真谛的深刻感悟以及与自我灵魂对话的契机。而且自幼就喜爱在林中漫步的他将自己的心灵向自然、向生活敞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生活的时空拓展到了无限。凭着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活泼新颖的想象力,他往往能捕捉到大自然中最为细腻的魅力,创作出具有美国民族风格的作品。在他看来,所有诗歌的题材――包括美好、崇高、激情、黑暗与罪恶,都可以在自己祖国的疆土上找到,美国也是一个物资丰饶的国家,本土诗人要擅于巧妙与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资源(William Cullen Bryant,1955)来抒写美国的广袤雄壮和泥土芬芳。

一、微观质朴的意象构建斑斓的艺术世界

美国著名的散文家爱默生曾称赞布莱恩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向世人揭示了中国的北方景色――夏日的盛装、秋天的斑斑褐色以及隆冬的明与暗的诗人”。布莱恩特的自然诗常常采用微观质朴的意象来咏志和抒情,在他的文本世界里,一切平凡的事物一旦插上想象与联想的翅膀,就变得充满了诗意和神秘感。他的意象体系中包括了林地、岩石、雷风电雨、云朵、小溪、大海、鸟类、 昆虫以及各种具有美国特色的树木和花朵等等,几乎涵盖了他在生活中所能观察到的所有事物。值得注意的是,布莱恩特似乎很少青睐于宏大的意象,这大概也显示出了诗人清雅低调的风格。他乐于从平凡中发掘美好,探索生活的真理。在《黄香堇》中,由山毛榉、黄香堇、土黄色田野与冰冷的雪堤共同营造的唯美亲切的氛围总让人回归一种怡然轻松的生活态度;《致水鸟》中的露滴儿、孤独远飞的水鸟、猎鸟人、泥泞的湖岸、无垠的长空及渺无人迹的海滨和沙漠共同呈现了一幅故事性较强的水墨画,水鸟勇往直前的坚定与对未来的雄心壮志虽伴着一种伤感的情绪,却深深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啊,绝顶美丽的乡间姑娘》中的林木、绿枝叶、平静的清泉、细嫩的香草、清静的空气和无声的水面勾勒出乡间姑娘俏皮纯净,淡雅如水的清新气质。

在《致皱缘龙胆》中,布莱恩特则倾心于开蓝花的流苏龙胆、紫罗兰、穿紫衣的耧斗菜、凛冽的夜霜、蜿蜒的溪泉和美好恬静的花蕊。请欣赏以下诗行:“Thou blossom bright with autumn dew,/And colored with the heaven’s own blue,/ That openest when the quiet light,/ Succeeds the keen and frosty night./ Thou comest not when violets lean,/ O’er wandering brooks and springs unseen,/ Or columbines,in purple dressed,/ Nod o’er the ground-bird’s hidden nest.” 诗人用这些意象烘托出天景合一的美好意境,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超脱态度。许多看似平凡而不起眼儿的意象都在布莱恩特的笔下具有了独特的气质和品格,它们的生命力在诗行中久久地流溢着。

二、色调的混搭演绎更深刻的和谐

在布莱恩特的自然诗中,色彩的混搭常常能产生一种跳跃惊异的效果,颠覆读者的审美期待。这种混搭并非简单直接地把各种风格的色彩放在一起做加减法,而是把它们主次得当地组合在一起。色彩的混搭能否成功地描绘有意味的境界,提升诗歌的主旨,还要看它是否演绎了更深刻的和谐。布莱恩特为自己开放了一条宣泄、表达自由的幽径,用色彩来表达每个人心灵与灵魂深处的感悟。诗歌表面的错乱、突兀与不和谐常常孕育着更高层次的和谐与诗意。实际上,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性情、创造力与瞬间的真实的感觉来搭配自己的个性与生活。或许这种对事物随意的改造和运用毫无章法可言,但却蕴涵着最为真实的性情和最为独到的领悟。

在《黄香堇》中,诗行“And I have seen thee blossoming,/ Beside the snow-bank’s edges cold./ Thy parent sun,who bade thee view,/ Pale skies,and chilling moisture sip./ Has bathed thee in his own bright hue,/ And streaked with jet thy glowing lip.”就蕴涵了两种色彩的混搭:雪的白色、鲜艳的唇色与玉的墨黑。刚才还是纯净白皙的背景,美丽动人的人物霎时间就转化为灵性十足的高贵与神秘。起初这确实让人感觉突兀,可仔细揣摩后便会捕捉到:把反差鲜明的色彩并置起来,为意象增添了一份细腻、别致与剔透,回味无尽。此时的黄香堇仿佛一位穿惯了职业装的白领女性,忽然着一席优雅的晚礼服,惊艳的走到你的面前,扫除了一切的循规蹈矩,取而代之的是一缕清香,一种洒脱,即便是瞬息的,也足够让心灵释放,思想流动。

三、情调的突转阐释生死与神恩

阅读布莱恩特的自然诗就是一个不断挑战审美期待,颠覆审美趣味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情调的突转,往往从一种极致跳跃到另一种绝对相反的极致,总让人措手不及,又不得不紧接着阅读下去以了隐含的意味,反而容易获得一种具有颠覆性质的审美。也正是借着这种情调的突转,诗人热情而饶有兴味地向我们慢慢展开生死与神恩的画卷。布莱恩特的生死观带有宿命论的特质,他总是有意或无意的流露出对世迁,人情冷暖的必然性的认同。人和物一样无法抗拒最终的命运和人生渐变的过程,但是人是能够选择该以何种态度来对待的。与此同时,诗人对事物的视角总是内含宗教意味的,一方面他很强调神恩的照耀,相信上帝是决定万物生存及死亡的命运判决者。文学是对人生经验及体验的文化表征。布莱恩特是加尔文教徒。根据加尔文教义,世界是从中可以窥见上帝的一面镜子,人可以从万物之中汲取道德与伦理的教益。他喜爱将道德情感与精神感知注入事物,又善于用美好雅致的意象来加强道德情感与精神感悟。在他看来,大自然与城市都充满了神性和魅力。他不喜欢封闭空间,却酷爱无边无际的世界。另一方面他又鼓励我们应以积极乐观的姿态面对生活,去发现和赏析生活的美好和甜蜜,通过自然与上帝交流,讲求大宇宙(生存环境)与小宇宙(人的“自我”)的融合和交流,从而在认知方面得以增强,在灵魂深处得以升华。

在《皱缘龙胆》中,诗人先是描写了龙胆在经过了一番蛰伏于坚韧之后优雅盛开的姿态,然后又将笔触突然伸向树木凋零鸟飞尽的萧条景象,表现了一切陈旧之物都将渐渐退去,一番崭新的景致将跃然眼前。布莱恩特视死亡为自然的一部分,是一种必然的结局。他认为,人应该对死亡坦然洒脱且无所畏惧地活在当下,因为死亡时对自然的复归于融合。

诗人由此出乎意料的给人一种空间及时间深度转换的。《林地路口题词》一开始便诚恳的阐释了这个世界充满了罪恶、苦难与哀愁,颇有一种无奈和感伤的情调,然而紧接着却抒写了林地风景带来的静谧与悠然。宁静的树荫、甜美的微风、意志昂扬的树枝、嬉闹的鸟儿、欢快的松鼠、舞蹈的虫子,还有盘旋的树根、饮水的鹪鹩都让人在世事挣扎的诸多烦恼一扫而去,映入脑海的是一幅境界开阔的水墨画,灵秀生动,既抒发了主观情趣,又彰显了生活气息。

四、结语

布莱恩特的自然诗意象丰富,充满了无限的神秘色彩及律动感,生命的活力从未在诗行中消逝过。人与万物的融合,与自然的交流始终贯穿他的作品。人的生存不再是孤独的,艰涩的,而往往被赋予神恩的照耀,伴随着心灵的指引,以一种超脱乐观的精神去面对生活,看待生存与死亡,探寻生命的奥秘,寻找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提升。爱默生曾在散文《诗人》中谈道,“人只有一半是他自己,另一半是他的表达能力”(The man is only half himself,the other half is his expression)。每一位作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言说与表达方式,它们各自彰显了不同的艺术创作思维和技艺,值得我们去赏析和研究。布莱恩特的诗歌是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油画的精湛结合,既具有中国水墨画开阔的意境,讲究气韵生动;又内含丰富的色彩,立体感强烈,节奏流畅,诗意空间广阔,铿锵有力。

在其作品中,布莱恩特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并非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圈子,而是一种探求世界、寻找生命真理的认知模式,也是一种表现世界的个性方式,还是一种表达和彰显自我的有效渠道。

参考文献:

[1]William Cullen Bryant.“On Poetry in its Relation to Our Age and Country”.Concious Voices: The Collection of American Poems from the 17th Century to Contemporary[M].Albert D.Van Nostrand & Charles H.Watts(eds.).The Liberal Arts Press: New York,1955.

[2]William Cullen Bryant.The letters of William Cullen Bryant[M].William Cullen Bryant & Thomas G.Voss(eds.).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1992.

论诗赏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教学法;践行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小学阶段要理解并背诵近300篇优秀古诗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尝试用趣味教学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导课“激趣”

古诗教学前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时,可先讲述陶渊明生平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会大大增强学生学诗的积极性。

又如教学苏轼的《引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著名的诗,在诗中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怎么写的?

再如学习崔灏的《黄鹤楼》时,先讲讲李白等人见到崔诗后,弃笔不敢再写的故事,一定会引发对崔诗的向往之情,阅读兴趣必会大增。

学习写景的古诗则可绘成风景图,让学生先描述图中风景,再与诗中对照,学生往往会兴趣倍增,情绪高昂,这时再引导他们学习,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中“生趣”

古诗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远,又兼有“言简意丰”的特点,教学时间一长,学习兴趣就会淡化。这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配音乐、想画面、编故事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想象空间,寻找和培育学生的兴趣点,教学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1.想象的乐趣。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可以这样设计:如果你是一位画家,根据诗的内容你会选择那些风景入画?让学生依据诗歌内容绘画,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而学生兴趣盎然。

2.补白的乐趣。 在学清照的《如梦令》时,让学生把诗人月夜误入藕塘,惊飞鸥鹭的情形描述出来,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3.探究的乐趣。 在诗歌中寻找兴趣点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过程中,让学生依据地理知识,讨论诗人经历地方位置谬误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现象的好奇心。

4.赏析的乐趣。 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值得玩味品赏。恰当地设问,引导学生细细品赏,也能吊起学生的兴味。如学习马致远的《秋思》这首词时,让学生就其中的各类景物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进行语言赏析,学生情绪高昂,颇感兴趣。

再如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后,他们学习的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朗诵,或者用换一换、调一调、删一删、添一添的方式来赏析精美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情绪延续兴趣。

三、结课“增趣”

初中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学习古诗,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游戏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时,采取演小品、编故事、打擂台、改原作、拼字词等手段,再次掀起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改编成母子对话的小话剧,让学生即兴表演。

四、课内插翅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联想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应该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有许多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并将想像的景物用彩笔描绘成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画面。在我的办公桌里,至今还保存着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所作的图画,如:读过《桃花源记》,学生可根据武陵渔人的行踪绘制出连续的画面:渔人发现桃花林——寻找桃源(连洞口都画得惟妙惟肖)——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派安居乐业、平静祥和的风貌——离开桃源;学过《小石潭记》,学生可画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水澄澈空灵之感;学生可根据王维的《使至塞上》绘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伟景象;学习《望天门山》,擅长画画的赵静同学利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现场作画,描绘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磅礴气势......总之,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如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改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五、传统美育

论诗赏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诗歌;诵读;构建;诵读型课堂

一、诵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长河中,诗歌历史源远流长。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

就诗歌创作而言,无论是严羽的“妙悟”说,还是王士祯的“神韵”说,抑或是王国维的“境界”说,都指出了诗歌的特质:一种或情或理的顿悟,讲究神韵,蕴含境界。

从诗歌学习的作用上说,它可以提升审美素养、培育创造性思维、涵养人文精神,这已经是语文界的共识。《礼记·经解》引用孔子的话说,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①《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诗歌的教育作用和审美价值,后来还有人作过经典的论述。艾青说:“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②诗人雪莱说:“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的记录。”③要通过诗歌获得使人“温柔敦厚”的教化效果,领悟其中的“真”“善”“美”,必须进入诗境,领悟其神韵,让自己的心灵与作者、诗歌碰撞,唤起学生生命体验,形成共鸣或“顿悟”。而这个过程,诵读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观照诗歌教学的现状,情况不是那么乐观。

据一份有关诗歌教学的问卷调查显示,53%的学生认为教师重视情感渗透;33%的学生认为教师更注重介绍作者及背景,归纳主题思想;13%的学生认为教师注重讲解应试解题技巧、方法;6%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就诗论诗,讲解诗句含义。

采用串讲方式和串讲加背诵方式占大部分,分别为33%和47%,而采用诵读并进行点拨、引导的只有20%。

调查结果显示,有89%的学生认为教师讲授新诗的教学方式与风格会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新诗的兴趣。希望教师采取引导、点拨和诵读方式来感受新诗艺术美、体会新诗情感美的分别占35%和20%,希望在课外开展如朗诵比赛、原创诗歌比赛等实践活动的有30%,希望教师采取串讲方法来学习解题方法与技巧,以便适应高考的学生仅有15%。④

长期以来,中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育由于受到高考模式的影响,在出成绩的功利思想的作用下,语文教学多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或教师灌输,致使学生缺乏自我体验;或含义解析,致使学生缺乏联想想象;或直奔背诵,以记忆替代学生审美和感悟。本应互动的活跃的语文教学死气沉沉。

二、诗歌课堂教学中诵读的贯彻

诵读是唤起学生生命体验的重要手段。诗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应该少了朗诵,应根据每一步的教学任务提出不同的朗诵要求。

下面以《雨霖铃》为例,阐述笔者诗歌教学课堂中贯彻朗读的一些想法。

(一)切实落实预习的读

教师必须明确告诉学生:读对于诗歌学习是必须的,也是极为有效的。对于短小的诗歌,预习时读十遍八遍也不嫌多;而对于篇幅较长的诗歌,先通读一两遍,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读三五遍。预习的朗读可以不求甚解,只要对诗歌的内容、韵律和意境、情感有个大致的感受即可。以《雨霖铃》为例,学生预习至少可读三遍,读下来后应该知道这首词是一首伤别词,基调凄婉哀伤,意境悲凉,此中有凄清的环境描写,有动人的离别细节刻画,有哀婉的情感抒发。

(二)课堂上要有目的、有方法地读

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上的读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悟”。

1.初读,整体感知诗词。安排学生初读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对预习的回顾;二是教师对学生对诗歌预习程度的把握。

2.指导朗读,帮助学生读出个性体验。

学生齐读后,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后评点。教师抓住学生评点的契机做朗读指导。指导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停顿。要注意一字逗——“对”“竟”“念”“更”“便”等。其他停顿依句子语法结构。

(2)语速和语调。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但又要富于变化:

①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念”拖音。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更”拖音。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便”拖音。

要注意对重点句朗读的落实。《雨霖铃》中几个句子:“都门帐饮无绪”是一种离别前的揪心和惆怅。“留恋处、兰舟催发”要注意主人公对催发人的埋怨和无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情到最深之处,读时略带哭腔。

教师指导后,学生再自由读(可播放音乐)。此时的读,在对节奏和基调把握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做朗读处理。

3.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读出情感体验。诗歌最讲究情境,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诗歌,教会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注入诗歌的朗读之中,从而更深入地领会诗歌的内涵。《雨霖铃》是离别词,可以让学生先回忆自己的离别经历,带着对这种经历的情感体验再读,与词人共鸣自然是水到渠成。

4.启发学生联想与想象,读出诗人之思。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诗歌更是如此。读诗捕捉并将诗人心中之思品味后朗读出,化为自己心中之思。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充分借助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去感悟作者之思。

在具体赏析的过程中,可以抓住“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片段重点赏读。如,做如下预设:离别时的“帐饮”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形?你有没有经历过“留恋”时的“催发”?“执手”二句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过程在纸上描述出来。

5.要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读出诗的意境美。优秀的诗歌,都蕴含着美的意境。美的意境往往通过极度凝练的语言来创设,通过这极少数的文字去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表达最深远的意境。

《雨霖铃》的品味要点有:

(1)景物描写:开头三句。预设:这三句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哪些特征?营造什么氛围?(寒蝉的“凄切”、长亭的“晚”、骤雨的“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去去”“千里”“沉沉”“阔”——路途的遥远迷茫,心无所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柳”“晓”“残”——离别人冷落孤清的情感、别后孤独寂寞的心境,景情交融。)

(2)细节刻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几句。预设:动作、心理的品析。

(3)情感的抒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浓重而又韵味悠长的情感倾泻。

每一环节赏析后,学生扣住这些重点字词,自由读,体悟意境。在此基础上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再适当点拨,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课后诵读,力求背诵。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班级朗诵比赛。这是诵读型课堂的升华。

注释:

①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84,85,417.

②艾青.诗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04.

③沈奇.西方诗论精华[M].花城出版社,1991:3,14,135.

④饶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新诗教学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参考文献:

[1]郑孟秋.语文学科是“读”的学科[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06).

[2]高昕,张晋良.浅谈诗歌的“三读”教学[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