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剪刀手爱德华女主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电影片名;翻译;策略
1、《七宗罪》(Seven)
《七宗罪》(Seven)这部电影被归于了人类恶行一列。不得不说,这部带有强烈宗教色的视觉大片是一种将犯罪心理、人生信仰、花样人性再塑造的完美创新。它将13世纪道明会神父圣多玛斯?阿奎纳列举出各种恶行的表现通过嗜血的手法表现了出来,即暴吃、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愤怒与欲。
在引进这部影片时,译名公认最好的就是《七宗罪》,而这种译法可取之处的确很多。首先是给人第一印象深刻。关于犯罪类题材大多数翻译会选择直译或者编译,让观众不需要多去猜疑那些情节。而七宗罪涉及到宗教的题材,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无论关对于,还是关于犯罪场景,甚至人生百态我们都或多或少能够从中参透点信息。再次,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距,该影片的翻译上将贯穿全局的主线“七”经典地诠释了出来,无论是宿命的罪与罚,还是新旧观念的冲突与磨合,“七”这个敏感的数字带上“罪”这个字,给了观众太多难以捉摸的玄妙之感。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七”其实是阴阳与五行之和,这是儒家所谓的“和”的状态,也是道家所谓的“道”或“气”,都与“善”、“美”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此时的“七”却与犯罪挂上了钩,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得不让中国的观众有着想进一步窥探的心态在里面。
所以说,电影《七宗罪》(Seven)的翻译比较好的忠实了原语言、传达了影片信息,另一方面又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也就是说这部影片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价值。
2、《长发公主》(Tangled)
中国观众对迪斯尼(Disney)电影的评价通常都比较高。一方面是它老少皆宜的画风,另一方面是它所定的动画主题都很美好,是改善心情、调节生活的良剂。电影《长发公主》(Tangled)的迪斯尼(Disney)在2010年推出的喜剧类奇幻歌舞动画,对于该片片名的翻译同样五花八门,比如《魔发奇缘》、《莴苣公主》、《缠结》等。
面对繁多的翻译,不难发现,类似《莴苣公主》、《缠结》等的翻译并不如《长发公主》可行。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莴苣公主》这类译名给人感觉并不如《长发公主》来得亲切可爱。这部电影是根据闻名世界的经典童话故事改编的,也就是说里面的女主角地位如同白雪公主、灰姑娘一样经典。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代表女主角形象的名字是否应该具有个人特色,让人过目不忘。就像是“白雪公主”,看到这个名字,我们就会联想到圣洁的白雪与纯洁的性情。但“莴苣”给人一种庸俗与滑稽的感觉,与电影主题想表现的公主的“头发长”这个特点与性格的善良不太符合。这种翻译不太可取。其次,类似于《缠结》这种翻译,完全是采取直译法,将英文中“tangled”的意思直接译了出来。而在英文中的“tangled”是纠缠、紊乱的意思,如果用于了片名,给人一种纠结,曲折不断,难以扯清的感觉,而这与动画清晰搞笑的主题又相去甚远。综上,《长发公主》(Tangled)的片名翻译也是成功的。
3、《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
当人们一看到“剪刀手”,大家就会不自觉地想到一个双手不像正常人一样有血有肉,而是长着闪着金属光泽的剪刀的人。从这点上来说《剪刀手爱德华》的翻译是成功的,况且这部外片的原名也就是人名Edward与剪刀手Scissorhands,该翻译属于直译。此外该片还有另外一个翻译,叫《幻海奇缘》。这个编译出来的片名主要是根据该故事的主要内容而定的。虽然这个结局并不是美好的,确实让人回味与向往的。因此,就本片的内容来看,译名《幻海奇缘》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翻译。
基于以上的分析,对于Edward Scissorhands的两种翻译都是可取的。直译的方式遵循了影片翻译中的“信息性原则”,在风格和语气上忠实于原语言;而编译的方式则是遵循了“艺术性原则”,将影片的内容诗意地传达给观众,这种翻译对于有着追求委婉与含蓄传统的中国观众来说也不失为一种较为经典的翻译。
4、《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
如果说非要归类,也许《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应该划到暴力片当中。因此,片名直译“搏击俱乐部”也可。从观众的反应来看,大多数还是认可这个翻译。但是这种翻译真的就是最好的么?导演极力想表达一种则极具颠覆性质的社会生活―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现状,是现代生活中的癌症。虚无使人痛苦,使人希望借各种方式找回存在的真实感。然而现代人的精神悲剧就是,当他们自我搏斗、脱离了一种精神上的奴役的时候,不知不觉又进入了另一种奴役。
该片的片名翻译采取了直译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内容上,它并没有做出很好的解答,或者说给观众一种牵引,让观众有更多关于这个电影背后的思考。这种直白的翻译,笔者认为是对于该片本质没有更好理解以及拓展的表现。仅仅是“搏击”与“俱乐部”无法让观众,至少是中国的观众有更多想象,有时反而或造成一种假象,让我们误以为就是在讲打架斗殴。而从观众看过的反应来看,普遍都是第一遍根本看不懂这部电影到底在讲什么。这不仅仅是因为该片的拍摄初衷和角度比较特别,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片名的翻译上没能给观众一个提示或者引导作用,导致观众十分费解。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好的片名翻译对于引领观众进入导演所想表达的世界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搏击俱乐部》这部片名的翻译显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对于这种描述社会弊病与人类精神世界的电影,如果片名不够恰当,会给观众带来理解上的误区。笔者认为,从内容上分析,加上导演所想表达的人类在精神与肉体世界的挣扎,尝试一下编译的方式,我们不妨考虑取名《谁是泰勒?》或者《双重博弈》比较贴切。
总结
其实看过很多电影的观众不难发现,好的电影必定有好的片名。这不仅仅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第一要素,也是译者翻译能力与对语言感悟力的试炼石,更是国与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典型体现。最近几年,国外的商业大片疯狂涌入中国市场,这些影片带给国人感官上的体验无懈可击。但在欣赏内容之前,我们通常关注的都是影片的片名,对于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翻译者不能把握好,将给观众造成许多误区。无论是直译、意译还是编译,为的都是最大限度地达到与影片切合的效果。尽管角度不尽相同,达到的结果也各有差异,但最终观众们都要回归到影片内容的轨道上。因此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才是每一部电影拍摄出来的最终结果。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我们对于不同事物的理解程度的深浅与角度的变换。
参考文献:
简洁、直观的图形能够准确而有效地传递信息,但过于直白、简单的海报内容会使观众感到索然无味。写意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画中常用简练的笔墨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展现画家的人格理想与审美追求。在海报设计中,写意形式能很好地发挥设计师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给观众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设计师常用变形、夸张、抽象、对比等写意方式进行构图,通过借物喻义的方式展现影片的主题内容、文化思想。电影《青藏线》的海报就使用了写意手法,风雪笼罩下的青藏高原上,建设者正冒着风雪施工,旁边是飞驰的列车,画面的下边有双大手将火车头举过头顶,整个画面线条粗犷、对比鲜明,将青藏铁路建设者不畏困难、顽强奋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二、图形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作用
(一)能准确传递信息
图形语言是一种直接、有效的视觉符号,也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与情感表达的基本途径。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都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每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经验、教育历程、价值观念等都各不相同,信息接受者很难准确判定信息的含义。而图形有着直观易懂、简洁鲜明、准确可靠等特点,能将信息传递中的各种误差降低到最小,因而可以说图形是最容易为人类接受的艺术语言。在电影海报中,图形语言能够突出影片主题、表现主要内容,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说过,优秀的电影海报是依靠图形语言说话的,而不是通过文字注解。通常,形象突出、造型简洁、色彩鲜明的海报更能吸引观众眼球,使观众接受图形所传递出的信息。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设计师要提炼、概括影片内容,将典型的、价值的信息传递出来,并运用现代技术对海报内容进行艺术加工,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二)能够吸引观众眼球
在信息过剩的今天,人们始终处于各种广告的包围之中,在影片商业宣传中海报有着独特优势。电影海报讲究通俗性、艺术性、可读性,有着强烈的鼓动性与艺术冲击力,能够真实而准确地展现影片的人物、场景,设计师常用夸张、变形、写意、抽象等艺术手法对电影海报进行加工,将影片中最精彩的瞬间展现给观众。通常,人们喜欢均衡的、规则的、对称的图形,喜欢完美的、恬静、柔和的形象,越是生动简洁的图形越容易被人接受,传达效果越好。画面内容繁多、造型复杂的电影海报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因而,简单、鲜明、新颖、平面化的海报图形更能吸引观众眼球。
(三)有审美怡情的作用
电影海报不仅是观众了解影片思想内容的窗口,同时也体现着设计师的文化修养与审美观念,优秀的电影海报能展现影片的主题与思想内容,创造独特的艺术价值。电影海报创作围绕着观众的审美心理、文化习惯、兴趣爱好等,能通过色彩、构图、形象、形式美等内容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将影片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主题思想等恰当地表现出来,展现影片的观赏性与艺术魅力。《佐罗传奇》的海报中,英雄佐罗头戴黑色面具、黑色帽子,身披黑色斗篷,手拿长鞭与佩剑,展现出了一副英俊潇洒、嫉恶如仇、勇敢顽强、除暴安良的游侠形象,极大地增加了画面的艺术魅力。
三、电影海报图形设计方法
(一)提炼关键性元素
关键性元素通常指能准确表达影片思想内容、传递影片信息且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图像符号,海报内容是从影片中直接截取的或设计师根据影片内容加工创造的内容,在提炼海报关键元素时应正确把握影片的故事情节、叙事风格、人物形象等内容,从审美需要出发选择最有代表性和思想内涵的部分,用图像对这些内容进行表达。
一是分析影片故事背景。故事背景包括社会思潮、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创作经历、创作背景等内容,海报图像设计要突出影片的民族文化特点、地域文化特色等,同时要考虑观众特有的审美需求,避免触及观众的文化禁忌。美国好莱坞大片之所以能畅销全球,就是因为影片海报中处处流露着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美国精神”,《生化危机》《加勒比海盗》《与狼共舞》《蜘蛛侠》等美国大片的海报都体现着这种“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与狼共舞》海报的图形主体是满头长发的白人与头插翎毛的印第安人,图形下方是奔驰的马群,两人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寓意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冲突,迎合了观众渴望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理需求。
二是分析影片故事情节。以叙事为中心的影片往往有着深刻的寓意,较为注重故事情节刻画、故事结局处理等,提炼这类影片的关键元素就是理清脉络、把握思想内容,分析观众对故事内容的印象。《美国往事》是一部以主人公犯罪生涯为主线的影片,描述了忠诚与背叛、善良与邪恶、欲望与贪婪等人性冲突,展现了一战时期美国社会生活中一个侧面;该影片海报以布鲁克林桥为背景,在夕阳照射下沧桑的记忆、逝去的童年跃然纸上,使观众回忆起了那个特殊的年代。
三是分析演员构成。演员的明星效应是影片的重要卖点,也是电影海报设计必须关注的内容。演员构成包括演员的公众形象、影响力、气质特点、角色形象等,这类分析主要针对大牌明星出演的影片。如《十一罗汉》就是一部聚集了众多影星的大片,在海报设计中设计师让影星排队出场,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使观众对影片充满了期待。影片《让子弹飞》的海报是姜文、周润发、葛优三位影星的面部特写,三人分别扮演的角色分别为悍匪、恶霸与骗子。
(二)制造联想
海报图像常会使观众产生丰富联想,而这种联想是经过巧妙构思、精心加工的结果。观众对图像产生的联想与观众的文化修养、教育程度、生活阅历、性格爱好等有着密切联系,这些个人特质也深刻影响着观众对海报思想信息的接受,如面对伊甸园中赤身的亚当、夏娃,不同的观众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因此,在海报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观众的文化背景、接受程度,力求海报图像能获得多数观众的认同。《剪刀手爱德华》的电影海报中最显著的是爱德华苍白的面孔、锋利的剪刀手,同时爱德华拥抱着一位温柔可爱的女孩,这两种反差巨大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爱德华凌乱的长发、幽深的眼神、另类的造型之下却是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这对人类的虚荣、贪婪、自私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大红灯笼高高挂》海报中的红灯笼有着丰富的寓意,红灯笼挂在哪里就意味着哪个太太得到宠幸,在喜庆的红灯笼之下是女主角冰冷、麻木的表情,使观众联想到封建专制对人性的压抑、扭曲。
(三)选择视觉冲击的着力点
电影海报中的人物表情、局部特写、光线、场景等元素的功能各不相同,它们能将观众的视线引到某个焦点上,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个焦点就是海报的视觉冲击着力点。以人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海报的视觉重心常常集中于人物的姿态、表情、动作等内容上。影片《乱世佳人》的电影海报就有许多视觉元素,在骑兵、庄园、女人的背后是火光冲天的战乱场面,男主角拥抱着女主角并深情地望着她,展现出了两人复杂的情感关系。影片《洛奇》的海报中史泰龙健壮的身体、坚毅的眼神与身后飘扬的美国国旗相得益彰,产生了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完美展现了独立自由、勇敢坚毅的“美国精神”。影片《穿PRADA的恶魔》的海报将一只鲜红的高跟鞋作为海报的主体内容,鞋跟是一个小钢叉,使华丽的高跟鞋变得可爱而顽皮,将女王与恶魔两种对立的形象完美结合了起来。
四、总结
[关键词]《爱丽丝梦游仙境》;蒂姆・伯顿;改编
华特・迪士尼公司出品的3D电影、由蒂姆・伯顿执导的《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改编自英国童话大师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两部作品。电影在上映之后,很快在各国的电影排行榜上都名列榜首,而两项奥斯卡奖项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电影的成功。一般而言,《爱丽丝梦游仙境》被认为源于原著又高于原著,伯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对卡罗尔的原著进行了大胆的改编,赋予了原著新的生命,同时又用新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个色彩斑斓,充满奇思妙想的幻境,使电影在形式与内容上基本没有短板。同时,《爱丽丝梦游仙境》由于打上了深重的伯顿本人的烙印,其改编并非没有值得商榷之处。《爱丽丝梦游仙境》堪称是一部从文学形式进入到电影形式中,让人耳目一新,甚至有一定争议的经典作品,其在改编上的得与失,是极具总结价值的。
一、《爱丽丝梦游仙境》与原著的异同
伯顿是一名典型的作者型导演。他是一个从来不会主动迎合主流商业风格的导演,甚至宁愿为此而付出票房惨败的代价也不愿意牺牲个人风格的展现。就《爱丽丝梦游仙境》而言,电影甚至已经不能视作纯粹的对原著的改编,而更接近于对原著的“续写”,甚至是一种“杂烩”――电影在将两本原著浓缩在一部电影的同时,还在叙事中借鉴了游戏中的“屠龙”过程以及迪士尼的经典成长、爱情桥段。这使得电影从一部天真烂漫的儿童故事最终成为一部后现代主义下的黑色童话,电影除了在具体人物和整体框架上与原著相同外,基本上呈现的都是全新的面貌。其与原著相异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爱丽丝梦游仙境》改变了原著的故事背景。众所周知,原著中的爱丽丝仅有7岁,她是以纯粹的儿童的眼光来打量仙境的,这使她的眼光更加单纯。然而在电影中,爱丽丝从小就不断地做进入仙境的梦,直到20岁那年,又一次通过兔子洞进入到了仙境之中。“故地重游”以及年龄的增长导致了爱丽丝有着与原著截然不同的心态。
其次,《爱丽丝梦游仙境》颠覆了人物形象。电影中,红皇后形象是由两个人物捏合而成的,白皇后则出现在《镜中奇遇记》中,与红皇后成为对头。同时,原著由于是儿童读物,人物的形象基本是二元对立、非正即邪的,然而在电影中,观众可以感受到斗争双方人物形象没这么简单。身为反派的红皇后有着可怜的一面,而白皇后也并不是真的纯洁无瑕。红皇后因为相貌古怪而变得性格乖戾,而白皇后则外表楚楚动人、举止优雅,得尽了人们的喜爱。然而掌权时的红皇后毕竟没有迫害妹妹白皇后,甚至在爱丽丝说自己因为特别高大而被当成怪物时,同病相怜的红皇后还对爱丽丝表示了同情与欢迎,对武士红皇后也是投入了真挚的感情,红皇后手握权力,但是她却对武士表示“其实有你就够了”。而当白皇后得势时,红皇后就被流放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这对于害怕孤独的红皇后来说是致命的。除此之外,观众还可以在白皇后调制药品时的表现等看出她其实是一个虚伪的人。
最后,《爱丽丝梦游仙境》表达了全新的思想。电影中无论仙境内外,人们的衣着、举止等都在宣示着此时是维多利亚时代。其时启蒙运动发轫已久,且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自由主义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而爱丽丝就是一个开始追求与男性平等独立,反抗男性用婚姻和物质等阻碍女性的自由,束缚女性的权利的形象。这也就导致了原著之中,爱丽丝荒诞而离奇的经历是充满童趣的,而在电影中,这种童趣则被寓言式的深重内涵所取代。观众在看爱丽丝的冒险过程时,实际上也是在看她的成长过程,最终结束冒险时的爱丽丝已经成为一名新女性。
二、《爱丽丝梦游仙境》改编的成功之处
《爱丽丝梦游仙境》在改编上尤为优秀的地方,实际上并不仅仅在于伯顿赋予电影的哥特形式和暗黑氛围,而是在这些形式之后的思想。
(一)对女权意识的张扬
《爱丽丝梦游仙境》是一部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电影。电影的叙事便是由爱丽丝父亲谈论开拓亚洲的生意开始的。然而镜头一转,父亲去世,家道中落,爱丽丝被家族安排嫁给领主家。前往舞会的路上,她因为没有穿长袜和束胸衣遭到了母亲的责备。在舞会上,未婚夫丝毫不在意爱丽丝的想法,爱丽丝自以为婚姻幸福的姐姐不知道自己丈夫出轨,没有结婚的姨妈遭到众人鄙视等。这一切都是在凸显爱丽丝所在的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的束缚。爱丽丝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扼杀的不仅仅是想象力,还有她的生机和活力。而原著中的爱丽丝则是无忧无虑的,进入仙境只是她在看书时发生的一个意外。电影中的爱丽丝则面临更加严峻的矛盾,她显然不愿意让自己的命运附着在婚姻之上。在掉入兔子洞后,她发现整个仙境的女性有着与19世纪现实截然不同的地位。红皇后威武霸气、高贵无比,其表达愤怒的方式便是蛮横地大喊“砍掉他的头”;野心勃勃的武士是红皇后的跟班;而手艺高超的疯帽子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为红皇后制作礼帽……男性成为女性的附庸,武士和疯帽子的区别只是在于他们对红皇后的臣服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而最终取代红皇后统治的也不是男性,而是白皇后,女性的权威与意志依然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这一切促使爱丽丝意识到,女性完全可以摆脱男性的压迫,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尤其是自幼被父亲以“伟大的人一般都有点疯”的话语鼓励过,爱丽丝坚信自己是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的。因此,在离开梦境之后,她不仅没有委屈自己嫁给领主之子,而且选择了出海,去到梦想环游世界的父亲生前都没能去的中国。去中国这一举动不仅仅是因为前往远东淘金是19世纪西方人获取物质利润的方式,也是因为这是爱丽丝证明自己人生价值,获得人格尊严的途径。爱丽丝这一有着强烈“妇女解放”和自我完善意味的结局也是原著没有的。
(二)对现实社会的观照
卡罗尔撰写《爱丽丝梦游仙境》这两部作品是与他的口吃分不开的。苦于口吃的卡罗尔在现实生活里惮于与他人交往,因此,他只能将自己内心充沛的情感流注于笔尖,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理想的自由国度。对于卡罗尔来说,仙境是美好的,没有压力的,而主人公在此也是不需要压抑自己、伪装自己的。因此,卡罗尔所描绘的仙境是一个与现实生活迥异的所在。然而伯顿却有意将二者融合起来。在原著中,爱丽丝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梦境之中的,而在电影中,爱丽丝主观上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常年重复做一个梦已经使得她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仙境不是真的。然而在历险中,她却发现仙境实际上是另外一个现实社会,它并不完美,红皇后的统治使它生灵涂炭,而故作纯洁的白皇后明明自己有能力战胜炸脖龙却偏偏要利用爱丽丝。爱丽丝与炸脖龙展开了决斗,这一场决斗也就决定了爱丽丝脱胎换骨,能够在醒来之后的现实社会中也做一名屠龙战士,继承父亲的意志开拓亚洲。爱丽丝能够做出“活得更精彩”这一抉择,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可以在现实社会中战胜更多的困难。
三、《爱丽丝梦游仙境》改编的白璧微瑕
毫无疑问,《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改编是成功的,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伯顿的“一家之言”,在改编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前所述,伯顿将《爱丽丝梦游仙境》从童话故为一部成人的电影,从剧情走向、人物形象设置乃至3D技术的运用上,都在针对成人观众的知识储备和审美喜好对原著进行了调整。如果将《爱丽丝梦游仙境》与原著乃至早年的动画片进行纵向对比的话,电影无疑是技高一筹的,但如果将电影与同期的其余奇幻电影相比较的话,《爱丽丝梦游仙境》就未免显得逊色了。甚至即使是将《爱丽丝梦游仙境》与伯顿的其他电影如《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1990)、《查理和巧克力工厂》(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2005)等相比,《爱丽丝梦游仙境》都被认为是“蒂姆・伯顿在这次3D动画的制作中对于剧情的要求有失他以往的水准”。在探讨《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改编时,对于其或隐或显的不足之处也是不能回避的。
首先,电影有着明显的个人英雄主义痕迹。这很难说不是伯顿对好莱坞电影路线的一种妥协。相对于令人感到怅惘、无奈的《剪刀手爱德华》等电影以及有“反个人英雄主义”的《文森特》(Vincent,1982)和《大鱼》(Big Fish,2003),就外在而言,《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爱丽丝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英雄人物,没有她白皇后就难以实现,爱丽丝斩杀炸脖龙的过程也较为顺利;就内在而言,爱丽丝成功地对自我进行了超越,从怀疑自我很快地实现了向重塑自我、主宰自我的转变。这难免使电影的叙事有流于俗套的嫌疑。在原著中,爱丽丝无疑是当仁不让的女主角,然而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却没能给观众留下比红皇后更为深刻的印象,整部电影中,一开始爱丽丝处于青春期的迷茫状态中,在进入仙境之后行事上往往是被动的。后来爱丽丝的优秀品质开始闪现出光芒,成为正义、勇敢者的化身,这种太过完美的形象加上较为顺利的战斗反而让观众很难感受到她的个性。
其次,电影为爱丽丝增加了爱情桥段。这同样可视作伯顿对主流欣赏趣味的一次迎合。由于人物的年龄被修改,爱情戏份似乎也就水到渠成了。在原著中,疯帽子和爱丽丝之间并没有友情之外的感情,疯帽子只是一个行为癫狂的怪人。而在电影中,一向偏爱神经质角色的约翰尼・德普饰演的疯帽子和爱丽丝产生了似有若无的情愫,疯帽子成为一个既玩世不恭,又情根深种的角色,他为了救爱丽丝而甘愿牺牲自己。爱丽丝也表示,即使自己回到了现实世界也不会忘了他。这种女主人公先逃婚随后遭遇另一段令人怦然心动的感情的桥段在好莱坞电影中屡见不鲜,尽管伯顿选择了让爱丽丝与疯帽子终究有缘无分,但这并不能抵消这一情节的俗套感。伯顿希望用这段无果的爱情来进一步增添电影作为“暗黑童话”的忧郁感,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渴望爱的疯帽子最后在仙境中的孤独。但这实际上是伯顿对自己的一种重复,疯帽子身上带有太过明显的对威利・旺卡、爱德华等角色的因袭,以至于人们感受到的并不是德普在扮演疯帽子,而是一个以疯帽子形象出现的德普(而由海伦娜・卡特饰演的红皇后则不会给人这种感觉),这容易阻滞人们对电影的接受。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蒂姆・伯顿以《爱丽丝梦游仙境》延续了自己一贯的哥特美学,伯顿大胆地对整个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叙事风格等进行了改造,对情节进行了整合,而观众也认可了这种“伯顿式”美学。需要承认的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改编未必是尽善尽美的,尽管存在一定可商榷之处,这些也仅仅是白璧微瑕。从整体上说,《爱丽丝梦游仙境》在保持了应有的艺术水准的同时,满足了绝大多数成人观众的审美趣味,甚至还在其中张扬了可贵的女性意识。可以说,不仅电影本身是值得人们细细观赏的,其从原著之中的蜕变也是可圈可点的。
[参考文献]
[1] 张莹.魔法师的童话世界[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 舒伟.重访爱丽丝的奇境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启示[J].理论与创作,2010(03).
[3] 陈明.论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对卡罗尔原作的续写和改编[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