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与母亲有关的格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范文第1篇

教育的英文格言(最新篇)

A teacher affects eternity; he can never tell where his influence stops. (H.B.Adams, American historian)

教师的影响是永恒的;无法估计他的影响会有多深远。(美国历史学家 亚当斯 H B)

And gladly would learn, and gladly teach. (Chaucer, British poet)

勤于学习的人才能乐意施教。(英国诗人 乔叟)

Better be unboun than untaught, for ignorance is the root of misfortune. (Plato, Ancient Greek phiosopher)

与其不受教育,不知不生,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Dancing in all its forms cannot be excluded from the curriculum of all noble education: dancing with the feet, with ideas, with works, and ,need I add that one must also be able to dance with the pen? (Friedrich W.Nietzsche, German philosopher)

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德国哲学家 尼采 F W)

Education commences at the mother's knee, and every word spoken within the hearsay of children tends towards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Hosea Ballou British cducator)

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英国教育家 巴卢 H)

Educaton does not mean teaching people to kow what they do not know ; it means teachng them to behave as they do not behave. (John Ruskin, British art critic)

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英国艺术评论家 园斯金 J)

Education is a progressive discovery of our ignorance. (Durant, American historian)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美国历史学家 杜兰特)

Education is a admirable thing, but it is well to remember from time to time that nothing worth knowing can be taught. (Oscar Wilde, British dramatist)

教育是令人羡慕的东西,但是要不时地记住:凡是值得知道的,没有一个是能够教会的。(英国剧作家 王尔得 O)

Education has for its object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Herbert Spencer, British philosopher)

教育是以造就人的品质为其目标。(英国哲学家 斯宾塞 H)

Education has produced a vast population able to read but unable to distinguish what is worth reading. (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 British historian)

教育造就了一大批人,他们会读书,但是不会区别什么书值得读。(英国历史学家 特里维廉 G M)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William Butler Yeats, lrish poet)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爱尔兰诗人 叶芝 B W)

Education is the chief defence of nations. (Edmund Bruke, British statesman)

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英国政治家 伯克)

教育的英文格言(精选篇)

Education is the transmission of civilization. (Will Drant, American historian and essayist)

教育传播文明。(美国历史学家、散文家杜兰特.W.)

Education makes a people easy to lead, but difficult to drive ; easy to govern but imposible to slave. (Brougham, British statesman)

教育使一个民族容易领导,但是难于驱使;容易管理,却不可能奴役。(英国政治家 布罗马汉姆)

Every person has two education, one which he receives from others, and one , more important, which he gives himself. (Edward Gibbon, British historian)

每个人都受两种教育,一种来自别人,另一种更重要的是来自自己。(英国历史学家 吉朋 E)

Example is always more efficacious than precept. (Samuel Johnson, British writer and critic)

身教胜于言教。(英国作家、批评家 约翰逊 S)

For a cultivated man to be ignorant of foreign languages is a great inconveniece. (Anton P.Chekhrv, Russian dramatist)

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懂外语是极不方便的。(俄国剧作家 契克夫 A P)

Genius without educaton is like silver in the mine. (Benjamin Franklin, American president)

未受教育的天才,犹如矿中之银。(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 B)

How much more profitable for the independent mind, after the mere rudiments of education , to range through a library at random, taking down books as the mother wit suggests! (John Henry, British Cardinal Newman)

受到初步的基础教育之后,对于愿意独立思考的人来说,在图书馆里信手取下一本书来,根据个人的天赋随意涉猎,这该是多大的好处啊!(英国纽曼红衣主教 享利 J)

I have long since abandoned the notion that higher education is essential to either success or happiness. Hot houses of learning do not always grow anything edible. (Robert Moses, American state govenment officer)

我早已抛弃了这种观念:高等教育是通往成功或者幸福的必由之路。知识的“温室”并不总能生长可供食物用的粮食。(美国州政府官员 摩西 R)

Let early education be a sort of a musement; you will then be bette able to find out the natural bent. (Plato,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

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Men of privilege without power are waste material, Men of enlighten-ment without influence are the poorest kind of rubbish. (H.V.Dyke , American writer and ducator)

享有特权而权力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没有影响的人是一文不值的垃圾。(美国作家、教育家 戴克 H V)

Only a nation of educated people could remain free. (Thomas Jefferson, American president)

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美国总统杰斐逊.T.)

教育的英文格言(经典篇)

Only the educated are free. (Epictetus,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古希腊哲学家 爱比克泰德)

Plato is dear to me ,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 (Aristotl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replace an empty mind with an open one. (Malcolm Forbes, American educator)

教育的目的是用能工巧匠接受新思想的头脑去取代一个空虚的灵魂。(美国教育家 福布斯 M)

The education of a man never completed until he dies. (Robert Edwad Lee, American educator)

对一个人的教育,至死方止。(美国教育家,李 R E)

The primary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not to teach you to earn your bread, but to make every mouthful sweeter. (J.Agell, Amercian psychologist)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你挣得面包,而是使每一口面包都香甜。(美国心理学家 安吉尔 J)

The object of educator is to prepare the young to educate themselves throughout their lives. (R.Hutchins, American educator)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美国教育家 哈钦斯 R)

The roots of education are bitter, but the fruit is sweet. (Aristtl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The university imparts information, but it imparts it imaginatively. (Alfred North Whitehead, British philosopher and mathematician)

大学提供信息,但它是富于想象力地提供信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怀特海 A N)

We should put aside and postpone all other reforms; that we have but one task-----the istruction of the people, the diffusion of education, the ecourgement of science----on that day a great step will have then been taken in our rgenerion. (Leon Gambetta, French educator)

我 们应该把一切改革先放下。我们只有 一项任务,就是教育人民,普及知识、倡导科学。这一天到来之时,便是我们振国兴邦之日。(法国教育 爱甘必大 L)

What i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nd sweet. (William Shakespeare, British dramatist)

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 W)

What sculpture is to a block of marble , education is to the soul. (Joseph Adison, British writer)

教育之于心灵,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英国作家 阿狄生 J)

You can lead a man up to the university, but you can't make him think. (Finley Peter Dunne, America humorous wrter)

你可以把一个人领进大学,但你却无法使他思考。(美国幽默作家 邓恩 F P)

Criticism, like rain, should be gentle enough to nourish a man’s growth without destroying his roots.”— Frank A. Clark, Clergyman

批评应该像雨水般,轻柔的滋养一个人的成长,但不伤害其根部。– 法兰克‧克拉克 (神学家)

Raising kids makes most people, including me, grow up at least a little.”— Madonna, Singer

养育小孩让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至少更成熟一些。– 玛丹娜 (歌手)

Children need models more than they need critics.”— Joseph Joubert, Essayist

Education begins a gentleman, conversation completes him.

君子开始形成于教育,而完成于交际。

Birth is much, but breeding is more.

出身诚有力,教养功更高。

The cask savors of the first fill.

幼年影响最难消。

看了教育的英文格言还看:

1.有关教育的英语名言

2.有关教育英语名言

3.关于教育的英语名言警句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范文第2篇

母爱的源泉:催产素

催产素和女性的母爱程度应该是有关联的。研究发现,女性怀孕前,不管多喜欢小孩子,都无法和自己怀孕生子后的母爱程度相比。对母亲来说,刚刚出生的婴儿之所以有如此特殊的魔力,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催产素这一重要的纽带。在母亲怀孕晚期,随着雌性激素水平的提高,大脑中某些部位的催产素分泌也会增加。在分娩时,阵痛的生理刺激会引发催产素的释放,这种激素会使母亲对新生儿及其特殊气味“上瘾”。在婴儿第一次靠在母亲胸前时,这种激素在母亲的大脑中倾泻而出,此激素负责产生母乳,催产素的大量产生成就了母爱。催产素和鸦片一样,能够使人体有依赖性,离开了孩子的妈妈就像断离的烟鬼一样,烦躁焦虑,恨不得马上见到孩子。比如一种猴子,母猴在小猴死亡后仍然不肯抛弃自己的孩子,始终将孩子的尸骨抱在怀中。这样的新闻常常令人动容,可究其背后的原因,和母猴生育后体内催产素水平升高有关。

从种族进化、族群保护的角度来说,对幼体的关爱,是一个生物群体繁衍并延续下去的关键。

有关催产素的科学实验

以色列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脑垂体会分泌一种叫作“催产素”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影响着人类母子关系的紧密程度。实验证明缺乏催产素的母狗对幼崽毫不关心,舔幼崽也比较少,这足以证明催产素在母子联系中的作用。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以色列科学家首次对人类进行了研究,并验证了催产素与母子联系的相关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62位女性怀孕后的第一个90天、第三个90天和产后第一个月血浆中的催产素浓度。同时,他们还观察了这些母亲与孩子交互作用的情况,并且从凝视、情感影响、抚摸和发声四方面评价了她们的母性程度以及母子间的亲密度。研究发现,在初始90天,催产素的水平能决定母子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怀孕期间和产后具有较高催产素水平的母亲也会有更多的母,这些行为会支持母亲与孩子间特殊关系的形成,比如对婴儿唱特殊的歌,以特殊的方式给婴儿洗澡和哺乳。研究同时表明,这些催产素水平高的母亲会十分关心孩子的安全性,尤其是当他们不在身边时。这无疑表明,催产素对母子联系和母有决定性影响。

母爱的力量来源于激素

母亲宁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保护自己孩子的安全,这种勇敢的行为诚然与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不无关系,而一些化学和生理因素在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科学研究发现,母亲保护孩子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缩氨酸这种荷尔蒙激素减少的结果。几乎所有的动物体内都有这种荷尔蒙激素。如果给母亲注射了这种激素,那么当她发现一名凶恶男子正在逼近自己孩子的时候,她就只会蜷缩在角落里;如果没有这种激素,那么母亲就会冲过去,猛踢那个男子。而催产素可以抑制缩氨酸这种激素的形成,所以正是激素的作用使母亲变得异常勇敢。

母亲为什么容易溺爱孩子

科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看到与自己有深厚感情的人后,大脑就会丧失冷静思考和客观评价能力。换句话说,人的大脑在爱人面前会变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无论是无限浪漫的情侣之爱,还是慈爱无比的母亲之爱,它们都会让你丧失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向20位年轻的母亲展示了她们自己的孩子、其他熟悉的孩子以及她们一些成年朋友的照片,然后再对这些年轻妈妈大脑活动状况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当看到自己孩子的照片后,这些年轻的妈妈们大脑中主管判断的部位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要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现错误或缺点着实很不容易。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范文第3篇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它的信息量大;二是它的教学环节明显改进了;三是它的娱乐与新闻性增强了;四是它的能动作用发生了本质变化;五是师生交融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六是学生自觉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面对网络环境下的中专语文教学,我们的导课方法应改革,应体现现代教育观念,应立足网络环境,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一是要从“题”导课。“题”的本意为“额”,额是人的头部的重要部分,“题”相对于全篇课文来讲,也是课文的“额”。透过文题,往往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弄清题意就是理解文章的一个“突破口”,由题质疑导入,激发兴趣,或释题导入,帮助学生识题。

例如在教学《盗火英雄》时,我们是这样通过课件导入的:“盗”这个字,在我们看来,可以说是罪恶的代名词。但是,这里有“盗”的举动的人怎么反而成了“英雄”呢?他为什么要去“盗”呢?同学们可从播放的画面中来寻求正确的答案。这也就是质疑导课,引学生去思考,并激起了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如果我们用传统的说教方法,其效果就不明显,而且生硬,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艺术将这种导课做得一目了然、事半功倍。

二是介绍时代背景导课。所有的诗文中的内容,均是因时因事而发,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十分必要,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

例如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时,我们先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全方位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实况,特别是一些重要战役的决策性扭转画面,同时更加详细地显示了二战发生的时间、参与战争的国家、造成的伤亡等。

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后,唏嘘不已,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课文时,注意力很集中,学习指向明确,兴趣盎然。

三是故事导课。对于中专学生而言,故事具备一种很强的吸引力。教师结合课文实际讲述一则有趣的小故事来导入新课,会使学生兴趣倍增。例如教学《女娲补天》时,可先生动形象地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然后导入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同样是有关于女娲的故事,故事情节是怎样的呢?请看课文……”

中专语文的课文大都与实践、生活、历史和环境有关,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特别是网络这个先进的手段,将一个个小故事通过课件显示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欣赏故事发生的情节、结果和悬念之中进行思索与探究,会大大强化语文教学的效果与影响力,提升语文教学导课的质量与水平。 转贴于

四是音乐导课。语文新课开始时可借助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吸引学生,让他们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奠定了感情基调,再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空城计》一课时,可先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通过深沉、浑厚的乐曲将学生带入到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气氛中,这样有利于学生较快地进入课文情境。

五是影视导课。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们观看与内容贴合的动画。动画不仅是学生的挚爱,还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影视、动画导课的最大影响力,在于它的共鸣性。因为现代环境中,特别是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为影视、动画导课创造了契机。大量的语文素材、历史人物、事件环境和社会学、自然科学,乃至人文、地理、科技、生活、建设、服务、流通等,均与语文联系密切,并为语文教学与改革注入了活力。

六是诗词、格言导课。诗词、格言语言精练,含意丰富,表现力强,富有深刻的哲理,由诗词格言开讲导入新课,对学生学习语文有启迪意义,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情感。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蒙古族孝亲观 藏传佛教 入世

藏传佛教是一种道德伦理色彩浓厚的宗教,它重视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修养,并把它的宗教实践建立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它的道德观念对蒙古族的道德伦理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一、蒙古族的孝亲观

家庭关系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等诸多方面。总的来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是蒙古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理想境界。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社会后,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基本上是在蒙古族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基础上发挥阐述,并加以改造。使其自身更适合于蒙古社会,适合于蒙古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从而成为蒙古族民众能够接受的佛教伦理思想。

蒙古族自古就有自己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孝”。在古代蒙古社会,“孝”不仅是家庭、家族内伦理关系的基础,而且也是整个社会伦理关系的支柱,是维持社会基本关系和整个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础。在游牧民族社会制度中,为了强化血缘关系,共同祖先的观念是极重要的,因此,拜祭祖先是当时一项包括宗教和伦理双重内容的仪礼。在《蒙古秘史》中,尤其是在有关训诲的箴言或谚语中,不断地强调尊重祖先与长辈以及孝敬父母及长者的重要。蒙古帝国的缔造者成吉思汗宣称:“人假如有点孝顺之心,天必知晓。”

蒙古社会是个重视实践而不太注重理论的社会。作为蒙古社会伦理观念基础的“孝亲”观,也在于它的感情成分上,或者说在于它的实用价值上。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就是把蒙古族人的孝亲观中的“爱、恩慈以及顺服”作为契合点,吸收和融合了佛教中的孝亲观念,渐渐形成了适合于蒙古族的佛教孝道观。在佛教经典中,也有许多关于孝道的故事和论述,而且佛教的孝道观在许多方面也与蒙古族的传统孝亲观有相似之处。正因为如此,蒙古族孝亲观与藏传佛教孝道观才有可能互相吸收和融合。历史上无论是蒙古族出身的佛教高僧,还是藏族出身的佛教高僧,为了在蒙古族地区传播藏传佛教,同时也为了融合蒙古族的孝亲观和佛教的孝道观,他们都曾做出过巨大的努力。

他们尽力翻译出佛教中有关讲解父母之恩及子女善待父母、尊长的经典故事,力图以此劝告佛教信徒按照佛教教义讲孝行孝。从藏文转译过来的印度佛经《莫伦陀音报答母恩经》(汉文译为《盂兰盆经》或《目连救母》)讲的就是释迦牟尼弟子莫伦入地狱救拔饿鬼之身的母亲的故事,突出体现了孝道精神,被蒙古族佛学者称为“佛教孝经”而极力推崇。在大量翻译藏文佛经的同时,他们还把有关讲父母之恩及孝道的经典,改编成通俗故事或改造为蒙古化了的佛教故事在民间传播。这些佛经故事在蒙古族高僧的反复翻译、传写和说讲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在了本民族的信徒中,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蒙古族佛教徒改编民间故事,并融入佛教孝道观,就是为了显示对孝道的重视。蒙古族佛教信徒把佛教的孝道观与蒙古族民间故事中的主人公结合起来,竭力在民间宣扬佛教孝道思想,这就说明,佛教孝道思想已经扎根在蒙古族民众之中。

另外,他们还把藏传佛教的孝道思想和蒙古族传统的“必力格”结合在一起,出现了蒙古族佛教训谕诗和道德说教的格言诗。有些蒙古族高僧和佛教知识分子根据佛经中有关孝道的教义,创作了很多训谕诗或篇言,教导人们根据佛教教义孝亲父母、尊敬长辈。

总之,孝亲观是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的纲要。藏传佛教传人蒙古社会后,与蒙古族的传统伦理思想相融合,一些关于孝道内容的佛经被翻译、被演绎,或者以各种故事、道德训诲的格言诗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从而成为蒙古族传统伦理道德观的一部分。

二、藏传佛教出世向入世的转化

藏传佛教是一种由伦理范畴和认识范畴所组织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伦理范畴较之认识范畴更为重要,因为佛教本身的重心在于道德层面,在于出世的伦理范畴。藏传佛教伦理道德观是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结构要素,为蒙古族人民的文化观念即价值观念产生了普遍的影响。它对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友爱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人们和平相处提供了超凡的道德力量。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与当地的伦理道德融合之后,表现出明显的世俗性和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由出世向入世的转化。从实践的内容来看,藏传佛教已经同蒙古地区现实的生活相结合,二者相互磨合减少摩擦,并且越来越重视社会伦理的实践意义。其去恶从善和平等慈悲等方面的伦理规范在世俗社会的普遍提倡,使得藏传佛教这一出世的伦理思想得到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基础,具有很强的入世意识和人本精神。其思想创造不仅是出于对超自然力量的膜拜和信仰的需要,在那神秘怪异的神话里,在那虔诚祈祷和优雅的赞美诗中,也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生理想执着的价值理念,同样也凝聚着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藏传佛教既有出世的理想信念,又有入世的进取精神,浓缩着人类的生活态度,迂回的反映了人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唐吉思. 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M].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7年06月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范文第5篇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先生是受到了裴多菲和《生命诚可贵》的影响而写下这样的一首《自题小像》的,诗大意为:

我最终还是与常人一样地掉进了这爱河之中,

可想到我那灾难深重的故国我想我绝对不能!

即便是我所爱之人不能理解我的高远和冷漠,

我终会有一天以我为我故国的献身作出明证。

这样婉曲的表述似乎更加接近了鲁迅先生《自题小像》的原创精神,同时契合了“灵台”“神矢”注释的本意,“荃”以香草喻“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不用格外绕弯子。换句话说,我们只是把《自题小像》完全作为一首普通的诗来鉴赏来阅读的,回归了诗的本原。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给鲁迅先生文章作注解很困难,给鲁迅先生诗作注解就更加困难。就这一点而言,当事人尚且望文生义不得甚解,如我辈这些晚生之人,人云亦云甚至鲁鱼亥豕,自在情理之中。

《自题小像》是我比较早地背诵过的鲁迅先生的诗,一晃大约有45年了。我在教学的时候又讲过它,恐怕少说也经历有两三种版本的教材。背诵是不困难的,就跟背诵其他唐诗宋词一样,记住就完了,至于意思、意境等等都可以忽略。而教学就不行,不仅这些都得清楚明白,而且有时候有同志起来提出异议,你还须自圆其说。所以备课就格外周详。因此,那时所能够看到的教参、研究成果几乎都看到了。尽管如此,也还是“挡不住三句问”。比如,一个老师就问说:“一首诗四句话,每句话都指代祖国,那还有诗意吗?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会是这样构思的吗?”我当时是如何把他回绝的,我已经记不住了,而职业的责任感却叫我把他的提问一直作为问题来加以思考。这迫使我把鲁迅先生读完,把鲁迅先生的诗读完,把相关资料随时收集起来,把自己的思考一次次地树立起来又,慢慢地再理出头绪来。

书归正转。

到目前为止,有关《自题小像》的注释等问题大致包括了以下这样的几个方面,我以问对的形式把它们写在下面:

一、《自题小像》是什么时候写的?

1931年鲁迅先生重新书写了《自题小像》这首诗,他自己说是他21岁时写的。“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六日也。”据此可知写作时间是在1901年。

二、《自题小像》是什么时候发表的?

从广义的角度说,抄写出来给别人看,就可以算作发表了。《自题小像》是1902年鲁迅先生东渡日本,1903年在日本剪辫留照题写在照片背后,赠给许寿裳的。这时他已经23岁。那么,从写到赠已经相隔两个年头。这说明《自题小像》是在国内,即在还没有被派出留洋考察之前就已经写就了。

三、是谁最早解释《自题小像》的?

这一点没有疑问,是鲁迅先生的好友诗的受赠者许寿裳。他在《怀旧》中说:“首句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写遥望故国风雨飘摇之状;三叙同胞未醒,不胜寂寞之感;末了直抒怀抱,是一句毕生实践的格言。”这是当事人的理解。此后的串讲基本一仍旧贯。

四、对《自题小像》的注释,哪些地方有所不同?

到目前,注释,不是许寿裳的串讲;相同的是第二、三、四句,一直没有什么争议。第二句“故园”,第三、四句“荃”和“轩辕”都代指祖国。鲁迅全集、鲁迅诗文鉴赏辞典、一百首爱国诗词等,这些比较权威的注释都是相同的,甚至就连出处也都基本相同。

有不同的是第一句,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灵台”理解为“周之台名”,指代祖国;把“神矢”理解为“清之武功”,大意是故国为清所入主。这一说,不久就自消自灭。另一种就是大家目前公认的,把“灵台”解释为心、心灵,把“神矢”理解为丘比特之箭,大意是比喻作者逃离不了对祖国的爱,或者逃离不了接受救国之先进思想。这样就形成了我开头所说的“四个句子都指代祖国”的疑问。

五、除了“四个句子都指代祖国”的疑问,对《自题小像》还有什么疑问?

主要是写作时间的问题。鲁迅全集在索引卷“著译年表”中没有在1901年二十一岁条把《自题小像》列入年表,而是在1903年二十三岁条把《自题小像》列入年表:题七绝诗(灵台无计逃神矢)一首于“断发照”后,增许寿裳。

在写作时间上,鲁迅全集索引卷“著译年表”编撰者没有依照作者本人的确认,而是按照读者他人即许寿裳的提供,把写作时间后延了两年。

其实,就同一首诗而言,早已经写就后来才为人题写的事实司空见惯。《自题小像》的写作时间和赠许寿裳题照的时间,并非一致。这个事实,全集索引卷“著译年表”应该予以修正。

把写作时间后延,有两个问题,一是很容易让人把诗意与“断发照”的背景联系起来,可能“拔高”;一是为许寿裳的串讲所苑囿。按照作者本人确认的写作时间,许寿裳的串讲首句“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就不能够成立,尚未留学外邦,何来“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即使是诗面上有此意,那也是一种会合。“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的事实是有的,但那是后来到仙台学医的事情,这时还在弘文学院,1904年4月才结业;9月才入仙台医学专科学校。这一点是作者本人在《呐喊》自序里已经明明白白的写着,后人在鲁迅先生成名后却把先前的事实也合为一谈了。

六、除了以上注释,对《自题小像》的理解还能不能有别的思路?

从目前的情形看,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许多知情人,多已不在,加上一些出于“炒作”研究风气的盛行,老老实实重新为《自题小像》作注释的可能性已经不大。那么,在此注释的基础上,还有没有一个新的视角,可以用来发前人之所未发,给疑问者以一个合情合理的诠释?

我尝试了两个思路:一是可以进行比较研究,一是可以进行句法、语感的研究。这也可以叫深入研究。

七、《自题小像》与谁的诗进行比较最合适?

比较的原则有两个,一个是相近的时期,一个是相近的风格,这样就具有了可比性。我在选择过程中发现,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是最合适的。先把这两首诗登录在下面:

生命诚可贵,灵台无计逃神矢,

爱情价更高。风雨如磐暗故园。

若为自由故,寄意寒星荃不察,

二者皆可抛。我以我血荐轩辕。

先看看表达方式。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是把爱情和生命浑言之,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则是把爱情和生命析言之;这是不同点。为了实现理想,爱情和生命两者都可以献出,这是相同点。一个在说,爱情和生命确实是可贵的,但为了自由,两者都可以抛弃。一个在说,尽管逃脱不了爱情,但不能陷其中,因为我的祖国还水深火热;我用什么来叫人相信我的誓言?用我献身祖国的行动。

按照这样的推理,我尝试翻译了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

我最终还是与常人一样地掉进了这爱河之中,

可想到我那灾难深重的故国我想我绝对不能!

即便是我所爱之人不能理解我的高远和冷漠,

我终会有一天以我为我故国的献身作出明证。

这样婉曲的表述似乎更加接近了鲁迅先生《自题小像》的原创精神,同时契合了“灵台”“神矢”注释的本意,“荃”以香草喻“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不用格外绕弯子。至于说到这个所爱的“美”是谁,那对于研究诗歌的人来说,并无须肩负这个烦琐考证的责任,已经完成任务了。换句话说,我们只是把《自题小像》完全作为一首普通的诗来鉴赏来阅读的,回归了诗的本原。

重要的问题在下面:

鲁迅先生在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九个章节中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来盛赞裴多菲,“若匈加利当沉默蜷伏之顷,则兴者有裴彖飞”,语言气势激扬,可以说崇尚至极。1933年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又饱含深情地引用了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同时回忆了白莽所借的有关裴多菲的两本书,即传和诗集落在捕房里的遗憾。最为重要的信息是他在此还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不过,在我是一种宝贝,因为这是三十年前,正当我热爱彼得斐的时候,特地托丸善书店从德国买来的,那时还恐怕因为书极便宜,店员不肯经手,开口时非常惴惴。后来大抵带在身边”。30年前就是1903年前,那差不多就是《自题小像》的最初写作时间1901年。倘若说,鲁迅先生是受到了裴多菲的影响而写下这样的一首 《自题小像》也并非为过,并非矫情;因为我们目前还不能够得到比这更加有力的左证,可以这个影响,而另辟蹊径。

即使是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比鲁迅先生《自题小像》晚出晚见,那也可以看成是两位伟大文学家所见略同,在意境设计上异曲同工。事实证明,作为大家,异国的裴多菲和本国的鲁迅先生,他们都把那诗当作了“毕生实践的格言”,这一点又是相同的。

鲁迅先生,在人生经历过程中,26岁那年,是母亲叫他回国与原配结婚,他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个礼物。46岁那年与许广平相知,他说“我要爱”。鲁迅先生一直是勇于“割爱”和敢于“爱”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人。这样理解他的《自题小像》也是完全符合他本人的性格和诗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特征的。

八、《自题小像》在句法、语感上还可以进行怎样的研究?

诗无达诂,诗有法则。这个法则即句法、语感,也是载体,也是规律。《自题小像》4个句子是这样的一个组合关系:

①┃┃②┃③┃┃④

转折 递进 假设

用语言来表示就是:虽然我掉进爱河,但为了我水深火热的故国,我决定自拔;即使我所爱之人一时还不能理解我,那我一定会以我献身祖国的行动来加以证明。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范文第6篇

绅士的含义

迄今为止,关于绅士最准确的定义出现在1852年出版的一本名叫《大学理念》的书中,作者是约翰・亨利・纽曼。其中,有关绅士的定义虽然篇幅较长,但是表述清楚:

绅士的定义就是,他是一个从来不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和麻烦的人。他的主要工作只是去清除那些影响个人自由的障碍,他赞同别人的行动,而不愿自己出什么风头。他喜欢所谓舒适、方便的东西,比如一把舒适的椅子、一堆好柴火,它们可以帮助人们驱走寒冷和疲劳。真正的绅士总是小心翼翼,举止得体,避免可能发生的冲突和不快,避免所有意见摩擦或感情冲突,避免所有的猜忌、忧伤、怨恨。他最关切的东西,就是让每个人自在、洒脱;他关注所有同伴,和蔼地对待害羞者,温和地对待陌生人,仁慈地对待可笑之人;他会记住曾经聊天的人,避免那些可能激怒人的不合时宜的暗示或话题;他与人交谈时很少出风头,也从来不会乏味无聊;他喜欢别人,也招人喜欢,他在付出的时候也得到了很多。他从来不说自己,从来不会为了反驳别人,而替自己辩解;他从来不愿意听流言蜚语;他向干扰自己的人,小心谨慎地讲述自己的目标;他完全出于善意,理解周围的一切;他在争论的时候,从来不用卑鄙、猥琐的手段;从来不占用不公正的好处,从来不侮辱人格或使用激烈的言辞,也从来不会含沙射影去攻击别人。从更长远的眼光看,他遵循古代贤哲的格言,即我们应该拥抱自己的敌人,就好像有朝一日他们将会成为我们的朋友那样。他机敏异常,以至于无法面对任何冒犯和侮辱;他公务繁忙,以至于记不住任何对自己的伤害;他疏懒放松,以至于无法承受各种蓄意伤害。他从哲学法则出发,忍耐、宽容、顺从;他承受痛苦,因为他认为痛苦无法避免;他承受丧亲之痛,因为他认为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他坦然面对死亡,因为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命运。如果参加各种论争,他所经受的学识训练,足以保证自己避免大的失误。

这也许是对绅士基本道德品质最明晰、详尽的概括,非常接近中国古代儒家的理想,它也是一个真正的绅士需要坚持的硬性标准。“英国绅士”随着大英帝国的迅速扩张而名闻天下,绅士的概念于是逐渐明晰起来。

绅士的标准

良好的口才对于绅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早在1802年,汉密尔顿・摩尔在《小绅士、淑女指南与英语老师助手》中就已经强调过:“要成为绅士,必须同时拥有很多品格,其中,优雅的谈吐与优雅的个人形象一样,都是最重要的方面。”汉密尔顿・摩尔特别强调良好行为举止的重要,比如守时、谦逊、悲悯、审慎、保守秘密,他鼓吹“拥有美德的人生,胜过拥有快乐的人生”。这些价值观组成了绅士概念的基础。

举止得体是成为绅士的关键。威廉・威克姆所说的“举止造就男人”广为流传,也成为他本人创立的两所学校――温彻斯特公学和牛津新学院的格言。英国伟大诗人杰弗里・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言中,强调了良好的餐桌行为的重要性,可见良好的举止行为在当时是何等的重要。社会学家索尔斯坦・维布伦认为,精致的谈吐、举止和生活习惯,都是优雅的标志。

遵守规则是成为绅士的另一个重要标准。这种严守规则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中产阶层文化,以至于有时候造成了悲剧。其中,一个不幸的案例发生在1825年,沙夫茨伯里勋爵在伊顿公学就读的13岁儿子,在一场斗殴中丧生。值得注意的是,勋爵拒绝采取任何法律行动控告学校或儿子的对手,他认为那场不幸的斗殴是根据当时的打斗规则进行的。依照这些规则,在任何一方弃权之前,打斗应该继续。

当然,绅士的概念绝不仅仅指社会、阶层,而包含了道德因素。很多人断言,绅士的概念是骑士精神在19世纪的复兴,正如哥特式建筑和中世纪装饰图案在19世纪的复兴一样。真正的绅士品质并不取决于表面的时尚或礼貌,而取决于道德价值;并不取决于个人的财富,而取决于个人的品质。

英国绅士的蜕变

英国常被认为是绅士国度,但在当今欧洲人眼里,英国的绅士形象已经悄然改变。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英国社会中的酗酒、家庭不和、学校秩序混乱等不良现象,在欧盟各国中最为严重。这项调查对欧盟最大的6个国家的7000人进行了问卷,结果76%的人认为,英国的社会不良行为最恶劣,接下来是法国和德国。近70%的人认为,是“酗酒文化”败坏了英国的绅士形象。这个结果给自以为是的英国人打了一针清醒剂。英国酒鬼目前在欧洲已经大名鼎鼎。英国法律允许酒馆、酒吧24小时开放,更给英国酒鬼们喝得天昏地暗大开了绿灯。

为了挽救英国绅士的名声,英国人最近开办了一所绅士学校“精修学院”,坐落在苏格兰的一座城堡里。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曾经当过演员和英国广播公司节目主持人的戴安娜・马德。她认为,英国人的传统形象是“卷起来的雨伞和绷紧的上唇”,而现在却被酗酒者和足球流氓所代替。她相信英国的老话:“礼貌造就男人”,“礼仪不分阶级和年龄,对男人来说这是无价之宝”。她开办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是要帮助恢复英国传统礼仪之邦的形象。

“啃老族”

“啃老族”的前身叫“袋鼠族”,最早见于法国的《快报》,用来描述大学毕业后,到了就业年龄,却以薪水少等为理由,仍依赖父母的那些年轻人,讽刺他们像小袋鼠一样生活在母亲的“育婴袋”中。“啃老族”的英文名是“NEET”,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英国,是“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Training”的缩写,是指既没有在学校上学或正式就业,也没有接受技能培训,必须依靠家人生活的年轻人。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范文第7篇

教师必须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廉洁从教。教师从事的教育实践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实践,教师的道德素质会全面地展现在专业活动中,展现在学生面前,成为影响、教育学生的具有强烈示范作用的力量。教师的正确而积极的价值导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砺、自我示范,统统都融入“无言之教”中,在“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中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和强有力的手段。

加强环境建设,注重德育熏陶,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积极创建互助合作、竞争提升的良好班级学习氛围,用德育促教学。成绩的高低,除个人努力外,同学间相互合作、帮助也是重要因素。班主任应当舆论引导,事例激励,鼓励指导学生互帮互学,相互激励,彼此为师,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还要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座次,把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课下,根据班主任引导、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学习互助小组”,相互质疑问答,共同探讨。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活动,促进后进生在学习上的提升。在班会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

诚信氛围是学生成长的“天然氧吧”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要善于多种角度营造诚信氛围和良好的育人环境。(1)充分运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共鸣。充分挖掘有关诚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德育工作途径,如通过观看视频、主题班会、诵读、报告会、故事会、座谈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给学生设置情境体验、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诚信观念。(2)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宣传栏作为阵地,着力打造诚信氛围。如组织学生出版“诚信专刊”,阐述诚信含义,列举诚信的事例,对涌现出来的诚信人物加以表扬。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学生诚信为人。

搭建德育平台,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注重实践体验感悟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一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如:在母亲节、父亲节,开展“爱父母”活动,学会感恩;“学雷锋纪念日”让学生学会爱他人、爱集体;教师节组织学生敬师卡制作和征文比赛,进行爱师教育;端午节、中秋节进行知识竞赛,进行民族传统教育;“迎十五周年”进行知识大赛、手抄报展系列活动,进行爱祖国教育。二是礼仪常规教育。开展“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公民”的活动,规范学生行为,要求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爱集体意识。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范文第8篇

德育是一项关乎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下面我就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计划性

正如教学要有教学计划一样,学校的德育活动也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德育活动的开展时间、开展地点、开展形式、开展内容、开展经费、参与部门、预期效果等,都要在开学之初精心谋划,精心布置,不能随意设置项目,不能随意改变时间,更不能随意取消计划。这就需要政教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联动协调好其关系,联合制定计划,要全校一盘棋,不能各自为政,周密地开展实施,避免德育活动与其他活动撞车或是延期情况的发生。

二、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严谨性

德育活动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德育,学校的计划是宏观计划、长期计划,即学校德育计划是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的大计划,学校的政教处或德育处,一定要在开学之初认真地谋划好一学年的德育工作部署。当然,在起草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也可以让班主任积极参与、出谋策划,毕竟集思广益的计划才能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计划制定好后,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否则计划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失去它的权威性。

三、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适度性

学校德育活动的安排、次数一定要恰到好处,既不能过分集中,又不能过于稀松。如果在某个月德育活动开展的过多,那么就容易冲淡了教学工作,形成喧宾夺主的局面,制约教学成绩的提高,甚至家长也会对此提出质疑;如果在某个月又几乎没有开展德育活动,没有了活动作为调味剂,单纯的学习就会变得特别单调、枯燥,此时学生的心情可能就会出现躁动不安等问题,反而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被动局面和后果。

四、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连续性

或许我们都曾观看过全国名师周胜利老师的报告会,他曾用三年的时间,分别在高一至高三逐步开展“寻梦”“追梦”“圆梦”等系列活动。大型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一点德育处要做好长远的工作部署。曾有个学校也对此活动进行了效仿,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时,却摇身一变成为“起航”的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了。我们不是说写征文、做演讲不好,但一定要本着承上启下的办事原则,开展“梦”系列的征文和演讲可能更有意义。体现了一个活动的连续性、完整性,才能是一个完美的系列活动。

五、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特色性

如果我们想要借鉴其他学校的一些好的、先进的做法,也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体现自己的特色。不能人云亦云,邯郸学步。如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也许成人礼、感恩教育不是最好的德育活动,但是如果开展文明礼仪周、时装模特秀、专业成果展示、自我介绍信评比等德育活动就比较适合这类学校学生的口味,因为他们大学毕业后主要面向就业单位,这些都是可视的最好的自我推荐的直接表达。因为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到企业不需要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员工,而且还是品德和个人修养都让人赞赏的大学生。

六、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组织性

如学校要利用某一天的大课间开展学生逃生演练活动,那么就需要各层次领导或部门提前开会,制定周密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如要求按怎样的路径撤离,撤离时的注意事项等。千万不能拿德育活动当儿戏,不能使现场出现混乱情况,更不能因此又发生另外的事故。对于涉及学生安全问题的这样一个好的演练机会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能走过场,否则就是对生命的亵渎。让学生在实习演练中获得求生技能,这项活动万不可纸上谈兵。安全重于泰山,领导一定要亲力亲为,安全问题,不但要精心组织,而且还要抓好落实。

七、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创新性

有些学校的德育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太单调,没有任何新意。学生对于单纯地写征文、搞演讲似乎不太热衷,参与度不太高,而且很容易造成观众和评委的观看疲劳和评审疲劳。同样是演讲,何不改为“辩论”赛呢?一场比赛中可以同时展现多个选手的风采,呈现不同选手的风格。这样的赛场更有挑战性,更有灵活性,也更有趣味性。我们还可以把写征文、搞演讲改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其他活动,真正还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我们可以只给出活动主题,但活动方式不予限制,相信他们更乐意参与。他们可能会把话剧、小品搬上舞台,也可以把相声、诗歌和歌曲带给观众。在活动中既体现了自身价值,又展示了个人魅力,增强了自信心。又如在母亲节学校可能除了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收集赞美母亲的格言、诗歌,也可以讲故事,讲述学生和母亲之间的真情故事,还可以把有关母亲的歌曲大声深情地唱给自己的母亲听,这些都是加深母子(女)感情进而促使学生理解、孝顺家长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的很好的表达方式。

八、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