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浮力练习题

浮力练习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浮力练习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浮力练习题范文第1篇

下面就本人的一点经验,浅谈一下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学案设计。

物理复习学案的主要内容大致包含以下三部分:1.知识的归纳整理。2.知识的迁移训练。3.中考的知识链接。

知识的归纳整理是复习课的“温故”环节,知识的归纳整理可以以简单的生活中的物理情景融入物理主干知识的填空或知识框架的结构让学生进行复习,知识归纳整理也是复习过程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然而,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激情下降,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成为我们老师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乌鲁木齐市的中考试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向,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或生活中常见物品为背景,将本节课要求学生温故的知识融入其中,通过知识的整合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知识的迁移训练是复习课的“知新”环节,知识的迁移是以学过的旧知识为前提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能解释物理现象的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规律,才能做到学习迁移。我觉得知识的迁移训练首先要注意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实现原有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重要途径是归纳和概括,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学生具有独立地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能觉察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新旧知识的共同特点,这就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生疏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得多。

例如在浮力的复习学案中引入图1,Q为铜制零件,其上部为边长L=0.2m的立方体,下部为边长l=0.1m的立方体。Q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粘合,且水面恰好与Q上表面相平,则零件所受的浮力为( )

A.0N B.20N C.60N D.80N

该习题的设定首先是学生在复习的前提下精心的迁移训练,学生不能死搬硬套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直接计算,要让学生对浮力的产生和大小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其次,物理迁移训练中要注意数学知识的迁移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对学生理解物理定律和公式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抓好数学知识的迁移训练,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迁移水平。

知识迁移训练中,既要有正向思维的训练,也要有逆向思维的训练,思维定式对学生练习效果的负面影响比较突出。为了使学生不至于机械地反复练习一种方法或类型的练习题,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量身定做一些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的练习题。同时为训练学生逆向思维,可以对一些已做过的基本练习思维程序做一点相反的安排。如:“浮力”一节的课后习题思维都为已知ρ、v求F浮,只要把题目的已知条件进行调整,补充一些已知ρ、F浮求v的习题进行训练,即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的体积。那么学生在遇到没有量筒,只有弹簧测力计,要测量物体的密度的问题时,就可以先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变式求出物体的体积,再通过弹簧测力计测算出物体的质量。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就容易实现知识迁移。

中考的知识链接是复习学案的“升华”部分,让我们的复习更具目的性和时效性,我们可以通过对往年中考题的研究,试探性地出一些类似于预测性质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考查,例如:如图2所示,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3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N;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地放入水中(容器足够大,水足够多),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

A.9.0N B.8.5N C.8.0N D.7.5N

该中考题目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讲解清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做变式处理,变化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3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0N;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1/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地放入水中,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虽然在数据上做了简单的处理,但是题目的本质却发生变化,因为物体的密度此时比水大了。通过习题的设置和拓展达到复习过程中的“升华”。

在编写复习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知识的归纳整理,注重巩固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来达到复习结果的初等要求。通过知识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中考的知识链接部分,让学生对课标和考试大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达到复习结果的高级要求。

最后还要注意学案中忌超纲超本的题目出现,误导学生的复习方向,要加强解题指导与练习,忌把学生拖入“题海”或生搬硬套的重复练习的误区。

浮力练习题范文第2篇

1课例流程与点评

1.1佛山某学校老师作课流程(常规应试课)

(1)导入新课(2分钟)

问题:有人北江边散步,捡到一块“蓝宝石”,想测它的密度,因体积较大,放不进实验室的量筒,怎么办?

(2)介绍阿基米德的“洗澡”辨别王冠真假的故事.(3分钟)

(3)实验探究(10分钟)

教师引导:F浮与p液和V浸有关;V浸=V排;G排=m排g.

给出实验的任务:如何测出F浮和G排?

教师简单告诉学生测F浮和G排的方法,学生动手实验,只做一遍.

教师耐心指导学生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上的错误:强调“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不能说成“浮力等于液体排开的重力”等等.

(4)老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F浮=p液gV排. (3分钟)

(5)学生做老师发下的练习题(共5题).(15分钟)

(6)评讲:先让学生讲,然后老师加以引导点评.(10分钟)

(7)小结(2分钟)

评点

(1)引入别出心裁.一开始便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创设出既有趣又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疑惑和好奇心进入课堂.

(2)常规教学功底扎实,注重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练习题设计合理,难易适中,有梯度,较好地贴近了考试说明.

(3)引导得法有效.先由学生讲述,后循序善诱地加以引导,然后教师简练点评.

(4)态度和蔼可亲,耐心指导,及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上和实验操作上的错误.

(5)板书到位,横向纵向构建知识框架,符合认知规律;学生训练有素,能及时把重要知识点作笔记于课本上,实验与练习速度快,能较好完成任务.

问题与建议新课标精神没很好落实体现,应试成份较大,存在重做题轻实验现象.因为注重了习题的练和讲,学生实验探究明显仓促.实验探究时间少,探究不够充分,小组讨论交流不够,没有实验器材的介绍和实验过程的点拨.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不够,老师提出的问题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存在教师代替学生回答的现象.

1.2东莞某学校老师作课流程(新课标探究课)

(1)导入新课(3分钟)

复习浮力两种测量方法(称量法和压力差法),提出问题:一个体积很大的轮船或一个不规则的石块又如何测量它浸在液体中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2)学生实验:用手将一个小空烧杯底朝下压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体验浮力的大小和观察被小烧杯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3分钟)

(3)实验探究(22分钟)

从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出发,探究F浮与G排的关系.

①探究浸入液体中物体的体积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②教师简单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流程及实验注意点;

③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本实验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如何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

④学生小组实验,分别测量三块不同的小石块所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出来的水的重力;

⑤指导学生引导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⑥讨论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

(4)理解阿基米德原理(8分钟)

①板书内容,学生朗读;

②公式及理解;

③用视频介绍物理学史.

(5)应用与提升(6分钟)

①如何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学生思考操作.

②魔术:演示“浮沉子”实验,使手中的“浮沉子”在水中实现浮沉.

(6)小结(2分钟)

评点

(1)教学中能深入落实新课标理念.以生为本,能关注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关注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关注学生的快乐体验,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2)教师把握教材到位,重点突出,对难点V排与V浸与V物的关系等方面能有效突破.探究目的明确,教学措施得力,实验流程设计科学合理,规律得出充分.

(3)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强.语言富有感染力,充满激情,充满教育智慧.教学流畅,课堂灵动,务实高效.

(4)突出知识应用,让学生感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5)结束过程时留下精彩悬念.“浮沉子”演示实验,大大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带着质疑走出教室,能把学生的探究愿望延伸到课外.

问题与建议学生实验时间宜具体给出,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使课堂更加紧凑.教学激励机制可加强,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与发言.教学语言不够简练,教师讲得偏多,如果能更多地引导学生去讲、去发表和展示,会更加完美.

2“同课异构”课的关注点

浮力练习题范文第3篇

一、科学选题体现基础性

中考的科学知识复习,选择“题海术”的老师往往不是以“纲”定“目标”,然后选题,而怕知识点及题型遗漏,求“全复盖”。选题怕“精”不怕“全”:纵向求“深”,横向求“广”。 “难”、“繁”、“新”之题统统被当成“好”题.这样,题海自然产生.学生跳不出题海,更谈不上整理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低效不言而喻.复习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当然是迎考,殊不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始终是中考命题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温州市近年来中考中的基础题均占70%以上,以此来引导教师立足于基础,即便是“稍难题”,也是立足 “双基”,只不过是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不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的记忆和再现上,而是立足于具体的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为此,无论是基础练习题,还是能力训练题教师都要精选,删减一些过难过繁和形似不一,实则相同的重复的习题,为学生定目标定量地设置基础题是很有必要的。如:压强知识、简单的磁现象、摩擦现象、简单机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家庭电路、浮力、传染病传播的环节、血型和输血、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构成物质的微粒、化学方程式、溶解度、同位素、水循环、化学简单计算等不同知识点,考试水平虽然要求不一,我的处理是:要体现“基础性”首先要定目标,对a级要求知识点,选题要体现“封顶”,着眼于让学生在概念与现象的对应的练习中体验中考要求就是这么一回事,对于刻意引人失误的题一概舍弃;对bc级要求知识点,选题的目标一是注意概念理解,二是注意在其基础可以延伸,着眼于一题多用。无论是例题还是练习题,多注意从 “一题多变”的讲、练中让学生体会“多题归一”,在理解掌握概念、规律的同时实现分析处理事物能力的提升。

二、科学选题应关注探究性

“突出科学探究,体现科学本质。”是新课标的特征要求,也是《初中毕业生考试说明》的重点要求。近几年台州中考其中涉及探究的内容不少于20%,并有增加的趋势。平时训练选题注重基础性的同时还要重视探究性,通过在bc级要求的知识点的练习中适时适量地潜入发现问题、寻找信息、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完成论证、反思评价等环节,对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进行分散的训练,实现一题多用,这样既可以减少全要素整体训练,又可使学生习惯于自然地以科学探究的思维去对待该处理的问题,应对探究题的能力自然得以提升。如在开放题练习中安排针对假设进行验证;在实验题中安排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对实验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或进一步举证及对实验步骤提出改进建议;在情景题和综合题中安排对过程进行分析等。如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大小的关系、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热水降温曲线分析、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测定某块盐碱地中的多种盐的含量从而为盐碱地的改造提供依据、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对学生流感情况调查表数据的分析和得出结论、血铅含量对人有的影响、CuSO4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等基础训练中都可以实现上述操作。

三 、科学选题应注重开放性

近几年,开放性试题被大量采用.此类试题被采用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收敛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实现知识、思维方法与多种能力综合考核的综合性题目,具有一题分出多层次水平的优点,应该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好题型。

例如练习题:用啄木鸟消灭农林害虫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除了具有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防治 效果好的优点外,还有哪些优点?

答案:没有污染;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害;保护生态平衡;有利于生物多样性……

这就体现着该题型的特征。对该角度的训练,我们不能按知识点找题、编制题,而应按其特征选题,训练解题方法,

例如会适应:轿车仪表盘上都有一个用来提醒司机车门是否关好的指示灯的电路不足之处是什么?

答案:不能确定哪个门未关好或保护电阻一直在耗能……

这样的题,还怕不适应上题吗?关注该题型,但不单独为此立时间段,结合教学进程,把该题型的训练结合到平时的知识训练中,这种一练多目标的操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应考中减负提质的选择。

四、科学选题应体现生活性

“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当前中考的导向。这些试题的情景都来自生活中的事例或当前社会热点,同时也渗透着人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应了科学的本质与科学的目的,且能较科学地评价学生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以“一题考多点”。因此我们的教学除要彻底摆脱从书本到书本的方式外,复习练习选题的素材也要实现科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科技等应用的联系(例如“诺贝尔奖”、“热水器”、“磁铁”、“洗衣粉”、“抽水马桶”、“化肥”“吊瓶”…),还要与当地特色以及当前社会热点、焦点相结合(例如、“PM2.5”、“雾霾天气”、“甲型H7N9”、 “节能减排”等等)。力求让学生习惯把学习与生活融通起来,适应现实素材的考题。

例如题 :① 科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灭蚊是防控登革热的有效措施,因为蚊子是传染源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因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筷子在水中看起来被“折断”了,因为发生了反射 D.汽车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 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浮力练习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设疑;释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物理课堂教学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一样,是在不断地设疑、释疑过程中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设疑、巧妙解疑,针对如何设疑笔者浅谈几点和大家一起探讨:

1.导学设疑

一般用于指导学生预习,如疑问式导学提纲就属于这一类。每节课印发导学提纲,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或物理情境,引导学生看书,使预习有序并能抓住重点。如在讲“杠杆”一节,导学提纲三点设疑:1、什么是杠杆?2、有关杠杆的五个名词的意义是什么(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3、给出几组杠杆模型图,要求学生标出支点和力臂。学生按此设疑顺序自学,不但抓住了重点、难点,而且调动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2.递进设疑

一般用在每节课的授课过程中,目的是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逐步设疑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本质,领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设疑要注意层次清楚,要照顾释疑推理的逻辑性和由易到难的梯度。如初中物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一节。一上课首先设疑: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通过实验得到答案后,进而设疑: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做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的有关计算;得出结论后,第三次设疑:任意形状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又等于什么?如此设疑、释疑,不但讲清了浮力的两种计算方法,而且为下一课时讲阿基米德原理埋下了伏笔。

3.诱导设疑

一般用在学生思考问题或做练习题遇到困难时,为学生解决问题搭梯子。如简单机械中的公式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的机械公式都是在理想状态下(额外阻力为0)导出的,而讲机械效率的有关概念时则要考虑额外阻力。为了清除学生的思维障碍,可以以理想状态下推导出的机械公式为基础,设疑:如果额外阻力不为0,那么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大小将如何?作用在机械上的有用功和克服机械阻力的额外功又将如何?从而为讲清机械效率搭了桥,铺了路。

4.随机设疑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扩展学生的思路,获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要围绕教学目标随机设疑。如在讲压强时,课本有一道习题:一个质量为60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厘米2,这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讲完此题后教师可随机设疑:这个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又是多少?又如在求手对图钉帽的压强和图钉尖对墙的压强之后随机设疑,图钉尖对墙的压强是手对图钉帽的压强的多少倍?从而强化了固体不能传递压强的特性。随机设疑应设在所讲问题的近区并适可而止。此种设疑只要掌握得当,虽是举手之劳,却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5.求异设疑

浮力练习题范文第5篇

1.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四节《电流的强弱》中,出于降低难度的考虑,没有讲电流强弱的定义及其定义公式I=Q/t。

2.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电功率》,没有讲电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W=UQ=UIt,却突然出现了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

3.九年级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六节《二力平衡》中,删去了合力的概念,删去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节。

以上的删减是值得商榷的,这样的删减虽然降低了难度,却使知识太过零乱,失去内在联系,无法形成知识的固有体系。降低难度,可以降低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特别是降低这些知识运用方面的要求,但不能破坏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物理知识不成体系,失去物理学的美感。合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是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本身这一知识理解难度并不大,实在不应删除。实际上,据笔者所知,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对这些知识进行了补充,这样学生更能理解。

浮力练习题范文第6篇

第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有趣的物理现象。以家庭为例,你的卧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电风扇为什么能转?开启电视机我们为什么就能听到声音,看到图像?用手机或固定电话为什么就能与千里之外的亲人通话?菜刀的刀刃为什么越薄越好?抽油烟机为什么能把油烟抽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太多了。我们平时只要注重观察,同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就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的去研究物理问题。

第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 加强课前预习

预习是前提,要有意识培养预习的习惯,预习使上课学习具有针对性,可以减少盲目性,预习可以安排在寒暑假,也可以安排在每节新课之前,方法是先迅速浏览新课,再带着问题细读第二篇,边读边记,找出重点和难点,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这样上课时教师讲些什么,哪些自己会,哪些自己不会,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物理科重点放在定理、定律、公式、概念和原理上,只有带着问题听课,才能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才能利用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 高度重视课堂

每天学习时间的百分之八十在课堂上度过。同样的教师,同样的课堂,同样的学习,效率相差却很悬殊,这问题就出在课堂上。这里我们提倡“五到”学习法,即

(1)心到 专心,注意力集中,也包括课堂上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

(2)眼到 眼睛要看教材、教具,看教师板书,看教师演示实验,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同时思考这个结论在什么条件下成立。眼到很重要,科学研究表明,大脑获取的信息百分之七十是通过眼睛获得的。

(3)身到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法拉第曾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中生学物理,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观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对所学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才能对所学知识不断理解和深化,这就要求学习物理的同学在课内外学会观察物理现象,课堂上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并能独立完成操作实验。

例如,教师讲解并演示了浮力实验,自己在课堂动手探究阿基米德定律,课后再动手实验并思考:为什么木块和石块都受浮力,结果却一个上浮一个下沉?这样学会依据物理现象,结合自己已有的物理知识独立思考、探索、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探索、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理解更深刻、分析更全面。

(4)口到 善于提问,敢于提问。既锻炼自己的勇气,又提高了学习效 率。

(5)手到 听课做好笔记:采用要点听课法,笔记课堂要点。适当笔记,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分析和记忆,主要记录教师补充的重要内容,教师指明的容易混淆和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师归纳的在教材中分散的内容。当听课与笔记发生矛盾时,正确的方法是以听懂为主。做好课堂训练:坚持要独立地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物理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做练习的基本方法是:审题要仔细,逐字逐句读题,勾画出关键词句,列出条件结论,寻找与题目相对应的知识点。答题要认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题途径,并在解答中做到列式、运算、推理、作图等步步准确。物理课程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学生感到了物理题难做,这主要是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不对,解物理题时可采用“两头堵”的分析方法:一头是从已知推出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另一头是从结论入手,由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当两头接通时,便可得到解题的通路。检查要全面,一查解题的正确性,二查解题的合理性,三查解题的完整性。同时要养成做课后小实验的习惯,还要因陋就简选取常见的器材设计一些实验并动手做一做。

3. 注意课后复习

一要复习及时,采用“趁热打铁”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人体大脑的遗忘特点,九个小时之内,趁头脑还残留有记忆痕迹时,花十分钟的复习效果比5至10天后再花几个小时复习效果要好得多。二要在复习过程中做适量的作业,做练习力求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掌握一种方法可以破解多道同类型题。三要复习时既学又问,还要不耻下问,但要先问自己,多问自己,再问别人。并且要追本溯源,一问到底。四要复习时努力实现四化:消化、简化、序化、系统化。在复习过程中学会编“错题集”,不用橡皮“改病历”。五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六要保存好学习资料,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比如对练习题而言,作记号是指: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再复习,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第三,要有坚强的毅力。

浮力练习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影响;概念;正确思维

在初一物理教学中,物理现象对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到物理知识,兴趣是有的,但对许多物理概念却感到难以理解,成绩一时难以提高。物理学研究方法有他的特殊性,这就形成了物理思维的独特方式。本文对影响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一些常见问题,通过这些对常见问题研究,探讨培育学生正确思维的方法,来有效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影响物理概念建立的原因

1.小学升初中,没有足够的心里准备和知识储备

小学阶段课程少,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大部分是采取强化学生记忆的方法,学生的理解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进入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转变。作为物理学习的入门,学生还没有办法理解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等等。不知道怎样进行预习,找不到知识点,也不知道怎样学习、复习,总是在被动地学习。

小学的数学知识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比如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以及正反比例,百分比等,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否则就会给物理学习增加一定的困难。

2.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思维干扰物理概念的建立

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一些感性认识,与物理学概念不符。比如,相等体积的木块、铁块放在水中时,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大部分的学生会认为不一样。又如,运动员击打排球,叫学生分析一下排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学生会认为排球受重力、阻力的影响外,还会错误地认为有一个向上的托力。这些就是错觉引起的,这些错觉不利于物理概念的正确建立。

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强化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是一个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许多物理的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更是感到抽象。例如压强、压力等等是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学生一时难以理解,使得建立在压强概念上公式,要让学生理解颇费心机。一些物理学中常用的国际单位如“牛顿”、“欧姆”、“安培”等,在日常生活中却不经常用,学生会感到陌生。还有重量和质量,学生不好区别,日常生活中习惯了把买多少千克米说是多少重,就是把千克看成是重量单位,许多学生也会把质量单位和力的单位混淆。此外,由于小学学的是单一单位,而物理公式中有许多复合单位,因此涉及到两个以上复合单位的概念,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建立起来。

3物理学的学习方法尚未形成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因此学好物理,就必须根据物理学这些特点,养成学习物理的习惯。初中物理,包括了概念、定律的建立以及对它们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都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物理素质,才能对物理现象进行比较、判断,进而推理、分析、概括。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推理,然后经过抽象思维得来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又如“电功、电功率”中电功的公式,根据不同形式,相应出现了七种电功相关的单位,这就更需要学生的比较、分

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4物理学科学生不够重视

相对于语文、数学,物理学科学生不够重视。小学就只重视语文、数学,许多学生在念小学的时候学校就是这样灌输的,我小孩所在的小学就是这样。这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影响很大,学生学习物理的愿望不够强烈。通过分析表明,一些学生认为物理对升学影响比较少。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物理更是视为负担,本来学习都没有目的,甚至把上学看做是家长的愿望,老师的一厢情愿,上课也是学校按排的,这样的学生就更谈不上学习态度。

二、正确思维的培育

1.通过物理实验培育学生的学习素养和正确思维

我们知道,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再造想象思维的过程。在动手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动脑,促进学生大胆想象、推理、归纳,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物理学也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古往今来的物理学家无一不具有卓越的学习素养。观察物理的实验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素养的过程,因为对物理实验过程的观察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论,这是一个极其细致的工作,没有优秀的学习素养和心理品质是做不到的。比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理论,就是通过对各种轻重物体下落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形成自由落体理论。伽利略通过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在空气阻力可忽略的情况下,来求证自己的思维。用实验来论证自己的理论。但是,空气阻力客观存在的,这时候,抽象思维就起到关键作用。大脑想象可以超实现的,可以是理想的状态,通过大脑的想象、推理,得出理想状态下的物体自由下落理论。实验时就是使得空气阻力可以忽略,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比如用石头的落井粗测井的深度等。

2.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的正确思维

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我们遇到运动学问题时一般是先找条件,再用公式,也就是横向思维。一个题目通常需要经过几步运算,这就需要用递进思维以及分解思维来解决,通过几个部分进行分析,找出他们相互关系,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从中得出答案。解题中公式的应用是最经常的,逻辑思维这时候就显得相当重要,有了正确的思维,就可以理清思路,找出各量之间的相互联系,问题就迎刃而解。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很相似,应用过程也很相似,因此还要有融会贯通的思维。

3.在作业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

作为物理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题来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练习题可以有这几种类型,一是快速判断题,判断题可以了解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是否清楚,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如果学生的已经理解了物理概念,就能简单的选择出正确的答案。二是设计多种练习形式,多种的练习形式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三是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练习题,这样的题目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多视角地考虑问题,可以把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到最简便的解题方法。四是练习题的设计难度要适当,要面对大多数学生,要把练习题的内容建立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思考能够找出正确的答案,不要超过大纲课本范围,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就达不到培育学生正确思维的目的。

浮力练习题范文第8篇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顾“埋头死学”而不去加以思考消化,则会受到蒙蔽,知识也得不到深化理解,只是模棱两可,一知半解。为证实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学完《熔化与凝固》后,我对全班学生进行这样的测试:在学习《熔化与凝固》的过程中,你对有关“熔化与凝固”的物理现象有过哪些联想或思考?然后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思考与学习成绩是正相关的。可见,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所在。

教学中,促进学生联想是使学生主动思考的主要途径。所谓联想,就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或由某一知识而引起与之相关的思考。在学习中,如果这种思考越丰富,那么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就越透彻,内化就越深刻。如在理解“原子结构”时,如果能联想到“核外电子如何绕核高速运动?”“电子之间会发生碰撞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显然,他对“原子的结构”理解就不仅是“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运动的电子所组成”的最低级的理解,而且联想思考有利于促进对“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摩擦起电”的理解与后面《电流与电路》课题的学习。可见,联想是学习中主动思考的思维方式之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促进学生联想的教学情境。毫无疑问,这样的联想思考多了,久而久之,就能逐步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觉研究的习惯

所谓“自觉研究”,是指学生自觉地对教材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对练习或问题的剖析、引申、变化、拓展以及归类,从而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与方法。解答有关物理习题或实际问题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的成功与否主要是通过练习与考试来体现,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地、研究性地做题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然而,从目前的教与学过程来看,教师极少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觉研究,学生也极少自觉

研究,通常是追求解题的结果,因此这种解题的效率不

高。在考试中我们通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将学生原来解答过的练习适当变化或改造,结果会使不少学生措手不及,这就是解题而不“究题”所造成的后果。

解题中的自觉研究主要包括:剖析练习题的内涵、寻求练习题的变化与拓展、练习题的归类与辨析、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反思等四方面。下面结合实例加以阐述。

【例1】小辉在底面积为10cm2的量筒中倒入

40mL的水,

然后把一个质量为0.05kg的圆柱体放入量筒里的水中,静止后,圆柱体漂浮在水面上。求:

(1)量筒中的水受到的重力;

(2)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3)放入圆柱体后,量筒底受到水的压强。(g取10N/kg)

为了培养学生自觉研究习题的习惯,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完成本题的解答任务外,还应要求学生分析与研究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或问题:①本题牵涉的物理概念有哪些?物理规律有哪些?牵涉哪些基本技能?哪些文字是题目的关键词语?②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还可以求解什么问题?如果将题目的问题换为条件,可以怎样设问?③在以前所做过的题目中,有哪些题目与本题部分类似?又有哪些题目既类似又有区别?④本题的解题思路方法是什么?解题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应该承认,要求初中学生对习题进行研究性解答或练习,是一项较高的教学要求,开始阶段学生难以适应,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首先是在课堂的例题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上述问题出发,对学生进行启发或引导,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组织课堂讨论,互相交流。其次是作为一种规范要求,教师要督促学生对习题进行研究性解答或练习,逐步使学生养成自觉研究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自主归纳的习惯

所谓自主归纳,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归纳或总结,自主归纳既是自学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自主学习的必要方面。对知识与方法,传统做法是教师归纳或总结,如果把归纳或总结交给学生来完成,那么就能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自我反思,能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从初中物理内容来看,首先要对概念、规律、要点进行梳理。

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学科知识的最基本元素,是表示有关规律的基础,深刻理解概念是正确理解规律的前提,不少学生物理成绩不好的原因就是没有过好概念理解关。要使学生较好的理解概念,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与程序,而且还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关。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概念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揭示,忽视概念知识的形成教学,而学生在学习概念知识的过程中,只重视概念的运用,不重视概念要点的理解与把握。指导学生自主归纳概念的要点,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也是分析与解决物理问题的主要依据,对它的理解程度及应用熟练程度是物理学习好坏的具体标志。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教师可指导学生按如下要点进行梳理归纳:①这条规律是怎样得出的?教材中是实验归纳导出的,还是演绎推理导出的?其导出过程如何?②这条规律怎么表述?数学表达式如何?③这条规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④这条规律的成立条件是什么?⑤如何应用这条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对前面四个要点内容,教材中有明确的介绍或阐述,学生一般都能梳理归纳,对于要点⑤,由于遇到的问题模型不同,学生各自的体会与认识也不一致,因此具有较大的弹性,有可能是局部的归纳,也可能是片面的总结,因此教师可以拟定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梳理提纲,使学生在归纳总结中方向明确,目标清楚。

其次是知识内容体系的构建。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内容由少变多,有些是纵向发展,有些是横向扩充,如果没有分析归纳所学知识间的结构关系,那么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呈现的方式是“孤立”、“散乱”的。有效的读书要经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书由薄变厚,它指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必须对书中每一个内容都要认真地琢磨与思考,并且还要联想到书中没有的,但又与书中知识有关的内容,或者说能根据书中提供的知识与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第二个过程是书由厚变薄,它指的是在书读完后,读者对全书进行回忆与思考,通过这样的回忆与思考,全书在读者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框架,也就是说,读者基本上掌握了这本书的内容。书由厚变薄的过程,就是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