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王冕苦学

王冕苦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王冕苦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王冕苦学范文第1篇

《新课程标准》倡导寻找课程需要和儿童需要的契合点确定教学内容,找到适合儿童的教学策略。问题由学生来提,再以主问题引领,课文让学生读懂,文本奥秘由学生发现,学习方法由学生小结,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悟人物性格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顺母亲的美好品德。

教学目标

1.借助文本,在读懂描写王冕言行内容及环境描写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和“揣摩言外之意”的阅读方法。

2.懂得王冕是一个孝敬母亲、勤奋刻苦、自强自立的人,受到思想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整体把握课文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少年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2.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读出了什么疑问?请在文中相应的地方批注出来。

3.同学们自主质疑,根据学生质疑情况出示主问题。

(出示:课文约980字,写了王冕前后12年的生活经历,作者是怎样做到的?详写了王冕哪两件事?)

【设计意图:复习是为了对上节课的学习进行整体回顾,对文本内容再次温习与巩固。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质疑,教师进行归纳与引导,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质疑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主问题的提出简化了文本学习的头绪,统整学习的过程,方便了教师的教,更有利于学生的学。】

二、细读语言,揣摩言下之意

1.我们先来看作者是怎么详写辍学放牛这件事的呢?谁来读课文相关段落?

2.体会母亲的话:

①母亲让王冕放弃学习去给秦家放牛的原因是什么?

②读出母亲的无可奈何。

3.细读王冕的话:王冕懂母亲话的意思吗?读句子。

①大家都说王冕勤奋好学,可他却说在学堂里闷得慌,似乎矛盾了,怎么理解他说的这话?课文后面有这样一个思考题,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如果有新的理解请继续作批注,然后全班交流。

②多么孝顺的孩子啊,听了王冕的话母亲心里一定舒服多了。这么一读,看来王冕说的是假话啊,是善意的谎言啊,有其他看法吗?

③小结:含蓄是我们中国人说话最大的特点,这一细读,我们就能发现这看似矛盾的话里,原来还有这么丰富的言外之意。

4.这就是经典的文章,它就像一杯好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王冕是这么说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

①从他所做的当中,你品味出什么来了吗?

②这一段中有两处相似的地方,“舍不得吃”怎么理解?“舍不得花”呢?

③就这样一个勤奋刻苦、自强自立的孩子,因为孝顺母亲,所以在母亲让他辍学的时候,他对母亲说——(齐读)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第一步得读懂文本。细读文本,帮助学生透过固态的文字,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王冕和母亲之间相依为命,母慈儿孝的人间真情。这样,原本方块的汉字也就有了生命与情感。】

三、细读结构,揣摩环境描写

1.同学们,作者抓住王冕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详写了辍学放牛这件事,表现了王冕孝顺母亲、勤奋刻苦、自强自立的形象。接下来作者详写的是什么事?(指名读)读到第二件事开头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这么多相同点,那他们能不能互换呢?

2.这三四年,王冕一边放牛一边读书,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就在这一天,下了一场大雨,也改变了王冕的一生。(出示第5段的景色描写)

①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圈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②怎样读出景物的美呢?光注意顺序还不够,我们眼前还似乎可以看到这一幅图画,注意这景物的特点,读出它的美来。女生再读一读。

③多么美妙的景象,可令我感到疑惑的是:课文只用约980字就写了王冕12年的成长经历,可为什么花120字写暴雨和雨后的荷花呢?

(这篇课文选自《儒林外史》,儒就是读书人,儒家对读书人的标准是做一个君子,而《儒林外史》中所写的读书人已经不像君子了,都是伪君子,全书只有这开篇第一人王冕例外。他就像一面镜子放在书的开头,照出了后面那些读书人伪善的真面目。我们大家都知道荷花也被称为花中的君子,古人说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王冕就像这荷花一样,所以这里写荷花实际上就是在写王冕啊。)

④原来这番景物描写还有这么丰富的内涵。难怪著名作家曹文轩说:环境描写写得好才是高手。找个同学再来读一读,我给他配上音乐。

⑤这么美好的景物,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们应该把它留在记忆里,请大家尝试背一背。

3.引读: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他怎么会这么想呢?

4.引读:想到这些,王冕开始刻苦学画——

5.凭着刻苦和勤奋,十八岁时王冕就已脱离秦家开始自立,齐读最后一段。

6.回到主问题:课文约980字写了王冕12年的经历,作者是怎样做到的?什么地方详写?什么地方略写?为什么要详写?

【设计意图:言意兼得,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获得生长。引导学生比较两件事例写法的异同,促进学生在比较中获得写作手法的教育。借景抒情、以物喻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但是教师如果能够联系历史背景和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学生收获的必定是言语技能的智慧。】

四、拓宽练习,扩展阅读背景

1.拓展练习:为了表现乐于助人的形象,下面哪些内容应该详写?哪些应该略写?哪些可以不写?

a.我上体育课扭伤了脚。

b.王刚背着我送我回家。

c.王刚帮我擦红花油。

d.王刚在我家写作业。

e.老师打电话问情况。

f.我爸爸送王刚回家。

2.回顾一下我们这一整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3.最后给大家欣赏一下王冕的墨梅画和《墨梅》诗。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技”上升为“道”的层面;经历了问题由学生来提,课文让学生读懂,文本奥秘由学生发现之后,学习方法由学生自己小结,还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一曲清音乐和着淡雅的墨梅图画面,辅以《墨梅》诗,伴随叮铃铃的下课铃声,使学生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更增添了语文课堂的文化气息。】

王冕苦学范文第2篇

一、不妨讲一讲:以故事导入阅读

由于语文教学对阅读量有较高的要求,许多教师盲目追求课程进度,而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兴趣所在。为了更加贴近教学实际,迎合学生心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故事导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师先利用3~5分钟的时间,讲述一则与该阅读文章有关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再开始课文的教学。

如,在学习《王冕学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位语文教师用活泼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讲了“凿壁偷光”的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有一个人名叫匡衡,年纪比你们大一点点,家里十分贫穷,他每天都要做很多的工作来赚钱糊口,非常辛苦。但匡衡热爱学习,非常努力……后来匡衡成为有名的学者,做了当时的大丞相。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小匡衡很厉害吧?因此,我们要相信:只要坚持好好读书,将来就一定有美好的前程。古往今来,这样的小朋友有很多。今天我们再来分享一个古代小朋友的励志故事——《王冕学画》。

通过上述故事的积极引导,学生们对王冕如何学习画画产生一定的兴趣。“凿壁偷光”的故事非常经典,是鼓舞学生刻苦学习的好题材,让许多孩子尤其是家境不太好的孩子看到了希望,重新鼓起积极学习的勇气。同时,以一个“小朋友”的故事引入,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喜欢模仿、学习的他们会对典型事例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同时,故事中的主人公为学习寻求的各种方法,会让学生对王冕想画画会采用怎样奇特的方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不妨听一听:以音乐导入阅读

诗歌是最讲究音律的语言艺术,它简洁优美,具有特殊的韵律,蕴含无穷的审美意义。对诗歌的学习,不但要加强朗读与背诵,也要注重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处于较弱阶段,赏析诗歌的能力较低,因此,在诗歌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比较侧重于让学生背诵诗歌,这样不利于学生诗歌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国古诗辞非常讲求韵律,我们可以适当地以音乐来辅助完成诗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音乐是调节情绪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可以将人引入一种特定的氛围,给人一种积极向往的情绪和追求。而不同的音乐会带给人不一样的体验。

如,教学《七律 》这篇课文时,学生虽然能够大致理解这首现代诗歌的内容,但由于人生体验的缺乏,他们对这种战争题材诗歌的意境很难把握。《七律 》这首诗歌描绘的是非常残酷的战争年代,那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在现代社会很难体会到。小学生无法产生真实的感触和体验,感受不到作者描绘的紧张气氛和磅礴的气势,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很难领会文本的主题思想。我们教师可以尝试在导入时或者在上课前,播放一些经典的红色歌曲,如《七律 》、《黄河大合唱》,让学生一起听或唱些经典的革命歌曲,巧妙地将他们带到战争年代。这种慷慨激昂的音乐旋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战争年代的惊心动魄和紧张气氛。利用这种情绪的感染去理解诗歌的大体内容和感情,能提升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受和理解。

三、不妨问一问:以设问导入阅读

未知是人类进步、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通过对疑问的梳理和理解,人类才有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力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质疑的力量和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探索欲来促进阅读目的的实现;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吸引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

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根据文章的段落以及故事情节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掌握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完文章后,再通过提出下面的问题进行再次讨论:“如果小女孩有足够的火柴或者有足够的钱,父母、奶奶都还健在,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况?”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反复阅读这篇文章,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想法。一旦学生对问题有了足够的兴趣,就会在阅读文章的同时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不但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文章所要传达的感情和意义。

王冕苦学范文第3篇

一、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教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到》这一课时,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天转凉,风变爽,田野翻金浪”的语句难以理解。时间正值金秋八月,我所教的学生正好是农村小学生,我便带领他们去到田间地头,亲眼目睹了田野翻金浪和鱼虾肥、瓜果香的场景,这样不但使学生亲身感受了生活,而且自己得到了更深的体会。回到学校后,许多学生写出了自己眼中的“秋天”,语文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正如语文大师吕叔湘先生说的:“语文学课跟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 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二、在生活中拓展语文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但在生活中学语文,而且要在生活中拓展语文或其他学科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所收获,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我在教《我的影子》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场景:

师:在学习中,同学们知道了物体的影子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那么谁愿意当老师的影子,站在我的前后左右呢?

生:我!我!(学生争先恐后,老师指名上台)

师: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你在老师的哪个方向或者说老师的哪个方向是你?

生:我站在老师的前方。

生:我站在老师的后方。

生:老师的左方是我。

生:老师的右方是我。

师:谁能把他们的话合成一句话?

生:他们分别站在老师的前、后、左、右。

师:你真会说话,大家给点掌声。

师:现在每位同学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在小组内对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生自由说)

紧接着我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那么谁知道,影子对于固定的物体来说,什么时候它的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它的影子最短呢。学生都说不知道。我告诉他们,要在晴天的不同时间段去观察,才能得出结论。于是,我把学生带到校园,在早上、中午、下午分别观察大树的影子,许多同学通过观察得出了:中午大树的影子最短,早上和下午大树的影子最长的结论。我进一步问他们这是为什么。虽然学生暂时答不出这个问题,但看着他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进一步去探讨的。

小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用心设计活动,耐心培养兴趣,悉心指导方法。

三、在教学中运用好生活教学资源

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课文所描写的事或景物,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很远,而且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存在着差异,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妨凭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如: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来辅助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减轻了教学难度,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青藏铁路》一文时,学生对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都很陌生,光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在课堂上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到了活生生的画面,使他们一下子感受到了筑路工人在修路时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在那样海拔高的地方修好了铁路,真是奇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节省了教学的时间。又如《王冕学画》一文中描写的:“大雨过后,湖里的荷花更鲜艳了,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在我们北方,孩子们很少见到荷花,我就利用多媒体和图片展示了这美丽的画面,不用老师讲,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王冕从小善于观察,热爱生活,刻苦学画,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画家的原因。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好生活教学资源,使教学效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课本上的课文只是个案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等特点创设有效的教育氛围,使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心灵能受到触动,思想受到教育,这才是现代教育的目的。如:前些天,我班有一位小朋友,看到本班一位同学的彩笔就爱不释手,趁人不注意,悄悄装入了自己的书包。当我得知这件事后,问了这位小朋友,但他不承认。我想,如何让这位小朋友主动认错呢?机会终于来了。我在上完《可爱的娃娃》一课时,有意设计了这样的场景:

师:同学们,课本中的珍珍小朋友你们觉得她是不是一个好孩子?

生:是。

师:谁来说说她为什么是个好孩子?

生:因为珍珍知错就改,所以她是个好孩子。(全班齐说)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那么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呢?

在我的启发下,那位拿了别人彩笔的小朋友主动站了起来,当着大家的面把彩笔还给了同学,还勇敢地承认了错误,我让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并表扬他是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就此,我还让同学们把这件事写下来,并谈了各自的感受。像这样的事例很多,都可以让学生去说去写。

有时,语文教师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如在教学《书的世界》这一单元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次活动:我把学生带入学校图书室,对同学们说,现在每位同学都是图书管理员,老师要借一本《安徒生童话》,谁能很快给老师找到这本书?结果没有一位同学很快找到。然后我告诉孩子们,要想很快找到这本书,要学习有关书的许多知识:书的封面、目录、书的分类……学生们兴趣盎然,我就借助图书室里大量的书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课。等上完后,我让每位孩子试当图书管理员,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有的孩子不仅能按要求找到所要的书,还能借助书的内容摘要给人简单介绍这本书呢。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而且这节课学生学得开心快乐。

王冕苦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书法教育意见 培养兴趣 教学方法

2012年书法教育开始走进了我县中小学语文课堂,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学生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具备熟练的文字书写技能,能写出正确、规范、美观的汉字,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中小学书法教育要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按照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美术学科教学和书法教学中加强书法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获得较强的书写技能和初步的书法艺术鉴赏能力。”而要开展好书法教学,培养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语文兼书法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法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从而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教师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兴趣的先决条件。

合格的书法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引导、严管、激趣相结合;其次是老师要有扎实的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因为做个好的艺术老师不只是在黑板前讲讲理论就行的,更重要的是把过程展示给学生看,必要的时候还要手把手地去教,让学生感觉老师的运笔过程,手把手教一次比讲多遍效果还要好。如果看不到老师的书写过程,那么与学生自己看书并没有什么区别,学生的收获是很小的。在讲解知识前应先要引导学生集中精力,然后再开始讲解。讲解的时候,切忌一味地灌输,以免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还应注意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在做示范时应保证让每位同学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还可以适时穿插一些书法起源和演变的常识,以及一些古代书法家的趣事,如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王冕的故事等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听完故事后还要懂得其中的道理,让他们慢慢懂得,学习书法并非只是简单的横竖撇捺,其中还蕴涵着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学经验也很重要,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还可以选择性的使用教材,制定符合自己班级学生实际状况的教学计划,全面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寓教于乐,让学生有兴趣去学,让学生快乐轻松学习。

二、可以用“投影示范教学”和“投影展评学生作品”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书法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一般用粉笔或毛笔在黑板上演示,这有很大的不足,很多细微的动作无法使中后排学生看清楚,所以,教师的示范无法引起学生太大的注意力。而多媒体视频展台的运用,可让教师和学生一样坐着。用学生同样的笔和同样的纸进行演示,使学生感受更真实,更贴近他们,任何细微的动作都被学生一览无余,包括教师的坐姿,执笔方法,作业本的放置等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示范作用。运用多媒体手段,还能展示学生的书法作业,只要将学生习作放在展示台上,学生写的每一个字都会真实的展现在大屏幕上。由于这样展示的是最原始的习作,强化了习作中成功的部分,也充分展示出不足之处,便于教师反馈矫正。教师只需准备一支红笔,将学生写得不好的地方一一指出,并加以矫正,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到启示。通过视频展示台,还能把优秀的习作展示出来,进行欣赏,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激励更多学生专心地读帖临帖。这样的评价反馈,使得学生注意力充分集中。当堂动手改正、当堂树立形象、有益于激发学生的习字兴趣,有益于迅速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

三、使用与其年龄段相符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语言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使用与其年龄段相符的教学语言,并富有艺术性和幽默感,以便学生较快的掌握知识。比如,在学习握笔姿势时,我们常说一个词:指实掌虚。一般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个词如果不太好理解,“指实”、“掌虚”一词分开来理解,我们干脆就说成手心是空的,甚至再加上一句,手心里可以放下一个乒乓球,这样同学们更容易接受。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可以将一些基本笔画除了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之外,还将它们编成顺口溜或童谣,例如,讲解悬针竖和垂露竖可以编成:“悬针竖,下边尖,变成针儿缝衣衫”,“垂露竖,象根柱,收笔要顿住”等等。

四、以开展活动、展示才能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喜欢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所以说将写字融于活动之中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书法活动。学校要开展校级书法展示交流活动,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外化成书法作品,在校园内展示交流,评比评奖,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在写字教学中我经常自己创作书法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把自己参加书法比赛中获得的奖励与学生一同分享,并告诉学生只要刻苦学习,一定会比老师更棒,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书兴趣。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书赛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并参加国内一些青少年书法比赛活动,以此鼓舞学生的学书斗志,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平时搞一些不太难的书法比赛,最好能让每个“还可以”的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功感,多点儿表扬、赞赏。比如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可以鼓励每个学生都写一幅春联,老师从笔法、结构、章法的要求去指导,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展示书法创作水平,把书法的欣赏性与应用特性有机结合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必将调动起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总之,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重在引导、激发,贵在坚持不懈,变被动为主动,变不自觉为自觉,变注意力分散为集中。浓厚持久的兴趣会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必将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乘风破浪,百折不回,自由地遨游。

主要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