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鲁迅的小故事

鲁迅的小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鲁迅的小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第1篇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促进学生不断思考、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更多的教学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

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教学质量

自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时期就对“启发”有所研究,《论语•述而》中表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则言“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他认为教师应该懂得启发学生进行教学传授,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以及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等各方面结合,实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举一反三以及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以下将对启发式教学实施进行具体分析,以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用恰当的形象比喻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学会利用简单、好理解的故事引入,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故事往往能够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无疑不是学生的学习享受过程。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这篇课文时,文章描述的社会背景、社会现状等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又如,李白的《送友人》创作的背后也有一段亲密友谊的佳话,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另外,对于那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诗歌、散文等作品都可以直接转换成故事展示给学生。比如,叙事诗歌直接转化为小故事、长篇小说压缩成小故事等,不断启发学生创作型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二、用恰当的比较启发学生思维

比较可以是同一文章中不同人物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形象比较。例如,在《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与“智叟”,在名字上、行为上、观点上的鲜明对比,集中地表达了“智叟不智,愚公不愚”的思想。又如,在鲁迅的《故乡》中,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笔下少年时期的闰土无忧无虑、活泼开朗、聪明伶俐,而成年后的闰土形容憔悴、神情呆滞、言语拘谨,运用这些对比的写法意在表明作者想抨击的社会现状。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优化教学质量,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郑重 冉武光 单位:重庆市酉阳第三中学校 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中学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第2篇

细细看来,那些道学家在今日仍是未绝的,而是换了个马甲,摇身一变,化成了所谓的“教育家”,继续来残害民族的未来了。

它日日叫学生们去读鲁迅的文章,却只是些不痛不痒的小故事,不曾有鲁迅先生的精华。就好像沫若先生所言:“他们只知道译读我的糟糠,不知道率循我的大道。”其目的亦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是要告诉世人:“我是和鲁迅先生们一边的啊,我们要一起打到封建教育哩。”可实际不过是贼喊捉贼罢了。

过去的道学家竟是连图都不给孩子看的,偶有了,竟还是《二十四孝图》一类的,实可谓是残忍了;可如今之教育家们,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它们在孩子面前摆上无数的孩童的挚爱,却不叫他们接触,只得眼巴巴地望着。如同是你历经千辛万苦,从地狱爬上了天堂,却发现天堂的门是锁着的,这种痛苦可想而知。这分明是虐待奴隶的法子,可它们竟用这种方法对待同胞,对待无辜的孩童!五国城里的老皇帝哀伤了犹是可以在壁上题几首诗词的。它们是恶魔!

它们还把孩子们每日地囚着,一囚便是八、九个中途,晚时虽放了,犹要掷下无尽的作业,叫孩子觉也睡不足;旧时的塾师虽也囚人,但也不似这般长久,更不会放那么重的担子压垮孩子们。至少孩子下了学,还是可以去“折腊梅花、寻蝉蜕。”的。

不知鲁迅先生见了如今之教育,又会做何感想呐!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情景设置;有效教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的

中图分类号:G416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在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呈现的是“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恹恹欲睡”,这样很难达到既定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在现在得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小品、小故事、漫画、语言形象描绘、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许多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化为理性的、易理解、易接受的观点,对学生的教育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一、善于利用多媒体巧妙创设情境

相比传统的教学而言,在现在的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通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如:在教学《中华民族大家庭》时,播放《爱我中华》、《大中国》;在教学《走进父母》时,播放于文华的《想起老妈妈》、谭晶的《我的父亲和母亲》;在教学《与挫折同行》时,播放许文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向前冲》等,这样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并对学生进行设问,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一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教学目的。

2、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创设情境,如:在教学《战争与和平》,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和现代社会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图片,经过这两组图片的鲜明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和平的重要,从而教育学生不要战争!停止战争!热爱和平。在教学《哭泣的自然》,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在减少、环境不断恶化,感受到大自然的,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做大自然的朋友。这样做,可以避免了在课堂中只是教师的说教,学生被动的接受,又能让学生生动地理解知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活动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

现在得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主要是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队社会有用的人,而且内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学中可以讲一些小故事或是让学生表演一些小品,因为这些小故事和小品虽然小,但是它们毕竟蕴含着大道理。让学生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在教学《习惯造就成功》这一课时,我给学生讲述了《鲁迅‘爱书’》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去思考:“鲁迅为什么成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有什么良好的习惯?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教学《拒绝诱惑》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多组有关中学生各种言行表现的漫画,并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1)上述同学的言行各反映了什么心理?这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2)上述同学谁具有不良的行为?(3)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做?每当看完一幅漫画后,他们会积极踊跃地思考和讨论问题。在教学《一步之遥》是可以让学生模拟法庭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像这样把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诉诸学生的视觉,寓意深刻的事件,幽默、典型的人物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使他们在情境中明理,并在情境中自觉导行。

三、形象的语言巧设悬念情境

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完成使命,履行职责的手段。恩格斯曾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记住,变成口语,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教师在教学时的语言融进了情感,才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更大的效力,富有感情的教师语言,不仅只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重要是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不仅影响他们的知识水平,智力能力,还影响他污染的人格结构。能在这里读书,离不开我们的父母,父母的生育之恩,教导之恩,养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可我们的父母渐渐的老去,他们的哺育之恩,我们怎能忘怀?乌鸦有反哺之情,羔羊有跪乳之义,我们同学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吗呢?

又如在教学《人之常情》这一课,教师或学生用富于情趣的,抑扬顿挫朗的语言读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诗词,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1)这两首诗词分别表现了什么情绪?(2)谁的情绪是好的?(3)作为中学生,你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情绪呢?。因为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教师总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步步激疑、导疑、释疑。教师应善于灵活应用课本、联系学生实际,设置一些有层次的、引人入胜的启发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并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

总之,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学内容我们都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的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意的动力激励子过程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五官并用、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从而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学习目标,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降辉《中学政治教学导入新课方法》2008第2期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第4篇

一、妙用题记,浓缩主旨

题记是指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它能起到提示中心,为行文定向的作用。题记的语言要求精练,或富含哲理,或文采飞扬。如《我要飞》一文就运用了这样的题记:

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要离开这个地方。我奋力一振,就飞到了云端,可以靠近点儿月亮……

文章引用伍佰《翅膀》中的歌词作题记,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既紧扣文题,又揭示了“我要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断拼搏、进取”的中心。

二、巧设比喻,生动形象

著名作家秦牧曾说: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生神奇的变化。以精彩的比喻开头,可以使满文生辉,情味盎然。如《倾心一爱》的开头:

爱是沙漠上的绿洲,给跋涉在沙漠中的人奉献一泓滋润心田的甘泉;爱是漆黑大海上的一盏明灯,给在大海上迷失航向的人一丝希望;爱是甘霖,给久旱的大地带来生机;爱是炭火,给寒冷的人们送去温暖。

作者将“爱”比作“绿洲”“明灯”“甘霖”“炭火”等具体可感的形象,语言生动,富有文采,开篇就营造了一种诗意,一种意境美。

三、善用排比,铺陈气势

有人称排比是句子的“集束炸弹”,是创造作文亮点的“多面手”。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可使语句优美整齐,气势贯通,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有家真好》的开头:

因为有家,迷路的孩子会找到方向;因为有家,流泪的孩子会绽开笑脸;因为有家。自卑的孩子会重拾自信;因为有家,失落的孩子会看到希望。有家真好!

排比修辞的运用,增强了语势,突出了“家”的重要。同时,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具有节奏美。

四、设置悬念,出奇制胜

这种方法多用于写人记事类文章,一开头就抓住读者的猎奇心理,激发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如《告别绪想》的开头:

心中那根温柔而又敏感的弦被触动了。一股莫名的味道悄悄弥漫在我周围……

读到这里,读者会产生“那根温柔而敏感的弦”是什么?是什么触动了“那根温柔而敏感的弦”?“莫名的味道”又是怎么一回事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让读者欲罢不能,一气呵成地读完全文。

五、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开头描写景物,创设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为人物出场作铺垫,为全文定下感情的基调,这样的开头多用于写人记事类文章。如《写满爱的社会》的开头:

窗外,天灰蒙蒙地,刺骨的冷风肆意地吹着枯黄的落叶。几棵秃顶的树立在窗前,显得颓废不堪。

这一段深秋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了“我”因生病住院而产生的悲伤心情,为文章开篇定下了感情基调,同时为下文老师、同学、陌生人的热心帮助做好了铺垫。

六、概述故事,妙趣横生

开篇引用一则小故事,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这样的开头多运用于议论文写作。它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地引出议论的话题或观点。值得一提的是:故事的叙述应简练、概括。如《对手也是一笔大财富》的开头:

刚入冬,牧场里的羊受到狼的攻击,牧场主请来猎人,用了整整一个冬天解除了狼患。可是不久,羊群中开始流行瘟疫,羊成批地死去,牧场主请医生防疫治病,医生开出好多处方仍无济于事,牧场主请来专家会诊,专家的结论是:在牧场附近的山上放几只狼。

作者用小故事引出了中心论点:对手也是一笔大财富。既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又能作为论据证明观点。

七、开篇设问,启人深思

运用设问开头,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生活需要挫折》的开头:

挫折是什么?

沮丧说,挫折是无穷无尽的烦恼。

失败说,挫折是被击倒后的眩晕。

懦弱说,挫折是充满坎坷的道路。

而我要说,挫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生活需要挫折。

开篇紧扣题目提出“挫折是什么”的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深思,然后分别选用沮丧、失败、懦弱的话回答了提问,提醒读者不同的人对挫折的看法各不相同,最后作者的回答揭示了挫折的内涵,明确了本文的观点。

八、巧妙引用,彰显底蕴

开篇恰当引用名言警句、诗词名句、歌词、俗语等,能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也能彰显作者的文化底蕴,展现作者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面。如《感谢书籍》的开头: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常是“人比黄花瘦”,但也有高歌“生当做人杰”的豪情;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我喜欢嫉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感谢书籍,是书籍让我认识了历代文人,是书籍丰富了我的人生。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导语 情境 故事 名言 复习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是一部多章节的小说。要想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听课,课堂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内涵,还需要一个精彩的导语。精彩的导语能一开始就把人吸引住,让人很想知道下文。导语就如戏剧开始时激烈的情节,也如小说开始设置的悬念。所以上课的导语非常重要。下面就是本人对几种教学导语类型的归纳概括。

一、情境式导语。给同学创设一个优美的情境,让他们在这情境中体味这一堂课的内涵。如《荷塘月色》可以这样来导入:请大家闭上眼睛来想象这样一个情境: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考入了清华大学。有一天夜里,你独自到清华大学的荷塘边漫步。月色迷蒙,微风拂面。看着路灯下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清清的水流,你的思想感情会如何呢?1927年,处在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文学家朱自清就置身于此,其思想感情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荷塘月色》。

这样的情境导入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清华大学的优美环境,又能给他们以美的熏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还从中了解到一定的社会背景:一介儒生朱自清写此文章时,正处于国内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这对学生理解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很大的帮助。

二、讲故事式导语。用一段精彩的故事来导入课文。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及内涵的把握,从而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开阔学生的思路。如《拿来主义》的导语可以这样设计:今天给大家讲个故事:改革开放初期,某校办工厂某日接到海外一则电报:“愿与贵厂合资经营,资金、技术由我方提供。如同意,下月10号到贵地办理一切手续。”有些老师、学生说:“不能搞”,他们认为“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与工厂不同,弄不好把资本主义思想带进学校,那可麻烦了”。而学校领导和大多数师生都赞成“合资”。到底接受不接受这家海外厂家送上来的“技术”呢?要“合资”该怎么合资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先生曾在半世纪前就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这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文章《拿来主义》里!

通过和课文联系紧密的小故事,让同学从故事中明确了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外来的东西,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生有了问题就会主动去读课文,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有了充分的体现。

三、名言、名句式导语。通过一些名言名句来导入课文,来明确课堂的教学要点,并感染学生对文章进行文学欣赏。如《拿来主义》第二课时主要是领略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论证方式,可这样来导入:鲁迅曾在文章中说“杂文要如投枪匕首”,他写杂文时就身体力行,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特色和论证方式。导语明确了课堂教学要点:如“投枪和匕首”似的杂文语言特点。又如在《杜鹃枝上杜鹃啼》可以这样来进行导语设计:古代文人墨客常以一定的意象作为表达情感的寄托。如用“荷”表示清高,“出淤泥而不染”;用梅表示高洁,不畏艰险;杜鹃常被作为悲伤、忧愁的象征,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表示凄苦、哀愁;秦少游《踏莎行》中用“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表示清冷、凄凉。对于杜鹃是否还有其它的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作家周瘦鹃的作品《杜鹃枝上杜鹃啼》,其中作者对杜鹃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是什么样的?通过古诗的介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并激发了同学阅读新课文的兴趣。

四、复习回顾式导语。通过对以前的知识回顾,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新的课文中来。复习回顾式导语是一种常见的导语类型,主要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如《琐忆》一文的导语可以这样来设计:我们学过鲁迅的文章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件小事》、《孔乙已》等篇章,对鲁迅的情况也大致有了了解,但对他的人格还了解不深。我们会时不时提出这样的疑问:鲁迅是凭什么那么让人景仰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琐忆》来具体了解一下鲁迅的品格。

同学们对名人的了解一般只是了解其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有时也想知道一些名人的轶闻趣事,通过对自己所知的回顾,加深了学生对新的知识的渴求,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口语训练式导语。通过一个短小的口语训练来导入文章。如《冬天之美》就可以这样来导入:你们对冬天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吗?是喜爱他的洁白,还是厌恶它的严寒呢?下面同学们来说一说你们对于冬天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同学思考,口头表述,讲评)同学们对冬天都有着特殊的情感,那么作家对于冬天又有什么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文章《冬天之美》,看一看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感情。学生先对某一问题发表看法,然后再来欣赏名家的作品,通过思考和比较使学生对本课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能更好地去自己主动地学习。

六、影视、课件导入。通过影视歌曲或制作的课件来导入课堂,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激发起学习的好奇心。如《忆江南》一词的讲解就可用MTV《梦里水乡》来作为导语。同学通过歌曲里优美秀丽的江南风景和优美动人的旋律,对白居易的思乡之情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来进行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所以在导语设计上会经常用到。如:在《胡同文化》这一课中,可以这样来设计:通过一组胡同的照片,以及一段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的镜头的播放,让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对北京胡同以及北京市民的生活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从而在学课文的时候能更快把握住文章的内涵。这种导入方式,声画影音结合,动静结合,非常适合现代化的教学。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第6篇

关键词:《铸剑》 《可怕的复仇》 主题 母题

果戈理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近年来,对他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其作品中的圣愚形象、狂欢意味、讽刺艺术、绘画描述手法以及其他学者对果戈理的研究,如别林斯基的研究等方面。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研究成果就更为丰富了,涉及鲁迅的思想、作品、传统、世界观,以及竹内好、丸山N、周作人、伊藤虎丸、钱理群等人对鲁迅的研究等各个层面,在这方面,崔云伟、刘增人每年发表于《鲁迅研究月刊》的《鲁迅研究综述》对相关研究成果做了很好的梳理。近年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新热点,但学者主要关注的是二者的同名小说《狂人日记》及讽刺艺术、写作风格等,中外学者从不同的框架和理论来进行解读,提出了一些颇有建树和创新性的看法,但大部分学者运用的是影响研究,最后都落脚于果戈理对鲁迅的影响,以及鲁迅对果戈理风格特色的借鉴和超越,很少将二者的其他作品联系起来,或从其他角度进行研究。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从主题学的角度来探究他们的作品,故略陈浅见。

主题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德国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一种理论方法,20世纪后才在中国广泛运用。曹顺庆先生曾对主题学做过如下界定:“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分支领域,力图打破时空界限,综合各民族文化,研究同一题材、母题、主题在国际文学间的流传和演变及其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不同作家的风格和成就,不同民族文学的各自特点,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和影响。”[1]主题表达一定的思想或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显示出一定的价值判断,在某种程度上有功利性、目的性的趋向,因而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体现了作者的感彩,而且是可以分解的。对于主题学中的母题,乐黛云先生这样界定:“主题学研究中的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像生老病死、季节、宇宙、山川、河流等等。”[2]相对而言,母题是比较具体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是作品中不能再分解的因素。在主题之下,无数的小的母题组合或单独组成一个大的主题,彼此相互依赖和支撑。

《狄康卡近乡夜话》[3]是果戈里早期以民间传闻、民谣和民间故事等为素材来描写乌克兰的作品,学者对它的研究多从整体出发,很少将其中的单篇挑选出来,研究也多集中在对其中魔鬼形象的分析,或由此探讨果戈理作为民族生活的描摹者、民族精神的刻画者、笑的魔术师、愉快的忧郁者的形象,抑或是分析作品中的景物描写等。然而,《可怕的复仇》风格与《狄康卡近乡夜话》整本书的幽默诙谐风格及主题很不相同,几乎没有可以引起读者发笑的地方,更多的给人以阴森、深沉的感觉。《故事新编》[4]是鲁迅对中国的一些民间文学和历史传说衍生幻化而来,写作完成后,鲁迅对这些作品不太满意,唯独《铸剑》除外。《铸剑》写于1926年末1927年初,是根据《搜神记》和《列异传》以及“三王冢”的传说而写成的。有学者从主题学的角度将中国大陆文学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初;第二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第三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第四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第五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世纪末,并总结第一阶段的特点为:“中国大陆面临内忧外患,文学创作和研究偏重于关注醒世震俗,现实性功利性强的主题,突出表现在对传统文史篇籍中复仇、侠义等题材有选择的整理。”[5]据学者研究,《铸剑》中有着浓厚的“复仇意识”。由此,我们大致可将《铸剑》归为第一二阶段之交的作品。

这两篇文章虽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之手,具体取材也不同,但都取材于民间文学或民间故事,浪漫主义色彩充盈其间。在情节上,《可怕的复仇》主要讲述了布尔巴布施这位抵御外族入侵,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悲壮的一生。他坚毅果敢,智勇双全,是一个好将军、好丈夫、好父亲,对威胁国家和破坏信仰的人进行坚决惩处,可是虚伪的阴险家巫师却利用其妻子的善良而将她欺骗,狡猾地逃脱了制裁,最终这位杀孙、杀女、杀婿、杀教士的巫师又被骑在马上的骑士追杀至死。在这个故事的末尾又加上了一个小故事,讲述了骑马骑士的复仇故事,使巫师被诛杀的最终结局看起来合情合理。《铸剑》讲述了眉间尺为父复仇,但因自身优柔寡断的性情而失败,在黑衣人宴之熬的帮助下最终复仇成功的故事。如前所述,母题是较小的,具有主题性的小的因子,它往往和情节、事件、人物的行动有关,一部作品中可以存在好几个母题。在这两篇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相似的母题:以怨报德母题、“弑父”母题、复仇母题。以下笔者试从这几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以怨报德母题。这类母题在中外文学中不乏其例,不胜枚举。在《可怕的复仇》中,布尔巴布施夫妇发现岳父是巫师时,出于国家民族大义,他将巫师关押拘禁,等待末日审判,可是巫师却利用亲情,让善良的女儿帮助自己逃脱,最后杀死了自己的外甥,逼疯了女儿并将其杀死,背后放冷箭杀死了曾好心收留他的女婿。女儿的善良换来的却是家破人亡,如果没有女儿的妇人之仁,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他们开始都以一颗仁义和善之心待人,孰料虚伪的阴谋家总是以怨报德。在《铸剑》中,眉间尺的父亲倾尽自己的能力和心血为楚王铸剑,剑成之日却是自己丧命之时,因为楚王的一己之私,担心眉间尺的父亲再为别人铸剑,所以将其杀害,他成了第一个祭剑之人,一个家庭也因此破碎。他们都是善良、一心待人的人,不料却遭到恶人的迫害,不得善终。布尔巴布施夫妇一家三口都死于巫师,眉间尺和自己的父亲都死于楚王,只余下年迈的母亲无人赡养,在当时的社会中有如风中残烛,二者都是典型的以怨报德的故事情节。

“弑父”母题。《可怕的复仇》中巫师其实是布尔巴布施的岳父,当其识破岳父的诡计,发现岳父勾结外敌、焚烧教堂时义不容辞、毫不犹疑地将其幽禁,焚烧岳父的城堡,让他等待末日的审判。他并没有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岳父就纵容对方,而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识破巫师的诡计和伪装,将他置于绝境。《铸剑》中眉间尺的复仇对象是杀父仇人楚王,在封建时代,君王是万民之父,天下所有人都是其子民,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传统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思想中,君如父,眉间尺以臣弑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子对父的杀戮,对父权的反抗,对权威的一个挑战。

复仇母题。自古以来,复仇的故事情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都有演绎,而在这两篇文章中,我们随处可见复仇的母题。骑士对背信弃义的朋友的复仇,巫师得不到爱情后的报复,眉间尺的杀父之仇,黑衣人的侠义复仇,鲁迅的复仇等,在作者的笔下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可怕的复仇》篇幅较《铸剑》稍长,果戈理笔下描写更多的是复仇的原因,他详细描述了坏人如何作恶,其间夹杂了大量的景物、对话以及心理描写,而《铸剑》中,涉及复仇原因的环节只有眉间尺母亲的讲述,更多的内容的是复仇过程以及复仇后看客们的百态。此外,他们的复仇都有外在力量的帮助,骑马骑士得到了上帝的帮助,布尔巴布施得到了骑马骑士的帮助,而眉间尺则得到了黑衣人宴之熬的帮助。

读过这两篇文章的人很少将他们联系起来,最大的原因在于二者的主题不同。从主题学角度来看,母题往往更多地呈现出的是客观性特征,不提出任何问题,而主题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并上升到问题的高度。果戈理更多是通过这些故事来描写乌克兰这片神奇的土地,其中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和宗教说教意味,认为上帝是最终的裁判者,一切都应皈依于上帝的帮助,所以提倡的复仇方式也是温和的,宽容的。而鲁迅写作《铸剑》更多的是呼喊类似于摩罗诗人的人,寄希望于宴之熬一样的复仇精灵,反思复仇的意义以及对国民看客的批判。而且,同样的母题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氛围中,在不同的读者解读下都会有些许的差异,伊泽尔就指出:“文化的过滤和误读,以及接受者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和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都形成一定的解读语境和应用语境。”[5]再加上中西方伦理道德、人生价值观等的差异,所以同样的母题在不同作家笔下就有不同的主题,也就呈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由此,我们看到,在果戈理和鲁迅笔下,塑造出哥萨克英雄和黑衣侠士这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另外,在面对复仇对象时,我们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异:果戈理寄希望于宗教,鲁迅寄希望于现实社会。这也说明,虽然同为现实主义作家,二者也有着如此多的相似性,但他们却有着本质性的不同,这也导致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以及后期作品的差异。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文艺界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 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果戈理.果戈理全集[M].满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 鲁迅.故事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第7篇

“开放”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开放”与“封闭”是相对应的。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封闭而呆滞的。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则着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语文素养,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功能。开放性教学倡导开放语文学习的时空,主张语言熏陶和语文实践,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开放性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体验,符合教育发展的潮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基于此,我们教师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超越教材的限定,让语文教学的内容贴近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特征;二是勇于对文本做出创新性的解读。“给学生一点开放的空间,学生就会给你一份惊喜。”我们可以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适度地创编、借用、整合,让文本更有新意,让教学更有魅力,努力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广辟蹊径,让语文开放起来。

一、创编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实践性等特点。教材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新的课程观的指引下,教师与学生有必要对现有教材做有效的处理,以互动生成的先进理念挑战文本、超越文本,更大限度地体现语文的开放性。

1.领异标新二月花:创新体裁

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改编教材:“假如你是索溪峪的导游,可以向游客介绍索溪峪的山、水、动物的特点,请你从课文中选取一些材料写一份导游词。”这样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语言运用情境。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个性化阅读得到彰显。很多教材都可以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改编,可以将古诗改为记叙文,将文言文改为小故事。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学生就能将教材进行开放性的拓展。

2.旧貌变新颜:改变人称

学完了《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后,学生对战象的忠诚、勇敢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课后的小练笔中也有这样的要求:“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学生成功地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将自己的情感和嘎羧融为一体,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场面。“我即将告别我亲爱的村寨,一直以来关心我、照顾我的人们。亲爱的村民们,感谢你们的细心照顾,我忘不了你们那金黄的香蕉,忘不了你们那甘甜的泉水,忘不了你们的包容与呵护。现在我即将离开这里。看着你们送来的食物,我只能绕着寨子走三圈,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和你们告别。今后,我再也不能优哉游哉地出现在你们的眼前。我含着热泪和你们告别了!”这样变换人称,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了角色。由于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文中的嘎羧,已经融入课文中去,所以特别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有利于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由地表达情感是很有帮助的。

二、借用

1.唯有源头活水来:与生活经验接轨

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语文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展学习语文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春联》一课中那明快的、朴素的、朗朗上口的对联,常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从古至今,对联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它凝练、深邃,给予人启迪和深思。于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街头巷尾,走进千家万户,收集对联。有的从邻家抄下对联;有的在开业的店铺里搜集对联;有的从喜庆的婚礼中找到对联;还有的向亲人、专家求教,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在交流汇报会上,一副副对联熠熠闪光,迸发出夺目的光彩。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地摸索,尝试创造,感受春联的绝妙,对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有了崭新而又全面的了解。

2.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实践操作接轨

有些课文,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詹天佑》一文,教学的难点在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以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原理。这样抽象的原理,学生理解起来很有难度。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读书,在课桌上画一条“人”字形线路,将文具盒当作火车,同桌两人为一组,可以由一位学生读书上的描述,另一位学生进行演示。通过合作,抽象的描述变为“现实”,形象直观,理解起来水到渠成。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加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会莫大的成功。

3.信流引到花深处:与背景资料接轨

语文学习应当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并且引进相关的课程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课文文本总是时代、社会和生活的真实反映,与其相关的丰富的背景材料是文本的有力补充。在研读中,如果教师能重视背景材料的运用,这对促进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丰富学生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当开始学习有关鲁迅这一单元时,学生对鲁迅的了解还非常的少。有的学生也许从未听过这个名字。远离那个年代的我们,怎样带领学生认识鲁迅、了解鲁迅呢?我想仅仅依赖书本上的几篇课文一定不够。如果按部就班地学下来,学生对鲁迅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他们对鲁迅的了解也只能是沧海一粟。对这样时代感特别强的一系列课文,我们要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来丰富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本组课文之前,我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鲁迅,搜集鲁迅的相关小故事,先以故事会的形式讲一讲鲁迅,之后再来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对这句话的理解必须联系时代背景,而这应当以搜集资料作为前提。可见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文,搜集资料是最好的法宝。

三、整合

对现有的教材,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启发学生变换视角,重新思考、拓展、组装和再创造,使课文具有新的学习内涵。

1.海上明月共潮生:跨越文本组合

同样都是写景类的文章,《美丽的南沙群岛》与《庐山的云雾》被编写在第一单元中,而《荷花》则被编写在第四单元中。这几篇课文,景物的特点鲜明,描写得栩栩如生。于是,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如抓住重点的句子来体会,把自己当成作者,边读边想象……成功地学习这两篇课文后,我把《荷花》一文提到前面来学习,目的有两个:一是运用总结出来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熟练地掌握写景类文章的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二是比较这三篇课文写法上的不同之处。《荷花》一文不仅写了景物,还写了人物的感受,人景合一,浑然天成。这样灵活地组合课文,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体现开放语文的延展性。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开放性学习的依托。我们教师不是教科书的奴隶,不应当把教材当作“圣旨”,崇拜迷信,而应与学生一道同为教材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又要开掘教材蕴藏的资源,从而使教材立体起来,鲜活起来,丰富起来,让教学充满开放性和弹性。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第8篇

1、整体感知求略

略读课文一般都安排在单元的最后或者精读课文的后面,这样的安排目的很明确:它是学生自读自悟、提升独立阅读能力的实践机会,是联系课内外阅读的工具,既如此,过高、过全、过细的目标必将导致教学结果是"鱼与熊掌无法兼得"。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要精简,力求"一课一得"。教师可以根据每篇略读课文的特点,参照"阅读提示"进行自主阅读——或朗读、或默读、或就精彩片段反复品读从而粗知文章大意。读通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时略读教学重要的第一步,只要读准了,读通了,才会有读懂了。例如《半截蜡烛》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执教者根据阅读提示和课文内容确立了这样的目标:自读课文,想想剧本讲了一件什么事,说说最欣赏谁的语言。再让学生结合写作实际,谈谈剧本和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

2、阅读提示要用好。

人教版教材在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有一段流畅的文字,它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如:略读课文《卡罗纳》前的提示"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全力救助,挽救了小钱的生命。下面的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体现了另一种关爱之情。"提示"在主题内容上进行过渡,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引导,情感上铺垫,能力上迁移,使之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

3、教学方法求活

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一起承载着深化单元训练重点的任务,同时它还为学生充分地自主阅读提供了实践机会。要想提高实效性,阅读方法的选用尤为重要。

(1)模块整合,加深体悟。

主题阅读即将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两篇及多篇文章融合在一个或几个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学。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五组课文以"走近鲁迅先生"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这是天然的主题教学的文本。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可以链接阿累的《一面》,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为劳苦大众的炽热深情厚在感受先生关怀上进青年的高尚品格,这样的解读更立体、更多维。

(2)捕捉重点,精略互融。

虽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详略结合、层次鲜明,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解释了要想获得别人的关心首先自己要关心别人的道理。在教学中,我把第一个故事进行"略"处理,选择第二个故事中母亲对护士说的"不要紧,再来一次"这句话展开重点教学:

(1) 母亲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2)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3) 小组合作学习: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母亲的这种宽容?练习朗读母亲的话,说出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