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孩童之道

孩童之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孩童之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孩童之道范文第1篇

孙思邈养生之道:“养生十三法”

流传至今的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津常漱,耳常鼓,面常洗,头常摇,腰常摆,腹常揉,肛常提,膝常扭,步常散,脚常搓。”

孙思邈先生善参天地与人质的同一性。在人类疾病与天地灾变面前,他曾说:“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对于为人处事的原则,他也留下了千古的名言:“胆愈大而心愈小,智愈圆而行愈方。”他告诫弟子:“心为之君,君尚恭,故欲小。《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之谓也。胆为之将,以果决为务,故欲大。《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谓也。仁者静,地之象,故欲方。《传》曰‘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智者动,天之象,故欲圆。《易》曰‘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圆之谓也。”

有人请教养性之要,他回答说:“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堕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货不殖,子无畏则忘孝,父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勋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侮于远。知此则人事毕矣。”可见先生对人体、人事与天理自有透彻的参悟。

孙思邈养生之道:“三少”养生法

他提出的“三少”养生法,很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心中事少,“安心是药更无方”。安心的前提是心中事少,这事指的是是非之事,烦恼之事。因此,平时一定要心情舒畅,善修情性,淡泊名利,宽以待人,尽量减少和抑制不良情绪对精神的刺激,才能做到心中事少而怡然自得,人之“精、气、神”得以呵护,养生之本就牢固了。二是腹中食少,“欲得长生腹中清”。平时一定要食少,特别对“爽口物”和“肥腻厚味”,一定要口下留情,这样才能让肠胃轻松、消化畅顺,加之多喝茶水,自然就能肠腹双清,内病不染了。三是自然睡少,“自然入睡自然醒”。睡眠是天然的补品,人到老年以后,随着生理机能的变化,睡眠相对减少是一个正常的规律,要保证睡眠质量是关键。

孙思邈养生之道:养生三字经

孩童之道范文第2篇

不是吗,落雪的季节里,如此美的景象,怎能错过,任雪花亲吻我的脸颊,与我亲密接触,使它融化在我心头,大家也是一改往日哆嗦的模样,争先恐后跑出教室,接受雪的洗礼,感受它的温度!

毕竟是大孩子了,孩童时的欢乐也不曾想过,原本只是愿雪的意境痛彻心扉,感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般顽强不屈的精神面貌,不想,眨眼瞬间,脖颈上的雪水随之流下,真是快、准、恨!不知感觉是凉还是疼,雪的角色总是会更换的,此时雪是“无情的”,我当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遥不可及又近在眼前的游戏中不经意中便形成了男女阵营,经女生一番计划后——在男生分心之时,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我们准备随时作战,一位男生在积雪捏球,好机会,我擅自行动,绕了绕手,将早己准备好的雪球扔了过去,也许是雪球捏得不结实,碰到了他的肩膀却变成了轻柔的抚摸,这下坏了,“打草惊蛇”不是好事哦,我认识到独自作战的危害,立马请求支援,男生们的雪球还是坚硬无比,我们也不甘落后,就像两个团队玩杂耍,雪球在空中争斗,校园生机勃勃的!

孩童之道范文第3篇

陆老离开我们7年了,他在世时便已发现如今的苏帮菜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口味不地道,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精美。这两年,想要亲口品尝到陆老笔下的那些美食,恐怕已如民间寻宝一样,可遇而不可求了。

陆老概括苏帮菜有3大特点:精细、新鲜、品种丰富能随节气时令而变化。苏帮菜口味清淡偏甜,与苏州人的性格相似,温顺中带有些柔情。苏州人心灵手巧,做工精细,据说有道菜是绿豆芽里嵌鸡丝,厨师都可以去参加工艺美术比赛了。苏州乃鱼米之乡,无论是蔬菜还是水产品,都是水灵灵、鲜嫩嫩的,让人见了,就来食欲。由于物产丰富,所以菜的品种可以随着节气时令而变化。赵筠《吴门竹枝词》云:“山中鲜果海中鳞,落索瓜茄次第陈。佳品尽为吴地有,一年四季卖时新。”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人单说吃一样,就足够羡煞旁人了。晋朝时的张季鹰,是苏州人,因为思念家乡的莼菜与鲈鱼,竟然辞了官,回乡了。不当“公务员”固然可惜,可是当年的苏帮菜也不会辜负他的一番厚爱。

苏州的名气很大,全世界的游客都来了,来品尝引发“莼鲈之思”的苏帮菜。但是近年来,人们愈来愈失望。我的父亲是位厨师,掌勺已经30多年了。他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以前客人少,厨师慢工出细活。无论是菜的品种、口味,还是上菜的节奏都可以控制。如今客人多,饭店老板趋利,整个厨房就是个食品加工车间,像流水线一样。以前苏州郊外都是田野,如今南园成了市中心,金鸡湖成了工业园区,菜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不新鲜了。虽然苏州人还是像以前一样讲究什么节气吃什么,但是蚕豆用化肥,黄鳝吃激素,那些蔬菜水产品都因为人工催化而变了味。再加上年轻人不像老一辈人那么口味纯正,他们品川菜尝粤菜,对于地道的苏帮菜反而不那么热衷。苏帮菜是越发的不地道了。

吾生也晚矣,上个世纪80年代,苏帮菜还比较地道,正是陆老与一帮朋友吃喝的黄金时代,但那时我只是个只图填饱肚子不懂品味珍馐的孩童。等到如今,上馆子进饭店机会多了,却失去了品尝地道苏帮菜的机会。

孩童之道范文第4篇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对我而言,如同一扇窗,开启了我对未知世界的思索。孩童时,初识《论语》,是从爷爷的书架上翻看它的绘图版,那时只沉浸在新鲜的图画中。上学读书时再次品读,使我深知:为人以仁,行事以礼,定吾之性,养吾之志。初为人师,再读经典,更多关注的是其“以德为本、育才济世”的教育目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一路走来,《论语》与我一路相伴,赐我智慧,给我启迪。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论语》的真正魅力在实践中,如同一眼清泉,为彷徨无措的我提供助力。刚踏上讲台时,因经验不足,教学效果不佳,我一度怀疑自己,沮丧之时,翻开《论语》,顿觉豁然开朗。孔子言“因材施教”,于是我“听其言”、“观其行”,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个性特点,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孔子言:“不不启,不悱不发。”于是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掘他们乐学、爱学的内驱力。这样,我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我也获得了职业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文心雕龙・宗经》有云:“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论语》精义,百世弥新,如同一挚友,一路相伴,让我有所收获。如今,我深知何谓为师之道:必以德为先,以仁为范;必正学塑身,求真不倦;必严爱相济,传道解惑。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的确,书为我提供了好的楷模和路标,让我追求美德和正义。

让我与书相伴,好读书,读好书;践行书中所获,不断提高自我;在如窗、如水、如友的书中遇见最好的自己。

孩童之道范文第5篇

当时还无所谓会计师,但他的理财能力和操守早已被我这当儿子的评上了“会计师”,因为他传授给我终生受益的“一分钱”学说。

“我的账没有一分钱错”,这是父亲引以为豪的一句话,也是送我走上社会的一根“拐杖”。期间,我初中未毕业便辍学了,15岁跟随街坊邻居参加生产队劳动,不久就当上生产队实物保管兼磨房现金会计。这下可把父亲急得不得了,他苦口婆心天天讲,什么日清月结呀、逢账必短呀、勤学好问呀,经常给我传授做账经验和账理知识。他有时还来点“现身说法”:“我在信用社的账本和单据都捆在一起,外面包好封着呢,无论啥时打开,永不会有一分钱的错;在大队的账也是这样。”父亲的“无错”教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融进办每件事的认真精神里。

“不图分外一分钱”,是父亲教我做人的准则。他当生产大队会计时,家里负担重,但他从不肯占大队一点小便宜,任凭我们兄妹四人忍饥挨饿受冻。有件事我还记得,驻队干部老聂到我家喊我父亲开会,发现我们兄妹睡觉的床上连席子都没有,埋怨我父亲为什么不说一声,大队有几条剩余席子的。我父亲始终没有答应要,只是说那样不合适,老聂与大队几个干部研究好给我家一条,我父亲还是坚持不拿,最后老聂亲自送到我家,我们才算享受了“席子待遇”。父亲的耿直性情一直影响着我,以至于我能够坚持“一个廉字写到底”。

孩童之道范文第6篇

野夫

和风清明的四月,在这一季显得孤寂了。

一股冷风过后,刚觉得有点温情,挂在衣架上的夹衣还没顾及清洗,天又变了,变得好冷清,细细的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路途,急急行进的人,脚底下拉着雨线,肩上的伞,歪斜在一边,密密麻麻的雨点沿着伞的一角,滑落在行人的背影里。连日来,都是如此,不知是哪位花仙子惆然,把一腔忧愁,挥散在四月里。独自蜷缩在混凝土浇灌的房间,键盘敲打出无奈的响声,一遍又是一遍,熟悉的文字,顷刻间,仅变成孔乙己手中排出的几个羞涩铜板,生硬、死板,还泛着几许的铜臭味,眼睛也感觉呆板了许多。

木讷起身,靠在窗前,手指间夹着一支香烟,口,苦涩的,连舌都感生硬。眼,观窗外,呆板在细雨中,手,机械的,把烟送进嘴中,轻妙的烟雾,随之在头顶缠绵、舞动,懒散地转身,把烟狠狠摁在堆满烟头的烟缸里。心情就如四月的雨一样,惆然、乏味。

没喝几点墨水的人,生拉硬扯要起草报告,这不是笑死人吗?无奈,吃着公家饭,还得做个样子呀!好不容易,憋屈几日成文,经过层层剥离、添加,终于交差了,可我没有感到一丝的轻松,倒更觉不安分了,也许感觉憋屈,昨夜多吃了几杯,睡得很沉。好久没有这样了,冥冥中还做了个梦,梦见南山上的牡丹花,开的一丛丛,娇艳得很,满鼻孔塞满了清香。很晚起床,徐徐揭开窗帘,天,灰蒙蒙的,好在,不见了雨的踪影,地面上也干净了许多。口,苦涩的一点没有食欲,喝了一点米糊,不知如何打发今天的日子,忽然,想起昨夜的那个梦,就上南山吧,好久没有了这样的心情。

本想搭个伴,可酒后头脑木讷,自己连说话的心情都没有,还是不要随意影响别人得好,自由自在聊以吧!

雨后的山路,青石台阶潮润得很,空气也格外清爽。低头慢行,没有影子相伴,很是落寂。回望街面上,行人稀少,昕水河面微微泛着涟漪,南山的松柏翠绿欲滴,拿捏着脚步,很似小心,生怕油绿滑落叶面,砸伤树下的嫩草,走走停停,难得遇见几许乡人,这倒少了虚无的客套,多了对人生的玩味。回望半生,懦弱、胆怯占据全部,一无事处乃是自然,感叹!感叹!做人尽然做到这份上……

夹杂着忧伤着的思绪一路前行,不曾留意沿途的风景,一阵阵清风掠过,风糅和着花的清香,迎面扑来,塞满鼻腔,钻入肺腑,这不就是昨夜梦中的牡丹园吗?好爽呀!登上南山之巅最后一个台阶,跳入眼帘的是一片花的海洋,白的、紫的、粉红色的花朵,一不小心烫伤了双眼,几个孩童撕扯着,嬉闹着,惹得花骨朵摇头摆尾,好不逍遥。

大步踏进花丛中,慢慢俯下身子,小心擎一朵牡丹花,嗅一嗅,清晰、清香、清爽,尽管小心,还是惹得花瓣滑落下一串泪珠,赶紧收回,怯生生的,不知如何是好?半蹲着身子,傻傻地观望,仿佛听到牡丹园里谁在窃窃私语,那是花瓣伸展的声音,还是大观园飘出的响动?无人应诺。含羞欲开的花朵,如闺秀中少女用袖管半遮着脸,羞羞答答;饱满的花骨朵,如闺楼里灵巧的丫鬟,亭亭玉立,注视着主子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鞍前马后服侍小姐;热情奔放的牡丹花,活脱脱地展示着的靓丽身姿,大大方方地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藏身其中,如吃一般,不知挪动半步。索性偎在地上,好好感受大观园中繁华、衰败的过往。刚才嗅过的那朵,不正是林妹妹吗?那一串泪珠,像似断了线的珠子,滑落一地,让我不知所措;高傲挺胸,饱满玉立的那粉骨朵应该是晴雯吧,你看她灵巧,耿直,活脱的摸样,真是可爱;热情、艳丽、浓粉的那一朵,好似凤丫头,你看她手叉腰间,喝五邀六摆布着贾府的上上下下,耍得就是这个气派;饱满圆润的那朵紫牡丹,好似贾母,祥和暖味,让人敬畏。花丛中,唯独不见宝玉,细想世事炎凉,贾府已失去往日的繁华,渐渐变得荒凉。也许自己眼拙,凋谢在地上的那朵才是林妹妹,贾宝玉早已看破红尘,身披长衫归隐去了。孩童的尖叫,把我从玄觉中拉回。

原先只是赏花而已,不曾想,繁杂的情愫,倒把自己绕进大观园里,让曹雪芹笔下的那颗顽石洗心洗肺。人生如烟,浓淡只是一种姿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将一样散去,无影无踪。人生路上不管逆顺,笑颜前行,永不能停息。

孩童之道范文第7篇

歌名:补血市场 作词:十八年的补血药 作曲:国药品质 旋律:行进曲 演唱者:九芝堂驴胶补血冲剂 点评:

作为我国传统概念中意识最深的补血的概念,已经被一些后来先到的企业,如红桃K、血尔、女人缘等产品杀得天昏地暗,而老牌补血产品如驴胶、阿胶等,意识到传统的补血领域仍然还有新的增长机会,于是以“老歌新唱”的姿态勇敢地迈了进去,虽然说现在唱的声音还不如红桃K那么大,但是携国药的过硬品质,以“老歌新唱”的姿态迈进去后,却能够一路高歌猛进,成了补血市场的行进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老歌新唱的奇迹,也证明了特老斯的定位理论中是不是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空间:消费概念看见“老前辈”也会让个座。

这个“老前辈”,已经在中国喊了三千年,现在有了“营销策划”这个现代化的“大喇叭”,听见了,就象自己“姥爷级”的人物来到自己的身边,你不让能行吗?再说,你现在的观念提的再新,也不会“空穴来风”,所谓的“概念创新”也是一大堆“历史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啊。虽然加了一大堆西洋来的“科学技术”,本源还是老祖宗的东西呢!说白了就是没有“爷爷”哪有你呢,所以消费者的“心智”一犹豫,“传统”就占具了一个“空间”。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返璞归真”的认知,将有更多的“老歌新唱”的产品被认同,我们预计,驴胶、阿胶类补血产品将在2005年打一个彻底的翻身仗。那些如“摇滚乐”、“爵士乐”、“饶舌乐”一样现代版的“补血产品”要小心喽!

看看2003年《同一首歌》中老歌新唱所引起的轰动吧,九芝堂驴胶补血冲剂将有理由相信:明天更会更好! 第2首老歌新唱 歌名:补肾市场 作词:6天激活你的肾 作曲:性命双修 旋律:摇滚乐 演唱者:张大宁 点评:

老歌好听,也许听一千遍也不厌倦。但是对于一个产品来说,这句话很难对。“补肾”这样的“老歌”不是没有人“唱”,已经有很多人“唱”了。如“老歌新唱”的汇仁肾宝,以及被老外“掰熄火”的保健品御苁蓉,“补肾市场”从来都没有被闲置过,“老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可能是即使“唱”得再好,消费者也已经“麻木”了。也许你张嘴就可以“唱”,但是消费者也可以张嘴就说:哦,知道了,知道了,补肾吗!却没有购买的行动和意愿。消费概念虽然有了知名度,产品却依然卖不动;这是因为消费者缺乏购买冲动。

要重建消费者对补肾这个概念的冲动,只有把“老歌”换个办法来“唱”了。于是就有这样的一个产品,把“补肾这首歌”,硬是“唱”成了“摇滚”——这个产品就是张大宁。

本来在“补肾”这个叫人昏昏欲睡的概念下,消费者都是打着呵欠,搔着痒痒,被这么一“吼”,都被吵醒了。消费者一看,还有一个眼熟的,戴着“专家”的帽子,穿着“中国功夫”的外衣的“明星”,也就也买个“票”,“看一看吧”。这样一来,“补肾市场”就硬被这个叫做“张大宁”的“补肾明星”给“唱火”了。

当然,最后消费者一看,这“演出手续”值得怀疑,而且这“摇滚”也唱得有损中国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情,于是各种非议也应运而生。但是对于“营销”上来说,这种“老歌新唱”的办法还是值得很多企业借鉴——如果老百姓对某个“传统概念”已经昏昏欲睡了,你不妨在他耳边“吼”一下,“摇滚”一下的效果其实挺好。

记住一点的就是:千万不要把百姓太“吵烦”了,另外一定要是“合法演出”。 第3首老歌新唱

歌名:排毒市场 作词:排出毒素,一身轻松 作曲:大黄 旋律:说唱版,饶舌乐。 演唱者:排毒养颜胶囊 点评:

也许是中国医药生产企业对传统文化没有深入研究,也许是以前的市场策划者没有对中国中医文化进行深入分析,“排毒”这样一个中国很传统的消费概念,竟然没有被很多厂家做成有针对性的产品。于是这样的一个“大蛋糕”就被“盘龙云海”一个企业占据了。是它最早把“排毒”这样的一个“消费概念”喊出去了, 也是它,占据了中国整个“排毒市场”。然而,2003年的“大黄事件”无疑对排毒养颜的影响巨大,这种“影响”对它的销售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各种声音对排毒养颜胶囊的非议也甚嚣尘上。再加上龙胆泻肝丸的关木通事件,对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也开始深入,“排毒”这首老歌面临着“新”挑战。

于是“说唱版”“饶舌”的排毒养颜胶囊广告出来了。我们不论在哪个报纸,哪个电视,哪个电台,哪个地方,都可以听到各种文案对大黄长篇累牍的解释,对“排毒概念”一遍一遍如老太婆唠叨一样地论证,排毒养颜胶囊的营销就在这样“说说唱唱的饶舌乐”中度过了它难忘的2003年。

2004年,排毒养颜的信任仍在,危机尚存。不管是遇到多大的困难,盘龙云海还要前行;不管是碰到什么样的挫折,排毒养颜胶囊还得在市场中继续销售。所以这样的“说唱局面”估计还要持续到2004年。销售波动但是还会占据中国医药市场的“一席之地”。

但是“说唱饶舌”的排毒养颜至少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说比不说好,解释比不解释好;老歌要新唱,老话还得要新说。 第4首老歌新唱 歌名:小儿健胃消食市场 作词:固幼金汤,吸收健康 作曲:儿童健康食品 旋律:轻快的儿童音乐 演唱者:固幼金汤 点评:

早在2002年,固幼金汤的策划人就提出了一个颇为新鲜的概念,他说史玉柱要搞“黄金搭档”,各种各样的维生素A、B、C、D、E什么都补,孩童还要补钙、补锌、补血、等等,而他也要搞一个产品,一次把什么都给“补”全了,这种思路就是后来“固幼金汤”的策划雏形。

固幼金汤的思路就是提倡孩童的吸收健康,从“一日三餐”中吸收所需要的钙铁锌等营养元素。“吸收健康”了,就什么也不用“补”了。其实这种提倡“吸收健康”的概念,无非就是一种“翻版”的“健胃消食”的概念,因为健胃消食了,肯定就吸收健康了。而哈慈的健胃消食片、健民的小儿健脾颗粒等等产品,都曾经“一路高歌”,现在的固幼金汤在市场中的“旋律轻快”,能不能达到“前辈们”的“高度”,我们拭目以待。 第5首老歌新唱 歌名:养生市场 作词:修身养性,四修平衡 作曲:养生之道 旋律:民歌 演唱者:蓝色冰火牌参茸养心益肾胶囊 点评:

如果说养生是中国中医文化中的民歌的话,那这首民歌已经传唱了数千年。但是现代意义上的养生产品却一直未能诞生。这个细分市场就象当年“排毒市场”一样,等待我们去开发。于是作为搞策划的我,把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得到了一个医药营销企业老板极大兴趣,当他拍着胸脯说投资100万时,我知道,我们该动手来炒炒这个市场了。这个产品的主要概念基础修身养性由四个部分构成:修肾养性、修心养性、修神养性、修血养性,构成了我们所提倡的“养生之道,四修平衡”。

“老歌新唱”,需要勇气和胆量,作为养生市场的开拓者和前行者,我们都有理由期待蓝色冰火在2004年的医药市场中唱出一首激动人心的歌谣。

弘扬养生之道。期待蓝色冰火新辉煌! 第6首老歌新唱: 歌名:恢复元气 作词:健康“元来”很简单 作曲:专业康复品 旋律:校园民谣 演唱者:复元丹 点评:

当湖北中医学院的黄教授说要搞这个产品的时候,我惊诧于他的判断能力。是啊,不简单,难怪当年他能研发出脑轻松这样畅销数年的保健食品。“恢复元气”,又一个传统的“消费概念”,又一个没有“专业产品”来炒作的“空白市场”,被他抓住了,被他“老歌新唱”,一翻天地可能就此被“唱”开。

我们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把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比做歌谣的话,“丹”的文化无疑是一首“校园民谣”,一般都是在“高等学府”里“唱”的。比如说皇帝的“御医”中,比如说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这都是当时最好的“医药研究机构”之一。而黄教授是湖北中医学院的一名学者,中医研究象牙塔里的一名先生,有如此对医药市场的细分和策划能力,的确值得称道。复元丹这首在高校里诞生的“校园民谣”,能不能在2004年传唱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就看医药保健品企业的营销之道了。 第7首老歌新唱 歌名:调经市场 作词:调表象,补根本,排补通血 作曲:经·血健康专家 旋律:华尔兹 演唱者:简爱牌补血调经片 点评:

有女人就会有“调经市场”,有中医就会有“调经”一说。调经的老歌已经被中国的企业唱成黄梅戏、京剧、粤剧等等,这首老歌还能“唱”吗?还要怎么“唱”呢?我们于是策划这样一种做法:把“调经”的“歌曲”唱成了“华尔兹”;把“补血”和“调经”结合起来“唱”,唱出一首“华丽的新歌”。

把“补血”和“调经”细分了,“补血”要补“好血”“;”调经排出“坏血”(含有坏死子宫内膜的血液——月经),只有把“补好血”和“排出坏血”有效地结合,“调经”才是调根本。这样的“老歌新唱法”消费者能认同吗?只有“市场才是检验概念的唯一标准”——我们就期待吧。 第8首老歌新唱  歌名:蜂胶市场 作词:真材实料,安全有效 作曲:知名蜂产品 旋律:爵士乐 演唱者:知蜂堂 点评:

传统蜂产品,有蜂胶、蜂王浆、花粉、蜂蜜等等一系列。而知蜂堂从蜂胶入手,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整个蜂产品的领跑者,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当然,现在蜂产品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有“葆春蜂王浆”、“蜂珍牌蜂系列产品”等等,大小企业齐上阵,各种蜂产品漫天飞,宣传方面也是中西合璧。而“知蜂堂”宛如“爵士乐”一样,有点“贵族”、有点“平民”,有点“摇滚”,有点“华丽”,品牌风格独树一帜,唱法绝对不一般,对中国百姓来说,唱法实在新鲜。但是2004年知蜂堂的“爵士乐”对消费者来说是否还有新鲜感,值得深思和怀疑。 [b]第9首老歌新唱[b] 歌名:六味地黄丸 作词:药材好,药才好 作曲:药材地道 旋律:京剧 演唱者:仲景 点评:

“六味地黄丸”这个普药,现在还能怎么做?如果说京剧是我国戏剧中的“国粹”,那么“六味地黄丸”就是传统中医的“国粹”了。但是“传统的京剧”现在还有人听吗?“六味地黄丸”这首经典的“老歌”还能“新唱”吗?宛西制药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孩童之道范文第8篇

身边的女友大都是懂得经营婚姻之道的人。一日闲聊,谈到成功经营婚姻的奥妙时,一个好友提到一个我从未听过的词语,婚姻生活要“适时柔软”。

退一步海阔天空

女友琼是气质优雅、性情温和,未嫁时便是众多异性追求的对象。结婚后,她对老公一直是“恨铁不成钢”,老公在一家半死不活的企业做事,工作清闲,待遇一般。但老公却安之若素,每天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不亦乐乎。琼知道老公其实是有能力的,只是安于现状。于是,琼总是拿身旁的成功人士刺激他,苦口婆心地逼他能“一展鸿图”。但是,琼唠叨多了,让老公很反感,口角由此不断。时间长了,琼觉得无力改变老公,反而把自己的婚姻搭进去,太不值得,也就不再唠叨了,既然他愿意过轻松的日子,就随他去吧,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平安无事地厮守在一起。

不久,琼怀孕了,没想到老公却感觉到了身上的压力和责任,加盟了一个同学开的公司,要给未出世的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很快,老公的事业就风生水起了。琼笑言,婚姻只允许妥协,如果不懂得适时地后退,那爱就变得没有意义了;适时退让,是男人和女人的情感加油站。

百炼钢成绕指柔

朵儿觉得自己的老公什么都好,就是大大咧咧的,一点儿也不懂得关心和体贴她。不过呢,局外人都看得清楚,她太能干了,把家里家外都操持得井井有条,老公插不上手,于是,就乐得做个“甩手掌柜”。

“为什么要这样费力不讨好?”姐妹们在一起时,总是引导她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朵儿扪心自省,也意识到自己的“强悍”,“做一个女人,何苦这样折磨自己?这不是催自己快速衰老吗?”朵儿开始有意地变“笨”变“弱”。

以前,朵儿从不伸手向老公要钱。但现在,她时不时地撒娇向老公要钱买衣服买鞋子。老公给得还挺爽快,看见朵儿用自己的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心里也美滋滋的;以前,朵儿总是很利索地自己换灯泡,一个人挥汗如雨地在厨房里做出一大桌子菜现在,她忽然之间都不会了,遇到一点点困难,就立刻向老公求助;以前,她什么事儿都是自作主张,雷厉风行,现在,却什么事儿都跟老公商量,请老公拿主意

开始,老公也有点不耐烦,但渐渐地,朵儿发现他能干起来、细心起来,还时不时送自己一束玫瑰百合。买新房的时候,从选楼盘到跑装修,老公干得可欢了。

低头之柔媚胜骄

丽敏是一名聪敏过人的女子,上得厅堂,入得厨房,工作出色,家务活儿也麻利,却不免恃才而骄,洋洋自得,常常对老公的善意批评、好心提醒,置若罔闻、心生反感。

事情的转机在一次工作问题,丽敏因为工作出色表现受到嘉奖,美滋滋地陶醉其中,她老公却指出了她为人处世的不足。虽然丽敏觉得很扫兴,但由于嘉奖获得的好心情,也就不跟老公计较。到了晚上,丽敏还静心反思了一通,发现竟然确如老公所说。于是,第二天早上她诚恳向老公说明,罗列了自己的缺陷,作了自我批评,抬头却见老公错愕的目光,急忙说:“人无完人,改了就好。其实,你在很多方面是很优秀的。”

这回,轮到丽敏吃惊了,以往她总不服气老公的批评,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开脱、辩解,换来的总是迎头痛击,没想到,大方承认,老公却反过来安慰她鼓励她。之前,自己喋喋不休争辩不就是想要这样一个结果吗?她感叹:怪不得柔软的舌头总是比坚固的牙齿经久耐用。

著名诗人徐志摩有一首诗中写道:“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夫妻之间低头示弱并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女人低头更是有风情万种。现在,丽敏已经完全懂得适时展示“一低头的温柔”,她老公也因此更能解“低头的温柔”的风情,“英雄心满儿女情”,小两口日子的滋味变得格外鲜美多味。

其实要想享受柔情蜜意很简单,仅在于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撒娇的眼神、一顿可口的饭菜、或一个不经意的动作

柔软享爱百年长

人生百年,风雨如晦,我们的生活如同军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论从哪开始,终将回到哪里,只有心存感悟,心存怜悯,才能荣辱不惊,随遇而安。就像我的朋友真朴、昊哥那般,既便是历练了,也不看透,带着孩童般的纯粹,享受柔软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