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老舍月牙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意象含义 月牙儿 控诉
《月牙儿》以中主人公的自述为主,讲述了自己从童年到青年的悲惨生活。以倒叙的形式,以“我”在狱中看见的月牙儿开头,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带着不同的感情,月牙儿的意象设置含义都是不同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从自救到最终沉沦的复杂的心理变化历程。
一、童年的月牙儿:像一条冰似的带着凉气
“童年的月牙,总是带着寒气……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么点点的微弱的浅金光照着我的泪。”“我”自幼丧父,妈妈带着“我”去上坟,什么都是凉的,只有栗子和妈妈的手是热的。此时的“我”,带着丧父的愁苦,终日看着妈妈的泪度过,所以看到的月牙儿,是冷的,带着寒气的,可见家庭的破碎给“我”带来的凄凉的童年生活环境。而只有栗子――生存所需的食物,是现实的,是热的;只有亲情――妈妈的手,是唯一能够抚慰“我”心灵的寒气的东西。
二、母亲沦为暗:月牙儿比什么都亮,都清凉
妈妈找了新爸爸,“我有三四年没有看见月牙了。可是爸死时那个月牙,妈轿子前面那个月牙……老在我心中,比什么都亮,比什么都清凉,像块玉似的。” 爸死后我们过的凄惨生活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阴影,可是月牙儿此时却好像与“我”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月牙儿在“我”脑子里,是纯洁美好的事物的象征,“我”相信,不管怎么穷,至少自己是跟月牙儿一样纯洁的。母亲因生活所迫当了暗门子,我对妈妈又爱又恨,可是我自己却可以不像妈妈那样,“我可以逃啊”,文中的“我”此时还不能理解妈妈的痛苦之处。
三、母亲离开:月牙儿没有出来,只有黑暗
当母亲不得不抛出两条路让“我”选:一是帮助她,二是各走各的;“我”不得已还是选择了第二条,对于一个小学刚刚毕业的“我”来说,毫无生活来源,离开母亲,是对自己巨大的打击,本来“我”只剩下这个妈了,现在,妈妈也离开“我”,世界几乎崩塌了,所以此时月牙儿没有出现,象征着“我”的世界只剩下“我”自己,如此孤单无助。
三、独自一人的生活:自我的挣扎与最终迷失
(一)寄人篱下:没有胆子去看月牙儿
离开母亲之后,“我”寄住在小学校长那里,靠着帮她抄抄写写来补偿她,此时“我”的心里是难受的,没有妈妈,寄人篱下,看别人脸色。身体越来越往大了长,“我”担心未来的路,迷茫,“不放心”自己会不会禁不住“穷”的苦而走上跟妈妈一样的道路。所以“我”不敢看月牙,尽管“我”还想看,还想保持着那份至死不屈的纯洁。
(二)自力更生:月亮清亮而温柔
后来“我”有了点进款,靠着帮别人织些东西补贴生活,离开学校之后又自己出去找事,不依赖任何人。“我”每天“抱着希望出去,却带着尘土与眼泪回来”,此时“我”才真的明白了妈妈,原谅了妈妈。在这个男权社会下,一个弱女子是无法生存的,除了“卖肉”。可是“我”没有想到死,因为“羞耻不是我造出来的”,是社会逼出来的。所以,只要有人给“我”饭吃,“我”什么都肯干。
突破了这一层障碍之后“我”敢于正视月牙了,有了短暂的心理平衡。不是“我”的错,是“粮食的毛病”。此时“我”的心理慢慢接受了这样的现实,所以“我”把月牙儿当做“希望的开始”。
(三)他来了之后:“我”失去了那个月牙儿
虽然想着心里开阔了许多,可是面对那个男青年对“我”的“好”,“我忘了自己,化在了那点春风与月的微光中去”,第一次爱上了那个男青年,奋不顾身地把自己给了他。后来发现他是有妇之夫,他对“我”只是“利用我的无知,畅快他自己”,他要的只是“我”的“肉”。“我”突然想起来自己,自己心心念着不能沉沦的事情,“我”还是与月牙儿一样纯洁,可是,他来了之后,“我”失去了月牙儿,因为“我”不再纯洁了,还是无法逃离卖给男人的命运。
当“我”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我”离开了他,去当饭馆的女招待,可是老板要求“我”像一号女招待一样卖笑,甚至卖身。“我”还是接受不了,就辞职离开。“我”不断挣扎,不断心理斗争,不让自己沦落到卖给很多男人的地步,直到“我””遇到了那个小磁人,她也被抛弃了,此刻“我”明白了不管是什么样的女人,在这个社会,终究是要受男人摆布的,只是卖给一个人与多个人罢了。“我”坚守了多年的道德底线,终于在此刻崩塌了,所以“我”开始寻求“浪漫”地挣钱方式,此刻“我”也完全沦落了。
四、入狱得解脱:又见清冷的月牙儿
后来“我”因被文明人抓去感化院,后来又进了监狱。因为那检阅“我”们的大官就曾经是“我”的客人。虽然身在监狱,可是“我”在外面所受的痛苦不比在监狱少,至少,没有人让“我”继续卖肉,“据我的经验,世界比这强不了多少……死在哪不都是一样吗?”在这里“我”又重新看见了月牙儿,在这里,反而是一个解脱。
月牙儿是贯穿整部作品的意象,文中作者对它的感觉就是“冷”,带着寒气。不是满月而是月牙儿,极易受到乌云的吞没。作者的设置是有目的的,月牙儿的清冷,象征着社会的黑暗与恐怖,毫无人情可言;残缺的月牙儿,象征着不圆满的生命,脆弱的女性命运,极其容易被黑暗的社会摧残而走向沉沦。而月牙儿发出的微弱光,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挣扎的无力的象征,但是还是带有希望。
作者在故事中反复强调:“为什么月牙儿老是这么歪歪地斜着呢?”“是粮食的毛病,凭什么我们没有吃食呢?”在一个男权传统根深蒂固、社会混乱无序的时代,几乎丧失了作为人的所有权利的女性只能堕入非人的深渊,沦为性暴力的对象和生殖的工具。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不容那些贫穷的女人生存,不是自己的错,字里行间也包含着对社会黑暗的控诉。
【参考文献】
[1]杨金芳 《一曲旧时代女性悲剧宿命的深沉挽歌》,《现代文学名作欣赏》 ,2007年
[2]万水君 《不失自我的迷失――解读老舍小说 中的‘我’的形象》,《现代回眸》 ,2005年
慢待,汉语词语,读作"màndài",指(对人)冷淡,也是客套话,指招待不周。基本释义:(对人)冷淡,例子,你不能慢待了朋友。客套话,指招待不周慢待客人。
出处:老舍《樱海集·月牙儿》:"我有时候也会慢待人,可是我有我的办法,使客人急不得恼不得。"《王昭君》第二幕:"乌禅幕老侯爷,你们在长安这些天,游玩观赏得可好恐怕有慢待的地方吧。"
(来源:文章屋网 )
鲁迅故居(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的丁香在爱古树的人中很有名气,丁香开花的时节,很多人都会去感受那份文雅。前院有丁香,后院有两棵黄刺梅、三棵白杨树、两棵花椒树,还有那两棵知名度很高的枣树。其实,这枣树已不是原本鲁迅《秋夜》文中的那两棵,鲁迅故居的工作人员说是后来补种的。院里还有鲁迅开凿的一眼水井。每逢春季,繁花盛开,芳香满院。
秋夜(节选)——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睒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郭沫若 &银杏
北京郭沫若故居,现为郭沫若纪念馆,地处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东临什刹海,南望北海公园静心斋。 如今郭沫若故居外层院里生长得最茂盛的就是十余棵银杏树。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妈妈树了。这棵银杏树是当年郭沫若的夫人回南方养病时,郭沫若和孩子们在西山大觉寺移来的。为了让孩子们祝愿妈妈早日康复,郭沫若给这棵银杏树起名“妈妈树”,默默祝福着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能像顽强的银杏一样,战胜病魔,早日回到孩子们的身边。郭沫若一家把这棵银杏当成自己家庭的一员,至今这棵银杏树仍在院中茁壮挺拔地生长着。
银杏(节选)——郭沫若
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专在乎你有这和吉相仿佛的果实,核皮是纯白如银,核仁是富于营养——这不用说已经就足以为你的特征了。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你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你的花粉和胚珠具有着动物般的性态,你是完全由人力保存了下来的奇珍。
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
老舍&丹柿小院
尽管接地气的老舍,并没有专门描述丹柿小院的文字,但是他在这个小院居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写下了建国后的所有作品。老舍先生的四合院不大,位于灯市口西街的丰富胡同19号。房间也很小,里面陈列了老舍的作品以及他的生平介绍。院子里摆放着一口大缸,是老舍夫妇用来养鱼的。
一轮金灿灿的圆月,从东边的天空徐徐升起。月亮金黄金黄的,像一个南瓜挂在天边,它的颜色慢慢浅了,最后变成了一个银白银白的大玉盘。一两颗星星在它的光芒旁眨着眼睛,无边无际的空中它显得并不孤单。
黑暗的小树林在月亮的照射下有了一丝光明,一缕缕柔和的月光,抚摸着叶子的脸庞,把月光透进树林,一缕缕银白色的光辉,把树林衬托得更美了。
月光下渭水泛着银光,皎洁的月光撒落在渭水面上。灯光的倒影也不再引人注目,平日不怎么清的渭水,在月光下显得清澈舒缓,月亮偎在水面上,微微颤动,像正在打扮自己似的,湖面映出的月亮似乎比空中的更加可爱了。
月光下的城市好象另有了一番情趣,街上的人们披上了银白的纱衣,突然月亮上出现了黑影,好像见了这么多人不好意思了,就掩住了自己美丽的容貌吧。
1、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2、蛐蛐也跟着轻唱起了一首小夜曲,池边荷叶上的小蛙便也加入到了这小小的乐队来。树上的麻雀似乎很害羞,偶尔叽喳叫上几声又立刻停住了。灰色的马路上,空无一人,已听不见汽车杂乱的喇叭声,发动机声,只有几棵高大的梧桐仍如往常一样,立在路边与马路窃窃私语。池边,几棵垂柳轻轻地拂过水面,荡起一道道波纹,一切声音停止了,月光还是那么柔和。
3、月亮好似一个顽皮的孩子,常常躲入云姐姐厚厚的衣袋里,好久不露面。有时却像害怕批评似的,离云姐姐远远的。
4、月光使整个夜改变了颜色。没有月光地夜,除了黑暗便什么也没有了,虽然星辰闪烁却无法将大地照亮,让人感到厌倦和恐惧。在月光下,一切都变得丰富多彩,不像那样只有单调地黑色。银、黑、蓝,这便是月夜的色彩,从深到浅,从黑到亮,虽丰富多彩但并不花哨,恰到好处,令人难以忘却。
5、深居的人也许永远不懂都市的寂寞,在抛离都市的喧嚣之后,夜引领着我,展示着它的单纯与灵巧身姿。田野中一片寂静,只有一阵阵无休止的单调的蝉鸣与不远处的秃树下各种昆虫在缠绵歌唱。月夜皎洁,照射在这林荫小道上更令人心旌摇荡与生气。我又明白了什么,夜的魅力不同有着人们的缔造,劳动与收获!
6、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7、月亮一直是那样光彩照人,那样独一无二,那样硕大无比,那样令群星失色,她,就是大众的情人,男人的偶像,八戒因她而犯戒,因她而下凡尘,当然,这也是我的月亮。
8、月光下的校园是美的。人们谈天说地,无忧无虑;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耍,跑来跑去快乐得不得了;校园里的花花草草,在月光的陪伴下也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渐渐地人稀少了,大家都回家睡觉了,只有月亮和几颗陪伴它的星星在外面。虽然人都回家了,但月亮还在无私地向大地每一个角落撒下,它那美丽的光辉。正像老舍的《月牙儿》中写的,月亮是世界上最纯洁的东西。
9、弯弯的月牙儿犹如一只银亮的小船。
10、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
11、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时候钻了出来,还眨着调皮的眼睛,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12、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丫间。
13、月亮依然残缺着悬挂在浦东的夜空,颜色已渐渐苍白了。月光照在水面上亮晶晶的,黄浦江的昏水在夜中也好像变成了青色一般。
14、月亮,星星给天空增添了诗情画意。月亮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令人遐想万千。而那晶亮闪耀的密集的星群,恰似瀑布飞溅的火花。我乐于同星星交流感情,我喜欢和月亮诉说悄悄话。星星啊月亮,如果你们即将举办一个童话故事节,能否让我也参加?
15、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惟有心中美好的愿望,方可填补空虚落寞!月亮并不空虚,人们仰天一望,就可以看见它!
17、望着月亮,我似乎看到了玉免正急忙地捣着长生不老之丹;广寒宫的嫦娥,平时十分寂寞,孤独,今天却喜笑颜开;那倒霉的砍柴人吴刚,今天也在歇着。
18、没有月亮,繁星像是大荷叶上的露珠似的闪烁着。
19、一轮玲珑的弯月挂在梢头,氤氲的月色透过树叶儿,洒在大地的每一片土地上,在遥远的天边,若隐若现闪闪发光的星星也在不甘寂寞出来展示魅力;像天使一样,悄悄的来聆听人间的秘密。
20、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21、窗外弯弯的月牙儿,像开放在幽蓝的夜空中的瓣。
22、晚霞抹尽最后一丝太阳的余辉,月亮像一只晶莹的玉盘,慢慢地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渐渐地越升越高,穿过树林,越过山岭。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一切仿佛披上了银纱,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伴随着月光颤动着,闪闪烁烁。
23、夜,静极了,玉盘似的满月在云中穿行,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
24、喜欢月夜,是我永远不会改变的。在月色下漫步,在月下听蛐蛐的叫声,真算得上是一种享受。有时在月色下想起那些人那些事,让人好不快活。曾在这月色下幻想过自己和最想的那个他再次美景下散步、嬉戏、打闹,那将会多好啊!寻一片草地,抬头品味着月光,月光照亮了小脸蛋,周围的动物在月色的衬托下也走起美妙的曲子。静静地躺着、静静地看着月亮。在月亮里,吴刚一直在砍那棵永不会倒得树。在月宫里肯定不得不说的就是嫦娥,她好像在跟她的玉兔玩耍、嬉戏来消磨时间吧!月夜,人们向往的地方,只是可望而不可即。
25、独自漫步在院中,看着深黑得天空,一轮弯月散发出淡淡的银光,并没有云雾的遮挡,于是显得越发明亮,这在往常,是很难见的。远处,一排排红砖瓦房整齐的错落在街道旁,所有的灯光已经熄灭了,砖瓦房的玻璃上反射出道道银色的月光,一片又一片波光粼粼,天空在这样的光芒中变的幽蓝。
26、黑夜的暮夜里,有几飘稀稀落落的闪闪发光的星星数不胜数。月亮出现在它们中间,她那圆圆的脸盘上,挂着慈祥、温柔的笑容,静静地俯视大地,几朵灰色的、薄薄的云萦绕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摆着衣袖翩翩起舞。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银灰的纱裙,照在花瓣上,花儿更加娇艳,洒在床前,有些清凉,带点香味的夜气交织在一起,沁人心脾。
27、明净似的圆月,已经被远方蓝蓝的高山托上天空。
28、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29、淡淡的月光,静静的泄在大地上,照亮了奔腾不息的流水,点燃了明天朝阳的火苗。月光轻轻抚摸着大地上的一切事物,使万物生灵都进入了梦香。放眼望去,月亮不再担心人们看见她脸上沧桑的皱纹。放下了双手,放射出贮蓄已久的光亮,为夜行的人们照亮前进的路,为未来的天空除去最后一丝污渍,尽情展示她的魅力与辉煌。
30、都市之夜是喧嚣的,处处有着媚人的迷力。那酒吧中传来的阵阵快节奏的声响,那哪里是音乐?不正是夜狂乱的脉搏么?而那夜又以那四射的霓虹灯的彩光为面容,为衣饰,诱导着你乐此不疲的眼。这奇异的夜!这妩媚的夜!人们在都市的夜中释放着自己的不安,站在都市的边缘看都市,夜在这儿,更有别样的孤独与浮躁。
31、其实,人生不就像月亮一样吗?只要你多几分勇敢,多几分坚定,多几分努力,就可以战胜人生的“暴雨”,就会像月亮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十五夜。
32、悄然无声的夜是静的,月亮在高空慢慢移动着,发出玉石般的光芒,柔和而又清幽。
33、中秋是秋天的节日,秋天是易产生愁绪的季节,即使不是面对中秋的圆月,一钩残月也会让人萌发悠悠伤情。
34、一片透明的灰云,轻轻地遮住了月光,月色朦胧,如同坠入了梦境啊!轻柔的晚风拂过,灰云又消云散,纯净的月光,冲洗着柔和又美丽的又让人陶醉的秋秋夜。月光融融,把秋天的夜空衬得凉爽无比,我爱这月夜。
35、满月像个黄黄的灯笼,从东方天边挑起在天空。
36、皎洁的月光透过姚江边的柳树枝叶,柔和、温暖地发散开来,柳树旁边有两个清晰的背影,使他们披着月光,身体微微靠在一起,并肩向前走,幸福而安详。
37、夜空挂着一弯明月,在月光的照耀下万物都显得那么神秘。
38、门外西边的林梢,挂着的上弦月已经变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条弯弯的眉毛。
39、月光下的城市好象另有了一番情趣,街上的人们披上了银白的纱衣,突然月亮上出现了黑影,好像见了这么多人不好意思了,就掩住了自己美丽的容貌吧。
40、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41、起初,月亮有点害羞,它把云纱遮在脸上。天上已有七八个星在闪烁,一切显得那么安静、神秘。渐渐的,月亮不再羞答答的了。你看,月亮正在和人们捉迷藏呢!一会她躲在乌云的身后,一会又探出半个脑袋跑到你面前。把那银白色的月光洒向大地上,映着小孩儿的脸庞,伴着玩童的笑声,衬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
42、黑暗的小树林在月亮的照射下有了一丝光明,一缕缕柔和的月光,抚摸着叶子的脸庞,把月光透进树林,一缕缕银白色的光辉,把树林衬托得更美了。
43、月牙儿像姑娘的眉毛,弯弯地挂在纯净的空中。
44、独自漫步在小巷,雪白的路灯洒着醒目的光,灰淡的高空挂着月,灯光是亮的,月光淡淡的。
45、月亮又好似一位年轻活泼的母亲,常和星孩子捉迷藏,有时它藏在低矮的树梢后,有时它藏在险峻的山岭下,有时它藏在浓密的厚云里,星孩子总找不着她。
46、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47、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48、一轮金灿灿的圆月,从东边的天空徐徐升起。月亮金黄金黄的,像一个南瓜挂在天边,它的颜色慢慢浅了,最后变成了一个银白银白的大玉盘。一两颗星星在它的光芒旁眨着眼睛,无边无际的空中它显得并不孤单。
49、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中去遨游。
50、月亮的美真是难以形容,也许是皎洁的,也许是明亮的,也许是柔和的,也许是朦胧的,难怪从古至今,人们写下了千千万万首赞美月亮的诗篇。
51、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小煤削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路?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52、我十分爱月亮,月亮,不仅是美好的象征,更是鼓励我前进的动力,但月亮也不全是完美的,它常常也是有缺憾的。不过,它在努力拼搏,积蓄力量,直到十五,月圆。
53、月光下渭水泛着银光,皎洁的月光撒落在渭水面上。灯光的倒影也不再引人注目,平日不怎么清的渭水,在月光下显得清澈舒缓,月亮偎在水面上,微微颤动,像正在打扮自己似的,湖面映出的月亮似乎比空中的更加可爱了。
54、那弯弯的月牙儿在薄云里穿梭,像梭鱼似的,活泼可爱。
55、我爱这宁静的夜,更爱这夜空中的明月,我时常仰着头,久久地看着月亮。
关键词:翻译 风格 自然 贴切
1 对翻译的解释
翻译,英文Translation,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翻”是指对交谈中的两种语言进行即时的、一句对一句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这是一种轮流的、交替的语言或信息转换。“译”是指单向陈述,即说者只说不问,听者只听不答,中间为双语人士,只为说者作语言转换。
翻译要求译出来的文章在思想内容,情感氛围,风姿神韵方面都需要与原文本相符合。其中如何传达原作的风姿神韵,即风格,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牵涉到译文的遣词造句,还关系到译文整体基调的把握。
2以《苹果车》为例,赏析老舍的翻译风格
《苹果车》这部剧描述了国王马格纳斯与以首相卜罗塔斯为首的内阁大臣们的宫廷斗争。卜罗塔斯野心勃勃,企图独揽大权.他向国王马格纳斯提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不再做讲演”,“停止暗中操纵报纸”,“不准再提国王否决权”。聪明机智的国王以在退位时解散国会,举行大选,同时自己以平民身份参加竞选为要求同意退位。卜罗塔斯感到前途未卜,惊恐不已,为了自保,他亲手撕毁“最后通牒”,宣布“一切照旧”。
下面摘自《苹果车》的一段及老舍先生的翻译文本来具体赏析。
To music o’er flood and fell;
To slowly trace the forest’s shady scene;
Where things that own not man’s dominion dwell;
And mortal foot hath ne’er or rarely been;
To climb the trackless mountain all unseen;
With the wild flock that never needs a flod;
Alone o’er steeps and foaming falls to lean;
This is not solitude;
‘tis but to hold;
Converse with Nature’s charms;
And view her stores unrolled.
老舍先生的翻译是:
踞石临波有所思兮,
或徐步林荫之幽胜;
罕见人迹兮,
物聚乎无人之境;
群兽无栏兮伴我行,共攀无径之荒岭,
时倚峭壁与飞瀑兮,
大自然兮相与呼应;
信非孤独兮,放观万象之展映.
《苹果车》(“The Apple Cart”,1929)是萧伯纳创作的第四十个剧本,也是他的创作生涯后期一出最重要的戏剧。《苹果车》来源于英国俗语“弄翻苹果车, (“upset the applecart”),意为“搅乱如意算盘。在《苹果车》这个“政治狂想剧”里,萧伯纳把现实和幻想混合起来, 讽刺意味很浓烈。
老舍先生在翻译该作品时,对讽刺语言的拿捏十分准确,让读者领略到英国宫廷的斗争,如“罕见人迹”,让人身临其景,体会那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漩涡四起的勾心斗角。单从老舍对称谓的归化翻译处理上,便可感受到老舍这位人民艺术家对文字语言灵活驾驭的风采。老舍先生对古英语的把握与翻译也是恰如其分。整个译文与原作所想要表达的气氛与格调是符合多对多,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使得人们更能体会到宫廷斗争的残酷。让现实跟幻想更能很好的交换与融合。
老舍先生本人的作品也是以环境、人物来表现社会的,其语言也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在进行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他也做到了语言上的大胆与独特。把自己的风格也运用到所翻译的作品当中。所翻译出来的作品自然,有风格。
3老舍的翻译观
老舍一生的翻译理论只有两篇呈书面形式以供参考:《谈翻译》和《关于文学翻译工作的几点意见》,文章少不代表没有理论,文不在多,而在质,在精辟。老舍的一些笔谈中,也涉及到了翻译,其中不乏有精辟之论,许多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翻译理论和事业,仍很有启示作用,总结如下:
(1)翻译中的创作
老舍身为著名作家和语言大师,非常厌恶翻译腔。他认为翻译是“再创造”要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译者的能力。他对译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创作者要深入生活,翻译者也不例外。最保险的办法是我们要深入生活,亲力亲为,连一草一木之微也不轻易放过。了解得够深入、透彻,才能处处译得明确。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他说:“世界上有一些著名的译本,比原著更美,是翻译中的创作。”
(2)翻译的语言
他在翻译的语言用法上始终坚持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好的译文既要体现汉语简练,富有神韵的特点,也须尊重外文的细腻明确的风格。“不使译文冗长累赘,而仍能不损失原意。”他反对随便使用陈词滥调,为言简意赅而损伤了原文的精致细密。他认为要从生活中找到生动的语言去翻译,而不是顺着原文逐字逐句翻译。
(3)翻译的层次性
老舍先生认为翻译是可以有层次的,以供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使文化程度略低的读者也能知晓这些作品都说了些什么,这在同时代的译论中鲜有提及的。优秀的译作,不仅使读者知道作品中有什么,而且知道怎么写的。可见当时他提出的有不同层次的翻译与今天所谈论的翻译上的高标准和多元标准是不谋而合的。
(4)翻译的规划
老舍先生提出应对译者加强组织和规划。规划可以分为个人规划和集体规划,对科学和哲学的名著“应进行集体翻译,个人不便独立工作。集思广益,能够保证精确。集体工作对于规划译名也有好处……”。对待文学翻译他认为应个人单干,即使几个人合作,最后也应由一个人执笔,以便保持风格的统一。他在翻译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这也是老舍对翻译的独到见解。他的翻译规划思想对今天的翻译事业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战略性的建议。
4 结论
老舍先生是个译者,很成功的译者。他翻译的文本很贴切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还有当时多对多社会下人们丑陋的、麻木的等的一面。能更好的把握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及语言的特点,并融入自己的写作特点与风格。更将作品与中国相结合,使得读者能更深刻的了解。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2]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老舍 市民世界 文化批判 民族性
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而这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生于北京的一个旗人士兵之家,小时候是在极度穷困的市民生活里度过的,对北京的市民社会非常熟悉,深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他曾说:“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地描写它。它是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所以老舍笔下的世界基本都属于市民世界,特别是老北京的市民世界。
老舍的笔下的市民形象主要有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正派市民”(理想市民)以及城市贫民四大系列,他们的性格、生活、命运,阐释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也由小见大地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
老舍作品中的老派市民,以《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为代表,他们是一群典型的“老中国儿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产物,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善良、本分、敦厚、平和,同时又守旧、固执,目光短浅。老舍在作品中常常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他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方面的批判。
《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善良、正直而又固执愚昧,在他身上集中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精髓”。他谨奉“知足得和”的古训,他生命的全部就是守住一生血汗换来的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国将不国,他不关心,他的心中永远只关心着他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而看不到长远的地方。虽然自己不过是平头百姓,可处处讲究体面与排场,但同时他们又是敦厚的、善良的,一生奉行着“和气生财”的人生哲学,热心助人,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也懂得反抗,不怕敌人的酷刑折磨,敢拿把菜刀跟日本人拼命。战争初起时,他认不清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但随着残酷的战争现实击碎了他安度晚年的幻梦,他心中逐渐萌生了仇恨和反抗的种子,他怒斥侵略者的罪恶和卖国者的丑行。老一辈北平市民觉醒的过程,在祁老太爷身上得到了信服的反映。老舍通过祁老老太爷,提出了进行民族文化反思的问题。中国人,不论满人还是汉人,都应该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审视传统文化,通过自立自强,使中华民族成为真正智慧的民族。
《二马》中的老马也是一个迷信、中庸、因循守旧的老派市民形象。但这个人物生活的背景和老舍作品中其它市民不同,他是一个华侨,旅居国外,人虽正派,但抱残守缺,他的人生哲学是“好歹活着吧”。老舍特意把他放在异国情景中去刻画,在中英民族性对照和新旧两代人对比中,对以老马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性弱点作了深刻批判。
《离婚》中的张大哥也是老派市民的一个突出的典型,他生活在“牛乳”般的北平,知足认命,墨守成规,害怕一切“变”,天天混在吃钱吐公文的衙门里苟且偷生。他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是做媒人和反对离婚。“离婚”在张大哥的文化哲学范畴中,其含义已不是一对夫妇的离异,而意味着一切既定秩序的打破。因此,他一生的圣事,就是保持既定秩序,撮合婚姻,调解婚姻争端,消解婚姻危机。张大哥这一套由婚嫁观念为基点的人生哲学,体现了传统文化封闭、自足的一面,老舍成功地塑造了张大哥这个“地狱中最安分的笑脸鬼”的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北平市民社会的凡庸空气,暴露和批判了因循守旧、凡庸的国民劣根性和生存哲学,对这种小市民性格和性格形成的社会生活环境等也作了全面系统的挖掘。
老派市民是老舍市民形象中刻画得最为成功的,除此之外,老舍还着力刻画了一群“新派”市民形象,他们虽生长于中国传统的世俗社会里,但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勇于改变,但是很多人对东西方文化只懂皮毛,只是一味逐新,倚仗父辈钱财,追求洋式的生活,甚至于丧失了人格。老舍写此类角色用了几乎刻薄的手法给他们描画了一幅幅可笑的漫画式肖像,其中既有蓝小山、丁约翰之类的西崽,也有张天真、祁瑞丰、冠招弟等一类胡同纨绔子弟。《离婚》里的张天真就是这类形象的典型,他“高身量,细腰,长腿,穿西服。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皱着眉照镜子,整天吃蜜柑。拿着冰鞋上东安市场,穿上运动衣睡觉。每天看三份小报,不知道国事,专记影戏园的广告”。总之,是一种新潮而又浅薄的角色。《四世同堂》里的祁瑞丰是这类形象中最典型的代表,他也是被作家嘲讽的“洋青年”,他一味追求“洋式”的生活,最终丧失了人格。通过这类人物的塑造,老舍批判了中西文化交汇下的市井庸民的俗气、浅薄和,令人警醒。老舍就是在对新老两派市民的批判中建立自己对民族性的思考。
老舍笔下的正派市民形象,是老舍理想中的“国民楷模”。是老舍在描绘城市资本主义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变迁与分裂的图景时,在对老派市民和新派市民都失望之后,仍然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的结果,老舍虽然一直致力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但他并没有忘记理想人格的塑造。李景纯、李子荣就是这样的青年。李景纯是《赵子曰》中的人物,他有知识、有理想、也有爱国热情,最后,他英勇地为国捐躯,以死来反抗军阀,终于唤醒了赵子曰等浑浑噩噩的青年学生。李子荣是《二马》中的人物,他是生活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深受西方影响,具备现代青年所应有的一切优秀品质,独立、务实、求真、敬业、爱国,有理想和脚踏实地的行动。他们身上寄托着老舍的一种理想,他希望这些“侠客兼实干家”的正派市民能为社会锄害,从而既使他作品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使作品变得更有思想启发意义。
在老舍市民世界中占有显著地位的是城市贫民形象。这类人物是老舍最为熟悉的,他们辛酸悲凉的处境十足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由乡村向城市转型过程中的一切痛苦与裂变,更进一步地显示了老舍对现代性的清醒认识与合理反思,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洋车夫祥子、“我” (《月牙儿》),老马、小福子(《骆驼祥子》),老巡警(《我这一辈子》),洋车夫小崔、剃头匠孙七(《四世同堂》)等。这个形象系列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
《骆驼祥子》中,老舍着力刻画的祥子是城市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典型形象。它描写了洋车夫祥子的个人奋斗及其失败的经历,作品主要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祥子初到北平时,是一个健康的、强壮的、有理想的、能吃苦的年轻人,他没有不良嗜好,一心只想能有一辆自己的车,自己养活自己。最后选择了人力车夫这一行当。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但是这样一个愿望在当时的社会却无法实现,后来,祥子连遭厄运,经过三年的辛苦奔波与积攒他终于买了一辆崭新的车,结果只拉了半年便被军阀的大兵抢走。当他再次振作起来为买车而奋斗时,其血汗钱又被孙侦探勒索一空。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虎妞的诱骗给了他更大的灾难,不仅在肉体上而且在精神上毁掉了祥子。但这时的祥子在命运的作弄面前还是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抗争的。但当虎妞难产死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买车希望时,他开始对自己的人生灰心,人也变得油滑起来,成为一个十足的刺头,后来他遇上了好心的曹先生,但当他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不在人世时,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发作,他吃喝赌,如行尸走肉。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
小说真实再现了他的悲剧人生,他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和个人性格的悲剧。从客观上来说,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从主观上来,是祥子没有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个人奋斗在当时并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另外祥子的悲剧也是他个人性格上的悲剧,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和他小生产者的心理有关。老舍对这一形象的刻画,体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注和同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性格中的某些弱点。老舍谈他创作《骆驼祥子》的经验时提到,他的“笔尖上”滴出的是下层民众的血汗与泪水,这部作品使老舍批判现实主义色彩更加浓厚。
老舍先生在他的作品中以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力和炉火纯青的小说技艺刻画了这些市民形象,被称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就市民人物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来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几乎还找不到另一位作家可与之匹敌。这些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鲜活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陈安湖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张崇玲. 琳琅满目的市民世界——老舍小说市民形象浅谈. 名作欣赏,2007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就远嫁到了瑞士,并取得了瑞士国籍,可在她的演艺生涯当中,却几乎没有一年是空白的,她一直在国内拍戏,瑞士反而成了她的暂栖之所!
“我的根永远在中国”,她坦然而自豪地说。
斯琴高娃,在蒙古语中是“聪明、美丽”的意思。内蒙古草原上有无数个“高娃”,但只有这个高娃飞得最高、最远,成功实现了她的银色梦想。熟悉和喜欢斯琴高娃的观众想必都在关心一个问题:走下银幕和荧屏的她会是什么样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坦然“自曝”家史,细说家乡、老母、老公和儿女,使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质朴、爽快、真实的她——
说家乡——红山文化发源地。人杰地灵好地方
因为在拍戏时摔伤过双腿,斯琴高娃是拄着双拐来的。虽然已届花甲之年,她的精神依然十分健旺,心态依然十分年轻,性格依然十分率真,谈吐依然十分幽默。尽管她成名很早,行事却一贯低调,不擅炒作,让人感觉她活得十分真实。
“天津的老少爷们儿,我看你们来了!”
年轻的朋友们可能有所不知,天津是斯琴高娃的第二故乡,这不仅是因为她的大弟弟一家都在天津,更因为1993年,由天津电影制片厂投拍、谢飞执导、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香魂女》荣获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给中国电影、也给天津带来了荣耀,斯琴高娃因此被授予了“天津市荣誉市民”的称号,从此,她便成了“半个天津人”。
斯琴高娃的祖籍是内蒙古赤峰市。谈起赤峰,她如数家珍,且显得有些神秘兮兮——“赤峰是玉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发源地,契丹王朝的古都,称得上是北方文化的摇篮。萧太后知道吗?她就是赤峰人。这里有山有水有湖泊,有辽阔的草原,还有亿万年前留下的海底生物化石,够神奇的吧,从北京到赤峰只有五个小时的车程,所以,它也是北京的后花园,真是无比的美!欢迎各位到赤峰来做客!”
在把家乡赤峰夸耀了一番后,斯琴高娃才抖出了“包袱”——原来,她还是赤峰的义务旅游大使!
说老母——能写会画善歌舞,模仿本山是一绝
都知道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于是便想听听斯琴高娃的歌。
不料一向为人豪爽的斯琴高娃却连连推辞:“不行不行,天津的海河水滋润了多少金嗓子?李光羲、蒋大为、刘欢、关牧村……我在这里唱岂不是班门弄斧?说到唱,那得说我妈妈,她会唱100多首歌,我比不上她……”
谈起妈妈,高娃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她还会画画、写字(书法)、耍剑、扭秧歌、打太极拳、跳迪斯科,模仿赵本山的喜剧小品更是一绝,是个特别可爱的老太太。
“老太太心胸豁达,处事严谨。她膝下有五男一女,我是她唯一的女儿,也是老大,所以,老太太格外宠我,从小舍不得打我。”
斯琴高娃还记得母亲唯一一次打她的经历,但已经记不得当时是因为什么事气着了母亲,“我看到她抬手要打我,我一躲,撞破了面颊,弟弟急忙从河里捞了两条小鱼,砸烂了敷在我脸上。为此,妈妈懊悔了好长时间。”
1964年,斯琴高娃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并被选入了内蒙古歌舞团。此后,她便很少回家了,让母亲更多了一份牵挂:“就这么一个女儿,我还没稀罕够呀!”怕她涉世不深,在外边“犯错误”,母亲特意关照女儿说:“家里还给你留着房子,不行就回来!”
斯琴高娃也是个孝顺女儿,只要一有空闲便回家看望妈妈,或把她接到自己身边,带她上街溜达,唱歌跳舞,吃好吃的东西,买漂亮的衣服,有病了陪她去医院,让她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事事不让老人操心。“最重要的是,我在孝庄身上,二奶奶身上,都投射了妈妈的影子,她对我的演艺事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说老公——相亲借别人衣服,婚后成良师益友
斯琴高娃的老公陈亮声是瑞士著名华裔指挥家,供职于瑞士日内瓦青年交响乐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义务回国为中央音乐学院讲学,同时担任了中国电影乐团的特邀指挥,经常在世界各地演出。
陈亮声要比斯琴高娃大十几岁,此前曾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此后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未娶。说来有趣,他在地球上转了一圈,忽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他,“你未来的妻子是个东方人,但不是汉族人”。仿佛冥冥之中早有定数,爱神丘比特之箭,果然就射到了“东方蒙古族人”斯琴高娃身上。
当年,斯琴高娃刚刚调入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有了房,提了级,又将父母从内蒙古接来,正想把孩子的学习抓一抓,暂不考虑个人的婚姻问题。冷不丁的,于洋的女儿江江为她牵线搭桥,把陈亮声介绍给了她。
“见面那天才有意思哪”,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斯琴高娃忍俊不禁,“当时,我正在北影的摄影棚里拍《月牙儿》,穿的是角色的一身破棉袄棉裤,也没带件像样的衣服。江江就把她的一条连衣裙借给了我。她比我小两号,衣服穿在我身上都快爆炸了,拉锁都拉不上,鞋子也夹得我脚生疼,就这么去相亲了。陈亮声呢,也和我一样狼狈。他来不及回宾馆换衣服,就将和他一起排练的小提琴演奏家林耀基的一件绿色T恤衫扒了下来,穿在自己身上。那天,是我先到的,在民族宫前厅的沙发上等着,远远看见一个鬓发有些斑白的中年男子走来,江江捅了捅我,说:‘就是他!”’
初次见面,陈亮声很满意,斯琴高娃却没找到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