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字的演变

文字的演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字的演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1篇

1、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现代汉字。隶书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2、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渐规范化、稳定化。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来源:文章屋网 )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档案载体;演变;规律

对档案载体材料演变历程的探索是建立在对档案演变的历史把握的基础上的。从档案的定义来认定:只要该物体记录了人类的历史文化,不管其载体、信息记录形式如何,都认定是档案。从古至今曾经有过多种档案载体形式,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的甲骨档案、青铜档案、简牍档案、石质档案、缣帛档案等。(2)纸质档案。(3)新型载体的唱片档案、胶片档案、磁记录档案、光盘档案等。

一、档案载体材料的演变历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档案载体也有了漫长的演变历程。甲骨、青铜与简牍最早作为档案载体材料。纸张发明前的两千多年里,竹、木一直是档案载体材料的主体。公元404年,桓玄帝颁布《用纸令》,纸质档案取代简牍档案。南北朝时简牍档案基本绝迹,随后纸张成为档案载体材料的主体。19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的发展,一些不同于传统的新型载体材料档案产生了:唱片档案载体材料是铜;胶片档案的载体材料是醋酸纤维素酯、硝酸纤维素酯、聚酯;磁性档案载体材料是塑料、铝合金等;光盘档案载体材料是铝合金、玻璃、有机玻璃等。目前这几种载体材料与纸张并存。

二、档案载体材料的演变规律

1.档案载体材料的兴衰与社会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甲骨档案记载的信息多是关于占卜问卦的,其作为档案载体材料与商朝处于神权社会的鼎盛时期密切相关。青铜铭文大多记载册命、赏罚、志功等重大事件,作为档案载体材料与西周鼎盛的礼治文化密切相关。与此相对应,在封建社会,封建主重实利轻明器的思想对石质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的兴衰起了重要作用。石块作为档案载体材料具有成本低、坚固、可以露天存放、信息留存久远等特点,很好的迎合了封建主建功立业的心理需要。缣帛作为档案载体材料具有轻、软、便于携带书写保存传递的优点,但其成本太高,因而发展受到限制。纸张作为档案载体材料兼有缣帛的优点,又克服了其缺点,长时间盛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物质资料生产极大丰富。传统的文字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唱片、胶片、磁带等档案应运而生,他们不是记录传统的文字信息,而是影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

2.档案载体材料加工程度由低级向精细高级发展。档案载体材料的演变进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接取用自然界中原料或对其进行简单粗加工而制成档案载体材料。以此类材料为载体而制成的档案有:甲骨档案、青铜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石刻档案。第二阶段是对天然植物纤维(麻纤维、树皮纤维等)进行解离、上网交织等程序加工成的纸张为档案载体材料。第三阶段是对自然界中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做改性处理(或由小分子化合物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制成高分子档案载体材料。档案载体材料的演变与其加工程度密切相关。早期人类的技术手段低,档案载体的加工程度低;随着人类技术手段的发展,档案载体的加工程度越来高。

3.档案载体材料的信息储存量由低密度向高密度发展。

古代档案载体材料存储密度由信息记录方式与文字复杂程度等因素决定。例如甲骨档案以甲骨、牛肩胛骨等材料制成,材料硬而脆、书写方式为刻划、而且甲骨文非常复杂,因而存储密度十分有限。青铜档案与石刻档案相比,前者主要在夏周盛行,当时使用的文字是大纂;后者兴起于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也统一了六国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简化的文字,即大纂。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档案载体材料不再仅仅记载传统形式文字信息,而是声漕、音沟、磁性强弱等二进制信息,这些信息性质单纯,排列紧密,大大提高了信息存储密度。例如缩微平片的尺寸为14.8厘米×10.5厘米,可以拍摄98页资料。而单碟容量为20G的光盘存储密度约为25×1010页资料/厘米,这是其他载体材料无法比拟的。

综上,笔者对档案载体材料的演变及其规律进行了探索。笔者认为近百年来档案载体材料发生的深刻变化令人印象深刻:从前的档案只能用文字记录下人物的言行,仅此而已;现在可以用银颗粒、磁粉记录下人的相貌声音。现在的档案信息可以即时传送。笔者怀疑以牺牲档案寿命换来的高密度是否妥当,毕竟档案是用来传递文明的。不过这好像也由不得我们,社会的大轮子轰隆隆的往前滚。

参 考 文 献

[1]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M].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3篇

【关键词】部首;原初构形;分析

自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首创部首分类法,部首便成为辨识汉字的重要方法。“艹”是一个重要的汉字部首,然而结合文字演变的进程分析,就会发现这个部首的来源并不单一,有些甚至与我们“草字头”的叫法相去甚远,与“艹”有关联的字更是庞杂繁多。

一、部首“艹”的成型

1.“艸”部的形成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全书分15卷,列540部,共收9353个汉字。许慎按照小篆字形特点,对这些字进行归类,即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并命名为“部”,各部第一个字也是每部字所共有的偏旁,因此又叫做部首。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说“其建首也,立一为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这也表明,许慎归纳540个部首有着严密的体系,不仅部首之间具有形体上的联系,而且部首之间在意义上也有联系,甚至部首的先后排列都有着哲学逻辑的考量。

《说文》:“艸,百芔也,从二屮。凡艸之属皆从艸;芔,艸之总名也,从艸屮。”而在艸部之前还有一个屮部,后面还有一个茻部。《说文》:“屮,艸木出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徹。凡屮之属皆从屮。尹彤说。”许慎据屮字的小篆字形,推断出“屮”是草木初生之形。如果向前追溯,就会发现屮字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出现,屮的甲骨文字形为(粹一九三)或(佚八四),小篆字形为 ,由此可见屮字甲骨文与小篆字形极为相似,都有很强的摹写表象意味。因此,才会出现有两“屮”的艸(表示各种草木),三“屮”的芔(草木的总名称),四“屮”的茻(意味许多草),最终古人选取了既能完整表达各种草木形象而又书写方便的“艸”为部首。

2.部首“艹”的定格

艸部中有一个“草”字值得注意,《说文》:“草,草斗栎实也,一曰象斗子,从艸早声。”时至今日,“草”行而“艸”废,甚至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一个“艸”。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里对二字进行了辨析“俗以草为艸,乃别以皁为草。”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常用来指称草木的“草”字,实际却是一个假借字,而且借用的时间还比较早,从徐铉在《说文》中对草字的注解来看,草字至少在北宋初年就已经被借用,作为草木本字的“艸”却难觅踪迹,只依稀出现在一些古籍当中。然而被我们称作草字头的“艹”又是如何替代“艸”来组成新字的呢?

唐兰先生曾经说过“字形之学不在于以古字为正字来纠正后代的‘讹误’,而在于发现演变的原因,归纳演变的规律,掌握字形演变的方向”,在字形演变过程中偏旁部首被逐渐简化固定,以便更好适应人类书写和辨识的需要。楷书字形与对应的小篆字形相比,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为“艸”的小篆字形,是《说文》中艸部字的偏旁;在楷书字形中,被简化为“”,很明显,楷书字形的线条更为平直,书写起来也更为快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汉字简化工作,又进一步将“”变为了“艹”,由原来的四笔简化为三笔,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在字典里普遍看到的“草字头”,即已经固定为三画的偏旁部首“艹”。

二、部首“艹”的构形来源

汉字在形体上的变化过程十分复杂,但由象形变为不象形,是字体演变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许多形体相似的构件被类化,进一步被定型为部首偏旁。“艹”作为一个已经定型的部首,既有由草木类字偏旁中“艸”转化而来,也有一些是从非草木类的指事字、会意字中的构件“艸”转化生成,甚至还有些是来源于动物类象形字构件的异化。从小篆字形分析,几乎所有字都有这一构件。

1.草木类字

①表植物类别。《说文》的艸部字(折、芻二字除外)大都是对植物名称以及根茎叶果实的分类和别指,出现了一些诸如“艸也”的直观解释。例如,“蔡,艸也,从艸祭声”、“苔,水衣也,从艸治声”、“芝,神艸也。从艸从之”、“萁,豆茎也。从艸其声”、“芋,大葉实根,骇人,故谓之芌也。从艸亏声”、“荄,艸根也,从艸亥声”、“荷,芙蕖葉,从艸何声”、“葚,桑实也,从艸甚声”、“蓏,在木曰果,在地曰蓏”、“蒂,瓜當也,从艸带声”。从以上例字中可以发现,对各种植物进行区别命名在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是一项繁重而又紧迫的工作。于是,六书中的“形声”造字理论被广泛应用,出现数量众多“从艸某声”的形声字。此外,廌部的“薦”(薦,兽之所食艸)、水部的“萍”(苹也,水艸也)等也是用以表达植物类别的。

②表植物形貌属性。如果说命名分类是为了区别不同植物,那么艸部中的另一些字则是为了描述草木所共有的属性。例如,“菁,韭华也。从艸青声”、“茁,艸初生出地皃,从艸出声”、“英,艸荣而不实者。一曰黄英。从艸央声”、“葩,华也,从艸皅声”、“蕤,艸木华垂皃。从艸甤声”、“茂,艸丰盛,从艸戊声”、“苍,艸色也,从艸苍声”、“落,凡艸曰零、木曰落,从艸洛声”、“菜,艸之可食者”、“蓆,广多也,从艸,席声”、“茸,艸茸茸皃,从艸聦省声”。以上几例都是艸部字,蓐部的部首“蓐”,華部的部首“華”也都与艸有着密切联系,《说文》“蓐,陈艸复生也,从艸辱声。一曰:蔟也”、“華,荣也。从艸从蕐”。

这一类字,大多是为了表达植物生长状态,用来形容不同植物共同的属性,有些甚至是不可具象的情感表达。所以,这种意象美好的艸部字被后世保留,字义变动较小,常常用作人名,因此这类字中的“艸”过渡到“艹”当然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③表与植物相关的劳作生产。由于农业在古代社会的特殊地位,从事与植物相关的劳作生成就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许多艸部字就直观的反映出这一活动的内容。例如,“芟,刈艸也,从艸殳声”、“藉,祭藉也。一曰:艸部编,狼藉”、“茨,以茅苇盖屋,从艸次声”、“蓧,艸田器,从艸,條省声”、“萆,雨衣。一曰:蓑衣。从艸卑声”、“蒉,艸器也”、“茵,车重席,从艸因声”、“蒸,折麻中榦也,从艸烝声”、“藩,屏也,从艸潘声”、“若,择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以上几个字,或描写农业劳作的过程,或记录农业劳动的工具,还有的则是形容劳动生产的成果;但无一例外,所有的劳作生产都离不开植物草木这一劳动对象。

由于社会的进步,这类字离大多数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其中一些字变成了生僻字;也有一些则随着字义的变迁而重获新生。在“艸”向“艹”的过渡中,这类字使用频率不断下降,甚至某些字典辞书都不作收录,在“艹”的来源中所占比例极小。

2.非草木类字

①自然现象。《说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莫字,字形主要为(甲二〇三四)、(乙八七九五)、(粹二)、(京津四三〇〇)等,与小篆字形几乎没有差别。徐中舒认为“甲骨文从茻,字形多有繁简增省,或从隹,象鸟归林以会日暮之意。释义:一、日且冥也,日将落之时也。”莫的这个意思在卜辞中较为常见,但现代汉语中的莫则变为了一个否定词,“甲骨文的莫字作日已隐没入林中之意。透过林隙的光线已甚微弱。莫后来被借用为否定词,故又加日而成暮字。”据以上分析可知,表达日落黄昏的“暮”其实是我们硬性加个“日”字才生成的,而本字却是我们已经有点不太熟悉的“莫”。古人的智慧在的创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完整地表达了夕阳入林、暮色将至的时间信息,并被成功定格。由到“莫”的演变中,“茻”先是变成了“艸”,再变为“艹”,虽然这一信息并没有完整的传递下来,但从“艹”、“日”等构件出发,结合古文字知识还是能够十分轻易的还原出这个非草木类汉字曾经与草木的联系,而“艹”就是一条必不可少的纽带。

②社会生活。许慎在《说文》里说:“莽,南昌谓犬善逐兔艸中为莽,从犬从茻,茻亦声。”段玉裁认为“此字犬在茻中,故称南昌方言,说其会意之恉也。引申为鹵莽。”由于二人均未接触到甲骨文,对字形以及字的本意都有些误解,其实莽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莽的甲骨文字形为(存一.一四四零)或(存二.四九五),徐中舒认为“从林从犬,林或作森。甲骨文从艸、林、茻、森每可通,故此字当释莽,象犬在林莽中形。”由此可知,莽字可能不是许慎和段玉裁所理解的南昌方言,而且“茻”在此处不为特指意义的草丛,只是泛指一般意义的林莽。从甲骨文字形分析,莽字描绘的是殷商先民的社会生活场景,他们有可能在纵犬逐兔,也有可能在观察林中疯跑的莽犬。总之,这幅生活场景所表达的内容与草木植物有着密切关联,但莽字的的确确是一个非草木类汉字,仅仅因那只莽犬穿林而过便与“艹”牢不可分。

3.异化现象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变迁,汉字也在同步进行着演变,这就促使人们对文字重新理解认识,并对文字作进一步改造,从而导致了异化现象产生。《说文》:“爲,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许慎此处说解是大家较为熟悉的错误之一,因为据甲骨文字形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爲”甲骨文的形体是(京津二二六二),所表达的信息就是手牵象,而非许慎所理解的母猴。由象异化为猴,就是对文字形体和本意的误解而造成的,在“艹”的来源中也存在同样的异化现象。

《说文》:“萬,蟲也。从禸,象形。”在许慎看来,“从禸”是指虫子的尾部,而剩余的部分则像虫子头部之形状。段玉裁认为“……谓蟲名也,假借为十千数名,而十千无正字,遂久假不归,学者昧其本义矣。唐人十千作万,故《广韵》‘万’与‘萬’别……与虫部蠆同,象形。”显然,二人均认识到了萬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作、,金文作、、。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卜辞及古金文均象蝎。’”通过对萬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分析就很容易发现:人们将甲骨文中蝎子的一对螯钳异化为小篆形体的“”,再后来就慢慢变为了楷体的“艹”,最终被定格。著名话剧作家先生原名萬家宝,为笔名,是由“萬”拆分为“艹”和“禺”两部分,而“艹”取谐音变为“曹”,于是便组成了笔名。可见,人们在把“艹”作为“萬”的偏旁部首使用时深信不疑。

此外,被异化为“艹”的各种古文字构件还有很多,如不细细推敲就难以还原其本来面目。例如,意为羊角形状的“”()常常被用作造字构件,而很多字中的“卝”都被异化为“艹”。异化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集中表现在汉字形体日趋稳定的时期,或许这就是约定俗成的力量,也可能是人们一直所追求的“书同文”效果,以达到文字识别书写的快速简便。

三、部首“艹”演变的再思考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自产生以来一直在结构形体、语音和字义上发生变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形文字逐步发展成为形、音、义兼备的成熟文字体系。为了书写和表达的简便,越来越多的汉字被归于不同部首下。在“艹”的演变过程中,会意字、形声字数量不断增多,汉字构形不断简化。

由于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归在“艹”为偏旁部首下的字越来越多,而人们也渐渐习惯于以“草字头”来称呼部首“艹”,进而来指称和辨识某些汉字。一方面,这种演变为汉字的书写记忆提供了方便,便于文字的普及和学习;另一方面,这也导致很多汉字本意湮没,甚至造成对一些汉字的误解。汉字发展到今天已包含了太多的信息,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解码,破译汉字的原初构造,在汉字文化兴起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紧迫。因此,作者认为在学习汉字时,要意识到汉字象形的原始属性,这如同汉字生息绵延的稳固基因。时至今日,这一属性便浓缩到了常用的偏旁部首中去,对偏旁部首重新认识和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探析汉字的历史,还能把握汉字的当下,同时更是理解汉字背后所隐含的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重要途径。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字;汉字字形;拼音文字;文化传承;动词;时态;时间传递;空间传递;差异

文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对语言的交际作用起着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和发展,有声语言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类社会为了更好地彼此交流和文化传承,在劳动的催化作用下,人类自身进化的强烈需要,依附于语言的文字产生了。语言的声音信息转瞬即逝,很难保存下去。可是,如果将其转化为视觉信息的话,文字就克服了这一缺陷。这也是文字能够成为传承文化主要载体的重要原因。但是,中西文字有很大的差异,这在许多方面都表现了出来。汉字是表意文字,西方文字是拼音文字。这是大家公认的二者最明显的区别之一。表意文字的汉字是由不同的笔画在一定的平面上通过横向和纵向同时展开组合而成的,汉字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形式。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内外结构,半包围结构。这些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汉字笔画的组合顺序一起构成了汉字的结构形式美,富有变化但又不失有规律可循。拼音文字是通过拼音字母的线性排列而成的,组合顺序虽然有规律可循但显得单调,不如汉字那么丰富。这是表意的汉字和拼音文字在外观上呈现出来的不同。但是,不管是汉字还是西方的拼音文字,它们都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显著的标志。自从有了文字,人类语言就把转瞬即逝、难以储存和捕捉的声音信息转化成了可延时、可储存、可看见的视觉信息,并且被记录下来,这样语言和文字所承载的内容——文化就被传承了下来,并且可以迅速穿越时空进行传播,使人类社会的交际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人类文化得以积累和保存,同时也得以很好的传承。汉字和西方的拼音文字外观上的差异并没有抹杀它们传承人类文化的巨大作用。

汉字本身也记载自身字体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由繁到简的缓慢而渐进的变化过程,也是自身字体的传承过程。它不是一下由一种字体跨越到另一种字体,也没有在演变的过程中出现断裂现象。新旧字体的磨合与并存,特殊场合不同字体的同时出现也是客观的需要。虽然现代汉字中有些字体已经基本不用了,但是这些字体所承载的文化通过新的字体传承了下来,而且有些从正式场合消失的字体虽然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但是可以作为书法艺术来欣赏从而加以保存。作为拼音文字应该没有这么明显的字体演变过程。因此关于笔文化和字体的演变文化就没有汉字丰富。当然,语音的演变是不可避免的。

文字是一种符号,一种书写符号。不管是汉字还是西方的拼音文字,这种书写符号均可以看做是起源于图形的。不同的是,当图形还没有与声音符号建立直接的联系时,它的语音形式没有与一个个确定的书写符号对应起来,而仅仅和图形所表示的概念直接联系。处于这个阶段的文字和生活中的言语依然是两套独立的代表概念的符号系统。汉字就属于这种情况。而西方的拼音文字,其书写符号和相应的词的声音是对应的,这样的文字就是属于表音系统了。由于这种鲜明的差异,长久以来,不仅西方人认为拼音文字优于汉字,就连中国人自己也认为汉字在文化传承中不如拼音文字方便和优越,想抛弃汉字表意的特点而主张实行汉字拼音化。拼音文字见形知音,听音知行,这种特点非常利于学习,而汉字就不同了。同样的语音形式,有许多不同的汉字书写形式,没准就会写错;同样的书写形式,有不同的语音形式。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语境加以辨别,从而降低汉字的这种特点带来的不利因素,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文字特点确实会加剧学习的难度,使许多人特别是外国人望而却步。读书学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学习的巨大难度加剧了文化传承的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交流以及其它方面的交流。当然,如果我们只是站在西方拼音文字的角度来和汉字比较和审视,也许觉得汉字阻碍了文化传承,或者不利于文化传承。但是换一个角度,情况就不一样了。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5篇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他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他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是想问题。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丁文字。苍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鱼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顾写字。将来人们饿肚子。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他们遗臭万年。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汉字的来历演变起源发展历史。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以及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这就是汉字的来历。

一年级:十月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6篇

《说文》中讲“传”就是“驿车”,也就是担当任务的马车。Ⅸ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就是说晋侯用快马拉的驿车召见伯宗这个人。由“驿车”的本意又可引申为“驿舍”、“客舍”。以上的“传”字均读作Zhuan。“传”字也可读作chuan,这是“传递”、“传送”的意思。后又不断引申,如今天我们所用的“传达”、“传神”、“传情”等等。

“何”字是个象形字。1 甲骨文字形,就像一个面朝左的人肩扛长戈,张口喘气,急步向前的模样。2 金文的字形,更形象地表现一个人扛戈之形状。3 小篆的字形,演变为“从人可声”的声字。4 楷书的字形与小篆一样。

《说文》“何,儋(担)也。”“何”字的本义就是“肩扛”,如《诗经・曹风・侯人》,“何戈与役”。“役”是古代的一种兵器,长一寻四尺。这句诗的意思是:肩上扛着戈和曹。后来“何”假借为疑问代词。如“前后不同教,何古之法?”所谓“何古之法”,就是说:去学习哪一个古代之法呢?

当“担”、“扛”讲的“荷”。应读作he,而不能读he,“荷花”之“荷”,读作he。

“位”字本义为“位置”或“方位”。1 甲骨文字形,表示平地上站着一个人,很像“立”字。2 金文字形,基本上与甲骨文字形相同,其上部更像一个人形。原来“位”字在甲、金文中就当“立”字,没有单人旁。3 到了小篆才加上了单人旁,表示“人立”就当“位”。于是“位”成为名词,“立”成为动词,“位”与“立”有了明确的区分。4 楷书字形。

“位”的本义是“方位”或“位置”。如《周礼・天官》“辨方正位”。也就是“辨别方位”的意思。

“余”字本为象形字。1 甲骨文字形,像树木支撑房屋之状,与“舍”字同义。2 金文字形,与甲骨文相似。3 小篆的写法。4 楷书的字形。

“余”字的本义为“房屋”。但该字义早已消失不再用了,现多借为第一人称的代词。如《尔雅・释诂》:“余,我也。”

在古籍中,经常以“余”代“馀”。如《吴仲山碑》:“父有余财”。今人以为“余”代“多馀”的“馀”是实行简化字之后的事,其实不是,“馀”简化为“余”在古代就有,是早有先例的。在一般情况下“馀”应简化为“余”,但在“余”和“馀”意思可能混淆时仍用“馀”。如文言句“馀年无多”。再者“余”作姓用时,不能以“馀”代替。

“依”字的本义是“依靠”。曹操《魏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讲绕树三周,哪条枝干可以依靠?1 甲骨文字形,外廓是一件大衣服,左右两边不封口处是袖口。衣服内包裹着一个面朝左的“人”,表示人是依靠衣服保暖蔽体的。2 小篆的字形,把衣中的“人”移到衣的左边了,但字义完全没变,仍是个会意字。3 楷书字形,是由小篆直接演变过来的。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重文 异体字 字形演变

一.异体字的相关定义

古代“重文”,即“所谓音义系统形体变异”的字。沈兼士最早指出:“许书重文包括形体变易、同音通借、义通换用三种性质,非仅如往者所谓音义悉同形体变易是为重文。”上个世纪50年代丁西林提出异体字的定义:音同义同而形不同的字。王力定义异体字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意义完全按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裘锡圭定义异体字为:“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通的字。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成为异体字。”蒋绍愚定义异体字为:“异体字是人们为语言中同一个词造的几个形体不同的字,这些字意义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换”,强调了异体字一定是“为语言中同一个词而造的”,在功能条件的基础上增加了构形方面的条件。王宁将异体字限于异构字,与异写字区分开。他认为,异构字在记录汉语的职能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音与义绝对相同,“不论在什么语境下,都可以互相置换”。

二.周遍义“扁”“”“遍”的演变

1.从“扁”到“”

扁,署也,本义为表示题署门户的文字,即匾额。早在《战国文字编》中便已经收录了“扁”字。但是,语言与文字的发展往往不是同步的,语言中出现表示“周遍义”意思的词,但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因此就借用与之同音的“扁”字来记录它。最早记录“周遍义”的“扁”字出现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中,记录了两例周遍义“扁”字的使用:“上信无事,则万物周扁。”“五者扁有,则不沽〈活〉矣。”这里的“扁”字都是周遍义的“扁”。这样一来,同一个字形“扁”字,记录了两个不相关的意义。因此,为了与原有题署义的“扁”字相区别,在“扁”字字形的基础上,大约在西汉初至东汉时期中逐渐演变出了“”字字形。

“”字字形在《汉印文字征》中就已出现。许慎认为“”为“币也,扁声。”至于为什么是“币”的意思,许慎没有解释。关于这一点,马叙伦的解释比较妥帖。马叙伦认为“,币也,非本义,亦非本训。玉篇作周币也,与易益虞注同。伦谓有周币之义。古书皆同,盖本义为周行。”“”为形声字,“彳”为形旁,“扁”表音的同时也有“周遍义”。彳,读为chì,习惯上又称为双人旁,本义是慢步行走,从“彳”的字多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彳”与“扁”相结合,因此有了“周行”之义。“币”本义指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后引申为货币,货币的流通性与“”的“周行”之义相近,而且,“币”为毗祭切,“”为比荐切,二者反切上字音同,因此,“”又假借为“币”。

2.从“”到“遍”

“”与“遍”是异体字,两字有相同的声旁,而形旁不同。从“”到“遍”的转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异写,即从“”到“辶”的草书楷化,这为其字形演变提供了前提。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楷化是汉字中的一种文字现象。楷化字多为民间书手所用,又称楷化俗字。二是异构,即在声旁“扁”的基础上,采用义近形旁的换用。秦汉时期是汉字隶变的重要时期,形声字从形体到数量都有较大的变化,义近形旁换用现象最为突出。彳,小步也,象人三相也。,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彳和辶均与行走有关,从“”到“遍”,完全符合形声字义近形旁换用的条件。因此,在百纳本《汉书卷八・列传第五》的注释中,有了这样的明确记载:“赞曰:孝元之后,有天下。师古曰:孝元之子孙遍得为天子也。即古遍字。”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1965《甲骨文编》北京:中华书局.

[2]刘世儒1965《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3]郑林曦1982《精简汉字字数的理论和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沈兼士1986《汉字异读法之一例》,《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

[5]裘锡圭1988《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

[6]蒋绍愚1989《古代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王力1999《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

[8]汤余惠2001《战国文字编》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9]王宁2002《汉字构形学讲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8篇

昀念yún。“昀”为左右结构,释义为日光,出自于《玉篇》:昀,日光也。多用于人名:纪昀,即纪晓岚;赵昀,即宋理宗。

汉字: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