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句子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英语和汉语自成系统,语法特征、句子结构和表达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例如汉语以语意为单元,呈“层进式”结构,多以简单句出现。这些简单句结构上松散,而意义却紧密相连,共同表达了一个明确的主旨。英语则不同,其特点是修饰语多,语言结构层次繁复,还有各种插入语使得句子结构支离破碎。汉语的句子主干往往比较明晰,而英语句子主干因为纷繁复杂的修饰关系而淹没其中,不够明显,这些都增加了理解的难度。试举二例如下:
[例1]Big hurricanes are not often seen in the north of the USA,but on Septem―ber 21,1938 just as many summer tourists were on the beach,closing up their seaside cottages,a disaster hit――SBII-A(人教版高二册上)
这句话采用被动用法,整体是一个转折复合句,里面有介词短语做补语,as引导的时问状语从句、主语承前省略等等,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导致信息组合方式不当而导致语义不明。这个句子前后有语义上的转折,前面一句说美国北部大飓风出现少,后面说某此飓风造成了巨大破坏。转折关系往往强调后者,因而,该句子主要表明发生于1938年的飓风非常巨大,造成了重大损失,这正是句子的主旨。把握了句子主旨,可以根据汉语习惯把英文句子转述如下:
美国北部不易看到大飓风,然而就在1938年12月21日,正当许多游客在沙滩上观光时,飓风突然逼近海岸,引起了一场巨大灾难。
[例2]Caught in a shower on his way to his house in Lloyd Road,a tall English gentleman,a teacher of English in one of the most flourishing private schools in Sin― gapore,began running,with some books under his arm,in order to catch a bus going at full speed about twenty yards ahead of him,
这句话的句子主干比较清晰:a tall English gentleman began running in order to catch a bus。主语前面是一个省略先行词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交代了天气状况和他的行进目标,后面这句话补充说明他的职业和就职的单位。with引导的介词短语介绍了他随手携带的东西,at引导的介词短语介绍了公共汽车行进的状态,about引导的介词短语介绍了公共汽车的方位以及与他的距离。可见,该句子的信息非常丰富,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汉语的习惯对信息进行重组。具体翻译为:
一个身材高大的英国人,腋下夹着几本书,他是新加坡一著名私立学校的教师,他在回家的路上遇着了大雨。一辆公共汽车在他前面全速行驶,距离他有二十几码远,为了赶上公共汽车,这个英国人开始奔跑。
二、长句翻译的步骤和方法
从上面两例来看,英语的长句往往是由简单句子添加各种成分而成。我们在翻译长句的时候可以对长句进行合理分拆,使得主干明晰,然后根据附加成分和主干之间的关系,对句子所含信息进行重新组合,然后根据句子主旨和附加信息,用符合汉语习惯的句子重新转述出来即可。简单来说,我们在翻译长句的时候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把握句子主干,明了句子主旨。
2 分析附加成分所含信息,明确信息组合方式。
3 按照汉语习惯,对信息组合方式进行重组。
4 用汉语将句意转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英语翻译从本质上说考查的是学生跨语言理解能力。何谓理解?简单说来是学习者能够准确概括句子的主旨。如果主旨没有把握,翻译势必是英语单词和相应的汉语词汇之间的转换,必然造成支离破碎,难以卒读,严重的时候和句意完全是南辕北辙。下面我们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3]The biggest problem for most plants,which can't just get up and run away when threatened,is that animals like to eat them
句子的主干是:the problem for most plants is that animals like to eat them对大多数植物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动物喜欢吃他们。Plants后接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该从句其实介绍了动物喜欢吃植物的原因。因而,这个句子包含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动物喜欢吃植物,二是动物喜欢吃植物的原因。下来我们对这两个信息根据汉语语言习惯进行重组,并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多数植物不能站起来逃逸,这是动物喜欢吃他们的一个原因。这是意译,准确把握了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例4]Let your looks change from young to old in step with the natural aging process so as to keep in harmony with nature,for harmoW itself is beauU,while the other way round will onIv end in unpleasantness
[关键词]英汉翻译 翻译对策 转换方式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154-02
一、引言
英汉语属于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其句子在诸多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显著的差异。探讨、研究英汉语句子在结构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及差异,对于翻译工作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分析英汉语两种语言句子在结构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进而提出英汉语句子翻译过程中宜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英汉语句子的特点及差异
(一) 形合对意合Hypostasis VS Parataxis
此处的“合”指句子之间的连接关系。英语句子重形合: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 devices)或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即语句各分句及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如:连词if, although, but, and, because, 独立主格结构 noun + doing / done; with + noun doing/done,介词以及分词等,句子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其关联关系是显性的。
例句:Time is one of the two elements that Americans save carefully, the other being labor.
在此句中,各部分通过连词that 及独立主格结构the other being labor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连接关系呈显性。
汉语句子重意合: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semantic connection)或逻辑关系进行连接,其关联关系是隐性的。
例如: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些句子之间由于没有连接词,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些单独孤立的句子,而从语义和逻辑关系看,它们构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意义完整的整体。
(二)主语对主题
在表达方式上,英语句子一般总是把主语放在句首,突出主语;而汉语句子则习惯把要表达的事情(即主题)放在句首,突出主题。这是英汉语句子在表达方式上的显著特点和差异之一。
例如:这一点,我已经知道了。
译文:I have already known this.
例句: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译文:I’d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例句:All of a sudden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failure might be due to their negligence.
译文:我突然想起了问题可能是由于他们的疏忽造成的。
(三)无灵主语对有灵主语
动词不定式、从句等表示抽象概念的成分做主语,在英语语言中,是一种很常见的句式,在此称其为无灵主语;而汉语就没有此类句式。与之相反,在汉语语言中,做主语的常常是具体的成分,称之为有灵主语。
例句:Although it is better to keep an open mind on the subject, it is true that the power of dreams to predict future events still remains unproved.
译文:尽管我们提倡不同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梦对于将来事件的预测能力,始终未得到过验证。类似的例句在英语中很常见,这也是英汉语两种语言句式显著的差异和特点之一。
(四)树形结构对竹形结构
英语句子的另一特点是一主句可包含有诸多从句,借助于连词,主句与从句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结构严谨、意义完整的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棵大树,树干上连接着许多小树枝;而汉语句子少用连词,其分句及成分之间靠语义关系和逻辑关系连接,各分句呈线性分布,看起来就像是一根竹子(由许多节构成)。
三、翻译策略
英汉语句子在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而,在英汉语翻译过程中,就有必要依据其各自的特点进行句式转换,从而使得译文语句更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一)形合意合的转换
如前文所述,英语句子重形合,而汉语句子重意合,因此,在英汉语翻译过程中,就需要做形合与意合的转换:在英语翻译成汉语时,要注重语句间语义和逻辑关系的连接而不必过多地使用连接词;翻译方法上,常常可以将复杂的长句子拆分成若干短小简单的句子。而在汉译英时,要更多注重语句的连接和语法关系;翻译方法上,可以借助于连接词,将若干短小简单的句子合并成一个复合句。
例如:今晚在院子里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译文:Tonight, when 1 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which I pass by everyday,must assume quite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a moonlit night.
原文有三个句子,译文通过连接词when, that, which将原文的三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句子。译文的英语句子看起来结构复杂,然而,其语法和语义关系却清晰明了,这也体现了英语句子重形合的特点。
(二)突出主语与突出主题的转换
由于汉语句子突出主题,英语句子突出主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在“突出主语”与“突出主题”间做必要的转换。
例如:这个问题,我想说三点。
译文:I would like to make three points on this issue.
例句:婚姻的事,年轻人都自己做主。
译文:The young people would make their own decision as for the marriage.
例句:They trussed the young man up like a fowl with the three long ropes.
译文:三条长绳,他们把个小伙子捆得像只粽子。
(三)无灵主语与有灵主语的转换
无灵主语在英语句子中很常见,而汉语句子常采用有灵主语。在翻译过程中,也就需要在“无灵主语”与“有灵主语”间实施必要的转换。
例句:Anxiety tore her into pieces.
译文:她焦虑不安, 完全崩溃了。
从以上例句及译文句子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在“无灵主语”与“有灵主语”间实施必要的转换,能够使得目标语更加流畅地道,更加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四)树形结构与竹形结构的转换
在英语句子中,主句与分句间用连词联结,整个句子呈现出树形结构;汉语句子少用连词,其分句呈线性分布,看起来就像是由多个竹节构成的竹子。在汉译英时,常采用合句译法:借助于连词,把若干短句译成较长的复合句;而英译汉则反之。
例句: 由于距离远,缺乏交通工具,农村社会与外界隔绝;而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的不足而变得更加严重。
译文: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在此例句中,原文的五个句子,通过连词的连接,合并(翻译)成一个句子。
四、结语
英汉语句子千变万化,其翻译方法也应不尽相同。在具体翻译实践中,不应拘泥于某一种翻译理论和方法,需要灵活多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翻译。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书健,李玲.汉英无主句翻译策略探究[J].上海翻译,2010,(4).
[2] 何三宁.实用英汉翻译教程[M].福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燕,赵波,任军.汉英语动翻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潘文国.英汉与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 形合 意合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 跨双语复杂的人类活动。傅雷在60年代给罗新璋的信中说: “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 我人重综合, 重归纳, 重暗示, 重含蓄; 西方人则重分析, 细微曲折, 挖掘惟恐不尽, 描述惟恐不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影响或决定了语言上的差异。
1形合与意合的概念
从句法结构方面看, “就汉语和英语句式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nida,1983)。英文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贾玉新曾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将两者的差异概括为:“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 句法结构严紧完备, 并以动词为核心, 重分析, 轻意合; 而汉语则不注重形式, 句法结构不必完备, 动词的作用没有英语中那么突出, 重意合, 轻分析”。
1.1 英语的形合
英语在造句、谋篇时,常使用明显的形式标记, 如用介词、连接词、关系词、代词及综合运用这些连接手段等方式。并且讲究词之间在形式上的搭配规律, 如: 一致关系、支配关系、限定关系等。
1.2 汉语的意合
汉语句中各意群、成分间的内在关系, 只要可以“意会”的, 很多的连接词都可以不出现。因此, 汉语重意合, 汉语句子相对英语句子而言, 显得简约而又模糊。
2例句分析
王力先生曾经所说的:“……英国人写文章往往化零为整,而中国人则化整为零。”“我感觉汉语句子结构好比一根竹子, 一节一节地连下去; 而英语的句子结构好比一串葡萄,主干可能很短, 累累果实附着在上面。”
笔者通过几篇英汉翻译材料,就此举例分析一下。
(1)before emerging from it, the rattling of wheels approached behind us, and a stage-coach rumbled out of the mountain, with seats on top and trunks behind, and a smart driver, in a drab great-coat, touching the wheel horses with the whip-stock, and reining in the leaders. (the notch of the white mountains,nathaniel hawthorne)
译文:在抵达隘口之前,一辆马车咔哒咔哒地从后面驶近我们。这是辆从山里辘辘驶出的驿车,顶上是座位,后面放行李箱。车上英俊的车夫穿着件黄褐色的厚长大衣,用鞭子不时抽打着马儿,驾驭着马车。
上述整个英文仅为一个长句, 看上去结构复杂, 但仔细分析,句首是一个状语结构,句子的主干运用了“approach”和“rumble”两个并列的动词,其后的“with”结构和in 介词结构以及句尾的分词短语作伴随状语都是修饰成分。在进行翻译的时候, 如果我们完全按部就班原来的句式进行, 一定会成为一句费解的汉语, 这主要是因为英文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 有这些连接成分帮助贯通语义。因此不管看似多么繁杂的英文句子, 都未必那么繁杂了。而汉语是意合性语言, 注重隐性连贯,重意合, 所以必须化繁为简,化长为短。译文根据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 将该句英文划分成三句表达。
(2)we had come since sunrise from bartlett, passing up through the valley of the saco, which extends between mountainous walls, sometimes with a steep ascent, but often as level as a church-aisle.(the notch of the white mountains,nathaniel hawthorne)
译文:日出时我们就从巴特利特城出发了,穿过山谷,沿着在群山间蜿蜒流淌的索科河逆流而上。有时,沿途的小道陡峭地笔直向上,而大部分时候,它们就有如教堂的侧廊一般平坦。
同样, 原文英文也是较长的一句话,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我们将其分成几句汉语,简洁明快,符合汉语的表达。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这次会议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各国积极应对危机挑战一年后召开的。(新闻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 可能左右全球经济走向》)
译文:the central economic working conference will be convened after all countries active r
esponded to the challenge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for a year.
笔者用从句将这两句中文化繁为简,翻译成了一个句子 。
3 结论
形合和意合两种基本组织手段的不同,使得英汉句子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英语句子结构是语法的,具有强制性;而汉语句子结构是语义的,具有意合性;对比和掌握两者的具体差异,有助于英汉句子翻译。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90.
[2] nida.e.a. on translation[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3] 庄绎传.英汉翻译500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
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打败刘邦的军队。
3、吾属今为之掳矣!
若不答应(服从)的话,我今天就要成为你的俘虏了!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关键词:结构差异英汉转换译例分析
英汉语言类型不同,包括词语、句型、审美、音韵、节奏等等,也包括形和意的表现方式不同。译者有一个共识:英语句子为“树状形结构”,而中文句子是“波浪形结构”,许多学者也注意到了英汉语言的这一差异,就这个问题作过大量研究,其中不乏精辟见解。
一、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以及英汉转换
1.1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
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句子中的每一个成分,均可有修饰语,而且修饰语可以不止一个;一个修饰语还可被另一个修饰语修饰,被称之为“树状形结构”。汉语中修饰语少而短,句子由一个一个的分句构成,被称之为“波浪形结构”。汉语的这种句式,被称为“流水句”。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有很多差异,这便是最根本的一个差异。英汉对译成功的关键就是改换句型。英译汉时,要把英语句子的“树状形结构”转换成汉语句子的“波浪形结构”。反之亦然。
1.2英汉对译成功的关键:改换句型
在英译汉时,要把英语中“从属结构”,转换成“主谓结构”。用“树状形结构”和“波浪形结构”的比喻来说,就是把一个一个的“枝杈”转换成一层一层的“波浪”。
例如,英译汉的转换:The air seemed almost sticky from the scent of bursting buds.
1) bursting buds: 从属结构“正在开放的花蕾”;汉语译文是“花蕾初绽”;
2) from the scent: 修饰sticky,汉语译成一个主谓结构,主语还是“花蕾”:“(花蕾)散发出一股芳香”;
3) The air seemed almost sticky是主句,也译成一个分句:“这是的空气似乎给人一种黏糊糊的感觉”。
这样,原文是一个英语的简单句:1个主句+2个修饰语(从属结构)。汉语译文是3个分句,两个修饰语分别译成了两个分句。
反之,汉译英时,要把汉语中的分句转换成英语中的“从属结构”,就是把一层层的“波浪”转换成一个个的“枝杈”。
例如:美的山水孕育着美的心灵,美的心灵创造出美的艺术。历代的大诗人、大文学家、大艺术家,都在杭州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Hangzhou’s beauty has cultivated and inspired generations of artists: poets, writers, painters and calligraphers, who throughout the centuries, have left behind immortal poems, essays,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in praise of Hangzhou.
原文汉语第一句由两个分句组成,加上后面一句,可以说有三个主谓结构。英语译文把两句合二为一,用一个主句,后面跟上了一个定语从句(修饰成分),构成从属结构,也成了英语典型的“树状形结构”。
二、译例分析
例1. 懂得了放弃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妙谛。懂得了放弃的真意,静观万物,体会与世界一样博大的境界,我们自然会懂得适时地有所放弃,这正是我们获得内心平衡,获得快乐的好方法。
笔者译为:Once we learn the true essence of giving up, we will then comprehend the subtle wisdom behind the Chinese saying that one can make up on the roundabouts what he loses on the swings, and we will naturally choose to give up at a proper time with mind as broad as the world and with perfect inner peace. Therefore, giving up renders an ideal way to achieve internal balance and happiness.
仔细分析原句,有两个“懂得了放弃的真意”,是汉语中重复的修辞方法,但在汉译英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省去一个使结构更清晰,可以用一个Once we learn the true essence of giving up统领全句。同时,将“静观万物,体会与世界一样博大的境界”译成with引导的状语,这样译文结构就比较紧凑。整个原句比较长,笔者考虑在“这正是…”之前断句,将最后两个分句译成表结果的句子,用therefore开头。
例2. 只有毫不犹豫地放弃,才能重新轻松投入新生活,才会有新的发现和转机。
笔者译为:We can, after letting things go with firm resolve, embrace new life with ease, making new discoveries and meeting favorable turns.
首先,这句话没有涉及到主语,笔直考虑加上主语we,使译文层次更清晰。其次,原文虽然有两个“才…”,但是笔者认为两个分句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投入新生活”之后,“发现新的转机”,因此考虑将第二个“才…”分句作为从属结构翻译出来,形成典型的“树状形结构”。
参考文献:
[1]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M ]M王力文集: 第一卷.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2] 刘宓庆. 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3] 陈宏薇.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4]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二) 无论何时你发现自己做错了,竭尽所能去弥补;动作要快!
(三) Dont neglect dreams;
(四) Marry a person who likes talking; because when you get old, youll find that chatting to be a great advantage.
(五) Dont let a little dispute break up a great friendship;
(六) 无论何时说对不起,请看对方的眼睛;
(七) If you fail, dont forget to learn your lesson;
(八) 熟记生活告诉你的一切;
(九) 相信一见钟情;
(十) Whenever you make a phone call smile when you pick up the phone, because someone can feel it!
(十一) 给别人比他们期望的更多,并用心去做;
(十二) 不要轻信你听到的每件事,不要花光你的所有,不要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十三) Remember what life tells you;
(十四) Remember the three respects .Respect yourself, respect others, stand on dign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your behavior;
(十五) Whenever you saym sorry, please look into the other person
(十六) 记住三个尊: 尊重你自己; 尊重别人; 保持尊严,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十七) 无论什么时候打电话,摘起话筒的时候请微笑,因为对方能感觉到!
(十八) 找一个你爱聊的人结婚;因为年纪大了后,你会发觉喜欢聊天是一个人最大的优点。
(十九) Do more than others expect you to do and do it pains;
(二十) 无论何时说我爱你,请真心实意;
(二十一) 不要让小小的争端损毁了一场伟大的友谊;
(二十二) 如果你失败了,千万别忘了汲取教训;
(二十三) Eat more roughage;
(二十四) Whenever you find your wrongdoing, be quick with reparation!
(二十五) 多吃些粗粮;
(二十六) 请不要忽视梦想;
关键词:英语笔译 误区 解决对策
笔译作为翻译的重要形式,主要考查的是译者对句子结构的掌握,单词的存储量等。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背景带来的语言差异也是翻译者要注意的问题,当然在英语翻译中一定要避免以下几种误区:
一、英语笔译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一)翻译方法单一,忽略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英语笔译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直译,这是因为直译可以在保留原文格式和内容,使翻译简练清晰。但是,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能用直译法来翻译。英语笔译中常见的误区之一就是过分的追求原句的格式而造成翻译结果令人费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叫情人眼中出西施。很多笔译者将其直译为Xishi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并且不加上任何的解释,这样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来说很难理解西施是什么意思。再比如我们在高中阶段学过的not until句型,其翻译要根据动词的特点而翻译成到什么时候为止,或到什么时候才。如果都按照一种方式来翻译,就会造成错误。如I did my homework until he came back.和I did not do my homework until he came back.前一个句子要翻译成我写作业一直写到他回来,而后者要翻译成直到他回来我才开始写作业,要注意区别对待。在短语dirty dog中,如果直译成比较脏的狗就会成为笑话,实际上dirty dog是一种引申的说法,是形容人比较下流。
(二)逻辑关系混乱,造成翻译词不达意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出现较长的句子特别是一句话中有几个从句时,很多翻译者逻辑关系就会混乱,造成所翻译的句子无法理解。尤其是在一些较长的定语从句或主语从句中,如It is said that Tom has gone to Aegean where he has been long for对于这样类型的句子来说,最大的翻译误区就是无法确定句子结构,在这个句子中主语实际上是Tom而不是it也不是that。如果在翻译时过分的重视句子的格式,却忽视了句子的逻辑顺序,翻译结果令人费解。另外,在英文中有很多单词或短语具有一词多义的现象,如我们学过的as具有很多词性,同一词性时也具有不同的翻译。如as 做连词时可以翻译成因为,也可以翻译成随着时间的流逝,当然as也可以组成很多的短语,如as soon as有固定的翻译。As还可以作为介词或副词出现。总之,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词语的翻译是不同的,需要区别对待,否者就会影响笔译效果。无论是在汉译英还是英译汉的过程中,最大的误区就是译者不注重句子的整体结构,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从而造成所翻译的句子面目全非,无法理解。
(三)不注重上下文的衔接
在翻译过程中,上下文的联系往往使一些词的原意发生变化。这时候如果不分析全文而进行断章取义,一定会造成翻译错误。在短文中,每个句子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很多句子需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用。很多笔译者无法理解单词的词义,成分或者在句子中的应用,在翻译时出现词义选择错误或者翻译顺序错误等现象。
二、笔译误区的解决对策
(一)在必要的句子翻译时采用意译法
要使笔译效果更好,必要的意译法必不可少,意译实际上就是不单纯的注重句子的形式,而是根据翻译效果对其进行适当的变动,这样句子会更加通顺。另外对于笔译者来说,要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这样在翻译时才能正确选择翻译方法。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可以采取同位语后置或将复杂句拆分成若干个简单句来翻译。这样有助于译者理解需要翻译的句子。
(二)采取模糊译法
在汉译英和英译汉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原句的一些成分在翻译后无法保留的现象。特别是概念较模糊时,这个时候采取模糊翻译法往往能时翻译效果更好。尤其是一些数字的翻译,模糊是语言特有的特点,同时受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英语与汉语在说话顺序上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单纯的重视单词的含义,而是要对整个句子结构做具体的分析。一般情况下英语习惯将状语等不必要的成分放在句子的后边。
(三)加强翻译的基本功
英语笔译过程中,笔译者自身的英语基本功十分重要。只有真正了解文化北京,句子结构以及单词的含义才能进行正确的翻译,因此要增强笔译者的英语基本功,他们不但要掌握认知词汇,还有掌握必要的积极词汇,并提高词语在语句中的应用能力。另外,要是翻译者掌握正确的翻译观和翻译态度,在翻译过程中即不能国语死板,也不能过分的忽视句子的含义。总之,无论是单词选择,句子分析上,笔译者都应该在遵守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翻译更加准确通顺。
三、总结
翻译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人员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需要翻译者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化和翻译技巧。当然,笔译实际上更重视句子的逻辑关系,笔译者要对词语在句子中的应用做具体分析,在翻译过程中避免逻辑混乱,采取有效的翻译方法,才能使翻译更加通常,从而进一步促进交流。
参考文献:
关键词:韩中;中韩;翻译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韩两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为此,中韩与韩中翻译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也不尽相同,即中韩和韩中翻译除了结构上的差异,还存在文化差异。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pair说:“语言背后存在着其他东西,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由于韩半岛是中国的近邻,在韩国语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日常用语是以汉字的某些词源发展而来的,而且韩语和汉语间的翻译有很多文化相似又有相异的地方,两国拥有非常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只有了解了中韩之间的文化差异与相同点才能更好的将中文翻译成韩文或是将韩文翻译成中文。
一、韩中重结构,中韩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求――那时,数码时代就已经到来了。为此,需要注意韩文汉字词和汉语词异同:很多汉语汉字词“形”同,并且“义”也几乎相同,即所谓“同形同义”词。每个词汇都是词义和发音上借助汉字词,翻译者可以顺利理解并掌握的;有些韩国语汉字词和汉语词词义相同但汉字书写顺序相反,韩中翻译中有大量的汉语里没有的汉字词,韩国语在汉语的词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与词是按照汉字词在汉语中理解的意思翻译,就会造成不同的翻译失误。例如韩国语中的“翌早”可以被具、武器、生活用具及各种艺术品等被称之为文物”。初级翻译阶段,在表达汉语时容易把韩国语的一些汉字词套在汉语上,有时可能套对了有时就套错了。
二、翻译单位的不同
在中韩翻译的过程中,‘翻译单位’虽然是中韩翻译的基础问题,但翻译不一样,中韩翻译的主要对象是文脉关系上的意义、文化因素、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特殊文本类型性习惯等。而韩中翻译只要考虑上下文联系就可以,在翻译者的观点上是互补关系。
三、韩中多短句,中韩多常句
多长句,中韩翻译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韩中翻译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
四、中韩翻译与韩中翻译的文本比不同
一般来说,将中文翻译成韩语过程中句子的个数会变多。即在汉语翻译成韩语时经常变成两个以上的句子。中韩翻译在说明句子结构的特征时对于同一内容要把全部句子放在一个句号里。韩语谓语后位不能添加别的成分,主语和动词之间存在太多词汇的话会妨碍可读性,因此因此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压按照韩语的习惯配合,调整句子长短。
中韩翻译中,一是要考虑标点符号,二是考虑句群和段落的共同点,句群和段落都是为句子做基本单位的结合。
五、韩中多从句,中韩多分句
韩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因此,韩中翻译结构相对松散,韩语句子中的从句翻成汉语时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而韩中翻译给我们的感觉是译文中没有从句,有的只是一些不同的分句。
六、方法的不同
1.韩中翻译方法
(1)音译:音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发音所运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文字的与原文发音相近或相似的语言来表达的翻译方法。把人名、地名、国名连在一起使用,不可拆分,否则没有意义。
(2)直译:直译指在翻译过程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交流”“太平洋战争等”。韩中翻译有许多的这样的汉字词都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
(3)意译:意译是使译文符合汉语规范。由于韩文与汉文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因此翻译时不能逐字翻译。凡是语言都言外之意的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基础上用规范汉语加以表达就可以,这才真正做到“意译”。
2.中韩翻译方法
(1)增译法与省译法。韩文和汉文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而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含义,在中韩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译一些必要的增添或删减,以便于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表情达意。
(2)移位转换。韩文和汉文的表达习惯不同,所以在中韩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广大读者的需求和表达习惯把原文的语序进行必要的调整,这就要求翻译者对原文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进行必要的位置转换。
七、中韩翻译和韩中翻译设定
首先理解将汉语文本的句子翻译成韩语,要证明汉语文本上已经画有句号的句子翻译成韩语的时候,需要将意义完整翻译的现象。句子群是几个句子连接成更大的句子,不过句子之间存在一个意义上的关系。中韩文本里的各个概念和那关系上的结构互相收容结合的方式是文本的本质。在韩中翻译过程中,在目的语言汉语里不能找出跟出发语言韩语的最小分节相应的意义单位。翻译单位设定过程上,出发语言要只有取得多少的出发语言韩语的意义单位才能得到最小意义分节等价。
八、二者对归化和异化的界定方法不同
在韩中翻译中,采用异化法能使不懂外语的人们通^阅读译文来进行更好的理解。
例1:???? ???? ??? ???? ??? ??.
归化: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异化:两人是伴,三人是患。两个译文形象生动,但“和尚”一词有过度归化之嫌,而且异化也通顺流畅。同时还保留了原文的文化韵味,也容易为读者所理解。
例2:?? ??? ????? ?? ??? ??? ???? ??? ??? ??? ?? ???.
归化:宁为鸡首,勿为凤尾;异化:我宁愿在条件差的边远小镇当校长也不愿在条件优越的城市当教员。归化译法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使读者一目了然,但确不符合“损失最低原理”。而异化译法实现了翻译传播文化的光辉使命。
在中韩翻译中需要采用异化法,中韩的异化翻译中注重句子的主次。文学翻译中异化译法应作为主导译法,归化译法不能采用异化译法时作为辅助手段使用,这样才兼具可理解性和可欣赏性。
参考文献:
[1]张敏,朴光海,金宣希.韩中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沈仪琳.中韩翻译技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白林,崔健.汉朝语对比和常见偏误分析[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