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第1篇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作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前提: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反应容器

北大附中,多么响亮的名字,多么棒的学校!亲朋好友们都说我有多么LUCKY能钻进这个容器里,我开玩笑地告诉他们因为这里的门缝大。唉――我是身在其中体验这容器里的酸甜苦辣啊……北大附中是一个开放的容器,并且充满了大量活泼的元素。在这里,能够经常尝试做一些其他容器不能做的化学反应试验,很新颖,也很快乐。有快乐也会有痛苦,这里的学习压力很大,在快乐的同时更加凸显出学习的紧张。当然,容器里也有那么一群精明的大分子物质,也就是学校的老师领导们,他们会“监视”并“管制”我们这些微粒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容器里汇聚了各省市不同种类的分子、原子、离子……聚集了巨大的能量,不停地进行着放热、吸热反应……

反应物

我们VS课本

我们在反应之前都是平庸的。但父母不甘心让我们做一辈子庸才,他们非要我们把所有的自由、快乐和广泛的热情通通电离掉,让我们去和课本反应,再换来较高的分数,变成一个智能型机器人。我们惟有接受,因为我们是平庸的,我们不知道除了接受还能做些什么。从初中到现在,我与课本剧烈反应已经五年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历史、政治、地理、生物、计算机……我与它们发生反应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那就是镜片不断加厚,我那原本美丽的眼睛已经变得呆滞、无神、傻乎乎的;运动细胞功能减退,体质变弱;大脑似乎对某些事情也越来越迟钝了。

反应条件

1・加热/2・高温/3・点燃

老师们也好比一个个药剂师,把我们分类、试验、研究……平时课堂小测验只是WARMING UP,每周的统练把我们不停地搅拌,高温加热,我们每个人都被加工得脸发紫眼发红,就为了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我们能一点就燃,发光发亮。

生成物

尽管还没到剧烈反应的时候,但在反应的进程中,有的生成了气体,有的生成了沉淀,还有的生成了水。于是在这个容器内,学生便出现了等级。

气体――优等生总是遭骂最多的,“高分低能”的帽子被扣在他们的头上。其实他们活得很辛苦,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还要惨遭同学们的冷眼,承受孤单与寂寞。他们好像水中的气泡,从容器底部上升到表面很缓慢很艰难。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变得高傲,在渴望摆脱那层薄膜禁锢的同时也渴望能在空中飞翔。然而他们最不希望自己破裂或者沉没下去……

沉淀――他们是年级里学生的最底层,他们堕落,颓废,迷失方向,也许他们根本不想有方向;也许他们心中也有追求,只是不在功课上而已。成绩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他们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沮丧,反而会愈加叛逆,所以他们从溶液中析出。他们有的是外表美丽的晶体,追求时尚,富有时代的个性;有的很会装COOL,耳朵上总是吊着耳机,听着另类音乐,穿戴着他们自认为很有特色的服饰;其实他们心中也有自己的悲哀,他们盼望着有一天人们能发现:原来沉淀才是金子!

H2O――这些人是最为成绩拼命的。他们不好也不差,不能做到像差生那样对分数满不在乎,也不像好学生那样随时可以考出高分。他们渴望变成H2、O2,而害怕坠入水底。我就属于这类人吧――总也上不去,也不甘心掉下来。

我不喜欢这种复分解式的生活,考试天天有,卷子满天飞,每天几乎重复着同一个动作、同一种心情,渐渐我们就会变得麻木,变得无知无觉。其实我也很喜欢学习,只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做我们所真心喜欢的事情,自由发展才不会使我们的性格扭曲。不管怎样,我们生在这个年代,就没有选择,我们必须生活下去,必须怀着毛毛虫变蝴蝶的梦想去努力!

我很喜欢这首诗:

并非不知道

最暗的星星也比我辉煌

但我还是一闪一闪地飞行

尽管我只有那么一点点的光

……

我睁开蒙胧的睡眼,原来还有许多化学题没有做,唉――继续我的复分解反应吧……

名师点评: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种方式;加深;化学;概念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036

一、紧贴生活现象,形象生动地感受概念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化学现象可以形象生动地理解化学概念。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腐败和瓷碗破碎等变化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食物腐败之前可供食用,腐败之后不能食用。为什么食物腐败之后不能食用呢,引导学生得出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还是陶瓷,只不过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加强实验教学,真实确切地引出概念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对于实验内容有直观确切的感受。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来证明。教师可以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在运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三、紧扣关键词语,讲清讲透概念含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并紧扣理解概念的关键词语。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纯净物”。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四、分解复杂概念,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比较复杂的概念需要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另外如“催化剂”概念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概念之一。在讲解时要阐明催化剂是相对于特定的化学反应才有意义,它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决定反应能否发生,也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五、纵横延伸概念,有效减少困惑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概念学生比较困惑,需通过概念延伸教学,帮组学生理解概念,同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P48关于“盐”定义为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学生根据定义可能无法判断NH4NO3、NH4Cl等物质是否为盐。对此,教师可以将盐的定义延伸拓展一下,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就不会困惑了。另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在介绍侯氏制碱法时,学生无法理解: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反应类型。如果教师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延伸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

六、抓住概念“核心”,理解概念本质区别

物质分类中学化学概念考查的热点重点,考查的方式灵活多样,题型背景层出不穷,混合物和纯净物辨析区分更是许多省市命题考查的热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如“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性质、固定的化学式。“混合物”至少有两种成分,每种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质,而且每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据此学生结合自己的化学认知结构便可以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了。

七、加强课堂解题,巩固加深概念理解

及时有效的习题训练对于巩固教学成果十分必要,因此,要整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例如,学习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后,为使学生能根据实验得出概念的意义,正确区分这三种混合物,列出下列混合物,让学生区分:1. 石灰乳,2. 牛奶,3. 敌敌畏乳油,4. 敌敌畏与水的混合液,5. 敌敌畏的酒精溶液,6. 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7. 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8. 食醋,9. 石灰沙浆,10. 爆鸣气。学生回答后,根据掌握程度进行讲评、分析、纠正错误。还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都可以适当安排这样的巩固性习题,对学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第3篇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精炼的化学概念,这些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腐败和瓷碗破碎等变化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食物腐败之前可以供食用,腐败之后不能食用。为什么食物腐败之后不能食用呢,引导学生得出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还是陶瓷,只不过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注重实验,用实验引出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演示实验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对现象分析,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来证明。教师可以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三、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四、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五、加强引导,注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紧扣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P48关于"盐"定义为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学生根据定义可能无法判断NH4NO3、NH4Cl等物质是否为盐。对此,教师可以将盐的定义延伸拓展一下,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就不会困惑了。另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在介绍侯氏制碱法时,学生无法理解: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反应类型。如果教师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延伸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

六、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

物质分类一直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考查的方式灵活多样,题型背景层出不穷,混合物和纯净物辨析区分更是许多省市命题考查的热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如"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性质,有固定的化学式。"混合物"至少有两种成分,每种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质,而且每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据此学生结合自己的化学认知结构便可以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了。

七、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化学概念虽多,也是一个个地形成的,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概念逐步系统归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例如,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这几个概念后,总结这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突出元素在这几个概念中的主导地位,揭示这几个概念的从属关系、组成与构成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八、强化训练,加强学习后的知识巩固

在讲授每一个概念后,注意整理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例如,学习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后,为使学生能根据实验得出概念的意义,正确的区分这三种混合物,列出下列混合物,让学生区分:①石灰乳,②牛奶,③敌敌畏乳油,④敌敌畏与水的混合液,⑤敌敌畏的酒精溶液,⑥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⑦白磷与二硫化碳溶液,⑧食醋,⑨石灰沙浆,⑩爆鸣气。学生回答后,根据掌握程度进行讲评、分析、纠正错误。还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都可以适当安排这样的巩固性习题,对学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初探,其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但笔者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之余将教学心得、经验撰稿成文,以飨读者,以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不分地域的教学研讨氛围。

参考文献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高中;化学;衔接;梳理;思考

一、知识衔接点梳理

二、一些知识衔接的教学思考

1.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是一个重头戏,初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通常只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具体物质,将其安排在有关主题中进行学习,学习的要求并不高。

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初中“空气、水、碳及其化合物、金属”这些主题时,教师可以在原来机械记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导读等方式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初中“复分解反应”的主要学习内容为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不属于初中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但其可用于准确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并且,高中要求“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该内容的学习要求为:生成低沸点易挥发的物质(含气体)、弱电解质(如水、弱酸等)、难溶性物质(沉淀)。所以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作为拓展内容,不过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初中学生没有学习过弱电解质等概念,进行部分拓展即可: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水,以便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习。

3.“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由于较为抽象,理论性强,因此在初中和高中都属于学习的难点。初中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仅仅要求“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剂”,高中则要求“根据化合价升降或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如果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只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学生在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中形成化学的思维方法十分不利,学生要从原来的“得氧、失氧”到高中的“化合价升降、得失电子”,再到紧跟着的“电子转移”,跨度无疑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认知方面也有冲突,学生更多的会感到无所适从。

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较为简单的、也是较为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CuO+H2Cu+H2O”,让学生先从得失氧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过渡到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在教学中,初中教师还可让“双线桥法”部分先出现在初中教学中(忽略得到及失去的电子数),例如,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CuO+H2Cu+H2O”反应时,自然地进行标注:

这样,既有利于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又为学生做好了相关的知识准备,为高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4.在物质结构的学习中,现行初中基础型课程对“原子结构”没有做任何学习要求,仅要求学生“理解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构成原子”,但同时学生要记忆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现在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不涉及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电子数等,因此当学生在初中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时,无法从理性角度进行理解型记忆,而只能用“唱山歌”式的方法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高中则要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包括电子式的含义及书写、化学键的种类、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而此时学生还要从原子核学起,跳跃性颇大,一时很难适应。所以,在初中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包括增加一些典型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意义地记忆元素化合价,又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有一个良好的铺垫。避免了对学生造成认知的障碍,导致新概念的学习面临着前概念缺失的严峻挑战。

5.在初中学生学习酸碱盐时,现有的对酸碱盐的定义实际上在科学性方面有很大的谬误,如果要学生透彻理解酸碱的通性及盐的化学性质、很好地辨别酸和酸性物质以及碱和碱性物质等,“离子”的教学无论如何也是不应该被忽视的,教师如果要强调酸的通性是由“H+”决定而碱的通性是由“OH-”决定的,学生就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离子”。因此,适当学习一些简单离子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6.初中教材中虽然也曾出现过强电解质的电离,但现在的二期课改内容已将此完全舍弃,而电离是高中电解质溶液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到高中该部分的学习。若高中的学习没有初中一些简单的“电离”知识作铺垫,学生到了高中学习“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离子反应”“盐类水解”时就会感到难度增加太快、坡度太大。因此,初中的教学中可“知道”为学习要求对“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的电离知识进行初步学习,为高中的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做好准备。

7.对于溶液的pH,初中只要求初步了解pH跟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即:只要求知道pH7时溶液呈碱性。其实,学生在初中的科学课中已对此进行过学习,不过这个“pH”在初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对于“pH”到底是什么,初中的学生无从知晓,只是机械地进行学习、记忆,因而在学习中容易对pH形成误解,即学生通常都会忽略pH使用的条件――温度,这个忽略可用“根深蒂固”来形容;学生的另一个问题是认为酸碱性的范围就是pH范围0~14,没有pH大于14或小于0的溶液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应该说与初中的教学不无关系,从初中科学课的学习,到初三化学课的巩固,学生的前位知识已牢牢地扎根在脑海中,几乎成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当高中出现pH的概念后,要重新认识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并且学生在学习pH数学表达式的同时,还需结合C(H+)、C(OH-)的关系,这些无疑对学生的认知是一种艰巨的挑战,学生首先要把原有牢固掌握的前概念剔除,而后才能把现学的内容理解透彻。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教学尴尬,初中教学可在科学课的学习基础上,对“pH”略作深化,即强调一下pH运用的前提:常温;另外,强调一下“pH”其0~14的范围是基于人们的使用方便,而并不代表该范围外的溶液不存在。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可以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而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好的课堂提问就是一种教学艺术。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提问存在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

1.整堂课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只管自己讲,不提一个问题,或者很少提问题,进行“满堂灌。”

2.问题太滥,什么都问,没有经过思考,一些“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毫无起发性的问题充斥着课堂。

3.所提的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提问的随意性大。

4.提问面较小,只提问好学生,很少提问差生,这样做会失去的信息反馈作用。

5.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性,要么一上来就提出特别难的问题,任何层次的学生都无法回答,要么提出的问题太简单,失去问题的意义。

6.提问面太广,学生无从下手,例如;在讲解“复分解反应”时,需要让学生根据几个化学方程式找到规律,从而得到“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一名老师就此这样提问;“上面几个方程式,有什么共同之处?问题提出后学生一脸茫然,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回答。这就是因为老师提出的问题太大了学生掌握不了,或无法理解,自然而然也就答不上来了。

7.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比如提出问题后,老师没有给学生留出相应的时间去思考去讨论,而是着急的揭晓了答案,这样做会让学生慢慢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失去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减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8.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等或没有及时改变提问的方式。

要改这种状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优化课堂提问,即进行有效的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主要是指通过师生在课堂的提问与回答及期间的师生互动,学生能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有效提问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增值”的重要途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

二、有效提问探讨

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时机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研究学生,综观全局。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体现在受益学生的普遍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一对一”式的问答,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使全班学生都能受益。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即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即教师应在熟悉教材,明确大纲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全体学生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能力各不相同,那么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目的地则取提问对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提问。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流,都能受益。

2.调控课堂提问的频率,松紧有度,创设营造宽松学习氛围。

距资料显示教师在课堂提问的频率保持在1―1.5次/分,会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给学生创设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若一名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问“是不是”、“好不好”、“能不能”、“会不会”等等一系列缺乏思考及快频率的问题时,学生会紧张厌倦课堂,厌倦回答问题。事实上,有效的课堂提问主张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串,注重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合理的递度以及明确性。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递度,即由浅入难,步步引导学生,例如;在讲授《金属化学性质》实验时,提出问题:“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同时与稀硫酸反应都有什么现象?反应速度一样吗?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者,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明确。例如:在之前提出的那位教师在讲解“复分解反应”定义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过大,不具有明确性。

4.拓展提问,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穷。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所谓教学相长,有时学生的思维可以激发教师的思维,学生无意的举动,只要妥善引导并加以挖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师生情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中,“重智轻情”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学效果差的种种弊端,但出于提高升学率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情感教学的效果及重要性未被引起重视。情感教学不仅适合于教学内容中包含情感因素的学科,如语文、历史等,而且对于教学内容并不包含情感因素的数理化等学科同样适合。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等进行情感化处理,创设情感氛围,达到“知情并茂”的效果。

以上是本人对课堂有效提问的一点思考,教师的课堂提问时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摸索,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效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第6篇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教学实施中也是这一道理。任何一堂课的实施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够为教学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要上好一堂高中化学课,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就首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一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在课前的教学备课要明确目标,一个是学生要及时地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预习。教师的备课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学生的预习是为了在课堂学习之中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因此,这两者缺一不可,下面笔者就以学生预习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进行论述。

    预习其实就是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预设性的学习,借助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并且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中会涉及到的重要考点。因此,笔者认为在预习这一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开展预习学习。

    教学实施:

    教师在预习环节可以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考纲包含有:

    1.掌握化学反应的几种基本类型。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含义。

    3.掌握常见的几种反应。

    4.学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以及数目。

    此外,在预习阶段教师还可以预先将该部分一些重要知识点指出来,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学会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教学反思:

    通过在课前准备阶段的这种预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这样在预习之中学生就能够有方向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环节之中。

    二、课堂教学巧设计

    课前的准备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依然值得重视。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一定要注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巧妙地借助设计来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巧设计主要是指要设计出教学情境,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设计出声、像、形兼具的课件来辅助教学。下面笔者就以创设情境来引出还原剂、氧化剂的教学为例进行论述。

    教学案例:

    教师问:在初中阶段,大家学过哪些基本的反应类型?

    学生1: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学生2: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教师指着多媒体中出现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问:Fe2O3+3CO■2Fe+3CO2,这个反应是什么反应类型?

    学生讨论,发现该反应并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于是断定在化学之中还存在别的反应类型。

    教师又问:那么大家再根据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结合初中的学习来分析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3:都有氧这个元素的存在,如C+O2■CO2,CuO+H2■Cu+H2O。

    教师问:那么,这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呢?

    学生讨论,两者皆有,且有得氧就一定有失氧。

    最后,讨论得出结论: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得氧必有失氧,有失氧必有得氧,得氧为氧化反应,失氧为还原反应。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失氧的物质叫氧化剂。

    教学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创设出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其中,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并最终得出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多种方式开展课后复习

    任何的一个教学过程都分为三个基本步骤——预习、学习、复习。高中化学的学习也一样离不开复习环节的实施。

    通过复习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和脉络体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习题的训练来帮助学生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发现自身学习之中的盲点,从而更好地巩固学习所学知识,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实施:

    在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学习之后,复习可以这样进行: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该部分的内容主要包含了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教师出题学生做: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如CuO+CO■Cu+CO2;CO2+C■2CO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两种方式开展复习,学生就可以分别从理论的层面和训练的层面对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的知识深化认识和了解。教学的效果将得到巩固,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将得到提高。

    四、小结

    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法探究是一个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上文中,笔者所言只是自身的一些浅见,希望对别的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余泓遐.上好一堂课要切实解决的几个问题——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例谈,化学教育[J].2010年第4期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第7篇

那么,究竟如何对本章内容进行有效地教学呢?笔者曾做过如下调查:

同学们,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已经结束,不论你学习的好或差,你可能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了解大家对本章知识学习的情况,帮助大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故进行了本次调查,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反映给我们。

请你在后面的空格中画“√”。

调查八个班,416人,结果是:

可见,虽然之前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差别不大,但学习酸碱盐之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不少学生开始对化学学习束手无策、惧怕、厌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与同行探讨,总结了学生学习酸碱盐知识感觉困难的几点原因,供大家参考。

一、教师没有吃透课程标准,补讲的知识太多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酸碱知识的要求如下:

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6.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7.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8.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有些教师,特别是使用过老教材的教师,总认为新教材编写的不完整,没有明确酸碱盐的一些性质。所以补讲酸碱盐的电离、定义时,硬性总结酸碱盐的通性,酸碱盐的溶解性,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这样对酸碱盐知识的要求就超出了课程标准,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所以教师要在课程标准上下功夫,吃透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知识扩展的“度”,对于学有余力,有这方面钻研精神的同学可以适当补充,绝不能全面要求,搞一刀切。

二、教学没有结合生产生活,学生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学习兴趣或求知欲强的人,常会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学习,把学习看成是内心满足而不是负担,什么困难都能克服。酸碱盐知识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内含许多新奇有趣的化学实验和充满悬念的性质变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创设多样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明白:上课学好酸碱盐知识,下课就能解决身边的问题,即“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解决此类问题的步骤一般为:

第一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第二步,结合相关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原理、方法。

第三步,动手实验,解决问题。

第四步,总结方法,上升为理论高度,并推广使用。

例如,在学习酸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带几根生锈的铁钉、旧热水瓶到课堂上来,拿着它们向学生提问:如何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如何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然后让学生分组探究讨论,总结方法,实验验证,最后总结酸的性质。这样把生硬的化学知识软化了,也让学生明白了酸碱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知识掌握得也牢固了,无形中也增大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习和测验试卷都偏难

纵观各省市历年的中考化学试题,无不将酸碱盐知识作为考察的重中之重。所以各种课外练习集、AB卷中都汇编了大量此类习题,但是有些习题太难、太繁、太偏,没有多少实用意义。学生不会做或不能熟练判断,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平时补入的课堂习题、单元检测等要简单,让大多数学生都会做,使他们感觉到酸碱盐知识好学、易学。综合性的习题复习时再慢慢加入,学生会逐步适应,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比如:有四种物质的溶液:Ba(OH)2 Na2SO4 HNO3 FeCI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第一个可判断出黄色溶液FeCI3;再用FeCI3来判断出Ba(OH)2,现象是生成红褐色沉淀;接着用Ba(OH)2判断出Na2SO4,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最后一个是HNO3。此题用到“红褐色沉淀”,沪教版化学教材上是没有提到的;Ba(OH)2与Na2SO4生成白色沉淀教材上也没有提到。此类习题,不适合学习沪教版化学教材的学生使用,只会让学生感到化学难学。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范文第8篇

认知同化论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1963年提出的.认知同化论的核心内容是:(1)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是取决于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2)意义学习就是通过新知识和他们的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相关概念的学习发生作用来进行的;(3)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在认知同化论中,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主要有两个先决条件:(1)学生认可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有一种相互的关系;(2)学习的内容要能够将学生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先决条件具备以后,就要在脑海中形成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组合关系这样的概念.

二、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1.形成上位概念

初中化学教学是整个化学教学中最基础的阶段,而概念的教学又是其中很关键的一步,这里面就有很多上位概念.所谓的上位概念,就是学生认知中的涵盖范围比较广的概念.如物质、酸、碱、盐等,这样的概念就是上位概念.这一类概念的讲解往往比较抽象.对于上位概念的学习,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演示实验、视频等方式来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有直观的感受.例如,在讲“溶解度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采取实验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将等量的食盐、糖、氢氧化钙、硫酸钡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学生可以观察到食盐和糖完全溶解,氢氧化钙部分溶解,而硫酸钡则几乎不溶.在这样的一个直观的感受下,学生就可以理解物质在水中所谓溶解度的差异是具体怎样的一种差异.又如,在讲“碱的概念”时,教师不要急于去下碱的学术定义,而是要告诉学生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样的物质可以称之为碱,让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上位概念衍生出下位概念

在学习下位概念的时候,要让学生认可新学习的概念和以前学的概念是有联系的,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使得下位概念的学习事半功倍.例如,在讲“酸性氧化物的概念”时,学生初次接触到这个概念可能比较困扰,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明白酸性氧化物是氧化物的一种,而氧化物又是化合物的一种,化合物又是纯净物的一种.这样的一种找上位概念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很快了解什么叫做酸性氧化物.在学习下位概念的时候,可以采用列图表或者关系图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强调概念之间的组合关系

化学概念的学习并不是单一的.化学世界本身探寻的就是物质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理清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例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有的学生就有疑问:化学中只有四种反应,为什么还会有氧化还原反应?教师要告诉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包含的只是四大反应中的一部分,是对化学反应的另外一种分法.在四大化学反应中,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则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把四大反应和氧化还原之间的关系这样梳理以后,学生对于此部分概念的理解就会更加印象深刻.又如,关于溶液的概念,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学生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这样的一种分法显然是错误的.这就像吃饭一样,吃饱并不代表吃得多,没有吃饱并不代表吃得少,这都是因人而异的.关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也是根据溶液的不同而不同的.当然对于同一种溶液,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