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主流意境

非主流意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非主流意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非主流意境范文第1篇

最近已经进入了全民哈韩的时代。随便找一个女孩,对她说“SUPER JUNIOR”,对方多半会表现出花痴状。

比起非主流,哈韩还只是蚂蚁一只而已。非主流们的大脑里要是障碍重重,那么,我会推荐他们去好好听听《An angel》,感受一下这首音乐里传递出来的清新洁净的欧洲小镇情调,来净化一下大脑。

我不哈韩,那么,我大概在哈欧吧。哈欧好啊,迷上了英国的Declan,学英语何尝不容易?去找Declan签名,顺便读读牛津大学,好好学习何尝不是动力?天天哼着悠扬的乡村小调,也足以显得与众不同吧。说这时髦,也不时髦;但说它老土吧,那就更不是了。只要它有魅力,爱上它就不是错!

最近我已经连续三天在梦境中徜徉在浪漫的欧洲小镇,不经意思索:我的头脑里已装满这份恬静。那么,我的心也是吗?

对我来说,欧洲小镇如同恋人眼前的玫瑰,是个无限向往的天堂。它没有纽约的喧闹,没有苏丹的贫困,更没有阿富汗的可怕。那里有古老的钟楼,辽阔的麦田,悠扬的小提琴和空灵的风笛。若是漫步在街头,能感受到有如曼哈顿的热闹,不过小镇空气里弥漫着的醇醇的牛角面包的奶香,在曼哈顿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

屏息静听Declan的《Danny boy》,你会不自觉地凝眸,感觉像已置身于爱尔兰宁静的牧场中,远处是白雪皑皑的山谷,脚边是娇滴滴的玫瑰,眼前是淡雅清新的紫罗兰,好像世纪时钟都被空灵迷惑得不可思议。当你发现这不是事实,倒有种回味悠长的凄迷:这种感觉像放了糖的咖啡,似苦,但却甜。最后一句结尾:“I love you so。”又多加了一份甜蜜。不需要读懂歌词,却能感觉出意境,真是种奇妙的味道。

为了这些,我情不自禁地当了“哈欧族”。

写给段段

今天午休的时候,突然,真的好突然,想到了远在无锡的段段。又突然,鼻子酸了起来,眼边也有点湿润了。但想到这是在课堂,要是被男生看见我的眼泪,也太不好意思了,所以只好偷偷擦干,写了以下小诗送给段段,

致段段

曾坠入你的梦中,

唤醒了熟睡中的友谊,

花开的瞬间,

你也不曾忘记。

告别遗憾了吗?

好了就说吧!

快去拔掉那把宝剑,

上面刻着我们的祝福,

还有哈利,波特的魔法,

以及苏醒的一个酒窝。

它是快乐的剑,

非主流意境范文第2篇

当12月的风从北方吹来,从而吹走了江南这最后的一丝秋意,当80后的主流为90后的非主流所褪去时,从而褪去了我们这一丝仅存的年轻;当12月的冰雨淅淅沥沥,冰封了人们这一潮湿的心灵,当80后的我们苦苦挣扎,反抗着这一时代疯狂的物价。此时的江南将伴随着雨点的淅沥之声将会是愈加的寒冷,而此时的我们将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也将愈加的迷茫!“冬”,80后不可逃避的季节,它用其独有的寒风冰雨向我们诠释着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磨难。

冬一个不可逃避的季节;80后一个即将逝去的年代;挫折人生旅途中这一丛生的荆棘。走在这一崎岖不平的历程中我们做不到一帆风顺,也不可能在灿烂的晴空见到那一美丽的彩虹,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那一本本泛黄的线装诗集,去细细的领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那一个个沧桑而又古老的字符所透露出的意境与情感,从而找回现在早已失去的少年时的无畏与青涩。今天天气湿漉漉的,外面一直下着小雨,此时雨中的江南也多了几许如丁香般的惆怅与哀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看着窗外点点寒雨忽然想起了蒋捷,一曲《听雨》道尽了一生的悲欢离合,苦辣心酸。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蓦然回首早已两鬓星星。不错时间飞逝,伴随着岁月的匆匆,在花开花落之间,不知不觉,80后的我们早已度过了童年时的无邪;告了少年时的张狂;青春的脚步在岁月之手的牵引下从而逐渐的走向了属于我们的成熟,成熟而又孤寂,孤寂而又彷徨。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这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此时的我们就是戴望舒,迷茫而又憧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于工作我们迷茫;回想校园时的梦想,对于未来我们憧憬。于是工作上的失意和对于未来的希望交织在了一起,从而燃烧着我们对于生活的渴望。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何时才能寻到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点呢?然而回答我的只有今年的冬天,窗外那一淅淅沥沥的冰雨依旧!

非主流意境范文第3篇

一、抽象绘画的特点

20世纪初产生于西欧的抽象绘画,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达到又一个艺术高峰。抽象绘画从第一幅作品诞生至今有近100年的发展历史,其形成经过长期持续的发展而来。“抽象绘画”最大的特点在于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一味追求写实的传统观念,以画家的直觉和主观想象为创作的出发点,完全不考虑对象的形状、内容、象征意义等,画面上注重抽象造型和色彩的综合、组织,作品效果呈现出来的是纯粹的色彩语言而非对象的形体视觉语言。抽象主义画家着重表现个人的主观精神世界,而不是真实照搬周围的景物,他们力求从音乐中找到灵感,希望像运用简单的音符表现不同旋律的音乐一样,能够利用抽象视觉符号表现人们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抽象艺术不但有着绘画形式上的美感,更有着内在的艺术价值、强大的生命力,它虽然一开始不像写实艺术容易让人接受,可一旦人们喜欢上它,更能迸发出随心所欲的激情。

抽象绘画是艺术家用一种全新的构成、视觉语言表现生活的艺术,它强调对整个自然的主观感受和本能的情感表达。由于大家对抽象画的抽象概念理解不一样,那么不同的人对抽象画有着不同的了解和看法。我们有可能在某一幅抽象绘画作品中,找不到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形体,也看不到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其实抽象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作品中看不到任何具体、现实的东西,画面中更多的是绘画表现技法。

二、“中国特色”的抽象艺术特点

1.“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构成元素

当抽象画开始在中国流行了,不少西方抽象画家又开始了有意识地融合中国书法和山水画的意境来进行创作。中国画强调“神似重于形似”,注重意境的表达成为最重要的美学理论,刚好和西方的抽象绘画理论不谋而合,抽象艺术中的元素很多与中国绘画的点、线、气韵等抽象形式巧合。中国画对表现形式的认同、对意境的理解和审美感悟比西方抽象艺术要早得多,早在宋代就有画家提出“似与不似之间”成为中国画意境的经典理论。可以看出抽象绘画和中国画的写意非常接近,都是强调神似而忽略形似。

从抽象画创始人康定斯基大量的早期抽象水彩画中,我们都能发现画面中似与不似的构成元素,作品中的抽象、抒情的表达几乎就是中国画的大写意。我们在欣赏中国画大写意作品时,还是能够在画中看到山水、人物、花鸟模糊的形,但是并没有影响观者对于作品的欣赏和认可。中国书法在用笔上注重一气呵成,讲究气韵、笔断意不断等美感,尤其在草书中能欣赏到中国文化元素的抽象意识。应该说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彩陶文化、装饰纹样等都有“中国特色”抽象绘画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构成元素。

2.“中国特色”抽象艺术的情感传达

“中国特色”抽象艺术的情感传达是东方人审美情感的转移,是内敛的情感由内向外的情感寄托与抒发,既是文人情感的包容,也是对传统审美的凝聚和提炼,更像是不经意间做的笔墨文字游戏。“中国特色”的抽象艺术有着东方式的含蓄美感,有着中国人特有的沉着冷静,有着浪漫的情调,有着词曲歌赋的婉转格调……在读图的时代,在抽象绘画的世界里,我们只能看到绘画中点、线、面及各种色彩组合的基本构成要素,即“绘画本身”。画家放弃传统绘画诸如构图、透视、结构等固有观念的束缚,完全凭借画家主观感觉,在作品中只有线条、色彩的组合与交流,只有抽象形与色彩的共鸣,画面局部的色彩变化和整体格调的和谐。欣赏抽象艺术,一根线条、一块色彩在画面中无不带着画者内心的冲动、丰富的情感,精神和内心世界完全得到释放,产生与写实绘画不一样的艺术感悟:有时表达作画者宁静的、理性的思维,有时又体现强烈的感动,有时又像悠闲的雨中漫步给人以慰藉,有时又像情绪的宣泄给人以震撼……

3.“中国特色”抽象艺术的审美价值

抽象画是非客观、非现实的表现形式绘画,通常是艺术家通过想象与创造,用艺术构成形式中的点、线、面、肌理、色彩、空间等构成视觉形式画面效果。对于喜欢欣赏写实绘画的人们来说,看惯了中国传统写实绘画展示的熟悉的人或事物,都懂得画中的意义,是风景还是静物都不需要再作进一步思考。看惯了写实绘画的人们刚开始在审美思维上会拒绝看抽象画,因为抽象画在现实中、以往的经验中都无法找到,而且作品中没有一个明确的题材或主题。但是不管人们是否接受抽象艺术,经历了将近100年发展以后,抽象画不仅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不可动摇的艺术门类,也成为世界现代艺术的象征,甚至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的主流艺术、经典艺术。在欧美国家很多人欣赏抽象画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很多现代公共空间悬挂的都是抽象画,在伦敦很多画廊都在经营抽象画,抽象绘画也从绘画发展到设计、彩绘、装饰、雕塑等领域,逐渐走近人们的生活中。我们现在欣赏抽象画也很简单,不要仅凭“读懂”与“读不懂”来解释它,而是要体味其与众不同的视觉形式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写实绘画产生视觉感受不一样,抽象画构成形式独特,它流畅的线条、酣畅淋漓的色块、丰富的肌理效果都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喜欢其不受色彩搭配限制的颜色,可以欣赏其出乎意料的构成形式,还可以感受画面效果众多的非同寻常……抽象画正是以审美价值的不明确性和界限的模糊性来吸引观者,让更多的人接受它、欣赏它。我们相信不同的人看同一幅抽象画,都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正是抽象艺术区别于写实绘画的独特魅力。

结束语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的抽象画艺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终于在中国美术界赢得了一席之地,不管大家是否接受,从事抽象绘画的画家越来越多,抽象艺术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了。2010年12月在浙江美术馆举办了《中国抽象艺术TOP展》,展出了周长江、于振立等20余位中国优秀抽象艺术家的作品,反映了中国抽象艺术的最新发展趋势;2010年12月在北京由许德民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抽象艺术家协会”,表明中国抽象艺术家们共同促进抽象艺术发展的美好愿望,在多年的抽象艺术探索、漂泊中找到心灵停泊的港湾和发展的动力。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抽象艺术家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国抽象艺术,在自信开放的艺术氛围中继续坚持着“中国特色”抽象绘画的艺术实践。

参考文献:

[1]吴冠中.《关于抽象美》,《美术》1980年第10期。

[2]孙延俊.《抽象艺术中的精神》,《美术观察》,2004年

08期

非主流意境范文第4篇

    1.突出美术教学课堂语言的调控效能,发挥课堂情境的整合作用。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参与互动的强度,富于艺术特色的教学语言可以及时调控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激发创新情绪,为学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体现主体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2.突出美术教学课堂语言的切入效能,发挥课堂美术教学语言的运用要的平衡作用。一是教学流程中起承转合的切入作用。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展开时,尤其在美术知识与绘画技法的指导、鉴赏、评价时,或多媒体教学的穿插时,美术语言能使课堂过程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让学生享受美术课堂环节的连贯美和整体美。二是教学流程中突况的切入作用。富于激情的语言,在学生出现心理滑坡时可以给学生提神,发生心理困惑时可以给学生解难,充分体现了美术语言切入的及时性。当课堂出现互动僵局或师生矛盾时,应体现美术语言的即兴性和性。这种具有切入效能的非主流性教学语言能使课堂过程平衡有序、流畅自然。

    二、发挥美术教学课堂语言的艺术优势,营造教学氛围的最优化

    富有艺术创造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依赖于美术教学语言的艺术优势。发挥美术教学语言艺术优势,要根据课堂需要统筹考虑、综合运用,选择教学语言类型的最佳综合。教师要明确美术语言艺术运用的针对性,根据教材特点、学生需要和课堂类型来选择不同的语言艺术类型。同时,还要体现美术语言艺术运用的互补性,适应美术教学形象化与具体化、欣赏性与实践性的特色要求,达到教学内容和环节天衣无缝的效果。美术语言艺术的运用,形式上要灵活组合,交叉运用;内容上要凸显知识性和趣味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这样,我们的美术语言就能充分体现教学中审美结构的点、线、面、体等要素的内在联系性。

    1.选择美术教学课堂语言艺术的最佳综合,创设教学环境的共振。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连线上选择恰当的课堂语言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美术教学语言的艺术类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第一、情境类。情境语言艺术有创造课堂氛围和环境的作用。包括激疑型语言艺术、情感型语言艺术、问题型语言艺术。第二、意境类。意境语言艺术有创造引人入胜状态的作用。包括演示型语言艺术、悬念型语言艺术、描述型语言艺术。第三、直白类。直白语言艺术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教学内容。包括铺叙讲解型语言艺术、观察审题型语言艺术、讨论互动型语言艺术。第四、过渡类。有教学环节承上启下的作用。

非主流意境范文第5篇

意韵,艺术的共性。

意韵意境和韵味(《现代汉语词典》),意境和气韵(《辞海》)。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客体的体悟,形成的弥漫气韵、情感、趣味的艺术空间,基于审美客体表象又超越表象。观赏石意韵是观赏石形、质、色、纹的表象呈现在审美主体心理的综合反映,显示着观赏石的艺术性效果。

意韵明确列入《观赏石鉴评标准》,显示了观赏石富有的艺术共性,但把意韵和形态、质地、色泽、纹理等个性化基本元素混淆,共同作为鉴评要素,有待商榷。绘画的基本元素是线条、灰度、色彩、构图等,音乐的基本元素是音量、音色、拍子、节奏、和声、旋律等,还有书法,雕塑,设计等艺术门类,鲜见把意韵和基本元素并列的陈述。

意韵,甄别、分级观赏石的标准。

“天然造物,人为发现”这句赏石者的口头禅,不但陈述了观赏石天然性的特殊性,同时陈述了观赏石是大自然和人共同的作品。这发现就是黑格尔说的“自然人化”,就是自我的审美甄别,意韵便是发现的依据。其他门类艺术品的作者是人,观赏石艺术品的作者是大自然和人,是自然物和人文情感的交融。石在人心无意韵,人就不会发现,也就不会成为观赏石。

发现可分为初次发现和持续发现。初次发现表现为一人次,如一见钟情,意韵也许十分模糊,却使观赏石从石中脱颖而出、卓尔出群,完成了从石到观赏石的身份转变。持续发现表现为一人多次,多人次或多次,使观赏石的意韵明晰、主题明确。持续发现为初次发现的观赏石进行了分级,当然也可能让初次发现的观赏石重归于石。

意韵的优化,表意呈现到审美呈现的过程。

观赏石不像书画、雕塑等艺术,有作者赋予的明确主题,表象多义性让意韵极不确定。由于审美主体不同,审美角度不同,审美取向就不同,审美立意也就不同。你猫我狗他虎,一石多看。这是其他门类艺术品不具有的特殊性。观赏石意韵优化就是审美主体对表象多义性引起的多个意韵的提炼。

何以优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是艺术大师齐白石的绘画艺术主张和美学原则,指画家在描绘客观事物时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创造活动,如何处理“形”与“神”的关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观赏石的“意韵”就是这个绘画主张说的“妙”。这个绘画主张的借用对观赏石的意韵优化有着重要的启示。常见当别人说自己的石“不像”时,便借用这句话来圆场、辩解,潜台词还有别人不懂的味道。如此借用,有“欺世”之嫌疑,对观赏石的审美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绘画、雕塑、雕刻等艺术品,作者在审美客体灌注了自我思想情感,明确了审美主体的立意方向。观赏石尽管渗透在书法、绘画、雕塑等文化艺术中,且和有关艺术门类相似,如画面石与绘画,造型石与雕塑。但其特殊性要求在观赏石的审美活动中,运用

艺术的共性原则、主张、规律等,只能参考、借鉴,不能借来便用。只有把观赏石的特殊性和绘画艺术主张结合起来,理解意韵“文化内涵丰厚,意境深远,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含蓄回味”的标准。依靠自己的审美体验,通过解读石的表象(形、质、色、纹)、寻绎意韵、开展想象,灌注自我的思想情感,处理好意韵和表象的关系,使意韵优化,完成表意呈现到审美呈现。

“相似”是观赏石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重要体现,是意韵优化的原则。从绘画艺术主张到观赏石意韵优化,理解为“韵在不似相似间,不似为欺世,相似为珍品”较为合适。倡导在“不似”到“相似”之间,以“相似”为标准,追求形神兼备,在表象多义性里的提炼意韵,优化意韵,表达意韵。“红烧肉”,“小鸡出壳”,“岁月”等,就是因为惟妙惟肖成为名石。陕西景行园艺术馆收藏的黄河石“梦回大唐”,以形神兼备荣获。中国兰州黄河流域九省区黄河石精品展银奖。人物比例协调,形态丰盈传神,虽五官未描,却能隐现动人表情。宛若贵妃翩起霓裳羽衣舞。

观赏石意韵优化当挖掘丰厚文化内涵。一方泾河图案石,看“钟馗照镜”,看“李逵醉酒”,看“怀素书蕉”,都形神兼备,优化为“怀素书蕉”就更得雅致。一方秦岭石,看“五指山”,看“如来神掌”,看“企鹅跳舞”,看文字“仙”,都形似逼真。优化为文字“仙”,不但使该石以空心文字石分类于珍稀度极小的观赏石,而且和产地的文化底蕴紧密结合,营造了诗仙李白西去太白山,途径罗峪,凭吊古迹,小憩于青山秀水间,酒醉意扬,以酒为墨,挥毫于峭壁的意境。例述这两方观赏石的意韵优化,帮助我们理解《标准》的释文,体会审美主体的文化修养对观赏石意韵优化的意义。

意韵优化的结果决定着观赏石的认同度。意韵优化还须淡化偏爱,防止偏见,只有朝着“意韵美己”到“意韵美人”的方向,才能得到更高的认同度。

意韵表达,创作型的审美活动。

观赏石持续发现的创作型审美活动,表明了赏石者具有审美主体和作者的双重身份。创作型审美活动的成果就是优化后“意韵”的表达。

观赏石“意韵”的表达,如艺术的创作,对观赏石取得认同度至关重要。“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陆游《闲居自述》),也是赏石者的口头禅。石既不会说话,也无花的芬芳。诗人却爱石胜花,寄托情感,淡然可己。石不能言,意韵可人,意韵无疑是缘由。诗句成为赏石文化的经典,由于诗人对“意韵”的精妙表达,引起了赏石者的共鸣。

诗人回避了对石表象呈现的描述,于有香与无味,有言与无言的对比中,洗练的表达了自我的审美体验和意象呈现,不只是“含蓄一部分,让人去辨味”,而是通过豹之一斑,诱发人的想象,让人在体会诗人为什么爱石的猜想里,享受、感悟石带来的愉悦情怀;让赏石者在体味诗人的表达效果肘,思考、提高观赏石“意韵”的表达。

当下赏石者对于“意韵”的表达常采用命题、匠座等,难此,赏石家虽多有论述,《观赏石鉴评标准》也提出了要求,却感觉对其功用关注不霹。命题和配座的共同目标就是服务于“意韵”,明晰、烘托、帮助表达观赏石的主题,和观赏石本体一起表达赏石者优化后的意韵。

命题对观赏石意韵的描述有画龙点睛的功效。

命题要力求准确表达意韵,明确而简练。“无题”、“大美不言”、“大象无形”等,经典却模糊,无助于烘托主题,建议尽量不用。命题要采用大众熟悉,积极向上,和谐吉祥的词句,尽量避免生字僻句,杜绝粗俗、低级、贬义。见方蛇形石,命题为“神采”就很是精妙。《诗经》中《硕鼠》让人恨意难忘,若把一方酷似鼠的观赏石命题为“硕鼠”,就感觉不对味了。

配座对意韵的表达有枝叶对果的作用。不必苛求材质优良,但材质的色泽要协调于命题,做工要求精美,但要尽量简约,避免繁复。配座要和命题一致,相得益彰。蟾与蛙是常见的造型石。传统文化塑造了蟾蜍与蛙相似的形象,那么,命题为蛙还是蟾,应该依据色泽判别。黄色红色可命题为蟾蜍,其余色泽可命题为蛙。命题确定后,配座就要与命题一致。蛙是田园卫士,那么荷花座便是常用的配座,若借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配稻田座,显得就更为新颖。蟾是神物,典故与财富相关,那么,金钱座或祥云座便是最佳的选择。见过一方观赏石,命题为金蟾很是贴切,却配了荷花座,显然不很贴切。荷花座还雕刻了金元宝,更让人捉摸不透,不但对主题无烘托作用,反而混淆主题。文字石“仙”的配座,不失为配座和命题相得益彰的范例。

非主流意境范文第6篇

[关键词]“后大片时代”;国家形象;文化软实力

一直以来,电影都是作为一种载体,在自觉不自觉地承载着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使命。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在各大电影节上屡次获奖,我国的国家形象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在经历了“大片时代”继而进入“后大片时代”之际,国家形象这一话题开始逐渐在学界被广泛的讨论。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自《卧虎藏龙》始,进入了“大片时代”,几年间在经历了期待、热捧,并创造了票房神话之后,直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上映时引发了褒贬不一的评论。这一时期的古装国产大片极力营造古中国的意境之美,力求将古中国意境之美发挥到极致。追求意境之美本无可厚非,可是大量的意象堆积、繁复华美的古老中国的经典奇观反复地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神经,甚至于掺杂进西方暴力美学的元素,使观者在感官上应接不暇的同时很难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精神”。影片中人物的塑造也多是远离普通百姓的皇宫贵族、武林高手。事实上这些人物根本无法承担新世纪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任务,甚至有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2007年末《集结号》的出现无疑是改变了国产大片以叙述古中国奇观取胜的风气。“如果说七年前《卧虎藏龙》的出现标志着华语商业大片的开始,那么,以《集结号》为标志,中国大片进入了一个堪称‘后大片’的时代。国际化的融资模式、自内向外的传播途径、本土化、当下性的受众策略,东西文化共享的精神意向标志着中国商业大片发展的崭新阶段。”2007年末,冯小刚创作的影片《集结号》在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收入的同时,在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之路上无疑是一道曙光,照亮了国产大片的前进道路。除此之外,陈可辛的《投名状》以及后来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吴宇森的《赤壁》等片,也是我国电影“后大片时代”的优秀作品,这意味着我国电影离光怪陆离的视觉盛宴时代的渐行渐远,而对人性的探讨并未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不能抹杀《集结号》作为“界碑式的作品”开创“后大片”时代的功劳。笔者认为,《南京!南京!》的出现则更加确定了“后大片时代”的来临和这一时期我国电影的价值取向。

到底如何解释国家形象?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饶曙光说:“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和精神风貌的显著特征,是由最具该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元素组成。是-%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不仅是―个国家的人民通过现实生活取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所体现出来的,不完全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这个国家通过各种传媒、各种文艺作品尤其是电影‘重塑’出来的。”近些年我国电影所呈现给世界的大多是落后、愚昧和“伪民俗”。中国传媒大学的张毓强、王鑫方的论文《从中国电影国际获奖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外宣》早在2007年初就敏锐地发现了我国电影在对外宣传和树立国家形象的不足。文章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在国际上的获奖情况的分析,指出了我国电影对外宣传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用清晰的表格罗列出1988到2006年18年问在国际影展上获奖的23部作品的“关键词”,其中大部分是“”“社会底层”“封建男权”“贫穷落后”“同性恋”等。诚然,新时期以来我国电影在国际影展上的获奖作品展现的绝大多数是“民俗”的中国,“农村”的中国。落后愚昧、贫穷病态是我们输出的国家形象。久而久之,这些获奖影片在境外的传播以及主旋律影片在对外宣传上的缺席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西方社会中国的偏见。原本在西方电影中,中国人的形象多年来就停留在留着清廷辫子的猥琐狡诈的中国人形象上。而我们自己对于国家形象的输出却在多年来一直不能形成一个清醒的认识。如今身处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成了当务之急。基于“前大片时代”的电影创作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薄弱,业界开始呼吁重塑影片中的国家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电影刚刚起步,相比欧洲和美国,在通过电影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已经落后了很多年。而在此前提下,以商业利益为追求目标席卷全球的好莱坞电影模式在塑造和传播美国国家形象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现在,随着我国国力的提高,电影人当务之急是塑造和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相比“前大片时代”的神秘绚丽的东方奇观,“后大片时代”的电影已经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国家形象这一问题。如何以民族化、本土化来对抗汹涌而至的全球化浪潮,成为每一个电影人所面对的难题。“后大片”时代归根结底是要创造出真正民族化与本土化的优秀作品,在真正意义上能普遍传播并得到世人认可的国家形象也正是蕴涵在这样的电影作品之中。

今年4月,陆川的《南京!南京!》以纪录片的风格向观众展现了70多年前日军入侵南京的历史,尽管如《》《南京1937》《南京》《南京梦魇》等影片早已多次关注这一历史事件,但《南京!南京!》的出现从不同的角度回溯了1937年冬天的南京是如何在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中变为一座死城以及这座死城中上演的关于生生死死的故事(正如影片的英文片名《City oflife and death》)。影片塑造了军官陆剑雄(刘烨饰)、小江(江一燕饰)、教会老师姜淑云(高圆圆饰)、拉贝的秘书唐先生(范伟饰)、唐先生的妻子以及妻子的妹妹等角色,力求在短暂的影片时间内展现每个人物的个性。在1937年南京这座“死亡之城”里,有人渴望生,有人选择死。守城的军官陆剑雄无法阻止城破之前大部队的撤离,可他选择了留下,选择了与南京城共存亡,留下的还有他为数不多的战友,甚至那些如小豆子一样稚气未脱的娃娃兵,也在懵懂中留在了南京。陆剑雄代表了南京城攻陷之时仍旧坚持巷战的军人。作为军人,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在日军铺天盖地的屠杀中,军人是难以幸免的,可是留在南京城并坚持与日军抗争到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就是他们军人使命的完成。而作为知识分子兼小市民形象的唐先生则是经历了生死的拷问之后从容选择了死亡。拉贝的秘书唐先生曾一度寄希望于德国人拉贝,后来在动荡的避难过程中为了保护他的妻女甚至不惜用出卖同胞来换取自己小家庭的安全,可他所希冀的苟且偷生终究还是被日本人的残忍和暴力所破坏,心爱的女儿被日本人扔到楼下摔死,妻子的妹妹被日军后残忍杀害。这一切让内心软弱的唐先生正视了自己,正视了自己的良心和作为中国人的所 作所为,最终他将生的希望留给怀孕的妻子和拉贝的司机,而自己从容地选择了死亡。这种连日本人都感到费解的死亡选择是唐先生变相的自我救赎,也是他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后所做出的必然选择。而影片不得不提到的是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着重塑造的教会老师姜淑云不同,小江是典型的秦淮河畔的青楼女子,在难民营里甚至不愿剪去自己的一头漂亮的长发,毫不讳言自己的身份,理由是以后不打仗了还要靠这个吃饭。就是这样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中国女性,在需要充当慰安妇去拯救中国同胞的时候勇敢的举起了纤细的手臂,说了句:“拉贝先生,我去!”最终被日军蹂躏致死。教会老师姜淑云则是典型的有着宗教救世气质的女性,在“死城”南京所经历的暗无天日的屠杀之中,她扮演了中国人的保护者的角色。尽管她的力量并不是多么强大,可在那样一个灰暗的世界里,她无疑是代表了中国女性的坚忍和执著。她的死亡也是带有宗教意义的,她恳求日本军官角川在她被拉去之前枪杀她,而角川也正是这样做了。她就像纯洁的天使,承担着拯救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宿命。

非主流意境范文第7篇

[关键词]想象 假定性 民族 技艺

目前,大部分动画学术资料都集中关注动画民族性的传承、动画视听语言的研究、动画二、三维技术的的探讨。而关于动画中想象的研究很少,即便有也大多片面讨论动画的题材,且多半是以抨击开始批评结束,并没有总结出一套解决方案。但就动画的本质来说,成功的关键主要是看整个作品是否具有观众认可的想象存在。动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能借助各种艺术为载体,将创作者的想象传输给观众,让观众接受这种虚幻且乐在其中。想象是展现动画魅力的根基,对作品的好坏起着直接的作用。

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想象。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传统思想的改造一直是中国动画探讨的问题。中国千年来受教于儒家文化,中国优秀的动画作品也散发着一种儒雅的气质。将想象用内敛婉约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中国动画的特点。以民间传说,经典文学为蓝本,创造性的挖掘趣味元素是中国早期动画的闪光点。

早期中国动画巧妙灵活运用民族文化,想象特质也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常说中国现代动画因为说教性太强,导致没有幽默感。其实幽默与否,跟说教不直接相关,关键是不能采用平铺直叙的说教方式。在早期中国优秀动画中,说教就是存在的,即便现在来观看也不会感觉呆板。创作者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入主观想象,融入有意思的情节,这样的说教观众很容易就接受。比如1941年拍摄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剧本来自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的一段。《铁扇公主》对主题升华的成功之处在于,借古代文化警示现代人,剧中孙悟空提倡反抗牛魔王,其现实意图就是号召中国人民要团结一致反抗帝国主义的欺压,说教的方式运用得十分恰当得体。细节处理充满了想象力,卷起带走,然后又像吹气球般吹得鼓鼓的,坐了上去,这些想象的运用让观众拍手叫绝。

二、动画技艺上的想象。中国传统动画对于材质,技术,艺术效果的想象创新也是值得现代动画人学习的。五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了许多技术精良,画面优美的作品。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皮影动画,各种艺术形式层出不穷,尤其是水墨动画的在世界动画界的艺术价值很高。不在功利主义驱使下进行的艺术创作才能产生长久的价值,老一辈动画创作者创作的一系列唯美的水墨动画片曾在世界动画界掀起了一片赞叹,《山水情》、《牧笛》、《小蝌蚪找妈妈》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以当时的科技程度,很难想象创作者是怎样用胶片达到水墨效果,创造出如诗画般的意境。这都是动画创作者敢于在制作手段和艺术风格上进行尝试,大胆想象,加上兢兢业业的制作,达到耳目一新的效果。

三、追求想象的本质美。早期的中国动画理论相对较少,也不像现在这样讲究视听语言的运用,单纯依靠创作者的想象,调动创意积极性的结果。动画的艺术价值反而更高,动画的本质美感反而展现得更深入。受现代科技的影响,特别是影视艺术的跨领域交融,中国动画的发展有更多的资源可用,但受市场利益等一些因素影响,动画偏离了本质,创作中要不就是毫无想象,要不就是硬塞进去的没有感觉的空想。导致动画往往都是技术包裹下的科技衍生品,没有艺术价值,达不到观赏水准。好的一面是,中国学院派的动画学子们并没有消沉沮丧,大量优秀短片试验片涌现,中国动画依然有朝气蓬勃的面貌,插上想象的翅膀继续向前。

每一种艺术都有其不同的风格派别,动画艺术也是如此,研究中国动画的想象特质,有利于动画创作中想象力的发散。特别在现今这样一个高信息化的时代,各种文化的开放式交流为动画想象思维提供了沃土,数字技术日益更新也为创作者构想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想象来源于现实世界,是真实生活的变形,是连接现实与幻想的媒介。在动画创作中要悉心感受生活,把现实物质资料与精神认知结合起来,打破常规原理重新组合剪裁,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新世界。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历史・流派・大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5.1

非主流意境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新媒体;多元化;混乱

中图分类号:TN91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3(c)--0143--02

当以网络、数字电视、手机为主的新媒介不断征服世界之时,中国传统文化在沉淀了几千年之后与新媒体发生激烈撞击。这将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希望还是失落?中国传统文化是走向混乱还是多元化?为探讨以上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与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寻在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多维度传播的特点。

一、历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经历了无数次冲突与融合,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传统文化。从人类学的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在古代中国,众多少数民族经过历史的演变,形成了现今的55个少数民族,并拥有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普遍来源于其民族日常生活和生产经历,例如宗教、祭祀、庆典、农牧等。这些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本民族文字传播,而在没有文字的民族里口头的人际传播却是唯一的文化传承方式。

不同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汉民族文化拥有更悠久的历史、更丰富的表现与更深远的影响。一般意义来讲,狭义的汉民族文化主要是指先秦至晚清期间东方正统的儒学。广义的汉族文化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所谓的“道统文化”,以理性形式表现儒家观念形态的文化,诸如哲学理论、伦理观念、政治观念、法律观念等,是一种士大夫文化。它们的创造主体和继承主体主要是历代文人学子与王公贵族。第二部分是“世俗文化”,他们根植于汉民族民间的生产和生活,以非理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民间风俗、大众心理、行为方式等。这两个部分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在矛盾中形成强大的汉民族文化系统。

总的来看,虽然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传统文化有巨大的差异,但他们都维系了父权制传统(除摩梭族以外),代表了权力和地位的不平等。不管是语言艺术或名胜古迹,还是汉族文学或少数民族风俗,都或多或少留下了象征男性霸权的印记。子嗣继承、父姓制、陵庙的修建风格、衣饰妆扮的区别、女性文学艺术作品的稀缺,如此等等皆昭示了性别化与等级化的文化。同时,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也并非平等。尽管历史上少数民族曾多次统治中国或与统治王朝抗衡,可是,由于人口数量、政治经济制度、生活条件、社会文化根基等方面的优势,汉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少数民族文化处于相对弱势,有的被汉族文化同化,有的濒临没落。

二、全球化与文化的流动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意味着中国将自己的文化传递给世界,与其他文化交流,同时也体现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新兴媒体在文化交流中历来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新媒体的出现与普及加速和深化了传统文化的双向流动。例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现场表演与高科技精密结合,电视转播更首次运用了高清技术、航拍技术、超高速摄像技术、新视频媒体技术等多项新传播技术。这些新科技与新传播技术形象地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意境,渲染出崇高的精神追求与海纳百川的气魄,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给全球观众制造出文化与视觉的艺术化奇观。另一方面,国外开发的网络游戏、动画产品与影视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被频频利用,如韩国著名网络游戏《传奇》、日本动画《三国志》、美国影片《木乃伊3》、《功夫熊猫》、《花木兰》,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与双向传播中,在传统文化元素被分享时也被赋予不同的理解。传统文化在再理解过程中具有了流动性、即创性的特征。新媒体的运用给予世界各个角落的个人与组织为中国传统文化写下注脚的机会,并将这些个人观点与所有新媒体受众共享;而受众也可以作为传者自由地留下自己的观点,从而再次更新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尽管新媒体以其巨大的磁力熔合各种文化元素,但是熔合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根本上改变了,而所谓的传统有的时候只是虚有其表。众多以中国传统故事为题材的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和影视剧只是利用传统的故事讲述现代的逻辑。又如,现今兴起的新儒学也不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简单复述,而是中华思想的再创造。因而,与其说它是对中国传统的复兴,还不如称其为新媒介时代的“”。

三、多维度传播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它的传统性,又结合新媒体的特性展现出多元化特征。在文化内容上,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扩展了其内涵与外延,改变某些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与价值,更让文化的思想与意义更加丰富。在表现形式上,新媒体时代的传统文化更加多样化,譬如,博客、网络文学、电子游戏、视屏广告、卡通漫画等。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具体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多维度传播的新特征。

(一)传统文化的碎片化与新价值建构

碎片化是工业文化和后工业文化的一个特征。新媒体时代,文化的发展遵从了后工业时代的特征,即碎片化。中国传统文化正在脱离原有的、整体性的文化结构,成为缺乏深层意义和内在逻辑联系的文化碎片,其意义也面临消解或重新建构。一方面,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被碎片化地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被断章取义。传统的文化符号逐渐脱离本土语境,被放置在全球化的激流中,受到不同社会文化的冲击,通过新媒体被整合在一个个意象的拼贴中。同时,在大众媒体和全球化运动的合作下,大众与媒体达成“共识”,从而使那些传统文化的碎片与拼贴合法化。

另一方面,碎片化之后,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改变。新媒体的参与模糊了某一种传统文化元素所代表的身份(identity),消解了传统符号象征的价值。如果传统的道德、权威仍希望在新媒体时代继续它们的影响,那么它们也必须放弃传统的表达方式,和姿态,而在新系统中为自己重新定位,利用新的编码使自己更加强大,否则其地位便会受到动摇。譬如,中国佛教放弃了“出世”的高姿态,广泛地利用电子音乐、网络传播等新媒体,向大众宣扬佛教教义与文化,甚至参加大众商业演出(如:属于禅宗的少林寺)。这些无不表现出佛教从“出世”到“入世”的转变。而“入世”后的佛教失去了某种特殊的价值,不再享受宗教上独大的地位,而是与低俗的和脱俗的、精英的和草根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新媒体文化共存。

(二)亚文化与边缘文化

尽管新媒体以主要文化生产力的角色引领着正在形成的信息社会,但是新媒体文化却朝着非主流的方向分化。这一趋势造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亚文化和边缘文化现象。新媒体给不同个体与群体提供了各抒己见的阵地,为原创作品创造了一片成长的空间。在汉族主流文化里,网络文学、博客、歌曲、影视与动画主导了新媒体原创文化。网络原创作品既广泛地将传统文化作为创作的源泉,又将其碎片化与重新编码,使之成为“自娱性、消费性、犬儒性的青春骚动和自由发泄”。的方式,例如:恶搞文化和网络游戏。这种发泄来源于对“”时期的集权专制文化的反叛,和“八九”之后,由于体制的控制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大众化、个性化消费文化之发展而引发的社会改革诉求,以及改革新时期对于自由民主的渴望。这些反叛、诉求和渴望,在新媒体广阔无垠的技术平台上,转向在传统文学圈内部新生力量对已有权威的挑战,并转变、萎缩为网络亚文化社群内部或社群问的口水战。

可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未感染到汉族网络亚文化的气息,这是由少数民族的边缘文化地位使然。诚然,新媒体呈现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得更加沉稳、严肃,更加忠实于传统,但其数量与影响都比较有限。新媒体的确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展现的技术平台,并且少数民族人民也确实拥有了更广泛的发言权,但是由于新技术普及的局限性、民族语言使用的区域性,以及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落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仍未获得中国大众足够的关注和理解。这使其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同时各少数民族又各自为阵,从而让其文化更加边缘化,甚至淹没在新媒体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中。

(三)传统文化的超真实与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可以是某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较为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也可以是其对本民族文化概念化、简单化理解。刻板印象往往不是以直接经验为依据,以事实材料为基础,而是凭偏见或道听途说而形成。正是如此,刻板印象更普遍、更容易产生在新媒体创造的超真实拟像中。

新媒体通过两种途径创造传统文化的超真实拟像。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媒介技术水平的实质性跨越与高科技含量的加强,特别是数码科技的加盟,使媒介文化在表征传统文化时高度清晰、高度仿真,其效果比真实还要真实,即包德里亚所称的“超真实”。本来复制现实的摄影和摄像,如今在对现实的反映和复制过程中,粉饰和篡改了某种基本的真实,并通过一种替代性的现场影像掩饰了这一基本现实的缺席,最终从现实真实中独立出来,成为与现实失去联系的形象,从而产生出传统文化的“拟像”。

另一方面,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挥,形成极富时代性的新媒体文化,其中以网络文化最为突出。尽管最初的新媒体文化有别于严肃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以及中国网络新生代的成长,新媒体颠覆性、戏剧性地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网络文学与影视作品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流行文化,网络游戏与影视明星又进一步将传统戏说“假亦真时真亦假”。原本创造出的文本改造着传统,部分地占据了传统的位置,成为超真实的拟像。

“拟像”作为传统文化超真实化和完美化最终的表征形态,谋杀了辨真力,在个人与群体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拟像对大众的“征服”并不是从理性层面施加作用的,而是直接针对人对人的无意识心理行为,通过对人无意识的渗透、收买和征服,让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传统文化的“拟像”而不是其本身产生信赖和迷恋。新媒体对个人生活的包围,更易于让这种对拟像的印象成为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而这样的刻板印象阻碍了大众对真实传统的兴趣与探索,大众的求真旨趣会逐渐被拟像旨趣所取代。

(四)传统文化娱乐化、滥用与媚俗

娱乐本不是一个消极、贬义的词汇。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只是精英的文化,也包含了世俗的成分。民众的世俗文化离不开生活,也必定离不开娱乐。并且,精英文化也必备了“高雅”的消遣文化:在古代中国不同的时期,诗词歌赋也充当过娱乐的内容。而信息技术革命让文化、娱乐与商业走到一起。娱乐业在新媒体的支持下空前发展,游走于各类媒体,渗透到各个行业。

高科技传媒手段的各类电子文化,如电视广告、影视明星、MTV、新闻、虚拟等,以及又新媒体技术支持与串联起来的各种传统媒体,如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等,如丝网一般构成一个庞大媒体系统。这个系统涵盖了所有媒介形态与文本形式,将传统文化用娱乐的态度改造、重写,甚至歪曲。而媒体中的传统文化表现得比真实的传统更富戏剧性,因而也更趣。传统文化被演变为了纯粹的娱乐。为了坚持这种娱乐的精神,将传统文化滥用与媚俗已经不足为怪。何为信息,何为娱乐,何为文化,新媒体呈现的作用与内容已经将这些彻底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