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含有生命的树叶

含有生命的树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含有生命的树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含有生命的树叶范文第1篇

第三讲 关于果园有机肥的施用

每年在果树生长期需进行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各种无机肥料,并于果产采收后施入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料。无机肥同有机肥相比其作用、性状和肥效有何不同?

所谓无机肥,是指利用没有生命的无机物质,如矿石、煤炭等,经加工后生产成的肥料,如磷矿石、钾长石、煤炭等,生产出无机磷肥、钾肥和氮肥(尿素)等。而所谓有机肥,是利用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残体以及人畜排出的粪便等,直接或加工后用作肥料,统称有机肥。如猪粪、牛粪、鸡鸭粪、人粪、各种绿肥、饼肥等较为常见常用。各种生物肥料(如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等)也可以归纳为有机肥料之列。

两类肥料的主要性状区别是:所有无机肥(无论含有一种或两种以上营养成分),均为可直接溶于水中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的肥料,无论土施或叶喷,见效只需数小时至数天,因此又称之为速效肥。而有机肥,是含有果树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的肥料,因此又称为全营养肥料,但有机肥的营养,施入土壤以后,要在一定的水分、温度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经过腐烂分解、矿化后,才能释放出无机营养元素和腐殖质,供果树吸收利用。因此,有机肥又称之为迟效性的完全营养肥料。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果树生产中,将有机肥用作果树基肥的主要原因和道理所在。

1 果树施用有机肥有如下多种好处

(1)果树为年生长期较长的经济作物。有机肥的有效养分含量,虽不如各种无机肥含量高,但其有效养分释放的供肥期长,因此,施用有机肥,可减轻或避免果树因缺肥影响生长、结果的现象发生。

(2)有机肥所含营养成分完全(表1)。因此,在施用有机肥后,可防止或减轻各种生理病害(缺素症)的发生,尤其是对需求量少或很少的中、微量元素的补充,更具实际作用。

(3)在施用有机肥条件下,施用无机肥,或两者混施,可明显提高无机肥的利用率和肥效。研究证实,无机磷肥(过磷钙)单独直接施入土壤中,果树吸收利用率只有25%左右,若采取与有机肥混和施用,被果树吸收利用率可提高至50%。而有机肥所生成的有机质与土粒形成的团聚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从而减少了所施用的无机氮、钾等肥料的流失。

(4)有改土培肥的作用。各种有机肥,经过矿化后,不仅能释放出多种无机营养元素供果树吸收利用,而且生成的有机质、腐殖质,能促进土壤团聚体(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其形成的有机型团聚体比单纯无机型团聚体,在提高土壤的吸附性、缓冲性、保水保肥性等方面的作用,要高出约10倍左右。因为有机团聚体能使松散的沙质土壤形成团粒结构,还能使板结、密实的黏质土变得松散透气,从而从根本上改善了土壤中固态(土粒)、液态(水分)和气态(空气)三者的关系,在根本上改善了果树根系在土壤中的立地环境。

2 果树施用有机肥的适宜时期、方法和数量

(1)适宜施用时期:一是新栽幼苗的定植坑或定植沟施用,二是每年秋施基肥时施用。

①对于新建的果园,在栽植幼树前,一般要按设计的株行距挖定植沟坑或定植沟,深70~100厘米,为了有利或促进未来幼树根系正常良好生长,一般在坑或沟底部施用一定数量的有机肥和少许的无机磷肥。最好分二层施用有机肥。在底部应施入粗有机物(如各种切短的农作物秸秆),常用的有玉米秸,麦秸,稻草以及枯枝、落叶、杂草等。并混以少许无机磷肥。前者单株用量约3~5千克,后者0.5~1.0千克,混匀后覆土10~15厘米,然后在其上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如牛粪、猪粪、鸡粪、发酵后的饼肥等。用量为1~2千克,再覆土20~30厘米,最后在其上栽植幼树苗。栽植后,浇透水1次。

②对于已开始结果或成年结果树,每年一般施有机肥1次,最适时期为果实采收后的秋天(9―11月份)。此时施肥的主要理由是长期以来,我国各种果园基肥施用时期多定在冬季闲时或早春季节,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冬季树体已进入休眠期,所施有机肥因低温而不腐解、矿化,又因深施基肥所挖断的根系也不会恢复。而春季果树根系开始活动,因施肥断根,影响其根系当年正常吸收肥水能力,所施有机肥也暂时不会起肥效作用。如果将有机肥采取秋施,虽施肥断根,但因气温、土温、水分适宜,年前就会使部分或大部分所断根系得到恢复,所施有机肥料也会得到部分腐烂分解和矿化,为次年春天果树前期生长提供所需养分。

(2)适宜施用量。有机肥秋施的数量为全年应施用的总量。就成年结果的果树而言,建议有机肥施用数量大致如下:

①粗有机肥。如土杂肥、各种农作物堆沤后的有机肥如牛粪、河泥、塘泥、绿肥等,每亩施用量约为2 000~2 500千克或更多些。

②优质有机肥。如猪粪、鸡粪、牛粪、人粪干等,每亩施用量约为1 500~2 000千克。

含有生命的树叶范文第2篇

对于叶子,我们都不陌生。春天的丛丛绿叶生机盎然,秋天的片片红叶如火如荼;叶子给许多小动物提供食物,给旅途劳累或炎夏纳凉的人们提供一片荫蔽……然而,无处不在、看似普通的叶子里却隐藏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叶子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形态?

如果你有兴趣,先去收集一把叶子。你会发现,叶子的形态可谓千姿百态,有些叶子甚至已经变成了花瓣、荆棘或刺。即使是最普通的橡树叶、蒲公英叶以及一些草叶,它们的大小、厚度、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特征也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那么,叶子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形态呢?

 

叶子有大有小,有厚有薄,叶子的结构有复杂的,有简单的,这些都只是简单的描述。在植物学家的分类目录中则充满了大量晦涩的术语:对生的叶子、轮生的叶子、互生的叶子、带纤毛的叶子、带短硬毛的叶子、有卷须的叶子、有网状叶脉的叶子、覆盖着绒毛的叶子,等等。不过,叶子尽管形态万千,但大部分叶子基本上都在做着同样的事: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生命能量。那么,不同形状的叶子为什么都拥有捕捉阳光的能力呢?

 

答案是自然选择。为适应缺水环境,叶子进化出了一些奇特的形态。例如,沙漠植物的叶子或小而皮厚,或表面有一层蜡质,或呈刺状,生长在盐碱地区等其他恶劣环境下的植物的叶子也一样。而生长在水分充足的雨林中的植物的叶子通常呈狭长形,叶子顶端还有个“滴水头”,多余的水分就从这里流走。在寒冷的地方,树叶往往呈犬齿状,如桦树和樱桃树。

 

在夜晚寒冷潮湿、白天炎热干燥的热带高海拔地区,还生长有一些极端形态的叶子。在非洲、亚洲、夏威夷和美洲的山区,如果你有机会攀登到林木线以上,就会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些植物顶端覆盖着厚厚的呈穹顶形的叶子,有的是活着的,有的已经枯死了。这被植物学荡碲尔之为“巨型莲座型叶丛”。这些巨大的叶丛可为新抽出的叶子嫩芽提供庇护,叶子表面的一层绒毛也可增强叶子对极端冷热变化天气的抵御能力。即使是枯死的落叶,它们对植物也有很大的帮助:既可以帮助抵御夜晚的严寒,又可以承接更多的露水,以应对干燥缺水的白天。在这样的海拔高度上,如果将枯黄腐朽的莲座叶丛清除掉,在失去枯叶这层“皮毛”保护后,裸露在严寒环境中的植物很快就会被冻死。

 

有时,自然选择会反复应用几种最好的形式。以生长在低营养沼泽地中的肉食植物为例。由于土壤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它们只好捕食一些动物来补充营养。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一些肉食植物就进化出了卷叶、粘毛、黏液池、捕食陷阱等。所有这些进化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抓住猎物。因此,对于一些小飞虫来说,沼泽地是一个很可怕的地方,那里住着许多可怕的植物。

 

叶子如何适应环境变化?

既然叶子的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么,在某个特定环境中,比如沙漠、山顶,抑或你家后院,叶子的形状就应该是相同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叶子的形状还要受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叶子是怎样适应环境变化的呢?

 

有科学家指出,城市环境中的叶子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城市环境中的种种不利条件,如污染、缺水、高温、动物排泄物等,在经过许多世代的自然选择后,最终进化形成了最能适应城市环境的形状。

 

除了形状,叶子的其他许多特征都与植物之间的长达4亿多年的生存竞争有关。生长在土壤里的植物要为养分、水分,以及树冠天蓬上透进来的缕缕阳光而竞争,这也就是为什么树木越长越高、森林越长越密的原因。如果没有这样的竞争,今天地球上所有的森林看起来都会像一张厚而平坦的绿毯,毫无特色可言。

 

在植物与植物的战争中,叶子的纹理也在发生着变化。拥有更多叶脉的叶子可以将更多的水分输送给叶绿体,让叶绿体制造出更多的糖分,使植物的生长速度更快,叶子也有更多的机会向空中伸展,占据更多的有利空间,获取更多的阳光。在生存之战中,成为最后赢家的往往是那些进化出了更多叶脉的植物。

 

叶子要应对的还不仅仅是植物之间的竞争。“老牛吃嫩草”,动物的这种习性几乎与叶子本身一样古老。古生物学家在恐龙粪便化石中的远古时代植物叶子上找到了这类证据,在一些叶子化石上也有被远古生物啮咬的痕迹。在生物的“食谱”中,没有比叶子更受欢:迎的“菜品”了。从飞蛾、蝴蝶、甲虫、真菌、猴子、树懒,到野牛、长颈鹿这类喜吃绿色植物的庞然大物,都是叶子的天敌。作为固定在土地上的植物,面对这种无时不在的危险,叶子根本没有逃跑的能力。

 

虽然无法主动逃走,但叶子仍然进化出了自己独特的自卫方式。一些植物叶子擅长玩一些致命诡计,以狠狠教训来犯者。例如,一些草叶进化出了一种特殊的自卫本领:将自己从土壤中获得的硅石积累起来,形成如玻璃般锋利的毛刺,如果像牛这样的食草动物咬上一口,就有可能崩坏牙齿。所以,食草动物在吃上几次苦头后,一看见这种带毛刺的青草,它们就会远远避开。又如,一些植物利用某些化学物质,让自己的叶子变得难吃甚至有毒。有的叶子的防御武器一眼即可看出,如叶脉上渗出的汁液,或叶片上长出的会刺痛皮肤的绒毛。还有一些叶子的防卫武器很隐蔽,专门等待毫无戒备的倒霉蛋上当受骗。

 

叶子为什么会变色?

春天和夏天,植物呈现一片绿色——叶子中的叶绿素吸收太阳光线中除绿色之外的所有颜色,所以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是植物叶子反射回来的绿色光线。待夏去秋来,白天变得越来越短,天气变得越来越冷,这时叶子的颜色从绿色变成红色、紫色、橙色或黄色。叶子为什么会变色?

 

原来,叶子中除了绿素外,还有黄色、橙色等多种色素,只是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其他颜色都被绿色所掩盖。到了秋天,随着日照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叶子渐渐停止制造营养,养料制造过程关闭,赋予叶子生命气息的叶绿素分解,叶子中的绿素消失,黄色和橙色等色素便显现出来,赋予叶子以绚烂的秋色。

 

叶子中还发生着其他一些化学变化,让叶子的色彩变化更加丰富。枫树等植物的叶子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它能让叶子变得如火般鲜红;一些化学物质能让山茱萸和漆树等的叶子变成淡红色或淡紫色;一些化学物质能让糖枫的叶子变成鲜艳的橙色……所有这些颜色变化都与秋天来临,叶子里的叶绿素和其他色素的此消彼长有关。

谁为叶子染色?

植物的色彩来自于色素分子。决定叶子颜色的三种主要色素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这些化学物质的不同组合,赋予了秋天的叶子以各种各样的色彩。

叶绿素 叶绿素产生于叶子光合组织的叶绿体中,主要用于光合作用。叶绿素分子的闭合环类似于我们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但其作用是保存镁离子而不是铁离子。植物产生叶绿素需要付出昂贵代价,部分原因是因为叶绿素的每个闭合环都含有4个氮原子。当叶子的生命周期走向终点时,叶绿素渐渐分解,大部分的氮原子被植株再次吸收。

 

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产生明亮的橘黄色。光线中的蓝色波长被类胡萝卜素吸收,其他较长的波长被散射开来,于是显现黄色。秋天,当叶子中的叶绿素渐渐消失后,留在叶子中的类胡萝卜素便显现出来,叶子开始变黄。

 

花青素 花青素是植物细胞中的水溶性色素。它们让花瓣变成粉红色,让水果(如苹果)变红,并让秋天的叶子变成鲜艳的红色。光线中的蓝、绿色波长被花青素吸收,红色波长则被散射开来,于是呈现在我们的眼里的就是粉红色的花瓣和鲜红的秋叶。

 

过去很多教科书在解释叶子秋天变色的原因时都简单地说,在秋天。叶绿素消失后,其他色素才显现出来。实际上,花青素是在叶绿素开始分解后才出现的,并非原来就有的。

 

叶绿素是怎样工作的?

叶子不断地捕捉和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动植物生存和建立人类文明所不可缺少的糖分,而这个伟大的能量转换工作是由叶子中的叶绿体来完成的——大约16亿年前,一种不会利用太阳能量的细胞吞噬了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被叫做藻青菌的细菌,于是它就成了世界上所有叶绿体的祖先。那么,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怎样工作的呢?

 

叶子利用叶面上的微孔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利用根部吸收水分,叶子中的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中的能量与二氧化碳和水结合在一起,形成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糖分,而这一宏大工程的副产品就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不可缺少的氧气。

 

如果没有叶绿体,植物也许就不得不像我们以及其他生物—样,满世界地去寻找吃的。而拥有了叶绿体的神奇能量转换能力,植物叶子只要伸展开它们绿色的“手掌”去摄取阳光,就可以获得生命能量。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魔法,那么施魔法者就是叶子中的叶绿素。

 

叶绿素之所以能赋予叶子绿色,是因为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红光和蓝光,并反射绿光,于是叶子呈现出绿色。而当秋天来临,日照时间和空气湿度都逐渐减少、变小时,在叶柄和树的木质部慢慢形成一层细胞,它妨碍了水和养料的输送,光合作用减弱了,没有了叶绿素的叶子在短时间内就变成其他颜色了。

 

秋叶为什么那样红?

科学家研究发现,土壤质量在叶子颜色变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氮含量和其他自然元素含量越低的秋叶越能产生花青素。

为了弄清楚花青素的作用,科学家培育了一种无法合成花青素的变异植株,然后将这种植物与能够产生花青素的植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叶子变红的植物,可以继续从叶片吸收养分,而无法合成花青素的变异植株的营养吸收过程在秋天到来时早早地就停止了。

 

研究表明,花青素就像是植物叶子的“防晒霜”。叶绿素分解后,叶子很容易受到强烈阳光的伤害,叶子变红不但可以让植物免受阳光伤害,还可以让植物继续从快要枯死的叶子中吸收养分,这些营养储备将帮助植物安然过冬。

 

植物产生的花青素越多,叶子就会变得越红,这也正是为什么叶子颜色的深浅每年都不一样,甚至树与树之间也不尽相同的原因。在环境条件严酷时,如遭遇干旱和疾病,这一年的叶子往往会比往年更红。

 

叶子变红可帮助植物更好地度过严寒天气。秋天越冷,红叶越多,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例如,气候较为温暖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红枫树叶远不如气候较为寒冷的威斯康星州的红枫树叶那么艳丽。

 

红叶的颜色深浅和持续时间,同温度、光照以及水分供应都有关系。零摄氏度以上的低温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让枫树叶子变成鲜艳的红色,但过早到来的霜冻天气则会降低红叶的鲜艳程度。另外,多雨多阴天气会让秋叶的颜色变得更深。所以,晴朗干燥、有些凉意但不是太冷的天气是观赏秋叶美景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有的植物不落叶?

当叶子出现秋天的色彩时,其他的变化也随之开始。大多数北方阔叶林在秋天都会落叶。但是,橡树的叶子以及其他一些树种的褐色枯叶有可能会留在树上,直到春天到来时再次恢复生机。而在天气较为温暖的南方,一些阔叶树的叶子四季常绿,冬天也不落,并一直保持苍翠的绿色。

 

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大部分常绿针叶林,包括松树、云杉、冷杉、铁杉、雪松等,它们的叶子都四季常青。针状叶或鳞片状叶四季保持着翠绿或浅绿颜色。一些树种的叶子可以存活2~4年,甚至更多年份。那么,为什么有的植物在秋天会落叶,有的植物不落叶?

 

这是因为大部分的叶子都是有一定寿命的。一年生的植物,叶子会随着植物体的死亡而死亡;多年生的植物,叶子寿命可长达几年;有的植物有很长的寿命,叶子寿命也很长(如百岁叶,叶子寿命可达600年)。

 

当叶子要脱落时,在叶柄处会分裂出数层扁小的薄壁细胞,称为离区。在离区,一部分薄壁细胞的胞间层开始分解,形成离层。离层与树枝的联系逐渐被切断,在风或自身重量作用下,叶子飘然而下。而在原先的叶柄处,细胞木栓化,木栓细胞覆盖叶子脱落后形成的断痕,而自身又与茎的木栓层相连,继续保护植物体。

 

叶子为什么要变色?

在渐渐变色、枯死的叶子中隐藏着植物生存的奥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叶子在秋天变色是为了帮助植物应对秋冬的来临,有益于植物来年的生长。叶子变色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叶子短暂的生命周期。那么,植物从叶子变色中获得了哪些好处呢?

 

花青素对于渐渐老去的叶子在生物学上有着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花青素,特别是叶子中的花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花青素对延缓衰老具有重要意义。动物实验表明,在饲料中增加花青素可提高动物的记忆力。其次,花青素作为植物叶子的遮光剂,可保护脆弱的叶绿素分子免受阳光紫外线伤害。秋天,在叶绿素分解后,含花青素的叶子尤其是红叶,释放更多的氮回馈树枝和树干,为来年春天新叶生长储备营养物质。有证据表明,落叶的红色越深,其中所剩的氮越少。

 

叶子缺乏强大的伪装能力,很容易被它们的天敌采摘吃掉。因此,叶子无论变红还是变黄都不失为很好的伪装策略。红色和黄色的叶子看上去很显眼,一些动物会将这种鲜艳的颜色与“有毒”或“不好吃”联系在一起,它们会避而远之。有研究发现,叶子变得越红,被昆虫吃得越少。因此,叶子变色具有“吓阻”动物、避免昆虫在叶子上产卵的作用,可将昆虫对植物来年生长的伤害降到最小。

 

从营养角度看,叶子变色机制也是有道理的。昆虫不喜吃红色的叶子,是因为其中所含的营养太少(红叶的含氮量低于绿叶)。此外,叶子鲜亮的颜色还能吸引一些动物前来食用颜色不那么鲜艳的果实,让动物将植物种子带到别处去生根发芽。

含有生命的树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美学;农业美学

Abstract:Agriculturalproductionaimstoseekanagreementbetweennaturalandculturalcharacteroffarmingcrops.Asadirectdialoguebetweenmenandnature,oneoftheprimarycharacteristicsofagricultureisitssenseofvitality,foragriculturalproductionisinessenceanindustryofdevelopinglife.Asthemostartisticofhumanlimbsactivities,agriculturalworkshowsthegreatestagreementbetweenfunctionalityandaestheticalityofasceneryjointlycontributedbymenandnature.Aesthetically,itisanagreementbetweennaturalandartificialbeauty.Thus,agriculturalsceneryisanartoflandinasense.

KeyWords:agriculture;aesthetics;agriculturalaesthetics

自有人类以来,农业就是人类的命脉所在。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物都来自农业。人类一直将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直至今天。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别的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从来都是站在物质功利的立场上的。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多生产粮食,多生产棉花,多生产猪羊,多生产水果……总之是如何让农业最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与工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实在很少考虑到农业还是我们的一份丰富的精神营养,农业中还有美学的存在。

20世纪末,农业进入美学家的视野。“农业美学”成为新的美学话题。这是工业社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后理论家们提出的重要对策。而在实际上,在西方先进国家,农业景观的建设早已进入实践。2001年国际环境美学第五届会议在芬兰召开,会议的主题即是“农业美学”。这标志着农业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分支学科正式出台。

一、自然与文化的统一

人类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阶段。人类生产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学会了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正是这种本领使得他们高出于动物而称之为人。但是,原始的人类,仍然只能主要靠猎食小型的动物和采集植物为生。在这方面,原始人类与动物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由于人类的这种生产过于依赖大自然的资源,因此,他们不得不分成小股,过着流动的生活,当一块地方的资源被人类利用得差不多了,就转移到他处。据有关专家研究,在热带丛林或沙漠地带,每养活一名食物采集者则需要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地盘。经常性的流动生活,人类的社会不可能得到完善,人类的许多重要的活动如科学活动、技术活动、文化活动也得不到发展,这于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利。

需要是创造的动力。当人类迫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将渔猎发展为养殖、采集发展为种植时,一个崭新的时代出现了。人类结束了纯粹靠自然界提供生活资料的历史,而将生存与发展的权力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掌握自身命运的行为,即是文明,是文化。人类这种最早掌握自己命运的行为体现在养殖、采集活动中,这种活动,我们称之为农业,这就难怪英文的Culture原义为农业,而现代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又以culture为词根。事实上,农业是文化的摇篮。人类的其他活动,包括科学技术活动、手工业活动乃至工业生产活动均是从这个摇篮中培育出来的。

从最早的动物养殖与植物种植过渡到农业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中东,这一阶段从公元前9500年起到公元前7500年止;在美洲大陆,这一阶段似乎更长,墨西哥特瓦坎山谷是美洲大陆最早的植物栽培中心之一,那里的原始农业从公元前7000年前后开始。中国本土生的植物如黍、高粱、稻、大豆、大麻和桑树等早在公元前5000年时已作为了旱地作物得到种植。中东、墨西哥、中国都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农业后来由中东传播到欧洲。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地区外,都有农业。就种植业来说,谷物是主要的种植物,现已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中东、北非、中亚以及中亚到印度河和黄河流域这一地带的小麦区。[1]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自然的活动。野生水稻是如何生长的,人类通过仔细观察,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就有意在创造一种适合水稻生长的环境,让水稻在人工的环境中也能生长。养殖业也是如此,人类在一定的水域放养某种鱼类,是一定知道野生的鱼需要什么样的食物、水环境以及别的生存必须物的,否则,不能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作物、牲畜,从本质上讲,还是自然物,它们与野生的同种植物、同种动物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农业生产中的创造发明与工业生产的发明创造是不同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制作出地球上原先没有的新的东西。但是,工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与农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工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基本上不需依托现存的生命事物,而农产品的创造则需依托现存的生命事物,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种植物与家畜,它们都是生命物。农民可以通过培植一种优于原始自然的人造自然环境,让这些植物与动物生长得更好,也可以采取诸如杂交这种手段,创造出地球上原本没有的事物,但都有所依托。养殖中最为成功的产品——骡,只是地球上的自然生命马与驴的结合而已。而马与驴,它们的生命本也是可以结合的,人类只不过是发现了这一自然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做出了这样的创造。工业品的创造,由于不需要以地球上原有的生命为依托,它虽然也需遵循自然的规律,但自由多了。工业生产创造的景观完全是人工的景观,而农业生产创造的景观却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汇进自然景观,实际上,它是一种人造的自然景观。农作物的美,其本质中具有特别明显的自然性。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将农业看成是一种纯自然的活动,因为农业毕竟是人的劳作,人为了自身的需要去培育某些植物和动物;为了达到人的目的,人自觉地按照农作物和牲畜的需要,构制一种更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人的这种目的性以及为实现这种目的而采取的种种手段,就使农业生产就明显地具有文化的意义。

审察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性,是考察农业景观文化性的前提。众所周知,人类的农业生产是人类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旨在获得生活必需物品,其中主要是食物的生产活动。可以说,农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除此以外,农业为人类的其他各项活动提供必须的前提条件。比如,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农业提供原料;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它是相关的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而对于人类的宗教性活动来说,农业的成果,是宗教祭祀的重要物品;而对于政治活动来说,拥有多少农业资源是权力地位的保证。在封建社会里,所有的统治者,他的统治权力都以拥有多少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来保证;而从军事活动来说,农业状况如何,往往是成败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因为农业的状况如何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命运,因此,无论哪个时代人们都高度重视农业,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可以说背负着的不仅是他个人、他一家的命运,而且是社会的命运。他的活动体现的不只是他个人的意志,而且还是全体社会的意志,体现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的文化性就以这样突出的方式,显示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

在这里,农具的改进也许最能体现农业生产的文化性。也许就景观的构成来说,农具不算是农业景观中的主体,但农具先进性如何,在根本上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而所有这些感性的外观,极具视觉冲击力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中世纪,人们主要使用木制的农具和耕畜生产,农田只能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每一小块土地种植的庄稼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庄稼,由于各家的种植水平不一样,庄稼长得不一样,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地景观就显得斑斓而有些零乱;而在工业社会,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机器,土地就有必要联缀成一大片种植同一种庄稼,这样,大地景观就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

农业的文化性,也体现在种植和养殖的方式改进上,为了克服气候对农作物的决定性影响,农民通过温室制作一种适合作物生长的小气候。这样,温室中的农作物就出现一种“二律背反”的现象。从温室内的小气候来说,这种作物的生长是符合自然性的,它遵循着自然规律;然而从地球这个大环境来说,它明显地违反了自然规律。农作物的文化性与自然性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示着它的合理性。

而从本质上来说,农业生产寻求的是农作物的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而且必须做到统一;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丰收。虽然,在人类别的活动中寻求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也是需要的,但是没有哪一种活动如农业生产活动这样的突出,这样的明显,这样的重要。

二、生命与生态的统一

农业生产是人类与自然的直接的对话。也就是说,它直接面对大自然,作为植物的农作物是自然物,作为动物的家畜也是自然物。这与工业生产不同,工业生产是以自然物为原料重新创造的活动。比如,纺织工业,它以农业生产的成果棉花为原料织成布,这布是自然界没有的。而作为农业生产之一的种植棉花,这棉花是从大地生出来的,它与野生棉花属于同一类,只是它的品质更优秀罢了。又如,肉类加工业,它以牛肉或其他肉类为原料,制成灌肠,这灌肠自然界没有。而作为养殖类的饲养食用的牛,却是活生生的自然物,它与野牛属于同类,同样也只是在肉质上优于野牛罢了。这一点决定了农业景观具有工业景观所没有的生命性、自然性。去田野看长势喜人的庄稼,看在草地上自由吃草的牛群,那种清新的自然气息、生命气息,绝不是在工厂里看农产品加工能够得到的。

农业作为人类对自然直接对话的活动,是在大地这张舞台进行的,农产品几乎一无例外地都生长或生活在大地上。农作物在田地上生长,这一点与工业生产明显不同,工业生产总是在厂房中进行,尽管厂房也建在大地,而且也可能是露天的,但工业产品跟大地没有必然的关系,将它从大地上挪开,它的性质根本没有变化;而农业生产却必须在大地上进行,大地对于作物、家畜来说,不只是具有寄住的空间的意义,而且具有生命之本的意义,离开土地,任何作物、任何家畜都会死亡。这一点是与人类一致的。

生命性是农业景观的重要特点。农业生产是一种培育生命的事业。农作物作为植物、家畜作为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正是这一点,使得农业景观的美远胜于任何精致于工业产品的美,尽管工业产品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产物,但它本身不是生命,生命本身也许在某些方面不如生命产物,特别是高等生物——人的产物那样奇特,但是,在总体上,生命本身的美是远胜于任何没有生命的人工制品的。农作物、家畜它们作为生命物,与大自然中的生命物一样充满着造物主奇妙的智慧及匪夷所思的想象(如果有造物主的话)。作为生命物不仅生命的结构是精致与奇特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演绎着、新陈代谢着。农作物的生命节律非常清晰,循环往复,从总体上体现出自然的有序性,但是,具体到每一作物、每一家畜、每一年,它又有着无穷无尽的变数。这有序中的无序、无序中的有序,极见出生命的魅力。

农业景观不只是生命景观,而且是人工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农业,它与自然界汇为一体,对于人类来说,需要的也许就只是某种作物。但实际上在这片田野里生活着的远不只是这种作物,许多非人类需要的植物、动物也在其中生长着、生活着。这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熙熙攘攘的土地,一片自然与人工共同开发的土地。人类收获着人所需要的庄稼,自然收获着符合它本性的成果。两者有相冲突之处,但更多是统一,是兼顾,而且只有统一、兼顾,才能让人类实现自身的愿望。农民在稻田里培植水稻,自然是希望收获更多的稻子,然在稻田里生活着的绝不只是水稻,除了各种各样的昆虫、鱼类、两栖动物,还有水稻的大敌杂草。杂草长势过好,必然影响到水稻,所以,农民总是不断地除杂草,但实际上杂草是不可能除尽的。如果采用剧毒农药,将杂草除尽了,水稻也许就完了。自然有它的目的性,人也有它的目的性。农作物、家畜这些人工培育的自然物既然与纯自然物共同生活在一片大地上,这两者就只能协调、只能兼顾,既让人实现目的,也让自然实现目的。所以,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性。良好的生态性是农业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

三、生产与艺术的统一

人在大地上种植庄稼,也就是在大地这面巨大的画布上作画。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景观是人类的一种大地艺术。说是艺术,当然是比喻,农业耕作当然含有艺术的成分,但它与艺术还是有本质的区别。艺术包括大地艺术是超功利的,而耕作不能不具有实际功利性。农民将作物种植在土地上,行距均匀,整齐得就像是画家画的一条条线,从高空往下看尤其美,然而它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丰收。丰收的功利性虽是目的,却也收获美,美是丰收的副产物。也许就在这目的与副产物上,农业作为大地景观与大地艺术有了区别,画家们的大地艺术是将美作为目的的,而无丰收这一实际的物质功利存在。

农业生产作为人与大地的对话,采取的是体力劳动的形式。尽管现代农业已经大规模地使用机器,但是它仍然不能做到完全摆脱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属于人的肢体活动,人类的肢体活动,具有多种形态,一种是体育竞技,它以体现肢体的力量、速度、灵巧的极限为目的;一种是艺术活动,主要为舞蹈,它则以表现人体的美为宗旨。体育竞技与舞蹈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只有劳动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各种劳动都体现为人的肢体活动,由于劳动的目的、性质不同,肢体活动的方式、活动量是不同的。在所有的劳动中,惟有农业劳动,它的肢体活动是最全面、最丰富的,活动量的调节是最为多变的。人类肢体活动体现了人有生存意志,人的智慧、创造力是人类精神的物化形态。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认为,它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人类的劳动,特别是农业劳动,它本来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由于人类天然地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人类在从事任何肢体活动都自然而然地寻求节奏,以使肢体活动协调,体现在劳动中更是如此。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所描绘的地球上残存的原始部落巴戈包斯族人的耕作,男、女二人,一个挖坑,一个播种,配合默契,其动作也具有一种舞蹈般的美。[2]事实上,农业劳动也只有具备一种节奏感,才能减少体力的支出,增加效益。中国江南农村,多人共用一辆水车,用脚踩踏踏板,在“咿咿呀呀”的水车声中,显示出动作的协调;而“哗哗”的流水,随着叶片升起,最后变成一片小瀑布倾泻进稻田。这种劳动的情景,类似于一场艺术表演。

与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相比,农业劳动的艺术性要多得多,这原因有二:一是它的肢体活动比较丰富,也比较自由,也更具人性化;二是它以自然田野为背景。绿色田畴加蓝天白云为衬托,伴之以大自然的流水声、风声、雨声,农业劳动就有声有色,韵味无穷,难怪自古以来,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就特别欣赏农家乐。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是一幅美好的农业劳动图景,田夫、田妇之间、大儿与小儿之间,他们的劳动都有一种呼应性,而他们各自的肢体动作也具有一种韵律美。正是下雨天、漫天的雨雾、清亮的水声作为人物动作的背景,并且将人物动作融入其内,创造出了一种类似艺术表演式的美学效果。这样一种景观在工业生产活动是不可能出现的。

四、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农业景观作为自然与人工共创的景观,它自然性的一面无疑是基础的层面,也许正是因为它自然性的一面如此突出,以至于它被常人看做是人造自然景观,而忽略它的独立性。而其实,它的独立性是重要的,这除了它具有明显的文化性外,还在于它的文化性中具有过强的功利性。由于农业主要关涉到人的食与衣,而这两者在人类生活中无疑处于首要的地位,因此,人类相对来说忽视它的审美价值。这就关涉到农业景观第二个方面的性质: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我们在讨论环境美的性质时曾指出,环境美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它的功能性,这一点在农业景观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由于农业直接关涉到人类最为基本的生存,自有农业以来,人们一直看重的是它的功能性。在对待农业景观的问题上,收成的好坏不仅成为善恶的评价,也成为美与丑的评价。这一观念影响至深,以至于在农业景观的问题上,形式美几乎不能独立。建筑作为环境,它的审美构成中形式美占有重要的因素。欧洲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繁缛的装饰几乎让人忽略它实际的居住功能。然而在农业景观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脱离内容的形式美存在。农业景观中当然有形式美,这些形式美有些是人工创造的,如稻田中那行距整齐的禾苗;也有些是自然创造的,如果园中那红色的果实与绿色的树叶相映衬的色彩。这些如果被表现在绘画中,它具有一种脱离内容的形式美,但是在实际的农业景观中,它无不联系到收成,具有强烈的功利性。20世纪兴起的观光农业,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农业,因为它并不在意它的收成,它只能算是一种艺术,一种大地艺术。

对于农业景观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评价,还有农业生产者与观光者两种不同身份的区别。对于农业生产者,他关心的是农业的收成。如果他试图将庄稼田整理得更漂亮些,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丰收。那种合规律的、整饬的、有序的作物排列,更适合于作物吸收阳光、养分,能让作物长得更好。对于农民,他对农业景观的欣赏总是联系到收成的,在他眼中,根本没有脱离功利的形式美存在。然而在农业观光者的眼中,农业景观则具有两重性,观光者一方面会从作物经济效益的立场上来看农业景观的美,然而另一方面,他也会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农业景观的美。

[参考文献]

含有生命的树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仲夏夜之梦》 二元对立 原型批评 第三元

一、《仲夏夜之梦》与二元对立原则

正如卡尔维诺对经典的定义那样,“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1]雨果称莎士比亚为天才,本・琼生盛赞他为“时代的灵魂”,屠格涅夫、契诃夫、博尔赫斯等影响深远的作家的创作也都深受莎士比亚的影响,“屠格涅夫是作家们当中最莎士比亚式的。”[2]可以说,如果没有莎士比亚,整个文学将会变成另外一种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模样。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众多伟大作品中的一部。对《仲夏夜之梦》细加分析会发现,该剧深刻融入了当时作为西方思想基本范式的二元对立思想。“整体由对立面构成。莎士比亚倾其力于对偶之中。”[3]莎士比亚在戏剧作品中用动人的笔触和丰富的情节表现了善与恶、欢乐与忧伤、天使与魔鬼、生与死、公正与偏倚、灵与肉、灵魂与阴影。而“莎士比亚的对称,是一种普遍的对称;无时不有,无处不有。”[3]并且这种对称“应当赢得‘酷似创造’这样的赞词。”[3]由此可见,二元对立结构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了其戏剧的人物、情节和主题,成就了“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二元对立原则自索绪尔创立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以来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索绪尔指出,“任意性和差别性是两个相互依存的特性。”[4] 118他强调,“在语言中只有差别,没有确定的要素。”[4] 120索绪尔认为一切研究价值的科学都是具有内在二重性的,其中,历时和共时、句段和联想的研究都典型体现了二元对立原则。

而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二元对立原则应用于叙事文本分析的典范是A・J格雷马斯。他提出,“我们感觉到差异,正是由于这种感觉,世界才‘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为我们的目的而存在。”[5]格雷马斯指出了世界因差异而存在,而在此观点上提出的语义方阵“一方面标示出关系中对立的双方,另一方面也标示出该关系所含有的语义内容。”[6]这种语义分析模式是叙事作品最基本的深层结构,而它同样运用了二元对立的基本思想。

可见,二元对立思想已经被应用到语言学和文学的研究中,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已经成为是研究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而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正是充盈着这种二元对立结构,而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仲夏夜之梦》。

二、原型批评视角下的二元对立结构

(一)空间对立

《仲夏夜之梦》中的三段爱情故事主要发生在两个场景,因此《仲夏夜之梦》具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发生在忒修斯宫中的,另一条线索发生在雅典附近的森林之中。而莎士比亚把故事的地点安排在这两个地方是有其用意的,首先来看在其另一部喜剧《皆大欢喜》中老公爵对于森林的一段描述。

“我们的这种生活,虽然远离尘嚣,却可以听到树木的谈话,溪中的流水便是大好的文章,一石之微,也暗寓着教训;每一件事物之间,都可以找到些益处来。我不愿改变这种生活。”[7]

作为王权的所在地,城市、宫廷代表的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压抑人性的男权专制社会。而由仙王和仙后统治的森林,象征的是田园牧歌式的理想世界。在弗莱的原型意义理论中,将城市、花园、羊舍定义为神启意象,这种神启意象是《圣经》以及最富于基督教色彩的象征作品的有组织的隐喻,其基本规则是《圣经》中的启示录,而《圣经》中神启式的世界再现了下列定式:

神的世界 =神的社会 =一位神

人的世界 =人的社会 =一个人

动物世界 =羊舍 =一只羊

植物世界 =花园或公园 =一棵生命之树

矿物世界 =城市 =一幢建筑物、一座庙宇、一块石块

弗莱把人体与植物世界视为一体,由此获得了莎士比亚笔下森林中的喜剧的原型。根据基督教的变体说,动物世界和植物世界、神和人的世界是相一致的,植物世界中人化的基本形式是食物和饮水、粮食和葡萄、面包和酒,这些都是“绵羊”的躯体和血液,而绵羊也就是人和上帝。植物意象存在着变异性,生命之树的树叶和果实、一朵花同样可以取代面包和酒作为交际的象征。这一点在《仲夏夜之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剧中主宰着几对恋人的爱情命运的是一种叫“爱懒花”的紫色小花。如果这种花的汁液滴在睡着的人的眼皮上,那么这个人便会疯狂地爱上他醒来见到的第一个生物。可以说,森林所具有的梦幻和自由的特性全部都凝聚在这朵紫色小花上。因为人体与植物世界具有同一性,所以我们可以把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癫狂式的追求和“爱懒花”所产生的神奇效果视为同一。由此我们得出《仲夏夜之梦》里的森林世界和出入于浪漫故事的人物的原型是花@一隐喻,而“所有这些一直构成在浪漫故事中相对于神话隐喻中森林故事的类似物,它延续至今。”[8]163

弗莱认为,“城市――无论称为耶路撒冷与否――在神启意义上与一座建筑物或庙宇等同,它是一座‘由许多住处组成的家’,个人只是其‘有生命的石块’。”[8] 163雅典是典型的父权制社会,显然,雅典这一城市与忒修斯的宫廷具有同一性。宫廷这一隐喻代表着绝对的理性和规则,在忒修斯的宫廷中,爱情和自由受到了阻碍。而这对空间对立的二元结构,也构成了叙事作品的基本结构,正是在这种对立中,作者实现了实现了一个社会中心向另一个社会中心的转换。

(二)人物对立

在《喜剧论纲》中,喜剧的性格被分为“丑角的性格、隐嘲者的性格和欺骗者的性格。”[9]由此我们可以把喜剧人物分为三种类型,名实不符者也就是骗子,反讽者也就是自嘲者,还有小丑。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将前两者对立起来,并且还把小丑和乡下人对立起来。而在《仲夏夜之梦》中便存在着两种这样的人物对立,一组是忒修斯和奥布朗的对立,一组是波顿和迫克的对立。

忒修斯和奥布朗同为统治者,忒修斯是雅典的一名公爵,而奥布朗是森林里的仙王。就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所产生的作用而言,忒修斯起的是阻碍作用,而奥布朗起的是推进作用。弗莱认为,名实不符者的中心人物是老朽的长辈或严厉的父亲。忒修斯作为严厉的父亲的人,在得知赫米娅要违反她父亲伊吉斯的意愿,与拉山德在一起之后,他威胁赫米娅“不是受死刑,便是永远和男人隔绝。”[10]669而在第四幕几对恋人终成眷属之后,戏剧并没有结束,莎士比亚又接着安排了忒修斯和众人一起看波顿排演的戏剧这一幕。这一幕显然把忒修斯推到了戏剧的中心,全面展现了忒修斯这一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在第五幕中忒修斯说过这么一段话:

“情人们和疯子们都富于纷乱的思想和成形的幻觉,他们所理会到的永远不是冷静的理智所能充分了解。疯子、情人和诗人,都是幻想的产儿……情人,同样是那么疯狂,能从埃及人的黑脸上看见海伦的美貌……”[10]730

并且从之后忒修斯观看悲哀的趣剧时发表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忒修斯把追求爱情和自由看作是疯狂的行为。与忒修斯相对立的是作为反讽人物出现的仙王奥布朗。这类人物往往在性格上不成熟而且没有特色。在剧中,奥布朗如同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他可以因为一个小小的换儿与仙后争吵不休,甚至让仙后爱上一头驴子以此来戏弄她。可见,与忒修斯崇尚理性轻视爱情不同,奥布朗似乎才更像一个人,他有着“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样的人文主义情怀,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自然舒展,看到了他对爱情的承认。

另一组对立人物是波顿和迫克。迫克是以小丑的形象出现的,他可以“完全凭其对恶作剧的酷爱而行事,而且可以凭借最小的动机去展开喜剧行动。”[8] 207弗莱将像迫克这类的人物称为“邪恶形象”,尽管他们常常做出邪恶的事情,但是他的行为一般都是善意,他表达的是作者的意志以便达到快乐圆满的结局,并且他虽是奴隶却有着自由的思想,是喜剧的灵魂人物。而昆斯、波顿、弗鲁特、斯纳格在剧中都是以乡下人的形象出现的。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亚在戏剧中让波顿变成了一头驴子,而不是其他的动物。实际上,剧中的驴子在原型意义理论中属于类比意象,有着并不严格的隐喻性。“而且当莎士比亚在仙境里安排一个驴头时,他并非像罗宾逊的诗作所暗示的那样是蓄意别出心裁,而是追随了传统,是引用变形的卢西乌斯倾听阿普琉斯讲述的朱庇特与普叙刻的恋爱故事这一典故。”[8] 176驴子是温柔谦顺、行事笨拙的,与迫克这一小精灵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形成对立。

(三)意识对立

1919年,荣格在《本能与无意识》中首次提出了“原型”的概念,后来,荣格又将原型理论用于文学研究中,“艺术作品的本质在于它超越了个人生活领域而以艺术家的心灵向全人类的心灵说话。”[11] 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的基础上,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所谓集体无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个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12]荣格的原型理论是与集体无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集体无意识并非是单独发展而来的,而是遗传而得的。它由事先存在的形式、原型组成;原型只能继发性地成为意识,赋予某些精神内容以确定的形式。”[13]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的反应关系是:集体无意识――原型――具体表象。前面我们已经得到了森林与城市这一二元对立结构,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具体表象”这一理论,森林与城市是具体表象,它们是二元对立的,森林的原型花和城市的原型宫廷是二元对立的,由此我们可以获得花所隐喻的集体无意识与宫廷所隐喻的集体无意识这一二元对立结构。当时的雅典是典型的男权制国家,可以说,忒修斯,还有赫米娅的父亲伊吉斯从他们的父亲原型那里获得了强大的男权意识,而这种男权意识在当时并非是个人的,而是具有普世性的。赫米娅和拉山德私奔的行为无疑是对男权意识的反叛。森林代表的是绿色世界,这个世界的主体是植物、动物和仙子,绿色世界是自由的,即使是从仙王奥布朗的奴隶迫克身上,我们也能看到很明显的自由意识。这两种意识的对立,显然是莎士比亚在表达他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以及他对爱情自由、生命自由、人格自由的向往。

三、第三元思想与二元对立结构

第三元思想实际上来自道家思想。高行健多次谈及:“一生二,二生三,三比二丰富,三生万物。一分为二是物理世界,三才有生命。”[14]但对第三元思想进行系统阐述的是旅法作家程抱一。程抱一认为,生命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它的基本单位是气,这种气分为三种类型:阴气、阳气和冲虚之气,“体现了积极力量的阳气,和体现了柔性的接受力量的阴气需要冲虚之气――是的,正如它的名称所表明的,它体现了相遇和循环所必需的中空――来进入一种有效的相互作用状态,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进入一种和谐的相互作用状态。”[15]莎士比亚虽然在《仲夏夜之梦》中构建了二元对立结构,但是他也在力图消解这种二元对立,并且这种消解并不是简单地一方向另一方的转化,也不是一方占据优势地位,另一方的彻底消失,而是要寻找到一种和谐的双方相互作用的状态。这点与程抱一的第三元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程抱一认为要达到第三元的状态的关键是对立双方的相遇和对话,只有对话才能滋生出最高的境界,通过对话,不断地探索生命所具有的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使得生命得以大开。在《仲夏夜之梦》第四幕中,居住在宫廷里,现实世界的代表人物忒修斯等,因为五月节要去狩猎,进入到了绿色的、梦幻的森林世界,原本对立的双方由此相遇并产生了对话。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碰撞与对话,在真二的基础上产生了真三,真二的对立与冲突依旧存在,但是却在真三里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相互作用的状态。所以在第五幕中我们看到,城市与森林、专制与自由的对立仍然存在,然而拉山德和赫米娅却在这种对立中获得了他们所追求的美好的爱情。在莎士比亚的另外一部喜剧著作《皆大欢喜》我们同样能看到真二在相遇对话后产生的真三状态。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的代表作,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梦幻美好自由的爱情世界,他所传达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不断地引导我们去追求自由,追求爱情,更重要的是,他对二元对立结构的精湛运用为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典范。

参考文献

[1] 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黄灿然,李桂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3-4.

[2] 哈罗德・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M].黄灿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8.

[3] 维克多・雨果.莎士比亚论[C].柳鸣九,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53-154.

[4] Saussure.F.d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trans. W. Baskin)[M].London: Fontana/Collins,1960.

[5] A.J.格雷R斯.结构主义语义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88.

[6] 方汉泉.二元对立原则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

[7] 朱生豪. 莎士比亚全集(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123.

[8] 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C].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9] 罗念生.罗念生全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98.

[10] 朱生豪.莎士比亚全集(一)[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11]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40.

[12]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24.

[13] 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C].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37.

含有生命的树叶范文第5篇

地球并不是一颗特殊的星球,它和其它的星球一样,也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为什么一棵桃树只能结出一种口味的水果——桃?而不能结出其它口味的水果呢?如苹果、梨、或杏等,有人可能会回答说:“这是桃树,当然是开桃花,结桃了。”其实这样回答是不完美的,我认为没有科学意义。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道理说出来也是非常简单的,因为桃树本身就是一个加工场,并且这个加工场只能自然的生产出一种产品——桃,它不能在生产出其它的产品了(除桃之外的水果),它本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它所吸收的养料(即水分和微量元素等)与其它果树所吸收的养料是不可能完全相等或相同的,所以只有桃树才是将水土转化成桃的最完美的,同时也是唯一的加工场。我在此提出一个简单的生物链式的例子,如树,它就是一个完美的加工场,因为从幼芽时期一直到生长成一棵挺拔的参天大树,

它都是固定的生长在地上,而根扎在地面下,根的主要作用就是吸收养料,以供其整体茁壮成长,这棵树的质量就会一天天的增加,所以树这个加工场的存在,就是将水和土变成茎、杆、叶和根等。接下来就是食草动物了,例如羊,羊也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加工场,但它的这一功能是不同于树的,因为它把这棵树的叶子吃了,那么这棵树的一部分就将以粪便的形式从加工场——羊的体内排出来,而另有一部分就变成羊本身的质量了。即这种情况就可以说成是:羊这种加工场主要是将植物加工成羊肉,所以羊就是将植物加工成羊肉的最好、最完美、同时也是唯一的加工场。再者就是食肉动物了,例如狼,狼也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加工场,它把羊吃掉了,所以这只羊的一部分也会以粪便的形式从加工场——狼的体内排出来,而另有一部分就变成狼本身的质量了。即可以说:狼这个加工场就是将羊肉加工成狼肉的最完美、同时也是唯一的加工场。从中可以看出:这种顺序便是水土变成了树,而树又变成了羊,然后又变成了狼,况且羊是不能直接吃土的,只有通过树这个加工场,才能吃食土,也就是树这个加工场将水土变成了供羊能食用的食物,即茎、杆、叶等供羊吃,而狼只吃肉,它既不吃泥土也不能吃树,所以羊的存在就是将树转化成肉,来供狼食用。但在食肉动物中也是互相残吃的,如狮子可以吃食一只小老虎,而老虎同样也可以吃食一只小狮子,狮子吃老虎是将老虎的肉转化成了狮子的肉,老虎吃狮子是将狮子的肉转化成了老虎的肉。但是不论在任何阶段的生命团体中,也并不是所有的都会被吃掉的,如果因为某种意外原因,也可能会被烧成

灰烬,或掩埋在地下,但这终究还是回归到了土壤中。如狼也有可能会被其它的食肉动物吃掉,另一种情况是自然的死亡,死后成为某棵植物的养料,供植物茁壮成长(即狼又变成了树)。我们再来谈一下关于医学的内容。医学家最大的弊病就是称肝脏是世界上最好的加工场,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它应该是在某一领域或某一功能上,才能称的上是世界上最好的加工场,同时也是唯一的,因为任何其它的加工场都不能代替它,而它也不能代替其它的加工场。如胃,胃是动物体内最好的、同时也是唯一的消化场所(即加工场),而肝脏是不具备这种功能的,所以任何加工场都是在某一方面才能称得上是最好的、最完美的、同时也是唯一的。如将植物转变成羊肉的加工场,只有羊;而转变成牛肉的加工场,就只有牛。我们再来看

另一种加工场。如蛋鸡,若每天都喂它粮食吃,它就可能会天天都下蛋,这就是加工场的作用,老母鸡就是唯一的将粮食转变成鸡蛋的最完美的加工场,这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任何加工场可以代替老母鸡,所以老母鸡就是将粮食转化成鸡蛋的唯一的最好、最完美的加工场。

在长江上已经建成了许多座发电站,其实我们可以将每一座发电站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加工场,水的动能带动发电机旋转,就产生了电,所以是水的动能通过加工场——发电机转变成了电能。在大自然中,风雨雷电的现象,也是由于加工场的作用形成的。如风是由于空气中分子的流动,从而形成了力,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风;雨是由于地面上的水,被蒸发到了高空,形成了云,又遇冷凝固,从而形成了降雨。若取来一堆木材将其点燃,便火势熊熊的,在冷天里我们烤的暖烘烘的,而过了一会儿,火势就会慢慢的小了下来,接着到了最后没有了一丝火星,就完全变成了一堆灰。其实这也是加工场的作用,在燃烧的时候便形成了一个加工场<即放热、发光>,将木材变成了灰。尤其是在化学反应中,也必须要建立在加工场的基础上,如氢气在有氧气的环境中燃烧,这种现象可看做是一个加工场,是生产水的加工场。

在生物链中,我们人类也算是比较特殊的了,因为我们不仅服从生物链式的加工场,即我们本体这个加工场(因为每个人活着都要吃喝拉撒),同时我们还运用发达的头脑和四肢,创造了很多的加工场,具有代表性的如发电机,这个加工场的作用就是将动能转化成电能,所以发电机、羊和桃树等都是加工场,区别只是功能不一样,材料不同;电灯泡也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加工场,其作用就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包括热能),供人们在夜晚照明或其它的情况下使用;电动机也是一个加工场,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动能,当今人类利用这一功能,在这一领域内的研发非常的广泛,如电动车、电风扇、洗衣机等等,虽然这些电器的用途不同,但都具备将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功能;还有音响也是一个加工场,它的作用是将电流的信号还原成声音;还有太阳能电池板,这也是一个加工场,它的作用是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变压器也是一个加工场,它可以将高电压转换成低电压,也可以将低电压转换成高电压。以上这些加工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并深深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但是它们的功能都比较的单一,并不能互相代替。所以人类所有创造出来使用的工具都是加工场,望远镜也是一个加工场,它的作用只是将远处的模糊不清的东西,看得更加清晰;凸透镜也是一个完美的加工场,它的特殊功能是将光线聚焦在一起,所以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焦点的温度是相当高的,人类利用它的这种特殊功能制造出了加工场——放大镜、望远镜和照相机等;而凹透镜这个加工场的特殊功能与凸透镜的功能恰恰相反,它的作用是将光线按一定的规律分散,使照射的

光线永远也不能聚成一点。

关于太阳系,它只是构成银河系的一小部分,但它仍可说得上是一个巨大而完美的加工场,因为有好几颗行星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都在不停的按照一定的轨道围绕着太阳运动,因此就形成了一个系统,太阳处在这个系统的中心,其本身也是一个巨大而完美的加工场,它能够不停的释放能量——光波(即热能),它的内部也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而对于其它的几颗行星,因为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吸热和放热的功能,因此它们也依然属于加工场,即地球和火星以及其它的行星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是相等和相同的。但是如果要是非以生命的观点看待问题,那么这就显得不合理了。当然地球也就显得特殊和特别了,而如果要是从加工场的角度来讨而程序复杂又特别完美的加工场。但在水星上也一定会有加工场的存在,但这些加工场的形状和特点绝对不可能会和地球上的加工场的形状和特点相同,这也是自然环境所不允许的,即同一个空间内只许存在一个点。那么这样看来人类就很难在地外找到类似于生物链中的任何成员(即加工场的形状和特点)。其实就算存在着和地球上所有条件都相似的星球(即密度、体积、温度和大气层等),也不一定就存在着人或牛、羊、骆驼之类的动物,或许在这颗星球上存在着的生命,只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或者是从来还没有出现过的。但我始终认为类似地球上所有条件的星球,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人类也不可能找得到类似于火星上所有条件的第二颗火星。打个比喻来讲: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包括身高、体重、

面貌等。然而在茫茫太空中,由于恒星也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加工场,所以对于它们也可以用‘生命’这个词来表示,就像用来表示生物链中的任何一个成员一样,那么这样看来人类完全没有必要为这些所谓的地外文明而浪费时间。当然我也相信在月球上也存在着加工场,并且这种加工场也是月球上独有的,它们只适合在月球上生存,这也就如同我们人类只适合在地球上生存一样。所以加工场在任何的星球上都存在,而人类只不过是整个加工场(宇宙)中的一份子,就像一片树叶是一棵树的一份子。并且只能在地球上生存,而目前人类所探寻的外星人,这也就是将生命的意义脱离了加工场的理论,生命包括生物链中的所有成员,而这所有的成员也都是加工场的一种方式,并且生物链也是一个循环的加工场。下面我再来讲一下我们人类所研制的高智能机器人,首先说明只有类似于人运动的才可以称为机器人。我记得从前曾在电视中看到过机器人的展览,并且还有机器人足球比赛等,甚至还出现过骑自行车的机器人,好像是日本研制的,简直是太逼真了。机器人当然也是一种加工场,因为它需要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成了动能,并且我们也知道在任何一个闭合线路中,都存在着焦耳定律,所以也就有相对部分的电能转化成内能的现象。机器人可说的上是一种类似于人的加工场,所以机器人

的一切运动也都称得上是加工场的运动。虽然目前的机器人都越来越接近于我们人类的形象,但它毕竟还是没有人体那样灵活自如,它目前只不过可以代替人类的某一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说机器人虽然可以骑自行车,但它还不能去驾驶汽车、轮船和飞机等。

我认为有可能在过一段的时间,这种多功能的机器人也能够被人类制造出来,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到那时可以说机器人在人类的指挥下,可以代替人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洗衣服、做饭、端茶倒水等,就像在封建社会中主人与奴隶一样。机器人就是一个最完美的、让主人称心如意的奴隶。倘若要是机器人真的能够达到这种效果,那么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它会不会摆脱人类的束缚,而独立自主呢?机器人是否会同人类大战?就像过去奴隶反对地主的压迫一样。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并且最终还将会是人类以失败告终,因为机器人是寥寥几个最最聪明的人制造出来的,是自然的新产品。其实就算是机器人要取代人类,也必须要满足于以下条件:即机器人要必须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人类的大脑思考一样,不再受到人为的控制,而视觉和听觉又是主要产生思考的条件,所以必须具备。当然了它既然能够称得上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奴隶,那么这些条件它都应该是具备的。既然是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它为什么不独立自主呢?人是加工场,机器人也是加工场,而机器人又具备了超人的条件,它可以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中运动、也可以在上百度或零下上百度的环境中活动,它又具备超人的智商,所以机器人完全可以摆脱人类的控制。也许是因为张三告诉他的奴隶(机器人)说:“你应该像我对待你一样对待李四,这样实际上来说机器人就已经可以约束人类了。但不管怎样讲,事实是肯定的,人类就是创造机器人这种加工场的加工场,并且从自然的角度来看:人创造出来的一切加工场都等于是自然创造出来的。也许在距地球一百亿光年之外有一颗类似于地球的星球,在那颗星球上有人的存在,它们和我们人类是相类似的,有血有肉、四肢发达,头脑灵活。它们就创造出了这种高智能的机器人,后来机器人又把它们全部消灭了。也许我们人类某天在太空中会遇到这种机器人,而我们人类定会把它们当做外星人看待,所以这里就极合理的出现了机器人就等于是外星人。我们人类也可能会驾驽这些外来的外星人,就像驾驽犬、马、骆驼一样,但是谁又曾怀疑过犬、马、骆驼是否就一定是地球上应有的生命呢?现在我退一万步来讲,人类既然承认是上帝赐予的智慧,那就不要辜负上帝的一片好心,静下来创造一个‘人形马脑食草’的加工场赠送给上帝。不过我们也不需要担心,我们人类创造的机器人会消灭我们,因为我们人类这种加工场同其它的加工场一样,有始有终,我相信如果人类面临末日将要到来,那么人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尽力完成这项伟业,毕竟是我们人类这种加工场是惟一创造高智能机器人这种加工场的加工场。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我们的家园——地球,在地球上不同的地区环境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并且生物的种类也非常得繁多,而不同的生物选择生存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如人只能生长在温暖的陆地上,而鱼却只能生长在水中,北极熊生长在非常寒冷的极地地区,还有企鹅也生长在极地地区,相对于炎热的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它们就不能去极地地区生存,而反过来讲北极熊和企鹅也不能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存,这两种地区之间的环境具有如此大的差异,而都能有生命(加工场)的存在,然而它们却永远也不可能生存在一起,这只能说明生命的存在跟环境有关,即加工场的存在和环境有关系,但不管怎样讲,事实就是在地球上任何一个指定的地方都有加工场的存在,而任何一个星球本身就是一个加工场,所以在任何一个星球上都有加工场的存在。如果将非洲大草原比作离太阳较近的水星,而两极地区比作离太阳较远的天王星,那么水星上的加工场如何面对和理解天王星上存在的加工场呢?其实水星上的加工场完全有理由认为天王星上是没有生命的存在的,显然它们也是根本就不可能会在一起生活的。这也就如同我们人类看待火星上的生命一样,其实在恒星和黑洞上都存在着加工场,它们就和我们人类一样,只是功能不同,加工场的功能直接取决于环境。因此,在月球上也有加工场的存在,太阳上也有加工场的存在,就像地球上的加工场(生物链)存在一样。

在茫茫的太空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加工场,所有的加工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光都有反射的功能和吸收能量、释放能量的功能,这便是所有的加工场都具备的功能。也正因为物体对光具有反射的功能,所以生物的眼睛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眼睛这个完美的加工场来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现在通过对加工场理论的了解,我相信今后人类凭自己独有的智慧可以制造出各种功能的加工场。如煤,虽然它是由植物在地下被掩埋了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才形成,而如果我们能制造出一种特殊的加工场,便可以直接将木材放进加工场中,直接就变成了煤。也许某天人类就可以直接将一块石头变成一头大象,或是将一种动物直接变成另一种动物,也可以是恐龙,或者是地球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的动物,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我相信人类终有一天能够有这一番伟大的举动,我的观点是:人这种加工场都能存在,为什么就不能存在以上这些加工呢?

另外我要说的是在地球以外是不会有类似地球上的文明存在的。倘若在月球上有与我们人类形状相似的加工场存在,那么它们就必定是类似于人造的机器人一样。

论这些问题,则一 二、时间的本质

时间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了解《加工场》理论,因为时间是与加工场共同存在的,时间只是加工场的一种性质,它不是绝对存在的,而是相对存在的。时间不仅表现在物质粒子的衰变,物体的运动和生物的成长以及季节的变化等。人类很早就规定了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一天,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是一个月,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是一年。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计时法,因为以天体的运动作计时器,不仅容易观察,还便于统一,使整个人类都能容易达成共识,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人类一直都在沿用这种计时法,并且今后也一定会继续沿用下去。

关于时间会静止吗?这个问题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解释道:只要运动者的速度能够达到光的传播速度,相对于地面上的观察者来讲,运动者的时间就是处于静止状态。有一个著名的学说大意是这样的:在地面上有一对双生子a或b,让其中一位双生子a驾驶着一艘能够达到光速的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另一个双生子b留在地面上,等若干年过后,双生子a驾驶着宇宙飞船在返回到地面上时,观察这对双生子的变化,就会发现他们的年龄看上去相差很大,也就是说双生子a比双生子b要年轻的多,a看上去还像当年遨游太空前的状态,年轻力壮;而b看上去就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子。这种结果我们从《狭义相对论》中可知:双生子a驾驶着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以光速运动时,相对于双生子b来讲,a的时间完全是静止的,所以a保留在了年轻的状态。这是很多科学工作者都接受了的例子,但我不认为会有这种现象,所以我不接受爱因斯坦的这种时间会静止的观念,我认为除非是没有加工场的存在,时间才会静止,但我们人类本身就属于加工场,所以谈论时间静止是没有科学意义的。

有人将时间比做流水,然而如果时间真的和流水一样有方向、也有速度,则我们就可以顺着水流的方向运动,并保持与水流相对静止的状态,这样时间会静止吗?我认为这样时间会静止的。可是时间并不是流水,它没有任何可形的形象,所以它既没有方向,也没有可供测量的速度。而爱因斯坦只是将时间的定义强调在了光波的传播速度上,仿佛光波就是时间,光波的传播就是时间的运动,爱因斯坦之所以会提出此结论,主要是因为光波的传播速度不论相对任何状态下的参照物,其速度都是不变的,这就成了《狭义相对论》中的著名定理,即光速不变定理,其实这个定理本身就让人难以置信,因为光波的速度既然是有限的,那么为什么相对任何状态下的参照物其速度都相等呢?光速不变定理我认为不能接受,同样我也不认为光波就是时间,这也许是理论有误,原因是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它与光波的传播方向相同时,则飞行员就是处于时间静止状态,但如果要是面对方向相反的光波运动时,飞行员就是处于加速死亡的状态。而茫茫太空中,并不是所有的光波都向同一个方向传播的,飞船面对的是来自不同方向的光波,因此时间静止不成立。时间静止就意味着所有的加工场都是静止的,星体停止了运动、生物停止了生长、物质粒子停止了衰变,即所有的加工场都停止了运功,这种结果只有被排挤在了没有任何加工场的真空宇宙里。

其实对于我们人类这种高智慧的生命来讲,确实存在一种时间静止的现象,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它在不停的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自传,所以才会出现了白天与黑夜交换的现象。我是说让一个飞行员驾驶一架飞机在赤道上空自东向西运动,并且是围绕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约是二十四小时,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倘若飞行员是在地面上八点钟的时候开始飞行的,那么当他飞行三个小时后,他会发现太阳的位置和他在出发时所看到的位置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样五个小时,甚至十个小时过后,他会发现太阳仍然还是处于那一个位置上,也就是他出发时看到的那个位置。其实我可以肯定的讲,不论他飞行多么长的时间,他都不会看到夜晚的月亮和北极星,所以那时飞行员就会觉得他的时间静止了,因为他观察到的太阳总在同一个位置,难道说这样做时间会静止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尽管他观察到太阳的位置没有什么变化,但飞机上的钟表还在不停的转动着,况且飞行员也不可能就因为他观察到的太阳总在同

一个位置上,就不知饥饿,他必须也要像地面上一样一日三餐、照常休息才能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他在地面上的时候如果是以观察太阳

位置的变化才进餐的,和傍晚天色已完全黑暗下来后才休息的,但在飞机上就不能按这种方式了,否则就会被饿死,他如果要想在地面上的生活方式一样,就必须看钟表进行,因为钟表是不会停止的(除非没电了或发生了其它的故障),他可以选择在八点钟吃一顿饭、十二点钟吃一顿饭和在六点钟(十八点钟)吃一顿饭,然后再休息,直到七点钟时起床,然后在八点钟吃饭,如此循环下去,因此飞行员在飞机上的生活是不能用日日夜夜这个词来表达时间的。但时间还是在不停的过去,随着岁月的流逝,钟表随飞机从地面上升起后,不知表针转动了多少圈,即多少角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钟表指针转动角度的增加,飞行员的年龄也就越来越大,飞行员在飞机起飞前也可以选择在夜晚的时候,那么他就永远也看不到太阳了。这种现象以《地心说》来讲,就是太阳与飞机保持了相对静止的状态同步围绕地球转动,飞行员的时间静止观念完全是取决于太阳位置的不动,除此之外一切都和在地面上观察时间一样,地球在转动,季节在变化,一切自然规律都没有改变。

如果我们准备两个钟表a和b,把其中一个表a放在高速运动的宇宙飞船里,另一个表b留在地面上,当宇宙飞船运动一段时间之后在返回到地面上,那么试比较这两个钟表记录的时间,如果表a记录的时间刚好是三个月,而表b记录的仅有两个月,也就是表b比表a的时间慢了一个月,对于这个结果,谁要是感到惊讶就说明他已经将时间给钟表化了,他完全把时间当成了表针的运动。从计算的结果可知:飞船的运动速度是相对于地面上的表a为参照物的,所以如果将这个速度c乘以表a记录的时间t,所得的结果再除以表b记录的时间t,其结果就是一个比c还要大的数值v【ct=vt】,如果c指光速,那么v就会比c大很多倍,甚至于无限多倍,这岂不让人更加惊讶,速度一定,路程一定,只有时间发生了变化。如果要是采取另一种方式,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荒谬的结果了。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将其点燃,然后再分别放入两个完全一样的瓶子里,瓶子里面在充入相等量的氧气,把其中一个瓶子放在高速运动的宇宙飞船里,另一个瓶子留在地面上,当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动一段时间之后在返回到地面上,那么试比较这两支蜡烛的大小,这也许应该会是两个质量相等的蜡烛。因为化学反应也并不是时间,只不过是另一种匀速的不同于钟表的加工场。其实在高速运动的宇宙飞船里,表针的运动速度或化学反应的速度并不一定就会发生变化,这只不过是科学家幻想中的海市蜃楼罢了。再者说:如果宇宙飞船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同样也可以认为是地球相对于宇宙飞船的运动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这样就得出了——如果地面上的人认为宇宙飞船上的时间变慢了,那么宇宙飞船上的人也会认为地面上的时间变慢了,所以并不存在双生子a比双生子b要年轻。因此时间静止的观念严重束缚了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时间仅仅是相对存在的,它没有任何可形的形象。如果说今天是6月15号,那么昨天就一定是6月14号,这是因为人类发明数字时规定的,这也被统一了起来,成为了公认的常识,就像所有的人都知道钟表是计时用的。

切也就显得不足为当我们乘坐火车从上海去北京时,我们问列车员几点钟能够到达北京,他会告诉我们几点,因此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火车行驶到终点所用的时间,假设是十五个小时,如果火车是在早上七点钟出发的,那么到达北京就是在二十二点钟,这时钟表的时针正好转动了450度。如果一支蜡烛燃烧完所用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也就是十五支蜡烛逐次燃烧完所用的时间,等于钟表的时针转动450度所用的时间,当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三个小时转动一周时,也就是逐次燃烧三支蜡烛所用的时间,那么当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五圈时,所用的时间就等于火车从上海行驶到北京所用的时间,等于十五支蜡烛逐次燃烧完所用的时间,也等于钟表时针转动450度所用的时间。而钟表是一种非常方便的计时器,便于携带和统一,因此钟表就成了人们公认的通用计时器。我们知道在海平面上空气的密度相对要比在高原地区的空气密度要大,也就是说海平面上的氧气要比在高原地区的氧气充足,因此一支蜡烛在海平面上燃烧完用一小时,而在高原地区同样的一支蜡烛燃烧完有可能要用一小时多五分钟,这种现象称为加工场的时间效应。所以如果我们人类不以天体的运动作计时器,而是以蜡烛的燃烧量来做计时器,那么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以蜡烛在高原地区的燃烧量来计算,假如是一百万支;那么在海平面上的燃烧量就有可能会达到一百二十万支,因此这能说明时间是快了或慢了吗?

关于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时间,就像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它可以存在无限长的时间,因为没有加工场的运动,也就不存在相对的时间,只有当蜡烛被点燃后才有了相对的时间存在。燃烧的蜡烛就是一个运行的加工场,随着时间的增加,也就是蜡烛慢慢的减少。

三、巧妙地整体整

在梦中,我见到了伟大的昆虫学家——达尔文。我非常高兴的告诉他,我发现了一个十分伟大的秘密。他问我是什么?我告诉他:人其实就是一个机器,就像柴油机一样。人活着要必须吃饭,因为食物就是人体活动的能源,就如柴油是柴油机运动的能源。在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和其它少量的元素,而正是碳与氧的结合为人体提供了动力(即能量),结合成的二氧化碳,对人体来讲是一种废物,因此要及时的排出体外;这就像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一样,燃烧后的气体对于柴油机来讲,就是一种废物了,因此要必须排放出去。可巧的是:植物的生长需要这种废物——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又成了植物的养料,植物吸收了二氧化碳,由于光合作用,只释放出了氧,这就可以说明在植物体中含有大量的碳,同时还说明在植物体内还有其它的元素存在,正是它(它们)取代了氧,并与碳结合在了一起,所形成的这种化合物就是组成植物整体的基本原料。而我们知道植物不同于动物,因为植物是静止的,它不做运动,所以也就不存在消耗能量,即是只吸收,而不付出,所以它的整体一直都在生长着,它的质量也一直都在增加。

因此,在自然界中,我们看不到越长越细小的植物。而动物就不一样了,就像我们人类,即使站着一动不动,而由于各个器官的运动也会消耗能量,所以也就会有质量的损失。当然,如果人的运动剧烈,呼吸就会加快,所以质量的损失就会相对更大、更快,这就是决定人体胖瘦的关键原因。由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人永远也不会像植物一样,生长的那么快。如果要是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那么植物就是名副其实的黑洞。现在通过这简短的介绍:达尔文先生,你是否有这种感觉呢?即动物是植物的附体。达尔文:“是的,的确。不过我想问一下,既然在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碳,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去吃食植物呢?怎么还会有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之分?”我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加工场’的理论来解释,即是植物不符合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只有间接的通过加工场——食草动物才能办到这一点。”达尔文:“真是太奇妙了。”

孙子与爷爷

人物:爷爷(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孙子(一位优秀的学生)

地点:在家里

时间:星期六中午期间

事件:聊天

正文:

孙子:爷爷,万物有什么共同点吗?

爷爷:有的,它们都是加工场。包括你喂养的小狗——毛毛,和你最喜爱的那只小花猫,也包括你和我在内,都是加工场。

孙子:那么书包和桌子呢?它们也是加工场吗?

爷爷:当然是的了。你要记住,所有的物体对光都有反射的功能,以及吸收能量、释放能量的功能,这便是所有的加工场都具备的功能。

孙子:爷爷,想必宇宙就是所有的加工场的总称吧?

爷爷:你真聪明,说的太正确了。爷爷有时候就以‘整个加工场’来代替宇宙。

孙子:爷爷,宇宙到底有多大呢?

爷爷:关于这个,至今为止还从来没有谁能够测量过宇宙的体积到底有多大,质量有多少。不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你所能看到的一切物体,包括地球、月球、太阳和天空中无数密密麻麻的星星在内,都只是组成宇宙的一部分”。

孙子:哇!真是不敢想象,宇宙竟会有这么大。爷爷,银河系是不是也包括在内?

爷爷:是的。我们就处在银河系中,它是由亿万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组成的一个大集团。在整个加工场当中,类似银河系这样大的恒星集团,那简直是太多了,甚至可以说比你在夜里仰望天空时所能看到的星星的数目还要多。

孙子:爷爷,银河系为什么不是由亿万个太阳系组成的?怎么会是由亿万颗恒星组成的?

爷爷:因为根据天文学家的观察可知:除我们的太阳外,其它的恒星几乎都很少会有行星围绕着转动。

孙子:爷爷,老师从前对我们讲:“在宇宙中的某颗星球上会有外星人的存在。”你认为这可能吗?

爷爷:我不能说不可能,也不能说可能。我只能这样的回答:“我相信一定会有加工场的存在。”因为我们人类就是加工场,以及所有的动植物也都是加工场。所以由这一点就可以说:“在某颗星球上也许会有类似人形的加工场存在,但这个星球上并不一定就会有水或大气层的存在。

孙子:爷爷,老师又对我们说:“在宇宙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快,任何其它的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比不上光,你认为这对吗?

爷爷:这当然是不对的。你知道在原子里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的速度有多大吗?

孙子:不知道。

爷爷:电子在原子里围绕原子核转动的速度最快能达到每秒二千千米以上。我曾经查阅过关于地球的一些资料,得知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每秒四百五十米左右,而它公转的速度竟达到了三十千米每秒,我又查阅了关于太阳的资料,得知它竟是以每秒二百千米左右的速度在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动。由此可知谁也无法准确的确定目前我们在整个加工场中的速度到底是多少。或许在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质量非常大的核心,银河系中所有的物体(恒星)都在围绕着它作圆周运动,就像在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在围绕着太阳转动一样。而据天文学家探测得知,太阳距银河系的中心有2.6万光年的距离,这就更进一步说明银河系的核心质量非常的大。倘若如此,那么在距银河系核心仅有几光年左右远的星体,它围绕银河系核心转动的速度

一定会是非常大的,这就如水星的公转速度比天王星的公转速度要大。因此物体的运动在整个加工场中是没有标准值的。况且又因为我们也不知道整个加工场到底有多大,所以速度始终是以相对值存在的。

孙子:爷爷,你是不是认为我们人类未来某天能够做出超光速的宇宙飞船?

爷爷:是的。我认为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能够创造出超光速运动的宇宙飞船。

孙子:真的吗?那你认为超光速的宇宙飞船会是什么形状的?

奇了。生物链的存在只是地球 爷爷:应该是像飞碟形状一样的。

孙子:为什么会像飞碟一样呢?

爷爷:因为飞碟是圆形的,倘若在某一空间飞碟能够像吊扇一样的转动,并通过某种技术在直接将圆周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这样就能达到超光速的效果。因为飞碟在做直线运动的同时,又可以不断的做圆周转,并将圆周运动又转换成直线运动,因此这样继续下去运动速度就能超过光速。这种现象就如同在一艘高速运动的飞行器上发射一个飞行器b,然后在飞行器b上在发射飞行器c,这样继续下去,因此就能实现超光速运动。这就是飞碟实现超光速的基本原理。它在减速的时候就是反过来将直线运动转换成圆周运动。比方说存在两个飞碟a和b,它们向同一个方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参照物r运动,这时如果飞碟b由直线运动转换成了圆周运动(并不一定就完全转换成圆周运动,这是随心所欲的,因为这是在减速),所以如果以飞碟

a为参照物,那么飞碟b就是在以反方向远离飞碟a,但是如果还是以r为参照物,飞碟b的速度只是比以前慢了,飞碟a的速度没有什么变化,它们还是向同一个方向运动。然后再通过某种技术将圆周运动消除掉,使它不被转换成直线运动,也不在作圆周运动。

孙子:爷爷,你亲自测量过光的传播速度吗?

爷爷:爷爷至今还没有做过,不过我设计了一种方案,可以较准确的测量出光的传播速度值是多少。

孙子:真的吗爷爷?你快对我说一说。

爷爷:是真的,你不要慌我这就告诉你。首先你要知道光波是电磁波、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的统称。因此我就以电磁波作为实验的对象,先在一个地点建设一座信号源a,然后在另一个地点建设一座信号源b,信号源具有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功能,在信号源a上安装一个精确度非常高的时刻表,当表开始工作的同时,信号源a就会自动发射信号‘0’,当信号源b接收到信号‘0’时,就自动发射信号‘1’,信号源a接收到信号‘1’时,在自动发射信号‘2’,信号源b接收到信号‘2’在自动发射信号‘3’,这样依次下去,就像接力赛跑一样,直到信号源a接收到信号‘9’时,时刻表就会自动停止不动,这样有了精确的时间,在测出两个信号源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值是多少。这种方法不仅在地球上可以用,在

其它的星球上也可以用,而且我认为有必要在月球上做一次验证,对照在地球上测出的速度值是否相等。或许会大于在地球上测出的速度值。倘若如此,这就说明光速每秒30万千米只是在地球上测得的数值,而在其它的星球上就不一定会是每秒30万千米,或许会小于这个数值,也有可能会大于这个数值。

孙子:爷爷,你认为我们人类的未来社会会美好到什么程度?

爷爷:如果一切自然条件允许我们人类有长久的未来,我们将会进入“太空移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