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尚的作文

高尚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尚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尚的作文范文第1篇

一个残疾人能做什么?许多人肯定会想,残疾人吗,也只能在家里做一些小事,做成大事是不可能的,也许你对残疾人的了解还不太深刻,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在一个小城里,有一个人,他在一场车祸中下肢受伤,在卧床治疗期间仍不忘记学习知识,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全部深深地记在了脑子里。几个月后,他得到一个十分糟糕的消息,自己下肢摊还的病情更严重,已经无药可救,必须将下肢切除。于是在手术后,他成成了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无法行走活动,除了能在床上看书、学习和做一些小事之外,没有什么事能做,床成了他唯一的依靠。后来,他突发奇想,利用旱冰鞋的原理,发明并制造了一个可供自己行走的工具。

几年后,青海玉树发生了地震,看到电视中那一张张爬满恐惧、忧伤的面孔,他不由得流出了泪水,他立即拿出自己这几年来辛苦积攒的钱,把钱全捐给了地震灾区。事后,有人问他:“你攒钱攒得不容易,为什么全捐了呢?”他说:“我人还活着,还可以重新攒钱,可救人的机会只有一次,绝不能错过。”

看了这个故事,我被他高尚的品质感动了,一个残疾人,自己生活都非常地艰苦竟然拥有这么高尚的品质,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不经意间,我流下了眼泪,他是一个多么可贵的人呀!我真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我会把他的品质做为自己的榜样,学习他高尚的品质。

双流县实验小学六年级八班 曾子健

高尚的作文范文第2篇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首要任务是学习。那么,为了我们的学习,是谁在默默无闻地付出着?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在我的记忆中,每位老师都是那么和蔼。他们总是那么循循善诱地对待我们的学习,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老师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讲台……

老师,如同自己的亲生母亲,当我们装着沉甸甸的丰收果实再来向老师吸取知识时,对老师又增添了一份崇拜。我们的童年乃至青年都是在老师的哺育下度过的。我们从最基本的aoe到能写出美妙生动的文章;我们从最基本的1+1到能做出99×99,这都靠老师精心的教导。能走上成功道路的人才,里面包含了多少老师的心血与汗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的眼神,老师的语言,老师的身影,深深的埋在了我的脑子里。老师默默的点燃着他人,却悄悄地燃尽着自己。老师给新一代的人才指点迷津,使我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珍惜生命。

我要感谢你!我的恩师!

老师为了工作呕心沥血,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的全部。每当我看到老师两鬓的银丝,满脸的沧桑,听着老师越来越沙哑的声音,心中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老师留给我的回忆,是在那飞扬的粉笔尘中耐心讲课的瘦弱的身影……

同学们,每一位老师都是纯朴的,善良的。她们是培育下一代的传播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周而复始地栽种着一棵棵小苗,送走一批批参天大树。让我们在心里牢记—师恩难忘!

高尚的作文范文第3篇

那是好几年前的一件事了。

那天晚上,我和妈妈陪外婆去医院打点滴。我闲来无事,便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休息{与其说是休息,还不如说是发呆、跟前,只见一位医生从急症室中走出来,满脸严肃地对一个中年男子说:“病人是旧病复发,需要马上做手术,请家属现在就去办手续,一刻也不能耽搁!”那个男子并未急着去办手续,而是从上衣抽出一个信封,塞进了那个医生的口袋,几张白花花的百元大钞散落在信封口。他竟攥着医生的手说:“拜托你们了!”“那是一定。”看见医生笑眯眯地走了,那个男子才放心地去办手续。 当我看到医院整洁雪白的墙壁上“拒绝红包,拒绝请客”几个大字时,顿时感到这位白衣天使是多么虚伪!我叹了口气,嘀咕道:“这个社会是不应该这样的。”

过了许久,外婆打好点滴,我和妈妈扶着她去付款。路过手术室,我正好又看见那位医生和那个男子。只见病人正从手术室里被护士推出来,那个男子连忙走过去,焦急地向医生询问病人的情况。医生笑着说:“手术是成功的,病人并无大碍,要多休息,注意饮食。”不是为何,她的笑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医生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先前的那个装有钱的信封,郑重其事地放到男子的手中,并指着墙上的大字说:“请您遵守我们医院的规定,谢谢!”每个字都是那么的铿锵有力!我惊讶极了,又仔细看了看那位医生的脸——疲倦却又那么的慈祥。

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医生是为了不让病人的家属担心,才暂时替那个男子“保管”红包。我突然觉得这位白衣天使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我心里涌起一阵感动……

高尚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一、养德。“为文必须先学做人。”韩愈提倡修养的是儒家的仁义道德,读书要读正统的文史经典,这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那么,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养德”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读高尚之书。 所谓“高尚之书”,是指除了包括的思想名著外,还应包括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当然要批判继承),以及提高青年自我修养的书。2、行高尚之事。有了高尚的品德,还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应该讲究道德,不要做不合情理、有负良心的事。否则,文气便会“馁也”。

二、养志。“有志者,事竟成。”立志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中学生培养文气必须养志,要树立高远的志向,把自己的前途与中华的繁荣昌盛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自强不息,这样,培养文气才会更主动更自觉。文气也因有如此深厚的土壤才会勃然生发。

三、养学。“学”主要指人的知识水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腹中无货,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气”与“学”密切相关。“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足了,“气”自然会产生。 “养学”还应该包括写作技能的培养。如观察力、选取和加工素材的能力的培养。这是写作的重要条件,文气的培养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多写来培养。只有多练多写,文气才会融汇贯通,蕴积娴熟。

高尚的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主体人格 教学策略

中学时代是中学生的黄金时代,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是否有爱心、责任心,是否会有坚强勇敢的意志,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而语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初中语文内容最丰富,而且学科本身具有很多的人文因素。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思维训练以及能力培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呢?

1.在阅读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感受作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作文,而且要教会学生从所读所写中了解自己、对照自己、分析自己,进而提高自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和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谓“熏陶感染”就是让学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其精神熏陶和人格培养自然受到真善美的感化,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因而,我在阅读教学中常常抓住课文里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来引发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辨美丑、明是非,领悟高尚的人格。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要求学生反复品读“父亲”在特定环境中送别儿子,并艰难翻越栅栏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其中包含的“父亲”对儿子的感情,明确了这是一种舐犊之情——拳拳的父爱。

2.在写作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学生心理的成长、情感的丰润、意志的坚定和人格的完善。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炼的技巧,但更需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在作文教学中也可以直接提供一些关于人格题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人格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正面思考。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对于一个练习写作的学生,我们常常忽略真实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这不能不说这是我们现行作文教学中最根本的失误。也只有反正这种错误的作文教学观念和行为,充分认识到丰富心灵的泽润培育、人生世相的深刻感悟、情感的真实展现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并贯穿于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使作文的获得生命。因此,情感的极大丰盈,心灵的培育和充分泽润,人生世相的真切体验和深刻感悟,情感的自然裸露和心灵的诚挚呼唤,才会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也就不会为作文而犯愁。更重要的是他们会积极主动地运用作文的形式来表达出自己感情。这时候,作文就是学生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心灵、真实的自己,也是他们真实的需要。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就是以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为载体,呈现给学生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其中大多数是以写人为主体的文章,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论文,抑或是科学小品文,尤其是小说戏剧,无不能从中感觉到人格的特点。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这些作家往往作品精彩感人,人格也如日月之光辉,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作家的人格风范交相辉映。在习作里,学生会很自然地把自己对人格的理解,自己逐步形成的人格内容流露在其中。教师则可通过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习作等活动来对学生实现人格教育,肯定其人格中美好、优秀的成分,否定并建议去除人格中的弱点或弥补人格中的缺陷,最终达到让学生健全人格的最高目标。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

高尚的作文范文第6篇

作文不喜欢做,“闲书”倒看得不少。记得在八九岁的时候,就有一本《水浒》(似乎是八十回本)伴着我。后来,十岁左右吧,又看《西游记》。《西游记》的故事吸引我,至于其中的景物描写以及诗词等等,对不起,只能是采用“跳读法”,因为实在看不懂。《三国演义》、《封神榜》也看过,由于年龄小,语文水平又低,只能“观其大略”而已。

少年时代,我把许多时间消磨在看闲书上。看武侠小说,看福尔摩斯,看霍桑(我国程小青写的侦探小说),当然,也看现代作家的作品,包括翻译作品。巴金的《家》、《春》、《秋》,就在那时曾陪伴我度过不少个漫长的假日。

写这些话,所说的似乎与作文毫无搭界,有些跑题了。但说实在的,读了这些“闲书”,对于我的作文是确确实实有促进的。有人说,读好的作品,就像与高尚的人谈话。高尚的人怎样跟你谈话?用了什么词句,怎样会使你吸引的?日久天长,他们的“话”便印进了脑子里。有时候,你想表达一个意思,突然,哪一位作家写过的作品中用过的词句和句式,会从头脑里“跳”出来,变成了你自己的语言,多神呀!

进入高中之后,读的文学作品就更广了。许多作家的作品,进一步把我拉上了喜欢文学的道路,而且,希望将来能成一个作家的愿望,竟会变得越来越强烈。

高中教我语文的老师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有一次,我模仿刘半农《一个小农家的暮》所写的作文,他还在上面批了“诗情画意,妙造自然”八个字。当时,我真高兴,尽管对“妙造自然”的“造”字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弄清楚!

高尚的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感悟生命 人性之美 真谛

一、有情,才有生命,才有教育。

走进学生的心灵,分享学生的喜悦,分担学生的痛苦,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真心相交流,以真情相沟通,调动学生心底的情愫,使学生真正体味到语文本是处处留心皆有情,语文就是生活的凝练,是生命的再现,使“生命在场”的教育理念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尊重生命、关注生命、善待生命、理解生命,才能让语文课堂回归生活的本色,提升师生的生命意识。彰显人性的语文教学不再因枯燥乏味、难以琢磨而被拒千里之外,也不再因身为国语、无须深究而被称之为“皮肤科”。生命相通、情感相融使语文更具有生命的活力。情,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以人性之美来感悟生命。

课堂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阵地,更要成为绽放生命之光、迸发生命激情的在场。情满《乡愁》。乡愁作为一种伟大的情愫,是来自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深情的朗读,悱恻的情感,拳拳赤子心,不禁让我们感受拥有母爱的幸福,深切体味到诗人远离“大陆母亲”怀抱的苦楚。声情并茂地朗读,使每个学生都深深地沉浸在对母亲的感恩之中,真正理解母亲是儿子爱的源泉、情的寄托。“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当失去时才去后悔没有珍惜……所以,父母教,须敬听。请学习公益广告中的小男孩,“妈妈,我也要为你洗脚。”稚嫩的语言,高尚的情操。

关照每一个生命,坚决捍卫他们的尊严,给予他们尊重,这就是对他们生命的保护。与学生交谈,使人充实;看学生进步,使人高兴;看学生成长,使人骄傲。借助情绪的感染,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质的飞跃。

二、现行语文教育存在不足。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全面、和谐、可持续的,而不应仅顺应应试教育,只注重学习质量,而忽视了人性的教育。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应是现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反思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了生活色彩,学生生活缺失了语文素养,即生命意识不在。那么,人文教育又从何谈起呢?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语文课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意识,而一味地去套用知识模式;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语文变得沉重而凝滞,沦为一种得分的工具;在效率至上的追求下,语文删去陶冶与润色,失去活力而直奔主题。阅读也不再用心去感悟,用情感来迁移,而成为一种被动,学生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套用固有的思维模式,结合相应的文章主旨。他们不知道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不知道学好语文的根源在于生活,这就是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的结果。没有生活,就没有了语文的价值再现;没有生活,学生的语文学习也缺失了活力。没有生活的语文,变得苍白无力。所以,语文学科成了“皮肤科”,忽视了语文是百科基础,忽视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忽视了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

三、感悟生命,使语文课堂体现人性教育。

语文是对生命的赏析,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人格追求。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从而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加阅读时间,扩大阅读视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生活的积淀,可以通过间接的阅读来开阔文化视野,借鉴他人的生活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感知,为感悟生命、提升语文素养打开另外一扇门。在语文教学中开设阅读课,阅读《语文报》、《作文周报》之类的报纸和《作文素材》、《读者》之类的杂志,观看《百家讲坛》、《艺术人生》之类的励志节目,感受成功人士的生命的抉择和奋斗的轨迹,借他们的智慧之光照亮学生的生命旅程。记笔记,学习名人;写心得,激励自己。增加阅读的积累、生活的积累。举办读书交流会、课前演讲、作文评比,以丰富的语文活动,激发高涨的学习情绪,形成“天天学语文,语文天天学”的良好局面。感悟人生真谛,提高文学素养。

2.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教学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激励和鼓舞。创设一种宽松的课堂情境,在愉悦的氛围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通过联想、比较,积极参与,自由表达,好奇心和探究欲得以调动,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在语文学习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以豪迈壮阔的意境推进《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借用《三国演义》片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雄浑形象可感的画面,与课文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营造的宏伟壮阔的意境相比较,学生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壮美与博大,心中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凭着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积淀和理解,体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成为激励自己拼搏上进的动力。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面对砍伐殆尽的森林,猿猴毅然拿起了藤蔓,选择了自尽于枝头;面对融化渐逝的冰川,北极熊无奈低下了高昂的头,选择了沉尸海洋;面对了无生机的荒漠,袋鼠纵身跃上车轨,选择了身卧火车轮下。沙漠步步进逼,绿意渐渐逝去,物种濒临灭亡。整个画面阴沉暗淡、萧瑟敝索,等待动物的只能是死亡。这则视频使每个学生陷入深思,感悟生命,珍惜生命,环保势在必行。可见,处处留心,皆有语文。

3.人格荣辱体现在语文教学中。

教育不仅是教学生求学,更是教学生做人,做品德高尚的人。德育作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应真正体现高尚的人格塑造与培养。锁定八德: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中华民族所传承的不朽生命力的全新价值。课本是最好的模本,其中蕴含着神圣的传统美德,以至善至美的典范陶冶学生璞玉般的性情,以至高无上的追求激励学生不懈地努力,使之具有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情操。

高尚的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语文活动;创设;营造

语文教学所担负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使民族传统的光辉人格,在下一代的心灵中发扬光大。而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我们要在不同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创设育人环境,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来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逐步塑造学生健康的品质,并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地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诗意的环境,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不断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渴望体验丰富的情感,渴望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但由于他们思想单纯、生活单一,很容易在如今物欲膨胀、人性贬值的社会里迷失自我。因而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语文资源中的名言警句来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如教学《论语十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学会虚心好学,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悟到踏实求学的态度,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明白取长补短的重要。此外,陶渊明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的高贵品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 的宽阔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坦荡心境,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怀……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丰厚肥沃,足以滋养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诗文的美的熏陶中不断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

2.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在同文本真切的畅谈中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的一面面镜子,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畅读文本,在深入的阅读中获得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如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时,引导学生从作者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联系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领悟文中蕴涵的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将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最终战胜困难”。如《老王》,学生可以从人物的细腻描写上体味弱势群体的悲苦,又可以通过作者的言行举止深切的感受到人间的温情,从而明白此文写作的最终目的“呼吁大家关爱弱者”。也可以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中,去深刻的认识那个时代“裸的金钱关系”。或是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引发的种种思考,包括环境的恶化、人类的无情、残酷的现实。或是赏朱自清《背影》时,父亲所做的种种在作者的笔下是那样的感人心肺,此情此景学生便会自然而然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可以说,学生语文课的一次次阅读,会让他们在与文本的碰撞中产生不同的人生感悟,从而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并能逐步地完善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作文训练,让学生用语言文字展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作文“固然要有技巧,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可见,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找到写作的内在力量。一次成功的写作往往是热情参与的结果。如果学生精神世界过于贫瘠,不关心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树、一人一物一事,人的情感如何变得丰富?没有兴趣、激情、思考,又怎能拿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次,教师在作文的内容的安排和形式的设计上也要下一番工夫,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要注意贴近生活,要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尤其注意要尽量拓展学生的作文领域,使他们的作文内容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学习《老王》、《信客》等课文后,让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小人物,以“他们并不渺小”为题,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生活的低层;在观看了一组沙尘暴袭击、珍惜动物濒临灭绝、全球气候变暖等新闻报道后,以“我们的家园”为话题,将学生的视野引到人和自然、环境保护领域;在美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日本所谓“购岛”事件后,以“美国(日本),我想对你说”为题作文,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社会现实领域……我们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生活,感受生活,才能使他们焕发出内在、外在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才能让他们学会作文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4.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中接受精神的洗礼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