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秋节的情感句子

中秋节的情感句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秋节的情感句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秋节的情感句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句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具有特殊含义或重要作用的词句。一般来说,记叙文中的关键词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在文章结构上起总领、过渡、总结、照应作用的词句;体现作者的意图、情感、观点的词句;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有具体指代内容的词句;凸显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运用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的词句。

具体操作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上下文来分析词语。2.要注意关键词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3.要分析关键词句与主题之间的关系。4.要注意关键词句的双重或多重含义,从而找出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最美的月亮

张世普

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母亲的手术是临近中秋节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是癌症。他觉得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接受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岗了,他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又救不了命。

他很孝顺,便和妻子哄着母亲说是小病,能治好,但需要做手术,这样才把母亲骗进了医院。从手术室出来,经过他三天三夜的细心护理,母亲逐渐清醒过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在母亲住院的一个星期内,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仍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他身上已经没钱了,只盼着妻子快点借到钱。

夜晚,病房里冷冷清清的,他守在母亲身边,同房的病人都回家团圆了。细心的他怕母亲触景伤情,就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的母亲只是说:“扶我下床,我想看一下月亮,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到。”他听了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然而他知道,母亲此时是万万不能移动的。思索片刻之后,他有了一个决定,继而叮嘱母亲不要乱动,就转身离开了。

街头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单焦急地走着。他一个店铺接一个店铺地问:“有一个小时50元的工作吗?”但是店主们的回答都令他大失所望。终于,在一家搬运站里找到了10吨待搬的水泥。一袋水泥100斤,搬1吨6元。他挽起衣袖开始玩命地把一袋袋水泥扛到车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半个小时内就把那10吨水泥搬完了。等他接过60元工钱的时候,才感到双腿如铅、头昏眼花,仿佛随时都可能晕倒,但他坚强地忍着。

他将挣来的钱买了一个深颜色的脸盆,剩下的钱全部买了月饼。他抱着脸盆和月饼回到了医院。回到病房,他把月饼摆在桌子上,然后掰开一个月饼,把最柔软的一块月饼馅递到母亲嘴边。看着脸色憔悴、满头大汗的儿子,母亲含着泪说:“我不吃,这病咱也不治了。”他笑着说:“看看今年的月亮多圆多亮啊,您肯定会好的!”他端过盛满清水的脸盆放到母亲床前,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看着水中的月亮,望着眼前的儿子,母亲心情好了许多:“真好看呢,比往年都好看。”他拉着母亲的手说:“明年您还要陪我看月亮!”母亲郑重地点点头。

那一夜,母亲睡得非常安详,似乎已经远离了病痛。窗外,月亮静静地悬挂着,虽然光芒依旧纤弱,但却仿佛迸射出了一种足以撕破无边黑暗的光明,一种足以融化天山冰雪的温暖。

母亲开始配合各项治疗,出院时医生对他说:“这次手术做得很成功,你母亲能够再活10年甚至完全康复。”

又是一年中秋,天上的月亮又圆了。母亲对儿子说:“去年在医院里看到的月亮,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美丽的月亮。”

(选自《上海故事》2010年第2期,有删改)

【专项训练】

1.结合上下文,说说第四段中的黑体词“景”和“决定”分别指的是什么。

解题思路:理解词语的含义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文章第四段中对病房的环境描写是理解“景”字的突破口,而下文中五、六两段的叙述则是理解“决定”一词的依据。

2.结合语境,对文中第六段的画线句子进行简单的赏析。

解题思路:理解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应从内容、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秋节的情感句子范文第2篇

一、趣味汉字题

例1.(2013・湖北荆门卷)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外,还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例如:“俗”字,就是一个人一个谷,人吃五谷,即是俗。但是谁又能脱俗呢?除非不食人间烟火。还有“仙”字,人在山中就是仙,因为摆脱了市井尘世的困扰。请你仿照这种解释,从下面汉字中任选一个,说说“汉字中的哲学”。

雅 趣 研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识字释义能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作为考生除了对常见汉字要能析字形,解字义外,还要了解汉字蕴含的哲学思想。解答时,首先要分析示例特点,然后仿照这种特点任一解释其中一个字,说出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①:“雅”,一个牙,一个佳,就是说要想雅必须先吃饱。所以雅从俗中来。示例②:“趣”,走过去,取过来,才能体会到无穷的意趣。也就是说凡事必须身体力行。示例③:“研”,一个石,一个开,说明了只有刻苦才能金“石”为“开”。

二、趣味词语题

例2.(2013・黑龙江绥化卷)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一些词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任选其一)

⑴2012年出现了一系列最美人物,诸如最美女教师、最美战士、最美妈妈……在他们身上,正能量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⑵如今,堵车微博已经成为网络上一道独特的景观,不少人通过网络“晒”自己的堵车经历以排解郁闷。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释义的能力。面对这一词语时,可以先推断出其本义,再置于具体语境中加以合理引申即可。

参考答案:⑴示例一:是指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示例二:是指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和事。⑵示例:展示。

三、趣味歇后语题

例3.(2013・浙江绍兴卷)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仔细观察下面六则歇后语,你能从中概括出歇后语构成的三条规律吗?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解析】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是形象的比喻,后半部解释说明,十分形象贴切。在一定的语境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解答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分析特点(规律)。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就是直接释义;“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运用谐音双关;“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是引用典故或名著故事来引出的。

参考答案: ①后一部分解释前一部分的意义(释义);②后一部分不仅解释前一部分意义,而且谐音双关构成新的意义(谐音);③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打比方(典故、故事)。

四、趣味造句题

例4.(2013・广东卷)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描写端午节或中秋节的情境。(80字之内)

A组:洋溢 热闹 张灯结彩 兴高采烈 齐心协力 欢声笑语

B组:不仅……而且……一边……一边……

【解析】 本题是结合给定的情境和给定的两组词语考查考生的说话造句能力。解答时,无论考生选哪组哪个词语一定要符合要求(即从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同时注意字数不超过80字);其次就是要区分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节日情境,写出的句子一定要符合这两节的特点。最后就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去描摹这两节的情境,适当可以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参考答案:示例①:(端午节)粽子飘香,龙舟竞发,好不热闹!看,健儿们齐心协力挥动船桨,龙舟箭一般往前飞;观众兴高采烈地欢呼、呐喊……端午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示例②:(中秋节)中秋之夜,明月高悬,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家一边品茶吃月饼,一边赏月聊天,脸上洋溢着幸福。孩子们跑呀,跳呀,唱呀……到处是欢声笑语。

五、趣味对偶题

例5(2013・四川眉山卷)请你根据党的十精神和右下图,在田字格里用规范的楷体字把下面的对偶句补充完整。

【解析】此题设置可谓匠心独运,既考查考生图文转换(即补充对偶句)能力,又考查考生汉字书写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认真观察及领会《三代人赶集》这组漫画的寓意(即:①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②时代在前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③农民的生活观念在日益更新;④科技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其次就是要领会十精神;再次就是根据对偶句的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结合十精神及漫画寓意补写出对偶句即可。书写时一定要注意规范、端正、整洁。

参考答案:农村或社会等,奔(建)小康。

六、趣味标题题

例6.(2013・浙江绍兴卷)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家奖之后,许多报纸杂志都进行了报道。以下是一些专栏标题,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甲:《大河报》标题:莫言空前 莫言绝后

中秋节的情感句子范文第3篇

一、促进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而言,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其表现形式之一。我国古代的文人贤士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些文章中蕴藏着无限的瑰宝,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些优秀的作品能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优秀作品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让学生能够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高中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同时也能够对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这样学习就能够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在一起。通过高中语文教学的形式,学生能够对相关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并且在课堂之外也能够对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特意的阅读和学习。这样就能够使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得到传播,并让高中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高中课本中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片段,在课堂之外,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红楼梦》,并进行认真的学习。

二、促进对名人英雄的了解

名人英雄也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上的众多名人英雄促进了我国社会的不断地发展,并逐渐地形成我国了传统文化。名人英雄对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他们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并最终有了我国今日的发展。无论是古代的名人英雄还是近代的名人英雄,他们的出现都是不可磨灭的,并带给我们无限的启示。古代孟子、孔子等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言论逐渐的形成了儒家文化。他们提出了德治和仁政的思想,并被人民奉为经典。后来随着朝代不断地更新,但是儒家文化依然影响着后人。另外,儒家总结提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会有所体现。如《烛之武退秦师》、《离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文章中都涉及到了爱国主义。这种情怀是值得当代学生所学习的。在学习爱国主义情怀的过程中,就不得不提到一些爱国英雄,如岳飞和屈原。他们都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热爱之情。但是他们的故事却让人感到惋惜。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高中生能够对这些名人英雄的事迹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习到他们的精神,这样才不能够使他们的精神被磨灭,而是能够使之得到传承。

三、促进对文化典故的传承

高中语文教学对促进文化典故的传承也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课上,教师除了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外,也有很多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文化知识。通过举办古诗词书写活动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更好的记忆。另外,还可以举办一些文化典故成语活动。如角色扮演等。这样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成语典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了解更多的典故文化。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最基础的素材,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些成语,并了解其背后的含义,视野得到了开阔,同时也达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的效果。文化典故也是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内容,对文化典故的了解可以促使高中生了解更多的与之相关的传统高文化知识。因而,高中语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纠正现在生活中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习惯。达到传统文化传承的真正的目的。

四、促进对传统节日了解

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国众多传统节日都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和端午节是至今我们也一直在过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有其特有的意义。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重阳节是爱护老人的日子、中秋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春节是百家齐乐庆祝新年的日子。这些节日都有着相关的历史文化意义。如端午节是屈原投江逝世的日子,这位爱国主义诗人得到了众多人们的钦佩,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咬屈原的身体,向江里投入了很多的粽子,之后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吃粽子来表达对他的哀思。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相对应的文化故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般都会涉及到相关的文化故事。关于重阳节,有诗人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句子。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对诗篇和人物的学习来对我国的一些传统的节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详细的了解。通过这种形式高中生对传统节日就会有一些别样的情感,在过节日的时候会多一分珍视。所怀的态度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会让他们对传统节日更加的重视,并将传统节日的含义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对传统节日加以重视。

中秋节的情感句子范文第4篇

1、认知目标:学会8个生字,理解“菖蒲、艾草、流苏”等词语的意思。

2、操作目标: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品味课文第三自然段,从香袋的形状、式样、色彩等方面体会姑娘们的心灵手巧。

3、情感目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

会用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姑娘的心灵手巧。

[教学用具]

菖蒲、艾草、香袋、小黑板

[课前谈话]

1、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灿烂古老的东方文化,涌现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目。你们所知道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2、说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时间及风俗习惯。

(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以农历计算。)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刚过去不久的清明节,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吗?(板书:五月)端午也叫端阳。(板书:端阳)在端午节到来时,你们是怎么过节的呢?能向大家说一说吗?

看来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还真不少。今天要学的课文也向我们介绍了端午节的一些风俗,看黑板,一起读:五月端阳。

二、自学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端午节的风俗。

小黑板出示:

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端午节的风俗?

2、检查:

(1)出示词语:菖蒲、艾草、辣椒、糯米、斧头、奸臣、流苏、雕饰、削职

A、这些词语你能读吗?同桌互相读一读,读错了,对方帮他纠正。

B、交流,刚才哪些同学得到了同桌的帮助。

这里有许多生字,写一写,你觉得容易写错的或难写的,就站起来,带领大家正确地写一写。

C、对于这些词语你还有什么问题?

(2)课文有没有句子你认为比较难读的?

指名读——齐读。

(3)从课文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有关端午节的风俗?

请大家用“每到端午节,___________。”(板书)的句式说,每人说一个风俗,让大家都有机会说。

(如果学生说得比较概括,就引导:你说得很简洁,好,我想请你说得具体些,行吗?)

(如果学生说得比较具体,就引导:你说得很具体,好,如果要你说得概括些,行吗?)

换一种句式,把时间放在句中,用“_______每到端午节__________。”(板书)的句式说端午节的风俗,能行吗?好,还是每人说一个。

三、指导概括主要内容

1、你能把我们刚才所说的内容合成一段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同桌互说——指名说。

3、在课本中写下来。

四、学习第3自然段。

端午节来临了,男女老少各有各的过节方法。还没到这一天呢,姑娘们已经忙开了。

1、请同学们找到文中写姑娘的这一段,自由地读一读,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就多读几遍。然后告诉大家,你从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些什么?

2、交流,点拨:

方案一:

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提到“姑娘们早就在比试谁心灵手巧了。”

就引导:

“心灵手巧”你是怎么理解的?从这一段的哪些地方你也可以体会到姑娘们的心灵手巧?

A、“她们用零碎的彩色绸布,缝成形状各异的小袋。小袋里面塞进裹着香料的棉花,再把袋口的线一抽,就成了一只只香袋。”

导:这句中尤其是哪一点让你感到姑娘们的确是心灵手巧呢?

能把自己的体会溶入句中,有感情地读读这几句话吗?

指名读——齐读。

B、“香袋的式样很多,有鸡心形的、虎头形的、菱角形的、辣椒形的,下面垂着五颜六色的流苏。”

导:我想,姑娘们做的香袋的式样肯定不止四种,你们想姑娘们做的香袋还可能有哪些式样?

填空:香袋的式样很多,有 ,下面垂着五颜六色的流苏。(仿照文中的句子,在横线上填上四个表示形状的词,填的时候可以一半用书上的,一半用自己的;也可以全部用自己的词语。)

再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它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你们能用先分后总的句式说说这个句子或自己刚才写的句子吗?

C、“孩子们把香袋挂在衣襟上,鲜艳夺目,好像五彩的云霞。”

导:你讲得很有道理,但你读得还不够好。孩子们挂着姑娘们精心制作的香袋,心情怎样?你能用朗读把这种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这句话从写作手法上考虑你发现了什么?(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方案二:

(1)“她们用零碎的彩色绸布……就成了一只只看袋。”

导:这就是做香袋的方法。你也不妨去试一试,我相信你做的香袋一定很漂亮。

我在读课文的时候,对姑娘们做香袋的方法特别感兴趣。请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几句话,我觉得你们还能从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2)“香袋的式样很多……下面垂着五颜六色的流苏。”

出示句子。

导:我想,姑娘们做的香袋的式样肯定不止四种,你能发挥想象说说姑娘们做的香袋还可能有哪些式样?

再读读这个句子,相信你们还能有所发现。(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你能用先分后总的句式来说说这句话吗?

面对着这些香袋,你想说些什么呢?

面对着做香袋的姑娘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3)“孩子们……好像五彩的云霞。”

导:孩子们挂上香袋的心情怎样?你能再高兴地读读这句话吗?

这句话从写作手法上考虑,你发现了什么?(比喻)

(4)“姑娘们……心灵手巧了。”

导:“心灵手巧”你是怎么理解的?真聪明,你的脑瓜也很灵。

3、我们的同学都很聪明,能读懂那么多内容,让我们连起来读读第3自然段。老师问,你们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姑娘们是怎样做香袋的?

香袋的式样有哪些?

孩子们把香袋挂在衣襟上,看起来怎么样?

五、课堂小结:

姑娘们做的香袋形状各异,端午节为什么要做香袋呢?如果你对它的来历感兴趣,可以去问一问长辈,也可以自己查资料。

六、课堂作业 :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做,至少选做一题。

中秋节的情感句子范文第5篇

短信写作试题的出现不仅是语文适应社会的需要,更是语文走进生活的需要。命题者显然是以短信写作题启发考生,学习语文一定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力求创新,要与生活联系起来,与实践联系起来,把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语文学习的良方。

【备考指导】

考生要想写好手机短信,必须对短信的特点有所了解,手机短信的特点一般有如下几点:

1.简明扼要。这一点在试题中都作了鲜明的要求。如“不超过20字”“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等。因此,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以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2.主题突出。这一点紧承上一点而来,由于短信简明扼要,所以就要求删除可有可无的话,留下的必是精品,能突出短信写作的主题。

3.语言得体。短信的语言、内容必须注意场合、双方的身份,注意语言要文明。

4.构思别致。精彩的短信应有精巧的构思,才会让人过目不忘。

5.富有文采。好的短信应讲究文采,要特别注意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排比等)的运用。

【方法技巧】

除了掌握手机短信的特点外,考生在写作时还要讲求以下技巧和方法。

一、要短小精悍,含蓄有味。由于手机的功能特点决定了手机短信必须短小精悍,在有限的文字中包含无限的信息,这就必然要求拟写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高超的写作技巧,做到胸中打底稿、掌中写文字。

二、要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好的手机短信,大都富有文采,琅琅上口。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拟写者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有气势、有魅力。其实,运用修辞,就是为了把词句修饰得优美、生动、感人。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力求简洁鲜明,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要有创意。精彩的短信不应是平庸无味,落入俗套,而是有精巧的构思、新颖的角度、独特的内容,这样才会吸引人,让人过目难忘。

1.排比法――排比法在编拟短信中运用得较多,句式整齐、匀称,音韵铿锵,节奏感强,可以产生一种如虹的气势。例如:喜欢一种声音,是微风吹落露珠;欣赏一幅画卷,是朗月点缀星空;陶醉一种气息,是幽兰弥漫山谷;祝福一些朋友,是笑看短信的你!祝中秋快乐!这条短信成功地运用了排比,表达了中秋佳节时对朋友的祝愿,读起来一气呵成。

2.比喻法――比喻也是编拟短信时常用的方法,运用比喻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例如: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蔽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您是一艘船,为我开辟航线。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这条短信很突出的一点就是运用三个比喻来表达对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有创意,有文采。

3.对比法――运用对比法,可以使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互相映衬,彼此补充,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一毛钱买不到幽香的玫瑰,买不到苦涩的咖啡,买不到甜蜜的巧克力,但是一毛钱可以传达我对你的祝福:天天快乐,笑口常开!这条短信先用三个“买不到”摆出气势,目的是要和后面一个“可以传达”作对比,显示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4.层递法――编拟短信时,可用数字升序或递减的方法进行叠加,能使短信气势如海。例如:祝你新年: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有喜,九九同心,十全十美。这条短信采用从一到十层层叠加的办法,巧妙地表达出了对朋友无尽的祝福。

5.对偶法――运用对偶法,有节奏有韵律,读来顺口,听来悦耳,既给人以美感,也便于记忆。例如: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这条短信运用对偶,使句子工整有度,开合自然。

6.反复法――反复法可以起到强调情感的作用。例如:中秋节花好月圆,你家圆,我家圆,家家团圆;国庆节万民同庆,江南庆,江北庆,举国同庆。这一条典型的运用反复手法编拟的短信,表达了中秋佳节举国团圆、欢庆的局面。

7.押韵法――押韵法可使短信读起来能产生较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例如:我的精彩我做主,青春作伴好读书。韶华不为少年留,自信漫步人生路。每天抽点时间,让心灵在书籍里做个旅行。这条短信用“主”、“书”“留”“路”等字押韵,读来深切感人,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表达出了读书的重要。

8.双关法――谐音双关也是短信编拟时常运用的方法之一。例如:新的一年,心的希望;新的开始,心的收获;新的起点,心的快乐。愿幸福财富永伴你左右,新年快乐!这条短信中主要将“心”与“新”谐音,从而一语双关,从而将春节的祝福表达得淋漓尽致。

9.数字法――恰当地运用数字,将一些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句寒暖,一线相喧;一句叮咛,一笺相传;一份相思,一心相盼;一份友情,一生挂念。这条短信全用数字“一”来立意,表达对朋友的相思,对友情的执着,可谓匠心独运,浑然天成。

10.等式法――此法简单易学,只要“等式”左右对等,贴切自然即可。例如:送你一份100%纯奶糖。成份=真心+思念+快乐,有效期=一生,营养=温馨+幸福+感动,制造商:真心朋友。这条短信表达自然贴切,韵味悠长。

【迁移训练】

1.仿照下面这则短信的形式,以父亲节为祝福内容拟一条短信。

您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您是石阶,承受着我一步步踏实的向上攀登;您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感谢您,亲爱的老师!

2.你的同学给你发短信说,面临中考,自己有些信心不足,很是苦恼。请你给他(她)回复一条短信,鼓励他(她)战胜自我,勇敢面对中考,并祝愿他(她)中考取得好成绩。

3.请用“风”“帆”“船”三物,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你的朋友发一条祝贺生日快乐的短信。注意:6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您是高山,用伟岸的身躯为我遮风挡雨;您是海洋,用宽广的胸怀给予我温暖;您是灯塔,用深邃的目光为我指引人生方向。我爱您,亲爱的爸爸!

中秋节的情感句子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文性;课堂氛围;交际能力

2015年9月21日下午,笔者有幸参加了在银川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名师展示课,在受益颇丰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当下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课堂重心仍然是完成教学任务,课堂内容量大,教师忙于完成针对教学任务设计的一个个教学活动,忽略了给学生“留白”――让学生去感知、理解、接受、内化;忽略了对学生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及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一节课只有内容而缺乏“温度”。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英语课程的人文性

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初中英语课堂上,在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需要注意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主,随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提倡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初中英语课堂人文性的体现

1.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兴奋的精神状态下,对语言学习最有利,也最有效。所以需要一条民主、和谐的情感线来贯穿英语课堂,给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潜力。笔者课前都是满脸微笑,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以自身良好的状态无形中传递给学生轻松、愉悦的情感前奏。有一次小组听课时,精心准备的课件打不开了,在迅速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后,看到“正襟危坐”的孩子们,立刻明白自己必须帮助他们放松心情。就以柔和的声音问道:“Are you nervous now?”(你们紧张吗?) 大部分学生回答“Yes”, 然后接着说道:“Me too, you see the machine is too nervous to work.”(我也是,你看这机器也紧张的不能用了),以此小幽默调整学生紧绷的那根弦。

2.以学生为主体

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第一,英语课堂上,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适量,保证质量。学生学到了什么才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深度――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有温度――课堂上人文性体现。第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状态。教师都需要细心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再以此调整自己的进度、语速、情感,甚至降低难度,直至学生弄明白。教师一系列的调整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心理,关心学生的情感。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有深度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幽默化、拟人化等等,调动学生的兴趣去主动理解。

3.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在这次名师展示现场会上,来自江苏的专家在讲评课时说的一句话――“我们的教学活动都停留在ask and answer, not communication(问和答,而不是交际)”深受感触,的确,我们初中的教学都倾向于以书本为主,一板一眼地实施书中的教学活动,只注重最基本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从而忽略了语言教学的目的――交际。初中英语教师不但会利用课本,还应该有“跳出课本”的意识,或者在学习完语言知识点后,为学生创设交际场景,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是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打招呼,见面问好,介绍家人和朋友,谈论天气,谈论电影,谈论运动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迫切想要表达的,所以在教学中 第一,利用课本上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课本中所有的图片,听力活动实际上是大量的语言输出材料。帮助学生学会听并且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再输出。第二,通过句型加情景来学习语言。教师需要有这样的一个意识――一个词、短语,句子的学习尽量放在一个语境中,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也可以让他们明白该怎么用。第三,鼓励学生多接触和使用外语。学生来办公室问问题的时候, 我通常会这样说:“Hi, Miss Yang, Can I help you?”或者“it doesn’t matter, let me help you.”在慢慢的熏陶之下,发现有些学生来办公室会直接用英语说:“Hi,Olivia,can I use your phone to give a call to my mother?”这就是平常的一个简单的语言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学生自由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学习语言的信心,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身的长远发展。

4.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英语学科德育渗透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初中英语学科也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找出英语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九年级Unit 2 Section A Full Moon, Full feelings(满满的元月,满满的情怀),引导学生体会这里标题使用“full”的意义,从英语解释来说,full的意思是:(1)If something is full, it contains as much of substance or as many objects as it can(装满)。(2)full is used before a noun to indicate that you are referring to all the details, things, or people that can possibly include.(全部的)。这里的“full”可不可以换成“round”?当然,这就需要学生了解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国人通常对月寄托情感,有“人圆月圆”之美好寄托,正是对亲人或朋友满满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把“圆月”装得“满满的”。通过对一个单词的解释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节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受益匪浅的课堂,必定是有深度的,更是有“温度”的。教学中,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始终把握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增强自信心,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中对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要求。

中秋节的情感句子范文第7篇

关键词:低段作文;绘画引路;指导写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复杂劳动。自由文字以来,写作就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作为低年级段的作文起步教学又该如何去教呢?

一、基本理念

教改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成果颇丰,教学纷呈,但“作文难,怕作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所以在低年级段培养学生的习作是很有必要的。实验表明,提前作文满足了儿童用文字表达内心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当然,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白,限于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和识字量,低段作文只能是涂鸦式的作文,提前作文以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和习作兴趣为主要目的,标准不能过高,要求不能太死板,也不能搞“作文先导”削弱识字和阅读教学。否则,就会徒劳增加孩子的负担,扑灭孩子的习作兴趣,效果适得其反。低段作文仍然以“把话写完整”作为基本要求,但训练的时候,让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写作,写几句或一段有意义的话,让孩子觉得作文是很有意思的。这时候孩子写出来的作文总体面貌也许是:多数语句不通,前后不连贯,标点符号乱用,错别字连篇。但孩子是在非常放松、自由的心态下写作,作文中总有一句或几句话是完整的,这样既完成了作文的知识能力目标,又渗透完成了作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是否比单纯的重复写“一句四素具全的话”要有意义呢?

二、教学设想

1.绘画引路

低年级学生刚学识字,会写的字还不多,但孩子们对绘画很感兴趣,先举个例子,这是笔者的亲身经历,某日,学习完关于春天的课文,我要求学生也描写一下春天,把你看到、想到的写下来,可结果没想到,大多数孩子不知怎么去写,因为他们刚开始写作,不懂任何方法技巧,所以就不知怎么去写,大多写的是:春天来了,大家很高兴。或:春天来了,树木发芽了。后来我改变主意,让孩子们来画春天,结果大家兴趣很高,一幅幅美丽生动的春天图就展现在了我的面前,接下来,我让大家把自己画的画写下来。我笑了,对孩子们说:“你们写得很好!老师真替你们感到骄傲。”他们特别兴奋,所以说起步阶段要牢牢抓住孩子的兴趣,不作条条框框限定的规定。我发现,孩子们画的大多是他们最熟悉和喜爱的一些东西,如可爱的小动物、小玩意儿和幼儿园里学过的东西,而且画的色彩也很鲜明和艳丽。

2.因势利导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让孩子动手试一试,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如根据季节、气候、节日等特点引导孩子们观察,画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图画,如教师节画可亲可敬的老师,中秋节画圆圆的月饼和月亮,画飘飘的秋叶等,带着孩子们去捡捡树叶,看看树叶的形状,让他们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手里的树叶像什么,只要有心,就会有用不完的材料,讲不完的故事,略加指导,孩子们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3.肯定激励

鼓励孩子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去主动发现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并通过绘画把他们表现出来,并且要不断地肯定激励,对于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并个别辅导,让他们张扬自信,放飞个性,不断进步。

三、指导写话

孩子有了“画”,下边的“话”就有了活水源泉,因为他们在画画时也会先构思,在构思中,他们的小脑瓜里就会不断涌现一个又一个的想法、情节,所以他们的“话”就会有物、有序、有理、有情。

开始不作具体要求,让孩子们畅所欲言,“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接着,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己画的图,把画的东西讲出来,先请同学、老师或家长评议,再逐步学会自己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地去写,力求写一两句完整通顺的话,最后,逐步提高要求,这样慢慢就达到了基本的写作目的。

四、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借助视觉感官,通过思考理解文字、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的一种智力活动。古人把看(阅)和读分开来说,认为看要广,读要精,夏D尊、叶圣陶曾在他们的合著中强调:一般读物主要是“阅”,语文读物主要是“读”。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相辅相成。叶圣陶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重在理解和吸收,为写作者提供写作材料和表达技巧的借鉴;写作反过来也促进和提高阅读能力。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阅读训练,为了使低年级的学生不害怕、不胆怯,设想将游戏活动引进阅读课堂。如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大家围坐在一起讲讲自己读过的故事,这样也可以增加大家阅读的兴趣,同时也从别人身上学到了知识,也可以在班级建设一个读书角,将大家的书相交换读,这样不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这样有助于孩子学习作文知识,培养说话和写作能力,既巩固了知识,又注重了应用。让他们能够放飞童心,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永恒探索、不断拓宽的起步作文途径。

中秋节的情感句子范文第8篇

成功的稿件选择,为节目播出的成功提供了前提。对文学节目来说,编辑对每篇稿件的处理及对节目的整体设计和组合,是不可忽略的一环。这里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语言的软化处理,“口感好”是选稿时的总体要求。因此,编辑在编写稿件时,要注意把长句改短,变复句为单句,把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要注意多用形象生动的口语,少用书面语、行业语、文言词等;要忌用同音异义词,以及倒装句等欧式句法。为了顺耳易听,我们就连“名作赏析”栏目中的文章,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也做了适当的语言变动。如“之时”改为“的时候”、“全不合格”改为“全部不合格”等等。对文稿的适当剪辑应注意的是:有的稿件的立意、构思等大都不错,但有的句子是地域性明显的方言俚语,有的地方是“为真实所累”用了粗俗的话语,有的虽是作品中人物心态或性格的表现,但播出后容易造成“负”效应,凡此种种,也应该予以调换或删除。

另外,前引后评是文学节目中的一个最大优势,根据整个节目的要求,进行引申、发挥和评述。这样,既有利于把内容不同的稿件有机地组合起来,又能激发听众的收听兴趣,增强节目的吸引力。

以情传声,以声动情

声音如烟似水,它无孔不入、无处不到,与其他载体相比,广播文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以声显形、以声达意、以声传情、以声动人。因此,作为文学广播节目来说,只有开发“声”的潜能,发挥“响”的优势,才能有效地增强节目的可听性、感染力和扩大受众面。

要做到这一点,作为主持人来说,首先要对节目的内容做到:1.得之于心。要想准确地形之于声,完美地完成“二度创作”的任务,对播出的作品口若悬河,就必须有深刻的分析、敏锐的感受和准确的把握。因此,我们严格要求编辑和主持人要对每组节目进行讨论交流、主持人上机之前必须拿出充足的时间熟悉稿件、播完之后一定要写播后总结体会,凡此等等,都旨在提高节目主持人对节目的感受和把握能力,以便在主持或播出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鲜明、生动、深刻地表达节目的内容。2.形之于声。这是文学广播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它要求主持人依据节目设计的范本,融进自己直接和间接的个性体验,通过具体化、形象化的语言再造,转述给听众一个“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无形世界。当然,从内容上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文学表现的对象;从风格上讲,更是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主持人应该准确把握每篇作品的基调和整组节目的风格,在保持总体特色统一协调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作品给以不同的处理。如基调高昂的诗歌可以放喉朗诵;深情细腻的散文,不妨娓娓述说;主题深刻的小说,应该严肃地播讲;尖锐泼辣的杂文还可来点幽默和风趣。同时,还可适当借鉴话剧、小品、相声等姊妹艺术的处理方式,扩大“以声造形”的空间容量,增强听众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效果会更好。3.辅之于“响”。文学广播节目若注意充分开发和运用音响优势,利用各种艺术的、生活的、自然的音响去展示一种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真的境界,将会有效地激发听众的收听兴趣。

听众参与,情感互动

广播文学节目赢得听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敞开想象中森严壁垒的直播室,以同志和朋友的身份欢迎听众积极地参与进来。参与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信息反馈。不同的时代有内容不同的广播文学,更有收听需求不同的听众。当编辑、主持人的辛苦劳动化为声波传给广大听众之后,他们是否接受、社会效果如何,这是当事人不能不关心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总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印发一些播出节目意见反馈表,让听众对栏目的设置、播出的内容、主持人的风格等,都予以品头论足,各抒己见。节目负责人在归纳整理这些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再同有关编辑和主持人研究对策,给以调整,使播出的文学节目更加接近听众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愿望。2.沙龙聚会。我台直播文学板块节目的推出,在文学爱好者中间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他们不但是热心的听众,同时也是热心的作者,把他们组织起来,或请到电台直播室同他们一道探讨文学走向、切磋写作技艺、交流收听体会、评价节目长短等,将会“以点带面”地拉近和广大听众的距离,扩展受众空间。2005年春节期间我们举办的“作家、文友相聚赏心亭”活动,社会反响就很好,大家分别畅谈了“文学创作苦与乐”、“当今文学新走势”、“广播文学你姓什么”等话题,无疑是在听众和电台间架起了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3.热线电话。热线电话是听众参与的一个更直接、更有效的手段。他们既可以通过热线电话讨论争鸣、发表看法,又能通过热线电话朗诵自己创作的作品,以此来抒怀、言志、满足发表欲,还能点播自己喜爱的作品,以送文送诗的形式来表达对亲人、友人、恋人的一腔情愫。2005年中秋节,我们考虑到在这万家团圆之时,有不少家庭因种种原因暂不能团圆,而远在异乡的外地游子会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因此,经过充分的准备,我们在阴历八月十五、十六这两天晚上连续开设了《明月彩虹》热线,准备了“亲情、友情、爱情、怀旧、思乡、尊师、生日祝福、赞颂祖国”等十大类一百多篇诗歌、散文名篇,供听众们点播,还允许他们朗诵自己创作的作品来抒发感情、表达心声。一时间,导演室电话铃声不断,节目结束的时间到了,可热线电话仍然不停地打进来。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选好稿件,是组织好节目的前提;整体的构思和编排,是节目形成的基础;形之于声,及之于众的播出,则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成败;听众各种形式的参与,又和流通领域里的售后服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只要我们能够从听众的愿望和社会的需求出发,在节目形成的过程中实现一种科学的内循环,且每个环节都注意发挥好广播文学固有的优势,创造出情真意切、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音响文学”,那么,听众就走不出我们创造的魅力,我们的辛勤劳动就能真正转化为听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