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精细化管理

财务精细化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财务精细化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务精细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精细化;财务管理;管理经营

1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涵义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精细化管理财务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将管理财务科学化,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所谓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在具体业务的前提下,做到有条有理,面面俱到,对每个岗位、每项经济业务都建立起相应的业务规范和工作流程。通过将财务管理事项具体化、精细化来极大限度地挖掘财务活动的内在价值。

2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意义

财务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详细、可靠、有效的信息。财务管理精细化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有效地降低财务风险,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够直接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有效基础的信息,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合理确定投资方向,对结构进行调整,对网点进行优化,同时能够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策略,来解决问题,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而且,企业可以通过财务精细化管理对企业经营单位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同时,财务管理精细化对财务人员熟悉生产工艺流程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使财务工作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为员工参与管理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促进各个单位明确自己的管理目标,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3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3.1确保提供财务信息的精确性

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精确性,就要对重点的财务变动和业务进行分析,随时做出详细的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做到,站在不同角度分析,站在财务的角度分析经营,从经营的角度观察财务。要积极主动地做出数据分析、财务报表及时向企业领导递交,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2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确保能够控制风险

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保障,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合理、合法地保证企业经营,促进企业的发展。一般企业倒闭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违法,二是错误的决策。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十分重要,它主要包括制定制度和执行两个方面,确保合法经营和正确决策。

第一,一定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规范性。要保证制度的制定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仅仅要容易操作,而且要有效地把控关键的环节,特别是对资金流动、采购、投资这样的重要环节要制定完整有效的制度。

第二,要确保执行制度,不能“光说不做”,必须将制度落实到位。

3.3确确实实做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

财务管理工作要求综合管理能力特别强,财务管理工作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每一个环节中。财务管理精细化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责任,它同时要求其他部门大力支持,要求每一个部门都能积极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真正做到从财务管理角度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而增大。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其他部门也要在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管理角度下积极工作,这样,企业各个部门才能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为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4管理要创新

第一,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起到表率作用,高度重视精细化管理工作。财务经理要学习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并将其传授给财务部门各个岗位上的人,改革财务部门制度等方面不合理的地方,为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做好基础工作。

第二,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要求企业对财务组织体系进行完善,在原来的基础上,要增加电算化管理人员、财务分析员、预算编制员等。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适当调整,财务人员要深入到各个业务单元中,积极进行精细化管理,落实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各项要求和指标,做到控制精细化、分析精细化、核算精细化。

第三,要将财务管理系统化、责任化,对各个管理部门制定出相适应的具体管理方法和操作细则,使管理有条有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管理体系。

3.5不断提高精细化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高素质人才对企业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企业一定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财会人员,从而能够有效地实施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为企业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第一,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素质,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责任心,让财会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要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

第二,良好的工作作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不断培养财会人员务实、勤恳、严谨的工作作风。

第三,企业要增加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员工能够彼此了解工作特点,能够互帮互助,使财务管理精细化能够积极有效开展。

4精细化财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精细化管理不是短暂性工程,需要系统长期的实施。要求企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发展情况不同,企业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采用适合当前情况的管理模式。

(2)企业的业务要与财务管理体制相适应,保证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互合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3)培养一支高效的财务管理团队,能够在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工作,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为荣。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志莉.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当代经济信息,2006(7).

财务精细化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念;文化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以“细”作为基础,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个岗位、每一项业务,都建立起一套与之对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实践中的重点在落实,并且将财务管理的范围延伸到单位的每一个领域,充分行使财务监督职能,以便拓展财务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无死角,发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精细化财务管理并不是很复杂,只是要细中求精。“精细”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它也是一种行为:一种认真积极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财务管理精细化是围绕已经确定的财务目标,组织、整合每一个控制环节中的单个行为单元,然后形成步调一致的合力,以确保目标实现的过程。

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途径

(一)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学习和宣传。精细化财务管理虽然已经在现代管理中逐渐成为最热门的字眼,我们多年来的管理工作也为精细化财务管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不管是管理现状还是学习认识上,距精细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一些单位和个人还不能充分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常常把它视作“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同时做好教育宣传工作,着力培育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制度意识和素质,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内涵,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

(二)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精髓在于各项财务业务流程的细化、标准化。每一种行为,都有其合理的表现方式,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都要在管理制度上做出明确规定,一点一滴都不可以有任何疏漏。我们应将各个业务环节流程控制作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切入点,通过再造业务环节流程,细化工作程序和标准,做到每一项业务、每一件事情的完成都不得缺少规定的任何一个环节,在每项业务系统中制订出具体业务处理流程,流程中每个岗位固定、责任固定,以实现岗位、程序间的相互制约,按照"一项业务一本手册、一个流程一项制度、一个岗位一套规定的要求,推进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三)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制度刚性。“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种方法,确保这一方法有效运作的则是构筑的“制度化”的“刚性”管理环境。目前我们的财务管理制度处处要求体现人性化,但“人性化”不等于“自由化|”,在强调人性的同时还要强化制度的“刚性”,体现“刚性”管理的特点就是执行制度无"弹性",要动真格的。不动真格的,制度就落实不下去,就处处让步,工作就上不去,效益也就上不去。为了强化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刚性,就要制定出责任连带追究制度。

(四)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落实和考核。各级财务部门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要起主导作用,要立足全局、贴紧专业、各负其责、有的放矢地开展财务工作。把每一个单元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岗位、人员身上,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真正做到“点点滴滴求合理,细微之处见管理”。要将精细化财务管理内容纳入各单位及其财务负责人的量化管理目标责任制,进行综合考核,并作为评价考核部门及其财务负责人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以增强其切实抓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目标落实和督导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财务控制能力。

三、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为了避免陷入为“精细”而“精细”的管理泥淖,影响财务管理的实效性,应该着重解决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效性问题,突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个性”。

(一)以实践推动管理的进步。我们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了不少,但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要求相比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已经出台的各项财务制度通过实际运用,大多是适用的,同时也一定有与实际工作不适应的地方,对此,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反馈这种信息,便于及时修订有关财经制度,以完成第二次从实践回到理论的飞跃。

(二)以创新实现管理的高效。随着财务事业的不断发展,新业务、新工作、新工具、新手段不断出现,旧的财务管理方式出现了不适应甚至阻碍目前财务工作深入开展的情况。我们在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时,一定要立足财务实际工作,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大胆以往不适用的管理方法,不断推陈出新,适应不断发展的具体财务工作的需要。

(三)以“个性”体现管理的实用。在建立新的财务管理体系的时候,最方便的莫过于“拿来主义”,借鉴其他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式。但是,这些“拿来”的东西在本单位具体实施的时候,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这就要求我们在"拿来"之后,分析本单位的财务业务特点、机构设置、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因素,做好“消化”和“吸收”,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为我所用。

(四)以精确提高管理的效率。精细化财务管理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永续精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的常态式财务管理模式,是将常规财务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单位中的每一个部门都要密切配合,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响应,实现人人都精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成效,促进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财务精细化管理范文第3篇

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主要体现了四个特点:第一、我们理应通过财务管理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但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防范潜在的风险。与传统的财务管理不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对待风险的态度上更加积极主动。它选择了去主动预防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对已经发生或经历的风险认真总结和记录,保证企业各部门的财务正常运行,同时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防范解决。第二、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它涉及了企业的整个系统管理,因为每个部门都会跟财务问题有联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把公司的所有部门联系起来,共同管理。第三、对于财务管理的要求越高,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就越严格。由于财务管理涉及到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网络,所以想要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就需要一些精通通信网络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会计人员。第四、企业自身要发生转变是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基本要求,在管理风格上可以从被动管理转为主动服务,在管理范围上可以从静态核算转为动态监控,在工作职能上可以从纯粹记账转为经营管理。

2基于精细化的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关于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的主要内容我们总结出了三个方面:第一、要做到对企业中的各种规章制度精细化的要求,特别是关于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主要任务就是把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做精做细,具体的要求都列举出来,让工作人员有理可循,这是实现其他工作精细化的基础。第二、对工作的流程实现精细化。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流程,只有把工作的流程做精做细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要求。由于企业中的有些工作流程存在一些盲区和死角,是财务管理涉及不到的,这就需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重视起来。第三、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精细化的同时还要对流程中的步骤进行精细化。只有对流程中的所有步骤实行精细化,才算把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具体的表现了出来。想要看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做的怎么样,依据就是工作流程中每个步骤的实施情况。

3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现措施

现在我国的许多企业都跟着时代的步伐共同进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已经实行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但是随即而来的却在管理能力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想要完全实现企业精细化的管理就首先要加强企业的管理能力,这对于提高企业自身的效益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总结了四点能够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措施。

3.1整顿好财务组织机构

财务组织机构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控制着企业中的各种经营活动,并且决定它们最终是否符合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发展的快慢和大小决定了企业里财务组织机构的规模大小,如果企业规模小,企业财务组织就应该设置一个小的机构,如果企业规模大,财务组织机构太小的话就容易跟不上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不能充分利用企业中的各种资源,对企业管理不过来,容易在企业内部产生经济方面的摩擦,阻碍了企业想要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利益这个目的。有些企业中的财务组织管理机构就像一个树形图,既可以像树干一样对总结构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又可以像分散的树冠一样对各个部门的职权进行分散管理,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管理涵盖的范围广,使管理更全面,避免漏掉一些重要的东西,又能切实有效的管理到了公司的财务问题。

3.2对企业投入的资金进行优化管理

作为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企业的资金情况以及经营的环节、投资的项目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对企业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使资金能够使用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这样才能达到资金的优化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提前调查好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的运行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科学合理的被充分利用,为此,对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要确定好公司投入生产的资金和流通的资金之比;第二、基建的项目资金和流通资金之比;第三、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之比。全部资金是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和,当流动自己占整体的比例比较大,公司借贷来的负债资金所占的比例比较小时,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对企业来说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而且也可以适当的降低流动资金与固定资金之比;还有一种相反的情况,那就需要工作人员提高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比例了。

3.3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要对资金严格控制,节俭开支

对于企业中的采购资金进行分配时,要严格控制合理分配。相关采购人员要时时为公司着想,以公司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在选择产品时,在保证价格低廉的同时还要看它的质量是否过关。为了减少运输费用的开支,可以就近选择采购地点,防止间接采购的事情发生,对于采购资金的支出也要严格控制,尽量降低采购成本。在企业进行生产管理时,可以推行生产责任制,把具体的工作和职责分配到具体的人身上,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管理上来,这样就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效益,也就控制好了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从而减低成本,节俭了资金消耗。通过调查发现,企业中的一些日常资金的开销是非常惊人的,产生的浪费也很大,所以如果能够对企业的日常开销进行严格的控制把关,就能为企业节省出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所使用的方法可以是费用包干制,每个部门分配相同的资金,对节省的部门进行适当奖励,对使用过度超出预算的部门进行处罚,可以不进行报销部分费用。采取这样的方法和手段更能督促人们节省开支。

3.4对于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积极发挥创新作用

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及时的提升自己,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模式,那些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也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潮流,应该及时进行改进,逐渐发展完善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为精细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依据。还可以对财政管理部门的人员进行调整,增加一些合适的工作岗位,让财务管理工作更顺利更细致的进行。可以针对不同的业务部门制定一些规范的流程,让他们可以根据步骤执行。

4结束语

财务精细化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勘;精细化;财务管理;对策

一、 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 财务管理零散,不系统

传统的财务管理注重零散的管理,而不是系统的全面管理,地勘单位对下属企业、分部的监控比较薄弱。从而导致各下属单位、部门、分队(所)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理念、资本运营、品牌建设等方面与单位本部边缘化情况越来越明显,本位主义现象较严重,无法充分发挥上级的监控职能,不利于单位的协同效应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 财务信息滞后

传统的财务会计仅仅进行事后核算,不能为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与帮助。各地勘单位资本运营分散、规模效益低,无法形成合力,难以形成拳头产业,不利于提高集团的整体竞争力,难以发挥整合资源优势。

(三) 资金分散、使用效率较低

各地勘单位独立核算、分散管理,内部往来不清,企业资金周转慢;财务核算自成一体,互不往来,与客户及供应商的往来账款各自为政,三角债较多,相互扯皮现象时有发生;银行账号林立,资金沉淀多,不能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

(四) 地勘单位信息化程度较差

地勘单位是传统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管理水平、方式方法相差都比较大。对于个别地勘单位,财务核算还处于手工为主,电算化为辅的阶段;有些单位已经使用了比较成熟的电算化系统,如用友NC、金蝶K3等。但相比起较多的制造型企业、上市公司而言,还是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财务系统的主要功能还是记账和报账,对于财务数据的统筹分析功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使用的财务软件相对独立,未能实现网络化、实时化,数据无法共享,各分部、工作队实为信息孤岛,不利于信息的及时汇总掌握,不便于根据市场需要及时地进行经营策略的调整。

二、 地勘单位做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分析

(一) 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和财政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目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仍比较简单粗放,因此地勘单位需要通过精细化财务管理,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目标,通过明晰精细化管理概念、转变传统观念、拓展管理内容和优化管理手段将财务管理融合到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全过程,从而达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带动地勘单位总体管理水平提高,促进地勘单位效益稳步增长,从而增强地勘单位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竞争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地勘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

“精细化”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可以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从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工艺的精细化、生产制造的精细化和市场营销的精细化,一直到企业管理的精细化,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的始终。对于地勘单位而言,首先要做好财务分析,如对于各单位的成本利润情况进行分析、新业务的前期投入与回收期分析、材料(存货)的周转与库存的分析是否合理、应收账款账龄分析、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指标都在分析之列。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进而掌握财务状况,分析经营现状,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只有在管理上具有现代管理理念,才可能在各个环节实现现代企业治理的要求。

三、 地勘单位做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对策探讨

(一) 转变观念,将财务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观念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打破传统的地勘财务管理模式,立足于“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财务管理设计与实施,并脚踏实地地通过制度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好此项工作。

1. 提纲挈领,以点带面。将单位的业务工作、全面发展作为“纲”,财务管理这个核心就是“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以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作为“点”,拓展到企业管理这个“面”, 如果“点”真正完善了,“面”就有了好的基础,以点带面也就水到渠成。领导者和财务工作者应做到凡事从精细化角度出发,这既是前提,也是基础。

2. 财务工作职能从记账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传统的财务会计观念认为只是做好账,管好钱、资产就行了。但是现代管理学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应通过企业财务指标来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经营行为是否正常、健康。同时由于地勘行业已经走向市场,多元化经营也已经得到广泛发展,故而,财务管理还应该向风险预测、风险管理型转变、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控制转变,改变粗放的传统管理模式,促进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3. 财务管理手段在新形势下有新的变革。财务管理手段从计算器、纸介质、手工操作向计算机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电子介质转变。要加强对财会人员计算机和会计软件应用水平的培训,已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考虑到地勘单位经营生产的特殊性,对于分散的工作队或驻外机构,企业本部应考虑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管理软件入手,做好远程数据的采集与反馈,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丰富、完整的决策信息。

(二) 预算管理精细化

地勘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是对财务指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预期值的描述和测算,并据以对资金运动进行监控。地勘单位预算精细化管理应重点做好年度财务预算与执行工作,主要包括财务指标预测如销售收入、资金需求量、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融资组合等;编制现金预算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据以测定地勘单位财务状况。定额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要针对本单位现有生产技术、工作方法和手段,对各类生产经营项目在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标准上予以定额化,控制各种成本费用的开支标准,提高管理水平。在预算的精细化管理中,预算执行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要坚持严格执行并根据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异常与差异的原因,并用以改进生产经营,合理制定定额标准,为弹性预算的调整与修订提供建议。

(三) 成本核算精细化

地勘单位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成本考核机制,实现成 本核算、成本考核与地勘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研究深化内部成本核算的有效机制,如联动机制、奖惩机制等,探索内部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降低成本,实现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成本核算精细化是深化地勘单位内部改革和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由于精细化成本控制是基于预算的管理、成本项目的管理,有完善的结转归集流程,要求遵循内部控制制度。随着地勘单位改革的深化,支出的预算管理机制、决策机制会更加科学,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对地勘单位来说会更加重要,基于全范围、全过程的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将会获得更多发展。此外,成本核算精细化还能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更加准确的基础信息,有益于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单位绩效考核管理。

(四) 做好项目资金管理精细化

在时间上灵活调度,合理使用资金。在资金支付手段和时间上,按资金急需程度灵活安排。实行项目工作优先,保证野外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转。择优、择廉、择近采购材料及设备,防止间接采购、盲目采购,压缩采购成本,节约采购费用,把好资金支出关。坚持做好银行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的日清月结,做好企业和银行的对账工作,发现未达账及时入账,对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及近期收支做到心中有数。建立收款责任制度,降低资金占用。如应收帐款的催收,是单位经营工作中一项重要的资金管理内容。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作为收款的直接责任部门,应有相应责任措施予以约束,如明确要求财务部门对应收帐款的回收负有监督和落实的职责,并作为财务部门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业务部门不能直接以销售任务进行考核,而应辅以相关回款指标。财务部门对应收帐款进行定期清理和分析,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制订收款责任书。监督执行上,财务部门经常与责任人联系,了解收款情况,对有一定收款难度的款项,除敦促责任人加强催收外,还向债务人发出“应收帐款对帐函”,要求债务方给予确认,为单位采取各种收款措施做好准备,确保资产的安全,将坏帐损失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单位的资金管理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财务部门要起纽带作用,不能唱独角戏。主要是保证项目生产资金为关键,单位日常开支为辅助,建立资金管理保证体系。

四、 结论

随着我国地勘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实施属地化管理后,地勘单位开始更快、更全面地融入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以多元化的形式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例如,各地勘单位既有国补、省补、大调查、整装勘查、工勘以及各类合作等多种成分的市场项目,还有运行资金额度很大的基本建设项目。为适应新形势,开辟新市场,许多地勘单位已经走出国门,在更加广阔的大环境中参与竞争,力求更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精细化财务管理对地勘单位显得越发重要。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将财务工作的职能提升到经营管理层次上,不断深化财务管理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优化财务核算,提高财务信息的有效性,为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提供最大限度的保证。

参考文献:

财务精细化管理范文第5篇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其主要是在常规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将其引向深入的一种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为:

1.对于企业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将精细化管理思路应用于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其重点内容就是要能够实现三个转变,即:财务工作作风从机关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财务工作领域从事后的静态核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控制的转变;财务工作职能从记账核算型向效益管理型的转变。这能够有效的促使基建财务人员的管理理念的转变,能够有效的解决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精细与效率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转变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

2.有利于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实现管理0死角,基建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基建过程中各种经济活动内容进行分解、细化与整合,使得财务工作质量与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这能够有效实现基建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全方位监控,通过对基建财务实现0死角的管理,能够为相关的决策层提供更加准确、细致与全面的财务信息。

3.有利于基建工作中成本费用的降低,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实现基建工作中各项经济活动的评价与分析,并会对于经济活动有关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并对各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分析,这能够及时发现基建工作开展过程中,资金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这对于资金效益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基建成本的降低。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二、基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目前的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虽然已经有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但是在其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如:工程造价失控、管理粗放等,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

1.相关制度不健全,在目前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中,很多规定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要求,由于其实际的操作性不强,导致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操作,并且其中很多规定过于笼统,难以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发挥良好作用。

2.政策落实不严格,尽管关于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及政策较多,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很多都没有得到落实。

3.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目前很多企业中的基建财务人员,很多都没有专业的资格认证,导致其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取得较好的工作质量。

三、实现基建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措施

由上文中的分析可知,在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目前企业基建财务精细化管理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其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在现有基础上,应用相关措施,提升其精细化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措施,有利于其管理水平的提升。

1.建立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

在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其各项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化,应用明确、具体的量化标准来取代模糊、笼统的管理要求,以便于将抽象化的决策、战略转化成为具体、明确的发展举措,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要保证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顺利实施精细化管理,根据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起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通常需要建立三级手册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第一级:建设单位级基建财务管理手册,其中包含财务监督、核算管理、决算管理、结算管理等方面应该遵循的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及相关的规定;第二级是部门级的财务部门管理手册,该手册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是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职责及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流程;第三级是建设业务部门级的岗位业务手册,其主要内容是对各项财务工作的资料存放内容、经验教训、注意事项、关联信息、工作台账、会计处理、办理程序等予以详细的规定。

2.优化基建财务精细化管理手段

在实际的基建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可以借鉴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中的相关方法,建立起相关的工作检查单制度,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依据相关计划顺利执行,并要对各项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检查与记录,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要在现有基础上,应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积极改善财务管理手段,使精细化管理效率及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并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工作,保证各项工作制度能够落到实处。

财务精细化管理范文第6篇

(一)财务工作理念的转变

为加强财务收支监督管理,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务实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黄山风景区2010年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与行政财务科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承担着风景区各部门行政运行、遗产地保护、旅游发展及重点项目建设等各项资金的收支结算与管理工作。为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我们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不断推动财务工作实现质的飞跃,逐步实现从“事务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形成了依法理财、科学管理的良好局面。

1、依法理财观念逐步树立。制定和完善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内部审计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初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比较健全、符合实际的制度体系,使财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积极开展财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监督检查,促进了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确保整个财务工作在科学、规范的制度框架内运行。

2、服务基层观念不断增强。黄山风景区承担着约720平方公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管理的职责,大部分基层站所远离核心办公区,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预算安排上优先向基层站所倾斜,加大了对基层单位的资金投入,确保基层站所业务装备的标准化配置,逐步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基层单位的经费水平。

(二)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1、预算管理更为加强。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年度综合预算安排上按“保工资、保运转、保资源保护、保上缴上级支出和保重点项目建设”的五保原则,科学合理安排支出项目,不断完善和修订各项供给定额。一是实行收支全额预算管理,将所有政策范围内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把所有收支活动纳入经费集中支付的轨道。二是革新预算编制方法,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深入到业务处室对接项目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细化预算所涉及的项目支出,科学合理地统筹安排项目支出。三细化预算编制。对人员经费部分,细化科目,具体到人;对公用经费部分规定了具体开支标准和额度。四是规范预算审批流程。作为全额自收自支单位,年度综合预算严格按“三上三下”方式,经专项会议集体签批。五是预算执行上力求从严。实行日常公用经费“定额包干、分灶吃饭”的部门预算管理办法,控制一般性消费支出,各预算单位的具体的支出情况定期通报。对超预算的支出或预算没有安排的支出,一律不予办理报支或拨款手续。从而有效防止随意支出经费,优化了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财务集中支付更为有序。明确规定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只有核算中心一个支出渠道,要求财务人员从严把关。一是把好进口关。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省市核定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既不得超范围超标准收费,也不得应收不收或少收,对取得的各项收入一律统一缴存至银行统管账户或指定账户,严禁私设“小金库”、账外账。二是把好出口关。实行经费集中支付,对未纳入预算或超出预算的支出,一律不得列支;审批手续不全的一律不得列支;原始凭证不合法不合规的一律不得列支,从而保证了经费集中支付的规范有序。

3、银行帐户管理更为规范。各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均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审核后报上级部门审批同意,未经审批的银行账户,一律撤销。会计核算中心在银行开设基本帐户作为统管账户,对各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各单位项目建设可根据工作需要开设基建资金专用账户,对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户核算。

4、基本建设资金管理更为扎实。牢固树立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意识,实行全程跟踪管理。一是对上积极争取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风景资源保护项目,为景区资源与环境保护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出台《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项目的管理从立项、概算、招投标、预算审计、实施、变更到决算审计实行全程跟踪精细化管理。实行项目储备制度,列入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应符合景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并每年对项目库进行更新遴选,充分验证项目可行性后按轻重缓急安排项目年度预算资金。三是细化项目资金拨款与支付程序,项目实施后,由项目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计划、施工合同与项目进度书,提出用款申请,财务部门结合年度预算安排情况,按预算、按计划、按程序、按进度审核无误后予以核拨专项资金,并及时支付到位。通过加强项目建设的事前审批、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逐步建立了更加科学、规范的项目资金运行机制。

(三)、财务后勤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1、积极推进集中采购制。初步建立了“过程控制,公开透明,集体评选,民主监督”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修订了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促进了采购行为、程序的进一步规范,做到依法采购、公正采购、廉洁采购。

2、完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实行一车一表,财务部门实时更新车辆相关信息。在源头上按照“三个统一”管理,即统一定编、统一购置、统一调配,在使用过程中按照“三个集中定点”管理,即车辆保险、用油、修理均纳入集中采购目录,实行定点管理,车辆使用人员与驾驶人员均不涉及以上费用的实际结算。

3、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及时完成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确保资产数据真实、准确,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逐步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四)、财务监督有效实施

1、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一是加强事前监督。实行权力分解,实行管事权与管财权分离,年度经费分配(包括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安排)、基本建设等经费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二是加强事中监督,开展巡视检查。重点结合小金库专项治理与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两大重点工作,严肃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切实保证了经费来源取之有道,用之合理。同时对大宗物品推行集中采购,以防暗箱操作。三是加强事后监督。主要是开展财务审计、干部离任审计、工程项目造价审计。以审计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尽可能扫除财务管理上的盲点。

2、实现内外并举监督相结合。实行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主要是将职能部门的监督制约、群众的监督制约和内部不同职能岗位的监督制约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实行财务公开。对年度预算安排、专项经费分配、一些重大财务收支、大宗物品采购、财务审计结果等情况视不同情况在不同的范围内公开。二是推行财务报销单据集中审核制。核算会计对报账单位送来的报销单据的合法性以及财务制度、财务手续及内部管理等要求方面进行预先审查,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支出有权拒绝接收,审查通过的报销单据予以递交下一审批环节。三是聘请外部监督员,对财务管理与服务行为进行监督评分,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财务工作效能。

二、对继续推进财务管理精细化的思考

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后,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财务工作新的内涵,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一)要把握集中核算制下财务管理工作的新特点

1、继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由相对粗放型向精细化过度,这就要求我们对现行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特别要做好工作程序的细化和落实,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工作考勤制等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办事行为、办事程序,建立财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管理。

2、推进会计核算中心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基础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深化会计监督,强化内部管理,积极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强化责任追究、立足岗位,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改进,及时做好财务会计软件的升级工作,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财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3、搭建与核算单位的沟通平台。定期召开财务工作会议,探索实行远程报账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平台共享,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提前在核算单位消化。

(二)要以规范管理促进精细管理

1、强化部门预算的刚性约束力。一方面,各单位要重视预算的编报工作,要与本单位承担的重点工作紧密相连,制定全面完整的部门预算。部门综合预算要细化到每个责任部门或具体项目,按支出类别和性质编制本单位专项支出项目库,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摸排遴选。部门预算越细化、全面、规范,集中核算就越彻底准确。另一方面,要以财务主管部门为主、建立一套科学、全面、规范、详细的预算体系,强化预算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采取人员费用按编制、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用途控制。核算中心严格按预算指标控制各项支出,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并在执行过程中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

2、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修订出台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资金实行预算管理,项目变更必须实行事前审批制,工程建设中新增子项目比照新开工项目办理审批手续,严禁拆分项目,建“钓鱼”工程。进一步规范对外经济合同的签署,重点项目建设合同的签署必须实行书面授权制,无书面授权的经济合同,财务部门不得支付项目资金。

3、突出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近几年来,我们在财务分析方面陆续开展了一些工作,如每个季度的公用经费预算执行分析对促进财务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前,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工作使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怎样制定科学的定额标准?怎样促使预算执行更加均衡、更加准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在财务分析上下功夫,通过财务数据掌握、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以此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保证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依法理财,加强财务干部队伍建设,为财务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

财务精细化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预算管理 财务 精细化管理 水平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我国的财政体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在国家的重视下对财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而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在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但是它在预算管理的方面还是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监督不到位,工作人员缺乏预算管理的经验等,这些不足不仅会引发水泥企业的工作进展,而且还会导致严重的内在腐败,因此在面对水泥企业预算管理不足的情况下,要有效加强对水泥企业预算管理的思考,运用科学的预算管理模式,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以下我就以我单位所处的水泥行业为例,来阐述预算管理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一、加强预算管理意识对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作用

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它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乃至是企业的目标和发展,因此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有利于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优化企业财政支出的结构,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对未来活动以及产生的相应费用进行分配,考核,控制的一项举措。加强财务人员现代财务管理意识,有利于综合考虑企业财务和非财务的所有资源,并且利用财务预算的各个环节使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优化企业财政支出的结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从而调动企业工作人员的内部积极性,有效的加强水泥企业内部人员的素养,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生存的价值与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而利益最大化则可以使企业产生更好的效益,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益意识,就可以使财务工作人员对现在的财务状况和以后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策划,在执行的过程中,就可以对现在的预算情况和未来的预算目标作比较,在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中,改善与调整企业的现状,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企业预算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它还是存在一些没有被解决的问题,只有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以下几点就是我从调查中了解到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预算编制的立项不科学,这表现在企业在立项的过程中,领导没有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认识和分析,因此导致水泥企业项目缺乏前瞻性;其次,预算编制机构不完善。很多企业其他机构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因此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时不能正确的利用其它机构所提出的预算要求进行预算;最后就是预算编制的方法不当。许多预算的方法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因此很难把握住预算的核心,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势必就会影响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导致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内在矛盾。

(二)没及时对预算结果进行评估

对预算结果进行评估是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只有对预算结果进行评估,才能够发现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企业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对对预算结果进行评估的意识,因而影响企业后期财务资金投入方向不明确,使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受到重创,造成资金浪费等情况。

三、强化预算管理,提升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根据以上对企业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解析,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已是迫在眉睫,它不仅可以控制水泥财政支出的管理,而且还能对未来经营活动的相应支出有一定的了解,以下就是我所列举出来的强化预算管理,提升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财务工作人员要具备该有的素质、知识、管理、控制等能力

首先,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因为这是根基所在。没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不仅会影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效率,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因此,企业要强调道德素养,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责、权、利三者的关系;其次,财务人员要勤奋学习会计新制度,学习新知识,只有懂得全面的预算管理知识,才能更胜一筹,立于不败之地;再者,财务人员平时要多问多练与预算管理相关的工作,多积累实际经验,及时了解各种政策,拓宽知识面,注意灵活运用预算管理知识,逐步做到精准核算;然后,财务人员应具备内部预算控制的驾驭能力、分析能力、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并且在粗中有细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于承担起企业内部规范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等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把最敏感的环节和岗位控制在可控范围,确保公司财产和资源不受浪费与流失。

(二)设立预算管理部门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通过精细化管理这种系统的管理方法,能够确保一项工作能够严格按照其所涉及的对象和具体事项来开展,从而确保其最终效果能够量化和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和时间点上,从而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精确性和细致性。强化预算管理,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就必须将预算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项目,对财务所涉及的每一项具体业务都进行细致精密的预测和核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全面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充分发挥财务预算职能,充分发挥预算对财务管理活动的积极作用,促进水泥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全面提高。

(三)强化预算管理意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预算管理

强化预算管理意识是从思想观念上来认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首先,就是加强现代化财务管理意识,因为时代在变,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其次,就是要加强精细化管理的意识,细化企业预算的各个方面,以合理的配置和使用资源;最后,就是要增强效益意识,通过使效益的最大化来加强预算管理,并且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管理。随着国家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手段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在进行预算管理的同时,要运用信息以及科技的力量来强化财务管理,提升其精细化的管理过程。

(四)重视预算管理细节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对预算管理的细节必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细节决定成败,而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人员要保持认真仔细的工作状态,细化到预算管理的每个小环节,并对所做的预算多次检查,特别是要注意预算管理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以做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而水泥企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对国家的建筑以及经济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时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而精细化财务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水泥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因此强化水泥企业预算管理,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参考文献:

[1]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强化项目预算管理 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J].建筑设计管理,2015

财务精细化管理范文第8篇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财务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不仅能真正实现管理创造效益,为企业的为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精细化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也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管理效能的重要体,灵活运用可以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

笔者认为在财务管理中推行基于业务的全方位,全过程,多维度的管理,体现精细化管理的精、准、细、严的基本原则是在经营中完善和提升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财务人员积极参与业务管理,身体力行的履行管理会计职责,起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下面笔者将以商品流通企业为例对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商品流通企业是指组织商品购销活动的、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商品的流通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组织商品流通,即商品的购进、销售、调拨和储存,将社会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并获得盈利。”与工业生产企业相比,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特点是,经营过程主要包括采购过程与销售过程,产品在企业中的周转周期短,产品毛利较低,因此商业企业要提高效益必须减少资金占用,同时缩短营运周期。不论是应收账款的管理还是存货的管理都和财务工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商业企业中推行精细化管理更能体现出管理创造效益

下面笔者将从全方位、全过程、多维度分别阐述一下商业企业财务工作应考虑的问题和方面。

一、全方位的财务精细化管理

企业的每一笔业务都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要全方位的开展工作。

商品流通企业的业务涉及的方面包括政府监督、国家监管、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内部资金流、物流和单据流等。税收、结算政策,价格政策、结算账期、收付款方式、销售毛利管理、存储物流、出入库流程、成本结转、费用分摊等是每笔业务通常要考虑的因素。

不论是常规业务还是新业务都要从以上内容考虑,尤其是在反映业务损益时,更要精准计算。

税收方面,产品或业务类型涉及的税种、税率、税负要一一明确和计算清楚,中国的税收现状非常复杂,作为业务需考虑的税负一定要找到业务发生地的税局和有操作经验的人员进行一一了解清楚,因为商业企业的毛利本身比较低,尤其是大宗贸易的毛利可能只有百分之几甚至更低,如果不了解清楚会影响企业的决策;结算政策考虑到合同发票及收付款方向一致,避免出现结算和纳税风险以及出现问题纠纷的时候无法取得合适的证据保护自己;价格政策的内容就更复杂了,比如厂家价保、基于不同计算基础的返利、促销支持等,针对市场价格变化大产品的库存周期的偏长产品应该与厂家协商价保,价格变化的风险让厂家来承担,可以保持我们的毛利率相对均衡,而且不会出现负毛利销售的情况;结算账期基于不同的价格基础,综合考虑企业的资金成本和毛利,选择适合自己的结算账期;收付款方式采用现款、承兑、信用证等不同方式企业的成本和收益是的会有差异的,承兑贴息、贷款成本、资金收益率哪一个更低要进行比较,应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结算,在使用有银行授信的情况下产品本身的毛利可能不高,但是要和融资成本进行综合考虑;销售毛利管理涉及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分权限的管控,零售、批发、团购要制定不同的价格政策和奖励方案,确保企业利润的实现;存储物流,货物运输要方便,减少周转环节,减少运输费用、装卸和仓储费用,能从供应商直发客户的存货尽量不要在公司仓库再做周转,对于保质期管理要出严格,安全库存量必须设定,另一方面也不能形成库存量过大,产生积压,对于滞销商品要及时处置,提高存货的质量和周转率,这些信息财务人员都要了解,并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监督执行情况;商品出入库流程考虑低风险,快捷,出库必须经财务部门收款或审批单据传递效率快速完整;成本结转做到配比真实;费用分摊做到配比完整,全面,合理。

以上方方面面都要求财务人员对业务内容和金额有良好的把握,做到时时准确详实的数据提供,从而对业务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反映和修正,提高业务的获利能力。

二、全过程的财务精细化管理

每一笔业务要从PDCA的循环中体现财务精细化管理。

在商品流通企业中,从产品(或客户)的筛选确定、考察、项目立项报告、合同签订、进货、销售、销售业绩反馈等方面都会涉及到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严谨的数据作为决策支持的依据。

产品筛选要有市场占有率,竞品情况,价格等支持;考察阶段是对上下游客户一个分析比较的过程,包括企业的外部信息情况还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等;项目立项报告书中要对项目的投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进行详细测算,分析数据要可信、可查;合同签订方面要计算产品的价格情况,利润空间等;进货环节要考虑到周转次数,保质期,提高资金周转率,做到合理订货,安全的库存量,考虑综合的采购成本最低;销售环节在价格确定,回款周期方面要考虑周到,尽量采用回款周期短不容易产生应收账款的现款和经销方式,避免采用自行铺样、库存自管、结算周期长、资金占用多的联营方式,超过两个月的长账期结算也要尽量的少采用;销售业绩反馈要将产品的销售情况和立项报告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偏差,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

全过程的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对每一个和财务有关的节点和数据都要清楚明了,这样才能严格的控制计划外费用的发生,控制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避免出现不符合合同或协议的结算,将过程管理落到实处。

三、多维度的财务精细化管理

从业务的各个参与部门和人员对业务的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制定好的标准进行管理。

多维度包括业务经办人员、业务类型、客户、供应商、考核主体、法人主体等多个维度。在单一法人主体或业务类型单一的企业中相对会简单一些,但是在复杂的集团架构和业务类型有重叠的情况下,多维度的管理和核算尤其重要。这样要求财务人员在处理每一笔业务时要对业务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适应不同的维度管理的需求。尤其是在内部考核方面,业务的完成情况要和计划或目标进行对比,要和同期进行对比寻找差异,分析差异原因,从计划制定依据入手逐项分析,分析的方面通常会涉及顾客和市场的需求、竞品的情况、宣传、运输、送货周期、费用控制等等方面,财务需要收集相关的标准,确定差异点后根据差异制定相应的策略,减少偏差,以便于完成计划目标。

四、同行业水平结合的精细管理

企业发展的规模和时期不同,要做的符合成长时期的精细管理,就需要明确的了解自己目前管理水平在行业中的地位,有自知之明。

对于商品流动企业来说,首先要了解自己在行业中属于什么类型的企业,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行业先进管理数据,比如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利润总额、门店效益、产品效益、物流费、仓储费占比、人工费用占比、租金占比、营运周期(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项目。这些数据一旦取得,就同本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