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1篇

读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我的心情久久不得平静,眼前还不断浮现出那一株柳树,那一株待在青海高原的柳树。那茂密的树叶、生铁铁锭色的杆枝、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站姿,让人感觉到它的刚毅,它的坚强。

它与生长在灞河的柳树多么的不同啊!灞河的柳树有肥沃的土地和良好的温度,而高原的那株柳却生长在寸草不生的冻土上,待在严寒酷暑的地方;灞河的柳树极易生长,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可以生长起来,而高原的柳树经历过多少风雪雷电才保住了生命;灞河的柳树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高原的那株柳树十分粗实、坚硬,透露给人的是一种顽强的精神。

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高原风雪、雷轰电击,被冻死多少次、劈断枝二干多少次,它起却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难道你遭受的打击比这一株柳树还重?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2篇

一、巧用“比中求同”,感知同类文体特点

求同,即通过发现、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息中的共同要素,以推测这一类别的信息的共同特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课文《牛郎织女》是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课文学习接近尾声时,笔者适度拓展,指导学生阅读四大民间故事的其余几篇――《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并思考两个问题:这几篇民间故事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这些民间故事能够在老百姓中间广泛流传?默读几篇文章之后,学生们开始交流他们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四则故事都是爱情故事。

师:是啊,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生:我发现这四则故事都是悲剧。

生:故事中的两个人最后都没能在一起。

生:都受到了别人的阻挠。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他们双方的身份地位很悬殊。

师:是啊,以前的婚配讲究门当户对。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其实都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的代表。以《牛郎织女》为例,你知道他们分别代表哪一类人吗?

生:织女代表非常有钱,地位比较高的那类人家的小姐。

师:大家闺秀。

生:王母娘娘代表有钱人家。

师:达官贵人家的长辈。

生:牛郎代表贫民。

师:穷苦、身份卑微的老百姓。老牛呢?

生:老牛像长辈。

师:像个老者。看来,民间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的缩影。民间故事是来源于人民的真实的生活的,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现状。

师: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民间故事广泛流传呢?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谈。

生:当时他们不允许自由恋爱。

师:那时候要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什么偏偏这几篇和当时环境不合的文章会流传呢?

生:这是老百姓所向往的。

师:是啊,民间故事还高于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自由恋爱的无限向往。

“比中求同”的方法可帮助学生感知同一类型的文体的特点,如说明文、小说等,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二、妙用“比中求异”,感悟文本表达特色

与求同不同,“比中求异”,强调发现、提取信息中的不同要素,以明晰信息各自的本质特点。这种思维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方法对学生自主感悟文本各自表达特色有重要作用。

1. 题目拟定有深意。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有时候一个好的文题,在吸引读者的同时,也为读者理解文章主旨打开了一扇窗户。如何拟题,拟怎样的题,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所在。因此,“拟题”是检测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方面。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三单元第9、10课――《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都是传记类写人叙事的文章,勃朗特姐妹和霍金虽然都遭受了命运的残酷打击,但最终都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进行单元教材分析时,笔者就特别关注了这两篇文章的题目。虽然文本内容类似,但题目却各有特色。因此在制订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笔者就拟定了 “认识课文题目的特点,初步了解拟题的技巧”这一教学目标,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两篇课文的教学中分别增设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对比拟题。教学第9课《小草和大树》时,在出示课题后,先请学生针对题目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同学就提出:“文章写的是勃朗特姐妹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我赶紧顺势而问:“如果是你,会以什么为题?”学生有说“勃朗特姐妹成功记”“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事”……应该说,这些回答都是学生真实拟题水平的体现。在学生回答后,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文本,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后再来思考题目拟定的深意。

环节二:对比读题。《轮椅上的霍金》相较于《小草和大树》,与学生日常拟题的水平较为接近。因此,教学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时,笔者直接指名学生读课题。有的学生重读了霍金,有的学生重读了轮椅上的。通过比较发现――指向不同,重读的词语也不同,从而引导学生关注课题用的修饰语――轮椅上。

环节三:对比课题。在两篇课文学完后,笔者又出示了两篇课文的题目,请学生思考:两篇课文的内容相似,但是课题却不同,请比较两篇文章题目各自有什么优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指出《小草和大树》这一文题引用了文中骚赛的话,与文章的内容有呼应,同时,和我们日常写人文比较直白的拟题相比更吸引人,也更能表现出勃朗特姐妹成名前和成名后的变化,更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有的指出《轮椅上的霍金》更好地表现出了霍金身体的特殊性,能更突出霍金身残志坚的品质。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笔者相机总结:一个好的题目能更好地突显文章中心;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能让题目更吸引人;题目可以与文章内容相呼应;写人文题目的可以关注人物的特殊之处。

这三个教学环节基于单元整体关联设计,着眼于提高学生拟题的能力。在这一番比较之后,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文题。如《姥姥的剪纸》一文教学中,有同学就提及:“这篇文章看似写剪纸,其实是写姥姥,姥姥的剪纸饱含着姥姥对我的爱,姥姥的剪纸就是姥姥的象征,课文以‘姥姥的剪纸’为题,更生动也更有吸引力。”

2. 题材选择有讲究。《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通过描写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的外形,想象这株柳的生长过程,并将其与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进行比较,赞扬了这株柳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解读教材时,笔者主要围绕两大问题展开:其一,柳是极其平常的植物,而文章所描写的柳却那么与众不同,是什么让柳树从平凡走向不平凡;其二,课文描写的是青海高原的一株柳,为何花较大笔墨描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应该说,这两大问题,也是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两大矛盾点,它们既指向了文章主旨,又指向了文章写作方法。

围绕这两个问题,教学中让学生做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比较。

第一层次:比较读。指名学生读课文,通过朗读比较,了解课题所要表现的重点所在,即哪里的柳,多少柳,青海高原上的什么。这第一层次的比较为以下的两个环节的比较埋下伏笔。

第二层次:比较柳。学生自主谈谈生活中对柳的认识,并将其与青海高原一株柳比较。学生分别从“柳的外形”“柳的生长地”“柳的生长习性”等方面比较,从而得出――生活中的柳是平凡的,而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不平凡的。随后,教学就围绕这一矛盾点展开。

第三层次:比较“文”。这里的“文”,一指课文,二指被修改后的课文。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等教学活动,已经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的不平凡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随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照理文章到这里已经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课文还要接下来写家乡灞河边的柳。这段文字能不能删去?说说理由。”如果说第二层次的比较只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立体的“柳”的形象,而第三层次的比较直指文章的写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个立体的文章结构。

三个层次的逐步推进让学生意识到,“写什么”和“怎么写”是有学问的。看似平凡的题材,如果能发掘其特殊之处,也能成就文章的不平凡;看似不平凡的题材,如果还能有特别的写作方法,终将成就文章的亮点。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6-0053-01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由惊奇和问题开始。”那么,到底该于何处确立这“惊奇和问题”的“开始点”?又要将这份对“惊奇和问题”的探究引向何处呢?我在阅读课堂教学的一些细节上“吹毛求疵”,有了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思考,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研究。

一、让小小标点放光芒

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虽说只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但是作为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可不仅仅是表示停顿和语气。我曾执教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中《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二课时,对一处标点符号的处理感触颇多,摘录如下:

案例:《青海高原一株柳》(精读第7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这是一株怎样神奇的柳树呢?请默读课文第5节~9节。如果有句子、词语,甚至是标点符号,扣动了你的心弦,请用笔记录下你的感受。(学生默读,批注后,开始交流)师:请结合文中语句谈谈你的阅读感受。生1:“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这句中的三个“多少”表现了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师:来,读出你内心的感受来――(生读)对于这一句,谁还能从句式方面谈谈?生2:这句话中有个分号,分号前后是两个并列的小句子,读来很有气势。(该生感情饱满地朗读了此句)师:的确很有气势!这个长句子是包含了两个并列短句,所以中间使用了分号。那如果我把句尾的句号也改成分号,你们猜猜后面还该有怎样的句子呢?(学生思考,指名说,出示“经历过 ,又 ”,学生思考填空,教师提示: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原气候的资料以及课文第6节的有关语句)生3:经历过多少场持久的干旱,旱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生4:经历过多少次动物的啃食,被啃掉的树皮又重新长出来。生5:经历过多少次被人砍去枝干,又重新抽出新的枝条。师:是啊,这株高原之柳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多少挫折与磨难啊!这么多的想象都是由小小的分号和句号引发的。生6:老师,我觉得句尾的句号应改为省略号。因为这株柳树所经历的磨难应该不只是高原风雪和雷轰电击,还应有很多。(生点头)师(吃惊地):天哪,你居然会有如此独到的见解,作者实听了该有多么高兴啊!这一小小标点的改动带给我们的收获或许更多呢!你是不是有了一些感想?生7:我觉得课文也不都是完美的,我们也可以想一想、改一改。生8:不仅仅是课文,我们要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师(吃惊地):天哪,你的话更让我吃惊。因为你说出了我们科学不断进步的动力所在,那就是――怀疑。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先是抓住一个“哦”字,引发学生猜想,奠定了全课的感情基础,再引导对那一处句号进行了“吹毛求疵”的探究,通过两次改动:句号分号省略号,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三种符号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作用,还对其在表现句子的性质和作用方面有所体悟。

二、让小小环节更精彩

记得,我曾听过一节《蜗牛的奖杯》(苏教版第四册)第二课时,遇到了这样的情景:师:小朋友们,故事听完了,你想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呢?生1:小蜗牛,你不应该骄傲的,那就不会和奖杯长到一起了。生2:小蜗牛,你不应该这么爱炫耀的。师(微笑点头):孩子们,你们看,小蜗牛如果不是太骄傲,那么可能现在还在到处飞呢,而不是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了。生3:老师,小蜗牛应该把奖杯交给妈妈保管,再出去飞的。生4:还有办法的,我想小蜗牛也可以把奖杯换成奖状呀,这样长到一起去了也没关系的,还是飞得起来的。师:哦,大家有这么多的好办法,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不能骄傲呀!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们看到执教教师采用了让学生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故事的寓意。显然,当后来孩子们说出与文本寓意相偏离的见解时,教师的处理是牵强的,没有将探究的思维触角引向深入。

课后讨论时,我对这一环节进行“吹毛求疵”:“如何处理,才能更智慧地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下去?”许多其他老师也说上课时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处理方法也大多如此,因为新课标中提出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我回想起课上听到孩子的“妈妈保管法”和“奖状替换法”时,真的觉得好笑。显然在孩子的心中,问题不在于小蜗牛很骄傲,以孩子的心理来说,得了奖炫耀炫耀,舍不得它让人偷走是正常的,可以用其他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小小心灵对周围世界提出自己真实看法的初现,如果予以扼杀,势必影响孩子探究的积极主动性,但不纠正又会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于是,我就建议教师课后找到提出“奖状替换法”的孩子,表扬了他的新方法,让他顺着这一思路编个故事。他很兴奋,第三天,真的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中蜗牛让森林大会发给它一张奖状,然后每天带着这奖状到处炫耀,别的小动物都夸它了不起,它非常高兴,越来越爱飞行,后来成为蜗牛的一个种类――飞天蜗牛。

参考文献: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4篇

首先,高效课堂要有一种“智慧的宁静”

毋庸讳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发达,为我们语文老师的课堂注入了活力,涂抹了色彩,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美丽起来。然而,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一切的音乐、图画、视频,永远不可能替代听说读写的训练,替代字词句段篇的吸纳。高效的语文课堂永远把语言文字放在所有“刺激物”的首位,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永远是课堂上最美妙的音乐,学生从与语言文字的反复互动中树立起来的形象永远是课堂上最美丽的图画和视频。而要想听到、看到那最美的东西,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静下心来,沉入到由语言文字构筑的世界之中,用心去理解、领会、感悟、玩赏语言,也就是要在课堂上拥有值得珍视的“智慧的宁静”。

比较六年级上学期《青海高原一株柳》中片段教学的案例:

出示句子:“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教学一:

教师在出示句子后,播放视频:青海高原上风雪肆虐;青海高原上电闪雷鸣。

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环境恶劣)

再问:你能把刚才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读出来吗?(学生读:个别读,集体读)

教学二:

出示句子后,教师让学生自由读句子

问: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内容、情感方面的)

再问:要是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到作者的语言表达上,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吗?(学生默读后发现修饰词的运用有点反常规)

追问:用“虐杀生灵”来修饰“高原风雪”,用“铺天盖地”来形容“雷轰电击”,是作者的用词失误,还是别有匠心?

学生静静思考、潜心涵泳错位的修饰词(习惯上都是用“虐杀生灵”来修饰“雷电”,用“铺天盖地”来形容“风雪”的)恰是最深度刻画了青海高原恶劣的环境对生命摧残的极度无情和残酷,从而体会到这“一株柳”的生命成长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两种不同的教法,前者的课堂拥有夺人眼球的声光电色,热闹了,却贫乏了;而后者虽然只有静静的文字,但正是在这样的宁静中,我们感觉到智慧在蕴蓄、在涌动、在勃发。这种“宁静的智慧”赋予了语文课堂质的内涵和力的张扬。

其次,高效课堂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

我们常常发现,在很多的语文课上,特别是在一些故事性文本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往往津津乐道于对课文内容情节的分析,也在对人物作贴标签式的分析理解上不遗余力,因此也就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教学尴尬:课堂上,学生趣味盎然,下课后,学生的收获是仅仅知道了这么一个故事和这么几个人(事)物形象,至于作者是怎么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怎么通过语言让这个人(事)物形象立体地呈现出来,做到呼之欲出,感人肺腑的,则一无所知。这样的课堂显然没有触及语文教学的本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标准),因而也是低效的。高效的语文课堂,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更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么写的,巧妙地引领学生关注谋篇布局,引导学生学习文本不能只对曲折动人的情节感兴趣,更要对语言的表达方式、用词的精当巧妙,词句的弦外之音等等感兴趣,让学生慢慢树立起这样的信念:只有学会品味、玩味、玩赏语言文字,直至达到迁移、内化,随心所欲地运用语言文字,这才是自己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一位老师执教的《珍珠鸟》一课,应该给我们如何树立“语文意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老师先请同学默读,找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和雏鸟活动范围的词语,然后让学生边看梳理的内容边对照课文阅读,思考: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了作者思路清晰,表达清楚(语言表达方面);发现作者的描写十分具体、细腻(阅读感受方面);发现作者和雏鸟之间的感情很深(语言温度方面);发现只要抓住这些表示时间顺序和活动范围的词语,就能很快地把这段语言记诵下来(语言积累方法)。学生发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语言、学会阅读、亲近语文的过程,这样的语文课堂,没有用自己的“田”种别人家的“瓜”,教学何愁没有高效的结果呢。

另外,高效课堂要有一种“服务的品质”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而非专为老师个人展示才华搭建的舞台。课堂有服务的品质,就是要教师甘当配角,让主角学生走到前台来。这种服务的品质能否凸现,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现在好多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往往不是站在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这个角度来考虑,而是站在老师展示自己的角度。这种在“教师本位主义”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学习资源的浪费,甚至是一种心灵的煎熬。事实也是这样,在一些公开课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在课堂上大段大段的精彩独白,这些华丽的“舞台语言”替代了能够如潺潺溪流滑进学生心田的“生活语言”,人为地阻隔了师生对话的通道,阻断了师生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得课堂上的学生不知所措,只能睁着一双双茫然的眼睛;也经常会看到老师为了体现读写结合的理念,动辄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一段话,也不管学生是否真的进入到了“有话可说”的地步,可怜的孩子只能勉为其难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一段老师所需要的空话、套话、成人话,使得“口号式”的语言在孩子的心田泛滥,挫伤了孩子对语言的感情。这种教学情景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缺乏了一种服务的品质,一种甘愿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默默服务的品质。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备读”;理解;传情;入境

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和文中的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在朗读时才能真正到位,才能真正理解透彻。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关键是备“读”。

一、备“读”巧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备课时通过反复深入的细读、精读,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三打白骨精》一文中,白骨精的“摇身三变”“用法术脱身”等招数,充分表现了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孙悟空的“劈脸一棒”“抡棒就打”,用词恰当、确切,非常吻合文中人物当时的心理。写“三变”“三打”,却能让读者丝毫没有重复的感觉,被紧张的情节吸引,被孙悟空除恶务尽的勇气和决心,棒打妖精的机智勇敢所打动。只有在备课时细细地“品”,才能深入理解,才能有利于教学。

二、备“读”能传情

“读”备得充分,就能懂得作者的情感意图,才能在范读时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真实的再现,而且为深一层的发挥创造提供了可能。

如,《草原》一文第一段的教学,有一个学生说:“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者观察得多细致啊,我仿佛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骏马和大牛一会儿悠然吃草,一会儿静立不动,多像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骏马和大牛真的会回味吗?”我因势利导地问。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作者采用了拟人的写法,充分表现了草原美景带给人和动物的感官享受。通过品读,学生走进了文章,走进了作者的心灵,理解了作者对草原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三、备“读”易入境

备“读”充分,会将学生带入优美的环境中,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感染。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中,“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电轰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这段话生动地写出了这株柳树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复苏”“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的运用非常贴切,形象地写出了柳树历经磨难,与恶劣环境顽强抗争,终于成为一方壮丽景观的动人情景,让人为之赞叹。教师有声有色的范读后,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细细体会,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作者对这株柳树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6篇

[设计理念]

在茫茫书海中,该如何引领学生有选择地阅读?紧扣课文适时拓展便是一个绝佳的方法。语文拓展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实践证明,有效的拓展训练对激发阅读兴趣,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形成语文综合素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阅读更多名人故事,了解更多名人事迹,激发学生崇拜名人、学习名人的热情。

2. 通过推荐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表达阅读收获,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

[教学环节]

一、由课文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学了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那神奇的一株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是啊,这株柳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冰心的这句名言——

(出示并齐读)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3.站在这株柳前,我们又不禁会想起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呢?(夏洛蒂三姐妹、霍金……)

4.激情。同学们,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夏洛蒂三姐妹没有沮丧,霍金没有退却,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战胜了一切,最终获得了成功。命运全在搏击,奋斗就是希望。

[设计理念:从课文入手,激发了学生对顽强与命运抗争的名人的敬意,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推荐阅读《让生命化蛹成蝶》

1.深情推荐。

你们知道吗?有一个人,从小立志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他没有因为自身的先天缺陷而怨天尤人,他没有因为别人的嘲讽侮辱而丧失斗志,相反,他以常人所不能忍受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终于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读完他的故事,我不禁感慨万分:是啊,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如果我们充满斗志,满怀自信地向心中的理想进发,冲破重重困难,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那只美丽的蝴蝶。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了解他的故事吗?就请认真读一读《让生命化蛹成蝶》,相信当你读完之后,一定也会心生感慨。

2.学生自由阅读,教师行间巡视,与学生个别交流。

3.教师相机点评,给表现突出者赠送写有名言的书签。

[设计理念:教者深情地向学生推荐阅读《让生命化蛹成蝶》,既为下面让学生写推荐稿做了很好的示范,又激发了学生阅读名人故事的兴趣。在引导学生表达阅读感慨时,教者还适时把写有相关名言的书签奖给大胆发言的学生,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三、自主阅读《改写历史的人》《太阳的背后不是光》

1.激情过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的一生就如过眼云烟。可有些人却把这生命之歌谱写得如日月星辰,向人们传递着光和热。当我们用心品读着一个个感人的名人故事时,心中总会荡漾起层层涟漪。下面请大家再读两则感人的故事。

2.学生潜心阅读,教师行间巡视,与学生个别交流。

3.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则故事?你想向其他同学推荐阅读这篇文章吗?

4.要想激起更多人的阅读兴趣,你在推荐时需要做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看看老师刚才是怎么向大家推荐阅读《让生命化蛹成蝶》的。(出示,学生自由读)

5.你知道可以怎么推荐了吗?

(讲讲最感人的故事、谈谈最深切的体会或收获……)

6.指名学生向大家推荐故事,相机组织点评。

[设计理念: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文章这一方式来进行读写训练,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有方法可依,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有真情可抒。这既完善、丰富和激活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又丰富和完善了学生的语言系统,真正促进了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四、推荐课后阅读名人故事

1.拓宽阅读内容。

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三则与命运抗争的名人的故事。其实,在历史的长河里,像他们一样坚持梦想、永不放弃的名人太多太多了,你还知道哪些名人?

2.布置并指导课外阅读。

岁月冲刷着记忆的河床,它会带走青春,带走欢笑,带走泪水,但却无法带走沉淀在我们记忆深处的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些回忆。无数名人用生命之弦奏响了一曲曲优美的颂歌,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名人的身影,让我们的心灵在动人的故事里徜徉,在优美的文字中得到净化吧。课后,同学们可以上网搜集一些名人故事进行阅读,也可以读一些名人故事汇编,像……(边展示边介绍)当然,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阅读一些名人传记。一周后我们利用一节阅读课举行一次“名人故事阅读交流会”,大家可以讲讲自己最受感动的名人故事,也可以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或收获。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7篇

一、 把握学生易忽略的地方

苏教版语文第7册第20课《诚实与信任》,许多老师在执教的时候,往往会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1~3小节,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诚实?平心而论,仅仅这样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因为这只完成了“诚实”这一部分的体悟,那么“信任”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不妨这样去设计:在学生们感受到“我”的诚实的时候,不妨进行一连串的追问,他在干什么?(找人)找谁?(小红车的主人)找到了没有?(没有一个人)他知道那个人是男是女吗?(不知道)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不知道)那他为什么还是写了个小纸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当时他坚信什么?

这就从细小处入手,追深、追透,追出那个“信任”。由此可见,在细微处引领学生走向深处,这是突破难点的很好途径。

二、 抓住学生即兴生成的时机

在教学苏教版第10册第4课《游园不值》一诗时,有许多老师往往重视对“满园春色”的想象,但忽略这个“出”字。如果教者能够抓住这个“出”大做文章的话,那么课堂教学就是另外一番风景了。我们不妨别出一格,从那容易忽略的“出”入手,引领学生去感受真正的春意盎然:你们能够把这个“出”组成其他的词吗?这时候学生的发言应该是非常踊跃的。

可能是挤出。那么,老师可以用适当的评价加以点拨。教师不妨这样去点拨:好一个“挤”字,写出了杏花的迫不及待,道出了春天脚步的快。

可能是探出。教师适当地引领:你把这株杏花当作人来写了,写出了杏花对春天的好奇,也写出了人们探索春意奥秘的心情。

也可能是伸出。老师可以适当地评价:虽然平淡,也可以从部分看出整体,那杏花就是一个试春者。

当然,在老师这样的点拨引领下,学生还会想出其他的许多,如“钻出”“冒出”“露出”等,教师就应当引领学生去辨析,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悟到春色之动人,从而欣赏到那“关不住”的“满园春色”,真正让学生热爱富有生命力的、阻挡不住的春色。

三、 注重在多项表象生成时引领

有些教师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时候,很可能抓住出现在眼前的那株神奇的柳树,由衷地发出一声——“哦”。在这里有许多老师会重视对这个“哦”的指导:有的老师会指导学生读出ó,千方百计引领学生读出对那株柳树的好奇,这种引领是难能可贵的,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的老师会引领学生读作ò,这也是不可多得的,也能够引领学生读出对柳树的赞美。这时候,学生就对那株柳树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表象。那么,引领学生真正地去认识并且真正地感受到这棵柳树生命力的顽强,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如果读作ó,这是好奇的,就让学生带着好奇去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如果是读作ò,这是赞叹,就让学生带着赞美去挖掘。在以上两个不同表象的引领下,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就能够让这些表象重合形成以下的形象:“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99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在这里通过“哦”的不同读音,引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产生出各种不同的表象,然后再进行深层次地研读,从而让表象逐步的统一,树立起心中永恒的形象——那就是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效语文课堂;文本切入点;原则

一、切入点

何谓“切入点”呢?切入点是组织和突破教学的关键环节。切入点的教学策略汲取了古代战事策略“擒贼先擒王”的思想精华,遵循并符合“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顺序。教学中只有准确选择切入点,才能做到“牵一点而动全文”,在简简单单的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最大的显现与提升。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寻找文本的切入点呢?

二、找准文本切入点,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1.从文章的题眼切入

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我就以“发愤”这一题眼为切入点,贯穿起整个教学。首先理解词义是“振作起来,努力去做”,这说明司马迁写《史记》经历了从振作到不振作再到振作的过程;接着,就直奔写“发愤”这一重点部分,体会司马迁内心的转变和发愤的动因;最后,联系文本,结合生活,体会司马迁怎样发愤的。这样,“发愤”成为串起课堂颗颗闪亮珍珠的红线,使得课堂熠熠生辉。

2.抓重点词语切入

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中“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这句话中“神奇”一词展开教学。学生围绕“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这个问题进一步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描写这株柳树“神奇”的语句,从而品味出这株柳树在高原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命力却如此顽强的特点。

3.抓重点句子切入

如,苏教版国标版第九册《黄果树瀑布》中有:“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莫高窟》中有:“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这些句子作为整体突破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去读书,去发现,效果会很好。

4.课文插图切入点

如,教学《草原》第一课时,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优美的草原风景,在尽情地欣赏画面之后,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表达的时间,质疑、赞美、渴望将溢于课堂,接着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学生会感到“草原”景美、人美、文也美。依景学文,依文赏景悟情的教学会如行云流水。

5.利用矛盾因素,找准教学切入点

如,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既可以抓住爱大黑骡子,又要杀大黑骡子,这“爱”与“杀”的矛盾冲突,又可以抓住坚持杀大黑骡子,而他身边的饲养员、警卫员坚持不杀大黑骡子,这“杀”与“不杀”的矛盾冲突来切入文本,细心品读,从而体会人物形象。

三、找准文章切入点应该遵循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所选择的切入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因此,切入问题的提出,在于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要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目标性原则

选择切入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这就是切入点选择时的目标性原则。有效切入的目标定在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要求教师选取的切入位置应尽可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切入位置是与此相关的点,有利于文章的展开分析,并且经过层层深入的探究,落实学习目标,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地学习文本,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启发性原则

所选择的切入点要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启发。一个好的切入点就是以引导提示的方法开拓学生创作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使他们摆脱成人的思维模式及现实的束缚和局限,表现出他们超自然的、客观的自由,从而创造出学生心目中绚丽多彩的奇妙世界。因此,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要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4.自主性原则

有的教师想得很简单,以为切入口突破点找到了,讲深讲透就行了,其实不然。教师的讲不能代替学生的学。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内容我讲了很多遍,你们怎么还不懂啊?”于是埋怨学生不用功、笨,其实这是教师的失职。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自主、合作、探究,它们是学习过程中相互融合、三位一体的特征,如果学习自主了,它同时必定是合作、探究的;如果是学习合作的,它同时必定是自主、探究的。那文章中需要重点研读和深入研讨的部分,就只有采用自主的方式让他们通过对学习意义的自我建构,才能真正有所得。

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深入钻研吃透教材,就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从而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