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端午节儿童古诗

端午节儿童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端午节儿童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端午节儿童古诗范文第1篇

插艾草

采艾草悬插于门上、堂中,据说能避邪驱瘟。农历五月,艾草的长势旺盛,古诗云:“端阳时节草萎萎,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端午节插艾草历史悠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载:“五月五日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也说:“又钉艾人于门中,士庶递相宴赏。”所谓“艾人”就是把艾草扎成人形。有的还将艾草剪做成虎形,谓之“艾虎”。南宋福建词人刘克庄在《贺新郎》词中描绘:“儿女纷纷夸绺束,新样钗符艾虎。”至于为何选择端午节插艾草,相传是在这期间艾草的芬香油最多,杀毒能力最强。人们把艾草和另外两种中药苍术、白芷合在一起煨薰,会散发异香,能起到除蚊、灭蛆和驱杀跳蚤的效果。古代医家云:“杏乃中医之花,艾乃中医之草。”相传唐朝药圣孙思邈常用艾草温灸足三穴,后来竟长寿100多岁。

挂菖蒲

端午节,家家户户惯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说有驱魔祛鬼神效,还传说食菖蒲可成仙,可长生。汉武帝欲求长生术,曾吃过两年菖蒲。据《本草纲目》中载,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名。又因其叶像剑,故亦称“剑水草”。菖蒲根茎可作香料,有提神、通窍、杀菌功能,端午挂菖蒲俗信可辟邪。清富察郭崇《燕京岁时记》中记述:“端午日,用菖蒲根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饰物挂于儿童脖颈以辟邪,也有用菖蒲根泡酒,以为饮之能延年益寿。菖蒲虽无牡丹之丽,又无荷花之雅,却深得人们喜爱,古人常将兰、菊、水仙、菖蒲誉称“花草四雅”。

采百草

相传,远古时就有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草药之说,后来端午节采药便成了约定俗成的活动。韩愕《岁华纪丽》中载:“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据载,此俗始于夏代,《大戴礼记・夏小正》:“此月(五月)蓄药,以蠲除毒气。”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是日(端午节)竞渡,采杂药。”南宗吴自牧《梦梁录》记:“此日采百草或修制药品,以为辟瘟疾等用,藏之果有灵验。”至今,闽南和台湾等地民间仍保留这一古老遗风。老百姓认为,初夏时节,草药繁盛,容易辨识采集,这天采集的草药疗效也特别好。我国壮族地区,人们纷纷上山采药,然后煮药水洗澡,这种药浴有利于人体皮肤的保健。

佩香囊

端午节这天,小孩以五色线系香包挂胸前,以示驱邪恶习保平安。香包的外形或为一长方形,纸包外印钟馗、关公等神像或以包布缝成桃子、金锁、小猴、青蛙等,香囊内装有朱砂、雄黄、香料药物,小巧玲珑,清香四溢,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江南民间有用红布做成鸡心袋,内藏茶叶、米、雄黄粉让小孩挂胸前,说“鸡心”与“记性”谐音,长大读书记忆力会好。《帝京岁时纪胜》中也记载有清代北京端午佩香包节俗:“用软帛缉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小儿佩之宜夏避恶。”佩带这种药物香包自有妙理,因时值天气渐热,疾菌萌发,佩个香包可杀除病菌、消爽神志。

午时茶

端午节泡饮午时茶是台、闽粤民间盛行的保健节俗。午时茶是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保健药茶,人们习惯在端午日正午泡饮,故名。从神农发现茶叶开始,就显露了茶能治病的作用,已知茶对多种疾病有防治作用。有记载的午时茶的中药配伍中,大量的就是茶叶。南方人还习惯泡饮独特的“柚茶”(也习惯叫“午时茶”),这种用柚茶重约好几斤,每粒压挤入茶叶约125克,然后用线缝合挂于通风处,让其自然风干。待到翌年端午节,柚汁早已被茶叶吸收,取柚茶冲泡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气喘等症。

雄黄酒

端午节儿童古诗范文第2篇

端午节传统习俗:避五毒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端午节传统习俗:挂艾草、菖蒲、榕枝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端午节传统习俗: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节传统习俗:划龙舟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传统习俗:佩饰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

端午节传统习俗: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端午节传统习俗: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端午节传统习俗: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端午节传统习俗:长命缕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端午节儿童古诗范文第3篇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唐玄宗)。又到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亦称端阳节。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为端午感怀,留下大量诗篇。

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在古代诗句中就有流露。唐代褚朝阳诗云:“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汩罗空远而。”诗里句间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张未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渠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诗人为屈大夫含冤离去而鸣不平。贝琼的《巳酉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汩罗无处吊英灵。”抒发了埘屈原的凭吊之情。边贡的《午日观竞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作者从观看龙舟竞渡而油然而生对屈原的敬慕之情。宋人梅尧臣的《五月五日》诗也流露了对屈原的敬意:“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风俗五花八门,屡见于诗人的笔端,如宋代戴复古的《扬州端午呈赵师》诗:“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生动地反映了古时人们过端午的情景。古诗:“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语升平。”展示了古时端午民间¨曷菖蒲酒祈平安,家家户户悬挂艾草驱虫去邪的场面。在众多端午风俗诗中,诗人往往存描写端午食粽上花赞笔墨,如“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棕”、“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诸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等诗句,反映了民间食棕的普遍。唐明皇吃了一种“九子粽”后,赞不绝口:“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代诗人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写出了粽子的形状和味道。诗人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描述了粽予的大小。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写尽了火腿粽的妙处。而清代查慎行笔下的“清暑初交殿角风,又传节物近开中。灵符旧系千丝缕,玉粒新颂五彩筒。青箬香分菖叶绿,银盘光射石榴红。云帆不却三韩贡,拜赐还教纪祖功。”则描绘了当时用高丽贡米制作粽子的情景。

在端午风俗中,龙舟竞渡场面壮观热烈,更是牵动了诗人的情愫,成为端午节诗人高哦低吟的好题材。唐代张悦的《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储光羲的《官庄池观竞渡》:“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击去来波。”宛若一幅幅龙舟竞渡风俗画,清新又动人。唐代诗人张封的“五月五日天晴朗,杨花绕红啼晓莺……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呜千雷。鼓声渐急标渐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更是惟妙惟肖地再现了龙舟竞渡那扣人心弦的场景。唐代白居易的“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归。”则反映了当时龙舟竞渡出现以夺锦标为胜的情景。宋代陆游的《归州重五》诗,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把竞渡盛况描绘得呼之欲出,气象非凡:“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围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清代董平章的诗句:“堂开宛在俯中流,士女倾城尽出游。记得小西湖上路,罗衫执扇看龙舟。”描绘了当时人们倾城看龙舟竞渡的盛景。

同是端午,由于诗人们的境遇不同,在诗中所流露的情感也各异。唐代殷尧藩在《同州端午》一诗中写道:“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欲问何方是故乡。”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跃然纸上。唐代文秀的《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有洗得直臣冤。”诗里句间表达了作者为爱国诗人屈原鸣不平的心情。明代高启的《端阳咏粽子》诗:“香艾裹秫炊,投祭楚江湄。颇恨馋蛟横,忠君竟不知!”流露了作者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情思。清代谢墉的《粽子》诗:“玉粒量米水次陶,裹将箬叶苎丝韬……土俗清明供祀暮,诗家端午吊离骚。年年节今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劳。”诗人不仅描写了故里粽子的制作工艺,而且借粽子倾吐对远方老母的思念之情。

端午节儿童古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词;主题阅读;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古诗词杰作。这些古诗词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对于处在记忆力发展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大量地阅读、积累古诗词,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情趣、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站在时代的讲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有效引导小学生积累经典古诗词,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教材上,而应该延伸到课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g里,获得更丰富的古诗词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呢?在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我将古诗词阅读活动分为两个相辅相成的阶段:

一、主题阅读进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编者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诗词,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这样的主题编排方式给了我们启发:古诗词的积累与学习可以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沟通学生课内、课外的横向学习,连点成线,拓宽学生古诗词阅读的空间。

(一)文本研读定主题

在浩淼的古诗词长河中,有许多诗歌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长或讴歌大好河山……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为例,安排了两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在研读文本之后,继而从主题出发,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拓展阅读《赠汪伦》、《别董大》这两首表现送别之情的诗歌。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古诗词时,多角度获取信息,并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当然,灿若繁星的古诗词,主题的归类也是不胜枚举的,有思乡诗、山水诗、边塞诗、爱国诗等题材。在教学中,如果能以点带面,拓展同一主题教学内容,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需要教师能够以《新课标》为指导,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善于挖掘,勇于思考,勤于课堂实践。

(二)传统节日觅诗情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浓郁的地方风俗来庆祝这些节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代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和未来的文化财富。然而现今,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对舶来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因此,我们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的学习与传统节日融合起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学习蕴涵着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同时大力借助古诗的学习,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前后,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古诗词,并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来吟诵,让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元宵节前后,吟诵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让学生感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景象;于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中,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带领学生吟诵《清明》,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了解古人扫墓的习俗;七夕节,学生在“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中了解七夕的传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给我们展示了古人在重阳节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中秋节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欢度节日之际,我们亦可以开展丰富的节日主题活动。如端午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等,并重点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同学们在故事中了解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于屈原诗词中体味他那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在这样入情入境的传统节日主题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

(三)春夏秋冬赏诗境

每一个季节都有许多著名诗人留下的经典之作,每一个节气都有每一个节气典型的物候,我们跟着经典诗词的韵律,带领学生开启了穿越四季之旅。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聆听、诵读着诗词给我们带来的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欣赏柳树婀娜的身姿;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聆听春天的歌声;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里,感受在田野上奔跑的快乐。

在热情奔放的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孩子们一睹西湖盛夏的风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让孩子们领略了夏雨的滂沱。

在高远辽阔的秋天,学生读杜牧的《山行》,品王维的《山居秋暝》,诵刘禹锡的《秋词》,吟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陶醉在秋天的意境中,陶醉在动人的诗篇中。

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或者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无需老师再做过多讲解。

二、多种方式促积累

(一)日常活动作保障

1.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诗词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推行每周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我们的具体方法是:将教室黑板一角辟为诗词园地,每周一抄上两首新的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诵。

2.开展“课前一诵”活动。每节课上课前学生诵读古诗词一首(两遍),课任老师负责。

3.放学路队诵诗词。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各班学生在教学楼前排好队,边诵读古诗词边走出校门。

(二)趣味实践展收获

端午节儿童古诗范文第5篇

一、利用优势,挖掘特色

(一)农业科技实践小活动。农村有肥沃的土地、广阔的原野、壮丽的山河,这些都是农村少先队开展特色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立足于当地农情,挖掘乡土资源,是农村少先队开展特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进行农业实践活动是农村队员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地农情,以“启明星”科技活动为载体,组织队员们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试一试、说一说”等环节,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参与农业科技实践活动。1、聘请农业科技校外辅导员:在学校大队部的帮助下,创设一系列适应农村、适应儿童特点的农业科技特色活动,以其教育性、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应用农业科学成果的自觉性。2、建立农业科技实践小基地:充分利用乡村的农场、林场、专业大户的种养基地建立红领巾实践阵地。3、开展农业科技实践小活动:广大队员利用所学到的科技知识进行“掌握一套务农小本领,组织一次农技小讲座,提出一个兴农小建议,宣传一条致富小信息”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在实践中进行体验,把在实践阵地学到的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带进千家万户,充分利用自己的农业科技探究成果,推动身边农业科技的进程,积极为农村农业生产服务。

(二)开辟民间艺术小舞台。农村有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我们西坑畲族镇有着独具艺术魅力、乡地气息浓厚的民间文化艺术。针对我镇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特点,少先队组织结合当地风俗民情,建立了红领巾山歌队、刺绣队、编织队,利用“乡村艺术节”、“农民文艺汇演”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活跃了农村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少年儿童追求美,展示美,创造美的艺术才能。

(三)开展“特色章”争章活动。“雏鹰争章”活动作为少先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已在广大基层少先队组织中全面实施。基础章、兴趣章、特色章等已成为孩子追求进步的目标。在农村,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按需要选设一些“特色章”,开展争章活动,为队员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队员们可以通过争章活动,弘扬民族文化,增长生活知识,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如:农村上学路远,大同学照顾小同学,设立“护幼章”,通过争章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学习种菜,设立“种菜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劳动观念和科学观念。学唱畲乡山歌,设立“山歌章”,开展“编山歌,唱山歌”活动,弘扬了畲家传统文化。“特色章”争章活动的开展,推进了农村少先队的素质教育。

二、从“小”入手,以小见大

农村少先队特色活动要从“小”入手,以小见大。辅导员应从日常生活中筛选出精华来作为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反复锤炼主题,使之切合现实。对队员进行深入地教育,必须把握活动的地方性,立意要高,角度要小,要细推敲,深挖掘。如:根据当地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开展“走进农家学包粽子”、“有滋有味品尝粽子”、“热粽飘香话端阳”、“端阳节里思屈原”系列小活动,不仅使队员学会了包粽子的技能,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而且把亲情、乡情、爱国情融为一体,在小活动里受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热爱农村的大教育。

三、举一反三,不断革新

端午节儿童古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资源;语文教学;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29-1

一、结合亲情作业,让学生在亲子活动中学语文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远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应以课本为原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

为了激发低年级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我结合学校开展的亲情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孩子、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比如学校将每年6月1日的“儿童节”定为亲情日。学校倡议每个孩子在亲情日为家人做一件小事,第二天,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在班级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我给妈妈梳了一次头,因为每天早上妈妈都是一大早起来,为全家做好可口的早饭,特别是为了我的身体健康,每天的早餐都不一样,等我吃饱喝足了又赶紧送我去上学,自己的头发都没有好好梳过,我给妈妈梳好头,她的头发一根都不乱了,我拿来镜子给妈妈,她高兴地说:‘真好看!’”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二、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美文赏析中心怀感恩学语文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看》一文记叙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的情景;《冰花》一文则写了小童对冰花这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赞美。教学时我巧妙地将这两篇通过观察后所写的文章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回去和家人一起去公园、郊外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谐、去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并提出要求希望孩子们在郊游的过程中,能够学着自己整理游玩需要带的物品,减轻家长的负担,在游玩途中,乘车让爷爷奶奶先坐、登山时主动搀扶家人等,通过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在一个个细节之中懂得了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关心一直呵护自己的亲人。

此外,在拼音教学中,我还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制作拼音卡片、开展亲子同读,如在一年级语文练习2中有这么一首儿歌“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教学时,我让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到在爸爸妈妈的下,“我”生活得很愉快、很幸福,再联系实际回忆家长对自己的付出。有的想到了在自己生病时父母彻夜不睡、守候在病床前;有的想到了为了自己健康成长,父母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自己锻炼、烹饪可口的饭菜;有的想到了当自己心情不好时,父母比自己还着急等。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学生来说说家长关爱自己的小故事,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领悟得越透彻,而且学生的讲述又为其他同学提供了可贵的教育资源。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并理解亲情,并落实到生活的细节之中。通过课文的学习,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对“亲情”一词有了初步的理解,并懂得了感恩于亲人。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学语文

语文教学要为生活服务,将语文教学作生活化处理应该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将课文学习、语文训练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教会做人、教会生存有机统一起来。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教师积极创设小课堂大社会的宽松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演练“社会角色”,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社会角色”演练中既长知识,又增才干,既高效完成课文学习与语文训练任务,又切实增强处事能力。

为此,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抓住口语交际训练这一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语言能力。如在进行《问路》、《学会请求》、《买文具》、《学会待客》等口语交际训练中,我都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思考后再让学生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说话,进行表演,引导学生评价。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我将语文小课堂模拟、还原为生活大舞台,为学生提供表现与增进才干的机会,通过开展系列语文活动,将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化成了学生内在的生存需求,因而“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四、挖掘“节日文化”资源,让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学语文

端午节儿童古诗范文第7篇

一、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相结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更是承担着启蒙和延续的重任。小学生毕竟还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假如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时,一方面教会学生语文知识和语言运用技巧,一方面向学生渗透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岂不是鱼和熊掌兼得吗?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的引导,因而学校就需要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相结合。例如,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学期会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教师需选择一些经典诗篇或者优秀文章进行朗诵,例如《弟子规》《三字经》《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同时,学校还会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硬笔字和软笔字,邀请当地有名的国画大师和书法大师进校园,不定期举办书法作品展示会等。在新教师培训上,学校效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拜师学艺”,建立了“青蓝工程”,为新教师精心挑选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作为师傅,实行“师徒挂钩”制度。这些举措,都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也为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与诵读方法的引导、实施相结合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是以诵读为主的,这种古老的教学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缺陷,但其能在我国得以传承数千年必然有其可借鉴之处。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诵读”中吸收合理内核,并不断地加以改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儿童时代是人生中记忆力最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多读书,多背诵一些优秀的文章,对于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学生们只有对文章进行不断地诵读和品味,才能获得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而想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表达能力,更需要学生多读书、多背书。笔者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必须掌握的古诗词篇目,进行整理与补充,列出每个学期必须背诵的20首古诗题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在每节语文课前设置“经典诵读”环节,由领读员带领着全班同学朗读五分钟。在学期末,进行“古诗考级”,先挑选10位学生进行考级,考级过关者发放考级卡;再由这10位学生担任“考级员”,对全班同学进行考级,考级过关者给予发放考级卡。这种“古诗考级”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班级中掀起了一番“背古诗热”。通过与诵读活动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与弘扬传统民族节日相结合

随着世界多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文化也已日益交融。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各种“洋文化”的入侵,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流行过“洋节”,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等。而我们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反而渐渐被人所淡忘,造成不少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不了解。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一些反映传统节日的诗词。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将这些教材合理利用起来,让阅读教学与弘扬传统节日结合在一起。例如,笔者在教学《九月九日山东兄弟》这首诗时,除了向学生介绍这首诗所描绘的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外,也让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有关重阳节的信息:比如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传统和一些有关重阳节的神话故事等等。再如,“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一个民俗节日,在这个节日之前,笔者让学生回家收集“拗九节”的相关知识,制作手抄报。在“拗九节”那天,开展“给敬老院老人送拗九粥”活动,由学生自带拗九粥,或小组集体购买拗九粥,送到敬老院,给老人们献上一份孝心。通过这些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充分的弘扬。

四、与阅读教学课堂实践相结合

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学生识字量的因素外,也要把握住小学生好动、活泼及好奇的心理因素,更要坚持课堂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大多数的小学生都爱听故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也都是以故事的形式传承下来。在现今的语文教材中也保留有许许多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对于这些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故事,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穿插表演、讲故事等形式,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学生能更好地吸收课文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时,为了让学生感悟寓言的寓意,设计了一个表演环节,让学生扮演兔子和农夫。简单的表演,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然后,笔者再向他们揭示这个故事所阐述的寓意就更能被学生所接受了。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面对的学习主体是儿童,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使小学生能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深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贴近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展开多样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对于一些经典传统古诗,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比如视频、音频、音乐等,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到情境中,充分理解古诗词,感受作者的情感。例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播放课文录音、教学课件展示庐山瀑布的风景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对庐山瀑布有直观的了解。在学生充分入境的基础上也可以利用一些音乐背景,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进一步感受诗歌中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从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端午节儿童古诗范文第8篇

近几年,我们把品德学科和班队活动进行有机整合,以活动促教学,以整合求发展,互通互融,取长补短,既减轻班主任教师繁重的工作压力,避免重复教学,又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教育合力,提高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增强了班队活动的魅力。我们还通过日常化的班队研讨,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形成了整合的路径,初步呈现了品德教学与班队活动整合的精彩。

一、抓住品德教材的关键点,丰富班队活动的内涵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过程和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不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最重要的一维。没有它,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看,它又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涵养的形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要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的。

由此,当我们的品德课堂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实践和体验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班队活动,把这种体验前移或者后续,既给学生创造实践体验的平台,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研究品德教材的生长点,提升班队活动的品质

有过品德教学体验的教师都知道,品德学科的文本比较简约,《品德与生活》以图片为主,《品德与社会》文字图片兼顾,这些图片和文字所起的作用只是一种提示、一种引导,给教和学都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品德学科教师可以在了解本社区、本学校、本班级学生、本班家长、本班带班老师等资源的基础上,寻找适用的资源,生成一些新的班队活动主题,以丰富课程资源,提升班队活动品质,引领学生的成长。

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可爱的家乡人》一文时,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就充分利用班级的家长资源,把著名儿童文学家范锡林爷爷请进了教室。之前,李老师就亲自给孩子们阅读了范锡林的武侠童话《功夫树》这本书,并利用两节班队活动时间,把作者范锡林爷爷请进教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

活动的第一环节,李老师主持了关于《功夫树》的读书交流会。在作品精彩片断赏析中,孩子们懂得了好的作品,不光要关注情节,更要关注内涵、语言和情感。

活动的第二环节,范锡林爷爷进行了一次微型讲座。他谈到:报告会经历了许多,但像今天这样的形式,还是第一次。第一次听孩子们上读书课,第一次跟这么小的孩子交流,感触很深。没想到,三年级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成为他的知音、知己。在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就作品的取名、结尾,就作家的读书、爱好,就写书的方法、秘诀等发问,范锡林爷爷一一耐心作答。从他的娓娓道来中,孩子们知道了人的生活中不能缺少笑,多一点微笑,人生就会多一点幸福;懂得了作品无结尾和两个结尾,是开放式结尾的创作方法;明白了作品中人物多为复姓,是为了让作品有中国味、古代味和武侠味;更了解了写作中要多一点鲜活的语言,比如选用一些民间俗语,使用夸张手法等,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活泼、精彩。

在这样一次品德教学与班队活动中,孩子们的内心萌发出了一种爱,对书籍的爱,对家乡人的爱。

三、反思品德教材的空白dylw.net 点,拓展班队活动的视角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使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必须从“教教材”走向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一方面充分利用文本资源,一方面充分关注社会发展热点,要善于用社会生活这本活教材来填补课程资源中的空白,或拓展教材中相对比较老旧、不适用于现今学生特点的资料,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深化教材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