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极端生命

极端生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极端生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极端生命范文第1篇

生命可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科學家已找到了各种各样顽强的生命样本。而人类刚更是无论从生理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充满了极端条件下的生命奇迹。这一切何解?西方哲學从活力、意志、无意识、生命冲动等等方面展开论证。而东方哲學刚从万物一体、万物本源具有无限潜能的高度进行解析,

极端条件下人的生命奇迹

生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它们可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在地球上很多原本认为根本不可能存在生命的极端条件下,科學家都陆续寻找到了各种各样顽强的生命样本。

极端条件下生命的发现,证明了生命具有不屈不挠的创造力,而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更是充满了生命奇迹。

2011年8月5日,33名被困700米深处井下的智利矿工,历经漫漫69天,终于在2011年11月13日重见天日。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地震的灾后救援中,涌现出诸多废墟下存活的“生命奇迹”……在这些极端困苦的条件下,缘何生命奇迹不断?是强烈的求生渴望,是对生命的坚持,是人在艰难困苦中求生的欲望和对生命本体意义的自觉追求。

相对于这些在极端条件下所创造的生理奇迹,人类在极端条件下所创造出的精神层面的奇迹更加可歌可泣:“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前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当代中国的张海迪更是以顽强的意志演绎了极端条件下人类精神之花绽放的极限。

东西方古代先哲对生命有不同的解读。

西方哲學维度对生命的思考

活力论曾经在哲學史上盛行一时,它认为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是绝对的,只有在有机物中才具有生命活力。这种活力,在希腊语中称之为“隐得来希”(entelechy),古希腊的科學权威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任何生物体内,都有一种叫做“隐得来希”的神秘力量,它并不存在于空间中,然而可对空间施以作用。

叔本华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學及生命哲學流派。他认为人类真正的本质、本源应当从人的内心深处去寻找,这就是人的生存(生活)意志,或下意识的生命本能的>中动;而生命乃至世界的本质就是意志。在他看来,生物最珍视的就是其生命,只要求得生存,其他一切都可以忍受:反之,其他一切都会失去意义。生物如此,其他一切事物亦如此。例如,一颗埋在土中的种子,可以长久不发芽,却能保持其生命力,这些都是它们求生存的表现。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人生就是意志活动”这一中心论点,但是在意志领域发现了一种不曾被污染的健全本能——就是对生命的深深眷恋与热爱,提倡正视人生的痛苦而不是逃避。基于此,尼采把“意志”看作是一种个人自我引导与自我超越的“权力”,是完全自由的,不应该受到任何环境影响的而能够支配环境。尼采强调权力意志的作用,进而提出一种超人哲學。他认为,超人能够控制自己的内驱力,能够自由选择而使自己有所成就,而种种恶劣环境是对超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考验。

而奥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则认为真正支配人类活动的是无意识,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无意识才是埋藏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山的主体。无意识中起主导作用的又是性本能,并且认为性本能有不同的两类,即最广义的性本能以及攻击本能。最广义的性本能又被称之为生存本能,包括人的一切积极的、爱的、建设性的、寻求安全躲避危险的种种求生意志。攻击本能又被称作死亡本能,人的一切消极的、恨的、

转贴于

破坏性的等等毁灭意志者包括在内。正常情况下,人的生存本能起着优于死亡本能的主导作用。

法国哲學家柏格森倡导的生命哲學则是对现代科學主义文化思潮的反驳。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唯一真正本体性的存在——生命存在的“绵延”。这种借助于直觉(而非分析)体认、领悟实在的方法,在哲學史上叫做直觉主义。在《创造的进化》中,柏格森提出和论证了生命的冲动。“生命冲动”既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又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意志。“生命冲动”本能的向上喷发,产生精神性的事物,如人的自由意志、灵魂等。

东方哲學视野中的生命智慧

古老智慧的中国道家思想认为,万物实际上是同源的,并且越低等越质朴的生物其能量更加巨大;而人只要通过修炼,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在《至乐》篇中就阐释道:万物的种类,都萌发于极微小的物质‘几’,这种‘几’不断演变而成人,最后又返回到大自然极微小的质体。庄子认为通过修炼得道的“至人”,将进入绝对的“天人合一”,就可以长生并且摆脱一切劣境的束缚。

起源于印度、光大在中国的北传佛教,认为人本具有无限潜能,但因为“无明”而被无边欲望所苦。勤修“戒定慧”三學,就可以进入“涅”的至高境界,并产生六种神通——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一通永通,一得永得,再不会失掉。佛教同时认为,万物皆为“有情”,所以力主“不杀生”和吃素,因为动物也有感情,被杀时其惊恐异常,并会在身体内产生大量的毒素。

起源于古印度的瑜伽修炼术已经风靡全球,

“瑜伽”名称的本义便是“相应”的意思,意即通过“梵我一如”般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相应,人的身心高度融合,潜能也得到极大开发提升。瑜伽练习者通过修炼来制约自己的内心活动,达到瑜伽的境界,即彻底清除了一切物质欲念,进入超然存在的境界,就能够把自己的感官从感官对象事物那里撤回来,这样的人就是真正处身于智慧之中。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能成大事者,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以“浩然之气”保持气节,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够经受各种逆境考验并超越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极端生命范文第2篇

摘要:深海微生物是地球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海微生物由于其在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深海微生物研究开发的历史和进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深海微生物;研究;开发

Researchanddevelopmentofdeepseamicrobes

ABSTRACTDeepseamicrobesaretheimportantcomponentsofearthbiologicalsystem.Deepseamicrobeshavereceivedmoreandmoreintensiveattentionastheirimportanceintheresearchandapplicationinecology,resources,environments,andsoon.Inthisstudy,thehistoryandmainachievementsindeepseamicrobialresearchanddevelopmentswerebrieflyintroduced.

KEYWORDSDeepseamicrobes;Research;Development

深海的概念通常指1000米以下的海洋,占到海洋总面积的3/4,而其中深海沉积物覆盖了地球表层的50%以上。深海及深海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生存面临高压,低温或高温、黑暗及低营养水平等几个主要极端环境,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片“荒芜的沙漠”。20世纪中期,深海测量技术发现深海洋底也有高山峻岭,全世界有8万公里长的山脊蜿蜒在各个大洋,大洋中山脊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的统一性。1977年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最早在太平洋上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2500米的深海热液区发现了完全不依赖于光合作用而独立生存的独立生命体系。位于生命体系金字塔底部的是微生物,能直接利用深海火山口喷出的硫化物、氮化物、甲烷等低分子化合物作为食物和能源,合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糖等。位于金字塔上部的是一些大型生物包括长管虫、蠕虫、蛤类、贻贝类,还有蟹类、水母、藤壶等特殊的生物群落。有人将这样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海底生物世界称为海底“生命绿洲”。目前已经有几十个深海热液区生物体系被研究,这种依靠地球内源能量支持,在深海黑暗和高温的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生产有机质的“黑暗食物链”的发现使人类对深海环境以及生物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目前已发现的各种极端环境中深海蕴藏着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最主要的是深海微生物,但这些微生物大部分还鲜为人知。深海环境下极端微生物的研究不仅是目前生命科学最前沿的领域之一,也是海底深部生物圈研究和海底流体活动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项研究将回答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外太空生命探索等生命科学的重大问题并带动包括21世纪地球科学内的其它学科领域的重大发展。200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在其题为“OceanScienceattheNewMillenium”的科学发展展望报告中,将海底流体活动研究列为海洋科学今后十年最重要、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和科学发现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生命科学与海底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在上述研究中将占据重要地位。于2003年10月份开始的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将深部生物圈和洋底、海底列为该计划中三大科学课题之一。深海深部生物圈的发现是对“生物圈”广泛范围的进一步了解。虽然海底采集沉积柱状样已经有近80年的历史,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68年的深海钻探计划。“深海钻探(DSDP,1968~1983)”、“大洋钻探(ODP,1985~2003)”和“综合大洋钻探(IODP,2003~至今)”等深海研究的三部曲,是国际地球科学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也是成绩最为突出的合作研究计划。大洋钻探计划ODP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出另外一个生命世界――掩埋在洋底沉积物中和地壳中的生物圈。在数千米深海海底存在着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数量极大的生物群,有人估计其生物量相当全球地表生物总量的1/10。与热液口“自养”的微生物不同,深部生物圈的原核生物依靠地层里的有机物实行“异养”。深海大洋中生物圈的发现,让人类认识到地球生态系统的真正基础在于原核生物。正是这些原核生物多种多样的新陈代谢过程,产生了多种多样生物地球化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微生物总是出现在它们能够生存的一切物理、化学、地质环境中,这似乎是一条基本规律。那些在极端环境中生长并通常需要这种极端环境正常生长的微生物被统称为极端微生物。极端环境涵盖了物理极端环境(如温度、辐射、压力、磁场、空间、时间等)、化学极端(如干燥、盐度、酸碱度、重金属浓度、氧化还原电位等)和生物极端(如营养、种群密度、生物链因素等),海底被认为是上述极端环境中的极端。在深海环境中广泛存在着嗜酸(pH3以下)、嗜碱(pH10以上)、嗜盐(25mol/L以上)、嗜冷(可达0℃以下)、嗜热(120℃以上)、嗜压(500大气压以上)微生物。深海环境下极端生物特征的研究也为生命极限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生物材料并对外太空生命探索不断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科学家们设想:既然在如此严酷的极端环境下微生物还能很好地生存,那么在火星上也会有生命存在。深海微生物学的建立应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Yayanos教授设计、改进高压培养罐并于1979年首先分离出深海嗜压菌,1989年Bartlett首先分离出压力调控的外膜蛋白(OmpH)。1990年日本三菱重工和三洋公司开始为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研制深海微生物高温/高压培养系统,1994年才完成,耗资七亿五千万日元。该系统的建设和深潜、采样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深海生物圈的研究进步。1995年Kato等分析了一个压力调控基因簇,1999年Nogi等从马里亚纳海沟分离、鉴定出极端嗜压菌Moritellayayanosii[1~3];2003年日本、美国和意大利相继展开了深海嗜压菌ShewanellaviolaceaDSS12和PhotobacteriumprofundumSS9全基因组测序[4,5];2005年3月P.profundumSS9全基因组序列及初步分析在Science上发表[6,7]。除了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深海微生物研究还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价值而引起广泛的关注。深海生物处于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态环境中,在高静水压、剧变的温度梯度、极微弱的光照条件和高浓度的有毒物质包围下,它们形成了极为特殊的生物结构、代谢机制系统。由于这种极端的环境,深海生物体内的各种活性物质,特别是酶,具有高度的温度耐受性,高度的耐酸碱性、耐盐性及很强的抗毒能力。这些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是深海生物资源中最具应用价值的部分。除了发展、改进海洋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获得新的海洋微生物,筛选活性物质外,应用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构建海洋微生物基因组文库,通过研究,操作海洋微生物遗传基因,来获得新的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这是探索海洋特别是深海微生物资源,研究开发海洋新药物的必然而有效的选择,也是目前深海微生物资源开发的热点。概括来说,深海生物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1工业应用

工业生产常常要求一些特殊的反应温度、酸碱度并加入一些有机溶剂,在这种条件下,普通酶无法保持活性,因此,依赖酶的工业必须花费大量资金采取特殊的工艺以保持这些酶的活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成本,而极端酶在普通酶失活的条件下仍然能保持较高的活性,所以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有高温聚合酶、糖酶、淀粉酶、蛋白酶等几种极端酶开始工业化生产,并且已经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2医药应用

从生物体内研制药物治疗人类的各种疾病由来已久。由于越来越多的病原菌或病毒对目前的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并且不断产生新的疾病。因此从海洋中筛选新的生物药物成为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的方向。深海生物由于环境的独特性而成为新型特效药物、抗肿瘤、抗病毒、降压降脂等药物的来源。目前国际上在深海药物的筛选方面还未见太多报道,但是可以预料它的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

3环境保护

在海底,由于动物尸体聚集、火山喷发等原因造成有毒物质及硫化物等对陆地生物有害物质的浓度较高,而生存在这里的微生物能分解这些物质并以其为能源繁衍生息,因此,这些生物在清除地球表面的重金属、石油等污染物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日本科学家已经从深海中筛选到具有较高的石油分解能力的菌株,并已开展了应用研究。从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深海技术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投身于深海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的深海载人潜器下潜深度达到6500m,无人缆控潜器ROV则可达到11000m水深,并获得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沉积物样本,研究发现其微生物含量达到103~104/g的水平。实验室深海环境模拟也取得突破进展,已分离鉴定出嗜压、嗜碱、嗜酸、嗜盐、嗜冷、嗜热等极端微生物。目前国际上进行深海微生物研究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及亚洲,其中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都是深海微生物研究的主力军。目前,在深海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多样性调查、功能基因研究和适应性机制研究(如深海嗜压菌的嗜压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类极端微生物在工业用酶、工具酶、环境修复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的开发应用也有了突破,使人们看到了深海微生物开发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深海生物资源尤其是微生物资源越来越得到人类的重视。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水下工程技术和探测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人类对深海微生物的研究和开发有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我国深海生物基因的系统研究起步时间较晚,从本世纪初开始主要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和中国大洋专项的资助。中国大洋协会依托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成立了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基地,研制、配备了一批船载和实验室深海微生物培养专用设备。在深海设备的支持下,真正意义的深海微生物研究得以开展。到目前为止,基础研究主要开展了深海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极端微生物分离、培养;微生物遗传、代谢研究,深海极端环境下微生物适应性机理的研究等。成功分离、鉴定出各类深海嗜压、嗜热、嗜冷、嗜盐、嗜碱、嗜酸微生物,从中发现了多个未经报道的新种。以此为基础,正在建设国内第一个深海微生物菌株资源库。克隆了多种深海极端酶基因,进行了基因表达和分析。深海微生物抗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筛选工作也已经开展。深海耐压菌ShewanellacomraWP3已基本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正在开展后基因组研究。开展了深海沉积物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成功构建了一个深海5000米水深沉积物的cosmid基因文库,通过对克隆子的分析发现文库中微生物来源主要是一些不可培养的微生物新种,部分克隆子序列测定发现克隆子上大部分基因是新基因。目前已筛选到多个能表达生物活性物质的克隆子,正在进行序列测定。总之,深海生物研究是一个依赖于工程技术的高投入项目,我国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快速发展还需要更多资金和人才的不断投入。

参考文献

[1]IshiiA,NakasoneK,SatoT,WachiM,etal.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thedcwclusterfromthepiezophilicdeepseabacteriumShewanellaviolacea[J].JBiochem,2002,132(2):183

[2]HorikoshiK,Tsujii.Extremophilesindeepseaenvironments[M].Tokyo:SpringerVerlag,1999:91

[3]KatoC,NogiY.CorrelationbetweenphylogeneticstructureandfunctionexamplesfromdeepseaShewanella[J].FEMSMicrobiolEcol.,2001,35(3):223

[4]BidleKA,BartlettDH.RNAarbitrarilyprimedPCRsurveyofgenesregulatedbyToxRindeepseabacteriumPhotobacteriumprofundumstrainSS9[J].JBacteriol,2001,183(5):1688

[5]NakasoneK,IkegamiA,KatoC,etal.AnalysisofciselementsupstreamofthepressureregulatedoperoninthedeepseabarophilicbacteriumShewanellaviolaceastrainDSS12[J].FEMSMicrobiolLett,1999,176:351

[6]VezziA,CampanaroS,D′AngeloM,etal.Lifeatdepth:Photobacteriumprofundumgenomesequenceandexpressionanalysis[J].Science,2005,307(5714):1459

[7]CampanaroS.VezziA,D′AngeloM,etal.LaterallytransferredelementsandhighpressureadaptioninPhotobacteriumprofundumstrains[J].BMCGenomics,2005,6:122

[8]VetrianiC,JannaschHW,MacgregorBJ,etal.Populationstructureandphylogeneticcharacterizationofmarinebenthicarchaeaindeepseasediments[J].ApplEnvironMicrobiol,1999,65(10):4375

[9]PriestFG,GoodfellowM.Appliedmicrobialsystematics[M].Dordrecht:KluwerAcademicPublishers,2000

[10]ReysenbachAL,VoytekM,MancinelliR.Thermophilesbiodiversity,ecology,andevolution[M].NewYork:KluwerAcademic/PlenumPublishers,2001

[11]BullAT,WardAandGoodfellowM.Searchanddiscoverystrategiesforbiotechnology:theparadigmshift[J].MicrobiolMolBiolRev,2000,64(3):573

[12]AkerleyBJ,RubinEJ,CamilliA,etal.Systematicidentificationofessentialgenesbyinvitromarinermutagenesis[J].ProcNatlAcadSciUSA,95(15):8927

[13]BernanVS,GreensteinMandMaieseWM.Marinemicroorganismsasasourceofnewnaturalproducts[J].AdvApplMicrobiol,1997,43:57

[14]StoreyKB,StoreyJ.Environmentalstressorsandgeneresponses[M].ElsevierScienceB.V.2000:277

[15]AbeF,KatoC,HorikoshiK.Pressureregulatedmetabolisminmicroorganisms[J].TrendsMicrobiol,1999,7(11):447

[16]YamadaM,NakasoneK,TamegaiH,etal.PressureregulationofsolublecytochromescinadeepSeapiezophilicbacterium,Shewanellaviolacea[J].JBacteriol,2000,182(10):2945

[17]KatoC,QureshiMH.Pressureresponseindeepseapiezophilicbacteria[J].JMolMicrobiolBiotechnol,1999,1(1):87

[18]LiS,XiaoX,LuoJ,etal.IdentificationofgenesregulatedbychangingsalinityinthedeepseabacteriumShewanellasp.WP3usingRNAarbitrarilyprimedPCR[J].Extremophiles,2005,publishedonline

极端生命范文第3篇

2、公民个体隐私极端化:欧美人对隐私的重视程度远大于东方人。中国进行流行病调查追踪时,病毒感染者的个人行踪、地址、工作地点基本是公开的。而欧美的民众个人隐私不可侵犯,就没办法做这种流行病学调查,即便进行流行病学追踪,也不可能像我们做的这么彻底。

3、个人自由极端化:部分人认为自由重于生命!政府采取限制措施,很多人就上街游行示威,要自由,要人权!岂不知生命都不保了,自由还有什么用?有一些上街游行的人,得了病之后才开始后悔。但是有不少人,只要还没得病,仍然会上街享受自由。

4、经济上的极端私有化:中国国家的一个倡议,一呼百应,在医疗物资供应上,很多企业快速上马医疗设备、用品生产,有的往往不顾成本的上马。在欧美国家,因为生产医疗设备成本未必能这么快收回来,有可能你刚上马疫情过去了,导致血本无归,以前很多企业有这样的教训。同时,中国一声令下全国4万多医务工作者奔赴武汉、湖北,这在欧美的私有化条件下不可能实现。

极端生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极端自然灾害;应对措施

地球及其地球周围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运动、变化的本质规律及其人类社会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后所产生的灾害(人的生命及其技术和所创造的财富之不能承受的威胁),随时威胁着人类局部地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不论人类的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类在一些极端自然灾害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世界上因灾害遭毁灭的城市有53座,因地震而毁灭的为27座,另一半为水灾所致。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54%大多数是被震垮的房子压死的),但人类的技术和综合能力可以避免或减少极端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一、自然灾害的种类

我国地域、海疆辽阔,江河湖泊水系发达,山高盆低,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变化异常,雨量不均,植被不匀,湿地减少,人口较多,各种复杂因素的构成和地球及其地球周围环境运动、变化的本质规律,其自然灾害的潜在与发生是客观存在的。

(一)原生自然灾害的种类

原生自然灾害的种类大致有:地震(特别是地表15公里以内的6级以上的强震)、火山喷发(伴有地震)、海啸(5米以上)、高海潮(5米以上)、大洪水、山洪暴发(强降水)、飓风、龙卷风、台风(12级以上)、砂尘暴、雹雨、暴雪、雷暴、自然森林火灾、沙漠化、泥石流、山体滑坡、大雪崩、连续的高温干旱、连续的低温冻雨等。

以上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将造成人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大地震,范围大、波及面广,对人的生命(动物)和财产损失最为严重。

(二)次生自然灾害的种类

次生自然灾害是原生自然灾害发生后所产生的另类自然灾害。同时也包括人类行为工程(采油、采矿、开山、围湖、改河、建筑、化工、战争等)后所导致的自然灾害。

次生自然灾害的种类大致有:地震时所造成的海啸、火灾、爆炸、堰塞湖;水灾和地震过后的疫情;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固体污染、液体污染、声污染、光污染、磁污染等);气候异变(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悬河、悬湖、水库决口(堤);地面变形(地陷、地裂);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山体失稳等。

二、自然灾害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各种自然灾害都会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有的自然灾害虽然不是直接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但是,它会恶化人类的生存条件,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极端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将造成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不但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制约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给减灾救灾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有的原生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所产生的次生自然灾害,如不及时排除或处理不当,将会再次造成人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比如说,发生原生自然灾害是“致命打击”,那么,次生自然灾害则会“产草除根”。

(一)地震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我国地域的地震大多属于地质构造性质的地震。浅地表强震(大于6级以上)往往造成桥梁倒塌,隧道、路面、路基开裂,设施倒塌,路基路面坍塌,山体塌方堵塞路面,电源、通信、交通运输中断。地震发生时,严重威胁着公路工程建设和公路运输过程中人员及其财产的安全。地震发生后,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震级不同的、彼此起伏的余震发生。

(二)海啸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海啸是沿海地区或海洋区域发生强烈地震所引发的自然灾害,海啸形成的海浪高度可达30多米,海啸能量推进可达数千海里,冲击海岸线陆地,对海岸陆地的生命财产将造成重大损失。海啸对沿海公路、桥梁及其设施将造成严重破坏。

(三)台风(飓风、龙卷风)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台风影响范围较大,台风经过的区域将对公路设施造成破坏。台风不但风力强劲,而且都伴带大量的降水,台风经过的局部区域将造成山洪暴发,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塌(坍)方,损坏公路绿化,冲毁或掩埋公路、桥涵及其设施,造成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台风的形成时段如遇天文某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沿海区域将产生较大的风暴潮。飓风、龙卷风经过的区域,公路的设施及其桥梁的局部将遭受破坏,但对公路的影响面比较小。

(四)砂尘暴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砂尘暴是内陆地区某些特定地理环境(山口、风区、戈壁)和大气气流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自然灾害。发生砂尘暴时的风速可达14级,在风力作用下,刮起尘、砂、石。砂尘暴持续时间可长达28小时。发生砂尘暴时,大量的砂石会堆积公路局部路段,公路被砂石掩埋深度可达2.6米,交通运输被迫停止,砂尘暴对公路标志及其附属设施造成严重创伤。

(五)洪水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大面积持续的强降水将导致洪水泛滥成灾,一般情况下,洪水持续的时间在3~6天,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持续了28天。洪水会淹没(冲毁)公路、桥涵及其设施;水面上的各类漂流物随着水的流速会撞击下游的各类桥梁,给桥梁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强降水还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塌(坍)方,冲毁或掩埋公路、桥涵及其设施,造成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地震时所造成的堰塞湖如不及时排除以及江河、水库决口(堤),同样会淹没(冲毁)公路、桥涵及其设施。

(六)高温干旱、低温冻雨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持续的高温(38℃以上)干旱会造成砂石路面结构松散,尘土飞扬,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拱起,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发软,强度降低,产生拥包、波浪、车辙等病害。持续的低温(-10℃以下)冻雨会造成公路路面严重结冰,路面打滑,车辆无法通行,还会造成电力设施倒塌,电源及通信信号中断。持续的低温天气也会产生大暴雪,导致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七)雪崩自然灾害发生时对公路及交通运输的危害

雪崩是常年积雪的高原地区的一种自然灾害。大雪崩所形成的“雪龙”速度可达97米/秒,对高原地区的公路作业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大雪崩产生的大量积雪将会掩埋公路局部路段及其公路设施,导致公路交通运输中断。

三、公路安全应对自然灾害的原则及措施

极端自然灾害发生所产生的危害(破坏)大,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其抗灾、救灾的工作任务单靠一个行业、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多方面的配合与协作才能完成。

(一)应对自然灾害的指导思想

应对自然灾害的指导思想:应从社会全局角度出发,综合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建立与完善技术、监测、跟踪、预报、预案、制度、规章、法律、行政和科普为一体的防灾、避灾、减灾、救灾、赈灾工作体系。

运用科学技术,把水土保持、固沙育林、保护湿地、增加植被、江河治理、节制汲取等工作做好,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

加强调查研究,把地质、水文、气象、天文等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自然灾害的宏观、微观规律认识清楚,依靠现有技术与手段,认真做好自然灾害及次生自然灾害的监测、跟踪、预报工作,依照相关法律及时灾害信息,努力实施防灾、避灾、减灾、救灾的具体方案。

大力开展科普,把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技术、防灾的理念、救灾的原理、减灾的方法、成功的经验进行宣传与普及,努力提高民众自身防灾、避灾、减灾、救灾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二)行业、部门(实体、部落)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路

认清与把握行业、部门(实体、部落)自身所在地理位置的特征、特点,发生极端自然灾害对本行业、部门(实体、部落)所造成的破坏(危害)程度,以及自然灾害或本行业、部门(实体、部落)遭遇自然灾害所产生的次生自然灾害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

发生极端自然灾害时,行业、部门(实体、部落)是遭遇自然灾害的第一人,也是第一见证人。因此,行业、部门(实体、部落)一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一切资源和科技手段,建立静态、动态预警机制和联防机制,并认真做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对可预见性的自然灾害,要做好相应的工作《预案》,对突发性(不可预见性)的自然灾害(事件),要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用自身的规章制度和工作任务保证《预案》、《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开展各种《预案》、《应急预案》演练,完善各类《预案》、《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以达到避灾、减灾、救灾的目的。

(三)公路应对自然灾害的原则及措施

公路安全与畅通是减灾、救灾工作中的生命线。因此,保证公路的安全与畅通是交通公路部门的天职。公路在遭遇极端自然灾害时也将遭到严重破坏,为此,抢通公路就成为交通公路部门的首要任务。

1.针对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种类与特点,合理提高公路工程的技术设计标准,以增强公路工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公路工程的技术设计要严格遵循自然环境自身运动规律,设计与工程施工都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对自然环境自身运动规律的破坏。

2.严格把好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关。同时,要努力保护公路沿线的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因公路工程建设需要而对公路沿线的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所造成破坏的,要采取保护性技术措施,加以修复,确保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的稳定。

3.加强公路安全、畅通的全面养护、巡查与管理,开展公路隐患的排查与整治。同时,要对公路沿线的地质、地貌、水流等自然环境的稳定性进行技术检测、监测,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公路畅通和交通运输的安全。

4.必须坚持重新设计和提高技术标准的原则。公路及公路设施遭受自然灾害破坏需要重新修复时,必须做好工程相关技术的调查分析,重新设计,以避免或减少同类自然灾害对公路造成新的破坏

5.根据行业、部门(实体、部落)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路,要以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指挥组织系统、人员力量调动、机械设备调配、通信联络手段、生命线路保障、抢救医疗安排、心理调节安抚、食品调集分发、资金物品管理、次生灾害处治、灾情技术监控、新闻报道主线、发动赈灾方法、恢复生产生活、灾后重建思路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为模式,建立起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案》和《应急预案》。

如:《地震公路抢通应急预案》(最高层次的应急预案)、《公路、桥梁、隧道突发性应急预案》、《砂尘暴公路应急预案》、《山洪暴发公路应急预案》、《泥石流、山体滑坡公路抢通应急预案》、《公路防汛、防洪工作预案》、《公路防台风(飓风、龙卷风)工作预案》、《公路防冻、防滑工作预案》、《公路防暴雪、防冻雨工作预案》、《公路春节运输保畅通工作预案》、《公路设施防雷暴工作预案》等。

6.开展各类《预案》的演练,验证《预案》的有效性,充实和完善《预案》,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和存在的应有价值。

7.加强公路安全信息体系、应急技术储备、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抢险队伍和应急指挥系统的综合建设,不断增强公路应急的总体水平。

8.加强公路应对自然灾害工作的立法和规章制度建设,把公路应对自然灾害的任务列入工作日程。

9.以人为本,加强公路应对自然灾害工作的宣传,大力普及自身防灾、避灾、减灾、救灾的科学技术和知识,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认真研究和判断严重自然灾害后果的潜在危险的防范

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需要紧急调集大量的人力和各种资源,即时应急救援,同时还要认真应对和消除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各类次生灾害。

这里需要指出,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同时也产生各类次生灾害,当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实施应急救援、消除各类次生灾害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冷静地认真思考、分析、研究、评估、判断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相对地域内存在的潜在危险。一是同类自然灾害的继续发生和各类次生灾害的再次产生,需要认真防范和再次消除。二是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对原有地质构造的严重破坏,在严重破坏了的地质构造状态下,再加上气象环境各因素变化的作用下,将会发生另类极端自然灾害并产生各类次生灾害,同样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公路桥梁同样将会遭受再次破坏(2010年8月13日,四川遭受强降雨,汶川县城、映秀镇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的袭击,河道上形成了雍塞体、堰塞湖。8月19日,四川一天垮塌四座桥,宝成铁路广汉石亭铁路大桥、安县先林大桥、华阳通济古桥、崇洲怀远老定江大桥。此次降雨至22日)。

极端自然灾害发生后,抢险、抢修、抢通、临时建设是必须的,但在改建、新建、重建决策时,则要做好全地域范围内复杂多因素综合性的科学考查与论证,并就改建、新建、重建的时间段给出一个合理起建的时间表。

四、结语

极端生命范文第5篇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复旦大学教授金力。他带领的研究团队来到江苏省如皋市,启动了“如皋长寿人群健康跟踪调查”。如皋是中国有名的长寿之乡,2000年公布的全国平均寿命是71岁,而如皋为75. 58岁。到2007年底,拥有140万人口的如皋生活着102位超过百岁的老人。选择如皋作为测试地点,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极端长寿者样本。

研究者选择了705位95岁以上老人组成一个“极端长寿组”(其中包括102位百岁老人),他们还随机挑选了900多位60岁~69岁的老年人组成“老年人组”、400多位40岁~49岁中年人组成“中年人组”,三组人群进行对照。通过分析血液,提取DNA进行检测,研究者发现,“极端长寿组”中约有20%老人的基因线粒体上,有一种B4单倍群的分布明显较多。而通过三个组别的对比还发现,基因线粒体上的M9线粒体单倍群、N9单倍群频率从中年组、老年组到“极端长寿组”依次降低。

金力表示,这项研究还是初步结果,现在还没有发现“长寿基因”,但可以证实,上述三种单倍群跟长寿密切相关。金力说,日本的一项长寿人群遗传学调查也表明,长寿者中的很多人拥有B4单倍群。金力认为,从遗传学角度分析,长寿是可以遗传的,主要是从母亲处遗传,也就是说,如果母亲长寿,其子女长寿可能性较大;如果父亲长寿,其子女未必长寿。

解读/鲁湾

长寿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理想,在科学技术不甚发达的时代,人类只能从长寿者中筛选出其长寿的做法而效仿。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长寿的探讨已经深入到生命的基因层面。择其大者,有台湾阳明大学科研人员发现可操控寿命长短的新颖基因Cisd2,美国加州大学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可控制每一个活细胞的生命时钟进程的“时钟基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科研人员第一次揭示出某些基因在衰老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的饮食习惯对衰老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日本科研人员曾研究出用转基因技术延长人体细胞寿命的方法,等等。

极端生命范文第6篇

很多天体生物学家经常要造访地球上一些最美丽的地方,寻找极端怪异的细菌、古代化石和可能为了解外星生物以及生命如何在其他行星进化的生命迹象。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一组照片,名为“从地球到太阳系”(以下简称“FETTSS”),展现了一系列行星探索目的地,其中包括地球上一些能够上演天体生物学发现的地区。

受2009年国际天文年“从地球到宇宙”(以下简称“FETTU”)计划启发,包含90多幅照片的FETTSS系列通过一次展览与普通公众分享这些照片。感兴趣的组织和机构可递交申请,获取这些高解析度的照片,用于制作海报大小的图片,对外展出。

无论是在中国的科学博物馆、亚利桑那州的机场、斯洛文尼亚的巴士,还是在葡萄牙的公共休息室,公众都能欣赏到FETTU照片系列的巨幅印刷版。FETTSS组织者和提供照片的摄影师允许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与网民分享他们刊登在网上的照片。以下盘点的是地球上九大天体生物学研究热区,对这些地区进行研究能够帮助天体生物学家加深对太阳系生命的了解。

澳大利亚鲨鱼湾叠层石

在地球的生命史上,大约85%的时间都有微生物的身影。有关它们活动的唯一证据保存在叠层石中。叠层石是古代地球生命结构的记录者,保存着造就叠层石的微生物垫社区的生物学及生长环境特征的证据。它们是多岩圆顶外形结构,形成于浅水中,通过微生物社区捕获沉积的颗粒。

当捕获了大量物质、限制了对阳光的过滤能力时,微生物便会迁移,在老社区上方形成一个新社区。叠层石通常在湖泊和海洋礁湖中发现,那里的极端环境――例如高含盐度――阻止动物活动。西澳大利亚鲨鱼湾的哈美林池海洋自然保护区便是这样一个所在,活标本直到现在仍旧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遗产。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温泉

到底是何种因素导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温泉拥有如此美丽的颜色?答案是生命。很多微生物生活在温泉,由于温泉温度较高(一般超过37.7 ℃),它们被称之为“极端微生物”。它们的分子能够吸收具有破坏性的光线以保护自身的DNA。此外,这些分子同样扮演色素角色,让温泉拥有不同的色彩。

不同的极端微生物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繁衍生息,也就是说,特定区域的颜色由生活在那里的微生物决定。由于水流距离热源越来越远,温度不断下降,温泉便呈现出彩虹色。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诺湖

被称之为“石灰华”的碳酸钙结构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莫诺湖给人一种地外世界的感觉。湖泊周围的山脉形成一个闭合的水文盆地――水流入后不会流出。由于水离开莫诺湖的唯一方式就是蒸发,这里成为一个天然的超盐性所在,盐度是海洋的2~3倍。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淡水流和地下泉水将包括砷在内的痕量矿物质带入湖泊。科学家在莫诺湖发现了基本生物分子,它们由细菌和砷而不是磷结合形成。这一令人吃惊的发现可能促使我们重新改写生物学教科书,同时扩大生命可以在宇宙其他地区存在的可能性。如果地球外的世界存在生命,它们可能利用环境中的类似资源。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高海拔湖泊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坐落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它们的海拔高度和与世隔绝的存在状态使其成为地球上最不为人所知的湖泊,此外,它们也与35亿年前存在于火星上的湖泊较为相似。智利安第斯山脉的希姆巴湖海拔约5 872米,因藻类用于保护自身免遭强紫外线辐射侵袭的色素而呈现出红色。它们漂浮在湖面附近,所处深度不足以利用湖水充当一道天然保护屏障。天体生物学家在这里研究快速气候变化对湖泊栖息地和生命适应性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火星和地球早期环境的演化。

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的叠层石

在30亿多年前的早期地球,这些叠层石在一个浅水池中形成,保存着地球上最古老生命的记录。它们因微生物“殖民”形成。随着不断生长,微生物和水中的沉积物结合,形成岩石结构。这些叠层石是在西澳大利亚发现的,共有多种不同形态,其中包括照片中展示的锥形。一块块锥形叠层石排列在一起,好似一个蛋格。照片中展示的结构每一个的高度在1.2厘米左右。天体生物学家对这些谜一般的结构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了解早期地球生命产生和进化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西班牙红酒河

西班牙西南部的红酒河长度超过100千米,河水中含有大量微粒,沿着土壤中氧化铁的梯田流动,最后流入大西洋。尽管河水呈酸性并且含有浓度较高的铁和其他重金属,红酒河却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端微生物多样性,其中包括藻类和真菌。微生物生物膜在河床上拓展,上面覆盖着黄色的氧化铁沉淀物。由于地质结构与火星类似,火星天体生物学研究和技术实验(MARTE)项目的科学家于2005年在红酒河,测试用于在火星上钻探以寻找地表下方生命存在迹象的设备。钻探完全采用远程遥控,研究小组认为在火星上成功进行类似作业完全具有可行性。

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

斯瓦尔巴特群岛是一座偏远的群岛,坐落于挪威北部,北极圈深处。在这座群岛,参加斯瓦尔巴特群岛北极火星模拟远征计划的科学家测试用于探测火星上的有机化学迹象和可能生命的方案、程序和设备。美国宇航局“火星科学实验室”和欧洲航天局ExoMars探测器携带的设备在斯瓦尔巴特群岛接受AMASE项目组的测试。

斯瓦尔巴特群岛Bockfjord Volcanic Complex地区拥有一系列独特的火山、温泉和永久冻结带,是地球上唯一一个含有与在著名火星陨石ALH84001(也被称之为“艾伦丘陵陨石”)中发现的相同碳酸盐沉积物的地区。这个类似火星的环境为科学家提供了独特的机会,用于研究水、岩石和原始生命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南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山脉沙岩

南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山脉地区,一块尖端向上的沙岩,上面残留着古代海床留下的波痕。澳大利亚的这一地区拥有地球上首批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化石,这些生物大约6亿年前开始在地球上出现。这些早期化石被称为“埃迪卡拉动物群”,对它们进行研究能够帮助天体生物学家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复杂生命是如何起源和进化,以及类似生物是如何在其他行星上进化的。

极端生命范文第7篇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这里生活着数量众多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土壤具有的特殊气息就是通过放线菌产生土腥味素发出的。一般而言,一克农耕土中,有几百万个细菌,几十万个真菌孢子,几万个原生动物。当然,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土壤中微生物的实际数量。微生物在土壤中不是均匀分布的,大多数微生物生活在十几厘米以内的表土层,土层越深,微生物就越少。由于植物会分泌一些营养物质,因此在靠近植物根系的土壤中,生长着更加丰富的微生物,其数量往往比周围的微生物数量多出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另外,土壤的肥沃程度与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很大关系,微生物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包括动植物尸体),促进物质循环,提高土壤肥力。

水体

池塘、湖泊、溪流、河流、海洋等水体也生活着微生物。一般而言,水体越清,微生物越少,有句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也可以说“水至清则无菌”。含有较多有机物或者被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污染的水体微生物较多,这是由于这些污水带给微生物很多的食物。不同的光照和氧气条件导致不同的微生物生活在水体的不同深度,例如水体表面附近就生活着许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深水中生活的多是些不喜欢氧气的微生物。

流水不腐,这其中的科学原理就在于微生物。静止的水含氧量不高,使厌氧细菌得以生长繁殖,它们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硫化氢以及其他一些臭味物质。流动的水能溶解更多的氧气,使得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它们能够分解污物。同时由于氧气充足,其他水生生物也能生存下来,有些可以吞食微生物,这样就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链,物质被循环利用起来,水体自然得到大大净化。当然,微生物对于水的洁净作用是有限的。污染物质过多,超过了好氧微生物的分解能力,亦即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即使水是流动的,也免不了腐臭。

空气

大气中也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主要是被风吹出的土壤颗粒、小水滴、人和动物体表的脱落物以及呼吸道飞沫等带来的。总的说来,由于大气中缺水少食,还有可怕的紫外线,并不是微生物理想的生存环境。这里的微生物往往是过客,它们虽翱翔于天空,却时刻心系大地,一有机会就要回到地面。空气的污染程度直接影响大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例如北极上空几乎没有微生物,海洋上空每立方米的空气中也就一两个,而城市上空同样体积的空气中却高达数千个,家畜养殖场上空则可高达上百万个。这也是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人们容易得传染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那种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极易被病患者或病菌携带者污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生物体

有些微生物不能独立生活而必须生活于宿主体内。如果它们只是贪婪地吮吸这些生物体内的营养,给宿主带来莫大的痛苦,它们则是寄生性微生物;如果它们在获得营养的同时对宿主也有好处,并且和宿主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独特的组织结构,则它们与宿主的关系叫共生。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如大豆、豌豆、花生等)形成根瘤是共生的一个典型例子。细菌在根瘤中为植物固定氮气,即将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够利用的氮素,而植物则款待以细菌好吃好喝的。

极端生命范文第8篇

再过两天(3月23日)就是全世界气象工作者的节日——世界气象日。今天,能与气象部门的同志们一起纪念世界气象日,我感到很高兴。借此机会,我衷心地向全国气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你们夜以继日地监视着天气气候的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为防灾减、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是“,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这表明人类社会虽然不能完全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不可为,也必须有所作为,人类就是在与大自然作坚持不懈的协调和斗争中发展进步的。通过研究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和完善的防灾救灾体系,可以提高人类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这已为我国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并在防灾抗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所证明。

气象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联合国的统计显示,因气象灾害而受到危害的人数逐年在增加,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因灾致死人数的90%以上。1991-2000年的十年里,每年平均受到危害的人数为2.11亿,是因战争冲突受到影响的人数的7倍。如何提高全球抵御灾害的能力,减轻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危害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国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的灾害比较频繁。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冷害、沙尘暴、冰雹等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沉降、森林和草原火灾、农林草原病虫害、荒漠化等生态环境灾害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如何降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脆弱性,增强抵御天气气候灾害的能力,也是我国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是气象部门最为紧迫的课题和根本任务。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迅速,基本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气象综合探测、气象信息网络、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和气象服务系统框架。近年来,新建了国家和省级气候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沙尘暴监测预警系统,在部分灾害性天气多发省份,还建立了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在防灾、抗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江淮大水,1995年甘肃、陕西等地出现的特大干旱,1997年严重影响沿海12省(市)的台风灾害,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和嫩江发生的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各级气象部门都以准确的预报和优质、高效的气象服务,为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夺取抗洪抢险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近50年来,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加剧,由此而导致极端天气、气候现象呈增长趋势,而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措施目前仍然较为薄弱;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们现在可提供的各种气象服务仍与人们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仍然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气象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效益;继续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努力提高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能力,特别是做好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和服务,为防灾减灾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气象事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发展气象事业、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和法律保障体系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继续大力支持气象事业的发展,加大对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的投入,以提高各地对气象灾害的应对能力,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