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吴孟超的学生

吴孟超的学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吴孟超的学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吴孟超的学生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电视科普;科学品质;细节;史料

中图分类号 G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3-0137-02

一我国电视科普的现状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正式播出,成为我国现有电视科教频道的领头羊。近年来随着电视频道专业化的推行,全国有近20个省、市、区建有科教频道,不少电视台办有科普节目,为科普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不仅如此,一批频道以及节目形成了特色。

竞争力

总体上看,从央视到地方电视台的一些科普电视专题节目稳定发展,在栏目、节目阵地稳定的前提下求创新求发展,如中央电视台的专题栏目《科技博览》、《走近科学》,《科学世界》《我爱发明》《状元360》以及科学纪录片《科技人生》等,还有地方武汉电视台的《科技之光》,北京电视台的《魅力科学》等一批优秀的电视科普栏目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

中国目前电视科普节目的收视情况不容乐观

我国科普节目占电视播出量的比例还不到6%。这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日本通过立法形式,明确规定电视中科教片不应少于15%。在美国的电视节目中,科技类节目时间已达到20%。美国的“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都是专业化的科普频道,而且各有特色。他们的成功经验已经引起世界的重视和称道。

CCTV网站公布的“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科普类和科教类节目不在前十名之列。再从上海的《广播电视研究》2004年第三期发表的“中国主要电视台节目供需调查报告(2004年)”反映的情况看,节目需求大的节目类型是电视剧、动画片、少儿节目和娱乐类节目。对新闻类和法制类节目也有一定的需求,而科普类节目一再地失宠。

我国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较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科普收视市场较低。有关统计数据反映出中、外公众科技素养的总体差距。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李希光教授介绍,英国《自然》杂志的一个编辑曾经在第三世界国家作过一个调查,发现印度、巴西等国家对科学事件的评价很高,唯有中国人对科学事件的评价在各国中最低。

中国电视科普的发展机遇和前景看好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正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 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有高达93.1%的公众是通过电视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此外,报纸也是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达69.5%。公众最感兴趣的科技信息是致富、健康、卫生保健和教育,比例分别为83.1%、75.1%和69.15%。科学新发现、新技术应用、医学新进展,也是公众感兴趣的科技信息,对这三项感兴趣的公众比例分别为56.8%、55.6%和48.6%。

十几年前,中国最早的电视科普节目,影响力最大收效最好的应该是一档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许多家长在晚饭前给孩子的一道固定加餐。它也成就了许多中国孩子的英语梦。

30年前,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科教电影,被强制安排在电影院的故事片开演之前放映。现在,那个曾经拍摄了中国科教片数量最多的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科教节目制作部门。参与制作了《大家》《百科探秘》《走进科学》等一批优秀的电视科普节目。可见,科普深入人心的方式离不开电视的传播。

曾经几十年的时间里,电视科普节目似乎就是简单地传播科学知识、信息,这实际上将科普的作用和功能自我封闭了。而此时的国际电视领域,深刻体会到科学的意义和魅力,开始以独特的视角关注科普题材。有一部日本放送协会制作的关于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白川英树的专题片中,不仅生动地说明了他的科学发现的原理及意义,而且体现了这位老人的轻松充实的生活和诙谐散漫的个性。该节目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动画、漫画手段。此类科普节目将科普性与人文性结合得好,也就不难理解它受欢迎的缘故了。

近年来,随着电视节目本土化趋势的深入,科普节目也越来越体现中国国情和民族文化特点。

十年,CCTV-10从点滴几个科普节目,发展成一个收视率稳定上升,品牌推陈出新的有影响力科教频道。

在大众传媒中,科技内容的“开放”应该最易行和最“安全”,争议也是最小的。科教频道,每天有丰富的科技新闻,国内外精彩的科技大片,科技竞赛,发明,科幻电影电视,调动各个地方科技协会的力量,及时网罗最新鲜的科技时讯,收视率也决不会比其他频道差。除了收视率,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要追求影响力和公信力,力求把科教频道办成一个求真求实,有深度有特色的频道,让科学的品质深入人心。

二 科普节目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明确了这个宗旨,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的受众是大众,而非学生,我们的传播方式是服务型而非说教型。国内科普界不断有人提及一件事,曾经,有一位美国Discovery频道工作人员访问中国时,国内记者问他们做科普节目的经验,而他们回答说,他们不是在做科普,而是在做娱乐节目。于是,一些人就开始由此感慨我们的电视科普节目娱乐性不够。

在电视传播中,速度和效率是第一位的,所以,资讯要快要新鲜,表达方式要通俗易懂,视听感觉应该是愉悦的,这一点突破了传统的科教说教,要求寓教于乐。即使是讲座式的《百家讲坛》,也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讲故事,解读故事背后的“道理”,深入浅出,喜闻乐见。

近期,湖南卫视新版栏目《百科全说》,主创人员把它定位是“生活智慧脱口秀”,栏目形式是演播室的访谈和互动,它的话题以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为主,既有娱乐色彩,又有科普的实质性内容,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值得借鉴。节目收视处于同时段的卫视节目前五位,多期节目拔得收视头筹。分析它的收视看点,就是解释了很多生活常识中的“误区”,让观众有新鲜的顿悟感。其实,它的选题有很多也是“老生常谈”,但如何从老话题中挖出新意,是我们都要面临的问题,不能炒冷饭,更不能哗众取宠,本着科学为大众服务的原则,求真求新,“破解误区”,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因为很多误区已经被我们当作常理了,节目主创多方求证,通过数据和验证,通过专家的解读,让事实说话,这也是科普节目的一个独特表达。

三 科普节目如何突出科学的品质

首先,科普节目是有用的

科学的魅力在于它的实用性,那么,电视科普作品就应该立足生活,为人民服务。这一点,《科技博览》《走近科学》就是从百姓的疑问开始,科学地解答生活中的诸多难题疑惑。

回顾参加2003年第五届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的上海电视节目共6件,取自多个频道及节目。其中,反映“自制玻璃粘纸”和“橘子皮去异味”的节目来自生活时尚频道;“怎样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防治美洲斑潜蝇”来自纪实频道;“转基因―魔鬼还是天使”来自财经频道;而“纳米技术和21世纪产业革命”和“数字地球”则来自新闻娱乐频道。这些节目内容均未出自姓“科”的专门节目,而是渗透于生活、纪实、经济等专门节目。这体现出反映出科学的魅力,也说明科普题材是许多电视制作者乐于为之的。再如,在大量的新闻节目里,作为科技新闻的背景挖掘不可缺少。特别在报道我国“神舟”成功发射,奥运高科技的重大事件以及“非典”“甲流”“地震”等重大突发的社会事件时,及时、通俗的知识背景介绍不仅深受受众的注目,而且可帮助观众深入了解新闻事件本身,凸显了科普节目的科学品质。科普节目,在重大新闻事件的背景解读中,彰显了公信力和影响力。

其次,科普节目应该是好看的

电视科普要发展,要赢得本土受众的注意力,除了核心内容外,需要秉持一种异质化的创新思维,对节目形态进行探索、创新。除了娱乐化元素,科普节目深入人心,尤其要把握科学的本质和内涵,求真求实,要用细节和故事打动观众,引人入胜。因此,故事形态的叙述尤其适合科普节目的电视表达,既有深入浅出的特点,又有影像纪录的优势。《走近科学》在十年时间,利用讲故事的形式普及科学常识,弘扬科学精神,已经成为电视科普表达的一面旗帜。

国内不少电视节科普目的节目形态“不拘一格”,重视多种体裁、手段的运用。如题材上有纪录片、专题片、谈话类节目、直播节目、竞赛、辩论会、情景剧、论坛、讲座等;手段方面,有纪实、再现、参与、体验、直播、表演、演示、模拟、追踪、调查、幻想、动画、字幕等。

上述所有的制作手段都是为了充分考虑受众的各方面需求,尽可能顾及受众的审美习惯和接受心理。随着观众对科学世界的需求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电视科普新的节目形态将会不断涌现。仅以电视直播这一形态而言,好的科学题材如科学考察活动,未解之谜科学调查,以及考古现场解密,这类难得的题材加上适时采用的电视直播,就可以使电视资源价值倍增,也是现今科普节目一个重大亮点。

下面,就我制作的一期获奖节目进行详细分析。

这是2007年5月,《科技人生》栏目开播的一个节目《妙手仁心----吴孟超院士》,该节目曾获得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相比以往的纪录片,该节目善于在“人”深度挖掘,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 尊重事实:

人物纪录片的重要元素是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人格魅力。《妙手仁心――吴孟超》的主人公是一位医学家,85岁高龄,救治过近两万名患者,主人公本身不喜欢宣传自己,为人低调。为了掌握真实的故事线索,作者找到了几个典型病例――有最棘手的病例,最年长的病例,最年幼的病例。通过这些病人的痊愈,将吴孟超院士的精湛医术介绍给观众,有说服力,同时还将吴孟超院士在肝胆外科方面的创新成果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地介绍给观众,发挥了良好的科普作用。

2 挖掘情感:

人物纪录片中的人物,要给观众留下感人和励志的效果,所以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描述吴孟超院士对患者的仁爱之心,节目抓取了吴老为一位花季女孩做手术的故事,通过紧张危险的救治过程,把一位老人对年轻生命的爱护与责任刻画得十分感人,当痊愈后的女孩为学生们讲解“生命感恩”的单词时,观众无不为之动情,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3 现场同期:

吴老查房训斥学生不带听诊器以及手术过程,都是现场全景纪录,声音虽然有些嘈杂,画面虽然有些抖动,但内容完全是来自于主人公一线的真实现场,所以独具感染力。

4 情境采访:

在采访主线以及副线人物时,尽可能追问到当时的情境,“您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真实想法”这样的问题,会激发人物最真实的想法,回答不空洞,不说教。

5 放大细节:

吴老亲吻病人的额头,吴老是一位身高只有 1米62 小个子老人,站在手术台前,经常踮起后脚跟,一站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手术后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出来,在食堂吃着简单的一碗稀饭,这些细节对塑造一位大科学家的形象很有意义。

6 善用史料:

30年前,吴老曾作过一例高难度的手术,国际影响很大,为了寻访那位当事人,作者赶赴安徽,找到还健在的那位患者,请他回忆,这段30年前的资料不仅仅是几张照片,而是寻访到了30年前的患者。这个点在节目中虽说只是1分钟的故事,但作者费尽周折,结果是使得故事更加饱满,生动。旧为新用,是人物纪录片的一个重要手段。

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相信科普节目的表达是越来越多元化的,在强调发展科普传播的多种节目形态时,不必担心科普与娱乐与故事的结合会降低科普的水准。恰恰相反,几类元素的有机融合,可以使科普的传播更为生动有效。当然根据不同收视对象和传播指向,科普的娱乐化故事化,各自比重会有所不同,会有“度”的不同。之所以要强调科普与娱乐与故事的结合,因为电视的休闲娱乐特质是非常明显的,它的这一功能符合最广泛大众的文化习惯和收视心理。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普路在何方(新世纪周刊)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8-09-24 23:52.

[2]《电视科普节目娱乐化探析》.

吴孟超的学生范文第2篇

《感中国2011》如约而至,在纷飞的泪雨中,我们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在这个物质盛宴的时代,仍有那么一些人,让我们感着。

胡忠放弃原来优越的生活条件,离开年迈的父母,毅然奔赴环境恶劣的高原福利学校支教12年。仅仅300块的待遇,面对困窘,他不曾低头,把全部的爱心献给100多名孤儿,为他们撑起希望的天空;老医生吴孟超90岁高龄,仍然奋战在治病救人的手术台上。从医60年里,他甘冒风险,不计个人得失,一次次从死神手里夺回鲜活的生命;青年刘伟失去双臂,却勇敢地握住命运的咽喉,无数次创造奇迹,用脚趾弹奏出人间最美丽的音符;女大学生孟佩杰从8岁起,便以稚嫩的肩膀扛起一片天,风雨中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养母12年;台湾女记者张平宜飞越海峡,在疾病丛生、人人止步、绝望气息弥漫的麻风村开办学校,培育出知识的花朵;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毫不迟疑地伸出双臂,接住从10楼坠下魄少年,导致自己的手臂粉碎性骨折;草鞋书记杨善洲一生兢兢业业,为百姓谋利,自己的亲人却无一跳出农门,直到晚年他还种下广茂的树木,给人类留下一片绿荫……

每一个故事都是生命的奇迹,每一个身影都是道德的丰碑。我常常思考;是一种怎样的信仰支撑着他们。使他们付出了全部的光和热?

付出是幸福的。我在心底找到了答案。

付出带来快乐,使我们更加幸福地活着。生命是一个过程,我们在付出中收获感、体会快乐、感悟生命的意义。生活需要有一种简单的信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付出,使我们的灵魂纯粹而干净。那些斤斤计较的人,那些只想索取和占有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付出的快乐,也永远不会懂得生命的真谛是什么。洒下辛勤的汗水,每当看到灿烂的鲜花,我们的笑容将更加灿烂;伸出热情的双手,使他人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内心将更加温暖。从90岁高龄的德艺双馨的老科学家到天真稚气的小姑娘,从位高身尊的公仆到平凡朴素的普通百姓,他们都在付出中收获了阳光,幸福而充实地生活。

付出使生命崇高,使人生壮丽。付出是一种爱,是一种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人生中充满了挫折、诱惑和坎坷,只要我们心中流淌着爱、燃烧着热情,只要我们肯付出,荆棘丛中也会开出鲜花,茫茫沙漠也会出现绿洲。每一个平凡的名字因付出而熠熠生辉,每一个身影因付出而高大。

吴孟超的学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走进 中职生 思想政治课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哲学课是点燃智慧的火炬,是人们生活的升华。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根据教材采用的案例教学和丰富的栏目设置,笔者认为采用“三走进”讲好哲学与人生课。

1 走进历史,讲好哲学与人生课

涉入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我们荟萃精华。曲径通幽,踏入历史的长廊,漫步几千年的文明宝库,捧起宝库的经典。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宝贵资料。

《哲学与人生》教材虽然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案例,但是尚有不足,这样作为教师就应该善于捕捉鲜活的例子来补充课堂教学。任何事物都只能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沧桑之变”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东晋葛洪《神仙传》的故事,这个古老的故事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沧桑之变这个成语的来历,而且也了解了葛洪这个人物。哲学课堂上善于运用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产生互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家知道,中职生正处于十五、十六岁的年龄,希望自己的言语带有哲理性,希望他踏入哲学这座神秘的殿堂,我们就应有责任把他们带进哲学的殿堂。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晦涩的原理,我们能够用历史故事化繁为简,寓教于乐,这样就收到讲课的效果。

在教学中,多给学生讲一些历史典故,哲学家的趣事,如庄子和惠子在濠河边的“鱼乐否”的辩论,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如何被学生反诘,只要每堂课都这样做,我相信,课堂气氛会浓厚,学习热情会高涨。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据。在讲这课时,我举了《讲道理》这个故事。孔子在带领学生周游列国的途中,有一次,一匹驾车的马脱缰跑开,吃了一位农民的庄稼,这位农民就把马扣住了。弟子中子贡能说会道,便自告奋勇去交涉,结果子贡讲了一堆的大道理,说了不少的好话,农民就是不给马,子贡只好灰溜溜的回来了。孔子见状,笑着说:“拿人家听不懂的道理去游说,就好比用高级祭品去供奉野兽,用美妙的音乐去取悦飞鸟,怎么行的通呢?”马夫走到农民跟前,笑嘻嘻的说:“老兄,你不是在东海种地,我也不是在西海旅行,我们既然碰到了一起,我的马吃了你两口庄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农民听马夫这样说,再看看与自己打扮相同的马夫,觉得很亲切,就十分痛快地把马还给了马夫。在农民面前大讲诗、书、礼、乐的大道理,正是不从实际出发的表现。

2 走进现实,讲好哲学与人生课

从报纸、杂志、电视传媒中选择。这些媒体传递了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导向,涌现许多典型的人和事,不断撷取、储备,对讲课大有用处。

在讲第五课发展变化遇顺境逆境时,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风风雨雨,但又总是充满希望。人生正是在顺境和逆境、平稳和动荡、成功和失败、幸运和厄运的交替中向前迈进的。处理好顺境和逆境的关系,是中职生走好人生之路的客观要求。

与逆境相比,人们都喜欢顺境。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在顺境中向目标奋斗,如同顺水行舟,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古人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积极利用顺境的有利条件,努力避免顺境的消极影响,是中职生在人生旅途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犹如逆水行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可能成功。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犹如逆水行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可能成功。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犹如逆水行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可能成功。

2011年感动全国的十大杰出人物,朱光亚,人生为一大事来。胡忠谢晓君夫妇,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吴孟超,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无臂钢琴师刘伟,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好书记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烤羊肉串的阿里木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等等,以这些感人的人物和事例教育学生,逆境中磨炼人的毅力。

3 走进名言,讲好哲学与人生课

哲理名言,是人类智慧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它给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茅塞顿开。如果能领悟、品位这些哲理名言的妙处,它会变成我们绝妙口才的利器。

在讲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人生的客观实际指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在人生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由童年到少年,到青年、中年,再到老年的发展过程。这是由人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会不同。因此,不同人生阶段的选择,就要符合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

孔子云: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有了自己事业,四十岁遇事就不会执迷不悟,五十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六十岁能听从自己的本性,七十岁能境随心转,不受环境影响,不会超出方正之道。

傅佩荣教授讲到:“哲学脱离了人生是虚妄的,人生缺乏哲学是盲目的”我们需要了解哲学,认识作为个体的自己和作为整体的人类,更大的发挥理性,更好的完成人生。

参考文献:

[1]于慧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科研救星学习探究.浅谈德育课的讲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吴孟超的学生范文第4篇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服务人民从关爱病人开始》。

三月的春风情深意暖,总书记倡导的在全社会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卫生系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医德医风、行风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五月的花海溢彩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5.12护士节,以崭新的姿态,从春天迷人的风景中向我们走来,鲜活了五月,笑醉了季节。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各种思想文化上的交融激荡,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朝着多元方向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见利忘义、诚信失范等现象不仅存在,还严重败坏着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这些问题在医疗卫生行业同样存在。在看病难、看病贵的背后,原创:个别医务人员道德败坏,乱纪违法,影响和损害了整个医疗服务行业的形象。这使众多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不仅感觉莫大的委屈,还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以什么为荣,什么为耻,这些本是很明确的观念,近些年在一些人心目中模糊了。一些医务人员说,有段时间,大家对拿药品回扣存在模糊认识,认为钱是药商给的,并没有直接从病人口袋里掏,再说药厂已经把“宣传费”等计入了成本,不拿白不拿。

总书记对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如三月拂面春风,如晓枝滴降甘霖,让大家将模糊的观念矫正过来,认识到拿药品回扣已经损害到病人利益,是违法违规行为,医务人员应该以此为耻,作为医务人员,应以时时为病人着想为荣,时时以关爱病人为荣,时时以服务病人为荣。

医务人员要以医疗卫生机构规范的医德医风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树立以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的观念,坚持崇尚医德、恪尽职守、忠实为群众服务,我们要坚决贯彻总书记“八荣八耻”讲话精神,把“八荣八耻”落到实处,从明是非、分善恶、辨美丑着眼,让“八荣八耻”深入人心;从我们的身边事、眼前事、点滴事入手,把“八荣八耻”的要求具体体现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从而树立医务人员正确的荣辱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医疗卫生服务实践中,“服务人民”不是抽象的、虚拟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其内容就是要尊重、关心患者,营造文明、和谐的就医环境,形成平等、理解的医患关系。“以服务人民为荣”,必将受到人民的喜爱和称赞。像不久前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孟超,数十年如一日,在医疗服务和医学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在谈到自己从医五十年感悟时说,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就是要淡泊名利,关爱病人,一生甘于奉献。他常告诫年轻医生:“看病收红包,就会玷污医生神圣的称号。”

“以服务人民为荣”,体现在医疗卫生服务的日常工作中。而老百姓也是从我们身边“不起眼”的小事中感悟医务工作的崇高。曾荣获“白求恩奖章”的韦加宁医生,生前在接诊时从不喝水,为的是少上厕所,不耽误为患者看病的时间。他每接待一位新病人,总是要先问清楚经济状况,根据病人的承受能力设计手术方案,最后还要给病人省出返程车票钱。正是心里处处想着患者,韦加宁医生在人们的心里是“把病人当亲人,把医术当艺术,把工作当乐趣,把生命献给党的人民的好医生”。像这样的好医生在医疗卫生行业有很多,如吴登云、邓练贤、钟南山、叶欣、赵雪芳、战胜军等,还有我们身边的全国劳模李筑光、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皮小容医生等,他们谱写出的一首首光辉乐章,是“服务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战线的“主体”和“主流”。

正如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有其对立面一样,在现实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背离服务人民”的行为时有发生。如有些人非法开设私人诊所,非法行医导致病人死亡;有些地方打着改革的旗号将公立医院拍卖,造成医药费用骤增,使百姓就医苦不堪言;还有一些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冷漠麻木、小病开大处方、大检查,收受红包回扣等行为,甚至有些医护人员见死不救,看见患者术后大出血竟然锁门而逃;有的把没钱的病人抛出院外……在这些人的眼里,医疗技术不再是促进健康、解除病痛的仁术,而沦为违法商贩的掮客、不法药商的内应。难道这不正是缺失了、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结局吗?如果这样下去,后果是多么的严重、更是多么的可怕?!

八荣八耻不是一种高调的言论,其实它只是对一个高素质的一般人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的人并不多,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连小学生都知道,做可耻的事情的人不觉的可耻,那只是因为没有内心的自省。我们自恋地称自己为白衣天使,那些称我们为白衣天使的人却在践踏着我们的尊严,什么是光荣,什么是羞耻,难道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足够的自醒吗。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树起了公民道德的新标杆,既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又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为宗旨,在多元中坚持主导,在多样中倡导主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抵制各种诱惑,面对红包回扣等现象的腐蚀,要有顽强的自我克制能力,不能跨越道德失衡的防线,时刻以“人民的好医生”的规范和要求来约束鞭策自己,逐步达到人格上的完善,促使医疗卫生行风不断好转,使医务人员的社会形象不断的好转。

中国有句古话叫“无德不成医”,没有良好的道德就成不了良医。具体到我们日常工作来讲,就是要以服务病人为荣,以背离病人为耻;就是要诚信爱岗敬业,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要讲无私奉献,拒收红包回扣;就是要廉洁行医,不开大处方;就是要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推诿敷衍病人,就是要提供优质热情服务,无“生、冷、硬、顶”现象。

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荣耻倒置,就会陷入罪恶的深渊;一个社会,如果荣耻倒置,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一个人,如果荣耻倒置,就会导致颓废、堕落直至自我毁灭。因此,正确的或者进步的荣辱观,向来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或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之一,是善良人们精神追求的重要体现。

一句话,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一个动作,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而一件小事,把我们医院和医生的形象印在了病人的心中。原创:

吴孟超的学生范文第5篇

一、指导学生与教材对话,在文化“万花筒”中,体味、感受、甄别、选择,提高自我认识和赏析文化的能力

新课程《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呈现学生的文化生活,有浓厚的文化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主题,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选出的具有代表性、普遍意义或典型意义的文化现象。“感受文化影响”、“传统文化的继承”、“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等知识内容,都是呈现学生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它区别于一般文化生活的图景,它是富含一定价值,具有建构和整合的文化生活图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能够发挥价值教化的作用,如“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内容,都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树立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并提高文化赏析能力和文化修养水平。这些丰富的文化生活通过图文并茂的教材呈现给学生,可读性很强,因此教材虽不会说话,但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思想和精神时时刻刻都在与阅读者对话,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自主对话,在每课教学前都让学生自读教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文化生活经验认知,对教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体味教材涵盖的意义。在学生富有个性化地与教材“对话”基础上,学生可以初步体味、感受、甄别教材所要引领的观点,他们的文化鉴赏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培养起来。那么进入到课堂教学环节时,学生不仅对所要学的知识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思考,而且倍感亲切,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与他人分享“对话”的成果,主动提出自己与教材“对话”中出现的问题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例如:在教学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前,笔者布置学生与教材自主对话:你能感受到当代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吗?请举例简单描述。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根据你的切身体验,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大众传媒的发展?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我们应如何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学会选择,做文化生活的主人?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与教材自主对话,清晰教材的内容,理解教材的思想,提高归纳分析能力,具有初步的、相关的感受、体验和判断力。在此基础上,课堂教学时,学生的话就多了,思考就多了,感情就丰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了,课堂教学就能呈现异彩纷呈的景象。

二、引导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在价值引领中认同,在观点辨析中选择,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生活的素养

1.师生平等对话,启发、引领、升华

《文化生活》教材“凸显观点”、“关注过程”。要为学生提供确定的观点,需要论自己的理,树自己的形象,以引导学生趋之,信之,仰之。这需要思想政治教师既要“坚持灌输”,又要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课堂文化,师生共同选择合适的、有效的话题,真诚地展开平等对话,还要教师根据课堂生成的话题,采用教学机智,即时开展对话。这种对话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在启发、追问、辩驳、反思、引领、升华的对话中让学生感动、激动、触动,使模糊的认识、错误的选择、不确定的观点等一一被澄清、纠正、确立,使《文化生活》的学习过程既是文化常识的学习,又是文化精品的欣赏和富有诗意的审美体验,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在文化家园里漫步的快乐,享受到真实的思想碰撞与精神的历练。

例如,在上“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时,笔者用一个视频:“福州的民俗节日—拗九节的习俗”引入新课,按预设就此展开“传统习俗的继承”的学习,但是基于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他们对这个知识是有一定思考的,看完视频后,就有同学问:老师喜欢这个传统习俗吗?没等老师回答又不断有同学举手发问;老师给长辈们送粥了吗?送拗九粥就是孝顺吗?老师怎么理解中国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孝顺”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有多大?要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是靠“传统文化”还是靠西方文化?……这些问题有的是预设中课堂要展开讲解的,有的是根本没有预设;有的预设在这堂课解决;有的预设在下几节课讲解;有的是老师真没有想到的。面对学生激烈、尖锐的追问,教师就此与学生展开课堂对话,还是托辞不答继续上课?在征得学生选择之后,我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这种对话已经超越了“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该不该”的思考。它是一种思想的见面,是一个问题的探究,是一种价值的判断与选择,是一种素养的提升。特别是教师最后的宣讲(独白)、升华,获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传统文化尽管有许多糟粕,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的土壤,是维系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当你手捧拗九粥,当你颂读国学经典时,你心中涌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的情,荡漾着的是对我们民族的爱。因此我们的责任是怎么去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怎么去挖掘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同学们你说呢?

2.生生积极对话,合作、探究、成长

“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文化生活》某些框题的教学,如果只凭教师单纯的空洞说教很难达成教学目的,学生听起来会觉得非常抽象、空洞、枯燥无味,几乎无法被学生所接受,更无法谈及触动学生内心的价值观和文化观的变化。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如果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之间展开对话、交流、讨论,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学生间的对话方式,既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阐明观点,交互看法,互相讨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沟通,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英国文豪萧伯纳说得好: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学生间对话,有助于学生间相互激发灵感,产生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从而增加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使情感在交流中流淌、加深,使新观点新看法在相互碰撞中不断地“跳跃出来”,促使知识的转化,价值观的提升。

例如在每节《文化生活》授课前5分钟,都安排一位同学作“文化小论坛”,让同学们在每节课都可以享受到文化大餐,都可以听到不同同学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同学们自查资料,自制PPT,自成对话风格:或呈现各地不同的文化特点,或呈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精彩;或评述某一文化现象,阐述自己独特的观点;或邀请其他同学共同探究某一文化主题活动,分享彼此的策略……小小论坛,体味文化,洞察生活,塑造人生。

再如,课堂可以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之间展开辩论,如“流行与经典”哪个价值大?从无臂钢琴师刘伟到意气风发的林书豪,谈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哪个更重要;“雷锋精神学不学,老人摔倒扶不扶”?面对这些新鲜的话题,同学们分组探究,进行多层面,多样性的对话,一方面从中学会合作、共享、理解、尊重,形成良好的交往合作品格,促进共同进步成长;另一方面,学生在活动中能将抽象的观念转化成自己的切身感受,从而达成教学的目的,有利于提升参与文化生活的素养。

三、倡导学生与家长、乡亲对话,了解本土文化,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富含大量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活文化、、红色革命、风俗习惯、人生礼仪、文学艺术,特别是福州十大名片(三坊七巷、马尾船政、林则徐、三山两塔一条江、闽剧、温泉、寿山石、昙石山文化遗址和青云山)蕴含着丰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理念和道德规范,是进行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的生动素材。但是作为福州人,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未必都十分了解,但这些乡土文化资源的真实性、民族性,就分布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耳濡目染,具有亲切感。一方面我们引导学生可以与家长、亲人直面对话,获得更详实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调查、访谈、参观、研究性学习等形式与福州乡亲对话,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感。

例如,我们请有乡土文化特长的家长到班级给学生作福州传统文艺讲座。通过与家长对话,使学生更加了解福州的评话、十番、伬唱、闽剧等剧种。学生还兴趣盎然地与家长一同排练演出福州评话《甘国宝》,体味自己的家乡文化;我们请家长到学校开设《福州俗语与中学生修养》选修课,与家长一起“攀讲”;我们请家长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通过学生与家长的对话、学生与乡亲的对话,写出的研究性学习论文《我们一起来攀讲吧》、《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剧的调查与分析》、《福州饮食文化探微》等均在省、市、校等获奖,对文化生活的教学起到增墨加彩的作用,使《文化生活》教学熠熠发光。

四、落实“学生与心灵”的对话,触动内心世界,达成教学目标

《文化生活》课程是以中学生熟知的文化现象为依托,以文化发展的一般理论为研究对象,旨在提高学生文化鉴别能力、文化赏析能力、文化素养、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它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从而做到知行统一,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落实“学生与心灵”的对话,触动内心世界,是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学生与心灵”的对话,它是对话的最高层次,它渗透在与教材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学生对话、与家长和乡亲的对话中。因为学生在各种对话的情境中,获得大量的文化信息,并激活学生内心已有的隐性文化信息,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常常有怦然心动、豁然开朗的时刻。在对话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相互启发下,学生对对话的信息和过程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斗争、不断提炼,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观点,上升为理性的正确认识和观点,学会判断和选择,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发生积极的变化,将先进的文化、真实的价值情感融入日常生活中内化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从而达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对话的目的。

吴孟超的学生范文第6篇

把心藏在竹子中

朱一诺的创作从画竹子开始,十数年如一日,“我喜欢竹,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也是一种代表中华名族气节的植物。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有着很高的地位,它中空有节,虚心向上,虚怀若谷,包容有节,谦卑平和,积极努力,它高风亮节,为人师表,令人崇拜。它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坡更是赞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是外界所熟知的朱一诺选择以竹为题材的根本原因,而在笔者与本文主人公的交谈中发现,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朱一诺从小到大很长一部分时间都是住在外婆家的,外婆家院子后面有一片大大的竹林,这“浩瀚”的竹林深处也便成了小朱一诺的天堂,挖竹笋、采野花、和小伙伴们捉迷藏,玩累了就依偎在外婆的怀中听外婆讲慈城的典故,睡醒一觉便早有那外婆亲手用竹笋烹饪的各类美食等在眼前。及到外婆永远的离开,每逢思念外婆时她就会独自躲在竹林中,看着这些竹子,就仿佛外婆从未离去,竹子就是外婆,外婆就是竹子。

雪越压而韧性越强

往往很多职业艺术家成名的初期,都是在家人的默默支持下度过了穷困潦倒的那段黯淡时光,而朱一诺却恰恰相反,出身在宁波富商家庭的她虽无经济压力,却在早些时候很难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快速发展的经济让大多数宁波人眼睛里都是经商,父辈们和同侪们觉得我可以把绘画当成一种消遣但却不可以当成主业,也由此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他们失去了共同语言,情绪低落的时候陪伴的仍旧是这些竹子,慢慢的我就领悟到竹子不正是百折不挠、坚强向上嘛!于是下定决心要做个像竹子一样的女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朱一诺的竹子比传统文人笔下的竹子更显得清丽婉约,在绘画语境中,融入国画传统技法中的若干西方绘画元素,使得人很自然的联想起“中西调和”的林风眠先生。可以感受到一种是似而非的意象性的“诗性写意”。在她的画面上,没有为制作机理刻意为之的堆砌,也没有为强调局部反复刻画的痕迹,有的则是出于内心的自然流露和率性。这就是朱一诺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的独特视角,是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洋溢着朦胧诗性的女性表达。或许她的这种女性表达方式,少了某种彰显的视觉冲击力,但会更接近生命本源的亲和力和渗透力,也许这就是笔者甫一进门所受到心灵撼动的主要原因吧!

润物细无声

朱一诺的作品形态已经不再单纯的停留在竹子的形体表面,慢慢的借助竹文化延展到一些其他的素材,这时候便有了《中国戏剧・印迹》《生命・印迹》《时空・印迹》等系列作品的呈现,意在借助竹精神,呈现出她对大自然的独特视角和个性洞见,凭借着她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所特有的纤细敏锐,无不透出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式美”。“作为艺术家不仅仅要修身,更要有社会责任感,所以我也一直不遗余力的借助各个平台让各界人士学习竹子的精神,让好的、真善美的东西去缓解物质性的焦躁与不安。”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一句,2013年开始国际汉语教师学院用她的作品设立了一项为期30年的奖学金,意在推动世界范围内深入了解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

从小范围来看,这种影响在朱一诺家人的身上最为明显,“某次回家,表弟一直跟在我后面,跟了许久才红着脸说想求姐姐一幅画,当时真的很开心,说明我的努力家人开始认可了。其次是我出席公众场合的服饰都是妹妹特意为我设计的,说是要符合一个艺术家的气质,放在以前她不嫌我烦就已经烧高香了。我对他们说之所以你们能在我的画中找到共鸣最主要的是我们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这些文化元素早已深深的烙印在每个人骨子里了,只是之前不愿意去静下心来了解罢了。家里的小孩子们也对学习画画产生了兴趣,我感觉宁波的文化氛围在被商业气息冲淡多年后开始慢慢的回归了。”

积极参加公益慈善,传递艺术家的公益力量,关爱“瓷娃娃”、“关注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医疗设施”,“帮助老区贫困儿童”、“黑苹果青年汇”,支持全国大学生慈善公益项目等,都有她的身影,这些也是她觉得最快乐的事。

朱一诺也把这种创新理念与竹精神融汇在绘画教学中。“孩子需要探索未知的世界,老师要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她的教育方法有些别出心裁,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套路进行,有些家长对于为什么不先教孩子素描感到困惑,不过当我看了一些孩子们的作品时,有些震惊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发散的思维被有条理的诱发了出来,这种绘画意境不恰恰是很多艺术家在找寻并渴望回归到的那种本源状态嘛!“当人们看待事物的时候,稍稍去掉其中的功利,停下你匆忙的脚步细细品味周围不起眼的事物,你会发现这世界无处不美。”

朱一诺

1973年生于宁波,现居于上海。毕业于中央美院,作品曾入选世博会、上海国际艺术节、美国纽约艺术博览会等;部分作品被英国皇室、澳大利亚华人博物馆、澳大利亚皇家儿童医院、瑞士巴塞尔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收藏;更有部分作品被众多世界名人收藏,其中包括英国维珍航空集团(Vir-gin)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女儿李敏、中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台湾星云法师及一众奥运冠军等收藏。

展览:

2013年《紫竹林里观自在》朱一诺作品展,嘉应会馆美术馆,佛光山,苏州

2013年上海昆剧团《对画牡丹亭》朱一诺作品展,思南公馆,上海

2013年《清风传正气节从竹中来》朱一诺作品展,土山湾美术馆,上海

2013年《中国-印迹》朱一诺个人作品展暨「中国文化日,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孔子学院总部,北京

2012年朱一诺作品展,外滩1902艺术馆,上海

2012年“茶、水、墨、油、”朱一诺作品展,上海国际艺术节

2012年“朱一诺作品展”,陆家嘴中国银行私人银行财富中心,上海

2011年“印迹”朱一诺作品展,上海证大丽笙大酒店

2011年“2011红星”慈善之夜朱一诺作品展及拍卖,钓鱼台国宾馆,北京

2013年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创意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

2013年上海第七届美术大展,中华艺术宫,上海

2013年纽约艺术博览会,美国

2013年2013国际艺术节,意大利

2012年纽约艺术博览会,美国

中国艺术品网创始人、批判家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