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寓言故事 教学实践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的文学体裁。它的表达力和表现力往往极强,往往会引起阅读者的深思和反省。寓言故事在特点方面也比较显著,其中不在乎于以下几点:①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②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③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角”更多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或现象;④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依据上述的寓言概念及其特点,我们会发现,在进行寓言教学时,所需要教学的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比如精练文字的表达方式,富有色彩的表达方式,各种修辞格的运用方式,以及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和意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去讲解论述的地方。

一、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

前文我们提到了寓言故事的概念及其在文学表达上的一些特点,那么具体性的来讲,到底什么才是寓言故事呢?在进行寓言故事教学,第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寓言故事是什么,从而才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展开性的教学。那么,到底什么是寓言呢?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寓言,寓言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文学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就是要讲的道理。寓言就是把作者要讲的道理蕴涵在要讲的故事里的文学体裁,通过讲故事来讲明一个道理。其次让学生知道寓言的选材十分广泛,不仅古今中外的事可写,而且天南海北的事都可以写;不仅花鸟虫鱼可写、而且人物、动物、植物自然万物均可写,例如,《揠苗助长》的故事是将的农夫急于求成,提拉禾苗致禾苗死去的故事,《农夫与蛇》讲的是蛇忘恩负义的故事,《掩耳盗铃》讲的是小偷偷铃铛时犯蠢的故事。教师通过这样的事例性的具体的概念性教学,往往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明白自己到底学的是什么。

二、通过教学活动来进行寓言教学

教学活动是小学教学里面比较常见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让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定的互动,来实现课堂活跃氛围的营造。通过寓言教学活动既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寓意,又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互动经验。这需要基于教师对故事有深刻的理解,更需要将故事的寓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笔者也曾经组织过这个活动,在活动中笔者先引导通过通读寓言来学生熟悉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寓言理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角色来进行表演。例如,《亡羊补牢》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牧民、狼、小羊,以及规劝牧民的邻居;《此地无银三百两》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张三和王二;《掩耳盗铃》中,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偷和铃铛。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在扮演的亲身经历过程中,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的蠢和傻,从而让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吸取教训和经验,除此之外,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课文内容印象,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因材施教,把握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心理认知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认知结构上,一二年级的学生和五六年纪的学生是存在极大的差距的,根据学生这样的心理认知差距,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要注重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的进行寓言教学。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寓言故事,教法一般都是先把寓言故事给孩子讲一遍,然后把寓言的寓意给孩子简单的说一下就可以,并不一定让孩子了解寓言的深层含义,能接受多少就是多少。教师可以选择的寓言故事有很多,比如伊索寓言故事,拉封丹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比如乌鸦喝水,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等,或者给孩子听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通过这样的因材施教的方式,往往可以最大效果的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增强教师教学效果。学生的心理认知差距是教师不应该去忽视的一个问题,它往往会在某一重要层次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成果。因而,任道重远是教师应当有所体会的。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寓言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必须重视此方面的教学。但是现阶段无论是寓言故事的概念、特点教学,寓言故事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还是寓言故事的课堂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寓言教学反思工作中的一个内容,如何教,如何教的有效是教师的一个教学思虑问题。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寓言故事的内涵、教学方式,不断的进行创新教学,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雪薇,张筱兰.数字故事应用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设计要义[J]. 中小学电教. 2015(04)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学生;教学;教师

小学生现处于懵懂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好奇心,所以教师需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态,把童话与小学语文知识有机地融合,而不是采取传统的灌溉式教学。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中把童话故事与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呢?

一、利用多媒体,结合视听,让课堂“活”起来

对小学生的教导说难不难,但是却也并不易。因为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讲解小学语文中所涉及的知识,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其中的愉悦。例如,某校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愉快地学习新知识,经常引入相关知识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等,如,掩耳盗铃、拇指姑娘、豌豆公主等这些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图片、音乐等,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放松,使得小学语文课堂逐渐“活”起来。

二、扩展童话的容量,认识童话在其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因年龄还比较小,视野不够开阔,如同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事件的其中一方面,所以教师需要把学生从井底带领出来,让学生见识更加宽广的世界。例如,某校教师为了使小学生走出狭窄的井底,开阔视野以及见识,教师在为学生讲童话的同时,还在童话中加入了一定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如,在《丑小鸭》这一童话故事中,教师在其中教导学生不能以貌取人,应采取人人平等的原则来对待身边的任何事物,以至于让学生认识到童话故事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小学生还处于懵懂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并且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听童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用童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教导学生做人、处世原则,并使得学生对此根深蒂固,使得小学生能够通过童话的引导而认识更多的新知识。所以教师需要学会把童话故事与小学语文知识一体化,以便于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其中的新

知识。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范文第3篇

句;读后感言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5―0101―01

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面对懵懂无知、贪玩任性的小学生,教师该采取何种措施,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渴求知识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试行了“读”“讲”“记”“写”四字指导法,对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大有裨益。现介绍给大家,以供交流商榷。

一、开推荐书目,引导学生在“读”上下功夫

面对碜韵质凳澜绺髦置浇楣夤致嚼氲挠栈笥氤寤鳎小学生的鉴别能力十分有限,他们辨别不出优劣好坏,这时候最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每学期开学,教师要为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列推荐必读书目,下发到学生手中,由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督促指导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任务。所开推荐书目,既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知识水平,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做到一学期一规划,由易到难,层递推进。比如,课本上有《农夫与蛇》课文,推荐书目中就有《伊索寓言》;低年级多安排《安徒生童话选集》《宝葫芦的秘密》《小灵通漫游未来》《天方夜谭》等儿童文学书目。高年级逐渐扩大阅读范围,加深阅读难度,安排《中国上下五千年》《海底两万里》《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目。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督促学生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并多联系家长,发挥好家庭监督的优势。像这样一以贯之地抓下去,小学六年每名学生至少可以阅读400余本中外名著,不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为其提高写作水平打开了大门。

二、设故事讲坛,引导学生在“讲”上展风采

在抓好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为学生搭建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内容,教师可开设小学生故事讲坛,每周利用20分钟时间,轮流请三到五名学生上台讲故事,可以讲成语典故、寓言童话,也可以讲名人故事。例如,学了《掩耳盗铃》寓言故事后,教师利用一节课专门安排了中国寓言故事会,请学生分别讲不同的中国寓言故事。教师在总结时,归纳出中国寓言的特点,让学生明白一个中国寓言一般对应着一个成语,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当堂就学会并记住了叶公好龙、南柯一梦、刻舟求剑等成语。同时,还可穿插举办诗歌朗诵会、作文竞赛台等活动,教师也可唱主角,每月安排一节儿童文学赏析课或中外名著名篇导读课,引导学生读好书、求真知。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为学生单调的学习生活平添了乐趣,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别审美能力。

三、集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在“记”上作文章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教会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方法,指导学生科学分类,笔录各类词汇和知识。笔记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抄录自己感兴趣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断、诗词歌赋,也可以抄录历史文学、美术体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例如,有的学生在名言篇里记下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名言,时时鞭策自己;有的学生大量摘录了描写自然景物的优美片断,准备写作文时参考;有的学生喜欢古诗词,抄录了不少经典名句……教师要坚持每学期开展两次读书笔记评比活动,督促学生博览群书,自觉累积知识。六年小学下来,只要坚持不懈,笔“录”不辍,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必将大增,写作文词汇贫乏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四、作读后感言,引导学生在“写”上出成果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范文第4篇

误区一、测血糖前故意少吃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听过,那无疑是愚蠢的行为。可是在糖尿病管理中,很多糖友也会犯“掩耳盗铃”的错误,那就是每次测血糖前少吃一点。他们这种“作假”的行为使得医生很难作出正确的指导。

正确的做法:糖友检查前一定要和平常一样的吃饭,并且告诉医生自己是否进行了剧烈运动、是否抽烟、是否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是否服用了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与某些类型的血糖、尿糖试纸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等,以帮助医生分析检查结果。

误区二、只监测空腹血糖在糖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平时只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基本靠猜,只要餐后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就不会监测。有一部分糖友认为,餐后高血糖是饮食造成的,只要每天合理控制饮食,血糖就不会高,哪怕是餐后血糖高了,随着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血糖也会慢慢降下来,没有监测的必要。其实餐后高血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能够控制好餐后血糖,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有研究表明,餐后2小时血糖每升高1毫摩尔/升,死亡的威胁相当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升高7毫米汞柱。

同样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也有关系。研究发现,餐后高血糖会增加糖友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而且也会加速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进程。所以说糖友要加强餐后血糖监测,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正确的做法:糖友们不仅要定期监测餐后血糖,对于餐后血糖值的控制范围也要了解。《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指出,糖尿病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要控制在10毫摩尔/升以下,尤其是对于老年糖友或并发症较严重的患者,要放宽血糖控制标准。但对于中年以下及病情不重的患者,由于轻度的高血糖就对血压、心血管有不利影响,因此,要尽可能把餐后血糖控制在7.8毫摩尔/升以下。

误区三、自我感觉评估血糖高低自我感觉很难正确感知血糖的高低,当糖友们的血糖稍高于正常时,您可能没有自我感觉,但是身体已经在发生变化,细胞和血管已经受到损伤;当血糖远高于正常,您可能会感觉到高血糖带来的轻度症状,如疲乏、易怒等,但很多人会把这些症状归因于年龄或压力等原因,如果血糖长期如此,就会发展为眼部、肾脏和神经等损伤;如果血糖水平非常高,自我感觉会很明显,多尿―――在夜间也会起来小便,可能会感到非常累,喜怒无常,家人可能会以为是更年期或者抑郁等引起的。很多人会把高血糖引起的症状归结到其他一些常见原因上,而忽视了高血糖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正确的做法:为了避免高血糖影响身体而不自知,糖友们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千万不要靠自我感觉评估血糖。

误区四、检测尿糖代替血糖一些糖友认为尿糖也是糖尿病的检测方法之一,因此用尿糖检测代替血糖,只要尿糖是阴性,就觉得血糖没问题。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当血糖超过一个界限,也就是糖阈值,就会出现尿糖。但是尿糖不能准确地反映血糖值,因为它受尿量、肾功能、肾糖阈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它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进行尿糖检测是没有意义的。尿糖检测的意义在于受条件所限不能进行血糖自我监测,且肾功能相对稳定的时候,那么可以进行尿糖的自我监测,作为暂时的替代方法。

误区五、餐后2小时血糖就是饭后2小时血糖这种误区让很多糖友每次都是吃完最后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血糖。

正确的做法:计时从第一口饭开始算起。因为不同的人吃饭时间是不同的,有的人吃一顿饭只有10分钟,而有的人可能要50分钟,尤其是在外吃饭时间会更长,如果这时从餐后开始计时,早已过了血糖升高的高峰。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范文第5篇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个体自主的品读、感悟、反馈、师点拨指导,师生讲故事比赛,阅读古文原著等方法,让学生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及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个体阅读实践及教师的点拨指导,让学生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的读、思、讲从中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及思维能力。

一、激情导入,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文字,悟寓意。

1、师:激情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读书,我们知道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可是吴王却非常固执,谁来读一读吴王的话,“谁敢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但如此固执的吴王,听了“少年”的一番话却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是位什么样的少年,同学们接下来咱们就和他进行一次心灵沟通,请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哪里对你有启发,也可以简单地写在书上。

(设计意图:此处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样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少年讲得太有道理了,吴王打消了攻楚的念头。哎!大臣讲得是不是也有道理呢,咱们来看看。学生自由读:大臣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时老师及时引出疑问:同样是劝,大臣的劝阻遭到了吴王坚决的反对,而少年的劝却使吴王打消了念头。接着再鼓励学生: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是位什么样的少年,他劝得究竟“妙”在何处?对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起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3、生自由读、悟,师巡回反馈信息。

4、生反馈

重点:9节——11节

指导过程:请同学们看屏幕

①、第9节——11节对于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得非常形象,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

②、生读,思考后讨论交流。

③、反馈

a、蝉: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蝉的心情如何,练读体现蝉的心情。

b、螳螂呢?“横”、“举”;螳螂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c、黄雀呢,“伸长”;黄雀心里怎样想。

④、同学们要使固执的吴王恍然大悟呢?就看你们怎样读这个故事了,练读。

⑤、指名读,叙述的部分,少年、吴王(问:这少年如果王宫花园里有人弹奏乐曲,会不会更有利于你劝说?好!那就弹奏乐曲。)

评价:吴王你恍然大悟了吗?你悟到了什么?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感悟,培养语感

1、通过刚才的读书,少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的人物对话描写得非常生动,咱们来个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好不好,先练习一下。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配乐)

其余的各位可以跟着默读你所喜欢的角色的语言。

3、同学们,如果我们去掉叙述部分,只读人物的对话,可能会使故事更吸引人,咱们试一试。

4、指名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内化“理解”,通过朗读表现“感受”。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既进一步揣摩了文中中心人物的心理,又培养了学生互相配合的合作精神。学生通过内化吸收,进行行动的讲述,把少年劝的妙处表现出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运动”。)

三、创造性复述课文,积累、内化、运用

1、同学们这样一读使刘老师有所启发,我想如果我们要把文中的叙述部分,人物的心理活动都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有形的动作、神态,那故事讲出来岂不是更精彩。

2、要想把故事讲好,需要大家精诚合作,有信心吗?有信心就成功了一半,同学们的自信也激发了六老师的豪情,刘老师想和大家进行讲故事比赛,待会咱们都不看书,看谁讲得好。现在开始自由组合练习。

3、生练习。

4、展示。

(设计意图:在激起学生探究少年劝阻“妙在何处”时,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的故事很妙。教师启发学生通过去表演把故事表现出来,并提出要求:要想演好,先得读好,同学之间可互相请教。学生转换促读,以读促理解,互相帮忙,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氛围。在反馈时教师对听的同学提出了要求:现在你们都是吴王了,看你们能不能从少年的故事中听出点什么。听过后,教师可随机采访“吴王”们。这时道理自然地从“吴王”的嘴里谈了出来。学生通过角色转换,感悟寓意,感受少年劝言之“妙”。这时,老师再进一步引导:那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少年劝吴王之妙?学生再读课文,发现少年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在花园里转悠了好几天把衣服和鞋子都弄湿了也亳不介意,见到吴王,又说要给吴王讲“一件挺在意思的事”。这些做法为给吴王讲这个故事扫除了障碍,真可谓用心良苦。这不就是他的心机巧妙之所在吗?)

四、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从情感上做铺垫。

1、同学们,请看屏幕,读一读,看你读得懂吗?

2、这是从《螳螂捕蝉》古文原著中节选的部分内容,其实咱们学过的《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等寓言故事都有相应的古文原著。吟诵这些古文确实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学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咱们也借古人的一句话共勉。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范文第6篇

关键词:探究法 物理教学 应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探究法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探究式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动性,在物理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和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现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探究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好奇心是探索的天性,教师要抓住这种天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身边的物理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创设一种探究空间。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我将语文中的《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作为切题引入,分析盗铃者是如何将铃铛弄响,进而将声音让主人听到的,经过学生的一番讨论后再自主去探究声音产生与传播需要哪些条件。这一课题的引入生动贴切,学生见到铃铛更兴趣盎然,内心那种参与的冲动、探究的欲望便油然而生,从而给学生创设了主动学习的空间。

二、给予探究的机会

以往的教学都是教师讲解给出结论,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 由于器材缺乏,多数老师都是靠讲解来完成教学。这种方法,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把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谋求自我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众所周知,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他们自己动手探究每一个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的同步进行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就会加强知识的形成和内化,促使创新意识的形成。

在物理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比如在《光的反射》中,在讲解“光的反射定律”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究,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样能够使他们有实践的机会,并在实践中掌握了知识。

三、重视探究的意义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物理教学不能“纸上谈兵”,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比如在讲解《声音的特性》时,让学生回忆往保温瓶中装水时声音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买碗时为什么要用手敲等等。让物理学习走进生活实践,体现了物理学习的意义,提高了利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注意探究方法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必须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调控,并积极参与其中,了解情况,给予适当的点拨,适时把握探究过程。

在物理探究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精心的安排,对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分工,使合作学习有目的性;其次教师要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活动,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帮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避免优生独霸课堂和后进生坐冷板凳的现象,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再次,学生在自主探究时要有针对性,只有方法得到合理的安排和使用,才能使物理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总得来说,物理教学离不开探究式教学法,但在探究每一个物理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有发展的空间,学生活动有充足的时间,合作学习有明显的实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才能使教学过程充满“探索”、“研究”气息,学习活动更加富有生气、动感。

参考文献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范文第7篇

1.加大阅读量,提升学生赏析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忽略的就是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阅读量的积累,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于文章的把握就无法准确。由于读写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一个重点,那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就应该着重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例如在小学语文《掩耳盗铃》这篇寓言故事的教学中,学生如果有一定量的阅读积累,那么学生对于文章的主旨就能够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假如学生阅读量匮乏,那么学生对于文章的赏析能力就达不到基本的要求,也就无法理解文章的内涵。因此小学语文教育阶段加大学生阅读量,对于提高学生的文章赏析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增加写作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阅读和写作永远都是分不开的,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就需要通过写作真正掌握。学生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就应该适当的增加写作量,学生练得多了,学生写作水平就能够通过练习逐步提高。例如在小学语文叙事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就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叙事文写作的一个积累,学生通过长期的练习就能够对于叙事文写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加大写作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提高修改量,增强学生读写能力。学生在小学时期由于对文章的把握不够完善,导致不会区分文章的好坏。因而在日常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就应该提高修改量,将学生日常写作的文章及时修改,提出修改意见,增强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例如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欠缺,教学中教师普遍会增加学生的写作量,可是一味的增加写作量而忽略修改,那么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学生写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从而导致学生的读写能力欠缺。

二、提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1.根据学生兴趣,制定教学计划。学生的兴趣决定了学习的状态,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关键。例如在《曾子杀彘》这一课中,由于古诗文普遍生涩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那么在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就需要考虑运用那种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不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多举办一些类似朗诵比赛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热情,从而真正提高古诗文教学的实际效果。总之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2.根据学生反馈,创新教学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学生是最有评价的权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不能忽视学生的反馈。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也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理论,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捞铁牛》这一课教学时,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内涵难有准确的理解,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就不能忽视这一点,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实际理解。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课程的导读,读完之后再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及时的给学生传递《捞铁牛》这一课的内涵,从而让学生理解这一课的中心思想。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汉语教学; 户外教学; 有效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17-02

1 引言

户外教学是语言文化学习的第二课堂。参观学习能把社会实践和语言文化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让学习者在游览中了解相关知识,感受中国人文自然精神,加强语言交流,领悟文化内涵。

作为广东省华文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示范性基地,户外教学(课外语言实践活动)一直是我校汉语教学的一个特色,每学期由华文教研室专职教师负责,安排留学生一至两次课时到市内外进行汉语言(文化)户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教研室经过了几年的尝试与探索。然而,如果仅限于对景点的参观,则未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未能把汉语学习和文化学习更好地联系起来。之后,教研室开始组织不同年级留学生到不同地点参观学习,但如若只限于“行―观”式的走马观花活动,学生依然处于游走失控状态。纵观其他院校,也有类似的活动: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对低年级新生组织“广州一日游”观光活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对外汉语系每学期安排“语言实践周”活动,让学生自主利用这一周时间,提供数条出游路线由有意向的学生选择并组团出游。

对于如何选择汉语户外教学的目的地,如何与汉语及文化学习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组织教学工作,均是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检索显示,目前对汉语户外教学也未见有研究性的专文。

2 教学新模式:以广州市越秀公园成语寓言园为例

课外活动是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以语言实践为目的的课外活动,是语言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能收到课堂教学收不到的效果。[1] 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寓教于乐,也更能体现趣味性,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比课堂教学更能发挥情感因素作用,排除心理障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同时,它能提供自然习得的机会,接触真实的交际情景,比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交际能力。再者,活动采取任务型教学和竞争比赛形式,能鼓励学生积极竞争,激发进取心,使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需要注意的是,活动一定要体现运用汉语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活动如果与汉语的运用无关,则不能列为语言实践活动,而是其他目的的课外活动[1]。为了使课外活动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需要做周密的设计:事前要有一定的语言准备,活动中最好要有教师参加,就语言问题给予指导;活动后对语言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

本文讨论的是以户外环境为依托的语言实践活动,试以“广州市越秀公园成语寓言园户外教学活动”为例进行分析。越秀公园成语寓言园由数十组成语和故事的雕塑组成,雕塑分散遍布在一个园区之内。本次教学目的是以对成语、寓言、中国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了解和学习为主,并由此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2.1 任务前

本次户外教学的对象为已有一年以上汉语学习基础的华文速成班、C1和C2班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教学目标为:1、通过图片、资料,课前简单了解越秀公园,了解广州乡土文化知识。2、参观公园内的成语寓言园前,预习园区内成语“狐假虎威”“熟能生巧”“杀鸡取卵”“滥竽充数”“掩耳盗铃”“对牛弹琴”、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和狼”“狐狸与乌鸦”“三个和尚”“水中捞月”以及一些著名的中国民间传说,理解其意义及寓意,领悟其文化内涵。教学过程安排如下:1、负责老师收集相关教学材料,准备教案,联系参观事宜,确定时间。2、科任教师介绍相关知识及图片:成语、寓言和中国民间传说。3、实行任务型教学,布置教学任务:每班分组进行。要求每组学生在参观前,查阅几个成语(寓言)的意思并解释,其中速成班讲解第1-4个,C2班讲解第5-8个,C1班讲解第9-12个。活动将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最后设附加题,看哪个班、哪个同学解释得最多最好。①

2.2 任务中

在此次户外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学生自导自游的方法,本文称之为“连连看―边看边学”模式。由于任务前,教师已印发每生一份教学资料(资料上标出园区内12个成语、寓言和民间故事的名称及其对应的雕塑照片)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分组完成任务“看雕塑猜成语(故事)”,准备讲解该组对应的4个成语(寓言和民间故事)。此外,还列出6个未具名的成语或故事(“盲人摸象”、“后羿射日”、“太公钓鱼”、“黔驴技穷”、“铁杵成针”和“王羲之墨池”)作为附加抢答题,供学生比赛作答。参加此次教学活动的共有20名学生。3个班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了成语故事的讲解中来。每个成语由一位学生讲解,讲解时,带队老师和任课老师组织其他学生围聚在旁听“小老师”讲解,有效控制了学生在活动中的走向。从中,我们可见学生们都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他们通过问老师、问同学、上网查找等方式找寻到每个任务的答案。讲解时,或生动传神,或引经据典,或套用自身例子;其他听讲的同学也表现得饶有兴趣。速成班学生还猜对了附加题6个成语(故事)中的4个。

2.3 任务后总结与反馈

活动结束后,笔者以个别交谈的形式以取得学生对活动的反馈,并对学生进行了不作任何作答导向的书面调查,收回11份有效问卷:6人认为“很有意思”,4人认为“比较有意思”;认为此次活动“收获很大” 的有5人,认为“比较有收获”有 5人。数据结果及之后与学生的访谈均表明:成语寓言园户外学习活动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学生习得成语的情况良好。活动半个月后,笔者对学生们进行了成语(故事)测查,7人能按问卷要求正确写出4个在此次教学中学到的成语,2人写出了其中两个。这种形式的户外教学效果较为显著,一大原因是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主动开口,而且开口率高,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力性都得以充分发挥,说话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调查结果还表明:“边走边看边学”、“可以当小老师、小导游”、“成语园里的动物、人物很有意思”、“有比赛” 均是吸引学生的因素。随后,笔者利用在新浪网上建立的博客――留学生网上家园②,与学生分享活动教案、相片、视频和博客文章,进行网上互动与学习。该网站已在我校留学生中宣传推广。

3 余论

根据“广州市越秀公园成语寓言园户外教学活动”的经验,如果教学对象为中级和高级汉语水平学习者,我们可采取:模式1、以成语寓言园为构想基础,将这一模式推广,引申为“边走边看边学”模式。此类选址地(广州)有:雕塑公园、人民公园雕塑群、英雄广场等。模式2、任务型教学的实地演练。如:安排给学生购买任务或调查任务,即到商店购买指定的物品,或者要求他们作一项社会调查(比如“关于留学生吸烟情况调查”“植物园进园游客情况调查”等调查项目)。

如果是汉语初学者或零起点者,则可采取观光形式,如安排广州一日游,走马广州花城、观摩羊城八景,使他们通过参观对城市人文文化获得感性认识。

户外教学是我校汉语教学的一大特色,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可从中总结该教育的经验,使之更上一层楼,成为效果更为显著的教学模式。对于其有效模式的探索,目前笔者所拥有的经验仍相当不足,但“众人计长”,相信集腋成裘,一定能更好地完善汉语户外教学。

附注:

①②越秀公园成语寓语园教学资料、视频和图片,可浏览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留学生网上家园blog.省略/qiaozhuanliuxuesheng。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