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课件

学课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课件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会写“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

2、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辨别、游戏中理解诗意,感悟诗境。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拼图创设语言情境,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1、学习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富有情趣的村居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引出课题

1、小组自由赛诗。

2、教师参与游戏,朗诵《村居》,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 巧认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小组合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3、汇报交流所学生字。(教师随机引导)

4、书写生字“忙”(教师巡视指导)

三、比较辨别 理解诗意

1、学生再读古诗。

2、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背景图),让学生根据诗句补充画面景物,(通过比较、辨别理解草长、莺飞、杨柳等词语)。

3、配乐朗读一、二两句。

4、小组讨论平时怎样放风筝。

5、朗读三、四两句。

四、趣味背诗 感悟诗境

1、小组合作背诗,感受春天的美好。

2、游戏背诗,体验村居生活的情趣。

五、想象拼图 口语训练

1、学生利用资料,拼出自己心目中的“村居图”。

2、口语训练:说说心中“村居”的美景。

反思:

今天教学《村居》这首诗,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诗句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春景图,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我在教学中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通过课件演示一组与诗词有关的春天的景物动画,如: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这些画面来学习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出示古诗,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是考虑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专门搜寻了一组表现诗词内容动画课件,目的是借助画,还有鸟声、风声、雨声的音乐,带学生入情入境,提高学生对《村居》美景的感受。通过画面联想到每一句诗词,还有助于学生背诵古诗,不需要机械的记忆。要学会怎样从上一句联系到下一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生自主探究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两个方面。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阶段学习的重点。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法相结合。但是,在教学的时候,对于集中识字的把握比较的好,但在随文识字的时候,因为怕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教学时,基础打的不够扎实,没有采取多种的形式让孩子反复读,反复认。

课后,理解到识字、认字才是低年级的重点,需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有层次,有梯度地读生字并在生活中去学习认字、识字,有意的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去发现识字的乐趣。写字环节我将教师指导书空、示范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前,然后让学生自己组词,通过词语巩固、理解字的意思。最后在本子上书写课后六个生字。

学课件范文第2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活动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活动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听过剪花娘子库淑兰奶奶的故事,也欣赏过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还记得是什么作品吗?库淑兰奶奶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见图1)。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见图2。)

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见图3)?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3.大胆尝试用累加组合的剪纸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1)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的小舞台要上演童话剧《三只蝴蝶》,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背景,画了一些美丽的花。今天我们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丰富些,好吗?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花呢?

幼:、荷花、蝴蝶花、梅花……

师:我这儿有一些梅花,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红色的,还有花蕊。

师:我们怎么来做这朵花呢?两层花瓣一样大吗?

幼:先折剪出第一层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层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间的小一些……还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们贴在一起。还可以剪些小花纹装饰花瓣。

学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课件开发的热潮正在校园兴起,课件各式各样、风格各异,收到很好的效果,体现了课件辅助教学的优点。一个成功的学科课件,能充分地运用动画,与学生思维同步,保证循序渐进,运用恰当的素材,操作简捷方便、灵活易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被本学科老师借鉴和引用。如何选好一堂课,设计好脚本,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选择开发软件,进行开发设计,使课件发挥其特有的效能,优于传统教学手段?这是每位教师在课件开发前首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我制作一个课件的过程与体会与大家探讨。

第一,找准课题。数学课题种类繁多,应针对各自不同特点施以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非每堂课都得用课件,并非每个课题用课件辅助教学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旦我们选准了课题,设计好了课件就能如虎添翼,使课堂气氛更加浓厚。例如:我们选的课题为"数学归纳法"、"不等式的证明"、"二项式定理"等,这时,若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只能代替粉笔板书,课件的优点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效果不好;若选择课题为"数形结合"、"三角函数变换"、"棱台的分割"、"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侧面展开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等等,这时就可借助课件进行教学,生动直观,通俗易懂,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选好开发工具。现在设计软件较多,常见的有Authorware、几何画板、PowerPoint、蒙泰瑶光多媒体编著系统、翰林汇多媒体课堂等等。这些多媒体编辑软件,专门针对多媒体制作,界面简单,易于上手,控制容易、模板丰富、人机交互性强、流程清晰、支持动画。在设计一个专业化课件时,必须找到某个软件的优点,使设计过程得以简化,开发周期短,又能生动地体现了本节知识点的本质。如"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这一课题可用"几何画板"就能很快地设计出来,呈现三维动画的效果,但若用Authorware设计,则难度较大,开发时间长,用PowerPoint设计无法显示其动画过程;有的课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计软件支持,互相调用,集各个设计软件的优点,既能取长补短,又可以缩短开发时间,不必苦寻某个软件的设计方法。

第三,设计好每个界面。界面需要插入恰当的声音、图象、视频,设置超级链接、人机交互,演示动画与文本等。课件犹如电影,生动有趣,明了易懂,引人深思,自觉参与。我们要写好初始脚本,设计简要概念、主要结构模块、课堂练习等,使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构清晰,界面调度灵活而又简单。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界面,插入声音、视频时要恰到好处,顺其自然地融合于教学之中。如在开发"数形结合"课件时,我设计了运用此数学方法的四种类型:线段和与差、斜率、方程根的个数、实参的取值范围,以此界面作为调度中心,分别讲解相应的例题,这四种类型归纳起来既填补了教材的空白,又体现了此方法运用的题型,使学生今后碰到相关类型的题目时能触发联想,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题经验,减少对数学题目的畏惧感,增强学习的信心。

第四,体现动感。优秀的课件离不开动画的展现,数学函数在动画设计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能确定一个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从而让点乃至整个图形沿既定的轨迹运动,形成函数图象,或动态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这些动画的设计运用了解析几何中的坐标平移、曲线方程,代数中的比例等相关的数学知识。如果我们重视对函数的研究与实验,就能使课件能让教师随便改变参数,生成不同的图形或运动轨迹,化抽象为具体,体现数学函数之间的变换关系,而且能简化流程,设计出来的课件短小精焊,功能强大,通用性强,为师生所欢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课件范文第4篇

基于我校学前专业的特点,PowerPoint课件制作主要培养学生制作幼儿园课件的能力。在PowerPoint的学习进入中后期时,刚好遇到学生的教育实习,实习期间,笔者多次接到学生类似这样的“求救”电话:“老师,幼儿园让我制作一个课件,其中有个××效果怎么也做不出来,您知道怎么做吗?”学生焦急的语气始终在笔者耳边回荡。笔者想:为什么不在实习结束之后来一次“忆苦总结”呢?让学生回顾一下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从实践中汲取的知识一定是学生非常渴望得到的。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堂课。

案例描述

课前准备:笔者已经告知学生将实习期间遇到的关于课件制作方面的问题记录下来,作为这堂课讨论的内容;也可以把自己制作的课件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上课铃响了,笔者刚走进教室,学生们就开始诉苦:“老师,我们都愁死了!”“哎呀,老师,我们上课学的东西太少了,好多都不会做!”笔者举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好了,大家别着急!这节课干脆就作为‘忆苦总结’课,让大家都倒倒苦水,看看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拦路虎。不信还有我们解决不了的困难!”学生们听了这话,忍不住都笑了,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

接下来,笔者要求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将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归纳一下,作为之后讨论的重点。经过讨论,在小组内部消化掉一些问题,剩下的问题则列在黑板上,集思广益,寻找解决的方法。以下选取两个片段:

片段一:如何围绕课堂主题设计简单的小动画

不少学生在课前就反映,拿到幼儿园教材后,想做一个小动画在课堂上使用,可是不知该如何下手。现在,这个问题又被提了出来:“老师,我觉得自定义动画挺简单,操作都会,可是设置完后,效果却与自己想的不一样,想修改吧,却越改越乱……”,根据课前的了解和现场的反馈,笔者发觉问题主要是动画设计思路不清晰。

动画设计思路混乱是初学者经常遇到的问题,对此笔者的观点是: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笔者强调在动手制作小动画之前应该先有一个设计方案,就像写作文一样,一定要列出提纲,理清思路再动手做。边做边改只能是越改越乱!此处,笔者以学生提供的幼儿园课件《我的一天》为例,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笔者先画出基本框架(如表1)。

然后请学生思考,在每个时间段会出现什么场景?需要什么动画效果?有什么样的顺序?这个环节学生表现很踊跃,“早晨”的设计很快就有了(如表2)。

以此类推,其他时间段的动画设计也很快就完成了。有了清晰的思路,按照类别找到需要的动画效果,把动画参数作相应的设置就行了。

片段二:课件在课堂使用的效果不好

这也是反映比较多的问题。“老师,我刚开始上课小朋友就走神,导致整堂课效果都不好!”一位学生这样说。她上课的内容是《年》,在课堂导入的时候,为了吸引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关于“年”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全文敲在了课件的第一页,上课时念给小朋友听。结果念故事的时候,好多小朋友都走神了,后面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听完描述,笔者把问题抛给班里其他学生:“你们认为问题出在哪里?一起来想想办法!”大家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是不是她讲故事语气不够生动?”

“应该配上背景音乐,这样就有气氛了!”

“文字太多了,密密麻麻的,显得乱,最好删掉一些。”

“要不在文字旁边加上点图片,小动画什么的,小朋友一定喜欢!”

……

这里实际上涉及课件素材合理使用的问题。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课件多数是课堂上各科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文字比较多,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把这种风格延续到幼儿园课件上来,上述这位学生遇到的情况就比较典型。正好有学生建议减少文字,笔者决定顺水推舟,抓住这个机会让大家对幼儿园课件中文字的使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于是问到:“刚才听到有同学建议减少文字,理由是感觉整个画面太乱了,那问一下,文字减少到什么程度合适呢?有什么标准或者原则吗?”停了一下有学生说到:“老师,这哪有什么标准啊?减到看着舒服就行了!”“是啊,字少点不太乱就行了!”看来,学生的思路还停在“看着舒服”的层面上,笔者于是决定下一剂猛药:“那这样吧,干脆把所有的文字都删掉!”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一片议论,学生们脸上都露出“那怎么可以”的表情。一位学生忍不住说:“老师,没有字了,这课还怎么上啊?”笔者意味深长地问到:“不可以吗?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吧!”笔者转身问那位学生:“这个故事上课前你准备得怎么样?”她说:“我备了好几遍课,这故事都会背了!”笔者接着问到:“那为什么还要打出来呢?”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怕忘记了。打出来可以看一看,提醒自己。”“哦,也就是说,准备充分的话,没有这些文字你也可以把故事讲出来的!”她很肯定地点点头。于是,笔者对学生们说:“看来只要备课充分,没有文字对老师没什么影响,再来看看学生吧!幼儿园里,我们的学生都是小朋友,他们……”说到这里,笔者故意停下来,看看学生的反应。没人说话,看来大家一时还转不过弯来,于是笔者接着又说:“……还没有接受义务教育……”再次停下,这一次,终于有反应了。“我知道了,他们还不认识多少字呢!”一个学生大声说到!话音一落,其他学生也都反应过来,“那这么说,文字对小朋友也没什么作用,看来可以不要啊!”

“那么,没有了文字,课件的这一页怎么处理呢?”笔者继续追问。这问题难不倒学生,他们一致认为应该使用与故事内容相符的图片来代替文字。甚至还有学生建议放一些小动画在课件上,理由也很充分:“小朋友们都喜欢动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幼儿园课件中,的确有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在课件里添加一些可爱的卡通人物和小动画。以至于形成这样一种定式:没有小动画和卡通图片就不是幼儿园课件。这样就真的好吗?笔者曾经也听过有学生抱怨:“我的课件做得很吸引人呀,可是为什么小朋友们都不听讲呢?”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过度使用动画、图片等素材,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影响了课堂的效果。因此,经过讨论,学生们对动画、图片等多媒体素材的使用归纳了两条意见:①必须与上课内容密切相关;②必须是必要的,宁缺毋滥。

经过一节课的交流和讨论,学生们已不是刚上课时愁云满面的样子了,对于如何使用PowerPoint制作幼儿园课件,大家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在最后总结的环节中,学生们的发言也非常踊跃,有的说:“我发现做课件不光是操作的问题,还要考虑上课的需要才行!”还有的说:“经过这堂课的梳理,感觉原来杂乱的知识变得有条理了,学会了很多做课件的思路和方法,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非常有好处的!”……学生的话语是朴素的,但是从这朴素的语言中笔者已经感受到这堂课带给他们的触动和思考。

案例反思

1.借助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践性很强,“学以致用”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目前教学中的“软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去用。在反复的探索过程中,笔者发现体验式学习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教育实习期间的具体体验中,发现了问题,引起他们的观察和反思,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帮助他们对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和归纳,使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形成新的概念,而这些新知识新技能又会被学生应用到新的教育实习环境中去检验。这就完成了一次体验式学习,但并非彻底完成学习过程。体验式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学习活动始终贯穿在“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悟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实践环节除了教育实习外,现场及远程观摩活动,模拟课堂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形式。反思环节也可以有多种形式:个体、小组、课堂……

2.重视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息素养

师范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又是未来的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外,他们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信息素养,如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作用更偏向于帮助学生去寻找、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不应出现“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是在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情景。在这里,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是在向师范生潜移默化地展示如何进行信息化的教学,就是在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息素养。

3.突出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的核心,也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研究的热点。信息技术在整合过程中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在这方面,中小学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学前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经过长期实践,笔者认为幼师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想达到较好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学内容以幼儿园教材为依托,突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②密切联系学前教育专业课,引导学生以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营造恰当的信息化教学环境。③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关于教学设计的内容,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的教育技术课程做一定的铺垫。

学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推拿学; 导学课件; 授课模式;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54-01

“导学课件” 式授课模式,就是将传统辅助教学课件做成自学课件,教师主导学生进行课件自学的一种授课模式。推拿教学特点是操作性、形象性很强,在授课过程中,“讲”、“ 示”、“ 视”、“做”交替进行。“导学课件” 式授课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学课件为主体,将课件自学与教师讲解有机结合、交替进行。在整个授课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为组织、管理、引导、助学、促学、讲解、答疑;学生的教学活动为自学课件、研讨、听教师讲解。在教师佐助下学生自学课件占据大部分授课时间。

传统推拿课授课模式存在弊端,没有产生最佳效果,需要改革。如何充分运用电脑课件把推拿课授课过程中的“讲”、“ 示”、“ 视”、“做”合理有效相结合产生最佳授课效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推拿教学改革课题。用现代化武装推拿课堂,让100分钟创造最大效益是推拿教学研究的重要目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在我校09级专科针灸推拿专业五个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1、3班),1班(65人)为实验班,3班(60人)为对照班。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1.2.1.1 制作“导学”课件,为教师主导学生进行课件自学准备素材。

1.2.1.2 针对推拿教学操作性、形象性很强特点用“导学”课件进行“讲”、“ 示”、“ 视”、“做”交替进行的授课方式。“导学课件” 式授课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学课件为主体,将课件自学与教师讲解有机结合、交替进行。在整个授课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为组织、管理、引导、助学、促学、讲解、答疑;学生的教学活动为自学课件、研讨、听教师讲解。在教师佐助下学生自学课件占据大部分授课时间。

1.2.1.3 问卷调查本次 “导学课件” 式推拿授课模式的教学效果。

1.2.2 对照组

1.2.2.1 采用传统推拿授课模式授课。

1.2.2.2 问卷调查本次传统式推拿授课模式的教学效果。

2 教学评价

2.1 课程结束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技能考核,考核成绩满分15分。实验班平均成绩14.21分,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平均成绩10.85分,经统计学处理t=2.334,P<0.05。期末考试理论成绩对比分析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成绩优等率(80~100分)为44.6%,明显高于对照班25.0%;实验班不及格率为4.6%明显低于对照班11.7%。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

表1推拿手法学期末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2.2 调查问卷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采取调查问卷,评估学生对推拿手法学的教学方法及考核结果分析的满意度。问卷的内容包括好、一般、差三项。结果见表2。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激发了学习的求知欲,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记忆,提高了技能操作水平,学生在兴趣中获得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了自学能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班。

表2学生对推拿手法学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名)

3 讨论

学课件范文第6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作业:

1、解决生字,熟读课文。

2、根据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人对草原的热爱。

二、背景资料:(投影)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三、诗歌朗读:

1、听范读录音。

2、学生自己读,注意体会感情,把握语气语调。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简单评议。

四、问题探究:(投影)

1、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个比喻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3、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这句采用了什么写法?

五、小结:

1、齐读诗歌。

2、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3、展示学生作品。

六、拓展延伸:(投影)

1、投影展示风景图片。

2、说说自己的家乡。

七、作业:

学课件范文第7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周长含义,建立周长概念,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优选活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具、学具,创设直观、愉悦的教学情境,逐步深化学生对周长的认识;(2)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操作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3)通过“想、算、练”等实践训练环节,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广泛发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使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2)通过“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培养孩子们实事求是、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3)通过“智力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具:多媒体课件、自制树叶、双面胶带等。

学具:水彩笔、线绳、皮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出示:喜羊羊),你们喜欢它吗?喜羊羊送给大家一个礼物,想看吗?

深秋到了,天气凉了,树叶花花往下落。多可惜呀!于是,小蚂蚁想到了把树叶画下来。看一看它是怎么画的?(课件)学生回答后伺机板书:边线,对!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画出了树叶的边线。

你们看,树叶画好了,同学们,你们觉得小蚂蚁简单吗?

(二)认识周长

1.手指描边线

你们想不想用这种简单的方法也来画一画身边的其他事物呢?不过我想先问大家:怎么画?(沿着边线画)

好!那就请大家伸出食指,把食指当做小画笔,选择身边你想画的画一画好吗?

(学生活动。)

汇报:你画了什么?能画给大家看一看吗?(2至3名学生,要动手操作)

练习:在这些图形中选一个,把它的边线描给同桌看。

过渡:留一题长方形没画完,提问:所以在描边线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总结:从一点开始,最后到这里结束,这么这条边线叫一周的边线。

想一想,这是谁一周的边线啊?(树叶一周的边线)

2.小手找周长

你能指出课桌面一周的边线吗?你的小手指桌面,我指电脑,最后看看我们是不是指的一样,好吗?

这是大家经常玩的操场,你能指出篮球场一周的边线吗?我们和电脑一起指好吗?(课件演示)

3.小嘴说周长

你看,那个画树叶的小蚂蚁想告诉大家什么?(一周的边线,展开,拉成直线)

(出示蚂蚁的话: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提问:小蚂蚁说了什么?

小蚂蚁是想告诉我们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什么?(板书:长度 周长)

请人再说一遍。反问:什么叫树叶的周长?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认识周长。

操场一周边线的长度,就叫做——操场的周长。谁来再说一遍?(2名)

那运动员绕跑道跑了一周的长度叫什么?

生活中的周长还有很多,比如:这是一个儿童游泳池,池口的周长是哪条线的长度呢?还有硬币、课本等等这些物体的周长都能指出来吗?

这是一个相框,我想给它蓝色的底子贴上粉色花边?我要用多长花边呢?我得先求什么?

你能说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你还能说出谁的周长?(学生自由说)

(三)、操作实践,巩固新知

量一量。看来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实,我们人体上也有周长,我们的头一周的长度就是头围,腰一周的长度就是腰围。(可请一名学生跟老师一起示范怎样量头围)

你们想自己动手量一量吗?小组合作,动动你的手。(师讲明测量要求)

(1)小组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和腰围。

(2)汇报交流。

(四)、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师:我们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喜羊羊要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表示的周长。

练习: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表示图形的周长?是打√ 不是打×

师:恭喜小朋友们,都答对了。喜羊羊能放心把任务交给大家

了,想知道喜羊羊到底遇到什么问题吗?(生:想)其实喜羊羊这

次来还带有重要任务呢!懒羊羊村长寄给他一封信,要求他及时完

成信里交代的任务,不能让灰太狼抢先一步完成。我们帮帮他吧!

算:完成课本第45页第二题中的练习。(师提示三角形的计算方法)

练: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你们都很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想要同学们来个智力大闯关,有兴趣吗?(课件出示课本第45页第三题的图形),(师小结: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在比较它们周长大小时,一般会用移动边线的方法,再进行比较。)

学课件范文第8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猴、梨、将、谚、樱”5个生字,会写“拔、耐、杜、短、将、鸦、梨”7个字。认识“寸字旁”。

2.分角色朗读,表演。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表演。明白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

2.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契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

师:这不,最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梨树。[小猴课件]

[从学生爱吃的水果导入新课,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并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板书课题]师:“猴”是个生字,谁能说说可以怎样记住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读文识字,分组学习。

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组内交流识字情况,教师巡视。

(注意“拔”右边是由“友”和“`”组成;“杜、鸦、梨”是形声字。)

3.检查读音情况。

(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猴、梨、将、谚、樱。

(2)讨论认准这些字的方法:

[在认字过程中渗透汉字的知识、培养识字的能力。分析字形以会写字“拔”、“耐”、“将”、“鸦”为主。]

(3)扩充词汇,生为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4.师:现在谁能把课文读下来了?愿意读的起来。(生接龙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

[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

(二)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分组读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读的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个句子比较难读,多读读。

3.读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有这个耐心吗?

你能等得及吗?

你不着急吗?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体会它们的异同。

[三个句子比较读,感悟出它们的意思相同,但表述不一样,从而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样。]

三、巩固识字、写字。

[课件展示]

1.整体观察字形:

形声字“杜、鸦、梨”的分析,与记忆。

2.“寸”字旁——耐。第四笔是“横折钩”,应一笔写出。五、六两个竖笔,右边比左边稍长些。

3.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拔、将、短、梨、鸦”等字的书写。

四、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朗读。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检验生掌握知识情况。

2.说自己记字的方法。

(二)检查朗读。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一)同学们默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都有谁和小猴说话?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猴听了,有什么表现?

[打出思考题课件]

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体学习。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训练眼、脑、手、口多种器官的配合,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1.第2、3自然段。

(1)生按思考题回答问题。问:有不同意见吗?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其他人谈听后感受。

[培养学生认真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学习同学有感情地读书。]

(如生感受说得不到位,师指导朗读:“猴哥”要读得快些,读出着急的语气。“怎么、才能”应加重语气,读出强调的语气。“五年”的“五”要拖长声,“年”要重读,读出时间的漫长。“对”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太”应拖长音读。)

(4)分角色练读。

(5)指名分角色朗读。

(6)总结本段学习方法。

[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中人物的心情,体会乌鸦的着急和不解,猴子的决心。]

2.自主学习第4—7自然段。

(1)按学法,学习4、5自然段。

(2)按学法,学习6、7自然段。

[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思维、理解能力,感受阅读的快乐。]

3.问:最后,小猴吃到水果了吗?(生说小猴种树的结果。)

4.讨论。

为什么小猴没有种成树?它应该怎么做才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通过讨论,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三、角色表演,加强理解。

1.自愿结合小组,分配角色,准备表演。注意:语言表达要到位,表情、动作要适当。

2.上台表演,同学评价。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如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自我表现的欲望,培养自信心。通过表演把所学的语言文字进一步加深理解、积累,灵活运用。]

四、放飞想象,拓展思维。

师:小猴子接受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它又开始种树。乌鸦看见了飞过来劝它。如果你是小猴子,会怎么说?怎么做?

[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锻炼,想象得到开拓,认识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