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南怀瑾易经

南怀瑾易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南怀瑾易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因果律;为君子谋;修辞立其诚;谦虚;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14—02

孔子用“洁静精微”四字来评价《易经》:“洁净”二字让人不觉心向往之,“精微”二字便不免令人望而生畏。常谓《易经》为十三经之首,毋庸置疑,如此重要的一部经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对百姓日用以及文士的学术思想与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如《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大序》中所揭示的——“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由此可见《易经》的经典地位早已在几千年前便成就并一直坚不可摧了。因此,对于“易为五经之原”的说法,本文想以《大学》对《易经·乾卦》的阐发关系为例进行讨论。

一、二者都讲求因果律

《易经·乾卦》卦爻辞摘取如下: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大学》原文部分摘取如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从以上两段文字我们可以明了的看出,无论是《易经·乾卦》中卦爻辞之间看似形散的罗列,还是《大学》中条理清晰,文意明了的字字句句,都统一在一种严谨而朴素的因果逻辑推演关系中。二者同是跨越千年时间的阻碍,却又如此新鲜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凭借的恰是这种以义理打动人心,以因果逻辑关系支撑起的整体存在。再看,从“格物”到“治国”,由小至大,条目之间反映的是因果关系,它们脉络清楚,剖析深刻,逻辑严密。一个境界到另一个境界的跨越,这里的沉潜之道恰与乾卦六爻有异曲同工之妙。简而言之,无论是《易经·乾卦》还是《大学》都在告诉我们人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的沉潜,不断的完善,需要正视因果变化转换的强大哲学观的存在,就如一个婴孩的成长,前一个成长阶段是后一个成长阶段的原因和条件,后一个成长阶段是前一个成长阶段的结果。

二、主要精神的相似性——所说皆为君子谋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经一章便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大学》以“明明德”为全篇主要精神,“明德”一词出自《周书·康诰》。成王平管叔、蔡叔之乱,封其弟康叔于卫,作《康诰》以示警策。意在阐发“皆自明也”的精神,激励自我彰明,从中感受到一种饱满而积极的生命力力透纸背,扑面而来。

可以说《大学》所要成就的就是一个阳刚开拓进取的君子人格,所说皆为君子谋。

而正如横渠先生张载所言“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易经》同样用它在卦爻辞、十翼处处可见的君子无攸、贞吉、凶、悔吝、悔亡、无咎的警戒之词向古往今来的读者指出了一条君子自我昭明自强不息的可行之路。

具体落实在乾卦中:乾卦六爻皆阳,刚健中正,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这与《大学》自我彰明的诉求是相似的。后者对于这种自我彰明表现得更加细节化了,不断在八条目中鞭策世人格物、致知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把自我彰明的追求推向最高层面的实现即平天下。

由此我们可以说,《易经》以其高屋建瓴和绝对的思想超前性对《大学》的自明明德精神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促使了后代学者如曾子在《大学》文本上进行了更细化更形象的阐述,并以此明志。

三、基本方法的一致性——修辞立其诚的乾乾之道

二者不仅在主要精神上是相似的,而且在实现自我彰明的自强不息的征程上所秉持的方法也是一致的。唯有自立立己,才能自利利他,唯有修辞立其诚的乾乾之道才是真正的自我彰明之道。

《大学》八条目中“格物”是成就其它条目的基础,可以说“格物”是实现三纲领的最基本途径,更是实现“明明德”的不二法门。格物者,探究事物原委是也,与《易经》中的“极深研几”是一样的道理,先明“内明”之学方能付之“外用”,但是“格物”之成就非建立在“诚”的思想基础上不可。

《易传·系辞》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研几也。”可以说《易》就是一门“极深研几”的学问。极深研几,寻本探源,这是一件极其考验人的事情,不仅要持之以恒,还要不断进德修业,有如《易经·乾卦·文言》中:“子曰: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也。”文言传也同样强调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的“极深研几”才是真正的君子立身成事之道,乃因修辞立其诚般的“极深研几”才能如此畅达地做到“知至至之,知终终之”。由上可知,《大学》三大纲领之首的“明明德”的实现方法与易经的自强不息之道是一样的,所谓“君子先慎乎德”,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也。

四、基本态度的共通性——谦忧立身之道

另外,二者都十分重视谦虚谨慎时刻怀有忧患意识的人生态度,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向世人提出了告诫,戒骄如《大学》:“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常怀忧患之心如“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者为天下戮矣”。

同样的,此思想也可以《易经》中从源溯流,戒骄谨谦如《易经·乾卦》之所谓上九,亢龙有悔,即是在警戒我们处事当戒之在骄躁。除此之外,我们更知道《易经》中唯一一个六爻皆吉的卦是“谦”卦。“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正说明自从古人在懂得观察懂得反思时即是十分强调谦虚谨慎,克骄克躁,推崇谦谦君子之道的,诚如“圣人之忧患后世,可谓至矣”(《程氏易传序》)。

简言之,从《易经》乾卦中可以看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但总体的方向都是要朝着自我彰明,自强不息的人生方向前进的,只是前进过程中有不同的阶段任务,并且任务与任务之间是承前启后的,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这是与《大学》中八条目对“明明德”的实现是一致的过程,他们都讲究一种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具有严密的因果逻辑关系,不能随便超越的,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故而对于人生路上的指引,二者都强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同时在这样的一个漫长过程中二者都启示我们应时刻秉持修辞立其诚的君子乾乾之道,谨记谦谦君子风范,并常怀万世忧。

参考文献:

[1]南怀瑾.易经杂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2篇

出生于1917年的南怀瑾是台湾著名的国学和禅学大师,其学问涵盖儒、释、道、医卜天文、诗词歌赋等。南先生拒绝一切溢美之词,自谦为“凡人”。而今,南先生已是93岁高龄,但他依然活跃于讲学、写书和繁忙的工作之中,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的精力如此充沛呢?

南先生的养生涉及面很广,但主要还是表现在饮食和睡眠上。南先生的饭量很小,中午只用少许自家厨房炒的、略放些盐的花生米,晚餐一碗稀饭,碗不大且盛得不满。稀饭通常用小米和红薯合煮。到了秋天,则改为薏米小米稀饭。南先生曾在美国旅居3年,中午吃点面包,晚上食面一小碗,仅此而已。曾有人问他:“饮食是饿了再吃,还是定时定量?”先生答:“一般人觉得饿的时候吃,其实并没有真正饿,因为那时胃里的东西还很多。普通人习惯把胃塞得满满的,胃里微微空了一点,他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就是牢记四个字:小吃多餐。其次是清淡。”先生是禅学大师,饮食上也受佛教的影响,以素为主。晚餐用稀饭时,也用一些小菜佐餐,或辣白菜,或桂林豆腐乳,或镇江酱黄瓜,或湖南的酿豆腐和宁波的盐水笋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给他带来云南酸菜,南先生尝了两口,连声赞道:“这个好。”竟然连吃了两碗酸菜汤泡饭。

当然,南先生也不是完全吃斋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戒律有开、遮、持、犯。我本人持戒也不严谨,说来惭愧。不过持戒最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别人,否则容易惹烦恼。比如有同修吃斋,见别人吃肉就有说道。因为我没出家,经常要和客户吃饭,并没有断荤腥,也偶尔饮酒。所谓的吃斋、吃素,真正的意义却是斋心、素心的意思,就是随顺果腹,好比你虽然不吃荤腥,但挑三拣四,如喜欢豆腐,讨厌玉米,就算不上吃素。”南先生吃饭还有一个特点:客人吃得开心、吃得好,他就高兴。熟悉南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好客是出了名的。他朋友多,学生多,每天都要见很多人,一到晚上七点半,他总要留客人晚餐。不管是朋友还是学生,他都热情款待。甚至连上门修电器的,送水的,只要到了时间,他也必定会留客吃饭。

谈到睡眠,南先生有其独特见解。他认为:“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没有哪个人不做梦。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了,为什么有人要睡七八个钟头?那是你赖床躺在枕头上休息的习惯养成的,并非我们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晓得,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南先生说:“就这个时间的学问又大了,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五六点钟时,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放下来,睡它半小时,那一天精神就够了。”

南先生在饮食与睡眠上的养生经验,值得借鉴。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3篇

一、通行本卦序分析 《易经》又称为《周易》,是因为在《周易》之前还有两种《易经》,即《连山易》和《归藏易》。总称“三易”。据说《连山易》是神农时代之易,《归藏易》是黄帝时代之易。这两种易均已不传。三易都是六十四卦,其根本区别在于卦序的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理论体系。 六十四卦卦序的排列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六十四卦全排列可推算出有:

64!=1.2688693219×1089 种卦序。

这可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但已知的《易经》卦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通行本卦序,(邵子称为后天六十四卦序)

2、先天六十四卦序

3、京房八宫卦序

4、《元包》卦序

5、《马王堆帛书易经》卦序

在这几种卦序中除了通行本卦序外,都有明确的象数关系和易理,其排列顺序有着固定的规律。 自古以来,对于通行本卦序的认识主要有三派:一是易理派,认为只能通过《序卦传》的易理来理解卦序。

二是象数派,认为通行本卦序与其它卦序一样有着一定的象数规律。

三是,卦序没有什么象数规律和易理,只是便于记忆而已。这派些学者往往对《序卦》易理提出诸多质疑,如宋代学者叶适在其《习学记言》中解《需讼》卦时说:“《序卦》:‘物稚不可不养也’,物之稚者养,而壮者不养乎?”。 笔者认为:《易经》是建立在理、象、数基础上的。可以说,没有理、象、数就没有《易经》。通行本卦序是流传与影响最广泛的一种卦序,是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离不开理、象、数之间的关系,而且其排列规律应该遵循至简至易的原则。

(一)卦序分析 通行本《易经》卦序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是: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转贴于

1995年在绵阳永兴双包山一座西汉墓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绘有太极图的木胎漆盘共20件。据考证,该墓下葬的年代在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前。研究表明:该墓出土的木胎漆盘沿口纹饰及其内底的太极图包含了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六十四卦生成序、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北斗七星、二十八宿、年月日时周期、节气、大衍数、十月太阳历等等。这说明象数易在先秦乃至汉初是存在的,由于《易经》在一定时期,主要采用师授单传, 象数易到汉以后就失传了,直到宋代才又复出。

由上可知,《易经》在传授过程中,出现差错、遗漏乃至部分内容的失传都是很自然的。卦序在传授和流传中也一样会出现差错。卦序不会象其它内容会有遗漏现象,六十四卦是固定之数,不会多也不会少,只可能会错位。 自汉武帝黜百家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至今影响中国两千余年。作为儒学经典的《易经》,在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史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集中国古文化之大成。鉴于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后代学者对《序卦传》和卦序为孔子所作,认同者多,怀疑者少。

由于《周易》中没有记录卦序的排列方法,因此历代对于卦序的研究都是围绕流传下来的卦序,在探索其规律性。尽管历时上千年,但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整体的规律性问题。 为什么没有人能够解决卦序整体规律呢?主要是没有跳出古人的框框。历代学者对于《序卦》的研究大多只是在证“真”,而不能证“伪”。也就是说,认为《序卦》乃孔子所作,不能有任何的怀疑,只是从认可卦序的角度研究发现卦序中存在有哪些规律性,而没有大胆地、突破性地去证明卦序中有哪些不符合规律的部分。研究易学不能离开古人,但是也不能迷信于古人、拘泥于古人,不能陷于古人的框框,而应敢于突破创新。这才是治易的精神,才真正把握了易经的精髓。易《系辞》不也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综上所说,卦序在《易经》传授过程中出现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只有站在辩证、客观而不拘泥的观点上研究卦序乃至《易经》才能有所发展和突破。

(三)卦序的调整

《易经》是以理、象、数及其关系为基础的。卦序作为《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符合相应象数关系。易经的根本原理是至简至易,在《易经》中,有其理,必有其象;有其象,必有其数,反之亦然。 图三的塔形图的阴阳爻基本上的交替对称排列就符合了一定的象数之理,而且非常简易。图四为通行本卦序基本关系图,由图四可以看出塔图中存在的错位问题。为此我们对图一通行本卦序三十六反覆图的卦序作如下调整: 将下经夬姤调到上经剥复之后,上经无妄大畜移到临观之后,渐归妹移到遯大壮之后。 卦序中出现的差错,可能为错简所致。调整后达到卦序塔形图的平衡。

参见图五所示。

转贴于 10、 既济未济

这十层结构均以三阴三阳相覆的卦为对称中点,而且卦序在变化时总是从两端向中央反复递进,然后上一层结构,再如此演进,其中也有反复,最终达到顶峰,三阴三阳爻的和谐平衡(既济未济)。即乾坤——泰否——随蛊——咸恒;坎离——损益——既济未济。这说明这种卦序排列法,符合由过阳(乾)、过阴(坤)向阴阳平衡发展的趋势。不仅达到阴阳爻数的平衡(三阴三阳),而且三阴三阳也由两端到中央再到平衡方向发展(即泰否——咸恒——既济未济)。这正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从卦形的阴阳爻来看,共分为七列,两边对称排列。 全阳爻者一卦,全阴爻者一卦,一阴五阳者六卦(三组),阳五阴者六卦(三组),二阴三阳者十五卦(九组),二阳三阴者十五卦(九组),三阴三阳者二十卦(十组)。 所有相反卦都分布于二阴三阳和二阳三阴卦和全阳、全阴所在之列(奇数列)。 泰否、既济未济为三阳三阴爻中轴的两极,泰否所处的位置很特别,为塔底的中央。 卦序塔共四层,坎离位于卦序塔的上下分界处,在第三层底部的两端,咸恒夹于其中。 咸恒与渐归妹上下相接,象征男女感应、婚姻嫁娶的延续性与必然性。 夬姤、剥复左右呼应,象征事物的分与合、乱与治的复杂变化。 卦序中的十二辟卦,临观、遯大壮分别在上下经中的第二层结构中,其他八个则都在十分特殊的位置之上。(参见图六下部分)。

(五)调整后卦序义理衔接的合理性

调整后的卦序象数关系非常清晰,分布也很平衡。那么发生改变部分的卦义衔接合不合理呢?我们简单分析来看。 观——无妄。观,从卦辞上来看,有外观与返观之义。外观就是观察事物的变化与规律,内观就是反省自身是否符合规律,因此能够正确地外观与返观自然就会无有妄为。

大畜——噬磕。大畜,蓄之大也,象征物质积聚。噬嗑,咬合,象征奖惩法制。物质的积聚是复杂的社会变化过程,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法制建设。 剥复——夬姤——颐。剥,落也,五阴剥一阳。复,恢复、回复也,一阳复生。姤,遇合也,一阴遇五阳。夬,决断、决裂也,一阴决五阳。从一年四季的卦气变化来讲,有冬至一阳生(复),夏至一阴生(姤)等。事物的发展是周期变化的,任何事物兴盛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衰落,衰落到一定程度,也必然会恢复;事物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分裂,到一定时期又会形成新的聚合。剥是讲由盛而衰的变化,复是讲由坏变好过程;姤是讲遇合、聚合之道,夬是讲决裂、决断方法。治久必乱(剥),乱久必治(复);合久必分(夬),分久必合(姤)。此乃自然之道也。颐,养也。事物也不可能永远分裂,聚合时就需要颐养之道。 大过——咸。大过者,大为过分也。小过是阴过于内外(上下),大过是阳过于中。内阳刚必以阴柔济之。

咸者,内阳悦于外阴也。咸者,感也。物过者,必有所反求。也就是矛盾的事物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依存。下经小过之后续之以既济,与此对应,上经大过之后应接之以咸。事物的过也是相对的,纯阳和纯阴相对于中庸来说都为之过,阳和阴都会向相反的方向寻求平衡。因此,才会有相感相应。男女相感乃天经地义之道。

在社会实践中也应如此,如人有了过错走了极端,首先要采取感化教育工作,应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除非不得而已,尽量不采取极端的手段。 艮——丰。艮者,止也。丰者,盛大也。艮卦上九卦辞是:“敦艮,吉”。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事物的“止”是相对的,物极必反。止到极点,就会丰大。 在通行卦序中除了卦形反覆及阴阳爻数的交替变化外,卦义的前后因果相续,也是卦序的重要来源。比如,上经的开头乾坤屯蒙,就是源于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理论。按照中国古代宇宙的演化论,先有天(乾),后有地(坤)。

有了天地,然后生水,水为生命之源。坎水()一动(震),就产生了万物,万物的积聚就是屯()。因此卦序乾坤之后是屯(参见马王堆帛书《天一生水》篇)。

(六)后天六十四卦序与先天六十四卦序

通行本卦序(后天六十四卦序)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序在所有卦序中是两个非常特别的六十四卦排列顺序,从序卦卦理和卦象上来讲,先天六十四卦是易之体,后天六十四卦为易之用。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先天六十四卦主要反映了事物总体的变化规律。事物总是由阴(坤)到阳(乾),由阳(乾)到阴(坤)周而复始的变化(“生生之谓易”)。事物的阴阳既对立(在圆图中以上下示之)又统一(统一在一圆内)。所以古人以六十四卦序反映一年之阴阳二气变化。冬至一阳复来,夏至一阴姤至。由此, 邵子创制了先天卦气图,他对先天卦序活学活用,将其扩展用之于一元消长之卦气变化,用经世理论推出的历史年表非常准确。 后天六十四卦序主要揭示了事物具体的变化规律。卦序的反覆和卦爻的平衡排列,揭示了事物阴阳相生、物极必反、和谐取中等规律(在塔图中均有所示)。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实际问题。在社会实践中使我们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先、后天六十四卦序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两者相互补充,同为《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在研究卦序的过程中没有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而是首先找出卦序中绝大多数卦排列的基本象数规律,并检验这些象数规律是否符合易学原则,然后根据这些象数关系反推卦序易理,使得易理与其象数关系相互印证,最终还要落实到易经的根本——易理上去。 经过研究,笔者认为通行本六十四卦序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精密的理、象、数关系(参见图六),这种关系符合符合易理的阴阳平衡、至简至易原则,只是在流传过程中稍有差错,使得其基本规律遭到破坏。经过调整后恢复其本来面目。使得卦义衔接更加严密。卦序整体更加直观、更加严谨,象数关系更加平衡。卦义与卦序的联系显得更加紧密,在新的卦序中,依据卦象,对卦义有了更加准确的理解。与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一样,图六的塔形反覆图可作为修改后的通行本卦序(后天六十四卦)卦象图。 图六上面部分为后天六十四卦反覆塔形图,整个卦序排列象座宝塔,横向、纵向、斜向都有相反、相覆、相反覆关系的卦相互联系,全塔整体结构严谨牢固。塔图表示出了卦爻变化的规律。下面的部分为六十四卦反覆顺序图,第一行为上经,第二行为下经;上下经平衡对称。横图表示出了卦序的排列顺序。

调整后的通行本后天六十四卦排列顺序: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无妄、大畜、噬嗑、贲、剥、复、夬、姤、颐、大过、咸、恒、坎、离、遯、大壮、渐、归妹、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萃、升、困、井、革、鼎、震、艮、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二、新卦序歌(仿朱熹《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无妄矣,

大畜噬嗑贲剥复,夬姤颐兮大过至,

上经咸至恒为齐。坎离遯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渐归妹,家人睽蹇解损益,

萃升困井革鼎继,震艮丰旅巽以兑,

涣节中孚小过至,下经既济终未济。

三、新序卦传 序卦

(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遇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有过者必反求而感,故受之以咸。咸者,感也。相感之道不可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二)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生生之道必有坎险。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物不可终丽,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壮必有所进,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物不可以终归,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物相益必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行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附、对《系辞》蓍法的初步探讨

《系辞上》第九章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大衍之数五十,乃天地之数之首数也;小衍之数五,乃天地之数之尾数也。周易筮仪中,而用四十九之数。在“分而为二以象两”后,“挂一以象三”,一般都认为是从左策或右策中取一策挂于指间,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从易理上讲也是讲不通的。众所周知,“分而为二以象两”,就是太极生两仪,“挂一以象三”,而三是如何而来?从易理上讲,三既不是只由阳而来也不是只由阴而来,三是由阴阳交合而来,“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以说,“挂一以象三”,应该是从左右分开的两策中各挂一策,以表三。然后左右策分别揲四,归奇于扐。此为一变。 在下一变前,应该将“再扐而后挂”得到的五策或九策中的一策,放回到下一变所要分的策中,以表一以贯之、生生不息之意。 经过十有八变,得到六个爻位的老阴、少阳、少阴、老阳数字。

如此筮得老阴、少阳、少阴、老阳( 6、7、8、9)的概率情况分别是8、24、24、8,比率为1:3:3:1。 具体演算方法如下:

第一变:用四十九根蓍草

1、 将蓍草随意分为两份。“分而为二以象两”。

2、 从两部分蓍草中各取出一根,挂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挂一以象三”。

3、 将左边的蓍草每四根一组的数出。“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4、 将3余下的蓍草(或一根、或二根、或三根、或四根)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归奇于扐以象闰”。

5、 将右边的蓍草重复3、4两步。

6、 将食指与中指之间所夹的蓍草及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的一根蓍草置于一旁。 将剩下的蓍草同夹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的一根蓍草合起来进行下一变。

第二变:用剩下的四十五根或四十一根蓍草

1、 同第一变的1。

2、 同第一变的2。

3、 同第一变的3。

4、 同第一变的4。

5、 同第一变的5。

6、 同第一变的6。

第三变:用剩下的四十一根或三十七根或三十三根蓍草

1、 同第一变的1。

2、 同第一变的2。

3、 同第一变的3。

4、 同第一变的4。

5、 同第一变的5。

6、 同第一变的6。

第三变结束之后,剩下的蓍草有四种可能性:三十六根、三十二根、二十八根、二十四根。将剩下的蓍草数除以四,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九、八、七、六。这就是“三变成爻”,如此重复六次便得到一个六画卦,即“十有八变而成挂”。(参见邓球柏著《帛书周易校释》)

朱子在《易学启蒙》明蓍策第三中详细讨论了出现老阴、少阳、少阴、老阳的各种可能性。按照朱子的蓍法,老阴、少阳、少阴、老阳出现的概率情况分别为四、二十、二十八、十二合计六十四,比率为1:5:7:3。老阴和老阳、少阴和少阳都不平衡。(参见朱熹《易学启蒙》,清 李光地撰《周易折中》九州出版社 2002.9) 在新蓍法中,得老阴、少阳、少阴、老阳( 6、7、8、9)的概率情况分别是8、24、24、8,比率为1:3:3:1。达到了阴阳平衡。

总结: 易数用以推演易理,而易理用以反证易数。在易理中讲究阴阳平衡。所以传统的蓍法在演绎的结果上存在一定的阴阳不平衡。新的演绎方法解决了不平衡的问题。而又与《系辞》蓍仪不违背。得到的演绎结果的概率与金钱策完全一样。

参考书目:

一、 邓球柏著《帛书周易校释》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6

二、 潘雨廷著《易学史发微》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12

三、 刘大钧

主编 《象数易学研究》第一辑 齐鲁书社

四、 刘大钧

主编 《象数易学研究》第二辑 齐鲁书社

五、 刘大钧

主编 《象数易学研究》第三辑 巴蜀书社

六、 林忠军

著 《象数易学发展史》齐鲁书社

七、 清 李光地撰 《周易折中》九州出版社 2002.9

八、 宋 邵雍 撰 《皇极经世》九州出版社 2003.9

九、 南怀瑾

著 《易经杂说》复旦大学出版社

十、 南怀瑾

著 《易经系辞别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十一、孙映逵

杨亦鸣著《〈易经〉对话录-“六十四卦”中的人生哲理与谋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4

十二、廖名春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4篇

一、从古诗中感受美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历史上的一块瑰宝,其创作艺术,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文中感受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通过诵读体会韵律美

古诗文十分讲究平仄相间,错落有致,因而读起来有很强的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韵味,听起来也悦耳动听。在诵读中,应以平仄相间的规律来指导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它采用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格式。根据这一格式,我们可以把诗句作适当地断句,处理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时将“尽、流、千、一”定为重音,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当然,诗的平仄处理并非只有一种规律,只有帮助学生把握了诗的平仄规律,才能让学生在诵读中更好地体会诗句的韵律美。

2.通过想象品味词句美

想象是诗的翅膀,没有想象和联想就没有诗。古诗中有很多名句都充满着神奇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由于古诗词言简意赅,只有“神”而未有“形”,因而在指导学生诵读时,教师就需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等,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诗句中的“二月春风似剪刀”“疑是银河落九天”幻想成具体的影像,从而品味作品中的词句美。

3.通过赏析细品艺术手法

我国古诗文在艺术手法上可是丰富多样,或虚构、或夸张、或想象……在诵读古诗文时,一定要细品其艺术手法,仔细玩味诗词中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只要引导学生细品味,就知道诗人是采用了极度夸张手法,用“高百尺,摘星辰”烘托了楼高,然后,诗人又采用对比手法,再次巧妙地烘托了楼高。经过赏析后,读起来就更有艺术味道。指导学生赏析,就是要让学生细品作品的艺术手法,在诵读中为美陶醉。

二、从古诗中悟出灵性

“人之初,如玉璞”,人之少年,就如一块尚未经过琢磨的宝玉。我们可以利用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开发学生的智慧,让他们在诗文中感悟灵性。

1.培养想象力

“没有想象就没有欣赏”。诗歌欣赏同样离不开想象。在指导学生欣赏,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描绘,在脑中勾画出各种人物、情形、环境,并设身处地体验作者的处境和思想感情、内心活动。这其实就是想象的过程,学生通过多次练习,不断地丰富、拓展、补充诗文中的艺术形象,其想象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同时也能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

2.发挥创造性

想象与创造是不可侵害的,当学生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时,其创造力就会得以发挥。因而,在诵读活动中,可采用多种方式诱发学生的创造性。如:诵、画、编、演。诵,即朗诵,早在古代就有“口诵歌乐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这是让学生通过立体的语声,活化诗作中的文学符号,让人直接感受美,是一个对诗作进行再创造的过程;画,是让学生用笔,颜料把诗作中的文学转化为图画的创作过程;编,是让学生根据诗文的文字,把它们创编为一个小品、一个故事;演,是让学生充当演员,把诗文的情节生动体现的一种创作过程。无论哪一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活化诗文,再现诗文。

3.塑造个性

既然诵诗本身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那么,学生也可从这再创作的过程中塑造其独特的个性。古诗文的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有雄浑的、典雅的、绮丽的、豪放的、含蓄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塑造了不同的个性。学生在诵读中可将诗文进行归类,根据自己的特点挑选喜爱的类型。有的学生之所以喜欢诵读李白的诗,是因为喜欢那清丽洒脱的诗风,大多也想塑出柔中带刚的个性;有的学生在诵读中总爱挑选篇幅长、较难背的诗文,这是因为他们想给自己创造一些难度,考验自己在诵读中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些人大多有着顽强的个性。由此看来,诵读古诗文的确能塑造学生的个性。

三、从古诗文中育美德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美好的品德是指导行为的根据。而美好品德的形成有多种渠道。如果我们充分利用祖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传统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那将对培养学生品德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5篇

余世存 诗人、学者。曾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出版有《非常道》、《非常道Ⅱ》、《中国男》、《老子传》、《大民小国》、《家世》等。

那时候,余世存还住在北京的芍药居。一天,门铃响了。他推开门,发现是楼下的邻居。小两口想从他家阳台绕路,给自己家的南窗口安装护栏。

护栏装好后不久,邻居的母亲却从北阳台跳楼了―老人是不久前小两口刚接到北京的,本打算年纪大了在孩子家享享清福,没想到却一时想不开,寻了死。

这件事对余世存的触动很大。“老无所依”,这四个字让他突然意识到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实际上,北京城里这样的老人不下几十万―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儿女忙于工作,也无暇多和他们说几句话,比“蹲移民监者更难受”。

其实早在《非常道》出版后,余世存就开始考虑,是否能够从家族记忆中寻求解决当代人困境的途径。为此,他还跟好友野夫开了个“小会”,讨论的结果是,“家族这个题材值得挖掘”。老太太跳楼这件事,让余世存突然感觉到写作的迫切。“我觉得是时候把我的一些想法跟读者分享了。”

不久后,有编辑找到余世存,约他开个专栏,写写中国人的君子之风。余世存想了想,提议道,“不如就先写家世、家风吧。”

家世 从家训、家世中学习人生哲理的做法古已有之。虽然当代社会中,确实很少见到具有家国天下思想的家族,但余世存深信,随着家族成员在本地生活参与程度的提高,家国天下的情怀仍会回来。

连日来,余世存赶赴各地宣传、演讲、签售,为的就是向更多人推荐《家世》这本新书。

家族的辉煌和荣光,在他书中多次提到。寻找家族的脉络和精神,在余世存看来,是在当下的物欲社会,安顿个人的一种方式。“追寻家族传统,可以使人获得自我意识,获得立身处世的自豪,这种自豪不一定是家族成员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做出了多大的成就,而是通过生命的传承感获得的。”

书里写了许多中国的名门望族,像是的家族、卢作孚的家族、南怀瑾的家族、黄兴的家族……除此之外,老外罗斯柴尔德家族也被列入书中。除了这些名人之家,他也梳理了凡常人的家族传承,如他的朋友蔡文彬、杨志鹏。

在《家世》最后,他单开一章,讲起了余家的故事。“我们家比较本分,不做出格的事,负面的是家庭的共同特点是比较懒散,而且做事没有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曾困惑了我很长时间。当然现在来想我们都可以把这些正面和负面的东西转化成人生往前走的一份滋养。”

余世存的父亲十来岁时失去双亲,跟唯一的妹妹分开,流浪到随州郊区的枣树湾给人做长工。按着辈分,父亲给余世存起了一个很“正统”的名字。余世存童年的日子过得很苦,饥饿感一直伴随着他的记忆。余世存的家乡在湖北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他居住的村子叫擂鼓墩村,是穷乡僻壤。“我到北京读书工作多年,虽然说的是普通话,但做梦的时候,自己总是一口随州方言。”如果说随州影响了自己,余世存说,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世界的持久的好奇”,“这种好奇心支撑我闯荡了半辈子,直到今天仍在精神世界里开疆拓土”。

余世存写过许多书,但写《家世》的感觉却大不一样。“要放弃自己的成见,进入到一个个家庭内部去观察他们。”不能说做得绝对客观,但他知道绝对不能主观。写名门望族的时候,还能清醒看待,待他写到自己家,却很难遏制自己字里行间的感性。“想到我的家人,心里就有一种愧疚感。我从家庭中汲取了太多的资源,成就了自己,苦了家人。”余世存在书中写道。

自由 在云南生活的经历,让余世存短暂地从人生的一个战场中退出。后来,他把几年间的领悟化为文字,在俗世中重新上场。对于能够在这个浮华的时代坐了几年的冷板凳,他感到很幸运。

余世存曾在体制内做得相当不错。他做过中学教师,开过家政公司,研究过房地产,在国家土地局《中国土地》杂志任副主编,在《战略与管理》杂志做执行主编。体制内的生活给了他优越的物质条件,但他最终都放弃了,选择成为一个体制外的自由人。“从熟悉体制到厌倦体制,这是自然的;我想大部分人也会有这种心理。我把这一心理放大,认为它是一个问题,所以我得解决它。”

他辞去公职,开始写作。混得“每况愈下”的时候,余世存的父母特地从老家赶到北京,问他为什么一个北大的,毕业多年,不搞政治,也不挣钱,图什么。余世存便和父母讲起文化人的追求,讲起“铁棒磨成针”、“床前明月光”的李白,讲起念诗给老婆婆听的白居易,直到父母放下心来。

话虽这么说,但逃离体制后的生活需要更大的勇气。那些年,他在一封写给朋友的信上说,“生理上的疼痛,生存的饥饿感,对我来说,还不是主要的。重要的还在于,在我们的生活中,精神上的寂寞孤独也是相当恐怖的。由于际遇,由于性情,如今的我已经把个人锻造得异常尖利,不能和光同尘。这是无可如何的事。但也因此我‘徘徊于明暗之间’,不属于光明,也不属于黑暗。我不属于体制,也未必与反体制的体制同路。”

好在,大体说来,余世存过的还是一个知识人的生活。除了读书写书,生活极为简单。冷板凳一旦坐上,他倒不太愿意下来了。要说不习惯,不是物质条件上的匮乏,而是对交往边界模糊的无奈。“经常有人要见面,要聚一聚,我若要答应,一周七天我会天天应酬,苦不堪言。”这种中国式的生活经常让余世存产生逃离的想法。每每这种时刻,余世存就遗憾自己的才华不够,不能像塞林格那样,写一本小说就可以离开社会,过隐居生活。“当然,这也是各人的使命不同。对我来说,这种中国生活也许就是一种考验。能否从中修行,是否能成正果,要看我们自己的心性和努力。”

写《非常道》的时候,正是余世存坐在冷板凳上的数年。他在书里说:“无数个炎炎夏日,我坐在蒸笼一样的屋子里,整天整天地读书、抄录卡片,汗流浃背,常常为一段故事激动地站起来在屋子里转圈,又或者为一句话停顿下来静静地流泪。”

冷板凳上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夜之间的名声大噪。轰动中,他却悄然淡出,栖身于云南大理。在这里,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余世存坦言,读书、养病、避开都市的热闹,那段生活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转折。“既有巨大的灾难也有巨大的收获,而且收益要大得多,足够我受惠一生。读书读出了感觉,回归了乡村自然,并再度发现了文化中国。”

他把去云南生活,当成一次人生的“退场”。“这一退场以及后来的重出或上场,很像人类文明史上的‘流亡、受难、远游、探险、凯旋、救赎’一类的英雄成长主题。”余世存说,自己并没有成为英雄,但这一退场中的个人收益,使他意识到全球化时代的正义可能。在他看来,自罗尔斯等人的正义观影响人们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时代的正义仍是极为缺失的。他从自己的角度,找到了推进正义的思路或言路。他计划也写一本《正义论》,里头会说说“正义”,也会聊聊“退场”―人要懂得适时退场,不要总是占据历史舞台,要给年轻人空间。

余世存最赞赏安・兰德的一句话,“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才能,而其余的人背叛了它。不过这并不重要。正是这极少数的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他说起一个北京知名媒体的记者。两人谈及云南的那段生活,这个记者羡慕不已。“我说这不需要羡慕,你也可以走,随时都可以走。”他恍然大悟,立马停职,去武当山过了一年的隐居生活。一年后,待再度回到北京,这位记者自在而自信,早已不是一年前的苦闷模样。“放弃好的物质条件,做一个自由人,能够获得一个人的丰富性。”余世存说。

这个春节,余世存又回到了大理。“云南是一个适合发呆的地方”,他计划着往后每年都来这么一次回归心灵的“旅程”―从都市的热闹中逃离,过一段“退场”的人生。

品德 有评论家觉得,近年来余世存有了很大的转变,从鲁迅式的激越变得有点式的温和。这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写作上,同时也体现在他的个性上。

虽然近年来醉心于传统文化的秩序与重建,但余世存并不是对当下社会流行完全无知的“无趣”之人。恰恰相反,生活中的他看韩剧,追美剧,《老友记》、《绝望的主妇》这样的经典是他的“菜”,“比较推崇《罗马》,可惜后来烂尾了。”

他甚至在追看那部火遍全亚洲的《来自星星的你》。有趣的是,年轻人在剧中找到了白富美和高富帅,余世存却在这部穿越剧里找到了《易经》的深意。“该剧有很好的易经思维:一个受伤的四百多岁的外星人,拥有和女主角完全不一样的思维逻辑。这个韩国的编剧有一个意识,也是现在东方人在提倡的观念,就是人的自主性、独立性。这是以前的中国人很少意识到的。都敏俊用来自另外一个星球的人的角度表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你的另外一半或者你周围的人都当做是独立星球上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充分的去探测他、了解他,而且去成全他。”

生活中,《易经》仍是他念念不忘的话题。无论是演讲中与听众的互动,还是更为私密的饭局上,对于那些投缘的人,他不吝于为对方算上一卦。“你为人包容性强”,他这样评价一位中年文人;“你的后半生事业很好,为人独立性强,能照顾很多人”,对一位奋斗中的年轻女子,他也给予了鼓励。

很多文化人在台前和幕后的表现反差极大。有人台上正襟危坐,台下生动幽默;有的台前侃侃而谈,台下一言不发。体制内的严谨和体制外的自由带给余世存的特质,是无论身处何方,总能保持自己的敦和之风:对媒体礼貌,对朋友热情,对合作方周到,举手投足间照顾着对方的情绪。摄影师拍照时,他尽力配合,几十分钟下来,毫无懈怠―虽然头一天,他乘火车出行,匆忙一天的工作之后只睡了一小会儿。

有评论家觉得,近年来余世存有了很大的转变,从鲁迅式的激越变得有点式的温和。这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写作上,同时也体现在他的个性上。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6篇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低轨道长寿命空间飞行器正式落户太空,成功地完成了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的任务,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步。11月2日,在太空中翘首等候了一个多月的“天宫一号”,盼来了它的第一个亲密伙伴――“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初吻”。

圆梦三部曲――天上宫阙将落成

“载人航天工程”是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第二步是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为科学家们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探索更多的宇宙奥秘提供理想的环境和稳固安全的平台。早在1992年1月,“载人航天工程”便开始实施,1997年,载人航天发射场建设竣工,1999年11月20目,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发射场发射成功;2001年1月10日,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二号”成功发射并准确返回: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神舟三号”与“神舟四号”飞船又相继腾飞。2003年10月16日、2005年11月17日、2008年9月27日,“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也先后上天,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步。

与之前三位备受瞩目的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兄弟们”不同,“神舟八号”的任务是与“天宫一号”在地面人员控制下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建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并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作准备。今后两年以内,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以及搭载宇航员的“神舟十号”,先后与“天宫一号”对接,组成能够容纳三名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雏形。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中国人终将建立起梦寐已久的“天上宫阙”。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透露,在我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舱,总重量不超过100吨,规模不超过现有的“和平号”国际空间站。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够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威发轫院士介绍,具备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能够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将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同时,还将在天津新建总装场。

数年磨一剑――神舟八号终上天

11月1日凌晨,当大部分人还酣然沉睡,在遥远的大漠中,搭载着“神舟八号”无人飞船的“”二号F遥八火箭在一片欢呼声中腾空而起,直冲云霄。耀眼的火光染红了夜空,照亮了工作人员们兴奋而略带紧张的面庞,阵阵巨响如滚滚春雷一般,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任务,要进行的是中国航空史上的首次无人太空交会对接,为此,工作人员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2005年底,神舟八号首次对接缓冲试验在上海获得圆满成功,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激动不已,以更加饱满的信心和激情投入到“神八”的工作中。

2011年9月24日,运载“神舟八号”的火箭抵达酒泉航天城。10月26日,飞船被转运至发射塔架,整装待发。10月27日,已进入发射塔架的“神州八号”进行了首次发射演练,这是是每次发射前的必要步骤,除了测试飞船、火箭的性能有无异常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演练来衔接各系统之间的配合。与发射演练同时进行的还有推进器加注演练和陆场搜救演练。“神州八号”虽然是无人搭乘的飞船,但回收系统仍然按照高标准设计,因此按例进行了陆场搜救演练,包括发现目标飞船、救援、回收等工序。整个演练顺利完成,这才标志着“神州八号”船箭组合体已具备了发射条件。

发射成功以后,“神舟八号”在两天内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完成了两次对接任务,返回地球。对接成功后,“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以“组合体”的方式在太空中飞行,并由“天宫一号”来实施对“组合体”的控制,按照计划完成实验方案。实验结束以后,“神舟八号”返回地面,而“天宫一号”继续在太空中,等待下一次飞船的对接。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能力,拥有了建设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中国航天人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次交会对接任务是无人飞行,却是为下一步进行有人交会对接作准备的,因此系统均按载人状态备战,着陆场系统也不例外。这次任务对搜索回收时间要求更加严格,返回舱正常返回着陆情况下,搜索回收要在两个半小时之内完成,弹道式返回到主着陆场扩大区时,必须在12个小时之内完成搜索回收任务。千万里追寻――交会对接看点多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八”有着特殊的偏好。在古代社会,“八卦”对人们的影响可谓深远,日常生活几乎都离不开它。事实上,八卦是从上古结绳记事衍变而来的,可代表世间万物,是古人一种极富辩证意义的思维方式。南怀瑾曾经这样总结:西方人的主要思维方式是黑格尔的三段论法,而东方则是《易经》的八段论法。八是“数之大者”,派生出了许多带有圆满、完整含义的词语,如神有八灵、八神,人有八脉,地有八方、八极、八维、八荒,音有八音、其它还有八柱、八阵等等,天子饮宴用“八佾”,祭祀用“八簋”,驾车需“八鸾”,驭臣用“八柄”,统率万民用“八统”,治理国家用“八政”,凡此种种,无不表达了一种追求圆满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虽然“神舟八号”是一艘无人搭乘飞船,但不论从空间站建设的发展战略角度还是国人普遍的心理倾向性而言,它受到的关注度绝不亚于载人航天的“神五”、“神六”和“神七”。从技术角度而言,更是看点颇多。

如果将这次任务比做一场“太空大戏”的话,那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无疑是此次演出的。因此最受关注的看点自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两个庞然大物之间的“深情一吻”,这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交会对接, 也是本次任务中最大的难点。整个对接步骤分为地面引导、自动寻的、逼近、对接,彼时两个重达8吨的飞行器都处在超高速飞行状态,虽然对接时相对速度不大,但在充斥着高密度等离子体、游离氧及紫外线等的复杂空间环境中,实现两个活动体间的精确对接,难度依然很高,对接机构中小到指甲大小的齿轮和针头大小的接口都要严丝合缝。尽管如此,在地面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在距离地球350公里外的太空中,“神舟八号”伸出像手一样的捕获装置,将“天宫一号”紧紧抓住,完成了震撼而浪漫的一吻,并实现中国航天史前所未有的“组合体飞行”。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吻”,正是在祖国的上空。至于先后进行两次对接实验的原因,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认为,二次对接能力本身就是一项重要指标,一次对接成功并不能说明技术已经成熟,进行二次对接主要是为了积累更多空间交会对接的经验。

天地之间协同配合,共同完成控制任务,是这次任务的又一个亮点。从过去的单目标到这次任务的两个高速飞行的目标,测控体系面临很大挑战。在“神舟八号”“追寻”“天宫一号”的漫漫征途中,国内的7个测控站、3个飞控中心、3艘远洋测量船、国外5个测控站、3个国际联网合作站,再加上太空中的两颗中继卫星,组成了陆海天“三位一体”的测控网,为神八和天宫一号的约会之旅全程保驾护航。而当“神舟八号”到达“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位置之后,就转入了自主导引控制。正常情况下,这意味着能不能找到“天宫一号”并顺利对接,就得靠“神舟八号”自己的“慧眼”了,因此这短短的52公里才是考验它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在5公里、400米、140米和30米处进行了4次“刹车”,直到测控通信系统对两个飞行器状态进行监视检查、确认不会“撞车”之后,才继续向天宫一号慢慢靠近。跨越了千山万水,飞越了迢迢河汉,承载着无数关注和期盼的“神舟八号”终于在祖国的上空和“天宫一号”紧紧相拥。

本次飞船发射的看点之三在于“神舟八号”飞船的外形,这是因为中国神舟系列飞船将从“神舟八号”起基本定型,“神州八号”也因此成为标准型空间渡船,以后的飞船外形等基本要素都将与它保持一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神州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进入批量生产的代表。

千年圆一梦――为梦想插上翅膀

南怀瑾易经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国学思辨 ;培训 ;有效性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良好的企业培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员工提供培训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战略需求。员工是企业最为宝贵的核心资源,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而是希望通过工作得到发展与提高,引入国学思想不仅能使员工知识结构更趋完善,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也可使自己开心快乐地工作与生活,有效地应用新知识进行创新,最大限度的挖掘出自己的潜力。运用国学来思辨培训、创新培训、和谐培训、科学培训,对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企业员工培训及有效性的分析

员工培训是指为了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发展目标,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训练,使之提高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等素质,以胜任本职工作。有效培训指的是在进行培训时,将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使员工更加胜任本职工作的管理活动。有效性可从以下标准测量:员工素质(包括知识和技能),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培训效果的评估中最为经典的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唐.柯克帕屈克的柯氏四级评估模型,虽然四层次评估模型是国际上效果最好流传最广发展最完善的评估方法,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数据收集没有精确的标准与规范,成本与收益比无法确定等。培训中关于学员反应评估一直是企业培训的重点,传统反应评估的设立主要集中在培训师上,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培养,过于形式化,培训的效果不尽人意。新的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它将学员作为培训的中心,通过设计与学员相关的问题,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努力引导学员了解培训的最终目的,从而增强学员学习的使命感与针对性。

图 新柯氏四级评估模型

学习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培训员工对培训内容了解的程度,员工心态的学习也是重要一环,特别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信心与决心,在培训的过程中专门对培训知识的有效运用展开讨论,并组织学员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方案,提升学员知识运用的信心。

加强行为评估,为了使培训中的员工将培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寻找哪些行为有利于业务成果的实现,哪些行为需要鼓励员工以进一步巩固与强化,行为评估的着眼点是目标的制定,即企业从培训中所期望的结果实现。

将培训所期望的成果作为培训的出发点,有利于增强培训的目的性,提高培训的效率,通过培训目标的设立,确立培训的方向,减少培训成本,而目标的确立必须符合公司实际以及企业高层的期望。

二、 人力资源培训效果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培训重视不够,培训形式走过场,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只有在管理上出现了较大问题、经营业绩不好或产品发生问题时才想到培训,临时安排培训工作,并强调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从培训过程中要效果,以满足短期需求或眼前利益;有的甚至把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培训安排不好。认为对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部的职责,高层领导者只是按计行事,面对企业的领导层对于培训的不支持态度,员工对待培训的态度自然也是应付差事,使得培训的实施是走过场,对于这样的培训状况,培训的效果自然不会很好。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因为企业员工没有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动力,从根本上讲就是没有利益驱动机制,当前企业可能存在员工能力与岗位不符、能力与收入不符等问题。

2.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时缺乏科学细致的需求分析,培训目标不明确,使得培训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培训需求分析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战略目标各岗位工作要求、所需知识技能和员工素质业绩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以确定培训需要达到的目标,员工是否需要培训,培训哪些内容,什么时间地点和怎样培训?确定培训需求要从组织、工作、人员三个方面考虑。

3.培训缺少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支持,重理论轻实践。要增强培训的效果,单凭培训时的理论讲解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培训师和员工仍限于过去一贯使用的方式方法,无法摆脱已成定式的思维模式,还没有熟练把握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很少结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给予员工实践的机会,这样就是学到一点理论知识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培训与实际相脱节,培训效率低下,培训师应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员工在经过理论学习后从事实践,从而巩固培训成果并及时查漏补缺,改进培训。

4.培训评估方法不科学,机制不完善,培训成果转化不足。培训更重要的,还在于培训完成之后的效果,培训评估是培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很多评估企业员工培训采用考试、填调查问卷的方法来进行,内容不全面,企业采用这样的方法有其局限性,使得有时候考试、问卷只是流于形式、留于表面,实际效果不佳。培训评估的内容仅仅是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只关心培训,没有深入到员工的行为态度改变、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和能为企业带来的利益多少上来,不关心培训的转化工作,这样的培训工作是不完整的。

三、国学及其对培训的影响

国学包含的内涵博大精深,主要指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强调了经世致用性,其思想的包容性及开放性已广泛应用于各领。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宣言》中说: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寻找孔子的思想和智慧。中国先哲们睿智的思辨传统,深邃的人生哲理,深刻的将影响着培训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哲学思维能力。

员工的知识、学问、技巧可以短期内取得,但其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其胸怀、境界、眼光等需要靠长期的修炼才能养成。如《孟子》强调品格的塑造,提醒职场中的员工要注重品格的塑造和精神的升华,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善待身边的每一份资源,与他人共创和谐与共赢。《三字经》、《弟子规》等,对基层员工的人格培养和完善也有很大帮助。儒家文化能使员工养成浩然正气,塑造完美人格。阅读《论语》可以帮助员工提高修养,获得工作的智慧。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在职场中做到孔子所倡导的“仁义理智信”是员工的生存之本。《四书》是儒学中的原创经典,可让员工了解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中庸的思维模式,促进道德修养,启发形成新的管理方式,可以成为职业发展的精神食粮。老子、庄子等道家的处世哲学与管理智慧博大精深,可以帮助员工洞察人生哲理,获取精神自由,同时能提升高层管理者的思辨能力。《忍经》、《六祖坛经》等佛家经典是帮助员工修炼心灵的经典之作。《易经》的内容可以增强员工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并可以从中学习领导管理的艺术与学问。而《孙子兵法》、《鬼谷子》等经典的军事战略和商道思想已证明对中国文化及一些国外企业管理层产生影响。在竞争激烈、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学习国学可以让员工的修养得以提高,并潜移默化地让员工的工作态度得到改变。通过学习,建立起彼此信任、忠诚团结、和谐互助的和谐文化氛围。因此,利用国学经典中的积极因素来对待培训,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培训的效果。

四、国学思辨提高培训实效性的方法

1.培训需求的积极程度决定培训有效性

《易经》用抽象的符号来组成各种卦象,其中蕴含着大千世界万物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思想是:“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奇一偶谓之数”。从六十四个不同的卦象中,可见古人们“天人合一”的朴素的辩证法。

培训本身是双向型的,单位和员工任何一方没有从本质上配合,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除了单位制定科学实际的培训方案外,激励员工自发、积极地学习欲望也是很重要的,员工若能从自身找到问题与不足,主观能动以及强烈地学习欲望是决定培训成果大小的主要因素,即双方互动原则。单位的因素靠科学管理和有效投入相对好解决,而员工的因素往往更棘手。员工对单位的“满意度”以及员工的“追求层次、目标”的高低决定着“需求培训的积极程度”。而“需求培训积极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培训成果的大小,积极程度越高,接受和吸收培训的成果就越大。要想得到培训成果的最大化,就必须在激发员工求知欲,而激发员工的自发欲望又必须考虑如何提升组织在员工心目中的满意度以及有效科学的晋升与绩效考核制度等。要找到员工的根本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注重培训所达到的实践效果,才能实现有效培训,即支出培训成本提升了单位综合竞争力,员工实现了追求目标,并在提供的平台上得到实践,增长了知识,在心态上也产生了积极作用。既提升员工的技能,又改变工作结构,任务和环境,确保培训的结果能够真正指导实践,培训有效性因此而大大增加。

2.高度重视员工培训与开发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提出“以人为本”,首次最深刻、明确、丰富地表述了民本思想内涵。应运而生了诸如以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民水君舟”等思想为代表的民本、人本主义思潮。想要取得持续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在内部展开明确的、有目标的培训和开发创新活动。决策层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员工当作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在培训期间,决策者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担当各种角色,向他们传授管理经验和战略思维,也充分地表达了决策者对于培训工作的重视。单位管理者为员工设定好职业发展通路,把任职资格体系与员工培训结合起来,让员工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单位事业的成功相联系。还可以有条件地轮岗和交叉培训,充分发掘员工的潜能,培养团队精神,打造一支可持续学习和成长的队伍,探索一条适合提升竞争力的培训之路。又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释了“义”,他们把“义”作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之一,受此影响在培训中贯彻诚信原则,对员工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来赢得员工对单位的满意度与忠诚度。

3.培训中加强有效的非物质激励

《论语》开篇就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快乐学习的精神、学乐精神。事业办得是否真正成功,要看大家工作得是否快乐,许多组织都从学习型向快乐型转变。所以我们培训也应采用一些轻松愉悦的方式,让员工在快乐中学到东西。

孔子《论语》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老子也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谐,已成为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主旋律“和为贵”,没有战争,没有矛盾,只有人与人的真诚沟通,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在文化激励的基础之上还要加强沟通激励,这在培训中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在培训之中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要注重对员工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促使员工保持比较高的工作效率。在培训中加强员工沟通培训可以使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使企业内部更加的和谐,更有助加强团队建设。除此之外单位管理者和员工也要加强沟通,耐心倾听、互相尊重、合理解释,真正去了解员工,才能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为单位创造价值。

在单位文化建设中,吸取国学经典思想中的“义利”价值观,明确组织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关系。通过国学培训和宣扬,把“义”与“利”的平衡战略化、制度化,成为组织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培育员工与管理者的公平心、安全感、归宿感,为员工营造一个和谐的精神家园,逐步提升各级员工的忠诚度和责任感,用企业文化去激励员工,让员工有自豪感,把单位的发展与自身的成就放在一起,并且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培训,使员工在这个和谐的大文化环境之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工作才能,为单位创造利益。

4.把国学经典思想与员工培训过程相结合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用国学精髓塑造员工、用专业知识武装员工、用国学智慧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在企业培训中可以加强员工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让其成为员工培训的必修课,学习国学精髓,让国学文化去影响员工的思想,进而去塑造员工的思想,让员工与单位在思想上融为一体。创造国学学习氛围;与单位文化活动相结合。 对国学的思辨可以学习其中的大智慧,并且也可以将它应用于企业培训之中,以国学中的《弟子规》为例,全本虽然只有1080个字,看似不显眼,实际上里面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如“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就是在教导我们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也不要害怕困难,应该迎难而上,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这是十分必要的。“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就是教导人们别人的好品德,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总会赶上,这也在侧面上培养人们竞争力的职业素养,因为有竞争才有进步。因此,在企业培训中加强员工对国学的学习,并且时刻督促其身体立行,进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员工自身的职业素养。

五、结束语

随着世界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的源泉、精神的乐园和管理的真谛,国学文化是经受了历史考验的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继承它、运用它,才能将它作为思想方法应用于员工的培训中进一步提高组织培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超逸. 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管志杰.企业员工培训现状与改进[J].北京:现代企业教育.2005.

[3]王家尧.《道德经》的组织经营管理之道(1)[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

[4]慧祥.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5]南怀瑾.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M].东方出版社,2008.

[6]石金涛.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8.

[7]徐芳格.培训与开发理论及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马忻.企业培训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