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梨花风起正清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6、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我国的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它既指节气,又指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中,清明逐渐形成了一些有趣的文化,值得品味。
清明诗 为诗海中的一束浪花,历来文人墨客多有吟咏。宋代黄庭坚的《清明》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些清明诗佳句如画,情趣盎然。在吟咏清明诗中,本文由收集整理最为人们熟悉的当推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篇意境迷蒙,自然流畅,余味无穷,堪称千古名诗。
清明词 历代文人墨客不仅写下了大量清明诗,也留下了不少清明词。如南宋黄孝迈的《湘春夜月近清明》词:“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全词感情细腻,词风柔美,颇有“清明词”多伤感的特点。而宋代词人晏殊的《破阵子》词:“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跳出了清明词伤感的意境,显得笔调欢快,格调清新,可谓别出一格。有趣的是,有人将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改成清明词,更富雅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有改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联 为联苑中一朵奇葩,引人注目。如:“
风起大寒,霜降房前成小雪;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上下联虽景观不同,却对比鲜明,可谓构思巧妙,独具匠心。“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联语既有感时之作,又有应景之对,颇具韵味。“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上下联中各道出了节令与农作物的关系,联语化俗为雅,新意迭出,更见工巧。
2、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3、听风听雨过清明。——《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4、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5、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6、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10、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12、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13、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4、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5、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扫花游·西湖寒食》
16、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7、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9、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21、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22、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3、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4、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25、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26、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7、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8、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29、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30、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1、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2、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33、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34、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5、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3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37、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8、涌金门外小瀛洲。——仲殊《诉衷情·寒食》
39、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40、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杨万里《寒食上冢》
41、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42、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43、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44、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45、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6、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47、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48、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49、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50、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51、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52、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53、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5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55、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56、困人天气近清明。——苏轼《浣溪沙·春情》
5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8、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59、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60、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61、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62、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63、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64、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65、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66、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67、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68、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69、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70、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1、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72、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73、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74、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75、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76、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77、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78、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79、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崔元翰《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
80、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81、行云去后遥山暝。——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82、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83、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84、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85、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86、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8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88、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8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90、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91、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92、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93、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94、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95、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96、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97、西园日日扫林亭。——《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98、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99、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00、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01、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02、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0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104、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10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06、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07、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08、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09、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10、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11、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112、玉炉沈水袅残烟。——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13、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14、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蒋春霖《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115、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116、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17、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18、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119、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20、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2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22、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23、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124、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25、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26、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127、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28、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129、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30、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31、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题记
芦苇满塘图
芊芊芦苇,在坦途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浓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微风轻轻拂过,那漫天的芦花飘飘荡荡,旋转,下滑,最后落入河中,随着涟漪越荡越远,直至消失。汩罗江畔,他仰天悲叹,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悲哉!悲哉!他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春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的崇敬,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为他献上一束淡雅的芦苇花,附上我最诚挚的感念。
山水缥缈图
古人醮墨满山点苔,野景迷离,淡墨薄雾隐远山。长长的画卷中江山远近势尤工,咫尺有千里之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时节,这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绽放出它最耀眼的光芒。雾缭绕,山缥缈,时不时有一缕炊烟渗进雾中,带着点点湿气拂绿两岸。
一叶花瓣的灵魂就是它的香气,一个名字的灵魂就是它所牵引起的记忆。他说:“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他的豪迈比起山水的壮丽毫不逊色。“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记了一切地大笑,因为我戴了假面具。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的假面具,我看见了这世界的面目。我躺下来,我哭,为了我的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的受苦而哭,……”为巴金献上一束橄榄枝,赠与我最真挚的感谢。
家国之思图
思绪随着眼前的风景回望现实,“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受贿841万多元,受贿数额特别巨大,论罪当判处死刑。”“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对鄢陵县地方税务局原局长王信琪作出一审判决,以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以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决定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10年。”……中国的腐败现象越来越多,越演越烈,金钱让一个个两袖清风的“书生”走向不可挽回的深渊,记得介子推曾送重耳一首诗,现我将它转送给祖国所有官员们: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暖荣寒叹不衰竭
一场急匆匆的雨应时而下,勾起了对清明节的所有记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流传千年的诗歌萦绕耳畔,妇孺皆知。它之于中国,好似感恩节之于美国,意义古老且深远。清明是个矛盾体,一方面,它依附于暖春四月,杨柳遍地生,百花未谢尽,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青春的面貌昭显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外出踏青郊游的大好时节;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传统的三大鬼节之一,笼罩在冥幻色彩的光环下,予人平添了不少的哀怨与愁伤,制造出穿插在暖春里的心寒。清明节就在这一暖一荣、一寒一叹中无止境地延续着,永不衰竭。
清明感恩思先人
在我南方的老家,“叫祖先”是每家每户清明祭祀的主题,做几样菜,几碟几碗盛放,外加一杯白酒,用木制托盘垫着,托盘上还放有黄纸冥币等阴府通用之物,移到庭院边,将托盘毕恭毕敬地搁在地上,一根火柴划出明亮的火花将黄纸冥币点燃,祭祀的人双膝跪地,一边烧纸一边念念有词,烧完后将白酒洒地,一串鞭炮“啪啪”地响起……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
我以前一直认为这是迷信,并时常不屑。等慢慢长大后,才意识到这是对一种模式的传承与发扬,而这种模式却深蕴着尊敬老人的传统习俗,更烙印了一种龙族精神与炎黄情怀。
我们的今天,是父母赐予的,往上追溯,一代一代地蔓延,不可弃根忘本。普天下的父母都以年迈换取了后代的茁壮,他们从盛到衰等价着后辈的从衰到盛,正如清明这个荣与怨的结合体一样,一个家族总循环着旺与衰。
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坚持善待自己的父母与老人。
年轮会随着日光漂移,清明来了又会去了,留下孝心一直在!
国泰民安好清明
在纷纷细雨中,梨花风起正清明,掀动一脉恣意的春风,翻起一些纷繁的记忆,把一年年的思念,折叠在一起。
清明节由来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文公遭迫害流亡,有一天,他饿晕了,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他吃。晋文公做了君主后加封有功之臣,介子推却背着老母躲进了深山,晋文公为找他放火烧山,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留下一首血诗给晋文公: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清明节叫聪明节的原因因为“清明”与“聪明”谐音。
《中华节令风俗文化》丛书解释说,因为“清明”和“聪明”谐音,所以清明节也叫“聪明节”。
清明节的别称有哪些清明节的别称:寒食节、踏青节、鬼节、冥节、死人节、聪明节。
1、寒食节
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2、踏青节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清明节的来历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3、鬼节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古人为什么把清明节叫聪明节古人之所以把清明节称为“聪明节”,就是希望通过这个节日,让人们变得聪明起来。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到了这一天,谁都可以愚弄他人为乐,于是谎话满天飞,谎事到处办。而“聪明节”就不同了,春风一吹,脑袋开窍,把没有想明白的事想明白,把没有办妥当的事办妥当。环境“清洁”,人心“明净”,生活“清新”,社会“明正”,给人的感觉,就是和谐和温暖。
聪明节到底要做什么聪明事1、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孝敬老人。
有一句古语,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等儿女羽翼丰满,想到要孝敬父母的时候,他们却不在了。所以每一次扫墓,都是孝心的一次洗涤和升华。活时不孝,死后哭天,让别人耻笑,也令自己不安。最聪明的办法,就是父母健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
2、清明节,让我们更“聪明”地对待他人。
清明节风俗的主要来历之一,就是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这是一个凄惨的结局,也是一条沉痛的教训。首先是晋文公赏罚不明。人家介子推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割肉奉君尽丹心”,而你在论功封赏时,却唯独把他忘掉。所以介子推“柳下作鬼终不见”,让你后悔一辈子。这个介子推,也是一根筋。宁可搭上自己和老母的性命,也要让晋文公痛苦和遗憾。这样的心胸,未免太狭窄了。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坦诚和包容,有容乃大,寡欲则宽。
古人深谙,“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清朝学者颜元认为:“养身莫善于习动。”“一身动,则一身强。”但古人“劳其筋骨”的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踏青:“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宋・吴惟信)登高:“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唐・孟浩然)爬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散步:“步出东城风景和,青山满眼少年多。”(唐・李瑞)锄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宋・陆游)采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栽花:“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上述这些健身活动,都说明了“四肢亦欲得小劳,譬如户枢终不朽”
(明・周履靖)的妙理。
人病了怎么办?苏轼直言相告:“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陆游则一语破的:“气轻即存神,心安自保身。”对病这个客观存在,急不行,悔不行,愁更不行。“既来之,则安之”是治病养伤,恢复健康的最佳疗法。杜甫在病中写过一首《江村》的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粱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身外无何求。”这里告诉我们:人生病之后,不要精神萎靡,垂头丧气,要安心滋养,除吃药以外,还可看燕望鸥以舒怀,驱散心中郁结{下棋钓鱼以怡心,解除“心脾燥热”(明・李时珍)。一个“安”字深寓着根治病痛的无穷秘方。为了戒除急躁情绪可以搞一些消遣性娱乐活动。如看书、养竹:“病起翻书如访旧,春来养竹胜添丁。”(清・袁枚)可以绘画、听曲:“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唐・岑参)“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唐・刘得仁)这些遣怀活动,不但有益身心,而且有一定的医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