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绵延的意思

绵延的意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绵延的意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绵延的意思范文第1篇

1、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2、不怕万里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3、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来源:文章屋网 )

绵延的意思范文第2篇

慌是因为不该来的来了,乱是因为不该选择的要做出选择。可怕的是,这金钱和权力来得很中庸,还不至于颠覆心底的准则和信条。也就是说,水不深,还很难看到其中隐藏的是与非,美与丑,干净和肮脏。

一番慌乱之后,你从了。人生的好多投降,不是你奔得草率,而是它来得模糊,不是被吸引,而是被迷惑。

除非此后你有本质的蜕变,否则,慌乱将成为人生绵延的困境。此前的困难,不过是想着如何接受,而此后的困难,却是想着如何摆脱。

此前不过是心在宕动,之后却是灵魂在沉陷。你会发现,人生最难熬的痛苦,就是你跟本该远离的东西纠缠在了一起。

人一辈子要解决的事情,也许不是该要什么,而是不该要什么。

2这个世界,总有一类人,在他们面前,你只好被动或吃亏。最大的特征是:你总是不好意思,而对方从来不不好意思。

你的禁地,是他的坦途;你所敬畏的,是他无所谓的。原本不是一路人,却相逢在一条路上。更悲剧的是,你本希望只是擦肩而过,却一转身成了共事的人。

不要因此而埋怨生活。你所要明白的是,生活不可能把所有你喜欢的人都安排到身边来。总要有一两个这样的人,需要你去面对,去周旋。生活交给你厌见的一切,是怕你失去了看清世界的能力。

于不好意思处,依然还要好意思的人,的确有些无聊。而与无聊的人争闲气,是另一种无聊。也就是说,对方不要脸,你不能为他变成二皮脸。

生命的广阔,不是跟合适的人相处得投机,而是与不堪的人周旋得从容。

3遇到困难时,人往往会产生一无是处的困窘感和挫败感。

这种感觉袭来,会在心底漫洇一个字:恨。

学业受挫时,恨自己不够聪慧;事业败落时,恨自己无力回天;贫穷难活时,恨自己不够富有;弱小受辱时,恨自己不能将对方掀翻;疾病缠身时,恨自己没有一个健康体魄……恨,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大。恨到绝望,是因为这种强大看起来遥遥无期。

恨的背后,是否定。一个人,若是遭到别人否定,最多不过是流于自卑;倘若自己否定自己,极易走向自弃。

不能正确地理解生活,就会有命运流离的苍凉感;不能正确地审视自己,就会生一无是处的悲怆感。在困难中厌弃自己,不过是无法完成自我救赎罢了。但这样的危险在于,容易让自轻自贱成为天经地义。

神通广大的仙人,尚还有无法达到的圆满,遑论凡尘俗世。这个世界,原本就没有无坚不摧的超人,正视自身的渺小和不足,才会有平静之气、平和之气。

绵延的意思范文第3篇

一、“吃透”五年级教材与学生的元认知

苏教版五年级(下)《七律・》,见之于第六单元第21课,这单元由一首律诗和两篇叙事散文组成,主题是“八一壮歌”,展现中国军人的崇高精神和战斗意志。

1.学习目标是:(1)认读“逶迤”“磅礴”等生词,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能理解诗句意思,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感情;(3)初步理解该诗的艺术概括性和巧用夸张的手法;(4)感受表现的英勇豪迈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教学过程与环节主要是:(1)认读感知,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读通诗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表情朗诵,感悟的崇高精神和律诗的艺术表现力;(4)背诵全诗,能用通俗语言讲解。其中第2、3环节,穿插有关历史背景的介绍,借助多媒体展示“翻越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翻过岷山”的画面,加深理解途中战胜千难万险的情境。

3.五年级学生对《》的元认知: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让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二、诵读习惯、学诗方法的元认知调控

1.诵读习惯的元认知调控。(1)朗读与背诵的姿势:身正肩平,两臂平放,目光专注,神情自然,声音响亮,咬字准确,节奏分明,抑扬顿挫,富有感情。(2)诵读前的预习,从“标题、体裁、作者、内容、形式与质疑”诸方面做好卡片。(3)诵读时勤于动脑动手,多方向、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圈、点、批、划,翻检工具书,做摘录。(4)诵读时自主感悟,与同学合作探究,拓展想象,再创作。

2.学诗过程与方法的元认知完善。(1)对“七律”体裁的把握。五年级时只是初步了解全诗分四联,每联上下句,每句七个字,整诗八句56字,2、4、6、8句押韵。八年级可继续完善七律的格律常识:①七律讲究韵律,偶句押平声韵;②七律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③句内句间讲究平仄,有“仄起”与“平起”两式,上下句平仄相拗,古韵至现代诗韵的变化一般规律是平分阴阳,入派三声。(2)诵读停顿节奏的矫正。五年级有的将首联读为“/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宜改为“/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检索工具书,对词语的掌握。“逶迤”“磅礴”两个双音节词,五年级只是认读注音与解释,八年级可增加对音形义的整体理解与运用。“逶迤”属叠韵联绵词,意义上一个语素,不可再分开理解,常用来描绘群山弯曲绵延的状貌,造句如“井冈山逶迤起伏”,拓展“他异常激动,情绪犹如崇岭逶迤”。“磅礴”属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意义上也是一个语素,不可分解,一般形容气势雄伟的样子,造句如“他为气势磅礴的钢琴声所震撼”。(4)重点诗句的欣赏。五年级时只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粗浅明白《》的艺术表现手法。八年级则可运用形象思维,引入“意象”(以词语为物质外壳的诗意形象)的鉴赏方法,品味该诗的意境,体会其艺术魅力。“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四组意象“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高度概括了“远征难”的万水千山,充分表现了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叙山水是明线,写为暗线,动静结合,明暗搭配,夸张对比,艺术手法十分巧妙。“暖”字温馨喜悦,表现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九死一生后的回味。这对反义词是情感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弛有致。末联“更喜”照应了首联的“不怕”,想象二、四方面军越过岷山与第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的情境,突显了全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5)涵泳背诵策略。五年级熟读成诵法,即多读,大声读,读着读着就会背了,是诗歌积累最原始的方法。

绵延的意思范文第4篇

色彩、光线、透视。那是一颗初秋的果子,在静谧的斜照里,微微生辉。阳光振颤,气息扩散,连微香也从那里溢了出来。

洇化、涂抹、濡染。淡淡的,这颗果子,在浑然的期许里,有一种为雨水洗涤后的释然。

这颗初秋的果子,是挂在枝头?落在纸上?带着绵延的光晕,恍惚间,还衔着远山和树木呢。托浮着,幻化着……在寂静的边缘,在墨淡如烟的浸润里,有一种充实而谦恭的自在。

哦,悟出来了,那该是一种生命的真精神,一种艺术的真境界?

所有激烈的冲突,所有的血肉模糊,连同诞生时的稚嫩、青涩,成长的斑痕、挫失,通通被绵长的时光吸收了、消化了,化为初秋的圆融。

清纯的生命,便在时节的散落与重聚中,自然登场。是一阕发自心灵深处的“幽幽求鸣”,是一曲来自天籁的“大音稀声”。

澄明的境界,在宇宙的和风中升起,升起而又坠落,坠落而又升起。反复的积蓄与修炼,就不再喧嚣,不再凌厉,臻至于本心的纯然和静默,那必定是新鲜的、创造的、有生气的成熟……

“落日般圆满/墨色的温润/浸透经年的寻求/使花朵开放得沉着而灿烂”“浑圆的曲线/出自沾满生活泥浆的手”。诗人林莽,还在他其它诗篇中,多次表达相同的意思,可见他对成熟的执著与重视。

作者将生命精神与艺术境界寄托于“果实”,并将它做完全感性的“晕化”,找不到任何毛刺,堪称“深文隐蔚”。且比一般咏物诗的立意来得高远,也因此带来阅读时诸多的延伸联想。

“成熟”――从形而上层面考虑,是事物发展臻之完善完美阶段的总括;从形而下具体表现形式看,那是纷呈百态,各具异趣的。这里牵扯到的一个诗歌的基本问题是,诗歌的抽象与具象、感性与理式,一直以来就处于矛盾的纠结状态,不容易两全其美。要么物象罗列,琐屑得烦,要么抽象思辨,只见骨头不见肉。如何不露痕迹将双方溶解,达到水融的境地,如何在生命经验的书写中,取得自然圆融的效果。即经验的外化,不是强直性告白,而是水到渠成的流露,是对诗人功力的常年“路考”。诗歌,终归是用感性说话的,而且是隐藏在生动画面里的“画外音”。

从“白洋淀诗群”走出来的老前辈林莽,以多年修炼的积累,为我们留下圆融的一笔。

自然、季节、果实,在深深沉入的寂静中燃烧。清朗、素淡,是境界的向往、追求的自觉。敦厚的襟怀、磨损的岁月、真诚而友善的微笑,成熟为风格,成熟为人品。

附:

感知成熟

林 莽

阳光振颤

扩散于枝头和草的茎杆上

悬垂初秋的果子

静默

听雨水

淡淡地润化

润化绵延的时光

浑然间托浮着,浸透远山和树木

寂静的边缘,墨色淡如青烟

这就是那颗果子

那颗圆圆的初秋的果子

时节融融

无形散落

一片幽鸣

坠入宇宙和风

透明如水雾飘荡

绵延的意思范文第5篇

一、文言词把握不准

一些文言词语常夹杂在句子中,如果不能准确无误地把握其意义的话,就会产生错误。

1.他们之间的经济纠纷只能诉诸于法律解决。(诸:兼词,相当于“之于”。句中的“于”应删除。)

2.对人生来说,虽然终点诱人,但是起点更弥足珍贵。(弥:更加。前面的“更”应删除。)

3.他是管文化艺术事业的官员,动辄就读错字写不规范字。(动辄:总是,就。句中的“就”应删除。)

4.叶广芩是北京人,满族人,祖姓叶赫那拉,人们说她是贵胄后裔,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个姓氏曾给她带来什么样的灾难。(贵胄:贵族的后代。后裔是指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后裔”应删除。)

5.古时候,一些部落只知道猎兽,不知道捕鱼,更不知道稼穑种植为何物。(稼:种植;穑:收获;稼穑:泛指农业劳动。“种植”应删除。)

6.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里变成了“水果之乡”,果农们掌握的科学栽种技术,可以堪称全省第一。(堪:可;能。句中的“可以”应当删除。)

二、“种”和“属”并列不当

这一类型就是将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糅合在一起,以迷惑考生。

7.我们的报刊、杂志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报刊:报纸和杂志的总称。句中的“杂志”应删除。)

8.小璇生日那天,爷爷从市场上买回了许多价格便宜的蔬菜、菠菜、韭菜和花菜。(蔬菜:可以做菜的植物。菠菜、韭菜和花菜都是蔬菜中的一种,四者不能这样并列。)

三、成语解释不到位

成语使用上特别要注意一些关键字的解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入命题者设置的陷阱里去。

9.黄老师讲的历史故事太有意思了,大家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起来的意思,与后面的“笑了起来”发生语意上的重复。两者可删除其一。)

10.这里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前面的“生活”是多余的。)

11.他认为这是他们在学校受某种道德风尚熏陶潜移默化的结果。(“潜移默化”与“熏陶”都强调人的思想受感染而发生变化。两者任意删除一个就行。)

12.面对二十年辉煌,回顾千年往事,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是过去耽误的时间实在太多了。(刻骨铭心:比喻牢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句中的“难忘”是多余的。)

四、隐含意义吃不透

句子中部分词语本身就含有一些附加意义,如果不仔细分析,就会导致失误。

13.您这次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大奖,的确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可喜可贺:值得欣喜值得庆贺。句中的“值得”是多余的。)

14.他顺利通过了层层检测,当上了文艺兵,总算实现了长期以来的夙愿。(夙愿:一向以来的愿望。句中的“长期”是多余的。)

15.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得以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得以”有“能够”“会”的意思,所以与前边的“会”重复,删去。)

16.尽管这部小说的手稿他已经修改了三遍,但责任编辑还是希望要他仔细地再改一改。(希望:心里要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句中的“要”应删除。)

17.国家体育总局热烈祝贺在第九届女排世界杯比赛中夺取冠军的中国女排姑娘凯旋归来。(“凯旋”就是指胜利而归。句中的“归来”是多余的。)

五、虚词重复辨不清

这类句子中的虚词一般都成对使用,但其意义相同或相近,从而造成重复。

18.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就当立即截断电源。(“如果”与“一旦”意思相同。删去其一。)

19.夜深了,欧阳老师仍然还在为第二天的新课伏案查找资料。(“仍然”与“还”意义相同。删去其一。)

20.加强对全民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非常”与“至关”发生语意上的重复。删去其一。)

21.为了精简字数,我不得不对文章略加删改一些。(“略加”与“一些”重复,删掉一个。)

六、实词重复分不开

两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实词在一个句子中同时出现,造成语意重复。

22.曹雪芹晚年在西山的家中完成了《石头记》的写作,但无力付梓印刷。(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句中的“印刷”就是多余的了。)

23.绵延七八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杜甫一家也辗转流离。(“生灵”就是指人民。)

绵延的意思范文第6篇

——题记

有人说,生活像一杯芳醇的美酒;有人说,生活像一颗难咽的苦果;有人说,生活像一颗未成熟的酸杏。我说,生活像一只五味瓶,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如果因为你的一次失败而堕落不前,埋怨生活的不公,那么你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不甘心就不要放弃,看不过去就起来改变。要么就证明自己的能力,要么就闭嘴接受现实。所有好走的路都是下坡,失败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没有试图奋斗过的失败,都说没有借口的零分。

生活是一杯清茶,没有电影里的凄美,没有小说里的浪漫,没有歌曲里的柔情,没有诗歌里的豪迈,但它需要你脚踏实地的实践;生活是一张答卷,没有具体的题目,没有严格的要求,但它需要你用心灵深处的真去回答;生活是一条小径,一条无始无终的绵延之路,没有路标,没有方向,它的九十九道弯,泥泞、坎坷、崎岖、平坦。但它需要你用自己的双脚完整地丈量,踏出自己的路来。

绵延的意思范文第7篇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人去北京旅游。我们去了很多地方游玩,有天安门广场、纪念馆、故宫博物院、十三陵水库、动物园等等,但是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登万里长城。

那天一大早,我们乘车直奔长城。坐在车上,我的心情好激动啊!我就要见到让中国人最为自豪的长城了!听到导游员阿姨说:“快到长城了。”我从车窗向外远远望去,啊!只见长城向蜿蜒的长蛇一样盘踞在绵延起伏的山脉上,望不到边。

我们来到长城脚下。山好高啊!长城好雄伟啊!听说长城上的每一块砖都是人一块一块背上去的。我想修建长城的人太辛苦了!为了造长城不知死了多少人啊!

长城上游人很多,还有很多外国人。大家开始爬长城了。一开始,我很有兴致的向上爬。可是,到了半山腰,我就有些爬不动了,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直喊:“爸爸,我不行了,爬不动了!”爸爸鼓励我:“不是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吗?再坚持一下,你就要胜利了!”我又继续向上爬了一段,又想停下来。爸爸又说:“你自己数一下,还剩下多少级台阶了?还差一个垛口就到山顶了!”我已经累得不行了,实在是想放弃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又坚持向上爬,这一回我几乎是手脚并用了。终于,我爬上了山顶。从山顶向下看,一切都变得好小好小。远处的风景真美呀!这回我真的明白了“站得高看得远”这句话的意思了!清凉的山风吹着我,舒服极了,我的心里也是甜滋滋的,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可以自豪的大声喊:“我登上长城了!”

通过这次爬长城,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的时侯,坚持,就会获得成功。这是我最难忘的事情。

绵延的意思范文第8篇

关键词:助词 “着” 汉语教学

一、引言

陆俭明先生说过:“关于北京话里的‘着(・zhe)’,大家已讨论得很多,不过也不是说不需要讨论了。且不说到目前为止,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着(・zhe)’一直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即使从事实和理论上说,也不是已经清清楚楚了。”[1]其实,在汉语教学中,某语法点之所以成为教学难点,重要原因之一往往就是对该语法点的理论研究不透彻、不到位,没有认清它的本质特点。助词“着”的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典型。留学生作业中常常有误用“着”的句子。例如:

(1)*他妈妈死着三年了,爸爸还没有再结婚。

(2)*大概二十个小时以后,我们来到着北京。

(3)*山本正回着家呢。

(4)*他从北京来着天津呢。

(5)*我们的经理同意着这个计划,你为什么要担心呢?

(6)*我们都羡慕着他的新汽车。

(7)*我想念着哥哥和姐姐。

(8)*我看着电视半个小时了。

(9)*我们学着三个月汉语了。

(10)*昨天晚上我们睡着一起。

(11)*他躺着沙发看报纸。

(12)*你不要站着这儿吃饭。

(13)*他高兴着告诉我他要结婚了。

(14)*他打着电话问我什么时候放假。

(15)*我去山本的房间时,他写着一封信。

(16)*周末的时候,妈妈总是洗着很多衣服。

(17)*我突然听到孩子的哭声,原来保姆打着孩子。

(18)*尽管老师身体不舒服,她仍然给我们讲着课。

上述句子为什么错误,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本文将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与“在”的异同比较,探讨助词“着”的语法意义和语用特点,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助益。

二、 “着”和“在”的异同

陆俭明[1]认为“着”和“在”都是汉语普通话用来表示动作行为持续的语法手段。肖奚强[2]也比较过“在”和“着”功能上的一致之处。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说明“着”和“在”的相同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两者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避免学生对“着”的误用。

(一)“着”的语法意义

关于助词“着”的语法意义, 前人已有大量的研究,有:(1)“进行说”(吕叔湘,1999[3];丁声树,1982[4];刘宁生,1985[5])。(2)持续说(熙,1982[6];戴耀晶,1991[7];徐丹,1992[8];蒋绍愚,1994[9])。(3)状态说(金奉民,1991[10];张黎,1996[11];李大勤,2000[12])。(4)惯性说(黎天睦,1989[13])。(5)情状说(费春元,1992[14])等。

比较而言,我们认为“状态说”最为可取,即“着”的基本语法功能就是使某种动作、行为、活动乃至性质转化为一种相关的“状态”,是一个状态化的标记。[12]但是,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仅仅说“着”是状态化标记还是有点儿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们进一步把“着”的语法意义解释为:表示绵延状态,即它表示动作行为的绵延,或者性状的绵延;绵延带有动态形象性。

“着”附在强持续动词和“看”类弱持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绵延状态。所谓“强持续动词”是指后面加上时量补语只表示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的动词。[15]强持续动词有:等、想、站、歇、哭、笑、闷、忍、盯、追、握、捂、藏、搂、抱、憋、吹、照顾、端详、陪伴、培养、坚持、担任、活动、鼓舞、监督、控制、积累等。“看”类弱持续动词是指进入“V+三天”格式没有歧义的那些动词,如:看、听、说、打、骂、偷、抢、商量、批评、安慰等。

例如:

(19)他两眼盯着前方的目标。

(20)老张整天想着发财。

(21)虽然失败了多次,我们还是坚持着。

(22)同事们不停地安慰着小王。

“盯着”表示“盯”的动作在时间轴上处于绵延不断的状态,“想着”表示“想”的行为处于绵延不断的状态,“坚持着”、“安慰着”也是如此。

“着”附在“挂”类弱持续动词后面,既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绵延,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造成的状态的持续绵延。例如:

(23)他在往香案上摆着水果。(动作的持续绵延)

(24)香案上摆着很多水果。(动作造成的状态的持续绵延)

(25)店员专心地插着花篮。(动作的持续绵延)

(26)花篮里插着玫瑰和郁金香。(动作造成的状态的持续绵延)

“着”附在性质形容词后面,表示状态的绵延。例如:

硬着脖子、冷着脸、光着脚、斜着眼睛、歪着脑袋、沙哑着嗓子

兴奋着、激动着、快乐着、幸福着

粗着点儿、慢着点儿、高着点儿、稀着点儿、硬着点儿

“着”还可以附在部分介词后面,表示状态绵延。例如:

向着东方呼喊、对着天空放枪、沿着湖边散步、凭着多年的经验

可以有重叠形式“V着V着……”,表示某动作行为在持续绵延的状态中,产生了另一种新情况。例如:

(27)他说着说着走到了台前。

(28)孩子哭着哭着就着了。

(29)他写着写着突然觉得肚子不舒服。

(二)“V+着”的语用功能

在功能上,“V+着”具有描述性、祈使性。

“着”的描述功能,刘宁生(1985)、陈月明(2000) [16]都有过论述和证明。“着”的描述功能主要表现在:

“V+着”用于存现句,表示存在的状态。例如:

(30)门口停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

(31)院子里种着各种蔬菜。

(32)身上穿着一件风衣。

“V+着”充当修饰语,提供背景信息。例如:

(33)他喜欢躺着看书。

(34)王小姐打着拍子领唱。

(35)他总是斜着眼睛看人。

“V+着”充当谓语时多与描绘性修饰成分同现,例如:

(36)大家兴高采烈地唱着歌。

(37)他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敌情。

(38)孩子美美地吃着自己烤熟的土豆。

“V+着”黏着性强,需要与其他成分或语言单位一起共同描述一个事件,而不能单独陈述事件。例如:

(39)我们笑着聊天儿。 *我们笑着。

(40)他一心一意地写着信。 *他写着信。

(41)同学们跳着舞,老师们弹奏着乐器。 *同学们跳着舞。

“着(点儿)”附着在可控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具有祈使功能,表示要求听话人进入某种状态,或者保持某种状态。例如:

听着! 看着! 拿着!

接着! 躺着! 喝着!

学着点儿! 想着点儿!

慢着点儿! 快着点儿! 聪明着点儿!

此外,“V+着”还可以用在评议句里,表示评议的前提条件,即在某种状态下会有相应的评价结论。例如:

(42)臭豆腐闻着臭,吃着很香。

(43)这种料子穿着可舒服了。

(44)门开着冷,关着又太闷。

这里,“闻着、吃着、穿着、开着、关着”都不是表示现实存在的动作的绵延,而只是一个与外部时间无关的虚拟的绵延状态。

总之,“着”是个状态化标记,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绵延状态,其主要功能是描绘或者祈使。

(三)“在”的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

一般认为,副词“在”的语法意义是“进行”。“进行”的基本含义是动作行为变化处于现实的实施阶段,它只反映动作行为变化的客观现行性,不关涉动作行为的开始、结束及时量等特征,因此,它总是和外在的某个时间相联系的(没有特殊时间标记时,默认为与说话人说话的时间相联系)。反映在语法上,用“在”的句子绝大多数是陈述说话时或者说话之前的某个时间存在的动作行为的。例如:

(45)我问他这段时间在干什么,他一笑伸了个懒腰,说什么也没干,还在混。

(46)酒柜上玻璃鱼缸里,金鱼在无声无息地游动。

例(45)中两个“在”都是说话以前的一段时间里的情况。(46)虽没有明确的时间标志,但我们可以明显体会出陈述的是观察时(即,说话时)现实存在的情况。

未来的动作行为因为还没有实施,所以通常不能用“进行”态表示,如果要用,也必须有明显的虚拟标记。例如:

(47)*明天我在看书。

(48)*一会儿他在等你。

(49)A:想想明天这个时候我在干什么。B:我想你在弹琴吧。

(47)、(48)句中表示将来的时间词语和表示现实进行的“在”相冲突,所以不成立。(49)有“想想”、“我想”等表示虚拟设想的标记,故而又可以成立。

从语法分布看,“在”可以用在强持续动词前,表示动作的“进行”。例如:

在想问题、在等客人、在哭、在笑

在忍耐、在坚持、在照顾、在培养、在控制

“在”可以用在弱持续动词前,只表示动作的“进行”,不能表示动作造成的状态的持续。例如:

(50)他在往香案上摆水果。

(51)*香案上在摆水果。

(52)妈妈在挂地图。

(53)*墙上在挂地图。

“在”不可以放在形容词前面,因为形容词代表性状,性状无所谓“进行”。例如:

(54)*爷爷在瘦。

(55)*教室里的灯在亮。

(56)*大家都在快乐。

“在V”不能重叠。因为“进行”是从事件的外部把动作行为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所以,“在+V”结构一般是一个命题的主要陈述部分,这个结构不能重叠。例如:

*在吃在吃 *在唱在唱 *在写在写

*在看在看 *在说在说

*在讨论在讨论 *在研究在研究 *在思考在思考

*在控制在控制 *在嘱咐在嘱咐

“在+VP”的语用功能是叙述。叙述的本质是说明事件在时轴上的发展过程,让人从理性上明白事件的前因后果。“在+VP”的叙述功能有多种表现。

首先,“在+VP”做谓语可以单独成句,报道一个事件的存在和进行。例如:

(57)儿子在写作业。

(58)李主任在开会。

(59)同学们在打篮球。

其次,“在+VP”可以内嵌修饰成分却不受描述性成分的修饰。例如:

(60)他在反反复复地检查那台机器。 *他反反复复地在检查那台机器。

(61)老人们在悠闲地下棋聊天。 *老人们悠闲地在下棋聊天。

(62)他在不紧不慢地讲故事。 *他不紧不慢地在讲故事。

第三,“在+VP”不能用于祈使句和评述句。例如:

*在看! *你快点儿在拿!

*在站别动! *在忍耐吧。

*这车在开多爽啊! *这房子在住舒服。

*这种枕头在枕凉凉的。 *这声音在听好耳熟啊。

综合以上分析,“着”和“在”的异同点可归结如下表:

三、 “着”的教学问题

明确了“着”的语法意义是“绵延状态”,就可以推导出“着”的一系列使用条件。

(一)“着”不可以用在非持续动词后面,因为非持续动词与“绵延状态”相矛盾

如文章开头的例句:

(1)*他妈妈死着三年了,爸爸还没有再结婚。

(2)*大概二十个小时以后,我们来到着北京。

(3)*山本正回着家呢。

(4)*他从北京来着天津呢。

句子中“死、来到、回、来”都是非持续动词,后面不能加“着”,所以四句都不正确。把(1)、(2)句中的“着”改为“了”,句子就变为合格。(3)、(4)句的意思不能用“着”来表示,需要用特定的格式“在……的路上呢”来表达。

(二)“着”不可以用在表示感知、态度的心理动词后面,因为这些词语本身已经含有“状态”义

如前文例句:

(5)*我们的经理同意着这个计划,你为什么要担心呢?

(6)*我们都羡慕着他的新汽车。

(7)*我想念着哥哥和姐姐。

句子中的“同意、羡慕、想念”都是表示心理状态的词语,不需要“着”。

(三)“着”不可以用在有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时量补语的动词之后

例如:

(63)*我写完着作业。

(64)*他看见着挂在墙上的照片。

(65)*客厅里传来着笑声。

(66)*服务员给我提来着行李箱。

(8)*我看着电视半个小时了。

(9)*我们学着三个月汉语了。

(10)*昨天晚上我们睡着一起。

因为,动补结构、动趋结构都带有“结果”义,与“着”的“绵延状态”义不相容。而带有时量补语的句子,动作的“时间量”是句子的焦点,不能同时突出动作的“绵延状态”。因此,上述例句都不能成立。

(四)“V1着”用在其他动词前做修饰语时,描绘的是一种伴随动作伴随状态。如果不是伴随性的动作状态,就不能用“V1着”

例如:

(11)*他躺着沙发看报纸。

(12)*你不要站着这儿吃饭。

(13)*他高兴着告诉我他要结婚了。

(14)*他打着电话问我什么时候放假。

例(11)、(12)中,“躺”与“沙发”、“站”与“这儿”语法上不构成动宾关系,因此,不合乎语法。如果分别改成“躺在沙发上”、“站在这儿”或“在沙发上躺着”、“在这儿站着”就可以了。(13)中“高兴”是形容词,不是伴随动作,故不能用“着”,“着”应该改为“地”。(14)中“打电话”与“问我”是工具与目的关系,前项不是伴随动作,因此也不能用“着”。

(五)“V1着”的功能是描绘状态,多做背景句(从句),而做前景句(主句)的功能较弱,独立成句的功能较差

例如:

(15)*我去山本的房间时,他写着一封信。

(16)*周末的时候,妈妈总是洗着很多衣服。

(17)*我突然听到孩子的哭声,原来保姆打着孩子。

(18)*尽管老师身体不舒服,她仍然给我们讲着课。

根据语境,(15)、(16)、(17)“着”所在的小句是叙述性的,不应该用有描述功能的“着”。(18)“着”所在的小句是主句、前景句,与“着”的功能不协调,因此也不成立。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于助词“着”的教学,我们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避免把“着”与英语中表进行时的语法形式“-ing”相类比,以避免误导学生;其次,讲解时要突出“着”的语法意义“绵延状态”和描写功能;第三,要有计划有选择性地告诉学生“着”的使用条件限制。

本文通讯作者:董杰,E-mail:gongyanglaohei@ .cn

参考文献

[1] 陆俭明.“着(zhe)”字补议[J].中国语文,1999,5:331-336.

[2] 肖奚强.“正(在)”、“在”与“着”的功能比较[J].语言研究,2002,4:27-34.

[3]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 刘宁生.论“着”及其相关的两个动态范畴[J].语言研究,1985,2:117-128.

[6] 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 戴耀晶.现代汉语表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2:92-106.

[8] 徐丹.汉语里的“在”与“着(著)”[J].中国语文,1992,6:453-461.

[9]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0] 金奉民.助词“着”的基本语法意义[J].汉语学习,1991,4:23-28.

[11] 张黎.“着”的语义分布及其语法意义[J].语文研究,1996,1:6-12.

[12] 李大勤.“X着(O)”的语法意义及“着”的状态化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2000,4:33-41.

[13] 马希文.北京方言里的“着”[J].方言,1987,1:17-22.

[14] 黎天睦.论“着”的核心意义[A]//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5] 费春元.说“着”[J].语文研究,1992,2:18-22.

[16] 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A]//汉语动词和动词结构[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