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过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在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继成为增长的主导产业。(2)一些高速增长行业相继出现,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3)资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整个经济向着资源节约和技术、知识密集的方向推进。由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在整体上正向着资源节约型的方向转变。2000年与1980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3倍,而能源消耗仅增长了2.2倍。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降为0.4。1980年,每万吨标准煤消耗仅能产出国内生产总值750万元,到2000年,同样的能源消耗,能够产出GDP2182万元。中国20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只有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才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许多有利条件。然而,今后结构优化升级将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约束更加明显,有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开放带来的结构升级空间减小。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战略。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前些年,我们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特别是大量利用了全球技术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由于我们处于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环境之中,有大量先进技术跨国转移,跨国公司将许多新技术在其全球生产体系内使用,有些技术还很快向海外企业转让。科技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通过开放引进技术的空间大大拓展。然而,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虽然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总体上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予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从1991—2000年,中国累计投入研发经费约为553亿美元,仅为美国同期的1/36,约为韩国的1/2。2003年中国研发经费约为190亿美元,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16。

其次,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加大。目前,中国资源能源消耗仍然偏高,能源供给仍然很紧张,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紧张问题。石油进口大幅上升,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272万吨,比2003年增长34.8%,成品油进口3788万吨,增长34.l%。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加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的产出效率显著低,表现为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1年,中国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仅能生产的GDP为1.04美元,同年,日本为8.02美元,美国为4.39美元,阿根廷为4.66美元,巴西为2.75美元,墨西哥为4.09美元,土耳其为2美元。不过,还需要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进行比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单位能耗的产出能力明显不同。2001年,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产出的GDP,高收入国家为4.82美元,而低收入国家仅仅为0.78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35美元。中国为1.04美元。相同组别的印度,该指标为0.9美元,印尼为0.93美元。这组对比表明:(1)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水平基本符合国际比较显示的一般趋势,目前的发展水平决定我们处于相对高消耗的发展时期。(2)符合“一般趋势”表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个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但中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表明,不能听任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一定要使经济增长向着更加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方向转变。要打破“一般趋势”,需要下更大的力气。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与我们水平相同的发展中国家。例如,森林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全球平均为29.7%,而中国仅为19.7%。如果按人均水平算,我们还要低得多。人均淡水资源全球平均为8241立方米,中国仅为2257立方米。一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油气、铁矿、铜矿等资源,国内供给的压力更大。因此,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加快优化升级,工业化不能进一步转向资源能源节约型,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难以承受,增长将不可持续。

第三,服务业发展明显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偏低。2001年,中国服务业产出占GDP的比重为34%,服务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28%。与收入水平与中国基本相同的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中国服务业产值比重要低19个百分点,在同类国家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就业比重要低20个百分点,名列倒数第一。考虑到中国服务业统计方面可能存在误差,即使按调整后的数据,中国服务业比重仍然明显低于同类国家的水平。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表现在比重上,而且表现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上。与制造业绝大多数行业和产品供给充裕、质量品种合乎需求、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状况相比,中国有较多服务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中国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大多数是服务行业。特别在一些具有垄断、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中,由于服务产品开发不足,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不稳定等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使大量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不仅抑制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服务业更好地发挥促进各个行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改革滞后的影响。服务业中一些行业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存在限制进入和垄断现象,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和最终需求。(2)就业压力的影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有安置富余职工的压力,使本来可以交给专业化服务企业从事的服务活动长期内部化。(3)产业性质定位的影响。对教育、科研、文化、体育等产业,强调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对金融、通讯等行业,强调安全性的要求;对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强调其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这些性质和功能是必要的,但同时对它们作为产业的经济含义和要求重视不够。(4)低消费率的影响。消费率低必然导致生活业发展缓慢和比重偏低。(5)开放程度较低的影响。对外开放对中国工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服务业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工业比重和降低了服务业的比重。

第四,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本上升。过去多年,我们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真实成本相对较低的同时,也存在成本扭曲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压低地价,甚至实行零地价;污染企业不支付或少支付治污成本;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劳动条件差、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都进一步压低了成本,是靠欠账和透支支持的低成本。这种状况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最近几年,中国GDP构成中,劳动报酬约占一半,2003年,这一比重为49.6%。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幅度不大,也将对价格总水平产生明显影响。此外,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将纠正以往土地使用中损害农民利益和消费土地资源等严重问题,同时也会使地价上升,带动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今后中国经济增长要解决好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就业压力。我们在尚有大量农业人口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候,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进入持续升级过程。与前些年的主导产业相比,新的主导产业资金更密集,单位产出使用的劳动力更少,就业的压力加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就不断下降,“高增长低就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结构优化升级中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第五,开放带来的升级空间越来越小。和以前填补空白式的结构升级过程相比,今后通过引进新产业、新产品,继续提升产业结构的空间缩小。从国外引进更多先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近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中国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今后需要引进的许多技术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二三流技术,而是真正的前沿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外企业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考虑,拥有这些技术的西方国家从其战略图谋考虑,都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持更加谨慎的态度。特别在许多尖端科技领域,中国始终面临技术封锁局面,如巨型计算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技术的进口,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一些军民两用性质的技术如微电子电路、集成式半导体产品、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光学纤维、超导技术等,也经常受到西方国家以军事安全为借口的输出干预。

针对中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状况,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以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重要条件开始形成:大规模制造能力的形成;配套产业水平提升;企业成为负责任的投资主体;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应当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在一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的重大带动作用。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主创新和发展能力,事关中国经济军事安全和长期发展潜力,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与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产业与技术战略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传统产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国际市场上我们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加快开发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产业,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主导产业。要以重大工程为依托,推动设备制造业振兴。我们自己和国际经验都证明,以重大工程为依托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研制,目的明确,配套同步,成果直接为重大项目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有需求方的约束,其成效是“可检验的”,是要拿到市场上去的,能够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实践的结合。此外,还要加大在一些前沿科技领域的跟踪投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微系统、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洁净与高效能源、海洋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其中可能孕育出引导下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技术。我们要力争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持续努力,在这些新的技术领域中奠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第二,增强以我为主综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封闭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含义大不一样。在封闭的经济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意味着“闭门造车”,从头开始自主开发所有的技术环节和零部件生产能力。而在开放条件下,技术能力是一个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的系统,不可能也不需要再从头开始形成自己的封闭技术体系。开放条件下,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集成能力,即一个企业能够有效整合内部外部技术资源的能力。经过多年竞争和积累,国内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这是以我为主组合技术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重要基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GDP;经济增长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20-02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204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568845亿元。根据近两年调查,从产业方面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4亿元,增长8.3%。由此可知,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产业结构升级不仅直接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通过引发技术进步和带动生产要素转移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通过自发演化和政府推动的途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二、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美籍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在研究各国经济发展效率差异时,提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某种行业部门,在不同的阶段,甚至是比较成熟的阶段中,都有一些可以带动另外一些产业结构发展的部门,这些部门被称为行业领导者。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也对结构优化升级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从企业家及资源的稀缺性等原因出发,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集中有限的企业家、资金和资源,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优化产业结构。美国华尔特・特曼罗斯托在研究发达国家不同经济成长阶段时,进一步阐述了产业结构这一概念,并对其特征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国内学者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等问题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经研究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调整指标体系,经过优化的建立和基准的升级,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建立基准进行定性分析,促进当地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是如何评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优化的观点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协调及实施过程中,研究体系的优化与升级也应将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有机结合,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第三是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证分析,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中国更重视实证研究,尤其是是对产业结构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在省,市,县一级的具体。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直接促进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通过自发演化和政府推动的途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通过引发技术进步和带动生产要素转移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GDP的影响

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是目前我国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通过产业结构和单位GDP能耗之间的关系分析,能够形成一种产业结构定量分析系统,以便对单位GDP能耗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关系进一步了解,明确产业结构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积极作用。对于降低单位GDP能耗,产业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得出:在中国,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一产业的发展是相对稳定的,我国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家和人民的根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后盾。第二产业通常占有主导地位,它决定着一国的国家实力和现代化发展水平,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提供材料和技术设备,生产大量的原材料并进行资本积累,为人们提供基本消费品。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业为主,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在今天的世界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映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影响

从产业结构看自发演进路径,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农业是人类工业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历史。农业生产作为人类活动表现为人与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之间的过程,其发展水平取决于在使用过程中的工具。这个工具是即最早的生产制造业,这是第二产业。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第二产业仅用于为第一产业服务。由于生产约束的主要因素第一产业,它的发展将受到第农业发展的限制。然而,人类逐渐超越生存的需要,并上升为追求更高的需求,第二产业不仅是为第一产业服务,它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产业,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打开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第二产业发展条件能充分满足,第二产业将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更多的服务,当然,第一产业有这样的需求,这项服务也被称为第三产业。由此可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是一种自发演进的过程。自发演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是伴随着生产活动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相对下降。从生产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来看,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在逐渐下降。对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依赖性较强,但也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需求上升。这种趋势反映了经济增长必然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从政府推动的路径,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不是一个自然的进化,而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完成的升级。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来说,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已被理论和实践证明。由于存在三次一个或两个生产要素的产业结构升级及产业梯次转移,因此在产业间转移的生产要素必须需要一种动力,在自然演化过程中,驱动力是市场,而在其他条件下其驱动力是政府。到目前为止,这个由政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的不顺利。产业结构的升级做不能没有政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由政府的影响。因此,要使政府促进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需要不断的努力探索。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间接影响

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引起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于经济增长逐步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依赖,转而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从而,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逐步被集约型的增长模式所取代。这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完整的机制。不过,这种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制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这集中体现在那些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因此,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逐步集约型增长模式所取代。这是一个完整的机制的变化所造成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然而,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制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这反映在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

对技术进步有较明显影响的产业结构升级使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弱,对由先进技术引起的资源利用率提高的依赖越来越明显。作为第一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而第二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相对于的第一产业越来越间接,特别是一些高技术含量的第二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明显下降,第三产业虽然不能没有一定的自然资源的支持,但它依赖于自然资源大大下降,而对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依赖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不同产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的不同可以说明一个道理,产业之间效率差异是明显存在的。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效率大大提高;第三产业也有了长足的效率提高。因此,将第一产业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升级到第二产业,然后转移到第三产业,并引领行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

四、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产业结构对经济有重要影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刻不容缓。为促进产业机构优化升级,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追求快速的经济增长,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是限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根源。面对中国的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把增加物质资源投入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难继续下去。其次,第一产业农业的投入应加大,并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建立,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虽逐年降低,但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加,说明我国的农业综合竞争力加强,但总的来说,第一产业仍是我国的弱势产业。再次,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内部和地区结构都存在差异。最后,积极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发展商品生产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协调带动能力强、辐射广泛的作用,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战略重点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金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盛方富(1986―),男,江西省社会社科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穴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度院级青年课题(1313)

一、引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借助产业结构优化助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是同中央战略决策保持协调一致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是地方政府期望通过经济转型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社会的核心,金融市场可运用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为相应的产业提供融资服务,调整市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金融与江西产业结构之间的实证关系

金融资源的发展投向对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和构成具有明显的指向作用,为促进江西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有必要研究江西金融与其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

(一)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的样本期间为1988-2012年,选取的指标主要有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和金融发展效率指标。

(二)数据整理及分析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可知:(1)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表明江西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不断加强,这是新世纪以来江西大力实施工业这一核心战略的直接体现。(2)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在新世纪之前呈现出逐步增大的趋势,在新世纪之后呈逐步下降趋势,这表明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要小于该产业所投入劳动力的比重,这也是为什么当前江西省城镇化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所在;从另一个方面也表明,江西省的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3)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表明江西省的金融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在2008年之后表现的尤为明显(从2008年的1.6857骤增为2009年的2.0435),这同当时我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实施是大体相符的。(4)金融发展效率呈不断下降趋势,即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能力趋弱,出现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首先,江西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质量与江浙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银行贷款的风险敞口大。同时,江西省调动金融机构加大投放的政策力度不大。其次,江西省金融发展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相对滞后,促进资源有效转化的渠道或通道不畅。最后,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变迁,传统的存款到贷款的短线、直线模式曲线化、拉长化,甚至多条化,链条的延长、参与机构的增加,必然出现存款转为贷款的效率降低。

(三)实证分析

为深入分析金融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此处拟采取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加以分析。

1.单位根检验

为消除异方差,取各个指标的对数,然后再进行单位根检验,经检验,在5%的临界值下,四个指标对数的一阶差分均不存在单位根,也即四个指标的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

2.协整检验

将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而金融发展规模指标、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均作为解释变量,构建金融对产业结构解释能力的计量回归模型。

(1)产业结构高级化回归模型

回归模型如下:

IS=-0.316109+0.014167FIR-0.34872SLR

(0.241753) (-11.61805)

根据回归模型可知,金融发展规模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呈同向变动,金融发展指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引起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变动0.014167%;而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同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呈反向变动,并且非常显著,金融发展效率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导致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向相反方向变动0.343872%,这同常理不符,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主要原因与江西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传导性、互动性之间还不是很畅通有关。

对该回归模型中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所表所示:

*MacKinnon critical values for rejection of hypothesis of a unit root.

可见,金融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2)产业结构合理化回归模型

同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回归模型中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观察金融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检验结果如下所表所示:

*MacKinnon critical values for rejection of hypothesis of a unit root.

由检验结果可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金融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3.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分析只能用于判断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对变量之间的变动因果情况则需要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根据因果检验结果,可见金融发展规模指标是引起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原因,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并不是金融发展规模变动的原因;金融发展效率指标是引起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变动的原因,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并不是金融发展效率变动的原因。

由此得知,金融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产业结构变化对金融的传导影响在江西省还不是很明显。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面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江西省金融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导向和促进作用;第二,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变化对金融的反作用不显著,产业结构与金融之间呈现出单向关系;第三,江西省金融发展的滞后是影响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当前江西省金融在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放手放权,将更多的自交予市场。要实现金融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就需要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真正具有市场发展能力和前景的产业做大做强。在资本剩余的时代,要做活机制,充分撬动民间资本的参与,而不是封闭式的自我发展。资金的流向和流动就是规范金融的发展,避免因为干预而扭曲金融资源的情况。

第二,创新助推产业优化升级的金融思维和内容。优化升级产业的前提应该是金融的创新和优化,具体而言:首先,加快发展新型金融机构。以金融商务区和金融产业服务园为载体,重点引进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新型金融组织,大力发展以资产评估公司、信用评级机构为主的全国性金融辅助机构。其次,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有关机构要定期举办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组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与企业对接。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平台,建立“金融超市”、“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大厅”等网上融资对接平台,促进银企对接便捷化、常态化、规范化发展。第三,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抵:、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质:和小额循环贷款等业务,通过组合担保、互助担保、支票授信、出口信用保单融资等信用增级方式,扩大小微企业贷款。鼓励发展信贷资产和信托资产证券化产品,支持转让市场发展,用足用活金融政策、创新业务。最后,促进金融流程创新。对产业创新的资金需求,可实行“一产一策”、“一企一策”的设计,通过制度上的设计,创新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创新出专属定制的流程产品,以切实解决产业升级发展中存在的特性化的资金需求。

第三,推动产融结合,强化产业与金融的关联性。对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大型产业企业,可以通过组建控股公司等形式来涉足金融领域,以加深实业和资本的关联性,从而可以采用多样化、多渠道、便捷化、低成本化为产业升级创新融通资金,同时也为社会上那些寻求资金回报率的闲散资金提供可供投资的有较高回报的领域或项目。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线性回归;实证检验;对策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112-02

1 研究背景

1.1 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在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大力的推动下,尤其是在近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大好机遇背景下,安徽产业结构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创新,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一二三”向“二三一”质的转变。由下表可以看出,十几年来安徽经济总体上一直都是持续较快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幅度明显加快。具体到三次产业层面上来看,第一产业产值虽然一直都保持增长,然而与第二、三产业产值显著增长的态势相比较,其增幅明显不大。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2009年《安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得出。

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第一产业从支撑产业演变成基础产业,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以及以流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发展安徽省经济的领军力量。因而,可以将近几年来安徽经济的发展特征归结为如下几点:第一,农业发展由原来的乱、散、小模式已逐渐转变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农业的发展不再仅注重数量上的增长,而更多地注重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实现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第二,工业已成为安徽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坚力量,分工合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化体系已基本形成,工业内部结构逐步向高加工度方向迈进;第三,服务业突飞猛进,新兴行业迅速发展。旅游、物流、信息等行业已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1.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

首先,尽管近年来安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显著的成果,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产业结构仍不够十分合理,还没实现最优的产业结构模式,以至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与经济发达省份差距更大。

其次,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有赖于深入产业结构升级。比如说:产能过剩、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地方政府投资融资平台贷款潜藏系统性金融风险等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一方面在于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许多行业内生机制尚未形成;另一方面在于三次产业之间存在不协调性,有些产业的发展往往较大滞后于主导产业的发展,从而不利于总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再者,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各地方受利益的驱使,追求GDP高速发展,竞相扩大产业规模。这种不顾总体产业格局,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发展模式,实质上只会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有利于保持安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 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2.1 指标选取

为了探索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合理模式,本文将选取两组指标,一组表示被解释变量,另一组表示解释变量。

2.1.1 被解释变量

以国民生产总值(GDP)这一指标表示被解释变量(Y),其一可以较好地反映安徽省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市场价值总量,能够从直观上显示该省经济发展的规模。其二,GDP的构成简单地说可以看成是三次产业各自产值加总的结果,两者之间关联性的建立符合本文实证研究的目的。

2.1.2 解释变量

考虑到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以及不同指标之间横向比较的客观性,本文将选取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分别表示解释变量X1、X2以及X3。其中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与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产业。

2.2 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本文研究所需数据均来源于2009年《安徽统计年鉴》,数据涉及1995-2008年安徽省国民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各自产值。但由于宏观经济数据常常出现明显的时间趋势,这些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并不具有稳定过程的特征,那么为了消除由这些时间数据产生的“伪回归”现象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时间数据采取了对数处理。

3 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过程

根据上文对变量指标及其数据的处理,不妨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Ln(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

运用E-views软件包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3.1 回归的线性方程

Ln(Y)=1.112459+0.227147Ln(X1)+ 0.472229Ln(X2)+ 0.295935Ln(X3)

(14.50666)(11.75788)(24.31510)(19.50288)

=0.999945F=60918.10D.W=1.244694

3.2 模型的实证检验

3.2.1 经济意义的检验

β0、β1、β2、β3的估计值都是正值,说明GDP随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而增加,这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与经济理论相一致,因而该模型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

3.2.2 统计意义的检验

(1)由于回归拟合度的决定系数为0.999945,解释了总离差的99.99%,说明回归直线对样本点模拟的非常好;

(2)所有解释变量的参数估计值的t估计量都大于95%置信水平下的t分布临界值2.365,因此解释变量显著;

(3)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60918.10> F0.05 (3,11)=3.59,则回归方程总体线性显著。

3.2.3 计量经济学的检验

(1)自相关检验:当显著水平为5%, n=14,k=3时,查德宾-沃森表可知dL =0.767, dU=1.779,有dL

(2)多重共线性检验:运用E-views软件计算X1、X2、X3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2=0.961724、r13=0.932458、r23=0.988620。很明显,该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不难分析,之所以出现多重共线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三次产业之间没有形成协调发展的关系,资源没有实现合理的配置,或者是产业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并不相适应等。

4 加快推进安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当前,无论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还是为了促进安徽经济长远的平稳发展,都需要必须明确发展方向,在动态过程中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此,结合上述线性回归结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夯实第一产业的基础产业地位,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安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这是由该省所在区域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历史所沿袭下来的结果,所以第一产业作为安徽经济长期持久发展的基础产业的地位应该加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若按照以往第一产业的发展思路,农业不会有大的发展,对于提升该省整体经济实力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转变第一产业发展的模式,不仅要注重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一是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进行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或者低耗自然资源的农业产业,并加大培育新型农村产业的力度;二是利于安徽地域优势,加强与周边省份农业化经营的技术和贸易上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与“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这些不仅有利于弥补安徽资源的匮乏,而且对于缓解该省农村就业与再就业的压力具有积极意义。三是提高安徽省农产品的加工度,把第一产业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机结合,以农业为基础来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确立以工业为主导、大力发展中心产业。针对第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如产能过剩、产品附加值低以及能耗高等,提出相对应的改革措施。首先,放缓高耗能行业的增速,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耗能低、增长快、产品附加值高的行业中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次,加强传统优势行业的发展,并与现代新兴行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我省的汽车、化工、家电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再次,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该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依托安徽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最后,抓住中央近年来大力发展中部的历史机遇,加强与中部其他五省的优势互补,建立多方位、高层次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实现区域结构呈特色发展,产业集群成新的生产模式。

第三,由上述实证结论可知,近年来,第三产业在安徽省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2008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7.39%,β3值更是达到0.295935,其作用一目了然。由于安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相对来说发展潜力巨大,不仅可以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还可以通过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总体经济效益。安徽地处便利,而且历来是一个人口规模大、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因此应着力通过技术革命推动安徽旅游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安徽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与第一、二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以便促进全省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安徽统计年鉴2009[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原毅军,董琨.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理论解释和定量分析[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魏玲.浅谈安徽省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第5篇

一、大企业自身优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表明,在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大企业具有融资、技术开发和资本经营等综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其他企业和政府所不具有的优势。不仅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者,而且可能并且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首先,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资金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的建设。这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所无法企及。

其次,大企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高级化,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在于技术进步。大企业又是产业内技术进步的策源地,拥有大量技术人员,科研开发能力强,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群,把产业结构日益推向更高层次。

第三,大型企业集团内形成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共生关系可以将大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产业链传递到中小企业,从而带动大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因此,大企业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

第四,大企业能有效地执行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目前的大型企业一般以企业集团为其组织形式,集团内以大企业为骨干,集合众多的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依托于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大企业在政府产业政策和众多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着政策传导作用,能够协助产业政策的调整,提高结构调整的有效性,保证政策效果。

最后,大企业在其经济行为中不断进行的兼并收购活动是结构调整的巨大推动力。频繁的并购活动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校正产业结构的扭曲现象,保证其按正常的轨道发展,而且其兼并收购活动造成的资产转移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发挥大企业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产业间形成合理的具有动态发展能力的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滞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从满足需要向选择性消费转变,但产品的供给结构却不能与之适应。同时,产业结构也滞后于生产需求的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国达到买方市场状态的工业品已占93%以上,绝大部分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态。整个经济呈现出过剩经济的特征。但这种生产能力过剩与装备、工艺水平低,达不到规模经济并存,与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并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供给能力的相对过剩是在人民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结构相对于需求结构来说显得过于滞后和低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

(二)产业的内在素质差。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技术结构水平低,装备落后。从总量上看我国一次性能源、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等生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国内生产总值只有近一万亿美元,我们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出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是1/6。产业技术落后,使对产业质量、性能以及生产过程影响较大的技术设备进口不断增加。据调查,在我国15个行业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个别行业则落后20—30年。产业技术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产品和服务的档次水平低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不断透支着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很小的份额,而对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又表现出巨大的需求。但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也将逐渐被侵蚀。

(三)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仅包括三大产业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构成状况。从农业的情况来看,我们一直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各自所占的比例远未达到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农民依然进行着维持基本生活的粮食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从工业来看,如前所述,结构严重失衡,低水平过剩与高技术层次产品的短缺并存。进出口结构的不合理源于工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不合理状况。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也不平稳。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居于主要地位,新兴产业和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教育、金融创新和交通运输制约更为突出。

(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状况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3%,分别比1981年增加了13.8%和6.9%。对全国30个省(市、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汇总统计后发现,各地所选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汽车、电子、石化、机械等工业上,而且产业内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品也极为相似。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地区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各地区在产业发展布局上,追求本地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由于市场约束机制、风险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权责利不对称,以致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一再出现,加剧了地区结构的趋同。同时,各地方政府由于原有财政体制和国有经济的原因,也成为经济利益主体,同时也作为“政治人”追求政绩,这种双重身份导致其行为的非理性,一味追求产值和速度,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地区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破坏了地区间、企业间合理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无法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使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经济持续发展。

(五)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缺乏配套。我国以往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拉平补齐的适应性调整,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仅具有滞后性、低水平的特征,而且在其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措施不能很好地配套,从而消解了一部分政策效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劳动就业、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的步伐相对滞后,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同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原有企业不断积累相对富余的职工,这使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就业问题的压力又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与其发生冲突,从而阻滞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刚性固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增加了社会负担,又减少了用于改进产业结构的资源。因此,政策不配套,使产业结构的政策效果偏离了目标。

另外,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重要产业都是大企业唱主角,不少经济学家说我们正处在以大企业为轴心的经济时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关键产业的集中度都非常高,例如美国在1979年汽车、平板玻璃、汽轮机与汽轮发动机、家用冰箱与冷柜、电视显像管几个行业最大五家企业的集中率分别为99%、92%、90%、85%和83%。但是,我国企业普遍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缺少足以在国际上立足的大公司、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数与我国国民经济的规模不相适应。而且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大多是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的,政府不仅制定产业政策,而且亲自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大量干预不仅使信息在部门和层级之间的传递发生扭曲,而且存在地方政府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实际效果明显低于对政策效果的预期。

其次,大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差距明显,难以较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R&D投入一项来看,世界500强的R&D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大都在5%—10%,有的甚至更高。而我国2000年2655家企业集团中,R&D投入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9%,超过5%的很少。大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落后阻碍了其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

再次,很多大企业所进行的兼并收购等资本经营活动单纯为“做大”而进行,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很多资本经营活动脱离其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短期内把企业做成了“胖子”,却不能增强其内在素质,对产业内行业的发展和产业间关系的调整作用甚微。

三、积极发展大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另一个是政府对经济运行所实行的宏观政策,而前者是后者产生效果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以上两项经济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大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明确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应承担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产权多元化有助于企业家的职业化,使多元投资主体有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择优秀的经营者。而市场优胜劣汰的压力会使企业家真正做到行为长期化,狠抓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带动技术体系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不仅能够带动产业升级,而且能对产业结构的布局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改变以往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为主体的不规范现象,使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依赖于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来进行。

(二)通过大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要因,技术体系的变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技术体系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R&D是技术创新的源泉,而R&D投入低、技术人员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低利润—R&D投入水平低、高素质人员缺乏,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依靠。因此,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关键。而大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实力雄厚,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相对于小企业来说都占有优势。因此,在技术创新上也占有相对的优势,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一个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形成竞争协作的关系,大企业的技术进步势必形成技术扩散,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以大企业的发展,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有很多途径,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外部扩张的方式,其中又以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重组为主要方式。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要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托,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产权转移的过程,而产权转移又涉及生产诸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优势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生产诸要素的重组,逐步实现生产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来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结构,将生产资源进行再优化配置。同时,按市场经济原则组建企业集团,加强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控股等活动,通过企业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的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能够打破地区、部门分割,修正地方政府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各地区和部门原来分散的矛盾和利益变为集中和统一的利益,促使地区和部门对企业的管理真正向间接管理转化。为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提供途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中等职业教育;预测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0-0051-04

国内学者关注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集中探讨职业教育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求,但对职业教育如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相对准确地预测中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以引导和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将建立非线性统计模型,由产业分行业发展到分行业就业,进而到职业教育分专业大类发展的定量关系模型,从而定量预测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分专业大类发展趋势。

一、模型构建

(一)我国产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模型

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在这方面有关学者普遍采用就业吸纳弹性来衡量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建立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函数关系[1][2],建立非线性模型:

j=1,2,…,18 (1)

其中,Yj为三大产业相应行业(划分情况见表1)的年就业人数(单位:万人),Xj为对应行业年增加值(单位:亿元),εj为误差项,υj通常称为就业吸纳弹性[3],即行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人口相应增加υj个百分点。对模型(1)取对数得线性模型:

1nYj=μj+υj1nXj+εj,j=1,2,…,18 (2)

根据2003~2011年各行业产业增加值与就业人口数据,通过R软件对(2)式做回归分析,可知,拉动就业显著的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相应的就业吸纳弹性依次为:0.69126、0.51404、0.56515、0.53374,就业吸纳弹性都在0.5以上。拉动就业不显著的行业分别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相应就业吸纳弹性依次为:-0.24178、0.1716、0.12207、0.1724。考虑到农林牧渔业作为第一产业,农业人口更多进入第二、三产业行业;采矿业注重先进设备的运用;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主要是政府行为的公共服务行业。所以相应的就业吸纳弹性较低也是合乎实际情况。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就业模型的探究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分为12大类,见表2。每一类都有对应的行业就业方向,通过对各大类下每个专业就业方向相关程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各大类分行业的主要就业方向。

学校毕业学生就业人数在社会各行业就业人口总数所占比例相对稳定,故考虑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分专业大类毕业生数与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多元线性模型:

Zi=Yαi+ei,i=1,2,…,12 (3)

其中Zi=(Zi1,Zi2,…,Zin)T,Y=(Y1,Y2,…,Yn),

αi=(αi1,αi2,…,αin)T。

Y中元素Yj为三大产业分行业年就业人数,其中若Yj不是Zi的主要就业方向,则相应的αji=0。Zi为中等职业学校分专业大类年毕业生人数,ei为误差项。参数αi的最小二乘估计为:=(YTY)-1YTZi。

αji称为就业吸收率,即相关联行业年就业人数每增加一个单位,需求αji个单位的中等职业学校对应专业人才。理论上讲,就业吸收率αji0时,称作促进效应,反映出行业就业人口增加导致对中职学生需求的增加,当发生促进效应时,学校应增加相关联专业招生规模,或考虑增加专业大类学生在该行业就业比例。根据就业吸收率,学校可以调整专业规模设置、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就业需求。

根据2003~2011年分行业就业数据及对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数据[4]进行回归分析,修正后得模型系数,详见表3,进而得到对专业大类发生明显促进效应与挤出效应的行业,详见表4。

二、产业发展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模预测模型及实证分析

通过模型(1)(3),即得到基于国民经济分行业增加值的中等职业学校分大类就业人数预测模型:

Zi=i=1,2,…,12 (4)

以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例,相应的预测模型为:

Z7=

根据2011年数据,通过模型预测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毕业生数为126.0615万人,而2011年实际毕业生数为123.9731万人,预测误差约为0.02,实证效果较好。又α77=max{α67,α77,α87,α12,7}>0,α87=min{α67,α77,α87,α12,7}

根据2011年分行业产业增加值,通过产业发展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模预测模型可预测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分专业大类毕业生数,见表5,并与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分专业大类实际毕业生数对比,预测误差都在0.15以内。误差较大的是Z5加工制造专业类,预测数据比毕业数据增加14万,预测误差为0.12,考虑到从经济数据规律体现出近年来社会急需中职加工制造专业人才,从而产生累加效应致使偏差较大的结果是可以解释的。12个专业大类的预测效果总体较好。

三、结论

根据2003~2011年我国三大产业各行业产业增加值,建立时间序列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系数和模型都通过检验。根据模型预测2014~2019年我国三大产业各行业产业增加值,并基于产业发展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模预测模型,定量预测出产业发展对中职毕业生需求变动趋向及变动数量。表6给出中职学校分专业大类的2014~2019年就业需求预测结果。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第7篇

内容摘要:上海产业结构已初步实现高度化,但仍有优化升级的空间。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下称“两个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按照在发展中优化结构的原则,调整方向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基本不变,第二产业下降15%,第三产业提高15%。同时,第一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现代农业体系;第二产业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第三产业则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结构。

关键词:上海 “两个中心”建设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我国要把长江三角洲(下称“长三角”)建设成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际门户,上海则首当其冲。2008年9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长三角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长三角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并提出加快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下称“两个中心”)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2009年4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阐述了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两个中心”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两个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部署了“两个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2009年5月上海市政府《市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对我国和对上海的意义,进一步具体和细化了“两个中心”建设的任务和措施。

三个文件紧锣密鼓地出台,不仅表明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正式展开,而且还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那么,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如何?“两个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和路径?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般规律

(一)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舍尔于1935年首次提出。根据2003年国家统计局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农业是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工业是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是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第三产业一般被看作是广义的服务业。

(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简单地说,产业结构就是三次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它与一国经济水平相适应,是按照一定规律不断演进的。按照克拉克定理,当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从产值或就业看,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小;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并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后,第三产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路径是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三、二、一”的过程。同时,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演进也是有规律的,一般是先从以轻工业为主导地位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重化工发展中又从以原材料、采掘工业为主导转向以加工组装制造为主导,由制造初级产品为主逐步向以制造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为主演进。从要素投入看,演进的一般顺序是由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资本密集型为主,再向技术密集型为主。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产业结构的上述演进过程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或称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基于国内外比较的上海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空间分析

(一)上海已经初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

1990-2008年上海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见表1。表1反映了上海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8年,上海的产业结构一直都呈“二、三、一”的格局。以1999年为转折点,上海的产业结构开始呈现“三、二、一”的特点,到2008年这种格局已经连续保持了10年。总体上看,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不断上升的趋势(见图1),说明上海已由传统的工业城市向后工业城市转型。但从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来看,二者相差并不大,说明尽管上海的产业结构已经以第三产业为主,但第三产业并未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2007年上海三次产业结构的国内比较见表2。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是反映产业结构的两个最重要指标。从表2数据不难发现,从2007年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来看,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处于“二、三、一”的阶段,而上海的产值比重(0.8:46.6:52.6)和就业比重(6.1:39.8:54.1)两个指标均显示上海已经进入“三、二、一”的阶段。上海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高于长三角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天津和重庆两个直辖市。与北京相比,上海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三产业的相应比重则明显偏低。实际上,北京从1994年开始产业结构就已进入“三、二、一”阶段,比上海整整提前了五年。这说明尽管从全国来看,上海产业结构已初步进入高度化阶段,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却落在了北京的后面。当然这与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定位有重要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和自治区的产业结构呈“三、二、一”格局(2007年的产值结构为16.0:28.8:55.2),因为经济的特殊性,在此不做讨论。

(二)上海产业结构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上海三次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见表3。尽管与国内平均水平和多数发达省市相比,上海的产业结构已经相对高度化,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与上海的经济水平也不适应,说明上海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仍有较大空间。

表3说明,目前,从总体上看,世界三次产业结构已经步入“三、二、一”的发展阶段。上海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不仅远低于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上述数据是2000年数据,按照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上海与2007年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相应数据相比将更低),甚至还低于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仅略高于低收入国家水平。实际上,2007年上海第三产业的比重仅相当于2000年中低收入国家53.1%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上海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世界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落后七、八年。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07年上海人均GDP为66367元(折8728美元),高于北京的58204元,在全国位居首位,这一水平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远高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反观上海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其存在的差距,容易看出上海第三产业发展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适应。

2007年与上海经济水平相近国家的第三产业GDP比重见表4。按照第三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般规律,笔者粗略推算,上海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2007年52.6%的基础上还有10%-20%的上调空间。

“两个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考

“两个中心”建设为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契机和动力。从《指导意见》、《意见》和《实施意见》中可以看出,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内在关联、相辅相成的: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两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两个中心”建设将在客观上推动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以“两个中心”为着力点。

(一)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路径和内容

根据前面对上海产业结构特点的分析,结合三个文件的精神,特别是“两个中心”建设的路线,笔者勾勒了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致目标、路径和主要内容(见图2)。

如图2所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就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说,调整的目标和方向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基本不变;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在现有基础上下降15%,调整到30%左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5%,调整到70%左右。就三次产业内部的优化升级来说,调整的路径和内容分别是:通过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和现代养殖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发展现代农业,构筑现代农业体系;通过有选择地承接国际先进产业转移,区内传统产业梯度外移,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提高现有制造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结构;通过优先发展以“两个中心”为主、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创意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支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等途径,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结构。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次产业的优化升级

如前所述,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0%-20%左右,笔者取中间值15%作为调整目标),鉴于第一产业的比重已经很小,存在着调整刚性,所以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将直接有赖于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但应注意,这一比重变化应该是在两个产业同时发展,总量齐升的前提下通过发展速度的差异来实现的,而不应是通过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挤出”效应来换取。也就是要实现“在发展中优化”。同时还要正确认识下面两个问题:

一是关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问题。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法制定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更难说到具体哪一年就能实现产业结构的最优。文中所说的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也仅是将“两个中心”建设目标作为参照。实际上,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规划期要比两个中心建设的规划期更长,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可持续性,因为一个新产业的建立和现有产业的调整是需要周期的,这与技术进步周期、经济周期、国际产业转移周期紧密相关。由于目前上海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仍占相当份额(2007年分别为46.6%和39.8%),所以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急于求成则只能就比例谈比例,造成二、三产业之间的“零和博弈”,必然带来增长、税收、就业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不可操之过急。

二是关于对上海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安全的顾虑问题。中国香港由于单纯依赖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和地产业)发展使整体经济失去依托,造成产业空心化现象,削弱了其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也有人担心上海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会使上海染上“香港病”。其实,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与香港不同,“两个中心”建设是“服务于全国发展的需要”,因而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也自然具有全局意义。上海有长三角的广阔腹地,与其他省市经济联系紧密,其产业布局和产业安全是完全可以放在长三角、长江流域甚至全国来通盘考虑的。

(三)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应该是产业内部的优化升级

除三次产业之间的调整外,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各产业内部的优化升级。这也是“在发展中优化”的另一层含义。当前,结合上海产业结构的特点和整体经济的现状,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是在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三次产业格局的同时,高度重视三次产业内部,特别是第二产业内部的优化升级。二者应同时兼顾,决不能厚此薄彼,甚至顾此失彼。

就上海的第二产业调整来说,就是要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比重。尽管“先进制造业”一词已经频繁见诸于报端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要文件中,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意见》中对先进制造业也仅仅有“以高端制造和研发为主”的简单描述。归纳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其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要先进,应是朝阳产业而不能是夕阳产业;二是技术要先进;三是管理要先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低污染、低能耗、低资源消耗应是其主要特征。不难发现,先进制造业是和传统制造业相对的概念,因此其内容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六个工业行业。2007年,六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65.5%。这六个行业具备上述特征,应该属于先进制造业的范畴。《意见》对加快推进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要求是,以现有制造能力为基础,以调整、优化和提高为方向,以研发、创新和增值为重点,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着力提升汽车、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优势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和战略产业;优化发展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等基础制造业。这应该是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和第二产业调整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2009-4-14

2.上海市人民政府.市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9〕25号,2009-5-8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业结构;阶段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RKA34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月5日

一、引言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现实产业结构的顺利转化才是谋求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按照传统理论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将从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依次递进。那么,政府调整产业结构的最终目标就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来实现产业结构顺利转化。

在早期研究中,最先论述产业结构转化的配第-克拉克定律指出,伴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就业人口会逐步由第一产业通过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所以,经济发展的概念内在的包括了经济从低级状态向高级的现代化状态转变。这一转变过程意味着劳动力将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而流动的顺利实现又是以适配的人力资本为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化基本符合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要求,它们的第一、第二产业产值和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口则不断上升。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也在快速提高,正是人力资本水平的急剧上升成为推动它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因素。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表明,工业化时期往往是产业结构转化最快的阶段。他们根据三大产业在各个时期所占比重及其演变趋势将工业化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后期。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转化的核心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比例变化。在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比重较高,一般高于20%,而第二产业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在工业化中期,第一产业的比重降到20%以下,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的比重将上升到最高水平,这时工业化进入了后期阶段。在后期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将分别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居于主要地位。同样,按照相似原理,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利用人均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转化的相关指标衡量产业发展阶段的演进状态,由此制定了一个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标准,如表1所示。(表1)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山东省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了由“二、一、三”模式向“二、三、一”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总体趋于优化。这种转变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有力地推动了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现实条件下,按照传统研究的划分标准来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转化的阶段,由此探讨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的匹配效应,必将有利于山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

从发展历程看,近年来山东省的产业结构演变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基本相符。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山东省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趋于下降,从1978年的33.3%下降到2008年的9.66%,年均下降0.76个百分点,特别是1984年以后持续保持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呈现上升趋势,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二、一、三”的格局转变为“二、三、一”的格局。将山东省1978~2008年的人均GDP换算为1980年可比价格的人均GDP,进而以1980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人均GDP换算成按1980年美元计算的人均GDP。从“赛尔奎因-钱纳里的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比较看,山东省2000年人均GDP为2,027美元,首次突破2,000美元,按赛尔奎-钱纳里的发展模式,山东省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中期,现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应在41%~45%之间,第一产业比重在10%~15%之间,山东省2000年实际三次产业构成为15.2∶49.9∶34.8,这可看出山东省作为农业经济大省,第一产业仍占有很大的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与“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的差距还较大。山东省2006年的人均GDP为4,172美元,首次突破4,000美元,山东省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三次产业的构成比重为9.69∶57.8∶32.6,同样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一产业比重已基本符合赛尔奎因-钱纳里标准,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远没有达到标准水平。到2008年人均GDP达到了5,281美元,三次产业比重为9.66∶57∶33.4。由此可以看出,在工业化后期,山东省产业结构转变的核心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变。说明山东省工业化进程中第二产业比重高于标准模式,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隐含着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比较缓慢。

总之,按照“赛尔奎因-钱纳里的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山东省人均GDP已达到了工业化后期的水平,但是其产业结构却不尽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山东省的传统产业依旧占有主导地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及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没有落到实处。单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所以决不能放弃技术创新,相反要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本。日本和韩国的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强调了科教兴国战略,很快实现了人力资本的赶超,从而实现了经济赶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一点是值得山东省借鉴的。

三、山东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协同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山东省的人口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之间还存在着低协同甚至是不协同的状态,相对低水平的人力资本严重阻碍了山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如果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人力资本水平,那么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可以计算得出,山东省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2年,仍然是处于较低水平。另外,以200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文盲率来看,山东省的文盲率达到了8.5%,而江苏为6.3%,浙江为7.1%,广东只有3.8%。同时,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来看,山东省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占比为3.33%,而同期全国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占比为3.88%。2008年山东省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73,492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7%。因此,从总体上看,山东省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科技创新人员较少,这势必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配第-克拉克定理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在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后,第三产业比重应该迅速上升并占有绝对优势。到2008年山东省三大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为37.4∶31.6∶31.0。第一产业人员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这也进一步说明,山东省的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协同,就业结构长期处于较低层次。因此,从整体上提高山东省的人力资本水平,使山东省有更多的就业人口能够适应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以满足工业化后期发展的需要,使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数量在三大产业中占据绝对优势,这是山东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四、山东省与广东省类比分析

广东省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的领头雁,所以,将山东省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与之类比,必然有利于认识山东省产业结构转化的不足及其制约因素。

(一)产值结构比较。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和广东省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山东省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3.3∶52.9∶13.8调整到2008年的9.66∶57∶33.4;广东省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9.8∶46.6∶23.6调整到2008年的5.5∶51.6∶42.9。可以看出,两省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是相同的,呈现出两个特点:(1)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稳定的增加;(2)第二产业的变化趋势都是一条平缓的U型曲线。尽管变化趋势相同,但是在速度上,山东省一三产业的变化速度要明显慢于广东省,这表明山东的经济增长质量与广东有差距,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要高于山东省。

(二)就业结构比较。随着产值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会随之朝某一特定方向转变。如果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依据,高度化的就业结构一般符合以下比例关系: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低于10%,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0~40%,而第三产业为50~70%。就业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人力资本水平的变化: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就业结构越符合经济结构高度化的要求。1978年山东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79.2∶12.3∶8.5,2002年这一结构逐步调整为50.1∶24.9∶25.0,而2008年又进一步变为37.4∶31.6∶31.0。与此相似,2008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28.8∶39.0∶32.2。由此可见,两个省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劳动力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但是,山东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要高于广东省,而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又明显的低于广东省。这也间接表明,广东省的人力资本水平要高于山东省,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在总体上要优于山东省,山东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仍然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

五、小结

通过分析山东省的人力资本状况,并类比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变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按照“赛尔奎因-钱纳里的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虽然山东省的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了工业化后期的水平,但是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还不符合工业化后期的要求,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2、山东省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比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这表明了山东省低下的人力资本水平不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3、山东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远落后于产业结构的领头雁广东省的第三产业发展,与广东省相比,山东省的人力资本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均相对较低。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爽,范秀荣.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适配性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4.

[2]郭腾云.北京产业结构演变与发展阶段的灰色关联判断[J].地理科学进展,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