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流动儿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流动儿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流动儿童;疫苗接种;分析;对策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共计1.2亿[1],计划免疫流动儿童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居住时间在3个月以上儿童[2]。多数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接种意识薄弱,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已成为当前计免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对相关工作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当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存在的问题

1.1 家长方面 部分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重视程度不够或有顾忌。目前流动儿童家长多数以外出打工为主,他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儿童的预防接种,思想麻痹,认识不足。有的认为打预防针麻烦又费工,不愿主动去过问,另外个别家长因未婚生育或超生,怕到卫生部门登记后引起计划生育部门查处。

1.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面 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以来,工作量明显增加,卫生部门虽有流动儿童管理工作制度,但没有相应的奖罚措施,配套资金又不到位,新增疫苗如甲肝、麻风腮、无细胞百白破数量不足。一类疫苗接种又不收任何费用,故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抱着一种“能管多少算多少”的态度。加上卫生部门又没有奖罚措施,所以干好干差一个样。

1.3 政府及相关部门方面 由于流动人口中的学生漏种突出,有的虽进行了基础免疫,但未进行加强免疫,“免疫空白”在学校、幼儿园常见,造成易感人群的积累,一旦有传染源传人,极易引起流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儿童入托、入学时,学校应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报告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配合接种单位进行疫苗补种。但目前多数学校未能按规定严格执行,部分学校领导则认为免疫规划是卫生部门的事,不能很好给予配合。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目前工作重点是招商引资,无法顾及其他工作,特别是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招来了一批批流动工人,对这些工人孩子的预防接种很少考虑,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计免工作人员有时多次上门动员也不来打预防针。

2 如何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

2.1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计划免疫工作的领导,把流动人群的卫生防疫管理纳入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并加强考核。协调卫生、工商、公安、劳务等职能部门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监督。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标本兼治,不断增加对卫生防疫工作的投入,健全预防保健网络,使计划免疫工作与经济同步发展。

2.2 各疾控工作、接种点和乡村医生认真落实流动儿童登记报告制度,把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情况作为规范化门诊建设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要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建立春秋两季查验儿童免疫接种证制度并及时进行查漏补种;要积极推行计免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奠定对异地儿童接种情况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同时,各地应结合流动人口生活、从业和工作特点,选择适宜时间和方式开展免疫接种;免疫接种可采取设立固定接种点、入户接种、流动接种等多种形式,在儿童接受第一次免疫服务时,应把儿童免疫程序、预约免疫服务时间、地点等有关事项告诉家长,并适当延长每次免疫服务时间;对新迁入的流动儿童要按照国家免疫程序的要求,继续完成免疫接种;对贫困人口中的儿童可实行减免费接种服务,尽可能提高免疫接种率;要完善接种门诊制度,实行定时、定点接种,多渠道为流动儿童提供服务。条件成熟的地方,要与妇幼保健机构密切配合,将免疫接种与儿童保健工作结合起来,方便群众,提高服务质量。

2.3 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史转索制度,实行流动儿童出生地(或原籍)、现住地双管齐下管理,即居住超过3个月以上者应改建常住簿,并主动向流入儿童出生地或原籍转、索接种情况。流动儿童出生地或原籍应及时掌握、反馈当地流动儿童去向,免疫接种情况,形成相互配合,联防共管的格局,共同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与工商、公安、计划生育、交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发挥流动人口管理部门职责。特别是大型土地招工或劳动输出,必须经过流动人口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参考文献

流动儿童范文第2篇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管理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统筹安排。流动儿童少年流入地县级政府(以下简称流入地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范畴,指导和督促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公安部门要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流动儿童少年的有关户籍证明、身份证明等情况;发展改革部门要将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建设、规划部门要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学校建设列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财政部门要把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教育经费预算予以保证;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接收流动儿童少年的数量,合理核定接收学校的教职工编制;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查处使用童工行为;价格主管部门要与教育行政部门等制订有关收费标准并检查学校收费情况。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动员、组织、督促本地流动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送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对未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父母或监护人要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尽快送子女入学。

三、规范入学管理,统筹解决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流动儿童少年中凡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应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具备以下条件的,可到暂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乡(镇)街道统筹安排的学校提出接受义务教育的就学申请。

(一)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暂住地已取得暂住证并暂住1年以上;

(二)其父母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并持有当年度《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暂住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及时将本辖区内的流动儿童少年情况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安排,将符合条件的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当地的招生计划,确保符合条件的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四、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要按照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在充分挖掘现有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潜力的同时,针对流动儿童少年学生的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确保符合就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及时入学。

五、加强对以接收流动儿童少年为主的社会力量办学的扶持和管理。各县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以接收流动儿童少年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的学校进行清理登记,对符合条件的要及时予以审批;对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要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对到期仍达不到标准和要求的要予以取缔,并妥善安排好在校学生的就学。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教育、教学督导,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公安、卫生、消防、交警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这类学校的周边治安环境、食品卫生、交通及消防安全等的监督检查,消除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各有关部门还要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六、建立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收流动儿童少年的学校按照当地生均经费和流动儿童少年学生人数给予拨款。积极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

七、切实减轻教育费用负担,维护流动儿童少年在校权益。流动儿童少年在当地教育部门确定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的,学校按《**省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56号令)有关规定向其收取费用;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学校应酌情准予缓交或减免相关费用。以接收流动儿童少年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的学校应按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收费。对流动儿童少年转学或返回原籍就学的,学校应按有关规定为其办理相关手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学校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要做到流动儿童少年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要加强与流动儿童少年学生家庭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八、流动儿童少年流出地政府(以下简称流出地政府)要积极配合流入地政府做好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流出地政府要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禁止在办理转学手续时向学生收取费用。建立并妥善管理好外出学生的学籍档案。流动儿童少年返回原籍就学,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并督促学校及时办理入学等有关手续,禁止收取额外费用。

流动儿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免疫计划;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32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66-02免疫计划是一项基本国策,其是大多数传染疾病预防控制的根本,对传染病的控制与消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与乡镇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导致农村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涌现城市,这给流动儿童的免疫计划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规范的进行流动儿童的免疫是我国城市免疫计划管理的重点及难点,故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免疫计划的影响因素,笔者对本市的流动儿童进行了研究,现将经验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资料为在本市居住超过6个月的流动儿童,年龄为1-6岁不等。调查接种疫苗为国家免疫计划中的“五苗”,即,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百白破及麻疹类疫苗。)

1.2方法对辖区内各接种门诊,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生活小区,农贸市场及建筑工地发放自制问卷,并查阅填写的问卷的儿童的接种卡,及接种记录。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研究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1000份,其中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有987例。987例中男514例,女473例,男女比例为1.09:1;接受调查的儿童中外省户口的有321例,所占比例为32.52%,本省外市户有318例,所占比例为32.22,本市外县户口有348例,所占比例为35.26%;987例儿童中,第一胎的有638例,所占比例为64.64%,第二胎的有349例,所占比例为35.36%;家长文盲的有58例,所占比例为5.88%,小学文化的有368例,所占比例37.28%,初中文化有384例,所占比例为38.91%,高中以上文化有177例,所占比例为17.93%。

2.2免疫接种情况987例儿童中有814例接受免疫接种,接种率为82.47%,其中原籍建证接种的有343例,接种率为34.75%,本市建证接种的有644例,接种率为65.25%;814例建证儿童中“五苗”的全程合格的有673例,合格率为82.68%,不合格的有99例,不合格率为12.16%。未接种的为42例,所占比例为5.16%。

2.3不合格接种原因99例不合格接种儿童中越期接种的有79例,所占比例为79.80%,重复接种的有8例,所占比例为8.08%,接种年龄及接种间隔时间不符的儿童有12例,所占比例为12.12%。

2.4未接种的原因42例未接种儿童中不知道接种程序的有14例,所占比例为33.33%,不知道接种时间及门诊有15例,所占比例为35.71%,怕超生罚款不进行接种的有8例,所占比例为19.05%,因工作忙不进行接种的有5例,所占比例为11.90%。3讨论

3.1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影响因素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流动儿童免疫计划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免疫计划接种率相对较低,只达到82.47%,远远低于本市常住人口的免疫接种率。其次是流动儿童在免疫接种过程中会出现推迟接种及漏种现象。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有如下几点:①流动儿童的家长对免疫计划的认识不充分: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流动儿童家长文盲率5.88%,小学初中文化分别为37.28%,38.91%,而高中以上文化仅为17.93%,正是因为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相对比较低,因此很难认识到免疫接种的重要性,最终导致流动儿童免疫的接种率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流动儿童家长工作等各方面很忙,因此很容易忽视了儿童的免疫接种,导致免疫接种的推迟及漏种等情况。这与林献丹等研究结果相符合。②超生的恐惧心理:在本次研究中,有19.05%的儿童因为超生导致不进行免疫接种。虽然目前我国仍在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仍存在超生现象,超生后往往会离开当地,流动到其他地方,且经常变换居住地点,从而导致免疫接种的空白。③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宣传督促不到位: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一般都处于被动状态,而防保医生很难掌握流动儿童的数量及居住地方,故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存在现实的难题,而相关部门及人员就会以此为借口,不愿深入寻找流动儿童,导致流动儿童失去了接种的机会。在本次研究中,没有进行接种的儿童中不知道接种程序的占33.33%,不知道接种时间及门诊的占35.71%。而这些因素都是因为相关部门的督促及宣传不到位导致的。

3.2流动儿童接种对策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防保医生要加强对流动儿童接种免疫接种的重视,每年把流动儿童的管理纳入年终考核的指标中,且全面掌握流动儿童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同时在外来人口密集的地区常年开设接种门诊,方便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做到随时随地建卡接种。除此之外加强免疫计划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单等形式开展流动儿童免疫计划的宣传工作,使流动儿童的家长充分认识到免疫计划的重要性,主动带领儿童接受免疫计划。

流动儿童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学校适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二元管理体制已被打破,人口流动尤其是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就业,造成了社会劳动力结构的宠大调整,形成了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大社会特色。笔者认为,学校以其独特的地位,可以在城市化进程和流动人口社会整合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本文将从国内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研究现状、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相应措施这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本文的所有文献都来自中国知网,键入“流动儿童”和“学校适应”两个关键词,搜索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共获得50多篇,然后从文章的摘要部分分析相关度并且挑选具有实证研究的文章,从而摘取了30篇和综述相关的文献。

1 国内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研究现状

1.1 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总体状况的评价,国内研究者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状况不容乐观

就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而言,赵芳的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比较差,而且孙晓莉的调查也得出,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有学者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I的家长使用版)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对185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尚有20.33%的流动儿童觉得城市人“瞧不起”自己,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流动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是城市教育整体发展中的应有之义,是流动人口发展与城市进步双赢的义利之举。只有流动儿童也能够受到正常的基础教育,给处于思想成型过程中的青少年全面接纳、学业关怀、精神抚慰和道德引领、提供给他们健康成长,才能把他们培养成符合城市社会规范的新一代市民,才能促进未来城市建设高层次、高水平、可持续地发展。

1.2 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因素

有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自我概念中的成就自我低于城市儿童。此外,同伴交往是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重要因素,许传新等人的研究结果证明同伴交往状况越好,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越好。所以,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流动儿童学校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促进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资源,也是他们学校适应状况的反映;其次,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问题。目前,虽然许多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读,但是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流动儿童仍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绝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较大,其师资水平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提并论。最后,尽管近几年对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是在教育领域内进行,但专门针对流动儿童师生关系所作的实证研究还未见发表。并且有研究认为:父母在儿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父母是否在身边,他们都在儿童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的人际关系。

为此,学校应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开展结对子行动,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相互了解彼此的差异,在差异中赢得彼此的相互尊重,让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拉近两者间的距离。

2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适应的评估指标问题,学校适应就是要调整自己以前的生活学习习惯,来适应新的学校环境

个体的适应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另一个是行为。据此,心理学家一般将个体的学校适应操作定义为两个方面:一是外显行为(如,学习成绩、行为问题等),二是内隐问题(如,抑郁、主观幸福感等)。参照学校适应的以上概念性定义和操作性定义,可以发现,国内现有的研究大多只关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缺乏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总体把握。由此导致的问题是,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描述和解释既不全面也不充分,无法为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因此,日后的研究应该注意同时从内隐问题和外显行为两个方面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评估。首先,在外显行为方面,评价一个学生能否适应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学业成就成为了决定要素。另外,流动儿童从来到城市学校的第一刻开始,就受到了来自新的学校文化的行为塑造。典型的城市学校文化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期待是:举止文明、言行一致、尊老爱幼、遵守纪律等。但根据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反映,这些流动儿童在新的学校文化中,或多或少地暴露出各种不符合学校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卫生打扮,有的同学头发乱,不梳,衣服穿得很脏;还有语言方面,有的同学说话比较随便、随意地带点脏字,说粗话。在内隐问题方面,同学交往和学校适应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并且同学交往是影响学校适应性的最重要因素。同学关系能够满足儿童的多种心理需要,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其次,儿童成就感的需要同样可以通过发展同学关系得到满足。

2.2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个体差异问题,个体差异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释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个体差异应该成为该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即,面对同样的压力和新的学习环境,为什么有些流动儿童适应良好,而另一些却适应困难?显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探索帮助流动儿童更好进行学校适应的方法和对策。首先,在学习基础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薄弱,不适应城市学校的要求。其次,学习方法的不同,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重要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说,方法问题就是能力问题,农民工子女对学习方法的适应对于其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

3 针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相应措施

首先,对现行教育需求相违的户籍管理制度、入学制度、升学制度以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其次,要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的关怀网络;并且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变“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保障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此外,教育安置方式也是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公立学校的教育渠道作用,增强其吸纳流动儿童入学的能力。

流动儿童能否受到优质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还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教育公平,而且事关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展开研究,不仅关系到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增强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改善其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情况。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赵芳.需求与资源:一项关于流动儿童适应的研究[J].社会科学,2011(3):80-86.

流动儿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自信心;自卑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037-02

流动儿童,一般是指那些从原籍流入外地的儿童,其中主要是随外出就业务工的父母、祖父母或其他亲人。流入外地特别是城市的16岁以下的儿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下,我国进城的农村流动人口在规模上和结构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结构变化就是人口流动家庭化,即由家庭中单个成员的流动变成了多个成员或整个家庭的流动,于是城市里逐渐出现了随同父母进城的适龄少年儿童,并且这一家庭化流动的态势目前仍在继续发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口已达1.14亿人,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人口有2430万人,随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周岁学龄儿童约有643万人,全国流动儿童总数已近2000万人。但是,这些随父母进城的学龄少年儿童,却因我国以户籍为基础、以城乡分割为特征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的存在,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无法享有与当地少年儿童同等的权利,从而形成了我国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一城市流动儿童。

大量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常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自卑,严重缺乏自信,焦虑,恐惧,叛逆等。流动儿童正处于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不利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自卑心理是流动儿童心理问题最集中的体现。自卑是指儿童由于种种原因对自己的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作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它是与正常的自尊心相对立的一种病态心理。自卑心理对儿童的损害极大,它会使人胆小,不敢进取,自我封闭,智力受到影响,学习成绩下降。自卑心理形成后,会对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时期,自卑就更容易引起他们情感、情绪的巨大波动或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酿成自杀、离家出走、犯罪等恶性事件。

一、流动儿童形成自卑的原因

流动儿童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他们无法在短期内很好地适应城市生活,但又不愿意再回到农村。他们生活在夹缝之中,长期在美好的憧憬与现实的失落之间挣扎、徘徊,再加上受到的一些歧视,因此可能过分看轻自己,从而感到孤独、苦闷或彷徨,处处谨慎保守,在他人面前容易胆怯、害羞,不敢参与到其他儿童的活动中,有了问题也不敢问老师,表现为比较“老实”等。久而久之,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难免出现偏差,最终影响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并可能演化成一个畸形的群体。

1.家庭物质条件相对较差。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往往找不到高收入的工作。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社会地位低微、家庭经济收入不高,这些因素常常使一些流动儿童受人嘲笑,产生自卑心理。

2.能力不强。流动儿童往往不能像城市儿童一样,从小得到父母更多的呵护,具有更多的锻炼技能、开发智力的机会。这导致流动儿童在很多技能方面不如城市儿童。另外,由于自卑心理的影响,流动儿童即使有锻炼的机会也不能很好地抓住,因而缺少成功体验,形成恶性循环,自卑心理也就越来越强。

3.自我意识水平低。流动儿童常常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拿自己的弱势与他人的优势相比,越比越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导致恶性循环。

4.流动儿童常受到各种歧视,主要表现为:(1)城市学生的排斥。流动儿童在城市公立学校学习期间,经常遭到城市学生的排斥。有有意的羞辱、孤立,也有无意的疏远、冷淡。(2)教师不公正的态度。一些教师对流动儿童存在偏见,在城市学生与流动儿童发生矛盾冲突时,偏袒城市学生。(3)城市学生家长的偏见。有的城市学生家长对流动儿童存有偏见,认为这些孩子很笨、缺少教养,有很多坏习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他们很明显地表现出对流动儿童的不满。

大多数城市流动儿童喜欢和城市儿童一起活动,但他们又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外来人口”的身份,不愿意被视为“乡下人”。这种复杂的心态足以说明,“外来人口”的身份已经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流动儿童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对自我能量的充分估计,是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质。一个人只有看到自己的力量,对自身品质与能力充满自信,才能做到百折不挠,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可能变为现实。美国某研究机构在研究了32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后发现,他们共有一个重要的品质即强烈的自信心。教师应怎么培养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呢?

1.消除社会歧视,营造爱生氛围。大城市应敞开博大的胸襟接纳流动儿童,让他们和城市孩子一起平等地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融人城市文化。学校可以通过黑板报、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明白“人生而平等”的道理,通过开展如何正确看待贫穷与富裕的辩论会,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出身苦寒却功成名就的典型事例,鼓励流动儿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同时,全体教师应达成共识,共同营造爱生氛围。

2.培养流动儿童的安全感与稳定感。马斯洛指出,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教师应努力在班级形成一种和睦、合作、支持与信任的集体氛围,给予流动儿童最基本的安全感。学生只有处于心理安全的状态,才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才会信任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以至整个世界。教师应给流动儿童更多的关爱,使他们获得稳定的情感保障,让流动儿童知道,即使在自己做错事被教师严厉批评的时候,爱依然是持久的、无条件的。安全感和稳定感是流动儿童建立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基础。

3.促进流动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形成一定的自我满足感。教师要善于发现流动儿童的优点,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事实上,许多教师在学生取得一定成绩后,不是给予表扬和鼓励,而是更多指出他们存在的缺点,告诉他们应该努力的方向。这种做法不但无助于流动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反而会使其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即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做都是要失败的,从而失去自信,导致焦虑的人格特征倾向,采取放弃努力、逃避学习的无助行为。习得性无助往往是由于教师不适当的惩罚造成的。教师不要轻易否定流动儿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教师应该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积极的评价,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尊严和存在的价值。教师的教育应该让流动儿童自我接受,让他们悦纳自己。

4.培养流动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从事某种活动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和过程的实施,人们倾向选择自己认为能够胜任和有信心完成的任务;自我效能感还影响个体行为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影响能力与技能的有效发挥,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

流动儿童范文第6篇

摘 要:目前虽然一些流动儿童进入了城市学校和城市儿童一起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他们受教育的效果却不相同。笔者利用随机调查资料,分析了小学阶段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语文成绩的基本情况,结果显示,1)流动儿童语文平均成绩比城市儿童要低;2)一年级学生的成绩差异最大;3)随着年级的增高,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成绩差异在逐步减小。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环境;小学阶段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048-03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家庭化,有越来越多的儿童跟随父母到城市生活和读书。2009年,我国外出农民工达到1.45亿人,流动儿童的数量达到2 500多万。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有别的义务教育体制下,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极度匮乏,流动儿童难以获得优质高效的教育。关注流动儿童的教育,对于推动农民工城市化有重要意义。所谓流动儿童,是指跟随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一起流入城市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语文是小学生的主要课程,其分数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学生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希望通过比较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语文成绩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为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研究假设:流动儿童由于“流动”及其家庭环境的差异,可能会带来他们即使在城市接受教育,学习成绩仍然与城市儿童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平等的教育环境下,这种差异会随着他们在城市接受教育时间的递增而缩小。一、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地,共抽取了105名个案为研究对象。整群抽样的方法将上海市某小学一、三、五年级的所有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共58人。城市儿童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一、三、五年级中获得,共47人。本研究主要分析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语文成绩的差异,控制了性别的影响,从整体上来分析是否存在差异及差异的变化。(二)研究工具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学习成绩的差异,语文成绩是衡量小学生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次研究,利用某学期末研究对象的语文成绩进行分析和推论。二、研究结果(一)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语文成绩的总体差异从上表可看,样本均值中城市儿童的语文成绩比流动儿童的成绩要高,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认为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的语文成绩是有显著差异的。(二)分年级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语文成绩的差异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语文成绩都在不断提高,方差分析显示,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语文成绩在不同年级的差异显著。由表3可看出,城市儿童语文成绩在所有年级都比流动儿童要高。方差分析显示,年级与身份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460,sig=0.663)。从分析可看出来,这种差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是逐渐缩小的。三、讨论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语文成绩是存在显著差异的(0.05的显著水平),这与我们的预期及学者们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与此同时,这种差异并不完全相同,其中一年级差异最大,三年级次之,五年级差异最小,即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成绩的差异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语文成绩是有差异的;第二,这种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逐步缩小。下面将分别来分析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一)流动儿童成绩不如城市儿童的影响因素分析1.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为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中央政府在2001年5月出台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并在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再次明确了流入地政府的法律责任。而在现实中,仍有许多流动儿童由于户籍限制、高昂的借读费等原因难以进入到公办学校就读。教育部曾对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就学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大城市中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入学率仅为94%,低于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的平均水平[1]。而借读于城市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因为沟通方式、生活方式、语言交流障碍等也常会受到歧视或不公平对待。公办学校的教师不关心借读生的学业成绩,也不进行考核评价,流动儿童很难与城市儿童平等交往[2]。还有的学校把流动儿童单独编班,这让流动儿童常常会感到寂寞、抬不起头,这给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学习成绩受影响成为必然的结果。2.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往的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家庭缺少获取良好学业成绩所必需的学习环境和文化资本。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父母受教育程度。国内外有关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研究都表明,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是影响子女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子女在校成绩优秀的可能性是随着父母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增加的;同时,家长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别影响着他们指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文化程度低的父母在指导孩子学习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有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家长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占22%,文化程度初中的家长比例最高约占58%;文盲或半文盲的人数约占3%[3]。第二,家庭社会经济特征。流动儿童父母由于受教育水平等原因,从事的往往是一些低层次的职业,为了获得更多收入,往往需要延长劳动时间,对孩子的关注时间相应就受到限制[4]。另外流动儿童家庭较低的经济收入也致使其无法获得独立的学习空间、必要的学习环境与合适的辅导资料。与城市儿童的比较过程中,没有相应的学习辅助工具,可能会造成流动儿童感到自卑。第三,家庭结构。在双亲家庭中,儿童可以得到父母较好的精神照料。流动儿童的家庭,由于流动会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化,由双亲家庭变为临时性的单亲家庭,这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也会影响到孩子,由于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造成学习成绩的下降。3.流动儿童自身情况流动儿童跟随父母到城市生活,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语言及沟通方式的变化,使得大部分流动儿童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新的环境,没有朋友、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等。在这种情况下,必然有一部分流动儿童因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而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流动本身还在一定程度上中断、延误了流动儿童的学业,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进而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无法继续升学。许多儿童并不是一开始就跟随父母到城市上学的,而新学校和原来就读学校在教学内容、进度、难易程度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这会给流动儿童的学业造成影响。(二)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成绩差异递减的原因分析1.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主要是指,流动儿童面对新的生活环境能否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建立起新的良好的社会关系等。流动儿童父母的工作往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他们跟随父母往往也是行踪不定,不断转学,不断面对不同的学校、教师、教材、教学进度及教学方法。伴随着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不断变化,流动儿童要不断地适应这种变化。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看,儿童的社会适应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因此,随着认识能力、个性、社会性的发展,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逐步增强,表现为社会适应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社会适应水平的提高,会使流动儿童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同学、老师建立起积极的关系,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这样我们可以初步解释,流动儿的童语文成绩与城市儿童的语文成绩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缩小的趋势主要是由于随着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水平的提高而带来的。当然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并没有分析流动儿童的流动年限,因此,不能排除掉高年级流动儿童可能存在着流动时间长带来的影响,因此这个结论只能是有限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2.儿童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变化在学前阶段,儿童的社会化主要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从前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学业成绩的差异和家庭环境有密切联系。而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儿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学校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伴随着学校教育的深入,家庭对儿童的影响会逐步地减弱,因此,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认为不管是流动儿童还是城市儿童,随着学校受教育时间的增长,其家庭因素造成的差异会逐步的减少,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到高年级学生的成绩比低年级学生的成绩要高(排除试题难易程度的影响)。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认为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如果能够接受同等的学校教育时间够长,那么他们由于家庭差异带来的成绩差别也会逐渐地缩小。因此,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家庭环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来弥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四、对策建议国内许多研究发现,大量流动儿童不能正常入学或者只能进入到办学质量较差的打工学校,学习成绩差,严重影响了他们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城市化。本次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如果流动儿童能够享受到城市儿童同等的教育环境,那么这种差异是会逐步缩小的。这为我们制定相关政策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问题提供了参考。(一)创造平等的教育环境尽管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家庭教育环境在儿童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造成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但是,流动儿童父母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做到的,良好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5]。因此,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提升不能仅仅依赖于家庭,更为现实而快捷的途径是社会提供给他们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让流动儿童能够在公办学校接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家庭文化资本欠缺带来的不足,促进流动儿童的不断成长进步。国家要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为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接受教育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流动儿童有机会和城市儿童一起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享受相对平等的教育权利。同时,要加强对流动儿童环境适应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城市公办学校不仅要接收流动儿童,更重要的是接纳流动儿童,创造条件增加他们和城市儿童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新的环境。最后,学校要尽量加强和流动儿童父母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及时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三)对流动儿童成绩的差异要辩证地看待研究中,我们看到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学习成绩存在差异,并分析了可能的原因,但对这一结果我们仍要辩证地去看待。第一,是“流动”还是“留守”?虽然我们在研究中看到,流动儿童的成绩不如城市儿童,但是不能据此就否定“流动”对儿童的积极福利,还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如果在今后的研究中,通过比较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成绩差异,得到的结论是流动儿童的整体成绩是比留守儿童要好的,特别是随着他们在城市读书的时间越来越长,如高年级学生的成绩比低年级学生提高了很多,那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流动比留守还是要好的,政府在政策上要创造更多的条件,让适龄儿童跟随父母读书。如果得出的是相反的结论,那需要进一步探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第二,什么时间“流动”最好?本次研究是横剖面的研究,分析可看到,不同的年级之间,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成绩差异是变化的,但是不能确定流动时间长短对儿童成绩的影响是怎样发生的。这个差异可能是不同年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异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学校教育环境本身造成的。所以,从小跟随父母在城市就读的儿童成绩好,还是到了一定年龄、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再进入到城市读书的成绩好?这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流动时间的选择对儿童学习的影响。第三,性别结构有无影响?本次研究中控制了性别因素,但国内有些学者的研究发现,被父母带到身边读书的孩子70%为男孩,而根据儿童发育成熟的过程来理解,一般在14岁以前,女孩通常比男孩成熟得较早,学习成绩也普遍比男孩好,那么我们在本次研究中看到的差异,尤其是高年级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成绩差异,会不会是由于性别原因而非“流动”造成的呢?这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适当地考虑。参考文献:[1]张春荣,宋士云.社会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l):24.[2]张臣管,相明.浅谈农村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185-186.[3]李红婷.农民工子女低学业成绩的人类学阐释――对A市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现状调查与归因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报,2008,(5):23-26.[4]段成荣,梁宏.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5,(1):11-17.[5]周序.文化资本与学业成绩――农民工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2007,(2):73-77.

流动儿童范文第7篇

【关键词】爱心;途径;关爱

【发现问题】

记得有一天下午,小唐同学走进了我的“知心小屋”(就是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他进来后显得有点羞涩,他环视了一下小屋的布置,觉得很舒服,我便叫他坐在沙发上,先放松心情,我们俩玩了一个小游戏,然后开始和他聊天。他和我聊到爸爸妈妈很不关心他,从不在家陪他,他才从老家来到我们学校,班级里的同学们都不和他一起玩,他很孤单。其实这个孩子是我班上的学生,他见到老师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愿意与老师谈心,今天他能来到这里,我从心底里感到很高兴。职业的敏感让我不免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想进一步地深入到他的内心深处。

【寻找原因】

小唐头脑聪明,但自控能力比较差,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肚里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他不喜欢做作业,经常是第二天交不出来就欺骗老师说忘记带了。课间同学都不愿意和他玩,都怕被他打,因为他的脾气不好,很容易冲动,最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

孩子的现状让我很担忧,我决定家访。他爸爸告诉我他在工地工作很忙,没时间管孩子,母亲在超市上班,下班回来就出去搓麻将,不愿意在家陪孩子,更谈不上和孩子沟通。自小时候在火锅店手臂上被滚烫的火锅汤大面积烫伤住院后,孩子变得脾气暴躁,不听大人的话,变得不愿意学习。

【干预措施与成效】

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后,我作为小唐的班主任,又是学校兼职心理咨询教师,觉得只有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才能使他在心理上逐步健康起来,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是这样做的:

一、对班级环境的干预

1.调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选择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旁边和后面。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这样我可以经常关注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注意力不集中时随时提醒他。

2.改变教学方式。在我的课上,争取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

3.为他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认真做作业的能力、仔细检查的能力等。

二、深入家庭,进行指导

1.鼓励家长帮助他建立独立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制定学习计划,学会提高学习效率。

2.鼓励家长运用一些方法,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认真记录家庭作业的内容,适当辅导,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作业,并采取一些强化手段,对加速学习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口头上多鼓励他。

3.作为家长,每天应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陪孩子,坐在沙发上与孩子交流,了解今天老师讲的内容、学校里发生的事、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等,多与孩子进行心理交谈,让孩子觉得父母很爱他,关心他,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多加引导,耐心说服。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长也在一旁看看报刊,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让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过程,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挖掘“闪光点”,促进转化

我发现小唐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不捣乱纪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的,上课认真听讲时也会积极发言,活动中乐于表现自己……所以我就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

上课时,当他的回答有新意或声音响亮的时候,我就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让他尝到发言成功的快乐。万一,发言时回答得不够理想,就宽容地予以肯定,培养他的自信心。做作业速度加快了,质量提高的时候,各科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

因为他喜欢运动,所以每当学校举行运动会,我都积极动员他参加。同时,教他一些参赛的方法,让他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在器重他,在帮助他。在班队活动中,也多为他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讲故事、表演课本剧等,因为他的主动参与会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在同学中间也树立了一定的威信。

四、行为矫正

1.阳性强化法:目的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其适用于治疗多动、学习困难等。我重点帮助他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当他认真听讲时,立即给予阳性强化,例如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或在他的书上刻一个你真棒。由于对他及时进行奖励,让他感到了愉快和满足,每次上课他都会有所期待,尽量克制自己,希望得到我的表扬。但偶尔也有分心的时候,只要看到我在看他,他马上就会坐端正。

2.追踪辅导。每两周我便邀请他到布置温馨的知心小屋做客,他在里面开心地做心理小游戏,我一边和他谈心一边鼓励他和同学团结友爱、尊重老师、专心读书,协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主动退让,比较在乎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脾气也有所收敛。他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友好相处,不随便打人,积极为集体做事。

【个案心育反思】

流动儿童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丰县范楼镇;流动儿童接种率;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029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061-02

为了解本镇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免疫状况,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我们丰县范楼镇于2007年5月对本镇0~7岁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

⒈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镇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以上0~6周岁外籍户口流入本镇儿童和本辖区户口流出本镇的儿童。

1.2 调查内容:流动儿童年龄分布,地区分布及基础常规免疫接种率及建帐、建证率。

1.3 方法:根据调查方案,由镇防疫站集中培训各社区由防保人员和乡村医生或妇女干部组成调查组,采用江苏省统一制定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调查表,调查儿童的一般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并入户核对儿童免疫接种证。

1.4 合格接种的判定标准:⑴有接种证者以接种证记录为准。⑵对每名儿童的合格接种判断只能选择接种证或接种卡一种方式。(3)同时符合以下要求者判定为合格接种:有准确的出生年、月、日和接种年、月、日记录;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接种针(剂)次间隔不缩短(≥28d);基础免疫计划在12月龄内完成。[1]

2.结果与分析

2.1 流动类型及年龄分布。本次调查登记流动儿童1510人,其中流进儿童1254人,占总数的83.05%。流出儿童276人,占总数的18.281%,流进的儿童数远大于流出儿童数。从年龄结构看,周岁内儿童330人,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1.85,明显比其他年龄组的人数多,由此显示流动儿童中、小年龄组人数大于大年龄组人数,(见表1)。

2.2 流动儿童的地区分布。本镇的流动儿童来自全国各地,(表2中显示),本县内流动、徐州市内流动、省内外市和外省市流动分别占流动儿童总数的33.33%、16.46%、21.34%和28.86%,说明外省市和本市儿童流动较频繁。

2.3 建帐、建证率。常规基础免疫接种率,从(表3显示)1510人流动儿童中,已建帐、建证11495人,建帐、建证率98.21%。常规基础免疫:卡介苗1495人,接种率98.21%;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1455人,接种率96.18%;百白破疫苗(全程)1443人,接种率95.42%,麻疹疫苗1432人,接种率94.83%;乙肝疫苗(全程)1462人,接种率96.82%,(见表3)。

因为0岁组儿童的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还没有完成,因此,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率较其他疫苗偏低。

⒊讨论

在本次调查的1510人流动儿童中,家长在丰县范楼镇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居住时间长,儿童的流动就减少。这部分儿童完成基础免疫就好,可以同当地儿童一起列入到规范化管理。但外省市户口流动儿童接种率明显低于本省户口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的建证率、建卡率、五苗全程接种率,均非常明显地低于常住儿童,基础免疫完成较差。在预防接种意识方面,流动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经济条件较差,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这些儿童我们可采取加强调查摸底;积极补建预防接种证;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工作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