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没有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没有安全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没有安全感范文第1篇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小孩子,我们都不相信爱情,亲爱的,既然相亲相爱,那又何必一生一世……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呆孩子,我们有的时候会吃的很多,或者一天都不吃,暴饮暴食的习惯随着心情跌宕起伏……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念旧的孩子,我们喜欢抱臂,我们怕黑,莫名其妙的孤单,是一朵开在暗处孤芳自赏的水仙……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我们有着无法抗拒的恐惧感,我们喜欢有口袋的衣服,没有口袋的衣服,穿起来不知道手往哪放,即使挥舞着也会想到一会要把它们藏到哪里呢?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乖孩子,睡觉的时候喜欢抱着东西,虽然没有妈妈的体温,但是也有安全的围绕。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懒孩子,我们不爱说话,喜欢蜷缩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是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安静的孩子,我们喜欢角落和窗户的寂寞,那里没有喧嚣,静谧的空间总会让人思考,萧索总会让人冷静。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孤单的孩子,生气的时候,我们不喜欢大声说出自己的心声,反而喜欢冷战,把最秘密的东西埋在最深的地方,因为那里谁也看不到,最安全……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喜欢晚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杯咖啡的苦涩,一杯清茶的古韵,陪我们写字,陪我们读书,也许有一句话会让我们想起你,也许一个故事会让我们独自哭泣到天明……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专一的孩子,我们喜欢黑白的颜色,因为那里最清明,是最干净的颜色,我们喜欢鲜艳的颜色,因为那些颜色里有着火一般绚烂的热情……

我们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坏孩子,但是我们笑容纯真,我们温柔的、张扬的、潇洒的……

我们没有安全感,但是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没有安全感范文第2篇

记得早年草蜢有首歌《不安全感》,唱得很是凄惶:“愈爱愈欠安全感,抱得你多么紧,心中始终充满着不安全感。”后来王力宏又有《安全感》,唱的却是:“亲爱的你是否也在等着那一天,心的距离能缩短,找回遗失的安全感。”缺乏安全感,似乎是被女人挂在嘴上的,却被一些大男人抢先唱了去,这才明白,原来男人也没有安全感。

深雪在她的新作《乳尖上的爱情脑》中这样描写男人的安全感:男人需要的安全感是现实的事。男人的安全感来自女人对他的渴望,当男人认为女人爱他比爱其他世上一切更重之时,男人便最有安全感。女人的仰慕、女人的敬重、女人对他的需要,都是男人的安全感。男人很需要女人正面而绝对的赞赏,其实男人本身是很欠缺安全感的。男人在追求中不停地去讨好,便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他去讨好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女人赞赏的反应,每一次女人的嘉许,都令男人知道,他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那么作为女人我们为何还是如此没有安全感呢?大明星张柏芝曾在记者面前大爆自己是极没有安全感的人,她解释道,赚很多很多的钱,才能稍稍有一点安全感。想来这绝不是因为东芝恋或锋芝恋的无疾而终造成的。看起来似乎越冰雪聪明的女子越没有安全感,或者只是因为我们条件优越,对于感情的期许太高,而现实又成全不了那种期许,这一来二去,让优越条件的我们变得不够自信了。

有人说养只小狗小猫好过把安全感寄托在男人身上,它们不会和你抢卫生间,不会和你争电脑,更重要的是它们忠诚。张柏芝也讲,压力过大时,我会抱着我的小狗来和它对话。哈哈,看来小狗小猫是失意女子的守护者。也有人说,存折上增长的数字是安全感,买套房多点安全感……可是一转念,钱越多越招人惦记,爱情从此也有了某种负面企图的可能性,所以安全感不在于可以摆在桌面上众多的条条框框,而是在于你的内心。把每一天过好,不过多地想像未来,尤其在感情中,抱定一份“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想法,或者最有安全感,至少你不必为未来某天的失落提前预支一份伤心,那显然会影响你目前的表现力!

内心的安全感在于物质上的丰富。不要让自己过得窘迫和狼狈,真正有安全感的都是些从容的女人,所以当你独立自信地在职场上挥洒自如时,就是在为自己的安全感加一分。

内心的安全感在于对情感的投入度,有人说过一句至理名言:“要很爱很爱自己才能有爱别人的本钱。”很难想像一个将全部心思用在男人身上的女人还能在感情上有安全感。别说奋不顾身,爱情又不是救死扶伤,收着一点比较妥贴。除了爱情还有亲情友情,分些感情出来给你的父母朋友比较好,他们的怀抱也许是你最可靠的依靠。

内心的安全感在于你视野上的开阔。如果你的工作很忙,很有成就感;你的朋友圈子很大,很有人气;你的兴趣很广泛,时刻能自得其乐;你的思维天马行空,花花点子快乐因子多不可数……那么,感觉不安全的一定是对方,你成功地把这个烦人的情结丢给了那个在乎你的人。

没有安全感范文第3篇

父母不能用物质使孩子得到安全感,但可以用充满爱的双手环抱他们。

孩子内心深处极需要安全,对事物要有脚踏实地的把握。当孩子面对不熟悉的环境时,他就会害怕。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得到他最基本需要的安全感,他八岁便会在糖果店偷东西。聪明的父母必须建立子女的安全感,并除去造成缺乏安全感的情况。

造成没有安全感的环境:

1 父母的冲突。如果孩子从来都没有见过他的父母和谐相处,如果父母每时每刻都在争吵,关系高度紧张,孩子就常常感到他的家随时会破裂粉碎。

2 经常的搬迁。如果孩子的家庭常常搬迁。无论搬到哪里,他都没有家的感觉。他从来没有亲密的朋友,他对新的环境感到讨厌和恐惧。

3 缺乏适当的管教。许多孩子从来不知道父母的底线是什么。偶尔父母心情好,他们就会十分纵容他。但当父母有任何不对劲时,孩子很容易就成为他们发泄的对象。

4 父母经常不在家。许多孩子的父母经常不在家。有的父母因为要外出工作,孩子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只有自己一个人。父母时常不在家,会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

5 不断的批评。不少父母经常批评孩子,让孩子感到所做的没有一项是对的,害怕失败的感觉总是在他们心里,生活中的他们深深觉得自己是非常无能的。面对新的工作,他们总是认定自己不能胜任。如果孩子感觉父母不喜欢他们,不断地批评他们,又没有时间陪伴他们,又或者觉得父母从开始就不想要他们,孩子的心灵会被压碎。父母经常表现像是受难地为孩子办事,也会使孩子觉得他们被拒绝。导致儿童犯罪的主因是他们被父母拒绝。

6 看重事物过于人。许多孩子很强烈地感觉到他的父母只会给他物质和金钱,而没有将他们自己给他。每逢生日或节日,他们都会买很多礼物给他。事实上,孩子觉得他需要的是父母,而不是他们的礼物。父母的金钱和礼物是他们用来补偿并没有给他的时间和爱。

7 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其实在那些没有安全感的青少年人背后,存在着很多没有安全感的父母。没有安全感的父母,常较困难对孩子施行前后一致的管教。他们由一个极端转到另一个极端,会按着自己当时的情绪决定对子女是严厉或是放纵。当他们对孩子严厉时,会怀疑自己是否做得对。当他们不能坚持正确的原则,又会有罪咎感。

没有安全感范文第4篇

2月4日的《新京报》上有则新闻,标题为“第四次群众安全感调查:九成公民认为有安全感”。假如仅看新闻标题,还真有一种置身“太平盛世”的感觉,可仔细读新闻的内容才晓得,原来对于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是否感觉安全的问题,认为有安全感的九成公民中,选择“基本安全”的竟占近六成。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还有9.16%的公民选择了“不安全”。

暂且不说“基本安全”中究竟含有多少“不安全”的成分,仅仅9.16的认为“不安全”的公民,其绝对数就在1亿多人。但这1亿多感觉“不安全”的公民,却没能成为新闻采写者关注的重点。相反,仅三成选择“安全”的公民,再加上六成多选择“基本安全”的公民,却被演绎成为“九成公民认为有安全感”的第四次群众安全感调查的正式结果了。假若新闻采写角度对准那1亿多“没有安全感”的公民,即新闻的表述就成了“有1亿多公民认为没有安全感”了。立足此角度撰写出来的新闻,起码读者从新闻标题中不会立即解读出自己身处“太平盛世”的良好感觉了。也就是说,新闻采写者立足的角度不同,面对同样的新闻素材,却能解读或演绎成不同的新闻主题或含义来,而且有N种这样的角度,就有N种的新闻写法。

的确,仅仅从“第四次群众安全感调查:九成公民认为有安全感”这样的新闻采写角度看,因为1亿多认为“没有安全感”的公民被“忽略”了,又有六成多认为“基本安全”的公民被强行划到了“有安全感”的行列,所以这样写出的新闻的“粉饰”效果就会大大增强。实际上,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六成多认为“基本安全”的公民,说明其对当下的“安全状况”依然是有些顾虑的,再加上近一成认为“不安全”的公民,13亿国人中,竟然就有七成多公民即9亿多国人认为眼下的“安全”状况是有问题的。面对这样的安全形势,难道还不值得引起重视吗?还有盲目乐观的必要吗?那么,如此安全状况,何以会与“九成公民认为有安全感”的新闻表述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呢?其间造成的安全印象错位,恐怕主要就应该归功于新闻采写者的“采写技巧”了。

再者,这次中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的组织者是国家统计局,其过于明显而突出的“官方”身份,也会影响到调查选题的设计,甚至还可能影响到被调查对象的态度或取向,最终难免会加大调查结果与实际状况之间存在的“偏差”。所以说,如此“统计出来的安全”,究竟有没有水分,有多大的水分,都值得认真推敲和核查。在这种背景下,若新闻表述再用统一的“官方版本”,那么得出如此“九成公民认为有安全感”的乐观结论来,倒是合情合理又顺理成章了。只是如此“统计出来的安全”,能否真实地反映出多数国民所面临的社会治安的实际状况呢?

没有安全感范文第5篇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安全需求是人类的重要需求,仅次于生理需求。而“人对友情爱情以及性亲密的需求”则被马斯洛归结为情感和归属的需求,是第三层次的需求,叫“社交需求”。

如果说,相亲的目的是为了结婚,为了找一个人过日子,根据马斯洛理论,应该属于“第三层次的需求”。但事实上,我们在相亲节目中,经常看到的场景,是人们在通过择偶这种方式来满足“第二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较低层次的需求,即“安全需求”。换句话说,多数人的择偶并不是要找一个相爱的人,满足“荣辱与共,同赴福祸”的“爱情需求”,而是要找一个有能力给我们提供安稳日子和幸福生活的后勤保障。假如对方做不到,那么对不起,你没有给我“安全感”,所以你被灭灯了――在过去,我们爱一个人,意味着我们可以和他吃糠咽菜;但现在,假如你要我跟你吃糠咽菜,那么你就没有满足我的安全需求,我为什么要爱你呢?你根本不具备获得爱的资格!

人,最多可以承诺,我永远永远不离开你,无论你是好是坏,是健康是疾病,是贫穷是富有。谁能承诺,我保证让你一生无忧无虑风调雨顺?我没钱,穷,收入低,家庭负担重时,我不能给你安全感,无法满足你“安全的需求”;但假如我富有,高薪,我又会担心,如果有一天,天有不测风云,遇上灾难了,你还会在我身边吗?如果你只肯跟我过富贵的日子,稍微沟沟坎坎一点的,你就说“没安全感”,那我跟你这样的人在一起,是不是也会没安全感?

所以,男人要“安全感”――你总不能是那种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女人吧?我阳光明媚的时候,你跟我谈情说爱;万一我风雨满楼,或者你遇到比我更好更优秀的人时,你就理直气壮地把我辞了,理由是我没有给你安全感。那我何必要做你的一头小毛驴,给你拉磨,替你扛活,您找到马,回头就把我宰了做成驴肉火烧,我上哪儿说理去?

所以,女人也要“安全感”――我不是不愿意奉献,不是不愿意跟你吃苦受累,我甚至也相信尽管你现在没房没车,但十年后你都会有,可我怎么能相信,十年后你爱的还是我呢?

没有安全感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感;社会支持

一、引言

安全感(Security)概念最早由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其概念是指个体在感觉到受保护时或逃避躲避危险情况时内心所体验到的情感感受,在社会生存环境中对于维持个体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安全感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在国外很早就已经受到了关注。卡伦霍妮、沙利文、埃里克森等都已经对安全感的获得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1945年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与自己的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编制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S~I),对安全感进行研究,并在其研究后期与Mittelenmn一起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这几年来,我国部分学者也逐渐开始有关安全感的研究,2004年丛中和安丽娟总结并编制出《安全感量表》,主要是想通过用安全感来衡量个体的心理健康标准,这项研究为后续我国相关学者以此来研究安全感提供了便利。2006年陈顺森等研究者认为对情景的风险预感、面对风险时的主观体验以及解决危险的能力评估是安全感主要的三个方面因素。2011年姚本先等人主要从心理特质和社会状态这两种取向,来将安全感定义为一种情绪情感体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内部存在的不安定因素越来越多。其中有一项指标显示,中国民众的社会安全感指数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大学生虽然还没有真正地进入社会当中,但是由于网络的便捷促使信息的普及程度增加,使得大学生也会在这样的情景中影响其自身的社会安全感,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马加爵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案例。针对该事件李玫瑾教授指出:“如果有一个很好的环境,一个很好的心理指导,或者如果他大姐在他身边,他可能不会犯罪。”因此,大学生如果想要提升自身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养成自身健全的性格素养,不单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更需要来自社会外部各界因素的支持。如果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那么这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会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早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来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大小,同时也为后期的部分研究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当个人获得与别人付出不等或者个人付出和他人所得不等时,就会容易出现种种的不适应感,也即安全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个体也就相应的会体验的一些不良好的情绪体验。因此,如果要想青少年们具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体验,就需要社会支持系统给予一定量的需求,而这种支持也必须要是及时的,才能满足青少年的社会支持需求,这也才会使得青少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良好的健康成长。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为适合样本,按性别和年级比例发放问卷,共抽取四个年级3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所有被试者全部匿名,并按统一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最后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33份,有效率77.66%。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安全感的测量采用的是丛中(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和安莉娟(河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于2003年编制。此量表主要包括16道题目,采用一至五分的5点计分法,包括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两个因子。人际安全感因子,主要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安全感体验;确定控制感因子,主要是指个体在自身的社会生活中自己能够预测、控制以及确定的能力。

2.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测量采用的是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由Zimet等编制,姜乾金修订,包含12个条目。采用极不同意~极同意1~7七级记分法,得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本次测量全量表信度系数为:0.90。

(三)施测过程及其结果处理

本次测评采用班级团体施测,所有测评学生按照统一指导语完成施测后由研究者当场收回问卷。采用SPSS16.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相关、方差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考察性别、年级、城乡等因素对大学生安全感的影响,探讨大学生安全感现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安全感现状分析

本研究首先对大学生安全感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大学生安全感的影响因素运用差异比较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分别从性别、年级、生源地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1.大学生安全感的特点

大学生安全感量表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人机安全感因子和确定控制感因子。

2.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安全感上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在人际安全感因子上,男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在确定控制感因子上,男女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安全感总体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3.生源地差异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安全感上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在人際安全感因子和确定控制感因子上,城镇和农村大学生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4.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安全感上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确定安全感因子和确定控制感因子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安全感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做事后多种比较发现,在安全感上,大一学生的安全感最高,大二、大三次之,大四学生的安全感最低。

(二)大学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对大学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

四、讨论

(一)大学生安全感现状的分析

大学生安全感的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得出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经历了较长的知识熏陶,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其理解和处理很多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就会比较理性化,因此,相应的心理安全感水平就比较高。

(二)大学生安全感的性别差异分析

在性别上,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安全感上存在差异,且男生的安全感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男女大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不同。相对于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男大学生可能更愿意去进行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以获得一种刺激感和成就感。

(三)大学生安全感的年级差异分析

在年级上,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安全感上的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安全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安全感随着年级的升高反而下降,四个年级中大一学生的安全感得分最高,而大四学生的安全感得分最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一新生刚刚从高中升入初中,部分学生同时来到了新的城市,对新学校、新生活都充满了期待和新鲜感,而上了大二、大三,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以及人际交往的问题也会慢慢展现出来,直至大四会面临就业择业的压力。因此安全感得分就会相应低一些。

(四)大学生安全感现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安全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孟海燕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人际安全、确定控制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有助于大学生产生安全感。在本研究中,安全感及其各因子與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表面安全感的获得离不开社会支持。因此,

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引导大学生选择积极的态度应对困难是帮助大学生获取安全感的有效途径。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对某大学的300名大学生的安全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安全感上有差异,男大学生的安全感比女大学生高。

(3)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安全感上也有差异,大一学生安全感最高,大四最低。

(4)安全感和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

六、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对信息的横断面进行了研究,这样就无法考察所研究变量间的动态影响关系。所以,今后还要做进一步的纵向研究,更加科学地考察变量间的关系。

没有安全感范文第7篇

这是网友编的段子,在网上流传甚广。这样的段子,虽然只是现实中的“倒霉版”,带有文艺的夸张,但无可否认,我们的衣食住行,似乎都罩上了一层不安全的色彩,而且大多数人无处可逃。

还有地铁追尾、桥梁坍塌、飞机事故、环境污染……这类风险,像食品有毒、物价上涨、生活压力增大一样,已然弥漫在中国人的生活空间。不安全感和焦虑成为精神的常态。

折磨着我们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又该如何应对?本刊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

不安全感摧毁一个人的生活

《南风窗》:您如何理解现代社会的不安全感?

周孝正:人们的不安全感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现代高风险”这个概念,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来的。现代高风险,从大的来讲,是全球的、国家的,比如恐怖袭击和核泄漏;从中的来讲,是经济的,比如通货膨胀;从小的来讲,就是生活准则,比如你找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可她是整形整出来的。

《南风窗》:不安全感的蔓延,会导致什么后果?

周孝正:现在有各种各样应对的招数,比如有人买东西只买进口的,有人在郊区买块地自己种菜,也有人建立消费者联盟,这些办法各有利弊,也能解决个人的小问题。但总体来说,大家没有安全感,也没有信仰,最后就只信金钱了。

《南风窗》:富人移民潮也是近年热议的话题,富人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

周孝正:富人虽然有钱,但也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首先,一些富人的钱来得不干净,害怕被追究责任,其次,近年民间的“仇富”,使得富人更没有安全感。

《南风窗》:富人还可以移民,相比之下,穷人的选择更少。穷人的安全还有什么可以保障?

周孝正:看是什么层次的安全感,对于较为底层的老百姓来说,当然买不起昂贵的进口产品,没法移民海外,但是他们还可以回老家。中国的春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论一年多么辛苦,受了多大的委屈,都要赶回家,与家人一起吃一顿年夜饭。回家,与亲人团聚,是维系亲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安全感。在这个层面上,富人的安全感要少很多,富人还要担心自己被身边的人算计。我特别反对现在城市流行的在饭店吃年夜饭,这样一来,必定要有人给你服务,这些给你服务的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底层人们,这些人就没法回家过年了。要知道,回家过年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当然,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多挣钱才有安全感。

政府应是风险控制的主体

《南风窗》:您前面说,风险不可消灭,只能规避或者经营。那么,在一个国家,规避和经营风险的主体应该是谁?个人起的作用大不大?

周孝正:政府掌握了大量稀缺资源,应该起主导作用。而作为个人,首先要了解高风险社会,知道存在哪些风险,才能进行规避和分散风险,比如买保险,甚至经营保险公司等。

《南风窗》:在中国社会,规避风险有时会以一种荒诞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过去数次发生的抢盐、抢醋等事件。

周孝正:这说明大众很不成熟,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很差,而政府也没有风险预案,说到底,还是政府工作不到位,该干的事情不干。

唯知情权能消除不安全感

《南风窗》:不安全感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而减少,反而越来越严重,为什么会这样?

周孝正:中国面对的高风险大多数不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是从传统集权社会走向现代集权社会,问题在于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过分集中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食品不安全、建筑不安全和司法不公,等等。

《南风窗》:如何辨别哪些是因社会发展和技术不成熟而导致的问题,哪些是官僚化管理带来的问题?

周孝正:大多数风险来自人为,很少是纯天灾。那么,规避风险也更多是事在人为。

天塌了和豆腐渣工程都会导致人的死亡,哪个是天灾,哪个是人祸,很容易分辨。要以技术手段来规避现代化的风险,也不是很困难的事。

没有安全感范文第8篇

背景解析

相关研究指出,当今人类可以按照“依附风格”分成两类:情感上有安全感和无安全感。

依附风格为“有安全感”的人倾向于认为世界是安全的,他们的乐观心态有助于注意力集中、不受负面想法干扰。他们合群并表现良好。人们在恋爱关系中更青睐这一类型的伴侣。

没有安全感的人也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焦虑型”喜欢“黏”住对他们意义重要的人或物,“逃避型”喜欢独自解决问题,而不愿意和伴侣、搭档共同面对。

先前研究显示,有安全感的人在生命各阶段具有更多适应优势。但是,普通人群中仍大约有一半为“没有安全感”的人。那么,为什么人类没有全部进化成有安全感的类型?为解开这个疑惑,研究人员专门进行了研究。

实验为证

研究人员把实验参与者分成多组,让各小组分别进入单独房间。房间里藏有制烟机,开启后可造成起火假象。

研究结果显示,有“高度不安全感”成员的小组更快注意到烟雾并作出反应。具体来说,有“高度焦虑型”成员的小组最快注意到烟雾,有“高度逃避型”成员的小组最快对危险作出反应,比如逃离房间等。

研究带头人、以色列海尔兹利亚新心理学学院实验心理学家艾因・多尔说:“有安全感的人有一些劣势,他们反应速度和行动速度都较慢,因为他们需要先组织安排。”

进化优势

艾因・多尔认为,依附行为是一种生存适应力。

举例来说,婴儿必须依靠父母否则无法独立生存。当哇哇啼哭的婴儿在父母的安抚下恢复平静时,他就学会了因为爱和支持而信任别人。有些家长没有时间精力对孩子作出回应,孩子就得学会照顾自己。

研究人员认为,当较为亲密的关系面临威胁时,依附风格不同的人会对安全情况做出不同判断,反应也各不相同。身处其他险境时,这一特质同样会影响人们的感受和适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