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简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朝花夕拾简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朝花夕拾简介范文第1篇

以下是

1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4.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5.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两名学生

朝花夕拾简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蹈表演;舞蹈演员;人物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J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61-01

一、舞蹈演T要提升自身素质

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演员对舞蹈表演中的人物形象的掌握,很多时候也能看出演员的生活观察能力,想要让自己表演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就需要扎根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汲取营养,只有对生活有了充分的思考和认识,才能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从而提升自己在艺术上的造诣。舞蹈表演可以说是一个体力活,往往一个舞蹈动作需要练习成百上千遍,如果个人体质跟不上,也会影响舞蹈表演,舞蹈演员需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不能过分劳累,加强锻炼和营养补给,保证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舞蹈表演还需要有毅力和耐心,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不怕失败,苦练基本功和舞蹈技巧,这些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

二、舞蹈演员要提升自己的领悟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舞蹈中,舞蹈编导、意境和特定的舞蹈编排需要通过舞蹈表演者来实现,演员需要通过整个肢体和表现形式来塑造人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演员有扎实的舞蹈功底,同时也要对编导和舞蹈的艺术内涵有着深刻理解,并将这一思想内涵转化成舞蹈语言来表达作品主题,体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的情感。这其中首先要求演员要基本功过硬,能够熟练掌握舞蹈动作。然而只有动作的舞蹈是没有灵魂的表演,因此,还要通过与编导的沟通,加之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揣摩,甚至还要将表演的故事进行更加细致的了解。例如在《悟空》中裘继戎的表演,不仅准确掌握了孙悟空的人物形象,表情和动作配合和谐统一,同时,他还加入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融入了现代舞的一些元素,让人们对这个传统的神话故事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觉体验,让人耳目一新,久久难忘。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还需要舞蹈演员对音乐进行深度分析和理解,进而增强对舞蹈的理解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演员还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这样有利于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从服装、化妆等方面加强人物形象的具体化。

三、舞蹈演员要掌握多种表现手段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人类文明开始之初,人们就喜欢通过肢体表演来展现和记录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因此,舞蹈演员想要把握好人物形象,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相应的创造能力外,同时还要掌握和运用灵活的表现手段,学会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形象和内心情感。这就需要演员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从自然界和生活中去寻找灵感。

首先,要善于运用舞蹈的动态美,学会用舞蹈动作和技巧来表达情感。舞蹈表演主要就是通过人体的不同部位配合音乐的节奏展开的表演,如《雀之灵》中,杨丽萍老师通过手、肢体、眼睛来展现孔雀的形象,运用手指动作的不同变化来展现孔雀的不同形态,通过眼神和音乐的配合,我们也能够感受这不单单是对孔雀动作的简单模仿,更是孔雀与人的精神的融合,让人屏住呼吸,感受这种空灵的美感。

其次,演员还具有良好的节奏感,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遵循基本的舞蹈节奏,演员在进行舞蹈技巧的同时,也应结合音乐节奏,让两者融合才能达到更具美感的艺术表达。

第三,注重人物感情的表达,舞蹈表演强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情绪的表达,想要让舞蹈表演更加吸引人、更加具有感染力,就要注意对人物感情的投入和表达,对于人物情感的表达有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两种形式,如蒙古族舞蹈《鸿雁》中,通过配合悠扬婉转的音乐,舞蹈演员缓缓起舞,配合深情的面部表情展现思乡之情,这与《策马奔腾》中的表演就截然不同。在《策马奔腾》中,演员通过欢快的舞步和不断变化的队形,来展现马群奔跑的壮观景象,同时配合高兴的面部表情来展现蒙古人的热情和豪爽。再如民族舞中,往往通过回头或甩衣袖的形式来展现姑娘的娇羞等,这些都是对人物情感的表达,通过这些表现,人们很容易被带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凯.舞蹈表演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J].大众文艺,2012(01).

[2]杨杨.浅析人物形象在舞蹈表演当中的塑造[J].文艺生活,2012(11).

[3]孙琳芳.浅析舞蹈表演的内心外化[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03).

[4]汪超.浅析舞蹈表演应注意的几个方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5(03).

[5]李晓华.浅谈舞蹈表演[J].青海社会科学,2006(02).

[6]沈培艺.《朝花夕拾――关于舞作的自我界定与推敲及舞者与戏剧角色的距离》[J].舞蹈,2016(6).

朝花夕拾简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 导读 馆藏资源 书评活动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图书馆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课内外阅读的重要场所,如何使藏书由潜在价值转变为现实价值,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已成为图书馆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导读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读工作开展得如何是衡量一所图书馆的标准。

1 导读的含义

导读是一种以传播文献信息知识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的读者教育活动,导读是为了保证文献信息的充分和有效交流,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技巧和阅读效益。图书馆导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中小学生的成长服务,指导中小学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学习,进行图书馆利用的技能训练。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正处于成长和发展过程,因此指导学生阅读的任务较为艰巨。二是为教学服务,辅导中小学读者如何进行阅读活动,进行阅读方法与技能的指导。广义上它包含读者工作的方方面面。导读可以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掌握获取知识的正确途径;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学习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开启学生的智力;使学生掌握检索方法、初步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

2 挖掘馆藏资源,开展导读工作

浩瀚书海,学生课业压力大,时间少,需要导读,图书馆员要做好学生的导航者。我馆面对学生群体参差不齐,因此导读方法也相应有所不同。

2.1 入馆教育

新学年伊始,对新初一、新高一学生进行入馆前教育。以讲座形式、幻灯片格式,生动、形象讲解我馆规章制度、书架分布、图书分类、代书板、借书证的使用。培养他们分析、研究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让新生全面了解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分布及排架位置,了解图书馆借阅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学生读者只有全面了解图书馆,才能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这对于他们在以后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图书馆藏书,充实课堂所学的内容,扩大知识视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 新书介绍

从多角度宣传新书:一是宣传板报。办好宣传板报,仍然是图书馆基本的和不可缺少的宣传工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很方便、快捷地传达图书馆的各种信息。我校图书馆在学生过道、图书馆专栏利用宣传板报宣传新书,图文并茂,吸引学生及时了解图书馆的藏书动态。扫描新书封面、编写图书内容提要,图书的索书号,使读者有个方向能快速了解其内容及查找。二是学校网站。将新书封面扫描,打印内容简介上传。及时更新。

2.3 举办书评活动

运用书评来指导读者有效地阅读,是导读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书评导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导读工作的成败。举办各种书评活动。对初一年进行座谈讨论。围绕某本书、某一主题或某种读书热点,由图书馆工作人员组织读者进行口头形式的讨论,挑选初一好生记下讨论内容。初二、初三年按课标要求举行评《朝花夕拾》、《繁星・春水》、《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人间》、《我的大学》、《简・爱》。高一、高二年按课标要求评四大名著及经典国外名著。

书评演讲。这一形式比较活跃,可以和有奖书评征文联合起来组织,通过演讲比赛,可以活跃读书气氛,更具有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有较强的感染力。

2.4 开办“南苑”书社

配合学校举办各种活动。例如:2008年奥运会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到馆、电子阅览室。以奥运会为主题,充分开发馆藏资源,题型不限,以奥运情结为主,提交奥运征文。评出各奖次并进行奖励。还有科技节到来,指导学生搜索计算机类图书,自制网页。举办“三棋”赛,提供学生象棋、围棋、跳棋各类书籍。举办辩论赛“网络对学生成长的优或劣”。

3 导读的重要性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导读活动必须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实践证明,“导读”是深化读者服务的重要方面,它在传播文化知识,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1)导读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领会文献中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正确的读书方法,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搜集和查找文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报意识。在课余时间少,出版物浩如烟海的今天,对读者来说,存在着有限的阅读时间和众多的出版物这一问题。读者希望用最少的时间去翻阅书目,而且选得快,选得准。如果此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读者给予必要的指导,让他们迅速地获得所需文献,这种画龙点睛似的阅前服务,当是读者求之不得的好事。读书的过程是一个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接受教育的过程,而阅读效果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读同一本书,由于读者所受的文化教育,经历等条件不同,其读后效果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对那些寓意深。思想性,学术性强的著作差别会更大。导读活动为读者提供了相互交流,加深理解的机会。这些称之为读后服务的活动,将使读者的理解和认识得到升华,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产生积极的阅读效果。(2)导读是传播文化,联系读者的桥梁。读物可称之为知识的凝聚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导读示范,以教师的思维活动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图书馆导读工作最终目的是加快文献的借阅流通,物尽其力地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作为阅读指导者和信息导航员,应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提高做好导读工作的业务技能。不断激发读者对知识的追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推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深入持续发展。让读者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汲取丰富的营养知识,培养新世纪的创新,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秀凤.阅读指导让中学图书馆更具活力[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7).

朝花夕拾简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有效阅读;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56-02[ZW(N]

[作者简介]陈燕(1976―),女,江苏海门人,本科,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积累语文素材、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阅读除了增加了阅读量之外,还增加了阅读中的理性思考意识,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效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与能力,而且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都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如今,我们倡导终身学习,所谓的终身学习是以“终身阅读”为出发点的,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相呼应

有学者指出:“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单靠课堂内容的充实是不够的,语文是源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应当课内、课外两手抓,从而形成‘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良好教育模式。”课堂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阵地,而课外有效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因此,应当以语文课堂为主轴,形成课外阅读的外延效应,实现课内、课外阅读并举,以“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类目,从而降低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例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学成就,因为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收录较多,作者介绍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外阅读引导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匆匆》等文章,还可以推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此满足阅读能力较强学生的需求。将课堂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有效阅读的捷径。

二、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作品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尚缺乏客观性和针对性,因此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盲目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有益”这一观点是认可的,但是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往往会被其他因素诱导,例如有些学生会被书籍花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有的学生自己购买的课外读物有大量错别字,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有效课外阅读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对学生课外阅读中的“选择能力”进行强化,减少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无用功”。

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很多学生都表示在小学阶段就已经了解了这个故事,而且对于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也耳熟能详。那么,在这堂课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就不能单纯以推荐安徒生童话为主,而应深化拓展阅读领域。笔者为学生推荐了《安徒生传》这本书,引导学生认识这位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特点,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化心理与创作内涵。同时教师还为学生推荐了《皇帝的新装》的多个续写,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阅读发展至练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选择能力得到了强化,而且还能从课外阅读中拓展语文思维,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三、注重推荐优秀课外阅读素材

虽然不少学生都认识到“阅读有益”,但是在阅读素材的选择上却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选择阅读文本。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优秀的课外读物进行集体推荐,例如《语文报》《读者》等刊物,这些刊物内容积极向上,具有青春正能量,是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外面的世界”的一扇窗口。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从而促进个性化阅读与人性化阅读相结合。

对于一些个性内向,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大学》等书籍作为课外阅读素材;对于有冒险精神但是个性鲁莽的学生,可以推荐《鲁滨孙漂流记》《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等书籍,促使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认识到智慧是勇敢的根源;现在的初中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缺乏必要的忍让和合作精神,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会以个人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感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推荐《森林中的伙伴》《团队的力量》这类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懂得合作与团队的价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课外读物推荐,能够在培养学生有效阅读习惯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生个性,实现语文教学的辐射效应,同时还能够使初中课外阅读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

四、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技巧

由于课外阅读较为自由,不受课堂限制,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不能集中精力,阅读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课外阅读技巧。

首先,使学生了解精读与泛读的区别:精读注重阅读质量与阅读思考,要通过阅读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泛读则是以浏览形式进行了解,无需深究。例如在讲《社戏》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鲁迅不同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和泛读。精读内容与课文关系密切,如《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泛读的内容则比较广泛,如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学生掌握了精读与泛读的区别,阅读效率将有所提升。

其次是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往往会疏于思考,只重视阅读量而放松对阅读“质的要求”,而读书笔记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知识构架,从中得到知识积累和人生感悟。读书笔记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沉淀,同时起到促进长期记忆的效果。例如在《中秋咏月诗三首》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收集了大量的咏月诗词,并做成一个小专栏,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由此可见,将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结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应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密布置,落实检查,将课外有效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在课外有效阅读途径的发掘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引导理念,将学生阅读由封闭式课堂构架转变为开放式有效阅读模式,使学生在更为开放的阅读环境中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养成更为积极健康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显著帮助,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有效阅读的意识。

参考文献:

朝花夕拾简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本解读;问题分析;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92-02

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所以,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成为影响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但是,经过调查,笔者发现,现今语文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出现众多问题。因此,笔者通过分析现今语文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提出语言学文本解读法、社会学文本解读法、伦理学文本解读法和接受美学文本解读法四种解读文本的方法,为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提供多元视角。

一、文本解读的现状分析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语文文本解读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文本解读的模式化

“模式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解读方式的模式化,即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体裁与题材的文本所采取的方式与手段是相同的,对语文文本解读的程序一成不变,按照“作者简介―生字词学习―段落划分―段意概括―中心思想―艺术特色”六环节的模式进行解读,解读的思维固定化;另一方面是指解读情感的模式化,指的是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将作者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倾向强加于文本之中,而不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来解读文本本身。例如,文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作者在厦门时所写的回忆自己童年趣事的文章,是为了追忆自己美好的童年。而许多语文教师在看到文本的作者是鲁迅时,将文本定义为反封建,而忽视了文本本身的真正内涵。

(二)文本解读的浅表化

表现为两方面:首先,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完全按照教参的内容进行解读,缺乏自己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再者,教师在解读文本内容时,单纯找出讲解的内容:内容梗概、段落层次、线索结构、主题思想……,而忽视了“为什么”的问题。以《背影》的解读为例,教师将教学重点集中于“爬月台”动作的赏析上,按教参上的重点来解读,但是却忽略了父亲的话语和“我”的心理活动,忽视了父亲说的话所蕴含的内涵以及“我”的情感变化。

(三)文本解读的片面化

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解读语文文本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或过培养情感价值观。以文言文本《木兰山》的解读为例,语文教师在解读中,注重文本中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以及互文手法的解读,忽视了《木兰诗》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即花木兰的形象和其身上所蕴含的女性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片面化的解读不利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二、文本解读方法研究

(一)语言学文本解读法

语言学解读法就是以文本为中心,立足于文本,以文本中的字、词、句、段为解读的切入点,结合文本具体的语境来解读文本,从而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在分析文本《背景》中父亲的形象时,不仅仅要抓住文本“爬月台”情节中对父亲动作的描写,更要解读作者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父亲的语言: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进去吧,里面没人。”

仔细分析父亲的语言,我们不难发现:父亲所说的四句话中都是带有否定词的祈使句。这种语气说明父亲对“我”说话时使用的是命令的口吻,而“我”所能做的就只有服从,不能反抗。通过分析父亲的语言,解读出父亲的绝对权威、强势与不容许被质疑。所以,文本解读可以采取语言学解读方法,立足于文本中具体的字词句来把握文本的内涵,深入解读文本。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以文本为中心,不仅仅要分析具体的字词句,还要注意文本中标点符号的运用。鲁迅的《故乡》中多次用到省略号,所以,在解读中就不能忽视省略号的意义。当闰土再见到儿时的同伴“我”时,“恭敬”地说了一句“老爷……”,成年后的闰土看到最好的儿时玩伴“我”,除了“欢喜”之外,还夹杂着“凄凉”,不再是儿时无忧无虑的好朋友,相反的,闰土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厚厚的障壁,可见,闰土话语中的省略号中夹杂着多少复杂的心理情绪和感慨。所以,透过标点符号解读文本背后的含义,为教师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二)社会学文本解读法

社会学文本解读法指的是在解读文本时,要以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为角度,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这包括两方面内涵,即以作者和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来解读文本,通过分析文本之外的因素解读文本的思想性。社会学解读法经常应用于对诗歌思想情感的解读上。以李清照的作品为例,李清照诗歌创作分早期和晚期,早年的李清照生活安逸,婚姻幸福;而晚年的李清照生活则颠沛流离,孤苦无依。所以,在解读李清照早期作品《醉花阴》和晚期作品《声声慢》时,就要依据不同时期作家的生活经历来解读文本:《醉花阴》这首词是作者婚后,由于重阳节的到来更加思念在外的丈夫,故作此词,所以,在分析这首词时就要解读出其中所蕴含的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而《声声慢》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作者经历了国破家亡,再结合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此时正处于北宋末年,烽烟四起,所以要结合作者的这一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解读出这首词中的凄凉哀怨之感。

(三)伦理学文本解读法

伦理学解读法是指挖掘文本中的“人性”,从而塑造学生灵魂,建构心灵。课标要求语文教育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好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在解读语文教材时要以伦理学为理论支撑,分析人物的行为举止,深入挖掘文本,解读出其中所蕴含的“人性”,尤其是文学作品。以莫泊桑的《项链》为例,语文教师不能将《项链》的主题停留在“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层面,而是要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文本。思考:“马蒂尔德借项链的目的?”“马德尔德的丈夫无条件满足妻子任何条件的原因?”“马蒂尔德在借项链时说‘我只借这一件’表明马蒂尔德什么性格?”“马蒂尔德在项链丢了之后选择了偿还,说明什么?”通过分析文本中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来揣摩人物的心理,进而剖析 “人性”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净化学生的心灵。

(四)接受美学文本解读法

接受美学解读法,指的是以读者为中心,结合读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形成读者的期待视野,进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赋予文本新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特定的读者,所以,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先找出文本中的“不确定处”和“空白点”,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经验进行文本再创作。文本《项链》的主题具有多元性,学生依据的视角不同,经历不同,解读出的主题就会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从不同角度来多元分析文本,从而为归纳学生的多元理解做准备。

语言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接受美学学理支撑下的文本解读方法实质上就是以文本为中心、以作者为中心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解读方法,从这三个角度为语文教师提供新的视角,用新的思维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能有效地避免现今语文文本解读出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本解读中所采用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解读中可以用一种方法,或者几种方法,要依据具体的文本而定,避免思维的僵化,且忌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庄照岗.论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史洁.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朝花夕拾简介范文第6篇

葛亮:1978年生o原籍南京。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现执教于香港浸会大学。文学作品发表于《收获》p《香港文学》p《联合文学》等刊物o并为报章撰写文化评论专栏。曾获200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o第一届香港书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o香港青年文学奖。2007年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文字入选《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p《2008中国小说排行榜》。著有长篇小说《朱雀》、小说集《谜鸦》p《七声》、《相忘江湖的鱼》等o入选台湾二零零六年“诚品选书”。

张昭兵:男,山东微山人。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及当代文学批评。曾担任《芳草》文学杂志(网络版)“现场评刊”评论员,《山花》杂志“全国大学生原创小说展”栏目专评,主持过《延河文学月刊》的“博士论坛”,参与创办并主持《青春》杂志的“青春热评”栏目,龙源期刊网“名家名作”栏目的签约作家。已做过多位当代著名作家的访谈,发表文学评论及研究论文近二十万字。

张昭兵:书香世家的出身,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对你的心智、性情以及感受外在世界的方式有何影响?这样的出身和家庭,既是很多人艳羡的“幸运”,也可能是你本人习焉不察的无形的“拘囿”,或无可奈何的透明的“障壁”吧?

葛亮s家庭影响是潜移默化的o并未对我造成过压力。我的成长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o或许我身上所谓时代的印记更为显著o比如“独生子女”的标签。对于“家学”的态度o也是因人而异。好的方面o是我可能拥有了比一般人较早的阅读经验以及某种感知事物的态度o但似乎未有什么“拘囿”。我的父母都是教育方式上相当开明的人。身为知识分子o谈不上有什么阶层观念。他们早年都插过队o吃过苦o对于民间会有一种深厚的情愫。这种感情是很天然的o和他们的个人经历相关o不带有所谓“民粹”色彩。这一点对我有些影响。我写《七声》o也是情之所至吧。比方“洪才”确有原型o他是一个从乡下随父母迁居南京的孩子o是我童年很要好的朋友。此外o在学问上我会有一个榜样o是我的祖父o他多年从事艺术史研究o治学方面的严谨o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稀见的。我经常翻看他的旧作o对我的为人为学o始终是一个提醒。

张昭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一般认为“上海”与“香港”互为镜像,“北京”与“上海”则不但在空间上异俗,也在文化上存在较大的时差,北京代表着古代、近代的中国文化,而上海则更多地代表现代、当代的中国文化。“南京”在中国是一个有着自己鲜明特点的著名城市,作为南京人,你觉得这个城市有何与众不同的地方?

葛亮s南京在气息上的独特o恐怕在中国的城市群落中是不多见的。在现代化的侵袭之下o南京一直处于不卑不亢的状态。六朝以降的历史文化积淀o是负荷也是底气。这是座有“王气”的城市o虽然黯然收场了许多回o根基却还是实在的。看得见的是o南京的城建发展o一直处于“微调”的状态。前段时间《亚洲周刊》的封面报导o叫做“保卫南京古都街区对抗房地产暴利”o“保卫”一词o感觉得出o南京已成为“古”与“今”抗衡的代表与底线了。我不太能想象o南京在这一层面上的“失守”。中山东路上民国时期种下的法桐o陆续消失o让人时常有怅然之感。正是这些细节o造就了南京的“完整感”。作为南京人o我对这座城市的定义o是某种“笃定”的性质。或许也是民间常说的萝卜气――大而化之o真实甚至有点粗砺o但内里却是十分雍容的。所以o我曾将我长篇小说《朱雀》中的一章o命名为“古典主义大萝卜”。

张昭兵:王尔德在《谎言的衰落》中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有点惊世骇俗的观点:“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并以“伦敦的雾”为例来诠释自己的观点。姑且不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但文学艺术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作家和艺术家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赵园先生的名著《北京:城与人》,从北京独特的地域文化的角度对“京味”小说做了深入的解读,李欧梵教授的《上海摩登》更是掀起了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研究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的热潮。请问你本人的作品是否也可以从“城与人”、“城与文”的“互动”与“纠葛”中去理解呢?对于文学艺术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你是怎么看的?

葛亮s城市对我是重要的o它是我解读文学的一个窥口。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就是关于城市文化。在写作上o我是比较自觉地进入城市书写中去的o因为生长于斯。客观地说o我对乡村有审美层面的好感o但是城市才是我写作的根基。相对于乡村o城市是更好也更精准的人的实验场。城市是人所造就的集合o与人的关系却也微妙。很多时候o是成败一萧和。我近来更加感兴趣“城市史”方面的一些书籍o在我看来o城市是一个角色o和人一样o它有自己的成长历程p起伏p机缘o甚至毁灭与复兴。前段时间在看一个老中医陈存仁先生的《银元时代生活史》o是人的历史o也是城市的历史。城和人是奇妙的共生体o两者的合集o就是时代。说到文学艺术和现实世界o折射到对城市的表现上o是十分复杂的。可以很写实o也可以异化到面目全非的程度。这和写作主体本身的生存状态关系十分大。这方面o《City invisible》已经成为了一个经典的范例。

张昭兵:“文学南京”曾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段华美的乐章,但近代以降,渐有曲终人散之衰势,随着苏童、叶兆言、韩东、朱文、毕飞宇、鲁敏等中青年作家的闪亮登场,“南京作家群”在当前文坛已然成为一支非常抢眼的文学中坚。面对这样的潮起潮落,你本人有何感想?对“南京作家群”在当前文坛中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态势,有何看法?

葛亮s你提到的这几位o大多是我的前辈o也都是我所尊敬的人。他们笔下的南京给了我不少反思自我的契机。其实就文学谱系而言o并没有严格意义界定上的“南京文学”。作为文学形态o不像“京派”和“海派”文学。它不代表中国悠远文学传统的承继o也没有“近商”的特质。它的存在o更类似一种文字的“沙龙”o或者说o是一种性情的集合。一如这座城市的品性o它是有些“散淡”的o不具备功利的性质。所以o虽然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作家群落o但并不存在某种自觉的自我定位。而他们的出色则是有目共睹的。前段时间读叶兆言的《陈旧人物》o写的对象并不是南京的文化人o但由于是南京人所写o却透射出南京的性情。这种史话类的文字o与这座城市的气质十分地投合o读起来很熨贴。我偏好这种文字的表达。自己在外面写o也仍然喜欢写南京。并不单纯因为是家乡的缘故o我想也是这城市某种凝聚力的所在。

张昭兵:作为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一位学院派作家,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在你身上是怎样的一种关系?由创作走向研究,或许要容易一些,也比较常见,现代文学史上有就很多兼做研究的作家,当代作家进入高校搞研究的也不在少数,象王安忆、格非、马原等等;但是由研究走向创作,似乎要难一些,也不太常见,你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请问“创作后的研究”和“研究后的创作”以及“边研究边创作”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体会呢?

葛亮s我想你说到的“走向”大概代表着某种转型。就我自己而言o没有大的问题。因为两方面我都感兴趣o两者基本可以达到“互补”的状态。创作实践对我作研究o有一种“体验”的意义。帮助我在切入具体的文本分析时o把握创作者的心态和思路。这固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o也不同一于“作者已死”的解读策略o但可以为研究方法提供一重维度。另一方面o我对创作格局的掌控能力o有相当的部分其实得益于我的研究o从叙事到谋篇布局。在写作过程中o做到心中有谱o不会是很困难的事情。我比较强调小说细节的真实性o在写之前会作一些访谈与调查。这比较接近学术研究层面“田野考察”(field work)。对于早期的素材积累o还是非常有用处的。在我看来o创作与研究o不同于“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o看似对立o内在有一种融通。当然o语言体式的差异则是需要重视的部分。到了具体写作时o我会抛弃我在作研究时的行文习惯。这也形成了某种自觉o类似于本能吧。

张昭兵:香港的影视和音乐,经常会形成强大的冲击波风靡大陆耳熟能详,而香港的文学多半是偏居一隅的守势鲜为人知。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在香港本土,影视、音乐和文学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葛亮s这个原因其实很现实o就是o影视和音乐在香港是商业行为o而文学更似纯艺术行为。后者自然缺乏合适的流通与散播渠道。并且o香港文学有自己独特的叙事模式o包括强调题材的“在地化”和语言的风格化与方言化o这都影响了它的传播。同样o内地对香港音乐的理解也更多从狭义的层面出发o就是香港当下的流行歌曲。对于香港本土的传统音乐模式o比方“粤曲”o了解得应该不算多o恐怕也没几个人会唱《客途秋恨》或者《帝女花》。但在香港当地o白雪仙和任剑辉等粤剧名伶o其知名度绝不逊于任何一个香港的当红歌星。在香港本土o影视和音乐的联系会紧密些o这也是multimedia本身的生产作业模式造成的。这两者和文学的关联则比较淡薄o因为本地文学能为电影提供的叙事资源比较少。所以香港的电影比内地和台湾更重视原创性。当然也有一些特例o有些作家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改编性o或者说作家在创作时就已经有强烈的改编影视作品的初衷。比方李碧华的小说o不断地被改编为电影o她也因此成为内地所熟知的香港作家。陈凯歌改编了她的作品《霸王别姬》o对这位作家的评价也很一针见血o他说”李碧华是个很聪明的作家。她给你提供的第一不是思想o第二不是情节o第三不是故事。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提供了一种人物关系。所有的东西都是从人物关系里升华出来的。在她所提供的人物关系之间有很多的潜力可挖。”换言之o就是李的作品给改编带来了某种可以发挥的空间和戏剧张力。这也是她受到电影界青睐的原因。

张昭兵:你的作品在都有发表,且屡屡获奖,得到了较为一致的肯定和好评,这既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值得思索的事情。虽说天然地是一个“文学共同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在价值取向、审美追求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文学诚然是跨地域甚至是跨民族、跨国家的,但要真正跨出去,也并非易事。而你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跨出了很多作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也跨不出去的一步,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葛亮s我始终相信o文学里存在某种普适性的东西。或者这更多是从人性考察的层面出发的o非关题材和表达方式o更无关意识形态。这也并非我个人的观念。有太多的实证o那布科夫p阿言德的作品o所跨越的不止是民族和国族o甚至还包括人们对文学的成见。我不是很欣赏所谓“地域化”或者“本土化”写作的概念o有了这个初衷o你先把自己圈住了。虽然我身在香港o也没有刻意迁就过本土的文学形态。这些年o写了很多的关于南京的小说和散文。对于在不同的地区得到的认可o首先当然是很大的激励o同时也是种启示。一个作者o最终得到尊重的是你的文字质量和写作个性o而不是在其它方面的投其所好。

张昭兵:你本人的兴趣爱好似乎比较广泛,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影视、音乐、戏剧、绘画好象皆有涉猎,在这几种艺术样式中,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你认为它的长处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葛亮s文学有它在理性层面的表达高度o概括性以及给受众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感o是其它艺术形式没办法逾越的。以电影为例o电影被称为是“一次过的艺术”o对于观众具有某种强加性。再说文学改编o一部作品电影化的过程o也是将之具象化和主动化的过程。电影其实在表达方式上是比较霸权的。文学的局限性o也正因为它的传播媒介是语言。阅读的过程也是将符号重组再现的过程o对读者的审美能力提出的要求相对较高o当然不及影像直接。这取决于受众o文学是不迁就懒人的。但这两者之间其实互可借鉴。电影的艺术感觉刺激我重视文字表达的感官冲击力。有电影界的朋友说到我的小说里o经常出现类似“空镜”的描写o我想正是这种感觉使然。

张昭兵:你的写作时间并不长,但创作颇丰。从05年算起,也就是四年的时间,其中07年只有一个短篇,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作品是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集中发表的,目前已经结集出版了两个中短篇小说集和一个长篇小说单行本。从这三本书来看,你已经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完成了至少两次大的写作风格的转变,即从《谜鸦》的“写意”转向了《七声》的写实,再把写意与写实相融合并拉开历史纵深,于是有了长篇《朱雀》。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转变呢?

葛亮s这和我对小说的观念在演进相关。最早写小说时o我比较重视所谓“戏剧性”元素的存现。并且o对于实验性的写作手法o也有付诸实践的愿望。这些都是形式层面的东西o甚至我有篇小说o标题叫做《π》o可以说o是对这一时期写作取向的概括s未知o开放o交错o无规律o是我当时对文学乃至生活的认知。到了《七声》o首先我在文字审美方面有了新的转折。这也决定了我叙事的态度o更加接近一种真实可触的p朴素的表达。这一阶段的写作o有了我自己所喜欢的某种民间的气息o并因循了成长的轨迹。《朱雀》是为南京而写。它的风格是我对南京的认识o或者说是城市本身气韵的影响所造成的。对于历史的诠释o也交缠了现代的视角。这使得它在细节的“实”里o也氤氲了写意的因子。我想这种变化是比较自然的o渐进式的o代表了对自己写作上几种路向的实现。

张昭兵:从时间上来看,《谜鸦》似乎是当下情绪的“咏叹调”,《七声》是过往经历的“朝花夕拾”,《朱雀》则是叩问历史的“寻根之旅”了。也就是说,你不停地写下去,实际上却是走上了“返身回家”的路。请问可否这样理解你的写作走向呢?

葛亮s我觉得你说得很好。的确o在意识深处o南京是我写作的重要指归。我初开始写作的时候o就想写一本关于南京的小说。我对南京有一种情感的重荷o仿佛夙愿。当我写完了《朱雀》o在心里几乎等同于完成了一桩债务。其实《朱雀》之前的写作o更近似一种准备。我始终在寻找o哪一种“回家”的方式是真正恰如其分的。这一点o不见得要上升到文化身份的探讨o但是“还乡”作为一种情结o是很实在的。

张昭兵:一直没变的一点,可能是你的“叙述速度”。开头总是波澜不惊,从容不迫,给人以自信、细腻、绵密之感。而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略显颓废的柔美,在接下来的叙述中,则如三春丝雨氤氲其间。结尾处往往会有“突变”和“逆转”,但并不过多纠缠,一任叙述如水银泄地般漫过或绕到其后。让人觉得那“突变”纯粹是一个人力无法预料的意外,并且逸出了作者的结构叙述安排。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真诚的作家,在面对神秘不可知事物时,应该具有的一种好奇但不僭越的写作态度,在这一点上,有个“适度”的问题,但很多作家往往不是“过之”就是“不及”。请问你本人有着怎样的体会呢?

葛亮s“叙述速度”是文字的内在节奏o我相信文字间自有胶着。在叙事上o我有一种宿命。故事一将开首o便有了独立的生命。我不想去干涉甚至掌控它的进度。沿着情节的逻辑轨迹行进o对我而言o已经足够。即使有突变的因子o也是酝酿已久o非一日之寒。这多少也可比拟为对人生的态度吧o平缓的p顺势而为。说到底o大约还是旁观者的角色比较轻松些。至于尺度o则很难说。因应每个人发言的欲望o克制或是一瞬的急切o往往也就毫厘之差o但在读者看来o也许感觉就迥然了。

张昭兵:你的语言不属于一针见血,力透纸背、掷地有声的那种。往往是剥茧抽丝、纡徐回环,有时甚至是“顾左右而言他”,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太极推手中,读者已经被浑然不觉地“套牢”、“俘获”了。请问在语言上你受过哪些作家的影响,有着怎样自觉的追求呢?

葛亮s我有过一些语言的师傅o我不用回避这一点。在现阶段我已经取得了自己语言上的独立o但他们对我的影响依然深远。这种影响并非体现在具体的遣词造句o而是某种内在的气质。他们是沈从文p汪曾祺p周作人o国外的则是契诃夫和聚斯金德。我很感谢他们o是他们让我看清楚自己文字发展的道路。我有一种对掌故感的迷恋o也经常会写一些类似笔记小说的段落作为练习。在阅读上关于语言的审美o干净而达雅o而在语法上又朴素的文字o在我看来是真正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