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国东北大学

美国东北大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美国东北大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1篇

我申请参加2012年日本东北大学与天津大学合作的暑期交流项目,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认识到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大学生应义不容辞的肩负起大学生的使命,发奋学习,努力成才。日本作为21世纪的亚洲大国,其教育水平较高,教育体制较完善。这次与日本东北大学的交流,是接触日本文化的良好契机,通过交流,可以将先进的知识引入天大,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共同促进,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完成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二、身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希望可以作为一个小小的文化交流使者,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发扬光大,以增加日本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提升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同时,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中华学子的文明礼貌、友善亲和,与日本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积极促进两所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希望能扩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阅历,丰富自己的经验,使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把握人生。我的专业是金融学,其发展方向偏向于金融工程,然而我国的金融工程相对于发达国家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尚有所缺乏。目前,日本作为经济大国拥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金融体系。这次的交流有助于我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教育体制,学习制度,学习方式和民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应用金融经济的相关知识。

四、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很高,英语成绩良好,此次寒假,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我曾报名参加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暑期交流项目;我性格开朗,热爱学习,喜欢帮助他人,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具有责任意识,我相信自身的素质能够促进两校更好的交流。另外,我的父母是国企职工,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此次交流所需费用在家庭收入的承受范围内,申请的决定也是经过父母所同意的。

综合以上几点,我慎重提出申请。此次学习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学习日本的先进文化知识,通过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另一方面,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与合作精神,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

二、拓宽人生的宽度。通过交流,我希望扩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阅历,丰富自己的经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理想,适当地调整出国的策略和计划。

三、促进两校的合作与发展。我会努力学习日本先进的知识并将自己所学到的与天大学子共同分享,同时将金融工程的相关知识告诉专业的同学们,使专业同学能摆脱迷茫的状态,增强学习的兴趣;另外,也将我校发扬光大,增加我校在日本的知名度,促进两校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

为了达到上述学习目的,在看过日本东北大学的详细信息及此次项目计划后,我为自己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完成日本东北大学所提供的课程并尽力取得满意的成绩,在课程中配合老师和同学,定时完成任务。我所倾向的课程如下:

Time travel Tohoku Univers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sia

Reading Japanese Culture in Archaeology

Inner Asia in the Modern Japan’s Sight?Business model and management ?Game theory for economy?Japanese architecture

我会珍惜这次交流的机会,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将所学到的应用于实际。

二、在活动过程中随时记录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保留完成课题及论文所用到的相关资料,将一切所经历的保存完。

三、广泛结交优秀的外国朋友,多说,多听,多练,多学,努力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

四、在外过程中不过分依赖他人,遇到问题多自己思考思考,培养自己独立的意识,锻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自主能力。

五、在日本东北大学内,与天大和天大同学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报告学习情况,回到校园后,与外国朋友保持联系并提供天大的相关资料,保持两校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两校的发展。

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能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希望,圆满地完成任务,收获真知,为自己进一步的理想和人生目标不懈奋斗!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2篇

2016年8月,东软集团董事会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次解锁的议案,意味着激励机制更进一步――董事长刘积仁的带领下,校办企业起家的软件企业东软不断优化公司治理,成效不俗,4次获得金圆桌奖“最佳董事会”。

股权多元化

股权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董事会结构、水平。从校办企业起步,东软实现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国际化,保持国资是第一大股东的同时无控股股东、整体上市,这为董事多元化、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东软1991年创建――东北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刘积仁,其博士论文被日本阿尔派公司看中,于是双方合作成立公司,东北大学、阿尔派分别占股51%、49%。东北大学直属教育部。

其后,央企宝钢集团、日本东芝、美国英特尔、荷兰飞利浦等大型企业先后成为东软的重要股东。由是,东软形成股权相对分散、制衡且股东国际化的格局。公司1996年上市,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

较大力度员工持股是特点。东软在成立的次年推员工持股,在中国企业中较早实施了员工持股,而且力度很大,一度居第二大股东,和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国资的持股差距不到1%。刘积仁称:“1992年我们就让员工成为股东,那个时候大家集资入股,一块钱一股。一开始员工持股比例是25%,后来经过融资摊薄到了10%……当时的想法就是,每位员工都拥有公司的股份,是公司的主人。当时觉得,我不能只靠自己这样苦,得把担子放在所有人的身上,那就要给所有人以适合的激励,所以东软最开始不断地让员工持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创造了一个有竞争力的公司,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我们的文化也得到了保障,既能分享,更能分担。我们也不像别的企业搞MBO,我们从最开始走上了一条很健康的路子,没有那么多风险。我当时有一个观点,校园里办的企业,如果没有社会化,没有多元化持股,靠大学的文化来发展是有问题的,我们本来就受大学影响太深了。”中长期激励方面,2015年7月,东软推出股权激励,拟向激励对象授予16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1.3%。其中董事长刘积仁获得58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477%。

截至2015年年底,东软的前三大股东持股是:东北大学科技产业集团(东北大学旗下国有独资)15.5%、日本企业阿尔派(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10.4%、大连东软控股有限公司(东软管理层参股,刘积仁兼任董事长,东软总裁王勇峰兼任董事)4.9%;央企宝钢集团以1.3%、大型德企业SAPAG以1.3%居第九、十大股东。股权分散制衡、国际化,核心团队和企业结成较为深度的利益共同体。

董事会国际化

从一开始,阿尔派就是东软的重要股东,一直派驻董事。曾经,东软的9人董事会里外国人3位,阿尔派、东芝各1名非执行董事,1位执行董事为德国人。这有点类似另一位金圆桌奖“最佳董事会”得主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起步于两家国企投资设立,后大力改造股权、引入外资投资者,董事会构成、高管团队国际化,一度达到19名董事中海外董事9人。按东软的官方说法,国际化、专业化的董事会,有效推动公司治理结构持续改善,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

“国际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让我-们比较受益的,我们较早地引入了外国的董事进董事会,来吸收更多国外的营养,现在我们的董事会也一直保持国际化。这样能够集成远远超过我们能力和智慧的资源,为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国际并购策略的安全实施提供很多经验和支持,推动我们国际化的发展步伐;也让我们能够有效地回避风险、控制风险,得到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信赖。”刘积仁对《董事会》表示,“董事会在推动一个公司的战略发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当你真的融入到国际化过程中,很多海外的董事会成员会从发达国家市场的经验给我们很多有价值的建议,令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获益匪浅。今天,我们这些海外的董事会成员在给我们提建议的时候,他们提到中国变成了中等收入国家,中产阶层开始出现了,根据他们所在的成熟市场的发展路径来看,健康、教育、医疗、创意和服务的产业将会形成新兴的产业方向,这些对东软战略选择来说是很有价值的参考。”

按刘积仁的说法,董事会运作比较顺畅,“一般来说,做一个选择性的决策,分歧是必然的。这时候会进行事先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因为开董事会时间是比较短的,我会在开会之前跟他们讲,我为什么这么选择,我要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调整我们的方案。这么多年来,在重大决策上,东软的董事会上并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分歧,议案都被通过。当然,海外董事们,包括独立董事,也会提出一些警告性的建议,未来要注意什么。直言不讳,坦诚相见。”

创业者主导和推动企业

“选拔、培养和保护企业家,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企业家是偶然性因素,可遇不可求。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不能简单地用行政方式选人,而要依市场方式选人用人,企业的领导团队应以企业家为核心,确立企业家在经营决策中的核心位置,确保企业家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长期稳定的领导地位,而不是在行政干预下走马灯似的换人。”央企中国建材董事长、金圆桌奖“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得主宋志平表示,“无论马云、柳传志,在公司机制的设计里面一定有一条,能保证他们这些创业者、企业家一个稳定的领导地位,保证了他们的地位,就保证了员工、客户的稳定,这是连在一起的,我觉得这很重要。”――董事会治理的深处,是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3篇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最新报告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发明了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制成釉细胞的技术,成釉细胞可以发育出牙齿最坚硬部分牙釉质。

日本东北大学教授福本敏等人报告说,他们利用来自实验鼠胚胎的牙源性上皮细胞和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培育的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培养,发现约95%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成了成釉细胞。经过确认,这些细胞中含有作为牙釉质成分的成釉蛋白。

人际关系处不好可导致身体炎症恶化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科学家进行的新研究发现,人际关系处不好可能导致身体炎症恶化,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等。研究人员通过对122名健康的年轻人进行跟踪观察研究,并根据他们的日记来判断其心情状态和周边人际关系后发现,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周围人能跟自己相处良好且没有竞争关系的状态,更容易让人保持身体健康,避免生病。

一周吃两次鱼赶走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一周吃两次鱼有助于预防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来自英国剑桥阿登布鲁克的阿曼达・阿德勒博士和同事通过对2.2万名中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超过8%的糖尿病人有蛋白尿症状,而非糖尿病人中有这个症状的不到1%。不过研究进一步发现,在糖尿病人中,吃鱼频率低于每周一次的,18%有蛋白尿,而频率高于每周一次的,有蛋白尿的比例降到4%。

多吃番茄有助预防前列腺癌

英国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用实验证实了番茄红素的抗癌效果。由于人体摄入的番茄红素容易聚集在前列腺部位,研究人员认为多吃番茄有助于预防前列腺癌。

朴茨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国营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试管中培育了一些癌细胞组织,并测试了番茄红素对这些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多种癌细胞获取血液供应的方式都较相似,而番茄红素能够干扰这个过程,限制癌细胞的血液供应,这说明番茄红素能够起到较广泛的抗癌效果。

孕妇服用抗抑郁药会增加新生儿患高血压风险

欧洲研究人员发现,孕妇服用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即SSRI类抗抑郁药)会增加新生儿患持续肺动脉高血压的风险。

来自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和其他北欧4国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的研究以1996年至2007年间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共计超过160万名孕妇及其新生儿为对象。研究结果显示,服用SSRI类药物的孕妇所产婴儿患持续肺动脉高血压的概率为千分之三,比未受此类药物影响的婴儿患这种病的概率高1倍。

研究发现与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蛋白质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特性—因素匹配理论 SWOT分析法 改进办法

一、引言

自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11万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660万人。在毕业生自由择业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很大落差等矛盾只显出来。

教育部在2007年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明确列入各高校的教学计划中。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和个人发展潜力,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当时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首次提出了职业指导的概念。舒伯根据“生涯发展形态研究”的结果,将生涯划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退出期五个阶段。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8~24岁之间,根据生涯发展理论,该时期属于探索期,探索期在生涯规划中是最为关键的,个人对职业生涯探索的广度和深度会影响将来的职业发展[1]。

人职匹配理论即关于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一致的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特性—因素匹配理论”和“人格类型匹配理论”[2]。本文将采用前者作为基础理论,以东北大学软件学院为例,试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案专业化改进。

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现状

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得到第一份工作后,2年之内(包括2年)跳槽者的比例高达66%;而第一份工作能坚持3年以上的,仅占8%[3]。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恰恰说明了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归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淡薄

高校普遍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多数高校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部分高校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指导,对大学生未能及时灌输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脱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操作性、针对性、灵活性都非常强的课题,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4]。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普遍只注重理论教育而缺乏实践教育,进而导致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与现实、大学生的能力与用人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落差。

3.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体制以及目前教育环境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贯穿终身,多数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因此,到了大学之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更没有明确的生涯规划。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切合自身特点

目前,大学生没有对社会形势、行业和岗位进行分析,也没有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盲目从众。最终引发了大学生职业能力与用人需求不符、职业幸福指数低下、频繁跳槽等社会问题。

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改进办法

1.学生职业规划调查

为结合学院特色提供专业化规划指导,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东北大学软件学院的三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5份,问卷回收率96.25%。调查样本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样本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如表2所示,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占92.47%,在就业意向方面徘徊的学生占7.53%。在何时确定就业意向问题上(表3),被调查学生普遍认为是在二三年级,所占比例为72.99%。由此可见,在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共同引导下,学生开始在二三年级形成职业规划意识。

表 2 三年级本科生就业意向

表 3 三年级本科生确定就业意向时间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53.51%的学生认为在择业时,主要考虑发展空间;有30.91%的学生认为在择业时,主要考虑兴趣爱好(表4)。学生表示,三年级期间,他们愿意接受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面试技巧”、“从专业知识方面择业”、“职业能力需求”和“职场经验”(表5)。由此可以看出,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更注重专业技术与工作的匹配和个人职业发展。

表 4 三年级本科生择业侧重因素

表 5 三年级本科生接受就业指导内容统计

2.SWOT方法分析学生职业因素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SWOT代表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5]。SWOT分析要求通过正确分析,发挥优势,抓住机会,明确发展方向,并找出主体实际情况的差距和不足,针对威胁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最终实现自身的目标[6]。

根据软件行业和学生整体情况,构建学生职业因素SWOT分析矩阵,如表6所示。

3.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决策

在SWOT分析矩阵的基础上,采用交叉组合,建构了四种基于不同分析角度的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7],如表7所示。

表6 软件学院学生职业因素SWOT分析矩阵表

表7 SWOT分析的四种战略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5篇

目前身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

创业前身份: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讲师

教龄:7年

马云:逆势而为的勇气

《福布斯》的封面文章曾这样介绍他:凸出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而笑,拥有一副五英尺高,一百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拿破仑一样的身材,同时也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不用多想,这个人是马云。

众所周知,在进入互联网之前,马云的身份是一名英语教师。1988年,24岁的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书,担任英语和国际贸易专业的讲师。1995年,马云给浙江省的一个企业做翻译,到了美国,发现互联网的妙处。之后,马云一头扎进了互联网。从需求中看到了创业的可能性,逆势而为,这也许是马云成功的一个因素。

如今,阿里巴巴集团涉足电子商务、金融、物流、大数据、云计算和数字娱乐,按照市值计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团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这是一家体量庞大的公司。

而今,对被称为万众瞩目的“神创业者”马云来说,依然很珍惜那几年高校任教生涯。提起当时在大学教书的日子,他还十分怀念。2004年,马云回到母校杭州师范学院演讲时,他对台下的学生讲:“很多人认为创业就是为了赚钱,可是我创建阿里巴巴却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让自己以后有更多的经验教给学生。在大学教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东西,我爱教书。但是我想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20年以后,我马云是否还能继续站在讲台上教书?因为大学生的学习不光是学书本知识,还有社会实践,不论我创业成功与否,将来我再回到讲台的时候,至少我会比大学里其他老师多了一些经验。”

俞敏洪:快乐的“教书匠”

目前身份: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创业前身份:北京大学教师

教龄:6年

他究竟是一个不错的教师,还是一个偶然成功的商人?如果让他自己选择,他一定会说,他是一个不错的老师。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其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为了谋生,俞敏洪走出北大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

一介书生,就此迈进江湖。

俞敏洪用一张张电线杆广告贴出了新东方。教师出身的俞敏洪下海后渐渐显露出他的经商才能,只靠三招,就打下了自己的江山:一是价格战,二是推出核心产品,三是情感营销。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上市,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和校董,俞敏洪的财富陡增,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对事业的热爱是俞敏洪成功的重要因素。俞敏洪认为自己的成功与做过老师有关:“老师做企业家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因为我们理解人性,知道如何满足学生的要求。”确实,他对学生心理的理解是深刻的,并且充分利用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崇拜心理,而获得别人的信任。俞敏洪现在也经常说:“其实我最想做的还是老师。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老师。真正让我选身份的话,我想企业家的身份仍是放在第二位的。”

刘永好:把握时代的节拍

目前身份: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创业前身份: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

干部学校讲师

教龄:4年

生于1951年9月的刘永好,曾是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讲师。刘永好在教书的时候,他发现了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变化,那时他问自己说:“我该做点什么?”1982年,刘永好放弃了每日与粉笔、黑板打交道的教师职业,跟着几个哥哥一起创业。到农村创业――养鹌鹑。

从自家阳台养鹌鹑,到变卖手表、自行车等值钱家当凑足1000元创办良种场,再发展到“希望”养殖场,刘永好与兄弟携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创造积累了千万元财富。1992年,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我国第一个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成立。

刘永好这样解释当年的动机:“1982年下海前,我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当时不敢奢望挣多少钱,只是想怎么做都会比我当时每月38元的收入高吧。”

1989年与“正大”的一场血战,刘永好开始惊动商界,这次争斗为他赢得了中国饲料大王的头衔。

“因为赶上了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把握住了这个时代的节拍,所以我成功了。”人的一生通常只有几十年,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不同的活法。有的人喜欢生活得轻松一点,有的人把奋斗本身就当成一种快乐,而创业者就需要有这种精神。

刘积仁:教授走商途

目前身份:东软集团董事长

创业前身份:东北大学教授

教龄:不详

1987年,刘积仁获得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并在1988年成为东北大学的教授,因此员工们也亲切地称呼他刘老师。

1988年,东北工学院计算机系软件与网络工程研究室成立,刚从国外回来的刘积仁满怀雄心加入研究室,但是经费一穷二白的现实令人绝望。这样的现状迫使刘积仁试图自己成立一家有长远理想的公司――东软集团,刘积仁把自己的技术转移给这家公司,然后慢慢做起来。

如今,东软集团市值大概在150亿左右,东北大学在其中至少拥有30亿资产。大学投资一个企业能够拿到这么多资产是相当罕见的一件事情。

刘积仁认为,创业成功是因为有了自我,失败是因为拷贝别人。如果你没有理想,没有梦想,不可能有现实。如果你的梦想没有每一天的行动,就变成了空想。要把构造企业的生命延续当做乐趣,把赚钱当做附属品。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如果这件事你断定不可能成功,你不要去追求他,你就追求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事。

王树彤:认定就是“它”

目前身份:敦煌网CEO

创业前身份:清华大学软件开发和研究

中心教师

教龄:不详

王树彤曾是清华大学软件开发和研究中心的教师。在清华大学的教师工作比较轻松,可以看看报、喝喝茶。但王树彤觉得“好像有点浪费时间”。1993年,王树彤偶然看到报纸上招聘广告,其中便有微软。当时的微软在中国并不出名,王树彤是抱着“尝试新事物”的心态去应聘的。

在微软任市场服务部经理和事业发展部经理时,王树彤是微软最年轻的中国区高管;在思科-T任市场营销部经理时,作为高管中惟一的女性,她管理着“思科亚洲最佳团队”;在卓越网当CEO时,她领导卓越网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音像店。2004年,她创立了电子商务网站敦煌网,6年后,交易额达到20亿元。

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能够追随自己心底的那个热情去做自己所要做的一些选择,这是王树彤多年来最大的感受。她说:“到今天我真的还是觉得很为我当年做的这些选择而骄傲。”

段永基:智慧论“道”

目前身份:四通集团董事长

创业前身份:北京176中学老师

教龄:8年

有“中关村村长”之称的段永基一直以老谋深算的形象在中关村呼风唤雨。1965-1970年段永基在清华大学学习,1970-1978年在北京176中学任教。直到1978年的春风吹进校园,段永基才被这股暖风“刮”出了校园。

段永基有两个具分量的头衔,一个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四通集团董事长,另一个是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在他身上,你能感觉到的最闪光的两个字便是:智慧。段永基在中关村不断提出新概念而且亲历实现之,成为别人的榜样。在中关村驰骋多年,段永基透露自己商战“三大法宝”只有三个字:情、理、法。

段永基成功的秘诀,也许就在他曾说过的一句话中:一个创新者一定不能急躁,一定不可以急功近利,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还有就是不为一时的失败感到失落,感到挫折,不再努力,也不为外边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所诱惑,而专心致志的研究工作。

孙为民:低调的棱角

目前身份:苏宁电器总裁

创业前身份:南京理工大学老师

教龄:10年

孙为民可以算是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学心理学的。1988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之后,孙为民到南京理工大学任教,当了10年的大学老师。

1998年,一个偶然机会,孙为民和空调业结缘,进入苏宁,自此开始了在苏宁的征战岁月。直到今天,查阅孙为民的公开信息,关于他的个人经历仍旧只有寥寥数语以概括。“我的个人经历其实很平淡。”孙为民说,很顺利地参加了“”结束后恢复的高考,从毕业到进入南京理工大学任教,再到进入苏宁电器,经历一直顺风顺水。“还真没什么好讲的。”

因为财富光环,孙为民被外界当做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标杆,但是即使在私下场合,孙为民面对媒体也始终恪守“避谈自己”的低调原则。他说:“企业家就是发动机,带动企业、产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应该有野心,有抱负,但拒绝个人英雄主义。”他亦曾说过:“低调不一定表示没有棱角,低调更不一定代表没有野心。”

夏华:坚持是致胜的法宝

目前身份:依文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创业前身份:中国政法大学老师

教龄:不详

如今已成为引领中国时尚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的夏华,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后曾留校任教。在决意辞职的前一年,夏华带着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到南方做关于法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市场经济大潮的澎湃景象令夏华心向往之,回到学校她就写下了辞职信。

1994年,辞职后的夏华创新性地在国内推出格子面料和色彩亮丽的花色西装,在当时“黑白灰三色”的西装世界里成功立足,获得人生第一桶金。同年,夏华创办依文集团。100万品牌会员、12万要客部VIP――这是过去20年,依文积累的最大一笔财富。夏华成就了今天的男装帝国。

是什么让夏华放弃大学老师这一“金饭碗”,选择创业?夏华打造世界级品牌的黄金秘诀有哪些呢?夏华用20年的时间告诉人们:坚持是成功的秘诀。游戏智慧、成全智慧和交换智慧是成功的三种智慧。曾经作为创业者的夏华,用外行人的心态创新。在夏华看来,迈入任何领域,都需要研究。成就商业帝国,更需要保持激情、增长智慧。这些素质,会陪伴企业家一生。

夏华觉得,一直坚持干下去就有成功的可能性。正是夏华的勇敢和坚持,让她创办了依文,并且创立了公司的第一个男装品牌――“依文”。2001年,公司又创建了时尚先锋品牌诺丁山(NOTTING HILL);2002年创办了高级定制品牌凯文凯利(Kevin Kelly);2008年创办了快时尚品牌杰奎普瑞(JP);2011年创办了依文中国(EVE de CINA)。如今,依文集团在全国已经打造了五百多家店铺。

冯仑:寻找适合自己的路

目前身份:万通控股董事长

创业前身份:中央党校老师

教龄:不详

1978年,冯仑考上西北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又考上中央党校硕士。毕业后,冯仑留校做了一段时间老师,后来去了和体改委,最后到海南成立了海南省体改所(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前身)。再后来,冯仑的仕途之路被腰斩,他再也无法退回到体制之内,开始沦落江湖,落草为民。

1991年6月,冯仑、王功权、刘军、易小迪、王启富等人在海南成立了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万通前身),后来又加入了潘石屹。如今,当年的“万通六君子”,只有冯仑一直留在万通。在业务探索上,冯仑一直寻找自己的路,也因此屡屡创新。从“美国模式”到“嘉德模式”,从纽约世贸中心到台北2011大厦,从批发市场到立体城市,冯仑和他的万通一直都挺忙乎。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6篇

教育专家说,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倘若付得起学费的中国学生人数减少,那么中国持续的经济麻烦可能会对美国大学的收支状况产生广泛影响。国际招生顾问、萨福克大学的前国际项目负责人玛格丽特・丹尼斯说:“高教界每个拥有中国项目并且依靠中国学生来使收支状况变得漂亮的学校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由于大波士顿地区拥有众多大学,今年夏天遭遇暴跌的中国股市的持续波动可能对这个地区造成尤为严重的影响。国际教育学会2014年的一份报告称,大波士顿地区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在全美排名前列。截至去年,有超过1.3万名中国学生就读于波士顿的大学,而当地外国留学生的总人数为4.4万人。该报告称,去年国际学生为马萨诸塞州经济注入了19亿美元。目前全美有超过27.5万名中国留学生。

中国学生通常在念完高中后出国留学,放弃本国死板的教育制度并投向更注重独立思考的美国大学。美国大学学位是让许多中国家庭感到自豪的标志。波士顿的中国留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经济表达了担忧。来自香港的女生米歇尔・罗说:“形势将会变得艰难,压力会很大。”

来自沈阳的女生李元珠(音)说,让她稍感安心的是,自己在暴跌之前交了学费并订好了机票。她问自己:“如果情况还是这个样子,我该怎么办?”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7篇

墨西哥:熟人见面不再拥抱亲吻

墨西哥城改革大道自500多年的奴隶贸易开始,就一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每逢假日都会有很多表演节目、小摊点和各种肤色的游客。由于这场始料未及的流感,墨西哥城内的行人、商店的顾客还不到平时的十分之一,连天主教的弥撒日也被迫取消,热情的墨西哥人更是一改拥抱或亲吻脸颊的礼节,熟人见面也只能远远地挥一挥手。

美国:“时尚口罩”好看不中用

随着甲型流感疫情扩散,美国暂停上课的学校越来越多。美国教育部报告称,全美已有430多所中小学停课,

18个州的245万名学生受影响。流感疫情对大学的冲击更为严重,美国已有12所大学出现了甲型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波士顿东北大学5月1日举行的毕业典礼上,也准备了100瓶速效杀菌免洗洗手液,而且取消了校方官员在给毕业生发文凭后握手的传统毕业礼仪。得克萨斯州的西斯科专科学院则干脆取消了毕业典礼,将毕业证书直接邮寄给毕业生。

尽管彭博通讯社声称“民众不必戴口罩,可以正常出入公共场所”,但在CVS、Rite Aid等各类药房内,除了N95或医疗专用口罩之外,抛弃式口罩也很走俏,几乎都已缺货。有不法商人正打着防治新型流感的幌子谋取暴利,这包括造型时尚却没有任何防护能力的卡通口罩、号称能够抵抗病毒的假疫苗以及标榜能够追踪流感病毒的手机软件等等,人们被流感吓坏了,愿意为任何能抵抗流感的物品买单,因此极易陷入骗局。

韩国:公交车上不敢咳嗽

韩国公民在公交车上咳嗽或表现出任何的身体不适,都会引来不小的麻烦。5月2日上午,首尔大学的一名学生因在公交车上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被周围的乘客发现后报警,并被送到了医院。经过5个多小时的体检化验,证实是虚惊一场,该学生才被允许返回学校。

日本:洋葱成了超市抢手货

美国东北大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过程论;动态过程;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哲学

一、作为动态过程的技术

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区别了四种类型的技术概念,即作为客体的技术,作为过程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以及作为意志的技术。关于作为过程的技术,米切姆曾提出,工程师注重制造的一面,社会科学家注重使用的一面,而传统的人类活动就划分为制造和使用两类。工程师认为技术的基础内容是发明和设计[CD2]制造的原初意识,社会科学家则认为是生产和实用,技术的社会应用才是最重要的[1]。在此,米切姆已经把技术理解为包含发明、设计、生产、使用的不同阶段的过程。

东北大学远德玉教授是国内较早探讨技术本质的学者之一,1981年11月,远德玉教授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CD2]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过程论的观点。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把技术列为科学的一个层次是不妥当的,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技术与社会、生产、经济、哲学的关系[2]。1983年,远德玉教授又提出,技术是一个人类实践的动态过程,技术在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体现出自己的面目[3]。1984年10月,远德玉教授向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原始时代、工匠时代和近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技术的不同理解,是由于技术形态的不同引起的;不同时期人们侧重于技术的某一形态,便产生了不同的技术理解。在1986年出版的《论技术》一书中,他进一步论证了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思想,并把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了三方面的概括:技术是从无形技术向有形技术转化、从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的过程,是技术软件与技术硬件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不断更新的过程[4]。2003年,在《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一文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过程又增加了一条概括,即技术是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目的性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相应的手段也在变化,由此才有技术形态的变化[5]。

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思想,是理解技术本质属性的关键。在《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一文中,笔者从技术目的实现的过程性与技术形态转化的过程性两个方面作了分析[6]。一方面,目的性是整个技术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支配技术各要素的灵魂,技术的目的性指的是人们有意识地把某种自然对象转变为受人影响和被人加工、改造、控制的对象,使技术成为变革自然的手段,而不是指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在技术逐渐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过程中,技术目的性也逐渐地得到实现,即技术目的的实现也是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技术目的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技术目的的变化就会导致技术手段的变化,由此产生技术的不同形态。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技术到现实的物化形态的技术的转化过程,就是技术的目的性具体化的过程:从抽象的技术目的性转化为具有特定功效性的目的性,并进一步转化为符合特定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目的性。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本来就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诸如知识形态的技术与物化形态的技术,有形的技术与无形的技术,潜在的技术与现实的技术,一品技术与多品技术,等等。技术形态的转化就是它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也是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由主观技术构想、创意而产生的技术发明是技术的初始形态,必须经过设计、试制和试验加以客观化、物质化,才能纳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成为现实的生产技术。而单一的生产技术仍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因为它只能完成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必须有许多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才能形成产品和服务;只有多种生产技术的综合,即完成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或形成产业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

[7]。

二、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从技术动态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完整的技术活动并不仅限于技术发明,它至少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是技术发明活动,即技术知识的创造、积累,科学知识的拓展;其二是技术创新活动,即把技术发明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的目的性。这两部分内容对于技术活动来说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实际上,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技术发明的出现,这样的技术发明仍可申请专利,而且其应用于技术创新过程的时滞也许更短,因为这种发明是更加接近和适合市场需要的。因此,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完整地理解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技术。正如英国牛津版《技术史》一书的主编T·I·威廉斯在该书的6、7卷序中所指出的,我们不能把技术的发展与管理部门和工会的作用分割开来。在当代,曼哈顿工程和登上月球的实现,代表了技术发展的顶峰。但是,公正地说,这些成就既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以精湛的技术能力工作的结果,同样也是这些极为复杂的工作的管理者的巨大胜利[8]。

熊彼特最早对“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别。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把新发明引入生产系统,创新则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那么它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而实行任何改善并使之有效即创新,是同它的发明完全不同的一个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把发明创造同技术创新相区别,被认为是熊彼特的重大贡献之一。日本学者森谷正规认为,创新与发明之所以被大大地混淆,是因为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技术发展,包含创新与发明两方面的内容。作为这个时期标志的创新是众多发明的产物,一系列革命性的发明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掀起了滔滔不绝的技术创新的洪流[9]。我国理论界也探讨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区别。陈昌曙教授与远德玉教授合著的《技术选择论》一书,较早地初步区分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提出企业技术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如何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经济增长,即做到技术创新。他们认为,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技术创新的全部和实质。技术创新是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市场分析和管理决策等相互交错的全过程,是把发明应用于生产并实现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是过程创新[10]。陈文化教授则把技术发明比喻为“鸡下蛋”,把技术创新比喻为“孵小鸡”,认为技术创新是“孵化企业”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孵化出企业,才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相反,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创造,就是了创新的本质和灵魂,其结果又会退回到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老路上去[11]。对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进行的这种区分,其意义在于指出了技术(经济)活动包括的丰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发明,事实上停留于技术发明的技术活动是不能为一国或一地区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的,技术活动还有其更为重要的一面,即技术创新。由此必然会合乎逻辑地过渡到技术创新的研究,因为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的技术形态转化过程。

就目前所见到的技术史方面的著作来看,重点是研究技术发明,弄清哪些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发明了什么新技术,而且对做出过发明的人物生平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这种研究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从这些发明家身上总结并吸收更多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有利于我们在今天和未来的实践中做出更多的发明来。然而,仅有这种研究又是不够的。从过程论的角度看,只有深入到技术创新的内部,揭示技术创新活动的规律,才能完整地理解技术过程,因为在当代社会,发明家的创造性成果只有经过技术创新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形成技术商品而直接被最终消费者所使用和体验,技术发明家的目的性以及技术发明物的价值才能得以展现,才能实现技术的现实过程。在这种意义上,技术创新成为唯一能够揭示技术存在的方式,人们正是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的具体把握,才能领会技术的真实含义。不弄清技术创新问题,就谈不上真正理解技术的本质问题;脱离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理解进行的有关技术本质和意义的探讨,也是缺乏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活力的[12]。

三、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技术本身的、经济的以及管理的创新的结合。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本身的过程创新,包括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又包括该项技术同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结合实现体系化的过程;其次是经济的过程创新,包括一系列的经济决策与经济行为的创新;再次是管理的过程创新,它使得生产过程中技术的诸要素、生产力的诸要素得以完善地组织、协调、平衡和配置,实现生产经营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整体优化。三种创新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同的。技术的过程创新在创新的开始阶段比较强,随着创新过程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内容呈现弱化趋势,而经济的和管理的过程创新则呈现日益强化的趋势。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使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13]。由于技术创新是一种呈现为某些阶段性的连续的渐进过程,因而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内容和方法,对于人们弄清技术创新的规律和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律和规则进行创新,从而缩短从发明到商业应用的时间,都是极为有益的。正因如此,远德玉教授积极倡导进行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并提出了创新工艺研究的课题,包括如何对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三类过程创新的结合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如何认识创新的内容随着创新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特点、规律,如何探求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创新方法和手段。

沿着过程论的思路,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逐步得以形成。这种新范式以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技术学研究、政策学研究等为基础,认为技术创新既不是纯经济学范畴,也不是纯技术学范畴,更不是纯管理学范畴,它是经济与技术相互结合的,既具有经济特征又具有技术特征的技术—经济范畴。在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过程中,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从企业来看,技术创新是把发明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使之向产品化、商品化不断逼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函数的多次转移,技术在形态上的多次改变,最终成功地把创新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才是完成了技术创新的一个周期。技术创新一开始就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尽管在整个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不同阶段,上述三者的表现有所不同,但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使技术成果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创新的研究需要突破线性思维的误区,需要充分把握技术创新过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途径对已有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必要的认识和总结,从中发现不同创新活动在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根据这些创新活动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预见现实技术创新过程可能遇到的不利情况,以便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加以特别注意,减少技术创新活动的盲目性。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是技术创新研究视角改变和研究新范式得以确立的方法论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的和管理学的技术创新研究区别开来的标志。

刘则渊教授在《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一文中指出,以陈昌曙教授为代表的技术哲学专家在2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他们基于技术本质、特征、体系、结构以及相关范畴的哲学分析,并把这种哲学的分析应用于技术选择的现实活动。其中,技术创新哲学理论是技术哲学东北学派的突出成果,它基于《论技术》中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率先提出“技术形态的过程创新”思路,在技术创新实践中实现技术、经济、管理三方面的过程创新[14]。这种评价从过程论的视角来看,是比较中肯的。

四、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技术创新哲学并不是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中发展派生出来的,而是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中引导出来的;同样,也不是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有哲学转向,而是哲学研究需要有技术创新的转向。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探讨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研究促进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动力机制,以便为技术创新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就国内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来看,陈其荣教授在对不同的技术创新观点进行归纳、比较后,根据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哲学角度把技术创新界定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中介而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并说明了技术创新的五个基本特征,即创新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不确定性[15]。肖信华以范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从技术创新的特点、机制、方法、途径等研究入手,对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三对范畴,即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与内容[16]。夏保华教授则呼吁自然辩证法学者应特别着力于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并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他还开列了关于技术创新的本质、客体、活动、主体、动机、知识、条件、方法等八组哲理性问题[17],并探讨了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

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18]。宋海龙以明代中期以后中西方火药、火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为例,讨论了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哲学思想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题目的选择、创新方法的设计以及创新成果的理论解释等渠道,渗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在近代史上,西方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主义哲学对于技术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中国“经世致用”、“天人合一”等传统哲学思想对于技术创新具有消极影响[19]。

除了上述研究成果外,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自1993年获得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远德玉教授和关士续教授就开始招收“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先后指导完成有关“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产业技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整合”、“基于信息过程的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的契合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分析”、“产业技术范式的演化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IT企业的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分析”等14篇博士论文,另外陈昌曙教授、陈凡教授和娄成武教授分别指导其博士生完成了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7篇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涉及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结构、技术创新组织及其演化、企业孵化器创新功能及其实现机制、企业形象及其创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多主体合作及其模式、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模式。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完成,均以过程论作为方法论指导,从不同的层面深化了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今,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仍然继续招收“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哲学”方向的博士生,并就高新区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技术创新柔性激励机制、技术创新过程的协同创造、技术创新文化等内容展开哲学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也是以过程论为方法论的,正如李宏伟博士在自己的学位论文的致谢辞中所说的,过程论思想已经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观念和思想方法,成为贯穿论文始终的思想基础[20]。

参考文献:

[1]米切姆C.技术哲学[J].科学与哲学,1986,(5):100.

[2]远德玉,吴明泰.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N].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1982-02-10.

[3]远德玉.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J].方法,1983,(试刊):69-75.

[4]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2-64.

[5]远德玉.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391-393.

[6]高菲菲,李兆友.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72-73.

[7]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2-25.

[8]辛格.技术史(第5卷(下))[M].陈凡,译.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13.

[9]森谷正规.日本的技术[M].徐鸣,陈慧琴,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3.

[10]陈昌曙,远德玉.技术选择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07-108.

[11]陈文化,刘华容.技术认识论:技术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2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15.

[12]易显飞,张扬.技术哲学应首先关注技术创新的哲学问题[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8-20.

[13]远德玉.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J].自然信息,1992,(增刊):3-6.

[14]刘则渊.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1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34-141.[ZK)]

[15]陈其荣.技术创新的哲学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4-20.

[16]肖信华.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7):132-133.

[17]夏保华,陈昌曙.简论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J]z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8):18-21.

[18]夏保华.论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