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感伤的文章

感伤的文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感伤的文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感伤的文章范文第1篇

帕慕克服膺德国诗人席勒的著名论文《论天真的诗和感伤的诗》,以至借来这对术语用以阐明自己关于小说艺术的理念,乃有在哈佛的诺顿演讲集《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帕慕克不是专职的文学批评家,他是以小说家与小说读者的双重身份来谈小说的艺术与理论,因而学究气是没有的,反而是“小说是第二生活”的倾慕者气息扑面而来。听如此的讲演者阐释“天真和感伤”,想来是会让瞌睡虫退避三舍的。

席勒所论“天真的和感伤的诗人”,简而言之,前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率真地写作,几乎不假思索,不会顾虑其文字的理智的或伦理的后果,也不会理睬别人的评论;后者质疑自己感知到的一切事物,甚至质疑自己的感觉本身,在写作中他会考虑许多教育的、伦理的与理智的原则。帕慕克反复涵泳席勒的论述,显然是将身代入的,他需要考虑的是自己在创作之路上于“天真”和“感伤”之间的徘徊,以及如何去平衡。一度他曾对“天真”的小说家心生嫉妒,但不久后明白,优秀的小说家是“天真”和“感伤”的结合互补,自然,这也是他于小说艺术的不懈追求。

有“天真”的小说家,也不乏“天真”的读者。帕慕克出版小说《纯真博物馆》之后,不断有读者提出问题:“帕慕克先生,这一切真的都在你身上发生过吗?帕慕克先生,凯末尔就是你吗?”事实上,如果此类看法不太固执的话,对于作者来说倒是一种褒奖的折射。入戏与出戏都是必要的,不论是作家还是读者,因为这明证着他们对小说艺术的态度。福楼拜曾在写作中泪流满面,也曾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这位明显可划为“感伤”的小说家,在那一刻却又是如此的“天真”。这只是说明,远未泾渭分明,而是存在微妙的平衡,帕慕克自然早已意识到,也是他在创作中积极寻求的鹄的。

小说家创作的优胜之处在于更好地同时表现出天真与感伤,这固然可达成共识。但帕慕克明白,这两者之间不可避免是存在冲突的,因为“每一位小说家都知道自己设想他人的能力是有限制的”。“天真”的特点是可天马行空、无所顾忌,但完全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写作者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此时,反思的、“感伤”的一面,既是一道藩篱,也是事实上的助推器,使需要前行的行者可以走得更远,获得更大的视域,当然,这一切须经艰苦的思索与努力。

因之,帕慕克在讲演中津津谈论着人物、情节、时间、词语、图画、物品、博物馆、中心等关键词与衍伸出的内容,自然属于他“感伤”的、反思的一面,小说的艺术大约是其“纯真博物馆”最心爱的收藏,帕慕克是要将自己的思虑所得理清给大家看的,这属于他自己的“小说面面观”。于此,他时常对“天真”有所微词,如关于小说中的物品描写,有些“天真”的读者声称:“我总是跳过那些描写!”而实质上,事件和物品、剧情和描写都是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不过,帕慕克显然也明白,这只是一种偏执的“天真”,不可一以概之。他甄别出“绝对天真”和“绝对感伤—反思性”的读者,告知大家如果持此态度,是体会不到阅读小说的乐趣的。

与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等同行论小说艺术的观点相较,帕慕克将博物馆与小说并置一炉算是新鲜的。帕慕克认为,就像博物馆保存物品,小说则保存细微差别、语调、语言的颜色,以口头语表达人们的一般思想以及意识从一个主题跳到下一个主题的偶然方式。这个我们不难理解,如同我们可从《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等古典小说中,感知到作者所处时代与地区的语言、民俗、社会生态等。而帕慕克提出的区隔感与政治性是博物馆和小说共有的另两个特征,很具洞察力,前者具有超越时空的普泛性,后者与时代因素、地域因素息息相关。

帕慕克十分推崇福克纳的《野棕榈》,这部小说由两个各自独立的不同作品构成,福克纳将它们的不同章节先后叠放在一起,效果是无限地趋近一个深邃的中心。由此,帕慕克推论:“最出色的小说家完全远离天真的心态,变成席勒意义上‘感伤的’小说家,他努力从读者的视角观看并阅读他自己的小说。”不过即便如此,帕慕克仍然不改初衷,认为对自己来说理想状态是:小说家同时既是天真的,也是感伤的。或许他想起了早年的绘画经历,“总感到孩提一般的天真”,而如今的写作,更像是用词语绘画,结合着“天真”与“感伤”的讶异。

推荐者:刘晓红

刘晓红 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2012年当选为“上海第四届优秀中青年法学家”

《韩德培文集》 韩德培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对于国际私法学者而言,韩老的论著可谓是必读之作了。该文集所收录之文章涉及国际私法的各个方面,且理论与实践并重,是为法学论文之最佳范例。此外,韩老以其深厚的学术和语言功底,将晦涩的国际法理论说得通透、比得恰当;简明生动的文字中,又处处能感受到其用词之精准,治学之严谨。

同时,韩老的此套文集又不仅仅只是一部法学论著,该文集还广泛收录了韩老在法学教育以及法制建设等方面的文章,字里行间中渗透着一位学者对教育、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深切期盼。

《批评与自恋——读书与写作》

苏力著 法律出版社

该书是一本论文集,书名颇为巧妙,事实上是对主题的拆分,也就是读书时的批判与写作时的自恋。

该书第一部分以“逮谁批谁”为题,通过多篇甚为犀利的书评,传递出一种批判的学术态度。当然,要有“逮谁批谁”的勇气,更要有“逮谁批谁”的底气。苏力先生所写之批判,有理有据,论述翔实,与其说是批判,更不如说是批判眼光下分析和论证的示例。

第二部分则以“自恋情结”为题,事实上是对苏力先生自己旧时著述中某些问题的解说和辩解。现时的学术风气不正,原因不仅在于批判精神的匮乏,亦同样在于对个人观点的“不自爱”、不坚持。而苏力先生的以身作则,也许能够唤醒学者的思考精神,以及对法律的信仰。

《法律的故事》 [美] 赞恩著

于庆生译 中国法制出版社

这本书告诉我们,法律,不只是法学家的事。

感伤的文章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知人;历史;感伤;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214-01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本是匈奴后裔,出生在嘉兴。刘禹锡自幼好学,熟读儒家经典,浏览诸子百家。19岁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贞元十一年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他希望在政治上能有一番作为。入仕以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贞元十六年,参与讨伐徐州乱军。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贞元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与王叔文、王坯、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但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首诗,题为《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得罪了执政权贵,又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曾担任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至此结束。

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以后又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他在地方上政绩显著,但总认为自己的政治才能没有充分发挥。晚年他寄希望于宰相裴度,但裴度在“牛李党争”之中受到排挤,也没能实现这一愿望。

从刘禹锡的生平可以看出其一生所经历的曲折与丰富,从而有太多太多的地方与古人和历史相似,而这些相似之处拥有了太多的感伤与感慨了。试想,当时代变迁物是人非之时是否会怀念过去?当时代前进时与历史的某个角落重合的时候,那种油然而生的感伤萦绕在心头的感觉不正是那种神秘的历史情怀在悄悄流过心田吗?

刘禹锡怀古诗中那力透纸背的沧桑感比那些脸谱化标签式的作品所透露的历史情怀要真实优秀的多。

例如《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首诗的触发点就是已经衰败的石头城,引发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古今对比方能看到真实,而触景则是生情的一个重要击发点,往往古代衰败的历史沧桑会带给人以沧桑的共鸣。

而他的《西塞山怀古》:“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则是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引发对王水军讨吴的感慨,而此时诗人却是被贬远谪,这是否是人生的一种讽刺呢?自伤与他伤就间接引出了其“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历史情怀了。

感伤的文章范文第3篇

2、总有那么一个人,你说不爱了,却在听到他的消息时,心狠狠地抽了一下。

3、惆怅换来的不是感伤的天赋,而是逐步迈进感伤无限深渊中的一条不归路。

4、外在美可以赢得赞美,但必须有内在美支撑。

5、清浅的岁月,总会有些许的不甘心,有很多的无奈和阵阵落寞,甚至在迷茫中找不到自我。

6、琐碎的回忆,如柳絮绵绵,堆积在路口,成了难以逾越的心伤。

7、许多事情,总是在经历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错过了,遗憾了,才知道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多无谓的执着。

8、你变了,我也变了,回不去的温柔,泪水如泉涌,最熟悉的变得最令我心痛。

9、总有某段路,只能你一个人走;总有许多事,需要你一个人扛。

感伤的文章范文第4篇

2、坚信自己是颗星,穿云破雾亮晶晶。坚信自己是燧石,不怕敲打和曲折,坚信自己是人才,驱散浮云与阴霾。即将毕业,愿拥有美好未来。

3、毕业了,我们短暂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聚首,品尝重逢的惊喜和快乐!

4、各位师兄师姐们一路走好!我作为一名大三的师弟,亦处于一个特殊的阶段,同时也想和低年级的师弟师妹说一句:把握时光,不要到毕业时。

5、不是每次相聚都充满欢笑,不是每次分别都眼含泪水,一个人的毕业照,所有人的纪念日。

6、毕业季,我想拿着签满全班同学名字的毕业照,给一个大大的吻。

7、哦,我们的青春咏叹,我们的花季故事,我们挥斥方遒的青春故事,我们在一起的峥嵘岁月,不离不弃,永远珍藏在心里。

8、我爱了你十多年,我们唯一的一张合影竟然是我们的毕业照!

9、亲爱的。我要好好爱你,我也要快乐不毕业。

感伤的文章范文第5篇

一、抓“空白点”,放飞想象

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必然会留下一些“空白点”,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地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进行联想,让他们体会作者没有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从而更好地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们就会发现,文章在写到最后除了表述自己在看见荷塘后想起了江南以外,还提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了家门口,推门进去发现妻子已经睡熟很久了,一点声息都没有,作者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并没有说明妻子的熟睡和“我”在荷塘边的思考感悟有什么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感悟文章中所不忍道破的弦外之音。学生在思索之后可以发现作者在文章的前面已经提到过妻子,所以结尾处再次提到妻子在结构上起到了呼应的作用。除此之外,作者也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在自己孤独到极点的时候,妻子已经熟睡,没有和自己一起分担忧愁,这实际上进一步道出了作者心中的孤独和无奈,作者用轻描淡写的手法展现了心中的感慨。这样的理解抓住了文章的空白点,让学生在联想中进一步深入到文章内部,体会到了隐藏的意蕴。

把握住文本中的“空白点”,针对其进行想象,这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抓住隐藏在文本中的写作意图,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感受到文本的思想。

二、摸“触情点”,激活共鸣

因为语言文字是一种抒感的工具,所以文本中必然隐藏着作者的情感,要升华文本体验,就要抓住文本中的词句,体味其中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其进行共鸣。

例如在学习《亡人逸事》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把握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更好地和文本进行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孙犁在文章中说‘选择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片断,记述如上’,那么他选择了一些怎样的片断呢?这些片断能让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不太令人感伤的片断?这些片断真的不让人‘感伤’吗?”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临终问布”等细节,让学生进一步进行思索为什么把布寄到妻子娘家去可以让妻子做衣服方便,从“回家诉苦”和“背瓜遭遇”中能够看出作者对妻子怀有怎样的情感。最后让学生思索作者和妻子并非自由恋爱,他们又是如何相互理解,有了真正的爱情呢?这些细节阅读可以让学生把握住文章的情感点,和文本产生共鸣。

三、探“质疑点”,深化思维

在进行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文本内部,或者是文本和现实之间相互矛盾的地方。教师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产生的质疑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深入思索中尝试解决问题,并深入文本内部,融会贯通地解决质疑之处。

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的时候,针对“且贰于楚也”这句话进行理解,有学生解释为“在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因为“贰”的意思就是从属于两个主人的意思。但是有学生却对这个回答表示了质疑,认为“贰”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背叛”,如果这么理解的话,这个句子的解释应该是“对楚国怀有二心”的意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从课文入手,找到同样描写当时历史的其他书籍进行阅读,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情况,从而尝试解答这个问题,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解决质疑点。学生们在思索后发现郑文公从属于楚和晋的时间是有先后的,所以他们得出结论,这个句子应该理解为“对楚国怀有二心”。在深入阅读中,学生找到了隐藏在文本深处的语义,在理性思辨中解决了自己的疑问。

感伤的文章范文第6篇

2、最后遍体鳞伤

3、可笑的曾经

4、走了就别回头了

5、孤影

6、逝去的感伤

7、太阳与黑夜无缘

8、微笑听雨

9、清水漪澜

10、眼泪总喜欢我

11、转身的微笑

12、屋檐下的黑猫

13、宿命

14、偏执的悲伤

15、世俗抹杀我

16、消愁

感伤的文章范文第7篇

连山复秋色。出自唐代王维的《华子冈》。

全文: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译文:百鸟聚集在天边飞来飞去,周围绵延的群山已都呈现出一片秋色。置身于这满是萧瑟之感的华子冈,心中的惆怅感伤无穷无尽啊!

注释:何极,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穷尽、终极。

(来源:文章屋网 )

感伤的文章范文第8篇

《春望》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