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雨的现代诗

描写雨的现代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雨的现代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描写雨的现代诗范文第1篇

祭奠清明节作者:邢哲平

古老的祖先定下了这个特殊的节日,

祭奠所有的故人。

使他(她)们在天堂那边不要孤独,

不管是自己亲人祖先还是革命的烈士。

他们曾经走过的土地,

血脉仍在延续。

你们的事迹,

你们的历史,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此时荒原的坟墓上插满了鲜花,

烧尽了纸币。

愿你们在那头不要在贫穷,

不要孤寂。

泪水洒满了记忆,

光荣飘满了思绪。

我赞扬革命的烈士,

你们留下了坚强的意志。

中国的军魂,

影响深远,永不停止。

我思念已故的亲人,

泪水淋湿了双眸。

你们的劳累,我们的幸福,

永远联系在一起。

清明节(组诗)作者:简易

土之下

土之下,那是阴界

里面住着不同的姓氏

猜想定是极乐世界

去的人,都没有回来

闭上眼睛,进去

绕过一场葬礼

让一些泪和纸灰

飘起来

土之上的人

不能停止怀念

不相信人真的已经死去

想,他们是去了异地生活

在地下保佑我们

念叨我们

清明

清明节

其实不清明

雨纷扰,雾隐隐

一米外,见鬼骑墙

路上,风佛动白幡与蝶灰

白头荻花,招摇

水涨水落,泼墨春天

清明,不清不明

巫咒,从发霉的蒲坐

不断渗出,漫过三月

语无伦次地诅咒着明媚的诗地

让桃花神经错乱

搅动四月的静,搅动

阴阴的黑,不清明

清明雨

细细的丝

密密麻麻的斜织着

忧伤

不安的灵魂飘动

看不见黑色的睡眠

被雨分割成

泪眼

澹泊的清明

心情沉潜,宁静

在词根里视而不见

做一座山

风来岿然,狗吠无惊

让泪水,在隐忍中闪烁

让巫咒,溺于无声俗尘

雨过,天就会清

清明节作者:超哥

清明的雨

慰息着逝去的身影

人的泪

这天

也只能作为花瓣

点缀着哀伤的风景

春的开始

诞生一个新的生命

制造生命的人

脱去衣服

思念

变成点燃的一团烟

闻着春的味道

想起奶香味

想起喂奶的母亲

也许祭奠故人就这样开始的吧

清明节

烧糊的那些图案

飞到该去的地方

能当饼充饥

能当屋住

描写雨的现代诗范文第2篇

【考点透视】

1.注意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调、重音等。2.对现代诗歌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3.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中某些形象的象征意义。4.理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涵。5.体验作品中的情景和形象,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真题演练】

例:(201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

(2)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

(3)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

(4)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

(5)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

⑹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

【题目解析】

第⑴题考查考生对现代诗歌的分段能力。让考生写出上阕最后一句,考生做好这类题目,一定要对整首诗有所了解,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因此考生把握好诗歌的分段点,应该是“分外妖娆”。

第(2)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惜”字有领起下文的作用,考生就从这个字向下找,本题应该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第(3)题,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情,上阕写景,所写的景物有实有虚,前面几句是实写,后面几句是虚写,考生了解这些后就能找出虚写的句子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第(4)题考查了考生对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做好本题考生要仔细阅读该诗句,思考词语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本诗,这里的两个词语“略输”与“稍逊”意思相同;均是“稍差”的意思;而“文采”与“”意思也相同,应该是指广义的文化。

第(5)题考查考生的表达方式。做好本题考生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结合本诗看这首诗的借景抒情,因此上阕以“描写”为主,下阕以“议论”为主。

第(6)题考查考生对修辞的把握能力。本诗使用了不少的修辞,考生做好本题要按题干的要求去做,让考生找出使用对偶和比喻的句子。所以考生首先要了解这两种修辞的定义,根据定义去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

(1)分外妖娆。(2)只识弯弓射大雕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素裹”是核心句)(4) ①含义相同。②“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之意,“文采”与“”都指广义的文化。(5)描写;议论。(6)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解题策略】

1.要知人论世。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就是说在鉴赏诗歌时,既要明确诗人的创作背景,了解其写作动机,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如闻一多的《一句话》: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

闻一多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用“一句话”表达出对理想中的中国的热切期盼,用自己的全部情感讴歌了一个永恒的爱国主题。

2.要抓住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语句,是诗人精心构思的语句,是诗歌“立言之本意”。要抓住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诗歌的最后一节。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全诗的“诗眼”,表现出作者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死水》中的“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表达了作者创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3.要分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是通过诗人的选择与锤炼,重新组合后产生的一种含有特殊意义的语言形象,是诗人借助客观事物来表现其内心世界的结果。如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连续使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揭示自己的思乡之情、思人之苦,表达了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思想感情。

4.要知晓抒情。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即在诗歌中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一种是间接抒情,即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有寓情于事和寓情于景两种形式。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采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手法,借助一只鸟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真情。

5.要明确手法。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我们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如比兴、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反复、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这样才有助于披文入情,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如臧克家的《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诗歌运用排比句式,为我们刻画了一辈子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写出了他们世世代代与土地为伴的艰辛,既有对农民的同情,更有对农民的礼赞。

【真题演练】

例1:(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1)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贴”:向往与期待。

“ ”: 。

“ ”: 。

(2)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涵义的理解。

(3)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

【参考答案】

(1)示例:“摸索”:痛苦和仇恨。 “轻抚”:热爱与幸福。 (2)①实指诗人被残害的身体。②象征民族遭受的伤痛和屈辱(或象征祖国残缺的版图)。表明诗人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爱。 (3)示例:虚拟:诗人虚拟祖国的广大土地就在眼前,随着思维变化转换空间,既可观其形色,又可感其冷暖、嗅其气味,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挚情感。 想象:借助“无形手掌”的活动,想象国土的今昔变化和不同区域不同的色彩、情景,形成诗歌的丰富内涵,寄寓深厚情感。 对比:国土沦陷前后对比,突出表现祖国遭受的苦难及作者凄楚忧愤之情;沦陷区和“辽远的一角”对比,表达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期待、向往以及坚定的信念。

例2:(2015年湖北省恩施州)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1)~(2)题。

雨 伞

苏叔阳

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

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

你撑开整个身躯,

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

却湿透了,你自己。

(选自《苏叔阳文集》)

(1)诗中的雨伞具有怎样的精神?

(2)为了刻画雨伞形象,诗人采用了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 (2)示例一:拟人。全诗采用第二人称,将雨伞人格化,运用“陪伴”“撑开”“创造”等词语,赋予雨伞以生命,生动传神。 示例二:象征。诗人笔下的“雨伞”象征了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人。或“乌云”“风雨”象征了“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 示例三:烘托。诗人借“乌云”“风雨”来营造雨伞所处的恶劣环境,烘托出“雨伞”形象的高大。

【试题演练】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选自《戴望舒选集》)

【阅读感悟】

读本诗要抓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寻找金色的贝”的民间故事里,一虚一实,巧妙交织为一体。细读全诗,体会诗人怎样把他这一艺术构思转化为外在的形式特点:将类似民歌的夸饰、复沓与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一体;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然后,反复吟诵全诗,体味流动其间的诗情与诗绪:既是明朗的(表现了追求理想的执着),又是迷惘、感伤的(表现追求中的疲倦与苍老)。

1.诗中的“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中的“九”这个数字是实指吗?

2.诗人是怎样写这个美丽的梦的?

3.本诗语言优美,请找出一处并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

1.“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是说寻找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九”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指道路之艰难。 2. 开篇写梦的美丽、珍贵,用了“开出花来”“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句子;结尾又用了这样的句子,写梦实现时的绚丽多姿。美丽的句子回环往复,久久萦绕在人的心里,成为人们心中一个五彩斑斓的结,很难遗忘了。递进的句子又很有层次地渲染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开出花来”“开出娇妍的花来”,像画家在画一幅妍丽的画,泼洒色彩时一层层地涂上去,色彩便一层层地浓丽起来。“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这句话中,又给人一种纵深感,一层层地潜下去,越来越深。这样简洁、反复的句子造成了波浪状的美感,让人赞叹。 3.示例:色彩的运用使诗美不胜收。“青色的大海”使人想起波涛翻滚,波浪声声;“桃色的珠”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金色的贝”,绚丽夺目,令人珍爱;“鬓发斑斑”使人叹息。“金色的贝”从“青色的大海”里涌起,非常富有神话色彩;“桃色的珠”映着“鬓发斑斑”,使人叹息,同时有一种无限的幸福感升起。诗人如此用心地运用色彩,可见对美的追寻是非常刻意的。

一道小河

冰 心

一道小河,

平平荡荡的流将下去,

只经过平沙万里――

自由的,

沉寂的,

他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

曲曲折折的流将下去,

只经过高山深谷――

险阻的,

挫折的,

他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

感谢你解答了

我久闷的问题,

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

青年的快乐

在其中荡漾着了。

(选自《冰心作品集》)

【阅读感悟】

这首小诗以小河为意象,写出了诗人从生活现象中获得的某种感悟。诗人满怀对新的精神生活的渴望,表达出了其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

1.这是冰心的诗集《春水》中的诗句。那时的诗人满怀对新的精神生活的渴望,天真地、苦苦地探寻着世界与人生之谜的谜底。她以敏锐的感悟力从生活现象中获得了微妙的生命体悟,并且用诗的语言传递出心灵感悟的信息,那就是_______。

2.诗人用“平平荡荡”的河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比喻两种生活现象,一种是 ,另一种

是 。

3.快乐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受和状态;快乐是一种美德,是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生活中有坦途,也有坎坷,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快乐地面对) 2.生活中的坦途 生活中的坎坷。(意思相近即可) 3.略(扣住“愉悦”“惬意”“坦然”“热爱”中的一点作答即可,具体答案不唯一)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穷,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选自《舒婷的诗》)

【阅读感悟】

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那种深情、那种热爱,结合自身的感受写了出来。可以看出诗中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对祖国母亲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这是一首从别致的角度来吟唱并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1.诗歌第一节选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象征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本诗中,诗人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一句的深刻涵义是什么?

描写雨的现代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余光中,散文,魅力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作家,以现代诗享誉文坛,迄今已出版了十余部诗集,得到海内外一致推崇。余光中自称“右手为诗,左手著文” ,意谓散文造诣不如诗。不过笔者认为,余光中散文的价值实应在其诗之上。在散文写作理论方面,余光中主张文章应感性、理性并重——即作家论述人情世理时固应明白透彻,而在景物描绘、情节叙述方面亦应鲜活生动,不能一味以成语敷衍了事,也不能干巴巴一味说理,只有在感性方面拥有深厚功力,才算得上当行本色的作家。构成散文美质的因素是多样的。而语言之美则不容忽略。余光中的散文给人以清新,舒适,自然之感。我个人最喜欢他对景物的描写,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对景物精心的描摹,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充满了淡淡的乡愁。

《沙田山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描绘“千亩蓝田”的海,“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山,“黄铜烧成赤金又化作紫灰与青烟”的晚霞,“弥漫”的云烟雾气,“咆哮翻腾”的风,以及火车的轰鸣。作者充满激情地道来,最后以诗句结尾,与开头相照应。可谓风景与人相看不厌。在作者深情款款的笔触下。山水似人、山水更亲人。拟人化的语言风致达到了禅宗“去留无踪”的化境,因而。“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还可以是高僧,山亦可以是村女,在山的厚重里还潜伏着欲望的躁动和不安。而当云烟飘渺时。山又成了可与作者联袂的神仙!在此,人山坐忘,融为一体。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风景”为线索,将不同美景尽揽胸中,谋篇布局,浑然一体,这也为文中细致的描写和充分的表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地表达出作品主题和作者那份乡愁。

文章的情和景融为一体,一切景语皆情语。除了直接的抒情外,那景物描写中更包含了作者的深情,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但更深沉的是文中浓浓的乡愁和对祖国统一的渴盼。本文发表于1987年,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作者站在他那似家非家的阳台上,望着“大陆的莽莽苍苍”,必然会心潮澎湃,特别是结尾处的语句,“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那里面是什么呢?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颗跳动着的心,那种爱乡,思乡,想回到祖国怀抱中的急切心情,由此带给读者的也是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如果我们再看看他的那首《乡愁》,就更能感受到他那一以贯之的思乡情怀。全文不着一字乡愁,却处处是乡愁。

二、叠字叠句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

读《听听那冷雨》还可以感受到余光中对散文艺术的多方面探索。他努力开拓散文“可读性”的范围。为此,他十分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叠字叠句的用法在他笔下出神入化了,让人一看便不禁吟哦。余光中对李清照的词风是偏爱的,“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则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这句话师承《声声慢》,但他更注重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这句,“譬如凭空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沦沦,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态、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另外,《沙田山居》大量的叠词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灿灿、姗姗、碧湛湛、阴森森、莽莽苍苍、零零落落、远远近近、朝朝暮暮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善用叠字,“诗化”散句,似乎也可称作 “余光中现象”,读起来有醉人的韵味,那巧构的谐音辞格又毅出一连串的遐想。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个万伞”一句,“山”、“伞”湘谐,借喻妥帖,寄寓着无尽的忧思与遗憾。桐城文人“因声求气”的观点,在余光中的散文里得到的印证和发展。

有时,作者也排出个把长句,但不累赘,仿佛如歌的行板。他拿手的还是让短语、短句参差跳跃产生出珠落玉盘的效果,读这句便知此说不谬:“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不仅可诵简直可唱了。人们得到了启示:诗句要有节奏,散句也要有节奏;而这节奏千变万幻,调度得当便是艺术。

同类语或近义词的连用在文中也不乏见。“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一下子扫过万千山水,大陆风情,如数家珍。再看这句;“大陆上的秋天,天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一字之别,入木三分。

读余光中的散文,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则常有会心,时而颌首;对于发蒙于新文学的青年来说,则知、美兼得,受益匪浅。当然,细心者也会发现余文中亦有西化句型杂陈其间,另有意趣。这表明在对待“民族化”的问题上余光中既坚持主脑又不偏颇自囿,至于文中大跳跃式的联想和具有现代风格的“情影置换”更能证明这一点。

三、语言的细腻准确,多种表现手法杂糅其间。

余光中是一位诗人,他的文章可以说是诗化了的散文。作者犹如拿着马良的神笔在绘着祖国的壮丽山河,看那“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山影黑沉沉睡去”,“千山磅礴的来势如压”,“掀翻海水,吐着白浪”等等,无不如诗如画。

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让景物都有了灵性,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与美感。“海被风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批,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等等,从全文看,作者完全把笔下的景物当作有情感的人来写,表现它的喜、怒、哀、乐,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份人与自然对话的真诚,那份喜悦,那份欣赏,那份赞美,那份依恋,所有景物都脉脉含情,充满了诱惑,难怪作者深入其中,尽情享受。

典故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深度。“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也不能不下楼去”,这些典故都表露了作者的心迹,“下楼去”做自己心中长久想做的事,让祖国早日实现统一,文章显得含蓄,深沉,也留给读者深远的回味。

参考文献:

[1]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

描写雨的现代诗范文第4篇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全诗长于抒情,韵味深长,语言朴素自然又精练生动,风格接近民歌。

本篇可分作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后十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追叙初别,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开头两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全诗的纲,总领下文。 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思妇相思之苦。胡马、越鸟二句是说鸟兽还懂得依恋故乡,何况人呢?以鸟兽和人作比,是从好的方面揣度游子的心理。随着时间的飞驰,游子越走越远,思妇的相思之情也愈来愈深切。“衣带日已缓”形象地揭示了思妇的这种心情。她日益消瘦、衰老和“游子不顾反”形成对比。“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是从坏的方面怀疑游子薄幸,不过不愿直说,而是委婉地通过比喻表达心里的想法。最后两句是强作宽慰,实际上这种心情是很难“弃捐”勿“道”的,心绪不佳,“餐饭”也是很难“加”的。相思之苦本来是一种抽象的心理状态,可是作者通过胡马、越鸟、浮云、白日等恰切的比喻,带缓、人老等细致的描写,把悲苦的心情刻画得生动具体,淋漓尽致。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

描写思念的名句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周邦彦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此诗叙述的是一个生活片断,大致描述如下:诗中的女主人公独立楼头,体态盈盈,如临风凭虚;她倚窗当轩,容光照人,皎皎有如轻云中的明月;她红妆艳服,打扮得十分用心;她牙雕般的纤纤双手,扶着窗棂,在久久地引颈远望:她望见了园久河畔,草色青青,绵绵延延,伸向远方,“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欲何之,宿昔梦见之”(《古诗》),原来她的目光,正随着草色,追踪着远行人往日的足迹;她望见了园中那株郁郁葱葱的垂柳,她曾经从这株树上折枝相赠,希望柳丝儿,能“留”住远行人的心儿。原来一年一度的春色,又一次燃起了她重逢的希望,也撩拨着她那青春的情思。希望,在盼望中又一次归于失望,情思,在等待中化成了悲怨。她不禁回想起生活的捉弄,她,一个倡家女,好不容易挣脱了欢场泪歌的羁绊,找到了惬心的郎君,希望过上正常的人的生活;然而何以造化如此弄人,她不禁在心中呐喊:“远行的荡子,为何还不归来,这冰凉的空床,叫我如何独守!” 赏析此诗定的就是这样一个重演过无数次的平凡的生活片断,用的也只是即景抒情的平凡的章法、“秀才说家常话”(谢榛语)式的平凡语言;然而韵味却不平凡。能于平凡中见出不平凡的境界来,就是此诗,也是《古诗十九首》那后人刻意雕镌所不能到的精妙。

现代诗歌中描写思念的句子

下雨了,阳光中的雨水, 就这样飘然而下,悄悄地,默默地挥洒。 就像那路上的脚步,轻轻地,慢慢地远去。 悄悄的来,轻轻的走。 留不下长久的痕迹, 当天空的乌云散去, 依然是蓝蓝的天,白色的云。

如果落叶能寄去我所有的思念/我愿将心扉敞开等你投入我的怀抱/如果风能将你的消息带来我的身边/我愿化成大树为你留下熟睡的温床/在淡淡的夜里/给你说小小的故事/恬美的世界/我为你唱一曲曲动听的歌 冷雨夜/在雨中漫步/街灯/霓虹/照出我们留在潮湿地面的身影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我是一朵出水的白莲/带着羞涩/来到这美丽的人间/我/是一朵高雅的白莲/怀着梦想/来品这绚烂的人生/不忧/也不惧/风霜还不曾来侵蚀/秋雨也未滴落/我已亭亭/这正是/我最美丽的时刻/绽放芬芳的笑颜/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莫怕岁月无情

描写雨的现代诗范文第5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二、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贴图,配乐磁带。

学生:查找诗人资料和已学过的作品,查找的定义。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严寒的冬天过去的时候,什么季节来临了?春天是什么样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

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与杜甫的资料。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

1、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鹂鹭。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描红。

(2)

指名读诗正音。

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3、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

2、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

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

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

(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四、拓展练习,尝试作诗。

1、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3、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

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

小诗人们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4、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五、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

1、背诵并默写《》。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3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4、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

板书设计: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描写雨的现代诗范文第6篇

《天狗》《贺新郎》《蛇》这三首现代词抒情诗,均产生于同一时期,但三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同,因而采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如郭沫若的《天狗》是直抒胸臆,的《贺新郎》比较储蓄隐晦,而冯至的《蛇》则是将情感具象化,引人入胜。下面笔者就从它们独特的抒情方式入手,并对其加以分析。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直接胸臆”,是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倾吐对人、事、物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感情。它毫不掩饰,以“我口写我心”,从而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接抒情能让读者很快明确作者的情感倾向,迅速融入到诗歌中去。“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因此,诗歌创作中,如果在开头能直抒胸臆,那么就相当于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其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明快而紧张,情感直露,朴实真切却感染人心。

如郭沫若的《天狗》就是现代诗中直接抒情的代表作之一。千百年来,习惯欣赏中和之美的中国读者,最初品读《天狗》,无不为其惊世骇俗的粗犷美、强悍美所震撼。诗作的主体意象――“天狗”,既是自我的化身,又是五四时期个性意识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的象征。它以雄强勇武、一往无前的气概,发出了彻底破坏、毁灭一切和重新创建一切的战斗呐喊。

从构思方式看,作者运用奇特的想象艺术,开头就以幻觉让“实我”进入“幻我”,以飞落天外的奇特想象创造出一条神奇的“天狗”,以“天狗”吞食日月的情节展开神奇的联想,通过对“天狗”的气魄和和力量的极度夸张,塑造了一个大胆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体――“我”。作者紧紧抓住“我”的“动”的精神,表现出摧毁一切的神奇的力量,唱出对具有无穷潜能的自我力量的赞歌。

从诗体形式上,《天狗》采用第一人称“我”直抒胸臆,全诗通篇以“我”字领句,构成连珠式排比,层层推进,步步强化,有效地增强了语言气势,渲染了抒情氛围。此外,本诗诗句简短,节奏急促,韵律铿锵,诵读之时,犹如狂暴的急雨,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雄壮气势。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也叫情景交融,这种抒情方式一般不直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融入自己强烈的感情。间接抒情的特点是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的《贺新郎》为间接抒情的代表性的词作,该词不仅细致地写出了革命伴侣至诚相爱和凄然惜别的情景,更反映出他们投身革命事业的豪情壮志,歌颂了高远的革命理想。

如“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一句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承接上阕离别的题意,进一步写告别时的情景。“霜重”是寒冬时节景象,“残月”是绝早的天色,这构成了送别时冷寂悄然的环境,重霜满路,残月如钩,凄清的自然景色衬托出别情离绪之沉重。肝肠寸断,却毅然闯天涯,进而又反衬出青年革命者离家投身革命、实现伟大抱负的可敬可佩的崇高精神。

三、情感具象,景在眼前

具象是作家在生活中多次接触、多次感受、多次为之激动的既丰富多彩又高度凝练的形象,它不仅是感知、记忆的结果,而且还打上了作家的情感烙印,它是综合了生活中无数单一表象以后,又经过抉择取舍而形成的。如冯至的《蛇》中,作者将“寂寞”比喻为“蛇”,将抽象的情感比喻成具体的动物,虽然两种事物的性质有很大的距离,然而,作为诗歌语言,这个比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故历来为人称道。

描写雨的现代诗范文第7篇

下面以“探究叠字的艺术效果”为例,谈谈研究性阅读。

一、兴趣是开启研究性阅读的金钥匙

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叠字总是脱口而出。人们的称呼就多用叠字,如“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等,尤其是品读孩子的叠音名,就特有味道。试想孩子的名字“婷婷”(tíng-tíng)这反复的音韵美感比单一的“婷”或是“小婷”之类的名字要显得悦耳动听,富有音乐性,并且更富有亲昵的情味。

叠字更是历代文人笔下的珍珠。早在《诗经》中,叠字就已被广泛运用。比较著名的有《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的叠字技巧对后代的影响深远,叠字在诗歌中应用显得特别普遍,如《古诗十九首》、崔颢的《黄鹤楼》、李清照的《声声慢》、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等。

生活中,文学里,叠字的使用是如此的普遍,使用叠字究竟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这样,富有价值的研读专题就确立了。

二、采集材料是研究性阅读的源泉

要围绕研究的目的(探究叠字的艺术效果)阅读相关的材料,并做好读书卡片。例:

有课内的: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有课外的: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关于“叠字”的材料很多,指导学生去采集就行了。

三.悟道是研究性阅读的灵魂

坚持两条腿走路,自主学习是研读的基础,合作探究是研读的有效途径。在研究性阅读中应让学生充分地合作,自主地探究,做到课堂研究性阅读和课外研究性阅读相结合。其中重在悟道,悟道是研究性阅读的灵魂。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列举了《诗经》中运用叠字来描写景物的语句:“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这段话不仅饱含着作者对神奇美妙的叠字的欣赏、赞叹之情,而且还归纳概括了叠字具有的描摹作用:通过描景状物的情态形状没有遗漏地完全地描绘出来——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迢迢牵牛星》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声情并茂。“迢迢”,写距离之远,同时也极尽摹写二人相思之苦;“皎皎”,写星光之亮,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然后,诗人将视线移到织女星上。由远而近,先人后物。“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纤纤”和“札札”,形声生情。“盈盈”写水之物貌;“脉脉”写人之情貌,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一个饱含离愁的形象若现于纸上。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运用叠字写景抒情,也真可谓“情貌无遗”。

第四段着力写月下荷塘。开首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的“曲曲折折”是第二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的“曲折”的重叠。为什么到这里才重叠呢?因为文章是写荷塘,不是写小煤屑路,更重要的是这里一重叠就为写荷叶、写荷花、写香气、写微风铺开了场面。“田田”的叶子,象“亭亭”的的裙,这是用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语。“田田”是就其荷塘的广度看,与“曲曲折折”相承。荷叶茂密的深度则用“层层”。“层层”的荷叶中间,有象“一粒粒”明珠、如碧天里“星星”的荷花。“一粒粒”这是接在数词“一”后的物量重叠,其效果有相当多的意思;“星星”是活跃于口语的单音名词的重叠,正好是“一粒粒”明珠的进一步描写。写荷叶写荷花,还要写出荷花的香味:微风送来“缕缕”的清香。“缕缕”近于“一丝丝”,给人以飘渺的感受,恰与渺茫的歌声吻合,形成了本体与喻体。视觉、嗅觉、听觉交织成心头的感受。作者还从写微风,深入到“密密”的荷叶底下的“脉脉”流水,怜惜“不能见一些颜色”。《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作者不是也好象在叹息“盈盈一叶间,脉脉不得语”嘛!

第五段专写月色,用“月光如流水一般”总领,“静静”以示夜深人静。写月色又不离荷塘,“薄薄”正是塘上雾光水气月色朦胧的写照。上有“淡淡”的云,下有“弯弯”柳影。有明有晴,在光有影。

《荷塘月色》全文仅用二十六个叠词,非常得体而没有丝毫的复沓,写景抒情,“情貌无遗”。这充分体现了朱自清语言艺术的才华和修养,也充分地反映了汉语叠字在具体语境中绘景抒情的特殊功能──形象性。

叠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真情和实景,具有撞击心扉的艺术感染力。而叠字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音韵美,重叠的音节,反复作用于人们的听觉,能增强人们对语音的感受,使听觉能得到一种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能适应演唱和吟诵的需要。

元曲也有许多叠字用得好的范例,如《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中有一支《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这段文字给予了高度评价,连批了十个“妙”字,当然主要“妙”在叠字的运用,既集中表现了崔莺莺生离的痛苦,又适合曲词演唱的要求。

白居易《琵琶行》里也有这样的一个名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声音本是无形的,诗人却用手中生花的妙笔,点缀了几个叠字,描绘出乐曲的声形,使之化为有形的形象;深沉宽广宏亮的大弦发出了仿佛是一阵急雨来临时的“嘈嘈”喧闹之声;轻柔悲切的小弦则好像两人之间在“切切”私语。大弦小弦两种音响交错一起音调合鸣,就产生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亮动听的音响效果,美妙的琴声就具体可感了,自有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魅力。

又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透露了作者难舍难分的离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

采尽百花细酿蜜。叠字能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或物的各种具体情景,可以加强感彩,美化声律韵味,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取得极佳的表达效果。

描写雨的现代诗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诗 用韵 语音时间 卞之琳 审美效果

一、关于新诗用韵的几种态度

关于新诗用韵,有的作家持反对的态度。戴望舒说:“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 ①他认为“诗不能借重音乐,要去了音乐的成分”,②而韵恰好是最具有音乐性的成分。戴望舒似乎并不因此反对诗有韵律,只是“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 ③“新诗最重要的是诗情上的nuance而不是字句上的nuance” ④。

有的作家则保持中立。朱自清在《新诗杂话》里专门辟出《诗韵》一章,第一段就说:

再说旧诗词曲的形式保存在新诗里,除少数句调还见于初期新诗里以外,就没有别的,只有韵脚。@值得注意。新诗独独的接受了这一宗遗产,足见中国诗还在需要韵,而且可以说中国诗总在需要韵。②

有的论者则选择忽视。奇怪的是,持这一态度的诗论者中常有支持格律运动的。闻一多在《诗的格律》里说:

诗的所以能激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莎土比亚的诗剧里往往遇见情绪紧张到万分的时候,便用韵语来描写。歌德作《浮士德》也曾用同类的手段,在他致席勒的信里并且提到了这一层。韩昌黎‘得窄韵则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③

音尺作为汉语格律的主要来源是不充足的。朱光潜有言:“中国诗的节奏有赖于韵,与法文诗的节奏有赖于韵,理由是相同的:轻重不分明,音节易散漫,必须借韵的回声来点明、呼应和贯串。” ④

实际上,现代诗韵自成系统,其功能与语义、意象的作用是平行的而非附属的。西人兰色姆在《新批评》里说:

韵律是诗文中的一个突出要素,在散文中则告阙如。我认为,对于已窥堂奥的读者,它应似一个必然要求,在字句的推敲中,它所起的决定作用足以影响逻辑话语。但是由于逻辑仍然存在,于是在同样的文字中同时存在一个语音文本和一个语义或逻辑文本。⑤

我将以他的意见为基础,以卞之琳的诗歌为例,说一下我所认为的诗韵功能,集中在韵对时间与空间两个宏观层面的调控功能上。

二、押韵的功能――以卞之琳诗为例

诗有两种时间:语义时间和语音时间。诗的语音时间未必符合语义时间。而脚韵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往往最能够调控语音时间的行进。具体来说,这种调控就是延续和中断。上下两诗行,如果叶韵,时间就得以延续;如果换韵,时间就会中断。时间的中断,往往会加强空间的效果,所以韵的使用也具有空间性效果。

(一)ABBA韵式

先看《苦雨》一诗:

茶馆老王懒得没开门;

小周躲在屋檐下等候,

隔了空洋车一排檐溜。

一把伞拖来了一个老人――

“早啊,今天还想卖烧饼?”

“卖不了什么也得走走。” ⑥

这首诗前四行押韵,韵式为ABBA,通称“抱韵”。这一韵式的特点,是在整体断裂的时间中,夹杂着一个完整的时间片段。但短暂的时间的捏合,却显示出整体上的断裂感。这首诗最后两行不押韵,进一步加强了时间断裂的效果。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时间停滞了的沉闷。而沉闷的效果,与诗的语义相协调:

连续的雨天没有茶客,也没有叫车的,没有人要买烧饼。二人却执着地‘等’……事实上他们知道等也差不多是空等,这个无望等待的小片段,已经具有人生的象征意味。⑦116

ABBA韵会进一步缩减为ABA韵。这一韵式抽去了完整的时间片段,时间断裂感更明显。《寒夜》中就采用了这个韵式:

一炉火。一屋灯光(A)

老陈捧着个茶杯,(B)

对面坐的是老张。(A)

老张衔着个烟卷。(C)

老陈喝完了热水。(B)

他们(眼皮已半掩)(C)

看着青烟飘荡的(D)

消着,又(像带着醉)(B)

看着煤块很黄的(D)

这首诗每三行为一个押韵单元,韵式为ABA、CBC、DBD……以此类推。每一单元内第二行都押i韵,一、三行同一单元内押韵,不同单元押不同韵。从形式上看,同一单元内既不能形成完整的时间片段,不同单元又因为一、三句押不同的韵,因而几乎失去了时间上的联系。而这首诗在语义恰是强调场景(空间)以及场景间的对比:

像《寒夜》这样小说化的戏剧性场景,完全通过客观场景的叙述与描写,通过场景中不同成分的对立关系传达诗人内心的感触。寒夜对炉枯坐,无所事事,无所思虑,懒散而闷昏,舒适且将消融于那点微醺,突然一句钟声,一声‘下雪了,真大’,直似棒喝,得一激灵,顿觉一股森寒之气逼人而来,带点欣喜,带点惊悚,此种意味,可意会而难尽以言传。⑦115

(二)AABA韵式

唐所指出的,在《九歌》中就已出现了该韵式,而“四行押‘AABA’的脚韵,还大大影响了后代诗的音韵组织。” ⑧这种影响到了新诗人那里还存在着。举卞之琳两首诗为例:

《归》

像一个天文家离开了望远镜,

从热闹中出来闻自己的足音。

莫非在自己圈子外的圈子外?

伸向黄昏去的路像一段灰心。⑨

《第一盏灯》

鸟吞小石子可以磨食品。

兽畏火。人养火乃有文明。

与太阳同起同睡的有福了,

可是我赞美人间第一盏灯。⑩

这种韵式的特点,是在时间整体的延续中有一个小的中断,中断后又复归于和谐。这里的中断往往提示了上升或转折的动机。《归》之中,前一、二行构成一个明喻,第四行构成一个明喻,第三行却没用喻,是疏远了感性形象的的玄思,诗意在这里得到了哲理化的上升。然而这一行诗的美感却不在它的结构功能中。第三行由于不叶韵,导致语音时间中断,使得这一行诗自然地从行进着的整体时间中脱离了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这一独立空间容易引起“凝视”的审美效果。从诗的艺术手段上讲,这一行也正是从意象的“热闹中”出来,如一个局外人,凝视自己的内部生命。在《第一盏灯》中,如果关注语义时间的话,则“鸟吞……食品”,“兽畏火”在先;“人养火……文明”,以及“可是……第一盏灯”是过去。第三行对第二行构成一个倒叙。其时间点在过去。它是从人类文明发轫的时刻向过去回顾,所以在逻辑上,第三行隶属于第二行。可语音时间在第三行中断了,从而使它挣脱了前一行的逻辑约束,并与后一行相断裂。原本第三行只是为衬托第四行中“第一盏灯”的价值。然而因为它位于时间断裂处的独立空间中,这行诗自身的美感被强化了:人在未有文明之时,虽受自然束缚,然而与万物为一;等有了“第一盏灯”,却已离开了自然,成了孤独的个体。“与太阳同起同睡”一句会让现代人产生对于过去的“乡愁”。因而此诗虽试图传达对于“第一盏灯”的信仰,然而与主旨不符的第三行却因为处在独立空间之中,产生了引人“凝视”的效果。

(三)AABB韵式

如《寂寞》: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艳羡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AABB韵很能体现时间的完整性,然而这完整性体现在单个的时间片段上,不同时间片段间却是割裂与对抗。这一首《寂寞》以四个完整的时间片段构成,片段之间界限分明。而语义时间却是绵延着。一二行与三四行在语义上有一个表示时间行进的词:“长大了”;而五六行与七八行也有表示时间前后相继的词:“小时候”和“如今”。可是语音时间,却由于韵脚的转换,截断了时间的自然延续,延展着的语义在时间上成了并列着的东西。于是重要的不再是前后相继的事实,而是事实之间的关系。界限分明的押韵片段将语义单位间的关系,从时间中直接抽出,将其压缩;语义片段间的对立因而得以是浓缩的、提纯的。再回到这首诗的语义上,会发现每段的后两行不仅是前两行在时g上的延续,而且还是一、二行语义程度的加深,甚至可以说后两行是隐喻,指涉前两行的内容。押韵的作用就在于割断了这样一种指涉的关系,使作为喻体的后两行脱离喻本即前两行,而获得独立。读者因此能够关注诗歌形象本身,而不至于受形式逻辑的束缚。

三、结语

新诗韵的排列方式是最不同于旧诗的。以卞之琳为代表,新诗诗人在韵的排列上作了许多实验。尽管有些韵式旧诗词也有,然而那多是对现成的调子,进行模式化的使用,不像新诗的韵式那样具有独创性的文本价值。新诗韵式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语音时间的延续与中断,对语义进行分割。这种分割既为语义提供了文本实现形式,又扭曲了语义的自然状态,从而降低了语义的重要性,迫使读者能够关注语义之外的纯属于诗美的因素。

注释

① 戴望舒.诗论零扎[A]//戴望舒.望舒草[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9.

② 朱自清.新诗杂论[M].三联书店,1984:106.

③ 闻一多.诗的格律[A]//晨报副镌[J].1926(56).

④ 朱光潜.诗论[M].三联书店,1984:193.

⑤ 兰色姆,著.王腊宝,张哲,译.新批评[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0.

⑥ 卞之琳.苦雨[A]//鱼目集[A].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3:21.//刘祥安.卞之琳:在混乱中寻求秩序[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7:15-116.

⑦ 刘祥安.卞之琳:在混乱中寻求秩序[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7.

⑧ 唐.新意度集[C].三联书店,1990:26.

⑨ 卞之琳.归[A]//十年诗草[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51.

⑩ 卞之琳.第一盏灯[A]//十年诗草[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61.

11 卞之琳.寂寞[A]//十年诗草[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25.

参考文献

[1] 戴望舒.望舒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 废名,著.陈子善,编订.论新诗及其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3] 朱自清.新诗杂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