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窗花的知识

窗花的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窗花的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1篇

摘 要:河北蔚县地处三晋文化、燕赵文化、草原文化交界之地,是全国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尤以剪纸和蔚县秧歌为代表。在众多的剪纸流派中,蔚县剪纸为彩绘剪纸,刀工精细、色彩艳丽、乡土气息浓,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本文正是对蔚县剪纸艺术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蔚县剪纸艺术 艺术特征

河北蔚县地处三晋文化、燕赵文化、草原文化交界之地,是全国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尤以剪纸和蔚县秧歌为代表。大概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外界的沟通交流比较少,蔚县剪纸保留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众多的剪纸流派中,蔚县剪纸为彩绘剪纸,刀工精细、色彩艳丽、乡土气息浓,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因此,蔚县剪纸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项首位。

一、蔚县剪纸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形态特点

据史书记载,其始创于清代咸丰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蔚县历史源远流长,古称蔚州,又名萝川,曾是古“燕云十六州”之一。蔚县人一般把剪纸称为“窗花” 。以窗花见长,“天皮亮”可说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进行装饰。早期当地还盛行供花鞋、荷包、枕头上刺绣用的“花样”。后来河北武强县的木版水印窗花传入,吸取其色彩特点,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县剪纸的独特风格。

蔚县剪纸和其他各地的剪纸不一样,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点的文化形态艺术。蔚县在壶流河流域,不仅有相当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文化遗存,而且还有夏和早商时期的文化遗存。古老的文化积淀无疑让蔚县剪纸散发出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无论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风情的再现,还是用于四时节令、婚寿礼仪等庆典,都体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设计、细致入微的精湛刀工、绚丽鲜艳的独特点染,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动、有味、耐看。

蔚县剪纸是一种从窗户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在河北、山西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里,有着过年贴窗花的习俗。这种源远流长的民俗习惯,是蔚县剪纸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塞北农村的窗户和现在城市里的窗户是不一样的。由于贫穷和寒冷的缘故,那里窗户上玻璃仅占较小的比例。一般窗户的上部是由许多的小方格子构成,下面才是几块透明的玻璃。在小方格子上面,糊了一层厚厚的麻纸,窗花就是贴在方格子的纸上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太阳光透过窗户纸照射进屋里,窗户纸上面的窗花在光线的照射下栩栩如生、鲜活美丽。也正是由于窗花是贴在窗户纸上欣赏的,因此窗花的用色必须浓艳,浓重的颜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窗花的特点,普通的剪纸贴在窗户上是难以表现彩染窗花的特色的。

二、蔚县剪纸的题材和形式

蔚县剪纸题材广泛,寓意深长,生活气息浓郁。大体的可以分为:

(一)吉祥图符

在吉祥图符中,有文字和花卉、动物等的组合:如福字系列的:花开富贵、金娃送福、否极泰来、年年有余、金羊开泰等。还有用于婚庆礼仪的龙凤呈祥、鱼戏莲花、喜上眉梢、鸳鸯戏水等。这类剪纸,构图匀满、色彩鲜明,颇富祥瑞气氛。此外运用谐音、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吉祥寓意的内容,采用的这些具有喜庆意义的花、鸟、鱼、虫等生机盎然的瑞兽祥鸟或文字图形,通过一定的组合来构成图案、花边和画面,以此纳吉驱邪,在蔚县剪纸中也是常见的。

(二)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剪纸分为人物和故事两种。神话人物常见的有西游记人物系列:《钟馗捉鬼》、《和合二仙》等。还有民间寓言传说,《老鼠娶亲》、《猪八戒背媳妇》等,多采用拟人化手法,并赋予深刻的社会涵义。

(三)戏文故事

这一类剪纸题材占有相当比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民间对戏曲的爱好,表达了民众对英雄的景仰,对善恶的辨别和对自由的赞美。它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人们在欣赏这些故事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了解历史,接受传统的道德教育。这类剪纸大部分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演义小说及地方戏曲等,有单张的,也有屏条式连环故事形式的,如《三国演义》、《杨家将》、《红楼梦》、《包公案》、《西厢记》等等。并且在众多的戏文故事当中,戏曲的脸谱人物剪纸最具特色,色彩和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四)神像

神像题材取来自于佛教、道教、儒教诸神以及民间俗神等,这类神像题材在剪纸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主要是观世音菩萨像,财神像,灶神像等。神像类剪纸带有一定的宗教和武术性质,是一种带有明确功利目的,祈福纳祥的信仰崇拜。

(五)风俗时事

这一类的剪纸多是表现现代社会时事、风俗和家庭生活的场景为内容,如《挂红灯》、《瞎子观灯》、《年夜饭》、《煨旺火》、《迎灶神》、《初二祭祖》、《抬灯官》、《老王八戏妈子》、《骑活马》、《踩高跷》、《八戒背妻》等等。画中所表现的多是民间生活的风俗,画面色彩热闹喜庆,极富装饰色彩。

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而驰名,所谓“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而成。

它的工艺流程别具一格, 第一步是“熏样”,即把原纸样或设计的草图,帖在一张白纸上,然后点燃蜡烛进行烟熏,使其在白纸上留下一个清晰“黑样”。现在这道工艺人们已采用晒图的方法。 第二步是“闷”,就是将刻窗花用的宣纸剪成将要刻制的画幅大小,因为剪纸层数一般是三十到五十为宜,所以要用水淋湿,用手压实,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以待刻制。 第三步是刻制。蔚县由剪纸剪刀换成刻刀,其优点不仅在于生产的数量多,更主要的是,刻刀能更好地发挥艺人的艺术思想,刻起来随心所欲,花样翻新。在艺人的手上,刻刀灵活得像笔一样。刻刀有单刀、三角刀、圆口刀之分。刻制时以阴刻为主,兼有阳刻或阴阳结合的方法,使得作品玲珑剔透,层次分明。 第四步是着色,艺人们的行话叫点染。点染所用的颜色要事先用酒调和,因为剪纸的原料是宣纸,用酒调色可以使色彩浸润而不渗透,色彩效果极佳。浓浅浓淡烘托、渲染得当,富有强烈的透明感和立体感。

参考文献: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2篇

>> 浅谈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浅谈初中美术课学生兴趣的培养 浅谈美术课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培养学生美术课的兴趣 美术课学生兴趣的培养 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农村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浅谈农村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浅谈初中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浅谈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浅谈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初中美术课学生兴趣的培养 美术课学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课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美术课的兴趣 浅谈农村美术课中的兴趣培养 浅谈对中学生美术课兴趣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浅谈美术课学生兴趣的培养 浅谈美术课学生兴趣的培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只要学生对某件事有兴趣,就会自主地去关注、去学习、去探索,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所有的时间,去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目的,美术兴趣就是对美术特别喜爱的情绪。在农村,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专业老师的缺乏,使农村小学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不够浓厚。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关键词:农村 学生 美术兴趣 培养

当前,素质教育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某件事有兴趣,就会自主地去关注、去学习、去探索,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所有的时间,去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目的。美术兴趣就是对美术特别喜爱的情绪,有了这种兴趣,在老师家长的鼓励支持下,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审美创造,儿童会表现得更加大胆,一扫成人的惺惺作态。

在农村,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专业老师的缺乏,使农村小学的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不够浓厚。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欣赏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动力。为了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我充分利用美术欣赏课中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对于名作、名画、图片,尽量准备原作、原件或大幅范画,教给学生欣赏方法,让学生尽情欣赏,自谈感受,挖掘范作每一处美的东西,让学生融进美的作品之中。如:在教学水墨画时欣赏齐白石的《牵牛花》,潘天寿的《奔马》;教学《纸条穿编》一课时欣赏《维族花地毯》、《贵州苗族羽毛花衣》。经常结合教材给学生讲解我国的美术史,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从各种艺术珍品到各种画派名家,从大型雕塑到各种壁画。这些艺术瑰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珍品。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介绍和画片的欣赏中,了解了我国从古到今美术在人民生活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认识到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美术是宝贵的精神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对学习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走进学生内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身体发展,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都已经开始萌芽。对美的事物充满兴趣,看到好看的作品都会积极的尝试去模仿。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走进学生内心因势利导,唤醒学生兴趣。比如在教《给老师的爱》一课时,我先在网上找了大量的鲜花图片,用多媒体展示给同学们看,在学生的啧啧赞叹声中,我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当同学们还沉浸在美的画面中时,我又将自己制作的五彩缤纷的纸花送给全班同学。学生看到美丽的纸花就会禁不住问:“怎么做的呀?”这时我就会边给学生展示做纸花的过程边讲解。学生的兴趣已经被唤醒,由“老师要他们学”变成了“我要学”。再让学生去尝试,自己制作纸花。学生完成纸花制作后,我用两个花瓶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插在里面。学生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我和学生又选出“最漂亮的花”、“最有特色的花”。让优秀作品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制作方法。对有问题的作品也一并给予指正。这节课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我认为: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三、利用已有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课适时走出课堂,亲近自然;走进家乡,看看社会的变化。树叶贴画教学:农村学生出门见山,抬头见树。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如果美术课前引导学生采集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放在旧书里压平,阴干备用,并让学生准备好剪刀、胶水等。在课堂上就可以先指导学生用合适的树叶修剪、组合、拼摆、粘贴成画。窗花教学:窗花是民间剪纸的一个类别,它主要用于过年过节等喜庆环境中张贴在门窗等地方,体现喜庆的气氛。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窗花的图案细致、精美、寓意美好,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向往。所以教师可以先利用节日,把剪好的窗花张贴在窗户上和走廊上。欣赏完美丽的窗花,孩子对动手剪窗花充满了期待。教师示范剪窗花,学生动手剪窗花,一切都水到渠成。

四、举办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举办各种各样的绘画活动,让大家都来参与,营造一种群体艺术氛围,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本学年我们学校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这次艺术节是立体的,是多层次的,它们的很多项目穿行。其中有一项目是学生进行现场绘画、书法、手工制作即席表演。举办这样的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表现才能的机会,营造了艺术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我从中体会到,适时举行形式多样的书画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总之,在进行一切美术活动中,多给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满快乐,必然喜欢美术活动,必然就会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幼儿;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一、注重幼儿对事物表象的积累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以生活为美术教学的内容,反映自然,反映社会,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实际上,幼儿的想象是以表象的储存为基础的,只有幼儿头脑中的形象储存丰富,情绪激动,才能促使创作欲望强烈,才会画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来。如在美术活动画《秋天》中,我先带领幼儿观察:秋的景致、感受秋的丰硕。成熟是秋天的标志,飘摇的黄叶,果香飘满了果园,田野里泛着金色的浪花,带幼儿一起去看看,告诉他们哪些果实成熟了,让他们去摸一摸,闻一闻,然后再让幼儿画“秋天”。有了真实的触觉之后,幼儿的画都画得十分生动,并且极少雷同。很明显,这些幼儿都运用了他们平时对生活中表象的积累,通过幻想表现了奇特艺术构思,这种奇特性真的是创造性的一种表现。只有当孩子们有了自己对事物表象的积累,才能将事物画的真实、贴切。

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幼儿对一种事物的多种想象。如在画线条的活动中,画出几种直线的、不规则的波浪或任意旋转的线条,让幼儿想象这些线条像什么,简单的线条或组合可以与许多的东西联系起来:像蛇、像铁丝、像小鹿、像飘起来的长发等,从而在绘画过程中灵活地加以组合运用,创造出新形象。又如在接触各种颜色时,可以让幼儿联想,由蓝色想到大海、天空;由红色想到太阳、花朵等。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童心创造画画,将各种色彩进行不同的搭配表现不同的风格与涵义,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鼓励幼儿大胆幻想和尝试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条件,给幼儿留下想象的空间,激发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就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萌芽。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既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操作环境,更要为他们营造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要在材料提供上动足脑筋、下够功夫,充分利用和体现材料多样,以启发他们灵感的火花。如在综合活动《花园里的花》中,我就为幼儿提供了皱纹纸、挂历纸、蜡光纸、五彩线编的绳、笔、剪刀等,给幼儿充分的自由,鼓励幼儿自己选择材料,根据想象和加工,设计出不同的花朵,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住在营造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使孩子产生心理安全感和自由感,使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动机和兴趣等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总之,对孩子的想象要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多表扬、多鼓励,并给予关注、给予信任、基于自由、基于自主。

一天午睡起床后,我无意间听到有几位小朋友在讨论关于“外星人”的事,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幼儿画“外星人”。先是启发幼儿回忆在动画片中看到过的外星人形象,幼儿争先恐后地站起来介绍,简直比我知道的还多。于是,我就启发他们:“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宇宙中的其它星球,但是我们谁也没见过真正的外星人,今天,你们大胆的想象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神奇的本领,都把它们画出来吧。”幼儿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想象也更丰富了,他们兴高采烈地画起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外星人。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的,是和大人不同的,他们能想出许许多多在大人看来完全幼稚的表象,但是对于孩子的想象,我们要多肯定,不能去否定它,我们要鼓励幼儿多想象。

三、实现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必须积极倡导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多种游戏活动和操作材料。绘画需要手、脑、眼的结合,在制作手工活动中,让幼儿用一些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拼、贴、剪、添,也会创造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好作品,并且开发幼儿动手创造的潜能。

在《拼贴树叶小动物》的手工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树叶,扇形的银杏叶、五角形的枫叶、扫帚形杉树叶,颜色和形态都十分丰富。然后给幼儿表演一个魔术,用银杏叶和月季花叶拼一条小鱼,再在小鱼旁画一些水,接着让幼儿动脑筋、构思,还可以利用什么形态的树叶来拼贴,什么颜色的树叶来装点,最后让每个幼儿来创作。结果,一幅幅构思独特的手工――绘画作品被制作了出来,这些作品无不体现出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构思。也有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教师的示范,给孩子更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间,让他们自己动脑想,动手做,效果更明显。如在剪窗花活动中,我只对窗花的由来做了简单的阐述,让他们知道窗花是代表喜庆的东西,激发他们剪窗花的兴趣。接着说清楚剪得要领、需要注意的地方后,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剪出各种各样的窗花,再一起欣赏,评价。孩子们都操作的很开心,他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可以想怎么剪就怎么剪,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很多时候,孩子是需要自由的,他们的思想是不能被束缚的,只有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他们才能飞的更高、飞的更远。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剪纸;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33-02

陕西宝鸡是中国古代文明特别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是全省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资源之一的宝鸡民间剪纸,也一样久负盛名。而剪纸这一民间美术作为农耕文化的产物, 它的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造型特征最强烈。已成为宝鸡地区一项重要的文化习俗,也是一种文化内涵丰厚、民俗结构完整的文化艺术形式。

一、宝鸡剪纸的文化渊源

宝鸡地处八百里秦川之关中西端,东连中原,西接甘肃,南通巴蜀,靠近农耕经济与畜牧经济的连接地带,处在不同经济形态文明的交汇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特别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宝鸡民间很早就有周成王剪玉圭的传说。周成王年幼时与叔虞玩耍,将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形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当作你的封地。”史佚因此请求成王册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只是开玩笑罢了。”史佚说:“天子无戏言,你说了就要履行。”于是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国旧地,这就是成语“桐叶封弟”的典故。以西周成王“剪叶”的故事看,剪纸之前的树叶、布帛等剪铰艺术可能很普遍了。有关资料记载,文物工作者已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陵墓里,发现有异常小巧的用金箔剪成的虎、象、怪兽、鸟和云纹图案。宝鸡属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时至今日民间仍广泛使用银箔剪纸、装饰面花礼馍、蜡烛、亭子、花帐等。并且,宝鸡的考古工作者在唐墓中发现了不少保存完好的剪纸作品。

正是基于这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积淀,宝鸡剪纸作为陕西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作为宝鸡民俗生活一种的剪纸,亦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宝鸡民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像用于婚育的剪纸图案主要有龙凤呈祥、金瓜石榴、榴莲生菊、麒麟送子等,新婚洞房被人们十分讲究的贴满这样的喜花剪纸图案。关中地区也是中国戏曲文化的发祥地,以秦腔为主体的关中戏曲文化特色鲜明,宝鸡戏曲剪纸的盛行,正是扎根于当地的戏曲文化。其戏曲剪纸名目繁多,人文内涵丰厚,特别是窗花的主要题材源于戏曲,同时又是戏曲表演的再创造。

二、宝鸡剪纸的民俗文化符号

剪纸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宝鸡剪纸之所以能够从古到今流传,而延续不断的主要原因,除了它赖以产生的基础文化架构即农耕社会结构,以及特定空间参照即地理环境分野这两个重要的依据条件外,还有一个显见也是最直接的生存条件,就是民俗生活。民俗是产生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具有世代相习特性的传统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模式化了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的规范体系。民俗是民族心理的外部表现,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成为代代相承的民众惯习。

多元民俗生活是剪纸生存的文化机体,如同其他民间文化一样,剪纸本身就孳生于一定民俗文化机体,是在民俗机体上直接萌生、蔓延和汲取营养而获得传承不息的。多元形态的民俗生活构成了剪纸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说,剪纸是与民俗生活“骨肉相连”、“相依为命”的。如四季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刺绣花样、美化环境等,样样都离不开剪纸。它不仅能给民众带来美的精神享受,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比如,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宝鸡民众大量剪、刻、贴、挂各式彩色图案窗花、炕围花、团花、粮屯花等等,是民间节日剪纸的所在。几乎所有的祭祀、敬奉、祈祷、祝愿剪纸都是围绕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主题展示。人生礼俗中的四大环节,即诞生、婚嫁、祝寿、丧葬,是每个人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婚嫁民俗更是人生礼俗中的至关要紧的一环。宝鸡城乡婚俗过程中的窗花、顶棚花、炕围花等等洞房装饰剪纸,琳琅满目、色彩缤纷,以静态喜庆色彩、平面造像方式配合鼓乐、鞭炮与嬉笑哄闹声,营造出一种热闹、欢乐而隆重的婚礼气氛。作为婚姻礼俗中的剪纸,主要形式有龙凤呈祥、鸳鸯戏水、二龙戏珠、凤戏牡丹、白头偕老、麒麟送子、葫芦生子、扣碗和合等等。其主题内涵都是追求幸福吉祥、婚姻美满、和和美美、人丁兴旺等。除婚嫁礼俗外,宝鸡诞生礼俗还讲究在产妇门上贴一个红色葫芦剪纸,报喜、祈福;贴红剪纸鞋样、红十字、红色老虎起避邪、镇妖之功用。在宝鸡民间丧祭剪纸中,对“纸活”使用最为普遍。主要是以制作纸扎、挽花、献祭、铭旌、挂帘、筒纸等为主,清明节在墓地悬挂五色剪纸、十月一焚烧剪纸衣服等习俗。以剪纸来祭祀祖先,祭奠亡灵,是生者表达对死者深切的悼念之情和发自肺腑的人文关怀。

除了逢年过节家庭装饰要用到剪纸,还有用剪纸招魂、送穷、扫晴、燎疳等俗用。在乡里乡村的庙会、集会等相关的祭祀活动中也少不了剪纸的装饰和点缀。宝鸡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三、宝鸡剪纸的民俗文化社会功能

剪纸民俗文化内涵的变迁, 离不开当时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程度地承载着礼神敬祖、趋吉避凶等功能。并在传统节日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汲取灵秀与生命之气,在古朴的民间传播生存。

(一)宗教心理调适功能

宝鸡剪纸,在、巫术思想的影响之下,经常出现在各种宗教仪式或具有某些宗教特性的信仰民俗活动场合,有着较为明显的辟邪镶灾和心理调适功能。在民众看来,剪纸中一些样式不仅可以“通神”,具有“神性”, 而且“神力”无比。与人的生死关系密切的灵魂观念,是剪纸生成的宗教文化根源之一。比如宝鸡市千阳县的“送病娃娃”,手里拿着“桃榴三桂”,桃为长寿,榴为多子,桂为富贵,意味着死者鬼魂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可以把亲人的灵魂领走,故亲人不是请抓髻娃娃去驱鬼,而是送去“桃榴三桂”祭献亲人灵魂,请他保佑平安。民间剪纸招魂,大都是由于突发性的或疑难性的疾病缠身、受到意外惊吓而“魂不附体”或“丧魂落魄”,需要借助象征灵魂所在的剪纸娃娃来引魂归窍。也就是说, 在个人方面,可以增加自信,能在知识 、理性和科学无所用武之地时,给人以心理调适和抚慰。在社会方面,它是一种组织的力量,把社会生活引入规律与秩序。这种仪式所隐藏的纳祥免灾的民间信仰意识,是的一种间接显现,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民间剪纸具有凝聚群众信仰心理和精神的功能。

(二)装饰审美功能

作为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剪纸的诞生、繁衍,其首要的目的和功能并不是出于审美的需要,而是为满足民众的“信仰”需求而产生,但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它也具有多重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因为,在民间岁时节日里的住居装饰离不开剪纸。每当举行婚丧嫁娶、庆诞贺寿、迎年过节、祭祖祀神、招魂送病、驱邪除秽等重要活动,都要用大红大黄纸张剪刻各式各样图案纹样来装饰环境、营造氛围、描绘万象、展示心灵,表达对人生未来的美好祈愿和祝福。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和使用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丰富的感情,且这些剪纸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厚, 件件作品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审美要求, 能给广大民众以强烈的审美愉悦。不论是花草、器物, 还是动物、人物, 都追求造型优美,剪刻精细,色彩艳丽,外简内繁, 有势有韵,繁简相宜 ,虚实相生,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性目的。求美的意愿也成为夸张的内容之一。表现人物时,将人物的衣服上缀满花朵;描绘动物时,将动物身上的毛皮夸张成漩涡状,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图案,这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融形、神、意、趣于一体。以巧妙的展示、丰富的内容和塑造鲜活饱满的画面摄人魂魄,充盈着撩人心目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美感。

(三)教育教化功能

一切艺术都包含着娱乐与教化的功能。剪纸也如此,张张剪纸,如同打开的画册,是教给人们关键是孩子知识的启蒙课本。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历史传说、神话故事、著名人物等,给大人小孩的心灵以直观形象、最初始的启迪。对于爱唱爱看秦腔戏的宝鸡农民来说,窗花是凝固在窗户上的戏曲演出,而这演出一旦从戏楼上搬到炕头前的窗户上,戏迷们便日日都有了好戏看。尤其是戏曲窗花渗透着较为强烈的教化意识。除了一些封建伦理道德如忠孝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社会规范的教导,如为人处世、结交朋友等。戏曲窗花既适从于民居的装饰意趣,又是戏曲舞台的一种延续。每家每户贴的内容、题材都不一样,有的还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和时代风尚,剪一些爱国、爱党、计划生育、科学种田等内容。剪纸也充当了政策的“喉舌”。鲜艳夺目的窗花等剪纸样式,既给家庭带来欢乐和喜庆,又便于对子孙传授传统文化和各方面的知识,如历史知识、生产生活知识、为人处世知识等等。这种简便直观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四、结语

总之,宝鸡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其生命力就在于它给予了人们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寄托了劳动者的生活情趣、精神追求和价值愿望。剪纸作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民间剪纸作为非物质遗产 申报不是终极目的,其传承与保护,主要依赖于民俗文化空间的存在与实现。对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双重因素的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关注,是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的重要基础。我们不应该忽视民间剪纸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其在人的生存心理反映中所表现出的独特价值。因此 ,应大力增强全民保护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和意识,真正重视民间剪纸 、重视那些和人民大众生活联系最广泛 ,最具文化普遍性、最具群体情感象征的活态文化遗产 。

参考文献:

[1]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多元智力;家庭作业;传统教育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概念

加德纳认为:智力应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他进一步指出人类智能至少有八种:语文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

二、传统教育观与现代教育观的强大冲击

传统智力注重单一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智力培养,强调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抹杀学生多样性和差异性。自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发表了“多元智力理论”后,打破了传统智力理论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教育情景性的影响。

三、多元理论视野下的幼儿园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检验手段。针对“幼儿园家庭作业调查”反馈,从多元角度对幼儿家庭作业组织形式和内容加以说明。

(一)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幼儿园家庭作业组织形式

1.书写作业

从多元智力的导向来看,书写是一种肢体的运动行为,巧妙地通过调控身体和操作客体,用身体表达动手能力及提高记忆力的一种能力,属身体―动觉智力范畴。同时,幼儿在数字临摹中,双眼观察,辨别笔画所在位置、起笔或终笔方向等多因素,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初探并掌握书写规则。这样的学习,注重结果,重视学习过程,符合多元化发展要求,也发展幼儿运动智力和视觉―空间智力。

2.口述形式的作业

这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并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幼儿课外学习拼音的拼读实际是来于实践、回归实践的过程。在认读之前,幼儿可能对拼音倍感陌生,但拼音标示的语音却在幼儿生活经验中频繁出现,如“阿姨”对应拼音“”“i”。把儿童熟悉的语音和与之对应不熟悉的字母进行沟通,组成一个新的语音单位,形成音素不离音节、音节不离词语、词语不离句子的良性连锁效应,以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无论是书写还是口头形式的作业,都各有千秋。此外,笔者认为:书写作业又将传统的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集于一体,淋漓表现;口头作业,激发幼儿乐意与人交流的欲望,大胆表达需要和愿望,有利于社会性的养成。同时,多种形式的口头作业,加以游戏、动作、歌曲形式,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

(二)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家庭作业组织内容

1.从横向发展看幼儿书写和口头作业

五大领域中,口头作业和书写作业仅运用某些领域,主要是语言文学和数学逻辑智能。但教育观念不可机械、片面化!笔者认为:首先,幼儿教学五大领域并非不可逾越,家庭作业也可以跨领域进行,将其具体化、深入化,形成各领域间的齐首并进。如,《窗花》的延伸活动,回家后,家长请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窗花,请孩子一起剪窗花,说说窗花的形状,美在哪里,并让幼儿参与布置自己的房间……其次,在作业完成形式上可以多样化、综合化:如口头作业结合幼儿观察法,家长带领幼儿参观超市,请幼儿说一说超市里的物品、柜台分类、价格标签、顾客、售后服务等怎么样。通过活动使幼儿得到全方位、多方向的发展。

2.从纵向发展看幼儿书写和口头作业

书写和口头作业,从纵向发展结果来看,尤其大班孩子小学化日趋严重,字母拼音,“不厌其烦”地拷贝,信心受挫,趣味下跌。这样的教育孩子是受害者!如此高达100%的完成率又有何意义?调查显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学习拼音和数学为小学打好基础,学习起来不会太累!听起来冠冕堂皇,但从训练的即时效应和发展潜在性看:(1)违背孩子发展规律,以认知单方面的训练技能为由而失去更多学习体验其他智力发展的机会,得不偿失。(2)超前教育,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3)强制高压下的孩子容易压制他们本身兴趣,不利于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由此,我们可否想到:我们的“教育”是以孩子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

四、从多元理论谈幼儿作业带来的窘境

(一)占据幼儿游戏时间,抹杀个性

作业(书写作业)又引来一个棘手的问题:占据幼儿时间。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孩子想玩,家长不许,孩子想休息,作业未完成。层层矛盾将冲突强压在孩子身上。孩子先是“阳奉阴违”,接着“唯命是从”。一个个都成了学习的机器人,幼儿天性中本有的好奇心在知识的灌输中不知不觉被泯灭,大胆的想象也在训练和模仿的教育中渐渐退化了。

(二)忽视幼儿个体差异

加德纳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所具有不同智力的组合。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孩子平均用力,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站不住脚。因此,教师考虑家庭作业,要设计多梯度作业,让学生有自由的选择空间和发挥余地,体现“自主性”。“幼儿家庭作业调查”显示:普遍教师认为大班布置家庭作业有利于做好幼小衔接,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生活。从幼儿来讲:兴趣性,有41.1%的幼儿表示对作业兴趣浓厚,有41.1%的幼儿表示兴趣一般,也有6.9%的孩子反映无兴趣;一半左右孩子对作业兴趣并不浓厚。另外,在难易程度上,有11.7%的孩子认为作业有难度,61.7%认为不难,也有14.4%认为难度一般。根据孩子现有发展水平,避免优生徘徊不前,困生负担累累现象的出现。

总之,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多元教育观,首要追求的是幼儿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片面地谈多元智力理论,以求得长期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是对多元智力理论流行背后的误读!在健全的主体上谈理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渗透理论的多面性、实用性,这样的家庭作业意义才更丰满!

参考文献:

[1]艾军,秦振飙.多元智力理论赋予教育平等的新内涵[J].成人教育,2004(09).

[2]杨晓萍.多元智力理论与我国教育课程改革[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3]李绍芳.多元智力理论对当前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书育人,2006(35).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学生;创新;教学

俗语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仅仅依靠教师一个人的智慧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孩子年龄虽小,但他们的无限潜力是不容小觑的. 课堂教学中,取学生更独到、更创意的方法,可以是学习方法,亦或是教我们如何教学的方法;将这些特殊的资源用于学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师到底该从哪些方面,怎样向学生取材呢?下面,我将具体说一说我是如何“取之学生,用之学生”的.

一、回顾课堂,反思学生回答

以前,总认为一节数学课全部按照教师事先备好的、没有什么意外的、学生没有碰到困难的、流畅结束的就是一节好课. 其实,不然!一次赛课经历改变了我的这些想法. 或许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走,对这位老师而言是一件好事,但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这是学习数学最可怕的一件事,学生没有问题反而成了最大的问题. 这也违背了我当初做教师的宗旨:快乐地学习数学,学习快乐的数学. 那样的孩子,显然是不快乐的;那样的老师,其实也是不快乐的,因为她永远不会进步.

学生中的素材是我们最好的素材. 我们可以这样做:

1. 备“其他学生”

课前必修课就是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学具、备教学流程,等等. 备教学流程应该是大多数教师最熟悉的过程之一. 可是怎么样才能备好教学流程呢?怎样才能保证在课堂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处变不惊呢?我记得一位影响我很深的师父说过:“要尽可能地多做预设. ”

平时上课不同于赛课. 赛课,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课、研课过程中就会生成很多“预设”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但是平时上课只有一次机会.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前备“其他学生”,顾名思义,就是多研读与本节课相关的优课视频,记录在这些视频中孩子们出现的各种情况. 将这些情况汇总,从而设计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在实际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

不同地域、相同年龄段的孩子,虽然不能说他们的想法会一模一样,但是整体思路都会大同小异. 如果课前,我们可以做到多备一些学生的“情况”,从学生中取材,多做一些预设,那到真实的课堂,我们就可以相对做到应对自如,而不是慌乱了自己的阵脚.

2. 教“将来学生”

当然,即使我们做再多的准备,课堂生成性的因素也是不可控制. 我们可以从其他学生处取材,应用于这些学生. 同样的,这些学生也会创造性地发明一些对我们今后教学有用的好方法,这就是“用于学生”.

每节课后,我们都可以做到回顾课堂,记录生成性的材料,并将其汇总、整理,作为今后教学的法宝,这些资源经过不断积累,在恰当的时机展示在课堂上,我相信,这样的教师教学能力将会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与生交流,促进师生沟通

其实,即使再好的课堂也会多少有些局限性,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小学生思维开阔,教室这个环境,还是会压抑住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 所以,教师从学生取材就不能仅仅靠课堂,还需要课堂之外的接触.

学生中的素材是我们最好的素材. 我们可以这样做:

1. 走近“课间活动”

每个学校每天都会安排课间十分钟的小课间和30分钟的大课间. 我认为,课间活动是孩子们身心放松、思维活跃的最佳时期. 教师可以参与到孩子们的课间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或许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给你一些教学的灵感.

比如:上学期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前夕,孩子们就赠予我一个好的灵感. 课间活动的时候,很多女生还是围在教室里玩着什么. 我走近观察,才发现原来她们在剪窗花. 看见几个五颜六色的成品,我情不自禁地也想动手实践一番. 几个女生立刻主动地做起了我的小老师,将美术老师教她们的剪纸技术又绘声绘色地传授给了我.

之后备《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这一幕情景瞬间再现在我的脑海里. 其实,这些剪纸不就是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才剪出来的嘛!于是,在课堂上我就给孩子们创作窗花的时间,再利用他们设计的窗花进行教学. 课后,我还将孩子们精心设计的窗花全部粘贴在班级的窗户上,既可以帮助他们牢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也可以满足孩子们创作的成就感!

我想这就是课间活动的时间给予师生共同创作的灵感吧!

2. 走进“课外生活”

教师的角色实际上是多面的,课堂上的老师,课间活动的朋友,课外生活的“大姐姐”,这是我作为教师最光荣的角色.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7篇

年复一年,时光飞速流逝中给记忆留下了一点点印记,我并不知道这点印记在无数年后,甚至我回归天地之间时,又会有多少留下。

初三时,老师、家长给的压力早已在夏日的放纵中烟消云散。经过高一一段时间的学习,才发现初三紧张的学习中那梦幻般的感觉。老同学的欢笑声,大叫声竟真的远去,现在遇见时只是随口打声招呼,已没有当时同学间的嬉笑,即使偶尔老同学见面嬉笑两声我也感到别扭,但这时我忘记了当年说过的,一直与伙伴们走过学习生活的誓言——我没有守诺吧!

时光好像真的改变了些什么。

果实一旦成熟就将离开枝叶,稻菽一旦成熟就离开原野。生命有辉煌的时刻,所以,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让生命展现最绚烂的美丽。是彩虹就编纺七彩绸,是江河就澎湃青春潮,是雨露也要滋润大地,是小草也要缀成绿茵。

面对着窗花的我,第一次感到时光的流逝与许多相关的,但我却改变不了什么。一种无力感从心里升起。

时光的流逝让生活技巧、理论知识在我脑海里沉淀。同样昨日的一切也都被定格,永远停在那一刻——快乐、忧愁、思念或是泪水,一切都将被时间尘封在记忆里,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屋里的黑暗完全褪去,玻璃上的点点霜花渐渐消散在空气里,不再能挡住阳光进入。昨天已伴随着照亮屋子的阳光远去,我的心情突然好起来。

时光流逝,如何?时光改变什么,又如何?在消逝的时光中拥有着“不后悔”,足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跎。”只要不让时光白白地在面前流失,消逝,足矣!

窗花的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手工教学实践研究

一、注重示范

教学实效美术手工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但是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经历过专业化的美术训练,美术基本功比较薄弱。实际的幼儿美术手工教学中常常会涉及许多制作技法问题,而学生对于制作技法的理解单靠教师的语言表达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想不断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技法的理解,教师就需要不断加强示范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手工制作的整个过程,快速掌握制作技巧。如,在教学生制作卡通木偶时,学生头脑中对木偶的制作过程没有印象,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教学的实效性,利用白布、棉花、纸杯、彩钉、皮筋等材料,为学生演示一个“县官”木偶的制作过程。示范教学既可以让学生通过观摩了解卡通木偶的制作过程,又可以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能够制作出不同的卡通形象。示范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制作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手工制作的全过程,对手工制作形成表象认识,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其积极探索,从而不断提升美术手工教学的实效性。

二、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充实教学内容是优化美术手工教学的重要途径,高职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挖掘和整理民间美术手工内容,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手工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适当为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民间手工艺术,实现民间手工艺术与现代美术手工教学的巧妙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手工制作时可以有效地借鉴民间手工艺术的制作经验,使当前手工课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不断拓展美术手工教学内容,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剪纸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民间美术形式,在教学“剪纸”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民间手工艺术窗花和喜花。它们是比较传统的民间剪纸形式,其制作技法非常精妙,能够给学生一种镂空的艺术感受。学生通过欣赏窗花和喜花的制作过程,能够有效地掌握一些剪纸的基本技法。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和创作欲望。

三、与幼儿教学相结合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如今,家长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幼儿在学前教育中不仅能获得基础知识,而且能培养综合能力。所以,美术手工教学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课程,应该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当前幼儿园教学的需求积极组织美术手工教学内容,实现学校和幼儿园的有效链接,从而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活动的设计、教室环境的布置和幼儿手工制作教学等各种工作。在实际美术手工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室的功能,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训练,根据幼儿园的具体环境进行分角区布置设计;另一方面,教师要同幼儿园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实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手工制作知识技能指导幼儿园教学工作,从而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美术手工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美术手工制作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课程。幼儿教师也可以利用美术手工技能布置幼儿园环境,自制教学道具。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学好美术手工课程,不断提高创新精神和设计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美术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组织学生观摩并进行积极评价,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提升美术手工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可以从学生对美术手工的兴趣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手工兴趣活动小组,并定期举办手工制作活动或者手工作品成果展览,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手工制作过程。如,在教学《泥工》一课时,教师在学生充分掌握泥的捏、团、搓和卷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橡皮泥进行“最喜欢的小动物”泥塑作品比赛活动。在学生创作完成后,教师根据每个组的实际创作水平评出三个等级的奖项,并且从每一等级中选出一份作品为学生展示。教师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能够形成一种学习手工制作的氛围,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使学生的创作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总之,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顺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中美术手工教学的效率,为幼儿园输送大批合格且具有实践能力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安然.学前教育手工制作图典.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