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向雷锋学习作文

向雷锋学习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向雷锋学习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向雷锋学习作文范文第1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所以学校今天提前三十分钟就放学了.放学并不是让我们在家或出去游玩,而是组织一个小队开展"学雷锋"精神的活动.

我们的小队名为IQ小队."IQ"是智商很高的意思,我们希望我们小队里的每一个队员都能积极开动脑筋,有创意地活动.

放学后,我带领我们小队出发了.我们来到一个小区,停下了脚步."准是又是去楼道里打扫卫生".我们其中的一个队员发出了响声.其实,说实话,我也不想每次都搞同样的活动,但我们想尽办法也想不出比去楼道打扫卫生更好的了,而且大家的心里也只想着早点做完回家省事.但作为队长的我,不得不"号发司令".于是,我们分成三组执行了.任务完成后,我们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对我来说,这次的大扫除和以往每什么区别,大家只是在如同一个军人遵守上司的命令,而"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话语虽然常挂在嘴边,心里也很崇拜他,但毕竟我们不能成为真正的他,我们大家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

向雷锋学习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村学校;作文教学;多媒体技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越来越引起乡村教师的高度重视,但作文教学“教师难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瓶颈一直困扰着乡村学校的师生,乡村学校的语文教师要积极面对问题,努力探索出有效的作文教学对策,提高乡村学校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乡村学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①对写作缺乏兴趣。部分教师在布置作文主题时,只考虑作文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实际。布置的作文主题过于固定,学生想象力发挥受限,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写作缺乏兴趣。②课外阅读量少。作文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但乡村学校条件不足,缺少课外读物,加之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以至于课外阅读量不足,难以为写作提供便利。③作文内容缺少真情实感。部分学生疏于观察生活,未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在写作时很难写出鲜活、生动的内容。甚至有部分学生会参考作文书,致使作文出现许多雷同。如此,作文内容必然缺少真情实感。④书写质量差。部分学生作文书写不规范,涂改现象普遍。

(二)教师方面①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乡村学校教师普遍偏重于写作技巧方法的传授,而忽视了作文选材等方面的指导。②作文批改简单。作文批改时,教师只写日期或优、良、及格、争取及格等评语,未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③学习时间少。部分教师教学任务重,在作文教学方面经验有限,难以及时将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作文教学中。

(三)学校方面①书香气氛不浓。墙上没悬挂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画像;板报没开设读书专栏;没有开展读书比赛活动。②图书室小,藏书量较少;班级没有图书角。③作文教学研讨课少,没有专家来校指导。

二、乡村学校作文教学策略

(一)留意生活,丰富素材创作离不开生活,没有生活这股活水,写作就如死水一塘。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1.学会观察社会。乡村资源丰富,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用眼睛发现生活的美、事物的美[1]。如秋收了,教师可让学生观察父母或别人在田间劳动的情景,并写下来。在乡村,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如观察家里种的植物、观察家里养的小动物,观察大人乘凉交谈的情景,观察大自然的美景……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他们写起来得心应手。2.学会观察活动。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如班队活动:成语接龙、故诗擂台赛、文娱表演活动;学校活动:升国旗活动、运动会、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活动。每次开展的活动都是写作的好素材,教师要抓准时机,灵活引导,让学生自觉养成细心观察、善于积累、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二)加强阅读,与写同行1.读。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于阅读。通过阅读可以积累知识,学生习作时就能厚积薄发,写出好作文。第一,要重视课内阅读的积累[2]。乡村学生的课外读物较少,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文。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积累丰富的好词佳句,学习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并加强朗读的指导,让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课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古诗词、段落、语文园地等进行背诵,让学生熟记于心。第二,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氛围与条件。①学校墙上挂上读书的名人名言及画像;②板报开辟读书专栏;③积极开展读书比赛活动,如优秀摘抄笔记评比、优秀读后感征文比赛。④学校要办好图书室、班级图书角、阅览室;⑤多方筹集图书,如社会人士捐赠、学校购买,积少成多,互相交换阅读;⑥指导学生多读教育部门推荐的书目。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加强深度阅读。2.写。除了写教材中每单元安排的作文之外,学生还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改写、续写、扩写、仿写、缩写等的练习[3],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让学生把一天的最难忘的内容或感受以日记形式写下来,勤写日记也是有效积累素材练笔的好方法。

(三)加强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乡村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思想、文化、教育教学业务等方面的学习钻研。不同学期制定出不同的自培自练学习计划,并确定一个作文教学小课题进行研究。主管教育部门要对乡村教师组织专项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文化知识及教学业务水平。对教学水平较薄弱的乡村教师,采取“师徒结对”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同时,邀请专家定时到乡村学校指导作文教学工作。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作文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对乡村学校也加大了投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图像、声音等特点,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促进学生展开写作。

(五)重视作文批改,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1.分层批改,增强信心。乡村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作文,教师要做到精批细改,对学生写得好的精彩词句,要用符号清晰标出,在旁边空白处写上鼓励性的语言激励他们。对错别字较多、语句不通顺、内容表达不清楚的作文,教师要想办法找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同时诚恳地向学生指出习作不足的地方。学生到了四、五、六年级时,教师对优等生的作文要精批少改,对中等生的作文批与改并重,对“学困生”的作文少批多改。教师的批语要具有鼓励性、启发性、针对性。2.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教师出示评价标准,让学生自改、自评,互改、互评。互改互评时,由教师指定,比如,习作能力强的改习作能力差的学生,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学习优等生的习作,写作能力相当的互相评改。对学生的批改,教师要点评,打上批改分。

(六)利用作文园地,展示习作根据乡村学校的具体情况,教师可在教室或走廊开辟“作文展示园地”,在“优秀习作园”粘贴优秀习作或有进步的习作;“佳句精选园”粘贴富有个性、有创意的句段或写得精彩的语句;“习作自留园”粘贴学生自主推荐的优秀习作或进步习作,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习作带来的快乐[4]。

向雷锋学习作文范文第3篇

1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指导学生作文如何从内容入手。

1.1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学雷锋、学赖宁”为中心的学英雄、讲礼议、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唱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作好笔记;讲“有关英雄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唱颂扬英雄的歌曲”,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英雄的歌曲,或独唱,或小组唱,或表演唱,然后举行演唱会;“学英雄的优秀品质”,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乡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大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庭的小主人。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1.2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位于市儿童公园附近,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儿童公园,可一写有关儿童公园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儿童公园,并布置学生回来写游记。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园中的花草树木,逐个了解各种游乐设施的名称、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又如,沙头角镇退休工人陈观玉,几十年来如一日,做好人好事,不为名不图利,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被人们誉为“九十年代的活雷锋”。利用假日,我组织学生登门采访。回来后,让学生写《值得敬佩的人》这篇作文。通过调查采访,学生既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

1.3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指导时,老师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1.4阅读积累。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1.5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和恰如其分、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做到言必达意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真实,才能使人感动。要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用词造句变要准确、实在、恰如其分。小学生习作在有了材料,能审清题意,有好的立意,能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情况下,扶起笔来往往喜欢滥用华丽的词藻、激昂的语句,熟不知适得其反,而使文章华而不实。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要经常重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能力和恰如其分,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做到言必达意。培养这一能力可以从口头回答问题、书面回答问题、造句写片断等多方面进行逻辑训练,要求把积累的词语、佳句灵活地运用,能写出通顺、连贯、具体的句子,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经常练,反复练,从而达到说话、写话、具体生动、形象、恰如其分地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

3培养小学生审题,确定中心的能力

向雷锋学习作文范文第4篇

纵观近几年我校中考语文成绩,与市区均分有一段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得分较低,去除卷面、字迹因素,笔者认为,大部分农村学生人文素质偏低,使其在作文中所立之意、所选之材、所遣之辞显得粗糙单调、呆板乏味,影响了得分,因此有必要更新观念,寻求对策,站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层面上,为素质教育更深入地发展作出自己的实践努力。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众所周知,当今的素质教育主要分为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告诉人们如何把一件事做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则在告诉人们这件事该不该做。现在的初中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已达到学科分类比较细致、学科的教学体系比较系统化、阶段教学目标和任务比较明确的程度,各学校在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分歧较小,而人文素质教育则因为缺乏相应的序列性,人文学科的分工不明确,而没有在各学科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

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不断积累而成并在听说读写等常规的语文实践活动及实际生活的言、行、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作文,能体现出他(她)对学习生活或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人物、事件或现象所持的态度、感情和价值观,而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习作中的立意、选材及表达。因此,要写出富有感染力的文章,不是看了几百篇优秀例文就可轻易完成的,非得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不可。

二、初中作文教学要把写作技能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和谐的统一起来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语文教学、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要素,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识字能力、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应该服从整体发展的需要,通过某种手段、途径有机结合,取得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能力协同发展的最优效果。那么,写作技能和人文素质是怎样的关系呢?语文反映人类社会的事、情、理、志,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负载着丰富多采的文化。而学生的写作,正是要把语文学习中积累的主观体验、对生活的感悟以及自身品质、迫使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判断通过一定的形式技巧表现出来。

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效果,借用《四书?大学》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作文训练来说,“言为心声”,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过程,应该能服从于并表现出他的价值观和人文素质的发展轨迹。我们教师也必须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观,通过完善新的作文质量的评价标准,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开展

向雷锋学习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捕捉素材 积累语言 口头表达 交流提高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现在,有部分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那么如何找到更利于提高学生作文训练的途径,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本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此浅谈几点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捕捉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写

“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心灵的流露,是对生活的思考。如果让学生整天呆在教室里,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能力,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学生势必兴趣缺乏。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曰:“无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去参与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那么平时教师应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如春季到了,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欣赏大自然的色彩斑斓。三月份,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如开展校内外好人好事活动,让他们对全校师生进行调查。大家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学生人人发出号召,用稚嫩的小手写出了一句句心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虽然只有短短一两段话,可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对生活的热爱。长此以往,定然会唤醒学生写真话,写想说的话的意识。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去参与生活、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对学生写作有较大的帮助。

二、多种途径,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有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平时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为了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和乐于“积累”,本人还作了这样的安排──每周一的早晨让每个孩子上台去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读给大家听,同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平时还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三、先“说”后“写”,由口头表达能力到书面表达能力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即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本人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充分发挥学生说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这就需要为孩子们创造演讲的机会。本人有时利用口语交际课,有时利用晨会的自习时间,引导学生根据写作内容,写作目的,让学生轮流上台讲,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得不够具体、不够生动、不够形象的地方其他同学补充。然后再将这些内容写下来。比如,本人在上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作文内容是介绍家乡景物,在上口语交际课时,本人有意识地让每个同学在小组或全班同学面前抓住家乡景物的特点向大家介绍,班长杨艳,她的家乡依山傍水,景色非常秀丽,她能抓住山高、林密、石奇、花多、草绿、水清等景物的特点来向大家介绍,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当老师提问到她有哪些地方介绍得不够具体,应该怎样介绍时,同学们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都说她介绍草地时介绍得不够具体,应该抓住草地草多、草长、草密、草绿、草软,像绿地毯等特点来介绍。杨艳同学也虚心接受同学们的建议,后来她写出来的文章很优美,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在作文教学中,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说写结合,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

四、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学生的作文必须要经过反复的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本人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向雷锋学习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上课;采风;学术活动;生活经历

中图分类号:J6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34

作者简介:方 石(1954~),男,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协理事、湖北音协常务副主席、湖北省中青年专家、武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协委员(武汉 430077)。

收稿日期:2013-09-20

我的人生道路有过四次重要的转折。第一次是初中毕业后作为一名知识青年,从重庆巫山到湖北公安插队落户,在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次教育的时间不算太长,只有9个月。第二次是被武汉钢铁公司招工,从农村回到城市,在武钢冶炉厂当工人,一干就是7年。第三次就是1977年的冬天,我国恢复中断了十年的高考,我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考上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即今天的武汉音乐学院,从工厂又回到学校。此时我已23岁,这个岁数应该是正常大学毕业的年龄。虽然上大学晚了四、五年,但我依然感到庆幸。因为这次难得的高考,我有幸成为全国1000多万考生中被录取的40万分之一,有幸成为报考中南音乐专科学校音乐系3000多考生中被录取的36分之一,更重要的,它是我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个拐点——如果没有它,我想不出我会是谁,我会在哪里,我会到哪里去。由于有了它,我才有了自我,有了现在,有了第四次至今长达31年的音乐经历。

记得那年高考,我报了理论作曲与小提琴两个专业。作曲试题包括两部分,一是写歌,歌名为《的扁担》,要求只写旋律不配钢伴,用简谱也可。由于我在工厂写过82首歌曲,故对此毫不费力;二是基础乐理与和声,其中一道题是为12345671配四部和声,有一个指定的K46标记把我给难住了,想来想去始终不知其意,不知道当时究竟是怎样做下来的。小提琴考试我演奏的是《红河山歌》与《新疆之春》,余光中见一位老师不时地摇头,心想没戏了。只到后来才搞明白,这位老师的摇头是他自然的生理反应,并不是在评判。那次高考,所有考生都要考作文,题目是“初见成效的可喜景象”。因为有七年多的工厂生活,故我写起来较为顺畅。文章的结尾,我把纵横交错的铁轨比作一行行乐谱,把满载钢水的火车比做流动的音符,汽笛高歌,唱着喜悦。这种想象或灵感突如其来,毫无准备,其实它仍然是源于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音乐这一行特别需要灵感,其另一层意思就是特别需要生活。听说那篇作文曾被学校附中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其原因或许是这篇作文将劳动场景与音乐形象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亮点,同时又特别对应音乐门类的考试。无庸置疑,当年的考试难度与今天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这是音乐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还想提及的是,当我家乡的的一些朋友祝贺我考上大学,而在看到我的录取通知时,却对“湖北艺术专科学校”表示出一种不肖的感觉,说“专科学校”是什么大学呀,不很实吧(重庆话,意为不怎么样)。当时我不可能去作怎样的介绍,因为自己对学校也知之甚少。现在看来,一个学校的校名的确是一件要事,否则,我们的母校怎会一次一次地更名呢?我想,今天的“武汉音乐学院” 再不会被人轻视,再不会被人更改,因为它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名牌。

还记得我们住过的第9栋楼,尽管它现已不存在了。六个同学一间寝室,三张高低床,每人一张书桌,外加公共厕所,大锅炉烧开水,以及一间可能只有一两个自来水龙头的简陋的洗澡房,好像这就是当时学生宿舍的基本状况。回想一下,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却没有谁对生活条件有过什么抱怨,或许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在那个年代,能允许考大学、并能考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况且有不少同学是来自农村,其生活条件还不如学校呢。我们77级是78年春天入学(这种情况恐怕是史上仅有的一次个例),在快进入夏天时,同学们的棉被棉衣等没有地方置放,于是建议学校腾出一间房来做仓库。我和邹野同学主动提出做仓库保管员,获得校方同意。于是,我俩在堆满同学们的冬季物品等杂物的那间寝室里,置放了一张高低床,他睡上铺,我睡下铺,就这样度过了三年多相对安静一点的时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住的标准间,相比之下,已经很特殊了。

忘不了好多回第一次。

第一次全班课堂见面,音乐系(当时没有按专业分系,两年后才分为作曲、声乐、管弦、民乐等系)主任梁訢老师说,你们班现在是36位同学,毕业时就不见得还是36了,这是我们学校常见的现象。当时我们都不明其意,也没在意。果不其然,两年后林则忠(小提琴专业)同学去了香港,三年后郑力(声乐专业)同学转到中音郭淑珍门下,印证了梁老师的判断。我不知道其它班会不会也是这样,以后会不会都是这样,虽然这不是什么问题,但也说明了世事难料这样一个道理。

第一次上和声课,副院长谢功成老师与马国华老师同在讲台,足见学校对77级的重视。正式开讲前,谢老师点名让我回答,一个自然大调里有几个大、小三和弦。我从座位上站起,心里有些紧张,对如此简单的问题居然没有答全,就像现在“青歌赛”的一些选手,一到素质测试就发懵。谢老师说了两点,一是以后回答问题可以不用起立;二是上课前要预习教材。他的话让我感到既亲切又严肃,尤其是做好预习对听课的确很有帮助。以后的课由马老师主讲,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说到“互联网”,当时如听天书,现在想来马老师是何等了得。

第一次上复调课,发现廖宝生老师经常用到“美丽”这个关键词。他说,复调的主题一定要美丽,只有主题美丽,答题才可能美丽,越是重复才可能越是美丽。多年以后,我在写《亲爱的中国越来越美丽》一歌时,眼前除了展现祖国日新月异的崭新景象,也不时飘过那个“美丽”的影子和声音。今天,我们都在感受美丽中国,而三十多年前的廖老师就把音乐的“美丽”带到了我们面前。复调课后由赵德义老师接任,他的“面对面、线对线、点对点”的思维与技法同样给了我们许多美的体验。

第一次上曲式课,感觉孟文涛老师讲话温文尔雅,娓娓道来,一点不动声色。似乎没有重点、没有强调、没有起伏,就像一湾湖水,平静而悠然。下课后同学们议论,有的说听课时思想不易集中,有的说好像不得要领,等等。几堂课下来,大家却有了别样的感受。听孟老师讲课,一定要聚精会神,容不得丝毫分心。因为他的每一句话、每一次分析以及每一个论点,看似平淡却充满睿智,轻描淡写之中蕴涵了深刻的理性力量,一不留神你将只会感到遗憾。看来,不断适应老师的个性特点,从而捕捉其闪光的知识,也是作为一名学生必须懂得并掌握的本领之一。有一段时间,彭志敏老师协助孟老师进行个别改题,其理论素养、缜密思维及治学精神也非同一般,不愧为孟先生之弟子。

第一次上民歌课,方妙英老师让同学们解释什么是民歌。在同学们的各种回答后,我说了一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此话引来大家一片哄声,这使我莫名其妙。而方老师却对此给予肯定,她说对许多事情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接着方老师又问,《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与之其名的还有什么。见没人回答,我说还有屈原的《楚辞》。也许是我答对了,也许是我与方老师同家门,大家一致选我做民歌课的课代表。我没有推辞,心想,当代表就是多花一点时间为同学们服好务,同时也促使自己首先要学好,何乐而不为呢?事实证明,学好民歌课是很管用的。

第一次上童忠良、陈国权、曾理中和钟信明老师的作曲个别课。一年级上学期,童忠良老师教我作曲。第一堂课他对我说,你按自己的兴趣写,写什么都行,我都可以教。我说就先学写歌吧,他说没问题,歌曲一样可教。他的教学方式让我体会到什么叫“自由作曲”。期末考试我的习作是《放风筝》(不是我后来写的现在作为中国院声乐教材的同名歌曲《放风筝》),成绩还不错,得了90分,为全班最高。后来,我们班的配器课也是童老师讲授,其时,他在和声学、乐律学、数控理论等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并具有前沿意义,他的博学与精深实在让人折服不已。

一年级下学期直到第二学年,均由陈国权老师教我。第一次上课是在陈老师家里,此时他刚得贵子,一边改习作,一边摇摇窝,事业家庭两不误(那个摇篮里的婴儿,就是现在中音作曲系毕业留校任教的陈欣若博士)。在他门下,我写了古筝与大提琴《静夜思》,成绩不理想,只有80分。还写了声乐协奏曲《神女的礼赞》第一乐章,成绩又回到90分。写此作品的动因,一是家乡情结,二是此类体裁的作品少见,三是陈老师认为我的旋律写作已基本过关,所以想以此作品来较为全面地检验和暂时结束我在学校期间的声乐写作。这里很想提及一点,其时,所谓的新潮音乐已渐入我国,同期的中音、上音等学子正热衷于此,而我们却对外面的世界全然不知。显然这是信息不灵和缺乏交流所致,否则,我们的学校的教学与学习成果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样子,当然这是后话。在那期间,曾理中老师代上了几堂课,给我留下亲切、幽默的印象。他曾说,现在条件有限,你们写的东西如不能变成音响,就找木匠打个柜子,把它们锁起来,日后总会有用。今天我想告慰尊敬的曾老师,现在作曲系学生的习作基本不用锁在抽屉里了,能听到自己写的总谱已是轻而易举之事。

第三、四年级,我转到钟信明老师门下。第一次上课就被钟老师的激情与自信所深深感染。授课时,他除了用钢琴弹奏总谱,还常常舞动双手,以指挥的方式与你一起感受、把控作品的张弛起伏和发展趋势。这种方法使我受益匪浅,至今还起作用。在他的指导下,我完成了交响序曲《鹤归》和交响组曲《舟山渔号》两部毕业作品,成绩为全班最高分90分。临近毕业时,我们77级、78级共十四位同学一起,有幸聆听了郑英烈老师关于《序列音乐写作基础》的专题课。想必这门课是学校临时加进来的,其良苦用心和与时俱进的深意,让我非常感动。郑老师的课为我们开启了一道新的大门,艺术无止境,学习不止境,只有坚持继承创新,才能不断推动音乐的进步与发展。

四年中,作曲系根据同学各自的特点与学习程度的逐次升级,安排、更换不同的老师进行教学指导,这种方式既有针对性,又具拓展性,它打破了传统的门户观念,建立起一种新的师(徒)生关系,这对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识无疑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学学相长。相对于一教到底,我更赞同我们作曲系的做法,并希望推广开去。

还有一些挥之不去的记忆。

例如三次采风。第一次是78年冬,曾理中与彭志敏老师带领我们77级作曲专业的7名同学赴湖南嘉禾采风。我们背着被子及行李,分散住在农民家里,整整一个月,走村访户,学喝米酒,学唱民歌,用笔记录,最终收集了200余首民歌,以《湖南嘉禾伴嫁歌》为名装订成册。回校后我以此为素材,写了钢琴组曲《嘉禾伴嫁歌》(5首)。第二次是79年秋,我们7名同学随方妙英老师到湖北江陵观摩荆州地区民间文艺汇演,其中对监利县的薅草锣鼓《啰啰咚》印象深刻,方老师还逼着我们连看三遍荆州花鼓戏《站花墙》。 多年以后,这两种音乐元素都曾运用到我的创作中。第三次是81年夏,为写毕业作品,学校让我们自选采风地点,每人补助100元。我与邹野、宋桥、陈朝汉三名同学结伴,赴浙江舟山群岛。通过当地群艺馆的协助,我们在岛上活动了三天,采集到不少有用的素材。当我们返汉途中到了南京,宋桥同学说发给他的补助还没用完,故提出一定要住有电扇的房间,让我佩服他好会过日子。不过,那时的100元倒真的管用,譬如部队招待所住宿每人一天5角,一餐1角5分,只要稍加节约,100元还真够。今天说起这些,有如天方夜谈。我的毕业作品交响组曲《舟山渔号》自然是源于此次采风。

例如两次会议。一次是1978年8月,中国音协在武汉东湖召开“全国声乐作品创作座谈会”。中国音协主席吕骥、副主席贺绿汀等全国许多老一辈音乐家和著名词曲作家百余人云集武汉。这次会议是粉碎“”后,全国第一个大型音乐学术会议,对我国以后的音乐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借“近水楼台”之便,我有幸旁听了此次会议。部队作曲家生茂老师讲述他创作歌曲《老房东查铺》的经历使我记忆犹新。歌中那句很长的拖腔,既是描写房东手提马灯缓缓查铺的过程,以体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细致如微的关爱之情,同时又破了常规的乐句结构,让人耳目一新。作品将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另一次是1979年10月18日至25日,由文化部主办、湖北艺术学院承办的首次“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来自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科的近百余位专家、教授和音乐理论工作者出席会议,会上宣读交流论文论著60余篇(部)。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领域举行的第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对于促进高等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于音乐和声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会议就在学校举办,故我们更有“先得月”之利。亲耳聆听众多老师的宣讲,感觉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同时,我们也首次接触到本校不少老师的论著论文,如《和声的三大功能网》等等,了解到我校和声学理论的整体水平,让人感到自豪和骄傲。此次报告会是对我们和声课一次难得的补充与扩展。

例如两次讲座。一次是施光南,一次是傅庚辰。施光南是继聂耳之后,第二位被授予“人民音乐家”称号的作曲家,至今还没有第三位“人民音乐家”诞生。施光南老师来我校讲座的时间大约在79年,确切的日子已记不清楚了,但他创作的《你在哪里》、《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月光下的凤尾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及《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当时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永远难忘。他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与创作体验,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他对音乐永不放弃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深深热恋的赤子情怀。他说他在默默无闻时也曾经做过一些好玩的事情。例如他以“阿查都力亚”、“阿热布森”等一些模仿外国人的名字创作了《懒惰的杜尼亚》、《圆舞曲》等三十多首中外民歌,在晚会上演出或在刊物上发表,结果很受欢迎,而自己则在一旁偷着乐。他“骗”过了群众也“骗”过了行家。讲起为何这样做,施光南说,其一,当时自己十分腼腆、怕羞,不喜张扬;其二,觉得好玩,从中感受到某种心灵上的快乐;其三,只有如此,才可能得到较为公允的评价。我没有像他这样去做,但有时出于某种原因,也用过好几个笔名,把自己藏了起来。傅庚辰老师当时为八一电影制片厂专职作曲家,二十多年创作了数十部影视音乐和数百首歌曲,后来他成为总政歌舞团团长、军艺院长、第六、第七届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老师与方妙英老师是沈阳音院的同学,或许因为这层关系,故邀他来我校讲座,其时应为前次讲座不久。也许普通人对傅庚辰的名字不太熟悉,但只要说出《雷锋,我们的战友》、《地道战》、《的话儿记心上》、《闪闪的红星》、《红星照我去战斗》及《映山红》等歌名,就无人不晓了。傅老师讲起自己的创作,更多的是讲到他怎样体验生活。例如写电影《雷锋》,他就去“雷锋班”当战士,写电影《地道战》,他就去钻地道,每部作品的背后都有许多故事。他认为好的作品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体会,只有生活到了,情感也就对了。傅老师介绍,电影《雷锋》起初的主题歌为《高岩之松》,突出了雷锋高、大、全的形象。经过大量的采访、切身的体验以及反复的推敲,终于从捕捉到其伟大又平凡的主题形象,这就是《雷锋,我们的战友》。傅老师的创作态度极其认真,对每一部影片,他都仔细钻研资料,根据影片发生的地区,寻找该地区的音乐素材,然后加以提炼整合,最终完成自己的创作,使其既富有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又有作者个性特点,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大家风范。电影《地道战》中,那段由板胡主奏、揪人心魄、极具紧张感的音乐旋律就是一个经典的范例,想必它常常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傅老师的创作故事,给了我许多启迪。最近,他针对三十多年我国交响乐作品乏力的现象,提出交响音乐民族化、民族音乐科学化、现代技法中国化的观点,体现出他对促进我国音乐事业发展孜孜不倦的思考与追求。

与以上的回忆不同,毕业前夕,准确地说是1982年1月16日,我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挨家挨户尽可能找到教过我们的老师,请他们赐言寄语,至今我还对此做法感到有些得意。每每翻开阅读,总有新的感慨。这也是一种回忆,一种看得见的回忆。我想摘录部分与大家分享,按签写先后为序。

谢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方石同学毕业留念。

王义平:艺术品都需要情操,不炫耀、不争名、不争利,这是走向艺术的必要的第一步。与方石同学共勉。

钟信明:以毕生的精力献给崇高的音乐事业,为维护艺术的纯洁性而斗争!方石同学留念。

童忠良:让我们共同为祖国的音乐事业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方石同学留念。

方妙英:努力虚心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为发展我国民族音乐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曾理中: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努力工作。写与方石同学共勉。

廖宝生:为祖国的音乐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方石同学毕业纪念。

孟文涛:音乐是人类文化结晶之一,要为人类文化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方石同学毕业留念。

韩备初:为提高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而努力奋斗!

陈 威:伟大的中华民族,蕴藏着无穷无尽的音乐遗产和艺术精神,我们这一代人,要为开拓社会主义的、中国气派的、富有创造性的音乐而献出自己的一生。与方石同学共勉。

刘正维:没有创造,不成为艺术;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是不会有前途的。与方石同志共勉。祝毕业展翅,鹏程万里。

赵德义:唯知奋飞!与方石同学共勉。

周 畅:艺无止境,要去登山;学无穷底,要去挖井。方石同学留念。

谢玫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方石同学毕业留念。

陈国权:一位音乐教育家说过:“从艺术院校毕业,好比是给人们端上一碗白面条,需要到社会生活中、音乐实践中添上各种各样的美味的作料,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们以享受、欣赏、品味等等”。而调作料比之煮白面条可要艰难。共勉。

四年学习中,常常听到大家将作曲系七位老师习惯简称为“谢曾童马廖孟王”,并以他们为荣。就像“竹林七贤”、“扬州八怪”以及“维也纳三杰”和“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那样,永远为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一个经典性的文化符号。不同的是,“谢曾童马廖孟王”只是以姓氏集合,而没作任何修饰与评价。尽管这样,人们却依然能从中感受到对前辈大师的尊敬与赞美,感受到武汉音乐学院的优势力量与团队形象,同时还富有特别的亲切感和亲和力。多年以后,我在我的第一张个人专辑的文字介绍里,引申出一个新的称谓集合,即“钟陈赵周晏匡彭”,想以此来衔接对应。我并非妄自杜撰,也非随意拼凑,因为后来的这一代人同样了不起,同样值得我们骄傲。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接力,我们的学校才继续保持着应有的实力与地位。本来我好想趁此机会,再搞一个集合,但有的去,有的走,似乎聚不起来。今天,在“前浪推后浪”的歌声中,在以人为本的共识下,我衷心期待学校出现更多新一代的“谢曾童马廖孟王”和新一代的“钟陈赵周晏匡彭”。当年中音的“四大才子”,不就是你说我说,而成为天下传说了吗?

毫无疑问,六十年校庆,聚八方人气,当成为武汉音乐学院发展的新起点。

My Third Life Turning-1978~1982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FANG Shi

向雷锋学习作文范文第7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说:幸福就像夕阳――人人都可能看见,但多数人的眼睛却望向别的地方,因而错过了机会。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社会上流行这样的话语:有了金钱就有幸福。

看了上述材料后,你想到了什么?请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立意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由几则材料引出的话题作文,考查同学们对幸福观的理解。幸福无处不在,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对幸福的感觉。幸福是失败时的鼓励;幸福是成功时的喜悦;幸福是迷路时的一盏明灯;幸福是孤独时的一个朋友。……本题的立意是有限制的,“看了上述材料后,你想到了什么”,这就要求紧扣材料,抓住三则材料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来立意。

第一则材料中,“多数人的眼睛却望向别的地方,因而错过了机会”,这就是我们思考点。马克・吐温从反面告诉我们:幸福就在我们身边,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就是幸福。对于病人来说,健康是幸福的;对于失业者来说,工作是幸福的;对于无家可归者来说,家是幸福的。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拥有健康,拥有工作,拥有家庭,却“错过了机会”,没有看见幸福。

第二则材料中,“贡献自己的一切”,强调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就是幸福,幸福是一种真诚的付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你能说他不幸福?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每天守着那四方形的空间,却让热情和微笑永驻乘客心中,你能说她不幸福?“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为了自由,而把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你能说他不幸福?幸福就像花朵,需要我们真诚地付出和浇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奉献一份热情和关爱,幸福的花儿定将处处开放。

第三则材料中,“有了金钱就有幸福”,值得我们反思。富贵荣华就一定幸福吗?其实不然,物质的满足未必就一定幸福,有了精神的追求,平淡的生活也是幸福的。竹篱茅舍,小几清茶,短笛长箫是幸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悠然自得是陶渊明的幸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豁达、乐观是坡的幸福。幸福就是精神的追求。

[考场作文]

我要的幸福

邱晨

阳光亦如当年一样纯净,剔透。空气中弥漫淡淡的火药味,烟雾似乎还未消散。引起众人啧啧赞叹的轿车早已远去,我却依旧望着,直到泪水轻轻滑落。

(注重环境描写。“阳光亦如当年纯净,剔透”,但人对幸福的追求已经变化。)

我早知道感情丰富且重情义的林洁会很早结婚的,但一切来的得太快了,容不得我接受,亦或是更快。年少让我从未想到这段友情会以这样的场景结束,一种莫名的感情引起我神经末梢异常颤动。

(“神经末梢异常颤动”引起了作者对幸福的反思。)

清晨,林洁家充满着令人羡慕的喜气。(“令人羡慕”,但“我”不羡慕。)大人们早已忙碌起来,贴对联,贴喜字,接受来自左邻右舍的祝福。我站在门口,隔着街望着,却没有看见我希望的身影。往昔春节贴春联的场景浮现在我眼前,寒风刮不走我帮林洁贴春联的热情。林洁站在凳子上伸长了手臂,大声说:“快看,齐不齐?”我则后退几步,歪着头装做很认真的样子看,直到她手臂酸得受不了了我才会笑着说:“完美极了!”她则笑着回望我轻声说:“真是小坏蛋!”撅起嘴,露出了浅浅的酒窝。就这样两个孩子在寒风中感受着淡淡的温情。记忆是容不得我删减的,而现实变得太快,还是它原本就是这样。

(回忆小时候“我”和“林洁”的童真趣事。如此要好,如此亲近,为什么长大后对“幸福”的追求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得不引起读者的思考。)

太阳早已没有中午那般耀眼,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起来,楼下的人们说新郎来了。我躺在床上看书,却看不进一个字。我考虑着我是否下去看一下,可我无法说服自己,我没法面对,站在楼上窗口看对面人头攒动,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踮起了脚尖,怀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情。鲁迅先生所厌恶的看客并未消失;只不过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罢了。我早就听人说男方家家境不错,林洁一家人都满意。我问:“林洁喜欢吗?”得到的回答是:当然了,打工时认识的,再说了,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有钱过日子呗。爱情,在邻里看来是远无房子重要的。也难怪。他们都是奋斗了十几年才住上楼房的。伊丽莎白与达西两全其美的爱情只不过是童话“可我此刻依然想起了林洁暗恋的男生和年少的她默默流的那些泪,那些喜怒哀乐,那五月小路上的阳光,一切都越来越远了,淹没在现实中。只是我依旧不能接受,毕竟林洁仅仅20岁,在打工族看来这却很平常,也许在他们的每一个街落都会有着一段段大同小异的故事吧?

(“爱情,在邻里看来是远无房子重要的”。林洁的变化不是无缘无故的。现实生活中,还有无数个“林洁”。)

新娘出来了,所有人都兴奋极了。那把鲜艳、精致的红伞在人群中穿梭,林洁被家人簇拥着,向轿车走去。我们曾经在雨|中相偎,打着同一把伞,那时我问她:“以后,谁站在你伞下的右边?”她笑而不答。今天我知道了答案,却不知是不是她想要的。林洁的伞微微抬起,她的目光穿过人群向我家望来,停顿了一下,坐进了轿车里。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望见在窗后的我,但我却确信她依旧是那个爱我如妹妹且用工资买礼物给我的林洁。只是她再也不能用单车驮我,陪我走弯弯曲曲的小路,分享我心中的喜怒哀乐。轿车渐渐远去,人群渐渐散去,她的父母也如释重负,在他们看来一切好像都结束了。我知道以后的路林洁要一个人走了,但愿善良,纯真的她能有幸福的生活。

(林洁嫁给了一个有钱的人家,应该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从作者的祝愿来看,这样的生活却不是作者所追求的幸福。)

我从未想过知识会成为我与林洁的隔阂,让我们分开。她为让我安心学习,渐渐离我远去,成绩不优秀的她最终出去打工,开始了另一种生活。一样的天气,一样的地点,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心情,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一切都变了。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让我们从头懂走向成熟。每一个小孩都是天使,直到大人们用自己沉重的世界观让他们坠落凡间。一代一代不断告诉下一代要面对现实生活。要注重物质生活,却从来不注重心灵的呼唤。但我知道总有一代人是要改变的――为自己真正的幸福。我们可以不遇见达西,但是我们要做伊丽莎白――怀着对自己所爱自信快乐地追求真正的幸福生活。

(“要注重物质生活,却从来不注重心灵的呼唤”。这正是作者所批判的。我们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该追求精神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才是“我要的幸福”。全文充满思辨性。)

[简要评析]

向雷锋学习作文范文第8篇

回首人生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有阳光、也有风雨雷电;有平坦的道路、也有荆棘坎途;走过,经历过了,回首再看,虽然苦过、累过,哭过,但无怨无悔。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一年级教师自我工作总结,请笑纳!

一年级教师自我工作总结1时光飞逝,转眼间已做了一年的老师了。作为一名新老师,深刻体会到一句话的道理:“万事开头难”。当我在第一堂课面对46双眼睛的时候,我感到有激动,紧张,还有责任,深刻感到上好一堂课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一年的工作经历中,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我的工作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思考“我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在新课程改革之际,为了适应新形式,我认真拜读了各种有关教育的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参加了“新教师的进修。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校本课程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如何把雷锋精神与校本课程达到有机的融合,从而显现出我校的校本特色。在备课中,力图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课、音乐等整合进校本课程,围绕雷锋学校开展教学工作。有的课堂让学生观察写话,品析优美的文章,有的课堂让学生想象绘画,有的课堂让学生歌唱,欣赏名曲。在低年级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开展探究性学习。现在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根据学校与地方的实际,拓展学生学习资源。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技能和技巧,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总之,在这一学年中,不管是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在每周13节课的情况下,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的确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在校领导指引、支持下,我能够把分管的工作思路理清晰,做到合理计划,实施过程抓落实,及时反思小结,进行期末总结。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教导处安排了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我尽量抽出时间,按照计划,落实教研工作,及时与教师探讨、交流。

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同事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四.提高素养,加强计划落实。

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不断的加强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素养。我在管理中也暴露出不足,如何做到科学计划、科学落实、科学评价学生和教师,如何作好班级管理,这些还需不断地努力。

以上是我从教一年来的一些工作和体会,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又到认识到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满怀热情踌躇满志到必须干好每一件具体而琐碎的小事,教师的工作平凡而伟大,从平凡中见伟大,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克服自身的一些不足,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体会和总结优秀教师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年级教师自我工作总结2时光如水,一眨眼的功夫,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现将本学期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级新课程的内容多、知识面广,但又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候,而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大量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显得很零碎,不扎实。所以我总是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轻松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快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一个老师曾经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文中从学语文的大视角,通过具体鲜活的例子,总结出教学语文要精讲、多读、勤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兴趣。本学期我是这样进行语文教学的。

二、重备轻写,精心预设。

通过实践,把抄写教案的时间用在钻研教材上。拿到课文要读上几遍,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要做到烂熟于心。对课文的几种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简化过程。

简单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理解课文——最后教师总结。如在整体感知中的识字环节,我引导学生读文识字,由读文到读词到识字,就这么简单。没有刻意求变的痛苦,没有疲惫不堪的设计,但课堂上却让学生饶有兴趣。如读词,先指名读,再让女生声音由低到高地读,男生由高到低地读,然后再自由读,方法十分简单灵活。在教学多音字“数”时,教师通过比较“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眼睛”和“有一个孩子在院子里数星星。”两个句子,使学生既学习了“数”的读音,又学会了用法,还练习了说话,可谓一举多得。

四、简化手段

就是学生能通过读文理解的就不用课件,能少则少,能不用则不用,(而不是能用则用,能多则多)。使手段简化了,把主要精力用在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上。比如写字就是学生描红、临帖、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如果用电脑一味向学生展示字是如何写的,没有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是不行的。阅读教学就是读,通过读与作者、编者对话,诵读、感悟文本。就向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我们要把语文课上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作文。”“没有听课的时候,一个一个地过,每个人都把书读熟,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就这么简单的教。为什么不行?”

五、简化辅导,博览群书

张志公说:“他们的语文能力百分之三十得益于课内,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真的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功夫在课外,在大量的课外阅读。”新课标中指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成本的书”。在课外时间教师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多读书,每天早上,我都要带学生读一些古诗词,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把学生做题、教师批阅的时间省出来,教师与学生一起诵读经典,畅读名著,形成氛围。这样教师轻松了、学生高兴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也厚实了。何等的简单!

总之,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一年级教师自我工作总结3一学期的工作又将结束,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亲密接触让我感受到了些许的欣慰,值得回味的不少,需要深思的还很多,为了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少走弯路,现对自己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抓学生学习习惯

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对知识相对陌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这是一个让大家感到颇为头痛而又必须面对并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决定一定要先从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着手,以自己的热心、耐心、爱心去教导每一个孩子;遇事不急、不躁,保持冷静,针对学生的个性研究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的努力,学生普遍形成了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的老师”。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兴趣,兴趣有了,就会寻找有效的方法。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比如说我班的陈乃浩、尹永浩、李富彤等同学。他们不但聪明好学,记忆力强,而且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这几人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

另外,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本着“扎实打基础,认真来学习”的原则,除上好语文课以外,我还组织了以下活动:一是坚持早自习引读生字笔顺训练,培养学生识记生字以及正确书写的能力。二是天天少量的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拼读水平,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三是开放式作业,促进学生观察、思考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三、加强希望生转化工作,缩短学生差距

本班个别学生与其他同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总之,本学期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有了很大进步。很多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并积累了那么多语文知识,每个的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内心感到非常充实、安慰。我会继续努力。

一年级教师自我工作总结4本学期我以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学校语文能力实施方案为指导,认真、塌实地完成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具体工作总结

一.认真备课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上好课、写好活页教案,按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讲解。

二.学好“继续教育”内容

利用本学期网上继续教育的机会,多充电,本学期完成了七百多课时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加深了对课程改革的理解,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探讨和实施,掌握课程标准,把握新教材,提高了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三.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完成课本内容的教学,努力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四.重视并抓好课外阅读

1.做好准备

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认识,上网查找资料深入感知“读书”的重要性;学习他人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2.加强与家长沟通,争取在“读书”的问题上达成共识,进而得到家长的积极支持。

事实证明,这项工作很有效,很多的家长都主动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了,管延续家长做得尤为突出。

3.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4.给孩子精心选择读物并统一购置了《365夜故事》、《名人故事》、《儿歌300首》。

5.多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讲故事--感受书的神奇(2)设悬念——调动读书的欲望。(3)演故事--感悟故事情节

6.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早晨、中午,专时专用.

7.将“读书”纳入作业中,逐渐让学生在家养成读书的习惯。

8.加强总结、评比,达到或激励或鞭策学生的目的。

9.建立班级小书库。

每名学生捐赠了一本书,学生可以随时借阅。我们 也定期与其他三个班,交换阅读。

五.利用语文课堂抓好学生的朗读

1.明确朗读的要求:要他们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不可急于求成,严格要求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子。进一步做到---读时,有高有低、有急有缓、有快有慢。

2.教师做好范读,每篇课文我都练习很多遍,努力达到用声音正确表达课文内容,给学生很好的导向。

3.抓住典型课文,逐句指导学生。

4.举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5.做好差生辅导。

六、扎实地抓好背诵

背诵能帮助小学生积累语文基础、丰富知识,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背诵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及时订好背诵计划

开学初,学校“实施方案”布置之后,我就在第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定“背诵计划”。不论是成语的确定,还是名言、古诗,我们都力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力求内容适合一年级学生。

2.扎实地抓好背诵

背诵内容确定之后,我们打印成表分发到学生手里。因为学生在校的时间,学习任务比较重,因此完成背诵任务基本上用的是零碎时间---饭前、中午、下午第二节课后,领着学生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读。为了让学生记得牢并在将来能够学以致用,每个环节我都抓得特别实。为了让学生理解成语、名言、古诗的意思,我下了很多工夫。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很多东西口头解释他们也不明白,很多时候我就上网搜索课件演示给学生。有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一个成语的意思或表演或讲故事什么方法都用了。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背诵任务,检查这一关更不敢放松。动员家长在家里检查,到校学生查,老师查。不仅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就连平翘舌也是一个一个纠正的。

一年级教师自我工作总结5这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回顾这学期的学习和工作,感受颇多。这学期来,我在思想上一直严于律已,时刻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鞭策自己;在教学工作上学习新课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本人积极的参与学习培训和反思整改,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1、思想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①一名好教师,爱心是最基本的条件。我报着一颗爱孩子、爱工作的心精心呵护每个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做他们的好朋友,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理解他们,积极主动与他们相处。尤其是听了李镇西老师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报告更让我感受到爱学生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是置关重要的。我还深感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与形象要时刻注意,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②教师要与时俱进,争做一名创新型人才。要成为一个新世纪的优秀教师不仅要有老牛拉车的韧劲和耐力,而且要富有勇于革新的创造力。我们面临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这样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已的教学风格。

2、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一学期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做到精心准备,努力钻研教材,力求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自主思考,运用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创新。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针对性,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先要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进行自觉检验。平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必须写得清楚工整、规范,作业做完后,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认真检查的作风、习惯。

辅导工作扎实到位。根据学生的学情每学期及时制定辅导计划,并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对学生每一次独立练习都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运用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层面的辅导,并作好记录。特别是在后进生中有少数学生出现厌学现象,如“袁明尚、乐青云和沈书晨”等,甚至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欠交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就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并力争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共商教育孩子们的方法,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子方法,使学生能健康发展。

积极参加教育研究工作,努力向教育科研型发展。平时积极参与本校的校本科研,认真听课、评课,在与其他教师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及时总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体会,认真撰写每月教学反思并及时上交。结合平时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卫生习惯展开教育研究,本人还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类比赛,参加教育论文评比,案例评比,说课比赛,在县试卷命题评比中获三等奖,在市小学数学教师解题竞赛中获奖。

3、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服从工作安排;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