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透视人生

透视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透视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透视人生范文第1篇

记住生命对黎明的召唤

那是我穿越盆地的声音

那是鸟儿穿越庄稼的姿势

我与庄稼一起穿越生命之河

穿越历史与沉沉的记忆

我不堪回首

只有穿越盆地只有穿越

才是我唯一的选择

我选择穿越的艺术

进入盆地的夜晚

我在双目残疾之后

重新做人很认真

很陌生很吃力

但仍然很激动很幸福

这是一种熔铸方式

很简单也很充实

我穿越诗歌的结构

穿越泥土的深层结构

穿越晓帆与碧波

投奔大海投奔火炉

我蓦然真实

盆地与我一派新奇

歌颂盆地播种生命

我们在远方相识

我们相见恨晚

那些动情的日子

湿润枯燥的生活

湿润板结的土地

我们抓紧孕育抓紧穿越

抓紧时间的枝头

狠狠地发掘

穿越盆地

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

那是穿越的姿势

极像我投奔情人的姿势

这种穿越的风度

占领盆地的艺术氛围

我准备全方位地透视生活

全方位地审视人生

是该穿越的时候了

在我双目完全失明前

抓紧穿越抓紧时间

我无法栖息

只有穿越、播种和磨砺

才能改变我目前的困境

我全方位地扭转

生命的航船

透视人生范文第2篇

新华中学八年级1班 张登瑞

几缕书香,点缀着华丽无比的人生;几卷书简,穿梭源远流长的历史;几笔书法,撰写出无与伦比的诗篇。遨游于无尽的书海,拍拍汉字让我们的心灵和精神有无比的充实之感,它们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从中,几区文学之精华,透视人生之哲理,感悟生活之真谛,让灵魂不再空虚。

清晨,坐在花草树木之间,一袭书香,几声鸟鸣,约摸的几束阳光,一切的风吹草动都打扰不了自己读书的雅致,弥漫心田的是那淡淡的墨香,心里是无可比拟的惬意。渐渐地,我,深思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成才之道 ;陶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之情;感动与保尔坚毅的人格品质;惊诧于冉阿让跌宕起伏的人生;有感于林黛玉的优柔寡断。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吸引着我,将我引入书海深处的圣洁殿堂。

固然没有大文学家那样独特的构思与智慧,但是,岁月会打磨掉生命的棱角,抹去了表面的浮华,年少轻狂已是过去,孜孜不倦的我们,正呼吸着墨香,从手中掠过的书页,是一切最好的证明,它从心灵深处熏陶着我的灵魂,更影响着我的一言一行。

现如今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书给人提供了一个清雅之地,默默地引发了人们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向往,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探索。而我,也在其中受益匪浅,对人生、生活也有了更多的哲理性思考。

翻开书页,敞开心扉,让文字穿拂于襟袖之间,随思绪去追逐文化精髓,用心尽享生命的那份纯真。书为我插上心灵的翅膀,尽情在那片墨香浓郁的天空中享受着思想的高境界。

回游于古今中外的历史,漫步于静谧幽深的小道,神思飞扬,超脱而出,用心中独者的文字描摹出一部心灵之书,幻化出一道独特的心路历程。

远处,依稀看见有人:静坐角落,手捧一书,神情惬意,如醉如痴,默默地,静悟着……

透视人生范文第3篇

一、分析人物形象,重塑精神偶像

中学生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具有其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但学习了《史记》之后,学生总会有新的认识。学生在感悟文章中这样写:“孔子的求学精神感染了我,夏禹的创业精神震撼了我,周公的牺牲精神感动了我,蔺相如的大局精神教育了我。”可见,《史记》人物开始走进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挤去了浮躁的歌星和影星。笔者组织了“让《史记》人物在圣诞复活”的大型文艺汇演活动,更是激发了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积极性。学生将自编自演的《史记》人物搬上舞台,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从年轻学子面前走过,有的虽是一面之缘,擦肩而过,却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有的已与大家多次进行精神对话,仍留给大家不尽的思索,乃至难解的谜团。一位同行观后评价说“《史记》人物是学生精神天空中的恒星,歌星影星不过是流星而已”。此番话语大有道理。

二、透视人生经历,解读人生价值

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学生面对生死缺乏思考,也懒得思考。毕竟时代不同了,人生价值与意义会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仁人志士之死,必然是许多中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的。然而史实就是事实。一旦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秦汉及其以前的社会背景,再去分析《史记》人物的生死观,学生会发现太史公“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一生死观之伟大。大家开始为屈原之死而痛苦,为项羽之死而惋惜,为韩信之死而愤怒。学生的认识水平在提高。生死观引发了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精神令学生由衷敬佩,忍辱负重的品质千古流芳。至于刘邦、项羽等人早年的远大志向更让学生大受启发,一句“大丈夫当如是”竟成了学生的口头禅。

三、欣赏故事情节,感受艺术魅力

透视人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生;认识;人物形象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阅读以写人为主的文学作品,最主要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千姿百态,个性鲜明。教学中怎样抽丝拨笋般的为学生展现一个个真实、立体、透彻的人物形象,才能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人物,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呢?笔者结合《好雪片片》、《荷花淀》、《项链》课例浅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感知人物

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这几方面着手,笔者认为若是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描写并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地分析,我们会发现,对人物的认识会慢慢加深。

(1)感知人物第一步,从外貌描写开始。以林清玄的作品《好雪片片》①为例,“即使在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大热天还穿着如此厚的衣服,想见老人根本没有适宜夏天穿的衣服,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流浪汉老人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贫穷。

(2)感知人物第二步,再来关注动作描写。“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动作描写,形神兼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人行动的笨拙。

(3)感知人物第三步,关注生活情形的描写。作品中为什么把老人称为“流浪汉”,什么是流浪汉?流浪汉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此刻在学生心中定会有很多疑问,要解开这些疑问,我们来关注作品对老人生活情形的描写。“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以看出老人居无定所,此时,老人孤苦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之所以把老人称之为“流浪汉”,这与老人的生活情形密切相关,也让学生对于“流浪汉”有了更实在、立体的认识。

从最初的贫穷,到后来的笨拙,再到后来的孤苦,学生对老人的形象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流浪汉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渐渐变得立体起来。

(4)感知人物第四步,抓关键性语句与深入钻研相结合。一般人生活在这样困窘的状态里,或是怨声载道,或是愤世嫉俗,或是消极度日,那么作品里的这位流浪汉老人会持什么样的心态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钻研人物。

“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引导学生钻研“甜甜”一词,体会老人的心态。“甜甜”一词,透露出老人的乐观、知足。即便老人处在生活的困窘中,只要有安身之所,仍积极地生存、生活。通过这样的剖析,流浪汉老人的形象就更丰满起来。学生有了如此丰富的认识,就不难体会这样一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即便自己身处困窘中,仍想着关心别人,突显了老人内心的善良。

“贫穷笨拙孤苦乐观、知足。”教师引导学生将这几部分得出的信息串联、累积起来,层层推进,这样就为学生认识人物搭设了渐进的阶梯,得出的人物形象就会从平板的形象变得立体丰满。

二、对比人物对话,品味人物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透过人物的语言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②同一个意思,不同性格的人说出来,会有很大的不同,就是这种差别,凸显了人物更为鲜明的个性。以孙犁的《荷花淀》为例①,五位妇女商量探夫的对话写得个性鲜明,生动有趣,对比这五位妇女的对话,窥见她们不同的个性。

(1)“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见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个性伶俐乖巧

(2)“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想念丈夫的心情,表达得就很直白,有要紧的话得自己当面对丈夫说,而且让别人传话还不行。个性质朴憨厚

(3)“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考虑问题比较周密。个性稳重谨慎

(4)“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这位大嫂探夫心切,心存侥幸,有点冒冒失失。 个性快人快语

(5)“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口是心非,假话里寓有真情。个性忸怩羞涩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三、结合时代背景,透视人物

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能直接影响人物的性格,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就不能忽视时代背景这一因素,只有了解了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更好的、准确的把握人物形象。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项链》①,我们对主人翁玛蒂尔德这个人物的悲剧成因的分析,如果不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么对人物的分析是不全面的。作品中不难看出: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很大程度取决于她强烈的虚荣心,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没有错,问题是玛蒂尔德的虚荣心超出了一般人的常情;甚至以付出十年劳苦的生活为代价赔一挂只值500法郎的假项链,她仍然念念不忘那个曾经让她风光一时的舞会,她的虚荣心就是如此根深蒂固。玛蒂尔德希望能过上美好富裕的生活,这也没有错,但玛蒂尔德却把这种希望全然寄托在青春美貌和婚姻上。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人价值观的取向问题。如果只是一味地批判,认为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就是由她强烈的虚荣心造成的,那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超越常情的虚荣心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形成这种价值观的呢?让我们把视角转向玛蒂尔德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处之。 19世纪末,这时的法国社会崇尚浮华奢侈的风气充斥一切。在小说当中虽未直接描写上流社会的奢靡生活,但玛蒂尔德的梦想为我们勾勒了这样的场景:豪华的住宅,成群的奴仆,热闹的舞会,华丽的衣饰……这些都不可能是凭空臆想,而是现实社会风气的折射。小说中描写的弗莱思节夫人,就过着那样的生活,这正是玛蒂尔德所渴望的生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上的巨大差距也是促使玛蒂尔德追求奢华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说人物的主观原因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内因,那么社会客观性就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外因。与其说这是玛蒂尔德的个人悲剧,不如说这也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时代悲剧。结合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可以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透视人生范文第5篇

随着教材概念不断的拓展,插图也逐渐被视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插图的依附载体也逐渐多样化,如纸、黑板、幻灯片、光盘,甚至是人脑等;教材插图的内容出现多元化,如大量的美术作品、照片、实物、各类装饰性图案和各种图式、图表、公式及图形符号、学习记号等。教科书插图虽然类型多样,但必然有其共同特点,那就是每一幅图片均是对实物的有效表示,建立起“实际情境—符号”的对应关系。根据从具体到抽象的递进关系,牛津初中英语课本插图可以分为照片、实物图、示意图、符号示意图、图表、地图,漫画等。从图片的作用来看,可分为版面点缀图、课文背景图、动作情境图、故事情节图、位置关系图、对比图、填空图、排序图、配对图、对话人物图、听力选择图等。教师只有了解和掌握各种插图的特性,才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科书的插图花样不断翻新。教科书插图是帮助学习者理解教科书内容的一种工具。Levin(1981)等开始探讨将插图的多项功能运用于实践中,借以发动教科书插图的革新运动。然而,笔者发现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插图也呈现出功能多元化的趋势。

中学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从知识、态度、能力、情感四个基本纬度来构建新课标的培养目标,所以教师在牛津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以境显情,有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笔者发现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图片所创设的情境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和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一、情感教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习到某一内容时,如果适时对该部分的彩图、插图加以讲解和指点则必然会有“推波助澜”之效果,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进而达到。图片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8B Unit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及Unit6 A charity Walk所介绍的慈善机构和慈善活动的图片,如Oxfam Trailwalker的照片一下子就让我们明白了这是什么样的活动及这个活动背后的社会问题,它远比阅读文字来得直观和精确。这些图片能鼓励学生积极向善,为社会献出爱心。以图育德,培养他们爱国助人的情感,以图了解世界,也有利于增进学生的世界合作意识。

二、环境保护教育功能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如8B Unit 4 Wild Animals, 8B Unit 5 Bird-watchers, 8B Unit6 Natural Disasters中一幅幅可爱动物的图片和自然灾害的图片,让学生猛然间意识到这些濒危动物和人类频繁遭受自然灾害究竟是谁之过?带着思索让学生去透视人类面临的其他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体污染、森林破坏、土壤退化和土地沙漠化及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现象。通过对这些图片的透视,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已经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共同相处的其他生物造成生存威胁,最终将给人类自己带来可怕的灾难。插图的意境能深层次挖掘其所蕴藏的环境教育功能,能激起学生的忧患意识。这样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加强环保意识,这正是我们今天教育的责任和期望。

三、安全健康教育功能

图片还能增加我们的生活常识,如8A Unit 6的Vocabulary中的图片还可教会学生识别各种天气预报标志,特别是平时不太常见标志,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生活常识。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的基本要求,而安全健康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如7A Unit 4 Food中讲的健康饮食知识,8A Unit 6 以地震情景为背景,可让学生讲讲地震发生的原因和防护措施。这些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安全健康知识教育,对学生有重要意义。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需要教师去挖掘、去渗透。

透视人生范文第6篇

靳庆金(以下简靳):在原始时期,生产力不发达,绘画工具材料及审美水平尚在初级阶段,人类各民族视觉表现形式是基本相似的,难以分出东西方绘画体系。从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大量原始艺术遗迹来看,多为原始人为生存和发展与自然进行艰苦斗争的精神产物,包括绘画、制陶、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西方,原始时期的绘画成就可以通过旧石器时期的洞窟——如著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和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遗迹见其一斑。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主要分布在侧洞的洞顶,描绘对象以动物为主,洞顶上面画了二十多个栩栩如生的动物,种类包括野牛、野马、野鹿,以及正在被追捕的野猪,动态有站立、怒吼、屈跪、奔走等。所画尺寸接近原物形体大小,主要以线来描绘,对明暗的使用显得十分稚拙。到了新石器时代,石制工具的产生,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以驯养动物和发展农业为基础,表现对象仍以动物为主,但已开始重视人物的描绘:集体狩猎的场面居多,人物与动物的形式处理虽较为简单,但画面尺寸缩小,单个形体之间构图联系渐趋复杂。这一时期有了陶器的发明,陶器上的纹样变化多端,疏密有致,对装饰图案的描绘逐渐精巧,涉及的视觉元素逐渐增多,出现了人物、动物、山川河流抽象化的平面描写。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绘画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岩画等方面。这些绘画主要以意象化的纹样形式表现,大都表现与当时原始先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自然界形象,动物如鱼、鸟、虫、蛙等,植物如花朵、枝叶等。创作上手法上,大量使用花纹图案、动物图案、几何图案等的平面化装饰,以复杂的客观物象提取简练的视觉符号为显著特征,风格单纯。西安半坡出土的三鱼纹彩陶盆,器物的表面绘有正在游动的三尾张嘴露齿的大鱼,身躯抽象为简练的三角形,生动而富活力。从原始绘画中可看出,史前中西绘画的形式内涵,均呈现出极大的一致性,人类的审美思维和艺术表现具有发生学意义上的相似性和共同性。

随着历史文化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艺术受柏拉图等西方哲学最根本的本质主义的理性思维方式影响,使用“型相实在论”来确立求真、求实的基本思维模式,最终成为西方民族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标志。正是由于本质主义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普及和运用,于是有了画家用科学及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以及“和谐、秩序、比例、平衡”为美的最高标准与理想;也有了艺术应该用逻辑的体系来规范、条理的戒律;还有了文艺复兴后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绘画法则。

然而,中国民族根深蒂固的东方哲学根基,以及由其根本观念“天人合一”生发的“万物有灵观”、“生命一体化”等思想,致使中国画家有着强烈的直觉体验。基于此点,物我相互激发,彼此渗透,达到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其以眼观心、以意蕴墨的作画原则,将人的情思注入自然,以意象思维的方式建构绘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作画思想,自由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生命律动;不作造化的奴隶,而是造化在心,变化在手,以此察自然变化之神奇,方有化天地万物之手段,正是中国艺术尊重传统文化、尊重自然的结晶。

实际上,世界绘画的东西方两大体系的差别,正是原自哲学根基的不同。自此,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体系,与以西洋传统油画为代表西方绘画体系,以极大的形式内涵差异,最终形成了中西绘画的两大高峰,对峙于亚欧两大陆之间,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与最高成就,使全世界“仰之弥高”。

至于东西方绘画的互相影响,依据艺术传播的特性,当可追溯到历史上最早的文化交流。如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等历史记载,则很难说没有艺术的传播或影响。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李叔同当是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接受西方文化并将西洋绘画带回中国的人;也是第一个将广告图案设计、现代木刻和西洋美术史带回中国的人;还是国内最早采用人体写生教学法的人,率先提倡中西绘画的融合。同时,西方后印象主义画法,应有不少成分是受了东方艺术的影响才形成的。吴冠中先生曾幽默地说:“我曾将中、西方杰出的绘画作品比作哑巴夫妻,虽语言有阻,却深深相爱。”刘曦林先生说:“东西方两座文化的大山仍然在那里屹立着、生长着,而在两峰中间又萌生着一座非中非西、亦中亦西的新山。”显然,在中国引进西洋绘画以丰富中国的绘画形式,在欧洲引进中国绘画以丰富西洋画的绘画形式,既是世界艺术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彰显民族艺术的需要。可见,中西绘画的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沈:那么,如何顺应并驾驭这种中西绘画的融合呢?

靳:由于多民族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必然造成民族精神的差别性,而民族精神的差别性就必然造成民族艺术的多元性。同时,民族艺术往往包含着本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得天独厚的个性优势。然而,有一利必有一弊,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无可避免会存在着它的弊端。对外来的东西,自然不能作为基础,如果把基础放在外国的形式风格上,那是本末倒置;但研究、吸收,还是应该的。同志指出:“艺术有形式问题、有民族形式问题。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致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只有在本民族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的东西,以利民族艺术的发展。

中国画的笔、墨和油画的造型、色彩是中、西绘画体系各自注重的截然不同的绘画元素。我们在互相学习吸收时,必须慎重地从各自内涵以及空间意识上考虑。倘若将西洋绘画的造型技法照搬到中国绘画上,势必会掩盖中国绘画特有的笔、墨情趣与韵致,就会使中国绘画失去“气韵生动”等应有的魅力与特色;倘若将中国绘画特有的笔、墨关系照搬到西洋画上,也会给西画带来板滞、污浊甚至是黑气冲天的后果,这样就会减弱民族风格的独特性与鲜明性。如果在不失民族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把传统技法或创作立意与国画或西画的某些长项巧妙结合,则会产生一种新的形式,给你的绘画带来新意无限。但是,这种形式需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

在中西绘画融合的过程中,曾有无数作品被历史淘汰。譬如,清朝宫廷画师郎世宁,作品既无中国绘画文化蕴涵,亦无西方绘画艺术积淀。像中国的吴冠中、赵无极、群,欧洲的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尤为突出的如奥地利分离派画家克里姆特等,均在各自的绘画风格追求中,汲取了其它地域或民族的有利元素,获得了绘画领域的跨越。

吴冠中绘画本着“风筝不断线”的理念,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油画的“笔墨”和写意的手法着力创造出绘画的新境界。将现代派的“形式结构”和中国绘画内蕴进行巧妙融合,唤起的是主观心理感受,而不是对外部视觉经验的模仿。其将大量的线条用于油画作品中,极具中国画笔法的灵动和笔触的优柔,保持线的流畅,把东方的线条与西方块面融合为意的宣泄与个性形式的高纯度表现。最大限度地使用点、线、面之间的平面组合是对东方艺术手法的借鉴与改造,达到画理与情理的谐和,表现与再现的结合。他在绘画中极少表现直接的阳光和投影,多采用平光,强调黑白,追求单纯和简练,注重意境的表达。吴冠中说:“我个人并不喜欢缺乏意境的形式,也不认为形式就是归宿。”

克里姆特绘画具有寓意深刻的主题,不像西方传统绘画那样,通过文学、历史故事的描写和画面人物戏剧性的冲突表现出来,而是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和抽象的视觉符号,构成画面的深刻的寓意。他的这种绘画作为表达自己心境和人生理想,阐明自己对生命、死亡思考的艺术手法,与中国绘画中的“抒胸中逸气”的观念不谋而合。克里姆特的后期作品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不少表现方式,以不同的绘画元素组合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变化,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样。其肖像描写有意地减弱了画面的写实性,线条勾勒与色彩交织带有很强的写意性。从灵动的线条与不经意留下的笔触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画面所蕴藏的深刻境界,这正是中国绘画写意观的具体表现。其作品中,也包含了较多的中国木版年画、中国传统刺绣的视觉元素,加之对中国民间艺术色彩的借鉴,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效果。

统观吴冠中、克里姆特绘画艺术的创造历程,以及从具象语言到抽象语言的表现过程,完全可以看出中外两位大师探索艺术本体意义和有意味的形式的良苦用心。事实上,这正是吴冠中、克里姆特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改良与探索,为中西绘画的融合开辟了新的疆域和新的表现形式。

当今世界,随着各种传媒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越来越频繁,在对待其它艺术形式的时候,我们应该有选择的进行探索,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中西绘画的有效元素融合于自己的艺术需求,创造出更富新意的作品。

沈:能否谈谈中西绘画具体差异?

靳:中国绘画非常重视线的作用,这些线条既非客观实在的线条,也不是完全抽象的疏密组织,而是客观物象与画家心中那种不可言、不可状的情感交融后产生的一种有节奏的联系,暗示着物象的骨骼、气势与动向。“遗形似而尚骨气,薄色彩以重笔法。”线条之间多有空白,以实带虚,以虚带实;画面的形象是“实”,引起观者的想象是“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也是中国古代基本哲学的体现。

西洋绘画的境界,其渊源基于希腊的几何学研究。柏拉图称为宇宙本体的“理念”,也是一种合于数学形体的理想图形。米开朗基罗说: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就是从山上滚下来滚不坏的。他们的画也是这样,重视对面的表现。后印象主义重视线条的构图,颇有中国画的意味,但是他们线条画的运笔方法是抚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始终不及中国的飘洒流畅、意义丰富。

从透视角度看来,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的绘画多采用焦点透视。而中国传统绘画一般使用散点透视,散点透视的特点是视觉的焦点不停移动,画面中的每个事物都得到相对平等的呈现。画家的眼睛不是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随着视点的移动把把整个画面抚平。坡诗云:“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中国绘画透视法是“物”、“我”与“心”、“境”统一观的吐纳与表现。西方焦点透视则不然,一切视线集结于灭点,在画面上依托几何学的测算构造一个三维空间的幻景。它强调主体与客体的距离,以自我为中心。前人曾总结焦点透视法的三个主要画法:几何学透视法、光影透视法和空气透视法。油画的透视法是“物”、“我”与“心”、“境”对立观的表现。

透视人生范文第7篇

关键词:毛姆;《彩色的面纱》;东方主义;他者

中图分类号: I1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1-0083-05

20世纪英国文坛上,小说家、剧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可谓盛名远扬。毛姆在20世纪初沿用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创作小说,受法国自然主义流派的影响,他善于用自然主义的手法审视人生、表现人生。毛姆创作最受瞩目的乃是其国际题材,他擅长书写英属殖民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其作品大都富有异国情调。而毛姆的作品之所以广为流传、交口称赞,也就在于他善于从潜在读者的期待视域出发,在作品中书写遥远而异质的东方文化,满足人们对异域的好奇心[1]324。

毛姆与中国的渊源颇深,他的作品中不少以中国作为叙事背景,包括散文集《在中国画屏上》(1922)、戏剧《苏伊士之东》(1922)和长篇小说《彩色的面纱》(1925)等。毛姆受叔本华的启发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兴趣;随后他接触到王尔德有关中国老庄哲学思想的阐释,更加憧憬东方文明,无比向往“道法自然”的中国文明[2]119-121;因而在来中国之前,毛姆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还停留在汉唐时期的繁华盛世,“是一种凭借其自身文化优越感抉发出的异国情调”[1]324。1919―1920年,毛姆亲身游历中国,试图找寻古老东方文明的遗光,并将在中国的游览点滴记录成文,集中展示了心目中中国的形象;即便是这样近距离的观察,毛姆仍旧无法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视角,是隔着面纱窥视中国,从其作品中的中国书写来看,毛姆“基本持续了《人性的枷锁》中对中国的看法”[1]329。从根本上来说,毛姆避免不了传统的欧人心态,他作品中的中国只是想象中的“他者”和“异类”,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毛姆笔下的中国绝非单纯的异域风情书写,而是被建构起来的沉默的他者。

毛姆在英国文艺评论界被誉为“通俗作家”,广受读者欢迎,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毛姆对异域文明的书写满足了西方读者的猎奇心理;然而毛姆在评论界却遭到冷嘲热讽,被视为异类,批评家认为其多数作品构不成“伟大”的条件。而当代中国学界对毛姆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些学者持褒扬态度,包括胡水清、郭哲韬和李杜等,像李杜就认为毛姆“对中国文化深表关注或仰慕,对中国人民寄予无限的关切与同情”[3]32,而笔者在细读毛姆描写东方文明的具体文本后更为赞同另一种观点,即受19世纪西方所建构的固定化的中国形象的影响,毛姆骨子里透出东方主义的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

本文拟运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具体分析毛姆在《彩色的面纱》中所建构的中国形象,通过细读文本中的描写东方的情节和分析其中的东方主义殖民话语,解读毛姆创作中所流露的东方主义情感,从而论证多数人认同的具有反殖民倾向的毛姆作品实质上体现了东方主义意识形态,毛姆作品的中国书写绝非真实的中国形象,而是在西方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下建构出的中国形象。

一、 “东方”的涵义和萨义德的东方主义

“东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本义是“太阳升起的方位”,是指示方位的地理概念,正如《诗・邶风・日月》中所说的“日居月诸,东方自出”[4]42。先民们根据自身的观察,把太阳升起的方位称作“东方”,相对应的就将太阳落山的方向称作“西方”。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东方和西方这两个相对的概念“是由自然规律确定的”[5]65。

然而,随着西方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全球范围内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殖民统治,东方与西方这一二元对立的概念不再是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成为文化概念,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和文化色彩,“东方”成为专制、落后和停滞文明的代名词。西方文化为了完成自我现代性的建构,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下构筑了东方这一“他者”的形象[6]87。东方的形象,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在西方权力话语体系下建构出来的,与东方的真正形象无关。通过赋予“东方”、“西方”这一对空洞的地域概念以明确的文化内涵,西方知识分子完成了西方现代性的自我文化认同,为西方殖民扩张找寻和提供了依据。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1935―2003)是后殖民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东方学》(Orientalism 1978)、《文化和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 1993)可谓后殖民理论的奠基作。萨义德的后殖民理论是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出发,对传统文化观念加以批判,葛兰西不赞同那种将文化视为理想或是将其定义为人类生活的全部方式的理念,而是肯定文化在现实政治和权力斗争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将文化视为帝国主义活动的一部分[7]33。同时,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还借鉴了福柯关于话语即权力的分析;他在《东方学》中首次将“殖民话语”作为研究的对象,西方对东方的建构和将东方视为“他者”的行为实质上就是西方殖民主义在文化方面的体现,西方知识分子通过各类文本形式对那些受殖民主义控制的地区和文化进行知识编码[8]503。东方主义在意识形态层面对东方加以表述。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以西方的东方学研究为批评对象,指出西方的所谓客观中立、不受政治影响的东方学,实际上充满了偏见和误解,是帝国主义实施掠夺和控制的组成部分。”[9]96,215萨义德在其著作《东方学》绪论中就指出,东方主义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专注东方研究甚至东方书写;二是将其视为一种思维方式,指示千年以来东方和西方之间的文化关系;第三种含义,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更多地是从历史的和物质的视角来衡量,东方主义被视为一种权力话语方式,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机制;这也意味着东方是被“东方化”了的,西方与东方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统治关系,一种程度不同的复杂的霸权关系[10]3-8,而这一观念深深烙印在西方人的潜意识中。

东方主义的实质就是欧洲中心论和文化霸权主义。萨义德认为东方主义通过以下几种统治策略发挥效力,首先是创造出一种“想象的地理学”,在文化层面上构筑出一种“西方”与“东方”的对立,东方总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和女性的;西方则是理性的、贞洁的、成熟的、正常的和男性的[10]49。在此基础上,西方人将东方抽象化和文本化,以东方为对象建立一整套知识体系,而这一体系是完全符合西方意识形态和话语权力,而东方主义文本不仅能够制造知识,还能够创造他们似乎想描述的那种现实[7]36。这样一来,真实的东方被文本化的东方所取代,现实的东方世界被排斥在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格局之外,被定格成“他者”和异域的形象。

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的提出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研究领域,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为文本解读提供了新的阐析视角,很多以往“都认为只有象征意味或者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品都可纳入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视野重新加以审视”[5]67。不少评论家认为毛姆作品以其国际性背景著称,通过将人物放置到一个异域的环境中,观察人物在脱离欧洲基督道德禁忌后的行为举止,透视人性的弱点。较多的评论文章是从作品的主体和人物塑造出发对毛姆的作品加以分析,而较少有文章关注毛姆作品中描写异域风土人情的文字,这里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恰恰为我们解读毛姆作品中的东方书写提供了观察的视角。

毛姆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其不少作品,包括小说、游记和戏剧中都有对中国的描写。毛姆的中国书写是否与他的前辈或是同辈有相似之处?他能否避免传统的欧人心态,避开东方主义话语的使用,为读者提供有关东方“真实而生动的图画”[11

]3?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将在下文对毛姆游览中国后创作的小说《彩色的面纱》中呈现的中国形象和中国人形象加以分析,进而考察毛姆的思想中是否浸润着东方主义意识。

二、 《彩色的面纱》的东方主义情节

(一) 《彩色的面纱》简介

《彩色的面纱》是毛姆在游历中国之后,于1925年创作的以香港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故事的主角仍旧是毛姆惯常刻画的英国海外殖民者。整篇小说情节发展的背景主要设置在中国香港和内陆的一个村庄――梅潭府,讲述了英国一对新婚夫妇婚后来到中国――充满异域风情又令人心生恐惧的国度,丈夫费恩(细菌学家)发现妻子凯蒂不忠,随后胁迫其妻子与其同赴梅潭府――中国霍乱疫区,凯蒂到达梅潭府之后,特别是在经历了修道院的工作后,越发意识到自己先前是多么浅薄无知、爱慕虚荣,之前看来平庸木讷的丈夫其实品格高尚、心地良善。在霍乱肆虐的梅潭府,凯蒂悟出了人生和婚姻的真谛,寻得了心灵上的宁静和满足。

《彩色的面纱》表面看来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救赎的故事”[12]227,小说围绕主人公之间的纠葛和关系演变,描摹了三个形象鲜明、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小说开端采用了全知视角介绍男女主人公的婚姻背景,待男女主人公踏上中国土地后,便改用人物视角,借助女主人公凯蒂的口吻叙事,采用有限视角描述观察对象,透视人物心理活动。“从文学展现的方式看,这种采用人物视角展现的异国形象,更加强调作品反映的异国不是现实的复制品,而是关于异国文化的想象。”[13]48

然而,揭开表层的面纱,分析毛姆在小说中的中国叙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不难发现其叙述中透出的东方主义心理,通过凯蒂的口吻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和中国人民形象不可避免的打上了英国人惯常的文化心理的烙印。毛姆长时期浸润在西方文化霸权的话语语境下,在描写中国这样一个“他者”的形象时,还是无法摆脱西方“集体心理”的影响,不自觉地带着傲慢与偏见的眼光观察异域中国。下文将结合文本细读,具体分析《彩色的面纱》中的中国形象和中国民众形象,从这些中国书写中透视毛姆在评判东方文明时所持的民族主义立场,他在讲述东方文明时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不屑和偏见,不论他多么推崇庄子哲学,他都无法避免欧洲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东方只是映衬西方白人文化的他者形象,只是“比照中的观念对应物”[5]69。

(二) 《彩色的面纱》中的中国书写与他者形象

《彩色的面纱》一文中,主角是驻华白人殖民者,毛姆将他们塑造成高尚、开化、文明的形象,而对中国民众的描写着墨不多,并笼统的将中国民众视为野蛮、不开化、冷漠的集体,这些中国人没有思想和个性,也缺乏清晰可辨认的面孔。毛姆的种族主义偏见可见一斑,他将那些远离家乡来到中国的修女们刻画成圣人、救赎者,相对应的,中国民众毫无信仰、轻视生命、野蛮未开化,是需要救赎的对象。

毛姆笔下的中国人大多外貌丑陋,纵观《彩色的面纱》整个文本,毛姆“类型化、丑化、野蛮化、异类化甚至动物化中国人,流露出欧洲集体无意识中对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鄙视、厌恶之情。”[14]80在西方白人的眼中,白人是最优越的种族,其他肤色的人种都是;因而文中英国人看到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的形象后深觉好奇,有股神秘感,但也倍感厌恶。小说中提到了形形的中国人,有华人老板、中国仆人、轿夫、满族女人、修道院的中国孩子以及中国官僚和士兵。凯蒂初次到访修道院,看到“穿着制服的小女孩面带菜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15]108,就觉得“她们看上去不像人类,由此产生了一种厌恶感。”[15]109她后来去修道院工作时,起初还是无法克制对“那些女孩子的厌恶情绪”[15]127,她看到这些孩子“长着又黑又硬的头发,圆圆的黄面孔,又黑又大的呆滞眼睛”[15]127,便满怀恐惧,难忍厌恶之情。

《彩色的面纱》一文中,毛姆笔下的中国人狡诈、冷漠、野蛮和无知。凯蒂在香港与汤森幽会地的中国老头儿就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讨好样子”[15]9;“华人厨师抱着漠不关己的态度”[15]96给凯蒂他们上沙拉,似乎不担心他们会染上瘟疫;在凯蒂丈夫――华尔特的葬礼上,“那些苦力们在一旁走来走去,好奇地望着举行完基督教的葬礼以后,便三三两两地拖着杠棒离开了。”[15]176中国人冷漠、毫无怜悯之心的形象被西方想当然地建构起来了。同时,在毛姆笔下,中国人漠视生命,随意遗弃孩子,修道院院长告诉凯蒂中国“孤儿并不是失去父母,而是她们的父母想舍弃她们。”[15]109并且中国父母认为“女孩子没有用处,是个累赘。”[15]109毛姆借助凯蒂的叙述视角,抱着猎奇和傲慢的眼光看待中国民众,“从而创造了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民族。”[12]227

参考文献:

[1]葛桂录. 雾外的远音[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2]胡水清. 论毛姆“中国情结”的形成[J]. 宜春学院学报,2007(1):119-121.

[3]李杜. 毛姆的小册子[J]. 书屋品茗,1999(2):32.

[4]诗经译注[M]. 周振甫, 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02:42.

[5]杨金才. 爱默生与东方主义[J]. 文学研究, 2005(10):65-69.

[6]周宁. 文明之野蛮:东方主义信条中的中国形象[J]. 人文杂志,2005(6):87.

[7]戴从容. 从《东方主义》到《文化帝国主义》[J]. 国外社会科学,1996(6):33.

[8]朱立元.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Said, Edward. Orientalism[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9.

[10]萨义德. 东方学[M]. 王宇根, 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1]萨姆赛特・毛姆. 在中国的屏风上[M]. 唐建清, 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2]杨倩倩. 掀开毛姆的“彩色面纱”[J]. 文学研究,2010(6):227.

[13]王丽亚. 论毛姆《彩色面纱》中的中国想象[J]. 外国文学,2011(4):48.

[14]白静远. 沉默的他者:毛姆小说《面纱》中的中国形象[J]. 作家杂志,2008(11):80.

[15]威廉・萨姆赛特・毛姆. 彩色的面纱[M]. 刘宪之, 译.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16]黄丽娟,陶家俊. 书写中国,想象中国――论英国现代主义话语中的中国转化[J]. 当代外国文,2011(2):143.

[17]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透视人生范文第8篇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

「1社会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这从第一部分中的关于入学动机前3位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好坏与否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同时也显示出大学生开始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但又使他们对人生价值出现不稳定的评价标准。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空前扩大,加上我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入,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正是在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催动下,大学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体化的特征,渴望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强者,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急切地想抓住时代提供的这次机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便有了“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生长沃土。但是,在全社会都改变了过去从上到下一律只讲集体发展,讳言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又产生了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评价的多重标准:有的以对社会的奉献多少和创造力大小为标准,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为标准,有的以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大小为标准,有的则以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为标准……。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向是不少学生伴随着过去人生价值体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现了在人生价值目标上的迷失或偏离。西方哲学思潮的输入与传播,对此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自我至上价值观与大学生膨胀了的自我意识,在一种反传统、反主导文化的轨迹上汇合在一起,使他们对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一些学生的自我观念已开始滑向自我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他们对“螺丝钉”、“老黄牛”“铺路石”所象征的集体主义精神存有逆反心理,从“我”出发来评判事物,确定言行。所以“为了振兴中华”和“为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选项也自然而然地排到了最低的位置。

「2文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