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毛陈平

三毛陈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三毛陈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毛陈平范文第1篇

三毛所写的书全都是她的真实生活经历。有些同学不爱看别人的自传体文字,可我不然,对陈平女士的作品十分喜爱。她的性格、脾气无一不在文章中表露出来,让人看了有喜有悲有笑有泪。三毛19岁离家,49岁回国定居下来,30年来在外行走江湖,饱尝酸甜苦辣,如没有坚强的意志,怎能走完这30年。她每一本书都是用乐观的语调写成的,可见三毛这个人十分乐观豁达。她曾说过:“我惟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从三毛的这些话里,我们不正可以受到乐观主义人生观的启发吗?

我不知大家看过三毛写的《撒哈拉的故事》没有,这本书记叙了三毛以极大的毅力和苦心,背井离乡,远到万里之外的荒漠中居家谋生,以血汗为代价,执着地换取特殊生活经验的经历。

初看这本书时,我不时被三毛那幽默的语言弄得哈哈大笑,可看第二遍时,我哭了,可以说为三毛而哭,三毛能写得如此幽默。但若细细体会,你才会觉得生活的不易,而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生存下去,更为不易,何况跟一群性格、风俗、文化上有着很大差异的撒哈拉人住在一起,真是吃不消。要是换了我,只怕住不上两天,就要拍屁股“拜拜”了,但三毛用她那坚强的毅力,宽阔的胸怀,别具一格的人生观克服了种种物质、精神上的困难,一住数年。并和当地人关系很好,我真是自愧不如。别具一格的人生观我至今还没有,坚强的毅力我只好说以后再锻炼,宽宏大量那我可说不上,常常为一点小事跟同学吵得翻天,看来我得向三毛好好学习。

三毛的14部书,《撒雨稻哭温背梦》、《万送倾谈随我闹》等,同学们有兴趣,不妨读读,会对你的写作有很大帮助的。这里,告诉你们一个三毛的小秘密:她19岁出国后所写的文章有不少写错的国文,但她敢于投稿,还叫编辑找出她文中的错字。平鑫涛先生慧眼识英才,发现了她这匹千里马,才使她成为一位鼎鼎有名的作家。

三毛陈平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毛;艺术性;真实性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14-02台湾文学的发展经过对"政治附庸文学"、"回归乡土"、"回归传统"的反拨后,80年代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平衡和多元化的发展时期。1979年后,人们很快认识了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等一批优秀的台湾作家, 80年代,琼瑶、三毛、席慕容等一批女作家,进入了大陆的文学市场。她们以其创作才华拥有遍及海峡两岸无数的读者。在海峡两岸的读者眼中,80年代最富于传奇色彩和性格魅力的台湾女作家,无疑首推三毛。

三毛本名陈懋平,三岁时自行改名为陈平。原藉浙江省定海县,1943年出生于四川重庆,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自幼敏感而自卑的三毛有着不愉快的求学经历,倔强而自尊的她因此弃学在家。在休学的期间,三毛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是不愿与人接触,敏感而封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跟随顾福生老师学习油画,这一个时期是三毛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顾福生老师肯定三毛的人格,尊重她的选择,这使三毛长期压抑的精神有了慰藉,享受到了受人尊重、与人平等的快乐,感受到了人间纯真的友谊和温暖。三毛告别了自卑和封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开始积极主动的迎接人生。在家人朋友和老师的关心下,三毛开始陆陆续续发表一些文字,并渐渐的走出封闭,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后出国学习、游历,留下了十八部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万水千山走遍》、《送你一匹马》、《闹学记》、《倾城》、《谈心》、《随想》、《我的宝贝》、《滚滚红尘》等。

三毛的作品和那些的"三毛的故事",曾令无数读者如痴如醉。评论界对她的作品存在较大分歧。有人称其作品是她生活的真实纪录;有人将她的作品当成自传体小说、"私小说"或"纪实性自我小说"。也真可谓众说纷芸,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三毛作品的多面性、多元化的接受倾向。

在三毛的作品中,差不多都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以"我"的足迹、"我"的声音、"我"的倾诉行文,而且纵观三毛作品中的人和事,大都有确有出处,而且三毛本人也一再强调"我的作品,也是我生活和遭遇的纪录与反映" [1];"因为没有写第三者的技巧和心境,他人的事,没有把握也没有热情去写" [2];"我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作者,要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的话,没有办法。[3]"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缘故,有人便将三毛的作品归结为"个人自传"甚至"私小说"。

为考证三毛作品的真实性,有一个叫马中欣旅行作家,将三毛的足迹走了一遍,发现现实与三毛笔下所描述的不尽相同。沙漠生活并没有像三毛笔下的一样,她与婆家的关系也并不好,三毛的婆婆一直对她与荷西的婚事耿耿于怀,甚至他们的夫妻感情也并不像三毛描述的那样和谐美好。马中欣便以三毛好友及知情者的身份,写了题为《"当代徐霞客"谈三毛》的文章,并集书出版,要将三毛的"面纱"一层层揭开,使人们看到一个撒谎、虚伪、诱拐男人的三毛。

此插曲的真实性有待考究。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法来看待三毛的作品。如果是"个人自传",当然应该以"真实"为第一要义,但三毛的作品,真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个人自传"吗?早在五四时期,郁达夫信奉并提倡的一个著名文艺观点:"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序传"。但通过人们的考究发现,郁达夫的作品并不等同于郁达夫的自传,而是作者精神世界再创造的产物。同样我们也不难发现三毛的作品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传"。

三毛的作品中,处处充斥着的是人情、人性的温暖,亲情、爱情、友情是三毛作品的主题,"自我"围绕着这些情义,展开一些故事,篇篇都是感人至深,在她的作品中,很少提及那些丑恶、奸诈、残酷的一面,这一点,三毛自己也承认"我说过我写作是对我自己的生活和遭遇的纪录与反映,不过,当我写到一些鬼哭神号或并不能令人太愉快的场面时,我还是会省略掉或用剪接的方法把它略过不提。" [4]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三毛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世界是经过了作者的提炼、过滤、加工、雕凿而成的,并不能算作者的"个人自传"。

那么,三毛的作品可以归为"私小说"吗?"私小说"也称"自我小说",产生于日本大正时代。 "私小说"一词于1920年开始散见于当时的报刊上。1924年至1925年间,久米正雄发表《私小说和心境小说》,宇野浩二发表《私小说的我见》等,认为私小说是日本的纯文学,是散文文学的精髓,竭力加以推崇,从而引起文坛的议论,从此这个名词便被广泛使用。被认为日本"私小说"开山之作的是田山花袋的《棉被》,此作品是作者"人性"的自供状,是田山花袋灵与肉的内心搏斗过程。日本文学家岛村抱月对此作品的评价是:"不加掩饰地描写美丑……把自觉的现代化性格的典型向大众裸地展示出来,到了令人不敢正视的地步。"大胆的暴露人性,不加修饰,到了令人不敢正视的地步。在这一点上,恰恰是三毛非常忌讳的。前文已经提到三毛对于"一些鬼哭神号或并不能令人太愉快的场面时",总是选择省略或者剪接,当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三毛回答到"这样做,就不是为了我自己,如果只是写给自己看,那就什么都可以写出来,但我知道我所写的东西会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看,我不能让他们也和我一样痛苦,所以,往往在最悲哀的时候,或者是结束时,绝对不会以死亡做为结束,当然我不敢说这是我对社会有什么使命感,而是由于考虑到对读者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这点我是有注意到的。"[5]如此看来,认为三毛的作品是"私小说"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那么,三毛的作品究竟属于哪类文学体裁呢?同济大学钱虹教授在《文学与性别研究》中指出"她(指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故事系列、加纳利故事系列、西方留学故事系列、异国朋友的故事系列等,均属于同小说并无多大差别的叙事性散文。" 散文的表现手法比较自由,不要求小说那样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像诗歌一样讲究押韵工整,它往往随作者的兴之所至,自由自在。三毛的作品叙事、抒情、议论自然融合,比喻、排比、夸张浑然天成,语言明快活泼,通俗易懂,很容易抓住读者的心。

20世纪七十年代,三毛的作品在台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王朔在《我看大众文化、港台文化及其他》中这样评价三毛的作品:相当于好的流行音乐,"李宗盛、童安格那一级"的。赵毅衡在《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中也提到:"台湾70年代中期有'三毛热',80年代延续到大陆,比台湾更为热狂。'三毛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中国大众文化心理。"

可见,三毛的作品属于大众文化形态之一的大众文学,是被众多评论家肯定了的。三毛曾说:"至于写作,我个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使命感,我在主观上往往认为,写作品只要背一种使命感,那我就完了,就写不出来了。写作这回事,一定要自由自在地写"。她甚至说:"写作只是我的游戏之一","用最白话的字来说说是玩"。从上述三毛的话中可以看中,写作是三毛的娱乐方式,是心灵随心所欲的绽放。这样的态度与风格在80年代的中国大陆是新奇的。80年代的大陆作家,写作是严肃的使命,是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三毛自由轻松的抒写方式和个性的极度张扬如一阵清新的风,在严肃文学盛行的大陆引起了轰动。

"我笔写我口"的创作方法贯穿了三毛作品的全部。作品以第一人称"我"为轴心,描写自己的琐碎生活,向人们展示出异国土地上一个特立独行的传奇女子。马中欣事件后,不少三毛的忠实崇拜者出奇愤怒,有人写道"……生命没有谁说我们不能生活在幻想里?那一丝丝的幻想,将破碎的我们重新织成完整的肉体,抚平现实严峻的伤痕。""三毛……当然是骗了我们的……文如其人,我始终比较相信,三毛是真正热爱这个世界的。"

可见,有的读者们在读三毛的作品时,已经觉出了三毛的粉饰、洞悉了三毛的欺骗,但仍然相信并维护的,是每个人心里最初的梦想和激情,每个人都甘愿在这梦里沉醉。对于书本和报纸上的美好,不能以真实的方式来考究它们,而要以艺术的真实维系它们,从而温暖自己。

纵观三毛,她用自己充满灵性的作品构筑自己艺术化的生命世界,正如陈怡真在所说:"访问三毛,就好像读一本万壑千峰、一路奇花异树、令人莫辨虚实的书",作品中的三毛渐渐与现实中的三毛重叠在一起,艺术与现实慢慢交融,"激励平庸而健康的我们,或是敏感而脆弱的我们,日复一日在阳光下活着。"参考文献:

[1]《热带的港夜-三毛对话录》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8年版

[2]王朔:《我看大众文化、港台文化及其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年版

[3]三毛:《我的写作生活》 哈尔滨出版社2004年版

[4]毛晨:《为什么要纪念三毛》搜狐读书频道

三毛陈平范文第3篇

艺术设计教育结构改革基本构想 王国梁

设计教育专业教学工作室新机制研究 赵燕

设计的成立--产品设计的背景 赵阳

"干中学"与"产学研"--写在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艺术分院诞生五周年之际 范凯熹

艺术设计史论的位置 郑巨欣

关于数码影像设计软件教学的几点思考 包家晋

凤凰涅槃--当代陶艺与古代陶艺探析 刘正

走向真正的学分制教学--关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 葛鸿雁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本质初探 连放

未来与发展--关于染织与服装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王善珏

以"设计观"为基础建立教学体系 周刚

素朴之诗:施慧作品的意境与风格 范景中

欧美艺术史学史与方法论(讲稿)第四讲艺术史与"文艺复兴"的观念:从瓦萨里到科隆夫 曹意强

张彦远家世的历史--以土族家学为中心的考察 毕斐

绘画的起源和流派 刘佳

恬淡高古端庄典雅--简说王福庵先生生平及书刻艺术 周建国

白阳山水说略 张治一

论美术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 周增炎

绘画与种类 巴克森德尔,张长虹,柳颖

艺术意志,传承与变革--沃林格尔与里格尔 张坚

触摸弗洛伊德 翁诞宪

爱德华·马奈与19世纪欧洲艺术的转变 汪涤

苏轼画论浅析 蔡方

叶恭绰致吴湖帆尺牍(续)--吴湖帆友朋书札之一 何闻

源与流:从继承发展看中国画前景 林若熹

日本江户时代中国画谱传入考 戚印平

悼念钱景长教授/悼念阮璞教授

非货币资产交换中公允价值的对称分析 杨荻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 肖峰

寻求规律 王强

摸"象"琐议 刘杰勇

中国当代雕塑现状 孟庆祝,胡云

关于户外雕塑 班陵生

表象与实在 翟庆喜

公共艺术的基础结构--在当代文化氛围中对公共艺术的思考 李秀勤

重置时空 韦天喻

建筑的雕塑化呼唤--建筑与雕塑相互关系的思考 卢轶

艺术理论的观念史还原 邵宏

诗与哲学--从维柯、尼采与海德格尔的观点看诗与哲学的关系 朱海刚

15世纪佛罗伦萨的艺术和自由 弗雷德里克·哈特

从帛绘到帛画--中国古代绢帛绘画源流试探 陈锽

夷画·儒画--17、18世纪海西法在不同人群中的反应 孔令伟

论董其昌书法的用墨 丘挺

读滕固 陈平

浅谈《桃花源记并诗》的创作情结 应达伟

试论清初"龚派"的存在--从一本册页发现一个画派 余辉

艺术院校中的"两课"教育 江红蕾

有栏杆的旧楼梯 刘杰勇

树们 王强

序文六篇 刘国辉

"运墨而五色具"--唐代水墨画追踪 俞守仁

视觉艺术与智性模式--对艺术中的一些公认理论的反思 曹意强

批判的艺术史家 麦克尔·波德罗

艺术的品质:原创与模仿 迈克斯·J·弗里德兰德尔

沃林格与哥特式艺术的形式问题 张坚

后现代绘画诸形态 管建新

现实之镜--论卡拉瓦乔的绘画创作 陈钦权

"纯视觉音乐" 戚灵岭

试论具象外观表层下的理性抽象秩序 梁力宏

风格与经营:中西建筑史学中的两个概念 吴卫光

指画对潘天寿绘画风格的影响 华海镜

日本画的发展与中国画的思考 张瀛

水韵彩味诗境--水彩画艺术特征概述 蒋跃

陈丹青杭州讲学小记 檀梓栋

材料与表现--谈艺术教学阶段的环节控制 班石

浅论设计的技术美 叶双贵,徐晓庚

包装生态化设计浅议 萧沁

染织设计教学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定位链 吴海燕

传统与现代之撞击--论现代染织艺术设计教学 钱麒儿

论染织纹样教学的课程定位与课程设置 朱伟

蓝印花布的艺术观 王炜民

浅析刺绣艺术表现形式 姜图图

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 李砚祖

壁画设计的独特语言 蔡树本

变革中的高等美术教育的专业基础课教学 鲁力

贡布里希论卡蒂埃-布列松 周书田

花与根--浅论罗·比尔登的艺术 灵岭

滕固博士学位考 沈宁

手法主义绘画述评 杨昊成

什么是观念史? 曹意强

观念史研究方法 阿瑟·洛夫乔伊

架上话 许江

高等艺术院校新型学分制的探讨 翁震宇,李都金

大智大美的无碍显示--72件书画精品的历史价值与地位 王伯敏

论中国绘画的"自由"传统 陈良运

宋代出版的几部美术书籍 傅新生

《画学丛证》条辨(二) 王霖

"饥渴之眼"--阿里卡的"描绘"观念 曹意强

趣味与批评 孙辉,邵宏

意大利文艺复兴"迪塞诺"艺术观初探 邢莉

"构图"观念小史 石炯

诚挚·质朴--吕霞光素描再认识 朱维明

闺阁才情·豪宕出之--简谈现当代女性书法中的丈夫气 金琤

美术创作教学中社会性问题探讨 於平

从文人的闲暇到大众的闲暇 李敬仕

建筑在画布上消失 蔡萌

大地成为风景与风景进入大地 马尔科姆·安德鲁斯

里格尔的艺术史概念 麦克尔·波德罗

历史新象--当代新历史绘画研究 章仁缘

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 毛宁

试析金农绘画题材转换的市场原因 阎安

胡公寿与早期海上画坛 王双阳

关于"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的思考 吴文星

石涛《画语录》"一画论"评述 董文运

"色彩小夜曲"--美国画家雷明顿的绘画 戚灵岭

色与点的幻象--霍格金的抽象艺术 梅冰

再识"朗香" 吴晓淇

标识系统设计实践与教学研究 连放

拾梦笔录 陈海燕

将雕塑安置在大众之中 薛中

关于"似与不似"的一点自悟 邬继德

可见之不可见性--论图像证史的有效性与误区 曹意强

历史的失忆与失忆的历史--润例试解读 王中秀

历史博物馆的三种雏形 陶金鸿

丢勒的《启示录》 德沃夏克

魏晋士夫人物画观念探源 余辉

作为御用文人与元廷画家的赵孟頫 任道斌

《东寺山水屏风》的图像学研究[续完] 戚印平

徜徉在"视"与"知"之间--装饰造型新解 李向伟

《千字文》和玄元之讳 梁超

回归造物的原点--评说通用设计的理念、目标与实践 陈晓蕙

汉字设计"形"与"意"的研究 成朝晖

传统图形语言特点与设计教学 张兰

设计艺术教育与包豪斯设计思想之间的演变关系 潘沁

略论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相似性 于炜,刘晨澍

浅谈书籍装帧设计的空间转换 林庶